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实践论片段有感

2024-10-23

读实践论片段有感(共8篇)

1.读实践论片段有感 篇一

读《实践论》有感

《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毛泽东在文中指出“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尽管就我们个人而言,我想我们距那些能够变革现实的斗争还是比较遥远的——我们更多的是要去辨别某种或者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本质,对于我们来说的意义,以及我们该怎么去对待,但是这段话告诉我们如果想要获得对某种或者某些事物的正确的认识就必须得自己去亲身接触,亲自经历,这样才有可能了解到他们的本质,才能够获得最接近事实的认知。

《实践论》的语言不仅直白生动,还准确。语言的准确性是第一位的。毛泽东通篇用的都是常见的词汇,但却十分精确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内涵。比如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些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并通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各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简洁精确的例子把要说的问题一语道破,这也算是毛泽东的高明之处了吧!“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成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实践,不论是怎样的工作都离不开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要求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有个统一。因为不同的时期和地点则要求我们进行不同的实践。整篇实践论当中,也可以看到很多符合当时历史背景的具体实例。用那些实例说服人们。我们也知道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所以在不同的时期地点进行不同的实践,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我们要抓紧机会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做有准备的人。

实践要注意总结,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飞跃的过程。要善于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不论是学习还是总结,都要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为此,要把调查与研究结合,既弄清情况,又理出头绪;把经验与教训结合,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可贵,从教训中学习往往使人更聪明;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既要有丰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质;把集中起来与坚持下去结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实。这样,经常不断地升华,使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朴素的上升为理性的,又回到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形成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再认识、再总结的良性循环。

《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实践论》引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成功,在实践中得到经验。《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联系我国的具体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关系。在读完《实践论》以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而这将指导我在以后的生活中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听到人们谈论某某人、某某产品据说怎么样怎么样的,有时甚至已经与最初发表评论的人的说法完全相反了,可是却没有人想到要去验证,只是人云亦云,而这有时甚至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就拿我们交友来说吧,不可能有哪个人能够取得所有人的好感,喜欢他的人会对他评价很高,不喜欢他的人就对他没有什么好感,有时甚至会出言诋毁,如果你只是通过某个人的评价就构成了他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或许你运气很好的交到了一个合你胃口的好朋友,或许,你就交到了一个品格很差劲儿的损友。人们常说要知道一个人怎么样就看他周围的朋友,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但是反映出了朋友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之深刻。因此,也许由于你的错误认知而交的这个损友就会影响到你的一生。所以,我觉得我们要了解一个人你必须去与他接触,在与他的交往中积累自己的认知,最后对其作出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从而决定他在你心目中的定位。对于其他事物也是一样的,只有自己亲自去尝试,去体验,才能够得到最准确的认识。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我们得以自己的主观思想为准,忽视其他人的一切想法,只是提醒我们别人说的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得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检验,从而得到事实的真相。

我们在实践中得到了理论的认知,我们还得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够发挥它的指导作用,使其具有现实意义。正如毛泽东所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实践论》一文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实践对于得到正确认识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让我意识到了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必要性。就我来说,我总是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却往往只是知道而已,而没有付诸行动,因而没有得到自己理想的结果。今后,我将把自己的想法切实地落实到行动中去,让自己做到最好。

人资1301班 梁樱 201340070114

2.读实践论片段有感 篇二

一、阐释《提纲》中的实践观

实践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就引起了哲学家们的注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众多的哲学家们并没有科学地解决实践的本质问题。而在《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看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说在观察、思考一切社会现象时,马克思都把“实践”与“直观”对立起来,把感性的人的活动与“抽象”的思辨对立起来,马克思不仅把实践理解为全部生活的本质,理解为获得认知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把它理解为自己哲学与一切传统的哲学之间的分水岭,马克思甚至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与此相反的是,费尔巴哈和其他一切唯物主义一样,只把人看作“感性对象”,没有把人看作“感性活动”,把客观世界仅仅看作是认识的对象,而不是改造的对象,因而不能正确改造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是他们的认识是不切底的,不懂得认识对实践的依赖性。这样一来,客观世界不过是单纯被人反映的客体,根本不是实践的对象,而人则成为了消极、直观地认识对象的主体,只能消极的反映对象,对客观的改造无所作为。费尔巴哈等人没有认识到,人只能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去认识世界,而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者在观察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时,把实践排除去了。《提纲》第一次以崭新的姿态揭示了革命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统一,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从而不仅从整体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唯心主义、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还为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纲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时期,马克思就从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批判,从中提出了唯物主义实践观,从而确立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提出是哲学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马克思在《提纲》中写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当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段论述不仅仅强调了人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理论性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更涵盖着对传统的哲学研究方式进行透彻的批判。哲学的研究方式不应该脱离人的问题,尤其是人的实践活动来探讨任何理论问题。实践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实践概念的提出使马克思的思想超越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以前所有的哲学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更为科学的哲学理论。

