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美术素描教学质量的途径

2024-10-07

提高高中美术素描教学质量的途径(通用11篇)

1.提高高中美术素描教学质量的途径 篇一

《素描—衬布的画法》教案

制作人:

审核:高中美术备课组

使用时间: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的教学,让学生理解衬布的结构和颜色变化,把握衬布的处理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把握衬布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设计

1、导入:首先,我们欣赏一些衬布的照片和相对应的素描作品,观察分析素描作品是如何表达真实的衬布的,关键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立体感、颜色、质感、图案......考虑到考试的衬布一般作为次要静物处理,我们这一节课着重讲解分析其立体感和颜色。

2、那么怎样在画面当中表现出衬布的立体感和颜色?(学生讨论回答)

——根据结构找出明暗交界线,区分开明暗部;根据画面对比处理颜色。

3、示范讲解

(1)、构图,拉造型:在画面找准位置,用直线概括拉出衬布的造型(注意线条的穿插、虚实)。

(2)、观察其造型结构,找出明暗交界线、投影(注意虚实、形状)。

(3)、铺暗部、投影(注意两者的轻重之分)。

(4)、统一铺颜色(根据画面需求,对比黑白灰)。

(5)、擦(可用纸笔或纸巾)画面,先擦暗部和投影(强调明暗交界线、卡点),再均匀擦全部衬布。

(6)、刻画,在擦过的衬布上铺上线条(注意疏密、轻重、虚实)。

(7)、调整画面。

4、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5、评价学生作品。

2.提高高中美术素描教学质量的途径 篇二

关键词:中学美术课,素描教学,专业技能,教学方法

对于“素描”这个词, 我们并不陌生, 在近年的各类美术考试中尤为常见。作为一名普通的美育工作者, 我谈谈自己对中学美术课素描教学的一些想法。

首先, 素描不是单纯的描绘物体形象, 它能体现出作者的思维观念和艺术情感, 所以它是一种细腻而又亲近的艺术, 准确而又概括、生动而又深刻地反映对象。它把思维和观察的过程凝结起来, 在多数情况下依靠变形、夸张摒弃的手法给予单纯的物体以必要的丰富和强调。任何一个著名画家都是从素描起步的, 素描是一切画种的基础。比如十五世纪意大利著名的绘画大师达·芬奇, 他从小就练习素描, 他的老师曾让他反复地画“鸡蛋”, 来锻炼他的耐心和观察能力。立体派创始人———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成名作品虽然奇形怪异, 令人匪夷所思, 但他在未成名前, 依然是画室中一名研究画线条的学生, 他的素描作品线条细腻准确, 形象具体而真实, 是不可多得的杰作, 充分显示出深厚的素描功底。有了深厚的素描功底, 在绘画创作中才能得心应手地描绘任何物象。今天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好素描, 一是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 二是应有科学的教学方法, 使技法和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一、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 应让学生本着写实研究的态度从几何石膏体学起。

素描是一切美术造型的基础, 在素描训练中掌握正确的方法, 进行严格系统的训练, 才能达到逐步提高的目的。中学素描训练虽然受时间、场所等众多因素的限制, 但如果安排合理, 即把课堂教学、课外写生、速写和临摹有机地结合起来, 同样也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素描训练是从简到繁、由浅入深融思维和创造于一体的造型过程。初学素描时, 学生由于缺乏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理解, 尽管他们有正确的视觉感受, 但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往往不能正确地分析形象的特征、结构和内部联系, 缺乏整体观念, 喜欢钻入局部, 结果是费力不讨好。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 肯定优点, 指出存在的问题。为了使学生养成整体观念, 正确了解物体的内部结构, 教师可通过石膏几何模型分层次讲解物体的基本组合, 如:用圆柱体的构成分析杯子的结构, 用球体和锥体组合梨的结构, 等等。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 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 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有不同的侧重而已。我认为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本着现实主义的原则, 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 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根据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 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学生的主观感受应依据客观物象并受制于客观物象, 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

在素描教学训练中要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我不主张在素描基础练习上, 采用变形的手法, 在打基础的阶段, “变形”容易养成主观随意的习惯。但并不因此反对有些素描对物象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强调乃至合理的夸张。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主要的, 但学生的主观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现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观感受是来源于客观物象的, 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

二、在素描基础教学上应抓住两个主要环节:整体———局部, 局部———整体, 保证学生不脱离严格训练的轨道。

在素描教学中, 要注意物体的轮廓准确和画面的整体性。要求轮廓准确是避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办法, 造型似是而非是初学者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作画时应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绘画作风。这里所说的轮廓准确并不是说要在素描的第一阶段就细抠局部轮廓。在绘画的第一阶段打轮廓时应从整体关系入手, 做到构图恰当、比例准确、要点鲜明、形象明了就达到目的了。此外, 在素描训练过程中, 应当要求学生在每一阶段都不断使轮廓更精确, 特别是要求学生不迁就轮廓的错误, 那种明知有错而凑合了事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在基础训练中老是犯轮廓不准的毛病, 就不能获得物象结构的知识, 就会造成不善于敏锐准确地表现物象特征的缺陷。

注意整体是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的一种方法, 这个方法掌握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作品质量的高低。因此,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技法时, 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 它与学习成绩的优劣和进度的快慢有着直接的联系。

初学者在作画时, 往往是盯住一点而忽略全局, 目的是看清楚那个要画的局部, 并不作全面考虑, 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看局部的细枝末节而看不到整体的情节气势。这就要求学生在开始完成一份素描作业时, 要根据对物象的观察和感受, 对习作的整体效果有一个设想, 就像导演拿到剧本就应该在思想中形成这部戏或这部电影的整体“视像”一样。

整体观察是造型艺术的根本法则, 它的实质是便于比较。学生能否把所要刻画的物象整个控制在自己的视域之内, 在处理局部时能否考虑到整体, 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提示和强调的重要方面, 要让学生养成整体观察的习惯。强调整体并不代表忽视局部细节的深入刻画, 整体和局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并不存在纯粹的“整体”, 整体的丰富性有赖于对局部的深入刻画。

整体—局部—整体, 习作练习时的整个进程大致是这样, 但在深入描绘各个局部的过程中, 自然会形成很多小的阶段。在每一阶段都要考虑整体, 并为掌握整体而调整整个画面, 使每个阶段停下笔来都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因此, 掌握整体是对局部而言, 在一定阶段必须把主要精力用于刻画物象的整体性特征。

三、授课时教师应本着“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简到繁, 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素描训练。

