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国自然地理

2024-08-28

第1课中国自然地理(共9篇)

1.第1课中国自然地理 篇一

第八章 珠江三角洲和香港

【教学目标】

1、了解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理解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条件和模式。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2、教学难点;珠江三角洲经济特点和模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自学为主,点拨为辅

【教学过程】

一、珠江三角洲

展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图。

学生活动:(1)找出所临的海洋和特别行政区。

(2)找出通往内地的铁路线和包含的经济特区和开发城市。

(3)总结有利的位置因素。

点拨:本区的位置有两大优势,一是交通便利,临南海,便于和海外联系,有京九线和京广线通往内地。二是紧靠港澳和东南亚,便于引进资金、技术和输出产品。本区之所以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还与国家优惠的政策是密不可分的,这里有三个经济特区和沿海开发城市。还是著名的“侨乡”。板书:

一、珠江三角洲

1、开发的前沿:位置优越,政策优惠,著名侨乡

讲述:本区利用其优越的位置,劳动力资源丰富,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产品多数出口,形成外向型经济,尤其是和香港的合作,被形象的称为“前店后厂”。

学生活动:(1)阅读48页外向型经济的建立图,理解其构成。

(2)阅读47页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的优势互补图,找出各自的优势条件,分析其合作的好处。引申:近年来,这里不满足于来料加工的形式,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放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已经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重要制造基地和世界著名的家用电器和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板书:

2、外向型经济:前店后厂。

板书设计

1、开发的前沿:位置优越,政策优惠,著名侨乡

2、外向型经济:前店后厂。

2.第1课中国自然地理 篇二

1. 课标要求: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2.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北美13州召开了制宪会议, 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通过三者间的分权、制衡, 以实现公共权力的平衡。这部宪法虽然也有局限, 但所建立的民主共和制后来成为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典型。它不仅是美利坚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法, 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

3. 学情及教学策略分析:

由于学生缺乏系统的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体系和相关的政治学科知识, 给本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 由于美国在当今世界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 学生对美国的历史及现状都挺感兴趣。学生通过前一课的学习, 对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有了初步了解, 所以本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应充分利用其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 以突出重点, 达到以点代面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 应充分结合现实, 创设情境, 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并引导他们将之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比较, 将美国民主制度的建设置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去理解。

4.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材料, 了解美国独立战争后的严峻形势, 认识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 通过角色扮演及绘画结构示意图, 理解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体现的原则, 以激发学生的个性, 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从而感受1787年宪法中的“制约与平衡”原则这一人类的政治智慧。

(3) 通过提供材料评价1787年宪法, 培养学生多角度、辨证、发展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4) 通过列表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他们认识到民主制度发展的共性与多元性, 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

(5) 通过提供华盛顿的相关材料, 使学生感悟其人格魅力, 及其为民主发展贡献毕生心血的精神。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发展而奋斗。

5. 教学重点。

(1) 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的理解与掌握

(2) 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

6. 教学难点。

(1) 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的理解与掌握。

(2)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民主共和制的比较。

(3) 感悟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人类的政治智慧。

7. 教学方法:

讲解, 讨论, 探究, 互动。

二、课堂系统

1. 导入新课:营造情境。

教师: (多媒体播放美国国歌且提供美国2008年总统大选图片。) 从图片中你能读出怎样的信息?

学生:欣赏、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过渡:两党制、总统制、联邦制等相关民主制度, 这些制度是如何确立的?让我们共同穿越时空隧道去寻找其历史源流!

(1) 设计意图:烘托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新课教授:问题探究。

【探究1】在独立之初, 美国面临怎样的形势?

教师:请学生阅读课本第40页“资料回放”及“教材引言”, 并思考华盛顿为什么说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你认为该如何解决?华盛顿等资产阶级领导人的思想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影响?有怎样的影响?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点评: (多媒体显示1787年宪法颁布的必要性) (1) 政治:松散联盟 (邦联) ; (2) 经济:国内:互设关卡;国际:没有统一关税。

2.1787年宪法颁布的可能性: (1) 已经独立; (2) 启蒙思想影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及学会发挥想象、深入历史思考问题。

教师: (过渡) 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开得并不顺利。先是有人迟到, 后是有人早退, 最后又有3人拒绝签字, 罗德岛则始终不肯派代表参加。会议过程中充满了唇枪舌剑, 许多人最初的意见都被改得面目全非了。会议每天都在争吵中度过, 当时已经80高龄的富兰克林对此忧心忡忡, 专门请了个牧师, 每天开会之前让全体代表先做祷告, 企求全能的上帝保佑他们的会议能顺利进行。会议开了近4个月, 最终才形成了1787年的宪法草案。那么, 他们究竟围绕哪些问题展开激励的争论, 并最终达成妥协呢?

