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工作会议记录

2024-08-30

就业创业工作会议记录(共11篇)

1.就业创业工作会议记录 篇一

新的一学年即将开始,我院08级学生即将毕业,为认真落实学校有关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及切实做好08级学生的毕业就业工作,我院特开展专项就业工作会议。学院院长助理黄家福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王喜军老师及全体辅导员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黄书记统筹安排及部署。

会上黄书记分析了目前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针对我院各专业在市场上的人员需求情况,强调要提高认识,创新理念,完善措施,强化服务,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全力推进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结合我院工作实际指出:一是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增强忧患意识。学院上下应认真研究分析本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毕业生就业形势和任务,确定对策;二是广泛动员,明确责任,建立就业考核评价体系。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实施目标责任制,逐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要深入班级,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就业,将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与年终考核挂勾;三是拓宽渠道,整合资源,千方百计收集岗位信息。充分利用校友会、行业协会等社会资源,拓宽就业信息来源,尽可能给毕业生多提供就业机会。充分利用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平台,广泛收集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信息、提供岗位信息;四是积极引导,加大力度,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要以人为本,深入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辨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大力倡导“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要抓好待就业毕业生的管理,各辅导员要与毕业生一对一进行心理疏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要处理好就业与实习的关

系,对于不能直接就业的毕业生,要通过实习向就业过渡,将实习基地建设与就业市场开拓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各方面努力,推进大学生就业,为行业、企业输送大量人才,开创学院就业工作新局面。

接着,与会各辅导员老师就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学生党支部书记王喜军老师提出:现在的一部分毕业生择业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对专业对口、单位性质、薪资待遇的期望依然较高,与社会需求、政策导向还有一定距离。王燕玲老师提出: 部分同学进入单位实习,需要在人际关系、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职场教育和引导,以便于学生做好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刘香庄老师提出:女生就业难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大部分招聘单位不招或少招,女生就业歧视现象较为普遍最后,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黄书记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多引导、指导学生早做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现实的就业观念。

2、挖掘更广阔的就业渠道,提供有效就业的信息。2011年,我们应该进一步调动全员力量,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加强与校友的联系,积极为学生寻找就业岗位。

3、进一步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通过合作或联合的方式,和行业协会、相关企事业单位联系,和一些有信誉、有实力的人才机构合作,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企业认可本专业,推进就业。

4、提升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辅导员的就业指导水平,提高服务质量,通过专业话的指导,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实现就业愿望。

5、优化课程设置,把现在前沿的知识介绍给学生,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方案多参考往届学生求职中的经验改革和创新。

2.就业创业工作会议记录 篇二

会议传达了2月21日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精神, 深入分析了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主要问题, 突出强调了做好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 对做好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

会议强调, 各地各高校要按照中央“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 落实教育部工作要点和春季开学工作要求, 切实做好2012年就业工作, 抓好五个重点:一是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重点行业区域就业创业。各省级主管部门要继续加大力度, 积极开辟毕业生到文化领域、农业科技领域服务、到海外任教的新渠道, 积极开拓二、三线城市就业市场, 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和征集工作。二是着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制度实现新突破。各省级主管部门要在政策的精细化方面寻求突破口, 在政策的贯彻落实方面抓出成效, 对自主创业、困难帮扶等政策, 可先行试点、先行突破, 以点带面推动政策创新。三是加快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推广使用“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 加强就业信息市场建设, 加快推进网上服务, 强化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和机构建设。四是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督查工作。积极配合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部门,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督查, 认真组织, 明确重点, 力争通过督查推动工作实现新的突破。五是高度重视就业安全稳定工作。各省级就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力度做好困难群体特别是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 要加强校园招聘活动管理, 确保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 为“两会”和“十八大”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3.就业创业工作会议记录 篇三

张小建强调,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信息化要实现三大核心功能:一是劳动者就业失业信息集中管理;二是单位岗位招聘信息联网共享;三是实现供求信息的对接和匹配。

张小建说,要在统一建设的大原则下,完成三大建设任务。一是要充分利用好金保工程建设成果,数据中心、信息网络、决策支持系统和安全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的建设工作,都要按金保工程的要求进行统一建设;二是要切实做好业务管理软件开发建设;三是要重视做好就业人才服务网站建设。同时,要着力推进三大平台建设工作。一是突破政策落实难点,建立全国就业监测信息平台,实现享受政策人员的统一管理;二是突破招聘信息地区分割,建立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单位招聘信息的免费查询;三是突破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瓶颈,建立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的全程信息化。

