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各项规章制度

2024-07-04

依法治校各项规章制度(精选8篇)

1.依法治校各项规章制度 篇一

依法治校工作制度

一、学校要成立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依法治校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在全体师生中广泛深入地进行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提高学校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的能力,使全体师生的法律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二、深入学习宣传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和党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学习宣传与公民工作、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努力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办事、依法治教的自觉性。

三、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保证学习时间,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未成年人保护法》、《九年制义务教育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规等,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并组织书面测试。做到学习有计划、有组织、有内容、有记录,努力增强全体教师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四、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宪法》、《刑法》、《民法》、《国旗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国家、区、市有关禁毒、禁赌决定以及与青少年生活、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普及基本法律法规的任务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完成。

五、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加大组织宣传力度,有针对性的举办法制图片展览及书法美术作品展览,开展法律知识咨询,办好法制宣传周、日活动,举办各种类型的演讲会、报告会、动员会,努力创造法制宣传教育的校园气氛。

六、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把依法治校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大力度,提高水平,积极推进学校依法治教工作的进程。

七、坚持学生法制教育同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请乡派出所的法制副校长作报告,切实加强学生的安全防卫知识和法律意识。

2.依法治校各项规章制度 篇二

关键词:依法治国,依法治校,师德建设,制度化

在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 方略的新世纪, “依法治教”理所当然。 “依法治校” 是 “依法治教” 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21 世纪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教师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执行者, 担负着教育发展的重任, 学校能否发挥其在教育现代化中应有的作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方略。每一位教师必须将依法治校方针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时刻以教育法律法规调整或约束自身行为, 把教育教学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同时必须加强师德建设, 实现师德建设制度化, 提升教师师德修养, 增强教书育人实效。

一、依法治校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依法治教, 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 是深化教育改革, 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也是完成新时期教育工作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依法治教必然要求学校依法治校。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 教育部于2013 年1 月16 日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 对各级各类学校推进依法治校的目标、任务以及依法治校的具体措施提出了系统要求。对教师与学生参加学校管理、行使监督以及实现自我发展等权利从制度方面给予保障, 同时强调要积极落实师生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为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 理当实施素质教育, 全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此, 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确定的原则与规定, 开展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全面提高学校领导与教师的法律素养, 强化学校依法处理各种事项的能力, 处理好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在坚持学校自主办学的基础上, 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法治化, 依法保障教育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并且依法接受国家与社会的监督。

二、加强师德建设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和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 是教师行业的职业道德, 它调整教师、学生、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等教育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用何种思想、感情、态度与作风去待人接物, 处理问题, 干好工作, 为社会履职尽责从道义上作了规定。加强师德建设, 有利于处理好教师与其他教育主体的关系, 化解各种人事争议, 优化育人环境, 促进教师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同时, 加强师德建设, 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 能够推动教师自觉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和自觉承担法律责任。控制教师行为, 不仅需要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种管理制度的外部约束, 更需要通过师德规范进行内部约束。当师德变成教师的习惯性思维与实践, 融入教师思想中时, 良好的师德对广大学生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将强有力地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实施, 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因此, 必须加强师德建设。

三、师德建设制度化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教师对学生最好的教育。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必要条件, 提升师德修养就必须加强师德建设, 就要有一套相应的制度来保障, 以实现师德建设制度化。

1. 师德规范制度化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明确要求, 制订科学、有效、可行的师德规范制度, 如师德建设工作条例、师德建设实施细则、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等, 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及具体要求。师德规范制度化的根本任务是要将学校教师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纳入制度建设的框架, 把道德要求提升为制度要求, 把主要依靠自我人格和良心的力量来维系的行为自律转化为主要依靠制度的强制力来保证的社会约束。同时, 建立一套师德考核指标体系, 并将其标准量化, 通过学校、教师、学生不同权重打分, 给予综合评价, 将评价结果存入本人档案, 作为教师聘任、晋升、晋级、培养、流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使师德建设与管理有章可循。

2. 师德培养制度化

加强师德教育的学习和培训, 是提高师德水平的基础和前提。新进教师与青年教师由于欠缺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学生管理经验缺乏, 非常需要加强经常性的师德建设学习与教育, 并形成长效机制。通过经常性的学习与培训, 他们可明确哪些行为教师可为, 哪些行为教师不可为, 主动运用师德规范和行为标准约束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从而不断提高师德建设水平, 提升师德修养, 提高教育教学的本领, 切实增强教书育人的实效。

