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二年级教案

2024-08-07

曹冲称象二年级教案(共10篇)

1.曹冲称象二年级教案 篇一

6.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6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6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教学方法:采取小组议论为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故事课件、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2.指名读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范读全文

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讲读课文

①指名朗读一段

提问:第一段写的是什么时候曹操带着谁去干什么?

板书:官员、曹冲

提问:什么人称官员?

②指名朗读二段

提问:这头大象怎么样?(又高又大)

提问:课文中怎么具体描写大象的?(像……像……)

指名读句子:“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议论、理解这句话,想象大象的样子)

师:“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提问:官员们议论什么?“到底”什么意思?

师:这样的一头大象,要想称出它的重量可不容易。

指导朗读,读出重音“又……又……到底”

师过渡:大家都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于是曹操问大家谁有办法称这头大象。

③指名读三段

提问: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称象方法?(用“有的……有的……也有的……句式说)

板书:杆秤称象

秤称象肉

提问:曹操听了态度怎么样?“直摇头”什么意思?(做个动作看看)

讨论:为什么直摇头呢?

板书:称不出 伤害象(指导朗读)④指名读四段

提问:这段写什么?(曹冲想出称象办法)

做实验演示称象过程

(象上船——船下沉——画线;象下船——船浮起——装石子——船沉到画线处——称石子)

提问: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样,说明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同)

默读四段:读、画:用“——”把曹冲说的话画出来。

提问:共有几句话?1句和后4句是什么关系?(1句是总写,后4句是具体叙述)

指名逐句朗读

画、批:按称象步骤用…画出有关动词

板书:赶、沉、画、赶、装、沉、称

提问:这些动词可以颠倒顺序吗?为什么?

师:作者用这些动词准确、具体地写出称象步骤和方法。

练习:用“先……再……然后……最后……”叙述称象过程。

板书:船称石头石头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课堂作业:

出示幻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先把大象()到船上,看船身下()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一条线。再把大象()上岸,往船上()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减去()船上的石头。最后把几次称得的石头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⑤指名读五段

提问: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这种方法好在哪儿

提问:结果怎样?“果然”一词什么意思?曹冲当时几岁?“才”什么意思?

师:现在称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在古时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难了。曹冲7岁就想出了科学的称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3.观察插图

思考: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与课文哪段内容相符合?(重点观察曹冲的动作、神态)口述画面内容(三)朗读全文。

讨论: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板书:动脑筋、想办法

提问:曹冲为什么能想出科学的称象方法?(其一,认真观察事物,善于动脑思考。其二,从官员们的议论中得到启发)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讨论: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教育?(二)练习。

1.读一读,说说每组中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再用带点的词造句

①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第二句加了“直”字,“直摇头”就是不住地摇头,说明曹操认为官员的称象方法太笨拙,很不赞成他们的意见)

②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第二句加了一个“才”字,“才七岁”是只有七岁或仅仅七岁的意思,强调曹冲年龄小,但遇事善于动脑筋、想办法)③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第二句加了“到底”二字,“到底”有多重就是究竟有多重,“到底”用在问句里表示深究)师:第二句在“摇头、七岁、多重”前边分别加了“直”、“才”、“到底”使句子更加具体、形象。

指导用“直”、“才”、“到底”三个词造句 2.把下面句子意思写具体 ①大象又高又大。()②教室真整洁。()3.课中练习:

练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段话。练习用“先……再……然后……最后……”说一段话。4.练习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三)书写生字。(1)读我会认的生字。(2)给生字组词。

(3)同桌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记忆生字。

(4)老师讲解每个生字的重点笔画并在填字格中的位置。(5)学生书空。

(6)学生书写,老师巡视,单个指导。

(四)作业;完成练习题

2.《曹冲称象》教案 篇二

1.感知、理解故事内容,理解曹冲称象的原理。

2.引导幼儿想办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鼓励幼儿时刻作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活动的重难点:

理解沉浮的原理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开动脑筋想办法为大象称重。

老师:小朋友,老师昨天看书的时候,碰到了一道难题,实在解决不了,请你们来帮帮我好吗?有一头大象,很大很大,我想大象这么大,那得有多重呢?我想称称它,可是它太大了,该怎样才能知道大象的重量呢?你有什么办法?(对不对的办法先不给与否定)

二、讲述故事。

1.老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称重的方法,我听说过一个故事,也是讲大象称重的事,咱们一起来听听,这里面的小朋友是怎么称得好不好?看看你们的方法一不一样。

2.教师讲述故事。

3.提问:故事里的小孩叫什么名字?他的爸爸是谁?哪里来的大象?大官们想出办法了吗?他们都想了什么办法?有没有和你们一样的办法?行得通吗?最后是谁想出了办法?大官们是怎么看待他的?心里怎么想的?最后曹冲的办法成功了吗?为什么曹冲可以成功?你平时愿意动脑筋吗?你动脑筋解决过什么问题?

