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教工作制度

2024-07-09

帮教工作制度(通用13篇)

1.帮教工作制度 篇一

安置帮教工作制度

一、登记、建档制度

1、司法所(帮教工作站)接到区安置帮教工作室转达的刑释解教人员通知书后,应当及时登记造册,做到一人一档。

2、司法所(帮教工作站)应在接到通知五日内将帮教对象档案抄送其所在村(居)委会,村(居)委会要登记造册,成立帮教小组,并动员家属按时接回刑释解教人员,切实做到“帮教人员、帮教对象、帮教措施”三落实。

二、“三帮一”工作制度

司法所(帮教工作站)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村(居)委会做好安置帮教工作,辖区内的所有刑释解教人员均应建立有街道干部、村(居)干部和有威望的亲戚组成的“三帮一”帮教小组,随时了解掌握帮教对象的思想动态和现实情况,做好记录、完善档案,帮助、引导、扶助帮教对象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使他们依靠勤劳致富,成为遵纪守法的人。

三、“结对”帮扶制度

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特困户,应采取“结对”帮扶措施。街道、村(居)领导和街道安置帮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定认定单位“结对”帮扶,解决帮教对象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尽早脱贫致富。

四、会议制度

1、坚持家长会议制度,认真解决不嫌弃的问题。

2、坚持干部例会制度,切实解决不歧视的问题

3、坚持群众会议制度,真正解决不冷遇的问题。

4、坚持刑释解教人员座谈会制度,解决不自卑的问题。

5、坚持帮教工作例会制度,分析问题,研究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街道帮教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一年应召开两次会议,并要有完整的会议记录。帮教工作站应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并有完整记录。

五、报告、报表制度

1、对于逾期未报的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站应会同派出所向所在街道和村(居)委会介绍情况,同时向安置帮教办公室报告。

2、遇有帮教对象户口迁出的,应将变更后的具体地址和“通知书”一并返回区安置帮教办公室。

3、对于未到原户籍所在地的刑释解教人员或原户籍所在地居住的刑释解救人员,现住地帮教工作站要将情况及时通报原户籍所在地帮教工作站,同时与现住地村(居)委会共同开展帮教工作,尽量减少脱管、漏管、失控现象。

4、认真填写半年和刑释解救人员统计表

六、管理制度:

1、成立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健全街道、村(居)帮教组织;

2、建立帮教人员档案,一人一档,规范管理;

3、每半年与派出所等有关部门统计、核对刑释解教人员,防止

脱管、漏管;

4、定期召集帮教小组成员了解情况,并进行汇总,及时上报有关报表、信息;

5、协调有关部门安置帮教对象从事有关工作;

6、积极动员相关部门解决帮教对象的实际困难。

七、岗位责任制度:

1、司法所负责所在街道的安置帮教工作。

2、每个帮教对象有具体的帮教小组成员进行结对帮教,有具体点帮教措施,并落到实处。

3、凡出现重新犯罪情况,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年终考核时,将扣除相应的分数。

4、对没有帮教措施的帮教小组或帮教措施不落实的,要根据情况对其进行批评并限期改正。

5、每个与帮教对象结对的成员要订出帮教目标,保证帮教工作达到语气目的。

八、奖惩制度

对安置帮教、管控措施落实,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街道帮教领导小组建议当地党工委、办事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安置帮教、管控责任和措施不落实,造成刑释解教人员漏管失控,导致重新劳教、造成严重后果的,由街道帮教领导小组建议有行政管理全县的上级主管机关干部醉酒有关单位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2.帮教工作制度 篇二

蓝天教育基地综合评估, 顺利回归社会

滨海蓝天教育基地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是对即将刑满释放的新区籍服刑人员进行回归社会前改造的场所。在出狱前的三个月, 他们将在这里完善职业技能, 接受心理辅导, 过渡性地回归社会。

滨海蓝天教育基地由天津市滨海新区司法局与港北监狱联办, 2011年2月底, 揭牌投入使用。基地是对即将刑满释放的新区籍服刑人员进行回归社会前改造的场所。通过职业技能培训, 使他们掌握谋生本领;通过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 使他们出狱后能够尽快适应和融入社会。新区籍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前三个月接受系统测试, 对其认罪悔罪程度、心理健康状况、政治文化素养、遵守监规监纪及掌握劳动技能等情况做出判断。

为让服刑人员顺利走向社会, 基地首先完善了监狱教育改造与社区矫治工作的“无缝衔接”。通过组织服刑人员书写“新生历程”、召开回归立志座谈会、评比优秀学员、收集“新生寄语”、举办英雄模范讲座以及实施“一帮一”短信帮教等措施, 用温情、亲情感化他们, 增强服刑人员重新走向社会的信心。

其次, 通过对服刑人员平日的认知, 以及对其刑满释放后可能面临的生活问题、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等进行综合评估之后, 针对其个体特征进行强化教育, 重点是思想道德和职业技术课程。在技术教育方面, 基地开设了服装、电脑、汽修、电气焊等多项课程, 由服刑人员根据兴趣自行挑选, 学习相关课程, 掌握一技之长。聘请法制、心理咨询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老师, 讲授法律法规、人文伦理道德以及滨海新区发展形势, 同时开展心理辅导。

此外, 滨海蓝天教育基地还为安置帮教工作提供有效的对接资料, 实施无缝衔接、分类管控、教育疏导和困难帮扶。为安置帮教工作的科学发展, 维护和促进滨海新区社会和谐稳定, 在对即将刑满释放的新区籍服刑人员衔接帮教工作中, 重点突出回归教育, 细化衔接帮教等环节, 使他们能够适应出狱后的生活。

