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基础知识点(共9篇)
1.初二语文基础知识点 篇一
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是对光的反射知识点的讲解。
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镜面旋转X°,反射光旋转2X°)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0°
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
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
确定入(反)射点;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做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通过上面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光的反射的知识点可以很好的掌握了,希望同学们会好好的学习。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
关于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通过上面对物理中透镜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的学习物理知识。
中考物理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下面是对物理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讲解,需要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 υ ) 像的性质 应用
u > 2f f<υ<2f 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
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实像 (实像大小转折)
f< u<2f>2f 倒立放大实像 幻灯机
u = f 不成像 (像的虚实转折点)
u < f υ> u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上面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考试成功哦。
中考物理知识点:眼睛和眼镜
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是对眼睛和眼镜内容的知识学习哦,供大家参考。
眼睛和眼镜
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薄(焦距长,偏折弱)。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厚(焦距短,偏折强)。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
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距的倒数( )。
上面对眼睛和眼镜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物理知识,争取做的更好。
中考物理知识点:照相机和投影仪
下面是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内容知识讲解,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照相机和投影仪
照相机:
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以上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效的吧。
中考物理知识点: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学们对显微镜和望远镜很熟悉吧,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在物理中的应用。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
希望上面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考出很好的成绩的哦,好好学习吧。
2.初二语文基础知识点 篇二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识字、写字的能力。如在教学“爽”字, 很多教师、成年人都是说:一、人、4个“x”, 写字时也是按说的顺序来写。写出来的“爽”字臃肿、不精神。因为写完横后就先写人, 撇捺下边角度大, 左右两边的“x”上下对不齐, 下边的“x”顺着人的撇、捺向外写, 所以写下的字就像走路的鸭子, 左右摇摆, 极不好看。这就是写字顺序的错误导致的必然结果。如果按正确顺序写完横后, 先写左边的两个“x”和右边的两个“x”, 上下对整齐, 最后再写人, 人的撇划的起笔竖写的长点, 快超过左边的两个“x”后再放撇, 捺最后作呼应, 这样写出来的字就正确、精神、秀美。通过对比的方法, 让学生感悟到写字的乐趣, 激发他们想写、爱写的兴趣。连着写一行“爽”, 像抬头挺胸、英姿飒爽的士兵。
在阅读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入角色。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敢读、想读;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 激活他们的想象力, 想象情节中的画面;发表有创意的见解, 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表达出此时的真实情感;用个性化语言以小见大, 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如在教学《落花生》这篇课文, 引导学生自己说出:不炫耀自己, 不因为自己的外表丑、矮就没有自信;不因为自己生长在土壤里就埋怨、嫉妒高高挂在枝头的其他果实, 而是面对现实, 心态平和、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把自己的果实真诚地献给人们, 就觉得自己生活的有意义、活得精彩。使学生把学习课文所得到的收获, 潜移默化地迁到人的现实生活中。再如教《雨后》, 首先由多媒体的屏幕显示提出问题:小哥哥为什么使劲地踩水?为什么小哥哥提醒妹妹, 自己反倒滑了一跤?小哥哥为什么嘴上说“糟糕”而脸上表现出“兴奋”和骄傲?让学生表现出不同表情, 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尽情地朗读课文, 充分表示自己的情感, 深刻地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只要教师组织、引导得法, 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就会表现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 个体化的语言就会一浪一浪地激发出来。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所以语文教学就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使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探究高效、有效的学习方法, 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在作文教学中, 要指导学生灵活地运用阅读中的知识技能, 阅读是思维, 写作是表达, 阅读是写作的积累, 学生从阅读中积累素材, 从读中悟写, 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 作为教师的我, 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 在学习课文中刻意对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习《怀念母亲》这篇课文, 作者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先开门见山总写了两位母亲同等重要, 再用典型事例写对亲生母亲、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同样真挚的爱慕, 最后呼应开头, 总述了对两位母亲一样的情怀。作者用真情、真实、真切的写作原则表达了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思念和悔恨, 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和崇敬。文章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中心突出、结尾照应开头、文章结构浑然一体。然后理解作者是如何把事情写具体生动, 如何对写人写事的文章布局谋篇的。