孙宝树在讲话中指出,在“十二五”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构建全国一体化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信息体系,实现供求数据在全国范围内的共享和交流,促进全国一体化的、成熟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尽快形成。

4.就业创业工作会议记录 篇四

王书记指出学院2012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是“确保就业人数继续增加,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就业服务等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并就进一步做好2012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一是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坚定做好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二是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大引导力度,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四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能力;五是进一步搞好毕业教育,全力维护学生就业安全与校园稳定。

学生学生党支部书记李院长在《毕业生就业活动方案》中提出五项活动内容:一是以优质信息为着力点,为毕业生架设就业信息“高速路”;以健全体系为切入点,为毕业生提供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服务;二是以精细管理为落脚点,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管理服务;三是以政策宣传为支撑点,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和预征入伍;四是以内涵建设为出发点,为毕业生就业优质服务提供体系保障。

5.就业工作会议 篇五

2011年6月20日,我院在主教学楼303教室举行了就业工作会议,院长刘明欣老师和书记玛利亚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就业科科长奥尔鲁木老师主持,会议开始由奥科长总结一下上一阶段的工作,奥科长指出我院2010年的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评出学院就业先进个人4人等。

刘院长肯定了上一阶段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绩,奥科长说明这学期本院毕业生共计216人,其中高职毕业生129人,中职毕业生87人,并感谢全院辅导员老师为毕业生就业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结合学院的教学和整体发展对学院就业工作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实习就业基地建设,从专业发展角度筹划,从维护学生切身利益出发,努力做好学院就业工作;二是切实加强与学生实习基地相关负责人的沟通与交流,切实做到真正把握学生的实习动督促学生在实习结束返校答辩时,务必带上实习单位的实习就业鉴定,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三是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切实保证家长对学院的信任,消除家长因外界原因而产生的孩子就业焦虑。四是拓宽渠道,整合资源,千方百计收集岗位信息。充分利用校友会、行业协会等社会资源,拓宽就业信息来源,尽可能给毕业生多提供就业机会。要加强与高职院校联合,实现就业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平台,广泛收集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信息,突出重点;五是积极引导,加大力度,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

导。要以人为本,深入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辨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大力倡导“先就业,再择业”,“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积极报名参加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的招聘工作,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加强管理,维护稳定,协调好教学与就业、就业与实习的关系。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紧缺型人才培养,推动教研教改和核心课程体系的改革,通过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把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接着,学生党支部书记玛利亚老师代表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各专业毕业生阶段就业情况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学院2010级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阶段就业率目标实施方案和各专业就业率目标实施工作时间表与参会的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会议中,其他参会老师也积极踊跃发言探讨我院就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就我院就业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交换意见,纷纷表示会后要针对目前情况与专业教师共同商讨制定本专业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并带头落实所负责学生就业去向,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人文经济学院

6.就业创业工作会议记录 篇六

关于召开全省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的通知

机关各部门:

为深入全省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足,便于安排全省大专院校毕业生各项就业工作,经XX省计委、省教育厅、少人事厅研究决定,将于3月1日开始,召开为期3天的.全省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要通过此次会议,查找工作不足、总结经验、强化发展共识、明确责任事项,为实现全省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一、会议时间:XX年3月1日XX时

二、会议地点:XX市郊新建承德南河宾馆

三、会议主要内容

XX省计委、省教育厅、少人事厅决定联合召开全省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议要研究今年毕业生就业政策和办法,协调就业计划,研究委培生的派遣和安排等。

四、参加会议人员

省级各部、委、厅、局人事处长,各大专院校学生处处长,各地市人事、计委、教育局分管领导。

五、有关要求

XXXX

望相互转告,届时准时参考!