3. 师德监督考核制度化

督促教师努力提升师德素质、切实履行教师职责的根本方法是实行师德考核制度化。考核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全面的原则, 充分听取教师本人与学生意见,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学校有必要建立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和严格的师德考核体系。依据师德规范要求与师德评价标准, 制订详细的师德考核办法, 采用教师自我评价、教师相互评价、督导参与评价、学生参与评价、组织最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 对教师师德实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对教师无故漏课、迟到早退、教学效果、考风考纪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与考核, 同时也要把广大学生的意见作为重要指标来考虑, 以充分发挥考核工作的积极导向作用, 实现师德监督考核制度化。

4. 师德奖惩制度化

把师德水平的高低与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利益紧密挂钩, 把落实师德建设与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和晋升以及各种荣誉称号的授予, 以至奖金、津贴的分配, 年终考核的等次等有机结合起来, 实行 “师德一票否决制”, 因而建立师德奖惩制度非常必要。对于师德高尚、育人事迹与教学贡献突出、被广大师生公认的优秀教师, 学校应当大力表彰, 甚至给予重奖, 树立榜样。同时, 学校应当大力宣扬这些优秀教师及他们的先进事迹, 发挥榜样人物的示范效应, 引领广大教师投入师德建设中去, 着力提升教师师德修养, 让 “学师德、树师德、重师德”的理念深入人心, 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目的, 形成个个有师德、人人重师德的良好社会风尚。

总之, 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今时代, 学校在实施依法治校的同时, 必须加强师德建设, 实施师德建设制度化, 做到 “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以提升教书育人的实效, 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2020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骆德军.浅析师德建设与依法治校之关系[J].教学与管理, 2004, (3) .

[2]王维.浅谈法律不是万能的[J].科技与法制, 2011, (19) .

[3]陆晓萍.论法的局限性[J].社科纵横, 2012, (6) .

3.依法治校各项规章制度 篇三

以学校章程为“基本法”,统领依法治校工作

作为全国较早制定章程的高校之一,中国政法大学为贯彻落实“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于2008年1月正式颁布实施学校章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校内规章制度体系。学校按照法律赋予的办学自主权,以“立法”的方式确立章程在校内的“基本法”地位。通过章程的“立法”过程,肯定和固化改革成果,形成规范和促进学校事业顺利发展的制度保障。在章程制定、实施、修改中,积极组织全员参与、广泛讨论,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章程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升华学校发展的愿景和共识,凝聚推动学校发展的合力,使章程建设成为学校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凝聚共识、增进和谐的有力推手。为提高规章制度建设质量,学校依据章程定期对全校各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已经形成了以章程为学校“基本法”,以专项配套制度为支撑,实施细则为辅助的“金字塔式”校内规章制度体系,为依法治校提供完善的制度依据。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学校良法善治

学校不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厘清和界定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社会参与权力、民主监督权力等各项权力边界,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统领思想政治领导权、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决策权、重大决议执行情况监督权,履行好从严治党、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职责,着力加强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建设,提高各级党组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大学办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学校和谐稳定。二是充分发挥校长的行政领导作用,使校长独立负责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改革学校行政权力的制度环境及其运行机制,通过完善校长办公会议制度,创新决策程序,确保校长通过校长办公会议行使行政权力,保证行政组织系统的执行效率。三是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以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以学位评定委员会作为学校学位授予的最高决策机构。学校在部分学院试行教授委员会制度。

依法保障平安校园建设,夯实安稳工作基础

面对大学治理的新挑战,学校党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将“合法性、合理性、程序正当、法律责任、可期待利益”等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融入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依法治校体系。将政治素质、思想道德、人格品质融入教育教学、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破解法科师生权利意识过强而包容性不足的问题。学校党委坚守意识形态“制高点”,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加强学校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完善教育舆情处置和通报工作机制,打造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针对重点人群,加强纪律红线、思想引导和人文关怀。建立“三级联动”和“三管齐下”的工作机制,按照分级分类管理,一人一组、一人一案的要求,建立校党委、分党委、党支部联动,关心教育、依法依规处理并用的机制,防止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各类事件。确保为国家不断输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卓越法律人才,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理顺法务工作机制

为确保依法治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建立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补救相统一,覆盖学校所有职能、部门和人员,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的涉法事务工作机制。一方面,在全国高校中首创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学校充分利用法学学科优势,由校内外专家学者、法律实务界人士组成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多年来,该委员会就学校重大改革措施、合同审查、规范性文件制定、知识产权争议、内部风险防控等涉法事务提供了大量法律意见,有效促进了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法治化水平。另一方面,在高校中较早成立了法律事务办公室。所有提交学校决策性会议的涉法事务议题,均需法律专家出具法律意见,将合法性审查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针对重大涉法事务,建立专家咨询、法务部门、职能部门、专职律师等组成的案件综合协调机制,分工负责,极大地提高了涉法事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营造校园法治氛围,提升法治文化软实力