在教学中把写作指导始终如一、点点滴滴、潜移默化地渗透到阅读教学中, 日积月累, 就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 我根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与别人交流态度自然大方, 有礼貌、有信心;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在交际中要注意语言美, 抵制不文明的语言;与人交流时语气要温和、委婉, 眼睛要正视对方, 面带微笑, 身体要站正, 不摇头晃脑, 手脚摆放要自然等。”口语本身既是传递承载信息的声音, 也是传递说话人思想感情的工具。因为语音的高低、强弱、轻重、缓急及体态、语态、手势等都充满着一定的感情色彩。而听者也要从对方的表情动作中领会其精神实质, 甚至心理变化等。要求学生这样做不仅是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更是对人格素养的修炼。所以在教学中, 我灵活运用课堂的动态生成, 挖掘更多的口语交际素材, 采用有序的教法: (1) 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在创设情境中要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创设宽松愉快的环境, 使学生心情愉快、乐于思维、敢于表达;利用各种方式, 巧妙地创设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 提高学生实际口语交际的能力, 在情境中练习, 在情境中发展;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角色表演, 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话欲望的好办法, 学生通过看表演或自主参与表演, 对人和事有了直观的印象, 说起来会更有兴趣, 表达也会更清楚、更有感情, 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2) 结合生活, 活用教材。一是选用语文课本中提供的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说话材料, 二是选用课外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说话材料。 (3) 因材施教, 提供口语交际的机会。交给学生说话的方法, 要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口语交际强调双项互动;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另外,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而语言实践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 在实践中学习, 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从激活兴趣情感入手, 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培养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 让学生敢于、乐于与人交际。因此, 课堂上还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设宽松、自由、信任的交际氛围;尊重学生的表达, 多表扬、少批评, 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 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 发现学生有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尤其是那些胆子小的学生更要细心地呵护。只有时时事事注意为学生搭建口语交际的训练平台, 才能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3.中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 篇三
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攫取(jué) 精神矍铄(jué)
应和(huò) 风和日丽(hé)
B. 涟漪(yī) 风光绮丽(yǐ)
凶恶(è) 深恶痛疾(wù)
C. 匍匐(pú) 相辅相成(fǔ)
拗口(ào) 性格执拗(niù)
D. 豁免(huò) 浴血奋战(yù)
肖像(xiào) 惟妙惟肖(qiào)
2. (2015年 山东省德州市)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焦灼(zhuó) 荒谬(miù)
跟帖(tiě) 面面相觑(qù)
B. 脊梁(jǐ) 禁锢(ɡù)
开涮(shuàn) 浑身解数(jiě)
C. 徜徉(chánɡ) 拂晓(fó)
潜水(qián) 玲珑剔透(tī)
D. 雀跃(yuè) 粗犷(kuànɡ)
吐槽(cáo) 断壁残垣(yuán)
3. (2015年 广东省广州市)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
一项是( )。
A. 秩序井然 惊慌失错 期期艾艾 波光嶙嶙
B. 气充斗牛 锲而不舍 顶礼摹拜 芒刺在背
C. 精巧绝纶 物竞天泽 踉踉跄跄 无可置疑
D. 长途跋涉 红装素裹 袅袅烟云 孜孜不倦
4. (2015年 山东省德州市)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
一句是( )。
A.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
历尽心血。
B.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
道宫墙,错宗相连,而井然有序。
C.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治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
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D. 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
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5. (2015年 山东省德州市)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
有误的一句是( )。
A. 听说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要破天荒地在冬天举
办,到时就会出现吃着火锅看球赛的画面了,想
想都觉得过瘾。
B. 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墙
粉刷、护栏改装、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区面貌
焕然一新。
C. 《我是歌手》总决赛现场,面对孙楠的突然退赛,
主持人汪涵看风使舵,冷静救场,其沉着机智着实
令人赞叹。
D. 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
疲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看着你,
你却在抢红包”。
6. (2015年 山东省德州市)下面语段中加线的短语,与
“非常坚强”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A),来自中国台湾的侯孝贤凭武侠片《刺客聂隐娘》摘得最佳导演奖。《刺客聂隐娘》是侯孝贤酝酿多年(B)的作品。首映后,中外媒体都给出了高度评价(C)。不少媒体记者及影评人被侯孝贤所创造的唐朝宫廷、山水世界所吸引,认为影片优美舒缓(D)、细腻精致,就像一幅画,一首诗。
7. (2015年 广东省广州市)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
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警方提醒市民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
会辨识 的骗子,以免上当。
② 每逢节日,看到同学和亲人团聚的场面,他总会
,深深思念远在家乡的母亲。
③ 古人讲究称呼,对象不同称呼不同,对自己用谦
称,对别人要用尊称,不能 。
A. 形形色色 触景生情 混为一谈
B. 五花八门 触景生情 混淆是非
C. 形形色色 睹物思人 混淆是非
D. 五花八门 睹物思人 混为一谈
8. (2015年 山东省德州市)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
有误的一项是( )。
A.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
孟子的仁政、民本等政治主张。
B.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范进、
贾雨村、严监生等都是其中的艺术典型。
