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行政管理论文

2024-07-28

中小企业行政管理论文(精选8篇)

1.中小企业行政管理论文 篇一

中小企业行政人事管理制度

欢迎加入本公司,员工应服从管理,尽心尽责做好本质工作,为促进公司发展、效率,增加员工收益,特制定以下制度,希望大家遵照执行。

一、基本素质: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团结互助,忠诚和蔼,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虚心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素质和业务技能,富有积极的上进心和职业自豪感及精神。

二、每天早上需10点之前,按时上班,坚持到岗上位。

三、产品需每天清底,保持±5个左右的出入,否则自负。底不要留太多,保持120左右,底多,少币了自己负责。

四、账面要清晰,漏账、错账、假账一律罚款2。

五、每天两条账必须要到账纸,多与老板沟通,搞好关系。

六、每月每人保持一台位置的标准,达标1台奖1,2台以后都是奖2,不达标者罚2。

七、凡是企业新放产品,撤离产品,发放月租,底单,必须当天上交,以便清查,拖拉者罚2。

八、管理员每天不定时的抽查各组、板表、底单、底币,不合格者罚。

九、员工必须坚持在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内,不得越界别人的区域。

十、爱护企业财物,交通工具,谁包干,谁负责,丢失自赔。

十一、每晚1点之前回宿舍,外出工作办事,需说明,否则后果自负。

十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晚上不要吵闹,大声喧哗。

十三、宿舍不得带外人或其它员工,相互跨越,违者重罚。

十四、新人来企业,未满半个月,一律没有工资,谁叫的人,谁负责。

十五、员工请假,辞工都要提前2星期向管理人员诉说,辞工之后,押金一个月后退还。

十六、员工没有请假,没有投诉者,工作积极者奖1。

希望大家遵守、配合,严格执行。有什么好的意见,大家相互沟通交流,本制度以公布之日起生效。

2.中小企业行政管理论文 篇二

一、中小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重要意义

首先, 成功的知识管理策略的实施, 可使中小企业决策者利用恰当的时机、合理的渠道、合理的方式以相对较低的成本从外部获取较丰富的知识资源, 降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提高企业的决策、判断水平。其次, 有效知识管理推动隐性知识显性化, 推动隐性知识在组织内部有效传递, 实现知识有机地生长, 使知识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再有, 有效的知识管理可有效培植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促进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 并激发创造热情, 提高个人创新能力, 进而提升整个企业的创新能力,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后, 有效的知识管理有利于感知外部环境变化, 整合企业资源, 实现对市场快速有效的反应。

二、中小企业知识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

现代社会, 有效的知识管理必须借助于各种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需将计算机作为知识创新和创造过程中的辅助工具。发挥它在传递、存储和处理显性知识方面的优势, 但却不能忽略人本身知识载体和创新主体的地位。注意到人的管理, 即人力资源的管理这一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企业员工中的巨大知识潜能主要是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存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缺乏, 如何利用好其有限的人力资源就显得更加重要。知识管理不仅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把员工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从而实现在组织内部的广泛传播与共享, 还要借助人力资源管理将部分隐性知识直接进行传递和创新, 实现隐性知识在组织内的生长, 同时还需借助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引入机制使知识的总量得以扩展。

三、中小企业知识管理与资源管理的整合

中小型企业必须整合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通过塑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 采取合理的人力管理措施, 实现选好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1、把好选人入口, 奠定知识管理基础条件。

中小企业的人才选拔要求其要更加重视候选人的能力素质。所选人才一定是要能为组织增添新的知识资源, 并乐于知识共享, 乐于从组织的角度实现知识的传递与生长。同时还要重视候选人的发展潜能, 选人者以企业的学习成长为选择的依据, 着眼于员工的潜能开发, 选择的人员一定是一个有知识、愿学习、善学习、能创新的人。中小企业只有选人目标明确、标准恰当、机制合适, 才能把好关口、奠定用人基础。

2、做好用人事宜, 促进知识管理的平台搭建。

用人机制是否合理, 是否形成了良好的知识交流氛围是决定能否用好人才、促进人员知识传递、共享、成长直至企业知识成长关键要素。为了推动知识管理, 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敢于交给员工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 敢于赋予员工自主行事的权力,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制约和束缚, 激发创造动机、增强其创新活力, 并使其创新的激情得以在整个组织弥散。同时, 企业还可通过人员轮岗制及跨功能团队的形式加强内部知识的交融与共享。中小企业规模较小, 知识传递渠道应更加方便通畅, 但重要的是如何使显性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传递更加有效。

中小企业人员较少, 只有用好人才会使人力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 并在每个人在做好自己职责时不断激发并传递其本身的知识资源, 以利于组织的成长。当然中小企业要想用好人除了要选好人之外还需注重人力资源的发展, 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3、搭好育人平台, 构建良好知识管理文化氛围。

中小企业要发展, 首先应是人的发展, 是人力资源的发展。育人, 不仅在于人员知识量简单增加, 更在于知识挖掘与文化观念改变。中小企业要形成一种组织个人乐于进行经验分享的文化氛围, 乐于让别人分享自己经验, 乐于向学习他人知识。另外, 要加强员工的学习培训, 让组织中精尖人员承担起帮带的责任。除利用一定方式使部分隐性知识尽量显性化以外, 还要在人员直接接触交流中形成隐性知识的心传效果, 实现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传递与创新。同时, 还要将内部培训与外部交流有机结合, 注意向与自己相类似的大企业学习。再有, 知识管理要用好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 实现知识科学编码、快速处理, 要改变培训方式, 借助网络技术, 提供更多更的学习内容、更便捷的学习渠道, 推进知识的分享、交流、整合与创新。

4、守住留人门户, 实现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相对稳定意义重大, 特别是创新型知识企业。企业中掌握着核心知识人员的流失会使企业的蒙受重要损失。企业要留住人, 就需建立起一整套吸引人、留住人、激励人的机制, 使员工愿意为企业服务, 乐意分享知识与信息。

应该看到, 知识, 特别是隐性知识确实分享困难, 若分享者再得不到应有回报或报酬, 结果可想而知。因此, 企业可将知识分享纳入预算, 企业的管理者要善于为知识定价, 设置科学的薪酬系统;要善于区分知识资源载体人的差异性, 使之各取所需, 各有所得, 人尽其用。同时, 要关注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采取合理措施。中小企业要想留住员工, 薪酬系统要同时具有“外部竞争性”和“内部公平性”。“外部竞争性”就可以弥补人们对于中小企业本身所具有的劣势观念的影响;“内部分配公平”同样会让员工消除失衡的情绪。

总之, 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与知识管理的整合特性, 选好人、用好人、育好人、留住人, 促进企业内部知识传递、共享与生长, 同时要促进知识资源的引入、吸收与创新, 利于企业本身的核心能力提升, 提高核心竞争力。

摘要:当前, 在中小企业中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仍旧不足。本文首先就知识管理对于中小企业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并进一步指出中小企业知识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 并就此展开了整合中小企业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论述。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知识管理,整合

参考文献

[1]、于付秀, 王花丹.知识管理的核心力资源管理.内蒙占科技与经济[J].2008.8 (14)

