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污染现状调查

2024-10-09

农村垃圾污染现状调查(共8篇)

1.农村垃圾污染现状调查 篇一

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活垃圾在数量上有了明显的增加,种类上也日益增多。要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农村的垃圾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积极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对农村垃圾实施无害化处理,各地大都在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处理运作的新模式,农村垃圾处理方式正在由过去的随意排放向无害化处理转变。本文针对农村基层开展调研,探寻一条普遍适用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对本县农村垃圾现状、垃圾处理方式等进行了调查,掌握了当前农村垃圾的实际情况,并在调查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农村垃圾的处理提出了可行性的具体措施。

一、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针对自然村的村组干部及村民,向他们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对其中的重点问题组织座谈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从全县24个乡镇共选取 80个自然村作为调查对象。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和专家访谈的方法,以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收集调查问卷的答案,实地深入调查目前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和方式,发现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与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对现状、原因、和解决措施进行深层沟通、探讨。

三、调查内容

(一)垃圾的来源及分类

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居住比较分散,各乡镇的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等状况存在着差异,农村垃圾的种类和数量相差较大。我们对抽样的自然村进行了实地调查,按照农村垃圾的来源,主要分为四类:

1.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是指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

固体废物,在农村垃圾中所占比重居于首位,约占75%,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是厨余垃圾、废织物、废塑料、废纸、陶瓷玻璃碎片、废电池、废电器元件以及其他废旧的生活用品等。

2.农业生产垃圾。农业生产垃圾是指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被丢弃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残留的花和果实、畜禽粪便以及生产残留的地膜和棚膜等。

3.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农户建房、水利工程、企业建筑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废料。

4.产业垃圾。产业垃圾主要指工业、农林业、畜牧业及医疗卫生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常带有一定的毒性,能够破坏整个人居环境并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其中很多产业垃圾应划入危险废物类别中进行安全处理,但从目前来看,产业垃圾在农村垃圾中所占比例较小。

(二)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向全县24个乡镇抽样80个自然村发放调查问卷共计500份,收回486份,有效问卷486份。其中,年龄分布为:13岁以下占2%;13-20岁占18%;20-40岁占45%;40-60岁占31%;60岁以上占4%。受教育程度分布为:小学文化占43%;初中文化占35%;高中文化及以上占12%。

1.垃圾的种类、数量及处理方式。在调查中,39%的人认为周围的生活垃圾较多,生活垃圾中厨房废弃物(剩菜剩饭、煤灰、没用的食材等)占52%;生产垃圾中的自办作坊所产生的废弃物占31%。对于垃圾的处理方式,选择随意倾倒到垃圾围的占42%,选择填埋的占12%。由此可见农村对于垃圾处理的方式还需改进,人们的环保意识还需加强。

2.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对于垃圾分类问题,大多数( 43%)的人不了解如何分类,只有10%的人能够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而且大部分( 68%)的人不关注或很少( 26%)关注环境保护的相关信息。可见,对农村村民的环保意识还需加强,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宣传垃圾分类回收和环保的相关知识。

3.政府相关部门对垃圾处理的政策和宣传教育。政府相关部门对垃圾处理的宣传教育活动,46%的人们表示并不了解,21%的人表示只是偶尔有这种活动。环保意识并不是在短期时间内就能迅速养成的,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经常举办一些关于环保和垃圾分类处理的活动,长此以往,才能起到更好的宣传的作用。

四、现状分析

(一)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农村的垃圾处理缺乏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和运作机制,呈现出处理主体个体化、分散化,技术水平低,处理简单、随意,环境污染严重等特点。很多政策性法规在农村还没有引起大家的关心,同时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往往不能得到较好地贯彻和落实,无法对农村垃圾回收管理给予统一、有效的制度指导和保障。同时环境保护是一项慢性的工程,在没有制度硬性保障的前提下,基层干部更多的倾向于出政绩见效快的项目,因此农村垃圾处理问题还未引起高度重视。

(二)产生量大、成份复杂、循环利用率不高

农村垃圾主要以厨房生活垃圾为主,占垃圾总量的56%,如动植物食品的去除物、剩饭菜、洗漱残渣和油污垢等;其次是以渣土为主,占垃圾总重量的24%,组成成分包括建筑、混泥土渣、燃料的灰粉、家禽粪便、动物食品骨骼等;随着农村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化纤产品特别是塑料垃圾所占的成分以及处理成本也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已无法满足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垃圾一般由村内自行收集,垃圾的处理主要采取单纯填埋、临时堆放、焚烧、随意倾倒三种处理方式,垃圾的循环利用率较低,且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三)保洁人员队伍不够稳定

以我县为例,24个乡镇340个行政村配备了1507人的保洁员队伍,专门负责农村垃圾收集处置、维护村庄及河道公共环境的日常保洁等工作。据调查,1507人的保洁员队伍中,年富力强的不多,因此只能简单的对垃圾进行清扫,而不能真正发挥保洁员指导、监督、宣传教育的作用。部分保洁员自我要求偏低,缺少工作的横向比较,工作缺乏深度,不够全面,致使垃圾清运、处置和垃圾箱外的垃圾清除不及时,垃圾的分类、堆放均不规范。

(四)农村居民垃圾危害意识低下

农村生活垃圾之所以随意倾倒,一方面是农村居民传统的`生活习惯,养成了生活垃圾房前屋后随意倾倒的处理方式;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居民对垃圾造成环境严重危害的认识不足,缺乏环境保护的主动意识,给垃圾治理带来了难度。

(五)基础设施不健全

基础设施建设是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基本物质前提。长期以来,农村公共财政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生产性投入,对农村的公共环境卫生的投入少,导致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匮乏,管理也很不规范。

五、可行性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制度保障

推动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有序进行,应从立法上完善,力争使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因此需要严格立法,建立治理农村垃圾污染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监管和惩罚力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应措施,填 补农村垃圾处理监管法律上的空白,各乡镇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推动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二)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环保意识

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及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农民对卫生保洁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农民群众克服随处扔垃圾的习惯,逐渐养成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通过各大媒体、宣传单、宣传画,以及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宣讲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环保意义,营造出一种人人宣传、个个参与的管理氛围,减少生活垃圾污染的发生和扩散。政府组织建立宣传队伍,进村入户,深入细致地宣传垃圾的危害性,让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及卫生监督管理中来,变被动为主动,形成群策群治的良好局面。

(三)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增添基础设施

资金投入是能否真正建立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 以政府投入为主,积极吸纳社会资金,逐步推动和实现农村垃圾处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良好治理机制,才是从根本上处理农村垃圾的重要保障。