C. 老舍,原名舒庆春,杰出的语言大师。代表作有《骆 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D.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9. (2015年 广东省广州市)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
项是( )。
A. 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
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 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
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C. 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这是广
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D. 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
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10. (2015年 广东省广州市)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
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② 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
③ 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④ 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
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
⑤ 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
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
⑥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
A. ③⑥①⑤④② B. ③⑤④②⑥①
C. ⑥①②③④⑤ D. ⑥②①④③⑤
11.(2015年 山东省德州市)下面语段有多处语病,任选
两处修改。
①颜真卿、东方朔、董仲舒的故事,让德州这个城市充满了传统文化的色彩无比丰富。②德州,也是一个与廉颇、晏婴、宋哲元、时传祥等名字密不可分的。③建筑独特的董子文化街、黑陶的工艺精致、科技领先的太阳谷、风光旖旎的长河公园,都是她靓丽的城市名片。
12. (2015年 广东省广州市)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
中加点词的意义。
(1)未至,道渴而死(《夸父逐日》)
(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4)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童趣》)
(5)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满井游记》)
4.初二语文试卷基础训练 篇四
2.归纳部首查字的方法、步骤。
3.各自用上述方法查其余的5个字。
4.检查,订正。
(二)比较形近字再组词。举例如下:
闲(闲人)狠(凶狠)攻(进攻)科(科学)
闷(闷气)狼(恶狼)政(政府)料(材料)
买(买主)订(订阅)扒(扒手)归(归公)
卖(卖命)钉(铁钉)趴(趴下)旧(破旧)
1.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2.组成词语以区别字义。
(三)选词填空的练习。
第1小题,“结实”和“硬朗”都有身体健壮的意思。但“硬朗”只用来说老年人的身体,而“结实”则无此限制。所以,这一题应填“结实”。
第2小题,“宝贵”和“珍贵”都表示“很有价值”的意思。“珍贵”多用于具体的物质的东西,如礼物、文物、纪念品、照片等。“宝贵”可指具体的事物,但更多用于比较抽象的事物,如生命、时间、经验等。这一题应填“宝贵”。
第3小题,“灵活”和“灵便”都有“灵敏、不呆板”的意思。但“灵便”一般用来说人的四肢或五官,而“灵活”则无此限制。这一题应填“灵活”。
第一步,辨析词义,找出词义和用法上的不同点。
第二步,选词填空。
第三步,读一读填上词语的句子,体会一下词语用得是否合适。
第四步,可用另一个词语口头造句。
(四)填写词语的练习,目的是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生动。举例如下:第1小题可填“飞快地”、“缓缓地”。第2小题可填“圆满地”、“迅速地”。第3小题可填“快活地”、“兴致勃勃地”。第一步,读每组的第一个句子。第二步,思考填哪些词语。第三步,填词语。第四步,再读句子。
(五)照样子练习连句子。指导学生做这一题时,应引导学生将地点与所做的事结合起来考虑,并注意不要忘记点标点。答案如下:
第二课时
听话·说话。
本次基础训练中的“听说”训练安排了对话练习。教师可在学生熟悉对话内容后创设情境进行练习。然后再以到商店买学习用具为内容,讨论对话内容,继而进行练习。
阅读。
本次阅读的内容是一则寓言故事。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一)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能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句,理解内容。
(二)初读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如,“羡慕”“艰苦”“东张西望”“不耐烦”“懊悔”等。
(三)带着阅读提示中提的问题再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如:“知了怕艰苦……学得很不认真。”“知了很想跟着大雁一起展翅高飞……还是飞不了。”“知了望着大雁在万里长空飞翔,真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
(四)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要点是:开始知了总是说“知了”,因为它不了解学飞是件艰苦的事,把学飞看得很容易,不虚心听,更不认真练。后来,知了说“迟了”,因为到了要去南方的时候了,它还是飞不高,影响了飞行。“迟了”也表现了知了对自己骄傲的行为十分后悔。
(五)读全文,读出适当的语气。
第三课时
作文。
(-)明确作文要求。
(二)全班共同观察一个静物,然后口述。重点是有顺序,抓特点。
(三)每个同学观察自带的一个静物,然后自己说,同座对说。
(四)指名口述,全班评议。评议重点是:有顺序,抓特点,语句完整、通顺。
(五)各自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5.初二下册语文知识点 篇五
(一)名词作动词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
2、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
3、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4、唯君图之(计划,考虑)
5、既东封郑(使…成为疆界)
6、阙秦以利晋(使…得利)
(二)名词作状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
2、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3、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到黄昏)
(三)动词作名词
1、君亦无所害(害处)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四)形容词作名词
1、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
2、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五)形容词作动词
1、因人之利而敝之(损害)
2、肆其西封(扩张、延伸)
(六)一般动词的使动
1、烛之武退秦师(使…、退却)
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亏损)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语文考试的重点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颁,通“斑”,斑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二、古今异义词
①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
②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凶,谷物收成不好,今常指人暴躁,心肠狠。)
③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例如:“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
