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的创造教学反思

2024-10-22

原始人的创造教学反思(10篇)

1.原始人的创造教学反思 篇一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

主备人:杨爱元

湘美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课

《原始人的创造》

主备人:杨爱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原始美术作品的背景、材质、色彩、图形、造型、实用功能等表面特征及作品的内涵。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原始美术作品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索远古美术的愿望及美术作品的创造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原始人的创造》体验原始人的创造精神并通过自我美术作品创造宣泄学习压力或创作激励自己和他人,达到“心灵护理”的作用。[教学重点] 了解原始人创造美术作品表面形式特征及精神、情感内涵。[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原始人的创造精神达到自我创造的能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灵活运用,让自己更强大,更完善。[教具准备]

1、中外典型原始美术作品打制石器、串珠、彩陶和洞穴壁画、玉器、巨石阵图片;乐器陶埙图片;明清瓷器、远古龙化石图片;抽象线条和具象花卉图片。

2、教师根据一位学生“内心独白”进行陶艺图形现场创作。

3、相关绘画材料;如:素描纸、迈克笔、彩色蜡笔等。[活动要求] 用给予的抽象线条和具象花卉图片分三组进行自由重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做简单阐述。[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一年级《美术鉴赏》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主题下的第1课。这是一节鉴赏课。鉴赏内容是课题中隐藏的原始人创造的美术作品。本教材是围绕大量图片展示来阐述原始美术作品的表面形式特征。并更深层挖掘原始美术作品的内在精神及情感语言。利用思考交流方式开拓学生想象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探索原始美术的愿望。本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欣赏大量原始美术作品来了解作品的表面形式、原始美术的样式。懂得简单辨别原始美术作品;教学重点是通过深层次挖掘原始美术作品内涵;教学难点,也是高潮。我将现代中学生处于强大学习压力及青春期不稳定心理作为一个突破点。是否通过原始美术作品精神与情感的语言表达方式转化为学生自我作品创作,利用作品疏导,修复不良心态,达到“心灵护理”作用。本课拟用两学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结构:

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

主备人:杨爱元

1、引导阶段:通过陶制乐器——埙远古悠扬音乐的聆听达到“心境合一”进入原始美术作品欣赏。

2、初探阶段:了解中外原始美术作品的表面形式特征。

3、深入阶段:原始美术的内涵——精神寄托和情感宣泄。

4、实践体验:教师示范和学生的自我创作进一步加强美术作品内在精神情感的探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准备)

二、导入阶段:3分钟

1、聆听一段音乐:

问(针对全班):能否听出是何乐器吹奏并谈谈感受。

(讨论后给予正确答案:埙——原始陶哨发展而来的陶艺乐器。用远古悠扬神秘音乐营造的氛围来欣赏分析作品的表面形式特征)

2、此处也可以直接通过一组原始图片来进行切入导入课题:

教师提问:你觉得在原始的时代,即还没有文字的时代,原始人需要美术品做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如:

1、装饰物品。

2、传递或记录信息等。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进行归纳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站在现代生活的观念上所提出的一些看法不予以否认也不明确肯定)。

三、进入课题

原始美术作品欣赏(课件展示作品)1.原始美术产生时代背景

中国原始美术作品:原始人

打制石器

钻珠 问:除了展示的原始美术作品,还知道哪些?

(学生讨论,老师综合答案:主要是彩陶和洞穴壁画为主)2.原始美术作品的表面形式特征

中国原始典型美术作品:仰韶文化彩陶

马家窑文化彩陶 西方原始美术作品: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

英格兰巨石阵

问:彩陶是怎样制作的?彩陶的花纹是使用什么颜料绘制的?哪些图案是原始人喜欢画在陶器上的?不同彩陶造型有什么用途?尖底彩陶旋涡瓶的造型有什么奥妙?

(学生与老师共同讨论分析:分析出原始美术作品的背景、工艺制作,颜色花纹特点、造型对实用功能的影响等表面形式特征)

问:你认为女性在原始时代的地位重要吗?为什么?(种族繁衍,红山文化女神像、孕妇像)

播放图片比较原始女性雕像和红山文化女神头像(比较写实性图像和夸张处理的图

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

主备人:杨爱元

像)

夸张处理的图像

威伦道夫维纳斯

精神(生殖崇拜)

反映先民的思想意识,祈求丰产、丰收

3、陶与瓷器的欣赏(课件展示作品)

问:“china”包含的释义

(学生答:中国和瓷器)

引导学生联想陶与瓷的关系

问:彩陶是瓷吗?陶与瓷是一个概念吗?

(学生答:回答是否定的。进行陶与瓷图片辨别分析讨论陶与瓷的异同点)引出陶与瓷的异同:共同点:2点

不同点:6点(重点阐述陶是瓷的发展基础,瓷器是中国独创。反证彩陶在中国原始美术作品的典型地位,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四、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学生们的认识,并指出

1、原始人所制造的美术品都是源于他们生存的需要,有着很强的功能性。除了装饰器物的纹饰之外,没有专门为欣赏而创作的美术作品。

2、这些美术作品体现了原始人生存的各方面的观念,所以也是我们了解他们生存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甚至有一些物品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们可以将人类的历史推向更遥远的时代。就像我们在前面谈到的,人们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之下,可以用美术品去传达和记录信息。

我们现代的很多审美观念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接着教师建议同学们对作品的视觉形式与观念之间进行更深入地分析。可以完成“活动建议一”。五:课堂小结:

人类的文明是无数代人辛勤积累的结果,而原始美术就是我们现代美术的源头,原始人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凝聚了原始人的生存智慧以及他们的辛勤劳动。这些美术作品向我们揭示了原始人的生存秘密。通过这些原始美术作品的欣赏我们应当理解了美术这一艺术形式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六、课外拓展:

收集一些西方国家原始美术作品,思考:原始美术起源于劳动,还是起源于巫术?

第二课时

1、导入: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2、教师提问:原始时代就相当于人类的婴儿或者童年时期,人类在自然中非常弱

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

主备人:杨爱元

小,除了不断与自然抗争之外(如劳动、以集体的形式与自然搏斗、希望种族繁衍之外),原始人还有没有其它方式来获得生存下去的力量。

3、学生阅读: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教材第18页“巫术”并思考。

⊙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小时候我们会害怕黑夜和打雷等自然现象?原始人会不会有这种感受?当你童年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会不会觉得其中隐藏着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或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不会幻想有一些神秘的东西来帮助你?

问:你认为最早的龙有什么用途?你小时候孤独处于雷电交加的黑夜会有什么想法?

(学生回答:很害怕,想要有神奇的力量来帮帮。通过语言设情景让学生感受处于人类童年时期原始人的想法,引导图腾产生的必然性)图片:龙山文化玉龙

现代龙造型

贵州新中国龙化石 问:龙是否真的存在?