二、诠释实践观的本质含义

第一,实践是人对自然物改造的、人和人之间关系形成的、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与观念转换的过程。物质生产是以人自身活动来改造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和人之间又必然要交换活动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以此,马克思就找到了把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与现实性、客观性、物质性统一起来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实践活动。

第二,实践是人以具体的“做”的方式把握客体,不同于以观念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因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即实践是人把自己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既同人的主观活动相联系,又能从人的主观活动中分离出来,物化即外化为感性的客观实在。这表明,实践本质上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即它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

第三,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不同于动物消极地适应自然的活动。实践的自主性表现在,人通过实践不但能够认识客观规律,而且能够利用客观规律,使客观规律为人所用,从而使物按照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达到物被人所掌握和占有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表现在,它创造出按照自然运动本身无法产生的事物。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实践是由人发动同时又是为了人的活动,它使人与物的关系由物支配人变成了人支配物,由此确立了人对自然界的主体地位。

三、把握“实践”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实践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出发点,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工具和手段。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创立了唯物史观;从对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工人的劳动实践进行分析,揭示了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重性,使资本主义社会贪婪地追求剩余价值、剥削工人的秘密暴露出来,由此,建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以上两种学说的建立也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意义。如果不从主体实践活动的视野出发,不运用实践思维方式,就不能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自然、社会规律和人的本质。所以,把握实践的内涵不但是我们不断深入解读马克思的需要,同时也是基于现实的需要。

从现实意义上说,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离不开马克思实践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关注的是“改造”,而不是“解释”。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本质的社会实践观,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和实施等,结晶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实践论命题;具体化为改革开放中以生产力标准替代“姓资姓社”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替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思想。所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在实践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亲身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队伍中去。

摘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阐明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决裂,一种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建立的崭新的哲学体系正式诞生。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高度重视人及其实践活动,并为我们提供一种真正关注人的现实生活的实践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我国哲学的建构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三联书店,1962.

3.初中片段作文训练的实践研究 篇三

片段作文是指用一段或一节的小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一件事或一种现象的看法。片段作文包括对人物的语言片段描写、心理片段描写、神态片段描写、动作片段描写、外貌片段描写,以及景物片段描写,仿写片段,续写片段等。

从近几年的语文教学来看,我县初中作文教学总体水平不高,各个学校的语文师资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作文水平差异较大。学生的作文依然存在假、大、空和抄、套、编的现象,学生害怕写作文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探索一条扎实有效的作文教学改革之路成了我们的关注点。

二、片段作文训练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设计

我县初中语文中心组开展的片段作文训练研究,以片段训练为抓手,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技能训练为目的,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片段作文训练,使学生的作文达到文从字顺,内容具体生动。学生学习写作大致要经历说话写话、片段练习、谋篇布局三个阶段,片段作文练习在学生的写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夯实学生作文基本功的重心所在,它可以帮助学生从说话写话过渡到对整篇文章的谋篇布局。

片段作文训练的策略是逐项训练学生的写作技能,将写作基本技能进行逐项分解,然后进行分项训练。这样的训练方式能有效地挖掘和利用教材资源,进行有层次、有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在练习写作的同时学习经典名著的写作手法,利用习得的写作技巧写下“眼之所见”“耳之所闻”,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片段作文训练主要得法于课内,可一课一练,做法是:抓住教材中某一篇文章的精彩段落,设计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比如,在学习《变色龙》一课时,学生认清了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出尔反尔的性格特点后,纷纷对这个人物进行了评价。我们抓住这个契机进行片段作文训练,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设想奥楚蔑洛夫穿过广场,遇到了迎面而来的将军的哥哥,两人进行了怎样的对话?请学生根据情境内容把这个情节写下来。又如,《智取生辰纲》一文中最精彩的情节是吴用设计用蒙汗药麻倒众官军,原文用的是行动描写,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段作文练习:当时,吴用献计说:“我们只需要在黄泥冈等候……”众人听罢大喜,便分头行动,依计而行。请学生补充吴用未说完的话,把文中的行动描写改成语言描写。此时,学生已经读懂了段落的意思,改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通过这样的片段作文训练,学生既习得了写作的技能,又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实践证明,在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后,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开展片段作文训练,能有效缓解学生害怕写作文的压力。