3.中小企业行政管理论文 篇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企业行政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和行政管理效率的持续提高, 而且由此间接地、客观地阻碍了企业经济的发展。那么, 现时企业文书工作中存在着哪些需要引起人们特别是企业决策层重视、思考和正确对待、及时改进的问题呢? 笔者从自身工作实践出发, 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收文环节上存在着多头收文, 且收而不交、收而不管的现象。这主要表现为企业有关人员外出公干后, 不按文件处理规定把带回的文件或其他材料交给企业秘书部门,文件随处乱扔, 有的则干脆让它躺在抽屉里睡大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较差, 各级领导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在处理企业各项工作时存在着重经济管理工作、轻行政管理工作的现象, 使得企业文书工作被摆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各种制度形同虚设, 人们普遍不重视它。这种现象造成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发文环节上存在着多头发文、随意撰拟文件和发文缺乏必要的审核程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文件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规范性, 阻碍了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 有时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社会声誉。它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内容多头发文, 且缺乏必要的审核程序。一般而言, 企业秘书部门是企业中唯一主管文件处理的部门。但在实际工作中, 企业其他各部门不经秘书部门审核, 均在单独草拟文件并直报主管领导签发后就以企业行政部门名义对外发文, 从而造成了率实上的多头发文。这不仅引发了企业秘书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矛盾, 而且扰乱了企业正常的工作扶序,影响了企业行政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

二、企业文书管理工作细则

在撰拟文件过程中, 混淆和滥用有关文种。如报告、请示、申请不分, 滥用通知随意地、经常地代替决定、函等文种。这就使企业文件缺乏规范性和严肃性, 从而影响了以企业文件为载体的各类信息的及时、准确沟通,请示类文件一文多样。这样做不仅给上级批复请示带来了麻烦, 而且容观上延误了对请示问题的解决。随意杜撰和运用非法定的或约定俗成的结构、格式和程式化用语。如在请示性文件的末尾生硬地用“ 望批准为荷” 的命令式结束语等。凡此种种都是不规范的和缺乏文书专业修养的表现。这些文件形成之后, 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它的办理效果, 有些文件甚至会因此迟迟得不到答复。三是立卷归档环节上, 存在着已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无法及时归档或根本不能归档的现象。由于企业缺乏良好的管理氛围, 有关人员又缺少明确的归档意识, 文件材料在经办人员手上长期滞留, 久而久之就可能造成可怕的流失。这一现象既严重影响了企业档案的完整性,也给日后企业档案材料的开发利用带来了不便和缺憾。

三、企业文书管理工作解决措施

面对上述企业文书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以及由此对企业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后果, 企业决策层特别是主要决策者应该如何看待和处理呢?? 具体来说, 笔者以为应该重视抓好以下儿方面工作首先, 要理顺文书工作管理思路, 明确主管部门、专兼职管理人员及其相应的责任和权利。企业决策层应按机构设置原则明确秘书部门为企业文书处理工作的主管部门, 企业文件的收、发、撰拟、审核、立卷归档必须交由秘书部门负责。当其他业务部门需要发文时, 其发文初稿须经秘书部门主管人员审核后再交企业主管领导把关签发, 否则不能擅自发文。无论经何渠道获得的文件材料必须全部地、及时地交由文书管理人员登记并送有关责任部门办理, 任何部门或者个人均不得把收到的文件材料私自保留, 或将办理完的文件材料不及时的归档。其次, 要加强对文书业务规范、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以提高文件撰拟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写作水平。企业秘书部门要定期组织秘书人员和其他部门有关人员学习研讨国家有关文件处理的规定、办法和企业应用公文写作方面的知识, 以逐渐杜绝企业中混用、乱用文种, 随意杜撰文件格式和结构, 沿用不合时宜的程式用语等现象, 从而增强企业文件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规范性, 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 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一流的行政管理保障。

四、结语

面对企业文书管理工作,工作人员不仅要耐心,细心,还需要专心。再次,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 建立和加强对文书工作的严格考核。为了加强对文书工作的管理, 切实提高专兼职文书人员的业务素质, 必须加强对文书工作的考核。只有对实实在在的工作和实绩进行考核, 才能约束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行为, 为文书工作逐步走入程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奠定基础。最后, 就是要形成可操作性强的、成套的、行之有效的文书工作管理制度, 使文书工作减少随意性、盲目性, 从而真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国内外许多著名企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企业靠管理, 管理靠制度。因此在企业中, 只有形成了自上而下都必须而且能够自觉遵守文书工作管理、学习、考核制度, 文书工作才能真正获得企业决策者们的重视, 才能在企业中得到应有的位呈,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管理效能, 并以此促进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不断提高, 进而为企业经济更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必要的保证。真正的走上企业文书管理工作的平台,完成文书管理工作的任务,提高企业的行政管理效率,帮助企业稳定的发展。

(作者单位:国网安徽池州市贵池区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4.中小企业行政管理论文 篇四

年 级:2014年春

学生姓名:

专 业:行政管理

学 号:

论中小企业行政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写作提纲

一、绪论

随着人们法治观念的不断增强,行政管理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显,企业行政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化,这不仅关系到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充分认识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对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本论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地位及作用

1、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2、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二)现行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两种极端问题

1、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游击作风”

2、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衙门习气”

(三)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对策

1、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

2、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

3、学习与借鉴国内外企业行政管理的新模式

三、结论

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企业行政管理要发挥作用,就必须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摒弃“衙门习气”和“游击作风”,杜绝机关作风和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同时,要学习与借鉴国内外企业行政管理的新模式,规范企业的行政管理。

论中小企业行政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内容摘要】行政管理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显,企业行政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化,这不仅关系到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阐述了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了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 行政管理 问题 对策 探讨

随着人们法治观念的不断增强,行政管理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显,企业行政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化,这不仅关系到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充分认识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对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地位及作用

1、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而产生的,是行政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企业行政管理区别于一般的政府行政管理,在其广度、深度、重要性及敏感性等方面也都不同于其他方面,具有相当的特殊性。企业行政管理更注重内容和实质,尽量减少繁文缉节,而且相对比较直接地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联系,即更讲究实效。企业的行政管理往往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对行政管理的诸多制度、程序、环节、形式、图表、文件等进行剪裁和调整,使之变得精练、实用、简洁、便利、省时、省钱。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具有灵活性,。

因此,在现代企业中,行政部门是企业重要的管理部门。做好行政管理工作是企业有效运转的重要前提,也是经营者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切入点。

企业行政管理能够保证企业平稳有序健康发展。企业行政管理存在于企业管理之中,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企业在发展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政治环境因素能影响企业的发展,争取有利企业的政治环境就是行政管理的的任务之一。同时,解决员工思想问题,了解员工思想动态,正确引导员工思想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也是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责。