4.(出示图示)曹冲称象到底用了什么办法?为什么要用船?为什么要把石头放进船里呢?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重量怎么样?原来利用船的沉浮,就可以用和大象同样重量的石头来称出大象的重量来了。小朋友真是和曹冲一样聪明!

三、结束部分。

老师:曹冲是一个不但聪明而且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也是一样,老师在科学区位小朋友准备了沉浮的有关材料,请小朋友在区角活动时亲自试试,看看你们这些小曹冲是不是真的学会了这个方法,好吗?

3.《曹冲称象》教案 篇三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重点学会“船”和“做”,养成观察汉字占格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学难点:

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之处。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设疑导思(PPT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愿意猜谜语吗?那就猜猜这是什么动物?(谜底:大象)

2、自由交流:你觉得怎样形容大象?如何知道大象的重量?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2)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②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要注意字音准确、语言顺畅。

4、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自由说,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观看《曹冲称象》的视频,加深印象。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出示会写的字的谜语,让学生猜。)。

2、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称、做、站、秤、柱、杆、船、底、然、岁”。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打开“优教学生字”,教学生字。

预设:

“岁”的山子头向右上倾斜,撇从竖中线起笔,要写得舒展、到位。

“杆”是左右结构的字,最后一笔竖要直。

根据谜语识记生字:不着地,不腾空,高高一座楼,造在水当中。(船)

出示字谜:故人来相会。(做)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10个生字。

四、巩固练习

4.《曹冲称象》名师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重点学会“船”和“做”,养成观察汉字占格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教学难点:

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之处。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设疑导思(PPT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愿意猜谜语吗?那就猜猜这是什么动物?(谜底:大象)

2、自由交流:你觉得怎样形容大象?如何知道大象的重量?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 4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2)交流识字方法。(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2)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②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要注意字音准确、语言顺畅。

4、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自由说,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观看《曹冲称象》的视频,加深印象。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出示会写的字的谜语,让学生猜。)。

2、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称、做、站、秤、柱、杆、船、底、然、岁”。(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打开“优教学生字”,教学生字。预设:

“岁”的山子头向右上倾斜,撇从竖中线起笔,要写得舒展、到位。“杆”是左右结构的字,最后一笔竖要直。

根据谜语识记生字:不着地,不腾空,高高一座楼,造在水当中。(船)出示字谜:故人来相会。(做)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10个生字。

/ 4

四、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曹冲称象》”,一起来闯关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词语。

曹冲 称一称 官员 柱子 议论 重量 秤杆 砍倒 画线 停止(1)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2)齐读。

(3)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注意多音字:杆)

2、回顾: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有谁?他们做什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3、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个小故事,看看会带给你们哪些启示。

二、合作探究

1、合作学习课文第三段,探究:官员们提出了什么办法称象?他们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1)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并画出相关的句子。(2)画好后小组同学说一说。

2、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1)自由朗读,要求读熟。

(2)教师出示“就„„再„„然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再指名学生说,师生共同评价,看是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楚了。

(3)想一想曹冲称象的步骤是什么?出示曹冲称象的步骤,学生排序。(4)思考、讨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

三、语言训练

1、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1)这头大象长得什么样?这是个什么句?

/ 4(2)学生画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再出示“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大象“又高又大”。

(3)激发想象,练习比喻句。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

大象的身子还像________________。腿像四根柱子。

腿还像________________。

2、指导朗读,提示学生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出示课后练习第三题的两个句子。

(1)自由朗读句子,再指名朗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出正确的语气。(2)说说每组的后一个句子好在哪里。(3)用“才”和“到底”分别说一句话。

四、拓展延伸

1、一头大象,官员们想不出好办法称它的重量,小曹冲怎么会想出这么个好办法呢?