教材中安排的单元作文训练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给老师们开展片段作文训练提供一个范例,课题组根据人教版语文教材编写了初中3年的片段作文练习。每册教材编写12个片段作文练习,每个片段练习有3篇例文,同时将片段作文训练与单元大作文结合起来,让学生把在片段作文训练中掌握的写作技能运用到大作文的写作中。此外,每个单元还配有一份作文导练方案、两篇范文、一篇病文修改,供学生参考。

下面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作文训练主题“成长的烦恼”为例,对片段作文训练的设计作具体的阐述。

训练一:仿照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的片段,用上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一种游戏或某个事件的过程。

例文一:“老鹰”左扑右撞冲击了好几次,均被“母鸡”张开的双臂阻挡了。这时,“老鹰”停了下来,凝神静气,突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只见他加足马力,快速向左边奔去,“母鸡”张开双臂马上紧跟过去,“老鹰”又往左边继续紧跑几步,突然停住,转身佯装右撤,“母鸡”不知是计,急忙冲向右边拦过去,但“老鹰”却马上收回右脚,扑向没有庇护的左边队伍,捉住了未及躲闪的“小鸡”。

点评:本语段最精彩的莫过于“老鹰”捉“小鸡”时一系列动词的准确运用,使整个游戏表现得生动具体、形神具备,玩过此游戏的人无不微笑、默叹,“于我心有戚戚焉”。

例文二:小华把“红蜻蜓”风筝高举过头顶,我在五六米外用左手握住线管,右手拉线向上举,一边后退小跑,一边不停地放线。小华放开风筝后,我赶紧用右手扯紧风筝线向后扬,眼睛紧盯着“红蜻蜓”,“红蜻蜓”扶摇直上时就赶紧放线,“红蜻蜓”飘摇不定欲往下坠时就赶紧向后扯线。很快,“红蜻蜓”飞起来了,张开翅膀挺立在空中迎风傲笑!

点评:准确运用动词把放风筝的过程交代得清清楚楚,两个少年玩游戏的情景历历在目。

例文三:我在沙堆中划出一块地,铲来沙子,用沙子做成一个圆柱体,然后挖开一个口子。哎呀,沙子太松,一下子倒塌了。唉,只好重来。我又找来一根竹棍,前面放上几堆沙丘,把竹棍插在圆柱体的“嘴巴”上,我的“碉堡”就大功告成了。

点评:小作者运用一系列动词描绘筑“碉堡”的过程,写得比较具体。然而,动词的运用不够紧凑,顺序有些混乱,交代也不够清楚。

以上是一次片段作文训练的设计,除了引用课文中的例子,我们还为学生设计了3段例文,每段例文后面附有相应的点评。前两段为优秀例文,后一段为中等水平的例文,让学生在对比范文的过程中提高认识。

三、初中语文课堂开展片段作文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一)以课文例子引路,强调读写结合的理念

写作须以阅读积累为基础,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而其中又有数量众多的精彩段落,几乎所有的写作方法、表达技巧都蕴含在这些精美的文章与精彩的段落里。教学时教师不但要引领学生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意义和情感,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对文中细致的外貌描写和传神的动作描写有了深刻的认识后,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仿照课文中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将自己的故事写下来。这样的练习方式,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写作技能,使片段作文训练进行得扎实、高效。读写结合训练是语文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寻找读写结合的联结点,设计多种形式的片段写作练习,对学生进行读写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nlc202309061807

(二)重视近距离模仿,以习得方法为目标

模仿是学生练习写作的必要过程。片段作文训练的第二个重要方法是借鉴课文中典型片段的写法,让学生写一写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在模仿中习得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比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春》一文,我们设计了一个让学生仿照文中写景的方法来描写秋天的景物的练习。以下是学生写的片段作文:

以落叶为观察对象的例文:秋风乍起,落叶们翩翩起舞,有的像蝴蝶、有的像天使、有的像快乐的小精灵……它们一会儿淘气地打个旋儿,一会儿滑滑陡坡,一会儿又在厚实的大地上跳一跳,好不快活。它们心中一定藏有一些欢快的小秘密,你看,它们扭动着腰肢,随着风儿一起跳舞,你挤我,我推你,在秋风中显得格外活泼。

以阳光为观察对象的例文:风儿轻轻的,阳光暖洋洋的,校园里的秋景是那么温柔恬静。操场上,阳光的颜色被落叶染黄了,金黄的叶子飘然而落,再把阳光轻轻折射,给校园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每当我们放下手中的笔和本子,走出教室,极目远眺,能看到一片金黄的田野。

这种近距离模仿写作的过程,是学生写作文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三)强化描写技能训练,把片段作文写具体