企业行政管理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除了经济实力以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行政管理的正确引导与配合,企业通过行政管理,才能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使企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经营管理技术,并转化到生产中,使企业充满活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2、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中的行政管理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企业行政人员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琐碎的、不起眼的事务。但是,这些事务只不过是行政管理这棵大树上的枝枝叶叶而已。概括起来说,行政管理在企业中主要有管理、协调、服务三大功能;其中管理是主干,协调是核心,服务是根本。概而言之,行政管理的实质就是服务。企业专门的行政管理部门(通常称为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行政人事部之类)担负着企业行政管理的组织实施、具体操作,是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是整个行政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企业行政部门担负着种种行政事务工作,使领导和员工从繁重、琐碎的行政事务和生活琐事中解脱出来,可以集中精力、轻装上阵,全力投入生产经营之中,企业行政部门主要职责是考虑公司的发展战略,探讨公司的组织架构,任用公司的各级干部,实施公司的经营方针,解决公司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等等。企业行政部门还必须在“管理”、“协调”和“服务”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管理”方面来说,企业行政部门不能满足于在日常事务的层次上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还必须在公司的经营理念、管理策略、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用人政策等重大问题上有自己的思考,并且高屋建瓴地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成为领导不可缺少的“高参和臂膀”。

从“协调”方面来说,企业行政部门担负着协调公司内部各部门间的关系、协调企业与社会其他企业、社会机构和政府部门的非业务关系重任。企业行政部门对企业内部各部门间关系的协调,是以对计划的分工执行和控制为基础的。在执行计划控制的过程中,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对各部门的计划执行情况和执行进度进行协调,以调整好企业的整体计划的实施。同时,还应该对各部门在执行工作计划的过程中在日常事务上所发生的矛盾冲突进行调解,使企业各部门之间能够团结和协调一致,维持企业的稳定和正常运行。企业行政管理的另一项协调任务,是协调本企业同其他企业、社会机构和政府部门的非业务关系。这种关系之所以是非业务的,是因为企业的运行是在各部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才得以健康而稳定地进行的。其主要内容是在维护企业的基本权益的基础上,发展同社会各有关单位的友好交往,缓解矛盾冲突,从而为企业争取一个好的生存环境。

从“服务”方面来说,企业行政部门要甘当幕后英雄的角色。因为行政服务干得再出色,毕竟 3

是服务于企业的最终目的的。行政部门的工作,特别是后勤服务工作,永远不要奢望成为企业关注的”中心”。否则,就影响了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影响了企业最终目的的实现,企业行政管理的理想境界应该是“润物细无声”。企业的行政管理必须时刻着眼于为企业的经济利益服务,反对“为管理而管理”;必须坚决摈弃形式主义,切实讲究实效;必须大力讲究勤俭节约,反对大手大脚;必须根据公司实际需要和可能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方法,一切以公司利益为最高原则,反对泥古不化、因循守旧;最后,企业行政管理最终要落实到确立服务观念,克服老爷作风和衙门习气,切实搞好服务上来。

总之,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许多企业在行政管理中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因此,分析企业在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探讨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对策是很有意义的。

二、现行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两种极端问题

1、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游击作风”

在企业行政管理中,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完全摈弃“机关习气”,完全凭主观意愿办事的“游击作风”。主要表现在企业中没有系统完整的规章制度、上下左右的明确分工、没有明确而充分的逐级授权和环环相扣的工作程序;或无章可依,或有章不依;凡事完全看老板或各级负责人的当时意愿,一拍脑袋决定任何大小事项,没有科学的研究、决策、落实程序;决策只凭当时灵机一动,正确与否全凭运气。机构、部门、各级负责人都形同虚设,上级对下级大小事务插手过多,搞得下属无所适从。往往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忙得昏天黑地,干部员工却有劲使不上;企业主要负责人总觉得干部员工拿得太多,做得太少;干部员工又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一肚子怨气,怪企业主要负责人不重视自己。这样不但无法调动干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易于造成领导与被领导双方的隔阂与对立。由于没有制定出成文的“公道”和“规矩”,造成企业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互相扯皮,互相推诿;你争我夺,辩论不休;或遇事不议,或久议不决,或决而不行,或行而不果;重复讨论,重复决定,重复劳动;朝令夕改,朝秦暮楚。使企业处于一片“打乱仗”状态,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员工士气,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

2、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衙门习气”

许多企业行政部门“机关作风”较重,这些企业行政管理干部,完全不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和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完全照搬党政机关行政管理那一套,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主要表现是:繁文缛节、按部就班;清规戒律、条条框框;文牍主义、官样文章;公文旅行、笔墨官司;纸上谈兵、咬文嚼字;高高在上、颐指气使;脱离实际、不讲实效。这样的企业行政管理,既浪费精力,又浪费时间;既浪费人力,又浪费钱物;哗众取宠,华而不实;僵化死板,不近人情;把一个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变成了旧时代的“衙门”。这同样造成极大浪费,降低工作效率和员工士气,影响企业效益。

以上在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

三、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对策

1、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

要提高企业行政效率,必须加强企业行政管理法规的建设,健全必要的工作制度,以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形式促进企业行政效率的提高。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行政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行政部门必须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等,从而建立起企业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当前条件选择合适的、有一定程度的规范性的行政管理模式,并且随着公司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以避免“游击作风”、打乱仗,提高员工士气、工作效率和公司效益。但是企业必须时刻牢记,企业行政管理的目的和实质在于为企业的根本目的服务,为公司领导和各个部门、干部员工服务,而决不可本末倒置,陷入过重的“机关习气”,否则同样会降低员工士气和工作效率,损害公司利益。

2、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

行政管理工作可以说是牵头万绪、纷繁复杂。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琐碎的事务,行政管理人员在企业中起着上传下达、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就需要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以及专业知识等方面的素质。每一个行政工作人员都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作为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是知识水平高,各方面素质优良的公共管理者。企业行政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能够实现科学而又艺术的管理。经济的全球化迫使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在未来的管理中必须有国际眼光,熟悉国际游戏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3、学习与借鉴国内外企业行政管理的新模式

要学习与借鉴国内外企业行政管理的新模式,引入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当前企业行政效率在管理方法上陈旧僵化,仅注重行政规章和行政命令,无法调动行政官员的积极性。必须把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企业行政管理之中,这样 5

可以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具体可以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对不同的行政管理层次提出不同的重点和要求。上层行政机关的主要活动,是规划、决策、控制、沟通等全局性工作,追求的是社会总体效率。重点要从领导方式、决策程序、组织结构、信息反馈、协调监督等方面改进工作,提高效率。中层行政管理主管要根据上层领导的意图和公司的发展战略,做好上下层联络沟通工作。对上级工作任务进一步分解并做好计划,同时做好部门各项工作的指挥、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提高自身的职能作用。基层管理者是制定计划,进一步去实施指引、激励、沟通和营造氛围的工作以使能够影响员工的行为,促使他们共同努力去完成组织的目标。

(2)学会运用一系列现代化管理工具。a、制定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是客户价值管理,它将客户价值分为即成价值和潜在价值,通过一对一营销原则,满足不同价值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保有率。实现客户价值持续贡献,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盈利能力。b、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步伐。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互联网及各种应用系统的广泛使用。企业正在积累大量历史数据商务智能将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中,通过集成来自不同数据资源的多种数据类型,提供从数据中发现新的关系.从而帮助企业识别优质客户,改善企业与客户关系,提高决策能力和运营能力,改善绩效管理。创新业务模式.增加产品销售和营业收入。

