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精神文明创建

2024-07-20

民政精神文明创建(共8篇)

1.民政精神文明创建 篇一

民政局文明创建汇报材料

一、民政局在推进文明城创建工作中所做工作

(一)婚姻登记工作

1.倡导文明健康向上的婚姻观和婚俗观。

婚姻登记颁证工作的推行,为广大新人广泛传播了婚姻家庭责任意识和现代婚俗新风。广泛宣传《婚姻法》,进一步加深广大群众对婚姻家庭法律法规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耐心解答群众有关婚姻家庭方面的问题。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婚俗新风,向新婚夫妇宣传科学文明的婚姻文化,推行简约、高雅、文明、健康的婚礼仪式,营造“勤俭节约、婚礼简办、健康向上”的婚俗新风。写信息市婚姻登记处利用节假日深入各乡镇、街道广泛宣传《婚姻法》,还利用宣传栏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宣传健康文明的婚姻文化,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婚姻家庭知识,宣传婚姻文化,倡导文明健康向上的婚姻观和婚俗观。近年来,离婚率不断上升,为稳定婚姻关系,民政局特配备1名心理辅导人员,为部分“冲动离婚”、“赌气离婚”的和“婚姻家庭困惑”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情感疏导、危机处理等服务。20xx上半年共有100余人次接受辅导。

2.创建婚姻登记文明窗口,精细服务,规范管理。

对照文明窗口单位标准和规范化建设要求,以“树行业新风,塑窗口形象,让群众满意”为目标,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开展创建活动。对办事流程、办理时间、办结时限、受理依据、服务承诺、收费标准、咨询电话等内容在专属网页上及登记大厅进行公开。婚姻登记处定期组织学习《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及其他相关法规,做到熟练运用法律知识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建立婚姻登记员《首问责任制》,婚姻登记员的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登记合格率达到100%。

(二)殡葬管理工作

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不断改变传统的不文明殡葬习俗,殡葬管理所不断加快殡葬改革工作步伐,加大殡葬改革的执法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传统的殡葬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殡葬改革意识不断提高,科学、文明、环保的丧葬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1.完善服务设施,创造优质服务平台。为向群众提供一个舒适的吊唁环境,重点在硬化、美化、绿化上下功夫,彻底改变丧户送丧“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现状。殡仪中心硬化停车场面积4000多平方米,殡仪馆内绿化面积近平方米,硬化道路2000多平方米。殡仪服务中心内设施齐全、管理有序、服务优良。丧主在中心内就可完成遗体的接运、守灵、冷藏、告别、祭祀、购买丧葬用品、餐饮、住宿等系列服务,不仅节约了丧户的时间,也为我市“三城”建设、提高城市文明程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殡葬管理所引进了鲜花祭祀项目,根据家属需要,可提供鲜花花篮、尸体铺花、告别用鲜花等项目,提高了殡仪服务的档次,深受丧户的欢迎。

2.加强公墓建设,满足群众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丧葬消费意识出现了多元化趋势,侧重风格和档次的差异,新建高、中、低档不同层次公墓,丧主可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选择不同档次和风格的公墓。管理方面,墓区内严禁焚烧封建迷信用品,引导人们用献花等方式祭祀亲人,既保护了墓区环境,又引领了文明祭祀的新风尚,并安排专人24小时看护公墓,确保了公墓安全和卫生清洁。

3.加强宣传,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在清明、七月十五传统祭祀高峰期间,殡葬管理所通过播放广播、悬挂条幅、制作宣传牌及面对面讲解等方式进行宣传,使群众明确实行火葬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厚葬薄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文明殡葬,反对封建迷信,推进绿色殡葬,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宣传无烟祭祀、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形式,形成文明祭奠的良好风尚,唾弃封建迷信和奢侈浪费的丧葬风俗,使得群众了解到保护好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4.多举措贯彻落实节地生态葬法。近日,民政部等9部门又联合出台了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为此殡葬管理所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积极宣传绿色殡葬发展理念,倡导群众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以社区为依托,加大宣传范围,充分利用社区优势,使宣传关口前移,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使群众进一步了解殡葬改革的重大意义,提升群众文明殡葬理念。

同时我所通过LED屏幕播放宣传标语、在殡仪馆明显处悬挂宣传条幅、利用群众参加葬礼时机面对面宣传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和鼓励群众选择骨灰树葬、壁葬等生态葬法。

二是制订了“文明祭扫·节地生态安葬”倡议书,通过利用广播电台宣传、殡仪馆现场播放等形式,倡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和支持殡葬改革,弘扬殡葬新风,进一步打造绿色殡葬文化,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婚姻登记

1.积极探索拓展婚姻公共服务。从适应公众需求的角度,建设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通过微笑式服务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推进婚姻政策咨询、婚姻知识宣传、婚姻情感疏导等服务项目。推进婚姻文化建设,引导婚俗改革,倡导节俭办婚礼的风尚。