无论是学国画,还是学油画,都需要有素描的功夫,有对物体的形状、比例、明暗、透视等的把握能力。写作文也需要这样的素描功夫,即对现实生活中静态、动态的物体和场景作细致的观察和描述。比如,一个学生看到爸爸吃完晚饭,端着茶杯,坐在沙发上,边抽烟边看报纸。那么,他只要把这个情景用自己的语言如实地描述出来,就是一个极好的片段作文。为了帮助学生把类似的生活场景写生动、具体,我们根据学生描述的情景,组织学生表演,而表演的过程实际上再现了片段作文的内容,学生会在“好玩”的表演中发现更多的细节,在写作时自觉地进行补充,提高写作水平。比如,学习了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我们设计了一个描写片段练习,让学生把一个动作写具体、形象。以下是教师给出的例文:

我开始自己动手煎荷包蛋。我不能像妈妈那样动作连贯、一气呵成,我怕油溅到自己,怎么办?首先,我拧开火,把锅里的水烧干,然后关掉煤气。接着再慢慢地往锅里倒入花生油,撒下一点点盐,小心翼翼地把蛋打到锅里,然后打开煤气,拧开火。哈,油一点也没溅到我!过了一会儿,我拿着锅铲把蛋翻一翻,把火调小继续煎,两分钟后,香喷喷的荷包蛋出炉了。

经常进行这样的作文片段训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

(四)当堂训练,当堂反馈,强化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

当堂训练和当堂反馈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我们发现,学生很喜欢玩游戏,原因是游戏有严格的规定,让玩游戏的人能够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产生愉悦的高峰体验。对玩游戏者来说,及时反馈可以得到及时的矫正,从而对再次玩游戏充满信心。传统的作文教学,恰恰在这些方面没有让学生产生玩游戏时的感觉,自然就难以吸引学生。因此,在片段作文训练中,我们要求学生当堂写作,教师当堂点评。事实上,学生会惊异地发现自己存在的写作潜能,看到自己写作的进步,进而增强写作的信心。对于在写作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个别指导。

要做好当堂点评,片段作文的批改也要作出相应的改革。传统的作文批改常常是精改细批,批改周期长,到作文讲评时,学生对上一次作文早已淡忘,对于教师的批语,也只是快速地浏览一遍。这样的作文讲评,必然事倍功半。有效的作文评点必须及时,在片段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当堂互评互改,做法是:选择学生的作文片段,请学生朗读,教师或同学作点评。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好词好句,教师在点评时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偷偷地借用”;对于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在点评时要指明修改方向,作出修改示范,其他学生可“暗暗地修改”。这样的作文点评,让每个学生的作文得到了及时的反馈和矫正,增强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当然,在评点作文时要坚持先求其“通”,后求其“好”,即先做到文通字顺,然后达到具体生动,见解深刻,文采飞扬,个性突出。这样的点评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才能将作文训练的重点落到实处。

四、片段作文训练的有效课堂模式

以片段作文训练为抓手,如何开展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呢?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知识先导与激趣活动—范例赏析与方法探究—应用与训练—展示与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

“知识先导与激趣活动”是片段作文训练的首要环节,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生一起构建写作知识。这种知识是方法性知识,而不是理论性知识或科学性知识。在形成写作知识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调动起已有的阅读经验与生活经验,师生共同参与,学生主动建构。唯有如此,学生拥有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最终唤起写作动机。同时也要认识到,在一堂作文训练课上,这种知识必须是集中的、明确的、可操作的,不能是空洞的、概念性的解说。比如,让学生欣赏名画《踏花归来马蹄香》,引导学生从阅读经验中感知“侧面描写”的概念,接着利用《陌上桑》一文的侧面描写,引导学生理解“侧面描写”在表现人物特点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无需给“侧面描写”下定义,通过写作练习,学生也能很好地理解“侧面描写”的含义。“范例赏析与方法探究”是片段作文训练的过渡环节,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通过例子引路,让学生习得方法,为写作训练做好准备。“应用与训练”是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写作训练,提升应用能力。之所以把片段作文训练作为抓手,是因为一个片段描写的意思相对完整,在文章中相对独立,便于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练习。比如,训练学生运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先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物,然后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人物的特点,再用“平日里”“有时”“总是”等词语来概述一两件能反映这个人物特点的事情。通过“说特点”“概述”“详述”三个环节的训练,学生基本上可以达到写作训练要求。“展示与交流”是片段作文训练的反馈形式。展示与交流环节是以生为本的合作课堂应秉承的理念。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主张让学生开口说话,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作文课才会有生命的活力。因此,作文训练应该是在交流与碰撞中展现个体生命的活力与灵性,而学生的展示与交流,正是对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检验。