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⑤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⑥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
⑦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今常用义是保养身体。)
6.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篇六
14.《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15。《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作者陶弘景,南朝梁代人,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有《陶隐居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的词首开豪放之先河。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一。
7.探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方法 篇七
一、注重教材,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人。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的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初中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弱, 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语文基础知识学习价值的教材为基本内容。教育学家布鲁纳就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 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 知识也越牢固。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最大效能, 否则就会阻碍其效能的发挥。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和网络化。教师要灵活挖掘教材, 重组教材中的知识点, 形成教学的知识链。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问题设计, 把教材中散乱的语言、语法变为简单有序的知识系统, 为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打好基础, 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 实施启发式教学
语文基础知识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兴趣。教师在初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多种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和实施启发式教学, 活跃课堂气氛, 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 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想要实施启发式教学, 关键在于创设教学情境。想要创设教学情境, 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 掌握教材的结构, 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也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 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 这样, 才能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 并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三、抓好基础, 强化系统知识教学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材在语法和基础知识安排上有了很大改变, 在各册中安排了记叙、说明、议论等语法知识和其他相关的基础知识, 一般都是相关课文的最后, 使得一些同仁把它们当成附录对待, 让学生自学了事。其实有关部门如此安排的目的是要加强语知学习, 而不是降低语知地位;学语文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写作, 写作好除了有“话”可说之外, 还要掌握怎么说“话”, 这也是每课后面语知部分所要解决的问题, 放弃了这些内容的讲授和学习, 学生就难以系统地、持续地提升自己的“规范化”表达意思的能力。
学好基础知识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一些同仁误解素质教育的本质, 有意无意地放弃基础知识的教学, 鼓励孩子们通过网络“查词义”, 通过教案记语知, 照抄照搬网上一些现成的语知整理作品, 不从一校一班的实际出发整理语知并讲透语知, 使得学生初中三年后基本的写字、造句、解义能力没有明显长进, 纵然有思想、有见地, 却没有很规范的表达能力, 同样是素质的不完全、不协调。
四、善用信息, 妥善进行奖惩
心理学研究表明, 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 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这是因为, 一反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 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加了学习动机, 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在提供定量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 在加上定性的评价, 效果会更加明显, 这就是奖励与惩罚的作用。初中的语文基础知识有着一定的艰涩性, 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性格不稳定期, 对一些艰涩的知识往往没有学习的耐心。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适当的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 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推进作用, 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 也会产生消极作用。有许多研究表明, 如果滥用外部奖励, 不仅不能促进学习, 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所以, 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 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 其本身并无价值, 只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 对语文基础知识本事产生兴趣。
总之, 基础知识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也是阅读、作文和口语表达的前提条件。语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语知的学习, 注重在整理的过程中积累, 在应用的过程中掌握。
摘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和学, 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 对于培训学生的语文读、写、说能力, 夯实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都至关重要。如何抓好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关键看教师怎么教。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 探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参考文献
[1]郭世才.抓好课改下的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浅谈[J].中学语文, 2012 (24)
[2]苏凤新.抓好课改下的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 2013 (22)
[3]苗刚.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方法点滴谈[J].新课程·中学, 2014 (11)
[4]范秀玲.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究[J].语文天地, 2014 (8)
