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城市工程实施方案(通用8篇)
1.无线城市工程实施方案 篇一
2012年大同市无线基站工程建设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增强我市移动网络竞争力,支撑全市移动业务发展,保障全市2012 年无线基站工程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进一步推进全市无线网络工程精确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按照差异化竞争策略,特制订以下实施细则。
无线基站主要从谈点、设计、土建、外电、塔桅、空调、光缆传输、设备天馈、站点开通、动环安装等十大步骤。工程实施流程:
一、设计
设计单位接到谈点人员通知后,因到达现场进行勘察,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单个站点相关专业所有纳入设计范围的图纸及预算。设计第一时间提交至建设单位项目主管处,由项目主管下发给施工、监理单位。
相关考核:如出现设计内容与现场不符扣除300/次,超过时限未出具设计罚款300/天,以此类推。
二、土建施工
1、接到设计后,施工单位必须在2个工作日内进场施工(进场施工必须通知监理)。
2、土建开工前必须设臵安全防护围栏,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3、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不得随意更改设计方案。如出现需要更改设计情况,必须通过建设单位、设计、监理三方同意后方可实施(以书面材料为准)。
4、施工过程中出现停工现象,必须第一时间通知监理及建设单位。并报送停工通知单,说明停工原因。
5、隐蔽工程必须通知监理到场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严格按照工序报验制度实行,现场提供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工序报验单等相关纸质文件给监理签字(作为竣工资料组成部分)。
6、工程完工后必须第一时间通知监理,机房钥匙在4天内必须提交给监理单位(考虑机房地面凝固),由监理通知其他单位进场施工。相关考核:
1、接到设计2个工作日未进场施工的单位罚款300/天。进场未通知监理私自施工发现一次扣除500/次。
2、现场未设臵安全防护围栏罚款300/站,并限期进行整改。
3、未按图纸施工,或出现私自改变设计方案罚款300/次,并进行整改。出现偷工减料现象情节较轻发现一次罚款300/次,并进行整改。情节严重的进行通报,同时减少其后期工程的份额。
4、施工过程中出现停工现象不及时上报罚款300/次,未上报书面材料罚款100/次。
5、隐蔽工程施工未通知监理验收,私自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扣除该隐蔽工程部位的全部费用。
6、未及时提交钥匙,影响其他单位进场施工进度按扣除600/天。
三、外电
1、土建机房实施过程中(2-4个工作日),由监理通知外电单位做好与供电部门的相关手续办理工作。机房完成后,外电单位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外电引入工作(考虑需与供电部门交涉,工期相对较长)。
2、外电进场施工必须提前一天通知监理,并出具现场勘查后电缆布放的书面方案给监理人员。注:如有设计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3、室内配套安装必须安装设计图纸施工,设备线路安装位臵必须合理。并不能出现影响其他设备的安装,所有设备运行必须正常。
4、所有电源线的线径必须符合用电负荷要求。电源线铝线4*
25、铜线4*16以上。接地线一律采用16平方毫米黄绿色铜线。
5、室内所有沿墙走线必须套PVC或PVC波纹管走线,并用线卡固定。不得与其他线缆出现交叉现象,如必须交叉尽量在隐蔽处交叉。
6、水泥杆、木杆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7、室外电缆必须进行下地引上方式进入,一律在配电箱上方20-30公分处打孔进入。
8、工程出现赔补等相关事项,赔补金额必须得到建设单位同意。并通知监理到场后才能进行。
9、工程完工后必须第一时间通知监理,由监理通知其他单位进场施工。相关考核:
1、未按规定时间进场施工延期一天罚款300/天。
2、进场施工未通知监理罚款200/次。
3、未按图纸或相关规范施工300/处。
4、出现电杆及线缆规格型号与设计及规范要求不符罚款500,并按规范拆除整改。
5、赔补未得到建设单位认可,未通知监理到场一律不予承认。
6、完工后未通知监理,导致其他工序进度延误300/天。
四、塔桅
1、接地监理通知后,施工单位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到货安装。
2、进场前一天必须通知监理到场,对塔桅及辅助材料进行相关检测后方能进行安装。进场前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提供作业资格证书复印件给现场监理审查存档。(电焊证、电工证、登高证、司吊证等)
3、楼顶抱杆及拉线塔必须安装设计位臵安装,查看楼体建筑情况,必须考虑楼体承重。
4、所有室外走线架必须安装合理,焊接牢固、美观。建议使用40*40*4的角钢及40*4的扁钢焊接,由于现场需要转角方便切割及连接。所有室外走线架必须焊接成为整体,并做接地处理。
5、室外接地部分
(1)地面铁塔塔身必须与引上扁铁连接,最少3个连接点。(2)楼顶塔桅有条件尽量单独制作地网引上,如条件不允许必须与楼宇避雷设施连接,通过大楼接地。
(3)必须从接地体利用镀锌扁铁引至馈线窗口外下沿25公分处,安装室外镀锌铁牌。铁牌规格为(60*60*6,长度为50公分),开孔12个。接地铁牌必须安装牢固,引上扁铁必须与铁牌充分焊接。焊接面不小于6公分,四面满焊。
6、拉线塔,拉线设臵必须合理。必须设臵在牢固的女儿墙或立柱上。不得出现松动现象。
7、抱杆安装必须利用抱箍固定在可靠的女儿墙上,并增加辅助支撑。(支撑采用50*50*5的角钢,用抱箍或直接焊接至抱杆上方。支撑底部与楼面或女儿墙上用膨胀螺栓固定,并做好防水处理。)
8、进场前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提供作业资格证书复印件给现场监理
9、工程完工后必须通知监理到场验收。相关考核:
1、接到通知后未按规定时间进场罚款300/天。
2、进场后施工人员无法提供作业资格证书,监理可以现场要求停工。并下发整改通知,如私自施工由施工单位自行承担后果。
3、塔桅规格、安装工艺、材料型号不符合设计要求,监理人员现场下发整改通知,并要求所有材料限期清出工程现场。罚款500/次。同时进行通报批评,并缩小后期工程份额。
4、室外走线架材料不符合相关要求罚款300/次,并限期整改。安装工艺不符合要求扣除300/次,并限期整改。
5、未做接地扣除1000/站;未与有效接地体连接出现假接、虚接罚款500/站;接地导体焊接不牢固,防锈处理不到位罚款300/站,并要求限期整改。
6、塔桅拉线设臵不合理,出现松动现象罚款500/处并要求立即整改。
7、无相关作业资格人员不得从事相关作业,发现从事违规作业罚款1000/次。如私自作业后果由施工单位负责。
五、空调
1、空调室内机安装位臵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随意改变安装位臵。如确实因为室外机安装影响,需经过监理到场确定后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变更后才能安装。
2、空调安装孔洞必须封堵严密。
3、安装时不能影响机房其他设备,安装完成后必须清理现场卫生。
4、空调电源线走线必须美观,不得与其他线缆交叉。必须套管保护,并用线卡固定牢固。配电箱内走线必须美观合理,需要压接铜鼻子的地方必须压接,不得使用缠绕方式连接。
5、安装完成后必须通知监理到场,并进行试运转测试,各项指标达到后安装人员方可离开。相关考核:
1、未按设计要求私自改变安装位臵罚款300/站,并限期整改。
2、孔洞封堵不严罚款100/站。
3、如安装影响其他设备损坏照价赔偿,并罚款500/次。
4、走线不合理、不美观、未按要求压接铜鼻子罚款200/站,并要求限期整改。
5、安装后未通知监理到场验收,未进行试运行测试罚款300/次。并要求重新上站验收。
六、光缆传输
1、土建进场施工后由监理第一时间通知光缆设计单位进场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在通知后3天内出具设计初步图纸及预算。并提交给光缆项目主管,由项目主管下发给监理、施工单位。
2、施工单位接到图纸后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进场施工,施工前一天通知监理。
3、施工必须严格安装设计图纸施工,如出现路由需要变更必须上报建设主管、监理、设计人员,得到书面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紧急情况可以电话确认,2天内补齐书面材料。)
4、光缆在布放前必须做好单盘测试,监理现场监督。并在测试记录表中做好测试记录。如施工单位未做测试记录,光缆布放后出现损坏或断芯的现象由施工单位负责处理(所有材料及人工费用不予确认)。
5、需要新立杆的工程,杆洞埋设深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6、拉线设臵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7、钢绞线及光缆布放必须符合省公司下发的相关规范要求。
8、过电保护必须设臵。
8、市区布放光缆时,必须设臵安全警示标志。
9、上杆及人孔内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必须得防护用具。
10、登高作业人员必须提供登高作业资格证书。
11、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必须进行光缆测试。测试必须通知监理旁站,未进行测试的一律取消决算中的测试费用。
12、完工后3天内必须提交竣工图纸给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在7天完成工程的预验收工作。
相关考核:
1、光缆设计单位监理通知设计后,在规定工作日未完成设计罚款300/天。
2、施工单位在接到图纸后未按规定日期进场施工罚款300/天,进场未通知监理200/次。
3、私自改变光缆施工路由罚款500/次,并限期整改。
4、未按规定做光缆单盘测试,布放后由施工单位负责所有损失。
5、立杆不符合规范要求罚款300/根,并限期整改。
6、拉线设臵不符合规范要求300/处,并限期整改。
7、钢绞线设臵不规范500/次,并限期整改。
8、未按规定设臵过电保护300/处,并限期整改。
9、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及安全带等安全用品罚款100/每次。
10、完工后未做测试,扣除决算中测试费用。
11、完工后未按时提交竣工图纸罚款200/天。
七、设备安装
1、土建完成后3天,监理通知设备安装人员进场施工。接到监理通知后5天内设备安装人员必须进场施工。
2、设备进场施工必须通知监理。
3、设备安装必须严格按照省公司相关规范要求施工。
4、室内走线架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必须牢固可靠。
5、设备走线必须美观、平直、无交叉。
6、天线、馈线安装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馈线接地必须按要求设臵。
7、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提供特种作业资格证。
8、馈线进窗必须预留滴水湾,并做好封堵。
9、安装完成后必须做驻波比测试,测试是必须监理到场拍照记录相关数据。
10、所有线缆与端子连接不得出现松动现象。
11、设备安装完成后2天内必须提交设备安装竣工图纸,通知监理到场验收。相关考核:
1、未按规定时间进场施工罚款200/天。
2、施工未通知监理罚款100/次。
3、设备安装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罚款300/站,并限期整改。
4、室内走线架安装不规范罚款200/站,并限期整改。
5、走线不合理,出现明显交叉现象罚款100/处,并限期整改。
6、天馈线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罚款100/处,并限期整改。
7、特种作业人员无法提供作业证罚款200/次,私自施工由施工单位负责。
8、未作天馈驻波比测试,扣除决算中测试费用。
9、接线出现松动罚款50/处。
10、完工后未按时提交竣工图纸罚款100/天。
八、站点开通
1、设备安装完成后,第二天通知光缆人员熔纤。光缆熔纤后当天必须把上下端连接端口提交给设备安装人员。
2、设备安装完成后,当天通知监理和督导。督导必须在2天内安排站点开通的相关申请。并上站开通站点,采集相关数据。相关考核:
1、光缆熔接后未按时提交相关端口数据罚款200/次。
2、设备安装完成后督导未按时安排站点开通罚款300/次。
九、动环安装
1、站点开通后2天内通知施工单位进场施工,接到通知后3天内施工单位必须进场施工。
2、施工时必须提前通知监理。
3、动环设备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安装位臵必须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4、线缆布放路由必须合理,不得与其他设备线缆交叉。
5、施工完成后必须与机房联系,测试相关监控是否运行正常。
6、完工后必须完成机房内卫生及所有施工中产生的灰尘清扫。
7、完工后必须3天内提交竣工资料。相关考核:
1、接到通知后未按时进场施工罚款200/天。
2、施工未提前通知监理罚款100/次。
3、设备及线缆安装存在工艺问题罚款200/站。
4、完工后未与机房联系测试相关设备性能,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罚款300/次,并限期整改。
5、完工后未清理机房卫生罚款300/次,清理不彻底罚款100/次。
6、完工后未按时提交竣工资料罚款100/天。
十、通则
1、监理单位现场下发的整改通知单必须签收(实际情况照片为准),并按要求时限整改。不签收的罚款500/次,不按时整改的罚款300/天。
2、所有施工单位必须在整个项目开工前,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未按时提交的罚款500。
3、所有施工单位在项目开工前,必须提交所有单位资质证明材料扫描件至监理处。未及时提交罚款500。无资质单位需经建设单位书面同意后方能进行施工。
4、所有施工单位必须每周4下班前提交工程进度报表至监理处(报表由监理提供)。未按时报送罚款300/次,不得出现虚假信息,出现一次罚款200。
5、每周5下午3点定期召开工程例会。缺席罚款200/次。有事可以事先向项目主管请假。
十、监理单位
1、监理单位在接到设计图纸后,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监督。
2、所有施工单位之间的衔接由监理负责沟通协调,负责总进度把控。上道工序完成后,按时通知下个施工单位进场施工。