作文是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唯有扎扎实实练好写作基本功。自2009年8月我县初中开展片段作文训练教学改革以来,学生的写作能力明显提升,全县初中语文成绩有了显著提高。本课题的研究可操作性强,开展各项研究活动都具有直观性和实践性,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不但教学成绩突出,而且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目前,我县一部分小学也开始了片段作文训练研究,正式成立了片段作文课题组,仿照初中的《多元素养作文》体例,初步编写了《小学生读写同步学本》,并在南宁市武鸣县城厢镇各小学开展实验研究。片段作文训练的科研课题凸显了较强的生命力,我们也期待本课题研究在更大的范围里开花、结果。

(责编 欧孔群)

4.读实践论有感 篇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市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利思想武器,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以及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它不仅为当时的中国革命斗争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今后相当长的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到了今天。仍然对我们的经济建设有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来源于物质,意识能正确地反映物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即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前提出发,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先于物质而存在。物质世界在人类认识产生之前就客观存在着。而人的认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正确的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正确反映。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世界。唯一的办法就是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有三个特点:

第一,客观性实践不是单纯的思想活动也不是客观事物的自身运动,而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的现实的物质活动。

第二,自觉的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目的、社会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

第三,社会历史性。自从有人类以来,人类的实践就是社会的历史发展的实践。

实践是客观的,其客观性表现在,构成实践的各种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结果等物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存在。实践的进行、实践的广渡和深度,都是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物质世界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也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也是一步又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近代工业出现以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只徘徊在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阶段,直到出现了机器大工业的近代,才产生了马克思主义。这个过程是必然经历而不可逾越的,因为这是客观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中国成语“拔苗助长”的故事就简单体现了违背这个规律的后果。我国早期的“大跃进”更是一次惨痛的教训,但这些也是我们建设实践的一部分。经过不断地总结我们自身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我们选择了改革开放这一正确道路。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它总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并且给客观世界打上人类的意志印记。人们通过实践的能动性不断改造自然和社会,因其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这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即自觉的能动性。实践的水平愈高,这种自觉能动的作用愈大。

要想知道梨的味道就得亲口尝一下;要想知道原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就得实行物理和化学实验,观察分析原子的情况;要深刻知理解掌握革命的理论和方法,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要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律,就必须投身于国家建设的实际生活。

但人不能事事都去直接经历。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我们今天读书就是要得到大量的间接经验(对全人类来说都是直接经验),这样才能加快实践的步伐,早日提高认识的层次。同时我们还要经常亲身实践并在其中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实践的水平。

人们的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活动。实践是历史的,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不会永远停留在同一个水平上,而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展的无限过程。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实践。实践的性质,特点,范围和水平,都是过去实践与发展的结果与继续。因此实践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同时又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实践的能力和水平都是有限的因而它又是具有历史局限性的。“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在其实践的初期——破坏机器和自发斗争时期,他们还只是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只认识资本主义各个现象的片面及外部联系。这时他们还是一个所谓‘自在的阶级’。但是到了他们实践的第二个时期——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时期,由于实践、由于长期的斗争经验,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用科学的方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以教育无产阶级。这样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阶级社会的剥削关系,理解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为的阶级’”。

中国人民反抗外来压迫同样经历了若干历史时期。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直到马列主义传进中国,中国革命有了共产党的领导,才开始逐步走向成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经历了若干历史阶段。由于一切均无先例可循,一切实践都没有正确理论指导,还处于摸索阶段。这就难免犯一些错误。比如起先是模仿苏联模式、后来的大跃进等。直到后来实行改革开放,我党通过对我国长期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得出了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的认识。既然是初级阶段,就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某些实践方式,只能逐步探索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实践方式。

可这也同样会犯一些错误、吃一些亏。比如诸领域的某些改革未成功的事例、社会的某些腐败现象等。但这些并不能阻挡我们继续实践的脚步,反而促使我们通过继续实践继续总结经验。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三个代表”,这正是反腐败最有力的思想武器,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有异曲同工之妙。随着经济社会的继续向前发展,我党又适时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今后还会通过不断实践继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实践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历史前进的步伐。

物质世界是运动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是运动发展的,则人们的实践活动也是运动发展的。

我们在学校读书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这些知识都是对各自领域中客观规律的认识,必须让它们再回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并发展它们。反之,理论知识如果不经过实践运用,就成了纸上谈兵。那我们学得再多,也是没有意义的。