(3)建立“学习型企业”,实施绩效管理。每一个企业行政管理人员都必须是善于学习的模范,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地素质,使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提高。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企业开始接触绩效管理,本世纪初掀起了“韦尔奇热”,绩效管理模式正式引入我国。绩效管理理念的基础理论是Y理论和X理论相结合,并以Y理论为主导,Y理论认为大多数员工在潜意识中都愿意为企业努力工作,并积极承担责任,具有相当的创新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只要企业在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上做到公平、公正,对员工的职业成长和人生价值实现有帮助,员工就认可企业的管理方法。企业中部门与部门、团队与团队、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者间的沟通将会和谐进行,企业的各类绩效目标就能够顺利得以实现。例如:韦尔奇采用“活力曲线”进行员工评估,对GE公司的出色员工给予股票期权和职业培训等奖励,他认为对员工的激励应该是金钱和精神鼓励双管齐下。而绩效管理在行政上的运用的着重点就在于在对人事聘用、管理人员选拔方面,而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将推动企业人才选拔和管理者任用的改革,企业中凭能力、凭贡献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它引入了人力资本的激励理念,按能力和贡献实施分配,薪酬构成简单,分配差距拉大。

对企业未来现金流增长做出贡献的员工,可参与企业剩余价值的索取,即价值创造者按其贡献度有价值分配权。例如:世界上着名的爱立信公司,就认为推行绩效管理和能力管理,其评价结果一定要与薪酬挂钩等,以上这些都值得在我们的企业行政管理中大胆实践,逐步实施。

综上所述,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企业行政管理要发挥作用,就必须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摒弃“衙门习气”和“游击作风”,杜绝机关作风和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同时,要学习与借鉴国内外企业行政管理的新模式,规范企业的行政管理。

【参考文献】

1、黄津孚 王建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六大趋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2、程淑华《也谈谈行政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N].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

3、宋占魁《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及其考核》《胜利油田党校学报》[N].2003年第05期

4、张建国,徐伟,《绩效体系设计》[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

5、《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上册)[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

5.论财务管理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 篇五

摘要: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占据核心地位,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资金运作作用、生产经营耗费的控制作用、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和企业组织扩大再生产的作用,然后分析目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投资能力较弱且缺乏科学性,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等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地位,提高全员素质;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等对策。关键字:财务管理中小企业经营管理

财务管理是伴随着企业管理的产生和存在的,企业的经营管理离不开财务管理。随着中国经济日趋国际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企业本身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财务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中心地位

从资金运动的特点可以看出,财务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这决定了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企业生产经营话动的质量和效果,决策是否得当,技术是否先进,产销是否顺畅,都可以通过财务管理迅速综合的反映出来。财务管理的职能不仅为核算、分析、监督提供信息,而且参与预测、决策、控制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管理。因而,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管理工作,这就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二、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四大作用

1、财务管理对中小企业资金运作的基础作用

企业生产经营,首先要投入资金,而筹资是投资的基础。要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保证资金的顺畅、合理、有效,企业财务要提供多样化的筹资渠道、筹资方式及资金配量,在企业筹资过程中充分体现财务管理的基础和主导作用。

2、财务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耗费的控制作用

企业要达到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增加盈利的目的,必须以产、供、销各方面来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而降低成本的有手段是先抓企业总目标制定财务计划,提出成本控制目,才能使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部门和各节按计划在限额内花钱物,有效地控制生产要素的耗费。所以,加强财务管理是控制企业费用开支,缓解资金紧缺状况,实现增收节支的有效途,是提高经

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3、财务管理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财务管理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制定政策是财务管理的职能之一,根据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用价格、销量之间相互关系,适时地做出价格决策,对于提高单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应力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4、财务管理对企业扩大再生产的组织作用

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持简单再生产,而是要扩大再生产,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积累,一是外部筹资。保留盈余是企业的内部积累,而这正是扩大再生产得以实现的资金根本来源。显然,这又是一项财务管理问题。

三、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阻碍。

四、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

1、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一方面,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失真。由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违法违纪现象比较突出,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3、企业对财务管理的地位、管理目标不明确。单纯的认为企业只要盈利就是好的,导致

有些企业实现短期的盈利后面临着倒闭的危险。另外,很多企业虽然对财务管理方面很重视,可是对财务管理的目标却很模糊。

4、投资能力较弱,且缺乏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投资所需资金短缺、追求短期目

标,和投资盲目性。

5、企业财务监督乏力,财务约束机制不健全,致使企业财务管理机制起不到应有的调控作

用。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偏低,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财务机构设置不合理。

五、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管理观念更新,经营者必须树立理财观念

从理财的角度来看,经营者必须树立三个观念:第一,树立专业化经营观念,规避多元化投资风险;第二,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积极作用,是许多经营者的良好愿望;第三,树立现金流观念。现金流是维持企业正常经营的“血液”,现金净流量是企业成长的动力。

2、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全员素质,提高财务人员的地位

目前,中小企业一是财务基础薄弱,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且受制于领导,无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二是企业领导的法制观念淡薄,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只有依靠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善企业管理状况,搞好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3、中小企业投资要面向市场,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1)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对内投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二是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三是人力资源的投资;(2)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中小企业在积累的资本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可以搞多元化经营。

6.中小企业行政管理论文 篇六

来自:杭州集控

1、咨询顾问在ERP实施中越来越重要

现代企业的管理咨询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本文所谈的是指企业信息化领域ERP类软件实施过程中的咨询,包括可行性分析、系统总体规划、企业诊断和业务重组、系统分析、软件选择和模块选择、软件实施、二次开发需求、应用效果评价、使用培训等等多方面内容,比一般的管理咨询更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在信息化的专业领域中,企业自身要全面了解有关知识很困难,需要较高成本,咨询顾问能够提供科学指导和完整的方案,使企业能借助“外脑”的丰富知识和经验来顺利实施系统,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尤其在中国加入WTO的今天,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管理咨询的意义和作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和接受,并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深入越来越重要。

管理咨询的重要性要由咨询的效果验证,保证咨询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咨询顾问本身。在我国咨询顾问有多种形式,包括个人、高校和科研单位、中介机构、软件公司和专业咨询公司。值得指出的是,大多数情况下,由ERP软件公司的咨询人员做咨询顾问,他们熟悉自己的产品,有技术方面的优势,但严格地说只能属于售前咨询和售后服务,有一定局限性。专业性的咨询顾问公司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近两年,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有了快速发展。相比较而言,专业咨询公司的体制更能保证咨询的水平、规范和中立性,应该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可以肯定地说,企业信息化需要并且越来越需要管理咨询公司。

2、用户企业和软件厂商都需要咨询顾问的介入

象ERP这样的大型管理软件,其咨询和实施要求比一般信息系统更高,范围更广,时间更长,往往要持续到软件生命周期的最后。尤其是项目设施之前一系列的重要工作需要用户和厂商双方完成,如项目计划书、系统总体规划、需求

分析、企业诊断和业务重组、系统分析等。这对用户企业有较高要求,需要有专业人员,既熟悉企业管理现状,又了解信息系统技术,才能提出全面的需求;对软件厂商的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必须拥有熟悉行业情况的高级系统分析员和一支售前咨询队伍。在这两方面要求都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作为第三方的咨询顾问介入是顺理成章的。

