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纪录片视频观后感

2024-08-28

《共产党宣言》纪录片视频观后感(10篇)

1.《共产党宣言》纪录片视频观后感 篇一

时间:7月15日 上午9:00

地点:支部会议室

主持人:王午明 记录人员:董新根

出席人员:村两委成员

会议内容;

一、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

创先争优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实际问题,不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性活动。特别是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和党建工作的任务都很重,我们只有把这项活动开展好,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把党组织活动转化为改革发展动力,把党员先进性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实质,不断加深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认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打牢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突出特点特色,增强组织领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延展和深化,与学习实践活动既紧密联系、又有不同特点。从侧重点看,学习实践活动重在解决问题,创先争优活动重在发挥作用。从工作开展看,学习实践活动是集中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是经常性的。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一定要把握特点,突出特色,增强组织领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坚持重在干事,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中心任务扎实推进

先进不先进,关键看干事;优秀不优秀,关键也看干事。我村创先争优活动必须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中心任务,抓住正在做的事情来展开,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行职责创先进,激励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形成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局面

四、突出组织领导,健全落实责任制

创先争优,重点在于落实,在于各党组织。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创先争优活动抓实在、抓具体、抓深入、抓见效。

(一)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加强领导。

(二)强化分类指导,鼓励探索创新。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创先争优会议记录 创先争优会议记录 创先争优 会议时间 会议时间 主持人 出席 列席 缺席及原因 会议主题 关于开展庆祝建党 90 周年系列活动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 实施意见 年 4 月 28 日 *** 全体教师 会议地点 记录人 会议室 *** 为隆重庆祝建党 90 周年,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深入开 展,根据县委部署,结合****党支部实际,经支部研究,决定 在“七一”前后,广泛开展庆祝建党 90 周年系列活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深入开展创争活动为统揽, “庆 以 会 议 过 程 祝建党 90 周年,推动教育大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主题,通过缅怀党的光荣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 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引导和激励广大基 层党组织和党员教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进一步解放思 想,创先争优,努力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新的更大贡 献。

活动主要内容

重点利用 4—7 月四个月,开展四项活动: 1、开展三项教育活动。5 月至 6 月底,以十个一为主要方 式,对广大党员进行党史教育、党的光荣传统教育和党性党风 党纪教育,帮助广大党员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认真开展一次学习活动。 (2)、组织一次宣讲报告。 (3)、讲一次党课。 (4)、开展一次警示教育。 (5)、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 (6)、组织一次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7)、组织一次知识竞赛答题活动。 (8)、开展一次党恩颂歌系列活动。 (9)、开展一次“红色经典”展映活动。 2、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典型。 3、开展以“教育工作创先争优成果展”为主题的系列成果 宣传展示活动。利于各学校橱窗,举办“教育创先争优,办好 人民满意教育图片展”,集中展示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快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 4、组织其他丰富多彩的庆“七一”活动。 具体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2、结合实际,突出实效。 3、搞好宣传, 营造发展氛围。 要充分发挥校园板报、橱窗、大屏幕等作用,加强对活动的开展情况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 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2.共产党宣言观后感 篇二

《共产党宣言》浓缩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原理。马克思主义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他是前人全部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9世纪自然科学三项重大发现:达尔文的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能量转换定律,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批判性的吸收,创造性的发展,提出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框架。

《共产党宣言》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进行精辟分析后庄严宣告:“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本主义的优点: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发展,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它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积累了空前的社会物质财富;它开辟了世界市场,不断把世界上各个孤立地区的人群从互相隔绝状态中解放出来,逐步融为一体;它创造了政治文明改变了世界的政治面貌,使民主共和制度为一切文明民族所认同;它所创造的一系列可操作性的政治规范则陂证明使颇具效果的社会管理方式而称为人类文明的公共财富;它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得民主、平等、自由等等成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共同理想与新年的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它创造了空前灿烂的资本主义文化,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文化素质和社会价值观念。资本主义的缺点:资本主义以最大的欲望追求剩余价值,造成社会的贫富分化加剧,用血和火去侵略亚非拉美各民族地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造成经济危机的出现。在资本主义早期,大幅度发展经济,追求工业化,造成环境的恶化等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原因:资本家制定的制度主要是维护资本家自身的利益;而社会主义是由无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制定的制度也主要是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的利益与无产阶级的利益显然是存在对立的,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非对立的。而在乎于执行的人怎么去做。资本即是社会,社会即是资本。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

