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2024-09-02

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精选12篇)

1.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篇一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案)

——正阳一高柳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掌握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2)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

(3)分析和评价某一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课本活动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运用案例(2)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2)认识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是可以改造的,树立合理利用自然和科学改造自然的观念。

(3)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建立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

教学重点——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和农业地域的形成。教学难点——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整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件展示】——农业景观图

【提问】这几个地方的农业生产差别大吗?能否相互调换?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不同地方的农业区位选择是不同的。但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承转】那么什么是农业区位呢?请同学们看42页内容,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板书)

1、农业区位的含义(板书)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承转】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呢?

【展示】课本42页的图3.3让学生分类说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板书)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板书)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科技、政策等。(板书)【教师语】请同学们看活动1,先从地图上找到孟买、北京和罗马。【提问】水稻是什么样的生长习性?分析三地的气候特征,判断三个地点哪里适合种水稻?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小结】水稻好暖喜湿。孟买和北京都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种植水稻;罗马是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不适合水稻生长。——主导因素是气候。【教师语】气候(光照、热量、水分及其相互组合关系)影响农作物种类、复种制度和产量等。

例如:西北一年一熟、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一年两熟到三熟,北方种甜菜南方种甘蔗。【展示】图3.7千烟洲立体农业示意图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为什么千烟洲要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有什么好处?主导因素是什么? 【学生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江西千烟洲是丘陵山区,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大。丘陵山区全面发展耕作业很容易水土流失,适宜发展林牧业。缓坡和地势平坦的谷地土层较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业。地势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出现洪涝灾害,应该因地制宜发展渔业。——主要因素是地形。

【教师语】地形影响农业生产方式,平原地形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合发展林牧业和立体农业。坡度大于25度的山地不能发展种植业,适宜发展林牧业;小于25度的坡地可以发展种植业,但为防止水土流失,应该开垦为梯田。

【教师语】不同土壤适宜种植不同的作物。如东南丘陵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补充案例】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茶树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日本的土壤不适合茶树生长。【提问】河套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得益于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得益于黄河的灌溉水源。

【教师语】同学们请看活动3,讨论分析:东南沿海农业景观变迁的原因。主导因素是什么? 【学生讨论】

【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农民收益是逐渐递增的。同时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鲜花消费逐渐兴起。同时东南沿海地区临近港澳台地区,便于出口,市场需求量大。——主要因素:市场、政策。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展示图片】在北京的蔬菜市场上能够买到来自海南的蔬菜,这说明什么因素的影响?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这得益于方便快捷的交通。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方便快捷的交通,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便捷的地方。

【补充案例】过去每到冬季,我国北方的人们只能吃单一的大白菜,通过大棚、温室种植等实现了北方蔬菜的反季节种植,使北方冬季市场上也有各种各样的蔬菜供应,请同学们说出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这是科技进步的结果,科学技术对农业区位也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科技进步也会影响到其他因素。【教师语】请同学们看案例1,思考并讨论:(1)地中海农业区位因素发生过哪些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有哪些影响?(2)哪些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提出建议。【学生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1)通过技术投入(兴修水利、拦洪灌溉、涸沼开垦)改善了该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合理性,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随着欧洲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时鲜业的市场条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地中海地区时鲜业实现区域专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加强了生产地与市场的联系。(2)市场、交通运输、自然灾害对该地区时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

与法国相比,西班牙具有劳动力费用低、低温冻害少的优势;法国时鲜业具有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接近消费市场的优势。两国可以优势互补,利用气候的季节差异分别占领不同季节的市场,西班牙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法国以中高档产品为主等。

【教师语】由此可知,农业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比较快。而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展示图片】改造气候因素(建玻璃温室);改良耕作制度,培育良种——扩大作物的种植区域;丘陵地形(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

3、农业区位因素的利用与改造(板书)(1)自然区位因素的利用与改造(板书)(2)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板书)

【展示图片】荷兰花卉出口欧洲各国、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 【教师语】这些都得益于交通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承转】农业生产需要土壤、水、热量、光照等自然条件,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得到加强。人们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逐渐将自然环境改变成了不同类型的农业地域。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板书)

1、农业地域的概念(板书)

2、世界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板书)

3、农业地域的形成(板书)

【教师语】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案例2和澳大利亚降水、气温、人口分布图,试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条件。【学生讨论分析】 【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东南部气候暖湿,有质量较高的亚热带草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为发展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提供了必要条件;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澳大利亚早期移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形成了早期以牧羊业为主的农业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牧羊业逐渐演化为小麦——牧羊为主的混合农业。因此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当地居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适应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逐渐发展形成的结果。自然条件是基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起了主导作用。

三、板书设计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科技、政策等。

3、农业区位因素的利用与改造 自然区位因素的利用与改造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概念

2、世界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

3、农业地域的形成

四、知识反馈

1、填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1)新疆的哈密瓜甜又香。——()(2)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3)大城市的郊区一般都有农副产品基地。——()(4)江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

(5)冬季,南方四川等省区的蔬菜供应到东北三省。——()(6)我国大部分省区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

2、某城市周围要发展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等农业类型,应该怎样进行区位选择?为什么?

A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篇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理解五种导向型工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区位选择原则;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引领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通过学案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扩充课堂的知识量;通过案例分析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 认识到工业的区位选择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 这样才能使工业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五种导向型工业的特点与区位选择原则;污染严重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是变化的。教学难点: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对某一工业的区位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课前播放曹妃甸的介绍和新首钢的新闻报道 (视频略) 。教师承转:2011年1月13日, 首钢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全面停产, 长达近10年的首钢搬迁工程接近了尾声。那么, 当年首钢为什么在北京选址?百年时间首钢发展壮大了, 为北京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为什么又要迁出北京?新首钢的家为什么又是河北曹妃甸呢?设计意图:本节课以首钢搬迁为案例进行问题式引领教学, 而同学们只是从新闻材料中了解知道首钢的新家是河北曹妃甸。对曹妃甸的了解知之甚少, 通过视频短片介绍, 同学们可以了解曹妃甸的基本概况及区位发展前景, 同时为本节课的解疑进行了铺垫。学案反馈:通过简单概念检查预习情况。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个工厂的厂长, 你建工厂的目的是什么?你的工厂会建在什么样的地方才能获得最高利润?学生回答:土地价格低, 水源充足, 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动力充足, 原料丰富, 科技水平高, 政策优惠的地方。教师点拨:把工厂布局在这样的地方, 这个工厂一定会达到生产成本最低获得的利润最高了, 也就是说同学们在进行工厂选址时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益。设计意图:身临其境感受经济效益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回归设疑:首钢选址北京时主要考虑哪些区位因素?学生思考:煤铁资源丰富。图片展示:漫画“何谓幸福?”教师过渡:今年两会, “幸福感”成为点击率高的热门词。何谓幸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最近老师看到一篇很好的评论员文章, 标题叫《有色金属加减百姓“幸福感”》, 同学们怎样来理解呢?学生思考:有色金属冶炼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但同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教师点拨:进行工业区位选择时还应考虑环境效益。设计意图:15分钟的学习会使一部分同学疲劳, 舒缓紧张的学习, 产生一个小兴奋点继续学习下面的知识。

