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专业书目(精选8篇)
1.社会保障专业书目 篇一
研究生参考书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0
2.郑功成:《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人民出版社,2006
3.郑功成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美]约.E.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5.保罗.皮尔逊:《福利制度的新政治学》,商务印书馆,2004
6.尼古拉斯.巴尔:《福利国家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7.艾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法律出版社,2003
8.[美]乔治.E.雷吉达著,陈秉正译:《社会保险和经济保障》,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9.罗兰德.斯哥等编,华迎放等译:《地球村的社会保障—全球化和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10.尼尔.吉尔伯特编,郑秉文等译,《社会福利的目标定位—全球发展趋势与展望》,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11.威廉姆 H 怀特科等著,解俊杰译:《当今世界的社会福利》,法律出版社,2003
12.[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华夏出版社,1999
13.[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商务印书馆,1996
14.厉以宁等:《西方福利国家经济学评述》,商务印书馆,1984
15.[德]路德维希.艾哈德:《大众的福利》,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16.周弘:《福利的解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17.周永新:《社会保障的观念与制度》,(香港)中华书局,1998
18.顾俊礼:《福利国家论析---以欧洲为背景的比较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9.邹根宝:《社会保障制度---欧盟国家的经验与改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0.朱青:《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运作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
21.[美]斯蒂格利茨:(郑秉文译):《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中国物质出版社,1998
22.[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陈郁等译:《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23.[M] 布坎南著:《民主财政论:财政制度和个人选择》,商务印书馆,1993
24.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5.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6.贝弗里奇:《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7.周弘:《福利国家向何处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保障专业书目 篇二
一、经典著作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 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都会有大量的著作问世。正是他们记录着人类前进的每一个脚印, 使各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得以传承。其中的大部分在岁月的冲击下, 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而极少数的一部分不仅没有消失, 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这就是经典著作。通过阅读经典著作, 读者就可以随时和大师进行穿越时空的思想对话, 从而实现素质的提高和境界的提升。正因为如此, 学术界非常重视对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但遗憾的是, 我们在教学中并没有充分地挖掘经典著作的潜力, 没有把经典著作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在目前高校的众多专业中, 只有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社会主义等个别专业, 开设了“经典著作选读”课, 而其他多数专业则没有将其列入教学计划, 只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阅读。众所周知, 经典著作一般理论性较强、难于理解, 如果没有教师的讲解和引导, 再加上个别同学学习的自主性不强, 效果难免会打折扣。鉴于此, 笔者认为有必要把经典著作列入教学计划, 并且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中相对来说较为成熟的学科, 属于交叉型、应用型的学科, 涉及经济、管理、法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运用, 如何形成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使人才培养和时代要求相结合是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自1999年起在全国8所院校招生以来, 到目前为止, 全国已有1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生。这个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 不仅有《劳动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 还有《公共政策》、《社会保障学》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这些都为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的加快, 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较高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这些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仅靠专业课的教育显然是难以做到的, 而经典著作一般立意较高而且着眼长远, 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陶冶其情操是大有裨益的, 这恰恰可以弥补原有专业教育的不足, 起到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作用。
二、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经典著作的选择
在一个专业的教学体系中, 要有机地将经典著作融入其中, 对经典著作的选择是首要工作。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中的经典著作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著作和与该专业相关的中外经典著作两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以及共产党执政规律, 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近年来, 我国经济学和劳动科学的教学和研究中, 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理论, 甚至还出现以“发展”为名, 曲解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现象。为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 我们在众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 重点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相关经典著作。具体内容是以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为中心, 以《资本论》中的论述为重点, 从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创立和完成的进程, 选读《哲学的贫困》、《政治经济学批判》、《雇佣劳动与资本》、《工资、价格与利润》、《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反杜林论》和《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的重要论述。同时, 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 选读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 如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 邓小平的《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视察南方的讲话”等。