(1)用户企业与咨询顾问

在笔者熟悉的纺织企业,有些企业有信息管理部门,可以自己组织业务人员、管理人员和IT人员进行需求调研、方案设计、软件选型,甚至自行开发软件,自行实施。他们对于企业具体问题和需求比较了解,但在实施中遇到的阻力是相当大的。企业有许多自身根本无法克服的问题。现实情况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培育了自己的专业队伍,有一些技术骨干可以胜任以上工作,但最近几年这部分人才流失严重;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很难有这样的IT专业人员,这是企业实施ERP的致命伤。需要培养和引进人才,全面提高职工素质,也需要借助外部咨询顾问的力量,这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所谓“旁观者清”,外部咨询顾问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深厚的行业背景,熟悉同类企业系统实施的过程,又置身企业管理圈子之外,往往容易发现一些问题,更有利于推动问题的解决。“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主要指这方面的有利因素。

企业可以和咨询顾问就具体的项目签定合同,如明确需求分析、技术培训、项目实施等条款,完成之后解除合同;也可以作为企业的长期顾问或战略合作伙伴,不断管理新思想和IT新技术咨询。

(2)软件厂商与咨询顾问公司

一般的国内软件厂商很少有自己专门的咨询部门,更缺乏有关的专家,这对企业的整体把握和系统的实施效果都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自身的咨询服务力量,提高咨询服务水平。对于某些大型软件企业,咨询会逐步独立于软硬件产品,向企业的经营管理咨询拓展,本身就成为产品,成为品牌,成为新的盈利点。同样,与专业咨询顾问公司合作也可以达到较好效果,而且成本更低。

与咨询顾问公司合作的,目前绝大多数是国外大型软件公司。到底这些工作

由软件厂商自己做?还是由咨询顾问公司做?业内专家认为,像ERP这样大规模企业管理软件,软件开发商一般完成软件开发和经销工作,而像软件实施、技术支持与运行维护则可以交给一支专业化咨询服务队伍,来为企业的应用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为什么这么说?对国内许多应用软件开发企业来说,他们现在在市场中是直接面对用户或者通过代理公司面向用户,软件开发商不仅要做销售,销售完成后,还要做售后服务,往往是开发跟着销售走,销售跟着客户走,客户如何要求软件,开发就要满足用户的所有要求,结果是软件版本越来越多,附加功能越来越复杂,商品化程度却降低了。与咨询顾问公司合作,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产品开发和升级上,完善软件的核心功能,提高商品化水平。

专业咨询顾问公司应具有相对的中立性,即与多家软件厂商保持分销代理关系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能根据用户的需求,帮助其选择合适的产品。这有一点象医生看病和药房供药。现在都是医院一家,既看病又卖药,许多矛盾无法解决,医疗体制改革就是要“医药分家”,才能给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当然,这只是理想的格局,实际上大多数咨询公司只管抓药,不管开药方,只负责一两家软件公司产品的实施。国内用户也大致认可这一现实状况。

3、企业要充分认识咨询顾问公司的价值

国外公司在实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时聘请咨询顾问由来已久。十几年前,我接触了一家德国咨询公司----奥伽系统(Orga System)公司,专门给纺织企业做MRP软件的实施顾问,在欧洲的纺织厂很有影响。它的顾问大多数不是计算机或软件技术人员,而是纺织工艺工程师、经济管理人员,积累有丰富的相关企业项目实施的经验。而且相当部分不是公司的正式雇员,而是公司固定联系、临时聘用的专家。公司根据项目的行业、规模和不同要求,聘用不同的人员,达到专业咨询的目的。他们在欧洲实施了几十个企业,我曾参观过两个,效果很好。国内企业的情况不同。如纺织行业,实施ERP的企业有的请了高校教授、业内专家做顾问,参与的程度不同,主要起项目前期推动和协调作用;大部分由软件厂家的技术人员承担咨询工作;只有少数采用国外ERP软件的企业与专业咨询顾问公司签了合同,如厦门翔鹭化纤公司与欧雅公司、黑龙江龙涤集团与汉普公

司、顺美制衣公司和志杰科技公司等。咨询顾问还远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企业这方面,应该从观念上充分认识到咨询顾问的价值,当然这是循序渐进的。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企业先认识到了计算机和网络的价值,然后是软件、管理软件的价值,再是咨询顾问的价值,这需要一个过程的。现在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软件的重要作用,相信通过咨询顾问公司成功项目的增多,他们会逐渐和这些公司合作的。

企业选择咨询公司,除了考察公司的资质和信用外,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公司过去实施的案例,尤其是同行业企业的案例,最近两年的案例,最好能做实地考察,听取用户企业的反映;二是了解这些案例的参与顾问和负责人,了解他们的资历、水平、对软件产品的熟悉程度,以及他们是否还在公司工作。对于人员流动频繁的咨询业,后一点非常重要。

企业与咨询顾问公司合作,首先要把握住以我为主的原则,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中心,明确要求咨询顾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解决的问题。要既信任又不依赖,调动企业内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配合顾问的工作。其次,要让咨询顾问的工作,贯穿ERP的整个实施过程,既参与前期的规划和系统分析阶段,也要参与到后面的运行维护阶段,保持工作的完整性,有问题才好解决。

4、咨询顾问公司要提高综合素质

据一些用户企业反映,与有些咨询顾问公司接触,张口是全新管理理念,闭口是完整的解决方案,全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却没有几个成功实施的案例,与用户的认识和想法有很大差距。关键是切实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有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知道如何通过合理的步骤,拉近与用户的距离。

咨询顾问公司最重要的是人员结构和人员素质问题。国内知名公司往往就是靠几个骨干支撑,一个项目是否成功更取决于具体顾问人员。有的公司介绍有多少博士,甚至博士后,可是个人经历中主持实施的项目数量不多,类型单一,不能说服用户。大多数咨询顾问公司的人员很年轻,他们对新技术掌握比较多,对软件产品熟悉是优势,但往往对行业、对企业管理、对具体问题的解决缺乏了解和经验,下到企业来,还要用户花很多时间来介绍情况,对他们进行行业培训。

因此对于咨询顾问公司,一是人员结构应该改善,象奥伽系统公司一样,聘请资深的管理专家和行业专家。他们应该了解计算机和软件,却不一定是专业计算机人员;可以是专职人员,也可以是固定联系的兼职人员。根据不同行业、项目请不同的人员进行咨询,效果很好;二是人员素质要提高,不仅仅是高学历,还要注重技术经历、行业背景,甚至基本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职业素质。

5、咨询业需要规范化

今年初以来,管理咨询在我国春潮涌动,大有成为热门行业之势。许多国内外大公司纷纷介入管理咨询业,一些知名咨询顾问公司成为收购兼并的对象。这无疑是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有力推动,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市场不会在几个月突然变大。中国企业ERP等管理软件的应用有一个过程,对管理咨询的认识更有一个过程。众多公司介入分食本来不大的蛋糕,势必造成过度竞争,难免对项目信誉、咨询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管理咨询业应该是一个门槛比较高的行业,不能出现做过两个项目就开咨询公司、干过ERP就挂顾问头衔的局面。