岁月的云烟,遮不住真理的光辉;科学的思想,指引着历史的航向。从《共产党宣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灯塔指引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探索。几经曲折坎坷,几经飞跃发展。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跌宕起伏中走过了160年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巨大的理论和实践勇气直面挑战、破解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多年的伟大实践,则是这段历程中激荡人心的雄浑乐章――它不仅让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让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的潮流,向着民族复兴的目标奋进。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兴旺,让人们重新看到了科学社会主义真理的力量。从《共产党宣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新探索,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了新鲜的时代和民族的特色。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这一科学真理历久弥新、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所在。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发展和繁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继续解放思想,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出发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继承、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这一实践有力地证明:《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管用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在坚持基本原理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岁月洗礼,《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和实践的光辉仍然照耀着全世界共产党人的革命征程。让我们再一次向世界宣告:“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一百多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有了巨大的进展。然而,社会主义制度并没有在他们预言的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却在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率先建立起来。这些国家原先一般都处于前资本主义时期或资本主义初始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科技文化教育落后,当这些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主要任务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些任务,需要经过哪些发展阶段,对于这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回答,限于不同的历史条件,我们当然不能要求他们回答这些问题,自然也不能从他们的本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但是,只有当现实社会主义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以后,才能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奠立在坚实的基地上。

现实社会主义社会从十月革命后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二次大战结束后,东欧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也建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可是,几乎所有这些国家都出现过“急于过渡、超越阶段”的“左”的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对本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认识上的盲区会导致实践中的误区,造成社会主义事业的挫折乃至失败。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时候,必然对马克思主义本身有所继承、有所超越、有所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特性所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以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为的是打破旧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也是为了打破原先的僵化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回望三十年前,面对“文革”十年造成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危难局面,以及党内外思想僵化半僵化的严重情势,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毅然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需要很大的政治胆略和政治智慧的。记得当时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其中有一段话说,现在要横下心来搞经济建设,不受任何干扰,“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扭着不放”四个字,多么形象而生动地表明邓小平同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心和勇气。随后,他又明确指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出发,他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所有这些,表明他把发展生产力提高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高度来认识。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说过,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以后,必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也说过,新社会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列宁也说过,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可见,邓小平同志提出以改革开放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观点,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生产力作为新时期的主题,我们党不仅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七大又将坚持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在实践中不断前进的。

3.共产党宣言观后感 篇三

1848年月,在英国伦敦瓦伦街19号一家不大的印刷所,印刷出版了一本字数不多却足以震撼世界、影响整个人类历史的小册子--《共产党宣言》。

1921年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从此,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引,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

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的时间,共产主义的幽灵在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化作喷薄而出的红日,蒸蒸日上。

而现今,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向背的现代社会里,《共产党宣言》依旧应该发挥其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在这个后摩登时代里,更多的人们开始追求物质享受,利益熏心甚至背弃了礼义廉耻。越来越多的人们成为没有理想、没有义务、生活如行尸走肉般的躯壳。资本主义追求的奢侈享乐被更多的人信奉,甚至成为衡量生活质量的唯一标准,而社会主义坚持的踏实的信念被越来越多人抛弃。社会公共的道德也更像是一碟可有可无的小菜,人们的行为更多的是依靠日臻完善的法律来约束而非道德的信念。相对传统文化,人们也更多了接受了快餐文化。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普遍状况是工农大众沦为弱势群体问题。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丧失,加上市场万能论的泛滥,使大量工人重新成为一无所有、只能出卖自身劳动力的无产阶级,遭受残酷的剥削压迫。工人阶级丧失了企业主人的地位,法律已经规定,职工同企业只是由劳动合同维系起来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大众审美的缺失、现行制度的不平等性让我们不禁扪心自问,难道经过了革命志士们无坚不摧地革命精神后,走到了现在,我们竟然经不起物质需求的诱惑而背弃曾经的最真诚的社会信念么?