引导学生在学习经典著作的过程中, 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实践, 加深对“三个代表”理论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力求通过学习,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分析劳动与资本、劳动关系、劳动分配和社会保障等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 加强他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 提高他们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 从而为社会培养适应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的新型管理人才。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专业教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而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之一就是要充分吸收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 因此, 除马列经典著作外, 还有必要筛选一部分高质量的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相关的中外经典著作。这些著作一般是由本领域的专家在长期调研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 综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完成的, 是“大师”毕生智慧的结晶。这些经典著作不仅能够揭示本学科的内在逻辑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并且对专业的发展做出富有远见的规划。如果学生能够接触并系统地学习此类著作, 对于开阔视野、锻炼思维以及其他具体专业知识的理解都是大有益处的。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而言, 20世纪的重要发展是社会保障理论, 其中《贝弗里奇报告》是现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的著作, 在它的影响下, 英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在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中, 有两方面理论值得关注:一是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972年和1998年两届诺贝尔经济学奖都授予了对福利经济学做出贡献的经济学家。因此, 选读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和阿马蒂亚·森的《贫困与饥荒》等著作, 可以加深对西方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理解。二是对政府组织管理的研究。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本身就是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模式的局部否定,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 研究现代政府组织管理的重要理论著作———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和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 它们是从重视政府管理的角度, 分析了劳动社会保障发展的基础。所以, 如果能够把马列经典著作与专业经典著作结合起来, 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还有利于增强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专业素质, 这也符合我们倡导的“德才兼备”的要求。
三、将经典著作选读有效运用于专业教学全过程的思考
将经典著作选读有效运用于专业教学全过程, 首先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是, 编纂一本涵盖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内包括马列经典著作在内的“经典著作选编或导读”, 作为师生专业教学使用的通用教材。由于受课本篇幅和课时所限, 不可能涵盖两方面的所有经典著作, 而只能筛选其中一部分质量更高、更有代表性的著作。因此, 这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其次, 除了专门设立经典著作选读以外, 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经典著作融入到整个专业课程讲授中。这就需要我们的专业课教师自身要熟读学科的经典著作, 将其中的精髓与专业课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 解决这一难题的突破口在教师, 必须想方设法提高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此, 我们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索。
1. 调整教学思路。
通过对专业经典著作的选读研究, 在专业计划修订中形成的主要思路是, 把经典著作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作为完善教学计划的根本宗旨, 以经典著作的梳理和研究作为依托, 找到其与专业课程建设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契合之处, 转化为相关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的实践成果, 并与相关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相配套。
2. 通过教学改革,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经典的积极性。
在目前部分专业教学中, 学生之所以不爱学习经典, 问题不在于经典本身, 而在于我们没有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潜力。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
首先, 要在整个专业教学中开展经典著作的选读。除了专门设立经典著作选读课程以外, 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经典著作融入到平时的专业课程讲授中。为此, 我们在本专业的教学要求中提出, 各专业课教师自身要熟读学科的经典著作, 将其中的精髓与专业课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次, 要联系经典著作产生的背景, 同时要反映当前的时代特征,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经典著作的过程中, 很多学生都会产生“晦涩”、“空洞”等困惑。之所以觉得晦涩、难懂, 主要是因为没有结合作者生活的历史条件, 没有分析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如果教师能在讲解之前把这些基本的问题分析清楚, 相信学生在理解具体的理论问题时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而学生之所以会觉得经典著作“空洞”, 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它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经典著作能够流传至今, 正是因为它对现实问题有借鉴意义。因而, 如果能够把经典著作和现实结合起来, 并用其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相信学生就不会再觉得经典著作“空洞”。
最后, 在教学方式上, 可以考虑采取“专题”、“邀请专家讲座”以及“主题讨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如主题讨论, 提前把讨论的主题告诉学生,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上课时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做主题发言, 然后展开讨论, 最后由教师做总结。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由被动的接收者成为主动的参与者, 而且能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韩立新.对经典著作研究的意义及其进路的一点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 (03) .
[2]杨金海.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3) .
[3]谭学峰.马列原著选读课要反映时代特征[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0 (04) .
[4]孙红.从枯燥迷茫到清新有趣:马列原著选读课教学改革的尝试[J].中国高等教育, 2000 (04) .
[5]石云霞.上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J].高校理论战线, 1996 (10) .
[6]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3) .