教师设疑:皮革厂、水泥厂和垃圾处理厂应该如何进行布局?学生思考:能够初步判断出污染的类型并给出合理化的区位选择。

回归设疑:首钢为什么要从北京迁出?学生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学生回答基本上能理解首钢搬迁主要是出于对环境效益的考虑。教师点拨:同样的首钢没有变,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 影响首钢的区位因素在发生变化, 由最初考虑石景山附近有丰富的矿石进行选址到新中国首都北京环境的考虑首钢不得不进行搬迁, 这告诉我们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资料展示:材料1:20世纪50年代, 为了巩固国防, 国家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20世纪末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发战略。材料2:霍英东在南沙投资“舍本不求利”。材料3:有些厂商爱好高尔夫球、保龄球等休闲运动。所以他们会把工厂选择在周边有休闲场所的地区。教师提问:上述材料反映工业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回答:政策、乡土情感和企业者的理念和心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材料的能力, 并归纳出工业还受社会效益的影响。

回归设疑, 应用提升:新首钢为什么要迁址曹妃甸?学生分组, 合作探究:曹妃甸是渤海湾上的新明珠, 港阔水深;原料、产品运输方便;向华北、东北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经济腹地广;沿海有广阔的滩涂, 地价低廉;距北京近, 方便工人周末回家探亲等。

3.《农业的区位选择》重难点分析 篇三

例1 下图示意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各区农业与地形因素关系最密切的是( )

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②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 ③江南丘陵种植茶树 ④吐鲁番种植葡萄 ⑤上海郊区发展园艺业 ⑥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⑥ D. ②⑤

(2)2011年,财政部发放农资补贴986亿元,比上年增加14%,这反映了哪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社会生产力

解析 第(1)题,①⑥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②④是气候,③是土壤、⑤是市场;第(2)题,当前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种粮利润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总产量下降。故政府发放种粮补贴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体现了政策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 (1)C (2)A

点拨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热量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和耕作制度;光照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种;水分影响作物的分布。

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

土壤:土壤的酸碱性、肥力、土层的厚度、土壤的性质都对农业生产有影响。

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市场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

交通: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便利的交通。

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科技:通过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等农业现代化技术,影响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例2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科技因素 D.交通因素

(2)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变为“花基鱼塘”“菜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

A.农业技术的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自然条件的改变

解析 读图可知,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发展规模呈波动式变化,一个地方的自然条件是相对稳定的,而社会经济因素常存在明显的变化,因此这种发展规模的变化最可能是由于经济因素的变化导致的;近年来,珠三角的“桑基鱼塘”逐步转变为“花基鱼塘”、“菜基鱼塘”,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答案 (1)B (2)C

三、农业的区位因素中“主导因素”与“制约因素”的区别

例3 从20世纪90年代起,新疆开始大规模发展番茄种植、加工业,番茄的生产加工能力占到全国近90%,番茄酱的出口为新疆农民增收和特色产业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下图为“新疆2001~2007年番茄产量和面积的变化图”。据图完成(1)、(2)题。

(1) 新疆能生产优质番茄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 ④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新疆番茄种植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市场狭小 B.水资源紧缺

C.价格低廉 D.劳动力严重短缺

解析 新疆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番茄的生长;番茄生长周期短、成熟期集中,对水分需求量大,而该地水资源紧缺,限制了番茄种植业的发展。

答案 (1)A (2)B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例4 读“某城镇周围农业区位安排图”,完成下列问题。

(1)B、E两地中,_______处更适合种蔬菜,为什么?

(2)C地建奶牛场是否合理?为什么?

(3)麦田在D地,苹果园在A地是否合理?为什么?

(4)今年该城镇农业发展以花卉种植为主要部门是否有可能? 为什么?

解析 蔬菜生产需水量大,产品需要保鲜,应靠近水源和市场;奶产品需保鲜,奶牛场应靠近市场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丘陵地区可发展林果业;花卉种植主要面向城市市场。

答案 (1)B;B处靠近水源和市场。

(2)合理;C处靠近公路,交通便利,靠近市场。

(3)不合理;D处为丘陵地形。不适宜发展种植业;A处为平原地形,耕地面积大,靠近水源,适宜发展小麦种植。A处不利于果树在垂直方向上利用光热。

(4)有可能;本区有充足的水源,且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市场需求量将增大,而市场需求量最终会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同步训练】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所示。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2题。

1. 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

A. 珠江三角洲 B. 太湖平原

C. 华北平原 D. 松嫩平原

2. 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国家政策 B. 生产经验

C. 自然条件 D. 市场需求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3、4题。

我国梨果资源非常丰富,主产区集中在华北、黄河流域。20世纪末,我国果园用工劳力亩成本年约100美元,而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果园用工劳力亩成本年分别约为3 000美元、1 800美元。我国梨果单位面积产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价格低、出口量少;一家一户的生产体制,栽培面积小,技术水平差别很大,大多数果实混级贮运。

3. 我国发展梨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 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

B.多干旱、洪水等灾害

C.丰富而又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D.加工条件优越,市场需求量大

4. 我国发展梨果业的限制性区位条件是( )

①产业化水平低 ②果农技术水平低下 ③政策不支持 ④品种老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4.农业区位的选择知识总结 篇四

1.农业的特点:[记忆]季节性、周期性;地域性

2.农业区位的含义:[理解记忆](1)农业生产的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记忆]

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茶叶宜在南

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

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

7.农业地域的含义:[记忆]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

地的结果。

8.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记忆]

(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9.澳大利亚混

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

式、技术先进。

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

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发

展措施:东水西调

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发展条件

自然条件: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墨累—达令河在此经

社会经济条件:地广人稀;交通便利;鼓励政策;历史悠久;机械化水平高。

1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不足之处:墨累-达令盆地降水少,措施:建水利工程

12、混合农业的优势: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

5.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设计 篇五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从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理解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布局与变化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不同农业景观图的比较,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利用图表分析方法、比较法以及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区位因素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农业区位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

2.通过对区位因素变化的分析,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

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分析和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和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的影响。

【教学策略】

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各位同学,前面两章,我们学习了人口与城市的有关知识。人类要生存,城市要发展,需要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生产资料,如粮食、乳畜产品等农产品,那么这些产品是哪个部门生产出来的?