(不需做答的思考题,通过龙化石头上角与神话龙的吻合提出一个悬念,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2.原始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情感表达

4、在学生理解“巫术”这一概念之后,教师介绍欧洲的岩洞壁画和威伦道夫的维纳斯雕像,并且让学生观察教材中史前欧洲的地图,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分小组完成思考与交流。

⊙注意: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岩洞壁画与维纳斯雕像所分布的位置以及当时的冰川的位置,推测当时原始人的生活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大胆想象这些作品与原始人的生活之间的关系。

5、引导学生阅读并讨论“巨石阵”的有关资料,进一步讨论“原始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主题。(即既有巫术的理解,但也初步掌握了一些自然规律)。

6、完成活动建议二: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辩论的方法,请同学们各自准备材料,分别支持“艺术起源于巫术”这一论点或反对这一论点。

7、教师总结:原始人所创作的美术品,有些源于劳动和生活的积累,有一些源于对祈求生存的愿望,与巫术有关系。马家窑舞蹈彩陶盆

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看到跳舞的人物、水面等;想到多种场景及情感感受。告诉学生所看到的、想到的就是作品艺术语言。——在这里,老师应坚持不否定任何学生的想法,引导开拓学生想象思维。)

8、实践体验(精神和情感通过表面形式特征这个载体来表达的体验)a、教师示范:陶艺上的心灵地图(一位中学生内心独白)4分钟 短文展示

(教师现场展示;学生直观感受语言情感转化为作品)

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

主备人:杨爱元

b、学生体验:8分钟 三幅花卉

一幅线图片

(以抽象线与具象花朵自由组合;学生分组讨论,派出代表阐述感受。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贴近学生心态作品,激发学生在以后学习生活中创造能调节心理的作品。)

9、教师总结:

(鼓励学生富有创意的想法,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美术作品的情感护理作用。)10:学生作品欣赏讨论评价:

各学习小组分别阐述创作意图和表现手法运用(同学评价,教师肯定)

11、教师小结:

大家可以注意到本课图片中所出现的形象从总体来看都是比较质朴、粗犷的,它们表明原始社会的人们已经知道可以通过一定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与一定的观念。原始人的生活状况决定了在他们生活用品和其他物品上出现的形象往往都是他们觉得比较重要的因素,比如神灵(祈求生存、繁衍、生产等等)、图腾(部落或者族群的标志,集合集体的力量)、动植物或者一些自然现象(1、万物有灵;

2、与原始人生活密切)、女性(生育能力与部落繁衍有关)。这些因素决定着原始人的生存,所以他们主要就是表现上述形象。从作品上来看,随着人类的发展与进化,原始人已经逐步具备了一定的写实能力和对形象概括和组合的能力,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区别对待装饰和巫术的需要。特别是在器物表面的装饰方面,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原始人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一定的形式美的法则,比如说运用对称、均衡等法则来创造一些图案。尤其是圆形等几何图形在原始美术作品上的使用。

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

2.原始人的创造教学反思 篇二

目前的物质都是由多个原子组合生成的, 纳米技术仍然是在原有物质上进行的纳米级操作。如果能进行单个原子操作, 移动单个原子, 用单个原子组成物质, 那就能创造出新物质。到那时, 现已发现的115种元素就可以组成无穷无尽的物质了。人类就可以凭想象, 任意创造自己所喜欢的、所需求的各种物质。

1866年奥地利传教士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学上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两条基本定律, 包含了遗传因子的概念, 1900年被实验证明了是正确的。1909年荷兰遗传学家约翰逊提出用“基因”这个术语代替“因子”。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标志着人类研究基因进入实质阶段。2003年4月15日六个国家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成。人类认识了基因之后, 就可以把一个生物基因移到另一个生物上, 使原来的生物发生变异。还可以对取自不同物体的基因进行组合, 形成新的代谢途径, 制造合成DNA, 2003年已经制造出人工病毒。

3.创造文明的环境教学反思 篇三

师生在课堂上不仅要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更应有情感方面的互动。学生在汇报他们的调查小报告时,我融进了他们的情感当中,体会学生的感受,遇到文明行为,大家会感到高兴与欣慰;碰到不文明的行为时,大家感到不悦与气愤,当讲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时,孩子们更是眉头紧皱,纷纷表示这是损坏自身形象行为,大家都认为文明的环境要靠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以后他们都会为维护健康文明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上台的同学汇报完后,同学们就评选创造文明的环境的小天使,使教学推向了高潮,让教育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而影响身边的人,齐参与文明环境的创造。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生活,了解生活中文明与不文明的行为。学习了身边的榜样,我创设情景,与学生进行了模拟活动,孩子们都跃跃欲试,不光说,更是用实际的行动创造了文明的环境,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最后播放一个公益广告,号召同学们争当创造文明的环境的小天使,用爱心传递文明,做一个文明、有教养的小公民。

上完这节课后,我反思整个课堂,我觉得这节课的优点有:

1、从教学的过程和效果来看,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了解与掌握。条理清晰,环节紧凑。

2、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

3、课件的使用效果比较好。在播放的过程中,一边看一边指认,一边引导学生思考,发挥了它的辅助作用,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时效性。

4、课堂评价语言和点拨的语言比较到位。

5、能够积极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

本节课还存在着不足:

1、布置进行社会调查实践,学生虽然做了,但是有些孩子对于怎样创造文明环境只是片面的认识,具体的做法并不熟悉,也没有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在课堂上汇报的时候,个别孩子的报告比较粗糙,没有结合到自己的生活实际。

2、一些孩子没有走出社会进行调查了解,就像闭门造车,写出来的东西纯粹是瞎说的。

4.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教学反思 篇四

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也是人脑功能的最高表现。一个人创造思维能力的高低与其大脑潜能的开发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教学,每时每日的教学,应是一种创造。有则发人深思的故事,说的是日本、美国、中国孩子画苹果的事。由于教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中国的孩子画苹果,则是由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标准苹果,规定出先画左后画右,这里涂红,那里涂绿;日本的孩子画苹果,由教师擎苹果,让孩子观赏后作画;美国的孩子画苹果,教师提一蓝苹果,任小朋友拿一个画。结果中国孩子笔下的苹果画得最像。这故事给我触动很大,我认为:向孩子传授知识的方法,应该向日本、美国的教师学习,给学生们创造条件,让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观察、分析注射给学生,把学生变为机械的接受器。应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和创造。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真理。斋藤喜博说得好:“教学倘是真正创造性的,探究性的,那么它就会达到艺术般的高度,给人以艺术般的魅力”。

目前,“为创造而教,为创造而学”的思想已成为教学发展的根本趋势。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从教材说,需要有包含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各种各样的要求;从教师说,需要有发现学生创造性的幼芽的机敏的感受性,使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周围世界,在脑子中积累更多的表象,认识更多的事物,发现创造价值,不断进取。

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认识兴趣

兴趣是与大脑皮层中最大的兴奋中心产生联系的;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离开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兴趣,学习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认训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是推动这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是的,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总是心驰神往,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

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我觉得: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要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在备课和讲课时,不但要熟练地掌握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精心安排教学程序,从激发兴趣着手,使学生的被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学习情绪。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兴趣作向导,引导学生独辟蹊径,从常人的思维中思考、分析,以获得全新的创造。比如,在教五年级画《儿童的面部表情》时,为了创设情境,我首先请几位善于表演的学生上来分别演示喜、怒、哀、哭、愁,大家被他们逗人的脸部表情乐得开怀大笑,这时,我以启发学生作画思维入手,很快在黑板上画一个带哈哈大笑的卡通人脑袋,学生兴趣盎然,我趁机问:谁想上来学老师的样,也试画一个不同表情的卡通头像。当我话音刚落,十几双手“唰”的举起,都想跃跃欲试,我很高兴地请他们到黑板上施展自己的才能。