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在不同时期是不完全一样的,甚至在同一时期因处于不同地点,都可能是不同的。理论知识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而规律发生作用是依赖于客观条件的,它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发挥作用,不经过实践,是无法感知和掌握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时进步的这一实践成果,将人们的认识能力和速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种形势下,实践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至多是表现形式与以往有所不同。认识的发展依然是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实践论》产生当时的客观条件虽然不复存在,但是《实践论》所揭示规律及阐述的普遍原理依然存在并且发挥作用。“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这种根据科学认识而定下来的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在世界,在中国均已达到了一个历史的时节——自有史以来未曾有过的重大时节,这就是整个儿地推翻世界和中国的黑暗面,把它们转变过来成为前所未有的光明世界。

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不间断地进行着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尤其是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正是这不断的改造,才使得我党能够历经挫折而能及时纠正错误,把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中共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这既要求对客观世界进行继续改造,也是要求对我们的主观世界进行改造。要达到这一目标,还是要经过无数次实践不停地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5.读《实践论》有感1000字 篇五

《实践论》写成于1937年,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书中借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在当时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它坚持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论述革命的能动性的反应论;同时也具体论述实践对于认识的作用和影响。其中看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反过来是实践的产物;实践决定着认识,而认识的意义在于所谓“回到实践去”;认识的“正确”需要它来验证。这样看来,实践和认识就是两种不同的事物。而从认识是实践的产物这一方面来说,实践必然会产生认识(认识是实践的必然结果)。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实践就是一个运动的过程。认识作为实践的结果,它对于实践的意义在于,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还是要以认识为其存在的必要条件。

这本书还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认识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区别,认识过程中的飞跃则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或者说在实践中获得理性认识最后再返回去指导实践,以此不断反复。

《实践论》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特别强调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马列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等言论,即都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通过实践产生的经验指导我们:首先,观察事物的外在特性,从不同方面进行解读;其次,观察事物的内在特性,多列举其中各个要素;再者,观察事物变化过程,划分其阶段特性;然后就是观察它的内在与外在联系,描述其相互影响和依存的要素联系;最后再进行假设与求证。

6.读实践论片段有感 篇六

近日读完毛主席的《实践论》,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实践论》是毛泽东在1937年7月写就的,这一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着两种错误的思想,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都是片面的强调其中一个方面,错误的思想使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此篇文章通过系统地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同时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从而更能深刻地揭露两种思想的危害性,特别是教条主义,毛泽东以重要的《实践论》做出了正确的思想批判,最终指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个人对此篇文章的理解。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谈实践的方法,从以下实践的特性展开说明。

1、实践具有时间性和地点性:实践的内容会随时间、随场合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被前期、他地的实践所证实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当时(以及未来)、当地。“刻舟求剑”者犯得就是类似的错误。

2、实践具有主观性: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不可能绝对摆脱实践主体主观因素的制约;绝对客观的人类实践,是不存在的。主体能动发挥程度的不同,必会影响到实践的具体效果。

3、实践具有层次性:此一层次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层次和全部层次。

4、实践具备局部性和偶然性:某种局部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全局实践,某种偶然实践的结果不一定体现基本的、普遍的规律。“守株待兔”者犯得就是类似的错误。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唯一检验标准、目的和回归。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于实践,并最终要回归倒实践。要正确的认识,就得对现实事物充分了解,才能最终形成正确的结论。而在实际操作中,又要根据改变了的现实情况,不断地修正方案,与客观的规律性相符合。

二、实践为认识的第一要务

文章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首要地位,从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和目的四个方面揭示了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实践始终处于首要的、决定的地位。这是因为:其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其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其三,实践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其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三、实践要注重总结

毛泽东同志认为实践要注意总结。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飞跃的过程。要善

于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不论是学习还是总结,都要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就此可以用唯物辩证主义的理论解释,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依据。为此,要把调查与研究结合,既弄清情况,又理出头绪;把经验与教训结合,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可贵,从教训中学习往往使人更聪明;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既要有丰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质;把集中起来与坚持下去结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实。这样,经常不断地升华,使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朴素的上升为理性的,又回到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形成实践、熟悉、总结、再实践、再熟悉、再总结的良性循环。

四、认识与实践的辩证过程。

认识与实践的辩证过程,即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7.读实践论片段有感 篇七

[教学片段]

师:课文中哪个词描写了“父亲”留给亲人的最后一个动作?想一想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做这个动作的?

