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诚信的故事

2024-07-05

古今中外诚信的故事(共9篇)

1.古今中外诚信的故事 篇一

文章标题:古今中外诚信奉献小故事汇编

诚信胜过金

金子,大家都知道,那是一个闪闪发光,又有许多用的东西。但是最美的是金子吗?不,最美的是诚信。

言而有信、一诺千金是我们的祖先代代相传的美德。信用即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又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还是连接友谊的无形纽带。一个诚实的人,不论他

有多少缺点,同他接触时,心神会感到清爽。这样的人,一定能找到幸福,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是因为以诚待人的人,别人也会以诚相见。

就拿宋庆龄来说吧!一个星期天,宋庆龄一家用过早餐后,就准备到父亲宋耀如的一位朋友家做客,小庆龄听了,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她最喜欢到那位叔叔家了,叔叔家养了鸽子可漂亮了,那位叔叔还说要送她一只呢!小庆龄正准备和爸爸出门时,她突然想起要教好朋友小珍学做花篮便停下脚步,小庆龄便把此事告诉了爸爸,爸爸和她姐姐都让庆龄明天教小珍做花篮,但庆龄说什么也要今天教,父亲听了心里很高兴,还对其他孩子说要向庆龄学习。父亲到了朋友家,把事告诉了他的朋友,那位叔叔也很高兴,还让父亲带回两只鸽子,算是对的小庆龄的奖励。

宋庆龄的故事就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许人一物,千金不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光只有宋庆龄,孔胜东也是一个言而必行的人。

1986年,共青团浙江省委向全省团员发出了为社会风气根本好转作贡献的倡仪。年轻时的孔胜东想到了用自己的自行车的修理技术为群众做点事。于是,他立即行动,每逢周六晚上7时到10时,在自家门口挂出了“共青团义务修理自行车”。他修车从不收一分钱,当车主有急事而车又一时难以修好时,他就把自己的车借给了别人。

就这样到了1995年春节,孔胜东父亲病重,他也只陪了父亲两天,因为第三天正是周六。在父亲去世的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六,事虽多,但他还是自觉补了一个晚上。

18年来,不管是怎样,他都没有歇过一次摊!

对,诚信像土,一亩心灵之土,为无数幼苗提供营养,使它们开出美丽的鲜花。诚信像水,万物生长的生命之水,滋润着小树舒枝展叶,天天向上。诚信是人之本,民之基,国之根。

同学们,拾起诚信的“背囊”吧!用你的诚信战胜风浪,以你的诚信来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故事一: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有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故事二;

十七世纪的德国军队里面有一个王子对他的下属亲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级军官的深深爱戴。一次攻打某国家失败而归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严寒、饥饿折磨着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极度寒冷和饥肠辘辘的状态下,王子慢慢的进入梦乡、、、、、、。睡梦中王子梦见阳光格外的灿烂与温暖,他醒来了,发现自己身上被许多件大衣覆盖,生命得以延续。四周再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盖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经全部冻死了。

抱诚守真

诚至金开

赤诚相待

闲邪存诚

修辞立诚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金口玉言。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说话,一言为定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中国古代诚信小故事汇编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

2.古今中外名人故事书里的故事 篇二

伊丽莎白女王之前的三代英国国王都是烟瘾很大的人。再加上后来的乔治六世,抽烟过量的有四位国王。虽未公布过英国国王的医疗档案,但不管怎么说,令人震惊的是这四位国王的死都跟吸烟有很大关系,最为明显的就是爱德华七世。

60 岁即位的国王爱德华七世,从他当王太子时起就吸烟。他在促使吸烟成风,并使之成为社会公认的习惯这一点上,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这位国王,堪称全欧洲“吸烟先驱者”,晚饭后立即吸烟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撰写该国王传记的作者菲力普·马格纳斯说:“国王从当王太子时起就固定在早饭前吸一支细雪茄、两支纸烟。可是早饭后,却平均每天要吸十二支粗雪茄和二十支纸烟。”结果,爱德华七世到 40 岁时就患了严重的支气管炎。御医们劝他减少吸烟量,但他把医生的话当耳边风,根本不去理会。到了 60岁,就觉得呼吸有些困难了。在巴尔莫勒尔堡的围场上狩猎时,他不能亲自逐鹿于原野,只好端着枪等着随从把猎物撵到跟前来。

1910 年 5 月 6 日中午,爱德华七世在自金汉宫接见了财政顾问欧年斯特·卡斯尔。当时,他吸了一支粗雪茄。他回到寝室,刚用过午餐就昏倒在敞开的窗子前。连续发作的支气管炎使他的呼吸越发困难了。由于长年吸烟,他患有无法医治的肺病,就是御医也束手无策。为了减轻他的痛苦,只好给他注射止痛的吗啡。这天夜里,他便离开了人世,终年 68 岁。