3、及时反馈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性质严重的问题必须立即制止。
4、每周五下午上班前必须发送监理周报给项目主管,周报必须涵盖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相关信息。
5、关键工序及隐蔽工程必须实施旁站监理(施工单位通知到场)。
6、工程签证必须严格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签章。相关考核:
1、现场发现问题未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罚款300/次。
2、由于监理进度信息不准确,导致影响施工进度罚款200/次(不含施工单位虚报部分)。
3、未及时上报工程周报罚款200/次。
4、关键工序未实施旁站的罚款200/次。
5、工程签证不实罚款600/次。并进行通报。
备注:
以上细则由建设单位负责考核,解释权归建设单位所有。
2.无线城市工程实施方案 篇二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大幅度扩张, 以及车辆保有量迅猛增长, 城市行车难日益凸显, 已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构建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重要措施。本文设计了一种通过无线地磁检测器实现道路交叉路口道路信息采集与情报板信息发布相结合的智能交通诱导方案, 旨在通过技术手段提升道路交通服务水平。
2 基于无线地磁的城市智能交通诱导方案设想
2.1 方案设计思路
本方案采用地磁车检器进行道路横截面车流量检测, 完成基础信息采集, 以自组网的形式建立智能控制网络;对路段、区域交通流、交通延误、车辆排队长度、通行速度等, 进行交通信息采集分析, 以分布式网络形式调节交通网络负荷分布;以分级、分层诱导的方式进行道路交通信息发布, 通过情报板、手机APP、交通广播、网络等多种信息平台将道路实时交通状态信息告知驾驶员。
2.2 系统构建
2.2.1 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的设置
传统车辆信息采集主要有线圈、视频、微波、红外等技术手段, 其中线圈应用最广泛, 近年来视频也被大量使用, 为克服传统检测技术的不足, 本方案采用一种先进、精度高、安装维护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的新型地磁车检器来完成交通基础信息采集。
地磁检测采用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 (AMR) 来实现检测功能, 该类传感器可以很好地感测地球磁场范围内的磁场, 可用来检测汽车类物体。检测原理是镍铁导磁合金的磁电阻效应, 其基本元件是镍铁导磁合金材料制成的电阻器组成的惠斯通电桥, 如图1所示[1]。
一定范围内, 地磁场强度相对比较稳定, 当汽车进入到该空间时, 会对区域内相对稳定的地磁场产生扰动, 使地磁方向、强度均发生临时性改变。通过在特定区域设置AMR传感器, 通过分析AMR捕捉到的地磁变化信息, 判断汽车的存在性及通过情况, 并将结果通过433Mhz无线射频传输到相应的接收器, 经过计算, 可输出车辆经过时的时刻值、速度、占有时间, 就可以检测到路面车辆的相关信息[1], 然后经过3G网络传输给后台管理系统。
本方案在交叉路口每个车道安装一只无线地磁传感器, 安装位置是距离路口停止线20 m左右的车道中央, 目的是为了检测车辆通过路口的状态。同时在距离交叉口90 m左右处, 每个车行方向各车道再安装一个地磁检测器, 目的是为了检测车辆的排队情况。
2.2.2 情报板的设置
用于道路交通诱导信息发布的情报板一般设置在路网中的关键路段, 以便为尽可能多的出行者服务, 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常分布在重大分合流点、重大交通源、常发性拥堵点、交通敏感区及城市出入口和区域关键连接点。
2.2.3 系统搭建
交叉路口各车道上的地磁检测器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接收基站、中继基站, 接收基站将前端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后, 再将相关信息传送给交叉口信号控制主机, 信号控制主机通过网络把数据实时传输到后台管理系统, 后台管理系统能实时观测到交叉口信号灯运行情况。
本方案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交通信息采集单元、信息传输单元、信息处理单元及交通信息发布单元, 如图4所示。
交通信息采集单元主要通过地磁检测装置完成道理交通断面的交通信息采集, 如十字路口各个交通方向的车流量、行车速度、车辆排队情况、饱和度;信息传输单元主要负责对无线地磁传感器采集到的前端基础数据通过3G无线网络或者虚拟专网传回后台控制中心, 采用先进的算法进行信息分析、加工处理。信息处理单元主要负责对接收到的前端基础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过滤、处理等, 然后生成各种交通诱导信息, 由诱导信息发布平台通过多种媒介发布给道路使用者;信息发布单元主要负责将各种道路交通诱导信息通过可变情报板、广播、公共服务交通网发布给道路使用者。模拟场景如图5所示。
首先, 在车辆少的时候, 车辆等待红绿灯的时间没有变化, 陆续车辆容易排成长龙, 形成拥堵, 当车辆多的时候, 绿灯放行时间较短, 导致车辆也形成拥堵。
其次, 不能自动判断某一条道路车辆多少, 当车辆拥堵时, 绿灯时间不能自动延长, 别的车道车流量小, 或者根本就没有车辆, 但是红灯的时间没有缩短。但布设在交叉路口车道上的基于无线地磁的传感器采集系统能能根据车辆多少, 排队长度, 优先放行拥堵的车道自适应红绿灯时间, 从而实现交叉口红绿灯智能配时。
3 案例分析
结合本方案的设计思路, 选取武汉市楚河汉街 (环水果湖区域) 作为试点区域进行分析验证。
考虑到各方向交通量分布和工程成本, 在楚汉路方向各选取一条左转车道和直行车道安装地磁车检器, 用来检测车辆的排队长度。总共安装了16个地磁检测器, 1个信号接收基站, 2个数据中继基站, 具体分布见图6。借助分布在沿线各主要路口的情报板, 完成智能交通诱导, 效果效果图见图7, 诱导前后车辆行驶时间对比结果见图8。
从前述试验结果分析可以看出, 基于车辆检测器的诱导系统明显改善了楚河汉街交通状况, 说明基于无线地磁的城市智能交通诱导方案可行, 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胡新宇, 文志东, 赵明富, 宋涛, 全晓莉.基于地磁传感器的无线车辆检测系统设计[J].《激光杂志》2015年第36卷第3期
[2]马姗姗, 程明霄, 蒋书波, 包立.基于地磁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系统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 2012年1月第40卷第2期
3.无线城市工程实施方案 篇三
关键词:农业“接二连三”工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自2015年起,江苏省盐城市从农业农村工作的全局出发,审时度势,作出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的战略部署,印发《关于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的通知》,把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作为推动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增收、上台阶的重大任务,全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盐城市实施“接二连三”工程的主要做法
(一)以大产业布局为引领,加快推进种养加一体化经营。着力在七类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产业体系上求突破。一是优质粮油产业。以宏健粮油、爱民米业、中粮(盐城)米业、佳丰油脂、农垦麦芽、新金威麦芽有限公司等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打响“射阳大米”、“建湖大米”、“阜宁大米”等品牌,着力打造 “中国好粮仓”,叫响浓香型菜籽油中国味、盐城香,打造全国最大的优质啤麦产业集群。二是高效蔬菜产业。围绕建设沪宁线和长三角地区最佳“菜篮子”供应基地,调整优化蔬菜种植结构,以海大食品、普瑞福食品、天荷源食品等企业为龙头,培植壮大出口蔬菜基地,推进净菜和精菜初加工、蔬菜深加工、包装及品牌建设,不断提高蔬菜营销水平。三是规模畜禽产业。围绕将盐城建设成为全国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目标,推行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基地化生产。以中粮肉食、汇利肉类加工等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百万头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产业链;组建盐城鸡蛋产销联合体,申报“盐城鸡蛋”地理标志,规范养殖和统一销售的鸡蛋总量达50万吨。以辉山乳业全产业链项目建设为支撑,打造盐城10万头奶牛生产、乳品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四是特色渔业产业。重点建设鱼、虾、蟹三大产业,以宝龙集团、海王公司、冠华水产、海天滩涂、邦尼水产、怡美食品、海苑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进一步提升全市现代渔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五是生态林果产业。依托东南人造板制造、博汇纸业、环美木业、升阳木业等林木加工企业,大力构建集林业生产基地、林产品加工、商贸流通、森林湿地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富安、民星、华宏等茧丝绸加工企业,巩固提升茧丝绸产业。以创建国家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为抓手,大力发展森林、湿地生态旅游产业。六是特种经作产业。巩固提升中药材产业,依托农宝斋、庆缘康、天马菊花等本地农业龙头企业,谋求中药材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加工的突破。培植壮大白首乌产业,支持博益生物、金昉首乌、果老首乌等农业龙头企业加强产业开发,发展“百年白首”白酒、首乌超细破壁粉等系列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甜叶菊、水飞蓟等特种经济作物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蜂蜜、葛根等盐城特产的开发、包装、营销,增强市场销售的竞争力和美誉度。七是盐土农业。积极培育壮大绿苑盐土农业有限公司、银宝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延长盐土农业产业链,提高盐土农业附加值。依托大丰海洋生物产业园以及盐土大地、瑞达海洋食品、明月海洋生物、环球海洋生物、赐百年生物科技等企业,大力发展紫菜养殖加工、海藻生物产品、海洋生物食品等海洋产业。
(二)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大力突破农产品加工业。一是开展百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行动,大力促进农业龙头企业提质转型发展。在全市现有规模农业龙头企业中,筛选确定108家重点龙头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开展规模拓展、质效提升、技改扩能、创牌创新、联农带农“五大”行动,推进提质转型发展。2015年,108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8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4%,超过全市面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平均增幅8.7个百分点,完成技改投入15.18亿元,比上年增长90%。二是推进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积极兴办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和农民投资创业力度,积极组织盐台农渔业合作说明会、盐城现代农业合作说明会、盐城(广州)现代农业合作恳谈会等多种形式的农业招商引资活动,洽谈和签约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重大投资项目。2015年,全市新办规模农业龙头企业68个,总投资60.19亿元,已完成投资41.77亿元。目前,东台市、建湖县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大丰区木材产业园被省农委新认定为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
(三)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为方向,积极发展农业新型业态。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 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便捷的区位优势,积极推进环城休闲度假圈、204国道休闲农业带、沿海休闲农业带、里下河休闲农业带和古黄河休闲农业带等“一圈四带”建设,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2015年,全市休闲观光农业景点已达245个,接待游客1008.6万人次,综合收入24.4亿元,较往年翻倍增长。二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互联网”。重点突破农村电子商务,抓住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淘宝服务点,目前在大丰区设立113个村级服务站。京东集团在全市7个县(市、区)均设立了县级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点,与盐都区筹建了盐城农村特色馆。积极鼓励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建涉农电商平台、借助第三方平台,开网店,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2015年,全市实现电子商务总额52.9亿元,同比增长44.5%。