生:农业。

师:对。那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章的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区位的含义

观看两段视频《五四农场有机水稻种植》及《大牧场》。

请大家看图3.1,问图片中的人在干什么?

生:插秧。

师:对。该图所示的是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景观。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根据图示内容推测该地此时降水条件和温度条件如何?

生: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师:好。从另一方面来说,该图也告诉我们:水稻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多的降水条件。请大家看图3.2。

(教师投影世界地图。)

师:请大家在地图上找出泰国和澳大利亚的位置。

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一种是水稻种植业,另一种是畜牧业,这两种农业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地理环境,相应的自然环境也不同,比如:降水、气候、土壤。

师:我们比较了两种不同的农业类型,知道了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且它们的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劳动力、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都不同,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两种农业的区位不同。请同学们在课本42页找到区位的含义。

师:从农业区位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知道,在选择农业区位时,必须要考虑相关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那么,具体来说,有哪些区位因素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讨论。

【讨论】:将学生分四组进行讨论,每组一个活动题,最后一组进行总结。

(二)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师:首先,请大家阅读第43页上有关水稻习性的一段资料,并概括水稻生长习性。生:好暖喜湿。

师:非常正确!其实从前面图3.1“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中我们就了解到,水稻生长需要较高的气温和较多的降水条件。请你再说说,气温和降水条件是同时满足还是只要有其中之一就可以了?

生:同时满足。

师:那是不是要求全年都高温多雨呢?

生:不是,只要在水稻生长期满足这样的条件就可以了。

师:对。一般情况下只要求夏季高温多雨就可以了。当然,全年高温多雨也好,比如在海南,水稻一年可以三熟。

请看图3.4~图3.6,现在若要布局水稻种植业,哪种气候类型不适合布局水稻生产?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生:地中海气候。夏季温度虽然高,但是降水少,不适合水稻生长。

师:很好!我们看另外两种气候,分别是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请大家回忆一下,季风气候夏季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生:炎热多雨。

师:这种特点正好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通过这一例子,我们知道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其中之一是气候。

请看图3.7,这是江西省千烟洲丘陵地区的农业布局图。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农业布局方式与我们平时见到的农业布局有何不同?

生:一层一层的。

师:该地农业布局呈现出明显的层状结构,这叫作立体农业。请大家思考:影响这种农业布局方式的因素是什么?

生:地形。

师:你可以具体说说吗?比如在坡度陡的地方开辟农田,会有何不利影响?

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

师:在山麓地区为什么可以开辟为农田呢?

生:坡度缓,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师:好!在地势低洼的地方发展鱼塘有何优势?

生:地势低洼,便于蓄水。

师:这是我们讲的第二个影响因素地形。

(投影图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景观经历了由水稻田到甘蔗地到鱼塘再到花卉棚的变迁过程。需要说明的是从该地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来说,都适合发展这种类型的农业生产。那么,是在什么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呢? 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假如你是当地的一位农民,从经济角度出发,你会选择什么农业生产类型?

(投影图片:荔枝。)

图上所示的是什么?

生:荔枝。

师:唐朝诗人杜牧写过一首诗《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是热带水果,生长于南方地区,要让远在长安的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必须快马加鞭,快速送达。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布局农业时还需要考虑什么因素?

生:交通运输条件。

师:现在我们也能吃到新鲜味美的荔枝,是怎么运过来的?

生:航空运输。

师:每年荔枝上市时,就深圳市而言,每天有50吨左右的荔枝运往全国各地,极大地刺激了荔枝的生产。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农业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我们在购买荔枝时,会看到包装箱里还有什么?

生:冰块

师:那是用来做什么的?

生:保鲜。

师:是的。除了交通条件外,还要有保鲜技术的保证。咱们现在都能吃到荔枝,也说明了农业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

以上我们学习了部分区位因素,其实还有一些其他因素,请看下图。

(投影图3.3“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上总结。

3.农业区位的变化

(1)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2)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

举例:冬天囤积白菜的现象,现在为什么什么蔬菜都可以吃到?

交通运输、冷藏保鲜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变化

4.总结

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改造和利用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保鲜科技、政策——发展变化的练习:小试身手

1.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D)

A.土地资源不足B.化肥、农药不足C.劳动力不足D.水资源不足

2、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梯田的原因是(B)

A.技术力量达不到B.不利于水土保持C.不能耕作D.交通不便

3、我国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B)

A.市场B.土壤C.地形D.水分

4、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使鲜花市场扩大的区位因素是(B)

A.气候B.交通运输 C.政策D.科技

5.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苹果畅销,但1996年苹果价格大跌,主要由于(B)

A.政策变化 B.市场需求变化C.人口增长趋缓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作业布置】44页活动

[板书设计]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区位的含义

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气候

2、地形

3、土壤

4、市场

5、交通运输

6、政策

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四、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1、市场区位及其需求的变化

6.农业区位选择导学案 篇六

知识梳理与要点突破

一、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要点突破

1、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评价)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例1.评价下列三个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2、如何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每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但都有其主导因素。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例2:请说出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区位因素:

二、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请结合中国地理知识,判断以下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需改造哪些自然因素?

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

(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6分)

(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分)

2、右图表示某种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回答问题:

(1)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

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 地形平坦B 气候优越 C 距城区近D 水源充足(2)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

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A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

城市人口的增加 提示:人类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时,要特别注意的原则

C 交通运输的便捷

三、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

D 城市居民收入增加 案例:

1、山东省为粮、棉大省,近些年来一些地区发展成花卉、蔬菜、水果为主的出口基地,3、(2010年福建卷)37.(37分)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试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区位条件?