不一会儿,表情各异的卡通头像聚集在黑板上,太有趣了,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人物表情,我特地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游戏,准备了五杯分别带有酸、甜、苦、辣、咸的水,请五位学生上来品尝,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分别说出他们属于那一种表情,为什么?学生讨论的很热烈,这时我让学生直接用水彩笔在纸上画出你认为最有趣的两位同学的表情。学生们兴趣勃发,很快投入作画,这不,画面中的神态各异,表情有趣的儿童头像,跃然在纸上,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欢乐认识兴趣的场所。为了使他们有新的发现,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努力创设“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某一知识产生一种亟待解决的心情。例如,在一年级小班上撕纸《动物头像》一课,我开门见山问学生:“谁会做手影动物?你们都可以上来表演。”

5.原始人的创造教学反思 篇五

《造型的表现力》是一节赏析课,所涉及到的知识其实比较枯燥无味,学生理解较困难,所以我选择了比较简单易懂的线条入手,循序渐进加大难度,带领学生欣赏作品中的造型艺术魅力。一般说来,常见的美术欣赏课教学有以下四种类型。

1、解说型-----教师对美术作品或是对美术欣赏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讲解、说明。这种类型最常见。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一味由教师讲解的教学方法容易陷入知识灌输型的模式之中。当然,如果能在欣赏话题方面下功夫,选择好的作品,并具有高超的解说技巧,也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2、问答型-----教师就作品或欣赏知识、原理提问,学生回答。

3、评述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教师作为援助者。问答型和评述型的方法有相互关联之处,但相比之下,评述型的欣赏教学方法更符合新课程标准。

4、自主型------学生在学校内、外自发地、自由地欣赏美术作品。学生因为对于美术基本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我选择了比较保守的解说和问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因为害怕学生回答问题不着边际或者满堂沉默。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后,我应该尝试第三种和第四种教学方式。

整个教学环节是围绕课堂出事所说的造型,并且适当课外拓展,课前我搜集了大量的课本中没有涉及到的作品,希望简简单单的一堂课能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东西,例如透视,例如线条性格和上海世博会等。但是时间控制上没有掌握好,在第一个环节线条上花费的时间太多。

6.原始人的创造教学反思 篇六

一走进文本, 学生们就被那美丽的鸟笼吸引:阳光从窗外射入, 透过这里, 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 一半成了黑影, 一半被照透, 如同碧玉, 斑斑驳驳, 生意葱茏。反复朗读欣赏之后, 良杰小朋友提出了他“预习留言板”上的问题:“文章以‘信赖’为主题, 与鸟笼有啥关系?”短暂沉默后, 学生们马上领悟到, 正因为作者为珍珠鸟营造了这个像丛林一样安全的生活环境, 才赢得了珍珠鸟最初的信赖。米琦补充道:“我觉得不但是外在的环境安全, 更重要的是作者冯骥才为珍珠鸟创设了一种内心的安全, 比如文中写他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 有了小珍珠鸟后他绝不掀开叶片往里瞧, 连添食加水都不睁大眼睛。”

真好!我们的课堂又何尝不需要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呢?我有感而发道:“是呀, 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尤为重要, 就像我们的语文课堂, 当一个同学发出与大家不一样的声音, 甚至是错误的声音时, 我们不应该嘲笑他, 我们的课堂应该允许争议, 允许反驳, 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希望张老师能给你们营造这种安全的、互相信赖的课堂环境。”

晨光从窗外射入, 映在学生们脸上, 笑容纯净美好。突然——

“张老师, 我觉得小珍珠鸟并不是因为作者的呵护而对他产生了信赖, 因为小珍珠鸟从来就没有受过惊吓, 它根本就不知道人类会伤害它, 当然不会害怕。”陈怡静的声音一下子让教室安静了5秒钟, 薛辰昱恍然大悟似的顺应道:“是呀, 这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嘛!”大家笑了, 但很快地又陷入了沉思, 教室里静得出奇, 只听到学生们沙沙的翻书声。

刘林鑫率先站起来说:“我不赞同陈怡静刚才的话。刚出生的小珍珠鸟确实不怕人, 可那也是因为作者之前给珍珠鸟一家营造了安全的环境, 才带给它信赖感。”

“我也要反驳, 小珍珠鸟对作者的信赖是逐渐加深的, 而不像陈怡静所说的那样一下子就完全信赖的。你们看, 它一开始只在笼子四周活动, 后来胆子大了, 敢落在书桌上, 最后甚至在作者的肩头睡着了。这正是因为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给珍珠鸟充分的自由, 才逐渐得到它的信任。”徐彧雯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我有补充。我觉得小珍珠鸟信赖作者, 作者也信赖珍珠鸟。”米琦补充说, “当珍珠鸟出来活动时, 他竟然打开窗子, 可是珍珠鸟也不飞出去。所以他们是互相信赖。”

“我也有理由证明陈怡静的说法不对, 课文第8、9、10自然段, 小珍珠鸟那样调皮、淘气, 作者也没有驱赶它, 如果换成其他人早就生气了, 那么小珍珠鸟后来还会产生对人类的信赖吗?”吴清瑜反问道。

陈怡静的脸微微有些红。我微笑着注视她, 走近她身边, 搂着她的肩对学生们说:“谢谢陈怡静, 给我们今天的课堂带来了不一样的声音, 才引发了这场精彩的讨论。”大家也把目光转向她, 继而响起掌声。

正当学生们有滋有味地读着三段文字、品味着作者形象的表达时, 窗外三只大蜜蜂不期而至, 教室里响起大家用书拍打的声音和压抑着的惊叫声。学生们的驱赶反而使蜜蜂更像没头苍蝇一样乱窜。我示意大家停下朗读, “同学们, 我们试着不去打扰它们, 也许它们就不会来打扰我们了!信赖, 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学生们会心地微笑了。不多一会儿, 三只蜜蜂果然径直飞出了教室。同学们舒了口气, 我灵机一动, 说:“同学们, 冯骥才用形象的语言把小珍珠鸟描写得情趣盎然, 我们也提起笔, 写写刚才这三位‘不速之客’吧!”教室里有了一声轻轻的叹息, 但转而得到的是更多的呼应:“这个有意思!”

