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改造调研报告

2024-10-02

危房改造调研报告(通用16篇)

1.危房改造调研报告 篇一

龙山镇2011年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工作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今年市县住建局对2011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相关要求,2011年8月18日我镇结合实际对全镇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情况进行再一次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1.我镇目前已制定《龙山镇2011年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并下发至各村,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纪委书记、人大副主席、副镇长为副组长,纪委副书记、党政办、社事办、社事中心、村建中心、国土所负责人及社(村)主任为成员的危房改造领导小组。

2.坚持以“自愿自主、资源整合、因地事宜、经济实用、公开公正”为原则开展实施2011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3.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制度实行专款专用,分账核算,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改造资金实行分批下发,根据工程进度,按照3:4:3比例,分别于改造前、改造中和改造完成验收后下发政府补助资金(低保户分别是:5000、6000、5000,建卡和一般贫困户分别是:3000、4000、3000),督查组现场督促发放到农户手中。

4.领导小组负责改造工程的监督工作,加强对建房进度、工程质量、资金落实情况等的监督检查。定期对各村危房改造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项目进度。

二、按照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对我镇的所有危房进行的全面

排查,我镇现共有危房户614户,今年上级下达危房改造120户,危房改造办公室按照《古府发[2011]122号文件》将改造任务按照低保户和建卡及其它贫困户分解到各村,目前已收集了各村危房改造户前期相关资料。

三、目前危房改造领导小组逐村对全镇120户危房改造户进行危房鉴定。

四、我们正在对已收集资料进行最后审查,按上级要求于8月15日前已完成网上基础资料录入。

五、120户危房户已有98%开始动工。

龙山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

二○一一年八月十九日

2.危房改造调研报告 篇二

关键词:危房改造,新居建设,实践探索

新居建设与危房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最直接的量化与成就体现单元, 因此被格外关注并被赋予特别的象征意义。然而, 因为对其关注研究的时间较为短暂, 而且农村与城市在构成内容上有着许多差别, 既有的以城市为实践平台的体系规划的理论、思想与工作思路就不能简单的搬挪套用。因此, 细致分析农村规划建设的编制基础与存在的问题, 并对工作内容、方式方法进行系统推敲, 使之系统化理论化才能有效的指导进一步的实践工作。

1 新农村新居建设与危房改造的重要意义与遵循的基本原则

1.1 新居建设与危房改造是新农村各项工作展开的基础条件与物质基础, 意义重大

要以拉动投资、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为主线, 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 坚持政府统筹、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市场运作, 尊重农民意愿,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实施农村新居建设与危房改造工程。重点是节约集约用地,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实现配套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社区化建设。如此, 可以加快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 以外围物质环境引发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2 各类规划理论依据与建设行为都要遵循基本的政策原则

(1)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协调作用, 坚持政府统筹。

对新居与危改工作涉及的规划、资源、资金等整合并捆绑使用。组织协调一定区域内的污水、垃圾等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的配套建设, 满足新居农民的必要物质保证并避免无谓的资源复建浪费问题。

(2) 坚持政策引导。

按照统一规划、集约用地、规模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 制定实施引导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相关政策, 推动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平房向楼房转变、村庄向社区转变, 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3) 做好前期宣传铺垫, 与相关服务, 以农民为实践主体, 坚持群众自愿。

政府可以引导部分农户先行进行部分危改与新居建设工作, 产生示范效应, 进而引发后续建设行为。但是, 要明确认识到, 农民是危改与新居建设的实践主体, 必须尊重民意, 充分调动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 不强迫命令, 不搞“一刀切”。

(4) 危改与新居建设项目覆盖面广、涉及人数多, 完全的财政资金无法解决, 要坚持化市场运作, 甄别不同地域村镇经济实际, 坚持市场化运作。

要多方筹措资金, 提倡以乡镇 (街道办事处) 、园区为单位集中开发建设, 提倡经济强村利用集体收入进行统一改造。

2 前期调研与基础资料收集是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和前提保证

2.1 做好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与经典案例的分析比较

从建设部、厅到市、区建设主管机构, 都对新居建设和危改工作做出了细致详尽的指导意见。这对我们的工作高效直接的展开大有裨益, 但不可否认, 各类文件精神在层次展开、深入的同时, 不可避免的加入主观意识的解读, 这就有可能带来与原始宗旨背离的条文规定。这就要求我们完整解读国家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 分析研究政策落实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矛盾甚至冲突。结合本地实际, 有目的有意识的做好相关理论知识的培养。

我区农居工作情况芜杂, 与新农村建设起步较早的先进市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应该善于学习这些市区的经典案例, 找出其中的普遍性规律, 和特色要务以期有效借鉴, 实现本地化应用。

2.2 要掌握大量基础资料信息, 为工作的展开做好原始铺垫

农居工作要有层次、有重点、分期分批的开展, 如何区分这些档次就需要以来真实多元的数据信息资料。一般来说, 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 村庄用地规模、人口数量、男女比例等。

(2) 村庄周边地势环境、发展方向和经济发展水平。

(3) 村庄住房的质量情况, 要以定量分级的形式明确表示出来。

(4) 村内公共服务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种类、数量和服务半径。

3 具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是农居工作顺利进行的技术保障

农村不同于城市, 两者在物质构成、产业构成不同社会认知感与归属感上都有很大区别。这就要求农居工作的规划设计环节应有着区别于一般城市规划的特色特点。根据东昌府区的实践过程来看, 两者主要差异体现在。

(1) 路网结构划分有区别。农居规划更尊重原有道路结构体系。

(2) 数据指标偏差较大。

农居规划从用地规模到建设项目内容都有着明显特征, 主要体现在建筑密度较大、容积率偏小、绿化指标较高。

(3) 配套服务设施内容与服务半径不同。

农居规划更侧重与生产活动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包括沼气站、晾晒场 (与公共活动相结合) 等。服务半径基本以本村 (社区) 为限。

4 农居规划工作评审、批复程序要跳出常规, 多部门协作完成

4.1 从地域范围上讲, 农居规划属于建设委 (局) 乡村建设主管部科室的业务领域

从现行多数行政组织结构体系上讲, 多数农居规划项目位于城市规划区以外, 由乡镇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同时接受上建设委 (局) 乡村建设主管部科室的业务指导。

4.2 从技术与专业角度, 农居 (特别是城市

规划区内的村庄) 规划属于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监督监管范围

东昌府区是聊城市政府所在地, 治所辖区大部分在城市规划区内, 所以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对农居建设有着监督监管的重要义务与责任。特别是技术层面上, 规划部门有着更多的经验积累。

这就要求多部门协调配合, 以完成农居建设工作为最终要务, 摈弃利益冲突, 发挥各自部门优势长处, 把农居规划做好做精落在实处。

5 在农居规划实施过程中注意即时信息的反馈, 不断调整政策、技术应对方式

任何周密的计划在实施工程中都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纰漏与偏差, 特别是农居规划涉及各个方面, 更应不断接受来自实施一线的即时反馈信息, 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调整应对措施。根据反馈信息, 定期终结回顾, 形成完整的成果要目。

6 结语

总之, 从思想上要全面洞悉领会国家省市各级精神政策, 从理论上要认真学习各类规划设计基础知识, 从管理上要加强经常性的指导和协调, 细化分解目标、量化明确时限。如此, 三方共进才能促进新居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宁, 等.城镇规划与管理[M].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2.