XXX办公室

7.就业创业工作会议记录 篇七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凤有,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协会副理事长王炽昌, 时代英杰国际教育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总裁钟恒以及10位评委共18人参加了会议。

去年11月,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论文征文评比活动”, 得到了各省市、高校就业主管部门和就业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截止2012年6月30日, 共收到稿件1216篇, 是中心历次征稿活动中文章数量最多、整体质量最高的一次, 中心成立了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所有论文进行评议。

中心主任张凤有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他回顾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主要进程以及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强调了通过理论研究, 对成功经验进行提炼, 深化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规律认识的重要意义, 指出今后要完善评审组织结构、评审程序、评审标准, 形成长效机制, 实现征文评比活动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

8.就业创业工作会议记录 篇八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12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

会议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就业工作的主要目标: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社会保障制度覆盖所有劳动者,就业稳定性明显提高。为此,一要提高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能力。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鼓励劳动者创业。二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将促进就业作为制定、实施和调整经济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形成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等扶持政策的综合政策体系,更有效地促进就业。三要统筹做好城乡、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推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四要完善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五要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建立失业统计制度和失业预警、调控机制,努力降低失业风险。六要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企业工资分配制度。重视劳动者利益诉求,积极改善劳动条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9.就业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篇九

一、就业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我们党是执政党,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民生不断改善,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改善民生的基础何在?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了就业才有收入,民生才会逐步改善,社会才会安定。我们讲稳增长,主要就是为了保就业。近年来,在经济增速放缓形势下,就业不降反增,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主要就业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新经济,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同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关促进就业的社会中介组织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虽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有所减少,但总量仍然很大,还是居世界之首。据测算,未来几年,每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大约有2500万人,除考虑自然减员腾出的岗位,要保持城镇失业水平不上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不能低于1000万人,这是稳定就业的底线。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都必然会影响和反映到就业上来。就业总量压力将长期存在,结构性矛盾会更加凸显,这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多个国际组织认为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不好的,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需要就业的人数不减,就业工作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有765万,创历史新高,还有500多万中职毕业生,都需要就业,军队退役人员的安置必须保证,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也要防止出现大规模的下岗失业,另外还要给农民工就业留出一定空间。我们要充分认识保持新增就业基本稳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虽然现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潜在风险不可低估。一季度制造业、建筑业的用工需求,降幅都在两位数以上。占全国投资60%以上的民间投资增长明显放缓,特别是服务业投资放缓,其对就业的影响不可低估。我们必须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既要打好经济发展这场硬仗,也要打好稳定就业这场硬仗。

就业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可以说,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社会的“稳定器”。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就业放在突出位置。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必须更加重视就业,全力以赴做好就业工作。

二、在经济转型中积极推动就业转型

增加就业的根本在于经济发展。针对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就业领域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新形势,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稳定经济增长守住就业基本盘,以调整结构拓展就业新空间, 以深化改革激发就业潜力与活力,充分依靠市场力量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促进扩大就业的综合效应和持续动力。

目前我国经济在加快转型、产业结构在加快调整,这对增加就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在推进经济转型、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努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使就业总量不断增加。同时,要积极推进就业转型,降低结构性失业风险,这也有利于支撑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推动以传统产业就业为主向服务业就业为主转型。无论是就业主管部门的分析,还是就业中介机构的大数据都显示,现在重化工业、建筑业等行业就业岗位减少,纺织业、房地产业等就业需求下降,这些传统行业的就业能保持基本稳定已很不容易,增加就业就更为困难,而服务业用工需求大幅度增加。这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相吻合的。这几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增大,经济增长带动就业效应增加,就是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其中主要是服务业快速发展。去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成为就业最大的“容纳器”。随着农业和工业就业人数的减少,服务业需要吸纳的就业人数随之增加。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就业容量。

二是推动以就业为主向就业与创业相结合转型。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是政府分配工作,后来转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业也转为主要通过市场来实现。现在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以创业带动就业、将就业与创业结合起来,本身就是一种就业转型。近两年,通过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特别是商事制度改革,平均每天新增4万户市场主体,其中新增企业1万多户。当然这里面有生有死,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规律。但据工商总局统计,现在市场主体生远大于死,成为带动就业的主要力量。今后我们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鼓励支持“双创”和“互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前不久我去西部地区的一个小镇考察,那里有一片楼房,原来是提供给外资制造企业的,他们转走后,现在通过发展“双创”,吸引了全国各地上万人在那儿创业,一片红火景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在就业方面起着牵头作用,要注意跟踪研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同时,商事制度改革还有空间,“一照一码”实现了,“一个窗口”办事能不能完全实现?还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这不仅是工商总局的事,其他部门也要配合。要注意在“放、管、服”改革中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制度创新和完善政策解决问题。