(四)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着力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组织体系。一是大力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充分发挥家庭经营在生产环节的精耕细作优势,把家庭农场打造成粮食等重要农产品规模生产经营的“一产”主体,目前全市已发展家庭农场 2883家;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带动散户、组织大户、对接企业、联结市场的服务优势,把农民合作社发展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三产”重要载体,目前全市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603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信息、市场等方面优势,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农产品精深加工的“二产”主力军,目前全市已发展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12家。二是建立多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广富安茧丝绸公司“公司+合作社+农户”、宝龙集团“公司+种养小区+农户”、海大公司“公司+专业村+农户”、温氏集团“公司+订单+农户”等联农带农模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逐步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以合同订单为约束的新型互惠联结关系。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定向投入机制、价格保护机制、风险保障机制和利润分配机制,优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农民融入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分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利益。
nlc202309091125
二、进一步实施“接二连三”工程的建议
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然要求,应作为“三农”工作的一个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谋划和推进。
(一)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要按照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思路,着力围绕发展优质粮油、高效蔬菜、规模畜禽、特色渔业、生态林果、特种经作、盐土农业等主导产业,进一步细化实化“十三五”大产业战略布局规划,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实行强龙头带动、大基地支撑、新业态牵引、名品牌引领,主攻薄弱环节,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业竞争力。盐城市要着力打造一批销售额超百亿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集群。各县(市、区)要着力围绕培植新、特、优、强产业,进一步落实壮大基地、做强加工、搞活流通、强化联结、创建品牌等各环节发展规划和推进措施,打造一批销售额超10亿元的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特色主导产业。
(二)大力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着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继续开展百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行动,引导重点龙头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开展规模拓展、质效提升、技改扩能、创牌创新、联农带农“五大”行动,推进提质转型发展,培植一批大企业。盐城市要把年内销售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发展到15家以上,20亿元以上的企业取得新突破;着力实施招商项目带动发展,积极开展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招大引强发展农产品加工重大项目和全产业链项目,全市新办规模农业龙头企业60个以上,其中投资额超亿元的10个以上;着力实施园区载体带动发展,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善配套,加大激励,强化招商,集约集聚发展农产品加工。力争“十三五”期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2020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400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1。
(三)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积极引导各类农业市场主体在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商网站开设农产品营销网店,进行特色农产品在线营销。鼓励有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产品交易网络平台,开展生鲜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配送业务。推进县域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设,引导传统农村商贸网店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电子商务,扩大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形成“县域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村服务点”三级电商运营服务网路。积极推广“一村一品一店”。拓展优质农产品国际销售渠道,促进全市外向型农业登上新台阶。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鼓励对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进行物联网改造。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
(四)着力优化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进一步整合“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美丽乡村”、“最美乡村”、“水美乡村”、“星级乡村旅游”等建设资源,立足沿海森林滩涂、里下河湿地、都市休闲圈等三大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各种类型休闲观光农业。支持沿海地区强化与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大森林公园配套,重点发展滩涂观光、海滨度假、森林旅游疗养、休闲渔家。在里下河地区利用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等湖荡湿地资源,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湿地公园,重点发展水乡湿地风光、乡村民俗体验。都市圈利用近郊优势,推广荷兰花海、大洋湾樱花园、华都森林公园的做法,突出发展创意农业,打造一批集观光、体验、采摘、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度假村、休闲农庄和农家乐。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保护,发展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的特色小镇,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依据各地具体条件,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进一步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五)努力完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培育一大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为主导,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创新发展订单农业,引导龙头企业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形成稳定购销关系。支持龙头企业为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实体等市场经营主体之间相互参股和合作,构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机整体。
(六)切实加大组织推进力度。要将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三农”工作的主攻重点,摆上突出位置,列入重点考核,实行重点重抓。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农业农村、海洋渔业、林业、发改、财政、金融、科技等部门密切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突破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招大引强,引进一批农业“接二连三”工程重点项目,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一批农业“接二连三”工程重点项目,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一批农业“接二连三”工程重点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整合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和城乡统筹建设资金,实行以奖代补,扶持农业“接二连三”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积极开展银农对接活动,推进金融产品向农业“接二连三”工程延伸。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进一步落实“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辅助设施建设”的政策,强化农业“接二连三”工程项目建设用地保障。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责任编辑:欣文
4.无线城市工程实施方案 篇四
嫩办发[2010]15号
各党组、党委,县直各部委办局:
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将《嫩江县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
1、《嫩江县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实施方案》
2、《嫩江县2010年创建“三优”文明城市阶段性工作目标》
中共嫩江县委办公室
嫩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5月6日
嫩江县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实施方案
为提升全县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整体文明程度,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开展创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文明城市(以下简称“三优”文明城市)工程。为确保全县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深入开展、取得实效,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北方滨水文化城市”总体目标,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用4年时间在全县开展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实现社会更加和谐安定,创建更加和谐优美、有利创业发展、适宜人居生活的现代化城市。
二、创建目标和标准
1、创建优美环境的重点是实现“五化”: 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硬化,做到规划科学、特色突出,环境整洁、道路平整,环保生态、绿化达标。
规划科学、特色突出的具体标准是: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和重大专项规划科学合理,城市功能完善,行政区、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休闲娱乐区等功能有序布置、整体互动,引导城市各要素有机聚合、集约利用;要结合嫩江实际,依托当地资源,发挥滨水、森林、旅游、民族地区优势,形成特色,力争4年内实现城市风貌特色化目标。
环境整洁、道路平整的具体标准是:解决卫生“脏、乱、差”问题,使全县城市街路、广场、社区面貌明显改观,治理“五乱”(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停乱行、乱倒乱扔、乱堆乱放)取得明显成效,实现城区“四净”(市容市貌净、主次干道净、社区楼院净、重点区域净),街道、社区保洁率达到100%。街巷路面硬化、无明显坑洼、无障碍设施,道路名称与主干道设施以及街巷基础设施达标。