生1:“望了望”这个词描写了“父亲”留给亲人的最后一个动作。

生2:“父亲”在说完“是的, 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 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这番话的时候, 做了“望了望”这个动作。

(师生共同朗读“父亲”的这番话。)

生3:是在“我”机智勇敢地抢在父亲前头说出我是父亲最大的孩子的情况下, 父亲“望了望”我们。

生4:父亲是在“我”的“多嘴”激怒了法官, 法官怒气冲冲, 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的情况下, “望了望”我们的。

(朗读相关语句, 读出法官的“怒”与“狠”。)

生5:父亲是在我们即将被押下法庭的时候“望了望”我们的。

生6:父亲是在与亲人见最后一面的最后时刻“望了望”我们的。

师:同学们会联系上下文读书, 真不错!让我们放眼整篇课文, 进一步透过“望了望”这个动作, 去仔细体会藏在父亲内心深处的那份深厚的情感。

师:“望了望”这一动作背后, 是一位深沉的父亲和丈夫。我们来讨论交流:透过这“望了望”, 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父亲?

生:我看到了一个慈爱的父亲, 他不忍心丢下年幼的孩子。所以, 忍不住“又望了望我们”。

师:多么独具慧眼的见解啊!从这一点看, 他还是一位什么样的父亲?

生:他还是一位有责任心的父亲。他更不忍心把抚养三个孩子的重担压在妻子一个人的身上。

师:你真是学习中的有心人, 连李大钊有几个孩子都被你读出来了。不过根据表达的需要, 作者李星华没有把她的家庭成员一一写出来, 确切地说, 李大钊有五个孩子, 他被捕时其他三个孩子因不在场而幸免牢狱之灾, 李大钊被害时大儿子葆华18岁, 大女儿星华16岁。

师:是啊, 往后抚养三个幼子的重担就全落在妻子那单薄的肩头上了, 这个比李大钊大5岁多的乡下女人质朴厚道, 深明大义, 长年默默地为他分担了不少苦累忧愁, 献出了最深沉、最伟大的爱。眼下她将面临的艰辛就可想而知了……作为丈夫的李大钊怎么忍心把一切都丢给她一人扛呢?此时此刻, 李大钊要传递的是———

生:自责、愧疚、感激、深爱、牵挂、眷恋……

师:让我们以朗读的方式, 来为李大钊传递深藏在他内心的复杂感情。

(学生训练有感情地朗读。)

师:作为父亲与丈夫, 李大钊是有责任感的, 是深爱着他的家人的, 他理当为自己的家庭挑起那份责任。可是, 李大钊仅仅是一位父亲, 一位丈夫吗?

生:不是。

师:他还是———

生1:一名共产党员。

生2:一名党的地下工作者。

生3:一名领导北京地下党工作的革命者。

师:说得不错!李大钊还是党的领导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父亲对母亲说的话里读出来的。

师:你很善于揣摩人物的语言。生:我知道。我是查阅资料知道的。师:勤查资料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

师:作为一位革命者, 作为党的领导人, 李大钊最后这一望又望出了什么呢? (要求学生先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来,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师:现在请各小组推举的代表在班上发言。

生:李大钊这最后一望, 望出了一个革命者对亲人的嘱托。

师:他想嘱托些什么呢?

生:他想嘱托妻子教育好孩子, 让他们长大后像他们的父亲一样为革命工作。

师:他希望革命后继有人。

生:这一望, 还望出了一个革命前辈看到革命后继有人的那份自豪。

师:说话是要讲依据的。能说说你的依据吗?

生:在父亲的影响下, “我”变得勇敢机智, 在凶神恶煞的法官面前, 我敢于站出来掩护哥哥, 抢着说自己是父亲最大的孩子。这说明“我”变得坚强起来了, 革命后继有人了。

师:革命的后代成长起来了。铁铮铮的事实, 确实令人信服!其他同学还有要说的吗?

生1:这一望, 还望出了一个革命前辈看到革命后继有人的那份欣慰。

生2:望出了一个革命前辈对革命后代所寄予的厚望。

师:革命前辈对革命后代所寄予的厚望是什么呢?

生1:是勇敢、是坚强。

生2:是在敌人面前的沉着冷静, 不慌不忙。

生3:是沿着革命的道路走向胜利, 去享受革命成功的快乐和幸福。

师:本文作者李星华已经去世, 如果李大钊和李星华在地下有知, 他们一定会为遇到你们这样的知音而获得安慰。我要替他们谢谢你们!迎接红旗招展的崭新时代是李大钊梦寐以求的渴望, 虽然他没能看到这一天, 但是他坚信这一天必然到来。他相信他的后代们会迎来这一天, 珍惜这一天。他这一望还有别的意思吗?

生:他这一望, 还望出了一个革命前辈对亲人的安慰和鼓励。

师:很有见解, 能说得更明白些吗?