要想使学生学好素描, 教师在教学上就要有长远的总目标。为了打好坚实的基础, 学生习作应以长期作业为主, 这样便于领会教师的指导, 有利于深入理解, 反复校正和进行探索。教学上的严格要求也主要体现在长期作业中。教师要向学生说明长期作业的重要性, 对各种不良倾向要及时加以纠正。同时, 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业作为辅助, 临摹在课堂教学中最为普遍。通过临摹, 可以学习前人的技法, 掌握较规范的方法步骤和处理画面效果的手段。在临摹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克服简单的描摹, 严格按照绘画的步骤逐步深入。有位大师说:“作画要有信心和毅力, 在你的意识中应明确地培植那种炽热的欲望, 你必须懂得大多数的想法来自于铅笔的另一端, 而不是笔尖。”平时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画一些小速写。这种速写时间短, 要求只画出基本形体、动势、比例和结构, 不要求画得十分完整, 它可以直接对物写生, 亦可根据记忆进行默写。无论室内室外、人物还是景物, 画起来都比较方便, 只要勤学苦练就能提高绘画水平。

习作的质量还取决于观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 取决于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因此,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 如: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使他们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以及它们的主张和特点。这样能够使学生扩大知识面, 开阔眼界, 有助于提高绘画水平。在教学中常会看到一些学生在基础还未打好时就追求风格、流派, 教师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和纠正。要让学生认识到:没有浑厚的基本功作基础, 单纯地去追求某些风格、流派的做法是有害无益的。因为学生不仅要具备照着物象摹写的能力, 而且要培养自己的理解、记忆和想象能力, 这样才能真正具备全面的造型能力。

四、在教学中, 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有的学生开始画的时候积极性很高, 新鲜感强, 观察力也比较敏锐, 但经过一段时间后, 观察力多少有些迟钝, 不能保持一种清醒和整体的感觉来检查画面的表现效果。而有些学生则急于求成, 时间一长就“画烦了”。这时, 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 在画面最后的调整阶段应认真对待, 感到有不妥当的地方, 一定要认真找出原因, 下决心把它修改过来。素描习作的调整修改应本着整体的原则, 反复分析研究, 反复比较, 理解形与神的关系。要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时那种新鲜强烈的感觉来检查画面效果, 找出画面与物象之间的差距, 检查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组织结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主次虚实是否有序。这些因素的调整, 会使画面虚实得当, 所画的物体完整而具体。

五、在素描训练中,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这里所讲的表现能力是:在素描训练时, 应当要求学生用对物象的深入观察和自己的感受, 激起类似创作的激情。

学生进行素描训练, 不仅是描摹现象, 而且是艺术地再现。所画的那部分不仅是物象的一部分, 而且是构成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看这部分是否画对了, 而且要看它是否有表现力。要求表现就是要讲究线条, 讲究黑、白、灰, 讲究概括, 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 力求形神兼备, 像写文章那样讲究文采, 像戏剧那样讲究韵味。要通过表现使素描基本功成为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由于同一班的学生受教师的影响比较大, 要求他们做到风格多样是不可能的, 因此教师不应要求学生的风格必须和自己一样, 而应正确地引导、培养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 跟他们共同探讨适合于他们自身的表现方法及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提醒他们, 在基础未打好时就热衷个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养成“偏食”的不良习惯, 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一切自然的东西不经过艺术的加工和处理, 不能成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每一张学生的素描作业, 都反映着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在评画时应多启发、多诱导, 尽量保留学生的绘画个性, 不要一刀切。画面的主观处理是艺术创造不可缺少的, 大胆地取舍和夸张有利于表现画面的主题。素描能力的提高, 除了靠技巧的熟练外, 还要靠艺术的思维, 关键是用脑分析。素描训练的目的, 不是要让每一个同学都成为画家, 而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整体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学美术教参.

[2]少儿美术 (教师论坛) .

3.提高高中美术素描教学质量的途径 篇三

关键词:高中美术 课堂教学 提高效率 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080-01

高中美术老师提高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高中美术老师需要在高中短短三年中,培养出美术专业方面更优秀的人才,然后使这些人才进入各个高等的院校里,使高中美术鉴赏课堂起到应用的作用。下面先讲一讲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意义。

1 提高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意义分析

提高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意义有三个方面,分别从社会方面、学校方面、学生方面为着眼点。在学校方面,可以促进高中更高的升学率,有更多高素质综合人才的产生。也可以在使学生在美术课堂鉴赏课中学习到更多的美术技巧以及美术知识,提高文化课以外的美术课学习成绩,促进学校升学率的提高;在社会方面,可以供给社会更多的设计人员以及美术人员,迎合目前社会的发展趋势,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学生方面,通过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开发出自己的美术特长,通过精心的练习美术,给自己未来搭建一条更广阔的道路。

2 提高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措施

2.1 首先要提高老师自身的美术素养

高中美术老师自身具备了高深的美术素养时,才能发挥出高水平的美术教学。高中美术老师要积极的、主动的学习,了解美术鉴赏课堂有高效率的方法措施。结合好自己学校美术课程的具体内容。要有提高课堂效率的整个程序和计划,使计划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例如,可以在美术鉴赏课中,让同学们相互分享自己找到的美术作品,然后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带来美术作品的艺术家思路以及美术作品的表达风格。也可以借助于模仿作画方法,使同学们评选出好的作品,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积极性。总之,高中美术老师需要提高自身方面的美术知识储备量,做到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来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水平。高中美术老师还需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把美术教材的内容同现阶段的潮流作品完美结合。增强自身美术素质的同时要注意:首先,老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导向目标。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基础上,引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在教学中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2 运用多媒体技术

高中美术老师可以选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美术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美术鉴赏课中使用多媒体播放国内外大师的美术作品,脱离了时间上、空间上的限制,使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中直观的形象展现在学生们面前,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观摩美术大师的作品。多媒体课件中的美术作品图片、视频等元素,也使美术鉴赏课变得生动形象起来,然后经过对美术作品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结合好课本中的教学主旨和目的,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快的理解美术绘画技巧,从而促进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让学生能够独立的认识美,接收美术艺术新的观念。