[5]李小睿.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考点分析[J].广西教育, 2015 (30)
8.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刍议 篇八
一、增强语文教学的针对性,贯彻“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传授语文知识,应遵循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这六个字准确而扼要地概括了小学语文知识教学的要求。“精要”就是教学要抓住重点,把各项知识中最至关紧要的、切合实用的部分教给学生,力求做到精选内容,要言不烦。“好懂”就是要深入浅出,讲授得法,使学生容易领会,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有用”是指基础知识教学切合小学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实际,训练内容有效地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要做到“精要、好懂、有用”,关键在于处理好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针对性二者之间的矛盾。
二、紧密结合课文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灵活运用语文基础知识
教学大纲强调语文知识教学要“尽可能和课文结合”。从语文知识教学的角度看,课文是语文教材中用来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读写听说技能的一个个“例子”。各种语文教材都体现了语文基础知识与课文相结合的原则,并以单元或以课文为单位设计成综合训练的板块。认真研究教材,可以看出,语文教材知识往往是编织教学程序的经线,是各项教学要求循序渐进的脉络。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按照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认知过程,应当先讲课文,并在课文讲解中,有意识地联系知识短文的内容,然后讲解文学知识“短文”,使学生对某一种文学体裁、某一类文学现象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三、联系读、写、听、说的实际,帮助学生把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
读、写、听、说活动在其他学科(非语言的)教学中只是教学手段,而在语文科中,它们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读、写、听、说四种能力既是语文教学的总体培养目标,更是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训练方式和教学目标。四者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要实现这四者之间的有机沟通必须有明确的教学思想,并改进教学方法。因此,语文知识教学中的读、写、听、说项目又必须单独进行专门训练。
四、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方法
1.温故知新。任何新知识的获得,都必须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语文基础知识的内容,前后左右都有内在联系,系统性、连贯性较强。因此,讲课时把新旧知识紧密衔接起来十分必要。由已知引入未知,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述,也可以通过提问或练习。让学生回忆与新知识有关的知识,然后从中引入新课、新概念。这样教汉语知识,不仅使学生巩固了以往学过的知识,而且使他们对新知识留下了较深印象。
2.选材举例。语文基础知识,尤其是语法修辞知识中的概念、规则和方法,都是从具体材料中概括出来的。在教学中,小学生领会这些规律,必须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这一过程。这样,接触、分析语例,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是形成概念,理解语言规律的基础。因此,在备课和讲课时,要十分认真地选取和使用语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比较,找出规律,掌握知识。采用语例,要注意质量和数量。举例要典型,要联系语言实际,注意难易结合,正反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采用以下几种类型:单纯性语例;对比性语例;分项式语例;变式语例;复杂型语例;聊误型语例。
3.重视“操练”。语文知识教学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任何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因此一定要防止“学语言,不言语”的偏向,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尽可能多的活动机会,让他们手、脑、口、耳不停地活动,在运用语言的操练中掌握语言。教师要善于运用教练式的方法,在教学的各个步骤,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语言“操练”。在听课时,应引导学生对语例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分析,进行归纳、概括,明确概念,理解法则和规律。语言操练应贯穿教学全过程,不仅在控固旧课时可以让学生操练,多做应用性的练习,在讲新知识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概念。
4.综合应用。要指导小学生正确使用语言,还必须把语文知识的教学与最富于综合表达特征的作文教学联系起来。学生在作文时,要多方面、灵活运用语文知识,全面反映出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但往往也暴露出运用语言方面的缺点和错误。联系这一实际,可以发挥汉语知识的应用效能,让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纠正语言错误,在纠正语言错误的过程中验证和运用汉语知识。在批阅作文和讲评作文时,在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时,都要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和文体知识,改正错别字,纠正用词造句方面的语病,改正修辞和谋篇布局等方面的错误。
5.文理渗透。小学语文知识教育,应当适当联系其他学科内容,充分发挥“工具”的作用,为学好其他学科服务。其他学科一般多是科技语体,语言精练,用词准确,条理清晰,结构严密,把这些学科语体引进语文知识的教学领域中,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文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写作科技说明文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克服以后学习数理化时由于语言能力差造成的困难。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知识教学引入其他学科可以利用的知识,能扩展语文知识教学的内涵,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9.初二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九
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单句)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复句)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使用句号。如:请你等一下。二、问号。
1、疑问句的末尾用问号。如:你见过金丝猴吗?
2、反问句末尾也用问号。如: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3、选择问,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如:你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
4、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不是问句,所以不要用问号。如: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5、倒装的问句,问号应该放在句末。如:怎么啦,你?
三、叹号。
1、感叹句的句末。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吧!
2、情感强烈的祈使句也用叹号。如:同志们,跟我来!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也用叹号。如:我哪比得上他呀!
