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2024-07-28

德育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共9篇)

1.德育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篇一

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

【摘要】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比成人更为强烈,对于知识的渴求也比成年人更为迫切,小学生如同一张白纸,用怎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去影响他们,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至关重要。小学生德育工作是小学生班主任的一项基本任务,相较于喋喋不休的说教,巧妙的利用一些故事、课外活动来引导孩子,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茶道、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歇后语、成语、节日、民俗活动等等,无疑为我们的这一思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和载体。教师如果可以根据德育教育的目标,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德育教育同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必然能够实现德育教育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双重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 传统文化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224-02

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排在第一位,与现代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的思想无比契合,可见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小学生教育的重中之重,随着文化建设的深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被社会各界人士所认可。而优秀传统文化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崇尚文明礼仪、诚实守信、尊亲孝亲、惜时守时的元素不胜枚举,所以小学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小学生班主任在小学生德育教育中应当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重新焕发光彩。

一、传统文化在课堂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生在课堂学习文化知识时,背诵古诗词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学习项目,由于古诗词朗朗上口,孩子们也十分有兴趣,而中国的古诗词中有大量作品中的寓意与小学生德育教育内容一般无二:如杜甫的《春望》、文天祥的《叹伶仃洋》、《扬子江》等无不是爱国主义情怀的最好诠释,教师在教孩子背诵课文的同时可以深刻的讲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和其中诗人的爱国热情;《长歌行》很明确的指出了时间一去不返的道理,教育孩子们要守时惜时;《三字经》中: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故事都是非常好的德育素材,教师可以延展开来教育学生孝敬双亲,温良恭让。还有很多成语故事比如程门立雪、刻舟求剑、买椟还珠等都蕴含了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从这些故事中领悟德育教育的深刻含义。

二、传统文化在课外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组织学生开展校园的课外活动是小学班主任老师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有不少适宜学龄儿童开展的传统文化项目,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茶道、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歇后语、成语等。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优秀的传统文化既是天然的载体又是丰富的资源库。例如京剧传统剧目《杨家将》、《岳飞传》都传递了保家卫国的崇高信念,梅兰芳大师为了不给日本人唱戏蓄胡须的故事也彰显了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而传统的茶道可以教会孩子们很多礼节和礼仪;围棋、书法等可以锻炼孩子的耐心和团队观念;民族音乐、民族戏曲、曲艺等可以通过基本功练习让孩子理解“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坚持不懈的道理;对联、灯谜可以锻炼孩子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书法、国画还能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同时一些爱国画家的事迹和作品也能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可以举办一些传统文化项目的比赛,如灯谜、国画、曲艺等,运用这些传统文化为载?w,让孩子在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加孩子的团队意识、动手能力,彼此尊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做为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同家长的有效沟通协作,在家庭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是小学生德育的重要环节,优良的传统文化在这方面也有很多的发挥空间。

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清明、重阳、中秋节等,教师可以和学生家长共同为孩子讲解节日的由来,同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民俗活动比如:剪窗花、春节包饺子、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做月饼等,以此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从小热爱劳动的优良习惯。这些节日和民俗背后通常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含义,在进行节日介绍和民俗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孩子能领会增强责任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以及团结协作等。同时还可以和家长一起通过正确的宣讲让孩子远离封建迷信活动,从小让孩子树立崇尚科学远离迷信的意识。

还可以布置一些学生和家长互动的活动,比如让孩子回家为父母泡功夫茶、重阳节为爷爷奶奶洗脚等,以此来教育孩子要尊老敬亲。还有一些玩具比如:风筝、陀螺、毽子、空竹等也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要求家长同孩子一起制作、玩耍,不但能增强孩子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还可以让孩子远离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让孩子的兴趣爱好更为广泛从而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小学教育尤其是小学德育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班主任老师应该在小学生德育过程中深入发掘巧妙运用,通过文化教育、课外活动、家庭互动等形式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各个角落,在帮助小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让小学生从小就对几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学生身为华夏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为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打下坚实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许爱英教学研究

2.德育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篇二

关键词:学生德育,实效性,文化因素

高校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 培养新一代人健康成长的摇篮, 风华正茂的青年人群、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书香浓郁的文化氛围是高校区别其他社会场所的明显标志。高校是向青年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 更是培养青年人尊重、习得和传承民族的乃至人类社会的优良文化的摇篮。就我国高校说来, 培养出的学生必须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而, 对于学生的德育处于教育内容和学生品质养成的首位, 德育内容中以社会主义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为全部内容, 民族文化中所有的精华内含都包容其中, 需要高校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大量灌输, 倾力引导, 使得高校的莘莘学子都能够成为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既清楚了解, 具有文化自信, 又乐于继承, 具有文化自觉的一代人, 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我们中华民族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他们的手中得到传承。