1.政府财政投入提供资金保障。县、镇财政每年在预算中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县财政根据各乡镇具体情况制定投入标准,每年进行农村垃圾处理的专项投资,各乡镇财政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再给予补贴;在资金拨付上,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农村垃圾定点存放、按时清运、经检查验收达标的,按季度发放到乡村。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的资金投入,设置垃圾箱、垃圾围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添置收集和运输垃圾的各种车辆和工具,建立专门的农村生活垃圾清运部门,使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定点倾倒、集中处理、专人负责。对于地处偏远、无经济能力解决垃圾规范处理的农村,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建立片区垃圾集中投放点和填埋场,保证农村的生活垃圾都做无害化处理。

2.村里积极筹资,逐步实现村民自治。各村要通过“ 一事一议”制度,建立农村垃圾收费项目,同时采取“一事一议”筹资方式收取保洁费用,筹集垃圾围建设、垃圾桶购买、清扫工具和保洁人员工资待遇等专项资金,有条件的村可以从村集体收入中解决卫生保洁费用。

3.加强宣传,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农村垃圾的处理需要企业的参与,我们可以引导并鼓励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同时,加强宣传力度,鼓励有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采取结对帮扶、社会捐助等形式,帮助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村配建垃圾收集设施。

(四)加强人员配备,规范运行流程

要加强人员配备,确保分工合理、分工明确,同时,加强对有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规范操作程序,增强技术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规范运行体系、规范工作流程、合理确定分工。农户负责定点投放,做好自家的环境卫生,并按照垃圾袋装的要求,将垃圾投放在指定垃圾容器内,村组负责定时清收,将本村的垃圾及时收集和清运到乡镇垃圾综合利用站,进行集中处理。

(五)探索生态模式,鼓励综合利用

提出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为主,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则将沱江镇周边村组纳入城镇污水统一处理系统,确保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以上,生活垃圾清运率达到9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以上。

(六)建立监管督查机制,确保常态化

农村垃圾处理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长期工作。把农村垃圾处理纳入到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程序中,使其成为农村干部工作的主要内容,即将农村垃圾处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人、到岗,以确保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长效性。监督管理是常态化监管机制的重点,考核奖惩制度是常态机制长期运行的动力。各乡镇制定有力的监督管理制度,加大对村、组垃圾处理的检查力度。同时将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作为乡镇领导干部、村组干部的考核指标,列入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年度工作实绩考核,考核情况与评先评优、补助资金相连。

2.农村垃圾污染现状调查 篇二

1 阜新市垃圾处理工艺介绍

根据垃圾构成和地理环境特点, 阜新市城市垃圾采用卫生填埋的处理方法。阜新市垃圾处理场始建于2004年, 处理工艺为填埋法, 总投资为4610万元, 设计容量为451万m3, 占地面积26.68万m2, 投产年日处理生活垃圾520t。2008年政府再次投资9496万元对现有垃圾场进行扩容建设, 设计新增容积668万m3, 占地面积40万m2, 日均处理生活垃圾1374t, 服务年限为12年。

城市垃圾由环卫部门的垃圾运输车送至垃圾处理场, 经垃圾填埋入口的地磅称重记录后驶入垃圾填埋区, 在现场人员的指挥下按填埋作业顺序进行倾倒、摊铺、压实、撒药和覆土, 垃圾按单元分层填埋。

2 垃圾填埋场污染现状

2.1 废气污染物产生情况

选取两个现有填埋工作面上导气管和填埋工作面的两个点, 分别监测导气管中甲烷、H2S、NH3的排放浓度及填埋工作面上2m以下高度范围内甲烷体积百分比。经过2天的监测, 具体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垃圾填埋场运行后外排气体中上述3种污染物均检出, 但不超过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

2.2 废水污染物产生情况

在垃圾渗滤液贮存池中心设置1个采样位置, 取样点设在水面下0.5m处, 但此点距底不应小于0.5m。监测项目为色度、COD、BOD5、SS、总氮、NH3-N、总磷、粪大肠菌群数、总Hg、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味、PH、锌、铜、铁、锰, 共计20项。经过3天监测, 具体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垃圾渗滤液中主要污染物CODcr、BOD5、SS、氨氮、大肠菌群、色度、总N分别超过DB21/1627-2008《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直接排放标准和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34.27倍、64.63倍、12.18倍、47.51倍、0.1倍、5.67倍、25.6倍。如果该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将给场址周围地表水、地下水造成严重的影响。

2.3 垃圾场周围环境空气情况

在垃圾场下风向周界外10m范围内布设3个监控点, 监测

环境空气中H2S、NH3的浓度, 经过2天监测, 具体结果见表3。

在垃圾填埋场周界外的各监测点位中, 氨气浓度波动范围在0.06~0.21mg/m3, H2S未检出, NH3、H2S污染物均满足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厂界标准要求。

3 几点建议

管理部门应对现有垃圾填埋场进行严格的管理, 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垃圾填埋法作为垃圾最终处置手段一直在垃圾处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且目前仍然是大多数地方首选的处理方式, 但是填埋法对环境污染问题是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

政府应牵头, 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艺的选择问题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研究, 并对全市垃圾处理工艺有一个详细的规划。同时, 政府应鼓励有实力的单位进入到垃圾处理行业中来, 并对有关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税收、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摘要:阜新市垃圾处理场采用卫生填埋方式进行处理。在垃圾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通过对垃圾填埋场工艺及周围现状监测结果的介绍, 指出了垃圾卫生填埋法存在的问题, 提出阜新市垃圾处理工艺改进建议。

关键词:阜新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现状

参考文献

3.农村垃圾污染现状调查 篇三

关键词:鄱阳湖;生活垃圾;现状;农村;政策建议。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2009年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然而农村生活垃圾已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源,堆放的农村生活垃圾在雨季被冲刷到水体,造成水体污染。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水质环境,实现资源化利用,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环鄱阳湖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进行研究,选择好适合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案,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环鄱阳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调查选点及方法

1.1调查选点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由38个县市组成。本次调查选取鄱阳湖地区的九江、新建南北两县作为样点,调查时间为2010年9月13-14日。选点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首先,两县环鄱阳湖地区,且一南一北。新建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下游西岸,鄱阳湖的南面,全县区域面积2337.84km2。九江县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总面积911km2,其中陆地面积占81.5%,素有江西的北大门之称。其次,两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8个县的平均水平相适应。如:两县的人口、人均GDP、一二产业所占比重等均与鄱阳湖地区平均值相差不大(见表1)。

