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应急预案

2024-07-24

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共8篇)

1.特种设备应急预案 篇一

一、总则

v一w编制目的

为妥善应对可能或突然发生的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确保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特种设备特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集团公司关于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精神,制定本预案。

v二w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v国务院第302号令w、《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陕西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检总局印发的《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及《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v三w适用范围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对工作,适用本预案:

1、造成1人及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的;

3、起重机械整体倾覆的。

v四w工作原则

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政府领导、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应急救援体系力求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

二、救援指挥体系及职责

v一w救援组织体系

成立小庄矿业有限公司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在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开展。

v二w领导小组及职责

小庄矿业公司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小庄公司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机电部、安全部、工程部、调度室、综合部、财务部领导组成。应急联动指挥中心设在调度室,作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联动先期处置的职能机构和指挥平台。

v三w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及职责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机电部,负责传达小组指令,协调组织各有关部门力量进行紧急救援工作,组织落实事故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办公室主任由机电部部长担任,具体职责是:

1、组织建立与有关部门和各项目部之间的联络协调机制;

2、研究事故预防、救援措施,制定特种设备应急预案;

3、跟踪应急预案实施情况,并为矿业公司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决策和依据;

4、根据事故隐患或者事故发生情况,提出在矿业公司范围内发布特种设备安全预警的建议;

5、按照矿业公司规定组织或参与特种设备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

6、完成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部门职责

1、机电部职责: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开展安全监察;形成档案和数据库,提供特种设备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持;负责矿业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发生事故后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事故现场及发展情况,协调相关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就事故现场和受影响地区的安全状况向应急领导小组提出建议。

2、安全部职责:监督检查各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协助有关单位实施事故救援工作;参加事故调查。

3、综合部职责:协助应急车辆的调度,联系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及时向矿业公司报告事故伤病人员救治工作情况;参与协调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和善后处理工作。

4、工程部职责:负责督促施工单位制定房屋建筑工地起重机械事故的应急工作制度和方法;建立完善应急组织救援预案;负责事故现场污染的应急监测,提供环境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的报告及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向集团公司提出环境污染处置应急方案;配合参与污染物质处置工作。

5、财务部职责;负责督促落实事故单位应急物资、设备的资金情况。

6、其余各部门及参建单位职责:分别负责协调本单位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

三、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预警范围

重点对以下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实行重点安全监控:

1、发生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的特种设备;

2、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特种设备:

3、公共聚集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

4、关系重大经济安全的特种设备;

5、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特种设备;

(二)预防措施

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对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使用单位必须制定并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v1w建立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并认真设施;

(2)机电部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3)适时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制定、完善事故应急预案;

v4w及时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保证设备登记率达100%;

(5)按期申报特种设备定期检验,保证定期检验率达100%;

(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达到100%;

(7)特种设备隐患整治率达到100%;

2、安全部应当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严格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责。

3、预警信息采集

(1)、逐步建立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信息化网络,积极发挥检验检测机构,使用单位及时掌握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2)、建立相关技术支持平台,保证信息传递准确、快捷、高效。

4、预警行动

当以下事故发生时,应当做好启动本预案的准备:

(1)特种设备设备使用单位发生爆炸,火灾事故;

(2)其他可能引起特种设备事故的灾害性事故。

5、预警措施

特种设备设用单位作为安全责任的主体,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本预案规定,结合实际,制定、落实以下措施:

v1w建立小庄矿特种设备安全的评估、辨识、分级、登记等制度。对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评估、分级管理。

(2)健全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和人员队伍,并保证通信、交通联络通畅;

(3)制定针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可能发生可能发生的科学、规范、可操作的应急救援技术措施和实施程序;

(4)建立能保障应急处置需求的物资、器材、装备及设施准备,并保持其性能、状态的完好。

(5)明确定点联系的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部门,需要化学救援的单位还需与化救队伍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明确责任;

(6)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救援知识、技能的专门培训、学习;

(7)建立应急救援定期演练制度,按期进行演练并对每次演练的情况进行记录、评估、总结、改进。

四、应急响应

(一)事故报告

1、发生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立即报告矿业公司调度室及相关主管部门,事故报告时间最迟不超过30分钟;

2、事故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发生地点及时间(年、月、日、时、分);设备名称;事故类别;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二)分级响应程序