阳光培训中心学习技能, 为新区建设出力

“隆隆隆……”伴随着轰鸣的车床声, 一张张精致的铁制罐用材料被整齐地碾压而成, 在一旁操作机床的, 是假释人员小王。“过往的犯罪经历让我非常后悔, 在这里, 我能够重新学习生存技能, 鼓足融入社会的勇气, 从而得到内心的平静。”小王是滨海阳光培训中心的学员之一, 他现在每个月凭自己的劳动可以获得1000元的收入, 居住、饮食、医疗等都有了保障。

滨海阳光培训中心的服务对象是已经刑满释放或解除劳动教养的人群。该中心拓宽了刑释解教人员和重点帮教对象安置就业渠道, 搭建了开放式管理劳教人员试工和劳教、戒毒人员技能培训的平台。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以座谈会、报告会、演讲会和文艺联欢会等形式开展联合帮教活动;协调有关部门, 帮助服刑人员解决家庭生产生活和子女就业、就医、就学中出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促使服刑人员安心改造。滨海阳光培训中心依托板桥劳教所下属企业———津港印铁制罐厂建立, 在厂区内建起的阳光培训中心是一家集食宿、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特殊企业, 主要承担起刑释解教“三无”人员过渡性安置、改造、帮助和教育等工作。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 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之后, 生存和发展能力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就业谋生、基本生活保障面临较大困难和压力。开展过渡性安置, 使刑释解教的“三无”人员的就业和生活得到妥善安置, 可以有效防止其因生活压力重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他们可以在阳光培训中心过渡性安置三至六个月, 安排他们从事安全系数高、劳动强度低的手工项目, 并给予一定的劳动报酬。阳光培训中心遵循“人格上尊重、精神上鼓励、工作上帮助、生活上照顾”的原则, 协助刑释解教人员平稳过渡、回归社会。

走进培训中心, 一楼是四人一间的宿舍, 淡黄色的床单和蓝色的被子显得干净整洁。隔壁是法律援助室, 定期有法律援助团体来到中心, 为安置在此的刑释解教人员提供咨询服务。文体活动室摆有乒乓球台、台球桌;而在不远处的阅读室里, 摆满了技术知识、人生哲学、历史名著等书籍, 甚至有武侠小说可供阅读。

在这里接受培训的不只是刑释解教人员, 还有社区服刑人员。对社区服刑人员, 阳光培训中心以教育改造为主, 包括心理矫正、心理辅导、宣讲政策法规、劳教人员现身说法、干警授课、法律咨询以及观看教育片等。今年, 滨海阳光培训中心将为滨海新区全部794名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轮流培训。目前, 已有第一批30名学员成功走向社会,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随着滨海新区推进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阳光培训中心还与蓝天教育基地联手, 将开发果树种植、蔬菜大棚、鱼塘等项目, 聘请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采取服务外包方式增加安置岗位, 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使这些“特殊人员”顺利地融入社会, 参加新区经济建设。

心语热线用心沟通, 大墙内的倾诉空间

为帮助即将回归社会的服刑人员释放压力, 缓解紧张情绪, 滨海蓝天教育基地和滨海阳光培训中心特设了专业细致的心理疏导与咨询服务。

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女狱警卢靖, 是滨海蓝天教育基地“心语热线”的负责人, 她为服刑人员提供心理咨询, 还参与服刑入监时的改造取向评估。“特别是即将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 回归社会后有很多不适应, 通过心理辅导可以让他们重拾信心, 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卢靖说, 心语热线共有3名咨询师, 并且都是女性, 服刑人员习惯称她们为姐姐。她们也确实像服刑人员的姐妹一样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 疏导化解他们的苦恼, 引导他们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当服刑人员有倾诉的想法, 会找到主管队长, 预约心语热线, 由咨询师通过网络系统与服刑人员视频聊天。“恋爱矛盾、感情裂痕、急于重回社会、惦念父母和孩子……服刑人员聊起的话题多集中在这些方面, 这时候, 我们更多的是倾听。让他们道出心中的苦闷, 再适时地宽慰他们, 亲人般的关心、轻柔的话语会令他们烦躁的情绪安静下来, 心情豁然开朗。”做了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 卢靖清楚服刑人员的诉求多是需要社会的认同、亲人的关怀, 大墙内的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渴望得到关爱。

除了电话和网络, 传统的书信也成为服刑人员与咨询师联系的纽带, 通过“服刑指导信箱”写给卢靖等咨询师的信源源不断, 不少倾诉者从视频改为写信, 将家长里短、人生感悟、人生计划写给咨询师。通信往来过程中, 服刑人员又会收到一封封充满鼓励、洒满阳光的励志信。令卢靖感动的是, 不少人走向社会之后仍寄信来汇报自己的近况, 获得自由的他们并没有忘记向大墙内的心理咨询师问一声好。

3.帮教工作制度 篇三

关键词:企业职工;安全教育;“三违”;帮教工作;