1.2水样采集及实验分析方法

1.2.1水样采集

九江县选取沙河河段,新建县选取邹家村河流,采样点将两地河流分别设上、中或下游段,并且在每段沿岸及中心不同点取样。采样考虑沙河上游左侧垃圾堆放较少,水质清澈,作为A点,其相对脏乱一侧选取B点,中游一段有施工现象,有建筑垃圾流入水体中,分别设为A、B点,下游地带泥沙较多,水质浑浊,同样设点,邹家村河流则选取不同三点。在不同地段设点取样,以测出不同环境下生活垃圾对水质条件的影响。

1.2.2实验内容及分析方法

①用铂钴比色法或稀释倍数法测水样的色度值;

②用酸度计测量样品的PH值;

③化学需氧量(COD),利用酸性高锰酸钾冷凝回流法进行测定,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计量:

④溶解氧(DO),采用碘量法测量样品中溶解氧的含量。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里氧的量,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

2.调查地生活垃圾水质影响分析

2.1色度、PH值及浑浊度(见表2)

三项数据结果显示,沙河上游的水质较清,呈中性,倍数均较小;中游A点水样浑浊,碱性较强,倍数偏大,B点水样较清,但碱性过大,倍数值不高;下游段A点水质浑浊,倍数值偏大,且水样显弱碱性,B点水样理想,倍数和PH值正常;邹家村A点水质较差,倍数值过高,碱性也较大,B、c两点水样透明度较高,碱性强。

2.2溶解氧及COD值(见表3)

河流水样的COD值普遍偏高,主要由于上游及下游的生活区排放的生活污水、中游一段排出的工业废水中含有油脂、染料、有机原料等。这些有机物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而导致水中缺氧,这同样可以解释上述溶解氧含量低的现象;同时会发生腐败发酵,使细菌滋生、恶化水质、破坏水体,散发出臭味。

实验中测得取样地河流水质状况并不理想,水样中溶解氧(DO)大部分含量不达标,原因可能是由于从上游至入湖口河道周边企业、居民区、垃圾处理厂存在等,特别是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在河边随意堆放,这样的环境容易氧化分解,产生发酵消耗水里的氧气;另外,几条河水中几乎没有水生植物,也是水中溶解氧含量不达标的一个原因。其他几个点的溶解氧含量均低于国家二类水标准值,这几个点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因此,整体而言,调查地的水环境,受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影Ⅱ向比较重,多处水体的COD和溶解氧含量并不能达到标准要求,长此以往,水质会继续恶化,生活垃圾仍然肆意堆放,只能会恶性循环,进一步影Ⅱ向农村居民饮水、浇灌、居住乃至生存问题,因此,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着实应该引起广泛的注意,并切实采取行动进行合理治理和改善。

3.调查地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3.1调查地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见图1和表5)

3.1.1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现象严重

经实地考察,九江、新建两县城区一、二级主干道和住宅小区内生活垃圾的处理相对及时,而沿护城河两岸倾倒垃圾现象突出,白色垃圾随处可见: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问题仍然很差;在新建县部分乡集镇,居民随意在沿路两侧和附近沟塘中堆放垃圾,集贸市场内污水横流。调查发现:农村垃圾杂物大多没有得到处理,随意堆放在农村道路两旁,田头、路旁、水边以及干涸的河道均成了“天然垃圾箱”。个别地区也仅有一些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点,而生活垃圾处理也是采用简易方式填埋,处理方法单一、原始:由于受垃圾填埋场建设资金和技术条件限制,配套设施建设简易,填埋场周边截排洪沟等防污基础设施几乎都未实施到位,垃圾填埋场产生的二次污染非常严重。

3.1.2生活垃圾产量多,种类繁杂

据2005-2008年垃圾统计数据,鄱阳湖地区垃圾总量大(见图1),鄱阳湖地区38个县市区目前生活垃圾日产总量已经达到约0.92万T。调查统计,两县现平均日产生活垃圾约500T,年产约17.5万T,其中农村日产生活垃圾约400T,年产14.6万T,约占垃圾总量的83.4%,且垃圾量仍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长。

农村生活垃圾种类繁杂。调查显示,鄱阳湖地区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农业生产附属垃圾、燃料废渣、建筑材料类、厨余物、日用品废弃物、危险废旧物、人畜排泄物等。在垃圾构成上,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等无机垃圾及建筑垃圾所占比重增长较快,约占垃圾总量的25%左右,这类垃圾不易降解,对环境污染较大(详见表5)。

3.2调查地生活垃圾处理成因剖析

3.2.1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处理技术存在弊端

2009年江西省统计年鉴显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产0.92万T垃圾中,处理总能力仅为0.77万T/d,占83.6%。统计资料显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垃圾处理能力比较高。但从实地调查情况看,整个地区垃圾产生量和设施处理能力之间存在比较大的缺口。目前,为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目标,现有垃圾处理设施大多处于超负载运行状态,处理设施使用寿命降低,垃圾污染控制

难度增加。

近20年来,鄱阳湖地区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是:填埋占用大量土地;裸露的垃圾堆存场臭气难闻、蚊蝇鼠害滋孽,成了疾病滋生地和传播源:垃圾发酵挥发出的气体含有致癌致畸物;废旧的灯管、废电池中的重金属,产生生物毒性和植物生长阻碍毒性等等。建垃圾焚烧处理厂虽然具有占地小、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显著、可回收热能等优点,但投资很大,农村地区因财力不足不宜采用。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建垃圾填埋场,只是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隔离问题,不产生任何经济回报,运行费用天天都要支出。

3.2.2垃圾处理方式单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提高,无害化处理水平偏低

经实地走访,就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鄱阳湖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大部分以填埋为主,每年平均消耗几百亩土地,而且由于居民生活垃圾中的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使得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恶劣,成为污染空气和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塑料薄膜不易降解,有毒有害垃圾污染环境问题得不到解决。整个鄱阳湖地区生活垃圾的日产生量为0.92万T,能达到无害化处理的仅为0.54万T/d,这远远不够。加之居民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的意识不高,想要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标,存在一定的难度。且因各垃圾填埋场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防漏措施等都达不到技术指标,从而对水体、土壤、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不同程度地产生了二次污染。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减量化、资源化以及无害化处理的要求相差甚远。

3.2.3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文明卫生城市虽是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但环境整治并没有真正引起县乡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农村垃圾、污水处理上,政府不论是舆论宣传,还是工作举措都缺乏必要的力度。调研中了解到,县乡两级政府在垃圾处理上的投入虽逐年有所提高,但远远不能满足垃圾处理工作的必要支出。由于受经费的制约,县城区垃圾中转站数量和垃圾转运车辆偏少,机械老化,垃圾填埋场配套设施不全等,严重影响了城区保洁质量和垃圾处理效果。在农村,因经费原因,乡镇集镇保洁人员过少,且工资偏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更为薄弱。少数乡镇集镇和大部分村至今都没有建立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大多采取露天堆放,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3.2.4垃圾管理工作机制不灵活,城乡居民的卫生意识不强