学校充分发挥法律学科优势和特色将法治文化内化于校园文化,不断增强师生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法学教育和研究阵地。将法治思维、权利义务观念、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等理念,渗透到师生行为规则、日常教学要求当中,构建立体化的法治文化宣传格局。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各类管理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准确把握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治、实体与程序、教育与惩戒的平衡,实现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三是不断丰富法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在法学以外专业开设法治教育通识课程,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三个课堂”教育紧密结合的工作模式,打造具有法律学科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公益服务品牌项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融入、贯穿到法治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之中,为法治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理想信念保障。

构建权力监督体系,完善校内纠纷解决机制

学校积极探索和实践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决策模式,构建和完善各项民主监督机制。通过实施教师代表、教代会代表、学生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代会代表列席党委常委会制度,畅通师生意见表达渠道,保障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学校不断完善信息公开机制,依法编制主动公开事项清单,扩大公开的内容、范围和形式,回应公众关切,接受社会监督。学校在制定对公共利益或师生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的规范性文件时,必须公开征求意见,进行合法性审查。学校把法治作为解决校内矛盾和冲突的基本方式,建立并综合运用信访、调解、申诉、仲裁等各种争议解决机制,依法妥善、便捷地处理学校内部各种利益纠纷。制定学生听证、申诉制度,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成立行政投诉中心,明确投诉范围、主体、职责和程序,促使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各安其位、各司其职,避免任何形式的专权、强权。

扩大社会参与,建立新型政府、社会、学校关系

学校不断加强与社会的互动合作,改善社会参与大学建设的制度环境及其运行机制,扩大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的领域和范围,建立适应社会发展、回应社会需求的新型管理模式。一是建立学校董事会,将其作为支持学校发展的咨询、协商、审议与监督机构,作为学校实现科学决策、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重要组织形式和制度平台。二是大力开展协同创新,拓宽合作空间。2013年,由学校牵头共建的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国家“2011计划”首批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4年,学校参与的“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再次入选。三是以第三方机构身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学校法治政府研究院、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等机构通过组织“中国法治政府奖”评选、发布年度《中国法治政府蓝皮书》《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等,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积极作用。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

4.简城学区依法治校工作制度 篇四

根据市教科局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为增强简城学区各校(园)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把学校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规范办学行为,切实提高法律素质,维护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在校园中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风气,营造良好的学校教育法制环境,推动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使我学区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特制定简城学区依法治校工作制度。

一、目标责任

1.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我国的法令、法规办学,自觉抵制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倾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依照教育规律办学,争取良好教育成效。

2.注重法律知识学习,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根据我校实际,做到有计划地、有组织地开展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在开展学习的过程中,学校领导、老师要起带头模范作用,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

3.要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把依法治校的教育工作与《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管理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4.要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学校教职工大会、工会、少先队等群众组织在“四五”普法教育工作和依法治校中的积极作用。

5.要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每学期举行一至二次的法律、法规等有关知识讲座,以提高师生们的法律意识,增强自我的防范能力。使依法治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

6.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要把法制教育列入教学课程,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7.建立健全法制教育制度;要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和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质

8.进一步完善教职工大会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福利待遇以及涉及教职工权益的其他事项,要及时向教职工公开。

9.学校的收费项目与标准等事项,要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积极推进家长委员会的建立,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学校决策涉及

学生权益的重要事项,要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接受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为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10.建立校内教师申诉渠道,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和法律素质。加强教师管理,依法处理品质恶劣、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教师,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11.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学生权益。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尊重并维护学生的人格权和其他人身权益。学校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及规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的安全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积极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秩序;要加强对教师、学生的安全教育,实现安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教师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建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健全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情况,不瞒报或者漏报。

12.学校要规范学籍管理制度,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严格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开除未成年学生;对学生的处分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据合法,符合规定程序;建立校内学生申诉制度,保障学生申诉的法定权利。

二、工作要求

1.要加强学校依法治校的领导,建立机构,健全制度,并设立专人负责,真正地把依法治校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学校(园)成立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全面负责依法治校的指导工作,成员由学校副校长、有关科室成员组成工作组,下设依法治校办公室,具体负责依法治校工作业务的开展,督促检查工作,收集整理资料,争创依法治校先进单位。

