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语文素养(共10篇)
1.提升语文素养 篇一
口头作文具有较高的效率优势,有快速思维、迅捷表达的特点;心想口说,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其数量必然超过书面作文。用口头作文辅助书面作文,能大大减轻学生由于单一的书面作文所造成的沉重负担及枯燥感受,深受学生的热烈欢迎,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叶圣陶曾说:“口头为语,书面为言。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作文教学应当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教师在作文课应安排先说后写,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借鉴别人的长处,并从中受到启发。而口头表达中暴露的问题通过师生及时点评,大家可以共同吸取教训,避免同类问题在作文中重复出现。事实证明,口头作文的训练是必要且有效的。因此,我们在一线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
一、 在课前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
在教学中,我坚持从每天的语文课中或从早读、晨检的时间内挤出时间,给学生“3分钟”演讲的机会,每天安排1-2人,轮流进行。3分钟演讲没有内容限制,要求不超时,表达完整,用词准确,语句连贯,有一个中心意思,最好能摆明自己的观点或讲出自己的感受。能力强的孩子事先会在头脑中确定内容、组织语言,然后展示给大家;能力差一些的也许会先做笔头的准备,拟定演讲稿,然后反复诵读,最后展示给全班。无论哪一种准备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训练,而后一种学生更是自觉地把说与写结合在一起,因为他们喜欢这种新颖、简短、没有任何负担的训练形式,他们期待演讲中老师欣
赏的目光与同学们热情的掌声。另外,我还利用每天中午的“茶话课”时间,安排5—8名同学给大家讲故事、讲笑话、脑筋急转弯等,有时会安排主题活动,如“我养成了哪些好习惯”、“我进步了”、“我的梦想”、“我的变化”等主题讲话,不断提高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
二、 在教学中渗透口头作文的训练。
在教学中,我将口头作文灵活贯穿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如利用课文插图进行拓展训练,教师注重某个动作、某项活动等细节描述,加强朗读、背诵、复述等训练;利用改编故事、缩写课文等形式训练学生的口头作文,在一次次训练中注重展示,注重其它同学的认真倾听,以达到最佳效果。另外,我还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进行口头作文的兴趣。语文教材中和生活中有丰富的内容,如今天的新闻、学了文章后的收获、感受等,都是我班学生进行口头作文的素材,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时,也可联系各科教学情况作为谈话内容。如“昨天那节体育课,你是怎样上的,有什么收获?”“上节音乐课,你学会了哪些乐理知识,新歌学会了吗?怎样学的?”
三、在课外拓展口头作文的训练。
学生口头作文能力的提高也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如开展主题班会、故事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情境表演等,多方式多渠道地提高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和家人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走亲访友、体验做家务、和家人换角色、今天我当家、我当家庭会计等活动,在不同的活动中积累社会知识,养成一些好习惯,然后在班上向全班同学展示,最后将口头作文转换为书面作文,不断提高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家校共同参与提高效率。
为了巩固扩大参与面,我还利用家长会、校讯通、QQ群等渠道,动员家长(监护人)了解我们的活动要求,积极参与到“口头作文”提升活动中来,给家长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如每天早上督促学生晨读20分钟的课文,每天晚上陪伴学生收看《新闻联播》,然后开展10分钟的口头作文训练,内容不限,要求用普通话且声音洪亮,
积极表扬为主,不断引导和提高学生的“口头作文”水平。
“凡事贵在坚持”,的确,只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共同为孩子的明天着想,坚持在不同的场景和活动中开展“口头作文”训练,我相信即使是农村学生,也能跟大城市的孩子一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顺畅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而全面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均有重要的意义。
2.提升语文素养 篇二
依托民俗活动的传承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有如下三大优势:
1.学生兴趣浓厚。对于传统的民俗, 特别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事项, 无论是刚刚走进校园的孩童, 还是身处在大城市或偏远乡村的高中生, 甚至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都无一例外地喜欢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从他们出生那一刻开始, 他们就不断地耳濡目染, 对传统民俗的兴趣也与日俱增。
2.学生时间充足。民俗文化集中呈现的时间绝大部分是我们的法定假日。目前像春节、清明、端午, 国家都安排适当的假期, 这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来体验民俗传统, 进而去提升语文素养。中国人历来重视亲情, 重视以血脉关系为纽带的情感。因此,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之时无论多远、多忙都会携上亲友前去团聚祝贺或祭扫。这种习惯给了我们借助民俗传承提升语文素养的可能。
3.自主空间较大。与各种民俗息息相关的语文知识浩瀚若海。所谓“十里不同风”, 各地的民俗又各不相同, 所以民俗文化传承以及与之相应的语文知识也不尽相同。学生学习、发挥自主能动性的空间很大。
本文以南通地区传统的“放烧火”习俗为例, 探讨借助这一民俗的传承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的教育方法, 以此启发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思考。
“放烧火”又叫“放哨火”, 是流传在江苏南通地区独有的古老民俗, 是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的一枝奇葩。其做法是在元宵节天黑之际农户把散落在田头的稻根、麦秸、杂草堆积点燃, 民间俗称“煨百虫”。另将路边、坟地、沟岸、荒地的乱草烧掉, 谓之“剿虫窝”。晚饭前后待天色稍暗开始“放烧火”。用芦苇或稻草扎成碗口粗细的草把沿田边挥舞, 疾走高呼民谣。在整个民俗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至少三个方面的语文素养:
一、收集整理资料能力
无论是全国通行的民俗做法还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事项。首先让学生学会通过信息检索来查找相关民俗的资料。就“放烧火”这一民俗而言, 可以通过查阅地方杂志, 检索网络文献等多个途径发现“放烧火”习俗的源远流长。其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去其螟塍, 及其蟊贼, 无害我田雅。田祖有神, 重畀炎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们的先民对火的崇拜。在接下来的具体民俗传承过程中学生必然还将接触、收集到大量的资料, 并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 在纷繁复杂的处理过程中积累语文知识, 培养语文素养。
二、口语交际与写作能力
以“烧火把”的制作为例, 学生必须走街串户与长者交流了解这一风俗, 并学习“烧火把”的制作技术。这当中包含了与人交往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学校在进行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时往往还会煞费苦心地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 让学生在相应的环境中去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而与居民直接进行“烧火把”制作、“放烧火”风俗的采风交流时学生体验的是真实的口语交际环境, 能够学会如何得体、准确地与人交流。学生在掌握了“烧火把”制作的过程后还必须进行必要的资料的整理, 把口头语转化成书面语, 把相关的方言转变为普通话, 还有一个语言组织整合的过程。
“烧火把”制作过程, 最终形成这样的文字表达:
⑴原材料
较直的芦柴两根, 不短于1.5米。
干燥的稻草 (芦苇、红草或茅草) 一捆。
⑵捆扎
将稻草顺齐。稻草根部与芦苇根部一个方向, 从芦苇根部的地方开始包扎芦苇, 用稻草捆扎。依次顺次向芦苇尾端捆扎。注意捆扎的松紧要得当。
⑶成品
如图所示:
⑷点燃舞动
“烧火把”制成后点燃末梢, 起初可抓住其中间迎风舞动。燃烧过程中, 手抓“烧火把”的位置不断后移, 最后抓住裸露在外的芦苇根部。若干人排成队在乡野小路上舞动火把, 一边呼喊童谣口号, 煞是壮观。
这样的文字表达至少有这几个方面的特点:准确、有条理、简洁, 有时甚至还需要画图说明。显而易见, 学生的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特别是文字表达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当然, 除了整理活动步骤这样的文字之外学生还能在做调查报告、研究方案的过程中提升写作能力。
三、诗歌鉴赏能力
在整个“放烧火”的民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童谣的呼喊。这些童谣都朗朗上口、平仄相对、一韵到底, 虽是坊间童谣但也是中国诗歌艺术的体现。让学生整理这些童谣, 进行朗诵比赛, 无疑能让学生掌握很多的诗歌知识, 增加对中国诗歌的理解。例如:
正月半, 炸麻串;人家的菜, 洋钱大, 我家的菜, 盘篮大;人家的菜, 生了癞, 我家的菜, 上街卖!噢......
正月半, 炸麻串;人家的菜, 挑一行, 不够老娘尝一尝;我家的菜, 挑一棵, 全家吃得暖和和!噢......
正月半, 放烧火;别人家养丫头, 我家养小伙!噢......
正月半, 放烧火;别人家的萝卜锹柄“奘”, 我家的萝卜盘篮“奘”!噢......
灯笼亮, 火把红, 正月十五炸麻虫。
场头田边都炸到, 炸得害虫影无踪。
我家的萝卜石磥“奘”, 别人家的萝卜才在长!噢......