3.我省加快农垦危房改造工作步伐 篇三

8月23日,省农委与省住建厅联合召开全省农垦危房改造工作推进会,要求各地进一步明确总体目标和进度要求,加速推进我省国有农垦企业危房改造工作。省农委副主任吴晓光出席会议并对各项任务的落实提出具体要求。

农垦危房系指在垦区土地上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住房:一是破损严重、房龄超过四十年的房屋以及土坯、泥草结构的居民住房;二是建设部门认定的危房;三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全,公共排水、供热、供气、消防等设施达不到规定标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房屋;四是破旧平房集中连片、房屋面积超过50%的居民点。

农垦危房改造包括改造房屋和建设配套基础设施两部分。其中改造房屋包括:一是在原址或择址新建房屋;二是对需改建的危房进行换屋面顶,加固墙体,设立独立的厨房卫生间,完善上下水和供暖、供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居民点供排水系统,供电设施和线路、供气设施及管路、供暖设施及管道以及道路、绿地。

农垦危房改造资金来源由中央补助资金、地方补助资金和职工自筹资金组成,中央补助7500元/户,地方按1∶1配套,对地方负担的配套资金,省级财政补助6000元/户,属地财政配套1500元/户。在此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农场对农工增加补助,其余由职工负担。

目前,全省垦区共有危房47200套,危房总面積330万平方米,按照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总体部署,结合垦区实际,我省垦区将利用五年时间完成危房改造任务。其中,2011年改造7600户。

吴晓光副主任强调,危房改造必须充分尊重职工意愿,要根据农场的经济实力和职工的承受能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在招标、建设、监理、验收等重要环节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主动接受职工的监督。要将危房改造的内容、标准和范围等政策向职工宣传到位,农场要与当地住建部门、职工和施工单位分别签订统一格式的协议,明确建设质量、标准和工期,明确各方的责任与义务。要建立完整健全的改造档案,并在户型设计、整体规划以及建材、施工队伍选择方面指导和帮助职工。

4.危房改造计划报告 篇四

根据国家教委关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指示精神,从而加大普九工作力度,推进全镇教育工作的开展,加强薄弱校建设规划的目标,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的艰巨任务。根据全镇中小学现状特拟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 组织保障,领导机构。组长:杨军

副组长:李沛良 沙博洋

员:王树国 史文武 许广文 孙连明 王殿文 刘桂珍

二. 校舍现状。

1. 义合小学.王家岭小学危房各一栋.2. 朱家小学.七台小学.铜匠小学.清泉小学需维修.3. 秀水小学.陈家小学.柳溪小学翻修.4. 城子街中心学校需扩建,同时建幼儿园.5. 部分村小没有围墙.领操台 6. 部分学校的教师办公条件急需改善 三.实施步骤: 1.经报与政府、教育局协调,取得上级的支持与认可,得到政策及资金投入的倾斜。

2.积极与各级单位挂钩,同时取得社会商业人士的广泛支持,从而得到物质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3.案情中唤起不断改建.翻新.扩建校舍.4.对小型维修项目实施机动管理,随时有问题随时解决,排除隐患.总之,我们要加强薄弱校建设,危房面 积年年减少,改善办学条件,是我小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在上一个个新的台阶.城子街中心学校

5.危房改造自查报告 篇五

一、任务落实情况

20xx年,省下达任务数1700户,我县落实2591户,其中新建20xx户,修缮510户,20xx年底已全部竣工入住。20xx年,省下达任务1100户,已确定对象1143户,其中整村推进村南桥乡永塅村81户,已全面开工,竣工52户。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进行全面的自查自纠及专项整治行动,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宣传发动不深入。尽管各乡镇都做了大量的宣传发动工作,但在评定、落实危改对象、补助标准问题上、危改条件、认定程序、审核把关等环节宣传不到位,少数村组及农户对政策了解不深不透,存在把握不准确的现象。

二是政策公示不到位。按照政策程序要求,在对象确定,危改政策和补助标准“三项公开”,各环节必须建立健全的公示制度,将补助对象基本信息和各审查环节的结果在村务公开,乡镇政务栏张榜公示,通过自查自纠和专项整治有41户在对象确定程序上走过场,公示不到位。

三是存在拆户分户现象。今年7月份,我县要求乡镇开展对20xx年以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摸查出拆户分户的有29户。

四是存在资金套取现象。在资金管理使用方面,虽然三令五申明文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采取任何形式套取挪用惠农资金,通过自查自纠及专项整治,仍然有余坪乡市里村套取2万元危改资金挪作他用。

三、整改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四个问题,局党委召开了专题会议,明确了整改措施,具体了责任人,并分项进行了整改:

一是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我们把抓好农村危房改造专项整治作为重点工作布置,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专人负责,并将整改会议精神传递到乡镇、到村、到组。采取不同形式的宣传措施,对不符合“四个一律”(即不符合政策条件的、未按程序操作的、不是当年新建或加固的及资金拨付卡册不相符的情形)的一经查实,一律取消危改补助资金,使危改政策宣传纵向到边,横向到角。同时,各乡镇向县危改办递交责任状,农户与村委会、乡镇签署诚信书,做到了层层有责任,户户有人管。

二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根据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数,严格按照实施标准和条件,对筛查后的危房户逐一进行实地核实,在确定危房改造对象上,制定完善的制度,实行“阳光”操作。并按照 “户主自愿申请、村委会和调查小组调查核实、村民代表会议评议、村委会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审批、与农户签订协议、县监督”程序进行。

三是完善镇村公示程序。公示不到位的4个镇未公示的41户,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各乡镇督促各村在15天内重新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对在农村危房改造程序上走过场、不真实的予以坚决取缔。