环保生态、绿化达标的具体标准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危险废弃物处置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空气污染指数良好以上天数达到80%以上,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达到90%以上。
2、创建优良秩序的重点是营造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良好环境秩序和提高广大公民的文明素质,做到市容美观、市场有序、交通遵章、素质提升。
市容美观的具体标准是:坚持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占道经营与摆放、户外广告、临街管线等方面的管理整治。
市场有序的具体标准是:经营基础设施保障有力,市场监管制度完备有效,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完善,竞争平等、交易公平的优良市场秩序进一步建立,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交通遵章的具体标准是:有效管理城区道路交通秩序,严禁车辆乱停乱放、违章行驶,交叉路口阻塞率≤2%、行人过街设施设置率<300米、无非法营运车辆和争抢客源现象,做到文明行车,规范运营,行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素质提升的具体标准是:社会公德得到广泛遵守,环境意识大幅提升,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渐成风尚。
3、创建优质服务的重点是提高行政管理窗口部门和商业经营窗口行业服务质量,做到设施规范完善,办事诚信高效,服务热情周到,文化建设发展。
设施规范完善的具体标准是: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基础设施、住房配套保障和日用消费服务得到不断完善,基本上满足广大群众的生活需求。
办事诚信高效的具体标准是:政务公开、办事公开的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高,供热、供气、供水、公交、环卫等民生优质服务机制健全,县区城市数字化管理得到落实。
服务热情周到的具体标准是:行政管理窗口单位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理念牢固树立,公正、公平、公开、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不断优化。商业服务窗口单位接待服务对象态度热情、细致耐心,用户的业务询问和问题投诉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三、主要工作和责任分工
县委、县政府成立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领导小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制定总体方案和专项推进方案,宣传动员,督促检查,综合汇总,考核评比。各成员单位是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的责任主体,要制定创建活动具体实施方案,落实责任,组织相关部门做好创建工作。
(一)创建优美环境。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市政管理局、县爱卫办,县交通运输局、县卫生局、县水务局、县商务粮食局、县环保局、县工商局、齐铁分局嫩江站、地铁、县文明办等有关部门专项牵头或积极配合抓好7项工程:
1、城市出城口及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程。彻底清除基建残土、垃圾污物和违章建筑,对“城中村”和各种露天“市场”进行重点整治,加强对城市建筑工地的监管,建立保持环境卫生的长效机制。(县市政管理局牵头,其他部门配合)
2、城市污水及生活垃圾治理工程。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加强对污水处理费征收和使用的监管,污水处理项目投入运行并形成减排能力。推进生活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处理场建设,提高城市垃圾处理能力。(县水务集团、县市政管理局共同牵头,其他部门配合)
3、整治城市“牛皮癣”工程。清除城市道路建筑物及构筑物、市政设施、地面以及树木上的乱贴乱画,清理规范沿街商家门前及橱窗上的各种广告性粘贴,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责任部门联动的长效机制,保证城市“牛皮癣”得到有效遏制。(县市政管理局牵头,其他部门配合)
4、城市亮化工程。城市道路装灯率、亮化率及设施完好率分别达到95%以上,城市主要道路、广场周边建筑采用景观性亮化照明,照明设施与灯光性牌匾、电子发光装置保护完好,城市路灯及景观照明积极推广使用安全、环保、高效、节能的新型光源。(县市政管理局牵头,其他部门配合)。
5、城市通道整治工程。城区内公路、铁路沿线及江河水系通道无垃圾污物和废弃设
施,保持通道两侧建筑、树木及水体的容貌和环境卫生,建立完善的日常监管制度。(县市政管理局、县水务局、齐铁分局嫩江站及地铁共同牵头,其他部门配合)
6、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按时完成城镇园林绿化规划目标。各类公园布局合理,建设突出植物景观,绿化面积占70%以上,公园设施维护良好。城市道路、广场、江河水体及公路、铁路沿线(沿岸)等地绿化达标,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70%以上,城市新建居住小区绿地面积达30%以上、旧居住区绿地面积不少于25%;积极开展城市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树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严格执行城市绿化苗木养护管理规范和绿线管制制度,无侵占绿地、乱伐树木和破坏绿化成果现象。把城市公园建设作为重要目标,争取建成3-4个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街心公园和社区公园。(县市政管理局牵头,其他部门配合)
7、城市水利工程。逐步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加大嫩江水景观建设,加强城市水资源节约、保护与管理工作,做好滨水城市的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县水务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其他部门配合)
(二)创建优良秩序。由县市政管理局、县公安局、县工商局、县交通局、县文明办等有关部门专项牵头或积极配合抓好3项治理工程:
1、城市交通秩序治理工程。规范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停放秩序,鼓励城市主次干道两侧划线停车。加强行人和非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严厉查处不按规定线路行走(驶)和乱闯红灯行为。加强出租车、公交客运车辆运营管理,取缔非法营运车辆,杜绝随意变线行驶、调头、拒载等现象。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打造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县交警大队、县道路运输管理站共同牵头,其他部门配合)
2、城市牌匾广告综合治理工程。规范牌匾、广告设置,取缔一店多牌和违章设置的超大型牌匾,对污浊破损严重、与周围景观不协调的牌匾要限期整改。加强城市地面与空间广告设施设置管理,对不符合广告设置规范、无法定审批手续、严重影响周边环境景观的限期拆除,树立高雅、规范的城市景观形象。(县市政管理局、县工商局共同牵头,其他部门配合)
3、城市马路市场综合治理工程。加强占道市场监督管理,严格取缔未经批准随意设置的各类占道市场经营,对依法批准的占道市场,做到按指定位置、面积和时限占用道路;取缔摊位明火作业和场外经营,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经营方式,创造便民、利民、文明的经营环境。(县市政管理局、县工商局共同牵头,其他部门配合)
(三)创建优质服务。由县文明办牵头,会同县政府办、县市政管理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公安局、县卫生局、县商务粮食局、县文化广电体育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工商局、县国税局、嫩江银监会、县地税局、县妇联、团县委、机关党工委、县邮政局、县电业局、联通嫩江分公司、齐铁分局嫩江站等部门共同抓好5项工作:
1、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完善城市的市政公用设施、基础设施、住房配套保障和日用消费的服务设施,改造服务环境,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达到美观整洁、品位高雅、方便群众、优质高效,树立各行各业优质规范化服务新形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市政管理局共同牵头,其他部门配合)
2、加强行政执法和政务服务窗口建设。重点抓好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工作效能提升,大力推进城市数字化管理,严格执行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制度, 办好公共服务热线,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无偿代办制、限时办结制、审批备案制、责任追究制,实现政务服务方便、快捷、高效,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放心满意的服务。(县政府办牵头,其他部门配合)
3、加强社会公共服务窗口建设。切实加强市民关心的医疗、供热、供水、公交、环卫、金融等窗口服务行业质量建设,全面提升市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服务水平,做到诚信、规范、便捷,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县文明办牵头,其他部门配合)
4、开展文明满意创评活动。结合“爱嫩江、讲文明”主题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机关、文明服务窗口、文明出租车、文明社区、文明学校、文明市民标兵和文明执法标兵评选活动。通过行业推荐、媒体监督、群众评议、暗访考察等方式,定期表彰先进,培育文明品牌,树立文明嫩江、礼仪嫩江、时尚嫩江的新形象。(县文明办牵头,其他部门配合)
四、组织领导
(一)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领导小组
组长:张崇义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
副组长:刘剑利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何伟民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
苏钟平政府副县长
唱贵忠政府副县长
成员单位:县委办、政府办、纪检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公安局、财政局、机关党工委、市政管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国税局、水务局、邮政局、团县委、妇联、电业局、地税局、卫生局、环保局、工商局、文化广电体育局、文明办、爱卫办、交警大队、地方铁路局、联通嫩江分公司、齐铁分局嫩江站
(二)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杨修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副主任:潘宝杰爱卫办主任
王庆安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钟永存市政管理局副局长
王洋文明办副主任
成员:由相关单位抽调四名工作人员组成,办公地点设在县委宣传部。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党委、县直各部委办局要把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切实摆上位置,高度重视,扎实推进。要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目标责任制。要把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纳入各级领导班子目标考核,纳入全县文明城市、文明城区、文明行业(系统)、文明单位的考核。县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全体会议,各责任部门每半年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作推进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测评考核,定期报告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的进展情况。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明确分工和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抓好落实。要加强合作,主动沟通情况,密切协调配合,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推进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嫩江镇要积极参与市区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与中省市直有关部单位搞好协调配合,切实担负起创建任务,合力推进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