3.社会保障专业书目 篇三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基础
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科理论基础宽泛(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强的特点,各高校立足于其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专业,形成了多样化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
1.以经济学为基础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目前,国内财经类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多数是以经济学特别是劳动经济学为背景和基础,其中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人民大学和首都经贸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在劳动人事学院,并以劳动人事学院为依托,形成了更偏重于劳动经济和劳动关系方向的专业特色。人大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充分利用其学科优势,其劳动经济学达到4个学分,是学分最高的专业课。此外,人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除了开设社会保障、社会保险课程外,还大量开设了薪酬管理、工资收入与分配、就业与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等劳动人事管理方面的课程。其人才培养适应了我国不断深化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大量毕业生进入大企业、大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除了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也显示出了浓厚的经济学特色。
2.以社会学为基础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在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中,也有部分高校将该专业建立在社会学基础之上,并形成了自身的专业优势,典型代表是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在社会学院,以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为特色。这一特色的确立,主要依托于该校社会学院雄厚的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学科支撑,其开设的课程如社会学、人口学、社会政策、社会福利思想、民政工作概论、发展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也体现了这一特色。其他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也同样是以社会学为背景和基础。
然而,无论是以经济学为基础还是以社会学为基础,各高等院校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思路都很明确,主要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扎实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状况及问题
在此以某普通高校为例。
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起步较早,2000年即获批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办学10多年来,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400多名本科毕业生,现有在校本科生约250人。该专业建立了社会保障实训实验室、劳动争议模拟仲裁庭实验室、集体谈判实验室。依托劳动与社会保障教研室和劳动关系教研室以及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创新平台——社会保障研究政策与实务研究中心,教学科研人员在劳动经济理论、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实务、就业理论与政策、企业单位劳动关系管理、劳动法理论以及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整体教学和科研实力已达到一定水平,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具有一定影响。
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理论知识和法律、政策,充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劳动力市场机制,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管理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在4年学习期间所修学分不少于170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为100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47学分,实践环节学分为23学分。专业主要学科基础课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经济法、统计学,专业基础必修课包括公共管理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社会学、就业管理。这些课程设置不仅突出了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经济学为背景的特色,同时也体现了注重管理学的特点。
总的来看,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该专业的培养方案没有明确提出培养规格要求;二是该专业培养方案总学分偏高,课内学时偏多;三是该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设置欠合理;四是该专业的实验实践培养环节相对薄弱;五是对于学生的专业考核要求不明确。
三、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建议
1.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要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明确培养规格和要求
当前,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等思想的提出、宣传和逐步落实,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等应用型社会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同时,社会管理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也催生了对该专业人才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制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这种时代变迁的影响。笔者认为,普通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须更加强调培养具有较扎实经济学知识基础、掌握现代管理技能、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要明确提出学生的培养要求和规格,使得师生了解学生经过四年培养后应该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并加深对于培养目标的理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改善培养质量。
2.突出特色,探索分方向培养途径,建立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优势
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劳动者保护自身权益意识日益强烈,劳资矛盾、劳资冲突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社会需要大量掌握劳动法规和政策、精通劳动关系管理技术和手段策略的人才,来处理劳资冲突问题,以保证社会稳定发展。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中,可以把劳动关系作为一个重要方向,注重培养劳动关系管理方面的人才。此外,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各高校还可以结合自身资源和优势,考虑逐步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保护方向)以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方向)等不同专业方向,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实施差异化培养。
3.整体优化培养方案,减少学分要求,完善课程体系设置,降低课内学时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它关系到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否合理,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参加实践的领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而发展起来的,具体的课程设置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应对培养方案进行整体优化,在减少总学分和适当压缩课堂教学时数的前提下,重点围绕提高素质、丰富知识、改善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课程选择和体系建设,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专业理解的深化而不断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课程设置要符合培养目标、规格确定的学生应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要求;二是总学分压缩至160学分左右,其中,课堂教学学分控制在120学分左右,其他学分主要用于各类实验实践教学活动;三是课程设置要能够体现专业特色。