几分钟后, 学生们的笔尖流泻下一串串有趣的文字:

不好!教室里飞进三只大蜜蜂。全班同学都乱作一团。瞧!它在章佳波头上舞着华尔兹, 圆舞曲结束, 又在刘可豫饼干盒前盘旋良久, 最后急攻刘唯炯, 吓得他尖叫连连。同学们纷纷拿起课本驱赶, 胆子大的, 走上前去张牙舞爪一番。说来也怪, 当我们停下手中的“武器”, 它们也停止了攻击。难道, 它们也知道“人不犯我, 我不蜇人;人若犯我, 我必蜇人”?看, 此刻它们在窗户上爬来爬去, 像是享受秋日的暖阳。哈哈, 互相信赖, 真好! (宋宇栋)

7.语文创造性反思教学案例 篇七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课文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旅程中经过沙漠、大河上空以及最后回到森林后的所见、所闻、所言,从中感受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和森林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面对这样一篇语言生动、意趣浓厚、主题深刻的课文,我立即想到我们怎么运用好这个文本来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呢?经过深入思考与钻研,特写出本教学设计。现将本设计中的创造性工作简述如下:

一、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理清学生的思路,体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简”。抓住云雀的“心愿”这个词,引导学生从文章结尾拎出学习全文的线索的词,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使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围绕它来进行。头绪简化,目标集中。少了一些“碎”,多了一些“整”。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紧紧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把握课文的精髓及重点难点,去“枝”留“干”,以“点”带“面”。这篇文章共15个自然段,我却只引导学生精读了两个重点段,即“黄沙漫天”与“洪水泛滥”这两段。后面“森林的重要”由于语言的叙述性强,较好理解,即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动手学习,实现了“长文短教”,收到了把“厚书读薄”的效果。

二、刺激学生多感官交替学习,以学生为本位,以教材为本体,抓住文章重点吃透教材,引发思考,将“薄书读厚”。通过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不同感官,比如脑、眼、手、耳、嘴以至于全身。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体验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亦即披文入境,口、手、心俱到,以文求知,以文得法,以文沐心。

本设计穿插安排了说话、朗读、欣赏声音与画面、动手操作等。通过聚焦“心愿、重新、重要”将问题提出,抓住学生急于想知道的心理趁热打铁,让他们自己去朗读感悟。再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人交流能力,同时又给予他们表达自己的空间。请学生上台用电子笔在文中标注出重点词语,拎出“沙漠”和“洪水”这两处重难点学习。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说话时,点击电子课本中的按钮,其他同学便身临其境的感受“黄沙漫天飞舞”的情景的基础上,由内想而外看的去深度感知沙漠环境的恶劣。最后让学生画树即间接体验植树。整个课堂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动脑、动眼、动耳、动嘴、动手等,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我们老师,必须谨记:不管语文课堂的声光电如何耀眼,它的根依然还应该牢牢地扎在语言文字的土壤中。

三、通过师生互动、生本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来收获生命的课堂。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现在还要加上一个与多媒体教学系统互动的过程。因为它的参与,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本课中,我运用了畅言教学系统中的很多功能,电子课本、电子白板,拖拽、聚焦、插入按钮、一键搜索、语音测评、视频与音频的链接等等。

人机分角色朗读,即语音评测是畅言智能语音教学系统的一大亮点,运用于教学中,实现了生机互动,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学生对电子信息的渴望和运用,在人机朗读中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与热情,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朗读素养。

畅言智能语音教学系统中的“电子课本”非常利于课堂教学。我将上课中需要的视频与音频的链接等各项资源嵌入电子课本中,教学时根据需要随机调整教学,让预设和生成有效结合。有些课堂生成的信息,事先没有预设到,还可以通过“划词搜索”功能,直接搜索到相关的资源,省时便捷。

运用语音系统的“聚焦”功能,聚焦电子课本的重点词句、图片局部,强调突出,突破重难点,将语言文字的运用落到实处。

运用电子笔拖拽植树、电子笔直接在电子白板上画树,节省了时间,间接体验了植树,让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

以上各项功能的运用,增强了趣味性,加强了各项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注意水平,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落实和发展,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极大的方便了教学,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一个人的生命的有效教育。

教材解读:

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环保”为主题,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共15个自然段,以拟人化的`手法,寓环境保护的科学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便于学生阅读感知。故事情节生动,语言流畅,采用对话的形式,借小云雀和妈妈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述说了伐树毁林造成的危害,从而说明森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小云雀想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心愿。特别是其中美好与毁灭、安居与灾难的强烈对比,能唤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在教学本课之前,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几篇和环保有关的课文:如《走我们一起植树》、《沙漠中的绿洲》等。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已培养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篇课文故事性强,再加上前几篇环保课文学习的铺垫,对于环保知识已了解不少,理解情节已不成问题。关键是语文学习决不能上成思品课,也不是科学课,一定要紧扣语言文字扎实培养语文素养。因而,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创设情境,与生活紧密相联,激发出学生的真情实感,让书中生动形象化的重点词句内化为学生心中的语言并呼之而出。而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文中较通俗易理解的句段,则简化教学或不用教学或让学生自学,集中精力突出重点。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用“可以······也可以······”造句,了解反问句与陈述句的变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运用音乐、绘画、舞蹈、朗读等各方面来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达到育人的目的。

4.通过文本学习,将文字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并通过过程性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5.体会森林对环境保护的作用,了解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灾害,将环保意识无痕的渗透到学生心里。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重要词句理解感悟,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中无痕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难点:

环境破坏的后果让学生从心里感受以及对“森林水库”的理解。

教学准备:

畅言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洪水泛滥录像资料做成的课件、今年暑假水灾的资料。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

一.导入新课,整体把握课文

出示课题,学生自读课文,在课文最后找到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1.在云雀清亮的叫声中出示词语“心愿”,由同学们谈各自的心愿到老师的心愿再引出《云雀的心愿》。板书课题。

1.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理清全文的线索。

1.调出畅言互动教学系统中的资源库,搜出云雀的叫声播放。由生活中学生自己的事导入新课,学生很感兴趣,立即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2.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呢?你在书中哪儿找到的?

2.鼓励孩子会学习。

2.课件出示小云雀最后说的那段话。拎出全文学习。

3.抓住这三句话引领课文的学习。

第三句:我的心愿是什么?学生会答出第二句。

第二句:“那片沙漠”是哪片沙漠呢?(小云雀刚飞过的沙漠)原来就是沙漠吗?(重新)。

第一句:为什么有这个心愿?(云雀知道了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3.牵一发而动全身。

3.运用畅言语音教学系统中的聚焦功能凸显这三个词组,一下子理清了全文的线索,并激起了学生想一探究竟的心理。

二.激发兴趣,自主交流感悟

学生通过默读朗读全文,自由感知,交流表达自己的感悟。

1.想去看看云雀见过的沙漠吗?想了解云雀怎么知道了森林的重要吗?自由读文,自由感受。

1.抓住学生急于想知道的心理趁热打铁,让他们自己去感悟。

2.请学生用自己所体会的情感分段朗读全文。

2.加深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并通过读来调动出学生已掌握的语言情愫。

3.按平时方法小组交流。

3.将习惯贯穿于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人交流能力,同时又给予他们表达自己的空间。

三.重点突破,培养语文素养

趁学生在小组交流后跃跃欲试的心理,引导学生抓住“沙漠”与“洪水”这两方面重点语段,去体会感悟表达,融语文素养的培养于学生兴趣学习的无痕教学中。

1.你看到了怎样的沙漠?请学生上台用电子笔在文中标注出重点词语。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说,其他同学便身临其境的感受“黄沙漫天飞舞”的情景。

1.学生上台用电子笔在文中标注出重点词语,拎出“沙漠”和“洪水”这两处重难点学习,其他简单的不要教学。

2.同学们互相补充。

2.学生由内想而外现的去深度感知沙漠环境的恶劣。

2.学生说出一点,便点击电子课本中按钮(事先导入的课件)播放情景动画,将学生不知不觉带入情境之中。

3.这迷眼的沙漠造成了怎样不堪设想的后果?激发学生评读、赛读。

3.师生、生生互动,体会到朗读是自然情感的流露,不是技巧的表达。

3.用系统中聚焦功能出示“只见大河的水位······洪水之中。”这段话,突出重点语段,激发学生评读、赛读。

4.出示“浑黄、脱缰、咆哮、冲垮、淹没”等词的学习。

4.通过动画自然领悟了词语、升华了情感。

4.多媒体出示河水

泛滥的录像画面,利用教学系统中的暂停、快进、回放等功能将“浑黄、脱缰、咆哮、冲垮、淹没”等词的学习理解迎刃而解。

5.谈谈你的心理、感受。

5.通过画面将词语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6.趁学生讲的动情时及时引导朗读,通过朗读来表达情感。

6.这是多么重要的语文素养的熏陶。

7.今年暑假很多地方洪水泛滥的悲惨景象你看到了吗?