目前,垃圾管理工作仅靠县乡环卫部门单兵团作战,各部门、各单位配合环卫部门做好垃圾管理工作的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各部门、各单位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由于受长期的卫生习俗影响,城乡居民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之政府缺少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城乡居民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的现象较普遍,已成为垃圾处理工作滞后的重要原因。

4.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政策建议

4.1积极进行环境宣传教育

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对群众进行环境宣传教育,不仅要从正面引导,还要将垃圾的数量、垃圾对环境的危害等告知群众。经有关环保部门提供资料,鹰潭市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宏伟战略,着力建设“洁净乡村”,不让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注入鄱阳湖上游水源,从而为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与此同时,政府出钱修建了公厕,对群众改厕、建沼气池也予以了补贴。通过这些举措,赢得了村民们的理解与支持。

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广泛实施垃圾分类,深入社区进行宣传教育。如较落后的农村可通过环保交流大会、环境宣传单等方式向农民普及环保知识:将垃圾分类落实到家庭,建立与垃圾分类有关的家庭档案。组织村民观看垃圾与环境类展览,义务服务深入到农村宣传垃圾分类,在中小学教育中将环境保护纳入素质教育课程中通过中小学教育,让孩子带动家庭;有条件的可通过广播、电视等途径,组织媒体对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单位、社区进行跟踪报道:解答有关垃圾分类问题的咨询,收集市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2强化垃圾分类制度,落实农村垃圾收费政策

要在垃圾分类工作上减轻工作量,就要在家庭垃圾收集上做好分类。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虽然大部分村民了解废旧报纸、塑料等的经济价值,但很多家庭都将可回收垃圾直接丢弃。居民抛弃的“生活垃圾’中甚至包括完好的木柜、板凳、儿童玩具等物品。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在对垃圾进行完全分类后,再针对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有效的相关处理,从而最终达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从综合效益分析,以垃圾收费为手段的减量化措施主要发挥以下两个方面作用。

第一,垃圾收费的直接目标是筹措资金。

事实证明,这是缓解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资金匮乏这一现实矛盾的重要手段:

第二,垃圾收费的根本目标还是在于从源头对垃圾排放量进行控制和消减。

以完善的垃圾回收体系为前提,拓宽村民排放垃圾的选择途径,采用垃圾收费的管理政策,将能真正实现垃圾减量化。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村民同意向个人征收垃圾处理费用,幅度在5~15元年。

4.3改善农村生活垃圾经济技术手段,采用综合处理技术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特性伴随存在的人力和财力不足等问题决定了很难有一种垃圾处理技术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必须采取多种技术对其进行综合处理才能达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借鉴国外生活垃圾成熟的处理模式,这需要在一个新的基础上去考虑综合处理模式中各种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针对目前农村地区混合收集垃圾的特点,将生物处理技术作为填埋或焚烧的预处理技术,是解决我国垃圾处理难题的一种有前途的技术组合。机械生物处理技术在欧洲作为填埋处理或焚烧处理的预处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出现了机械生物处理——卫生填埋、机械生物处理——焚烧发电等一些综合处理的趋势。

4.4完善生活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我国为防治固体废物污染也制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修订)、《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2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年)等。此外,在国家制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以及有关工业企业“三废”排放标准、排污收费标准、卫生标准等标准中,也对固体废物的排放控制及其污染防治作出了规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作了明确的规定,如该法第35条是关于在指定地点倾倒、堆放城市生活垃圾的规定:第37条是有关城市生活垃圾的及时清运、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置的规定:第38条对清洁能源和净菜进城作出了规定。

我国现行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法规为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其中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维护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妥善处理垃圾堆。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制定城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已十分全面,然而关系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上,只有部分根据国家制定的现成模式套用出来的标准或是试行办法,没有权威的法律起到约束作用,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足。

乡、镇、村的固废管理机构及相关人员均非常缺乏,造成日常的固废管理脱节现象。因此要尽快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4.农村垃圾污染现状调查 篇四

——以浙江省永康市西溪镇为例

前言: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然而在这个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业生产以及乡镇企业日益蓬勃发展,给农村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如今建设环保型社会的大前提下,如果不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可见,保护农村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的,特别是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基础。因此,我在暑假期间,以浙江省永康市西溪镇为调查地点,展开一次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与治理对策的调查。摘要:„„只有按照生态学思想,合理利用空间,建立科学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协调新农村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才能真正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危害;防治措施

正文:

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污染现象有很多,造成这种污染的原因也有很多,秸秆焚烧,家畜饲养以及农药使用等等。下面对于这些问题展开具体论述:

一. 新农村建设中的污染现象。

1.农业生产造成的面源污染相当严重。为了提高土地产量,农药和化肥应运而生。据相关

资料显示,目前在西溪镇,按照耕地面积计算,每年化肥施用量折纯达40千克/亩以上,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过量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而设定的安全上限(15千克/亩)。每年农药施用量也极高。由于农民科学种田意识的局限性,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土壤造成水体的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甚至造成地下水污染。此外各种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物也严重超标。

2.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农村聚居点的规划和农村基础设施明显落

后于群众生活需要,人畜粪便很少回田,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沟渠。经调查,目前每年西溪镇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达900万吨以上,绝大部分直接排入河道,水环境污染直接威胁了灌溉农业和水产渔业。另外,农村生活垃圾已有过去易自腐烂的菜叶、瓜皮等发展为塑料袋、碎玻璃、建筑垃圾和腐烂植物的混合物,不可降解的成分大量增加。露天堆放的垃圾既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卫生防疫,又成为新的疾病传染源。垃圾基本无收集和处理系统,随意弃置的现象非常普遍。未经处理的垃圾被雨水冲入河道,又再次污染了河水,导致水污染加剧。

3.乡镇企业的发展没有相应的环保设备。诸如造纸厂,农药化肥工厂缺少污水处理装置直

接排出废气废水,各种重金属元素超标,对农村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污染了水资源土地资源。加上乡镇企业领域中的建材、冶金等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普遍增长较快,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尽管这些行业的增速因宏观调控而有所下降,但仍处在相对高位。加工制造业增速最高的分别是选矿业和黑色金属冶炼,而低污染、低能耗产业发展相对较慢,环境和资源压力很大。

二. 导致农村建设污染的原因。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各种现代化农村的建设的过程中,虽然各种新房新社区如雨