三是推动以体力型劳动就业为主向智力和技能型劳动就业为主转型。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发展的根本力量。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主要是发挥了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尤其是农民工功不可没。当前,我们推动转型发展,就要使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创新。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从大概念来说都是人力资源。现在人力资源的概念与过去有所不同,过去主要指劳动力的数量和体能,现在主要指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包括知识、智力和职业技能等。从就业情况看, 目前一般的体力型劳动力是不缺的,但智力和技能型劳动力比较紧缺。一些就业中介分析,各行业人员需求中,现在最缺的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人才。随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经济发展,今后智力和技能型劳动力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我们要把扩大就业的立足点更多放在加快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智力和技能水平上来。

扩大就业、推动就业转型,必须发挥好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的作用。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一些地方没有很好地转过来,现在经济很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小微企业不发达。实际上,中小微企业在我国占绝大多数,其他国家也是这样。千万不要小看中小微企业,他们生产效率高,在就业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我国经济发展既要有顶天立地、有竞争力的大企业,也需要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这几年,我们对中小微企业不断采取减免税费的措施,就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活起来,更多地增加就业。

民营经济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扩大就业必须推动民营经济继续加快发展。我们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和民间投资的活力,支持民营企业扩大投资。民营企业多是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xx年与20xx年相比,国有企业减少就业人员900多万,而民营企业增加7000多万,其中20xx年比20xx年增加1323万,也就是说,去年1300多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主要是依托民营经济发展增加的。前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针对民间投资增速下降问题,要开展促进民间投资专项督查,督促落实相关鼓励和支持政策措施,消除各种壁垒和不合理束缚,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民间投资回稳向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总之,在经济转型中实现就业转型是一篇大文章,我们必须把它做好。让“放、管、服”和“双创”这些有利于就业的措施更大地发挥作用,让服务业、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得到更快发展,创造更大的就业空间,这才是真正的改革红利。特别要大力发展新经济,通过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成长,创造更多适合高素质年轻群体的就业岗位。这样,我们的经济活起来了,就业也就活起来了。

三、积极的就业政策一定要落到实处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这个政策取向是不能改变的。但国家出台的鼓励和支持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有些还没有很好落实到位,必须加大力度。落实好积极的就业政策,首先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同时,政府在引导市场创造就业岗位方面也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这就要求在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同时,不断完善有利于扩大就业的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体系,加大对灵活就业等非正规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政策支持,做好各项政策的衔接、协调和配合,使就业创业者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落实好积极的就业政策,还要突出重点对象,抓住两头:一头是高校毕业生,一头是农民工。这就像“经天纬地”一样,高校毕业生是“经”,农民工就是“纬”,一经一纬,织牢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的“经纬线”,新的发展动力才能形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要牢牢抓住这两个重点。

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体。要实施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并进一步加以完善。这“两个计划”要很好地结合起来,可以考虑合并成就业创业计划,更好地以创业带动就业。前不久我在西部一所大学看到一种好的现象,去年有的毕业生出去搞“双创”,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觉得应为母校作出一些贡献,今年就回校招聘人员。高校毕业生的创业门槛应该是比较低的,几个人合伙就可以创业。我们说要让高校毕业生成为“不断线的风筝”,就是要关注他们的就业创业情况,特别是对还没有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要继续提供各方面服务,实施一对一的精准帮扶和服务,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新情况,要拿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中职毕业生就业状况比高校毕业生要好一些,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市场需求很大,但也有供需衔接的问题。在这方面,就业招聘网站可以发挥很大作用。要运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在更广阔领域实现就业供需对接。

农民工是庞大而特殊的就业群体,就业状况受经济形势变化影响最直接。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农民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要继续重视做好他们的就业工作。从有关部门的统计调查数据看, 目前农民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而农民收入增量中有近一半来自打工收入。因此,有关部门不能只盯着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的目标,还要考虑每年至少新增几百万农民工就业的问题。农民能够外出打工,他们的收入才会增加,这样才能保证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同步,也才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在农民工回乡创业增多了。去年我到西部一个省考察时专门向一些农民工了解了情况,他们都在外面打工十几年了,我问他们想不想回家创业?有的一听就掉眼泪,说怎么不想,如果能够回乡创业,既能增收又能顾家, 当然非常愿意。针对这种情况,国务院专门出台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相关文件和政策措施。今年如何给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有关部门要通过深入调研,提出政策建议。凡是有利于农民工就业创业的,都应积极给予支持。要围绕促进农民工就业,加强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权益保护等服务,加大对贫困家庭农民工的就业扶持。农民工有就业门路,能够不断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农村社会就能稳定,也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还有其他的就业重点保障对象,也要采取措施予以支持。比如在推进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就遇到富余员工分流转岗安置问题,不转岗不行,但不能因此出现大规模的失业潮。我们要努力使富余员工通过企业内部挖潜、开展“双创”、政府专项资金扶持等措施,实现转岗就业;对一时难以就业的,要通过职业培训、托底保障等方式,增强他们的信心,保障基本生活。国家财政已经作了安排,拿出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化解过剩产能企业员工转岗培训和安置。还有复转军人就业问题,要落实好相关政策,确保他们得到妥善安置。今天残联的同志也来了,要支持残疾人就业,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有关部门要对残疾人就业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