《共产党宣言》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矛盾;揭露和批判了非社会主义流派;无产阶级应建立自己的政党;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内,我们一方面要高度重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一方面又要反对不顾国情、不切实际地谈论自由。虽然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很不均衡,交往方式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样态,个人对自由的理解与追求表现也较大的差异等,但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却不允许我们忽视个人自由和发展问题,否则,我们的实践就不是一种以个人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为目标的现实的运动。但另一方面,不顾实际条件抽象地、极端地谈论自由和个人发展问题,也是有害的,甚至会影响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国家的政治稳定。因此,只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确地理解个人自由和发展问题,把个人的发展纳入到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大环境、长过程之中,就一定能够达到个人的比较全面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比较充分的实现。

无产阶级的诞生有其必然性,《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是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生产出的消灭自己的武器。而劳动是使人得到幸福,追求自然的重要途径。只有深刻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才能使广大工人的劳动不是用来出卖的,而应该作为一种产权来使用。

4.《共产党宣言》纪录片视频观后感 篇四

(八室 杨江鹏)

7月12日,机关党委组织观看了话剧《共产党宣言》,该话剧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人物性格鲜明,舞美情景交融,再现了在那段血雨腥风的社会,以林雨霏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引下,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为了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难忘而又悲壮的历史。诚挚地表达了一位母亲对下一代,对祖国未来的大爱,表达了一位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宣言。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认为这是对我们党员一次丰富的、深刻的党性教育课。

话剧《共产党宣言》使我们再次领悟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话剧描绘的故事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和刺激,也令人感人和激励。国民党警察局处长沈卓阴险而又贪婪小人,通过对林雨霏进行追捕、迫害,对林雨霏的前夫、脱离共产党员身份的商人邝兆年的女儿及家产的觊觎和窃取,最终被邝兆年放火连同自家百年老屋一起化作灰烬。而邝为在母亲的感召和教诲下,找到了真正值得自己去为之奋斗的革命理想,怀揣母亲留下的那本《共产党宣言》,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母亲英勇就义后,用母亲留给他的写有“做官清正,做人磊落”八个字的祖传瓷 1 碗,为母亲敬酒送行。从母亲和众多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共产党人身上,读懂了什么是共产党人,什么是《共产党宣言》的真正含义……同时也映衬着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共产党人林雨霏英勇伟大气概,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党员值得学习的伟大精神。

话剧《共产党宣言》使我们更加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话剧中大量精彩、精辟的台词,使我久久不能忘怀,深受感动和鼓舞。党员林雨霏面对亲生儿子,满怀深情地告诫他:“天底下,没有哪个母亲愿意离开自己的孩子。母子之爱,是血肉之爱、天地之爱!可是选择了革命,就意味着牺牲,为了孩子未来的幸福去牺牲,更是一种比血还要浓、比天还要大的爱……”“一个人没有信仰,就没有追求、没有道德、没有廉耻,即使拥有一切也会心中空虚;一个国家没有信仰,就没有正义、没有尊严、没有公平,就会乱象丛生。”“我不会出卖,因为做人比做事重要;我不会出卖,因为骨气比喘气重要;我不会出卖,因为主义比生命重要。”她还说过一段话让人记忆深刻:“真正的幸福不是身在豪门,不是拥有大宅和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幸福来自于内心,来自于投身革命和帮助穷人。只有这样,即使一无所有,也会感到幸福;即使失去生命,也会感到幸福……”扣人心弦的演出现场,一句掷地有声的台词震撼着在场的每一名观众,这些直白的台词,虽然话语朴素,但是道出了共产党人的信念追求,甚至是我们的人生价值,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向我们党员敲响了理想信念的警钟,提醒着 2 我们共产党员应该牢记信仰,牢记为人民谋幸福和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理想和入党誓词。