7.语文学习联系生活,让学生将刚刚学到的词句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己见到的实例加以强化,并让学生感到这是真的,不是故事。

四.联系生活,理解森林重要

通过引导自读自悟,画画说说了解森林的重要。

1.森林就是森林,怎么说是森林水库呢?小组四人合作上台在电子白板上画一棵大树,含有树冠、树干、树干上苔藓、树下枯枝败叶。

1.学习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不仅动脑、动眼、动耳、动嘴,还要引导他们动手画画,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用电子笔在电子白板上画画,人机互动,既便捷又激趣还可以保存,练习说话时随时调出。

2.四人共同看着画的图说说森林怎么是一座大水库。再换四人上台说一说。

2.这步重要的是分散了难点,各人负责一项,图文结合学习语言,同时相机指导理解反问句与陈述句的变化。

3.森林每一部分都有用处,生活中很多事物也都有很多用处,比如······

3.引导用“可以······也可以······”说话,知识引申,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

4.森林怎么又是巨大的空调器呢?你家空调有什么用?——大森林呢?

4.这里内容简单,语言易学,同桌互说,轻松学过。

五.回到整体,朗读感悟体会

通过以上学习,再次升华朗读全文。

1.同桌分角色加上肢体语言朗读全文。

1.这里引导学生动全身,给学生自己整体感悟体会的时间与机会。

畅言语音评测系统恰到好处的运用,以增强学生朗读的兴趣,提升朗读的素养。

2.再请学生上台人机分角色朗读,并测评。

2.增强学生朗读的兴趣,提升朗读的素养。

六.价值提升,语文回归生活

间接体验植树,表达胸怀。

1.云雀的心愿能实现吗?

1.请想当小云雀伙伴的同学们上台在那片沙漠上植树,“亲身”体验植树的重要。

学生用电子笔或手指拖动白板上的树到沙漠中,“亲身”体验植树的重要。

2.想想我们人类暑假刚刚经历的恶劣气候,你想说什么?你有什么建议?

8.原始人的创造教学反思 篇八

活动背景:

《小青虫的梦》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条丑小青虫蜕变成美丽的蝴蝶,从当初偷偷躲在树上听歌到如今在音乐会中翩翩起舞。它告诉我们不应该用相貌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每个人都有追求的权利,都能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我开始琢磨着怎样使幼儿体会、感受这个故事中的意境和道理。进过一番思考,我决定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引疑激趣、分段欣赏故事、完整欣赏故事、延伸活动,我要使幼儿在阅读中能领略到对美的一种崭新的认识。我将目标定为三点:

1、通过观察角色的表情和动作,理解角色的心情,体验小青虫遭受冷落和蜕变成功后的情绪变化。

2、了解蝴蝶蜕变的过程,知道美丽可以慢慢创造。

3、结合音乐让幼儿感受童话的意境美,并能积极大胆表现故事中的角色。

我还将“了解蝴蝶蜕变的过程,知道美丽可以慢慢创造。”作为活动的重点,“理解角色的心情,体验小青虫遭受冷落和蜕变成功后的情绪变化。”作为活动难点,并在活动前准备好了相关教具:小图书人手一本、字卡(小青虫、蟋蟀、茧、梦、蝴蝶)、PPT等。

活动过程:

一、引疑激趣:

1、(出示小青虫哭泣的图片)瞧,这是谁呀?它怎么啦?

2、引导幼儿猜测小青虫为什么哭,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理解。

(分析:教师出示小青虫图片引入活动,以猜测小青虫为什么哭而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二、分段欣赏故事

(一)集体阅读(PPT一——PPT七)

●(观看PPT一)

1、师:夏天可真热闹啊,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2、重点是观察小青虫偷偷欣赏音乐的样子,说说小青虫为什么要躲在草底下。(出示图片及字卡“小青虫”)●(观看PPT二)

1、听着优美的音乐,你觉得小青虫会说什么?

2、学学小青虫陶醉在曲子中的样子。(播放音乐,幼儿模仿)

●(观看PPT三)

1、可是蟋蟀发现了小青虫,你觉得蟋蟀喜欢小青虫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引导幼儿猜想蟋蟀会对小青虫说什么,小青虫又会怎么说?(表演蟋蟀赶走小青虫的情节)

3、这时小青虫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观看PPT四)

师:小青虫这么伤心,我们来安慰安慰它吧。你会对小青虫说什么?

●(观看PPT五)

听了小朋友的安慰,小青虫心里舒服多了,他爬到一棵没人知道的树上远远的、静静的听着优美的音乐。

●(观看PPT六)

1、听着听着,小青虫做了一件事情,它做了什么?(出示图片及字卡“茧”)

2、它把自己藏在茧里面静静的听着音乐,慢慢地睡着了,它还做了一个梦。它会梦到什么呢?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大家一起去小图书里找找。

(分析:在集体阅读中,教师通过让幼儿观察PPT、提问回答来了解故事发生的情节。教师出示字卡与图片是为了帮助幼儿了解小青虫变蝴蝶的过程,以及初步感知文字。环节中的两处模仿是为了增加幼儿对角色的认识以及角色的情绪变化。)

(二)自主阅读(小图书第八幅至最后)。

1、(阅读第八幅)幼儿说说小青虫梦见了什么。(播放音乐,让幼儿体验小青虫挥着翅膀在跳舞的感觉)

2、(阅读第九幅至第十一幅)引导幼儿观察小青虫的变化,并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述。(出示图片及字卡“蝴蝶”)

(分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幼儿通过自由阅读来自己寻找故事的结局,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三、完整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意境美。

1、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翻着大图书完整地欣赏故事一遍,说说听了故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说说小青虫是如何把自己变成漂亮的蝴蝶的?

3、丑丑的小青虫经过了自己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原来美丽是可以创造出来了。所以小朋友们,我们都应该尊重别人,不能瞧不起那些不起眼的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使自己变得更棒更美丽。

(分析: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再次阅读故事,再次感受音乐美、意境美等,并提炼故事要点,知道美丽是可以创造的。)

四、延伸活动

让我们跟着美丽的蝴蝶,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起到外面去玩玩吧!