3.古今中外有关友情的故事 篇三

美国第18任总统尤利塞斯·格兰特在连任两届总统后离职,携妻子周游世界。1879年,格兰特乘船抵达中国,时任北洋大臣的李鸿章设宴款待,两人一见如故。

格兰特访华时,携有一根名贵手杖。这根手杖通体雕刻,装饰十分华美;手柄处镶有一块大过拇指的钻石,周围是小钻石环绕,璀璨夺目,据说价值“十数万金”。李鸿章看到后,十分喜爱,反复赏玩,不忍释手。格兰特见到此景,就通过翻译说:“中堂既然喜欢这根手杖,本当奉赠,只是这根手杖是我卸任时,全国工商各界赠与留作纪念的。它代表国民公意,不便私自送人。等我回国征得大家同意后,当奉寄致赠,用副中堂雅意。”

18,李鸿章在纽约访问期间,探视了格兰特的遗孀朱莉娅。格兰特夫人设宴款待李鸿章,并邀请工商各界名流百余人作陪。席散后,朱莉娅立即把这根手杖立于台上,向所有人讲述了格兰特同李鸿章的友谊和手杖的故事。她告诉李鸿章:格兰特回国后,一直记着手杖的事,因琐事繁杂,一直没有机会和各界商量,但生前曾特别嘱咐她帮助实现当年的许诺和愿望。然后,朱莉娅面向大家说:“今天适逢李先生来访,现特请问诸位:是否同意将大家赠与我丈夫的手杖转赠李先生?”满堂宾客一致鼓掌赞同。于是,朱莉娅当众双手举杖奉送李鸿章。李鸿章回国后,爱护这根手杖如同至宝,须臾不离。

4.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 篇四

当太阳还不曾升起时, 我的心就早已飞翔在蓝天之上 俯看这尘世间的一切

我悄然的流下了一滴感动的泪水 够了 那只需要一滴 就足以表达 我此时荡漾的心

天!那不是她一闪的身影吗? 我想

那大概是我生命中的唯一黑色 唯有那唯一的黑色 才能感动我的心 是的 她依然在那里忙碌着 是她给了我无悔的生命,是她 就是她 爱人 你还好吗? 远方的我正在为你默默的祝福 送去一份执着再你身旁 唯一的 完美的

只需你那善良的心来开启我生命中的唯一 是的 辛苦了 是你 是你……………… 为此付出了那么多而成就了我色彩与梦想 够了 那还需要多少 够了 我还需要怎样

是你第一次给了我生命的力量 是你第一次给了我希望的色彩 是你第一次给了我执着的追求 是你第一次给了我美好的生活 爱你 那还需要什么理由 爱你 那还需要什么多少 够了 真的够了

面对你 当我感谢你的恩情时 我流下了第一滴感动的泪水 是的 只有一滴

但我相信 一滴感动的泪水 足以表达我第一次得理由 够了 真的够了 感恩的第一次 流泪的第一次

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父母的故事

一、孝敬父母的故事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事例三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事例四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事例五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二、孝敬父母名家名言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孟佩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

颁奖词: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推选委员王振耀说:童稚的年岁,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勇气,更是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

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妈,你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有妈就有家。”

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资。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孟佩杰总是来去匆匆。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替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回家,给养母生火做饭、敷药按摩、换洗床单……有时来不及吃饭,拿个冷馍就赶去学校了。晚上又是一堆家务活,等服侍养母睡觉后,她才坐下来做功课,那时已经九点了。

“女儿身上最大的特点是有孝心、爱心和耐心。”刘芳英说,如果有来生,她要好好补偿女儿。为配合医院的治疗,孟佩杰每天要帮养母做200个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30分钟。碰上刘芳英排便困难,孟佩杰就用手指一点点抠出来。

2009年,孟佩杰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权衡之下,她决定带着养母去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大一那年暑假,孟佩杰顶着炎炎烈日上街发广告传单,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养母最爱吃的红烧肉。

5.有关古今中外名人廉洁勤俭的故事 篇五

故事是指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古今中外名人廉洁勤俭的故事,欢迎阅览!