2.开通登记服务绿色通道。推行网上预约服务和现场预约服务,使婚姻登记服务更加便捷、更加方便;加强婚姻服务监督管理,避免出现投诉等问题的发生。在优质服务的基础上按照上级政策的要求,做好收费服务的公示和监督,确保当事人自愿愉悦地接受服务。

(二)殡葬管理

1.殡仪馆迁址新建项目。目前我市的殡仪厅经过十余年的运转使用,已不能满足我市广大群众日益提高的治丧理丧要求,同时为解决目前因治丧理丧期间给其它群众带来的诸多不便,新建殡仪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为此,民政局于年开始着手准备新建殡仪馆项目,目前此项目已经列入到政府工作报告,而且迁址新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现正处于征地阶段,待征地工作完成后,殡葬管理所将积极协调我市发改、自然资源、环保等部门,争取实现该项目早日开工建设,顺利完成殡仪馆迁址新建工作,为广大市民治丧理丧提供更优质的环境和服务,加快文明城市建设步伐。

2.积极推进殡葬管理和殡葬改革。按照《殡葬管理条例》精神,为切实加强我市的殡葬管理和殡葬改革工作,真正做到政企分开、管办分离,使殡葬管理部门能一心一意的开展殡葬工作,根据《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市委、市政府和民政局的指导下,我所正在积极探索体制改革,强化殡葬执法、殡葬管理和殡仪服务。

2.民政精神文明创建 篇二

一、拟定班名、班歌、班训, 建设班级听觉文化

(一) 班名

班名、班歌、班训是班级的听觉文化, 集中反映了班级的风貌。学校通常是按照年级、班级给班级命名, 如七年级 (1) 班 (2) 班, 这样的班级名称缺乏个性和风采。班主任应该通过班会给班级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既显示学生精神, 又代表班级特色, 如“爱心班”“和谐班”“文明班”等。

(二) 班歌

班歌也是班级特色的显著表现, 集中体现班级成员的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和理想追求。班歌可以请音乐教师作曲, 语文教师作词;也可以采用学生喜欢的曲谱, 由学生自己填词;也可以把学生熟悉的、能表达学生心声的现成歌曲作为班歌, 如《我的未来不是梦》《蜗牛》等。

(三) 班训

班训是班级精神文化的体现, 是班级学生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拟定班训要在分析班级现状, 确定班级共同目标的基础上, 由班级全体成员民主商讨确定。在实施高效课堂的今天, 我们可以确定“我的课堂我做主”“在合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合作”等班训。

二、创新班级管理方式, 彰显学生生命活力

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他们都有理想, 有抱负, 有潜在的创新能力。在班级管理中, 我们要下放权力, 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彰显学生的生命活力, 体现班级的精神文化。

(一) 小组管理

在高效课堂建设中, 我们将班级分成4-6组, 每组4-6人,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 以小组为载体, 构建班级管理的新体制。全班设常务班长1名, 各小组组长组成班委会。实行小组轮流管理制度, 每星期安排一组, 由组长担任执行班长, 并根据学生能力、特长将班级中学习、纪律、卫生、文体等各方面的工作分配给各小组成员。按照政教处和班级工作计划组织班级活动, 做好检查、评估、记录工作, 周末做出班级整体评价, 第二周开班会课时由组长及组员向全班学生汇报上周工作情况, 并对上周工作提出整改意见。每组第二周值周时可以根据组员表现, 轮换组内角色, 形成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新体制。

(二) 创办班报

创建一份班级周报, 拟好报名。如《苗圃》《丫丫》等, 体现班级是每一个学生成长的乐园, 学生在教师的哺育下茁壮成长。周报可以设计校园新闻、班级新闻、优秀组员、优秀组长、凡人哲语、学生佳作、交流园地等常规栏目。每周由值周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工作任务记录班级学生的表现, 并分工协作, 安排版面, 编辑报纸。每周一份, 第二周星期一张贴在学习园地, 第三周取下装入班级成长记录袋。

(三) 使用班级成长记录袋

为了促进班级成长, 形成鲜明的班级精神文化, 在班级管理中, 我们可以使用班级成长记录袋, 记录班级成长过程。学生是班级成长记录袋的主人, 我们可以让学生拟定成长记录袋的名称, 如“2017届七年级 (1) 班成长记录袋”, 当然也可以根据班级特色确定个性化的名称。学生可以自行设计成长记录袋的封面, 确定主题, 收集内容。记录袋内容一般包括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静态资料包括班级计划、班规、班约、班级考核细则等, 动态资料包括班级周报、活动总结、班级和个人受到表扬和批评情况、班级考试成绩、小组周评、月评、学期评价结果等。记录成长记录袋, 一定要做到分工明确, 有序进行。记录袋记录班级成长的过程, 反映学生取得的进步, 并通过学生反思,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形成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

三、实施新课堂教学模式, 创建高效课堂文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根本理念是“以人为本”, 充分体现“生本教育”教育理念。我们实施师生互动自主合作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关注学生的发展, 重塑学生人格,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建高效课堂文化。