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合理设置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具有较强应用性,要求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将主要服务于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专业发展要求以更多的实践、实习环节做支撑。针对普通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在校期间缺少全面、多岗位实习实践机会的问题,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在第六或第七学期开设独立社会保障实训课程,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管理的全过程(包括资金筹集、发放、保管及会计核算等环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能力,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突出对学生创新性、探索性能力的培养。可以考虑为高年级学生设置专题讲座,介绍劳动与社会保障前沿知识和实务动态。安排大二、大三学生,利用寒暑假从事专业实践活动和顶岗实习。专业实践活动应该预先规划,并制定详细实施计划,确定实践目标,提出实践要求,配备指导教师提供具体专业指导,强化对专业实践环节的考核和实践效果评估。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制定灵活的实习考核标准,对于专业实践效果较好的学生,可以实践学分代替一部分专业选修课学分。在毕业论文撰写环节,鼓励学生立足于实习岗位撰写论文。
5.明确课程考核方式并保持统一
明确统一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并形成对教师的监督,整体而言,将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应明确每门课程考核方式,并以制度的形式统一。具体而言,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均应设置为考试课,以闭卷方式统一对所有学生进行考核;专业选修课程可以灵活设置为考查课,具体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由教研室研究确定,并提供几种备用方案供任课教师进行选择。实验实践课程的考核,应根据课程具体性质确定。如,社会保障实训课程主要是在实验室中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进行,那么,该课程考核方式就应该考虑通过计算机操作来完成。对于实习课程的考核应该与实习单位商讨确定,由实习单位出具实习鉴定,并综合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进行考核。确定课程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时,应广泛征求任课教师意见,一旦确定就应该对全体教师和学生公示,认真执行并保持统一。
4.社会保障专业书目 篇四
・ 20苏州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参考书目学院考试科目参 考 书 目社
会
学
院
初试中国史专业基础1、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五版)》(上、中、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1840-1919(第4版)》,中华书局。3、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第三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版。初试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1,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上、下),董书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2,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下卷),《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复试世界近现代史专题1,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下册)迟越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2,米歇尔. 博德著:《资本主义史(1500―1980)》,吴艾美等译校,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
5.社会工作阅读书目 篇五
希望同学们每人精选一本细读,做读书笔记,摘抄主要观点,日后在班上与同学们分享主要观点与感想。
1、社会工作概论(本部分不作安排)
法利等(2005),社会工作概论(第9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利等(2006),社会工作概论(第10版影印本),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扎斯特罗等(2005),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导论(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周永新(1994).社会工作学新论.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徐震(1996).当代社会工作.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王思斌(2004),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顾东辉(2005),社会工作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2、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阿什福德(200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扎斯特罗、阿什曼(2006),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6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
韦德,塔佛瑞斯(2006),心理学的邀请(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达菲(2006)心理学改变生活(第8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里格(2003),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
库恩(2007),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11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海斯(2004),心理学导论(第3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戴维·迈尔斯(2006),心理学(第7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考斯林(2004),心理学:大脑、人、世界(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布伦南(2004),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巴洛(2004),心理障碍临床手册(第三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布鲁斯等(2004),临床心理学导论:科学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
劳伦• 阿洛伊等(2005),变态心理学(第九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保罗•贝内特等(2005),异常与临床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特鲁尔等(2005),临床心理学:概念、方法和职业(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戴安娜•帕帕拉等(2005),发展心理学(第九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谢弗等(2005),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罗伯特•费尔德曼(2005),普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伯格(2005),人格心理学(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巴隆、杜兰德(2006),异常心理学(第4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费尔德曼(2007),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4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戴维·迈尔斯(2006),社会心理学(第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阿伦森(2007),社会心理学(第5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霍克西玛(2007)变态心理学与心理治疗(第3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4、社会工作伦理
多戈夫(2005),社会工作伦理:实务工作指南(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美国社会工者协会(1996),美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
香港社会工作者注册局(1998),香港社会工作者工作守则。
香港社会工作者注册局(2000),香港社会工作者工作守则实务指引。
科瑞(2004),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第七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微观社会工作