1、雷锋的节俭精神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俭,他参军后,每月领到的津贴费,除了交团费,买书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储蓄所。他的袜子总是补了穿,穿了又补。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愿意丢掉另买。他的内衣也补了许多补丁。但部队发夏装时,按规定每人可领两套单军装,两件衬衣、两双鞋,而雷锋却只领一份,说是是“够穿了”。

2、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俭便士,英镑自来”,每一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3、约翰洛克菲勒投宿

有一次,美国大企业家约翰到纽约一家旅店投宿,要求一间最廉价的房间。

旅店的经理认出是洛克菲勒后,问他:“您为什么选择这样廉价的小房间呢?您的儿子来这时,总是选择最贵的房间。”

“没错,”洛克菲勒说,“我儿子的父亲是百万富翁,而我的父亲不是。”

4、列宁的大衣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俄罗斯人,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俭朴伴随着他传奇的一生。当时人们经常看到他穿一件退色的旧大衣。在这件大衣上还留有三个弹孔。

1918年,列宁就穿这件旧大衣,去工厂演说,遭到反对势力的刺杀,在大衣上留下三个弹孔。伤愈出院后,他谢绝更换新大衣,将旧大衣补了再穿,一向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他的格言:“节俭每一分钱,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5、李嘉诚

香港富豪李嘉诚有一次从酒店出来,准备上车的时候,把一枚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咕辘辘地向阴沟滚去,他便欠下身去追捡。旁边一位印度籍的保安见状,立即过来帮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后,再从钱夹里取出100元港币,递给保安作为酬谢。为了一元钱却花了100元,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划算的。有人向李嘉诚问起这件事情,他的解释:“若我不去捡硬币,它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100元,他便能够用之消费。我觉得钱能够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费。

6、赵匡胤

赵匡胤教女俭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作为一国之主皇帝应当说是人间最富有的,金银财宝任其享用。可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7、苏轼之房梁挂钱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之后在朋友的帮忙下,弄到一块地,便自我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一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一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8、季文子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你自我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期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可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我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经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理解你的提议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9、毛岸英节俭买书的故事

一天,毛岸英买菜回来走过一家小书店,他轻手轻脚地走进店堂,看见满屋子摆了好多的书、画。他仿佛走进童话般的神奇世界,翻翻这本书,新鲜;看看那本书,也趣味。之后发现有一本很厚很厚的长方形的书,卖书的人告诉他,这是字典,是位不开口的先生。岸英像着了迷似的,心想,不开口的先生多好,要是我把它请在身边,碰到难字生词,翻一翻,它就告诉你,那多好,对,买一本!

“老板!这个不开口的先生要卖好多钱一本?”岸英满面笑容,兴冲冲地问。他心想,七八个铜板总能够了吧!

书店伙计伸出大拇指和食指:“不多!大洋8角!”

“8角?”岸英有些吃惊,脸上充满期望的笑意赶跑了。

“8角,就是240个铜板呀!”岸英吐了吐舌头,不忍释手地把字典放回原处,叹口气离开了书店,他下意识地摸摸口袋,袋里连一个铜板也没有。怎样办呢?从哪里搞钱呢?给“大黄牙”当奴隶,连饭都吃不饱,哪来钱?岸英苦苦思索了老半天,想不出一个办法。

他买回一篮豆芽菜,“大黄牙”丢给他6个铜板。他跑到隔壁弄堂里的一家馒头店里,把铜板递过去,习惯地说:“呶,来三只开花馒头。”他总是给岸青、岸龙各买一只,6个铜板是三个兄弟的早饭钱。刚刚把三只开花馒头接到手里,他突然醒悟了似的退回一个,说:“退我两只铜板好啦!”

岸英是个有恒心的孩子,凡是想准了的事,他就必须下狠心办到,即使再饿再冷他也能忍受。他和岸青省吃俭用,大约两三个月的早晨没有吃早饭,总算积存了200多个铜板。他最终跳跳蹦蹦地走进书店,从袋子里倒出所有铜板,一边要书店伙计数钱,一边拿起《学生字典》翻看。

有了字典,兄弟三人像得了宝贝似的,可高兴啦!从此,岸英一有空就对着报纸查生字,还教岸青、岸龙学文化。

10、心灵富足的俭朴总统

在拉丁美洲,有这么一位总统,“寒碜”得不行,以至于每次和他一齐开会亮相,总让其他国家的总统们坐立不安——因为他从来不带随从,不打领带,穿着十分随意,全身上下居然找不出来一件名牌精品。

他叫何塞·穆希卡,是乌拉圭现任总统,被西班牙媒体称为“全球最穷总统”。

现年76岁的穆希卡,出身于农民家庭,2009年被左翼公推参选总统,2010年3月当选总统。尽管当时他是“穷苦人的候选人”,但最终他却凭借超过半数的选票当选。

任职总统后,穆希卡拒绝迁入总统官邸,因为“那比蹲过14年的牢房大太多”。他更拒绝了随行和防弹轿车接送,自我每一天开着车龄“20多岁”的金龟车上下班。“异类总统”的举动还远远不止这些,周末他还会自我整理一下菜园,带着爱犬出门,看球赛,他担任国会议员的妻子对于外界的不理解坦然一笑,称自我“早已见怪不怪”了。