2.3 通过美术课堂讨论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美术课堂中,学生和老师一起互动讨论美术作品,共同探索美术技巧,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变得张扬,美术素养得到提高,美术思维得到解放。对老师来说,美术课堂进行讨论意味着脱离了简单的向学生讲解美术作品知识,转为启发学生的美术思想,帮助学生探索美术绘画技巧的过程。这种课堂讨论形式在提高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老师自己。身为高中学生,身心不断发展,这段时期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发展很快,开始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已经能通过自己已有经验去判断分析问题,借助于美术课堂讨论这个平台,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展现。美术老师需要注意留给学生有陈述自己对美术作品观点的机会。通过学生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准备,再借助于美术课堂讨论形式叙述发表自己对美学的独特见解,使学生的美术学习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让学生以后的美术学习有更好的思维发散。

2.4 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鼓励

鼓励式的教学方法也是高中美术老师经常采用的,用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措施。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激励让人产生强大的精神上的力量,是人们创造奇迹的催化剂。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鼓励的重要性。许多资料都表明:鼓励式的教学方法以人为本,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创新方面的能力。高中生在美术鉴赏课学习大师作品的同时也需要老师对自己进行一定的认可以及鼓励,使自己有一定的成就感,有实现自我的感觉。高中美术老师对学生在鉴赏课中的表现进行不断鼓励,不断肯定学生的成绩,慢慢引导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高中美术老师最好不使用呆板教条的说教。当众表扬可以实现学生的自我心理需求,批评说教使学生自信心下降,丧失上美术鉴赏课的兴趣和激情。

2.5 增加美术教学资金投入

具备一定的美术硬件设备,是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取得高效性的前提条件。对此高中学校需要有一定的硬件设备,可以对个别班级进行试点。还可以开展一些美术课堂教学效果评比比赛,使课堂教学效果好的老师获得一些鼓励奖金,促进美术老师教学效果的提高。学校也需要购买一些国内外著名美术作品的磨具、石膏像,使学生能能够真切的感受到优秀美术作品的震撼力。

3 结语

在目前的情况下,高中美术教学需要摒弃古板的,效率低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美术老师根据国家对中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把课堂中更多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高中美术知识殿堂,通过多媒体技术、提高自身美术素养、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积极鼓励,增加美术教学资金投入等方式,使高中美术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完成了高中美术高效率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弘筠.如何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J].新课程(教研),2011(11):162.

[2]陈玫辰.把美术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我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感悟[J].新课程(上),2011(11):25.

[3]徐爱明.创新理念,有效提升高中美术教学成效[J].中国校外教育,2011(21):135.

[4]胡泽涛.浅谈高中美术中的自主学习及自我评价[J].新课程(上),2011(11):190.

4.高中美术素描教学中的实用小技巧 篇四

高中美术班的教学比较侧重于实际绘画技法的讲授与大量的基础训练,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美术专业教育的特殊性,并没有像其他学科一样,形成严谨的理论体系,而是更多的注重于每个个体不同的艺术感悟,因此每位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性。这样,一方面来说,有助于学生的个性的培养,符合现代教育的时代要求;但另一方面,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专业教育“有规律、无规矩”的特点,致使一些绘画技法需要教师通过自己的切实体会来提炼总结,以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语言,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奥妙,迅速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

一、巧抓“形”

对于初学者来说,画形是一个难点。面对各式各样的复杂的形体,初学者很难掌握,主要表现在对物体的大小比例、空间位臵关系、形体特点的把握不准。就拿最简单的石膏几何体素描来说,一开始最好不要去关注物体纷繁复杂的细节,而是要选取能够体现物体形体特点的主要形,也就是物体的基本形。

1、眯眼法 怎样删去繁复得让人摸不透的细节呢?相信有不少初学者会很奇怪的看到一些画家在画物体时经常喜欢眯着眼,觉得好笑。其实,这是一个小技巧,我们可以称它为“眯眼调焦法”。眯眼是人为控制眼部肌肉来调节视力焦距,把看到的物体变模糊,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得到一个没有细节的模糊的基本形了,这种方法简单易用,很适合初学者。

2、几何概括法

面对复杂的形体,还可以使用另一种小技巧:几何概括法。这种方法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通过对复杂的形进行几何分解,将一个复杂形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几何形的组合体。例如一个红葡萄酒的酒瓶,我们就可以将它分解为圆柱体、圆锥体和圆柱体三个形体,将简单的几何形绘制成体,再增添细节,进行修饰,就可以很容易描绘出一个葡萄酒酒瓶了。这种方法其实也是一个去繁就简的方法。

3、辅助线法

做过数学几何证明题的同学都知道,在面对不好直接证明的几何形中,加入一两条辅助线,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有很多同学看到书上的一些辅助线的画法,但大多是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实际绘画中并不能有效运用。

绘画中的辅助线,不外乎是垂直线、水平线、倾斜线,但又容易被初学者所忽视,其实这些线如能被正确的运用于绘画中,对于我们把“形”画“准”方面将有很大的帮助。

当学生面对复杂的写生对象时,应启发学生多运用辅助线去表现形体,既可以用这些线去纠正透视方面的错误以及把握动态方面的协调性,又可以确定写生对象上两个关键点的连线经过那些“点”(部位),并以此来确定形体比例的大小及“点”之间的相互位臵关系。但是,在学生运用这些线时,要及时提醒学生不能孤立地只看到一条线的对与错,而应学会找线与线组合的面、及面与面组合的形体转折上的线结构,通过线与线的比较分析进而确定正确的线。当然,运用这些辅助线时,线条应以虚松为宜,以免影响以后的画面深入及整体效果。有时也可以在画面上采用空画辅助线的方法来确定所要表现对象的关键点位臵,以此为据把“形”画“准”。

二、巧画“线”

如果说要将绘画中的线分类,最基础的恐怕就是直线和曲线了,但是,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怎样画直线?怎样画曲线?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很难掌握。

1.画直线

直线的画法相对简单,一般采取“甩线法”。这种方法的手部动作的诀窍在于:手腕保持不动,依靠手臂的上下左右挥动,带着一定的力度,进行甩动,保持线条两头细中间粗,注意用力的均匀和保持迅速;同时,还需要眼睛的配合,进行直线的定位。通常初学者很难一次就画好,可以多画几条线,然后将其中最接近自己认为正确的那条线加粗,其他多余的线就用橡皮擦擦掉,最后在进行加粗和修整,一条直线就基本画好了。

2.画曲线

画曲线就相对较难了,尤其是画圆。画圆的技巧在于手腕和手臂的运用。如果说画直线时是平行移动的,画圆时就是旋转挥动。画较小的圆运用手腕旋转,画大圆时就用手肘旋转,要想象自己的手腕和手肘就像圆规的旋转钮一样。有时,还可以用小手指当做一个支点进行旋转。运用这些技巧,多加练习,就可以画出漂亮的圆弧了。