中图分类号:X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2

一、落实联动帮教责任,是“三违”职工转化的重点

1、建立联动帮教工作机制,落实联动帮教工作职责。支部在联动帮教工作开展前,首先要明确党政工团妇在“三违”帮教工作中的职责分工,按照一般“三违”人员和重点“三违”人员两套帮教程序进行帮教;其次明确设定重点“三违”帮教转化率要达到95%以上,一般“三违”帮教率要达到100%”的工作目标。第三是针对“三违”人员的特点,形成班组、车间、支部,党政工团妇五方三级联动“三违”帮教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安全帮教主体的作用,落实“把严重三违人员教育过来,变成安全生产的骨干力量,把三违人员教育、转化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的工作要求,对各个帮教责任主体进行责任考核,确保帮教工作的有效性。

2、建立“卡”、“帐”管理,把“三违”帮教工作作细作实。一方面为使“三违”帮教工作做深、做实,既要注重结果的考核,又必须强调过程的管理,为此专门设计建立“三违”人员联动帮教卡、党员包保联系卡,“三违”帮教工作台帐。做到日常信息交流沟通灵,月底考核兑现清。另一方面支部根据联系卡和日常掌握的信息相互对照,加强过程控制,结合帮教转化结果、“三违”发生的种类、数量,和大家一起进行分析诊断“三违”发生的情况、特点,及时调整帮教工作思路,制定针对性措施,保证帮教工作的有序开展。

3、针对职工违章特点,结对帮教促进“三违”职工转变。为保证帮教效果,支部还通过“一帮一”、“多帮一”、“谈心谈访”等不同形式进行结对帮教,做到从思想上教育、心理上疏导、情绪上化解、家庭上关心、生活上关照,切实增强安全教育的针对性。通过安全技术教育培训、“暴光”惩戒、现身说法、以“违”示警等方式,强化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及危害性的认识,帮助他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促进他们自觉遵章守纪,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二、经常的安全思想教育是职工帮教的关键

1、安全教育是安全生产的“生命线”。要强化职工的安全教育,就要把“安全第一”当作首要的价值取向,提出明确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精心组织安排,使安全教育能促进职工的安全意识养成。

2、广泛的安全教育的内容是安全生产的保证,能极大提升了职工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安全教育即要学习专业性的安全知识,提高职工的整体安全素质。安全教育还要用灵活的教育形式增强职工的感官认同度。

3、反思、讨论是对职工安全教育的强化。我们知道身边的事故案例对人的冲击力最大,因此,通过组织职工对事故经过进行分析,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讨论事故给我们哪些警示?应吸取哪些教训?要采取哪些措施?注重哪些薄弱环节?还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从自身找差距,使每名職工都能深入思考自身的安全,变一人抓安全为人人重视安全,人人保安全。

三、用示范、引领强化职工的安全行为

1、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上的责任意识。要做好安全工作,领导首先要重视安全,要在工作中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注重防范。通过安全管理规范职工操作行为,提升操作防范措施,严格责任追究力度,坚持贯彻执行 “三不生产”,“四不放过”等规定,以及加强劳保用品防护,使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引导、促进职工的安全行为。

2、充分发挥党员在包保工作中的带头示范作用。支部要仔细研究和划分每个领导、党员的责任区域,做到了岗位、专业、责任三个结合,做到包保人在岗位、专业上发挥示范作用,用个人在岗位 上的标准作业成为职工仿效的样本,带动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党员在包保工作中还要做到“四个知道”(责任区设备和装置的运行状况,责任区每个职工的安全技能和精神状态,责任区安全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责任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六个到位”(安全教育到位、制度规程到位、防患意识到位、隐患整改到位、预警制度到位、管理责任到位),更好发挥基层党员的包保作用。在对经常违章的“三违”大王,要在联动帮教的同时,党员采取结对帮扶,做到党员“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身上有考核”,从而保证一般违章人员不再违章。

3、强化安全理念渗透和安全操作行为养成。无论是安全思想教育、岗位技能培训、“三违”人员帮教转化,其目的和意义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活动。因此,要职工教育中要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思想、安全理念成为广大职工群众认同和接受的价值观,使公司安全法规、制度、规程入心入脑,成为职工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工作主动抵制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从而让安全行为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以人为本,让“三违”职工感受到亲情和关怀

1、对待不同的“三违”人员要使用不同的帮教方法。帮教工作要使“三违”职工接受和认同,并取得帮教效果,就要根据不同的违章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对凭“经验”办事的麻痹人员,通过日常的心理疏导,采取定期开展思想访谈、讲案例等方式,讲安全利弊,讲三违后果,使其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那些不爱参加安全技术学习,培训时开小差,考试时靠抄答案而蒙混过关,工作中得过且过的职工,要采取脱产培训等方式,强化他们的安全思想教育与业务技术学习,使之懂操作规范,知作业标准,明防范措施等。

2、要注重发挥岗位青监员、群监员的监督保障作用。企业生产的各个方面、任何环节细微的疏忽、纰漏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安全生产,群监员作为班组的成员之一,是职工安全监护的坚定战友,日常工作中对班组员工的违章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更容易被职工接受,发挥好他们在岗位操作中的安全监督作用,是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拾缺补漏,他们了解生产环节的第一手资料,能揭示了一些比较隐蔽的问题,查处一些被其他部门忽视的隐患,他们既能揭示安全生产中的“暗点”,也能宣扬工作中“亮点”,如开展群监员谏言活动,参与车间安全工作讨论等活动,都能极大的调动了职工自主管理安全的积极能动性。