13世纪~l6

2、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的蔬菜生产基地?材料一古马里是

世纪期问西非萆原上蘩荣的贸易帝国。

3、分析荷兰成为世界重要的花卉出口国的有利条件?

图l2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1、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材料二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 反馈练习

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 种植。表3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1、(2010年宁夏卷)37.(20分)阅读图文

构成。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

1临的限制性因索。(9分)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

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

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

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

移。图6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

4、图中斜线区域是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说说该区发展种植业的区位条件及发展或治理方向

【阅读讨论】

资料1:荷兰特色农业

荷兰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出口国,主要是走专业化、机械化发展的高效农业之路。土地资源缺乏,种粮食经济上不合算,他们就集中力量发展价值相对较高的蔬菜和鲜花等高效种植业。从自然条件上看,荷兰并不十分适合花卉栽培,但该国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玻璃温室栽培,成为“世界的庭院”。目前荷兰已建成1.1亿平方米的温室,专门用于种植蔬菜和鲜花。由于实现了专业化集约生产,花卉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竞争力不断增强,荷兰鲜花在世界鲜花市场的占有率已达60%以上。共有7000多农户从事花卉栽培,培育出了9700多个品种,每天向全世界出口1700万枝鲜花和170万株盆花,每年获得112.5亿美元的收益。蔬菜和花卉种植业已成为荷兰的主要支柱产业。资料2:云南省花卉生产

国内首屈一指的云南省的花卉产业,是完全由市场经济孕育和培养成长起来的一个新兴芬芳产业,如今它已香飘五洲。上个世纪9 0年代初,昆明呈贡县斗南村农民在菜地中零星种植一些花卉,与蔬菜一起在农贸市场销售,没想到比种菜还赚钱。搞农业要讲比较效益,种花每亩收入比种菜种粮高出四五倍,效益驱动,激发了他们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斗南地处滇池东岸,这里雨量适宜,气候温和,土肥水美,交通便利。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区位适宜花长草飞。于是,许多农民都开始种植花卉,有的种三分、五分地,有的种几亩、十几亩,花卉畅销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斗南村成为中国最大的鲜花生产和交易中心,“斗南花卉”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云南有光照优势,土壤气候优势,配套设施优势和劳动力等优势,云南省省委、省政府因势利导,大力支持花卉产业的发展,把花卉产业作为

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程的重点产业,积极加以扶持,在政策和权限范围内,云南省对花卉生产企业减征、免征有关税费。使“斗南花卉”成为“云南花卉”,在全省培育出一个新兴产业。

掘荷兰花卉协会统计,1995年全球人均花卉消费量最多的是瑞土,为106.5美元,德国、法国、英国已分别达48、32、29美元。而我国人均消费额不足l美元。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对花卉有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按人均年消费两支鲜切花预计,未来若干年后将形成20亿支鲜切花,100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由此可见我国花卉消费市场潜力之大。

云南省花卉80%以上的鲜切花销往国内7 0多个大中城市,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 0%以上,总产值达到29.4亿元;鲜切花还出口到日本、韩国、中东、东南亚和香港、台湾,去年创汇1540万美元。国内市场40%以上鲜花由航空运输,销往海外市场的鲜花全靠航空运输。同样的百合花,由于运输价格不同,台湾出口到日本、加拿大每公斤价10元,而云南的价格高达30元。玉溪满天星花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伟东说:昆明到日本只需3个多小时,荷兰到日本需要10小时,但昆明到日本每公斤花卉运价3美元,而荷兰只需要1.2美元左右。建立高效快捷、运输成本较低的航空运输,已经成为云南花卉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花卉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对花卉市场、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花卉生产先进国家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完成向花卉生产大国发展的进程证明,生产技术和设施以及生产经营和管理是不可分割的两大部分,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我国花卉产业顺利发展的瓶颈之一,花卉企业主要追求的是当前经济效益,科研投入少,科研力量薄弱或基本上没有科研力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科技、高质量、多品种的花卉产品将倍受青睐。尤其是我国已加入WTO,国外花卉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花卉企业如不尽快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科技含量,不用说参与国际竞争,就是国内市场份额也会丧失。目前,云南生产的鲜花占全国市场一半以上,产量连续lO年居全国第一位。但是,花卉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很低,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最近,云南省政府决定,以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为动力,突出重点,走跨越式、外向型、专业化的路子,努力促进花卉产业全面“升级”,使云南从花卉产业大省向花卉产业强省迈进,使云南花卉产业融入世界市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各因素对云南花卉业的促进,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措施。

7.第三章第一节教案 篇七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教学目标:

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进行制备细胞膜实验。

3、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

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初中我们就已经学过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而且我们在做显微镜观察细胞实验时,是不是很难观察到细胞膜,是不是有的同学还把气泡当作过细胞膜啊。那么,同学们,我们要怎样区分气泡与细胞呢?在光学显微镜下我们能观察到细胞膜吗? 生:记忆并回答问题

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完善与补充。气泡是光亮的,里面只有空气。细胞是一个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复杂结构,而且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焦距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不同层面。但是,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细胞膜,但是能够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界限的。科学家也一样,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清细胞膜,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楚。但是,“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清晰的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就已经能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推测一下,科学家们是怎样确定细胞膜的存在的? 生:思考并讨论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材料一,有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伊红为什么不会逸出细胞?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细胞有边界

师:对。正由于细胞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有一个边界,伊红才能呆在细胞里,不能流出。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了解细胞的边界,细胞膜。

板书: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师:上课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进行制备细胞膜实验。

3、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进入新课

师: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同学们想不想了解它为什么能作为细胞的边界而不是其他呢?想是吧,首先我们一步一步来,我们先来成分入手。我们要研究细胞膜的成分,是不是先要把细胞膜放到一边,然后才能好好进行研究呢?那么。怎样获得细胞膜呢?看到书里的实验部分。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都有很多办法获得细胞膜,但是细胞是很小的,但是我们知道,细胞里面含有物质,且有一定的浓度。把细胞放在清水里,水就会进入细胞,把细胞胀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是不是就可以得到细胞膜啦?这也是我们的实验原理:细胞吸水胀破。我们要做实验研究,是不是都要先选择材料,然后才能进行实验。那么,什么材料适合做实验呢?同学们看到这四幅图,从四幅图中选出符合研究细胞膜的细胞,并说明理由。