伊根(1999),高明的心理助人者(第5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B.E Gillil(2000),危机干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Ed.Jocobs(2000),团体咨询的策略与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Dennis Greenberger(2000),理智胜过情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Rita(2001),心理咨询面谈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Judith S.Beck(2001),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刘梦(2003),小组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眉华(2003),社会工作实务(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许莉娅(2004),个案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罗斯(2004),青少年团体治疗——认知行为互动取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Yalom(2004),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Yalom(2004),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Robert Leahy(2004),认知治疗技术——从业者指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何明宝(2004),走向社工——专业社会工作实录,上海人民出版社。
梅陈玉蝉等(2004),老年学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科米尔•葆拉(2004),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第五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米尔腾伯格尔(2004),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科尔斯基(2004),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方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雅罗姆(2004),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克瑞尔(2004),心理调适实用途径,北京大学出版社。
Michael P.Nichols,Richard C.Schwarts(2005),家庭治疗基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扎斯特罗等(2005),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张宇莲(2005),社会工作实务(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罗伊斯(2005),社会工作实习指导(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黄陈碧苑等(2005),交往技巧的运用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沃达斯基等(2005),社会工作与人类服务治疗指导计划,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克奈普等(2005),学校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指导计划,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李滢铨等(2005),社会公平发展游戏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克劳特等(2005),自杀与凶杀的危险性评估及预防治疗指导计划,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科特勒(2005),心理治疗师之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威丁等(2005),心理治疗个案研究(第四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伯纳德等(2005),临床心理督导纲要(第三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宏观社会工作
Neil Gilbert(2003),社会福利政策导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希尔(2003),理解社会政策,商务印书馆。
威廉姆等(2003),当今世界的社会福利,法律出版社。
安德森等(2003),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法律出版社。
徐永祥(2004),社区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信平(2004),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内廷等(2004),宏观社会工作实务,中国社会出版社。
国际社会保障协会(2004),社会福利的目标定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仝志辉(2005),农村民间组织与中国农村发展:来自个案的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斯基德摩尔(2005),社会工作行政:动态管理与人际关系(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伊恩•斯迈利等(2005),NGO领导、策略与管理——理论与操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社会工作研究
巴比(2005),社会研究方法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
艾尔·巴比(2005),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华夏出版社。
劳伦斯·纽曼(2007),社会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的取向。
毕恒达(2007),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法律出版社。
克雷斯威尔(2007),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重庆大学出版社。
杨国枢(2006),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第13版),重庆大学出版社。
陈向明(2006),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评论,重庆大学出版社。
Yegidis等(2004),社会工作研究方法,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6.社会心理学 参考书目 篇六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给新一代治疗师及其病人的公开信》(美)Irvin D.Yalom著,张怡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爱情刽子手》,(美),欧·耶乐姆,吕健中译,海南出版社,1997。
*《实习医师手记》(台湾)王溢嘉,九州出版社,2004。
*《顶好医生》(美)托马斯·戈登,斯特林·爱德华,宋鸿立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奥)里尔克,冯至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4。*《十八训导书》(丹麦)克尔凯郭尔,吴琼译,北京: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施韦泽传》陈泽环、朱林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特瑞莎嬷嬷》(印度)蒙德克尔,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爱因斯坦文集》第二卷,许良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汉娜的礼物——来自一个美丽生命的启示》(美)玛利亚.毫斯顿,刘丹燕译,北京:中信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梦的释义》 [奥] 弗洛伊德著,张燕云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精神分析引论》 [奥] 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奥] 弗洛伊德著 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弗洛伊德后期著作译》 [奥] 弗洛伊德著 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奥] 弗洛伊德著 林克明译,浙江文艺出版社。
*《心灵的激情》 [美] 欧文·斯通著,朱安,姚渝生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6。*《弗洛伊德传》 高宣扬编著,作家出版社,1986。
*《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 [美] 霍尔著,陈维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弗洛伊德文集》车文博主编,长春出版社1997。
*《弗洛伊德的使命》 弗罗姆著,尚新建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
*《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 [瑞士] 荣格著,刘国彬、杨德友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荣格文集》冯川编,冯川、苏克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瑞士] 荣格著,成穷,王作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荣格心理学入门》 [美] 霍尔等著,冯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自卑与超越》 [奥].A.阿德勒著,黄光国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占有还是生存》 [美] 埃里希·弗罗姆著,关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美),卡伦·霍妮,冯川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活出意义来》 [德] 弗兰克著,赵可式译,三联书店,1991。
*《成长心理学》 [美] 舒尔兹著,李文湉译,三联书店,1988。