促进就业创业还要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兜住底线。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发挥好失业保险、大病保险的“稳定器”作用,解除居民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要帮助经济困难地区解决就业问题,防止出现较大范围失业风险。更多关注就业特殊困难群体,确保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四、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培训力度

我国有9亿多劳动力,其中1亿多是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超过了一个大国的人口数量。这对就业来说是压力,但也是宝贵的人力人才资源。只要把我国劳动力众多的优势发挥出来,特别是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就能更好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国“人岗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招工难、就业难”问题并存,既有人找不到工作,也有企业招不到人,原因就在于就业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根本解决之道是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要扩大培训范围,既要包括农民工,也要包括下岗分流人员,还要包括高校毕业生。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级各类培训机构要跟着市场需求的指挥棒转,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训什么人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可以是学校教育培训,可以是短平快的培训,也可以是岗前培训,还可以是在岗位上学、在实践当中学。

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都要从各自的角度支持就业培训工作。这方面加大投入是值得的,这是为经济长远发展打基础的事情。特别要把去产能下岗分流人员的培训搞好,通过培训实现转岗就业。工会要保护职工利益,支持培训转岗和就业工作。妇联也可以做许多工作。我在地方考察时看到,农村种田的有不少是妇女,有的地方搞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公司化生产,包括种水果、种蔬菜、农产品加工等,许多也是妇女在做,公司对她们进行岗前培训。共青团的任务就更重,因为新增就业主要是青年人,如何把青年人培训好,让他们能够就业,这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这几年一些国家发生动荡,青年失业率高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通过广泛而有效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的专业技能,真正把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一定要切实抓紧抓好。

五、就业是各级政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10.就业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十

同志们:

这次召开全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总结成绩,正确认识当前全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面临形势

年以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就业和再就业一系列政策,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1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明显改善。 几年来,我区通过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98 年至 20xx年全区新办企业 936 家,新增个体工商户 8324 户。全区共有劳动力资源 32.4 万人,第一产业占 8.7 万人,其余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区经济结构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为解决我区的就业和再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 、“两个确保”百分之百到位,再就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1998 年以来,我区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积极筹措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全区共筹集资金 601 万元,其中企业自筹 434 万元,财政安排 10 万元,社会筹集 237 万元;累计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代缴社会保险费用 222.1 万元,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和代缴保险费人数达 100% ;累计为 4321 人次的特困企业职工和失业职工发放特困补助金 84.33 万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逐步完善。仅去年就为 7736 名离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 6519 万元,基本做到一分不拖,一分不欠,与此同时,花大力气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 98 年以来,共为 2100 名下岗职工提供了再就业培训。全区累计有 4945 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达到 80%以上。

3 、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市场化就业机制初步建立。 积极推进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现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失业保险并轨。今年,按照全省部署积极推进养老、失业保险扩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今年 11 月底,全区共有 66650 人参加了养老保险, 44200人参加了失业保险,养老和失业保险基本实现了各类企业全覆盖,为劳动力跨区域、跨所有制流动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积极发展和培育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了市场化的就业机制。 98 年至今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者求职登记 84000 人,介绍成功约 63000 人次,其中为 4500 名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提供服务。全区通过市场共安置城镇失业人员 3142 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 以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保持了城镇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从总体上说,我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基本态势是好的。这是我区经济持续发展的结果,是长期坚持市场取向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结果,是城市化快速推进的结果,也是全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就业和再就业一系列方针、政策、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达,国有企业包袱相对较轻,对解决就业和再就业有着良好的外部条件。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