咨询业的规范化需要引起各界的重视。咨询业是个新兴产业,本身急需规范和完善。如成立行业组织,逐步建立行规行约;对咨询顾问公司进行资质认证;对咨询顾问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建立项目评估和监理机制等。管理咨询中信用是最重要的,安达信事件就是例证,咨询业巨头因信用危机而一蹶不振。而规范化有利于增强咨询顾问公司在用户心目中的信用,有利于咨询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来源网址:

7.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 篇七

一、目前较为常见的几种企业管理模式

(一) 企业管理模式的基本概念

企业管理模式实际上也就是指企业的一种管理体系, 主要是基于管理人性假设为前提条件设计出来的一套体系, 包括管理理念、程序、方法等, 管理思想是企业能够接受的, 而且可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进而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简单而言,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 企业不同, 其管理模式也会存在一定差异, 不同发展时期, 企业也会适当的调整管理模式。目前, 我国企业管理模式非常多, 一方面是因为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趋势不同, 另一方面是因为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以及历史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由此而产生了多种形式的管理模式类型。具体而言, 企业管理模式类型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1、制度化管理模式。

制度化企业管理模式主要源自美国, 通过一系列的组织行为学实验研究后, 尤其是在第2次工业革命的后阶段, 美国深入探讨了人性以及工业化发展需求, 进而发展形成了制度化管理方式。制度化管理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管理的规范化, 使企业员工管理具有一定的依据, 尽可能不要出现企业管理混乱的现象, 从而确保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一般情况下, 企业管理制度并不是一个人决定, 需要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共同协商、讨论, 最终达成一种企业管理共识。企业制度化管理模式相对而言比较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 但是实际上这种管理方式是在一种“经济人”的观点建立而成。虽然, 制度化管理具备较为显著的现代化特征, 但是依然存在诸多弊端。在制度化管理模式下, 企业要求职员必须无条件服从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 但是企业管理制度并不稳定, 而且很多企业创新力不足, 管理制度上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导致企业管理混乱。其次, 这种制度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很容易扼杀员工的创造力以及工作热情, 员工极易因此而出现工作态度懒散、倦怠等现象, 这样必然不利于企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2、情感化管理模式。

情感化管理模式主要是针对制度化管理模式提出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以友情、温情为主, 非常强调人的感情, 其重点是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管理企业员工。经过西方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实验以及管理学实验研究证明, 一般人不仅具有工作需求, 同时也存在情感、自尊心等多方面需求。比如, 西方管理学者——赫兹伯格曾经研究表明, 企业管理要素不仅需要有激励因素, 同时应包括保健因素, 尤其是激励因素中体现了企业员工的一些情感需求。

我国企业管理中虽然以往继承了苏联模式, 但是一直以来, 我国企业仍然存在帮助个体、关心个体的观念, 并且将个体之间的相互帮助视为一种美德。将情感因素加入企业管理中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运营, 但是如果过于注重情感因素, 可能会对企业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尤其是对于企业规范化管理而言,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限制因素。因此, 企业在开展情感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 有必要建立相应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 避免企业过度强调情感化导致主观情感意识泛滥, 对企业发展造成巨大的负担, 甚至可能会使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

3、以血缘关系为主的家族式管理模式。

以血缘关系为主的企业管理模式, 也被称为是家族管理企业。这种管理制度最早可追溯到封建主义时代, 主要是将家族血缘关系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纽带, 然后在企业的重要岗位上安插自己家族的成员。目前东亚地区普遍实施这种家族式管理模式, 当然在全球范围内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的企业也普遍存在。实际上, 这种家族企业管理模式也具有一定的现代特征, 因为家族企业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 这样可以更好的团结高层干部, 增强企业的核心力量, 而且也可以通过这种血缘关系来使企业之间维持联系, 这样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 使企业在早期能够更加快速、自然的运转, 提高企业执行、决策的统一性。但是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的弊端也非常突出。具体表现在随着企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无论如何强调家族血缘关系自身的合理性, 都会使企业中层的非血缘关系干部产生一定的反感。在企业进行决策的过程中, 血缘式家族成员掌握最终的决策权, 而企业其他成员的话语权较少, 无法真正实现企业决策的民主性。而且, 我国很多以血缘为主的家族式管理企业中常常会采用一些强制性的压迫手段弹压不同的意见, 这样很容易出现决策失误行为。因此, 虽然这种血缘式家族管理模式有利于推动企业在创业期的快速发展, 但是在后期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企业的开放式发展。

然而相对于友情类管理模式、温情类管理模式而言, 血缘关系式家族管理模式相对更加牢固。因为现代家族式管理企业一般都会通过各种合同约定、持有股份的方式进行明确限定, 具备一定的制度化约束。但是友情类企业往往就是以一种友情的方式维系, 理性方面较为欠缺, 并且在创业初期并没有明确划分股权, 这样的话在企业创业发展期间, 企业内部高层管理干部之前很容易出现分道扬镳的情况, 这样企业管理关系维持的有效时间可能更短。

4、独裁管理模式。

独裁管理模式一般都是小企业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管理模式,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一个人独掌话语权, 企业的管理规则可以被任意改变。这种独裁管理模式最大的优点是企业决策的效率很高, 可以在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企业管理模式。但是这种管理模式的缺点也非常突出, 企业管理者的自身素质、思想观念、个人能力等对于企业决策都会有直接的影响, 公司决策缺乏民主性、科学性, 很容易出现错误的决策, 进而导致企业运营面临风险, 甚至垮台。

二、企业管理模式以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中的问题

世界经济格局在近年来出现了很大的改变, 在这种的经济环境影响下, 很多企业纷纷进行改革, 尤其是知识爆炸性的增长以及产业革命的不断深入, 很多企业都在深刻反思自己的管理模式。每一个企业的特色不一, 实际发展情况也有所不同, 企业管理模式并没有绝对的完美或者统一的管理方式, 因此企业在选择管理模式时应多从自身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结合自身的条件制定一套有利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现代企业应转变传统以自身经营为中心的管理观念, 将盈利最大化目标转移到其他地方, 例如如何将企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提高等。现代化企业在新时期下应从管理制度改革方面着手, 转移自身的经营方向, 以积极、健康、合理的企业管理模式使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在企业管理模式方面以及企业管理现代化模式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企业管理模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以上对我国当前常见的几种企业管理模式分析, 管理模式实际上也就是规范企业日常运营活动的一个框架, 这种框架对于企业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也非常必要。企业管理模式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 企业管理模式肯定不止上文中提到的几种管理模式, 而且企业管理模式中也会包括企业自身的很多内容, 比如企业的技术路线, 企业组织机构优化、企业运用自身拥有的各种资源等。只要是企业架构调整 (包括决策方式架构、组织架构) 方面的内容都可归纳到企业自身管理模式中。目前, 我国企业管理过程中, 主要存在创新力不足的问题, 这是因为企业管理者并没有树立一种长远发展的战略性管理理念, 管理思想比较落后, 和现代社会和市场发展脱节。因此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更应该从企业经营管理的持续性进行考虑。