【探究2】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教师: (多媒体显示) 第一条:第一款: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 全属合众国的国会……第十款:未经国会同意, ……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和军舰, 不得和另外一州或国缔结任何协定或契约, 除非实际遭受入侵, 或者遇到刻不容缓的危急情形时, 不得从事战争。

第四条:第三款:国会有权处置合众国之属地及其它产业, 并制定有关这些属地及产业的一切必要的法规和章则。

第六条: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 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 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

——美国《1787年宪法》

学生:阅读材料及课本思考、回答。

教师: (归纳点评) 联邦拥有立法、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大权, 如国防、战争、外交、货币、征税和外贸等。国家有适用于全国的宪法和基本法律。美国通过确立联邦制, 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同时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 有一定的自治权, 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多媒体显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联邦制度)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体会集权与分权思想。

【探究3】:如何处理中央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教师:分角色任务。

学生:角色扮演 (总统、议长、法官) , 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结构示意图。

教师:演示三权分立图。

教师:巩固练习:面对金融危机, 奥巴马政府将如何通过救市方案?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点评: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问题及动手能力, 能自己表演及与他人合作, 感悟“分权与制衡”的政治智慧。

【探究4】如何处理地方各州之间的关系?

教师:提供材料: (1) 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出, 参议员每州两名。 (2) 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点评:协调各方、利益均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体会协调各方、利益均衡思想。

【探究5】美国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点?

教师: (多媒体显示表格)

学生:分组合作讨论。

教师:归纳点评:从全球史观角度审视两国的这段历史, 我们应当认识到, 各国的国情固然不同, 具体的政治文明建设路径及方案也有差异, 但它们的政治文明建设更有相通与相同之处, 因为我们都是人类, 理应有普世的民主政治基本准则:如政府应当民有、民治、民享;如国家的权力应当分立并实现制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使之能在全球视野看待问题, 并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

【探究6】谈谈你对1787年宪法的看法。

教师:请学生阅读第42页“历史纵横”, 且问:如何理解英国政治家说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为什么恩格斯认为“它最先承认了人权, 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

学生:讨论思考、作答。

教师:归纳点评, (多媒体显示) :进步性: (1) 它是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 (2) 它 (确立了联邦制) 强调加强国家权力, 避免了邦联制的松散, 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 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 防止独裁统治出现, 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3) 既把各州团结为一个国家, 又保留了地方一定程度的自治, 有利于州域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4) 西欧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结合, 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 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局限性: (1) 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 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2) 反映人民权益的法案是经过几年斗争后作为修正案补充进宪法的。

教师:演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及美国总统奥巴马大选图片, 然后提问:以奴隶制的解决为例, 美国人民为什么没有在当时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重大问题?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归纳点评。 (多媒体显示) : (1) 这既是由当时的具体形势决定的, 也是由新生的美国已形成的利益格局决定的。要实现废奴, 仅凭“正义之剑”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 建国之父们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将一个随时可能瓦解的邦联改造成为一个民主宪政的、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联邦。因此, 需要维持一个强大的政权, 而不是将各类矛盾激化。 (2) 人类文明的演进是一个渐进曲折的过程, 也是一个注定要付出代价的过程。政治文明 (制度文明) 的建设也是如此, 不可能一步到位, 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局限性。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及修订正是这样一个过程。 (3) 从现代化史观角度看, 从无到有就是一个进步, 然后通过渐进式改良将它变得更好。审视“美国经验”, 其二百多年的历史进程, 正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全面发展、变得更好的过程。其中宪法至上的法政文明建设是关键之一。正因为如此, 有学者认为:对于真正的美国主流精英人士来说, 他们的国家最值得为之骄傲的不是其庞大的物质财富、领先世界的科技和教育、无与伦比的军事力量, 而是创造这一切的机制。这种机制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治国之道。

设计意图:学生能多角度、辩证、发展地评价1787年宪法, 感悟民主制度的时代性及发展性, 树立现代化的世界意识。

3. 课堂总结:

理清线索。师生共同演示板书: (1) 探源1787年宪法; (2) 探微1787年宪法; (3) 反思1787年宪法。

4. 巩固知识:课堂练习。

高考母题精析:美国华盛顿纪念塔有一块来自中国的石碑。碑文:“华盛顿, 异人也。 (1) 起事勇于胜广, 割据雄于曹刘, 既已提三尺剑, 开疆万里, (2) 乃不僭位号, 不传子孙, 而创为推举之法, (3) 几于天下为公, 骎骎乎三代之遗意。 (4) 其治国崇让善俗, 不尚武功, 亦迥于诸国异。……米利坚, 合众国以为国, 幅员万里, (5) 不设王侯之号, 不循世及之规, 公器付之公论, 创古今未有之局, 一何奇也!”

本材料画线的5部分, 有2部分直接描述了美国政治制度。请写出序号:________787年宪法谈谈美国政治制度是怎样“创古今未有之局”的?