(二)科学规划,完善措施。要把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与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行业)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继续开展“爱嫩江、讲文明”主题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快城市发展建设、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切实保证工程效果。要在县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下,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各工程项目、投资落实到位,县财政和各部门要保证经费,确保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目标按期实现。
(三)广泛发动,大力宣传。组织开展全县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专题宣传,广泛动员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和参加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新闻单位要开辟专题专栏,报道创建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成熟经验,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要组织开展“三优”文明城市巡展,制作推出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公益广告、宣传图版,加强创建“三优”文明城
市工程宣传。县长热线、各窗口服务热线建立创建活动专项信息反馈机制。政府网站要开辟创建活动监督台,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意见。
(四)示范带动,逐步扩展。各级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和各级文明单位要在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要把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文明旅游城市和文明示范带结合起来,发挥区域创建、连片创建的综合优势,努力提高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建设整体水平。
(五)跟踪督导,严格考核。县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公布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和“三优”文明城市考核标准,组织全县公共服务行业群众满意度测评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会同有关部门对创建工作情况进行督察,组织新闻媒体对窗口服务行业进行暗访,组织有关部门对群众满意度进行暗访测评。考核结果将列入目标责任考核,并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行业的重要依据。每年年底前,召开创建“三优”工程领导小组会议,总结工作经验,研究下步工作规划和表彰工作。并适时请县领导和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检查和视察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开展情况。
------------------
------------------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5.无线城市工程实施方案 篇五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程实施方案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程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造林绿化工作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今年是县委、县政府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程第三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为认真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创森”指标,结合我镇2011年造林绿化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城乡一体,林水相依,生态和谐”的建设理念,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创新造林机制,大打道路绿化、村屯四旁绿化为重点的“创森”攻坚战,全面完成造林绿化任务,努力增加乡镇绿地面积,改善人居环境,逐步提升我镇形象和综合竞争力,为最终实现山水生态城建设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原则
1、政府组织原则。在县“创森”领导小组的指导和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的小佳河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乡镇“创森”领导小组),在镇“创森”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开展具体工作,以确保“创森”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
2、全员参与原则。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在全镇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宣传“创森”工作,调动全镇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使全社会自觉参与“创森”活动。
3、目标管理原则。严格按照市“创森”要求,制定我镇创森目标和标准,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4、分步实施原则。根据“创森”的不同阶段,有计划、分步骤制订详尽的工作进度安排表,合理有序地安排“创森”工作。
5、效益兼顾原则。我镇“创森”工作要与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密切结合,多造生态经济兼用林。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乔、灌、草相结合。
三、镇内绿化任务分解
2011年我镇内街道两旁绿化105亩,需银中杨(6—8cm)4200棵;株距4米;8400延长米,其中过境路长2100米,人和街长1100米,富民街长1100米,政通街长1100米,振兴路长500米,平安路长500米,健康路长1400米,佳兴路长600米。
四、造林绿化措施:
1、城镇绿化、义务植树结合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同步进行。以四旁绿化、公路绿化为主,义务植树等形式完成。
2、小佳河镇组织一支造林绿化专业队,安排镇主管领导
负责,县林业局负责技术培训,为“创森”工作提供劳动力保障。
绿化要求,绿化树种以乡土大苗树种为主,要在耕地与绿化带间开挖隔离沟,地块平整后造林。
县林业局提供技术指导和种苗供应。
调查、设计、整形、挖坑、挖边沟,由镇组织完成。栽植时要配备水车、水桶等工具,浇底水栽植。
4、我镇组织完成辖区内的四旁绿化、房前屋后栽植3至5株果树。街道绿化针叶树苗高1米以上,阔叶树苗胸径在3厘米以上,花灌木每丛分枝要在3个以上。
5、全镇广大干部群众都要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镇政府组织实施.6、镇政府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责任,抓住造林季节,做好今春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加强幼林抚育,落实管护责任,巩固已有造林成果,防止毁林复耕、毁林放牧等现象的发生。
五、造林施工技术要求
1、造林绿化必须按作业设计施工,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2、壤融化够造林适宜深度15日内要完成造林栽植任务,做到适时顶浆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
3、造林苗木必须达到II级以上标准,;乡村绿化、公路
绿化、义务植树分别选择银中杨、云杉、垂柳等树种大苗进行造林,规程禁止的树种一律不得使用。所有苗木必须具备“六证一签”才能造林。为保证造林成活率,要求苗木在装车运输过程中坚持“五不离水”的原则,运到造林地点后马上进行假植。
造林用苗必须选用国家标准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规定的标准。
4、整地
四旁绿化要在四月中上旬先期整地,栽植时二次整地,要求穴径大于60cm以上,时间为4月20日前。公路绿化要求拉出边沟,整出树台,挖出大于60CM的大穴,要在4月20日前完成。其它造林要对造林地进行全面清理,茬高不超过5厘米。山地要根据设计密度进行人工穴状整地。平地采取机械全面整地,深25厘米。整地时间在前一年秋季或当年造林前进行。
5、栽植
春季土壤解冻达到栽植深度,苗木萌动前适时造林。植苗时必须做到根系舒展,深度适宜,不窝根、不露根,扶正踏实。大苗栽植要座底水,土壤瘠薄要换土栽植。栽植过程中苗木要不离水。四旁绿化、公路绿化栽植时要求扶正踩实,树干通直,对角行列整齐,栽植要在5月10日前全部完成。
6、抚育采取2.2.1制。
7、村屯四旁绿化要求按照黑林联发[2009]18号文件及黑绿林联[2008]4号《关于下发〈黑龙江省村屯绿化标准(暂行)〉的通知》要求执行。
六、步骤及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时间是三月十五日起到四月一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各种形式,大造舆论,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关于造林绿化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宣传县
委、县政府实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程的重大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同时,抓好设计方案编制、地块落实、合同签定、苗木准备、组织落实等项工作。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全面铺开阶段。
四月一日至四月二十日是整地期,全乡要组织全部力量,对辖区内需绿化公路沿线路段,拉出边沟,作出树台,挖出树坑,要求树台平整,树坑成行成列,横竖整齐,边沟清晰。
五月中旬至八月中旬为抚育期,要及时抚育,全面进行造林后的扩穴、培土、扶正、除草及管护工作。
七、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镇成立“创森”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保证“创森”工作顺利进行。
2、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完善管理、管护制度,巩固造林成果,防止毁林复耕、毁林放牧等现象发生。
6、超前运作,抗旱保活。全镇都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出现旱情要做到人、机、畜齐出动,运水浇灌,以保证造林成活率。
小佳河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程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 赵建蓬镇党委书记
李欣 镇政府镇长
副 组 长:王军镇政府副镇长
6.塔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方案 篇六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根据塔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为提高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因突发事件造成农村饮水困难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证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市范围内农村饮用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突发性事件包括:
1.3.1 发生特大旱情,导致饮用水源取水量严重不足;1.3.2 饮用水源保护区或供水设施遭受生物、化学、毒剂、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质等污染,致使水质不达标;
1.3.3 地震、洪灾、泥石流、火灾等自然灾害导致供水水源枢纽工程、净水构筑物、供水工程构筑物、机电设备或输配水管网遭到破坏;
1.3.4 爆破、采矿等生产活动或地质变迁等导致供水工程水源枯竭; 1.3.5 其它原因,导致饮水困难的; 1.3.6 因人为破坏导致供水安全突发事件。1.4 工作原则
1.4.1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农村饮水安全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首要任务,必须建立健全预防预警机制。加强培训、演练,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鼓励群众报告突发性供水安全事件及其隐患,及时处置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1.4.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市、乡(镇)、村供水安全应急指挥机构,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确定不同等级的安全事件及其对策,落实应急责任机制。
1.4.3 统筹安排,分工合作。以市政府为主体,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各部门应急工作任务,加强协调配合和分工合作,处理好日常业务和应急工作的关系。