(二) 企业管理模式现代化的相关问题

现阶段, 企业管理的核心不应该放在经营利益方面, 更偏重于知识型、学习型管理。企业管理模式现代化主要是指使企业管理能够和现代化发展要求更加符合, 企业想要更加深入的发展, 就应该努力将企业管理的各种瓶颈突破, 从而使企业管理更加富有内涵。具体而言, 企业管理现代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管理现代化是一种发展。

实际上, 企业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在社会生产力基础上, 适当调整的生产关系。企业管理现代化主要是指随着企业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空间生产力的变化不断适应的的管理模式。由此可见, 实际上企业管理现代化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也说明, 随着企业条件的变化, 时代的不断发展, 企业管理模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也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2、企业管理模式现代化属于世界范畴理念。

不同的国家企业, 在国际上的整体发展水平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但实际上不管企业是否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 或者是才刚刚起步的小微型企业, 每时每刻都在面临着世界经济格局、世界市场的巨大改变, 也许这些改变的表征并不是非常明显, 但是最后也会由于慢慢的积累而导致企业发生本质的改变。因此, 现代企业应准确把握、抓牢时代发展先机, 根据世界市场的变化积极进行相应的改革, 使企业发展和国际接轨, 从而真正实现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3、企业管理现代化改革需要一个完整系统作为支持。

企业管理现代化必须经过系统性的改革才可以实现, 仅仅通过一些精明巧妙的点子很难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发展。这种改革的实现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 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 无法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因此, 企业想要获得可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必须重新审视企业自身管理模式, 尽力突破现有管理模式中的一些限制, 从而建立一种全新的管理运行机制。因此, 企业管理现代化发展涉及到诸多方面, 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因素, 企业只有从系统化的角度审视、分析企业管理现代化, 才可以促进企业的真正发展。

三、企业管理现代化发展的主要趋向

处于现代的大环境背景下, 企业想要求得进一步的发展, 突破自身经营的瓶颈, 就应该努力提高企业自身劳动生产率, 将自身拥有的资源进行科学调整配置, 从而使企业发展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使企业能够更好的解放生产力, 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这就需要企业从管理框架着手等深层次的调整企业结构性问题, 使企业管理更加现代化。因此, 企业管理现代化应以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为主要目标, 使企业能够依赖自身全部的资源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 从而使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 企业现代化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转变企业经营观念

从经营观念的层次分析, 企业经营观念主要是追求企业盈利最大化, 使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经过相关研究发现, 很多企业由于过度强调自身的盈利情况,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的企业甚至走上了濒临破产的境地。目前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 现代企业应重视这种现代化发展趋势, 企业盈利最大化应该建立在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力的基础上, 只有企业在日常管理活动中更加重视企业的整体发展, 才可以充分发挥出企业管理的作用和功能。其次, 在当前的环境背景下, 现代企业应该明确相对于企业盈利而言, 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加重要, 这就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观念应从盈利的角度转化到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总之, 现代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不能盲目的追求自身经营利益, 应该将发展目光转移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上, 思考如何使企业在大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争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

(二) 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运营能力

企业自身的运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利润, 现代企业发展应注重如何提高企业运营实力,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实际上, 提高企业运营实力也就是提高企业管理的敏捷性。在传统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的经营业态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交易, 这样的运营方式很容易缩短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寿命周期, 这样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想要使企业生产产品能够经受市场的检验以及淘汰, 企业必须更加关注市场行情, 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 当然也需要明确自身产品的保存价值。其次, 企业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 不仅要抓好生产速度, 同时应注重提高产品自身具备的使用价值。在企业营销过程中, 应高度重视企业营销管理, 以消费者价值为核心指向, 增强消费者在产品消费过程中的主观体验, 进而使消费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产品的个性化, 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其次,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应根据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从而使企业、消费者、供应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这种良性互动关系更加有利于企业合理调动各项资源, 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另外,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 企业应充分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研发成果, 提高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使企业能够集中处理企业内外部各种信息资源, 以防出现信息分散处理的情况, 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运营能力。

四、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选择

(一) 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

这种企业管理模式主要以社会责任观为主导, 通过创造的社会价值来衡量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主要立足于企业的全面发展, 在企业的文化和战略中全面融入企业社会责任理念, 充分发挥企业优化配置资源的潜力, 从而使企业发展综合价值达到最大化。

(二) 知识型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利用各种先进的通信手段、信息计划, 将知识进行适当的处理转化成企业的自身财产, 从而实现独特的企业管理模式。这种企业管理模式更加强调员工的知识化、国际化等极具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培养, 注重开发和应用“现代意识型”人才, 进一步优化企业的人才结构, 从而提高企业的现代意识管理水平。知识型管理模式研发出了网络化模块组织管理方式, 将企业较为分散的模块式企业群紧密联系在一起, 企业可以高效整合分析企业所有数据, 将知识的最大效用发挥出来。

(三) 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是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 也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的深层次体现, 这种管理模式主要将人作为企业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 将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以及文化素质当成企业管理中最核心的问题, 因此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 重视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实施企业文化管理模式需要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需要依赖员工才可以生存、发展。企业不仅应使员工的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应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员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及自豪感, 使员工感受到自己的真正价值, 和企业共同成长、发展。

综上所述, 当前社会背景形势下, 企业必须创新、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 加强企业现代化建设进程才可以和社会发展保持同步, 不被市场发展淘汰。现代企业应明确现代化发展的趋向, 分析、总结各种管理模式的优缺点, 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创新、整合出一套适应自己的独特性管理模式,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新时期下, 企业应根据企业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积极创新、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 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较为常见的几种企业管理模式, 分析了企业管理模式以及企业管理模式现代化的相关问题, 并且提出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企业,管理模式,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黄津孚, 解进强.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现状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 (03) .

[2]黄津孚, 王建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六大趋势[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03) .

[3]牛朝伟.浅析企业管理模式及体制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03) .

8.企业管理文化与企业精益管理 篇八

关键词:企业管理文化;精益管理;内涵

中圖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5-0130-02

2012年3月以来,国资委在中央企业中开展管理提升活动。通过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加快推进中央企业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坚实基础。应该说,在全球经济危机时期,提出进行管理提升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管理提升应该是每个企业在经营中应该有的,而不应只是一个活动,更不能搞成阶段性的运动。企业精益管理,要常抓不懈,并培育形成企业自身的管理文化,才能真正地抓好企业管理,因此,作为企业管理者,既应该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精益管理,更应该了解企业管理文化以及企业管理文化与企业精益管理之间的关系,只有将管理形成企业自有的管理文化,才会形成管理的长效机制,才会使企业每一位员工自觉地实施精益管理。

一、精益管理的内涵

精益管理从题意理解,所谓的“精”,就是手段,少投入、少消耗资源、少花时间,尤其是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和耗费;所谓的“益”,追求的是效益,即多产出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升级的目标。精益管理的核心概念就是消除浪费、贴近顾客、持续改善。

精益管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精益管理的出发点就是强调顾客确定价值和顾客拉动,产品开发与产品生产均以销售为起点,按定货合同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实行“拉动式”的准时化生产。以市场需求拉动企业生产,以后道工序拉动前道工序生产,准时地组织各环节的生产,生产既不超量也不超前。准时化生产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程,有效地调动企业各项生产顺利进行,减少中间环节的浪费。