3.画斜线

画斜线可能是一般同学容易忽视的、但又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斜线也是一种直线,画直线的方法在这里就不复述了。斜线的倾斜度是一个较难掌握的难题,感觉比较好的学生能轻松掌握,感觉不太好的同学就会感觉很难了。解决这个难题可以借用一把特殊的“尺子”——手中的铅笔,使用方法就是:首先伸直手臂,铅笔横握,画板竖起,与眼睛垂直;然后手腕转动铅笔,直至铅笔与所需物体倾斜线重合;接下来将手中铅笔保持固定倾斜度,平移到画面,默记下铅笔的倾斜线;最后,将记忆中倾斜线的位臵画出,即可大功告成。

三、巧分“面”

我们把光照射在物体上的强弱变化形成的层次称之“色阶”。不同的色阶构成不同的明暗关系这些关系概括成最基本的调子,称之为“色调”。色调归纳为用“块”来造型,“块”就是“分面”了。随之,因为分面,产生了“三面、五调”之说。

对于静物结构素描刚刚起步的学生来说,静物的分面画法可谓是一个难点,而且在各种高考的教辅资料中似乎很难看到就这一知识点的可操作性的描述。

以结构素描的苹果为例:我刚学素描时老师教我分面说,分面就如同用刀削过的苹果,表面一块一块的刀痕。这说法很形象,可是具体操作时觉得很难一下子画好。因为你看到那样光滑的或凹凸的表面,该怎么用刀是个问题,该怎么削是个问题,削多大是个问题,削多深的颜色是个问题〃〃〃〃〃〃

苹果的结构分面线类似于我们小时候看到过的地球仪的经纬线,总体可以分为横纵两个方向的线。横向的纬线从顶面看,可分为由小至大的同心圆。纵向的经线从顶面看,则是辐射状散开的直线。经纬线西面相围,就构成了一个面。至于面的大小和形状,在符合基本形的基础上,就靠各人自己掌握了。

四、巧上“调”

1、上调子用线的表现形式

线条是素描训练中塑造对象的主要手段。对初学者来说,掌握线条的曲直轻重极为重要。在练习线条过程中,要注意用笔的方式,落笔时要体会手、腕、肘的运动对线条的影响,画出线条轻重、浓淡、疏密的关系,让线条在平稳、自然、有序、顺畅中得到轻松的展现。正确的排线是两端轻,中间重的线条,方向一致,疏密匀称,能变换排线方向,一层一层加深,切忌乱涂。

⑴、在素描中线的表现方式灵活多样,也非常丰富,可以用排线的方法来表现一个面,线的轻重变化形成面的虚实凸凹等复杂的变化.这些都需要学习者从练习中去体会.

⑵、线的画法是落笔轻,中间重,收笔轻,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形成两头虚中间实的线.这样画出的线容易衔接,在整个画的过程中也容易把握整体的效果。

⑶、带钩的线和两头齐的线在素描当中都是忌讳的,这样的线在衔接上会造成明显的接口,也容易造成线条的杂乱。

⑷、排线是初学画画应特别注意的.虽说画无定法,但在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讲究线的排放不但有利於学习的循序渐进,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上调子用线的走向

在画素描的明暗调子中,很多学生会遇到到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纷繁复杂的排线,究竟怎么掌握画线的方向?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答案就是顺着物体的形体变化走。我们可以把“形体”分解为“形”和“体”来理解。所谓顺着“形”走,便是围绕物体的外轮廓起伏,向内作一系列内轮廓线(直线形便是平行关系,弧线便是同心圆弧关系)。所谓顺着“体”走,要稍微复杂一点。大家都知道,线组成面,面组成体,所谓的体其实就是体现物体内在轮廓起伏的线的组成。那么在具体操作中,我们首先必须画出物体的内在结构线,然后将这些内在轮廓线围成的面按照明暗五大调子进行明暗安排,最后参照画“形”的排线方式填充内部调子。

5.提高高中美术素描教学质量的途径 篇五

莆田第十中学 林国腾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意识的培养受到空前重视,并被认为是开发智力,激发创造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美术教学的特性进行分析,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受制条件入手,探索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开发特色课题,改革教学方法,注重个性培养,挖掘创造潜能。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 创造性思维 美术教学的特性 教学途径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意识的培养受到空前重视,并被认为是开发智力,激发创造力的一种重要途径。美术教育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则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教育一般都是用图形作为视觉传达的信息,偏向于形象思维,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是非常有意义的。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索——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每一个人对美的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个性化的创造欲望。所以,美术教学必须始终贯穿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造能力,使其艺术潜能和审美个性得到充分的开发,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创”就是打破常规,不断探索与求新。“造”就是在一个不重复的基础上建立出新的东西。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它贵在创新,具有着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开拓性。

二、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无现成的思维方法、程序可循,人可以自由地海阔天空地发挥想象力。

三、创造性思维具有艺术性和非拟化的特点,它的对象多属“自在之物”,而不是“为我之物”。

创造性思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其次,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再次,创造性思维可以为实践活动开辟新的局面。此外,创造性思维的成功,又可以反馈激励人们去进一步进行创造性思维。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

二、美术教学的特性

美术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它没有唯一固定的标准,具有不同风格,鼓励运用多种灵活多变的手段去表现。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如在创作一幅画时,事先要深入生活,在这个基础上,提炼主题,确定题材和表现形式;然后收集素材,寻找适当的艺术语言,进行构思、绘制草图;最后进行正稿制作,在制作中还要考虑到工具、材料的性能和可能发生的问题等等。这一系列工作显然是十分细致、复杂的,但却培养了学生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从事物的矛盾中寻找解决办法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这种综合性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和生活中同样会受益匪浅。

三、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受制条件

创造性思维是以思维的发散性为主要特性的,美国著名心理学与创造学家吉尔福特首先提出此主张,把创造性思维能力分为六个主要成分,即对问题的敏感度、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确定性、洞察力。一个学生如具备了上 述能力特征,应该说他的思维路径是多向的。然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有一些条件限制的。首先是学生的生理特点。人类通过对自身生理特点,特别是脑功能的大量实践研究表明:人脑左右半球具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意识活动。左脑倾向于用词语进行思维,右脑则倾向于以感觉形象直接思维。创造活动是通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协同进行的,其中形象思维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开发右脑功能,发展形象思维相当重要。这对绘画、文学、音乐、舞蹈方面的创造活动、形象思维起着决定的作用。而美术创造教育活动中,这个因素更显现出它的独特性与重要性。其二是环境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影响。环境是相对于主体并与主体相互作用的周围外界,它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总和。环境通常能提高创造力,也能够抑制创造力。不同的环境背景给予学生的影响是很深刻的,他们的行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被一定的环境所规定;同时,他们的思想、思维方式与创造力等形成也受到他们所身处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学校与家庭环境、教育制度以及政治制度的制约。其三是教师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就必须有创造型的教师。所谓创造型教师,就是那些关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教师的创造力教育论、个性特征、知识结构、教学艺术及管理艺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决定作用。