(绝大多数学生会说曹冲善于观察、肯动脑筋,这也正确深层次探究曹冲怎么会想出这么个好办法,则缘于他善于联想。用秤提不动大象,曹冲想到船载得起;宰大象秤重量肯定是不行的,那么,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大象呢?曹冲又联想到石头,石头可以代替大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曹冲善于联想的特点。)

2、同学们,我们知道司马光砸缸、王戎识李、骆宾王写诗故事,今天又学了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的故事,那么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想了什么办法解决呢?还有什么难题,现在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说出来吧,大家帮你想办法,好吗?

五、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曹冲称象》”,一起来闯关吧!

六、布置作业

1、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阅读《苹果落地》和《聪明的徐文长》,看看这些聪明的孩子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吧。

5.语文S版《曹冲称象》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事要善于思考善于动脑的道理。

2、结合句子理解“到底”“直”“才”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教学难点:

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过程。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在集市上看到过别人用秤称东西吗?秤可以称什么? 称苹果,称香蕉,但是你们想过怎么称大象吗?

2、大象这么大,它到底怎么称呢?今天就让我们坐着时光机去看一看古时候曹冲是怎么称象的?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举手回答。师展示:称象有哪几种方法?

4、其实啊,这些答案在书上都有,只要你开动脑筋就能找到答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思考称象有哪几种方法?

5、师巡视并指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复习生字:曹、称、官、操、柱、杆、秤、割、艘、舷、冲、议、论、岁、造。齐读,抽生读。

2、读了课文,你知道哪几种称象的方法?

3、生回答:1.造一杆大秤

2.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3、曹冲称象的办法

4.对于这三种方法,曹操是怎么表现的呢? 5.第1、2种方法曹操听了直摇头 6.比较句子: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直:说明曹操很不满意

7.那么对于1、2种方法曹操为什么不满意呢?

分析第一自然段:

因为别人送曹操一头大象,他很高兴,所以舍不得宰象。

分析第二自然段: 出示大象图片,看,大象的身子像什么?像一堵墙。大象的腿像什么?像四根柱子。这么高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8.大臣们的方法不尽人意,那么谁的办法让曹操满意呢?(曹冲)那么曹冲又是怎样称象的呢?(第四自然段)

9.请生回答称象的过程,师在大屏幕根据学生的描述演示。10.齐读大屏幕称象的过程。

三、总结全文

1、曹冲用这样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了吗?最后结果是怎样呢?(齐读第四自然段)

2、曹操微笑着点点头,他叫人照曹冲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3、那时曹冲才几岁啊?七岁。“才”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曹冲的年龄小,但却十分聪明。

4、曹冲那时才七岁。就想出了这么好的一个方法并且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你觉得曹冲是怎样的一个孩子?(聪明,爱动脑筋)

4、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遇事要善于思考,善于动脑)

四、布置作业

6.二年级语文《曹冲称象》教学反思 篇六

二年级:李亚丽

《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本课优点:

1、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2、齐读课文,设置主要问题:曹冲用什么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然后点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 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

3、师生合作,边叙述边总结,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解答曹冲用什么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用先、再、然后、最后仿句子。画一画然后说一说称象的过程。

4、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当时的情景,体会曹冲的聪慧,小组之间进行比赛。

5、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不足之处:

1、课后练习关于“才”字和“到底”两个字所表达的语气没有讲解,学生体会不够深刻

2、关于曹冲这个人物以及实力背景没有做简单的介绍。

7.一年级下册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篇七

教材及学情分析:

《称象》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教育我们应该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节课的设计我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理解词句能力、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的基础之上,抓好词句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为目的进行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知道多音字“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懂得只有动脑筋,才能解决生活中问题。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知道多音字“得”。教学难点: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懂得只有动脑筋,才能解决生活中问题。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字词,复习导入。

多媒体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新词,自己读一读在赛读。

(二)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出示大象图片并揭示课题,学生围绕图片讨论探究。

2、相机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大象的句子,进而质疑导入:这么重的大象怎么称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疑问自由地读课文,整体感知本课大致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质疑。

3、释疑。

(1)针对问题,小组讨论。

(2)小组汇报,通过小组讨论,你明白了什么。(3)教师补充,归纳总结。

(四)读议结合,突破难点。

1、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2、引导质疑:为什么曹操“直”摇头?