1、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由主要领导组织开展自救工作。

2、当出现本预案一、(三)范围内事故时,各使用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应当立即向矿业公司调度室汇报,由矿业公司救援领导小组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3、当不能有效控制事故危害时,事故救援领导小组应当征求彬长集团同意后,立即报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请求派出现场指导协调组到现场参与救援。

v三w矿业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现场指导协调的主要内容

1、根据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协助指挥部开展协调应急救援行动。

2、组织有关人员现场待命,协助彬长集团提出救援方案,制定防止事故引发次生灾害。

3、针对事故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提出防范措施和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的建议。

4、协助现场指挥部协调事故发生地相邻地区配合、支援救灾工作。

v四w现场紧急处理工作程序及要求

1、对事故危害情况的初步评估。先期处置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应当尽快对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作出初始评估,包括事故范围及事故危害扩展的趋势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

2、封锁事故现场。严禁一切无关的人员、车辆及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开辟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

3、探测危险物质及控制危险源。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的结构、工艺特点以及所发生事故的类别,迅速展开必要的技术检验、监测工作,确认危险物资的类型和特性,制定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并防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

4、建立现场工作区域。应当根据事故的危害、天气条件(特别是风向)等因素,设立现场抢险救援的安全工作区域。对特种设备事故引发的危险介质泄露应当设立三类工作区域,即危险区域、缓冲区域和安全区域。

5、抢险受害人员。及时、科学、有序地开展受害人员的现场抢救或者安全转移,尽最大的可能降低人员的伤亡、减少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

6、设立人员疏散区。根据事故的类别、规模和危害程度,在必要时,应当果断迅速地划定危险波及范围和区域,在必要时,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安全撤离危险波及的范围和区域。

7、清理事故现场。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已造成和可能造成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清洗、化学中和等技术措施进行事故处理,防止危害的继续和环境的污染。

(五)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参加应急抢险救援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装备齐全各种安全防护用品,事故现场应当在专业部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事故现场应当开辟应急抢险人员和车俩出入的专用通道和安全通道。

(六)群众的安全防护

根据事故发生的特性和应急救援的需要,提出事故周围职工疏散的建议,由矿业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达人员疏散指令。

(七)动员与参与

在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需要调动、征用有关单位人员、物资、设备、器材以及占用场地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支持配合并提供便利条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延、阻拦和拒绝。

(八)现场处理

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处置由现场指挥部负责,承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警戒保卫:由安全部负责,负责现场保卫和维持治安与交通秩序;协助事故现场必要的人员和物资疏散;

抢险救灾:由机电部负责,配团公司制定抢险救灾的技术方案和实施。并对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和事故提出处置建议;

医疗救护、物资保障、生活后勤保障及善后工作:由综合部负责,配合联系医院对事故中受伤的人员进行救治和转运;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装备和保障,并负责伤亡人员及家属的安抚和理赔等善后和社会稳定工作。

v九w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的调查分析

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领导小组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事故调查组,在进行救援的同时,开展事故调查和现场取证,进行事故分析,提出事故调查处理意见。

v十w应急救援结束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事故领导小组根据应急救援实际情况,在报请彬长集团同意后宣布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应急救援结束:

1、死亡和失踪人员已经查清;

2、事故危险得以控制;

3、次生事故因素已经消除;

4、受伤人员基本得到救治;

5、紧急疏散人员恢复正常生活。

五、后期处理

v一w善后处理

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紧急调用物资、设备、人员和场地发生的费用,按有关规定执行。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必须经机电部审核,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核准的有资格的单位对特种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经检验合格后放可重新投入使用。对严重损毁、无维修价值的,应当予以报废。

特种设备事故中,涉及到毒性介质泄露或者邻近建筑物倒塌损坏的,应经集团公司工程部检查并提出意见后,方可进行下一步修复工作。

事故救援结束后,事故发生单位当作好安抚、抚恤、社会救助、保险理赔等善后处理事项,尽快恢复受影响职工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v二w事故调查报告

各部门及单位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工作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事故调查,提出调查报告。

v三w应急救援工作总结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事故领导小组应当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六、保障措施

v一w应急救援的物资装备保障

有关职能部门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针对可能发生的特种设备事故类型,配备相应的救援工具、检测仪器、车辆等抢险救援装备和通讯装备等。

v二w技术保障

机电部应当认真贯彻国家质监局针对各种特种设备制定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等安全技术规范,一旦有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应及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争取技术力量支持,确保应急求援的顺利开展。

v三w宣传培训和学习

1、安全部应当向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做好事故的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知识的教育。

2、综合部应当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开展相关人员的应急培训,锻炼和提高应急救援综合素质。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组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演练结束后,应当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v四w资金保障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做好事故应急救援的必要资金准备。应急救援资金首先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单位无力承担的,请求集团公司解决。

v五w监督检查

安全部应当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有关部门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制定应急预案及演练的情况进行检查。