2.要充分利用学校黑板报、宣传栏和各种集会,如:教职工大会、报告会、升旗仪式等,宣传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保证活动健康有效地开展。

3.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学校各年级学生年龄的不同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育活动,做到学法、知法、守法、护法,保证依法治校的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4.在贯彻执行普法教育工作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采取有效的教育办法和措施,使依法治校的工作顺利进行。

简城学区教育督导组

5.依法治校各项规章制度 篇五

1.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学校章程,实施办学活动。

2.依法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财务、教师、学生、后勤、安全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成立学校校长负责的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做到人员、组织、经费三落实。

4.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解决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5.依据教育系统普法规划,制定本校普法规划及工作要点。

6.校领导班子坚持带头学法、用法。教职工坚持自学与集体学法相结合,集体学法每学期至少两次。

7.按照规定每学期对学生上全校性的法制课。

8.聘请兼职法制副校长,配合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帮助做好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维护校园周边地区的治安秩序。

9.学校法制教育活动室软硬件齐全,管理规范,能充分发挥作用。

10.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有固定的法制宣传橱窗和板面,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法制讲座,一次法制宣传日(周)活动。

11.制定依法治校工作方案,并认真贯彻实施,保证依法治校工作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圆满完成依法治校各项工作任务。

12.健全校内管理体制。校长、学校党组织、教研组织等健全,职责明确,依法发挥相应的作用。

13.依法建立工会,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力,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

14.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福利待遇以及涉及教职工权益的其他事项,及时向教职工公布;学校的招生规定、收费项目与标准等事项,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布。

15.建立学校与社区、家长联系制度。建立家长委员会,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学校决策涉及学生权益的重要事项,要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接受家长委员会的监督。定期听取社区对学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6.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职务聘任制度、考核奖惩制度,依法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参加进修培训等权利。

17.定期对学校的各种活动器材、实验仪器、设备、设施进行检查、检修,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教师人身和财产安全。建立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报告制度,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无重大伤害事故发生。

18.加强教师管理,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教师依法执教,认真履行教师职责,无违反教育法律法规、体罚或变相体罚、品行不良、侮辱学生的现象发生。

19.建立和实行校内教师、学生申诉制度,依法公平、公正解决教师、学生与学校的争议,维护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

20.将预防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建立进步生档案,落实帮教措施。学校不得随意剥夺青少年学生受教育权。

21.教育教学活动依法规范。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教学活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教职工和学生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明显增强。校园文化健康向上,学生中不传看暴力、色情等不健康书刊,不传唱不健康歌曲,无流氓滋事、结伙打架等违法违纪现象,无重大治安案件。学校形成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学校依法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此制度经二届一次教师大会审议通过,即日起实施。

包尔海乡中心学校

6.依法治校 依法执教 总结 篇六

2009-03-25 11:29:39 作者: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699 文字大小:【大】【中】【小】

路北区光明实验小学始建于1993年9月,总占地面积16374.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461.19平方米,建筑布局按功能分为教学区、科技区、生活区和体育活动区。现有39个教学班,2092名在校生,正式教师97人。教师学历100%达标,其中本科学历38人,专科学历57人,占教师总数的59%,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86人,小学一级教师9人。多年来,学校坚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历年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学生在校巩固率100%,毕业生合格率100%,师生犯罪率为0。学校的设备设施在全市乃至全省小学中堪称一流。

沐浴着教育创新的春风,光明实小这所年轻的学校是以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的节拍,与时俱进、抢占潮头,开创了“以德立校、以法治校、改革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良好局面。多年来,我们按照各级领导部门普法规划的要求,坚持以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重点,积极引导师生学法、知法、守法,依法治校,依法执教,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发展,办学水平一跃到了全市的先列,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全体光明人团结奋进、无私奉献精神,高标准定位、高品位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及强化内功,迎接挑战的思想定位换来的,更凝聚了各级领导的关怀。目前可以自信的说,我们的设备、设施先进;校园环境幽雅、别致;教师敬业、乐业、业精、奉献;学生活泼、自信、乐观、向上。具体做法如下:

一、明思路 强化组织领导

加强法制化、民主化、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依法治校进程,这是新形势对学校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依法治校领导小组,由校长书记赵宝俊亲自抓依法治校工作,并且明确了职能部门和分工,制定了《光明实验小学依法治校实施方案》,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

1、我校按照《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依法制定出了《光明实验小学章程》,并制定和实施了与本校章程相配套的学校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管理、教职工管理以及校园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

2、我校本着依法治校、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务实、高效的原则,建立健全了三级管理网络(学校行政、工会委员会以及由教导处、教研组长基层工作小组)。统一部署,检查制度落实,明确职责。