(抓住“有的„„有的„„也有的”理解官员们不合理的称象方法,就顺理成章的理解了的原因。)

3、学生同桌合作、探究,找找,画画,读读,找到曹冲具体称象的方法,抓住表示顺序的关联词“把„„再把„„然后„„”读懂曹冲称象的方法。

4、多媒体课年演示曹冲称象的方法,体会这个方法的可行性。

(五)课外延伸,主题升华。

1、你还有哪些称象的好方法?

2、学生大胆想象,同桌互相说一说,在全班交流。

3、教师归纳小结。

(六)作业布置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朋友听。

板书设计:

21.称象

官员们(有的„„有的„„也有的„„)

8.曹冲称象二年级教案 篇八

一、说教材

《曹冲称象》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这篇课文讲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教育我们应该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说学情说目标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初步理解词语能力。但曹冲称象这个历史故事远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图片和动画等帮助理解。根据本课生字很多的特点,选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完成识字、写字,让他们对课文有一些初步的了解,第二课时重点在于理解课文,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教学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懂得只有动脑筋,才能解决生活中问题。(教学难点)

这样设计,是在充分尊重低年级阶段目标的前提下,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功能,从而体现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是学生学“语”习“文”,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我在遵循低年级学生自身情况特征以及语言阶段性特征,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在组织课堂教学中利用朗读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说教学过程

1.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大象图片,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随后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自由认读、指名读、领读、比赛读等不同形式让学生会认会读,对个别易出错的生字词重点指导。然后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每一自然段,感知课文大意。最后指导书写,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生字并组词。

2.第二课时复习字词导入,再出示大象图片,让学生围绕图片讨论探究,相机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大象的句子,进而质疑导入:这么重的大象怎么称呢?这样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利用图片和文中句子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抓住“有的···有的···也有的···”理解官员们不合理的称象方法,就顺理成章的理解了曹操“直”摇头的原因。接着学生同桌合作、探究,利用找找,画画,读读,找到曹冲具体称象的方法,抓住表示顺序的关联词“把···再把···然后···”读懂曹冲称象的方法,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曹冲称象的方法,体会这个方法的可行性。我这样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亲自去感受,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在我的引导下,突破本课的难点。

最后把“你还有哪些称象的好方法?”这样一个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抛给学生,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去大胆构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了升华主题的目的,即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

五、说板书

4.称象

官员们(有的···有的···也有的···)

曹冲(把···再把···然后···)

9.曹冲称象二年级教案 篇九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及反思参考)

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自己思考其它称象办法。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全套教案,教学设计,课文朗读,视频,笔顺演示,复习资料,单元试卷,期中期末试卷:QQ403048382加友输入: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你们在市场,见过别人称东西吗? 称东西为了什么?

[出示课件:大象图片]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 这节课,我们就坐时光机去古代,看看一个叫曹冲的孩子,他是怎么想办法称大象的。

[板书课题] 生认读“曹、称”。仔细看这两个字,你怎么记住它们?(曹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部分的笔顺:横、竖、横折、横、竖、竖、横;称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禾,右:尔。)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一)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二)学生回忆识字方法。(师: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呢?)全套教案,教学设计,课文朗读,视频,笔顺演示,复习资料,单元试卷,期中期末试卷:QQ403048382加友输入:教学设计

[方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拥有获取知识的本领,也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四人小组学习不认识的生字。[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本环节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互学互教,认识了不少生字,扫清了学生生字方面的障碍。]

(四)针对发现的问题,指名当小老师组织大家交流学习经验。[重视对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引导与交流,不断扩大识字成果。]

(五)检查生词、生字掌握情况。全套教案,教学设计,课文朗读,视频,笔顺演示,复习资料,单元试卷,期中期末试卷:QQ403048382加友输入:教学设计

过渡: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小老师讲得这么精

彩,一些词宝宝也要和我们交朋友呢!