七、附则

(一)本预案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二)附特种设备目录。

附:特种设备目录

1、锅炉

2、压力容器,包括固定式、移动式、压力管道及原件。

3、电梯

4、起重机

5、安全附件及保护装置,包括安全阀,水位表、水位控制报警装置、压力控制报警装置、温度控制报警装置、燃烧连锁保护装置、液位计。

6、场内机动车辆。

2.特种设备应急预案 篇二

一、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特种设备中既有生产的重大装备, 如压力容器、起重机械, 又有提高生活质量及休闲娱乐的重要设备, 如电梯、大型游乐设施, 随经济的发展, 特种设备数量增速加快。2008年全国登记的特种设备数量达到521.11万台, 比2007年增加17.5%。另有气瓶1.32亿只, 压力管道63.3万公里。

特种设备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 容易发生事故且易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2008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307起, 死亡317人, 受伤461人, 直接经济损失9789.48万元, 与2007年同期相比, 事故总起数增加20%[2]。

2008年5月30日0时23分, 在沪东中华造船 (集团) 有限公司一船坞区域内, 两台龙门吊在吊运过程中发生倒塌事故, 造成3人死亡, 2人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4766万元。2008年6月29日02时25分, 山东省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锅炉较大事故, 造成4人死亡, 1人重伤。

事实上, 被统计事故只是特种设备事故的一部分, 因种种原因, 许多事故未被统计。有专家估计, 统计数字仅是实际发生事故数量的1/8~1/10, 特种设备安全形势还不容乐观。

二、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原因及其发生几率

1、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原因

特种设备事故的原因千差万别, 但每个事故都有共性, 都是由基本要素构成, 即4M:人 (Man) 、设备 (Machine) 、环境 (Medium) 、管理 (Management) [3]。综合各种因素, 触发事故可以使用多种理论分析, 如:能量转换理论、人为失误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综合模型理论等。据统计, 2008年全国特种设备事故中, 因违规使用原因发生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9.5%, 因设备原因发生事故占事故总数的5.2%。

2、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几率

(1) 设备危险性性增加

随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 众多企业为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规模优势, 努力发展大型生产装置, 更高参数的装置, 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以南京为例, 2008年新增超高压容器数量为63台, 约为2007年新增数量的1.3倍。随特种设备规模的增大, 参数提高, 复杂性增加, 事故风险提高, 事故造成后果严重。

(2) 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转型期, 事故人为因素增加

我国正处于人均GDP1000~5000美元时期,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 在此经济水平国家多处于事故多发期。目前, 中国还处于社会转型期,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社会矛盾增加, 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大。众多企业由原国家、集体所有权转为私有, 部分企业所有者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偏低。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数量多, 来源广泛, 员工素质参差不齐, 流动性大, 管理难度大, 部分操作人员缺少必要的特种设备操作技能, 容易因操作不当而引发事故。

(3) 设备工作环境情况复杂

为减少土地成本和节约物料传递的能源消耗, 工厂生产装置密集, 设备间距离小, 特种设备容易受到周围设备的影响而发生连锁反应。化工企业由于环境控制的需要, 往往集中在化工产业园区。污染物排放的过度集中使周围大气环境恶化, 酸雨等腐蚀性因素增加, 设备腐蚀加快。我国地震、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 也给特种设备安全带来风险。

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现状

特种设备事故无法完全避免, 一旦发生特种设备事故, 应急救援工作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人员伤亡数量、事故损失大小及对环境和社会影响。建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及体系的正常运行对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有重要的作用。

1、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立情况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是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为主体, 政府监管部门、检测机构、消防、卫生和环境等部门应急预案为依托, 以“统一指挥、分工负责、预防为主、规范有序、结构完整、立足自救、标准操作、反应迅速、救援高效”为原则。

(1) 应急预案准备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 政府监管部门制定省、市、区等各级外部预案, 使用单位制定本单位内部预案, 各级预案相互衔接, 形成体系, 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定出专项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置方案。

(2) 应急救援体系分工与职责

应急救援体系明确事故预防、应急处置、抢救救援、善后恢复各个过程相关单位及有关人员职责。事故预防主要由省、市监督部门的进行, 根据所辖区域内特种设备特点及安全状况提出预防措施, 对重点设备制定相应应对手段。应急处置发生事故的生产使用单位根据预案处置, 并立即上报, 根据事故可能的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预案。特种设备事故根据人员伤亡数量、损失大小及影响分为4级, 分别是: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1]。各级政府部门根据相应级别预案组织抢救救援。事故善后恢复一般由政府相应部门组织, 会同相关部门、单位及有关人员进行。