1 大学生德育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然联系

我国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必定包含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教育,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历经五千年岁月的洗礼, 成就和积淀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精神和灿烂瑰丽的民族文化, 无疑, 这些文明财富是陶冶我们中华民族子子孙孙道德情操的宝贵财富, 这些财富就是滋养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宝贵精神食粮。

(1) 大学生的德育是与对民族文化的自觉相联系的。文化自觉即指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子民对于本民族本土文化的自知之明, 知道其来历、过程、特色发展的趋向, 不能在文化认同上混同于他民族文化, 也不能盲目地放弃本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永远是一个民族区别另一个民族的"魂灵"。年青一代人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是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得来的, 没有家庭的熏陶, 学校的教育、社会的引导, 民族文化的知晓、认同和传承就不会实现。

(2) 大学生的德育是与对民族文化的自信相联系的, 没有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喜爱、尊敬的情感, 就不会信服我们的民族文化, 也就不会产生遵守民族传统的道德规范, 价值标准的积极性。那么, 淡漠和怀疑甚至于丢弃了民族文化的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就不是符合于党和国家所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曾经的来自于西方的企图西化我国年青一代思想意识的阴谋, 实质上也正是由文化入侵而来的, 通过西方文化的入侵, 混淆年青一代的民族文化观, 干扰年青一代对民族文化的自觉, 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 将我们中华民族的年青一代西化为失去了民族文化内蕴的一代, 这样的结果就是对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目的的背离。

总之, 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宋崇角度探讨高校的德育, 即是在探讨学生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取向, 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德育实施和学生的德育水平, 学生的精神面貌。

2 高校德育文化建设的加强

(1) 正确认识德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继承民族文化传统,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种偏离政治的方向性、淡化政治的服务性的做法是错误的、有害的;那种单纯的政治教化观念, 忽视"以文化人"的观念是片面的, 过分突出德育的政治性, 既不符合人们思想存在层次性的具体情况, 又与民族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不协调, 不利于学生德育的全面发展和正确发展。

(2)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发展的文化自觉的理念

"以人为本"文化自觉理念的根本着眼点在于文化的人化, 而不是文化的形式化和政治说教化。学生是一个个富有自我意识、个性心理和胜生理特征的人, 高校德育教育要尊重学生、启发引导学生, 以民族文化的优良品质熏陶和感染学生, 建设一种人本的、人性的、人文的学校德育文化, 只有学校的德育文化赋予了学生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只有学生的精神生命得到了自由的发展, 才是学校德育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

(3) 把"三个有利于"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的标准融入德育过程中去, 既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德育, 也坚持汲取当今时代时尚文化的有益成分。将对学生的德育方法和的与流程建立在双向交流、互动求同的基础上, 让学生接受德育引导与德育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与学校的德育目标建立在和谐共生实行的过程中。可想而知, 政治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融汇与一体的大学生德育教育一定是有血有肉、可知可感的, 对于大学生所开展的这种德育教育更会具有影响力和教育力, 正如这样的道理:一个对德育活动怀有激情、热情高涨、积极地思维定势的人, 对德育施教的效果一定很明显。

参考文献

[1]彭虹斌.从"实体"到"关系"[J].教育研究, 2006:01.

3.浅析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因素 篇三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体育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大部分体育运动项目具有群众性、锻炼性、娱乐性、纪律性、竞赛性、知识性特征,因此,他不仅对学生增强体质,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具有重要作用,还能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培养锻炼习惯都是极其重要的,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养成遵守纪律、勇敢顽强、团结友爱、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曾经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育皆寄于体,无体是无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可见,体育与智育、德育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通过体育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本身也是学校体育的任务之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增强学生体质,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

一、通过体育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个国家体育运动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国民身体素质的状况,而且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的水平,还能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准。因此,通过体育课的教学,以旧中国极弱、屈辱的体育发展史和新中国建立以来体育战绩取得的巨大成就,向学生展示我们伟大祖国怎样从“东亚病夫”发展为亚洲体育强国的东方巨人的辉煌历程,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具有特殊的作用。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理论课或专项技术课的教学中,结合我国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不畏困难、艰苦拼搏,为国争光的生动事例,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二、通过体育课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体育运动项目中有许多是集体活动,抗争激烈,不仅要求每个队员在竞赛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体能和技术,而且要求全体队员的整体默契配合、同心协力完成技术动作或实现战术意图,取得胜利。这不仅对学生正确理解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以及正确地处理这些关系,是十分有利的。还可以使学生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和不足,摆正自己的位置,这也是体育教学的独特之处。

三、通过体育教学进行纪律道德规范教育

体育课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课程,为了使体育课能够顺利、安全、有序地进行,体育课中必须有较严的纪律要求,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在竞赛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竞赛规则作为行为准则,在规则允许范围内竞争,发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不能只为了争得名次违反体育道德。青少年学生具有求动、求乐、求知识和自我表现欲望,加上这一时期的生理、心理特征所决定,他们表现出一些与教学常规、教学要求不相协调的行为和错误的言行,这时教师要用竞赛规则、道德文明从思想方面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