四是建立信访受理登记。针对少数乡镇违规操作,群众意见大,上访投诉增多的的问题。县危改办建立农村危房改造接待登记台账,对来信来访的意见认真采集登记,做到与乡镇及时对接,处理结果及时反馈。

五是发挥乡镇主体作用。协同纠风办、减负办下发整改通知,督促乡镇村将所拆户分户资金整合落实到位,对极少数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拆户分户的29户的相关村干部、镇办村干部由乡镇纪委监察室作戒勉谈话,数量较多的由乡镇长约谈。

六是强化纪检监察作用。针对余坪乡市里村套取挪用农村危改资金2万元,县纪委已受理并责成,该乡纪委立案调查,现已对市里村支部作出严重警告处分,责成乡纪委收缴补助资金上交县纪委,坚持边查边改,做到令行禁止。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惠民工程,是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也是年终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指标。建立健全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各有关单位协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危改办建设,配足配齐工作人员,保证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工作有人做,有人落实。同时,要按照规定落实好工作经费,保证农村危房改造办公室工作正常高效运转。

三是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要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危房改造资金。

四是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各乡镇要严格按照补助审批程序办事,认真执行三级评议、公示和“五级告知”制度。

6.危房改造工作自查报告 篇六

一、工作目标任务 20**年,我局负责全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务数为100户。预计年底将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二、工作落实情况 今年上半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已经由区民政局负责正式移交由区建设局负责。目前已有23户农村危房改造开始动工。

三、主要做法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是改善民生的一件大好事,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关心的要事,是惠及百姓、恩泽子孙、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事,也是一件刻不容缓、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急事。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我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稳步推进这项工作。具体做法是:(一)领导重视,明确责任,实施责任追究制。我区对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高度重视,把它作为办实事、惠民生、得民心的主要工作来统筹安排。5月27日,区政府常务会正式明确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由区民政局调整为区住建局负责。我局接手工作后,迅速安排部署,根据有关文件精神,调整原有的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成立新的领导小组队伍,建立专人专门负责机制,并上报专员名单,明确责任。实行分管领导抓落实,村级干部抓宣传,入户宣传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有关精神,对督促未到位、没有按时间和任务完成的工作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二)认真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前期准备工作

1、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我局接手相关工作后,局领导亲自带队采取进村入户的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在各村自查的基础上,组织调查组逐村一一调查核实,对自愿进行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有了初步了解,对全区农村住房困难家庭有了初步了解。

2、认真筛选确定危房改造项目对象户。根据我区今年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数,严格按照实施标准和条件,对筛查后的危房户逐一进行实地核实,在确定危房改造对象上,制定完善的制度,实行阳光操作,严格按照户主自愿申请、村委会和调查小组调查核实、村民代表会议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乡人民政府审核、区住建局审批、与农户签订协议、区监督程序进行。使危房改造工作深入人心,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7.危房改造圆了农民安居梦 篇七

江西省婺源县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 全力加快推进危房改造工作, 圆困难群众安居梦。

为抓好农村危房改造, 婺源县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导和群众主体的原则,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 采取加强宣传发动、注重审核把关、突出农村特色、整合资金资源、加大政策扶持、规范操作运行等措施, 使农村危房改造“整县推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珠山乡山溪林场职工宿舍是一栋砖木结构的房子。时间长了, 很多房间都出现漏水和开裂的情况, 成了一栋危房。住在里面的居民每年都要自筹资金去修建, 给他们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乡里投资260多万元对他们的危房进行改造, 重新做了厨房, 还添置了健身等器材。78岁的珍珠山居委会居民朱似玉一直都是借住在别人家, 靠着退休金抚养患有残疾的小孩, 日子过得非常贫困。前段时间, 乡干部通知她, 自己只要补交几万元就能住上三室两厅的商品房, 问题解决了。2012年, 婺源县得到国家危房改造补助790多万元, 全县753户、2500多名农村困难群众在政府帮扶下盖起了新房, 住进了新居。

8.惠州市开展新一轮农村危房改造 篇八

在惠州,今年以来陆续住进新房的贫困户又何止陈锦安一家!

在2015年6月召开的惠州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推进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说:“不要让群众住着危房奔小康。”

前不久,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在市老促会调研时指出,要解决好农村危房改造的“瓶颈”问题。

由此,惠州市拉开了农村危房新一轮改造的大幕。从2015年至2017年,惠州市将用3年时间完成21158户最需要的农村危房改造,同时每年建设整村推进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5个,力争全市农村危房改造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在改造资金的筹措方面,实行以农民自筹为主,同时采取“政府补一点、银行贷一点、社会捐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的办法,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对于符合条件的农村危房改造户,市财政按每户1万元,县区级财政按每户不低于5000元的标准给予专项补助。对于整村推进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市财政给予每个示范村30万元基础设施补助资金,县区财政配套每个示范村不少于30万元的基本设施建设补助资金。

总结经验,以利再战。惠州市认真分析了前段在农村危房改造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一是部分基层干部对农村危房改造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没有摆到应有位置。二是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够细致深入,造成对政策研究不透,把握不准,把关不严。三是队伍建设不够到位,部分县区、镇办未能整合现有机构、人力,导致专门机构不健全,专职人员数量不够,没有开展专项业务培训,等等。

9.农村危房改造排查情况报告 篇九

一、工作开展情况

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安排部署,在前期排查脱贫攻坚危房改造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排查“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方面是否存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是否落实到位、部署到位、监管到位,改造对象认定是否精准,贫困户住房安全是否有保障方面的基础上,结合年初危房改造“清零”行动,认真开展排查工作,工作成效明显。

(一)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效果方面。我区历年来实施的危房改造任务严格执行《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和《省农村危房改造指导手册》,建立健全了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区、乡两级危房改造管理人员加强建设过程工程质量的监管,实行“三个监管”到位,即“选址安全监管到位、日常巡查监管到位、竣工验收监管到位”,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督促整改,改造后的农房达到选址安全、地基坚实、基础牢靠、建材合格、结构稳定、施工规范,符合抗震基本要求。

(二)危房改造任务方面。我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省、市住建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省农村危房改造三年攻坚实施方案》,对照目标任务,靠实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全面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016-2018年完成危房改造任务246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9户,其他贫困户97户。2019年,我区没有危房改造任务,历年来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面改造完成。

(三)进度和质量方面。2019年,我区按照省、市住建部门关于农村危房改造“清零”行动相关文件精神,会同乡镇在全区范围内再次逐村、逐户核实农村危房存量底数,通过乡镇排查、委托第三方鉴定机构对疑似危房鉴定,我区2019年农村危房安全隐患彻底消除,切实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