(3) 应急救援体系运行的保障

应急救援体系运行需要应急人员队伍、物质装备、通讯联络、交通等各方面的支持。应急预案演练、应急能力评估、应急管理等也是保障应急救援体系运行必要条件。目前, 应急救援队伍主要以各级监管部门及使用单位安全人员构成。救援装备中除部分特殊装备外, 多数依靠社会综合救援系统。

2、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体系运行状况

全国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建立了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 大部分制定了省、市、区三级应急救援体系, 部分省市应急救援延伸到乡镇街道。质监总局从2005起在推广“金质”工程, 建立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系统, 将设备参数、介质、安全责任人、应急救援预案等信息纳入统一的数据库管理, 为事故应急提供依据。江苏省在全国较早建立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 并不断修订各级预案, 组织预案演练, 充实救援物资, 做好特种设备风险评估分析。目前已初步建立了省、市、区、镇四级应急预案体系, 成立特种设备事故处理中心, 为事故救援提供技术支持。南京市建邺区还将特种设备应急处置纳入城市综合应急平台, 提高响应速度和救援能力, 实现了应急救援的动态化、常态化。

四、发达国家特殊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情况

目前, 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将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强制特殊管理。美国是对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等设备进行强制性监管较早的国家之一, 1907年就对锅炉监管制定法律。德国在1923成立了政府认可的蒸汽锅炉协会监管锅炉, 颁布于上世纪60年代的《设备安全法》详细规定了蒸汽锅炉、压力管道等10种需要监督的设备。日本在1916年开始任命对工厂使用设备进行监督的专职官员。虽然因制度、法律体系、习惯和经济等因素, 各国采取的管理方式和控制手段不尽相同, 但目的都是减少事故, 降低事故损失和影响, 因此, 事故救援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比较有代表性是美国和日本的事故应急救援。

1、美国事故应急救援

美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 建立了事故救援相应系统, 并且不断完善。与我国不同, 美国政府以管理和指导为主, 大量工作以市场为依托, 形成专业化的服务行业, 由专业化的公司提供应急准备和相应服务[6]。事故救援以专业化公司总部为指挥中心, 以多学科人力资源作为技术支持。救援体系运行完全靠市场化运作, 靠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撑, 如《资源保护和恢复法》 (RCRA) 、《全面的应急响应、赔偿和责任法》 (CERCLA) 等, 客户购买应急救援服务的目的是减少法律责任。应急救援借助于GIS系统, 卫星通讯系统, 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应急快速响应系统等,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快速响应。

美国应急救援系统工作主要分为5个部分:应急准备的审核、风险评估与管理、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制定、事故应急响应、事故后恢复。美国应急救援系统不只是孤立的救援系统, 大量的工作在事前的计划准备, 对可能的风险的控制, 以及事故后的恢复, 是广义的、全方位的应急救援。

2、日本事故应急救援

1975年, 《石油联合企业等灾害防止法》的制定, 标志日本将设备事故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经历了对事故危机的重新认识及建立完善综合管理体系等几个阶段的发展, 日本应急体系日趋完善和有效[7]。与美国不同, 日本的应急体系由国家主导, 主要依靠政府机构执行, 设有以首相为首的“安全保障会议”、“中央防灾会议”, 内阁中设“内阁危机管理总监”专职应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故。生产设备重大事故、有毒介质泄露、生活设施重大事故、及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故, 规定由文部科学省、产业经济省等部门应急响应。日本事故应急救援以法律、制度、功能为依托[7], 充分利用发达的防灾体系 (因日本是地震的自然灾害高发国家, 防灾救灾体系发达健全) , 多部门配合完成应急救援工作。日本政府重视在民众中普及安全和应急知识, 提高全民安全意识。这种教育有助于减少事故损失, 降低事故的损害。

五、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存在问题和建议

1、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存在问题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预案编制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很多企业为应付检查而东拼西凑编制预案, 一旦发生事故, 预案很难发挥作用。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预案不能做到适时修订。设备的工艺要求可能发生调整, 事故救援方法不断进步, 部分预案制定后从不修订, 一用几年, 很多都不符合实际救援的需要。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更多关注事后救援, 预警和风险控制能力不足。“为应急而应急, 为救援而救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事前评估工作很难发挥作用。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演练制度为完全执行。很多单位从未进行应急救援演练, 许多员工不了解应急救援的知识和措施, 一旦发生事故, 自救和救援无从下手, 往往耽误了最佳的救援时机。