四、通过体育课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体育是勇敢者的事业、奋斗者的事业,不畏困难拼搏进取、挑战极限是体育的精神所在。我在每年昭通市夏季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看到,有个别的学生在跑800米或1500米时,跑了一半或一半多一点时,就放弃了,但是在别人看他完全有体力跑完的。这样的同学就缺乏意志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而有一些同学在短距离的比赛中摔伤了,尤其是在跨栏项目中摔得鲜血直流,并且明知就算重新站起来跑完也是最后一名,可还是要坚持冲过终点线,这就是一种精神。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不怕困难、拼搏进取、艰苦奋斗的精神。对学生做某一件事要不怕艰难险阻,要有始有终并坚持到最后,有良好的帮助。

4.德育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篇四

系别:信息处理与控制工程系班级:过控092班姓名:刘贻龙

学号:200905260217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民族。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国家正统,道德教育不但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想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首先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而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就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

心壮志。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明确提出官员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在孟子的论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体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诚然。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一个人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谈论治理国家呢?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教育方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道德结构的思想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虽然没有关于品德心理结构成分的系统阐述,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极着丰富的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强调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忧”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在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憎、好恶态度。

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见仁德中含有“爱”和“恨”两种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义务有发自内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均强调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提出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已成为激励华夏儿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激励。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转变为道德行为。不能践履自己的道德诺言.这是一种可耻;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言语慎重迟钝.行动却敏捷干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坚守仁德规范,甚至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背仁德;一个人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甚至在“流离痛苦“的时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说,即使遭遇不幸变动、困难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坚持道德操守。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概括起来,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启发诱导法

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愤”、“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养成道德习惯。

2.因材施教法

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行示同方式的道德教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导他。

3.以身作则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在具体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品德考评法

在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心理考评方法。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线.进行品德考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例如,孔子评价“孝道”的基本标准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尽管这一标准在当代看来。显得有些片面、可是如果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道德标准来看。依然是一种具有实践价值的考评方法。概括的说.中国传统品德考评的方法主要有谈话法、观察法和自我评价法。

三、结论

5.德育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篇五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国际合作部于2011年12月21日下午在我校实验剧场举办了“迎圣诞韩语文化活动比赛”,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孙兵校长和家长们的充分肯定。载歌载舞的同学们,尽情的展现着才艺;留学归来的学子,娓娓道来在韩国留学的经历和发展;校长和韩籍老师也和学生们同台表演;三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了,同学们仍然意犹未尽。这是国际部师生共同的一个盛会,是国际部德育工作的一个亮点,是国际部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特色系列活动。

国际合作部本着“明智尚美”的校训,在成立的五年来取得了硕果累累,成功的开创了我校国际化发展的办学模式,先后和8个国家20多个国际学校进行着交流,现国际部开设有“商务韩语班”,相关专业有计算机应用,美容,酒店管理等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韩国大学继续学习,获取韩国大专或本科文凭,其中计算机应用、机械、电子、经营等专业为韩资企业订单班,就业方向为三星,LG等在国内的大型韩资企业。目前我校已经有两届学生到韩国大学留学。国际合作部通过“韩语文化”系列德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德育活动成长,不仅促进了学生的韩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和礼仪素养,塑造和培养了国际化的人才,也打造成了我校优质特色品牌专业。

2011年12月22日

6.资料:中国文化中的和平因素 篇六

中国具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是和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国的和平文化源远流长,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普遍尊重。英国哲学家罗素作为有先见之明的西方学者,早就指出:‚(中国人)统治别人的欲望明显要比白人弱得多,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尽管中国发生过很多次战争,中国人天生的面貌仍是非常平和的‛

中国传统文化有丰富的和平文化资源。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三大派的和平论:秩序的和平论——儒家,行动的和平论——墨家,取法自然的和平论——道家。他们的思想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一直延续着中国的和平文化。也就是说,和平文化深入于中国文化的骨髓。

中国文化的内容是讲求和平,反对冲突和战争的。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有巨大影响。儒家强调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不强求别人,不干涉别人的事情。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别人不赞同自己的观点时,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当自己不赞成他人的做法时,‚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提出劝告,对方不理睬,也不以武力去强行制止。当双方之间出现分歧时,应当礼让,避免冲突,‚君子无所争‛。当对方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时,也要冷静对待,不要以怨报怨,而要宽容大度。儒家反对流血冲突,‚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对于不赞成自己观点的其他民族,只能通过道德去感化他们,而不应当动用军队去征讨。如果冲突已经发生了,必须和平解决冲突。‚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和解是解决冲突最好的办法。无论是大的战争还是小的冲突,都应当通过‚和‛来解决。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和平思想。认为大国地位不能靠武力来确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望只能靠自己的道义感召力来获得,孟子反对以武力征服小国。孟子反对强国试图凭借武力统一天下的做法,他严厉谴责通过征伐扩张强权,认为依靠武力征服别国,是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草菅人命,这是罪大恶极的行为。但是,儒家也强调必须有必要的自卫.如果别人发动武力攻击,就必须以武力去应对。不组织军队,不进行军事训练,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一旦别国侵略,百姓只能束手待毙。所以儒家思想中的发展军备是防御性的,是为制止和对付敌国的侵略。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仅次于儒家。与儒家相比,道家的和平反战思想更为彻底。道家首先从意识上反对争斗,倡导‚不争之德‛。老子说:‚水利万物而不 1 争‛,要象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与事无争。认为在意识上‚不争‛,就不会和他人或他国发生冲突。道家还强调要消除争斗的能力,倡导‚柔弱之道‛,认为力量强大了会带来灾祸,‚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不以兵强天下‛。道家明确反对战争,认为军队是凶害之物,没有任何好处,残害人民,荒芜田地,‚兵者,不祥之器‛。