生: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没有细胞核和其它众多的细胞器。师:对的。材料有了,接着就可以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是:滴一滴红细胞稀释液在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等观察清晰时,在一侧滴加蒸馏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取,使红细胞浸泡在水中,即可观察到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逐步胀破的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观察的实验是:注意比较加水前后视野中的变化。细胞吸水胀破后,得到的是混合液,我们要用离心的方法从混合液中分离出纯度较高的细胞膜了。

许多有关细胞膜化学成分组成的资料,都是来自哺乳动物细胞膜的研究。

现在让我们来重温科学家们对细胞膜的探索历程。看到材料一,①1859年,欧文顿选用 500 多种化学物质对动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同学们从这则材料中得到什么结论? 生: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脂质。

师:对。看到第二个材料,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只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同学们又从这里得出什么结论了? 生: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还含有蛋白质。

师:对的,从以上两则材料我们可以得出细胞膜中含有脂质和蛋白质,那还有其他的物质吗? 生:还有糖类

师:是的,还含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中的脂质占大部分比例,蛋白质也占较大部分。而且,在组成细胞的脂质中,磷脂最为丰富。这是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同学们可以看出,细胞膜的磷脂占据了大部分。蛋白质在细胞膜行驶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其实,细胞膜与我们生活也是有一定的联系的。看到书本里的小子部分:这是肿瘤医院的检验报告单。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吗?讨论两分钟。

生: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细胞膜成分改变有关。

师:是的,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主要是细胞膜糖蛋白或糖脂减少,导致细胞粘着性降低,癌细胞就易于转移,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增加。所以,癌细胞的恶性增值和转移是与细胞膜成分改变有关的。

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为什么它能作为细胞的边界呢?它究竟对细胞这个生命系统起什么作用呢?我们接下来看细胞膜的功能。人们普遍认为生命起源于海洋,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逐渐聚集并且相互作用,演化出原始的生命。在原始海洋的不断进化中,膜出现了,它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细胞,并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所以细胞的第一个功能便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是不是要像我们人类一样需要从外界吸取营养物质,但,是不是任何物质都能进入到细胞呢? 生:不是。举例

师:生物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也就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控制性。其中行使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物质主要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当然,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一些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有些病毒、病菌也能侵入细胞,使生物体患病。像我们人生病也是一样的。

在生活过程中,我们随时都要与外界进行交流,那细胞是不是也是一样呢? 生:是

师:对的,在多细胞的生物体内,各个细胞需要协调发展健康发展,就得依赖各个细胞间相互作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信息的交流。实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物质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些细胞(如分泌细胞)分泌一些物质如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递,运送到作用部位的细胞(靶细胞),被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成分为糖蛋白)识别,引起靶细胞的生理反应。例如胰岛素,性激素等的调节。

(2)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通过糖蛋白识别,将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结合。(3)高等植物细胞间的识别主要通过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来实现。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它的化学成分:纤维素和果胶。它的功能:支持和保护.性质:细胞壁是全通透的。思考:如何去掉植物细胞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

六、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的内容就讲完,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学过的内容:

1、细胞膜的成分:

2、细胞膜的功能:

七、课堂练习板书设计: 第三章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

(一)制备细胞膜

选材:哺乳动物红细胞 原理:细胞吸水胀破

(二)细胞膜的成分

脂质、蛋白质、糖类

二、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8.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篇八

2016天津教师招聘考试:《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欢迎来到天津教师资格招聘考试网,中公天津教师招聘考试网是中国教师第一门户网站,提供历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教师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农业的概念及其特点(2)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3)掌握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在实例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片分析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差异学会地理区域比较分析方法。(2)通过分析具体农业生产区位的合理性,掌握地理综合分析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的思想,培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点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教学难点

分析具体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因素 教学方法

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

1、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情况制作出来,增强直观效果并进行对比,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到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学习。

2、收集新闻资料及不同地域农业生产活动的案例,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天津教师教育网提供天津教师资格真题、天津教师招聘考试资讯

点击下载更多天津教师招聘真题

课 型 综合课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12汶川大地震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我们渴望天佑中华,我们也时刻关注着灾区的灾情。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目前灾区人民最缺的是什么?(吃的,穿的)对!尤其是吃的,中央为解决灾区人民吃饭问题,从国家粮食储备库调集大批稻米运往灾区,伊利集团也向灾区捐赠了大量牛奶,这里我想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刚才我们这里提到的稻米产自哪个地方?(南方地区),那牛奶又出自我国哪个地区?(内蒙古草原)。同学们对这些现象是很熟悉的了,那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我国南方地区发展的是水稻种植业,而畜牧业却布置在内蒙古草原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探讨的内容,3.1农业的区位选择

【板书】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引导】本节课我们将要探讨农业的区位选择,首先就应该知道什么是农业,它具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41页的序言内容,思考一下什么是农业? 【板书】

一、农业

1、概念

【提问】想必大家都已经看完了,那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们大家课本上是如何为我们定义农业的。

【学生回答】农业是指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农产品的活动。

【讲解】回答得非常正确,我们怎么来理解农业的概念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农业是一种生产活动,既然是活动,就有活动的主体、活动的地点、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目的。请同学们看到黑板,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农业的活动主体是什么? 【学生回答】人类 【板书】主体-----人类

【讲解】对,农业生产是我们人类进行的。那农业生产活动的地点在哪儿呢? 天津教师教育网提供天津教师资格真题、天津教师招聘考试资讯

点击下载更多天津教师招聘真题

【学生回答】土地 【板书】地点-----土地

【讲解】非常好,从概念中我们就知道,农业是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既然利用的是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是不是说明活动地点是在土地上。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在土地上进行的活动内容是什么喃? 【学生回答】栽培植物、饲养动物 【板书】内容-----栽培植物、饲养动物

【讲解】从农业的活动内容我们就可以看出我们这里提到的农业并不单单只是指种植业,因为它还包括饲养动物。请同学们注意了,在这一章中我们提到的农业是包括农、林、牧、渔、副五个部门的大农业。农业活动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喃?是不是获得所需农产品喃? 【板书】目的-----获得所需农产品