2011年,穆希卡把自我在埃斯特角的总统官邸和两处住房,以27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乌拉圭东部共和国银行。穆希卡把出售所得的.资金全部用于实施政府的住房计划。

去年底,穆希卡申报的财产令人难以置信:首都郊区一栋旧农舍和两块农地、两辆1987年的.福斯金龟车、两辆拖拉机,加上银行不到20万美元的存款。穆希卡的清廉,让进进出出都讲究排场的拉美政客们十分汗颜。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最穷总统”,却成为拉丁美洲最受欢迎的总统——因为他的爱心。

穆希卡上任后就宣布:把月薪的九成捐给游民救助基金。他说:“剩下的够我用了,如果有这么多同胞连这数目都赚不到,我怎能说不够呢?”他还表示,将来还要把部分退休金捐出。

对于自我被称为“全球最穷总统”,穆希卡微笑着回应道:“我一点也不穷,说我穷的人才是真穷。说我仅有几样东西倒也没什么错,但俭朴却使我觉得十分富足。”

对于身居总统要职的穆希卡而言,身价、金钱、荣耀,这些标签可谓招之即来,然而他却将心灵的收获纳入了财富的范畴,用爱心和实际行动,证明了自我对这些身外之物的无动于衷和对心灵富足的追捧。

俞敏洪说:“心灵的富足是一种美,这种美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欢乐,是一种把生命融入诗意的壮举。”或许,“最穷总统”穆希卡赚取的,才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真、最美、最温暖的“财富”。

11、约翰·D·洛克菲勒孙子的零用钱

小约翰·d·洛克菲勒(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的儿子)一向认为自我是父亲巨额财产的管理者而不是拥有者。他把博爱当作毕生的事业,一生中为公共事业捐献了5000多万美元。他以往出资修缮凡尔赛宫,设立了阿卡迪亚和格兰德泰顿国家公园,捐献地皮给联合国在纽约设立总部。在那里我们看到的是他在1920年5月1日写给儿子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的一封信。小约翰·d·洛克菲勒当时46岁,在信里他为14岁的儿子列出了“财政”要求。儿子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长大之后继承父亲的遗志成为洛克菲勒基金委员会的主席。信的全文如下:爸爸和约翰的备忘录——零用钱处理细则:

1、从5月1日起约翰的零用钱起始标准每周1美元50美分。

2、每周末核对账目,如果当周约翰的财政记录让父亲满意,下周的零用钱上浮10美分(最高零用钱金额可等于但不超过每周2美元)。

3、每周末核对账目,如果当周约翰的财政记录不合规定或无法让父亲满意,下周的零用钱下调10美分。

4、在任何一周,如果没有可记录的收入或支出,下周的零用钱坚持本周水平。

5、每周末核对账目,如果当周约翰的财政记录合规定,但书写或计算不能令爸爸满意,下周的零用钱坚持本周水平。

6、爸爸是零用钱水准调节的惟一评判人。

7、双方同意至少20%的零用钱将用于公益事业。

8、双方同意至少20%的零用钱将用于储蓄。

9、双方同意每项支出都必须清楚、确切地被记录。

10、双方同意在未经爸爸、妈妈或斯格尔思小姐(家庭教师)的同意下,约翰不能够购买商品,并向爸爸、妈妈要钱。

11、双方同意如果约翰需要购买零用钱使用范围以外的商品时,约翰必须征得爸爸、妈妈或斯格尔思小姐的同意。后者将给予约翰足够的资金。找回的零钱和标明商品价格、找零的收据必须在商品购买的当天晚上交给资金的给予方。

12、双方同意约翰不向任何家庭教师、爸爸的助手和他人要求垫付资金(车费除外)。

13、对于约翰存进银行账户的零用钱,其超过20%的部分(见细则第八款),爸爸将向约翰的账户补加同等数量的存款。

14、以上零用钱公约细则将长期有效,直到签字双方同时决定修改其资料。

12、洛克菲勒住酒店

洛克菲勒到饭店住宿,从来只开普通房间。侍者不解,说:“您儿子每次来都要最好的房间,您为何这样?”