后春笋般的出现,但是配套的基础设施普遍缺少,大部分新农村建设忽略了地位的协调,加上人畜粪便,生活污水以及生活垃圾的随意排放极容易造成人居环境污染。

2.用于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太少。对比城乡环境污染的治理,可以明显看出资金比例明显

不协调。长期以来,各地政府都把资金投入到工业城市的环境污染治理上忽视了农村环境的保护及治理,导致农村从政府财政中几乎得不到治理污染和环境管理的资金,再加上生产力落后,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很容易形成了一种环境污染的恶性循环。

3.大部分农民的思想落后,环保意识薄弱。农民普遍缺少环境保护意识,对于各种农药化

肥以及难降解塑料薄膜等等的使用没有限度,随意的焚烧秸秆,倾倒垃圾,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难以进行。

4.乡镇政府采取的环境保护工作不到位。乡镇一级环保管理人员多为空白或虚设,村级组

织对农民的号召力非常有限,很多地方出现农村公共环境无人管的现象,农村地区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基本是空白,农村环境问题难以得到准确及时的反映,上级部门很难采取治理措施。

三. 解决农村污染问题的方法。新农村建设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搞好新农村建设,前提是搞好生态建设,特别是生态脆弱的地区,改变农村生态状况,是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推动农村生产可持续发展

推动农村生产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应从光、气、水、田、土、林、路等方面促进农村生产的持续发展。通过开展太阳能开发利用工程、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改水工程、标准化农田建设工程、生态林建设工程和“村村通”建设工程,以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并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雨养农业”、“节水农业”、“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方式”等有效农业生产模式。

2.推进农村节能减排

在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上,宣传和推广一批行之有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病虫害、沼肥使用、生物处理禽畜粪便、农村节能保护环境等技术。加强建设交通、电力、水利、土地、牧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方面政策和产业发展相协调的工作机制和产业发展安排,从而形成互相衔接、互为补充、体系完整的新农村建设政策体系,有力地推动新农村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全面发展。

3。实施农村安居工程。采取旧村改造、集中建村、生态移民、消灭“空壳村”和迁移居户等方式,积极推广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引导农民对现有砖瓦房进行改造,加快农村安居工程建设。

4。加强环境保护、文明生活的思想建设。扎实开展文明村镇、信用村、信用户、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等创建活动,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搞好个人卫生,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

总结:

5.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篇五

(1)垃圾露天堆放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释放,严重污染了大气和城市的生活环境。

(2)严重污染水体。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形成有机物质,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为一体的污染源,雨水淋入产生的渗滤液必然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3)生物性污染。垃圾中有许多致病微生物,同时垃圾往往是蚊、蝇、蟑螂和老鼠的孳生地,这些必然危害着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

(4)侵占大量土地。据初步调查,2003 年全国 668 座城市中已有 2/3 被垃圾带所包围全国垃圾存占地累计 80 万亩。

(5)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随着城市中有机物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存,只采用简单覆盖易造成产生甲烷气体的厌氧环境,易燃易爆。

(6)60%以上的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由小区居民的有机垃圾二次污染后所产生的,也就是说,小区有机垃圾的不断增多是城市生活垃圾不断增加的源头。

(图片附在这后面)

垃圾分类的意义

1、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

2、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

3、变废为宝: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的4—7%。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生产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广州垃圾分类

2011年4月1日,《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按照计划,垃圾分类率力争达50%,资源回收率达16%,资源化处理率达90%,末端处理率低于75%,无害化处理率达85%。2012年将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依照《规定》,广州的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垃圾分类将贯穿垃圾产生、投放、收运和处理的全过程。

(这里附两张图)

宣传标语

1.人人喂我,我为人人(垃圾分类桶)

6.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状况调查 篇六

摘要: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环境问题之一就是垃圾的处理问题,在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尤为重要。农村生活垃圾的不正确、不规范处理,会严重地影响当地水土资源的质量,影响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处理生活垃圾。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策建议

这个暑假,通过我自己对所处农村地区的实际见闻,我发现我们农村垃圾处理状况堪忧。我们村是鹰潭市余江县的一个较大的村—毛家村,在中国和平崛起,新农村建设积极展开的大背景下,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我村积极发展,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注重工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家家都盖起了楼房,开起了电动车,但在这种人们物质水平提高的背景下,我却发现我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状况堪忧,生活环境极度恶化。

我采用了实际走访的方式调查毛家村及其附近农村垃圾处理状况。调查结果令人痛心:大部分农村垃圾处于乱堆乱放状态,沟渠河道垃圾淤塞、路旁堆积“垃圾山”、塑料袋四处乱飞。我到我姑姑家去玩时,问到她如何处理生活垃圾,她说,平时垃圾就倒在屋前沟渠旁。但是,我们知道,把垃圾倒在沟渠旁,一下雨就会把垃圾都冲进河里,会令水变得越来越浑。

骑着自行车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农村方圆至少几十公里垃圾处理状况都非常糟糕,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由于我们村地势较低,几乎所有的静止水体都被垃圾填埋或覆盖,甚至部分流动的河流河道旁也堆积着垃圾;河水富营养化严重,大部分水面都被绿色水藻覆盖,甚至很少能看到清澈的水面。以前,我家屋前有个小水塘,里面很多鱼虾,小时我经常在里面钓鱼,但如今由于经常倒垃圾到里面去,导致水富营养化,使得鱼虾绝迹,现在我们村的那些小朋友再也不能到那钓鱼了。村里的水泥路上,呼啸而过的货车只留下一阵灰尘;环卫设施极其落后,街面上甚至没有垃圾筒,临街产生的垃圾直接倒在街边,与垃圾处理相关的乡镇公共环卫设施建设极其滞后!

我问及一位餐馆老板,他说每天店面的灰尘厚厚一层,当我再问他知道垃圾如何处理否,他摇摇头,说那个怎么知道。顺着镇上居民的指引的我到了镇上的“垃圾填埋点”,但这附近臭气熏天,水早已变成了黑色,对水体、大气、土壤等已造成较为严重的二次污染,还浪费了土地资源,情况让人痛心!