活动反思:

一个活动下来,有亮点也有不足,我及时结合听课老师所反馈的意见建议,将本次活动中亮点与不足做个简单的反思:

亮点:整个活动中,环节较为清晰,思路明确。在活动中,教师准备比较充分,语言、体态都比较亲切,给人感觉很舒服.孩子们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大胆地举手发言,师幼互动较好,氛围融洽。

不足:教师在活动第二环节的集体阅读中,让幼儿模仿蟋蟀赶走小青虫的环节。针对这个环节,教师们有异议,她们认为:蟋蟀是一个反面角色,教师让幼儿模仿等于强化了幼儿的反面情感,因此,这里不需要模仿。而我的预想是让幼儿模仿角色的心理、情感以及语态动作等,并不是去强化幼儿的反面情感。我觉得这里的角色对比很明显,让幼儿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幼儿对角色的认识,同样可可以让幼儿了解到故事中角色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不过教师在这里的处理还要准确一些。比如教师可以减少模仿的次数,并在模仿后做一个简单的小结,如“你们认为蟋蟀这样做对吗,为什么?”这样反面教育也能得到相应的作用。

在最后的延伸活动中,教师们也建议可以结合音乐进行表演,表演小青虫脱变蝴蝶的过程。一方面通过表演进一步让幼儿了解小青虫脱变蝴蝶的过程,另一方面让幼儿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这种意境美,给活动画上一个美好的句号。

9.对创造性运用教材的反思 篇九

在《两小儿辩日》一课中, 两小儿提出了各自的问题。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如车盖, 到了中午小如盘盂, 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 到了中午热得如探汤, 这不是近处的热而远处的凉吗?”

学习了本文后, 学生对两小儿提出的问题疑惑不解。我决定引导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实验材料 (每四人一组, 红纸剪制的直径8厘米的“小太阳”两个、一张黑纸、一张浅蓝色纸、一个手电筒) 进行实验来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

上课伊始, 我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太阳在早晨和中午参照物的大小讨论探究出:太阳之所以看上去早晨大, 中午小, 是由于参照物的大小不同使人产生错觉的缘故。早晨, 太阳刚升起时, 参照物是天空中的一角, 所以感觉大;中午, 太阳升高了, 参照物是广阔无垠的天空, 所以觉得小。根据夜间和中午热度差别的自然现象, 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出:太阳之所以早晨凉, 中午热, 是因为夜里地面上的热量消散了, 中午太阳热量仍保留在地面上的缘故。

接着我引导学生走出教室, 在走廊里做两个实验: (1) 把用红纸剪制的两个同样大的“小太阳”, 一个贴在黑色纸板上, 一个贴在浅蓝色纸板上 (贴的高度相同) , 把它们放在走廊东头的窗台上, 站在走廊西头 (距离70米远) 看哪个明哪个暗, 哪个大哪个小。 (2) 将手电筒的光先直射地面, 再斜射地面, 两次照射时手在同样的高度, 看所照的亮度有什么不同。

通过观察, 学生发现:贴在黑色纸板上的“小太阳”明而大些, 贴在浅蓝色纸板上的“小太阳”暗而小些;手电筒直射时光强, 斜射时光弱。

我把学生带进教室, 提出三个问题让他们探究: (1) 黑色纸板和浅蓝色纸板上的“小太阳”分别相当于一天中什么时间的太阳?为什么早晨显得大些, 中午显得小些? (2) 手电筒直射和斜射的光, 分别相当于一天中什么时间太阳照射的光?为什么早晨凉而中午热? (3) 两小儿的看法对吗?为什么?

经过激烈的讨论, 学生很快得出结论: (1) 早晨, 太阳刚升起时, 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 太阳格外明朗, 就显得大些;中午, 背景是万里蓝天, 太阳亮度与蓝天亮度反差不大, 就显得小些。 (2) 早晨, 太阳斜射, 亮度弱, 温度低, 所以感到冷;中午, 太阳直射, 亮度强, 温度高, 所以感到热。 (3) 两小儿的看法都是不对的。因为每个实验中的“太阳”早晨和中午所处的高度是相同的, 这说明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地面一样近。

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获取的结论解答了两小儿提出的问题, 个个兴致勃勃。于是我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让他们即兴作文, 只用了十几分钟, 学生就写完交上了作文。看后, 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惊讶与喜悦。有的学生以“我揭开了太阳的秘密”为题来写, 有的以“有趣的实验”为题来写……不管写的是哪个题目, 学生都能写得条理清楚、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反思】

通过以上课例我深深感到, 要想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取科学知识, 并将科学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 就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一、活用教材, 探究多元答案

崔峦老师说过:“课程实验主张‘用教材教’, 反对‘教教材’。”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坚决摒弃死板地教教材的陈旧方法, 而应对教材深钻细研, 灵活运用。对于同一个问题, 如果答案是多元的, 有多种解决方法, 教师应尽可能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探究问题的多元答案。这样既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跨越学科, 开发学习资源

教师应重视跨学科的学习, 因为现行教材具有向其他学科开放的特点, 有些知识与其他学科息息相关, 特别是科学学科中有些实验的结论可以直接回答常识性的问题。因此, 我们要善于走进其他学科开发语文学习资源, 让语文学习资源成为清泉活水,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只有学习资源丰富了, 学生才会运用丰富的学习资源获取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三、拓展空间, 开展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教师“沟通课堂内外”,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获得鲜活的知识。这就需要打破教室这个狭小空间的限制, 将课堂引向室外, 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可以在走廊, 可以在校园, 可以在工厂, 可以在郊外, 只有在广阔的空间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获得鲜活的知识。如上述课例中第一个实验, “太阳”与人的视线需要远距离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而正确的结论在教室里是无法得出的。因此, 就有必要利用走廊,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活动探究出新的知识 (实验的结论) 。

四、贴近生活, 培养写作能力

10.《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设计 篇十

《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设计1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2)教材内容分析

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农耕文化。半坡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的干栏式房屋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原始农耕文化的产生,是人类向文明社会过渡的重要里程碑。

二、教学目标

(1)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主要遗址图》上指出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的位置,并指出所位处的河流。

(2)通过阅读课本,口述《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概况表》,包括距今年代、所位处的河流、食物品种、主要工具、居住条件、艺术技能等,并指出其不同之处,尝试分析其原因。

(3)对比北京人的生活,分析使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变得丰富的可能因素。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电影《舌尖上的中国》关于农耕的.片段,并提问:自从人类学会了农耕以后,人类社会会出现哪些变化?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教师提出问题。【情境创设】

教师活动:时光倒流,如果你是一个河姆渡原始居民或者半坡原始居民,你会哪些东西?

学生活动:根据提问,快速阅读书本。【小组合作】

教师活动1: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而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约7000-60左右。与北京人相比,他们会建造房屋,会使用更先进的工具,会种植农作物。同时,我国南北地区也出现了差异性。下面我们将全班分为两大组,第一组穿越变成河姆渡人,第二组穿越变成半坡人,来看看你们这些原始人类具体会一些什么。

请完成以下表格,并在此基础上想像:我的一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北方半坡人南方河姆渡人

1.生活的时间、地点

2.住房

3.生产&狩猎工具

4.农作物

5.生活工具

6.饲养家畜

7.狩猎的动物

8.音乐艺术

9.其它补充学生活动:认真阅读书本,完成表格,并在此基础上想像河姆渡人或半坡人的一天的生活状况。

教师活动2:

教师展示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提问:这两种房屋有什么不同?差异在哪里?为什么?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回答提问。教师活动3:

展示半坡遗址尖底瓶和河姆渡遗址陶器,提问学生他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解释陶器用途,展示当时的陶器文化以及重要的意义。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并回答陶器用途。教师活动4:展示几组图片:

第一组:半坡骨器、河姆渡骨耜,解释新石器时代。第三组:半坡种植的粟、河姆渡种植的水稻

第四组:半坡人饲养的猪陶器、河姆渡遗址的水牛第五组:半坡陶勋、河姆渡骨哨

第六组:半坡人的石制纺轮、河姆渡人的天然漆器。提问学生: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教师活动5:

展示图片水稻、粟,猪、狗、水牛,半坡人聚落、骨耜,向学生提问: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学生活动:参考课后练习第1题,回答问题。教师活动6:

展示材料: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包括物质上的给养,也包括精神上的滋养。自从农业产生以后,物质上的给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而获得,而文明最初也就是在人类取得物质给养的过程中诞生的。“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的目的首先在于满足人们对于食物的需要求。日本学者篠田统说,主食作物的种类,往往决定耕种这种作物民族的命运。

——曾雄生《麦子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

提问:根据材料的说法,原始农业给中国人带来了哪些性格特征?