2、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建议

建立健全有害介质数据库、专家数据库等, 为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提高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科技投 (下转第11页) (上接第33页) 入, 如建立完善GIS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特种设备应急预案不满足于年度修订, 可以根据区域内特种设备状况动态修订, 对风险较大的新增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就将其纳入区域预案, 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与综合管理体系相结合, 形成综合救援体系的一部分, 减少重复投入, 提高响应速度, 提高综合救援效果。

完善事故保险, 部分救援工作市场化。政府主导的应急救援具有反应速度快,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 但有行政成本高, 效率偏低的缺点。而且, 特种设备品种成百上千, 技术不断发展, 应用环境千差万别, 对于政府有限的人力资源, 熟悉设备的各种情况根本无法做到。建立专业化救援公司, 发挥专家智库的作用, 发挥特种设备行业协会的作用, 可以节约政府的财力、人力, 提高效率。国家提出鼓励特种设备责任保险制度, 保险公司参与, 有助于解决事故善后处理问题, 利用保险公司成熟的风险控制经验, 可以引导使用单位完善事故预警, 降低安全风险。

摘要:介绍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事故应急救援的现状, 其他国家应急救援情况, 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展望应急救援发展方向。

3.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机器人研究探讨 篇三

【关键词】 特种设备 应急救援 机器人 前景 研究

【中图分类号】 TP2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037-02

一、 引言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内专用机动车辆[1],截至2011年底,全国在用特种设备数量729.15万台,同比增长12.58%,本年度新增103.54万台,停用83.09万台,报废16.54万台,另有各类气瓶13563.64万只,同比减少3.62%,压力管道83.68万公里,同比增长14.34%[2]。特种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机械、冶金、船舶、交通、轻工、建材等传统工业领域和航天航空等现代工业领域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特种设备事故现状

2005年至2009年间,我国年均发生特种设备事故300多起,人员伤亡近千人,经济损失巨大,有的重特大事故还造成人员群死群伤、居民大规模转移、交通干线中断、大范围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大面积环境污染等灾难性后果[3]。

近年来,典型的特种设备事故有:

1.1998年,西安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400m3、储存170t液化气的球罐根部发生泄漏,造成7名消防战士和5名液化气站工作人员壮烈牺牲,32人重伤;

2.2005年,江苏淮安液氯泄漏造成29人死亡,436名村民和抢救人员中毒住院治疗,门诊留治人员1560人,10500多名村民被迫疏散转移,大量家畜(家禽)、农作物死亡和损失,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00余万元。京沪高速公路宿迁至宝应段(约110公里)关闭20小时;

3.2007年,山东金龙化工有限公司一满载硫酸二甲酯的槽车在107国道1169公里至1174公里处时,发生泄漏,导致1人死亡,120人中毒并有两人危重;

4.2008年7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晨鸣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锅炉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

5.2009年6月4日6时10分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定海东路158号宁波东和金属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事故,造成3人重伤,15人轻伤。

大量的特种设备事故案例显示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已经成为社会公共安全救援重要的一环,为积极应对特种设备可能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及时、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产、生活秩序,建立高效的特种设备移动应急救援体系是各个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亟待解决的全国性问题。

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现状

各省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均已建立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纵观这些预案,尽管它们都明确了人员分工、职责,也建立了操作模式,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应急救预案仍较依赖主观判断,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实用性;二是缺乏专业的事故应急救援设施及装备尤其缺乏针对特种设备的应急救援机器人,应急救援技术水平落后;三是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

目前,国内数个高校或科研机构已成功研发出了针对特种设备、非煤矿山及煤矿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例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研发出了国内首个应用于特种设备事故救援领域的“特种设备事故移动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直接促进了我国特种设备应急救援能力的提高。

四、应急救援机器人研发及应用现状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研制军用机器人、扫雷机器人、排爆机器人和消防机器人等危险作业机器人。应急救援机器人是机器人的一个新兴发展的领域,属于危险作业机器人的一个分支,具有危险作业机器人的特点,同时还具有部分工业生产机器人的特点。

重大特种设备事故多为锅炉爆炸、大型起重机械倾覆或危化品泄漏,事故现场环境恶劣,易发生二次危害。这些事故的救援方式多需要根据事故的类型及事故现场的实际环境确定救援的方案,然而,在这些事故中,救护人员一般无法进入危险区域进行环境检测与现场勘察,而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机器人可被应用到这些应急救援领域,代替人类进入事故的现场进行摄像、检测并完成部分救援动作。

4.1 国外应急救援机器人研制现状

在国外,应急救援机器人发展迅速,技术日益成熟,部分国家产品已初步进入实用化阶段,西欧、美国及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已开始装备使用。