由鹰潭市坐车回到农村,在车上观察到的状况也不容乐观:鹰潭市城区的环境状况日益改善,但除了鹰潭市城区,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垃圾处理状况与我毛家村大同小异。城市从农村、山区挖来百年的老树装点环境,却留给农村以百孔千疮,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发达地区和城市的污染是否正在向农村转移。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到这样一些现象:田间地头不再只是绿色,各种商品袋零星散落;这里的农民在原先漫长的历史中,都是提着篮子去买菜,带着自家的大麻袋去赶集,但现在人们买菜和赶集都是空手去,提着一大袋塑料袋回来,然后把塑料袋乱扔到各地,造成现在塑料袋漫天飞得情景。

由以上现象种种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喜人,成果明显,农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但由于过去发展方式的不够恰当,农村生态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威胁,我们已经付出了很大的环境代价,因此,发掘农村生活垃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探索相应的治理对策,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刻不容缓。

由以上现象种种我们不难分析出以下几点:

1、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日益增多,但是垃圾处理方式仍然单

一、滞后。这种情况,已严重危及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影响人民的生活。过去,农村垃圾主要是一些易腐烂的菜叶瓜皮,数量和种类少、易分解,采用堆肥、简易填埋或自然腐烂等方式,基本就可以维系平衡。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目前农村垃圾不仅数量猛增,而且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塑料袋、废电池、农膜、农药瓶、工业废品、腐败植物等,各种难以分解的垃圾越来越多。特别是由于大量使用塑料,导致垃圾中不可降解物所占比例迅速增加。农村生活垃圾逐步向城市“看齐”,处理难度越来越大。

2、规模庞大的农村垃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其中一些有害物质还极易破坏地表植被,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土壤、河流环境污染,并成为农民健康的“隐性杀手”;随意焚烧垃圾使得空气污染严重;长期暴露的垃圾堆容易滋生蚊蝇、老鼠等,成为各种疾病的传染源。而大部分农民及乡镇居民对污染所造成的损失与后果认识不足,其危害的潜在性和长期性尚未引起地方干部和广大农民的足够重视,总之,农村垃圾处理状况极其糟糕!垃圾的不当处理日益严重地破坏着农村的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亟待改善,亟待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合理处理农村垃圾,保护农村环境迫在眉睫!

对此我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促使乡镇居民、农民提高卫生保洁意识,要相信只有发动群众参与才是根本所在。改善农村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实际落实新农村建设的有关要求,保持村容整洁。

2、建立城乡垃圾清扫和环境保洁制度,重点区域实行垃圾集中处理,逐步推行垃圾分类收集,专人负责,集中清理。各村通过签订协议承包给个人和雇佣清洁人员等方式对村民定点堆放的垃圾日产日清,并运往中转站。全力推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

3、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方面的宣传、调查和治理。与此相关的,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4、进一步减少塑料盒和塑料袋的生产,鼓励大家用自家的篮子上街购物,从而减少不易分解的塑料被大家乱扔。

另外,由在互联网上查到的信息显示,相关问题已经有一些学者展开了研究,也引起了部分政协委员的重视,但真正要着手解决这一问题还任重而道远。作为一位当代中国大学生,我也知道这篇报告对改造实际的作用有限,但我一定会努力做到自己应该做的,积极去搞好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积极教育家人,让他们都能明白乱扔垃圾的危害,为搞好农村环境建设做好带头人。

参考文献

【1】苏杨.马宇宙.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2).【2】马香娟陈郁.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能源工程.2002.(3):25—27

【3】张益.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环境卫生工程,2000,8(2).【4】杨军安林超固体废弃物严重威胁水环境【J】海河水利.1998.(5):18-19

7.农村垃圾污染现状调查 篇七

1 电子垃圾

1.1 电子垃圾概念

电子垃圾又叫电子废弃物, 主要是指已经淘汰或者报废的电脑、手机、洗衣机、空调以及电视机等家电或者电子类产品。据统计截止到2002年, 我国电视机保有量达到3.5亿台, 冰箱、洗衣机也分别达到1.3亿和1.7亿台。其中大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使用, 若按10~15年使用寿命, 从2003年起, 我国每年至少有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冰箱、500万台洗衣机要报废, 我国电子垃圾污染形势严峻。

1.2 电子垃圾特点

与其他一般固体废弃物相比, 电子垃圾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 体积较大。电子垃圾中许多家用电器如电视机、冰箱等体积比一般固体废物要大出许多。

(2) 含有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例如电视机显像管中含有汞, 显示屏中含有铅, 若处置不当不仅污染环境且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3) 含有很多金属和贵重金属。有分析表明个人计算机 (PC) 中使用的印刷线路板PCB中普遍含有贵金属金、银、钯及有色金属铜、锌、铁等, 其中铜的含量高达26.8%, 这些金属主要存在于PCB中的二极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等电子元器件中。此特点也是促使电子垃圾回收的一大原因。

2 电子垃圾的处理

由于电子垃圾所具有的特点, 加之我国对电子垃圾的处理起步较晚, 目前我国对电子垃圾的处理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1) 部分可回收利用的电器元件进入二手市场进行交易, 然后重新组装到新产品中。此方法避免了环境污染且节约成本, 但由于回收行业缺乏管理, 使新产品中掺杂了许多不合格产品。

(2) 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 将电子产品进行集中分离, 从中提取出原料后, 残余部分被送往垃圾厂进行处理。

(3) 一些家庭小作坊式的垃圾处理厂回收不能被二次利用的电子垃圾, 进行手工拆解, 然后再用酸性液体置换金属, 但这种方法极易造成拆解区环境污染。韩文亮等人研究了浙江省台州市电子垃圾拆解区PM2.5中的多溴二苯醚 (PBDEs) 与多氯联苯 (PCBs) , 研究表明电子垃圾拆解显著提高了大气中PBDEs的浓度水平, 由于当地拆解含有PCBs的废旧机电设备的高峰期已过, 大气中的PCBs浓度有所下降。刘文莉等对浙江省台州市电子垃圾拆解区的土壤和植物样品进行研究, 发现土壤中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 (PAEs) 污染较为严重。

3 政策立法

由于电子垃圾可以产生十分严重的危害, 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纷纷制订了关于电子垃圾的法律。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主持下, 115个国家的代表于1989年3月22日在瑞士巴塞尔签署了旨在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处理的《巴塞尔公约》。1990年3月22日, 我国签署了《巴塞尔公约》。日本制订的《家用电器再生利用法》以及德国的《循环经济法》都对家电制造商、进口商和消费者应对电子垃圾回收与处理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做出了规定。法国、瑞典等国家实行"制造商责任制", 规定由生产厂家和商家共同承担责任, 对消费者个人也规定了一定的责任。

我国对电子垃圾相关的立法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还没有能够全面涉及从电子产品的清洁生产到电子废物的综合利用、回收利用和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等各环节工作的综合性立法。针对我国现在电子垃圾污染状况, 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围绕《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展开紧张工作。为能够全面彻底控制和治理电子垃圾污染, 此前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分别起草了《废旧电子家电回收条例》和《电子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涉及和规范了《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中未包括的上下环节。

4 建议措施

由于我国现有电子垃圾处理方法还存在管理和技术上的缺陷, 容易造成市场的混乱或者对环境产生影响, 同时我国对电子垃圾污染的政策立法也尚不完备, 因此要从电子垃圾的处理和政策立法两方面进行改进。