学生:思考作答。

三、课后系统

教师: (布置任务) 请学生课后阅读华盛顿传记并谈谈感想。

【教学点评】《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具有如下三个鲜明的特点:

1. 新的教材观。

本课教材共有三目:“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的颁布”、“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在传统的教材观和知识观下, 这三目内容是都要进行学习的, 但是在新课程背景下, “教材是学材”, 教学依据是课程标准而不是教材, 因此, 选择哪些知识内容进行教学是本课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笔者在处理本课教材内容时, 能够扣住本课的核心知识, 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这一核心内容组织教学, 删繁就简, 突出了重点, 很好地解决了新教材知识内容较多与教学时间有限的的矛盾。

2. 新的学生观。

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较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这是新课程区别于传统课程的重要一点。创设问题情境是实现这一目标比较的有效教学策略。为此, 本课创设了三个问题情境:一是以“宪法如何协调各方面关系”等三个问题为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二是以“角色扮演”为情境, 运用所学知识对议会、总统、法院的权力进行表演, 从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会加深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权力结构的理解;三是以“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材料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为情境, 让学生谈谈对美国宪法的认识, 使他们在合作中加深理解, 受到教育。

3. 新的史观。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对美国1787年宪法及民主制度的评价可以有不同的结论, 本课用文明史观及现代史观审视了1787年宪法, 使学生感受到美国开国元勋的政治智慧和人类的创造活力。本课用全球化史观看待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使学生认识到政治民主化是历史潮流, 也使他们明白了民主政治的多样性。

3.第1课中国自然地理 篇三

(2013年北京市高考地理试题)

读图1 回答1-3题。

1.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评析:

从高考学习网查询到试题第1题正确答案为B,即图中的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A选项为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经过查询资料和推理分析,A选项是正确的。因此,答案不够严谨,值得商榷,具体分析如下。

一、从题中地图入手,获取信息,分析选项

题中所涉地图为地形分布图,有经纬度、国界、省会、城镇、河流等信息。由于A选项值得商榷,因此从B选项开始分析。

B选项分析:漠河纬度仅53°不可能有极昼极夜现象。所以排除B选项。

C选项分析:黑龙江的重要支流额尔古纳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在呼伦贝尔高原向北流去,从大兴安岭北段又向东折去,最后流入太平洋。松花江发源于大兴安岭东侧,流经松嫩平原与黑龙江汇合。因此,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高原都属于外流区。虽然“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大致是我国内外流域的分界线,但并不能说明大兴安岭就是内外流域的分水岭。所以C选项错误。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师生需要细心琢磨文字的意思,把握区域整体性,清楚整体中又有差异性,不能以偏概全。

D选项分析:凌汛,俗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凌汛可能引起冰塞、冰坝等现象使得河流水位骤涨,最终让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成灾。松花江地区属于中温带,冬季气温低于0℃,且有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所以有凌汛现象。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分析:根据中国四至点的位置,中国东至点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据国际在线2007年1月10日19:01报道:“抚远县的乌苏镇位于中国的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汇合处。这里是祖国大陆最早见到日出的地方。夏季,北京时间2时15分,旭日的霞光就撒满了小镇,乌苏因此又有‘东方第一镇’的美誉。”

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廖品三的文章《祖国的第一缕阳光出现在哪里》指出:“鸡西市的黑瞎子岛虽然地处我国最东端,但北方冬季昼短夜长导致日出较晚,隆冬季节就见不到第一缕阳光了!冬季我国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是台湾东南的兰屿。那是按有常住人口的地方说的。如果把没有常住人口的海岛计算在内,冬季我国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就是钓鱼岛。根据我的计算,每年:从2月2日至11月10日共283天,祖国的第一缕阳光将照射在黑瞎子岛;从11月11日至2月1日共83天,祖国的第一缕阳光将照射在钓鱼岛。”

具体的日出时间如下:

由此可见,钓鱼岛是中国冬天太阳升起最早的地方。以上数据是国家授时中心的网页上计算的,不同的年分会稍有差异。

用地理原理可以分析以上现象,并说明题中A选项的商榷之处。

在夏半年,北半球各地被晨昏线分割的昼弧比例大于夜弧,昼长大于夜长,且北半球夏半年大于冬半年。图中甲地在中国的北方且是东至点,所以在夏半年昼长大于夜长,而且在二分日前后昼长也大于夜长。而在冬半年,北半球各地被晨昏线分割的夜弧比例大于昼弧,北半球各地夜长大于昼长,在北半球同一经度,纬度越低昼越短,日出越早。所以,在冬至日前后,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是低纬度的偏东地区钓鱼岛。

因此,甲地在半年以上的时间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且从时刻上说,甲地在中国日出最早,北京时间2时15分就能日出。

综上所述,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所以,A选项和D选项都是正确的。

二、结论

从命题意图上分析,第1题考查图中某地的地理现象。解题思路是先在图中确定地理位置后分析其地理想象的正误。由于A选项的语言组织不够严谨,从而产生争议。要使该题避免争议,试题A选项可做如下调整:

1.图中

A.在任何时间甲地都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在冬至日前后,钓鱼岛才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由此可以排除A选项,得出唯一正确答案D,即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三、结语

4.第1课中国自然地理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基本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

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

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及其运用。

2、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几幅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范画、纸张、笔等。学生准备:画夹纸张或速写本、笔。

四、教法学法:

1、直观教学法:利用课件中的大量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渗透知识教学。

2、练习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绘画创作等练习。是学生获得操作体验,加深对美术的理解,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

3、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法: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听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经验,拓宽学生的思路,达成教学目标。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结合课本中的文字描述,分组欣赏、讨论课本老师提供的图片,理解什么是透视现

象。

(二)、发展阶段:

1、小结透视现象所产生的规律。

2、什么是视平线和消失点。(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

3、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区别。

(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教师用几何形体示范什么是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

4、课堂作业根据学习要求,组织学生到学校周围观察,注意体会物体的透视变化规律。

(三)、学后整理:

1、回家收集相关的一些建筑、风景等图片,巩固知识。

2、准备好第二节课的工具材料。

(四)、教师总结

山水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形式,它在取材,构图、用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同学们对于山水画艺术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使用水墨,画出别具风格的图画。

(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引导阶段:

1、检查课前准备

2、回顾透视的基础知识点

(二)、发展阶段:

1、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

(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4)、整理画面。

2、讲评作业:

(1)、两位学生为一组,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比(以是否准确表现出透视变化为

标准)

(2)、老师统一点评。

(三)、拓展阶段:

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

(四)、教师总结

5.第1课中国自然地理 篇五

一、学习目标: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在此基础上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重点:政协制度的建立和作用;人大制度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性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意义。

难点:人大制度;1954年宪法

二、学习过程:

【 自主学习、构建体系 】

1、背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胜利

(2)中共团结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

1)初步形成的标志:1949年9月,中国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有①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具有____________ 的性质

一、政党制度:政治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协商制度的形成、过程③确定了新中国的首都、________、代国歌

(2)正式形成:1954年。其职能也发生了变化:1954年之前,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展:1956年中共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这一制度发展到新阶段。

1、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定。

(2)新中国经济建设大规模展开。

(3)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

新中国的民主、标志:________年9月,第一届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召开,政治建设

二、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制度的创立主要内容有(1)通过《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是中华①内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规定了国家性质及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人民共和国②特点: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大原则。的建立)③性质: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

(2)选举了领导人,_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______________为副主席等。、作用:是中国的_______________政治制度,为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背景、目的: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

三、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在______________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当地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6.第1课中国自然地理 篇六

【学习目标】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预习梳理】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背景——新中国的建立

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年9月

(1)通过《共同纲领》,这一纲领具有性质。

(2)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决定了首都、国旗、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4)当时,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责是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二、民主政治建设

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2)职能改变: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不在代行________职权,主要职能为政治协商

和________。

(3)初步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与民主党派实行“________、互相监督”的方针,政治

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依据:《________》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产生。

(2)标志: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3)内容:大会通过了《________》,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部宪法体现了和两大原则,是中国的宪法。

(4)地位:是我国________的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目的:为实现民族平等、____ ____和________。

(2)依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和1954年宪法的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含义: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________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

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4)建立: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建立。(最早的自治区,成立于新中国建立前)

1965年,西藏自治区建立。(最晚建立的)

7.第1课中国自然地理 篇七

一、征稿内容

中学地理学科公开发行的各版本课标教材或各省、市地方教材中任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均可。

二、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必须由作者原创,使用PowerPoint等多媒体软件制作,大小不超过30M。课件末尾写明作者姓名、邮编、通讯地址、电话或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

2.作品可制成光盘寄往本刊编辑部,或直接发往dljy@cqnu.edu.cn电子邮箱,邮件主题注明“课件大赛”。

3.参评课件参赛费为120元(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凭会员证复印件,参赛费为100元),寄出课件时请同时从邮局汇款并在汇款单附言栏注明“课件大赛”。汇款人姓名、地址必须与课件作者的姓名、地址一致。汇款地址:(401331)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重庆师范大学综合办公楼404室,收款人:《地理教育》杂志社。

三、评奖办法

1.主办单位将成立由专家、教授、特级教师组成的评委会,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认真评选,分别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2.获奖证书将加盖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公章。

3.获奖揭晓后,拟将在本刊2017年第3期公布获奖名单。

四、特别说明

所有参赛课件一律不退回,请自留底稿;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截止(以当地邮戳为准),欢迎集体组织参赛,大赛咨询电话:(023)65362774。

中国地理学会 《地理教育》杂志社

8.第1课中国自然地理 篇八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充分的“知人论世”掌握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2.当堂成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人情感的把握。2.难点:与《蜀相》的比较。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回顾学生熟悉的诗歌引入作者:陆游 示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少年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铁马横戈” “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

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60年来万首诗”,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其时诗人61岁。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这首诗是他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三、朗读课文:

注意:节奏、感情基调的把握!

四、结合学生自主朗读完毕后的理解鉴赏诗歌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 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 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尘” “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是暗写他欲图恢复失地。

“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一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

“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形象地概括了两次胜利的战斗,可见他当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这两次战斗都发生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时诗人才36岁。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此联说现在,抒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塞上长城”,檀道济的典故点明诗人之志。“空自许”,跟“世事艰”照应,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因此基调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蕴藉着豪壮的感情。总结:

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俯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五、拓展练习

.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此诗和杜甫《蜀相》,说说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功绩方面: 杜甫:“功盖三分国”、“天下计”、“老臣心”; 陆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个人情感:

杜甫: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 陆游: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伐复国,建功立业。表现手法:

杜甫:先写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发感慨,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写景与抒情融合,凭吊古人与悲叹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

陆游:先回忆自己过去,然后写自己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大气磅礴,笔力雄健。

.短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解释《书愤》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起句,“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为下文“空自许”做铺垫。从章法上说,点明了诗题中的“愤”字,这是贯穿全诗的意脉。

9.第1课中国自然地理 篇九

学习目标 1.了解陆游及其创作这首诗的背景。2.体会诗人岁月蹉跎、壮志未酬而又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情感。3.体会陆诗“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的特点。

【诗海拾贝】

临安春雨初霁

陆 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赏析 如今的世态人情薄如绸纱,可是谁让我骑着马来客居京华呢?