墨家兼爱非攻,不主张打仗,可以说是爱好和平的思想。

中国独特地理环境中孕育出的中国文化的和平反战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对外战争和对外交往。中国的对外战争基本都是迫不得已的、防御性的,近代以前是为抵御游牧民族入侵中原,战争大都是在自己的国土上进行的。和亲、修长城、守边关是中国古代对外防御战略的主要特点。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中国也很少以强凌弱,凭借武力压迫和吞并弱小民族,而往往如孟子所说,‚以大事小‛。历代统治者对来华访问的外国使节都给予尊贵待遇;明朝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并未象西方殖民者那样进行掠夺,而是为展示自己的天朝大国形象,给沿途各国带去了珍贵的珠宝、锦缎、瓷器等,虽然主观上有自大的一面,但客观上是通过软实力,以和平方式显示自己的影响,促进了与其他国家的物质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近代以来,中国更是只有遭受列强侵略、欺凌的经历,而从来没有对外扩张的历史。一次次的战败、求和、割地、赔款,使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屈辱。

历史文化和历史遭遇影响着今天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与一切国家友好往来;但同时又有原则,有自己的立场,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主张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反映了‚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和为贵‛的传统思想。而既不干涉他国,同时反对他国干涉,反对战争,反对使用武力,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行为的政策,也是结合自己文化传统和历史教训而制定的。这既是儒家反对‚以力服人‛和道家主张‚不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又是基于自己近代的遭遇而表现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近代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不应该在中国重演,也不应该在世界其它地方重演。

7.传统文化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篇七

一、孝为立人之本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时代新风。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创建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美好风尚。古人认为, 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 是构成社会最重要的五种人际关系, 称为“五伦”。“五伦”是自然而然的, 既是人的天性, 又是自然规律。顺应人的天性可以建构起社会伦理基础, 遵循自然规律可以建立起社会道德标准, 这既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更是文明社会的开端、和谐社会的基础。孟子进一步将“五教”表述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使之成为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亦成为数千年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难以想象, 一个连生其养其的父母都不能爱、不能孝敬的人, 能指望其爱他人、爱国家。古代圣贤相信, 只有教育学生学会理解和处理好这五种社会人际关系, 学会做人, 才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实现个人人生幸福、家庭美满、事业成功,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二、礼为立人之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 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 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礼者理也, 礼是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条理, 为人的素养, 就是人与人交往时的最合于道理的行为方式, 社会要走向和谐, 就要克服混乱无序的状态, 人人懂得互相尊重、彼此谦让, 这就需要礼来引导;义, 是公道正义, 讲诚信, 重友情, 大义秉公, 光明磊落, 作风正派, 不搞阴谋诡计。人见到合理的事情, 即使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 甚至很危险, 也应该挺身而出, 以维护公道, 声张正气, 即后人常说的“见义勇为”。义是伦理不坠的支柱, 是充盈精神的源头;廉, 是清廉, 高尚, 无私无欲, 不贪不占, 洁身自好, 奉公为民。古代的士, 都把清廉作为重要的操守来对待;耻, 是对不当的言行举止有羞愧之心, 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礼不愈节, 义不自进, 廉不蔽恶, 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 不自进则民无巧诈, 不蔽恶则行自全, 不从枉则邪事不生。管仲认为, “礼、义、廉、耻”与法相比, 比法更重要, 是支撑国家大厦的四根柱子, 如果有一根断裂, 政权就要倾斜。孔子发展了管仲的礼义治国的基本思想, 并把廉耻看做人之价值认定的标准。《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九十一中, 欧阳修论曰:“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礼义, 治人之大法;廉耻, 立人之大节。况为大臣而无廉耻, 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乎? 人须“知命、知礼、知言、知仁”。在曾国藩看来, 你可以富贵, 也可以贫贱, 但不能因富贵贫贱而丧失了做人的标准。历史上, 为富不仁者有之, 贫贱而沦为鸡鸣狗盗之徒者有之, 有青春和力量不去凭本事吃饭, 而是游手好闲, 甚至甘为盗贼者有之。怎样才能避免自己的子孙成为这样的人呢? 曾国藩认为, 在教导子孙掌握生存的本领和技能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教导他们“学做圣贤”。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皆以道德建设为前提, 道德是构建和维系法律的基础, 必须使全民牢固建立“礼、义、廉、耻”的道德基础, 才能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