洛克菲勒说:“因为他有一个百万富翁的爸爸,而我却没有。”

6.古今中外名人因合作而成功的故事 篇六

在一个绿山环绕、十分美丽的乡村里,住着一群洁白如云羊儿,白天,它们在山坡上快乐地吃草,晚上,它们住在羊圈里。围栏一直在默默地保护着这些的羊群。羊儿过着幸福的生活。每当人们经过这儿,看见那白白的羊儿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夸它们,羊儿十分高兴。

羊群与羊圈这一天,主人又买回了一只小羊羔,小羊羔十分贪玩,晚上也不想呆在羊圈里休息,它老是嫌围栏挡住了它的自由,小羊羔十分生气,可也无可奈何。过了几个月,小羊羔长大了。头上出现了一对又粗又壮又有力的大角,但是它还是很贪玩,他想把他自己失去的童年的时光都给补回来。这天晚上,夜深人静,人们在沉睡的时候,年轻的小羊忍不住想出去了。就想趁伙伴们熟睡的大好时机,用头上的强壮有力的角把围墙撞开,想着想着它就真的撞了起来,围墙忽然觉得自己背很痛,一看,原来是那只长大了的羊儿再撞他。便说:“你千万不要把我撞坏,有我在这儿保护,你们才安全,如果你把我撞出一个小洞,狼就会趁机而入,这样既害了你自己,又连累了大家。大家也会被无恶不作的老狼给给吃了的。可是小羊没有听围墙的话,把他的话当成了耳边风一吹就过去了。小羊撞啊,撞啊,过来很长时间,小羊终于把围墙撞出了一个小口子。每天晚上,小羊就会钻过小洞出去玩,去换换新鲜空气。就这样,三天过去了,在第四天晚上,一只饥饿的老狼看见了这个小洞,欣喜若狂,他偷偷的走进羊圈,其他羊儿们都在睡觉。而这只小羊又想去溜达了,在洞口,他突然看见了一只大灰狼,心里十分着急。害怕的叫了起来”咩,咩……“老狼立刻看见了小羊,一口咬住它,把它拖了出去,这时,所有的羊儿都醒来了,但一点办法也没有怕。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猎狗听见了羊叫的声音,跑了过来,把大灰狼给吓跑了,救下了小山羊。小羊十分惭愧,低着头向围墙认错。

事后,小羊明白了,不能只为自己的利益找想,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也要为别人找想。农夫把羊圈修好了。从此,羊儿们又过着幸福的生活。

7.古今中外儿童故事 篇七

甘罗的父亲在朝当官。 一天皇帝把他叫去说:“你在朝居官,朕待你如何?” 甘罗的父亲说:“皇上待我恩重如山。” “既然如此,朕让你办点私事,你可情愿?” “只要为皇上,我死都甘心。” “近来朕得了一种病,非吃公鸡蛋不愈。朕限你在三天之内弄几颗公鸡蛋来,否则罚你一死!” 甘罗的父亲明知无法弄到,但圣命如山倒,只得接受任务。回到家中,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十二岁的儿子甘罗便问:“父亲今日回到家来,面带忧色,为了何事?”父亲便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爹爹不必着急,第三天孩儿我去替你交差便是了。” “公鸡能下蛋?我年岁已高,经事也不少,但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你年仅十二岁,能有何法?总是一个死,还是我去死好了。” “请爹爹放心,儿我自有办法。” 第三天,甘罗上朝拜见皇上。 皇上问;“你父为何今日不来朝见?你一个小小孩童来干何事?” 甘罗不谎不忙地说;“拜告圣上,我父昨晚上生了个小孩,不能回朝,特地让我来请假。” 皇上怒气冲冲地说:“你简直是胡说!男人怎能生孩子!” 甘罗马上说:“既然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岂能下蛋?!” 一句话问得皇上哑口无言,答不上话来。皇上见十二岁的甘罗有胆有识,便当场封他为丞相。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对比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我欠乞丐一块钱

阿林在一家公司做事,有一天,他在天河体育中心门口等公交车回家,身后蹲着一个乞丐,是个三十来岁的男人,衣着邋遢,面前摆着一个小碗,里面有些一块两块的零钱。

阿林向来瞧不起这种人:正是壮年,不靠双手挣钱,却不顾脸面出来乞讨。可那天也不知为什么,大概是心情好,阿林忽然想施舍钱给他,随手一掏,摸出一块钱,扔在他的碗里。 乞丐点点头,说:“谢谢!”阿林没再看他,继续等车。

车子快要来了,阿林打开随身带的包,谁知包里一分钱也没有,他暗骂自己糊涂,昨天在家整理东西,把钱拿出来后忘了放进去,再摸身上,兜里全都是空的———刚才给乞丐的是他身上最后一块钱!这可怎么办,离家还有十几公里路程呢,总不能走回去吧!他急得团团转,真是一钱逼死英雄汉哪,眼看着一连开走了三趟公交车,天也擦黑了。