(一) 教室物质文化建设

为了打造高效课堂, 创建班级的精神文化, 班级要精心设计布置教室环境, 要求体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学生自行设计的班名、班号、班徽张贴在教室门口;学校在教室安装三块黑板:正面、后面、左侧面。教室左侧黑板是小组文化建设基地, 张贴班级分组一览表:组名、组号、组员、组训, 日评价表、周评价表、优秀小组、组员光荣榜等, 黑板上面是小组合作方面的口号。教室后面的黑板是学习园地, 张贴学生学习心得、手抄报、学生作品、名人名言、每日一读等, 图文并茂, 新颖活泼。其左侧是图书角, 右侧是学生阅览书架。正面黑板上面是班风、学风。通过积极营造课堂改革气氛, 体现新课堂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将班级建成学生的生命场。

(二) 小组文化建设

高效课堂基本的学习形式是小组, 小组文化是高效课堂文化的特色。在班主任引导下, 班级成立学习小组, 做到科学合理, 分工明确。小组自行设计组名、组号、组训、组规, 甚至组徽、组歌等, 集中体现小组奋斗目标, 彰显小组精神面貌和个性色彩。

(三) 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展示都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课前, 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预习情况, 向教师反馈信息。课堂上由小组长主持展开问题讨论, 展示也是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合作探究的成果, 有情景表演、演讲、演示、辩论等,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学生在合作中不仅学会了倾听, 学会了表达, 而且增强了团队意识, 提高了竞争能力, 健全了人格。课堂评价也是以小组为单位, 采取捆绑式评价, 构建组间竞争机制, 充分调动了小组及成员的学习积极性, 形成了昂扬向上的班级风貌。

四、全班宣读誓词, 培养班级精神文化

全班宣誓有两项内容。一项是参加学校组织的“两操两宣誓活动”, 每天早操、课间操后做好《认真做好每一天》《班级八荣八耻》宣誓活动。另一项是利用每天早自习前几分钟时间举手宣读班训, 分组宣读小组口号, 让学生在宣誓中反思自己每天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规范自己的行为, 逐步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

摘要:实施高效课堂, 对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拟定班名、班歌、班训, 创新班级管理方式, 实施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全班宣读誓词等策略, 可以创建班级精神文化, 共筑学生精神乐园。

关键词:班级精神文化,精神乐园

参考文献

[1]陈婉芳.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约束能力[J].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 (5) .

3.民政精神文明创建 篇三

问:你好,谢厅长。据我所知,省委省政府专门就一个部门的工作下发文件,这样的事情并不多见,能否具体谈谈有关这一文件的起草情况。

答:是的,省委省政府为做好我省民政工作专门发文,表明了领导对民政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这里,我就具体淡谈7号文件的起草过程吧。

(一)文件起草依据。民政工作是为民之政、和谐之基。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高度关注民生民政工作。提出“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发展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要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去年8月2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清泉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明波和省政府副省长张岱梨的陪同下,率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亲临民政厅调研并作了重要讲话。罗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民政工作责任重大、任务繁杂,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需要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非常有必要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制定一个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明确新时期全省民政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以动员和组织方方面面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推进民政工作的科学发展,更好地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服务。

(二)文件起草原则。按照罗书记“文件要有实质内容,要有湖北特色”的指示精神,文件起草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紧密结合湖北实际,坚持总结汲取本省经验、学习借鉴外省好的经验做法,坚持立足“十一五”、着眼“十二五”,努力做到“三个充分体现”:一是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提出推动民政工作科学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二是充分体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切的利益问题,提出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和基层民主政治需求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办法;三是充分体现省委、省政府对民政工作的重大部署和罗清泉书记、李鸿忠省长在省民政厅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

(三)文件起草过程。7号文件是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南省委政研室牵头制定的。按照罗书记在民政厅调研时的指示精神,去年9月7日,成立了由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吕东升为组长的文件起草专班。迅速启动了文件的起草工作。为学习借鉴外省和基层经验,分别由张岱梨副省长、省委政研室孙西克副主任、省编办饶志国副主任带队,分三路进行了调查研究,为起草文件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省民政厅会同省委政研室完成了初稿撰写。10月23日,文件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张岱梨副省长专门听取了汇报,就修改完善文件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按照张岱梨副省长的意见,我们作了进一步修改后,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省直有关部门征求了意见。张岱梨副省长、李元江副秘书长、卢焱群副秘书长先后多次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进行了反复修改和充实。今年3月26日,李宪生常务副省长、张岱梨副省长率省委编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部门的负责人,到民政厅现场办公,省直有关部门对文件提出的工作经费预算等有关内容达成一致意见。5月上旬,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签批同意。可以说,7号文件的制定过程,既是一个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入学习、强化认识的过程,更是一个解放思想、推动工作的过程。

问:能否具体谈谈7号文件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答:好的。7号文件由三部分组成。第—部分为(一)至(三)条,主要讲目标和要求;第二部分为(四)至(十)条,主要讲重点工作;第三部分为(十一)至(十四)条,主要讲保障措施。