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途径

1、转变教育思想,尊重学生主体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首先应转变教育思想和方式,从过去强迫、灌输式教学指导思想和方式向启发、引导式教学思想和方式转变。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的“知识对流”,而非单向的灌输。在艺术多样化的今天,如果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某种艺术观念,就等于强迫其接受别人的艺术思想,不仅不能形成“知识 对流”,而且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确立启发、引导的教学观念,形成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的教学关系,对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思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其次,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极力他们提供一个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这对培养学生艺术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开发特色课题

教学内容力求构思新颖,感染力强,充分调动和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教学内容安排要具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若使每个学生画出一样的画,或呈现同样的风格,是教学的大忌,是创造的大忌。应启发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维操作,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近年的教学已涌现出不少有创新的课题,如形状的发散思维造型、中国画收拾画面的迁想状物,借形造象与借迹造形,以及反常规思维设计等课题,都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加强学科整合,改革教学方法

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总体形式结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念,或某种意味等等精神内涵。在审美直觉这种表层的心理活动刺激了欣赏者的感觉后,他们将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的连锁反应,这时教师应积极配合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激起他们富有个性的想象。我们都知道音乐和美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音乐是一切艺术门类中最为抽象的艺术,由于音乐的抽 象性,因而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展开联想,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眼前情与景在不断地变幻。如在美术欣赏课中有机地把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将能达到音图并茂,声色俱全的表现深刻主题的教学目的,并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德国20世纪初的包豪斯教学体系创始人格罗佩斯是创造性思维教育的先驱,其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至今对我们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基础训练中,只给学生材料,不给工具、不讲解,不依赖条件由每个人自由发挥,促进自己思考,探索新方法发挥想象力的教学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4、注重个性培养,挖掘创造潜能

艺术创作是心灵情感的自然流淌,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特别是要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的艺术敏感性,帮助学生寻找艺术自我。艺术自我的核心是艺术个性,亦即艺术禀赋、气质、情趣等特殊的与他人不同的特质。在学生身上,艺术自我往往处于潜伏、萌芽状态,需要不断发现、挖掘,促其生长、发展。有少数学生的艺术自我比较明显,比较突出,这就要大力扶植,促其开花、结果。由于人是千差万别的,学生身上存在的艺术自我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使各自的艺术自我不断得到展示,不断得到发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允许鼓励学生对艺术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针对一些有争论的美术作品及美术家,也可采用“演讲辩论法”进行教学活动,使教学具有开放性、研究性,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表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使教学互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现场演讲辩论,教师提出对美术作品的两种观点,让学生在不同角度加以引证、辩论,使课堂教学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阵地,提高了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学生作业中的优点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存在的不足给予耐心地疏导和帮助,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与心理的自由是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发挥的一般条件,对个人的赞许是促进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而美术教学活动中应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民主、温馨、平等的环境下,引导学生逐步确立自信心,让学生敞开心扉、宣泄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并通过反思逐渐确立自己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将有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为完善其艺术个性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也在此过程中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从艺术的角度完善自己对美术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促进美术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总而言之,创造性思维的美术教育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它对高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只有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积极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才能更好的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助力。

【参考文献】:

1、[英]赫伯·里德 《通过艺术的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

2、王宏健 《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易英 《学院的黄昏》,湖南美术出版社

4、尹少淳 《美术及其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

5、[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对美术教学的意见》,湖南美术出版社

6.提高科学教学质量途径的探索论文 篇六

“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师对如何提高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质量有着不同的途径,如果要从中找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优教学法”是困难的。但方法问题确实是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就自己的一些粗陋教学体会,根据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原理、规律,初步探索关于提高中学科学教学质量的一些途径。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学习积极性固然受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各种教学条件的影响,然而,学生自身的因素——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却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其中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的核心,是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加强这二个因素的培养。

提高学生对科学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科学是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因此新教材熔理、化、生、地等知识于一炉,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界,有利于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利于科学和解决社会发展、社会生活问题的结合。众所周知,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革新的基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提高取决于科学的每一项突破。如蒸汽机的发明、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核能和激光技术的应用、生物工程的开拓无不给人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穿插科学的发展历史,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科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然,在谈及学习动机时,教师本身也具有很大作用,因为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师不但关注着教授的内容,而且还应向学生讲述正在学的内容的重要性,使学生对学习过程变得富有吸引力。很多经验表明,教师本身的言行就向学生提供活生生的证据,是最具有感化和激励作用的典型榜样。

当然,还要对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意志等心理因素作全方位的培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变革课堂实践,大力加强实验教学

科学教学有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的特点。科学课程目标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因此要完成新课标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的变革已十分必要。

增加每一节课的信息量,强化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得到深刻的记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尽量用各种模型、图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对概念化知识的学习变得形象直观容易掌握。使用通俗易懂包括学生身体在内的例子,如脉博、肺活量、血压、膝跳反射等例子。使用各种手段和教学技巧,尽可能采用现代化的视听教学手段和工具,以及诸如第二课堂活动,参观实习等均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大力加强实验教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的加强决不仅仅是为了验证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研究科学的方法,培养观察、设计、思维、动手等多方面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让学生达到科学教学指导纲要的目标。因此用各种办法把实验教学跟上去,科学的教学质量将会提升一个台阶。这就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重视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的好处是和讲解或叙述内容紧密结合,我们可以讲到哪儿做到哪儿,这将使课堂气氛大大活跃起来。其次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新教材的一个亮点就是让学生多实验、多探究,由于实验具有真实的情景和丰富的题材等优点,因此不仅要开出《科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实验,而且要鼓励学生走出实验室不拘泥于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识和概念,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重视学生课外作业的设置

课外作业是教育测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强化知识结构,同时能使教师及时获得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但是,为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达到最佳效果,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必须精选习题,设计练习的网络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既不会空耗学生宝贵的课外时间,又不会使学生陷入题海之中不可自拨,同时还能达到巩固教材的目的。因此我们对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有用性:作业内容要与教学目标相联系,跟学生兴趣爱好相适应。