住在小客楼上,一夜里听到春雨的声音,明天一早,深幽的小巷中便会有人卖杏花了。短小的纸张,我斜着运笔无聊地写写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看着沏茶时水面呈现的白色小泡沫,游戏般分辨茶的等级。

作为一介素衣,不要因为风尘仆仆而感叹,一到清明,我就可以回到家中了。诗中主要反映他旅居京城的孤独心情,诗风清淡、婉丽。

【文本卡片】

一、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是我国诗人当中创作数量最多的一个,存诗9 300多首。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

二、背景简介

赏析这首诗一定要了解诗人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并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当时诗人62岁。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这首诗是他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再现。

【基础荟萃】

1.给加点字注音。①大散关()

②伯仲()...③衰鬓().2.辨形组词。

洲①州

④塞上().

斑班

衰哀

仲④忡

3.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①中原北望气如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千载谁堪伯仲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2)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

(4)小楼一夜听春雨,________________。

【要点突破】

一、整体把握

1.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你解释这首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细部探微 2.关于“中原北望气如山”中的“气”的理解,有两种观点:其一,“气如山”即“积愤如山之重”。“气”即悲愤;其二,“气”为“豪壮之气”。你赞同哪个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悟总结】

一、中心主旨

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发他的抗敌抱负;后两联说现在,抒发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最后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了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二、写作特色

1.感情复杂,起伏跌宕。这首诗紧紧扣住一个“愤”字,抒写出起伏跌宕的复杂感情,首联在激愤中又满怀豪情,颔联沉痛感伤,尾联在悲怆中又抱有期待。

2.对比手法,彰显主旨。

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3.用典明志,抒发情怀。

这首诗在颈联尾联中化用“塞上长城”“出师表”的典故,分别点明了诗人志向,表明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愿望。

【文白对照】

那 知

世事 艰,中原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

气如山。

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楼

船夜

雪瓜洲渡,曾记得在瓜洲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

铁马

秋风

大散关。

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塞上长城

空 自许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镜

衰鬓 已

斑。

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却成空谈。出师

世,不由使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千

间!

有谁能像孔明那样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素材积累】

一、名家评价

①南宋后期诗人刘克庄评价陆游“近岁诗人,杂博者堆队仗,空疏者窘材料,出奇者费搜索,缚律者少变化。惟放翁记问足以贯通,力量足以驱使,才思足以发越,气魄足以凌暴。南渡而后,故当为一大宗。”

②梁启超在《读陆放翁诗》中写道:“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诗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二、作家故事

少年壮志

陆游出身于官宦。父亲陆宰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的官员。同他交往的也都是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这些人经常在陆家谈论国家兴衰、民族灭亡的大事。当他们谈到悲愤之处,有的拍案大骂,怒发冲冠,有的义愤填膺,怆然涕下。少年陆游看到这景象,深深地为父辈们的爱国激情所感动。陆游自小勤奋好学,特别注意攻读兵书,学练剑术。每当父亲同那些友人学者秉烛夜谈时,正是小陆游增长见识的好机会。他总是不声不响地坐在一旁,凝神倾听,铭记心坎。这种家庭、亲友间的爱国思想和高尚情操,对他耳濡目染,熏陶默化。因此,陆游很早就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

应用话题 “影响”“立志”“爱国”。

三、陆游爱国名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

【美文珍藏】

论生活

①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埋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②生活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③苏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苏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篱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陶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散关(sàn).B.伯仲(bï).

C.斜行(hánɡ).D.塞上(sài)

谮言(zân)跛脚(bǒ)无耻谰言(lán)...

薄似纱(bï)杜撰(zhuàn)寡廉鲜耻(xiǎn)...蕴藉(jí)冠冕(ɡuān)锃光瓦亮(chãnɡ)...商榷(quâ)形骸(hái)游目骋怀(chěnɡ)...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中原北望气如山 气:气概,气势 .B.塞上长城空自许 许:答应 .C.出师一表真名世 名:闻名 .D.千载谁堪伯仲间 堪:能够 .3.下列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在艺术手法上不同的一项是()A.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C.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施睦邻友好的地区政策,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合作。

B.由于信息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C.11月9日晚,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鲁迅故乡绍兴举行。以诗歌集《向往温暖》获诗歌奖的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广泛受到外界的关注。

D.近日,《人民文学》杂志走进北京大学,就“当代汉语写作的世界性意义”问题,邀请该校许多著名作家、学者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5~6题。

书 愤 陆 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5.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诗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从表达情感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字应该读成重音。用一个词语来表达全诗的情感:____________。