四、逗号。
1、主语谓语都比较长,中间用逗号。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宾语是较长的主谓词组,前面用逗号。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精力。
3、句首状语后边可以用逗号。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各分句之间,大多用逗号。如: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五、顿号。
1、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如: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2、句子内部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如:我们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3、较长的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前两个逗号不能用顿号)
4、概数之间不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用顿号。如:十二三岁七八个人①学校距这里二三里。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5、集合词语(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念起来不停顿,不用顿号。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省市领导调查研究
6、并列谓语之间(实际为分句)不用顿号。如:这个省今年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7、连词“和”“与”“及”等前边不用顿号。如:我国科学、卫生、文化、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8、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间不用顿号。如:①这里的山啊,水啊,草啊,都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②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六、分号。
1、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宝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3、句中没有逗号,不能径直用分号。如: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七、冒号。
1、用在称呼语后面,提起下文。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提起下文。
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在总结性话语后,引起下文的分说。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引出解释或说明。
如:外文图书展销会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5、总括性话语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6、引语中间的“某某说”后不能用冒号。
如:“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顾四周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7、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的中间而不能管到句终的,则不能用冒号。
如:①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冒号应去掉,或改为破折号)②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句中的冒号只能管到“作业到深夜”,所以使用错误。)另外: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八、引号:
1、表示引用。
独立引用——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了标点放在引号内。
如: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非独立引用——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因为末尾不用标点。如在句末,标点放在引号外。
如: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价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计”。
2、表示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如:“小”和“大”比较起来,“小”总是被人轻视的。
3、表示含义特殊。如: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表示特定称谓如:为实现“四化”大干苦干。
5、表示讽刺和否定。如:他企图在共产主义事业中把自己装扮成“伟大人物”和“英雄”
6、引号里面还要有引号时,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如: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九、省略号:
1、表示引文的省略。如: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
2、表示列举的省略。如:色和么都有:稻鸡、角鸡、鹧鸪、蓝背……
3、表示话未说完。如:“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4、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如:“我……对不起……大家,我……”
十、书名号:
1、表示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戏曲名、影视歌曲名等。如:《史记》、《孔乙己》、《人民日报》、《人民文学》
2、书名号里面的书名号用单书名号。如:《〈中国工人〉发刊词》
初二语文下册知识点基础归纳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 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 ②表插说 ③表声音中断、延续 ④表话题转换 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 ②现象←→本质 ③原因←→ 结果④慨括←→具体 ⑤部分←→整体 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 ②搭配不当 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④前后矛盾 ⑤语序不当 ⑥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 ②表语言断续 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维跳跃 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 ②转折复句 ③条件复句 ④递进复句 ⑤选择复句 ⑥因果复句 ⑦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一、注拼音
狼藉( ) 唾( )手 陨( )落 讪( )笑 差( )使 狞( )笑
轻蔑( ) 簌簌( ) 迂( )腐 颓( )唐 交卸( ) 妥( )帖
琐屑( ) 奔丧( ) 懵( )懂 淹没( ) 骚( )乱 喋喋( )
彬彬( ) 鄙( )视 荆棘( )( ) 忸怩( )( ) 凌( )辱
叱( )骂 隘( )口 蹲踞( ) 荒莽( ) 蝉翼( ) 轻嘘( )
鼾( )息 窒( )息 厮( )守 遮蔽( ) 心弦( ) 拯( )救
嬉( )戏 火钵( ) 悉( )索 山巅( ) 愤慨( ) 作揖( )
暴躁( ) 忌惮( ) 嗫嚅( )( ) 喃喃( ) 萧( )条
纨绔( )( ) 爵( )位 造谣( ) 官衔( ) 钦差( )( )
糟蹋( ) 煎熬( ) 枷( )锁 兑( )现 呱呱( ) 蜕( )变
赎( )罪 心急如焚( ) 彷徨( )( ) 赋予( ) 不知所措( )
磐( )石 匿( )迹 惊骇( ) 义愤填膺( ) 一隅( ) 悚( )然 蹂躏( )( ) 褴褛( )( ) 凶神恶煞( ) 蛊( )惑
寻觅( ) 惨绝人寰( ) 诚挚( ) 黯( )然 耗( )尽 倏( )然 疲惫( ) 色( )子 黑魆魆( ) 岿( )然不动 瘫( )软
目眩( ) 忐忑( )( ) 仓皇( )( ) 怯懦( )( )
二、填词语
寄人( )下 有( )无恐 数以千( ) ( )往直前 ( )目伤怀
不能自( ) ( )拾皆是 ( )手可得 立( )之地 ( )井( )乡
( )若木鸡 文质( )( )( )固不化 无所( )( ) 安( )守己
寻欢( )乐 ( )无忌( ) 造( )生( ) 鸡犬不( ) 南腔北( )
( )手旁观 不知所( ) ( )人听闻 义( )填( ) 安之若( )
摇摇欲( ) 心急如( ) ( )( )坠地 幸( )乐( ) 毛骨( )然
令人发( ) 凶神( )( ) ( )然不同 高山( )止 ( )然而生
千古( )唱 疲惫不( ) ( )命( )从 孤注一( ) ( )然不动
优柔( )断 ( )篇巨制 ( 0人心弦 ( )雀无声 震耳欲( )
( )目相待 ( )鸡起舞 ( )风相应
三、文学常识
1、《背影》的作者是_____。 2、《永久的悔》的作者是_______.