4.2 国内应急救援机器人研制现状

国内应急救援机器人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尽管我国在应急救援机器人上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大部分还集中于煤矿、消防、道路交通等方面,应用于特种设备领域的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机器人目前还鲜有科研、技术机构开展研发。

4.3 国内机器人研究机构情况

国内目前在机器人研究上处于较领先地位的高校、科研机构主要有以下几家: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九研究院探测与控制技术研究所特种机器人技术研发中心、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智能服务机器人实验室以及东南大学远程测控与机器人技术实验室等。

4.4 国内外应急救援机器人应用案例

应急救援机器人最早投入实际使用的案例出现在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中[6],不过机器人仅起到了搜索废墟表面及浅表面生命体的作用,不能算为严格意义的应急救援。随后几年,机器人在应急救援中也主要承担搜救的角色,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11年。2011年日本福岛核危机,苦于本国没有合适的机器人参与探查和抢修,不得不依赖外部援助,2011年3月17日,提出向德国政府请求提供远程遥控机器人;美国iRobot公司为支援日本调查处理核事故,向日本提供4台用于危险地带的机器人,其中“勇士”(Warrior)和“打包”(PackBot)两款机器人在救援中大显身手,“勇士”机器人负责清理事故现场并负责拖动“打包”机器人靠近核反应堆,“打包”机器人负责对核反应堆核心外壳进行摄像并侦测核反应堆附近核泄漏情况。福岛核事故促进日本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2012年10月,日本新能源产业开发机构开发出两款新型救灾机器人,拟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投入使用,同年11月底,日本东芝公司也发布一款四足机器人“福岛探索者”用于福岛第一核电站,以检测其放射性物质的残留影响。

五、结论

从工业机器人拉开机器人技术应用的帷幕开始,全球目前已有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家用清扫机器人等繁多的产品种类,而且还有更多行业和领域正在积极探索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多份世界有影响的趋势分析报告皆指出,机器人是未来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

应急救援机器人在事故现场尤其是救护人员一般无法进入的危险区域成功救援的应用案例,以及特种设备事故危害性大、影响面广、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特点,将会使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及其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机器人的研发。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 黄杰鹏 2011年特种设备统计分析[J]. 统计与分析 2012年 第28卷第5期

[3] 陈国华,刘晖 特种机电设备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2年 第1期

[4] 金周英,白英 我国机器人发展的政策研究报告[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09年 第2期

[5]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救灾救援危险作业机器人技术”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中国科学院网页 2010年7月

4.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 篇四

题: 归口部门: 批

准: 版

本: 页

次: 抄送部门: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 办公室 柴在军 1 5 □财务部□办公室■品管部

■生产部 ■采供部

■材料库

受控状态: 编

号: 主

编: 审

核: 修订状态: 生效日期:

GSDMZG/AQZL-12 吕生锋 殷延生 第1次修改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

编号:DMZG/AQZL-12 版本号:01版

题: 批

准: 版

本: 页

次: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

柴在军 1 4

号: 主

编: 审

核: 修订状态:

GSDMZG/AQZL-12 吕生锋 殷延生 第1次修改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特种设备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本单位员工和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预案为本单位区域内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程序和组织原则。

第二条

本预案所称特种设备事故,是指在本单位区域内使用特种设备时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特大财物损失的事故。

第三条

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应当贯彻统一领导、专业分工、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第二章

预防与应急措施

第四条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内容:

(一)有本单位特种设备数量、安装位置分布情况;

(二)在日常运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可引发特大事故的故障类型、征兆、应对措施;

(三)进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及抢险救援队伍; 主

题: 批

准: 版

本: 页

次: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

柴在军 1 4

号: 主

编: 审

核: 修订状态:

GSDMZG/AQZL-12 吕生锋 殷延生 第1次修改

(四)相应的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部门主管、分管领导、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在处理特大事故时的职责。

(五)委托具有电梯维修保养资格的单位对其电梯进行保养。应对其保养的电梯的日常安全运行有检查记录;

第五条

应根据应急抢险救援设备的特点,配备必要的设备、工具、救援物品等物资储备。

第六条

定期组织本单位相关人员对事故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应急演习。

第七条

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性维修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如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后,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第三章

事故报告与现场保护

第八条

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发生后,应当立即做到:

(一)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二)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三)立即拨打110报告,同时向区质监局、区安监局等有关部门报告。

第四章

应急处理 主

题: 批

准: 版

本: 页

次: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

柴在军 1 4

号: 主

编: 审

核: 修订状态:

GSDMZG/AQZL-12 吕生锋 殷延生 第1次修改

第九条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部门主管、分管领导、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按照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

第十条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各抢险救援工作小组,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程序贯彻执行本预案。

第十一条

参加特大事故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本预案的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第六章

应急总结与奖惩

第十二条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应当组织相关部门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事件的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并按照下列规定对有关人员进行奖惩。对瞒报、迟报、漏报、谎报、误报事故和突发事故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临阵逃脱、擅离职守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责任追究或行政处分。

第十三条

5.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篇五

为规范和预防本镇范围内各企业内部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特种设备事故,能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公司利益和社会安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相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总寨镇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本预案的制定是从事故预防的角度、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出发,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单位自救为主、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力求职责明确、规范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

二、使用范围。

各驻镇企事业单位及辖区内各建筑工地发生的特种设备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特种设备事故分类。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特种设备事故分为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四、应急救援指挥组织机构。

应急抢险工作实行镇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和各单位牵头负责相结合的原则,落实统一指挥、组织、协调全厂特种设备事故应 急责任。

1、成立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 总指挥:

王顺邦 镇政府镇长 副总指挥:张延星 镇政府副镇长

成员:尤志功

苏尚全

赵鹤翔

邓永斌

蒋海亮

马良 地点:办公室设在党政办,负责日常事务。指挥部设在事故发生单位,具体承担事故救援和处理工作。

2、应急救援职责

1、指挥部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理、资源配备和应急队伍的调动;确定现场指挥人员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指挥工作。

2、综治办在事故发生后,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各部门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事故发生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事故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救援指挥部领导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事故结束后,由司法所和镇安监部门及时进行现场勘查取证,以及上级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工作。

3、党政办公室提供各种抢险救灾物资、通讯联络和后勤保障等工作,联系海北州医院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善后处理工作。

4、镇安监站负责特种设备事故信息的发布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及预案各成员单位应设置24小时联系方式并设有备用联系方式,保证在事故发生后通讯保持畅通。

五、应急救援预案程序

(一)发生特种设备安全故事时,按下列程序报告: ①发生事故单位,要立即向镇党政办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及设备损失情况。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自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保护事故现场;拨打报警电话(110、119、120),同时向肃州区安监部门取得联系。

②党政办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尽快通知指挥部其他成员、有关部门以便迅速、高效、有序的开展救援处理工作。

(二)应急处置措施

接到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后,采取下列措施进行应急救援处置。

1、现场救援

应急救援指挥部要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并迅速联系,调集必须的人员,车辆及机械设备。若肃州区安监部门人员已在现场,则积极配合安检部门,若区安监部门人员尚未到达则已方为主,在事故现场抢救伤员、维护秩序、保护事故现场等。

伤员抢救:在现场首先要及时抢救伤员,最大可能减少伤亡程度。同时,指挥部要立即与医院联系,要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保护事故现场:确认并保护事故现场,在救助行动中采取急救措施和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做出标志,镇安监部门拍摄并写出书

面记录,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2事故调查

应急指挥部要主动与区安监部门联系,报告事故情况和组织的救援工作,协助核实伤亡人员情况,按照区安监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配合、协助事故的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

3、善后处理

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妥善做好伤亡人员的处置和身份确认,对伤亡人员家属做好相应的接待和安抚解释工作。

4、责任处理

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在安监部门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对事故进行处理的基础上,镇政府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编写事故报告,总结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并及时报上级部门。

六、其它注意事项

1、参与救援行动的人员和机械设备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服从救援指挥部指挥,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救援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参与救援行动的全体人员要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安全、高效、有序完成救援任务。

6.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篇六

为了正确、迅速和有效地处置部门特种设备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条不紊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真正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制订本预案。2 特种设备状况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动力部分的特种设备有:一台锅炉(油)、六个搪玻璃反应罐及其设备的安全附件、一台叉车。3 部门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成立部门应急领导小组,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的领导下,专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工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的落实,组建本部门应急队伍,并进行培训和演练等。

组长:公司总经理

副组长:公司安全管理员

组员:各车间主任、设备管理员 4 部门预警机制 4、1 部门对在用特种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部门对在用特种设备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4、2 压力容器严禁超温超压运行,加载和卸载要求缓慢平稳,运行期间要保持载荷相对平稳,压力容器处于工作状况时严禁拆卸压紧螺栓。4、3 部门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4、4 部门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检验检测机构接到定期检验要求后,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进行检验。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4、5 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部门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4、6 部门在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4、7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4、8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4、9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管理人员和部门有关负责人报告。 4、10 特种设备的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的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部门有关负责人。4、11 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部门的特种设备和安全、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和设施功能齐全有效。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状况和发现部门存在的安全隐患,组织部门力量或协调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把部门的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5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 5、1 锅炉事故应急措施