1关于新时期民政工作的目标要求。文件从重大意义、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三个方面加以简述。第1条肯定了近年来民政工作取得了成绩,分析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政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进一步明确了民政工作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2条概述了民政工作的主要目标,提出到“十二五”末,全省民政工作要率先走在中西部前列。由此可以看出,省委、省政府对民政工作寄予的厚望,以及新形势、新发展、新任务赋予民政部门的新使命。第3条提出了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强调要始终贯彻“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方针,大力推进民政工作法制化、信息化、规范化,着力发挥民政工作“保障民生、发展民主、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这些表述不仅将科学发展观和民政部的基本要求,与我厅倡导的工作理念、提出的转型升级目标有机衔接起来,而且将其上升为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系统地构成了全省民政系统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2关于新时期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紧紧围绕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奋斗目标,努力推进民政工作率先走在中酉部前列,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整体谋划、重点突破。按照突出重点、不面面俱到的原则,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民政工作提出了7个方面的任务。

第一,提出了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任务。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调节收入分配、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的题中之义,是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7号文件针对当前社会救助的发展形势和要求,将我省社会救助工作重点由面的拓展转移到质的提高上来,强调要进一步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健全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临时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流动人群救助管理制度,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慈善援助、社会捐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第二,提出了健全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切实提高灾害预防和救助能力的重要任务。湖北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救助工作是一项传统的民政工作。7号文件围绕救灾和防灾两个重点,强调要加快省、市、县级救灾物资储备

库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省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扩大救灾物资储备的品种和数量,切实提高救灾应急保障能力,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在灾后24小时内得到有效救助。强调在提高灾后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的同时,要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做到防患于未然,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第三,提出了以构建多层次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为重点,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随着人口高龄化趋势,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愈来愈突出,推进养老服务工作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解决困难高龄病残老年人生活服务问题是新时期生存权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解决有经济条件的老年人生活服务问题是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因此,7号文件把养老服务作为一个重点,针对老人的不同特点,对加快推进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城乡一体化、投资多元化、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的多层次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部署。随着高龄病残老年人的增多,养老机构床位数需求量愈来愈大,政府首先需要解决好城市“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的养老服务问题。文件提出,要积极推进城乡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到2011年,城乡“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65%以上。其次,政府要引导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鉴于目前社会兴办养老机构盈利较难,市场还不成熟,还没走上规范化轨道的状况,文件要求,政府要通过床位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和购买服务等措施,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满足社会对养老服务床位数的需求。社区养老服务相对机构养老服务投入少,覆盖面大,适合于绝大多数老年人需求,是破解中国养老服务难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文件要求,要加快建设立足社区、面向老人、布局合理、方便实用的养老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在着力推进养老服务系统建设的同时,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的福利服务工作,进一步推动福利彩票发展壮大,为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筹集更多的资金。

第四,提出了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扩大基层民主自治的重要任务。社区是社会的细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管理工作重心不断下移,社区的功能越来越大,所承载的职能越来越多,在基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强社区建设,要理顺关系,形成合力,保证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7号文件从进一步理顺基层政府与社区的功能与权责关系、健全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平台这两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部门工作进社区实行“权随责走、责随事转”。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中心城区50%的街道要建设一所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80%的城市(镇)社区和列入国家、省试点的农村社区都要建设一所不低于300平方米的社区公共服务工作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第五,提出了改革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任务。社会组织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是政府连接市场和社会的纽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罗清泉书记、李鸿忠省长在民政厅调研时,对社会组织建设都给予了特别关注。强调社会组织是经济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还不够,工作空间还很大。因此,7号文件强调,今后的一个时期,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争取在三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加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力度;二是加快行业协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工作,强化社会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三是加快制定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扶持政策,重点扶持一批与我省优势行业和支柱产业相关,与“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行业协会、商会、学会和公益服务类组织。

第六,提出了提高社会专项事务管理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社会服务需求的重要任务。区划、地名、婚姻、殡葬等社会事务,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体现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7号文件针对社会管理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着眼于区域发展和社会文明,重点从规范管理、文明服务、拓展领域这3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七,提出了创造性地开展优抚安置工作,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和现代化军队提供可靠的后方支持的重要任务。湖北是革命老区、优抚大省,有着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保障优抚安置对象的合法权益,对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7号文件针对当前优抚安置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创造性地做好优抚安置工作的明确要求。一是突出体现了优抚保障中政府的主体责任。优抚对象抚l血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优抚医疗保障、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等。其经费渠道都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二是体现了保障水平从优的原则。明确提出,要切实保障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三是体现了保障内涵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优抚保障涉及生活、医疗、住房、安置等各个方面,内涵十分丰富。特别是在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3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保障措施。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必须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7号文件从组织领导、基础设施、民政法制、工作队伍这4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特别是对长期制约和影响民政工作的基层民政组织力量薄弱和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意见,这也是文件的两个突出亮点。一是在组织领导上要建立4个长效机制,即领导机制、协调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要做到“三个纳入”,即纳入更加重要的工作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的考评体系。强调各级政府要足额安排民政事业所需的人员经费、工作经费和专项经费,保障民政事业正常工作需要。并由省财政厅、民政厅、审计厅每年对各地民政事业经费落实情况进行督办检查,并建立民政事业经费拨付奖惩机制。从2011年起,由省级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民政工作经费。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财政困难的县市民政局的工作经费给予补助。二是在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要通过列入规划、土地划拨、规费减免等方式达到3个目标。即设施不断完善、规划布局不断合理、综合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三是在民政法制工作上,要重点把握好立法和执法2个环节,也为我们进一步寻求解决民政法制工作机构提供了文件依据。四是在民政工作队伍上,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特别重视基层民政机构和民政工作队伍建设。按照乡镇人口总数,分3类,分别增设1~3个民政公益性服务岗位。所需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工作人员由县(市、区)民政局和乡镇双重管理。