忽然,阿林把眼光对准了乞丐的碗,刚才扔进去的一块钱还在,出手时毫不在意,这时看着却成了宝贝,他不由再次打量那个乞丐,这次看清了:那乞丐的腿有毛病,是个跛子;眼睛也不大好,看人时眼有点眯着。乞丐大概也注意到他了,对他说:“先生,是不是你坐公交车没散钱了……”阿林心里一喜,连连点头。乞丐说:“要多少?”阿林说:“一块,就我刚才给你的一块钱就……就够了。”乞丐从碗里拿出一块钱,笑嘻嘻地给了阿林。

阿林脸上一红,朝左右看了看,确信没人留意,这才走过去接了钱,正在这时,公交车来了,阿林连忙挤了上去,可一上车就看到自动投币箱上写着一行字,说是夏天到了,从今天起车上开了空调,要加收一元钱。阿林傻眼了,这空调早不开晚不开,偏偏今天开,真是要命哪!

司机见阿林愣在那里,张嘴刚想说什么,阿林不等他开口,就慌忙下了车,退回墙角,蹲下身子,真有点走投无路的感觉。 这时,有人轻轻在阿林耳边叫:“先生。”阿林一看,又是那个乞丐。乞丐问:“你是不是差一块钱不够坐车?”他见阿林点了点头,就说,“我再给你一块钱,你坐车回家去吧!”阿林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见他的眼神很真诚,没有一点捉弄人的表情,阿林知道他是诚心诚意帮自己的,心里很感动,还没来得及多想,乞丐已经把一块钱放在阿林的手里了。

就这样,阿林和那个乞丐面对面地蹲着,像朋友一样地聊了起来。阿林问他怎么会在这里当乞丐,他憨厚地一笑,说他姓周,原先跟着一个建筑队,后来摔断了腿,庄稼人断了腿日子就不好过了,在家里实在想不出挣钱法子,听说广州有钱人多,所以想在这里乞讨一段日子,如果能积点钱,就回家乡开一家小店。他说这话的时候,一双布着血丝的眼中充满了希望。

阿林对他虽说不上敬佩,但也觉得他和别的乞丐不太一样。阿林说:“明天你还在这里吧?我一定会来还你钱的。”然后向他伸出了手,乞丐有点惊慌,但还是迟疑着伸出了脏兮兮的手。阿林和他握了握手,说:“周先生,再见!”

阿林用向那个乞丐借来的一块钱,加上原先已施舍给他、后来又要回来的一块钱,坐上公交车回了家。

第二天一大早,老家有急事,打来了电话,阿林不能耽搁,立刻就走,可还乞丐钱的事阿林一直搁在心里。等阿林两天后办完事回来,立刻赶到天河,果然看到那乞丐还在,阿林心里一阵高兴,大步走过去,冲他喊道:“嗨———”谁知他一见阿林,竟然像看到鬼一样,吓得从地上爬起来,跌跌撞撞地往前跑。阿林上前一把拉住他,笑着问:“怎么了,伙计?”他双手抱头,垂着脑袋,又惊又怕地说:“是我瞎了眼,你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阿林稀里糊涂,忙问:“到底怎么回事呀?”他没有回答,只是嘴里不住地求饶。这时已经有不少行人在停步观看了,阿林有些尴尬,不敢久留,只得匆匆走了。

回到家里,弟弟正在唱卡拉OK,阿林心里一动,问:“昨天你有没有出门?”“我带女朋友去了天河。”阿林一愣:“去了天河?遇见什么事情没有?”弟弟嘟囔说:“碰上一个要饭的疯子,打了他两下……”

阿林急着追问:“什么疯子?为什么打他?”弟弟说:“我和女朋友正走着,忽然一个要饭的撵上我,还笑嘻嘻地跟我套近乎。我没理他,谁知这家伙胆大包天,竟敢用手扯我……我女朋友说,你的朋友真不少呀,还有要饭的呢!我一听很恼火,就打了他……”

阿林全明白了:自己和弟弟长得很像,那个乞丐眼睛又不大好,一定是把弟弟当成了自己,偏偏弟弟又是个火暴脾气,就出手打了那个乞丐……

弟弟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他问:“哥,怎么啦?”

阿林对着他一声怒喝:“你、你混蛋!”