1.[演示课件]出示生词,学生看课件自由读生词。2.[卡片]学生领读生词。

3.提出词语中不明白的地方。学生交流。4.测读

5.男女赛读。6.同桌赛读。

[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巩固生字词,享受到了学习汉字的乐趣。]

(六)指导朗读。指名读课文,检查字音。

过渡:经过学习,通过比赛,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这篇课文了。谁愿意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都读准了吗? 全套教案,教学设计,课文朗读,视频,笔顺演示,复习资料,单元试卷,期中期末试卷:QQ403048382加友输入:教学设计

三、辨别字形,学习写字。

1.认真观察字形,辨析形近字。

2.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3.同桌交换本子写生字。

四、作业。

生字、字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复习生字。

(一)做游戏。

1.开火车;

2.摘果子;

3.送信(一生把词卡送给小组成员读);

拿词卡的同学认,全套教案,教学设计,课文朗读,视频,笔顺演示,复习资料,单元试卷,期中期末试卷:QQ403048382加友输入:教学设计

4.找朋友(为生字找词朋友,为词找字朋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 师: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生:一头大象。)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头象的?(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练读,体会象的高大。

指名读,读出象的高与大。

问: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象,想提些什么问题?

(二)学生质疑。(它有多重?……)

[通过学生质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学习。]

二、学习课文,解决疑问。

(一)对比学习。

问: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须得称一称它。课文介全套教案,教学设计,课文朗读,视频,笔顺演示,复习资料,单元试卷,期中期末试卷:QQ403048382加友输入:教学设计

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生回答。

[对比学习,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问: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曹冲的办法好一句话。[出示课件:曹操微笑着点点头意、欣慰的语气。

(二)学习第4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 默读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用“——”来。

想一想:称象分为哪几步?

说一说:称象的过程。]

个人自学。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生读第5自然段第]要求:读出满画出

?。全套教案,教学设计,课文朗读,视频,笔顺演示,复习资料,单元试卷,期中期末试卷:QQ403048382加友输入: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以四人小组形式汇报,师打相应课件:第4自然段曹冲说话的内容。

1.学生自由读。2.指名回答称象步骤。

3.指名一生再读,同时放[“曹冲称象”动画课件]。

4.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称象的过程。

5.这部分内容有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你们找一找,画出来。

6.用上这几个词,和同桌说曹冲称象的过程。7.试着用上“先……再……接着……最全套教案,教学设计,课文朗读,视频,笔顺演示,复习资料,单元试卷,期中期末试卷:QQ403048382加友输入:教学设计

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生练习后,指名发言。

[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与合作,有条理地表达,突破课文重难点。]

8.师生接读:

师:先把大象赶到(生读)

师:看船身(生读)

师:就沿着水面(生读)

师:再把大象(生读)

师:装到船下沉到(生读)

师:然后(生读)

[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重点内容练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出示课件:第4段按原文填空。生准备,指名二生填。[活跃课堂,巩固所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训,全套教案,教学设计,课文朗读,视频,笔顺演示,复习资料,单元试卷,期中期末试卷:QQ403048382加友输入:教学设计

9.针对这部分内容,学生质疑。其他生帮同学解决问题。

[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时时激励自己,肯定自己。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总结升华。

问: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那时,他才几岁? 出示课件:

读一读,比一比。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生读这两句话,比较哪句更能表现曹冲爱动脑筋。师: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生快速读文。(如他们找不出来,师:找出不可行的称象方法。)一生读。全套教案,教学设计,课文朗读,视频,笔顺演示,复习资料,单元试卷,期中期末试卷:QQ403048382加友输入:教学设计

师:曹操听了(生:直摇头。)出示课件:

结合句子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曹操听了直摇头。1.从上到下。2.公正的。3.不断.地。

问:为什么曹操听了直摇头?

[降低理解难度,体会“直”在句子中表示的意思。培养正确谴词造句的能力。] 师生配合读:男生读第一种方法,女生读第二种方法,老师读第三段开头、结尾。师:虽然这两种办法不可行,但是曹冲仍认真听了那两人的发言。你们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拓展延伸。

问:在当时,曹冲的办法是最好的吗?你还能想出什么称象办法? 全套教案,教学设计,课文朗读,视频,笔顺演示,复习资料,单元试卷,期中期末试卷:QQ403048382加友输入:教学设计