四、评价设计

学生独立完成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生活特征的比较表,对原始居民生活特性的了解,培养比较能力,从而进一步理解原始农业的兴起。

评价阶段:自评、小组评、师评相结合。

评价方法: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先各自独立完成表格填写,完成后对照教材自评;然后小组交流,进行小组成员间的互评;在此基础上,教师随机抽查各个小组代表,进行师评。根据其独立完成表现、纠正表现等环节,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三个标准对各小组进行评价。

评价总结: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历史教学效果作出科学的解释,使评价不仅能了解学生历史学习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板书设计

一、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对比:北方半坡人南方河姆渡人

1.生活的时间、地点

2.住房

3.生产&狩猎工具

4.农作物

5.生活工具

6.饲养家畜

7.狩猎的动物

8.音乐艺术

其它补充二、原始农业对文明的影响

六、教学反思

本课最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让学生从已经发现的陶器、石器上去推断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活习惯。其次是要密切注意在第一次课堂大讨论上引导学生的发言,注意发言人数,引导发言的走向。

《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以及原始农业的发展。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片或模型的基本技能和陈述历史问题的口头表达能力。

2.初步掌握用表格进行归纳与分析的学习方法,提高作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展示文物图片及提出问题,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在学习中,使学生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并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 ,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体会人类适应自然的漫长和艰辛,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珍惜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原始农业的发展

三、教学策略

教法:图片分析法、观察法、比较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第1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我国早期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他们如何获取食物?

学生:打猎、采集。

展示图片(见课件)

教师:打猎、采集,方便么?

学生:不方便。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受季节变化和天灾的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

教师:采集和狩猎的生活有很大的局限性,至神农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神农播种五谷,人们过上定居生活,人类进入农耕时代。

人类农耕时代的到来是进步,还是倒退了?这一时期的历史遗存里呈现出什么特色?中国早期的农业又是怎样发展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第2课的学习──原始农耕生活。

出示图片(见课件),导入到新课学习中。

设计意图:通过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的采集和狩猎生活带来的巨大不便,引入到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从采集、狩猎生活步入农耕生活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非常自然贴切。【讲授新课】原始农业的发展

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至第10页的内容,回答“原始农业兴起的时间、兴起地区、发展变化、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兴起和发展的意义”等问题。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答案。

过渡:距今10 000年左右,在中国的长江、黄河和淮河等流域兴起了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古代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址可谓星罗棋布,而最为典型的代表一个在黄河流域,另一个在长江流域。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

教师: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是半坡原始居民,长江流域的典型代表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他们的生产生活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差异。让我们先走进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出示图片,展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第6页至第8页回答如下问题。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答案:

1.半坡人主要使用磨制石器、骨器、角器,另外也使用弓箭、长矛、石球,以及鱼叉、渔钩、渔网等工具。

2.食物有粟、猪肉、狗肉、猎取的动物肉、采集的野果。食物来源主要是种植的农作物和饲养的家畜,其次为猎取的动物和采集的野果。

3.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内。

4.会制作彩陶、乐器、骨针、骨锥、纺轮。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课本归纳答案的方式,培养学生搜取有效历史信息、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半坡博物馆的展厅,欣赏一下半坡博物馆中的6类展品,了解一下半坡人真实的生活场景。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半坡博物馆中展品的相关图片(见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展品展示,让学生对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有直观的认识,对原始农业、原始手工业水平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半坡居民房屋设计的原因,让学生明确自然条件是对生产生活状况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我们学习完了半坡居民的社会生活,现在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请同学们完成表格内容。出示多媒体图片,展示问题,学生完成,教师展示答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复习,结合课本总结归纳出上述问题并能熟练记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落实课本重点基础知识,通过知识的强化,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我们了解了半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现在让我们走进农耕文化的另一个典型代表,那就是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看看他们的农耕生活又是怎样的一幅场景。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答案:

1.他们的饭桌上会有米饭、猪肉、狗肉、牛肉。

2.他们使用的工具是骨耜和磨制石器。

3.他们居住干栏式房屋。

4.他们的手工制品有陶器、玉器、乐器骨哨、象牙雕刻、骨制品和漆制品。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课本归纳答案的方式,培养学生搜取有效历史信息、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师:让我们一起走进河姆渡博物馆的展厅,欣赏一下河姆渡博物馆中的7类展品,了解一下河姆渡人真实的生活场景。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河姆渡博物馆中展品的相关图片。(见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以上展品,让学生对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有直观的认识,对原始农业、原始手工业水平有深刻的认识。在图片展示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探究河姆渡居民干栏式房屋的优点和原因,然后老师再通过课件出示答案,进行讲解。

教师:我们完成了对河姆渡居民农耕生活的学习,现在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请同学们完成表格内容。

出示多媒体图片,展示问题,学生完成,教师展示答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复习,结合课本总结归纳出上述问题并能熟练记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落实课本重点基础知识,通过知识的强化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拓展提升:出示问题,思考探究,交流展示。

教师:我们学习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两大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之后,比较一下两者有何相似之处和不同点。(见课件)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交流展示答案,老师再出示正确答案并加以强调。

特别指出:河姆渡居民会烧制陶器,半坡人会制作彩陶;半坡人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栏式的。(河姆渡人生活的地区多雨潮湿,夏季高温,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上,干栏式房屋既可防潮,又便于通风降温;半坡人居住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而半地穴式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掌握并深入理解本课的关键知识,使主体知识更条理、更清晰、更系统,便于强化记忆和巩固。【课堂小结】原始农耕的出现,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作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印证了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发展水平,为中国步入文明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体现课本主体知识,附歌谣一首:

黄河流域有半坡,

地穴房子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

副食蔬菜鱼和肉,

陶器石器一起用,

纺线织布是才能。

长江流域河姆渡,

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

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

简单玉器和乐器。

设计意图:共同回顾本课所学内容,理清事件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

当堂检测:教师出示课件试题,学生思考回答,然后教师出示答案,以达到当堂达标、当堂反馈纠正的目的。(见同步试题)

《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意义,了解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的生活特点。初步学习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历史思维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识读地图《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征。识读《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和《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形象地掌握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房屋的特点;通过概括、比较,弄清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生活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取得的成就,产生崇敬之情,从而达到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

教学重难点

难点:原始农业的发展

重点: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这三种人都属于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那么他们靠什么维系生存呢,具体来说他们怎样获取食物?

生:采集和渔猎。

师:没错,通过采集野果、狩猎打渔生存,那么这样的生存方式有什么风险或不足呢?