三、学为立人之基

曾国藩把读书视为立人兴家的根本, 他指出:“凡天下官宦之家, 多只一代享用便尽, 其子孙始而骄佚, 继而流荡, 终而沟壑, 能侥幸延长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 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 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 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强调了读书对立人兴家的重要意义。古时多数家庭神 龛上有对联:把祖宗一炷清香, 必诚必敬;教子孙两条正路, 宜读宜耕。狭义的“耕”代表古代农耕社会的最基本的生产模式, 即通过男耕女织维持生计, 可以自守。广义的“耕”, 是指要有一种谋生的职业和手段, 不论士农工商, 三百六十行, 行行走得通, 行行出状元。“读”代表基本教育, 就是教弟子读书。读书是发展的阶梯, 进则可求取功名, 退则有基本的文化素养, 知书达理, 不做愚夫愚人, 且可长传家教, 代代相承。庄子有言: 水之积焉不厚, 则其负大舟焉无力。养者即积之谓也, 积之道如何, 亦惟勤敏悦学而已。”曾国藩推崇清朝宰相张英的家训“聪明斋语”, 他说:“我立家训, 更无多言, 只有四句:读书者不贱, 守田者不饥, 积德者不倾, 择交者不败。”在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 读书不仅可以“卫身”“谋食”, 且可以提升气质, 明辨事理, 陶冶情操。因此曾国藩向家人表示“愿代代有读书种子”。 旧时有“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千钟粟”的说法, 一定程度上是封建糟粕, 值得批判, 但也有其时代的合理性, 而且正是科举制度虽然有诸多弊端但始终受追捧的原因所在。当然,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 对于文化的历史遗产, 应持批判地吸收的态度。比如, 当今所说的“知识改变命运”, 也与古人倡导读书的思想有很大的相通之处, 且为众多靠读书、靠知识改变了命运的事例所证实。三字经中所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 都是要求人们自幼读书学习。通过勤奋读书, 能成人、成才, 为两个文明建设,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打下坚实基础。

泱泱我中华, 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凭着这份历史遗产, 中华民族有过举世瞩目的鼎盛时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而巍然屹立, 就在于其人民有着优秀的文化传承。如今, 中华文化日益走向世界, “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 中华传统文化一定能在学生德育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经历几千年积淀和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 包含丰富的道德内涵, 其中的一些优秀思想成分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借鉴意义。在德育教育工作中, 教育工作者应该善于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有效成分, 在弘扬优秀传统道德的同时,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关键词:传统文化,学校教育,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2013.

[2]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3]管子.

8.德育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篇八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名言。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一个人接受了教育只是知识渊博,但是连一个最基本的人的品质都缺乏,那么他所接受的整个教育都是失败的。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大量的德育因素。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挖掘语文教材当中的德育内容,充分发挥语文这门学科的德育作用呢?根据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我认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把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陶冶学生情操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深入挖掘每个单元的德育思想,然后根据每个单元的德育任务,具体制定在每篇课文中渗透德育的具体办法,然后再有计划地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穿插德育教育。

一、积极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

人教版语文教材选取了各种类型的优质文学作品,有塑造人物高尚品质的;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崇尚自然之美的;有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文字极其优美的;也有语言朴实质朴的……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课文,都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作品不同的美,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享受着美的熏陶,并感受真善美的思想。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语文学科的德育优势,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切忌空泛、枯燥地说教,人为地拔高,要避免在教学中走极端:既不能光讲授语文知識,也不能只强调思想教育。教师要深入备课,在教学中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理,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

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让学生体会到了桂林山水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从而激发了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了“圆明园毁灭”这段屈辱的历史,认清了八国联军的侵略罪行,激发了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更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让学生体会雨来的坚强,懂得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高尚品质。

二、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和德育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教师要借助扎实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自制教学课件,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使德育无处不在。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这个魔法师把课文描写的情境利用艺术手段逼真地再现出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课文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欣赏文章时,应该由文入情,观于目,动于心。教学中,抓住字、词、句,结合听说读写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借助扎实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作文教学中,适时渗透德育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创造性地提炼生活,美化生活,融自己的情感于一体的自主创造的思维过程;更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劳动,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和内在真实的感受。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与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全面观察社会,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现实中的假恶丑,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念,有机渗透道德教育。例如,教师告诉学生:“父母或是爷爷奶奶辛苦照顾我们,培养我们,披星戴月,忙忙碌碌,实属不易。”习作时,启发学生回顾学习、生活中亲人们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诲,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典型的场景来表达自己对父母或是爷爷奶奶的感激之情,培养他们孝敬爱戴长辈的优良品质。