4.1 电子垃圾处理建议

电子垃圾的处理应和一般固体废物的处理原则相同, 尽量使其资源化、无害化。电子垃圾资源化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

(1) 再使用, 即通过将电子垃圾翻新、再生或升级等手段, 使其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2) 再生产, 是指将从电子废弃物上拆解下的元件, 检测合格后重新回收利用, 用于制造新产品。

(3) 再循环, 是指最大限度地回收电子垃圾中有用或有价值部分, 实现电子垃圾的资源化。

(4) 无害化处理, 是指通过对废物进行处理后, 达到对人类健康及所生存的环境没有危害的目的。废物的无害化处理现有的方式一般为焚烧和填埋。

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中的物理方法即破碎—解离—分选, 由于其投资少且对环境污染小, 是目前电子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此方法能够避免焚烧造成的二次污染, 也可减轻填埋对土地造成的负荷。但是这种方法也有缺点, 设备的投资和维护费用高, 而且在破碎分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 应着重对破碎分选过程中的微细粉尘进行控制, 使此种方法更为完善。

4.2 政策立法建议

立法是解决电子垃圾污染问题的根本保障。许多发达国家都通过法律手段处理电子垃圾污染问题。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处理电子垃圾问题的法律与政策, 然后结合我国国情, 使其更具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1) 市场环节是控制电子垃圾污染的重要一环。

欧盟的WEEE和ROHS两项指令规定含有铅、汞以及其他共六种有害物质的电子类产品禁止流通入欧盟市场。日本自2001年4月开始实施《家用电器回收法》, 强迫制造商回收废旧家用电器的同时, 也要求消费者承担大部分回收循环费。很多发达国家也都通过价格调节, 引导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进行绿色生产、销售和消费活动, 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也可通过明确市场流通各个环节中主要责任的承担者, 促进电子垃圾的回收利用, 减少污染的产生。与此同时, 规范我国的电子垃圾回收市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加强市场监管, 避免不合格产品流通进入市场造成市场混乱。

(2) “生产责任制”是控制电子垃圾污染的基本原则。

生产责任延伸制度 (EPR) 是欧美等国家针对电子垃圾回收实施的一项主要制度。生产者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承担环境责任, 包括废旧产品的回收、处置等。此举有利于促进电子垃圾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同时也可刺激生产者采用易循环的材料, 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鉴于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 不可能完全照搬这一制度, 可以采取财政补贴或者政策鼓励激励生产者的环境保护行为。

4.3 拆解区污染控制

我国现在电子垃圾拆解主要是以家庭式作坊为主, 依靠人工进行拆解, 造成主要拆解区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拆解区的土壤和大气环境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解决拆解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应加速电子垃圾拆解的产业化过程, 采用现代化的工艺路线, 减少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危害和影响。

5 结语

目前我国电子垃圾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如何对电子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及电子垃圾的回收再利用问题, 依然是今后的工作重点。通过对技术的改进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 电子垃圾污染问题一定可以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田文杰, 徐伏秋, 韩敏等.浅析电子垃圾资源化方法与现状[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7 (3) :10-13.

[2]魏金秀, 汪永辉, 李登新.国内外电子废弃物现状及其资源化技术[J].东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31 (3) :133-138.

[3]王书明, 李岩.电子垃圾治理研究综述[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9 (5) :45-50.

[4]韩文亮, 冯加良, 顾泽平等.台州电子垃圾拆解区PM2.5中的多溴二苯醚与多氯联苯[J].环境化学, 2009, 28 (6) :950-951.

[5]刘文莉, 张珍, 朱连秋等.电子垃圾拆解地区土壤和植物中邻苯二甲酸酯分布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 (2) :489-494.

[6]李玉文, 郭军, 尤铁学.中外电子垃圾处理政策与动态[J].林区教学, 2008 (1) :90-92.

[7]关杰, 路迈西, 董卫果等.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途径及实现条件[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29 (2) :91-92.

8.大连市垃圾桶(箱)现状调查报告 篇八

关键词:造型;颜色;数量;位置;回收;异味处理通过对大连市各小区周边、楼道、街道、车站、旅游景点等地现有的垃圾桶(箱)调查走访发现,现有垃圾桶(箱)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外观造型单调过于统一,不能满足现在城市规划和谐统一的基本要求;色彩搭配古板乏味,毫无新意,不能刺激人的感官,起不到引导的作用;结构设计不利于垃圾清理和垃圾回收处理;位置摆放和距离设定不合理,人们使用不方便;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环境不符;垃圾分类宣传力度不够。

1外观造型单调过于统一

市面上的垃圾桶(箱)设计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其实用功能,而忽视了外观造型给城市市容市貌所能带来的正面影响。无论垃圾桶身处何地,其外观造型都以单调统一,没有过多的新颖创意的垃圾桶(箱)似乎随意地摆放在街面上。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想象:(1)垃圾桶(箱)的购物渠道单一。负责城市规划有关垃圾桶(箱)部门在对垃圾桶(箱)使用环境没有经过认真调查,只考虑到垃圾桶(箱)就是装垃圾的功能而忽视其外观造型之美观性功能,随便找个垃圾桶销售厂家,随意购进一定数量的垃圾桶(箱)。(2)垃圾桶(箱)生产厂家设计意识淡漠。设计并非简单的设计元素罗列,而是要针对项目进行充分调查,在调查其使用对象的文化、背景、需要形式等之后,才能对项目进行设计制作。在面对不懂设计意义的客户定制垃圾桶(箱)时,根本没有或没有过多向其询问阐释设计需求。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垃圾桶(箱)主要以方形和圆形为主。方形的分左右两个格,一格放可回收垃圾;另一格放不可回收垃圾,还有的垃圾桶会有专门的烟蒂口。也有个别的居民区内有专门的废旧电池回收箱。可是每种不同的垃圾桶(箱)造型却大同小异,毫无新意可言。

图12色彩单一,不能有效传达信息

现有垃圾桶(箱)的色彩主要以绿色、金属原色和木纹色为主。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单调的色彩已经不能刺激人们的视觉神经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所以,对于垃圾桶(箱)的设计,我们不能忽视对它色彩美的追求,我们需要为其设计出不同款式光鲜亮丽的色彩外衣。对于垃圾桶(箱)色彩的选择和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它的美观性,还要考虑到它是否能够承载和传达一定信息,是否与周边环境色彩协调统一。垃圾桶(箱)作为街道、景区等市貌环境视觉传达其中一个环节,有着重要的意义。垃圾桶(箱)的色彩选择和设计要遵循和服从所处环境文化需要,要与周边环境协调共生。