生1:食物来源不稳定,不稳定冬天的时候难以采到果实、捕获猎物,会饿肚子。

生2:追逐猎物需要长途跋涉,耗费体力,且风险大。

师追问: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能够解决食物问题呢?

生:种地、储存粮食;驯化蓄养动物,留到缺食物的时候再吃。

师:没错。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类慢慢地由采集者、狩猎者转变成了食物的生产者。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原始农耕生活。

新课讲授

师:这节课我们要讲的是“新石器时代”,所谓的“新石器时代”,是指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我国大约在10000年前左右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除了使用“磨制石器”以外,人类还开始了定居生活,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还形成了原始的宗教信仰和艺术。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展示《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图》】

师:观看这张原始农耕时代遗址的分布地图,发现有什么样的特点?原因是什么?

生:沿大江大河分布;水源充足和土壤肥沃

师过渡:跟上一节课一样,让我们走进几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窥探原始人类的农耕生活

【展示《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东湖林遗址炭化粟和黍》、《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稻》图片】

师:这是湖南永州道县的玉蟾岩遗址(公元前8000年)出土的稻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纪录。这表明了什么呢?

生:表明了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师:在北方的北京东湖林遗址又出土了已经炭化的粟和黍,时间也有10000年左右。还有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稻,这些证据都表明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展示“贾湖家猪头骨”、“耒耜”图片】

师:在贾湖遗址出土了猪骨,这又表明了什么呢?

生: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家畜饲养

师:没错。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也进步了。原来是“刀耕火种”(先以石斧,后来用铁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草木晒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一般种一年后易地而种。),后来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当时的耒耜大多是用磨制石器或者动物的骸骨做成。

师总结: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只要解决了温饱问题才能够创造文明。

师过渡:那么原始人怎样烹饪食物呢?

【展示《舞阳贾湖遗址陶器》图片】

师讲解:用陶器煮食,在陶器发明之前,人类打到猎物之后直接烧烤(古人火气重),现在无意之中发现泥土经过火烧之后会变坚硬,于是发明了陶器,用陶陶罐罐煮食,还能储存食物和水,有利于人类的长途迁徙。

【展示骨笛、刻符龟甲图片】

师:在河南贾湖遗址还出土了骨笛、刻符龟甲。这表明了什么了?

生:表明当时人类已经创造了音乐和艺术

师补充:没错。原始社会的音乐舞蹈,还有这种艺术和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通常用来祭祀神灵,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师过渡:现在已经对这一时期古代人的生活有了粗略的了解,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是“新石器时代”,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的典型代表就是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一南一北。因为当时没有文字记载,只能从考古发现,穿梭时空走入他们的生活。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师:生活包含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我们一一来看。

【展示《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师: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的河姆渡人居住的干栏式房屋,为什么房屋下面会留有这么一大块空间呢?

干栏式房屋:以木桩插入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今天的广西云南地区依然存在。

生:当时长江流域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干栏式建筑能够通风防潮,下面的空间还能够饲养家畜。

【展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图片】

骨耜是用偶蹄类动物的肩胛骨制成的。其上端厚而窄,是柄部;下端薄而宽,是刃部。柄部凿一横孔,刃部凿两竖孔。横孔插入一根横木,用藤条捆绑固定。两竖孔中间安上木柄(即耒),再用藤条捆绑固定。这样,一件骨耜就制造出来了。骨耜比石器轻便灵巧,而且表面光滑,不容易沾泥,适宜在江南水田里使用。骨耜的使用,充分显示了河姆渡人的聪明智慧。

师:没错,当时河姆渡人还饲养了以猪、狗和水牛为主的家畜。不仅如此,正因为长江流域这样温暖湿润,雨水充沛的气候环境,河姆渡人栽培了大量水稻,并且使用骨耜翻土耕作。

【展示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陶钵、木结构水井图片】

该陶钵器型相当完整,堪称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中的珍品。从外观上看,整件陶钵呈黑色,属于河姆渡文化典型的夹炭黑陶。画面上的猪保留了许多“狼奔豕突”的野性特征。此图反映了河姆渡居民的制陶工艺水平,也反映了原始饲养业的发展。

师:河姆渡人还制作陶器,这个猪纹陶钵。不仅能用来盛水,上面的花纹也很精美,机具艺术价值。不仅如此,河姆渡人还建造了木结构水井,已解决南方地区枯水期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木结构水井:据考古资料证明,这种木结构水井在丰水期类似水塘,居民可以在水塘周围取水;枯水期时,到水塘底部的方坑内取水。

【展示河姆渡出土的玉器、乐器骨哨、雕刻品图片】

师:河姆渡人还会制造玉器和乐器,主要是骨哨。雕刻技术也很精湛,以精美的”双鸟朝阳纹牙雕”和“笑脸陶器耳”为代表,还体现了河姆渡人乐观的生活态度。不仅如此,在一些出土文物上隐隐约约看到了“天然漆”的痕迹,表明了河姆渡人已经懂得使用天然漆。

师过渡:比河姆渡人稍晚1000年,南北相呼应的半坡人的生活却又是另一副模样。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展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师:半地穴式房屋,适应黄河流域冬冷夏热的气候环境,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冬暖夏凉。

【展示半坡遗址出土的石斧、人面鱼纹彩陶、粟、鱼叉鱼钩、纺轮等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出半坡人的生活状况】

人面鱼纹彩陶盆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为新石器时代前期陶器,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

1、地理位置: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

2、生活年代:距今约6000年。

3、生产生活

(1)房屋样式: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

(2)农业工具: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

(3)种植业:主要种植粟。

(4)畜牧业: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5)渔猎:用弓箭、长矛、石球等捕猎斑鹿、獐、兔;用渔叉、渔钩、渔网捕鱼。

(6)采集:采集野果,作为食物的补充。

(7)手工业: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出土的纺轮表明会简单的纺织、制衣。

(8)其他:装饰品、乐器(陶埙)。

小结作业

【引领学生完成表格填空】

向学生提出问题:半坡原始居民与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主要不同呢?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呢?

答案:主要不同:原始农耕、原始生活

不同原因:地理自然环境不同,一南方湿润多雨,一北方干旱少雨。

【展示练习题巩固知识,让学生回答】

1、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A、天然火的使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的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解析:我国原始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伴随着采集经济被种植经济取代,原始农业产生。所以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原始农业的兴起,故D符合题意;“天然火的使用”、“打制石器的使用”、“群居生活的出现”均与题干内容无关,ABC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2、若要了解史前时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的历史,最可信的证据是其遗址中发现的()

A、木器

B、彩陶

C、石器

D、炭化稻谷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长江流域)河姆渡遣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因此,若要了解史前时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的历史、最可信的证据是其遗址中发现的炭化稻谷。故选D。

3、迄今为止,考古学者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是在()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

解析: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河姆渡遗址,考古学者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故选D。

4、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A、彩陶

B、黑陶

C、白陶

D、红陶

解析: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故选A。

5、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重要证据来源。20世纪50年代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某遗址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的粟粒、菜籽等遗物。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人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陕西西安”“距今五六千年”“粟粒”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聚落遗址发现于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距今约6000年,半坡居民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故生活在该遗址的远古人类是半坡居民。故选C。

板书设计

原始农业的发展

上一篇:销售团队培训横幅标语下一篇:杭州市余杭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