话剧《共产党宣言》使我们继续前行的路上多一盏明灯。观看后,我仿佛聆听到了革命前辈对我们的教诲,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不易和对我们未来的殷切希望,更感受到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不努力去工作、努力去为国富强而奉献,那么就对不住革命先烈们的那一腔热血。尤其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更应该把《共产党宣言》作为人生的航向标,认真履职尽责,坚决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以求真务实、不怕艰险、刻苦奉献的精神,依纪依法监督执纪问责,做一名纪律规矩的坚定执行者和守护者,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好纪律保障,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终身。

5.《共产党宣言》纪录片视频观后感 篇五

《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言》刚刚发表,就迎来了欧洲1848年的革命风暴。

《宣言》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特别是它的阶级斗争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宣言》论述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伟大历史使命;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阐明了共产主义革命不仅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这部着作从诞生起就鼓舞和推动着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成为无产阶级最锐利的战斗武器。恩格斯指出: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着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

半个多世纪以前,当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西方统治阶级发抖时,中国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161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以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共产党宣言》这部慕名以久的着作,我感慨很深。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旧有着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6.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篇六

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形成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使人类社会经历着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从经济形态上划分,人类社会可以分为自然经济时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期。

《共产党宣言》中提到:“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那么,我们便可以轻易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说世界近代史是一部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史,那现代史便将是一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抗史,并将以无产阶级的胜利宣告结束。

而作为拥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我们所要知道的便是该如何去取得这个胜利。这一点,早在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展的那个年代就早已被世界共产主义的领路人——马克思、恩格斯所洞察。他们穷毕生精力,于1848年2月24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发表《共产党宣言》。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任何战斗要想取得胜利都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对对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有武器、有足够的有统一信仰的士兵、有足够的拥护者。《宣言》的发表便是在为这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战斗作准备。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社会总是在循环着经历同样的危机——经济危机。这便说明,就资本主义社会自身而言,肯定存在着某种不可避免的“弱点”。我们知道,危机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办法呢?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少的办法。

由此我们可看出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更甚,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上面提到的资产阶级所有制便是资产私有制,这与共产主义所提及的资产公有制是完全的对立面。这种制度下最容易产生的便是剥削制度。资本家通过剥削增加自身财产,这造成的后果便是富者更富,穷者更穷。最直接深受资本家侵害的便是其雇佣的工人。

资本家通过雇佣劳动制从工人处剥削其剩余劳动价值,而工人通过劳动所赚取的少之可怜财富除了一部分被其老板剥削外,另一部分也会被其他资本家(房东等)利用其生存必需品剥削走。

这种剥削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会很大。因为在这时期,社会生产力还处于不发达状态,工人自身生产力所换取的报酬足够维持其生存所需。但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所有制的经济模式下,资本家为了累积更多财富,便会大幅度追求生产力的提高,随着机器的大规模推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工人劳动所得报酬下降,不再能维持其生存所需,这时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极度不协调便会暴露无遗。

工人必将起来反抗,而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而共产主义代表的是工人的利益,共产主义把工人联系起来便成为无产阶级,这便将是一支强大的军队。

然而,工人起来反抗只是单方面狭隘地想要获得更高的报酬以维持自身生存,并不是要从根本上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这时他们便需要一个引导,告诉他们自己的“使命”,并给予他们取胜的信心和决心。《共产党宣言》历史任务便是如此。虽然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但同时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7.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篇七

XXX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共产党宣言》,又看了看它的写作背景,总的来说,感觉有点亲切,不仅因为这是里面有一部分的内容是我们经常能接触到的,比如说共产主义一定要取代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和资本阶级存在着矛盾等等,而且还因为里面的叙述是比较感性的,语言比较亲切,就好像是面对面地在跟你谈话一样,不时带着语气词,而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这也是出乎我意料的,因为我之前感觉的共产党宣言,应该全部是陈述句,列下了一大堆的概念,然后又分点说共产主义好,怎么怎么好这样。

但是,另外地,又感觉有一部分是比较陌生的,至少对于我来说吧,比如对共产主义的质疑,“你们共产党人是要实行共妻制的啊”等等。或者应该这么说吧,可能在学马克思主义这门课之前,我对共产主义有一个思维定势的片面的认识。