3、人性化的“三违”帮教体系是职工转化的动力。对待企业生产中的“三违”现象,通过充满亲情化、人性化的帮教,让“三违”职工迷途知返,让安全防线更加牢固才是目的。有职工坦诚地说:“有时违章是不经意间发生的,并非明知故犯。因此,我们在工作还可以对转化成功的职工进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如对经过联动帮教转化为“安全标兵”的进行一定的奖励,使“三违”职工深刻的认识到,在安全上严格要求是为职工的家庭幸福着想,无论是经济处罚还是行政处分都只是一种手段,

4.街道安置帮教工作制度 篇四

为切实做好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制度。衔接工作制度

1、街道安置帮教工作站接到通知后,应当在三日内通知刑释解教人员所在村(居)委会安置帮教工作小组及刑释解教人员家属,并动员家属尽可能亲自将刑释解教人员接回,必要时安置帮教工作人员可与家属随同前往。

2、对监所部门派人送回住地的刑释解教人员,帮教人员应主动与公安派出所联系,尽快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联防联帮措施。

3、安置帮教工作站在刑释解教人员回到原籍后五日内,应详细掌握服刑在教期间的情况,记录在案,填表归档,签订安置帮教工作责任书。

4、对有重新犯罪可能,监所部门通知并派人送回的刑释解教人员情况的掌握不能超过三日,登记为重点帮教对象。

5、协助和督促刑释解教人员在一周内到原户籍所在地办理入户手续。

6、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不到公安派出所报到入户,时间超过二十日的,应在耐心动员的同时,必须向户籍所在地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帮教对象登记建档制度

1、安置帮教工作站(组)从接收刑释解教人员之日起三日内,应摸清其服刑在教期间的表现情况,同时填写本人基本情况登记表,同监所部门发放的通知书一并存入个人档案。

3、建档要求:一人一档,认真填写各项内容。帮教工作联系会议制度

街道办事处安置帮教工作站每半年召开一次。

会议主要内容和任务:一是汇报安置帮教工作开展情况,各成员单位、各有关部门作用发挥和相互配合情况;二是总结通报安置帮教工作情况;三是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计划;四是对重点区域、有重新犯罪可能的刑释解教人员指定帮教责任人,落实帮教防范措施

谈心谈话记录制度

1、安置帮教小组每季度找刑释解教人员谈心一次,了解他们的思想转变、生产劳动及生活等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有的放矢地开展帮教工作。

2、安置帮教站每半年要与安置帮教小组一起召开一次有关刑释解教人员座谈会,接受他们的意见,听取他们的合理化建议,了解他们释放后的情况,进一步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跟踪考察制度

为及时掌握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的情况,进一步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安置帮教工作站每半年(帮教小组每季度)对本辖区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一次全面考察,并做好记录,存入个人档案。

检查考核制度

街道办事处年终对村(居)委会、社区及辖区单位进行一次检查,检查考核内容:

1、机构是否健全,协调作用发挥如何;

2、制度是否完善,具体落实怎样;

3、档案材料是否齐全,记录是否清楚完整,是否按要求建立“一人一档”;

4、安置帮教工作是否真正落实到位,有何新的做法和典型事例。

政治法律学习制度

1、建立政治学习制度。安置帮教小组每季度不少于半天,认真组织刑释解教人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胡锦涛主席“八荣八耻”理论和时事政治以及涉及安置帮教方面的有关政策与规章,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增强他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法律、法规培训,每季不少于半天,从而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防止和杜绝重新犯罪。

3、定期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

一、两门实用技术,检验其学习效果,并将考试成绩存入个人档案,作为就业参考。

帮教安置目标管理制度

1、通过耐心细致的帮教工作,使刑释解教人员逐步改邪归正,重新做人,改好率达到95%。

2、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技能培训工作,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安置,使他们生活有着落,就业有门路,安置率达到90%。

3、通过做好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5%以下。

4、安置帮教工作站(组)针对帮教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三帮一”、“二帮一”的方法进行帮教,也可以选择一些表现好的刑释解教人员与表现差的结成对子进行现身帮教。

统计报告制度

1、安置帮教工作站按照上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的具体要求逐级上报。

2、报表要求:字迹清楚,内容完整,数字准确,按时上报。

家访回访制度

安置帮教工作站每季度对本辖区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一次家访,安置帮教工作小组每月进行一次,对于重点人员随时进行家访,并认真做好记录。

帮教管理制度

1、法制教育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结合,使刑释解教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2、普遍帮教与重点帮教相结合。

3、组织帮教与家庭帮教相结合。

4、正面教育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教中帮,帮中教,为刑释解教人员排忧解难。

帮教管理要求

各级安置帮教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对刑释解教人员实施安置帮教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做到:

1、“三个不”: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旧罪过;

2、“四个一样”:政治上一样对待、经济上一样支持、工作上一样信任、生活上一样关心;

3、“八清楚”:住址清楚、犯罪性质清楚、释放时间清楚、家庭状况清楚、经济条件清楚、思想动态清楚、处出活动清楚、交往人员清楚;

4、“四知道”:知姓名、知住所、知罪错、知工作单位;“五熟悉”:熟悉家庭成员、熟悉社会关系、熟悉现实表现、熟悉从事职业。

5、对外出务工人员要有专人负责联系,做到底数清、动向明、不脱管、不漏管。

撤销帮教制度

1、属于刑满释放的归正人员,帮教期限为五年,属于解除劳教的归正人员,帮教期限为三年,特殊情况除外。

5.安置帮教制度 篇五

一、安置帮教小组负责学校劳教释放人员,监外执行五种罪犯(缓刑、管制、保外就医、剥夺政治权利、假释和暂预监外执行)的安置帮教工作。

二、对两劳释放人员实行二帮一的方法,每季回访一次,并做好回访记录。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尽力做好安置工作。