8.中外战争的故事 篇八

毛泽东点燃一支烟,走到窗前,对着一盆金黄色的菊花凝眸沉思。

在缭绕升腾的烟雾中,他喃喃自语:“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读过古代兵书的人都知道,这是吕尚名篇《六韬》中的一句话。

中午,毛泽东设家宴为即将赴东北就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壮行。毛泽东没有专门的餐厅,宴会就在办公室兼客厅的菊香书屋东厢房举行。

毛岸英把彭德怀接到餐厅。毛泽东一边和彭德怀握手一边说:“老彭啊,明天你就要去东北走马上任了,今天中午有时间,咱们吃个便饭。”

饭菜不算丰盛,只是比平时的四菜一汤多了两个菜。彭德怀看了一下桌子上红红绿绿的家常菜,有苦瓜炒腊肉、辣子火焙鱼、肉末酸豆角等,高兴地说:“好菜,一看就是湖南风味!”

毛泽东和聂荣臻、李富春、彭德怀、陈毅、刘少奇在一起

“都是岸英探亲时从家乡带来的,好多年没吃到这么地道的湘菜了!”毛泽东身为开国元首,仍不改简朴之风,他对饮食质量的要求可以说是非常马虎,对孔老夫子那套“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说法深不以为然。

“是啊,我也有很长时间没吃过湖南的腊肉、腊鱼、辣椒了。”彭德怀说。

席间,毛泽东作为东道主频频举杯劝酒,彭德怀虽有海量,因肩负着天大的担子,不敢开怀畅饮。毛岸英则跑里跑外,端菜斟酒,添茶递烟,格外殷勤,惹得彭德怀不由得多看他几眼。

宾主喝过几杯酒,毛泽东笑吟吟地说:“老彭啊,我有一事相求。”

9.古今中外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篇九

他特别喜欢电学和力学方面的书。法拉第没钱买书、买簿子,就利用印刷厂的废纸订成笔记本,摘录各种资料,有时还自己配上插图。2.一个偶然的机会,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丹斯来到印刷厂校对他的著作,无意中发现法拉第的“手抄本”。当他知道这是一位装订学徒记的笔记时,大吃一惊,于是丹斯送给法拉第皇家学院的听讲券。法拉第以极为兴奋的心情,来到皇家学院旁听。作报告的正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法拉第瞪大眼睛,非常用心地听戴维讲课。回家后,他把听讲笔记整理成册,作为自学用的《化学课本》。3.后来,法拉第把自己精心装订的《化学课本》寄给戴维教授,并附了一封信,表示:“极愿逃出商界而入于科学界,因为据我的想象,科学能使人高尚而可亲”。

4.收到信后,戴维深为感动。他非常欣赏法拉第的才干,决定把他招为助手。法拉第非常勤奋,很快掌握了实验技术,成为戴维的得力助手。

5.半年以后,戴维要到欧洲大陆作一次科学研究旅行,访问欧洲各国的著名科学家,参观各国的化学实验室。戴维决定带法拉第出国。就这样,法拉第跟着戴维在欧洲旅行了一年半,会见了安培等著名科学家,长了不少见识,还学会了法语。

6.回国以后,法拉第开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不久,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34年,他发现了电解定律,震动了科学界。这一定律,被命名为“法拉第电解定律”。

7.法拉第依靠刻苦自学,从一个连小学都没念过的装订图书学徒工,跨入了世界第一流科学家的行列。恩格斯曾称赞法拉第是“到现在为止最大的电学家”。

8.1867年8月25日,法拉第坐在他的书房里看书时逝世,终年76岁。由于他对电化学的巨大贡献,人们用他的姓——“法拉第”,作为电量的单位;用他的姓的缩写——“法拉”作为电容的单位。1***牛顿,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1642年12月25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附近的沃尔索普村,1727年3月20日在伦敦病逝。

2.牛顿1661年入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5年获文学士学位。随后两年在家乡躲避瘟疫。这两年里,他制定了一生大多数重要科学创造的蓝图。1667年回剑桥后当选为三一学院院委,次年获硕士学位。1669年任卢卡斯教授直到1701年。1696年任皇家造币厂监督,并移居伦敦。1703年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706年受女王安娜封爵。他晚年潜心于自然哲学与神学。3.牛顿在科学上最卓越的贡献是微积分和经典力学的创建。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的乌尔姆,1955年4月18日卒于美国的普林斯顿。

4.***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后即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国,1933年10月定居美国。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都有贡献,比如研究毛细现象、阐明布朗运动、建立狭义相对论并推广为广义相对论、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并以量子理论完满地解释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固体比热,发展了量子统计。并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力学家。约公元前287年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古拉,公元前212年卒于同地。