图23结构设计不利于垃圾清理和垃圾回收处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垃圾桶(箱)给我们的印象是脏的、乱的,让人不想接近。垃圾桶(箱)的材质主要是以铁皮与不锈钢、仿实木为主,如果人们在投放垃圾时不小心沾染上如冰淇淋,菜汤,污水之类的垃圾时,都会形成各种难看肮脏的污渍印记,如果没有人及时清理,就会一直挂在上面,让垃圾桶(箱)变得脏乱不堪,拒人于千里之外,对城市的市容市貌影响更是恶劣。所以,在设计制造垃圾桶(箱)时,应该考虑垃圾桶(箱)的抗脏耐脏能力,不能让人轻易地就改变了外观颜色搭配。在大连这座多雨的城市,垃圾桶(箱)的制作材料可以考虑雨水冲洗就能很好地去除污渍的材料。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传统垃圾桶(箱)的垃圾排出口都设计在上面,主要依靠环卫工人把垃圾桶(箱)拆开,见里面的垃圾桶(箱)内胆提出来,将垃圾倒出来以后,再安装回去,极不方便,又浪费时间,耗时耗力。如果能把垃圾桶(箱)的垃圾排放口设计在下面,每次环卫工人只要打开下面的阀门,就能轻易地取出垃圾,这样会大大地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可以利用节省的时间去做别的工作,何乐而不为。

垃圾桶(箱),顾名思义,里面装的都是果核,果皮,废弃塑料袋,食品包装袋,厨房垃圾,卫生间垃圾等等。因此,异味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夏天,如果处理的不及时,那个味道可想而知,而原有的垃圾桶(箱)仅仅是存放垃圾的容器,并没有考虑过异味的处理问题。所以,垃圾箱(桶)都是人们避而远之的,所以,经常存在垃圾桶的(箱)的里面和周围都是垃圾,造成空气污染。而因为垃圾(桶)的味道太大,人们就会在离它有一定的距离时以投篮的方式投放垃圾的,造成垃圾外泄现象严重。所以,如果垃圾桶(箱)能够安装异味处理系统,这个现象一定会大大的改观。

4位置摆放和距离设定不合理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近日走访,发现垃圾桶的摆放位置固定,没有明显的标志。每个地方的垃圾桶(箱)位置,只有对该地地形熟悉或是经常接触垃圾桶(箱)的人才能轻易找到,而陌生人,想要找到垃圾桶,有些时候只能靠运气,因为像居民区,宿舍楼内的垃圾桶,为了不影响社区的美化与卫生,都会摆放到人们不常去的阴暗角落,很难被发现,所以别人很难找到,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的卫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因为人的耐性有限,不会花太多时间去寻找一个垃圾桶,就会出现垃圾随手乱丢的现象。

而在街道和车站等公共场合,垃圾桶(箱)的摆放位置都在人行道的两侧,因为人流量大,而垃圾桶(箱)的身高一般集中在一米左右,在人流的密集地方,根本就看不见垃圾桶(箱)在哪,所以经常会出现随地乱丢垃圾的现象。因此,垃圾桶(箱)的摆放位置非常重要,影响垃圾桶(箱)摆放位置的因素除了方便使用外,垃圾桶造型及颜色、造型和周边景物的融合程度也非常重要。

在走访调查旧小区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的旧小区内垃圾桶存在的数量极少。楼内都是敞口大号塑料桶,对楼内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居民楼下,都是一些绿色的环卫垃圾桶,虽然环卫工人每天都会定时的清理打扫,但是因为每日做饭、生活产生的垃圾数量大,而垃圾桶的数量太少,所以全都积聚到一起,经常会看到堆积如山的现象。因此,会显得很脏乱,因为是特别简易的敞口设计,所以里面的内容会让人一览无余,给小区的形象大打折扣。而新建小区,对垃圾桶(箱)的设计和设置较旧小区明显好转。新建小区的物业管理部门,对于区内居民的垃圾回收问题比较重视,区内垃圾桶的造型形式与数量 明显给予改造。首先是垃圾桶(箱)的分类造型、设计选材、设置位置等会根据小区整体规划合理考虑。街面上垃圾桶(箱)的数量更是少得可怜。现存的垃圾桶(箱)存放的位置基本都是行人难以看到的地方,存在找垃圾桶(箱)困难的现象。即使街面上有,垃圾桶(箱)之间距离也是另行人“望尘莫及”。旅游景点的垃圾桶(箱)数量虽然不少,但是因为旅游景点的人流量大,所以仍然满足不了游客的需要,垃圾仍然随地可见。也可以说垃圾桶不能吸引游客自觉主动地将垃圾送进垃圾桶。

5垃圾分类宣传力度不够

图3在这个生活节奏快的时代里,人们极少有时间和耐心去区分可回收垃圾投放口与不可回收垃圾投放口,所以垃圾桶(箱)的分类回收设计往往是徒劳的,不能呼吁人们将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心。而对于旧电池这个对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的垃圾,废旧电池回收箱的设计也不是十分合理,没有形象鲜明的外观设计,而且投放口也设计的非常小,废旧电池的投放不方便。而用来标注的文字字体都很小,所以,我们不能强求人们在快节奏的行走中认真地来分辨那些小文字,在这时,文字的标注是那么苍白与无用。所以,对成人的宣传垃圾分类和垃圾桶使用方法,应该提上日程。如下图,我们可以在垃圾桶(箱)的上方设置电子屏或平面宣传广告,广告内容以垃圾分类为主,针对下方的垃圾桶,人们会有很明显很正确的选择。

图4现有的垃圾桶,只考虑到成人,并没有注意到小朋友。俗话说得好,教育从娃娃抓起,但是垃圾桶的身高让小朋友望尘莫及。而且小朋友做事主要是依靠兴趣,现有垃圾桶(箱)古板的造型,色彩沉闷,会让小朋友产生反感的心理。因此,根本不能吸引小朋友把垃圾送到垃圾桶(箱)里。所以,可以考虑设计一系列的卡通垃圾桶或母子垃圾桶,让小朋友也能为环境建设尽一份力。参考文献:

[1] 白焕军.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垃圾桶设计之我见[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2).

[2] 齐慧.分类垃圾桶情感化设计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5).

[3] 嵇立琴.公共環境卫生设施设计——以垃圾桶设计为例[J].文艺争鸣,2011(4).

[4] 马靖.趣味性与实用性并存——公共设计垃圾桶设计实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7).

[5] 黄金.自动封口套袋垃圾桶设计与研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4).

上一篇:经济技术开发区解说词下一篇:部编二年级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