1.4.4 快速反应,有效控制。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应快速作出反应,组织会商,启动相应预案,有效控制事态蔓延。
2、基本情况
2.1 自然、社会、经济和水资源概况 2.1.1自然条件状况 2.1.1.1地理位置
塔城市隶属于塔城地区,东与额敏市毗邻,西以国境线与哈萨克斯坦为界,北靠塔尔巴哈台山以山脊与哈萨克斯坦为界,南至额敏河谷与裕民市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82º41´1″~83º14´11″,北纬:46º21´~47º14´1″之间。南北最长90公里,东西最宽58公里,全市国土土地面积653.041万亩(4353.607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市。
2.1.1.2地形地貌
塔城市地处塔额盆地的西北部塔尔巴哈台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中山区海拔1400米—2300米,最高峰2836米,低山区海拔1000—1400米,黄土丘陵区海拔800—1000米,山前倾斜平原由海拔800米逐渐降到额敏河河谷的400米左右,坡降由15‰降到2‰。
2.1.1.3气候特征
塔城市属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区,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炎热,春季气温回升较快,但不稳定,秋季降温迅速。年平均气温5.9℃,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39℃。中部平原年平均降水量289.3 mm,年平均蒸发量1599mm,多集中在5—9月份。年平均日照时数2950小时,日照率66%,年太阳辐射量136.7千卡/cm2,年光合有效辐射量65.6千卡/cm2,4—9月l859.4小时,适宜农作物生长,一年中6、7月最长,l2月最短。平原区年平均无霜期l29d,最大冻土深1.46m。多年平均风速2.5—3.1m/s,最大风速达34m/s。
表1-1 塔城市气象站多年月平均气候指标数值表 月份 气温 降水量 蒸发量 1-12.6 16.2 15.6
塔城市位于额敏河干流以北,灌溉面积较大、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较早。塔城市水资源总量为3.6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436亿m3,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0.1756 亿m3。塔城市耕地面积122.7万亩,其中灌溉面积91.9万亩,旱地面积30.0万亩。灌溉面积中由于无法足水灌溉尚有56.3万亩非足水灌溉面积。如有水源保证灌区增产潜力较大。
灌区地表水资源量3.46×108 m3占流域的18.3%,地下可开采量8364×104m3,泉水可利用量6219×104m3,灌溉面积中非足水灌面积56.3万亩,水土资源供需矛盾大。现状年地下水超采7152×104m3。
塔城市境内灌区内有2条年径流量>1亿m3的河流,目前只有1条河流建有调蓄工程。灌区非足水灌面积大,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低,造成地下水过渡开发的问题。因塔额公路以北受山区自然条件的限制,塔额公路以南,地下水超采超采,以及城区周边水质污染的影响,作为农村饮水水源的利用率很低,只是微不足道的利用。
2.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情况
截止2004年, 国家下达项目47个,总投资2964.65 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428.42万元。全市9个乡、镇、场的146个村队,共解决58个村队的36305人的饮水问题,包括正规自来水15715人,简易自来水13149人,集中供水点7441人,共建中小型水厂30座,水塔17座。随着我市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加上一些水厂老化、水源污染、管理滞后等矛盾的逐渐产生,农村人饮工作又面临新的挑战。经调查统计,全市仍有88个村队的52395个有农村户籍人口,从未实施过改水防病工程,仍然在饮用河水、泉水、浅层地下水或全村共用一眼井。“十一五”期间共解决了5.73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在2005年至2011年期间,2-11 17.9 23.0 3-2.1 19.2 61.0 4 8.8 34.1 15.8 5 15.2 28.7 23.3 6 20.2 28.6 7 21.1 31.4 8 20.7 18.4 9 15.0 14.1 10 6.7 27.6 11-2.2 30.1 12平均-9.5 24.1 15.8 5.9 289.3 1599 254.2 267.4 249.7 184.7 107.5 32.6 国家下达项目13个(含地区种牛场),总投资3164万元。共解决79个村队的5.734万人的饮水问题,共建中小型水厂13座,水塔3座。
2.3 农村供水设施情况及供水能力(1)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集中式供水工程11处,供水到户的受益人口5.434万人,其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2处,受益人口5.434万人。全市日供水量在200立方米以下的集中供水工程3处,受益人口0.384万人。日供水量在200立方米以上的集中式供水工程9处,总受益人口5.05万人,其分布在我市13乡(镇)场。
3、等级划分
按照事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制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分为四级:Ⅰ级(特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3.1 Ⅰ级饮水水安全事件
级饮水安全事件包括:
3.1.1 因饮水水质不达标、或人为破坏等原因致使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因水质污染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
3.1.2 因饮水工程水源枯竭造成连续停水48小时以上,致使4个以上乡镇级水源地取水中断。
3.1.3 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造成4个以上乡镇级水源地取水中断。
3.2 Ⅱ级饮水安全事件 Ⅱ级饮水安全事件包括:
3.2.1 因饮水水质不达标或人为破坏等原因致使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因水质污染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
3.2.2 因饮水工程水源枯竭早成连续停水48小时以上,造成2个以上4个以下乡镇级水源地取水中断。
3.2.3 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造成2个以上4个以下乡镇级水源地取水中断。
3.3 Ⅲ级饮水安全事件 Ⅲ级饮水安全事件包括:
3.3.1 因饮水水质不达标或人为破坏等原因致使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25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因水质污染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
3.3.2 因饮水工程水源枯竭造成连续停水24小时以上,造成1个乡镇级水源地取水中断。
3.3.3 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造成1个乡镇级水源地取水中断。3.4 Ⅳ级饮水安全事件 Ⅳ级饮水安全事件包括:
3.4.1 因饮水水质不达标、或人为破坏等原因致使3人以下死亡,或25人以下中毒,或因水质污染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下。
3.4.2 因饮水工程水源不足,造成一个或多个行政村水源地取水中断。3.4.3 因自然灾害或水源地水质污染造成农村一个或多个行政村水源地取水中断。
4、应急机构及其职责
4.1 指挥体系
市人民政府成立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行政区域内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的领导和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专家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各乡镇成立相应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本乡镇区域内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的领导和处置工作。
4.2 饮水安全应急机构的职责
4.2.1 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职责:
4.2.1.1 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市有关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规定;
4.2.1.2 及时了解掌握全市农村饮水重大安全事故情况,指挥、协调和组织重大安全饮水事故的应急工作,根据需要向上级政府和水利、安监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和应急措施;
4.2.1.3 审定全市农村饮水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 4.2.1.4 在应急响应时,负责协调公安、水利、供电、国土、环卫、卫生、医疗救护等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实施全市范围内事故应急、抢险排险、抢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工作。
4.2.2 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其职责是:起草全市农村饮水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负责农村饮水突发性事故信息收集、分析、整理,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指导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力量开展抢险排险、应急加固、恢复重建工作;负责协调公安、水利、环卫、卫生、防疫等部门组织救援工作;协助专家组的有关工作;负责对存在隐患的工程进行不定期检查;负责传达和执行省、市的各项决策和指令,并检查和报告执行情况;负责组织应急响应期间新闻发布工作。
4.2.3 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市政府办公室:统筹组织协调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救援,协调对外(上)联络接待和负责组织应急响应期间新闻发布等工作。
市水利局:负责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管理,负责提供农村饮水重大安全事故信息、预案及工作方案,负责恢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需经费的申报和计划编制。
市发改委: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和报批、项目审批、计划下达以及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监管工作。
市财政局: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经费及时安排下拨;负责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市民政局:负责遭受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故群众的生活救济工作。市卫生局:负责遭受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故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负责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及饮用水源的卫生保障工作。
市环保局:负责做好市内水源地保护工作,负责制止向河流、水库等水域排放污水和固体废物的行为,应急处理水污染事件。
市国土环境资源局:负责正常和各类预警情况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的审核、批复工作。
市公安局:负责遭受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故群众维稳工作,负责维持水事秩序,严厉打击破坏水源工程、污染水源等违法犯罪活动。市广电局:负责农村饮水安全法规、政策的宣传,及时准确报道事故处理工作。
市供电公司:负责突发性事件的临时和永久性供电,确保供电畅通。市电信公司:负责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后的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确保通信联络畅通无阻。
4.2.4 专家组职责
专家组由市农村饮水规划、设计、水环境监测、卫生防疫等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负责应急领导小组的技术支持工作。其职责是:参加应急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的活动及专题研究;应急响应时,按照应急领导小组的要求研究分析事故信息和有关情况,为应急决策提供咨询或建议;参与事故调查,对事故处理提出咨询意见;受应急领导小组的指派,对事故处理给予技术支持。
4.2.5 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职责
拟定本乡镇农村饮水安全事件应急工作制度,建立完善应急组织体系和应急救援预案;掌握本乡镇农村饮水安全信息,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应急领导机构报告事件情况;指挥协调本乡镇农村饮水安全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4.2.6 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单位职责(村级)