普遍性:作业内容应是学生普遍需要巩固的内容。

补缺性:作业内容应能弥补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缺陷。

适度性:作业内容必须难度适中,对于学生认为较困难的练习要加以整理和提示。

适当性:作业内容应适当,达举一反三之效果。

发展性:作业应有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潜力。

只有这样,作业才能成为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一种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指导性的学习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延续,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充分利用反馈,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反馈,就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达到的程度及结果。反馈的途径很多,有作业批改、作业抽查、平时小测验、课堂内提问、小结、实验报告及教师的个别指导等。通过反馈,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结果,并及时给以适当的评价。通过反馈,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有进步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确定新的目标,增强学习信心,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总之,对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关键,重视课堂教学实践是基础,讲究作业练习手段是保证,利用信息反馈是措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运用以上途径,那么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将有很大裨益。

参考文献:

7.提高高中美术素描教学质量的途径 篇七

一、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会对于创造性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 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知识传授型”逐步向“能力培养型”转变。素描是中职美术设计专业比较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在素描的基础性训练中, 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静态客观描绘模仿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动态的创意能力。因此, 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实践性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一个缺乏审美能力的人, 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设计人才。所以, 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实践性教学, 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让学生对美有一个深深的感悟。一幅好的素描作品, 是能够给人带来感官和心理的愉悦的作品, 除了能感受到整体的美, 还能够感受到一种美的内涵和韵味。这样, 才能够使受众广泛接纳。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实践性教学, 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素描的表现能力, 主要表现在构图和造型等技能的有效应用上。大到户外广告, 小到一个标志的设计等, 构图效果非常重要。画面不仅要美观, 还要协调完整, 只有画面各元素的合理组合, 才能实现思想和内容的完美统一。设计就是对美的创造, 美术设计一定要立意新颖, 才能够真正打动人心, 让人印象深刻。所以, 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实践性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 通过实践性教学, 学生能够进一步发现美, 提升表现美的能力, 为将来进入工作岗位, 进行独立设计奠定基础。

二、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现状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中职美术设计专业对素描的实践性教学认识不足。由于许多教师都是毕业于美术学院, 传统的绘画训练使他们养成了只注重绘画方面的训练, 而轻视速写表达能力的训练, 素描教学内容过于老套。在素描教学中, 没有将培养设计意识放在首要的位置, 导致学生专业技能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在传统的素描课程教学中, 教学内容比较固定, 教学模式比较保守, 表现对象大多是固定的物品, 教师讲授、示范, 学生练习, 有时教师边画边讲, 缺乏有效的引导, 这种教学模式, 不仅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水平的提升。另外, 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 教学重点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素描教学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不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作品的评价, 也主要是站在技术层面, 还是比较注重画面某处画得实或者虚。在教学评价中,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实践性教学途径

(一) 转变教学观念, 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 也在不断创新教学理念, 为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在现代教学中, 转变教学理念, 提高教学质量, 是促进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首先, 我们必须明确教学目标, 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会失去引导方向, 使得课堂教学陷入混沌的状态。可以说, 教学目标明确, 是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中职学校传统的美术设计专业, 课堂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学习素描的过程中, 许多学生都认为素描课程与所学专业联系不大, 对于素描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导致美术设计专业学生素描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比较缺乏。在新的时期里, 我们确定教学目标, 一定要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未来发展能力相结合, 根据专业需要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注重素描的实践性教学, 进而通过有效性教学,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实践性教学,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培养学生默写常见的生活物象, 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二是通过风景写生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使学生在写生过程中逐步培养自身抓形的能力, 逐步提升学生短期静物素描再现能力, 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三是通过创作练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在创作练习的过程中, 拓展学生的思维, 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 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二)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技巧的训练, 还要注重学生设计能力的训练。要实现从“知识传授型”逐步向“能力培养型”转变, 从单一写实向多元教学转型。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教学内容要多样化, 对学生的训练手段也应多样化。所以, 我们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淡化训练学生艺术表现技巧的单一写实模式, 注重创意表现转型, 努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新的时期里, 设计专业素描训练教学, 要根据专业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传统的素描训练课程, 对于物象的写生过于关注, 设计专业素描课程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再现, 要尊重学生主观感受, 注重开发学生创造想象能力, 导入“意向”教学训练, 努力开发学生创造想象能力, 使学生通过实践性教学获得独到的艺术见解。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 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才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例如:我校采用的“一包三表”教学模式, 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微课等互联网媒介,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

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 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注重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教学质量, 使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素描实践性教学, 更有利于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摘要:多年来, 中职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比较陈旧, 不仅缺乏系统、合理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不够明确, 还不能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 缺乏创新精神。传统的美术专业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 在新的时期, 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模式, 从专业个性化的特点入手, 将素描与美术设计实践性教学相结合, 促进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实践性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田军.从“基础”到“基础”, “无我”到“有我”:从基础素描教学谈起[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5 (4) .

[2]林珍珍.浅谈中专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17) .

[3]欧阳云美.关于中职美术专业素描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 (教研版) , 2012 (8) .

8.高中美术素描教学小议 篇八

【关键词】高中美术 素描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53

素描其实完全可以自成一体,不需要依附任何学科,它是所有艺术造型的重要基础,是绘图、土建、雕琢艺术不可或缺的辅助表现方式,是一切图画作品的雏形与蓝图。素描不仅可以培养画图者的专业观察手段与艺术思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联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素描教学绝对是美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素描教学的研究与讨论一直以来都在进行,但是却未能形成一套成形的理论体系。近年来,随着各美术类大专院校的不断扩招,素描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高考内容。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升高中美术素描教学的效率。

一、激发学生学习素描的热情

很长时间以来出于应试的需要,素描教学都采用的是经典调子的素描方式,重点关注体现素描对象的外形、架构、光线、观感、层次等方面。这样的方式虽然非常高端,但是太过专业,无法与高中生的素描基本功实现良好衔接,造成学生未能在短时间里接受教学的内容。因此,高中美术教师需要尽可能激发学生对素描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欢素描,将自己的感情投入绘图之中,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一)安排美术作品鉴赏课

教师尤其应该多安排一些世界级画家的代表作,并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去鉴赏这些传世的经典之作,例如:达芬奇的精确严密,鲁本斯的真性情,拉菲尔的高贵典雅,梵高的纠结挣扎,毕加索的无限抽象等。借助鉴赏以及讲解这些名作,可以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让他们觉得素描并不是單调枯燥的纸笔合作,而是融入了作者自身无比强烈感情的艺术表现,进而让他们对素描产生学习的热情。