问:民政部门如何贯彻落实7号

文件的精神,请您提几点具体要求。

答:我认为,1、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抓好7号文件的贯彻落实。7号文件的出台对民政部门来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第一,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发挥民政职能作用,坚持把民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最为复杂的情况下,省委、省政府出台7号文件,必将进一步提升民政工作的地位,使民政工作受到更多的瞩目,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更宽的平台和更广的空间;第二,7号文件赋予民政工作新的使命、新的任务,涵盖了民政工作的方方面面,是指导民政工作的综合性战略规划和纲领性文件,使我们对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奋斗目标更加明确,对加快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第三,7号文件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将对全省民政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我们加快民政基础设施升级,加快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水平,加快推进城乡民政统筹发展;第四,7号文件为我们谋划科学发展提供了更为充分、更具操作性的新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为优化民政工作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四方面“利好”,既是新动力、新机遇,又是新要求、新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民政系统的一项中心任务,就是要切实抓好7号文件的“落地”、“开花”和“结果”。因此,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一定要认识到我们贯彻落实的力度和深度,关系着民政事业长远发展的大局,一定要认识到机遇当前,形势喜人,形势更逼人,我们如果不奋发有为,快马加鞭,就会有辱使命,错失良机,贻误发展。愧对群众。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关于民政工作的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7号文件的安排部署上来,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抓机遇,积极主动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尽心尽力履行职责,真抓实干做出成绩,不断提高民政工作质量和水平。

2必须以过硬的工作举措抓好7号文件的贯彻落实。7号文件内涵丰富、含金量高,各地要在学习吃透精神的基础上,着力放大政策效应。为贯彻落实好7号文件,省厅将采取以下系列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民政厅成立了贯彻实施7号文件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负责对全省民政系统贯彻实施7号文件的统筹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厅办公室。由办公室牵头,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由厅党组成员牵头,按处室职责进行分工,明确进度要求和责任人。各地民政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抓紧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办法,细化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到人头、到具体岗位。要建立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报告制度,加强贯彻实施情况的宣传报道和督查考核。要与新闻宣传等有关部门密切联系和配合,搞好向社会的宣传,让广大民政对象了解省委、省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使社会各方了解省委、省政府促进民政大发展的决心和工作部署,大力营造有利于民政发展的浓厚氛围,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推进民政工作的生动局面。二是出台系列配套文件。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干部职工逐条、逐句学习研究,精学细研,深入挖掘7号文件内涵,认真提炼精髓,找准本地、本处室、本单位工作的最佳契合点和落实突破口。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争取党委、政府出台系列配套文件,对7号文件进一步细化量化。从省厅来讲,将争取以省委、省政府或是两办的名义出台《关于发展和规范社会组织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等等。各地民政部门也要积极汇报,借势争取,主动沟通,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支持,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出台配套文件。三是召开系列推进会议。前不久,我们以省政府的名义召开了优秀退役士兵表彰暨安置工作会议。为抓好文件的贯彻落实,下半年,我们拟将年中分析会分解为系列单项工作会议,逐项推进和落实。初步考虑的有全省基层民政组织现场会、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城乡低保专项清理行动总结表彰会、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大会,并争取在年底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高规格的全省社区工作会议。四是抓好重点工作的督办。年初,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加强乡镇民政组织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鄂编发[2010]2号),7号文件再次进行了明确和强调,各地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今年年底前,机构和人员必须全部到位。这里,我要再次强调的是,厅机关各处室在分配经费时,要将这项政策的落实情况作为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按lOOk的权重,列入分配系数。还有一个督办重点,就是落实好《研究民政工作会议纪要》(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0138期)。今年3月26日,宪生常务副省长、岱梨副省长就7号文件起草工作专程到民政厅调研时,就增加民政工作经费、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分库建设、建立城乡困难群众基本殡葬费用补贴制度、加强社区建设、完善民政机构编制、加强老龄工作等七个问题形成了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分管厅长和责任处室要按照责任分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主动汇报,积极争取,跟踪办理,确保会议纪要的内容逐条落到实处。各地也要积极配合抓好贯彻落实。

4.民政精神文明创建 篇四

一、领导重视,达到三有

该局把精神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年初有计划,平时有落实,年终有检查评比,保证了文明建设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