三、课堂延伸

7.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事近① 陆 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 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一、名句积累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这两句诗写耳之所闻,目之所见。一只离群之雁在野外号叫,惊恐的鸟儿在林子里窜飞不停。从写景状物来看,孤鸿凄厉的号叫,鸟儿遇惊在月光下乱飞的影子,这一声动和一形动,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上衬托出了夜的死寂。从摹情表意来说,孤鸿乃失群之雁,是诗人自喻。名噪一时的“竹林七贤”,在司马氏政权的高压下,迅速崩化瓦解,诗人便似孤鸿,既是身之失群,更是心之失群,诗人的感慨无处诉说。而那在月光下如鬼魅般飞来飞去的鸟儿,更暗示如影随身的惊惧感让诗人难有一时一刻的安宁,可又偏偏身处夜之笼罩之下。“夜”喻指司马氏专权制造的恐怖氛围,在无边际的惊惧中,诗人的承受力已达极限,犹似惊弓之鸟。

二、中心主旨

此诗列八十二首《咏怀》诗的第一篇,实为这些诗的总开端,如同序诗,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孤独不安的忧思,抒发了诗人一种欲排遣而不能的绝望之情。

三、写作特色

比喻象征,以景寓情。这首诗采用了以景寓情、比喻象征的表现手法来曲折隐晦地抒写作者内心的孤独、惊惧和哀伤,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诗的开头两句写半夜不能入眠,于是起来弹琴。“不能”是说不是主观上不想眠,而是客观上不得眠。那么是因为什么以至于诗人夜深不得眠呢?诗人没有回答,而是宕开笔墨写弹琴,内心无法排遣的情感便只能借琴声来宣泄了。处于司马氏政权的高压下,诗人想说而不敢说,客观上又无法言说,就只好以琴声为喻来诉说心中的感慨。

诗人又以“孤鸿”“翔鸟”为喻,以“夜”来喻指司马氏专权制造的恐怖氛围,写出了自己在无边际的惊惧中,承受力已达极限,犹似惊弓之鸟。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这两句诗以景寓情。朦胧的月光,极易唤起心中的哀情,勾起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又因是“夜中”之月,月光给人寒意,清风吹来,这层寒意便随之加深加重。这种无处逃遁的寒冷感受,正是诗人身处乱世,孤零无所荫庇,饱受惊惧侵袭的生动表达。

《诗品》评阮籍《咏怀》组诗时说:“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其实是说诗人为避祸害而采取的曲折幽隐的表达方法。尽管读完全诗,我们也无法探寻出“夜中不能寐”的具体原因,但诗人欲说而又不说的巨大矛盾及痛苦却在诗中通过“起坐”“明月”“清风”“孤鸿”“翔鸟”及人的徘徊表现了出来。读者完全可以从诗中的景物和比喻来体味到诗人欲排遣而不能的焦躁、惊惧不安和绝望之情。

四、文白对照

能 寐,起

坐 弹鸣琴。

清冷的夜晚,时已夜半,辗转反侧,孤枕难眠;索性起来抚琴弹奏。薄

,独处空堂,只见月色正浓,照在薄薄的帷幕上,寒气逼人;清

我襟。

清冷的夜风徐徐吹来,撩动人的衣襟。

鸿

号 外 野,翔

北 林。

一只离群之雁在野外号叫,惊恐的鸟儿在林子里窜飞不停。徘

何见,忧思 独 伤心。

孤独的身影在夜色中徘徊又能见到什么呢?只有忧伤伴我独自伤心。

杂诗十二首(其二)

一、名句积累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 当陶渊明壮志不得伸展而转托田园之后,虽然努力使自己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乐趣,有时甚至企图以醉酒忘世,或者以道家顺应自然的态度对待人生,但这些都不能完全消除他壮志未遂的苦恼。由这四句诗可以看到诗人在光阴虚掷中极度矛盾不安的心境。

二、中心主旨

陶渊明共有《杂诗》十二首,此为其中第二首,写长夜难眠,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的悲哀和世无知音的寂寞。

三、写作特色 情景交融。

陶渊明青年时代曾有过“大济于苍生”的宏愿,自言“少时壮且励,抚剑独行游”。虽因“性本爱丘山”,与污浊的官场格格不入,终至拂衣归耕,但是他并未真正淡忘于世事。本篇即展示了他的这种心情。这首诗由时节的变易发端,以暗示岁月无情的流逝,进而引出诗人“有志不获骋”的深切悲愤。在这个月白风清的静夜,他孤独地品赏着心底的悲凉,只得对影独酌,聊以自遣。清旷的夜景与压抑沉重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有志难酬的悲哀和世无知音的寂寞之情,与清旷的夜景交相融合在了一起。

四、文白对照

白日沦西 河,素月出东岭。

太阳在西山落下,明月在东岭升起。

遥遥万里

晖,荡荡

空中 景。

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夜空浩荡,被照耀得十分明亮。风 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夜风袭入室内,夜中枕席寒气逼人。气