3、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较浓厚的法制氛围。我校聘请西山道派出所李军担任法制副校长,市交警八队宣传民警陈少朋担任法制辅导员,他们定期为学校进行专题法制讲座,讲解相关法律知识。我校形成了家长监督、司法行政部门指导、学校组织班级具体实施、师生共同参与、全社会各方面配合的工作格局。实践证明,这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符合客观实际,是学校开展法制教育,预防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保障。

二、重学习转变工作作风

有“法”必依的前提必须首先是知“法”,懂“法”。为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我们组织学校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理论,学习了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消除了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模式给学校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了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水平。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国旗下讲话、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图片展览等活动向师生广泛深入宣传学校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使精神和要求逐步内化为师生素质。我们深知学习是转变思想、提高认识的最有效途径。为了让广大教师牢固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地依“法”规范教育行为,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并设立了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形成了依法执教的良好氛围。

首先,为了增强教职员工依法执教的意识,我们组织全体教工认真学习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理论、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及其它有关文件精神,并把学习理论与学习《宪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小学管理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条例,引导教职工将所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进而使广大教工能站在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依法治校的重大意义,提高依法育人的责任感和能力。

有这样一件事,对我们印象很深,学生王冠雨到了入学年龄,又是我们服务半径的学生,但王冠雨患有严重的脑脊髓炎,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更难与他人交流。他来报名时,许多家长纷纷议论:这样的孩子怎么上课呢?肯定会给老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想到我们学过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个孩子的权利”,王冠雨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所以我校为他找了最有责任心的张朋老师,安排王冠雨入班接受教育。在老师们的关爱下,现在他已经适应了学校的生活,每天在开心、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他的父母逢人便说:“是光明实验小学改变了我儿子的生活,让他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快乐成长”。我们庆幸,因为我们的知法、懂法,使一个个即将枯萎的花蕾得以含苞,得以绽放。

赵也菲是一年级来我校上学的。由于先天性的脑瘫,行动很不方便,但从孩子报到那天起,我们就从没有对家长说过一个“不”字。先是安排了有责任心的老师任教,再是给她调班,准许她所在的班在一层上课等。可以说,我们通过深入学习《义务教育法》,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办事,播撒了自己的爱心,换得了满园桃李。

其次,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普法教育。为此,我们始终把法制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到时间落实、教材落实、教师落实。为了提高教育实效,我们注重了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1)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我们在对学生的普法教育工作中做到了四落实:即落实计划、落实课表、落实教师、落实教材。我校五年级将双周一的第一节班会课定为我校普法教育课,班主任教师根据河北省编写的《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教材,结合本班学生的情况,每学期按计划进行授课。(2)我们还通过布置法制宣传橱窗,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等宣传手段,向学生播放有关的法制教育纪录片、警示录等图片资料,组织学生参观法制教育展览,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了法律就在他们的身边,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制约,使他们懂得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小公民的重要意义。(3)聘请法律专家,组织全校法制教育报告会。我们先后邀请了交警八大队副书记刘俊忠和宣传民警陈少朋,多次到校为同学们宣讲交通法律法规。大队部每学期都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失时机地开展了“手拉手、献爱心”、“安全教育手抄报比赛”、“学守则、学规范,做文明小学生”等主题活动。(4)组织法律知识答题竞赛。

三、讲民主 凝成工作合力

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讲民主、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也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为此,我们始终不渝地推进民主建设,千方百计调动广大师生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做学校管理的主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

1、制定并实施了《光明实验小学校务公开制度》,有关学校的重大事项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决策,我们总是坚持发挥基层工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坚持事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经教代会讨论通过,依法保障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维护其合法权益,进而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充分调动教职工在民主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我校工会组织连续多年被评为“路北区先进教工之家”。

2、学校成立了由党政工和教职工代表组成的教职工聘用领导小组和聘用争议调解小组,依法调解教职工在聘用中的各种纠纷。在各类评优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精心部署,层层选拔,真正选出好的,评出优的,做到让大家心服口服。与此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学校校内申诉委员会,开展了学生心理咨询活动,依法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有力地保障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实施“人心”工程,即尊重和关心每一位教职工,让每一位教职工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进而焕发出强烈的工作热情。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关心生活;(2)引导合作;(3)激励成功,并组织开展了青年教师自我发展论坛、离退休教师茶话会、教工体检等一系列活动。当得悉有的老师生病住院后,学校及时组织慰问;逢年过节我们都要带着慰问品登门拜访那些离退休老教师,老师们都说:“我们的学校真不愧为温暖大家庭,能在这样的集体中工作,真是一种福气,我们做教师的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啊„„”