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经预测: 20xx-20xx年我区每年城镇新成长劳动力 2200 人,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产生的新的失业职工约 500 人,农村转移劳动力每年约达 25000 人,每年流入我区的外来劳动力净增约 人。

二是结构性失业矛盾较为突出。 由于劳动者自身素质等因素影响,导致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工种和熟练工种难以招收到合格劳动力,而一些非技术工种和非熟练工失业后又难以实现再就业。

三是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 我区养老和失业保险虽然已实现了企业全覆盖,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只达到 65% ,其中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职工参保率只有 35% 。失业保险职工参保率则更低。此外,医疗、工伤、女工生育等保险的覆盖面还尚未在非公企业中推开。

四是劳动力市场体系还不健全。 我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网络还未建立,市场的管理手段落后,服务质量不高,调节功能不强,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此外,职业培训难以适应高技术人才需求的要求,也导致了就业和再就业的困难。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二、统一思想,进一步认识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八大任务之一郑重提了出来。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六大精神,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做好再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 江泽民在“ 5.31 ”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把握这个根本要求,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理装着老百姓;必须坚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我们各项工作的最高标准,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优先安排好人民群众的生活,尤其要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就业问题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业问题解决得如何,是衡量一个政府、一个政党治国水平、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地方党委、政府贯彻“三个代表”要求自觉性和坚定性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解决好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把“三个代表”的思想落到实处。

(二)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十六大提出了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于广大群众特别是有劳动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来说,得到一份工作,获取劳动收入,是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的基本途径。对我区来说,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是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所在。相反,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意味着要挤占本可用于发展的财政资金,意味着一些家庭收入水平和购买力的下降。失业问题长期得不到缓解,就会导致社会总需求长期处在低迷状态,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没有充分就业的经济增长是持久不了的。只有切实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促进投资和消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

(三)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安居乐业,才能长治久安。实践证明,失业人员如果长期无事可做,就会缺乏社会归属感和安全感,产生心态不平衡,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近年来,我区由于企业改制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占信访总数的比例逐年上升,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对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意义。

总之,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我们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绝不能因为我区经济发展势头较好,企业机制相对比较灵活,就业压力相对较小,而忽视就业问题重要性,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脚踏实地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三、明确目标,扎实工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根据中央及省、市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区委、区政府确定我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努力改善就业环境,通过发展和改革的办法,逐步走出一条能充分促进就业,又能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路子。

20xx年— 20xx年我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主要目标:区级财政每年投入占全区财政支出 1%-2% 的资金,用于就业和再就业;全区每年净增城镇就业岗位 4000 个,每年组织 1000 名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每年帮助 1500 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500 人;引导和帮助 20000 人次城镇新成长和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入市场实现就业; 20xx年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5%左右,以确保全区就业局势稳定。

达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努力加快发展,通过发展扩大就业。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努力促进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要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大力实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协调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就业双增长。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是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今后,我们要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加大民营企业在拉动经济和增加就业岗位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在吸纳安置社会劳动力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服务业是实现经济、就业双增长的重要领域,要根据我市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不断增大的趋势,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发展社区服务、贸易、餐饮、旅游休闲娱乐等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要特别重视发展社区服务业,我们之所以要高度重视社区服务业,一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区这几年一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日趋下降,第三产业中有些行业又基本处于饱和状态,难以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目前,社会便民利民服务,如托幼托老、家庭病房、牧业管理、修理维护、保洁保绿等都蕴藏着巨大的就业空间。二是社区的就业岗位对技能要求不高,比较适合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 4050 ”(女 40 岁,男 50岁)人员。

(二)突出重点,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上级有关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大我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向“ 4050 ”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这个弱势群体倾斜。(即男 50 周岁、女 40 周岁以上且文化程度较低,无技术特长人员;夫妻双方均下岗失业的人员;单亲家庭下岗失业 1 年以上人员;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人员。)结合实际,对现行有关政策文件全面进行梳理、修订和完善,同时,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将再就业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有所提高,为促进再就业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证。