【总结】相信这样我们把整个概念分成5个部分,同学们应该很容易理解了。【引导过渡】通过上面的讲解,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农业,在生活中我们也知道农业活动的类型有多种多样,课前我们提到的我国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业属于农业,内蒙古草原的畜牧业同样属于农业。在这里我想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我们内江地区,水稻种植业一般是在哪个季节播种?哪个季节收获? 【学生回答】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讲解】对,水稻种植在我们内江地区呈现“春播、夏管、秋收、冬藏”的规律。同学们,从这个规律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季节,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是不同的,但是每年的同一季节人们所做的农业活动却几乎是相同的。这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农业生产在时间上呈现出一个什么特性

【学生回答】季节性、周期性

【总结】回答的非常正确,这就是农业生产的特点之一,从时间上看:具有季节性、周期性。

【板书】2.特点 ①季节性、周期性。

天津教师教育网提供天津教师资格真题、天津教师招聘考试资讯

点击下载更多天津教师招聘真题

【引导】这是我们从时间上看,那从空间上看,农业又具有什么特点呢?《晏子使楚》中有句话: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样是桔,为什么在淮南淮北两大地域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是不是说明桔树适宜分布在淮南地区,进一步说明特定的农业生产适宜分布在特定的地区,这反应出农业生产在空间上具有什么特性? 【学生回答】地域性 【板书】②地域性

【承转过渡】因为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那么在不同地区就进行着不同的农业生产活动,形成不同的农业类型。比如我国的农业生产就形成了西牧、东耕、北麦、南稻的四大农业地域类型,那这些农业类型是如何形成的呢?实际上就是因为不同的农业生产活动选择的农业区位不同,请同学们注意了,我们这里提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农业区位,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42页第一自然段,并结合图3.1、3.2思考一下什么是农业区们。

【板书】

二、农业区位

【讲解】我们可以看到课本上是这样为我们定义的。农业区位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个概念呢?它的第一层含义实质上就是指具体的农业生产活动所分布的位置,比如图3.1中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泰国湄南河平原,图3.2中的畜牧业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这是绝对区位;第二层含义指农业生产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各种因素的关系,图3.1中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泰国涓南河平原,必然会与当地的各种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产生相互影响。

【板书】

1、农业生产分布的地理位置

2、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关系

【引导】相信通过这样分析,同学们就很容易理解了。在教材第42页第一自然段还为我们提到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怎样才能达到合理利用呢?这就需要对各地的区位因素有清晰的认识,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到底有哪些因素影响我们农业的区位选择,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图3.3思考一下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板书】

三、农业区位因素

天津教师教育网提供天津教师资格真题、天津教师招聘考试资讯

点击下载更多天津教师招聘真题

【讲解】从图3.3中我们可以看到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多种多样,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技术,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因素中哪些属于自然区位因素,哪些属于社会区位因素。

【引导】从概念中,我们知道农业生产是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自然环境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很强的制约作用。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自然区位因素,首先我们来看气候,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必修一中我们学过,气候具有三要素,这三个要素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热量、光照、水份

【总结】回答得非常正确,热量、光照、水份是农作物生长的必备要求,它的多寡及配合是否良好深刻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在活动一中就为我们提到水稻种植业广泛分布于三大季风气候区,而未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是气候因素的影响的结果,那到底是如何影响的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水稻具有什么习性。

【学生回答】喜温喜湿,耐热周期。

【启发思考】那这四种气候区中哪些气候类型符合水稻生长的需要。【学生回答】三大季风气候区

【总结】对,它们都是雨热同期,而且夏季高温多雨,虽然地中海气候区热量、光照、水份都很充足,但雨热不同期。如果要发展水稻种植业就需要改变水源条件,下面我们就一起分析一下水源条件。

【设疑】刚才我们分析气候时就提到了在气候干燥地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那为什么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宁夏平原却被称为“塞上江南”成为我国西北重要粮仓呢?请同学们结合中国地图思考一下,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可以引水灌溉。

【总结】对,从地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宁夏平原有黄河经过,黄河可以为其提供充足灌溉水源,满足种植业对水份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在干旱区发展种植业一定要考虑灌溉水源。课前我们提到水稻分布在南方地区,我想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是否南方所有地方天津教师教育网提供天津教师资格真题、天津教师招聘考试资讯

点击下载更多天津教师招聘真题

都适宜发展水稻种植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活动二中就为我们提到江西千烟洲地区发展的就是丘上林草丘间溏,缓坡沟谷果粮的立体农业模式,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受地形限制

【总结】对,江千烟洲属于丘陵地区,在丘陵的坡地进行水稻种植粮食生产时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应发展在平坦地区。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在山地、高原适宜发展畜牧业、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引导】在概念中我们知道,农业生产的地点是在土地上,具体一点是在土壤中,那土壤的性质是不是会影响农业生产呢?所以,我们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还需要考虑土壤条件,喜酸作物选择在酸性土壤中,比如茶树就分布在我国东南丘陵,我国东南丘陵的土壤类型是什么? 【学生回答】亚热带红壤

【总结】非常好,红壤是典型的酸性土壤,因此适宜茶树的生长。

【过渡】刚才我们谈到的都是自然区位因素,但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又不单单是自然因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因素越来越重要,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社会因素。

【讲解】市场因素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我们怎么来理解呢?假如在我们涪陵地区就自然因素来说,鲜花、水稻都适宜生长,目前市场上粮食大量积压,市场十分饱和,而对鲜花则是需求旺盛,假如你是农民,你会选择种什么? 【学生回答】鲜花

【总结】对种植鲜花可以迅使实现经济价值。而水稻种植则不能,因此,我们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一定考虑当地的市场条件,看市场的需求性如何,需要什么,发展什么。

【引导】刚才我们提到的是涪陵市场上需要鲜花,假如这个市场不在涪陵,在成都或重庆,我们是不是还像古代一样用马车拉、用人扛,当然不能,这样运往市场时,鲜花都枯萎了,同样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我们还需考虑什么? 【学生回答】交通运输

【总结】对,尤其像花卉业、牲畜业,保鲜性较弱的农业生产,在进行区位选择时,一定要有便捷的交通,接近交通主干线。

【引导】大家都还对98年长江特大洪水记忆犹新吧!在这之后,国家提出了一个什么政策。

【学生回答】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天津教师教育网提供天津教师资格真题、天津教师招聘考试资讯

点击下载更多天津教师招聘真题

【总结】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在以前的坡耕地还原为了林地、草地,农业从种植业变为了林业,这是不是体现了政策也是影响农业区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引导】农业生产的主体是人,因此,我们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还需要考虑什么因素 【学生回答】劳动力