根据上级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工作统一部署,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单位结合本村实际建立应急处置组织,制定科学合理的抢险应急工作方案,配备必要的抢修设备和落实应急抢险队伍,并定期组织演练。
5、预防和预警
5.1 预防 5.1.1 监控机构
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全市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的监测、收集、检查、预警工作,各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要多渠道积极获取本辖区相关饮水安全信息。设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公开农村饮水安全事故报警电话,对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向市政府及上级应急处置领导机构报告。
5.1.2 信息监测和收集 5.1.2.1 旱情信息:对全市内旱情可能或已经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程度、危害及趋势等进行全面监测,及时向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重大及以上旱灾由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处置办公室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同时启动《塔城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5.1.2.2 水污染信息:对全市内饮用水源保护区或供水设施遭受生物、化学、毒剂、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质等水污染事故可能或已经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程度、危害及趋势等进行全面监测,及时向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重大及以上水污染事故由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处置办公室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同时启动《塔城市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
5.1.2.3 供水工程信息:对全市内地震、洪灾、泥石流、火灾等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导致供水水源枢纽工程、净水构筑物、供水工程构筑物、机电设备或输配水管网遭到破坏等事故进行全面监测,发现供水工程取水建筑物、水厂构筑物、输配水管网等发生垮塌或人为破坏事件时,及时向上一级应急处置领导机构报告。
5.1.3 信息报告
农村饮水安全组织机构是农村饮水安全日常监测信息和突发性事件信息受理和向上级报告的责任主体,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报告突发性事件。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详实,重要信息应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险情。
5.1.4 预防工作
加强水源地保护,在饮用水地表水源取水口方圆300米内,在引水管道和蓄水池30米内;禁止一切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以及破坏与水源保护相关植被的活动;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禁止到堆放垃圾粪便和其他废弃物;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可能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动和其他活动。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持市卫生防疫部门颁发的健康证上岗,并要建立管理人员健康档案。
5.2 预警 5.2.1 预警
市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根据信息监测和收集,认真组织讨论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的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和发展态势决定等级,一般划分为四级:Ⅰ级预警(特别严重)、Ⅱ级预警(严重)、Ⅲ级预警(较重)、Ⅳ级预警(一般)。
Ⅰ级预警(特别严重,突发事件造成2万人以上饮水不安全),用红色信号表示。
Ⅱ级预警(严重,突发事件造成1至2万人饮水不安全),用橙色信号表示。Ⅲ级预警(较重,突发事件造成0.5至1万人饮水不安全),用黄色信号表示。
Ⅳ级预警(一般,突发事件造成0.1至0.5万人饮水不安全),用蓝色信号表示。
5.2.2 预警发布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由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编排后,经领导小组批准,由市宣传新闻部门发布。
预警信息的发布内容包括突发农村饮水安全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及应采取的措施等内容。
5.2.3 指挥体系
5.2.3.1 全市应急处置预案:水利局负责编制完成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5.2.3.2 乡镇应急处置预案:乡镇政府负责编制完成本乡镇内乡镇饮水安全应急处置预案,报市政府备案。
5.2.3.3 供水单位应急处置预案:供水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集中供水单位要制定本单位饮水安全应急处置预案,报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5.3 预警控制
5.3.1 在预警状态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启动饮水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准备工作,按照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要求,落实各项预警控制措施。
5.3.2 当供水连续不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单位缺乏更进一步的有效控制手段,并有可能危及安全供水时,应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请研究决定实施特殊时期限水方案。5.3.3 在水源污染或有人为投毒行为发生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单位值班调度人员应立即停止供水,同时告知所有用户停止使用,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同时将情况报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卫生、防疫等相关职能部门立即对水源水质、管网跟踪检测、消毒,防止污染面积扩大,并合理调配消防、洒水车等车辆为偏远地区或其他需送水区域送水。
5.3.4 在供水设施恢复正常运行、污染已解除、管网已消毒、能达到正常供水标准时,市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经研究决定宣布解除预警状态。
6、应急响应
6.1 总体要求
出现农村饮水安全应急事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单位要在1小时内向上一级应急领导机构和当地政府报告,并先期进行处置;各级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机构在获取信息后,要在1小时内向上一级应急机构和市政府报告。
对应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预防预警等级,应急响应划分为四级。发生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预警的同时,即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市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市重大饮水安全事件的指挥调度。各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处置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内事故应急、抢修、排险、救护、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工作。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单位负责本单位供水突发事件的处置。
凡上一级应急预案启动,下一级预案随之自行启动。6.2 Ⅰ级应急响应
当发生特别严重饮水安全突发事件,造成2万人以上饮水不安全情况时,应立即发布Ⅰ级预警,启动Ⅰ级应急响应预案,启动以下工作程序:
6.2.1 工作会商
Ⅰ级应急响应会商由市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召集,参加人员包括市应急领导小组成员、专家组成员;会商方式采用集体会商。会商内容应包括调查、核实工作内容、指导方案、处置方案、救援方式等。安排编制应急备用水源启用计划,动员区域局部力量或者全社会力量投入饮水安全工作,并形成会议纪要。
6.2.2 工作部署 市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按照工作会商会议纪要,应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开展工作,做出工作部署,明确工作责任,在半小时内将突发情况上报市政府,并立即派出现场工作组,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指导乡镇政府做好抢险救援、事件调查和处置工作。启用备用水源和运输车辆,动员乡村干部,组织群众,全力投入工作,确保群众尽快用上安全干净水。
6.2.3 部门联动
按照市应处置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和工作需要,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调度下,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协作,有效控制事态蔓延,最大程度减小损失。
6.2.4 方案启动 6.2.4.1 抢险救灾
当饮水安全事件发生,造成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时,当地政府可采取向受灾村组派出送水车,启用应急备用水源,异地调水,组织技术人员对工程建筑物进行抢修等措施,保证受灾居民尽快使用生活用水。
市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有关单位、社会力量实行对口帮扶,集中为群众拉水送水,确保农村人畜饮水供应。
6.2.4.2 医疗救护
卫生、环保部门要及时对事发地加强水致疾病和传染病的监测、报告,落实各项预防措施;事发地应急机构应积极配合医疗救护队开展救护中毒、受伤人员。
6.2.4.3 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出现应急事件后,各级应急机构要发动群众参与建筑物的抢险、修复工作,确保工程及早恢复供水。
6.2.5 宣传动员
在发生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后,新闻媒体要及时准确报道事故处理工作。各级应急机构应做好宣传发动,稳定群众情绪,防止发生恐慌,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6.3 Ⅱ级应急响应
当发生严重饮水安全突发事件,造成1~2万人饮水不安全情况时,应立即发布Ⅱ级预警,启动Ⅱ级应急响应预案。
工作会商、工作部署、部门联动、方案启动、宣传动员程序同Ⅰ级应急响应。6.4 Ⅲ级应急响应 当发生较严重饮水安全突发事件,造成0.5~1万人饮水不安全情况时,应立即发布Ⅲ级预警,启动Ⅲ级级应急响应预案。
Ⅲ级应急响应会商由市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召集,参加人员包括市应急领导小组成员、专家组成员;会商方式采用集体会商。会商内容应包括调查、核实工作内容、指导方案、处置方案、救援方式等。
工作部署、部门联动、方案启动、宣传动员程序同Ⅰ级应急响应。
6.5 Ⅳ级应急响应
当发生一般饮水安全突发事件,造成0.1~0.5万人饮水不安全情况时,应立即发布Ⅳ级预警,启动Ⅳ级应急响应预案。
Ⅳ级应急响应会商由市处置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者副组长召集,参加人员包括市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专家组成员;会商方式采用集体会商;会商内容应包括调查、核实工作内容、指导方案、处置方案、救援方式等。
工作部署、部门联动、方案启动、宣传动员程序同Ⅰ级应急响应。
6.6 应急响应结束
6.6.1 应急响应结束的条件
当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恢复正常后,该相应等级应急响应结束。市应急领导小组协助当地政府进一步修复供水基础设施,恢复正常供水秩序。
6.6.2 应急响应结束的发布程序
Ⅰ级、Ⅱ级应急响应结束的发布,经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议后,由组长发布结束命令并在市新闻媒体上发布。
Ⅲ级、Ⅳ级应急响应结束的发布,经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报请组长或副组长同意后,由组长或副组长发布结束命令并在市新闻媒体上发布。
7、应急保障
7.1 组织保障