在诗歌教学中, 我们应该让学生至少学到这几个方面的内容:领悟诗情画意, 培养学生想象力;把握诗歌内涵, 渗透情感、人文精神;理解诗歌的音韵美, 通过诵读加深记忆和学生的文化积淀。在此项民俗文化传承中, 我们通过对这些带有浓重乡土气息且生动有趣的儿歌的收集整理, 能轻松地实现上述诗歌教学的目标。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组织学生仿照这些歌谣, 进行自创歌谣比赛, 即简易的诗歌创作大赛。
3.提升语文素养,扎实语文功底 篇三
关键词 提升 素养 扎实 功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017-02
一、激发兴趣,激起渴望
于漪老师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在教学中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收到良好效果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竞争”“猜字谜”以及多媒体的运用等多种方法,唤起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就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
二、重视预习,掌握方法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用无穷。”作为语文老师,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不需要教。教学过程应包括教法与学法,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认识过程代替学生的认识过程,而在于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作为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的基础之上。语文课堂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向互动的课堂,它包括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巩固运用三个方面。课前学生应该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字、词的含义,能使自己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善于质疑,并能大量的查阅相关的资料,初步解决心中的疑惑。学生先预习,后听讲,先思考,后提问,带着疑问进课堂。这样,在课堂上,老师就能有的放矢,解答学生心中的困惑,真正地落实 “传道、授业、解惑”。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上课时,课堂气氛就会更加活跃,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机指导学生概括、归纳学习方法,长此以往,学生就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了。
三、扎实功底,提高能力
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语文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并不意味成本大套地给学生讲现代汉语,做语音、文字、词汇、短语、语法、修辞的练习,最后结果必定学生“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就比如理解词语的意思,方法灵活多样,死记硬背是很多学生采用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过于枯燥,而且没有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短期也许能应付考试,但是日子一长,也就忘得一干二净。对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常常出现生词,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技能,教给学生的方法,引用生活的实例,理解词义并造句,深化对词语的理解。学生一旦掌握方法,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词义。
如语言的学习,基于不同的学段,结合教学发展,我们应进行素养发展的层级化设计。在小学基础教育初步语言阶段,我们应该重视学生词汇积累,可以进行口语交际;高级语言阶段,可以阅读从古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领悟能力。一个人的语言发展与年龄认知特点是匹配的,任何语言的学习都需要从基础语言的词汇积累开始,而且要积累很多文章,也就是用典范的文章垫底——打下精神的底子。语文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为了和他人沟通与交流。表达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让孩子拥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其表达能力,让其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思想。
四、博览群书,吸取营养
高尔基说:“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要归功于书。”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教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课内阅读,一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读书必须要讲究策略和方法。首先,读书要有所选择,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选择书籍.要读得进去,又能跳得出来。同时,还要重视读“生活之书”;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透过字面和书面,发现书的内里和背后的东西,以“生活之书”促进对“书本之书”的理解,进而有所发现和进步。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要养成在阅读中寻章摘句、勤于积累的习惯。古谚云:“积沙成塔,积腋成裘。”不要小看平时这一点一滴的积累,只要坚持不懈,语文素养就会越积越丰厚,最终发生质的变化。
4.激发阅读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篇四
铜矿二小张伶红
本课题自开展实验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研究理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大量务实的工作,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了提高教科研成效,进一步推进课外阅读工作,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增强课题意识,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课题如何实施,课题实验效果如何,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我们通过讲座、查阅资料、学习《新课程标准(实验稿)》等,让课题组教师深刻认识到:古有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今,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是古往今来有识之士共同的真知灼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仅靠单纯的课内学习这“一条腿走路”显然是不行的,拓展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知识的积累、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塑造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针对小学生可塑性、模仿性、好奇心极强的特点,课外阅读极具重要性、紧迫性,不能忽视、不能拖延。有了明确的课题意识,教师从心底里接受了课题研究,愿意、喜欢课题研究。