变悟时

易,不

眠知 夕 永。

气温有变才知时节变换,辗转难眠方觉暗夜漫长。欲

无 予

和,挥杯 劝孤影。

想要倾吐心中愁思却无人应和,只好举杯对影独酌。日月

掷人去,有 志 不 获骋。

时光飞逝离人远去,空有壮志难以伸展。念 此 怀 悲悽,终 晓 不 能静。

想到这里心生悲戚,心情起伏直到天明。

越中览古

一、名句积累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都城中到处都是锦衣战士,王宫中挤满了如花的宫女。最后一句写今日凄凉——只有几只鹧鸪鸟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与一、二句所写昔日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借此,诗人抒发了盛衰无常的感慨之情。

二、中心主旨

这首诗是诗人南游吴越时写的,表达了盛衰无常的感慨。

三、写作特色

今昔对比的描写。

诗中的今昔对比方式不同寻常:诗人着重渲染的是昔日的繁华(前三句),而以今日的凄凉反衬(末句),尽管都是描写客观事物,其中却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众所周知,越王勾践曾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其后经过20年卧薪尝胆,才取得了“破吴”的胜利。可是胜利后他做了些什么?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另一幅是宫女们个个打扮成花一般的美人儿,在宫殿里恣情欢乐。这表明越王勾践已经把昔日的屈辱和苦难忘得一干二净,而完全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使胜利化为乌有——“只今惟有鹧鸪飞”,就是明证。如此强烈的对比是很能发人深思的。

四、文白对照

越王勾践破 吴

,义士 还 家

越王勾践大破吴军,取得胜利,回到越国。战士们返回家

衣。

中,脱去了战袍,换上了华丽的服饰。

宫女 如花

满 春

殿,只 今

宫廷里面宫女们像鲜花一样,布满了后宫前殿。而这一切惟

鹧鸪

飞。

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如今只有鹧鸪鸟在这里飞来飞去了。

一剪梅

一、名句积累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两句表现了李清照特有的语言风格:用平常的字眼表现新奇的意境。“眉头”是人的感情外露的地方,是别人看得见的,而藏在“心头”的感情别人却看不见。按常理来说,愁锁眉间和愁情在心是完全一致的,惟其在心,发而为形,才有愁锁眉间之态。范仲淹的《御街行》就有这样的句子:“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取意即如此。李清照虽是化用此句,却化得出奇,把愁说成一种能运动的有形之物,更为出奇的是它的运动方式。按说,愁果真能运动的话,其方向应当是由内而外,达成一致,但女词人却将这本属一致的东西说成此长彼消的东西,将由内到外的运动说成由外到内的运动,又用“才„„却„„”这种句式表现它运动之速。如此造语不仅使人感到耳目一新,而且从这一“下”一“上”之中还可以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种愁绪,给人以无止境的遐想。

二、中心主旨

这首词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是写给新婚不久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主要是诉说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切盼丈夫早日归来,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

三、写作特色

清新的笔调,细腻的风格。

这首词是写闺情的。我国古代诗词中写闺情的很多,但绝大多数是男性诗人代言,而此词却是女词人写自己,笔调清新,风格细腻,耐人寻味,确实与众不同。

上片主要写女词人的独居生活。“红藕香残”是以点代面的写法,因为荷花既已凋谢,其他草木之花就更难见到了,这就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再深一层说,季节的变迁,还会使女词人产生丈夫离家日久的感觉,使她觉得孤单寂寞。“玉簟秋”,也不只是说天气变凉,其实跟她独守空房的关系倒更为密切,也是表现她的孤独感的。于是她想到了一个排遣寂寞的方法:“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个“独”字用得很妙,这是背面敷粉的写法,其正面意思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同去划船该多快乐啊。正因为如此,她人在船上,心里却仍然想着丈夫,想到丈夫的信该到家了,甚至猜到信中会告诉她归来的日期,这又给予她很大的安慰。这样一想,她仿佛觉得自己身处西楼上,望着天上的月儿,在计算着丈夫离家的日子——所谓“月满西楼”,也就是“西楼望月几回圆”的意思。

忽然间,女词人又回到现实中来。“花自飘零水自流”,这是写她在舟中所见。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女词人见此景象,极为伤怀,但花和水却不理会她的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停地流逝。词中用“自”字也很妙,女词人移情于物又转过来借物抒情而炼字,正如屈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表达了韶光易逝的感慨。由此再转入直白:“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是把夫妻双方合在一起写,表明女词人也很理解丈夫此刻的心情,是女性的细腻处。但这不过是一种铺垫,词的主旨其实落在最后两句上:“情”至于要用“计”来“消除”,其重可知;然而又“无计可消除”,其深可见。这是女词人特有的深婉细腻的风格的具体表现。

四、文白对照

红藕 香残

玉簟 秋。轻解罗裳,独

上兰舟。

红莲凋谢,秋风起竹席清凉。换下罗衣,独个儿乘舟出游。

云中

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

满 西楼。

遥望空中,那是谁捎来锦书?雁阵成行,月光洒满西楼。花 自

飘 零 水 自

流。一种相思

,两

落花有意逐溪流,溪流无情不回头。一种相思分两地,两处

闲愁。此情

无计 可 消除,才下眉头,却

处愁苦恨悠悠。此情此景,可有谁替我排解?眉结刚舒,它却上

心头。

又涌上心头。

今别离(其一)