四、利用课外延伸活动,延续德育教育

切实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推动德育教育。语文课外活动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而且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课外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例如通过开展排演《陶罐和铁罐》话剧,调查身边的环境污染,名人成功故事会,“孝在心中”之类的演讲,制作《我的成长册》等活动,我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五、尊重学生独立的思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正处于童年向少年过渡阶段,有了一些个性倾向性,并有了很强的自尊心,总想摆脱成人的束缚。小学生想独立却又不能独立,不能独立却又偏偏想独立的矛盾和倔强心理常导致他们犯错。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宽容学生呢?只有理解学生,才能宽容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消除学生自卫和自辨心理,也才能建立信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教师说的话学生才会听。要想达到平等教育,需先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睦的班级环境和班级气氛。

9.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研究 篇九

在希腊人眼里,语言是文明的标志。语言与文化,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课题。在当代人文科学的研究中,语言的文化功能正受到越来越广泛、深入的关注。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使用本族语的各国内部是这样,作为国际交流媒介的“外国语”也是这样。在当今这个变得越来越小的世界上,各种语言的使用范围,常常跟一个国家、民族的国际地位密切相关。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向世界推广自己的语言,以增进与其他国家的了解和各方面的交流。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作用,也在于此。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已经度过了40多个春秋。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不断扩大,世界上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国外学汉语、使用汉语的人数也在激增。

但在实际的汉语教学中,我们遇到很多困难,尤其是文化方面。“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它如同“瓶颈”一般,制约着外国学生汉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外国学生觉得汉语难学,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不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那么应如何加强文化因素的教学呢?我们认为,可以比照、借鉴儿童学习母语文化的方法、途径,从中找到一条适合外国人学习目的语文化的方法和途径。在儿童学习母语文化的过程中,父母长辈会向他们传授本民族的文化,其本身也具有接受、容纳这种文化的心理和生理机制。我们认为,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加强课堂教学本身,而且还要加强整个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有机配合。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汉语语音中的文化积淀(汉语的音节构成要素,汉语的音律)

汉语是一种很讲究音乐性的语言。汉语的句子组织在语法规律之外,还有着音节平稳的规律。无论骈文、散文、口语都是如此。双音节的平稳,发展到以双音步为基础的词组节律平稳。例如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凡植物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由于音节整齐,所以古文不用标点符号也能使人自然断句,明了意义。汉语的音乐性比西方语言突出,这种音乐性绝不是文学作家人为地创造出来的,而是人民大众在口头语言中自然形成的。它说明汉族人习惯堆砌一连串的词组来表达复杂的思想,用词组的语词之间的先后顺序和一个个停顿来启示语法脉络。音乐性与顺序性组合,显示出汉语语法的简易性和灵活性。

汉语的语音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单音节重复成为重音,二是单音附加成为附加语词的相属连语,三是单音分合成为合音或双声叠韵,四是单音变化成为平仄。

汉语语法中的文化习惯(汉语语序的安排,汉语的重话题现象)在语法系统,陈述性文化知识主要指汉民族朴素的辩证的整体观念和发达的直观体悟的具象思维相适应的汉语的意合特点。汉语句法组织上主体意识性强,重“意”不重“形”,形式上框架简明,没有繁多的标记,表意上却十分灵活,富于弹性。像汉语的词多跨类与活用,虚词与词序在句法组织上具有重要作用,有的句子成分常省略或移位,以及大量的流水句等,大都是汉语语法的意合特点的体现。

汉语的特点也在文学语言中有典型表现。例如汉语以名词为重点,造句中可以有不用动词的名词句。由于名词比动词更具体形象,状景抒情特别适宜。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用名词句组合意向,音调铿锵,有独特的表现力。

语序和虚词是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汉语没有英语、俄语等印欧语言那样的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也没有日语那种格助词,主要借助于虚词和语序的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人们在遣词造句时,词语必须按照一定的词序排列。语序就是词与词组合时的先后顺序。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述语之后,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前,补语在谓语中心词之后。在汉语中,语序改变了,结构关系和意义也会随着改变。如:

大大的眼睛(偏正关系)→眼睛大大的(主谓关系)工作努力(主谓关系)→努力工作(偏正关系)转播中断(主谓关系)→中断转播(述宾关系)早来了(偏正关系)→来早了(述补关系)

以上的词组虽然构成成分相同,但语序不同,表达的语法意义也就不同。汉语是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的语言,汉语的结构关系更多地不是靠形态变化来表示,而是靠语序来决定的。

虚词在语言的组合中起联系作用,虚词的有无和不同虚词的运用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如:

小王这个孩子(复指关系)→小王的这个孩子(偏正关系)市场繁荣(主谓关系)→市场的繁荣(偏正关系)蒸馒头(述宾关系)→蒸的馒头(偏正关系)我的父亲(偏正关系)→我和父亲(联合关系)