在此基础上,我们发动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倡导教师做“学习型教师”,并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建立教师读书学习的“四个一”制度,即每人每天学习报刊、杂志1个小时,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读
一本书籍(有时尽量和学生同读一本书),每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通过学习,教师业务素质提高了,知识丰富了,增强了文化底蕴,说话的底气足了。教师对学生在课外阅读引导:如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读物推荐、阅读方法指导、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等方面也能水到渠成,得心应手了。
二、创设读书氛围,共建书香校园。
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与学生的学习目标、习惯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创设了读书氛围,使学生沐浴在浓浓的书香中,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书的世界。
1、提供丰富的书源。建立班级图书角。学期初,老师发动学生每人拿出两本书,这样班级图书角就有60~100本书了,选择一个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班级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的出借、归还登记工作,班级之间互相换书看。③鼓励同学利用零用钱买书、订阅报刊、杂志,并互相传阅。
2、保证时间。学校规定每个班级至少要抽出2个早自修、3个午自修的时间,供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放学后在家看书0.5~1小时。老师布置作业尽量做到精、巧、活,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3、创设读书校园文化。在教室墙壁上、图书角贴着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格言、对联、古诗名句。如:“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立志读尽人间书,发奋识遍天下字”等。在学校宣传栏、黑板报上出“课外阅读”主题专刊。在课外阅读成果展示栏上有同学们的读书笔记、手抄报、剪帖本、优秀作文。课外时间,同学们也经常捧着书,兴致勃勃地与老师、同学谈论着书中有趣的内容。学生置身于高雅的书香氛围中,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读书。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实效。
得法者如鱼得水,无法者如瞎子点灯。好的阅读方法是打开课外阅读的绿色通道,能使学生读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筛选读物。学生看了不健康的读物,对身心发展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老师要教会学生选择思想健康、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课外读物。⑴阅读经典名著。如:中国四大名著、唐诗宋词、《三字经》、《千字文》、《四世同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⑵教材拓展性阅读。如学习了《狱中联欢》就读《红岩》,学习了《小英雄雨来》的节选就读《小英雄雨来》一书,学习了《飞夺泸定桥》就读《星火燎原第三集》等。⑶其他方面的阅读,如《十万个为什么》、《昆虫世界》、《鸟类奇观》、《歇后语大全》、《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中华上下五千年》……
2、方法选用。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法、略读法、浏览法、跳读法、圈点批注法、边读边想法、摘录笔记、写心得体会等。让学生
根据读物特点、以及阅读的需要,灵活地选择适宜的阅读方法。这样既扩大了学生阅读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能让学生充分汲取知识的营养,陶冶情操。
四、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品尝成功的愉悦。
小学生好表现自己,课外阅读的收获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在实践中,我们让学生定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巩固阅读成果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讲。在课外阅读汇报课中,开展“古诗词朗诵会”、“讲故事比赛”、“好书推介会”、“主题阅读汇报会”、“读书经验交流会”等,课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气氛活跃。它既反映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又促使孩子持之以恒、深入地进行课外阅读。
2、展。在教室的一角,精心设置“手抄报园地”、“课外阅读成果展示台”。展出学生制作的手抄报,剪贴本,摘录的读书笔记,写下的感想体会。学生时常抬头仰望自己的得意之作,品赏自己辛勤阅读的收获。
3、评。通过学生评、自评、家长评、老师评等综合评价推选出“采蜜能手”、“故事大王”、“小书迷”等,这些桂冠对学生有很大的魅力,它们犹如一颗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吸引学生去摘取,使学生保持旺盛、积极向上的课外阅读激情。
5.诵读经典,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五
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一小学 艾玛丽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只有在日常教学中,重熏陶,重课堂,重活动,重积累,引导小学生大量诵读,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其精华,得到诗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增强语言感受力、领悟力和想象力,提高语文素养。
一、重熏陶
1.设文化教学氛围。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为学生提供一首或一段古诗文,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2.开辟家庭小书屋。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利用家长会的契机,号召每个家庭成为“书香家庭”,建立家庭小书屋。让父母和子女携手阅读,一起交流,享受读书的乐趣,学生在浓浓的家庭读书氛围中得到熏陶、感染。
二、重课堂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它本来就该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
1.创设导语情境。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我们只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课堂上大开眼界、大饱耳福。