一、名句积累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轮船不畏惧逆风,不因逆风而停留。轮船驰去迅速,送的人未及返回,离别的人已在天的尽头。送的人望着离去的人的背影,倏尔就不见了,不由让人望远兴叹,徒增悲伤之情。“烟波杳悠悠”句化用了唐人崔颢《黄鹤楼》诗中“白云千载空悠悠”“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形容轮船驰去之迅疾,让人望远兴叹。

二、中心主旨

这首诗采用古今对比的写法,写出了新式交通工具轮船带给人们的离别之苦,表现了近代人在别离观上的新认识。

三、写作特色 今昔对比。

诗中围绕着乘坐新式交通工具轮船离别与乘车舟离别的不同进行了对比描写。在今昔对比描写中,表现近代人的别离之苦和在别离观上的新认识。

轮船这种新式交通工具的特点之一就是快,不畏惧逆风,按点发船。不像传统的车舟,能给别离的人以缠绵的自由,如今只能是“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让人望远兴叹。分离迅疾,聚合也应是迅疾的,这也是新式交通工具带给人们的聊以安慰的另一面。所以诗人在结尾时说:“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四、文白对照

别 肠

转 如轮,一刻 既

万周。

离情别思就像那轮船的双轮一样飞转,顷刻间已经绕了千万周。眼

见 双轮

,益增

中 心 忧。

眼睁睁看着那轮船的双轮飞速转动,更增添了人们心中的离忧。

古 亦有 山 川,古

亦有 车 舟。

洪荒远古也有那高山大川啊,洪荒远古也有那车马飞舟。

车 舟 载

离别,行止 犹自由。

古时的车马行舟载着游子远离分别,出行驻留行动到也还自由。今日 舟 与车,并力

离愁。

今天的轮船与火车啊,合起来让人更添离愁。明 知

景,不许 稍 绸缪。

明明知道人们分手的时刻那么短暂宝贵,却不让人稍有缠绵之意。

钟声一 及时,顷刻 不

留。

出发的钟声一旦按时响起,哪怕片刻也不让人驻足停留。虽

有万钧柁,动 如 绕 指

柔 ;

虽然船舵重达万斤,可它转动起来却异常灵活轻柔;岂 无 打 头

风,亦

不畏 石尤。

哪能没有迎面吹来的强风,只是它也并不畏惧顶头逆风“石尤”。送

者 未及返

,君

在天 尽头。

送别的人还没有返回家中,你已经远行在天涯尽头。9

影 倏 不见,烟波

杳悠悠。

眺望远去的身影忽然逝去,浩淼烟波让人衔恨生愁。去 矣 一 何速,归

留滞不 ?

离去是多么的疾速啊,归来也一定不会路途塞阻?所 愿 君归

时,快

乘轻 气球。

只是希望你归来之时,一定要乘坐那飞驰如电的汽艇“轻气球”。

答案解析

基础荟萃

1.①sǎn ②bï zhînɡ ③bìn ④sài

2.①瓜洲、神州 ②斑白、班级 ③衰鬓、哀伤 ④伯仲、忧心忡忡

3.①指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②指陆游主张抗金的抱负不能实现。③指诸葛亮坚持北伐,终得名垂青史,名传后世。④能够。

4.(1)楼船夜雪瓜洲渡(2)镜中衰鬓已先斑(3)出师一表真名世(4)深巷明朝卖杏花

课堂学案

1.诗的起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是暗写他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

结句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2.赞同第二种。①从前后诗意看。首句言早年不知道恢复中原之事甚为艰难,所以在北望沦陷的中原时,不禁豪气干云,如山般壮伟坚强,前后两句构成因果关系。如果把此“气”解为“悲愤”,则割裂了两句诗间的语意联系。颔联“承”首联而来,写南宋军队抗击金兵侵犯而水陆俱胜的史实,同时也回顾了自己的特殊经历,大有一展抱负之势,是“气如山”的形象再现。②从表现手法上看。“气”释为“悲愤”,表面上点明诗题中的“愤”字,其实这样反使诗意直白浅露,不够含蓄蕴藉。同时,与“塞上长城空自许”无法构成照应和对比。“气”释为豪壮之气,与“塞上长城”之志相互辉映,诗人昔日之“气”之“志”,而今已成“空自许”,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情怀。“气”作豪壮之气讲,不仅使上下诗意贯通,结构谨严,而且更有力地抒发了诗人胸中郁积的“悲愤”之气。

3.这两句诗用典明志。诸葛亮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下。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

自主练习

1.D [A.散sǎn;B.薄báo;C.藉jiâ,锃zânɡ。] 2.B [许:称许,称赞。] 3.C [例句与A、B、D三项纯用名词性意象连缀。] 4.A [B.成分残缺,可去掉“由于”。C.语序不当,“广泛受到外界的关注”应该改为“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D.结构混乱,“邀请该校许多著名作家、学者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可改为“邀请该校许多著名作家、学者,作家、学者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5.“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6.空 先 悲愤

7.(1)“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2)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上一篇:进行财务预测工作应注意的问题范文下一篇:读《孟子·尽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