(四)资金使用和档案信息管理方面。重点排查了着力解决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落实中存在的危改对象认定不准、漏登错登,补助资金拨付滞后问题。一是危房改造对象认定、资金发放合规。排查危房改造程序是否严格实行“一申二评三核四批”审批认定程序,即“农户自愿申请、村民大会或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区级审批”,补助对象确定后是否及时在村、镇公示栏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纳入危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竣工后,是否及时将补助资金通过“惠农一卡通”足额及时发放到位。二是做到“冲刺清零”鉴定、挂牌全覆盖。今年以来,我们主要实施了农村危房“过筛子”排查清零行动,全区共有农户27833户,其中a级房屋1594户,b级房屋20551户,c级房屋0户,d级房屋0户,长期闲置699户,废弃危房247户,有安全住房2742户,易地搬迁2000户;

共计发放农村房屋标识牌24145户做到全区房屋现状底数清楚、鉴定(认定)全覆盖、资料发放齐全、门牌标识清楚。三是规范建档信息录入。实行“审批一户、建设一户、建档一户、录入一户”的“四个一”机制,配足配齐工作人员,做好建立档案和系统录入工作。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的收集管理,坚持实时动态录入,确保数据采集录入与工作进展情况、农户档案信息完全一致。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更加严谨、更加细致、更加精准的作风,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做实做细,巩固好全区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所取的的成果。

(一)加强认识,强化责任落实。农村危房改造是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中住房安全有保障突出问题的一项重点工作,坚持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原则,把工作责任落实到岗、明确到人。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和省政策要求,高度重视危房改造领域作风建设,认真梳理,查摆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抓好问题整改,密切关注群众住房安全,巩固脱贫攻坚危房改造成果。对督查、检查、自查发现的问题跟踪督导,举一反三,固强补弱,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新增的危房要动态关注,对因灾可能出现的危房,制定周全的预案,确保受灾群众能够及时住上安全住房;

对举家外出贫困户返乡情况做好动态跟踪,按照国家宅基地、农房建设、返乡创业等有关规定,确保其有一处安全住房;

对历年来危房改造户进行“回头看”,切实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其他困难群体住房安全。

10.危房改造交叉检查情况报告 篇十

一、领导重视

市委、市政府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由市长亲自挂帅,其他领导及相关单位组成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档案资料情况

召开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会议,制定并出台了《20xx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机构,落实了工作人员和办公场所及工作经费,制定了《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落实了省发改委、省建设厅、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的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并将农房改造计划下达到各乡(镇)街道。所有危房改造补助对象的档案做到了一户一档。所有档案信息均录入互联网。建立了《20xx年度农村危房改造户花名册》,有《省农村危房改造建房(维修)户验收表》,有《省农村危房改造省级验收汇总表》。

三、清点建房(维修房屋)数量

建房竣工和维修房屋竣工的总数与农村危房改造计划数一致,均有“政府资助援建”标识牌。

四、现场检查五项内容

(一)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情况

抽查100户农户中,通过对照标识牌、户口、身份证、惠农一卡通和询问住户,补助对象均符合要求,资金已全部发放到位。

(二)规划执行情况

新建房屋大部分选址科学,做到“四避开”,新建住房面积有部分超标。

(三)检查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水到家,入户水管接通水源,已解决建房户生活饮用水。

2、电入户,入户电线装配规范,无乱搭乱接现象。

3、建房点周边道路平整,排水通畅。

(四)工程质量情况

新建房屋符合质量标准,不存在基础下沉、墻体裂缝、屋面漏水等质量情况,但极大部分改造房屋只有地圈梁,没有构造柱。

(五)拆旧还基情况

1、建房对象大部分拆除旧房。

2、异地建房户多数交回旧房土地使用证或交回宅基地的声明等资料。

3、建房户多数已办妥用地审批手续、土地权属已确认。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部分农户新建房屋未按有关规定实施,有超层超面积现象。

2、有些农户因种种原因暂未入住。

11.危房改造调研报告 篇十一

《2009年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指导意见》近期出台,旨在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条件,推动农村基本住房安全保障制度建设。

根据《指导意见》,2009年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任务是完成陆地边境县、西部地区民族自治地方的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贵州省全部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边境一线团场约80万农村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其中,东北、西北和华北等三北地区试点范围内1.5万农户,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开展建筑节能示范。

2009年中央将安排40亿元补助资金,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5000元,在此基础上,对东北、西北和华北等三北地区试点范围内农村危房改造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再增加2000元补助。

《指导意见》提出,农村危房改造要在满足最基本居住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建筑面积和总造价。改造资金大部分由政府补贴的特困户,翻建、新建住房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40平方米以下,其他贫困户建房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

(摘自《农民日报》)

盆栽蔬菜市场前景看好

盆栽蔬菜既可作为蔬菜食用,又能体现出极强的观赏价值。目前在上海、江浙等地,一些菜农把蔬菜栽种在花盆里,颇受市场欢迎。一盆西洋南瓜,贵的可卖近千元;一盆茎秆挺直、盘如金盆的向日葵,可卖二三百元。

目前,盆栽蔬菜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各地可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开发种植。

五彩缤纷叶菜类 这种蔬菜的菜叶颜色鲜艳多彩,所提供的审美享受与一些花卉相比毫不逊色,且营养价值高。例如七彩菠菜、紫叶生菜、金色和白色金针菇等品种。

千姿百态果实类 这类蔬菜品种又多又引人注目,如五色辣椒、手指般粗的黄瓜、荷兰产的球茎茴香等,外形奇特,色彩斑斓,叫人爱不释手。

菜果两用类 这类蔬菜欣赏后可当菜吃,洗干净后可当水果吃,很受青少年的青睐。目前已经普遍开发上市的主要有多彩番茄,其品种如葡萄大小的珍珠番茄、樱桃番茄、红箭番茄、红玛瑙以及长圆形番茄等近10种。

有关专家介绍,盆栽蔬菜既能作为鲜花观赏,又有食用价值,只要管理技术进一步改进,方便操作,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就不愁没有市场。另外,蔬菜盆花如果扩大品种,发展像青菜、苋菜、豌豆苗、小葱等家常品种,丰富种类,就一定能吸引消费者。

农村在开发种植观赏蔬菜时,要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选好种,到有经营许可证的国有种子公司或国家科研实验机构购买,有条件的可先进行少量试种。二是选好培育种植基地,选择毗邻城市的郊区,可方便市民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前往自采自买,享受田园生态环境、休闲自在的乐趣。三是掌握好科学种植技术,种植前要通过参加有关栽培技术培训班或聘请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严格按照技术要领组织生产。