【总结】尤其是水稻种植等精耕细作的种植业尤其要布局在人口稠密的地方,比种水稻种植业分布的我国南方地区,泰国湄南河平原都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引导】但人多并不一定是好事,在第一章中我们就知道我国人口占21%,而土地只占世界7%。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21%的中国人,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就是袁隆平,它的什么最出名? 【学生回答】杂交水稻

【总结】杂交水稻,是不是体现了我国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这说明技术也是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引导】好了!刚才我们一起分析了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这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学会运用这九大因素,为了便于同学们掌握这部分知识,请同学们下来完成活动三的问题。

【课堂小结】我们今天的新课就到这里,在本节课的内容中,农业的区位因素是重点和难点,希望同学们一定要重点掌握,虽然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很多,但这些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发展变化会对农业区位产生哪些影响,这就上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农业区们因素的变化及其影响。

天津教师教育网提供天津教师资格真题、天津教师招聘考试资讯

点击下载更多天津教师招聘真题

更多2016天津教师招聘真题请访问天津教师考试网。

9.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篇九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同时适时板书,效果不错。

我对这节课的体会有:

1、利用多媒体增加了课堂容量,如:中国的干湿地区分布、中国的温度带分布等问题,是学生初中学过的知识,可由于考试制度等问题,学生基本上没有掌握这些,而这些知识对于高中地理问题的理解非常重要,利用多媒体展示了这些图片内容,增加了课堂容量。

2、多媒体展示了更多农业生产的`图片,有助于现在中学生理解农业的有关问题,进而理解农业区位的选择问题。

3、多媒体教学中更易展示探究性问题,学生讨论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4、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及时总结问题,及时进行必要的板书,能使课堂思路更清晰,知识结构更清楚。

10.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篇十

班级姓名成绩

一、请你好好选,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C.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角互补B.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D.一组对边相等,一组邻角相等

2.如图,EF过□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O,交AD于E,交BC于F,若AB=4,BC=5,OE=1.5,那么四边形EFCD的周长是()

A.16B.14C.12D.10

3.两直角边不等的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个数()

A.4B.3C.2D.1的周长为()4.如图,如果△AOB与△AOD的周长之差为4,而AB∶AD=3∶2,那么

A.20B.32C.40D.48

5.如图,已知□ABCD的对角线交点是O,直线EF过O点,且平行于BC,直线GH过且平行于AB,则图中共有

()个平行四边形.A.5B.6C.7D.10

6.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对角线相等,且一组对角也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一边长为5cm,两条对角线分别是4cm和6cm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如图4,在△ABC中,E,D,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AB=6,AC=4,则四边形AEDF•的周长是()

A.10B.20C.30D.40

(第2题)(第4题)(第5题)(第6题)

8.下列命题中 

(1)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有两条边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3)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4)等腰梯形上、下两底中点连线把梯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9.已知△ABC的周长为1,连结△ABC的三边中点构成第二个三角形,•再连结第二个三角形的三边中点构成第三个三角形,依此类推,第2010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A、1111B、C、2008D、2009 200820092

210.如图3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R,P分别是DC,BC上的点,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当点P在BC

上从点B向点C移动而点R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线段EF的长逐渐增大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少

C.线段EF的长不变D.线段EF的长不能确定

二、请你认真填,把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小题2分,共20分)

11.一个四边形的边长依次为a,b,c,d,且a+b+c+d=2ac+2bd,则这个四边形是.12.□ABCD中,AB=2,BC=3,∠B,∠C的平分线交AD于E、F,则EF=.13.在Rt△ABC中,∠C=90°,AC=•5,•BC=•12,•则连结两条直角边中点的线段长为_______.

14.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BC,若使它成为等腰梯形,则可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只写一个即可)15.四边形中,任意相邻两个内角都互补,那么这个四边形是 ____________ 四边形.16.在中,∠A:∠B=2:3,则∠B=,∠C=,∠D=. 222

217.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一腰,AB=9cm,过底边上任一点P作两腰的平行线分别交AB于M,交AC于N,则AM+AN=____________

18.用两个全等三角形拼成的四边形,有下列说法①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可能是平行四边形,③一定不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的说法是.19.已知四边形ABCD中,AD∥BC,分别添加下列条件,①AB∥CD,②AB=DC,③AD=BC,④∠A=∠C,⑤∠B=∠C,能使四边形ABCD成为平行四边表的条件的序号是.20.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4cm,BD平分∠ABC,∠C=60°,则梯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cm.三、认真解答,写出解答步骤。(1-4小题每题4分,5—6小题每题8分,7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如图,已知AC是□ABCD的一条对角线,BM⊥AC于M,DN⊥AC于N,求证:四边形BMDN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所示,DB∥AC,且DB=AC,E是AC的中点,求证:BC=DE.

3.在□ABCD的对角线AC上取AF=CE,作EH⊥BC,垂足为H;作FG⊥AD,垂足为G,求证:GH与EF互相平分.4.如图所示,在△ABC中,点D在BC上且CD=CA,CF平分∠ACB,AE=EB,求证:EF=1BD.

25.已知:如图,E为□ABCD中DC边的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DC,连结AE分别交BC、BD于点F、G,连结AC交BD于O,连结OF.求证:AB=2OF.

6.已知:△ABC的中线BD、CE交于点O,F、G分别是OB、OC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

11.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篇十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俗话说“无农不稳”。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十五”和“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因此,农业在整个国家的稳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本课题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另外,关于“农业区位”这部分知识是本章第二、第三节进一步分析世界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2、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和案例说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

运用“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等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和主导因素,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基本观念。

3、重点与难点

综合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二、教学方法

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运用活动、案例、图文进行形象、生动、直接的启发。主要采用了图导图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

三、学法指导

本节课立足于案例分析,坚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首任。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读图分析法

2、案例分析

3、总结归纳法

四、设计思想

本节课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采用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总结归纳法,让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从而使学生学得积极、愉快,主动地参与了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地理素质。

五、教学程序: 教学纲要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以朱总理提出的“三农”问题引入。引导学生关心时事中的地理,并引起学生对本课题的重视,体现课题的时代性。