生:父亲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他觉得自己参加革命是正确的, 哪怕为革命献身也是光荣的。他要安慰家人别为他难过, 也要鼓励家人坚强地面对一切。

师:多么深刻的理解, 多么了不起的李大钊。他对自己选择革命的道路无怨无悔, 他坚信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 为了革命, 哪怕献出宝贵的生命, 也在所不惜。在绞刑架下, 他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 (师生齐声慷慨激昂地读) :“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 必将要得到光荣的胜利!”

师:这深情的一望, 还望出了什么?

生1:这深情的一望, 还望出了一个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念。

生2:这一望, 还望出了一个革命者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生:望出了一个革命者忠于革命、舍家为国的———

师:谁来帮帮他? (学生纷纷补充:气概、品质、情怀、高风亮节……)

师:同学们的理解越来越有深度了。此时此刻, 李大钊百感交集, 将千言万语融入最后这“望了望”里面。他的女儿李星华用如此朴实自然的语言抒写了内心深处的那份最真挚的情感———对生身慈父、对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先驱者的深切怀念。好一个“望了望”, 它因承载了一位父亲的深情和一位革命先驱者的高尚而显得深沉, 甚至神秘, 读来意味深长……

[教学反思]

本教学片段的成功之处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1) 深入研读教材,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十六年前的回忆》以父亲和革命者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来写李大钊, 体现他是慈祥的父亲, 也是杰出的革命者。作为领袖人物他生命价值的体现应侧重于一个革命者的层面。因此, 我把教学的重点指向引导学生体会一个革命者的高贵品质。 (2) 体现“双主”地位。就体现教师教的主导地位而言, 我抓住聚焦李大钊情感的动作“望了望”这个点, 从父亲与革命者两个层面设计了两个有层次的话题, 由浅入深, 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对话和探究, 把学习的关注点辐射到整篇文章, 甚至延伸到课外, 收到牵一词而动全篇的效果。教学中, 我密切关注学情, 不失时机地点拨、引导、评价、小结, 甚至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就体现学生学的主体地位而言, 我尊重学生的个性, 倾听他们的见解, 欣赏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灵性, 用包含赞美之意的语言激励他们。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 我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营造集思广益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你一言我一语, 把问题探究得更加深入。 (3) 读、悟、写、说、诵结合。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我引导学生写一写李大钊作为一个革命者, 他最后的“望了望”有什么深刻含义。接着, 让学生充分地说, 深入了解李大钊, 在学生入情入境, 沉浸在对李大钊的敬仰与怀念中的时候, 我让学生动情地诵读。整个课堂张合自如, 进展有序。

8.读“书法”杂志有感 篇八

倘若领导同志或所谓名人的字,写得的确卓越,够得上法书,我不但不反对这么办,而且双手拥护这么办。但恕我率直,有的写得却实在并不出众,甚至是毫无足观,而刊物却偏要借重,这就很值得商榷了。因为你办的是“书法”杂志,而不是任何其他别的什么东西。我相信,有些领导同志由于工作关系是题过一些字,但却未必就自视为书法家。他们未必就那么不谦虚。我们也不要迷信名人都能写得一手好字,他们可以因其那些方面的成就而有“名”,却未必然在这些方面有其“实”。在“彼”为权威,在“此”就可能并不出众。这就象鲁迅说的,决不要相信,无论什么人一到某种地位,就都能成为“通人”。孔子不是还要以七岁的项橐为师吗?就是因为孔老夫子这位大圣人、大权威,不得不在小孩子项橐的智慧面前甘拜下风。当然,编者难免有其苦衷在,不能完全责备他们。因为如果他们真正敢于有点标新立异,独辟蹊径,而并不这么办,那么被人扣上“脱离政治”、“不为社会主义服务”之类的帽子,还是很不好受的。这曾经是风气使然。但时至今日,还很浓厚地存在这么一种风气,就未免令人有点不解了。

我不懂外国文,不知道外国的书籍或杂志是否也都这么办。那么我就查一查中国的古书吧。手头正好有一部《全唐诗》,这就只好请教它了。也是打开一看,果然首先映入眼中的正是太宗、高宗以及历代后妃之作,然后才是各家诗人之作,包括我们的伟大诗人李、杜在内。我这才有点“解”了。虽然不是“于今尤烈”,却的确也是“古已有之”。我们不免也承接了这么一点“流风余韵”。《全唐诗》是通政使曹寅奉命主持编辑的,这么做可以理解。可是,难道我们今人不应该比他“解放”一点吗?

上一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下一篇:保监会高管任职资格试题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