三、协助公安机关做好监外执行罪犯的监控和管理工作,落实一名帮教人员实施帮教。

四、定期对刑满释放人员和监外执行罪犯进行法制教育,每季度集中学习不得少于一次。

五、要随时掌握帮教对象的活动情况和思想状况,发现新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六、向镇政府综合治理办公室汇报总结情况。

6.帮教工作总结 篇六

一、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家访,赢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要想学生进行转化,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配合。由于我和家长原来就认识,所以平时电话和短信联系都比较方便,通过电话了解家长、了解学生,了解更真切的学生在家表现和个性心理特征。每周六我会与家长定期交流学生在校情况,指出优点、缺点,指导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同时也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等状况,这样做到互通信息,全方位的了解学生,这为学生的帮教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通过多种途径全方面进行帮教。

作为一名任课老师,同时又是一名德育导师,要帮教的工作就很多。根据她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帮助她树立学习信心。期初谢小星因学习困难和压力大,出现厌学和逃学的现象,我和班主任、家长及时做好她的思想工作,让她知道人的一生本来就有很多困难,关健是我们如何克服困难,况且现在是信息化社会,人没有知识就要被社会淘汰。通过课后谈心等她慢慢地对学习有了一定信心。其次要想“导”好学生,最主要的是落实在课堂。作为任课老师要在课堂上对所“导”的学生要“关心”,兴趣是最大的老师,让学生愿意让你导,就先要让他喜欢听你的课,喜欢你这一学科,所以在课堂上,我经常叫她回答相对简单的问题,让她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师生感情,缩短心理距离,以情动人,适时引导,这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三、放下架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我经常性与她谈谈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话题,让她感觉到老师无时无刻都在关心着她,对学生的关注要持之以恒,对她做得好的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和鼓励,当然对做得不好的也要及时批评,并督促改正,要有耐心,不要怕反复。尊重学生是教育的第一要义,只有尊重受教育者才能教育人。让学生获得自尊,也就懂得尊重别人,要在惩罚中让学生领悟责任。

四、困惑及努力方向:

7.帮教工作制度 篇七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担任一个普通班级的班主任期间,班级总人数59人,单亲学生人数15人,单亲率25%。作为女教师,我更关注单亲学生的成长问题。15名单亲学生中,有两名女生情况特殊又复杂。本文仅以两名女生的问题情况、问题产生原因、帮教心得,与同行探讨。

案例1。小翼(化名)兄妹两人,生活在知识分子家庭。父母离异,哥哥随父亲,小翼随母亲。但是哥哥意外死亡,母亲将儿子的死归咎于父亲,对小翼学习希望值很高。可是小翼体质较弱,自小时常缺课,各科基础薄弱。同时,她母亲有神经衰弱,并有轻度洁癖,对小翼在某些生活细节方面过度要求。所以,小翼每天心理压力很大,学习没有成就感,并且不愿意与母亲多说话,处理事情有时更愿意与朋友商量。遇到大型考试,心理焦虑的小翼有时不愿意晚上回家与母亲住,去外婆家过夜。她母亲多次子夜时分打电话给我,让我劝小翼回家。

小翼问题产生的原因。1父母离异对孩子心灵上的冲击和创伤难以愈合。2儿子意外亡故后,母亲心理和情绪的无法平复,精神防御机制过度,而将儿子过度“合理化”,并将这种想法强加给女儿。3母亲对女儿的过高期望,以及生活细节的过度要求,让孩子无所适从,心理受到压力。

小翼的帮教过程。1用心倾听,用心交流。先做聆听者。小翼的母亲觉得自己独自抚育孩子,十分艰辛不易,孩子却不知珍惜,学习成绩不好,无法实现上名校的希望。小翼明白自己基础课程薄弱,无法正常跟随老师的上课进度,高一的学业水平考试四门科目差至极点,母亲的“高考名校”期望在小翼看来如镜中花、水中月般缥缈。再做连心桥。耐心听完他们的内心想法,跟母女双方分别沟通。希望母亲不用苛刻的要求,束缚孩子。比如太过清洁,校服天天洗的问题。希望母亲能够听完孩子想说的话。帮助母亲看清孩子的现实情况。对于母亲无法释怀的丧子之痛,我用温情法,用女儿的身体体弱多病跟母亲协商,多把注意力放在女儿的身体健康上。进而促进母女相互关心,平和交流。2激励机制,逐渐帮助小翼找到成就感和认同感。小翼自然科学类学科很弱,但是文学功底厚实,文化素养高,喜欢写作,时常在文学网站撰稿,而且写得一笔好字。于是,她成为班级宣传组骨干,在出黑板报时实现她的成就感。鼓励她将自己发表稿件的网址分享给同学,让同学给她认同感。在校运动会中她写了大量的稿件投送校运会广播站,为班级加分很多,在班级总结会中及时表扬,增加她的成就感。

通过三方的努力,小翼的成绩有所提高,能够与母亲和睦相处,在高中第一次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试4门功课,仅一门没有通过测试。成绩出来后,小翼母女都很开心,心理上有了成就感,对未来充满信心。