(三)强化再就业服务,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各项服务。职业介绍机构要在求职登记、职业介绍、政策咨询和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方面,方便下岗失业人员,对他们实行“一站式”服务。行政审批中心要充分发挥便民服务功能,简化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等相关手续,提供便捷的“一条龙”服务。劳动保障部门还要专门组织开展再就业交流大会,促进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二是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要把再就业培训作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适应就业市场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力争培训后再就业率达到 50% ,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教育引导失业、下岗职工端正择业意识,摒弃“等、靠、要”思想,丢掉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不挑不拣,量力而行尽快实现再就业。三要进一步健全就业服务网络。把就业服务机构向乡镇街道、社区延伸,建立健全区、乡镇街道、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同时依据服务网络,架构服务平台,健全服务体系,推进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服务和管理的社会化。

(四)巩固“两个确保”,进一步健全我区社会保障体系。 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有效解除劳动者跨区域、跨所有制流动的后顾之忧,促进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转变择业观念,以多种方式实现再就业。要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工作,妥善解决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后的遗留问题,逐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做到应保尽保。进一步扩大城镇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积极推进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改革,重点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参保工作,真正实现我区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全覆盖。进而促进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实现再就业。

(五)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我区经济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相应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和劳动就业工作的市场化要求也比较高。近几年来我区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通过市场得到较好解决。事实也证明,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得越充分,政府的压力也就越轻。因此,我们在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劳动力市场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就业机制。一要推进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根据我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实际,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劳动用工等方面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二要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将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网络延伸到社区,为各类用人单位、求职者及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三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法制化建设。大力整顿市场秩序,坚决取缔非法职介机构,严厉打击非法职介行为。加强企业用工监察,及时纠正不签订劳动合同,滥用试用期,随意压低工资和延长劳动时间,拒缴社会保险费,以及歧视性招工、使用童工等违规行为,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切实加强对再就业工作的领导

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也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我区要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责任,形成合力,把工作落到实处。

1 、要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全区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党政一把手必须切实履行好总责任人的职责,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抓好此项工作。区里要建立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把净增就业岗位,落实就业政策,强化就业服务,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和解决困难群体再就业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逐级分解,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要加强对全区各部门再就业工作的督促检查,并及时通报,对完成任务好的部门要予以表彰,差要批评,对一些由于工作没有做好而引发下岗失业职工群体上访等重大事件的,要追究责任。

2 、不折不扣地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各项政策。 对上级及我区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各级各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态度要坚决,工作要务实,资金要保证。财政部门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优先安排再就业资金,加大对再就业工作的投入。对财政安排的再就业资金,必须专款专用,绝不能挤占挪用。要发扬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设身处地为下岗失业人员着想,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多搞扶贫济困的义举。对有迫切就业愿望和实际困难的国有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特别是“ 4050 ”这一困难群体要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解决实际困难。区慈善总会要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上有所作为,积极为困难下岗、失业人员排忧解难。

3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在贯穿于再就业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倾听下岗失业人员的呼声,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让每一个下岗失业人员都能感受到党的政府的关心和温暖,使他们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积极宣传党和政府有关的方针政策,介绍交流帮助困难群众就业的有效做法和经验,总结推广再就业的先进典型。各级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防止因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努力把工作做实做细。

4 、全社会共同来关心,做好再就业工作。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围绕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这一目标,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努力形成领导亲自抓、各部门一起抓的良好局面。劳动保障、计划、经贸、教育、民政、财政、建设、税务、工商、银行、物价等各部门要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协调配合,认真履行职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社会团体要积极参与和介入这项工作,努力为党委、政府分忧。

11.就业创业工作会议记录 篇十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议程之一是确定了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增添企业活力,拓展发展新天地。会议提出:一要鼓励地方设立创业基金,对众创空间等的办公用房、网络等给予优惠。对小微企业、孵化机构和投向创新活动的天使投资等给予税收支持。将科技企业转增股本、股权奖励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试点推至全国。二要创新投贷联动、股权众筹等融资方式,推动特殊股权结构类创业企业在境内上市,鼓励发展相互保险。发挥国家创投引导资金的种子基金作用,支持国有资本、外资等开展创投业务。三要取消妨碍人才自由流动的户籍、学历等限制,营造创业创新便利条件。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长留出空间,不得随意设卡。四要盘活闲置厂房、物流设施等,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办公场所。发展创业孵化和营销、财务等第三方服务。五是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双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打造信息、技术等共享平台和政府采购等方式,为创业创新加油添力。李克强总理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最早是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当时他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此后,他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各种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此次会议更是国务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落地之举。

nlc202309041616

上一篇:唐诗《登高》下一篇:高风险诊疗技术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