二、加强自身建设有七抓

1、抓制度建设,实行科学管理,各种领导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并制版上墙,达到了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2、抓思想道德建设,使道德规范进各家,提高了大家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能力。

3、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了我是民政人,我为人民办实事的宗旨观念。

4、抓文明建设创建意识,争做文明使者,树立民政工作良好形象。

5、抓依法行政,认真开展法律法规和民政业务的学习培训,提高了行政执法和民政业务工作水平。

6、抓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把民政方面的10多项政务工作,制作公开栏上墙,并向社会公布,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

7、抓共产党员党性教育,确保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等方面时刻保持党先进性。

三、加强机关环境建设

我局注重机关环境建设,创造了良好工作条件,通过殡葬改革、婚姻登记、社团管理等社会事务管理工作,通过基层政权建设,村、居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村民自治、村务公开等工作的认真开展,为发展全县经济,构造和谐社会,促进全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

四、关心弱势群体,强化文明服务

我局积极为孤寡老人营造安心舒适的生活环境,充分把党和政府的爱心撒向弱势群体。全县2个敬老院都能认真执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2005年争取上级资金70余万元,对原有东买里敬老院进行改扩建,敬老院院容院貌整洁卫生,服务设施一流,为全县的孤寡老人创造了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2008年又争取上级资金50万元,对东买里中心敬老院扩建。目前,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中.进一步做好查灾、核灾工作,积极筹措救灾资金,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互助互济,开展对口支援。多渠道解决灾民急需的粮食、取暖等问题。进一步健全社会捐赠、救灾款物管理、发放制度,千方百计确保灾民的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落实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进一步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紧急救助能

力。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工作进一步巩固了应保尽保的成果,确保了低保金的落实和发放;加强了调查研究,解决好低保家庭“实际收入”的计算方法问题,实现低保对象按月审核、动态管理;加强了审计和监督,确保低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五、抓好专项整治,倡导文明新风

我局大力规范和整顿殡葬服务市场,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行为和封建迷信活动,净化了社会风气。目前全县墓地已统一换发土地使用证。同时,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婚姻登记条例》,宣传婚育新风,统一办理结婚登记,严格依法办事,受到了上级高度评价。



六、加强机关建设,树立文明形象

我局在机关建设上树立了“五种意识”,实行了“四项制度”,达到了“三个满意”。“五种意识”即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自律意识。实行“四项制度”,即公示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服务考评制。达到“三个满意”,即机关满意、基层满意、群众满意。通过开展“满意在民政”活动,构建和谐社会,切实加强了党风、行风建设,提高了干部素质,做到了文明服务,礼貌待人,和蔼可亲;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事有回声;事事公开、公正、透明。为了营造安静整洁的办公环境。

我局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抓好民政干部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和履行职责的能力,在加强对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宗旨意识教育的同时,抓好单位以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机关作风建设,树立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甘于

奉献的职业道德和深入实际、真抓实干、干就干好的工作作风。开展以创建 “文明窗口”建设为载体的机关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民政干部队伍,以适应新时期民政工作的发展要求。

巩留县民政局

5.民政精神文明创建 篇五

珙民政发[2005]21号

珙县民政局

二00五年创建最佳文明单位实施意见

各股(室)事业单位:

今年,我局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和践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继续巩固市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单位和普法、依法治理模范单位创建成果,以争创市级最佳文明单位为奋斗目标。在民政系统中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职工形势任务和法纪观念教育,全面推进民政工作,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政治思想,公民道德教育

加强政治思想、公民道德教育工作是我局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要继续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会议精神,用“三个代表”精神武装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阵地,使职工从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保持高度一致。

在工作中认真践行“三个代表”,以人为本,切实做到维护

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以思想的先进性促进民政工作的推进。要坚持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充分发挥“家

庭、社会、单位”的作用,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活动,不断

提高干部职工的公民道德素质。

二、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继续抓好民政系统“讲文明、树新风”的创建活动,努力创建“四型”机关。

2、认真抓好普法。依法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市级模范单位,加强干部职工的法纪

观念教育。

3、充分发挥民政工作职能作用,真正做到上为国家分

忧,下为百姓解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民解困、为

民办实事为主题,深化行业规范化服务,改进工作作风,提

高服务质量,加强窗口行业的管理,强化服务意识,端正服

务态度,增强奉献精神。

4、重点抓好窗口行业、火葬场服务行业、烈士陵园文

明窗口的服务管理,充分发挥烈士陵园“三基”阵地的教育

作用,使之更好地为全县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5、认真抓好爱国卫生创建工作,巩固省级卫生单位创

建成果,大力抓好职工健康教育,春秋两季的除“四害”和

4月的爱国卫生月等活动。

6、认真抓好民政系统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以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切实加强民政系统政风、行

风、作风建设。

7、认真履行部门职责,积极投身于市级文明县城的创

建热潮中,为市级文明县城的创建作出应有努力。

8、利用“三八”、“五一”、“七一”、“十一”、“元旦”