3、《铁骑兵》的作者是________ 4、《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作者是_________
5、《日出》选自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 6、《钦差大臣》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国的________
7、《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 朝__________
8、《细柳营》选自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___
9、《孙权劝学》、《祖逖北伐》选自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史 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_字_______ 家______家________
10、《公输》选自_____________ 11、《清平乐•村居》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12、《朝天子•咏喇叭》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
13、《桃花源记》选自____________14、《岳阳楼记》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15、《醉翁亭记》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
16、《湖心亭看雪》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
1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
18、《山居秋暝》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
19、《长相思》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
四、熟记注释下的词语解释和课文的基本内容,写作特点
五、修辞方法辨析
指出下面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柳树姑娘在微风中点着头;杨树爷爷哈哈地笑着。 ( )
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
3、赶超,关键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 )
4、为什么人们称猫头鹰是捕鼠能手呢?因为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季竟能消灭上千只田鼠。( )
5、梧桐树的枝丫像鹿角一般向外伸展着。 ( )
6、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党汇报呢? ( )
7、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
8、小草悄悄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 ( )
9、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简直可以拿来做小孩的摇篮。 ( )
10、董存瑞像钢铁巨人一般挺立着。 ( )
11、有个蜘蛛慢慢爬起来,想把苍蝇当一顿美餐。 ( )
12、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 )
13、遵守交通法规,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 ( )
14、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耸入蓝天。 ( )
15、月亮不好意思似的躲进云朵里。 ( )
16、小兴安岭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 )
17、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一片金
光。 ( )
18、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他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住地往下落。( )
19、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
20、太阳还没有起床,天空一片昏暗。 ( )
21、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 ( )
22、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 )
23、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 )
24、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
2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26、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 )
27、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
28、太阳一出来,地上像下了火。( )
29、旌旗十万斩阎罗。( )
30、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地向外走。( )
六、病句辨析
语病类型
《考试说明》中规定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例题分析. 指出下列句子的语病。
1、英法联军侵占了北京,焚毁并洗劫了圆明园。
(语序不当,“焚毁并洗劫”改为“洗劫并焚毁”。)
2、美国的人权报告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捏造事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的恶毒污蔑和深刻仇恨。
( 搭配不当,两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和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构成一个宾语。前两个短语是动词性的,后一个是名词性的,谓语“充满”只能跟最后一个短语搭配。)
3、在我们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事实材料之后,就一定能彻底揭开地球变暖的奥秘。
(成分残缺或赘余,本句缺主语。可将“我们”移到“在”之前。)
4、当校团委宣布我们摄制组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很难形容的。
(结构混乱,本句把“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和“大家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很难形容的”两种句式套在一起,关系纠缠不清。改正的方法是保留一种句式。)
5、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表意不明。可以理解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也可以理解为“他背着总经理”, “副总经理”跟他是同伙。)
6、为了避免学生不再发生考试舞弊的现象,这个学期学校对学生加强了组织纪律教育。
(不合逻辑,“避免” 的应是“再次发生”。)
7、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这是个反问句,“谁又能否认”和“不”构成了三重否定,结果就否定了需要学习雷锋,不合逻辑)
练习
一、并列短语并列短语使句子结构复杂化,因而容易导致语病。
例1.侵略者攻陷北京后,焚毁并洗劫了西郊的圆明园。
例2.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张学良的苏金榜同志和扮演蒋介石的石荫昌同志把两个人物演得有血有肉。前者的正直、爽快、威武和后者的狡诈、阴险、_,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增强使用文字的规范意识。
例4.水库和运河如同闪亮的镜子和一条条衣带布满了原野和山谷。
二、数量短语
数量短语的误用,主要表现在数量增减表示不当、语序不当、前后矛盾、搭配不当等。
例5.上海公共汽车票价很低,与曼谷普通公共汽车票价相比,便宜三倍。
例6.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例7.据统计,全省个人捐资办学万元以上的将近400余人。
例8.据科学统计,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三、介词短语
误用介词短语,会造成句子主语的残缺、主客体颠倒等语病;少用、滥用介词也会影响语意的表达。
例9.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例10、在这里,他学到了化学、生物,特别是对他最感兴趣的畜牧学。
例11.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工作者展开了热烈讨论。
例12.我们对于自己的语文修养也要不断提高。
四、否定词
不、没有、否认、否则等否定词的重复出现或多次出现,容易犯否定失误方面的语病。
例13.凡事要三思而行,否则贸然行事,往往会好心办坏事。
例14.国务院台办新闻发言人指出:台湾_对“_功”邪教组织利用设置在台湾的发射装置攻击鑫诺卫星事件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查处,并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例15.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例16.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例17.无论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
例18.翻译的作品日渐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的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1991年全国高考题)
例19.“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又是遭受劫难最多的城市,长期的冲突并没有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
例20、《徐霞客游记》本是部很有创造性的地理考察著作,但对祖国很多名山大泽都作了详细的记载。