四、抓规范 优化日常管理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依法治校的核心内容。但如果没有科学规范的常规管理作保证,素质教育只能是空中楼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也只能是一纸空谈。为此,我们坚持了从抓规范入手,不断优化日常管理。

1、围绕“定岗定职,按岗设编”这一原则,我们建立起了科学、合理和完善的校内岗位责任制,并以此对教职工进行全员管理,把教职工履行岗位责任的优劣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

2、遵守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省、市关于招生收费的各项政策规定,做到收费标准公开,收费程序规范,并做到校内积极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校外设立家长热线,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3、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全面落实课程计划,是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积极开展自主学习的实验研究工作,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及时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并规范学生在校时间、作业量及使用的学习资料,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我校被评为河北省科研先导校,并作为新一轮教材教学改革的实验校。

4、素质教育的关键是革新教育观念。为此,我们在实行依法治校,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了四“化”:(1)课堂教学素质化。为了减“负”不减“质”,我们平时着力引导教师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立足课堂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加强了对教师的过程管理和考核,督促教师严格执行学科教学常规,上好每一堂课,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2)道德教育情感化。为了塑造学生良好品格,我们化机械为灵活,变空洞为具体,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们重点抓了光明实验小学教师“十忌”,注重教职工的师德教育,让学生在师生对话过程中,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形成道德智慧,充分利用升旗仪式、集体晨会、板报、画廊、班会等德育阵地,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体验高尚的道德情感,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3)行为习惯规范化。针对学生生活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我们重点抓了文明礼貌教育,特别是“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落实,并建立了相应的督查制度,以制度促常规。每学期进行“五星级班级”的评比活动,学校德育处自编的行为习惯标准儿歌朗朗上口,而且做到了“五星好少年”手册每个学生人手一份,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我们还严格贯彻了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学籍管理规定,不违反学籍规定和招生规定吸纳和处理学生,杜绝了流生现象。规范了校产管理,定期进行校舍、设施的安全检查,校舍设施维护保养良好,确保了师生安全。配合光明里街道办事处、西山道派出所、果园工商所等部门加强了校园周边地区的综合治理,确保了校园周边环境的文明、健康、安全。

五、多渠道 深化教育实效

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普法教育。为此,我们始终把法制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到时间落实、教材落实、教师落实。为了提高教育实效,我们注重了教育渠道的多样性、活动形式的丰富性。

我校各班成立了法制教育宣传小组,并由该小组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禁毒条例》、《禁止赌博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通过讲解这些法律法规,使学生了解了我国的法律体系,自觉地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开学初组织学生学习新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队辅导员向学生讲解了修改《守则》和《规范》的原因和具体内容,对新增加的有关诚实守信、加强实践、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网络文明、安全自护、心理健康等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更是做了细致的讲解。并组织各班进行了竞赛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了《守则》和《规范》。我们还专门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并要求由班主任向学生宣传讲解。之后大队部调查发现,所有学生明确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心,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他们的学习热情被大大地激发了。同时,充分利用课堂进行法制教育,做到了普法教学有计划、学习有教材、任课有教师、上课有教案、课时有保障。品德课穿插法律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了学生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组织全校学生向家长做了题为“爸爸妈妈为我成长付出了多少”的系列调查活动,人人写出了调查报告,此次活动利用周六周日进行,得到了家长的赞同。我们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援助帮教“问题学生”。通过上课、座谈、警示教育等形式,以案讲法,以事论理,进行法制教育。我校在教育方法上注重传授法律知识和提高法律意识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普法教育与依法治教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形成了我校的特色。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使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基本的普及。在普法过程中,我们坚持注意协调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力量,形成了教育的三位一体的合力和网络。增强了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防范自护的意识。结合学生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做到内容丰富,并坚持教育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注重实效。

1、紧密结合学生特点,紧扣时代主题是今年我校法制教育宣传月的突出特征。掌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开展好法制教育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现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成熟早,自控能力较差,又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存在“世界唯我独尊”的不良心理,心胸十分狭窄,虚荣心强又喜欢争强好胜。针对这些特点,我校法制教育有针对性地举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班队会,联系各班实际进行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学生反应强烈。

2、举办普法“黑板报、法制手抄报”比赛活动。各班学生积极参与黑板报、法制手抄报的内容挑选和排版、美工等工作,这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又受到了法制教育、学到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律意识。并且学校还组织学生进行了评奖,优秀作品进行了全校展示,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参与普法教育的自觉性。