(摘自农博网)

珍稀食用菌国际市场前景广阔

据权威部门市场调查,目前各种珍稀食用菌在全球尚未形成高度机械化生产,我国应利用人力资源和栽培技能等优势,占领国际市场。

业内专家建议:第一,要改变经营理念,从产量和经营规模型向质量与效益型转变,切忌一哄而上,只有在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才能考虑发展规模,防止以规模求效益。第二,从干品生产与经营向干、鲜并重乃至以鲜为主转变。食用菌作为蔬菜,烘干或晒干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环境下的一种有效方法。随着时代进步,除个别品类外,人们均将选择鲜食。第三,从干、鲜品粗加工,原料型向精分类、精包装,商品型转化。新品种从一开始试种,在技术规程上就必须从严;在商品质量上必须适应国际标准;在包装上必须适应超市需要。第四,在出口上,除日、韩等国及港、台地区外,应面向全球。全球食用菌市场潜力巨大,凡有华人、日本人、韩国人的地方就有食用菌的消费市场。

12.危房改造调研报告 篇十二

2015 年,中央财政共下达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365 亿元,支持完成贫困农户危房改造任务432 万户,分别比上年增加135亿元和166万户。其中,按照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农房抗震改造的要求,安排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任务126万户。

中央补助标准为户均7 500元,对贫困地区农户和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分别增加1 000元和2 500元。各地要按照《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要求,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3.危房改造调研报告 篇十三

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中央一系列惠农富民政策的实施, 广西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大多数农民告别了茅草房、土坯房和危旧房, 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农居, 但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仍然比较差。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广西农村危房共约127.5万户, 其中茅草树皮房4.22万户。

老区百姓的居住安全问题, 深深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2008年11月,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了解到那坡县边境一线群众的艰难生产生活状况后作出重要批示, 要求广西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边境一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扶持力度, 帮助边民解决居住安全、饮水、用电和行路难等问题。吴邦国、温家宝和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对广西的农村茅危房改造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

国家对广西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高度重视, 2009年安排下达了广西8.3万户的危房改造任务。

广西已有63661户村民告别危房

为解决农村贫困群众住房困难问题, 自治区党委、政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 相继制定了《广西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规划 (2009—2014年) 》和《广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 决定在2009年至2011年3年内, 对包括茅草、树皮房在内的全自治区30万户农村危房进行改造试点, 在此基础上, 再用3年时间对余下的90多万户农村危房进行全面改造。

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指出, 广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是一些老区、山区, 仍有大批的危房、茅草房和简陋的瓦房。如果现在还让老区的老百姓住在茅草房, 我们就愧对革命先烈, 愧对老区人民。我们只有加大投入, 使老百姓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缩小城乡差距, 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 农村危房改造一期工程自2009年8月中旬全面开工以来,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广大农村贫困群众迅速从中受益。如今, 来到靖西县弄堂屯, 已经是另一番喜人景象:大石山中数十间砖瓦房一字排开, 村民纷纷搬进了新盖的砖瓦房。

像弄堂屯农民一样享受乔迁之喜的, 还有其他地区的农村贫困群众。崇左市龙州县水口镇水口居委文明街陈振明家门口挂着这样一副对联:“感谢共产党, 感谢胡主席”。不久前刚搬进新房子的陈振明对党和政府的帮助感激不尽。据了解, 通过实施危房改造项目, 水口镇已经解决了近2000人的住房问题。

记者了解到, 按照国家关于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要求, 我区在14个地级市、109个县 (市、区) 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并把边境县 (市、区) 、少数民族自治县、国定贫困县作为2009年农村危房改造一期工程的重点。在一期工程中, 国家下达我区的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任务是8.3万户, 补助资金4.15亿元。

截至12月15日, 自治区按100%落实了4.15亿元补助资金, 各市县落实了1.97亿元补助资金, 全区共有82161户农村危房改造开工, 开工率98.99%;共有63661户竣工, 竣工率76.7%。这组简单的数字, 承载着厚重的民生关怀, 凝聚着各级政府辛勤的汗水, 孕育着百姓和谐的生活。

据自治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 从目前进度统计情况分析, 到2009年12月底, 开工率到达100%, 竣工率达到90%以上;到2010年1月底, 可望如期完成改造任务。

得力措施推动农村危房改造顺利开展

自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启动伊始, 全区各地就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积极推进, 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 制定实施方案。各地成立了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工作职责。制定了实施方案, 将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村和危改户, 并积极组织实施。

——加大工作力度, 抓好资金配套落实和资金管理。自治区及时统筹调剂并落实了4.15亿元配套资金。各地采取地方财政安排部分、地方国债解决部分、金融信贷解决部分的办法, 多渠道筹集本级配套资金。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管理和发放, 按“前期工作、打好模板、主体工程完工、竣工验收”四个层次分期发放资金。

——严格审核程序, 实现公平、公正、公开。各地按照农房危险等级和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户、农村低保户和其他贫困户的情况, 确定并严格执行相应的补助标准。

——规范建房标准, 组织编制建房图集。编制了《广西农村危房改造建设图集》, 提供了10种户型的建筑设计施工图, 方便农民按图施工;以40~6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户型为主, 符合农村危房改造的建设标准, 为规范危房改造标准创造了条件。

——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工作机制。出台了《广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技术导则 (试行) 》、《广西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农村危房评定技术导则 (试行) 》和《广西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验收暂行办法》等相关的技术规范性文件。同时, 组织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分级签订责任状。

——结合当地实际, 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各地组织建设技术人员下乡进村入户, 加强对项目施工的指导服务, 制作并发放危房改造安全知识宣传单、工程质量安全宣传单等, 组织编制农村危房改造规划, 设计房屋建筑有关图纸, 引导农村危房改造降低成本投入, 确保房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加强工作督查力度, 保证项目顺利推进。各相关部门联合行动, 重点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展、资金配套情况等进行调研和检查, 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14.危房改造调研报告 篇十四

关键词:林甸县;危房改造;建议

一、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林甸县下辖5镇3乡2个牧苇场,有83个行政村、550个自然屯,总人口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5万人,全县农房总数5.5万户。截至目前,已改造完成农村泥草危房17546户,其中,2015年完成改造任务1973户(国家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613户、省级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360户),发放泥草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761.05万元。农民人居条件、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善。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三个加强”,保持强劲态势。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农村泥草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县长亲自挂帅,主管副县长具体负责,各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全力配合,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为全面完成改造任务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二是加强规划引导。聘请大庆市规划设计院和大庆市高新区规划设计院,编制完善了《林甸县村镇体系规划》、《林甸县域镇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各乡镇场建设总体规划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实现规划与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小城镇建设统筹考虑,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统筹兼顾,增强了改造工作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三是加强机制督导。将改造工作列入县政府重点工作进行目标考核,纳入绩效评估内容,奖勤罚懒,实行一票否决。派驻专业人员对建设质量进行动态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和损失。在资金监管上,坚持公开透明、阳光运作,实行层级审批制度,审计部门跟踪问效,有力确保补助资金及时发放,发挥作用。