5.****阿基米德早年在当时的文化中心亚历山大跟随欧几里得的学生学习,关于他的生平没有详细的记载,但关于他的许多故事却广为流传。他确立了杠杆定律,并称“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发现了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并用来鉴别皇冠的真假;曾设计了许多战争机械,对抗敌人的进攻„„ 后人对阿基米德给予很高的评价,常把他和牛顿、高斯并称为有史以来贡献最大的数学家。瓦特

2、瓦特——发明蒸汽机

瓦特(1736~1819),英国著名的发明家,生于英国造船中心格拉斯哥附近的格林诺克小镇。他的父亲当过造船工人,祖父叔父都是机械工人,由于家庭的影响,瓦特从小就熟悉了许多机械原理和制作技术。

瓦特是一个智慧非凡的孩子,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对发明创造最感兴趣。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前来做客,正好看到小瓦特坐在炉子旁边发呆,手里拿着笔和纸,地上有许多画过的图。他好心地说:“小瓦特应该上学了,别光在家用玩耍来打发宝贵的时光了。”父亲莞尔一笑,说:“谢谢你,我的朋友。不过,你还是看看我的儿子在玩什么吧„„”原来,小瓦特在设计各种各样的玩具,还画了许多图样,这年小瓦特才刚好 6 岁整,客人吃惊地说:“这孩子真了不起!”

又有一次,家里人全出去了,只留下瓦特一个看门。他呆呆地看着炉子上烧水的茶壶。水快烧开了,壶盖被蒸汽顶起来,一上一下地掀动着„„他想:这蒸汽的力量好大啊。如果能制造一个更大的炉子,再用大锅炉烧开水,那产生的水蒸汽肯定会比这个大几十倍、几百倍。用它来做各种机械的动力,不是可以代替许多人力吗?这就是后来人们传说中的“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小瓦特是这样设想过,只不过真正试制蒸汽机,却是后来的事情。

小瓦特为搞发明创造,发愤学习科学知识。他 13 岁开始学习几何学;15岁读完了《物理学原理》;17 岁开始当学徒工。此后,他才真正投入了蒸汽机的研制和发明,一发而不可收。

1757 年瓦特到格拉斯哥大学当教学仪器修理工。那里既有完备的实验设施和各种仪器,又有许多著名学者和专家,这些都给瓦特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学校还专门为他创办了实验车间。1769 年,瓦特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经过了无数次失败,终于制成了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并且获得了第一台蒸汽机的专利权。1782 年瓦特又研制成功一种新式双向蒸汽机,并且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机器上;1788 年,英国政府正式授予瓦特制造蒸汽机的专利证书;从 1775 年到 1800 年,瓦特和波尔顿合办的苏霍工厂,就制造出 183 台蒸汽机,全用于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到了 19 世纪 30 年代,蒸汽机推向了全世界,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造福于人类的发明家——瓦特永远被后人敬仰。阿基米德

5、阿基米德——洗澡发现了定律

阿基米德(约前 287~约前 212),古希腊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曾发现杠杆定律和阿基米德定律,终身从事物理和数学的研究。

阿基米德出生在古希腊的一个天文学家的家庭里,从小就受到全家人的宠爱。父亲为了使他早日成才,在起名字上绞尽了脑汁,经过反复选择,在他出生的第 10 天,取名阿基米德。希望这名字给他带来幸福,并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希腊人。

阿基米德的童年,是在保姆和奴隶们的照料下度过的。全家人对他要求很严,行走坐立、穿衣吃饭都有规矩,不准他淘气,也不许他交坏朋友。他8 岁时进了学堂,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奴隶的陪伴下走很长的路到学校上课。阿基米德的家里很富有,但他从不骑马或坐车。

阿基米德学习非常刻苦,有时看书,一看就是一天。随着阿基米德年龄的增长,他的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开始显露出来。他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思考、探讨、学习和写作上,极少想自己的事。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常常忘记吃饭,忘记洗澡。连穿衣服、脱衣服这类事情,都得由别人帮助来做,只要他一思

考问题,就会忘掉自己的一切。

阿基米德对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研究简直着了魔,与它们形影不离,一天总画呀画呀,那么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好像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了。有一次,在他跨进浴盆洗澡时感觉到身子入水越深,水越往外溢,身子就越轻,突然,他兴奋地大叫一声,从浴盆里跳出来,一丝不挂地在大街上奔跑,一边朝家跑嘴里一边喊:“我想出来了,我想出来了!” 人们望着这个赤身裸体奔跑着的怪人,非常惊异,他们哪里会想到,阿基米德就在洗澡时,发现了一条重要的流体静力学规律——“阿基米德定律”,即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金冠之谜

上一篇:cp管理下一篇:美术班班级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