等重大节日,积极开展好各项创建活动。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创建经费的落实。

2、认真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经常化、制度化管理,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确保精神文明建设

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搞好民政业务工作,努力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推动民政事业全面发展。

4、认真做好精神文明建设文档资料的立卷、归档工作,积极参加县、镇、社区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二00 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6.民政局平安边界创建工作总结 篇六

一年来,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广东省综治办、广东省民政厅等十部门《转发中央综治办等十部门〈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粤综治办2007]22号)、《民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意见的通彻》(民函2007]97号)精神,按照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在全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中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的通知》(粤民区2008]10号)精神要求,认真细致地开展了一系列创建平安边界的工作,具体情况分述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为建设好平安边界,我县成立了以主管副县长为组长,各镇主管副镇长等为成员的XX县平安边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将创建工作纳入了本地平安建设的总体规划,创建工作纳入了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创建工作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县领导小组副组长、民政局局长XX县领导小组成员、民政局主管副局长亲自组织相关人员前往江西省的XX县和XX县,湖南省的XX县进行专访活动,了解边界的情况,加强沟通,增进友谊,签订《创建平安和谐边界协议书》和《边界互访制度》。亲自组织人员到三省交会点现场进行联检工作。

二、措施具体,机制健全。

为搞好创建平安边界的活动,我县制订了《XX县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建立健全了纠纷应急处理机制,制订了《XX县民政局边界纠纷事件应急预案》、《联席会议制度》、《联谊互访制度》、《XX县创建平安边界情况通报制度》、《XX县创建平安边界矛盾纠纷排查制度》、《XX县创建平安边界协调处理制度》,并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三、宣传到位,普法深入。

为搞好创建平安边界的宣传工作,我们印发了《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3号)到各镇(街道)村委会,采用大小会议、横额、标语、黑板报、广播、宣传单等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边界地区的群众普遍了解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有关法规政策。

四、保障落实,管理有效。

我县在创建平安边界的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了《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3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5]100号),县政府落实了界线管护和界线联检经费,全面落实了界线(桩)管护人员,并与其签订了责任协议书,按时、按质、按量全面完成了县界的联检工作,全面地依法对界线实施有效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得到了落实。

五、界线明确,界桩完好。

自勘定行政区域界线以来,勘完的行政区域界线从无发生争议,且在实地得到了毗邻双方的有效认可和落实,通过联检,界线及两侧地貌、地物没有明显变化,界线这地位置清晰易认,各界桩完好、界桩方位物齐全,字迹醒目清晰,界址清楚。积极配合全面完成了曲江—仁化等界线的年检工作,同时做好了全县各边界线的管护工作。

六、资料完善,档案齐全。

全面完成了曲江—仁化等界线的联检工作,界线管理档案资料完整,立卷归档符合要求,并能按时、按规定上报。

我县在开展一系列创建平安边界工作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进一步提高了边界群众对创建平安边界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边民和睦,边界平安,边界地区群众和睦相处,增进友谊,生产生活秩序正常,没有发生边界纠纷问题。我县在开展创建平安边界的工作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个别镇、村的领导对创建平安边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界线已定,也无纠纷,不必小题大作;二是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活动不够活跃;三是宣传工作不够广泛深入,形式不够灵活多样。

7.创建英雄中队弘扬民族精神 篇七

一一、树起一面旗帜, 在少年队员心田埋下英雄种子

无数教育实践和英雄模范人物的成长经历表明, 革命英雄的榜样作用是无穷的, 永远是滋养少先队员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为了开拓校园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 强化和扩大用英雄的事迹教育队员, 用英雄的精神塑造队员的效果, 学校在少年队员中开展英雄中队创建活动, 使他们识知诸多英雄, 从小就在心中埋下英雄的种子。组织全体少先队员收集英雄事迹资料, 并注意挖掘本土英雄, 建立英雄事迹册。由各中队长负责整理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的图片、生平事迹、诗歌等资料并装订成册。与此同时, 开展以看、读、讲、写、评为内容的识英雄、学英雄、赞英雄的教育活动。看——看英雄图片、生平事迹;读——读烈士和英雄事迹材料;讲——辅导员讲英雄故事;写——写心得体会、观后感;评——评学习英雄小明星, 给予奖励。开展这些活动, 使少先队员熟知英雄, 增强他们的学英雄、做英雄的兴趣和自觉意识。在创建过程中, 学校从实际出发, 本着贴近队员、贴近校园生活的原则, 引导他们从关爱学校财物、关心亲人、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和增强“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能力做起, 了解英雄事迹, 重塑英雄丰碑, 学习英雄精神, 继承英雄事业, 在英雄旗帜指引下阔步前进, 茁壮成长。