案例2。小丹(化名)的父母在她五岁时离异,她跟随母亲。母亲和父亲都曾对她有过责打,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有时可见小丹身上的淤青。小丹有时报喜不报忧;有时说谎话,用谎话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害怕老师和家长联系。师生沟通或与同学沟通,如感觉对方不信任自己时,小丹则会情绪暴躁、有时会有自虐。与男生交往过密,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母亲望女成凤的想法很难实现。

小丹问题产生的原因。家长对孩子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家庭暴力,让家庭失去温暖,孩子无法在家寻得安全感,缺失的安全感会以早恋的方式得以补偿,所以,小丹会与男生交往过密。同样,没有安全感,为了达到避免暴力伤痛,小丹会说谎话,更害怕学校老师与家长联系。所以,她会出现上课注意力分散,焦虑烦闷,惶惶不可终日,畏惧考试,学业荒废等表现。

小丹的帮教过程。1心细观察。每天多关注小丹的情况,不用随时跟她聊天说话,从旁观察,注意她的表情神态和与其他同学、老师的交流情况,避免小丹情绪失控。2用心交流。小丹心情烦闷时很希望找人倾诉,耐心听她将自己想说的事都说完,听完之后再慢慢地引导她放下心中压力,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尤其是考试前后,小丹的不自信和过度忧虑,有时会在放学后跟我诉说两个小时。逐步引导孩子完善正确的人生观,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挫折。真诚对待同学,自然会有同学真诚回报,不必用谎言达成短时的趋利避害,诚信做人,诚信做事。3密切家校联系。小丹的问题,除自身原因外,母亲的原因也很重要。我主动打电话与她母亲沟通,劝解她与孩子交流时,多用心,少动手。小丹已经15岁了,如果简单粗暴,很容易激化孩子产生过激行为,如果小丹离家出走或者寻短见,母亲将是最伤心的。从而让孩子感受到家庭应有的温情和温暖,减小孩子对他人的过度依赖,慢慢帮助孩子脱离早恋。帮助她了解小丹的真实学业情况,面对现实,帮助孩子制定适合自己的循序渐进的学习目标,让孩子找回对学习的兴趣。

小翼和小丹两名同学,只是众多单亲问题学生中的两名。而问题学生是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遇到的现实问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两大环境:一个是家庭,一个是学校。每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可能就是一个有问题的家庭,老师能做的是用心倾听,用爱回复,帮他们营造一个调整的空间,找出问题产生的多维原因,逐步找到应对策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乐观积极地面对今后的人生。

8.“三违”帮教十结合 篇八

一是“三违”帮教必须与学习《劳动法》、《工会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安全生产法》相结合,在工作中做到遵章守纪不蛮干。

二是“三违”帮教必须与安全周、安全月、百日安全无事故等阶段性安全活动相结合,与组织安全演讲、案例分析、工伤人员现身说法、安全监督、安全演习活动相结合。

三是“三违”帮教必须与规范岗位人员的操作行为相结合,才能使工人有章可循。

四是“三违”帮教必须与现场管理、质量标准化相结合,要用现场的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引导职工举一反三,使之认识到日常管理和安全生产的重要关系。

五是“三违”帮教必须与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特别是通过个别谈心的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真正认识到“三违”的危害性,根除“三违”。

六是“三违”帮教必须与亲情教育相结合。家人的提醒和劝戒, 可引起职工感情上的共鸣,较之单位领导的教诲和告诫,有着更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职工违章行为的制止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七是“三违”帮教必须与严格的制度考核相结合。没有制度不成方圆,如果因为人情、经济条件等因素放弃考核,那么“三违”帮教就会事倍功半,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八是“三违”帮教必须与为职工排忧解难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职工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克服心理障碍,才能使职工心服口服,帮教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起到作用。

九是“三违”帮教必须与部门工作相结合。“三违”帮教是企业安全管理大事,党政工团必须积极参与,齐抓共管,才能真正达到杜绝“三违”,减少事故,稳定发展,建立平安矿区的目的。

9.留守儿童帮教制度 篇九

管 理 制 度

一、学校建立学校行政、政教处、教导处、共青团、班主任共同参与的“关爱心灵”工作小组,对“留守学生”在各方面给予帮助,为留守学生送去温暖,让留守学生“回家”。

二、建立 “留守生”的专项档案,指定由班主任负责管理。

三、学校全力营造“家校园”的人文环境,不仅在学校管理上建立起人性化的、弹性的管理制度,同时坚持开展了“教师与学生一帮一结对子”、“学生与学生一帮一结对子”活动,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定期家访。在心理上给予关爱,生活上给予照顾,学习上给予指导和帮助,为“留守学生”营造一种“家庭式”的校园氛围,让“留守学生”充分享受来自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四、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心灵关爱”,老师尊重、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善待学生,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敢于并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形成真诚的人际关系,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五、营建“留守学生”的心灵港湾。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爱不断植入“留守学生”的心田。

10.帮教工作计划 篇十

二、学生名单

三、学困生形成原因情况分析 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问题学生较多,主要表现在

1、农村学生家庭条件较差,对子女教育投入相对较少;

2、家长长时间在外务工,家庭缺少温暖,子女受关心不够;

3、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子女的教育缺乏合适的方法;

4、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有些学生好动、好玩,精力不集中或者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有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纪律松散,因而厌学。

5、非智力因素。不少聪明的学生怕吃苦,怕经受挫折,经受磨难,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一遇挫折就一蹶不振,丧失信心与勇气,甚至产生变态心理,总认为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自己万事不如人,于是破罐子破摔,自己不学,也不想叫别人学,最后走进“双差生”行列。