(不是,可以把石头换成牛、羊等会走的动物,或换成人)[拓展延伸,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教学反思参考: 本文的趣味性较强,学生在学习本文时都读得津津有味,深受感染,都被小小年纪却智慧过人的曹冲所打动。在教学本课时,我围绕“曹冲是怎么称象的,结果如何”展开教学,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与出示课件光盘资料配合理解这一问题,使学生从文字到图片,再从图片、动画到文字,最后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充分体会到曹冲的办法的巧妙,从而感悟曹冲的机智。小小年纪的曹冲想出了用船 学生评议方法的可行性。全套教案,教学设计,课文朗读,视频,笔顺演示,复习资料,单元试卷,期中期末试卷:QQ403048382加友输入:教学设计

10.《曹冲称象》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十

【说教材】

课文是一则历史故事,记叙了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体重的故事。全文围绕“称象”这一中心,运用渲染烘托,映衬对比的方法记叙了称象的全过程,表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给人以深刻启迪。“曹冲称象”原是一则民间传说,作者根据这一传说精心构思,按照“遇难题”、“议办法”、“点结果”思路展开的,“遇难题”——大象到底有多重;“议办法”——曹冲显示才智;“点结果”——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固然称出了重量。最后的结果点示照应了上文,起到了映衬作用。[说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2.通过官员们的称象方法和曹冲称象方法的对比,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性。悟出故事所蕴含的意思。

[说理念] 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参与,把握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挖掘教材内蕴,因势利导,训练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说教学方法]

文本对话,运用读读、想想、议议来反馈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一.看大象图,揭示课题。(出示图片。揭示课题)

3、说说看图、读题后的感受,……

(从小学生生活走中举例,设计悬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读文感受,整体把握

1、出示要求:读准字音,带着疑问去读。

2、反馈初次读文后的感受和收获。(师随机板书)

3、说说自己最想学学哪些内容?

4、师导语调控。

(整体把握教材内容,做到将学的东西,心里有底了。)

三、读议思悟,突破重点

1、读懂第3小节,体会官员们议论的称象方法自由读 读,与同座一起学者官员议议,理解“议论”词义?

2、体会曹操听后有什么反应,找文中句子读读。

3、理解“直摇头”,从中感受到什么了?

(师板书导语:正当官员们为难时,有个人确想好了一个办法,谁呢?什么办法?)

4、找找、划划、读读文中有关内容,读懂曹冲称象的具体办法。让学生多读几遍,口头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一下。

5、曹操听了反应有吗?找句子读读体会一下。

6、演示称象过程(指名学生读,放课件展示)在此过程中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7、出示PPT学会抓重点简单的描述称象过程。

8、称象方法比较,显示曹冲的聪明。理解“才7岁”?

9、朗读3、4小节,体会一下曹冲是怎么想出如此妙法?可以找伙伴交流意见。

10、得出曹冲以船代称,以石代象,以水代人的聪明举措。(师板书)(教学时我通过让学生自己观看称象过程的课件,或让他们亲自做实验,让他们亲自去感受,到学习,研究,真正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激情抒发,感情升华。

导语:(同学们,此时此刻,要是曹冲来到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吗?)

1、学生同座互说,后指名说说。

2、你会想出比曹冲更好的称象方法吗?

(质疑激发学生去想去构思,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说效果】

本节课围绕“称象”这一思路去展开教学活动的,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中尝试了自主学习,理解中悟情明理,在思考中发挥想像,求异求新,大部分学生很会。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一看就懂,既省事又收效好。

在教学中有很多不足之处,现在针对我这节课说说自己的看法.一、指导朗读当然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我在这节课朗读的指导很好。例如:官员们议论称象方法的第三自然段我让学生各读各的进行了思考: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读出“议论”的语气,同时,通过朗读加深对“议论”一词的理解。指导朗读有了目的,有了方向,学生才会对朗读有兴趣,朗读水平才会有所提高。

二通过教学,要让学生从文章中明白道理,爱到启发。也就是教学的情感目标。《曹冲称象》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样一个道理。道理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但他们在生活中能否养成爱观察,思考的习惯呢?关键在于课堂上是否有效地进行了拓展,只有在课堂上有效地拓展延伸,才能让学生有所感悟。而我在这节课上的拓展显然是仓促的,不深入的。如果我能结合实际,问一问学生: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难题?你是怎么做的?