二二、搭建活动平台, 在少先队员中传承英雄精神

学英雄业绩, 做英雄传人, 就应该像英雄们那样, 一切为人民的利益着想,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就应该像英雄们那样为他人无私奉献;就应该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事做起。英雄中队的队员们都有这个共识, 也是这样做的。英雄中队的队员们特别是队干部都有一股劲, 他们主动发挥“火车头、智多星”和“小黄牛”作用, 各种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英雄中队的干部不是由老师、学校指派的, 每周队干部民主选举、轮流任职, 尽力让每一名队员都有锻炼成长的机会, 都能体现主人翁责任感, 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兴趣, 体验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在“英雄中队”旗帜的指引下, 队员提出了“我是‘英雄中队’一分子, 要为中队添光彩”的口号。以实际行动积极为中队服务。队员们同中队里的特困家庭学生结队子, 力所能及地帮助伙伴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在他们中间传递着友情与爱心。中队如同一个磁场, 中队中每个队员都在为中队着想, 中队的向心力更强了。英雄中队的建设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 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也有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的个性在创新与实践中得到张扬, 他们也在体验与进取中感受了超越自我的喜悦。他们在读后感中写道:“英雄的壮举让我们振奋, 我们怎能愧对英雄?唯有努力学习, 报效祖国才不愧‘英雄中队’的队员。”此刻, 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面旗帜, 而是在英雄旗帜感召下英姿勃发的少先队员, 信念坚定地传承英雄精神。

三三、继英雄之志, 在少先队员中践行英雄精神

在英雄精神的感召下, 队员们激发了“继英雄之志、做英雄传人”的热情。他们以家庭为阵地, 开展“今天我当家”的家庭体验活动。一位母亲在活动回访中说:“今天是我最幸福的一天, 我感受到孩子长大了, 懂事了, 会关心体贴人了……”他的女儿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给妈妈洗头才发现妈妈头上的缕缕银丝, 这是妈妈为我辛勤操劳的结果, 我要好好学习, 不让父母操心。”在这种情感的体验和交流中, 孩子们长大了, 他们懂得了尊老敬老、孝敬父母;懂得了什么是爱, 怎么去关爱别人。每天, 队员们活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他们在帮助小同学系鞋带、捡拾废物……对英雄中队的每个队员来说, 社会是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在社会上宣传英雄精神, 争做文明小公民是全体队员的共同目标。队员们以“绿色环保”为主题走向社会, 纷纷寻找身边的不文明现象, 他们清除非法张贴的小广告, 清理白色垃圾, 顶着烈日清除广场上口香糖……队员们在这些活动中不怕脏不怕累, 体现了主人翁的责任感。

8.创建“文明银行”德育模式 篇八

“文明银行”分为总行、储蓄所两级——学校为总行,班级为储蓄所。首先,经过各班班主任和学生代表进行讨论,制定学校文明银行的章程,并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以及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制定具体的“存款”和“取款”“奖励”标准。然后,在每个班建立文明储蓄所,为每个学生发放储蓄折,每一位同学都是“好习惯”文明银行的储户。

模拟银行的工作模式:把学校文明银行的储蓄项目分为“文明守纪”“仪表高雅”“保护环境”“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爱心孝雅”“勇于实践”“合作共赢”8个,折上有“存入”、“支出”和“奖励”三项内容,以一定的分值对学生的文明行为记为“存储”,不文明行为记为“支出”。只要学生每遵守一个好习惯,就有机会获得文明储蓄的“存储”和“奖金”,并被记入相应的分值。各班“储蓄所”根据各储蓄户的表现,每月公布储蓄情况,进行一次结算,表彰“优秀储蓄员”。学校每学期表彰“道德富翁”,再评出“十佳文明小标兵”,以奖状形式告知家长,给予一定精神荣誉奖励。

学生的“文明银行”“储蓄所”的积分也作为评选三好学生、文明队员的依据。“文明银行”“总行”每学期对各储蓄所的营业情况也进行考核(即进行一次班级积分公布),并作为评选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的依据。

“文明银行”的建立,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储蓄美德,积累道德资产,让他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实现道德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全面提升。它与传统的学校德育相比,有以下三方面的实践意义。

首先,“文明银行”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变“大事教育”为“小事教育”,改变了传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倒金字塔”问题。它的培养目标不是“圣人”,而只是“好人”,甚至只是“凡人”。它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小节”,着力规范的是学生的日常道德行为,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它只是要学生守住道德底线,坚决不做坏人,努力做个好人。

其次,“文明银行”使学校德育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要克服学校教育中德育不到位、游移不定和偏移现象,必须把育才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要从根本上变革思维方式,克服分割性思维的惯性影响,用复杂性思维重新作系统思考。学校里的每个人都应该抓德育,不仅主管德育的校长要抓,校长和教师都要抓;不仅德育部门要抓,学校里的其他所有部门都要抓。德育工作的位置摆正了,学校其他一切工作才可能形成和谐的关系,进而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学校德育要挖掘和利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德育资源,要与家庭、社区和社会各界紧密联系起来,通力合作,综合做功,共同育人。“文明银行”的德育管理模式正与这些理论相呼应,它使校长、教师、家长通力合作,使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综合用功,形成了齐抓共管德育工作的局面。

上一篇:节能宣传月和全国低碳日活动安排下一篇: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扎实推进高校全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