(二)坚持“四个一点”,落实资金保障。一是政府主导补一点。县政府在财政紧张情况下,每年从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维护税、基础设施配套费中各拿出10%,用于支持农村泥草房危房改造。二是出台政策免一点。住建、税务、土地等相关部门积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减免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三是金融支持贷一点。积极协调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开通贷款绿色通道,给予改造农户每平方米500元的专项贷款,年限为5年,有效解决60%—70%的建设资金。四是协调服务省一点。采取乡村两级协调,住建部门把关,广泛开展建材竞价招标工作,实行统一采购、统一施工、统一模式,有效降低建设成本。

(三)坚持实效为本,拓宽改造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探索改造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按照“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的要求,将农村泥草房危房改造工作重心向中心村倾斜,非中心村不审批建房,基础设施集中向中心村配套,对撤并出的自然村屯进行土地复垦,实现“撤并自然屯、壮大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目标。

(四)坚持统筹推进,加快改造进程。坚持试点改造,典型引导,大力加强对泥草危房改造试点整村推进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切实将省级泥草危房改造试点整村推进摆上重要工作日程, 2015年在东兴乡福兴村七屯试点改造泥草危房26户,完成投资260万元。同时,在县级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多措并举,筹集资金,2015年完成投资140万元,在东兴乡丰产村利用旧校舍改造幸福大院1处、在创业村建设了幸福大院1处,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解决了40户孤寡老人、老弱病残等特困群体的居住问题。

(五)坚持节能环保,推进节能改造。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建设节能住房,大力推广草砖、草板、太阳能、复合墙体、空心砖、苯板、塑钢门窗、吊炕等农村住房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根据设计,采取红砖加苯板形式房屋,可节约红砖1/3左右;采取草砖形式房屋,可节约红砖2/3左右;采取草板、轻质墙板或砌块形式的房屋,可完全不使用红砖。全县通过推广建设节能房有效解决红砖缺口50%以上,节约了燃煤使用量,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真正实现了低碳环保的节能目标。

(六)坚持宣传引导,发挥主体作用。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在泥草房危房改造中主体作用,借助宣传舆论导向平台,以示范村建设为样板,采取入户宣讲、媒体宣传、会议动员等方式,广泛深入地向农户介绍泥草房危房改造的重要意义、扶持政策、补贴标准和申办程序,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针对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积极做好思想工作,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农村泥草房危房改造是自己的事,使农户的思想观念得到根本转变,提高了农户建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了改造进程。

三、下步措施

虽然我县在农村泥草房危房改造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资金短缺、建房成本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及部分村民思想认识不够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县农村泥草危房改造进程,下一步,将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措施,从三个方面入手,全面加快农村泥草房危房改造。

(一)积极引导,增强泥草危房改造信心。加强宣传上级改造泥草房的优惠政策,以宣传单的形式把上级和乡村出台的优惠政策印发给群众,采取乡村干部与农户对接的方式,深入群众做动员工作,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泥草房改造的认识。

(二)政策拉动,保障泥草房改造实施。通过采取调整政策、放开补助范围、提供便捷条件、分类推进实施等方式,加快我县泥草(危)房改造进程。

(三)强化服务,加快泥草房改造步伐。在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中,本着指导不主导,帮办不包办的原则,强化组织,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同时,通过继续完善规划布局、开展帮扶活动、强化节能环保、拓宽投入渠道等工作,保证此项工作的有效实施。

责任编辑:洪峰

15.壮岗二中关于危房改造申请报告 篇十五

镇党委政府:

为保障师生安全,营造幽雅教学环境,经县危改办和学校安全组检查,共查找出我校危梁六架及四幢房屋大檐渗水,具体情况如下5幢房屋:17号、18号、19号21号大梁杈手立柱太旧,结构松散,均属于杨木梁。

6幢房屋:24号26号梁座存虫蚀腐烂现象。

5幢、6幢、14幢、15幢房屋大梁渗水严重。

以上房屋全部为学生宿舍,梁架的材质为软木质,学校拟于7月份对以上72间6架危梁更换,4出大檐进行改造,工程将严格按照[2003]20号文件进行改造,预算造价,以上情况,请领导审批。

壮岗二中

16.危房改造调研报告 篇十六

(一) 区域概况

右玉县地处山西省北部, 隶属朔州市, 位于晋蒙交界处, 是山西省的北大门。全县国土面积1967km2, 辖4镇6乡1个旅游区, 321个行政村。截至2008年底, 全县人口10.8万人, 其中农业户数2.3万户, 农业人口8.9万人。2008年GDP为11亿元, 财政收入1.6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 是全省35个国定贫困县之一。右玉县城乡建设基础差、底子薄, 全县住房困难户共有2792户。右玉县被列为山西省首批农村住房解困工程试点县, 在全县10个乡镇和1个旅游区的197个村庄, 全面铺开农村住房解困建设工程。到目前, 全县计划的1000户农村住房解困工程已全面竣工, 总投资2425万元, 建起住房2636间, 已有516户农村困难群众迁入新居, 其他困难群众将陆续迁入新居。本次调查选取右玉县邓家村、曹家埠村、杀虎口新村、康家湾村四个村, 对其农村危房改造对规划建设实施的影响进行评估。

(二) 右玉县危房改造组织实施

1.基本目标

右玉县农房改造的基本目标为:构筑一个保障, 建成两个示范。即:构筑农村困难群众生命安全保障。通过对农村困难群众的危房改造, 解决其住房安全问题, 构筑起农村困难群众生命安全保障工程。建成节地示范村。坚持一户一宅的原则, 在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后, 对原有破旧废弃房屋进行拆除、复垦利用, 做到废弃房屋不再占地, 建成节地示范村。建成绿化示范村。在搞好村庄周边绿化的基础上, 将村内置换出来的废弃院落、建筑拆除, 复垦种树, 建成绿化示范村。