《共产党宣言》其实全文并不长,个人匆匆看完之后,凭借着一些记忆,在此稍稍做一个内容的概括。《共产党宣言》的叙述思路应该是这样:资产者很好,但是他是有一些缺陷的——因为这样所以无产阶级将会取代之,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然后这取代呢要有人来领导不是?于是乎就需要共产党了——那共产党和无产者是怎样的呢?——和资产者又是怎样的?资产者这么这么说是错了的——那你说取代了之后,共产党做大哥了,共产党应该要怎么做才比资产者好呢——然后举了一些例子,说共产主义可以怎么样实现——那有人为了自己利益和你对着干你怎么办呢——最后就说其实最根本的是大家都来坚持共产主义,相信他,搞革命,终有一天共产主义做大哥,“他们获得的是整个世界”。

读完《共产党宣言》,要有大的大彻大悟也说不上,但是有几个地方还是让我印象深刻的,请左老师容许我只从《共产党宣言》中的只言片语中做一些小小的读后感。

在靠前的部分,有这样的一段话:“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了,而且它结合成更大的集体,它的力量日益增长,它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机器使劳动的差别越来越小,使工资几乎到处都降到同样低的水平,因而无产阶级内部的利益和生活状况也越来越趋于一致。资产者彼此间日益加剧的竞争以及由此引起的商业危机,使工人的工资越来越不稳定;机器的日益迅速的和继续不断的改良,使工人的整个生活地位越来越没有保障;单个工人和单个资产者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具有两个阶级的冲突的性质。”读到这句话时我有了一些疑问,这是和我现实中的感受有所矛盾而产生的疑问。我的父母都是工人,但是,就我的生活经验,好像中国,或者说在我周围的一些情况,贫富差距还是挺大的,而且,我感觉,在我周围工人阶级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是一个组织,一个工人阶级,一个社会的主要阶级。他们不是以一个社会主人的态度,而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感觉是受“剥削”的群体。

我给自己的解释是可能中国处于初级阶段造成的,是由于我们的现状也许和马克思想象中的情况不一样。然后我又认真地看了看这段话,他里面又说到工业的发展,日益发达的交通工具。由此,我又感觉到这并不仅仅只是经济上或者生产力的区别造成的,还有的是,可能我意识中的工人阶级和马克思所描述的工人阶级也是有所区别的。可能在了解不深的情况下,我认为简单的靠打工赚钱的人便是工人阶级,这或许是错的。《共产党宣言》里面的工人阶级除了是工厂的工人,还有的是一种意识,一种觉得“资产者在剥削我,不行,我要反抗”的一种意识。

还有印象深刻的当然就是“共妻制”的质问,当读到“但是,你们共产党人是要实行公妻制的啊,----整个资产阶级异口同声地向我们这样叫喊。

资产者是把自己的妻子看作单纯的生产工具的。他们听说生产工具将要公共使用,自然就不能不想到妇女也会遭到同样的命运。

他们想也没有想到,问题正在于使妇女不再处于单纯生产工具的地位。

其实,我们的资产者装得道貌岸然,对所谓的共产党人的正式公妻制表示惊讶,那是再

可笑不过了。公妻制无需共产党人来实行,它差不多是一向就有的。

我们的资产者不以他们的无产者的妻子和女儿受他们支配为满足,正式的卖淫更不必说了,他们还以互相诱奸妻子为最大的享乐。

资产阶级的婚姻实际上是公妻制。人们至多只能责备共产党人,说他们想用正式的、公开的公妻制来代替伪善地掩蔽着的公妻制。其实,不言而喻,随着现在的生产关系的消灭,从这种关系中产生的公妻制,即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卖淫,也就消失了。”

这一段话写得感情十分丰富,完全不像仅仅是一个思想文章,甚至还像一篇议论文,一篇抒情散文。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觉得这个质问有点偏激,而看到了马克思的反击,有点一针见血的感觉。特别是这一句“资产者是把自己的妻子看作单纯的生产工具的”,说得太好了,“共妻”,其中的“共”字,意思就是共同拥有,那这么说,资本主义您也够资本的了,连自己的妻子都看成是资本,是生产工具,是一件物品。这让我想起了张爱玲倾城之恋的一句话“你只是把结婚当做长期的卖淫”,我觉得这比张的意思表示得更加彻底,揭露得更加无遗。话又说回来,读着《共产党宣言》竟然能然我想起一些文学作品,一些其他思想的联系,也是让我很意外的。而我们又可以这样说,一切高等的思想都是有其共通性的(纯属个人瞎掰)。

再有就是(乙)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这一段,也让我意识有所提升的,原来还有“小资产阶级”这样的“中间派”!马克思的观察十分锐利,这些“经常被竞争抛到无产阶级队伍去”的“小资产阶级”,很快会失去其现代社会的地位!