锅炉爆炸事故。一旦发生锅炉爆炸事故,必须设法躲避爆炸物和高温水、汽,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将人撤离现场,有条件时拨打“119”、“120”、“110”等电话请求救援,并将情况逐级上报。爆炸停止后立即查看是否有伤亡人员,并进行救助。5、2 压力容器设备及附件的事故应急措施。5、2、1 当压力容器及其设备发生爆裂、鼓包、变形、大量泄漏或突然停电、停水,使压力容器及其设备不能正常运转,或压力容器及其设备周围发生火灾等非正常原因时,必须紧急停止运行。5、2、2 压力容器及其设备一旦发生锅炉爆炸事故,必须设法躲避爆炸物,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将人撤离现场,有条件时拨打“119”、“120”、“110”等电话请求救援。爆炸停止后立即查看是否有伤亡人员,并进行救助。5、3 铲车事故应急措施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5、3、1 铲车举升货物到高空后如发生不能放下故障后,司机应选择安全地点停车,并警戒任何人不准通过危险区,如短时间内故障处理不好,应用隔离带将铲斗隔离。5、3、2 如需到铲叉下处理故障,则应用支架将铲叉架好,人员才能进入铲叉下检修。应急响应 6、1 部门引导职工全员参与到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职工发现安全隐患和事故时,个人能够采取措施的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立即逐级上报; 6、2 部门应急领导小组接到安全隐患和事故信息后。其成员必须立即到达现场,组织和指挥应急行动; 6、3 在本部门不能处理安全隐患和事故的条件下,部门必须立即把安全隐患和事故信息上报工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中心,进入企业应急响应程序。6、4 部门上报工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的预警报告要做到迅速、准确,报告内容要客观真实,不得主观臆断。6、5 部门应急领导小组必须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检测与后果评估工作。部门在特大事故抢险救灾过程中,部门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介入,认真做好死、伤者家属的安抚、赔偿及其他善后工作,确保社会稳定。6、6 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部门应急领导小组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总结,认真吸取教训,及时进行整改。6、7 部门应急领导小组对在处置安全事故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引发安全事故负有重要责任的人员,在处置过程中玩忽职守、贻误时机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应急保障

7、l 部门应急领导小组对工厂按照规定配备应急消防、安全防范等设备、器材要加强管理和维护,确保器材配置合理有效。7、2 部门应急领导小组要加强部门内部应急队伍的建设,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部门内部应急队伍的素质。8 后期处理工作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8、1 部门要配合单位积极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要努力协调资金、物资,做好事故后的人员安置以及灾后重建工作。8、2 对事故中的伤亡人员,部门要配合单位主动与当地政府、劳动部门等有关单位协商,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做出补偿。8、3 发生安全问题后,部门要积极配合企业和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根据企业的要求限期将情况报工厂应急指挥中心。责任追究

7.特种设备安全,事关你我他 篇七

目前, 我国电梯的生产、安装和保有量均居全球第一。数量猛增的同时, 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以电梯为例, 近年来我国电梯事故率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但由于保有量激增, 一些在用电梯老化严重, 维护保养不及时不规范, 电梯非正常停运、“困人”甚至“吞人”情况时有发生。

备受社会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自201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安全法坚持以人为本, 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法律的有效实施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需要每个人自觉增强安全意识。

对于政府监管部门来说, 对特种设备的监管, 不再是“保姆式”包揽企业责任, 而是“警察式”的监管, 依法督促产、销、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落实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和要求, 一旦发现违法行为, 坚决予以查处。

对于社会公众来说, 使用电梯时、在游乐园玩耍时, 要注意安全提示并听从工作人员的管理指挥;儿童乘坐扶梯, 要有成年人陪同看护;饭馆、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 要来源于正规渠道……

8.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篇八

为加强学校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保护师生的生命及国家财产安全,特别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长:黄捷桃 副组长:侯国忠 疏散人员:各班班主任 安全救护:各班班主任 通

信:吴玉葵

二、预防措施:

1、园长为学校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

2、后勤园长每天必须进行三人以上查岗,并询问情况,值日领导例行检查,安全领导小组定期进行检查。

3、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教学教育顺序的正常展开。

4、加强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及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指定专人负责,认真登记,建立台帐,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发生事故时:

上一篇:金融危机经济学论文下一篇:中国it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