2.组织方式

右玉县农村危房改造的组织方式概括而言有三点。第一, 以乡带村、以村联户,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投工投劳, 并牵头组织实施。第二, 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主力作用。建设局主要负责高标准户型设计施工效果图及施工方案和进度控制;国土部门负责做好困难群众住房用地规划和调整工作;财政部门确保住房解困资金的及时到位;审计、监察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的监控工作。第三,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进村入户进行深入宣传, 让农民群众充分了解省委、省政府决策的重大意义, 让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第四, 鼓励群众发扬“一张铁锹两只手, 觉悟加义务”的右玉精神, 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主动参与, 出劳出力, 迅速掀起干群齐上手, 共建小康屋的热潮。

3.改造模式

右玉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遵循“坚持一个理念, 确立五种模式”的方针。坚持一个理念, 就是以开展农村住房解困工作为契机, 统筹解决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五大民生问题。确立五种模式。在建设过程中, 我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因地制宜、因户而异, 确立了集中搬迁、就地新建、集中安置、修缮改造、就近置换五种模式。

二、对农村规划建设实施影响评估

(一) 促进农房安全与住宅建设发展

1. 在较大范围内解决农民住房安全。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重要出发点之一即消除住房安全隐患, 解决农村住房安全问题。右玉县以农村危房改造为契机, 推动农村规划建设的整体发展, 构筑一个保障, 建成两个示范。其中, 一个保障即“构筑农村困难群众生命安全保障”。具体实施过程中, 将农村住房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在解困对象选取标准上, 优先考虑生活在农村贫困线以下的五保户、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中的无房户, 或是仍然居住在五十年代以前建造、不能保障安全的简易的土窑洞、简陋土坯房的住房困难户。

本次调查的邓家村、曹家埠、杀虎口新村、康家湾四个村中, 农房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邓家村125户居民中原有52户危房, 通过2009年危房改造解决了12户, 危房比重由原来的41.6%下降至32%;曹家埠42户居民中的10户危房, 改造6户, 危房比例有23.8%下降至9.5%;杀虎口新村通过集中新建, 集中了9个村的99户危房进行新建, 使原有176户居民中110户危房降低到11户, 危房比重由62.5%下降至6.25%;康家湾村17户居民中4户危房全部得到解决。

2. 农村住房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右玉县农村危房改造, 制定严格房屋修缮或新建设质量标准。即以消除各类质量安全隐患为前提, 确保解困住房“安全、实用、经济、卫生”。新建、改建的住房, 为砖混结构的平房, 铺水泥地面, 粉刷内外墙, 屋顶做防水处理, 具体做法按照右玉县《解困住房设计方案》执行。修缮、置换的解困住房, 在不改变原来居住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一要消除安全隐患, 二要改变房屋院落面貌。把消除安全隐患列为工作的前提, 通过对农村困难群众的危房改造, 解决其住房安全问题, 构筑起农村困难群众生命安全保障工程。例如, 邓家村未改造的危房房屋主体承重结构已经遭到破坏, 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而新建住房统一建成砖混结构的平房, 水泥地面铺装, 粉刷内外墙, 并且屋顶做过防水处理 (见图1、图2) 。

3. 住宅建设方面的改善。

第一, 住宅布局趋于紧凑有序。住宅建设调查主要对农村住宅布局形式、房屋主要类型、基础设施配套、建筑层数等进行分析。调查中发现, 各村住宅布局形式或多或少的由零散布局趋向集中布局, 例如邓家村集中改造12户, 康家湾改造4户, 因其原有布局相对紧凑, 影响较小;杀虎口新村, 采取集中新建模式新建99户。第二, 房屋类型和基础设施改善。由于危房绝大多数为一层的土坯房, 住宅基础设施相对较差, 而新建住宅基本采取一层砖混结构, 同时考虑给水、排水、厕所等基础设施配套问题。因此, 新建房屋在房屋主要类型和基础设施配套方面有了较大改善, 仍然以一层为主。修缮房屋仍保留原有房屋类型 (见图3) 。第三, 体现乡土风貌特色传承与保护。新建房屋主要采取具有晋北特点的传统建筑形式和院落模式, 单进院落、坡屋顶, 以两间房院落为主 (见图4) 。例如, 杀虎口旅游新村靠近杀虎口旅游区, 结合旅游区整体风貌特点, 采取传统院落特点, 进行坡屋顶设计, 体现了晋北乡土风貌特色。

(二) 推动迁村并点实施进程

迁村并点是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也是规划实施的重点和难点。迁村并点工作能够有效地促进县域范围内整体村庄居民点空间合理布局, 将居民点布局集中, 有利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集中, 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在右玉县五种农村危房改造模式中, 推动规划实施迁村并点的主要是集中搬迁。集中搬迁模式是与规划实施结合较为密切, 在较大区域范围内进行科学规划, 统筹安排, 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有效调整的一种模式。

(三) 村庄规模变动与职能提升

结合村庄居民点布局调整进行农村危房改造, 在推动迁村并点工作, 优化居民点空间布局的同时, 村庄的规模也相应发生改变, 职能上也有所优化。村庄居民点规模变动主要体现在集中搬迁与集中安置两种模式的影响。集中搬迁和集中安置均为异地搬迁、集中新建房屋的方式, 将区域内若干村庄的危房居民集中搬迁至区位条件较好的新建村庄, 并配套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如高家堡乡高家堡村、威远镇威远村、杀虎口旅游区的杀虎口新村等均为区位条件较好、临近乡镇政府驻地。同时, 在新建村庄配套学校、医疗点等公共服务设施, 形成中心村或城镇, 提升对周边村庄的辐射带动功能。

(四) 优化村庄空间布局

村庄空间布局是规划实施的重要内容, 农村危房改造对于推动规划实施, 优化村庄布局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集中搬迁中新建村庄的空间布局优化。右玉县集中搬迁的牛心乡甘泉庄村、新城镇石头河村、杀虎口旅游区杀虎口新村等三个新村进行了统筹规划, 由于没有现状问题, 因此空间布局相对紧凑合理。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配套齐全。第二, 就地新建 (见图5) 和集中安置模式对原有村庄布局的优化。就地新建和集中安置两种模式是采用较多的方式。这两种模式的共同点, 即统筹考虑村庄空间布局的要求, 在原村庄主要街道、基础设施较好的地段, 进行集中新建, 然后拆除原有旧的房屋。通过这两种模式的改造,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庄原有自然发展的凌乱布局, 使村庄布局更加有序紧凑。例如, 邓家村在考虑到村庄以后空间发展方向应为沿通过该村的一条乡道发展, 沿该街道就地新建12户, 对困难群众进行集中安置, 对村庄布局优化起到较好的效果。第三, 搬迁之后原有村落和房屋进行拆除绿化, 增加了村庄绿化空间。对于所有搬迁后的原有村落和房屋, 右玉县的处理方式是将其回收为集体用地, 进行统筹安排。统筹考虑村庄规划布局, 最大限度地进行绿化, 将原有宅基地进行绿化, 增加村庄绿化空间, 有条件的村庄建设“绿化示范村”。此项措施对于优化村庄空间布局, 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具有较大意义。