三、在教学中,我们有时却重视了人文性,忽略了工具性。语文教学不能忽视对学生识字,遣词,造句,说话,写话等这些基本能力的培养。这节课上,我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训练还是不够的。有几个重点的词语没能引导学生理解运用,如:“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他叫人按照曹冲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到底“”果然”,这些词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意思,如果当时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说一说句子就更好了。

我想:今后的每节课如果都能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备课、教学研究的话,那我的每节语文课都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我希望在不断的练习中,实践中,我的语文课堂也能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完善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复习生字。

(一)做游戏。

1.开火车;

2.摘果子;

3.送信(一生把词卡送给小组成员,拿词卡的同学认读);

4.找朋友(为生字找词朋友,为词找字朋友)。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

师: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生:一头大象。)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头象的?(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练读,体会象的高大。

指名读,读出象的高与大。

问: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象,想提些什么问题?

(二)学生质疑。

(它有多重?„„)

[通过学生质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学习。]

二、学习课文,解决疑问。

(一)对比学习。

问: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须得称一称它。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生回答。

[对比学习,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问: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曹冲的办法好?生读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出示课件: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要求:读出满意、欣慰的语气。

(二)学习第4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

默读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画出来。

想一想:称象分为哪几步?

说一说:称象的过程。]

个人自学。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以四人小组形式汇报,师打相应课件:第4自然段曹冲说话的内容。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回答称象步骤。

3.指名一生再读,同时放[“曹冲称象”动画课件]。

4.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称象的过程。

5.这部分内容有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你们找一找,画出来。

6.用上这几个词,和同桌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7.试着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生练习后,指名发言。

[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与合作,有条理地表达,突破课文重难点。]

8.师生接读:

师:先把大象赶到(生读)

师:看船身(生读)

师:就沿着水面(生读)

师:再把大象(生读)

师:装到船下沉到(生读)

师:然后(生读)

[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重点内容,训练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出示课件:第4段按原文填空。生准备,指名二生填。试背,指明一生背,会背的背。

[活跃课堂,巩固所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降低课后背书难度。]

9.这部分内容,学生质疑。

其他生帮同学解决问题。

[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时时激励自己,肯定自己。]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总结升华。

问: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那时,他才几岁?

出示课件:

读一读,比一比。

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生读这两句话,比较哪句更能表现曹冲爱动脑筋。

师: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生快速读文。

(如他们找不出来,师:找出不可行的称象方法。)一生读。

师:曹操听了(生:直摇头。)

出示课件:

结合句子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曹操听了直摇头。

1、从上到下。

2、公正的。

3、不断地。

问:为什么曹操听了直摇头?

[降低理解难度,体会“直”在句子中表示的意思。培养正确谴词造句的能力。]

师生配合读:男生读第一种方法,女生读第二种方法,老师读第三段开头、结尾。

师:虽然这两种办法不可行,但是曹冲仍认真听了那两人的发言。你们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拓展延伸。

问:在当时,曹冲的办法是最好的吗?你还能想出什么称象办法?

(不是,可以把石头换成牛、羊等会走的动物,或换成人)

[拓展延伸,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学生评议方法的可行性。

四、布置作业。

背诵第4段。

教学反思

《曹冲称象》一课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写曹冲小时候运用巧妙的方法称出一头大象重量的故事。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介绍的。

本文的重点是三、四自然段,于是在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即通过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把学习的焦点直接放到第三、四自然段,然后再在比较中发现曹冲的办法好,从而自然的进入第四段的学习。在此,我先让学生在读、想、说的一级教学活动中初步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接着,我让学生进入二级教学活动,那就是观看动画课件,使学生直观的理解;然后让学生边想象边再读,再说,这即是三级教学活动。而四级教学活动则是在找关键词,完善语言表达中进行的。这样立体化、多层次的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都理解了曹冲称象的办法,使同一个学生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理解也会更深。这一点我觉得预想的效果达到了。因而重点突破是成功的。

难点的突破这一环节,首先回到第三段,在分角色读完后让学生说官员们的办法有何缺点。然后设计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别人在议论的时候,曹冲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说:“在想、在看、在听。”接着我又追问“在想什么?”学生的答案出乎我的意料,竟然说出了在想怎样保护大象。随后我把学生的思维归结到“代替”二字上,这样学生在潜意识中就知道了曹冲的办法和官员们的办法是有联系的。他是在认真看,仔细听,积极动脑的基础上才想出这样的好办法的。就课堂效果来说,虽有波折,但总算做到了。

上一篇:年产某套体育装备项目申报材料下一篇:《日记》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