(二)重视画展的影响力

看画展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还可以借助画作营造的艺术氛围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作者有机会带领学生看了一次本市举办的素描展,欣赏到了很多著名画家的作品原图,学生被这些作品深深打动了,回到学校纷纷表示出对画家精湛画艺的折服与崇敬,在以后的素描学习中他们明显变得主动和积极很多。

(三)增加临摹名家作品的机会

所有美术相关专业的人士都清楚,临摹名家的作品能够让自己的绘画能力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临摹以及鉴赏名家作品对促进学生的联想以及创造能力非常重要,在进行素描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名家作品的分析与讨论,这样不但能够启发他们的联想能力,还能够提升他们学习素描的兴趣。

二、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

多年从事高中美术的教学,作者深刻体会到在进行基础教学的过程中,高中学生最需要学会的基本功就是静物素描,因为静物素描不但是所有艺术造型的最初雏形,还可以训练学生建立正确的素描对象观察方法,也是高中美术素描学习中的重点。可是在实际的学习中,很多学生都只关注素描的基本要求以及要素,而不重视对于素描对象的观察方法,导致在后续的素描学习里发生不少错误的情况。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将素描对象立体、仿真的展现在所有人面前,才能画出好作品,进而提升素描教学的实效。

(一)注重整体观察

整体观察原则上分为两部分:过程以及结果,其中过程作为基本的立足点,应该将眼光聚焦在素描对象的整体上,这样才可以建立起对素描对象的清晰认知以及分析,在脑海中初步勾勒出基础的画面,才可以开始进行有清晰思路的绘画。一定不可以让学生看一部分画一部分,因为这样就只是简单的将素描对象搬到画纸上,完全没有整体性,就像在没有机器图纸的指引下将许多零件胡乱堆在一起,根本不可能制造出机器一样。

(二)注重外形结构观察

在进行素描学习的开始时期,不少学生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调子方面,即光线变化、虚实转换,而忽视了对素描对象外形以及结构的观察与分析。光线的变化其实取决于外形以及结构的设计,虚实转换则最能体现出结构的特征。如果离开了结构,形象就无从谈起;如果离开了虚实转换,立体感以及空间感就无从谈起。光线变化、虚实转换虽然作为观察的重要内容,但是基本的立足点必须是外形结构,因为这样才可以全面了解光线的变化过程,进而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三、教会学生素描的思维方式

庖丁解牛这个典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文惠君觉得庖丁在解牛这方面简直无人能及,就问他有什么诀窍。庖丁只是简单的回答:他解牛不看其他,只看牛的结构,所以每一刀都可以直接命中要害,能够利落的将牛解了。其实我们高中美术教师教学生造型也是这样的道理,也需要让学生深刻了解其塑造形象的内部结构,这同时也是结构素描的关键。必须深刻了解结构才可以将造型进行逐一分解,并轻松的将拆解的造型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接拼接;必须深刻了解结构才可以在画图时游刃有余。当前,很多美术类专业的招生考试都有默画这一项,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安排默画的针对性练习,将理解对象的结构、表现对象的形象、记忆绘画要点作为练习重点。学生只有真正的理解绘画对象才可以将其表现出来,才可以将其的形象记下再默画出来,一定要将理解作为绘画的基础,这样才能画出让人满意的作品。这里应该注意的是,那些素描的初学学生还没能建立起对于整体形体的认知,因此还是应该采取结构素描教学的方式,用线代面,注重运用透视的法则。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尽量多安排实物练习以及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并领会透视的规律;为了可以清楚体现对象的透视效果,同时准确了解各部分组合的角度以及比例,需要将看不见的结构也表现出来,即内里结构以及外部形态同时表现,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观察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作业,训练学生对静物的观察以及表现能力,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构图能力。针对性的结构素描教学完成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查,之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安排后续教学。

9.浅谈中职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篇九

摘要本文针对中职学校目前生源情况和市场需求,从几个侧面阐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学校是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也是教学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盘考虑,主次配合,多管齐下,才能发挥整体效益。

受“普高热”、大学扩招和就业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中职学校的招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生源素质相对降低,且参差不齐,给教学管理提出了新课题。为在当前形势下教育好学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他们成为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增强学校竞争和生存能力,必须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做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有所作为,方能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的中职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要抓好教师的师德教育,强化工作责任心,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建立乐业敬业意识,上岗竞争意识,效益质量意识,下岗危机意识。做到“责、爱、博、新”。“责”责任重于泰山,尽职尽责;“爱”爱生如子,关爱学生为学生服务;“博”有渊博的知识,坚实的业务基础;“新”要更新观念,不断吸收新知识、新办法、新经验。教师要以高尚的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做出表率,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另外要特别注意加强教师业务培训、知识更新和掌握应用现代化教学设施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我校近年来举办了全校教师参加的计算机培训班,提高了教师的计算机应用和课件制作水平。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能自制课件,应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我们进行了课件评比,对优秀课件进行了展示和奖励。同时把教师的论文、著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考核结果将作为评优树先的主要依据,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们要求专业教师特别是缺乏专业实践

经验的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和没课时间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的锻炼。开展行业或专业的社会调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新科技、新工艺。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同时与企业结合,进行开发、服务,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抓好现有教师思想和职业培训的同时,我们还利用校企联合的产教结合委员会,聘请他们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让他们讲授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知识,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科研成果给学生上课,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创业教育及技能培养。在与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促进了学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目前我校“双师型”教师已占专业教师的80%以上。

二、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结构

改革课程设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克服传统的以“学科本位”为主导的课程体系的弊端,建立一个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的课程体系。突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强化基本职业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对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力。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在整体上适应行业和社会对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在课程体系上,打破学科界限,进行课程的综合化。通过课程综合化加强了被学科体系而人为分离的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应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摆脱了片面追求知识的广博和片面强调单一技能精深的现象,更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结构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改革。“宽基础”范围的课程,以知识的系统性组织技能训练的同时渗透能力培养,所以一般采用学科内、学科外间的课程综合化方式。“活模块”课程侧重于强化从业能力的培养,以某种能力形成为主线来组织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一般采用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的课程综合化。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力求教学内容紧凑、精练,保证重点,剔除与职业能力关系不大的、重复的、过深的理论知识,从而节约课时用于增加新知识和加强实践环节。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可根据各自兴趣、爱好等选择不同类型的粮、油、饲料加工企业或进行自主创业。为了适应社会需求,跟上发展的步伐,我们还及时修正了其它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拓宽专业适应面,增强职业的适应性,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常规工作管理,检查制度化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目前我校采取了“四查”(日查、月查、抽查、期中期末测评检查)、“三评”(评选优秀讲稿教案、评选优秀课件、评选优秀教师)、“二会”(教学例会、教学研究会)的教学管理办法,有利于稳定教学秩序,规范教学活动行为,调动师生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日查:由教务科管理人员和教学相关科室主任组成的教学检查小组。每天从早晨