还有很多的一些段落,都让我或多或少有些许的收获,比如“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的自由贸易、自由买卖”;„„读完《共产党宣言》,让我对共产主义、共产阶级有了新的了解,新的认识,新的看法。

8.共产党宣言 读后感 篇八

首先,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是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共产党员如果失去了它,就会迷失方向,甚至丧失无产阶级的立场。应该认识到,实现《共产党宣言》提出的共产主义的目标是一个很漫长的历史过程,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比较落后,社会上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另外,社会上还有那么一撮人,想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道路或民主社会主义道路这两条在中国行不通的道路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纵然有各种各样外界的干扰和压力,我们也不应该遇到一点困难就见风使舵或停滞不前,要有坚定地共产主义信念,并且有为了实现这一崇高而伟大的目标奉献自己青春和力量的决心。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可以明确的体会到现今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生活水平和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哪一次革命的成果是唾手可得的呢?要想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神圣的目标,就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坚定信念,磨砺意志,克服重重困难,加强政治信仰的修养,相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定可以实现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目标。

其次,与时俱进的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关键。《共产党宣言》在1872年、1882年、1883年和1888年的序言中都对其中的内容作了一定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使之能够随时随地都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以看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思想一贯以来的理论品质,也是它永葆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而现今的社会,我们可以明显感到世界的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在以极快的速度在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深刻的意识到只有紧跟国际潮流才能不至于被社会淘汰,甚至引领科技的发展方向。但是这些从何而来?《共产党宣言》已经明确告知我们,从与时俱进中来,从创新中来。在21世纪,最稀缺的就是创新型人才,只有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各个方面对国外的依赖,从而加快共产主义的进程。

最后,实事求是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保障。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的观点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长远来看,社会主义一定会在与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但是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主义会有短暂的失败和挫折。要脚踏实地一步步的去争取胜利,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实践和新发展,而不要指望“一口吃个胖子”,一劳永逸。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就会发现看似遥不可及的山峰,已经被我们征服。

9.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篇九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1848年,30岁的卡尔•马克思和28岁的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开端,以这句神秘而又如磁石般地话语,向世界传播了一个信息:“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现在,163年过去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苏联解体、东欧异帜,共产主义已经不再是“一个幽灵”,它曾经红遍了大半个世界,又经受了严重的挫折。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名共产主义的信仰者,在中央强调加强理论学习的大背景下,重温这一划时代的纲领性文献,令人感慨,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宣言》是颠扑不破的革命真理

我们学习《共产党宣言》,根本的问题就是为了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要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就必须用共产主义的理论来武装我们自己的头脑。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会有实践中的清醒,只有理论上的坚定,才会有实践中的坚定。

《共产党宣言》是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是一部魅力永恒的经典名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奠基之作。宣言的观点和框架经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讨论,由马克思执笔写成。至今已用200多种文字多次印刷发行,成为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最具国际性的著作。很多革命战士走上革命道路,接触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就是《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浓缩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原理。马克思主义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他是前人全部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9世纪自然科学三项重大发现:达尔文的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能量转换定律,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批判性的吸收,创造性的发展,提出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框架。

马克思捍卫了费尔巴哈的哲学唯物主义,扬弃了他的形而上学观点,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来观察解剖人类社会,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为共产党人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论证并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性。

马克思通过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将空想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宣言》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任何社会形态都只是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的过程,资产阶级社会也概莫能外。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历史包括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下解放出来。”