*《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王登峰、谢东编著,北京:时代文化出版公司,1993。*《心理治疗必读》 [英] S.布洛克著,陈一筠,金锋译,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92。*《动机与人格》 [美] 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 [美] 弗兰克·戈布尔著(1970),吕明,陈红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人的潜能和价值》 [美] 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存在心理学探索》 [美] 马斯洛著,李文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壹
*《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美]罗杰斯著,李孟潮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美]罗杰斯著,杨广学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罗洛.梅文集》[美]罗洛.梅著,冯川主编译,中国言实出版社,1996。
*《个人结构心理学》[美]乔治·A·凯利,郑希付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人格心理学导论》[美]赫根法著(1980),何瑾,冯增俊译,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张氏心理学辞典》[台]张春兴著(1989),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辞典》 [法] 诺贝尔·西亚米主编,曾宪源、肖蕴宁、刘大力、彭金
泉编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
*《人格心理学》陈仲庚、张雨新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生活心理学》 [美] O.卢格,L.赫尔希著,陈德民、周国强、罗汉等译,黑龙江人民出
版社,1997。
*《心理学》[台] 张春兴,杨国枢著,三民书局,1979。
*《精神卫生学》郭连舫、张明园主编,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
*《变态心理学》[美] K.HAAS著,1979,陈仲庚主编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科学研究的艺术》[英]贝弗里奇,陈捷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高明的心理助人者》,(美),伊根,郑维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心理学的故事》,(美),里顿·京特,李斯译,海南出版社,1999。
*《心理学与生活》[美] 格里格.津巴多著,王垒 王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
*《心理咨询》,(美),迈克尔·E·卡万纳格,黎明等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实验临床心理学》,陈仲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心理治疗入门》,许又新,贵州教育出版社,1993。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美),Gerald Corey,石林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心理咨询》,钱铭怡,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如何学习心理治疗》,布鲁克著,许又新译,北京: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992。*《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张雨新,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行为矫正》,(美),Raymond G.Miltenberger,石林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临床心理学》,(美),萨库李,卡普兰,黄衡玉译,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93。*《人类人性的一面——再评价咨询理论》,(美),哈威·杰肯斯,李美格,陈平俊译,北京
文津出版社,1982。
*《积极心理治疗》,(德),N·佩塞施基安,白锡,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8。*《认识领悟疗法》,钟友彬,贵州教育出版社,1993。
*《一位精神分析家的自我探索》,(美),伯·派里斯,方家德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沙利文著,韦子木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一颗找回自我的心》,(美),克·比尔斯,陈学诗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心理诊断》,(荷兰),J.J.F.ter 拉克,陈会昌译,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翟书涛,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美)Roger R.Hock,白学军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林孟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团体辅导工作概论》,(台)黄惠惠,张老师出版社,1993。
*《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台)钟思嘉等,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
贰
*《团体咨询的策略与方法》(美)Ed E.Jacobs,Robert L.Masson,Riley L.Harhill,洪炜等译,北
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 《毛泽东选集》
*《心理障碍临床手册》,美)David H.Barlow 主编,刘兴华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04。
*《心理学与生活》(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人格心理学》<第六版>(美)Jerry M.Burger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周国平,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第七版>(美)Gerald Corey著,石林等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心理咨询导论》<第三版>(英)约翰。麦克里奥德著,潘洁 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第七版>(美)Gerald Corey著,石林等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艾·B·哈里森,托马斯·A·哈里森著(1986).《保持自信》,程元善、张作光、程华善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欧嘉瑞、安妮卡、罗南著(1996),《人际沟通分析——TA治疗的理论与实务》,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我好!你好!》[美] 托马斯.A.哈里森,陈朴、陈刚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社会性动物》[美]阿伦森 新华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美]戴维·迈尔斯著,侯玉波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多元智能》[美]霍华德.加德纳,新华出版社
*《青春期集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实践-----一种解决社交焦虑的模式》杨眉, 北京:文津出版社,1995。
*《与焦虑同行》,杨眉,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妇女热线咨询手册》杨眉主编,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
*《健康人格心理学——》杨眉, 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4。
*《送你一座玫瑰园——能有效提升生活质量的心理学术语》,杨眉,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5。*《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Psychotherapy》Yalom,A Division of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1985.*《The Group Psychotherapists Handbook》,Editors by IrwinL.Kutash,Alexander
Wolf,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Oxford,1990
*《Gestalt Therapy Excitement Growth in the Human Personality》,by
Perls,Hefferline,Goodman,Penguin Books Ltd,Harmondsworth,New york 1951 * Rogers,Encounter Groups,Penguin Books,1970.* Thorne,Carl Rogers,Sage Publications,1992.*《波丽安娜》(美)埃利诺.霍奇曼.波特著,张爱萍等译,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