3、进行普法安全教育系列活动。

(1)国旗下讲话和宣誓都围绕安全问题进行,重点讲了校园中极易发生的几种安全问题,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①必须要注意上下楼的安全;②校园内禁止追跑打闹,防止碰撞性伤害事故的发生;③要注意活动安全;④要注意交通安全;⑤禁止打架行为;⑥要按时上学、放学,不私自一人到校外、家外游荡,遇到陌生人不轻信、不上当。外出必须要有家长的允许。⑦不玩火,不吸烟,爱护消防设施,要懂得一些防火、防触电、防煤气和食物中毒、防盗、防溺水,以及紧急情况下的疏散知识。遇到险情时,能避免,能进行自救自护;⑧要注意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

(2)发放《光明实验小学安全教育常识二十一问》,全校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掌握相关的自救自护办法,提高防范能力。随后还进行了全校同学安全教育知识竞赛和手抄报竞赛。

(3)组织一、二年级学生观看二

(四)班的《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通过观摩,低年级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怎么拨打火警119、匪警

110、交通意外事故112、急救中心电话120。

安全大于天,没有安全也就没有了教育。我校全体教职工会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采取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把学校的安全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放心。

六、创特色 塑造学校品牌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在坚持依法治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我们牢固树立了法制意识、民主意识、创新意识、争先意识,优化管理,强化内涵,凸现了特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校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大队”、“全国消防教育示范学校”、“河北省素质教育先进校”、“河北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示范校”、“河北省示范性小学”、“河北省绿色学校”、“河北省教育科研先导型学校”、“唐山市德育工作示范校”、“唐山市普九达标工作先进单位”、“唐山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唐山市十大文明校园”、“唐山市文明单位”、“路北区师德群体校”等荣誉称号。

7.浅谈依法治校 篇七

1 依法治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依法治校, 是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实践, 是深化高等教育事业改革、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 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政法罍2003) 3号) , 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提出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 表明了教育部推进依法治校的态度和决心。2013年教育部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 (教政治[2012]9号) ,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行动指南和实践纲领。如何贯彻好、落实好《纲要》, 对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推动学校行政管理体制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依法治校、依法促教, 是高等教育领域中“民生法治”的具体体现, 是教育发达国家的一项成功经验, 是现代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标志, 也是我国教育管理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教育法制的不断深化, 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民生法治问题日益突出。高等教育管理中所涉及的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与社会之间方方面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实质上是一个典型的权利问题, 从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看, 基本手段就是依法治校。

历史表明:任何国家步入法治状态都必须创设以下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条件, 首先是要有一整套尽可能详尽的、忠实反映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法律法规制度, 这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其次是全体公民和法人, 对法律秩序所包含的社会伦理价值的自觉和坚定的信仰与选择, 这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关键和核心。由此可见, 依法治校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和管理实践, 参与性强、受众面广, 有利于调动师生员工的办学积极性, 是大学历史传承与现代大学制度的有机契合点, 彰显着独特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 是大学办学特色的有力保障, 是现代高校突出办学特色、谋求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

2 依法治校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需要

近年来, 随着高校结构布局的调整, 各类大、中专学校合并升格后层次提升, 为了促进学校的建设健康发展, 只有高度重视依法治校工作, 依法实行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明确学校党委、校长、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各种机构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规则, 才能做到相互配合, 权责统一, 依法办事。只有依法建立健全学校领导、各处室、院 (系) 部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 依法规范办学活动, 提高依法管理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 才能有力地保障依法治校的顺利推进。

要搞好依法治校工作, 学校领导首先应坚持依法管理, 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凡是关系到学校的重大问题, 如干部任免、人事调动、重大经费开支、学校基本建设、职工福利分配等事项要及时向教职工公布, 一律依法按章办事。二是学校要坚持教代会制度, 充分依靠教职工代表大会, 扩大全校教师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范围, 要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 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三是要加强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学校要做到规范化管理, 就得根据自身的办学层次、类型与特点, 依法制定、完善和修订学校章程及其他规章制度, 使学校在办学性质、发展目标、学校的组织机构与决策程序、管理体制等方面, 形成一整套依法管理校务的规章制度。如在招生和财务管理上要全面贯彻教育部和重庆市教委的招生政策和国家教育收费政策, 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 依法制订学生收费公示制度, 实行“阳光收费”和“阳光招生”, 接受社会各方监督和检查, 彻底杜绝“乱收费”现象。如对教师任职资格要严格依照《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认定, 依法聘任具有相应资格的教师, 依法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 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尊重教师权利, 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