以上词组添加了“的”或将“的”换成其他虚词,词组的结构关系和结构意义都发生了改变。而有时某些词组加入虚词后,结构关系虽然未改变,但语义却发生变化。例如:

北京饭店→北京的饭店 孩子脾气→孩子的脾气 阿Q性格→阿Q的性格 十斤鲤鱼→十斤的鲤鱼

这些词组添加“的”后,词组的结构关系仍然是偏正结构,但是语义却不同,如“北京饭店”本来是专有名词,特指某一家饭店,添加“的”却变成遍指所有在北京的饭店。可见在汉语里虚词也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语法手段。复合词、词组和句子的构造方式基本一致 复合词、词组合句子是不同层级的语法单位,尽管这三者存在着等级和功能的区别,但从构造上来看,它们是一致的。

复合词内部语素与语素之间的构造关系与词组的构造关系基本一致,如词组有联合、偏正、述宾、述补和主谓五种类型,复合词也有联合、偏正、述宾、述补和主谓五种类型。例如:

结构关系

复合词

词组

主谓关系

气喘

气息微弱 联合关系

聪慧

聪明能干 偏正关系

小学

小型设备 述宾关系

美容

美化校园 述补关系

说明

说得明白 历史语法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今天的词法就是昨天的句法。现代汉语的许多复合词,在古代曾经是词组,如:学习,风雨,矛盾等。汉语的词组构造与橘子的构造也基本一致。从理论上说,汉语中的自由词组加上句调就可以单独成句,如“你走!”、“去游泳?”。因此,词组合句子在结构上的一致性非常明显。例如: 结构关系

词组

句子

主谓结构

色彩鲜艳

这件衣服的颜色很鲜艳。偏正关系

美丽校园

多么美妙的音乐啊!词类与句法成分没有对应关系

印欧语中词类的功能比较单纯,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名词只能作主语和宾语,动词只能作谓语,形容词只能作定语和补语,副词只能作状语。但汉语里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除了副词主要作状语、区别词主要作定语外,其他词类都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例如名词除主要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外,还可以作谓语和状语;动词主要作谓语外,还可以作定语、主语、宾语和状语。

汉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汉语词的最基本的构成形式与汉文化,汉语词的单双音形式变化与文化意义内涵的变化,汉语词的构造形式与概念表达方式)想要讲清楚汉语,我们自己必须先了解汉语和其他语言的区别在哪里。现代汉语词汇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音节角度上,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

第二,使用频率上,单音词占一定的优势,而且在高频词语中单音节更占优势。第三,构造规律上,构词语素以单音节语素为基本形式,构词方法多种多样,但复合法是构词的主要方式。

第四,发展趋势上,有明显的双音化趋势。同时,在中国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民间歌谣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用众多的同义词的衔接来推进诗意,组织一个变化而又统一的世界的。例如《诗经·周南》的《关雎》一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歌中的关键词“流”“采”“芼”,都是采集的意思,只不过“流”示其顺流而采,“芼”示其有所选择而采。又如《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诗中的“萋萋”、“莫莫”都是茂盛的样子。古人将自己对世界万象聚散离合、有机统一的理解,透过语义的汇通与条理固定下来。词义系统成为人的世界蓝图,语言观成为人们的世界观的基础。

汉语语法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词语的形式和功能都具有弹性。

重言可以伸缩。伸则单音不足以摹物状声而衍为二声。如“关关”“洋洋”“茫茫”“呦呦”,或单词硬叠传神,如“高高”“低低”“大大”“小小”。所以《诗经》“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毛传》以单字解释:“直言曰言,论难曰语。”缩则《毛诗序》中“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在后世诗人中成“周道荡无章”(谢瞻《张子房诗》)。

连语可以伸缩。伸则《诗经·周南》“陟彼崔嵬”,《楚辞·九辩》“君不知兮可奈何”,缩则“崔嵬”疾言为“卒”(《诗经·小雅》“渐渐之石,维其卒矣”,郑玄笺:“卒者崔嵬也。”),“奈何”疾言为“那”。此外,“犹豫”单用为“豫”(《楚辞·九章》:“一心而不豫兮。”)。

语缓可以増字。例如《诗经·小雅·车攻》:“徒御不惊,大庖不盈”,王引之《经义述闻》视“不”为发声。又如虞曰“有虞”,夏曰“有夏”,邦曰“有邦”,家曰“有家”,皆因一字不成辞,加“有”而为复音语词。语急可以减字。例如古汉语中以“如”为“不如”,以“敢”为“不敢”等。《论语·颜渊》“吾得而食诸”,《史记·孔子世家》引作“吾岂得而食诸”。复语可以单义。顾炎武《日知录》:“古人之辞宽缓不迫,如得失,失也;利害,害也;缓急,急也;成败,败也;异同,异也;赢缩,缩也;祸福,祸也;皆此类。”《马氏文通》中指出:“古籍中诸名往往取双字同义者祸两字对待者,较单辞只字其词气稍觉浑厚。”可见,偏义复词是语词的弹性在“词气”作用下的结果。