六、两面词
句中使用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两面词时,宜从前后是否照应的角度检查语病。
例2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例22.继续保持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作用,已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七、赘余词
前面用了一个词语,后面又用一个与之相重复的词语,造成句子成分多余。
例23.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立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全国高考题)
例24.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的今天,更应重视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20北京高考题)
例25.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近年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
例26.具有不同专长的大学生暑假里愿意为您的令郎、令爱辅导功课。。
八、时态词
“已经、立刻、正在、刚刚、将要”等副词常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着、了、过”等助词常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状态,混用这些副词、助词,就会造成语病。
例27.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例28.该店青年服务员正努力保持和发扬了传统特色。
熟悉这些诊断语病的切入点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对提高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之
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知识要点]
一、句号。
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单句)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复句)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使用句号。 如:请你等一下。 二、问号。
1、疑问句的末尾用问号。如:你见过金丝猴吗?
2、反问句末尾也用问号。如: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3、选择问,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如:你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
4、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不是问句,所以不要用问号。如: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5、倒装的问句,问号应该放在句末。如:怎么啦,你?
三、叹号。
1、感叹句的句末。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吧!
2、情感强烈的祈使句也用叹号。如:同志们,跟我来!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也用叹号。如:我哪比得上他呀!
四、逗号。
1、主语谓语都比较长,中间用逗号。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宾语是较长的主谓词组,前面用逗号。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精力。
3、句首状语后边可以用逗号。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各分句之间,大多用逗号。如: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五、顿号。
1、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如: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2、句子内部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如:我们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3、较长的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前两个逗号不能用顿号)
4、概数之间不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用顿号。如:十二三岁 七八个人 ①学校距这里二三里。 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5、集合词语(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念起来不停顿,不用顿号。如:公安干警 中小学生 大专院校 男女老少 省市领导 调查研究
6、并列谓语之间(实际为分句)不用顿号。如:这个省今年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7、连词“和”“与”“及”等前边不用顿号。如:我国科学、卫生、文化、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8、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间不用顿号。如:①这里的山啊,水啊,草啊,都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 ②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六、分号。
1、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宝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3、句中没有逗号,不能径直用分号。如: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七、冒号。
1、用在称呼语后面,提起下文。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提起下文。
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在总结性话语后,引起下文的分说。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引出解释或说明。
如:外文图书展销会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5、总括性话语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6、引语中间的“某某说”后不能用冒号。
如:“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顾四周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7、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的中间而不能管到句终的,则不能用冒号。
如:①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冒号应去掉,或改为破折号)②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句中的冒号只能管到“作业到深夜”,所以使用错误。) 另外: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八、引号:
1、表示引用。
独立引用——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了标点放在引号内。
如: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非独立引用——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因为末尾不用标点。如在句末,标点放在引号外。
如: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价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计”。
2、表示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如:“小”和“大”比较起来,“小”总是被人轻视的。
3、表示含义特殊。如: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表示特定称谓如:为实现“四化”大干苦干。
5、表示讽刺和否定。如:他企图在共产主义事业中把自己装扮成“伟大人物”和“英雄”
6、引号里面还要有引号时,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如: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九、省略号:
1、表示引文的省略。如: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
2、表示列举的省略。如:色和么都有:稻鸡、角鸡、鹧鸪、蓝背……
3、表示话未说完。如:“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4、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如:“我……对不起……大家,我……”
十、书名号:
1、表示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戏曲名、影视歌曲名等。如:《史记》、《孔乙己》、《人民日报》、《人民文学》
【初二语文基础知识点】推荐阅读:
初二语文成语的知识点06-17
初二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08-16
初二语文上册上学期知识点08-14
初二语文上册文学常识知识点06-20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复习知识点10-20
初二语文上册07-24
旅行初二语文作文06-23
初二语文试卷答案08-05
语文试卷分析初二11-18
初二语文手抄报内容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