二、讲授新课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区位的含义

2、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水源 地形、土壤

②社会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等

3、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概念

2、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

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两幅地理景观图,从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因素等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利用课文活动1:以“世界水稻种植分布区域”为例,分析农业区位受气候因素影响。

利用课文活动2:以“我国江西泰和县的千烟洲”

为例,要求学生利用地理示意图分析地形、土壤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利用课文活动3:以“佛山农业景观变迁”为例,说明市场和政策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补充案例A:以“涌泉蜜桔卖出了“全国第一天价”为例,说明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可以是几个因素的综合。

补充案例B:以“北方蔬菜的反季节种植”为例,说明核心概念图具有开放性。利用课文案例1:以“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为例,说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某个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

从文字上理解农业地域的概念利用课文案例2: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的形成”为例,从澳大利亚的气温分布、降水分布、人口分布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设计这种由远及近的活动与案例,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关系,加强了学生探究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主体性教学的教育思想。

我认为:“思维活动的参与是最本质的参与”。通过这样具体的案例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让学生学会协调人地关系,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本节小结尝试让学生构建本节的框架结构。加强本节的知识体系,展示人地关系。

四、思考讨论:佛山农业发展主要受那些区位因素影响?现在形成什么农业地域类型?

建议学生课外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补充案例]

案例A

2001年,全国柑桔生产适逢丰年,预计总产量可达1000万吨。物以稀为贵,这是市场经济规律。当年,不少地方的柑桔只卖到五六毛一斤,低的甚至只有一两毛一斤。但产自浙江临海市的涌泉蜜桔却同往年一样,仍然能够卖到了五六元一斤,卖出了“全国第一贵”的天价。同样是柑桔,一个成为“伤心果”,一个却成为“开心果”。涌泉蜜桔品质的不断提高除了当地的土壤适合蜜桔生长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临海市政府的政策扶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涌泉镇政府就开始实施科技兴“桔”战略,制定一系列扶持柑桔发展的政策,并建立基地,普及科技,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率先建成了全国第一家省级柑桔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使涌泉镇柑桔园成为当时国内惟一一家优质柑桔生产技术示范基地。

(土壤、市场、政策)

案例B

过去,每到冬季,我国北方的人们只能吃单一的大白菜,现在通过大棚、温室种植等技术实现了北方蔬菜的反季节种植,使北方冬季市场上也有各种各样的蔬菜供应。

12.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篇十二

课题

第三章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课时

第1(共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区位的含义。

(2)理解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3)理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人类对自然因素可以进行改造。

(4)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过程与

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示意图、地理图片、生活实例分析归纳结论的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人类可以改造自然以发展农业,但要遵循自然规律才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

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原理,合理评价选择农业区位。

教学方法

(1)运用阅读、举例等方法,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取地理知识,如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2)通过练习、联系实际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判断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如运用所学进行正确的农业区位选择。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呈现我国农业生产的一系列图片: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小麦、水稻田、内蒙古三河牛、东北的大豆生产等图片,提问: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为什么?

2、讲授新课

(突出教学内容要点,阐述、分析、推导、采用的教学方法等。)

一.区位的含义

1、农业: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这样的农业生产活动

问题:农业是不是只有种植业?

农业包括农业、林业、副业、渔业、牧业

请同学们看P42的图3.1和图3.2,观察两地农业景观的差异,并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思考什么是“区位”

区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位置(即绝对区位),另一方面指分布(相对区位)。

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指导学生读“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图及相关课文,分析:

①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②除“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图列出的因素外,影响农业决策的因素还有哪些?③举例说明上述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1.气候;2.地形;3.土壤;4.市场;5.交通运输;6.政策;7.水源等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是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市场、交通、政策是影响农业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1.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水热配合同一种农业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发展,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材料:东南丘陵盛产茶叶,而山东丘陵盛产花生,原因是什么?

2.土壤:肥力高低、酸碱性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问题: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气候都比较寒冷,但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区位类型,这是为什么?

3.地形:海拔高度、坡度、坡向

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的作物。

举例:近几年顺德的花卉种植面积增加较多,请问这是为什么?

4.市场:乳畜业、园艺业、商品农业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5.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条件

6.政策:国家的政策也会对农业区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7.水源: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流水

河西走廊~~~冰雪融水

澳大利亚的大自流盆地

~~~

地下水

讲解活动题P43

引导学生读图“梯田”和图“灌溉”,分析这两幅图分别表示人们对哪些因素进行了改造,由此说明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

1.人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对自然因素加以利用和改造?

2.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是不是无限制的?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1)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举例)

(2)改造自然要素

(温室、梯田、喷灌)

对自然因素的改造不是无限制的,要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如果产出低于投入就不适宜改造了。

四、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与变化

(1)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

(2)交通运输的改善

我国的南菜北运

(3)农产品保鲜及冷藏技术的发展

世界的区域专业化

粮食:美、加、澳、法

乳畜:荷、丹、新、阿

热经:拉美、非洲、东南亚、南亚

鲜花:荷兰

五、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的概念、特点、形成请同学们先看案例2后再讲解

三、板书设计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区位的含义

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气候;2.地形;3.土壤;4.市场;5.交通运输和政策等。

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四、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1.市场区位及其需求的变化。

2.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变化。

3.农产品保鲜及冷藏技术的发展

五、农业地域的形成农业地域的概念、特点、形成3、小结

(主要是本堂课的要点归纳,应写出结论性的文字。)

本课主要学习了有关区位的基本知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通过学习,大家认识了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我们应该看到,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是不断加强的,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并根据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随时调整农业区位。而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为获利最佳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农业不断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作业布置:

(含课内课外作业、思考题、讨论题等)

一、请说出影响下列地理事例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新疆的哈密瓜甜又香。

(2)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3)大城市的郊区一般都有农副产品基地。

(4)江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

(5)冬季,南方四川等省区的蔬菜供应到东北三省。

(6)我国大部分省区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

二、下列农业生产活动是怎样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

(1)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

(2)塑料大棚栽种蔬菜。

(3)云贵高原修筑梯田。

(4)三江平原沼泽地排水发展种植业。

(5)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

(6)西双版纳的多层人工经济林。

教学反思:

(因为教学反思是教案实施效果追记,只能课后写)

结合多个实例进行分析,并附上相应的图片,更加形象化

授课教师:

汪艳英

授课班级:

高一(13)班

授课时间:第八

上一篇:车厢的解释及造句下一篇:读凡是靠自己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