汉语的词在自身的组合和上下文中的组合中有很强的形式张力。这种张力是适应汉语组织中音韵协调的要求而起作用的。

汉语中有些词是具有文化附加义的。例如“牛”,除“牛”的本义,“哺乳动物,身体大,趾端有蹄,头上长有一对角,尾巴尖端有长毛。是反刍类动物,力气大,供役使,乳用或乳肉两用,皮、毛、骨等都有用处”(《现代外语词典》)外,它还有不少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我们统称为“文化附加义”。

第一:汉语“牛”可以作为这类动物的总成,不论再如何细分,只需在“牛”之前加一个限定词素即可:黄牛、水牛、牦牛、公牛、小牛。但英语不然(虽然有个总称cattle,其含义也是模糊的,也可以作为“牲畜”的总成)每种“牛”都有一个专名,而且在构词上不带总称cattle,如bull(公牛)、cow(母牛)、calf(小牛)、buffalo(水牛)等。

第二:汉民族赋予“牛”很多独具的文化内涵: A. 表示人的性格倔:牛脾气

B. 表示人的头脑不灵活:钻牛角尖

C. 表示人自负:吹牛、牛气、吹牛皮、牛儿 D. 表示数量多:多如牛毛

E. 表示力气大:九牛二虎之力、牛劲儿 F. 表示勇敢:初生牛犊不怕虎 G. 表示无知:对牛弹琴 H. 表示默默奉献:老黄牛、孺子牛

以上所举八种喻义,是“cattle”(牛)所没有的。或者说母语是英语的人对“cattle”这个词,或其指称的动物“牛”的喻意是受制于其母文化的。

汉字的文化性(汉字的读音,汉字的结构和写法)外国人对汉语和语言文字理解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汉语语言认识和对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理解的困难。

汉语的文字体制和汉语的特点有关。

西方语言是一种形态丰富的语言,它的语音形态提供了该语言词法、句法、语义方面的较完整的信息,因此西方语言必然走拼音文字的道路。通过识读拼音就可以全面掌握该字代表的词形所反映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汉语是一种形态简单的语言。汉语句子的词法、句法、语义信息的大部分不是显露在词汇形态上,而是隐藏在词语铺排的线性流程中的。正如语言学家洪堡特所说:“在汉语的句子里,每个词排在那儿,要你斟酌,要你从不同的关系中去考虑,然后才能往下读。由于思想的联系是由这些关系产生的,因此这一纯粹的默想就代替了一部分语法。”正是基于汉语认知的这种特点,汉字在表达口语的时候,不能不以象形表意为造字的首要原则,增强单字本身的信息含量,便于读者从上下文的联系中获取语词的确定信息。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它由形、音、义三个要素组成。汉字从商朝的甲骨文算起,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但这期间,汉子的形、音、义统一的特点一直没有变化。汉字数量多,结构复杂。拼音文字的基本单位字母的数量多是有限的,最多不过十几个,而汉字的基本单位字的数目却多得惊人。一般认为,汉字的数目累计起来应该超过5万。同时,汉字的构造方式也多种多样,结构单位也有一定的数量。

汉字具有很强的超时空性。由于汉字跟语音的结合部那么密切,而跟意义的结合更加密切一些,使得汉字更加具有超时空性,而语音随着时代和地域而有很大的变化,文字就不能再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能准确记录语音。

语言与文化

美国人类学、语言学学家Edward Sapir就指出,与其说人类生活在客观世界、社会活动之中,不如说人类更大程度是生活在特定的语言之中。如果以为一个人可以不运用语言而使自己基本上适应现实,那是错觉。因为“现实世界”是建立在语言之上的。Whorf(Edward Sapir的学生)则进一步认为语言体系本身决定了一个人在世界上发现什么以及对此有何想法。由于各个民族语言体系不同,导致不同的语言集团有各自特定的思想和认知方式,有根本不同的世界观。如果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如果我们没有能力进入和理解其他国家兄弟的认知和情感,全世界兄弟团结合作的理想就不会实现。

究竟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哪些心理特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以及哪些风俗使中国人形成了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以中国人的祝词为例: “祝您健康长寿!”“祝你财运亨通!”“祝你步步高升!”“祝您工作顺利!” 为什么说这些?中国人寿、富、贵、顺的幸福观使然。为什么说一个女孩子长得漂亮,是“一笑两个酒窝”,这是中国人的审美观。中国人对自然现象的内心感触、对客观世界的心理感受也对语言的使用有所影响。例如:

描写一个正面人物,常常说“他‘红’光满面”,而形容一个人心狠手辣,就说他太“黑”;

说大家正在关注的事情或流行的时尚,用“热”,什么“汉语热”“计算机热”等等。

形容一个人匆忙的样子,说“风风火火”,说一个人待人不热情,就是“冷若冰霜”。

上一篇:六一活动—家长发言稿下一篇:让自然去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