(五) 有效地节约土地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与相关规划实施相结合, 有利于土地节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迁村并点节地、村庄布局调整节地、户均面积减少节地。

第一, 迁村并点节地。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科学规划, 统筹建设, 有效地推动了迁村并点的进行。右玉县农村危房改造结合迁村并点集中搬迁安置。共设置3个集中安置点, 分别是牛心乡甘泉庄村、新城镇石头河村、杀虎口旅游区杀虎口村, 3个村共安置260户。以杀虎口新村为例, 杀虎口旅游区共辖9个村, 分散在整个旅游区内, 村庄自然形成, 布局凌乱, 占地面积较大, 但基础设施较差, 交通不便, 公共服务设施落后, 使用效率较低。结合迁村并点工作, 共安置来自9个村的99户困难群众, 将原有宅基地收回集体, 进行绿化建设, 有效地节约了土地 (见图6、图7) 。

第二, 村庄布局调整节地。在新建、改建房屋时, 统筹考虑村庄布局, 进行合理调整, 将补助困难群众房屋向村主要街道集中, 向基础设施较好的位置集中, 改善村庄布局。坚持一户一宅的原则, 在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后, 对原有破旧废弃房屋进行拆除、复垦利用, 做到废弃房屋不再占地, 建成节地示范村。

第三, 户均宅基地面积控制节地。右玉县农村危房改造的目标之一是构建“节地示范村”。新建、改建面积标准是以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为基数, 按照农户家庭实际在册人数计算, 一口之家为30m2左右, 2人以上之家为45m2 (见图8) 。

住房面积严格控制的同时, 新建住房院落面积也有所减少。原有农村庭院面积较大, 但堆放杂物林乱, 甚至放养禽畜, 土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新建和改造的房屋则减少庭院面积, 节约土地 (见图9、图10) 。

(六) 改善村庄绿化环境

与城市绿化不同, 村庄建成面积较小, 加之大多数村庄布局相对不够紧凑, 难以划定建成区范围, 村庄绿化面积、绿化覆盖率等概念难以用具体数量指标衡量。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房改造对村庄绿化的改善产生了一定影响, 即村庄绿化形式由原来的无序的街道绿化, 转变为多样化的绿化形式, 增加了道路绿化、改善了庭院绿化, 有效地将村外农田、树林绿化与村庄绿化、庭院绿化相融合。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 推动绿化改善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迁村并点和拆除原有危房复垦绿化、道路绿化和庭院绿化。

1. 复垦绿化。

即在搞好村庄周边绿化的基础上, 将村内置换出来的废弃院落, 拆除建筑、复垦种树, 进行绿化, 做到废弃房屋不再占地, 有效地将绿化引入村庄, 有条件的村落建成“绿化示范村”。

2. 道路广场绿化。

危房改造集中安置点道路广场、村庄布局进行合理规划, 增加道路宽度, 在道路两侧和广场周边进行绿化。如杀虎口新村主要街道和广场进行整齐的松柏绿化, 让绿化进入村庄, 使村容村貌产生较大改善 (见图11) 。

3. 庭院绿化。

右玉县农房改造中, 庭院绿化主要采取因地制宜, 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相结合的特点。充分利用原有树木, 多以当地树种、果树为主, 并辅以蔬菜等进行绿化。

三、结论

(一) 农村危房改造能够有效推动规划建设实施。

从上述右玉县农村危房改造对规划建设实施影响评估结果来看,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能够直接有效地促进农房安全与住宅建设, 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建设实施等工作, 推动迁村并点工作, 使农村居民点产生有效集聚, 提升村庄职能, 优化空间布局, 从而达到节约土地, 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 不同改造模式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调查发现, 右玉县5种农村危房改造模式, 对农村规划实施的影响效果各不相同。具体而言, 集中搬迁、就地新建和集中安置能够有效地推动迁村并点和村庄空间优化布局, 但缺点是成本相对较高。而修缮改造和就近置换能够较好地利用原有房屋和设施, 能够有效地节约成本, 但在影响规划实施方面效果相对不明显。其中, 集中搬迁和集中安置两种模式的影响效果最为明显, 这两种模式能够很好地与规划实施相协调, 与新农村建设、医疗点建设等相结合修缮改造和就近置换两种模式, 能够充分利用原有房屋进行农房改造, 能够有效地节省成本, 增加受益困难群众数量。

(三) 农村危房改造对规划实施影响仍有较大潜力挖掘。

农村危房改造对规划实施是否具有影响, 可以从改造危房占村庄总户数比例进行衡量。农村规划实施相对于个体的农村房屋建设而言是个宏观概念, 两者是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只有个体数量和比重达到一定程度, 才能影响整体的变化。右玉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在全县10个乡镇和1个旅游区的197个村庄展开, 截至目前已完成1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从平均比例而言, 已完成的农村危房平均每村约5户, 占村总户数的7%左右;而右玉县平均每村居民约72户, 平均每村危房数9户, 占村庄户数的12.5%。从数据分析来看, 7%的危房改造能够对农村规划实施起到一定作用, 但是仍然有较大潜力可挖。若进一步加大农房改造力度, 能够有效地推动规划建设的实施。同时,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 对规划实施产生了内在的动力机制, 改变了原有推动规划的动力机制, 对规划实施进程顺序也有一定影响。

(四)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

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 农村危房改造仍暴露出一些问题。农房改造推动效率过缓, 存在资金未到位的情况。存在照抄照搬城市做法, 忽视了农村生产生活特点。新村规划缺乏必要的规划技术指导, 造成新村建设村庄不合理问题。农房改造操作方法不当, 如公共产权房屋存在导致居民纠纷问题的潜在隐患。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央提出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总体要求, 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安全问题为目标, 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条件, 推动农村基本住房安全保障制度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在推动扩大就业、拉动内需和农房建设管理相关制度建设的同时, 对农村规划实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进行此调查研究, 目的即客观评估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对农村规划建设造成的影响, 总结经验, 找出不足, 以便为其他地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2009年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指导意见

[2].刘李峰牛大刚.加强农民住房建设管理与服务的几点思考.城市规划.2009/6

[3].右玉县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的实施方案

上一篇:云南石林游暑假作文下一篇:一年级写清明节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