《共产党宣言》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进行精辟分析后庄严宣告:“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163年的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宣言》的这些基本论断。有谁能够提出一些新的理论来推翻这些基本结论吗?没有!就连马恩的不少敌人也不得不多次承认这一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百多年的社会发展史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事物发展有它不可抗拒的规律,尽管它永远是走着迂回曲折的道路,但是根本方向不可逆转,人类历史也是如此。

《宣言》是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

共产党人是无产阶级中的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如果失去了这一先进的阶级特性,共产党人就不成其为共产党人。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从封闭到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共产党人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这种变化面前,能不能继续保持先进性,是对每位共产党员的一场严峻的考验。

胡锦涛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共产党宣言》对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做了全面分析,对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做了精辟的阐述。《宣言》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就是要实行这两个决裂,不但要和旧社会彻底决裂,还要和旧思想彻底决裂,从根本上解决好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

《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苏联解体,东欧易帜发人深省,令人警醒。社会发展总的进程虽然不可逆转,但并不是不会出现曲折与反复。苏共在拥有20万党员时夺取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法西斯,却在拥有2000万党员时丧失了政权。

罗马尼亚1989年在东欧第一个发生剧变。剧变前,党员人数占全国人数的1/6,是共产党执政中比例最高的。这两个政党的迅速解体,共同的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当一部分党员已不具备党员的先进性,甚至成为反党分子,在党生死存亡之际,自然不会站出来为真理作斗争,维护党的生命。

《宣言》强调共产党人要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的基本立场。就是说,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世界观和立场的转变是马恩“两个转变”的关键,马恩创作《宣言》时,都是不满30岁的年轻人。在那个时代,马恩凭着他们的家庭地位、社会关系和本人才学,完全有可能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可是,他们抛弃了社会世俗的功利观念,选择了一条无私奉献的风雨人生之路。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要彻底消灭私有制,就要改变由私有制衍生出来的私有观念。但是这个改变是痛苦的、漫长的、充满斗争和博弈。《共产党宣言》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千百年来的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绝不会随着剥削制度的灭亡而很快灭亡。它们总是要顽强的表现自己,甚至企图卷土重来,把复辟的想法变为复辟的行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证明,无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共产党人将面临着长期执政的考验。腐败导致党衰国亡是重要的原因。我们要在把握“两个必然”的复杂性、曲折性中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想是灯塔,是人生航标;信念是动力,是精神支撑。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就要做到宗旨不忘、忠诚不减,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宣言》是指引继续革命的灯塔

胡锦涛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共产党宣言》是真理,但任何真理都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纯粹的绝对真理是没有的,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必须与各国发展了的实际相结合才能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遇到严重挫折的时候,在中国革命处于紧急关头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世界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重申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时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当前,我们学习《共产党宣言》,要进一步把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认真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做到坚持马克思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马思主义随实践发展而发展不动摇。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错误倾向;另一方面也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死抱住一些具体结论不放的本本主义倾向。

岁月的云烟,遮不住真理的光辉;科学的思想,指引着历史的航向。从《共产党宣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灯塔指引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探索。几经曲折坎坷,几经飞跃发展。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跌宕起伏中走过了160年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巨大的理论和实践勇气直面挑战、破解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多年的伟大实践,则是这段历程中激荡人心的雄浑乐章――它不仅让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让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的潮流,向着民族复兴的目标奋进。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兴旺,让人们重新看到了科学社会主义真理的力量。从《共产党宣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新探索,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了新鲜的时代和民族的特色。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这一科学真理历久弥新、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所在。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发展和繁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继续解放思想,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出发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继承、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这一实践有力地证明:《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管用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在坚持基本原理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10.《共产党宣言》纪录片视频观后感 篇十

这篇宏伟巨著,写于1847年12月-1848年1月,仔细算一算,也有160多年了。自出版的第一天起,它就寄托着全世界劳工大众的理想: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一切公有,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1871年5月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的最后一批公社战士倒在拉雪兹公墓的东北角的夏洛纳墙下,工人阶级第一次用生命和鲜血刷新了它的每一页,每一行。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景仰,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

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着,但没有哪一篇能够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这不仅在于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在于它鲜明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上一篇:幼师师德师风优秀事迹下一篇:小花和小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