四、转化学困生措施

转化后进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帮教档案。及时填写特别问题学生档案(问题学生登记表)与问题学生日常思品考核手册。

2.掌握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在较短时间内要熟悉帮扶对象的思想、学习、性格等方面的优缺点。

3.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到每节课至少提问每个问题学生一次,给他们更多的发言的机会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即使他们答错了,也要以鼓励代替批评。

4.每周调研一次,从与其他学生交流的中间获取一些有关问题学生的近期表现,及时了解掌握问题学生的进步状况,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获得信心。

5.每周至少与问题学生亲切交谈一次,了解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存在的现实困难和问题,并给予耐心、细致地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促使他们进步。

6.每两周与问题学生家长进行电话交流一次,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掌握学生在假日里的家庭表现,与家长达成共识,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使家庭与学校协调做好学生的教育。

7.在日常活动中,要多给问题学生创造发挥自身特长的机会,使他们在积极的表现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不断增强自信心。

8.要经常地与其他教师进行联系,了解帮扶对象在其它课上的表现,并及时将学生在该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该科教师沟通,与其协同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11.企业禁毒教育与帮教转控 篇十一

为什么要加强油田企业禁毒教育

抓好禁毒工作是油田企业履行三大责任的需要。油田员工队伍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履行好“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是油田企业职责所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企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抓好禁毒工作是维护油田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需要。对于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油田企业来说,高危环境作业下的员工在工作时间吸毒或毒瘾发作,后果难以想象,因此做好油田企业禁毒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拒毒防毒能力,对于提升企业队伍的战斗力有其重要作用。

抓好禁毒工作是维护油田员工切身利益的需要。油田企业中青年人占很大比例,平时文化生活又相对单调,如果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做得不到位,员工很容易被“拉下水”。作为油田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加大禁毒教育力度,做好吸毒员工帮教、监管,使员工远离毒品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做好油田企业禁毒宣传教育做好统一部署,形成禁毒宣教活动有效机制

做好总体部署,建立可行性操作方案。一是将禁毒工作纳入油田党委日常管理,确立长期工作目标,制订可行方案。二是制订教育计划,明确分工。三是制订进基层、进班组、进岗位、进家庭、进场所的工作计划,推动禁毒工作的蓬勃发展。抓好落实责任,建立组织保障机制。一是成立由企业综合、工会、团委、人事、纪检、企管等部门组成的禁毒委员会,建立有效机制,落实各部门责任。二是建立宣传组织机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总结阶段性工作。三是构建禁毒宣传教育网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教育网络格局。做好协调配合,建立有效运行模式。第一,密切与公安禁毒教育部门沟通,掌握动态信息,指导禁毒工作开展。第二,明确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综治部门负责牵头指导,党政工团具体组织实施运行机制。第三,坚持把创建“无毒厂矿”工作与三基工作、创先争优、青年文明号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突出宣教重心,强化禁毒宣教实效性

立足领导干部加强宣传教育。基层领导干部禁毒意识的强弱是企业禁毒教育和“无毒厂矿”创建活动成败的关键,禁毒工作基层领导干部应当教育先行。发挥媒体网络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利用油田系统内部有线闭路电视、局域网络优势开辟禁毒宣传专栏扩大宣传覆盖面。利用节假日重点加强宣传教育。立足青年群体加强宣传教育。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演讲比赛活动,积极占领团员青年的思想阵地。

注重文化搭建,坚定禁毒宣教活动的导向性

着力打造完善的文化阵地。在员工集中生活区建立文化广场,建立油田企业的社团、协会和体育文化俱乐部,搭建员工健康的生活平台。积极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建立基层阅览室、员工之家、文化站等基层文化场所,举办各种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节、文化周等文化艺术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理念和科学文化知识,通过文化引领,活动带动,在精神领域筑起一道拒毒“防火墙”。广泛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挥油田企业文体协会和文化骨干的带动示范作用,广泛开展员工喜闻乐见的各种大众文化体育活动,培养员工健康生活理念,使员工远离毒品。

如何做好油田禁毒工作及涉毒人员帮教转控

加强管理,严格考核。第一逐级签订禁毒管理责任状,对各级党组织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对单位员工涉毒活动知情不报、放任不管,或对发现涉毒活动不制止、不查处的,严格进行考核。第二,制订员工涉毒行为处分规定,对有涉毒行为的员工依据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第三,建立健全单位包员工、党组织包党员、家庭包成员的“三位一体”监控帮教体系,制订吸毒员工的帮教率、新吸毒员工滋生率、戒毒员工复吸率各项工作指标和考核办法,定期组织吸毒人员进行吸毒检测,严格监管。

协调配合,真情转化。针对曾经吸毒的群体,在做好结对帮教服务的同时,油田企业应当坚持与公安机关、社区街道经常沟通配合,把强制戒毒、社区戒毒、企业关怀和家庭关爱结合起来,让吸毒人员切实感受到企业和家庭的温暖,使其最大程度地受到感化,控制复吸,成功戒毒。

建章立档,跟踪帮教。要确保禁毒人员转化工作落实,就要本着人对人、面对面、手牵手、心连心的人性化原则,开展真心感召、热心融化、耐心劝导等帮教活动,并建立单位内部涉毒人员跟踪帮教档案,每年一档,档案包括涉毒人员的帮教成员名单、帮教措施、帮教活动记录等内容,推进帮教转化工作的开展。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油田保卫部)

(责任编辑:胡 正)