7.社会保障专业书目 篇七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正式制度发展不过一百多年的时间, 但是发展的速度非常的快。究其原因, 社会保障关系到每个国民的切身利益, 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保障机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机制[1]。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好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从这个意义上讲, 高校从事《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研究显得非常重要。从现有各类有关社会保障教学论文的文献来看, 主要是从《社会保障学》课程的构成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角度来论述的, 还没有从高校各个专业《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的特性来论述的文献。基于对前期文献的回顾, 以及本人多年的《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经验和理解, 本文从高校各类本科专业特性出发, 来分析各类专业《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和异同, 以期对高校各类本科专业的《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社会保障学》课程体系及其各类本科专业开设状况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 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社会消费基金, 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 以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2]。随着社会保障在社会运行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愈见显现, 《社会保障学》课程知识逐渐成为现代人知识结构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学是研究社会保障本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即研究以国家 (社会) 为主体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以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特殊分配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性[3]。就从现有的《社会保障学》教材来看, 比较有代表性的教材是教育部推荐 (面向21世纪) 的教材、各个大学知名教授的编著教材及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权威教材, 其中:一是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主编的《社会保障学》, 该书是“高等学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的研究成果, 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另一种教材是中国人民大学孙光德、董克用主编的《社会保障概论》, 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张琪教授编著的《社会保障概论》,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李珍教授编写的《社会保障理论》, 该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010年, 赵曼编著了《社会保障学》教材, 该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些教材在编写方面, 基本上都遵循了社会保障学科的本质属性, 也呈现出不同的地方。从这些教材的编写体系方面来看, 《社会保障学》教材基本包括基础篇和制度篇两块内容, 见表1。
资料来源:作者归纳和整理
目前我国的大学几乎都开设《社会保障学》, 不仅把它作为社会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劳动经济、公共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主干课程或专业基础课。金融学、财政学、经济学、法学等专业还把该课程纳入专业的选修课程, 有些高校甚至而且把《社会保障学》纳入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教育部最新颁布专业目录, 开设《社会保障学》课程可以概况为以下几大类专业, 见表2。
资料来源:作者归纳和整理
三、高校各类本科专业《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异同分析
我国高校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开设《社会保障学》课程的, 最早出现于国内几所比较知名的大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 国内高校纷纷开设《社会保障学》课程。与此同时, 也带来《社会保障学》课程开设的困惑, 这个困惑就是《社会保障学》教材与专业知识体系的差异性该如何解决。从表1中, 我们知道现在我国出版的《社会保障学》教材体系内容表现出一致性, 没有本质的差别。而从表2中, 我们又知道很多不同的专业都需要社会保障学方面的知识, 以完善各自专业的知识体系。专业的不同, 导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都存在较大的差别。《社会保障学》课程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尤其是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 但是不同的公共管理类二级专业《社会保障学》课程安排应该有所区别。除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外, 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城市管理专业都把社会保障作为一种通识性课程安排的, 后续没有相衔接的课程。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则有《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外国社会保障制度概况》等后续课程, 其中的《社会保障学》的有些内容与《外国社会保障制度概况》、《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重复内容太多, 各个老师的授课内容的重复性给学生带来很多的疑惑。因此,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社会保障学》课程应该更加注重社会保障理念和制度的介绍, 加以案例的剖析。而其他公共管理二级专业则应比较全面的介绍社会保障制度和实践, 也应突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实践。
《社会保障学》课程也是社会学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社会保障学》课程知识对社会学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学是一个理论性较强的专业, 因此, 该专业的《社会保障学》课程应突出理论性, 阐述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学和社会政策意义。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比较突出实践专业, 社会工作的对象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因此该专业的《社会保障学》课程应该详细介绍社会救助部分的内容, 也要详细介绍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内容。《社会保障学》课程是经济学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经济学、财政学、税务学、金融学和保险学专业都开设《社会保障学》课程。在这几个专业中, 相对而言, 财政学、税务学、保险学专业更加需要《社会保障学》课程的支撑。因为, 社会保障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 而商业保险也是一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因此, 这几个专业应该分别更加详细的介绍社会保障与财政、税务和保险的关系。经济学专业《社会保障学》课程应该更加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社会保障的影响, 金融学专业《社会保障学》课程则应该突出社会保障制度与金融体系的密切联系。
相对而言, 工商管理类专业和法学类专业的《社会保障学》课程知识的地位不是那么重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社会保障学》课程知识应该侧重从企业的角度出发, 说明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的重要性及其实践, 企业员工福利计划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法学专业《社会保障学》课程知识应该侧重社会保障法的发展历程、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社会保障政策的法制性。
四、总结
总之, 《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的过程, 高校不同的本科专业《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应该有所侧重, 在专业的动态发展中而有所变革, 不能千遍一律。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完善, 对现有的社会保障学知识教学带来了新挑战, 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我国《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任重而道远。
摘要:社会保障事业是一项关注国家发展和民生问题的事业, 高校从事《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研究非常的重要。从以往的文献来看, 还没有从高校各个专业差异来论述《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的差异。高校不同的本科专业《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内容和重点, 应该根据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而有所不同。
关键词:社会保障学,课程,本科专业
参考文献
[1]娜仁图雅《.社会保障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改革[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8, (1) :29~31.