第一节课前十分钟到晚自习结束,对全校教师的教学和下班辅导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查。检查内容:课堂秩序、师生出勤、自习纪律。重点检查教学情况,坚持杜绝上课不认真,课堂吵架,打瞌睡现象。检查人员做到一日一统计,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相关领导和科室,以便迅速解决。“日查”对防止教学事故,制止违反教学纪律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的误差。

月查:分教研室检查和教务科检查。各教研室主任每月对本科室任课教师的教学进度、授课讲稿、教案、作业布置与批改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完成情况进行细致检查。检查不合格者立即整改,以确保教学质量。教务科检查属“宏观检查”,通过检查掌握全校的教学动态,为宏观调控打下基础。

抽查:分讲稿教案抽查和听课评教抽查两种形式。教学值班检查人员不定期地随机抽查任课教师的授课讲稿、教案等相关教学文件准备情况。严禁上课无教案,课后补教案现象,以保证授课质量。听课评教抽查:由主管教学校长、教务科科长、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组成听课评教小组,对本学期任课教师进行抽查听课。事先不通知任课教师,随机进行。以检查教师教学进度、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并请学生对该教师进行测评打分。听课后进行认真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这种作法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

期中期末测评检查:我校规定每学期期中期末两次组织全校学生对所在班任课教师进行测评打分。从学生角度反映教学效果和教师被认可程度。通过“四查”对教学进行评价,对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教学质量的有效控制。

“三评”: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奖优罚劣,我校开展了定期评选优秀讲稿教案、评选优秀课件和评选优秀教师活动。对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不断学习进取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教学例会:在主管校长的主持下,由教务科、各教研室主任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教学例会两周召开一次。教学例会主要是贯彻落实学校有关教学方面的决议事项,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解决教学工作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布置近期教学中心工作等。

教学研究会:各学科依据自身特点,在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不定期地召开学科教学研究会。学习讨论研究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教学方法、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

10.提高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 篇十

提高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

随着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毕业后,普遍反映在学校学的东西用得很少,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却不能很快上手,平时的理论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在新的要求下,如何有效提高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质量,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以下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 者:陈雪峰 作者单位:海安双楼职业高级中学,江苏海安,226661刊 名:中国现代教育装备英文刊名:CHINA MODERN EDUCATIONAL EQUIPMENT年,卷(期):”"(15)分类号:G48关键词:

11.提高高中美术素描教学质量的途径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美术;素描教学;艺术性

G633.955

素描教学是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素描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新课标的需求。素描教学要求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进行教学,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素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在高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素描教学是绘画入门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的素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通过素描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事物的整体性看法,让学生掌握如何对外界的事物以及这个世界进行观察,对于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手脑并用,促进学生手脑的协调性发展。素描是最基础的造型课程,虽然素描有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但是其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就是对于一个物品的细节部分有不同的侧重点。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对素描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掌握,对学生进行基础指导,让学生能够针对具体的物象的表象来感受物体,并将实际物体艺术化,利用颜色的深浅和光影的深浅表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将物体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学会用素描的语言表现物体,对不同部分有取有舍,选择加强或者减弱等艺术手段表现[1]。在高中美术素描奇偶学中,素描训练要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为主。

二、素描教学中的整体观和结构意识

在高中美术素描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整体观和结构意识的培养,只有学生掌握这两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发挥素描教学的效果,提升素描教学的质量。对于整体观和结构意识可以通过严格的训练培养。素描本身就是从一个物体的整体性出发采用艺术形式将其表现出来,提升学生的整体意识,学生才能掌握物体画面的整体效果,学生对画面的把控能够也会有所提升。在素描训练中,学生在打型过程中,通过把控全局,可以帮助学生真实地理解物体,正确地表现物体在画面空间结构和其他个体上的关系,只有从整体出发,才能更好地处理物体和画面。因此,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对素描作品的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教师在素描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素描教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面对一个物体时知道如何去观察,把握整体布局。

从整体观察物体是素描教学的根本,在实际素描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从整体对物体进行观察,还应该处理好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明确整体和局部的统一关系和对立关系,通过整体观察来体会物体的丰富性,而整体观察其实又是建立在局部刻画的过程中。素描训练时,对于每一个局部的刻画,都应该将其看成一个整体实施,而物体整体又是依靠局部组成的。绘画时,应该从整体出发调整画面,同时注重结构,加强对画面对象内在结构的认识,让学生掌握意识结构的内容[2]。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整体出发,由表到里进行分析,研究对象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三、通过美术素描教学提升学生的表现力和鉴赏力

在高中美术素描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表现力和鉴赏力。在进行素描训练时,学生需要对物象进行深入研究和形容,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新事物,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创作过程中,表现出学习积极性。在素描训练时,学生不仅仅要对物体的物象进行描摹,还应该加强物象的艺术再现。学生素描绘画的内容是物象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整个画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拥有较强的表现能力,才能创造出具有表现力的素描作品。因此素描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对画面构成、黑灰白、画面组织、线条的研究[3]。素描教学中,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绘画水平直接體现在对事物的认知深度和广度上。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画展,掌握更多的课外素描知识,了解不同的素描流派,并掌握不同素描流派的产生和发展。对于高中生而言,虽然不要求学生熟悉掌握素描绘画的技能,但是应该注重学生画面风格的培养,形成自身的绘画风格,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认识大师的作品风格,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四、结语

高中美术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缓解学生巨大的学习压力,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素描教学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部分,在素描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对素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素描技能和知识。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学生整体观和结构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观察物体,并加强对画面对象内在结构的认识,注重画面结构。此外,在素描教学中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表现力和鉴赏力。

参考文献:

[1]刘桂琴.观察是绘画通往艺术的桥梁--试谈高中美术素描教学中的观察方法[J].新课程学习:中,2012,(5):146-147.

[2]张航. 试析高中美术素描教学的方式及艺术[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5):117-117.

上一篇:处理投诉优秀案例下一篇:杨小控辍保学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