12.帮教工作制度 篇十二

一、原因分析

体育课中的“学困生”形成原因按照类型可分为因社会、家庭、学校、课堂及个体等因素影响而形成行为偏差,具体分析如下。

1. 家庭因素。单亲(离异)家庭:因父母离异家庭破裂,学生失去了家庭温暖,缺少关爱,造成心灵创伤,感情失落,自暴自弃。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溺爱或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学生产生放任、逆反、对抗情绪和行为。

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或隔代教育,学生善生自卑心理,或缺少有效的管理,导致行为习惯差。

2. 学校因素。同学的孤立;同学的嘲讽,导致其缺少了健康成长的“土壤”。

教师影响:学生的向师性现象,受到教师不良行为习惯影响。

3. 社会因素。不良环境:社会上游戏厅、网吧、卡拉OK等娱乐场所的影响。

交友不当:不正当的交友,染上社会恶习。

4. 个体因素。个性张扬、爱出风头、哥们义气重、在学校称王称霸。

缺乏自信:由于肥胖或者别的身体原因形成对自己的不自信。

5. 课堂因素。学风不正:纪律松懈、风气不好的集体影响个体行为习惯。

同学不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现象,受行为差、问题多的学生影响。

恃强凌弱:自我感觉强大,欺负弱小同学。

二、究其原因,制定解决方案

例1:我校二年级“学困生”高同学,由于他身材肥胖活动不灵活,在平时体育课教授柔软性协调性内容时,他所做的动作经常是班级学生取笑的对象。久而久之,该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变得不积极,经常会扰乱正常的体育教学,在自由练习新技能环节时会骚扰和推打旁边同学。

策略: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林丹是世界级的明星,全国人民为此而骄傲。“学困生”也有他们“明星”的一面。学校每次体育比赛都是这些“明星”们展示自己的舞台,他们绝对是舞台的主角,也是其他学生心中名副其实的校园体育明星。

帮教这类“学困生”时,就要充分运用其“明星”效应。一方面,用体育界的明星,如林丹、姚明、刘翔等人的个人事迹进行引导,激发差生的崇拜热情,提高他们转化的内驱力和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在校园中发挥出其“校园明星”的影响力,让其负责组织和管理相应的体育活动和比赛,积极引领全体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他们在组织和管理中能够得到以体验和锻炼,增强自信心,在“明星”光环的影响下产生较强的自我约束力。同时也够提高他们在学生间的公信度,方便其融入学生之中去,逐渐转化自己行为偏差的状况。

例2:“学困生”陈同学是我校的六年级学生,该名学生对文化课学习不积极,而对各类运动项目则非常热爱,在学校也加入了校业余田径队,经过几年的体育训练,进一步提升其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在他的带动下,部分学生和他成了“兄弟帮”,他自己成了这个帮的“大哥”,这个小团伙不断扩大规模,在校内外恃强凌弱、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笔者深入各学校了解到许多学校都存在这样的小团体,主要领头者都是体育生。形成团伙的“学困生”经常发生逃课、敲诈、打群架等问题,让其他学生对他们避而远之,让任课教师头痛不已,更让学校教学工作无法正常运作。

策略:这类“学困生”文化课学习不积极,但是对体育运动却很感兴趣,更有着很好的运动成绩,“因材施教”则是他们最好的“治病良方”。由于这类学生除了体育课上和体育教师有接触外,在校业余田径队上也和体育教师接触。所以此类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教师是体育教师。同时这类学生在体育项目上获得了很多的荣誉,赢得了学生的尊重。所以这类学生比较听、学、模仿体育教师。针对这类学生,体育教师一定要加以重视,通过言传身教,逐步让他们“近朱者赤”,积极向上。并且在日常的上课、生活中可以适当渗透体育精神,潜移默化地完成对此类“学困生”的帮教。

例3:王同学是六年级“学困生”,父母离异多年,从小缺乏母爱的他性格孤僻、暴躁、难以沟通,行为怪异。经常与任课教师、班主任发生严重的言语冲突。经了解,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已经无法对其实施有效的管理和帮教。学校政教处介入管理,也收效甚微。受到过学校处分,但其依旧我行我素,不服从班级、学校的管理,只服从训练队教练的管教。

策略:如果说班主任是这个班级的家长,那体育教师就是这些“学困生”的家长。这是由于“学困生”是文化课中的“捣蛋鬼”,破坏课堂纪律、影响他人学习、喜欢做小动作。学习成绩通常与班级其他学生相差甚远,是文化课教师眼中的“坏学生”。而对于体育教师来说,这类学生活泼好动,反应灵敏、掌握运动技能快、活跃课堂气氛、是体育课中的积极分子。所以,此类学生容易对体育教师产生好感,并与之成为朋友。对于这类学生,我们要主动和他们探讨他们喜欢的话题,成为能一起“吃喝玩乐”的朋友,然后通过各种方式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

三、总结与反思

13.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 篇十三

社区矫正工作:

截止2011年10月24日,桃源司法所共接收社区矫正人员4人,其中假释1人,保外就医1人,缓刑2人,司法所定期组织社区矫正人员集体学习,每月矫正人员向司法所呈交本月思想汇报,司法所定期电话了解矫正人员思想动态,截止今日,矫正人员无不良动态,思想情绪稳定,生活稳定,能很好的完成司法所的安排,服从司法所管理,能很好的融入社会。

安置帮教工作:

上一篇:国旗讲话讲究卫生下一篇:教师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