[2]张琪.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
8.社会保障专业书目 篇八
关键词: 社会保障 课程教学 教学质量
社会保障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作为一项正式制度,建立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社会保障发展速度很快,原因在于社会保障属于国民再分配的范畴,关系到每位公民的切身利益,已经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保障机制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机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社会保障事业逐渐为国民所熟悉。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保障学》课程逐步进入大学的课堂,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社会保障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传统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模式,是当前授课教师的突出任务。
一、社会保障学在教学中存在的难点
经过二十几年发展,社会保障学教学体系逐渐成形。但是,社会保障学的学科属性比较复杂、涉及面宽广,理论框架虽已定型,但是学科体系还有待完善,在教学中产生了特殊的教学难点。
首先,社会保障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社会保障体系中,各种规章制度非常琐细,并且世界各国规定千差万别。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都在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关理念和制度或多或少发生变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时间虽然比较短,但发展速度较快,不仅社会保障政策变化周期短,而且每项具体政策在不同地区的执行上存在很多差异。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依据教材,必然使课堂知识内容滞后于现实发展。鉴于此,社会保障相较于其他课程,自身特点给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
其次,学生容易受自身阅历和课程内容影响,感到社会保障学整门课程内容都与“生老病死”有关,至少这些内容现在与自己没有关联,所以对课程内容自然提不起兴趣。
最后,学生容易对本课程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有的认为社会保障学不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六大模块没有体现出重要地位,导致学生对社会保障学不太重视。
二、社会保障课程教学研究目标
教学过程中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几方面能力:第一,通过构建社会保障理论整体框架体系,使学生能从整体观出发分析中国社会保障各方面问题。第二,深入社会保障各个板块,能有效分析问题,树立学生自己的问题观。第三,深入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社会保障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1.讨论教学法
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很多方面都不完善,专门依靠教师讲授远远不够,需要引导学生多读相关书籍,多关注社会保障领域相关问题,多思考社会保障制度未来应如何发展。例如:养老保险学习中,首先给出这三个问题让学生分析:(1)我国养老保险面临的最大压力是老龄化,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在这种压力下我国养老保险实施现状如何?能否满足社会的养老需求?(3)未来的养老保险如何才能应对老龄化?其次分别就每一个问题让学生组织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进行补充。教师融入社会热点共同讨论,如:养老压力环节,让学生讨论会同意父母入住养老院吗?通过这些问题的辩论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未来养老院的发展趋势与要求。在这种教学思路下,学生学习一直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不同学生由于自身经历、学习经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会从各个维度揭示基本概念的内涵和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形成激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员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以及产生自主性和协同性学习。
2.案例教学法
社会保障学课程的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都较强,教学中如果不结合案例,课堂教学形式就会显得死板,内容枯燥乏味。此外,单纯的课堂理论讲授无法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而案例教学法则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案例教学中,针对案例涉及的主要问题,首先进行与案例问题相关理论的回顾或者阐释,再对与案例有关的政策规定做出正确解读。因此,该课程案例教学实施和完成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对案例问题的相关理论和现实政策,提高学生自觉运用社会保障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例如:社会保险内容讲授中,对于社会保险的每一个险种而言,相关政策是实施依据,相关社会保险争议和问题往往是围绕政策实施形成的,借助相关案例认识分析和思考这些问题不但可以重新理解相关理论和政策,还可以激发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
3.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运用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感受和学习课堂知识。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在活动开始之前设计角色扮演情景,进而分配角色。社会保障学课程中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就是应用了该方法具有的游戏性质的娱乐性特点,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既能让学生学习效果有所增强,又能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课程实质,更为熟练地掌握并且运用课程内容。该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社会保障知识的兴趣,促进了学习过程中的良性循环。
4.实践教学法
由于教材偏重于介绍社会保障理论,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故设计了三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实践性环节:一是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进行考察和调研,带学生到北京市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事服务大厅参观学习,了解该服务机构的工作性质与服务内容。二是到社会养老服务部门进行调研。三是进行暑期社会保障专业问题调研,结合教师相关研究课题进行,并要求学生提交专业的调查报告,主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四、结语
因社会保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我们在课程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教授,又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摸索高效、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有较大收获,使学生走出校门后较快地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俊.关于社会保障课程教学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2011(4).
【社会保障专业书目】推荐阅读: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目录10-14
社会学学习阅读书目10-04
宗教社会学教学参考书目09-18
社会保障服务现状07-18
我国社会保障政策07-31
社会保障不完善09-05
社会保障的职能09-30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10-27
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