乡镇政府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单位要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处置领导机构,明确人员及职责,根据农村饮水安全事件等级,迅速做出反应,组织会商,保障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7.2 通信与信息保障
各级饮水安全应急指挥机构要设立专门的报警电话,安排人员轮班值守,保证信息及时、准确、快速传递。电信部门要保障通讯线路的畅通。
7.3 资金保障
市政府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应急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按照事故等级划分,由市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市政府审批,申请调用农村饮水安全应急专项资金。
7.4 物资保障
发生应急事件时,各级应急领导机构制定抢险、救援物资调配方案。市消防、公安、交通部门制定应急送水及车辆调配方案。由市政府统一对物资进行调配,确保物资及时供应。
供水规模在1万人以上的村镇集中供水工程,应当建设适度规模的应急备用水源。
7.5 医疗卫生保障
当发生人员伤亡或饮水中毒事件后,市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协调有关单位立即组织医疗卫生技术队伍,调配医疗卫生专家,根据需要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应急工作。调集必需的药物、医疗器械等物资,支援现场救治和防疫工作。
7.6 交通运输保障
紧急情况下由市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织消防、公安、交通等部门,承担应急处置期间为农村居民解决临时性吃水困难送水及供水设备维修等任务。交通部门要保证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畅通。
7.7 治安维护
当地公安部门要负责做好受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正常社会秩序。
7.8 技术保障
建立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处置专家库,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咨询和服务,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调集有关专家和技术队伍,支持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同时要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和应急处置培训,并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受益群众的技术指导和宣传。
8、后期处置
8.1 调查与评估
农村饮水安全应急事件终止后1周内,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单位和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处置机构应分别向市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提交书面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事故原因、发展过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分析、评价、采取的主要应处置急响应措施及其效果,主要经验教训等。
市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要对事故进行调查评估,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做好应急工作。
8.2 恢复重建
恢复重建工作由事发地政府负责,水利部门负责技术支持。需要市政府援助的,由事发地政府提出请求,逐级上报。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调查评估报告和受灾地区恢复重建计划提出解决建议或意见,按有关规定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卫生部门要继续加强对事发地农村饮水水质的监测,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后才能恢复供水。
8.3 奖励与责任追究
市、乡镇政府对参加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在处置工作中有失职、渎职等行为或迟报、瞒报、漏报重要情况的有关责任人,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9、附则
9.1 预案的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市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管理,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修改和完善或应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通过评审论证,适时组织修订完善本预案,并报请市政府审定后印发至各乡镇和市直有关部门实施。
9.2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由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塔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名 单
组 长:(市政府副市长)副组长:(市政府办主任)(市水利局局长)
成 员:(市人武部副部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电视台台长)(市公安局局长)
(市纪检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市发改委主任)(市财政局局长)(市民政局局长)(市安监局局长)(市环保局局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市卫生局副局长)(市气象局副局长)(市供电公司总经理)(市自来水公司总经理)(二工镇镇长)(阿西尔乡乡长)(阿不都拉乡)(喀拉哈巴克乡)(恰夏乡)(也门勒)(博孜达克农场党委书记、场长)(恰合吉牧场党委书记、场长)(齐巴尔吉迭社区)
7.无线城市工程实施方案 篇七
今年,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将在我省无线广播电视骨干发射台全面开始实施,此项工程由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和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系统两部分组成,实现12套中央电视节目的无线数字化覆盖,同时承担3套中央广播节目的无线数字化覆盖试点工作。本文将从技术设计角度分别对此项工程的前端、传输、发射系统进行阐述。
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包括前端系统、传输链路和地面覆盖网络三部分,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2.1前端系统
前端系统主要由AVS+编码器、复用器、节目监测系统和网管系统组成。为保障前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前端系统所有核心设备均采用1+1备份方式。一路8套央视节目和一路4套央视节目分别进行AVS+编码复用,生成两路传送码流,两路主用传输码流经加扰加密和适配处理后,变为DS3信号送入卫星传输链路;同时,两路备用传输码流不加扰加密,经地面传输网络(光缆或数字微波等)进行备份传输。
2.2传输链路
(1)卫星传输链路
卫星传输链路包括信号源传输引接系统、上行系统和接收系统三个部分。
信号源传输引接系统,完成前端系统DS3信号到地球站上行系统的传输和基于卫星传输的单频网适配,系统由传输网络终端、数字光传输网络中心站、双路由光缆保护环网、数字微波链路(具备条件时)、传输适配器和单频网适配器组成。DS3信号通过传输网络终端进入双路由光缆保护环网,在到达中心站后进行分配,然后通过双路由光缆保护环网、数字微波链路(具备条件时)送至3个地球站,经过传输网络终端、传输适配器、码流切换器和单频网适配器后输出给上行系统。
上行系统,完成两路传送码流(每路分别传送8套和4套AVS+标清数字电视节目)的上行,经卫星调制、上变频和高功放,发射到中星6A卫星12B转发器。
接收系统配置3米卫星接收天线、AVS+专业卫星综合接收解码器,通过卫星信号接收、解调、解扰、整形还原出两路传送码流送给地面发射系统。
(2)地面传输链路
地面传输链路作为卫星传输链路的备份,前端系统输出的两路不加扰加密的传送码流送至国干网中央塔首站,之后经国干网传输至各省节点,各省通过光缆网或数字微波网络等将两路码流传输至各发射台站(用于单频网系统的码流需要通过单频网适配器适配)。在发射台站完成适配后,输出两路传送码流,经与卫星接收的两路传送码流主备切换后送发射系统。
(3)台站备份卫星接收信号前端
在地面传输网络(光缆或数字微波等)未通达的发射台站,部署备份前端,可考虑接收来自中星6B的中央电视节目,实现对主用卫星传输链路的备份。台站备份前端包含卫星接收天线、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AVS+转码器和复用器等,生成两路传送码流送地面发射系统。
2.3地面覆盖网络
(1)发射系统
卫星接收的传送码流与地面传输网络送来的传送码流经过码流切换器,切换后选出两路传送码流,送入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系统。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系统配置主备双激励器,并配套有假负载等附属设备,如果需要在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之间或与台内原有发射系统共用天馈线,则需要增加或改造多工器,如图2所示。
本工程中利用卫星传输链路组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如下:
央视节目经过编码、复用、加扰加密后,送入单频网适配器,根据GPS/北斗双模授时器的指示信号进行SIP包插入,并对SIP增加必要的校验保护。插入SIP包之后的传送码流,通过传输匹配网络输入到卫星调制器进行发射。各发射站点通过卫星解调、解扰和解密后,获得节目码流,基于卫星传输的单频网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对节目码流进行处理后,输入到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进行地面发射。
工作于同一单频网中的各发射台站应保持同步工作状态,并对单频网工作状态进行记录(包括GPS/北斗双模授时器、激励器等),纳入安全播出管理,以保证单频网的正常运行和覆盖效果,如图3所示。
(2)天馈线系统
各发射台站应根据覆盖环境以及天馈线系统现状,改造或重新设计安装天馈线。
3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系统
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系统包括前端系统、传输链路和地面覆盖网络三部分,系统架构如图4所示。
3.1前端系统
前端系统主要由DRA+编码器、复用器、码流切换器、节目监测系统和网管系统组成。前端系统对3套音频广播节目进行DRA+编码复用后,形成一路传送码流,经传输适配为DS3信号后,送入传输链路。为保障前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所有核心设备均采用1+1备份方式。
3.2传输链路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端系统生成的传送码流送入“卫星100路广播编码复用平台”,通过中星6B卫星S24转发器、亚太6号卫星K1转发器传输的卫星100路广播信号,在现有卫星链路中,实现主备分发传输。在各个发射台站配置卫星接收天线、数字声音广播专业卫星综合接收解码器。主备两路数字音频广播复用数据流经码流切换后,送发射系统,模拟广播信号使用原有信号接收系统直接送至发射系统。
3.3地面覆盖网络
(1)发射系统
发射机支持数模同播要求,激励器对从前端复用器输出的传送码流进行信道编码、调制及上变频,与模拟调频广播信号一同发射,模拟调频广播发射功率与原中1模拟广播发射功率一致,数字信号功率根据技术要求为同播的模拟功率-14d B。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发射机与原有中1模拟广播发射机通过同轴开关可进行发射切换,如需与台内原有其他模拟广播发射机共用天馈线系统,需要增加或改造多工器,发射系统如图5所示。
(2)天馈线系统
由于模拟与数字信号在同一发射系统,各发射台应根据台内天馈线系统现状、工作带宽、功率容量等要求,确定天馈线系统的类型和技术要求。
4小结
8.无线电城市 篇八
在城市区域,建筑物会拦截并反射信号,导致盲区和带宽干扰区的出现。高人口密度导致带宽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尤其是在商业区,在工作日上班的人们手里都握着一部智能手机。现在,4G技术能够较好地处理信号反射问题并传输更多的数据,缓解通道堵塞。(见“如何满足迅猛增长的带宽需求”,第83页)
在乡村地区,人口密度低意味着人们经常会位于手机塔的覆盖范围之外,原因是消费者数量太少,不足以支付网络全面覆盖所需的费用。利用空白区频带(在分配给广电业的频谱波段中未用到的长距离波段(见“开发现有频谱中的新波段”,第87页)的网络可能更适宜用在乡村地区,尤其是低人口密度通常也意味着电视台较少,因而大部分频谱都能用来传输数据。即便是城市区域也将受益于空白区技术:其信号比目前使用的很多无线技术能更好地穿透建筑物。
【无线城市工程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室内无线网络覆盖方案08-05
没有无线AP 照样共享实现无线上网11-04
嫩江县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实施方案06-25
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实施方案07-22
无线平台10-02
无线基站维护总结07-04
红外无线教学扩音系统06-18
无线电通信教案06-26
无线代维考试题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