3 依法治校是培育和增强学生法制意识的需要

邓小平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青少年是法制教育的重点对象, 具有战略意义。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他们的法律意识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能否早日实现。因此,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 特别是加强对各类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 不仅是全民普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依法治校的需要。

依法治校的关健在于转变观念, 要以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指导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 按照教育部和全国教育系统关于普法工作的要求, 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 要按规定设置法制教育课, 把法律知识作为高等学校的必修课内容, 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和师资“四落实”, 在法制课教育中渗透法律法规意识教育, 按照要求开展一系列法制教育活动, 提高学生自觉践行法律法规的能力, 提高法律素质。

要搞好依法治校, 还得通过教师的学法、用法、懂法、知法, 依法规范教师行为。学校领导要带头学习法律知识, 要把法律知识作为干部晋职、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 增强法制观念, 依法履行管理职责;为把学生培养成才, 要求教师在传授业务知识的同时, 向学生讲授与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并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注重自身形象, 为人师表,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办事效率, 不断规范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行为, 抓好学校教风、考风、学风、作风建设, 有利于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

4 依法治校是保护青年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

近年来,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学校作为未成年人眼里的第二个“家”,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起着重要作用。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是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青少年犯罪不但给自已及家庭带来不幸, 而且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青少年违法乱纪犯罪问题是社会多种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 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抓教育, 重点是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学校要“管好自已的人, 看好自已的门, 办好自已的事”。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由于社会经验欠缺, 法制观念淡薄, 常以独立主体的身份参与社会生活, 他们的生理、心理、思想尚不成熟, 是非善恶观念尚未确立, 在外界刺激和诱惑下, 往往会因一时冲动而不考虑任何后果,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 学校要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依据, 加强预防青少年犯罪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结合普法宣传, 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有针对性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 如在新生入学教育进行校规校纪专题讲座, 以培养新生的法纪观念;在3月的法制宣传月和9月新生入学教育周, 召开学生大会, 组织学生学习有关依法治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文件和法规。通过一系列法制宣传、教育, 使学生增强法制观念, 做到自觉遵纪守法。

总之,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今天, 搞好学校管理, 重在依法治校, 即依法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 让法律为教育保驾护航。这是各类学校现代管理方式的必然选择, 也是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摘要: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要求, 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推进依法治校是重视与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管理水平的有效抓手。深入推进依法治校,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需要;是培育和增强学生法制意识的需要;是保护青年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

8.依法治校各项规章制度 篇八

过去我们也讲学校法制,但更大程度上是“以法”而非“依法”。虽然国家早已颁布了《教育法》《教师法》,修订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可是由于我国教育的现状和学校领导层的主观因素,一些学校选择性执法,以学校规章制度为工具统筹对学校的管理,糅进一些个人的意志和创造。这些学校看似被管理得井井有条,实则在校定规章制度唱主角的背景下,法治遭到了漠视。从组织架构来看,校长雄踞学校管理序列格局的金字塔顶端,他对内主持校务,对外代表学校,既是行政主管,又是业务权威,甚至还有些“家长”的味道。学校的工作人员,恰如孔子所说的“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一般围绕校长开展工作,感受适用于差异化管理格局中因人而异的远近不等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无论是前些年流行一时的量化考核 “千分制”管理,还是如今在学校中实施的绩效考核机制,唯一不变的是学校的办学风格受校长的风格影响。于是乎,校长喜欢读书,那么阅读就是考核的大头;校长喜欢体育运动,那么运动就是考核的权重中心;校长喜欢抓教研,那么教研论文、学术专著、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行动研究等就是考核的权重核心;校长喜欢抓升学率,那么分数就是考核的权重重心……学校管理制度的用进废退与校长个人的嗜好有很大关联,所以一切法律法规就是他手中一张可供选择的牌,并依个人对教育与学校管理的理解,洗出一副更适合学校战略胃口的牌来。

“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从现实表现来看,以法治校是一种人治,与依法治校的精神和要求格格不入。

依法治校,本质上是要依照客观的教育教学规律对学校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在思想上要牢牢树立法治思维,在办学行为上要时时以法律法规为准则。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要克服“以法治校”的流弊而依法治校,就要始终坚持认真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与践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依法治校中,把握五大目标:即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行政,形成依法行政的工作格局;学校建设要依法决策,实施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制度;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以及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质有明显提高;建立完善的权益救济渠道,学校、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保障,形成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实现教育的公平,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同时抓好六项工作:即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加强管理;推进民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权益;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学生权益。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语文六单元搜集诗歌下一篇:学校安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