2.精益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充分调动人的潜能和积极性,强调协同作战,团结协作。精益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管理工程,在这个工程中,有一整套的有利于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基准,但是再好的规章制度以及操作基准,如果没有人的执行都等于零。因此,精益管理从人的思想入手、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通过企业文化,建立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培养集体荣誉感,强调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一方面,企业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强调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企业是一个团队,互相之间要协同作战,使“1+1”大于2。只有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协调作战,才能够发挥整体合力,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核心思想是彻底消除浪费。归纳起来,精益思想就是在创造价值的目标下不断地消除浪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浪费现象很多,常见的有:因无需求盲目生产、采购而造成了积压和多余的库存;产品质量有缺陷而返工,或者服务不满意而引起客户不满;未按操作基准而过度加工,或者流程基准不完善而导致实际上不需要的加工和程序;流程缺乏科学化,多余搬运,造成不必要的物品移动;设备不完善或工位设置不合理,造成人员在工作中不必要的动作,产生多余的运动;生产各环节衔接有问题,造成人员、设备等候;由于各部门或不同工位之间协调不强,工作中扯皮推诿,造成不应该的时间上的浪费等等。努力消除这些浪费现象是精益管理的最核心的理念和最重要的内容,消除了浪费,也就等于生产流程科学化,减少超长距离移动,减少停工待料,提高设备的稼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物料、设备能力,提高效率;让没有浪费环节的价值流真正流动起来。

4.强调全面的自主管理。抓精益管理的企业一个最明显的标志是强调质量是生产出来而非检验出来的,由生产中的每位员工的自主的质量管理来保证最终质量。注重培养每位员工的质量意识,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的检验与控制在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保证及时发现质量问题,此道工序有质量问题的产品不会流到下一道工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流到下一道工序的产品是合格的产品,决不出现对不合格品的无效加工。最终保证到客户手中的产品是满足质量要求的。每个部门、每个班组、每个岗位,岗位职责清晰、计划周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每天该干什么,而不需要领导每天布置、监督员工去做什么。

5.精益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形成企业管理文化,持续改善,追求卓越。企业管理追求的应该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要形成一种文化理念和氛围,全体职工都积极参与,全体职工都有一种理念,那就是要持续改善。通过持续改善,形成持续改善、自主改善的文化氛围,谁发现问题都可随时提出。管理大师詹姆斯在接受《当代经理人》采访时指出:精益管理是一种思维的方式,主旨在动员全体员工,不断地去发现过程中的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改善。我们谈的“精益”不只是一个项目,而是一套完全不同的管理思想与体系。其中包括制定企业的目标,各项作业的程序,同时要让所有的员工都能参与,不断地改善作业程序,以期达到最终目标。这并不是某一个月或某一年的年度项目,而是企业领导的核心思想与长期奋斗的目标(《当代经理人》2007年2月)。

二、企业管理文化的内涵

企业管理和企业的文化建设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一个企业如果想真正地进行精益管理,而不是将之变成一时的运动,企业的管理就必须植根于文化之中,在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理论,称之为管理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企业管理文化是将该企业的全体人员结合在一起的标准和行为方式。企业管理文化代表本企业的目标、信念、价值观念,是本企业管理中最核心、最本质的成份。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带动员工树立与企业一致的目标,并在个人奋斗的过程中与企业目标保持步调一致,能为员工营造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共享的价值观念和管理机制,鼓励员工积极进取,从而对企业的绩效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相反,落后的企业管理文化,企业的价值观念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进程,就会使员工与企业目标不一致,员工之间不能互相协调,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使企业每况愈下。

企业管理文化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努力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主要包括: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并创造社会效益,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外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和优质的品牌效应;对内创造一个使广大员工身心愉悦、和谐团结、互相尊重的工作环境;形成系统完善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基准;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質,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挖掘和开发人的潜力,使企业成为一个具有生机、活力、富有创造力的企业。

2.企业管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表层管理文化,主要包括企业名称、标志、代表色案、对外形象宣传等等。第二个层次是中层管理文化。企业制定战略性的方针目标和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形成一套严格的工作流程和作业基准;加强执行力,培养员工自主管理能力,作业标准化;企业有一套自己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倡导广大员工在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共同遵守。这是企业的管理核心所在,也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第三个层次是深层文化,这是一个企业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企业长期积累形成的思想理念上的东西,形成企业特有的管理思想、哲学观念、价值体系。

三、企业管理文化与精益管理的关系

管理文化对企业精益管理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文化与企业精益管理的目标与核心是一致的。二者的最终目标都是企业获得良性发展,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团结、使人得到尊重的工作环境。企业追求的利润不是一时的回报,而是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以形成精益管理的长效机制。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型企业靠领导,中型企业靠制度,大型企业靠文化。只有追求卓越的文化,才能保持大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了特色的海尔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海尔精神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海尔作风是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海尔的每一位员工在实现海尔的大目标中,也不断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2.管理文化建设也是一种管理手段,而且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手段,企业管理效率依赖于诸如价值系统、管理哲学等文化变量。管理文化建设以及精益管理都要以人为中心,只有建立了优秀的管理文化,“人”这个中心,才能真正与企业一条心,才能够按照精益管理的各项规章、流程、基准去操作,才能发挥机器设备所不具有的积极性、创造性。在企业的资源中,设备、技术、规章制度等都可以模仿,但唯一人力资源不可以模仿。

3.管理文化是企业精益管理的驱动力。在一个优秀的企业中,优秀的企业管理文化理念自始至终贯穿企业管理之中,发挥着无形的灵魂作用。要想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内在驱动力,而这种内在的驱动力,最主要的来源就是优秀的企业管理文化。优秀的企业管理文化能够通过企业的价值观,团结广大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不断发现企业经营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善,追求卓越。

4.企业管理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导向、引领和约束作用。一个企业的企业管理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的价值体系和规范标准,所有企业成员就必须处于这个价值体系中,共同遵守企业的规范、标准、行为准则。企业管理文化的导向、引领和约束,既具有制度式的硬约束,也有意识形态方面的软约束,软约束的力量往往要大于硬约束,并形成一种员工自愿奉行的力量。这种软约束会形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从而形成所有成员都自觉积极向上的氛围。

5.优秀的管理文化能够增强凝聚力和激励作用。以精益思想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文化,它所形成的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无形之中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合力,把企业中来源于五湖四海,兴趣爱好、性格脾气迥异的成员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国内很多企业把精益管理搞成一场运动,抓了一个阶段,好像就完事大吉了,而没有形成企业的管理文化并长期坚持下去,因此做事总是不到位或不长久。

要想真正实现精益管理,企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系统的系统管理体系和自主控制体系,将企业管理文化的建立自始至终贯穿其中,发挥灵魂作用,不断驱动企业追求卓越,追求完美。

参考文献:

[1] 张舸.企业文化以精益思想为导向[N].中国石化报,2010-09-13(4).

[2] 张敏捷.浅谈新经济与企业文化[J].魅力中国,2009,(9):53-54.

[3] 程政,杨福东.精益管理文化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2,(1):310.

上一篇:创建园林单位总结简单下一篇:组织行为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