2.教一篇背数篇。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入手,拓展学习途径,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经典古诗文,供学生诵读积累。我常教一篇并且启发学生背数篇。比如学完《村居》时,让学生诵读一些关于赞美春天的诗;学完《静夜思》时,让学生诵读一些关于怀乡
思亲的诗;学完《赠汪伦》时,又让学生诵读一些关于送别友人的诗……学生们兴致盎然,背诵了许多许多。所诵读的古诗中有学过的,也有未学过的,大家背得津津有味。这样教一篇背数篇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也使他们融入了浓浓的古诗词学习之中。积淀学生的语文功底,丰富学生的文。
三、重积累
1.大量诵读。古典诗词是中华灿烂文化中一朵瑰丽的奇葩。《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三个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110篇(段)。这么大一块面包如何“吃”?我们采取化整为零,分而化之的方法。每天利用早读的时间,安排每个学生轮流当小老师领读一首古诗词,使学生在集体跟读中初步感悟诗意,然后在每节语文课前再诵读两遍,以求熟记在心,出口成章。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人至少会背将近100首古诗词。同时,孩子们在课外还把学过的古诗词和跳皮筋活动结合在一起,既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又巩固了所学的诗词。例如,上学期,我组织学生诵读了《三字经》。《三字经》内容包罗万象,义理深奥,如果让学生囫囵吞枣般进行背诵,势必会令他们感到枯燥,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我尝试着每天背诵四句。在学校,利用早自习、课前两分钟时组织读背,回家后由家长督促背诵。这样,既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又能把诵读经典的乐趣与家人分享,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快乐的学习,激发了兴趣。
2.摘抄笔记。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的同时,进行有效摘抄,是培养阅读能力,把所读内容内化吸收的好方法。新课标也有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在中高年级每学期要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见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并写一定篇数的感悟。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的巨大作用,更不言而喻。
四、重活动
“学以致用”,读书不是为了读而读,教师应铺设平台,开展精彩纷呈而又实实在在的活动,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天地,领略古诗文的魅力,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1.古诗文背诵比赛。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各种诗文背诵竞赛。人
人都参与比赛,比一比哪一位同学背诵的古诗词、《三字经》、儿童诗或者对对子的数量最多,最有情感,就封他一个“诵诗小能手”的称号,并在班内增设“背诵之星”等多种奖项来激发学生背诵诗文的兴趣和热情。还可把相似的几首诗放在一起,分类比较记忆。如描写春天的诗,放在一起诵读,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而记之。又如把李白所写的代表诗作放在一块,集中记忆,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和极度夸张的笔法等。有自读有指导,学生背诵古诗文的热情高涨。孩子们的身心也在诗情洋溢的诵诗比赛中受到熏陶,于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素养,深化文化底蕴。
2.吟诵表演。这种教学方法,包括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和吟诵古诗词两部分。我在操作过程中特别强调了用自己的语言将诗叙述出来,这对于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意境和准确理解字、词是很重要的。好的朗读,是学生充分感受诗歌魅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适当举行一些古诗词的朗诵会和评议会,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3.写诵读后心得。在背诵后,我经常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叙事诗改写成小故事,《宿新市徐公店》、《赠汪伦》、《村居》等一首首古诗词都成了学生练笔的好素材;有时也会让学生写一些诵读体会。这样,由读到写,读写结合将想象到的情景和感受到的情感流于笔尖,让诵读的内容更有效,教学更有味。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们体味着经典诵读的快乐与幸福,尽情地吸收古诗文中的丰富营养,逐步形成深厚的知识积累。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培养,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6.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如何提升 篇六
全南县第二中学 谭春苗
语文教师想要教得好,创新意,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及课堂教学,必须扩大知识视野,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要让学生对课文深感兴趣,教师必须把学生引进教材的趣味境地,教师也必须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这需要语文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
一、树立科学的读书观
语文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是慢功,是硬功。每个人的文化涵养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便是这个道理。因此,语文教师要牢记这条古训,耐住寂寞,静下心来潜心读书,专心读书。当然这并不要求语文教师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能动地,灵活地读书。把读书所得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艺术,这便是语文老师最大的收获。各种媒体的“文化快餐”接踵而至,夜读华章还有必要吗?我看,这有本质的区别:“文化快餐”附以图画,形象而生动,只是从表面上给人观看、鉴赏的,它缺乏对人们语言文字的启迪;而读书则不同了,它用语言文字对人们的思维进行启迪,引发人们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感悟,使人得到了美的熏陶,极大地开拓人们的想像空间。电视让你看到的汹涌的大海狂潮,绝不会胜过你读王鲁彦《观潮》所领略到海潮的壮美;电影里你看到的巍峨的泰山,绝没有你读杜甫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眼界;电视剧中的《围城》,绝没有你静读《围城》原著的韵味……这些美的享受,这独特语言的韵味,这深厚的人文底蕴,非借读书不能提高。为此,只有读万卷书,才有“放翁”千余首诗的宏篇巨制。
二、广读群书,博采杂家
只读圣贤之书还不够,只读专业书以应付职业的需要也不够。圣贤书、专业书当然有读之的必需,但如果只以这些书作为自己知识的给养,它们会束缚教师的手脚与思维。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要拓宽教师的文化视野,必须“像蜜蜂采蜜那样博才杂家”,除了自己的专业书籍和典型书籍之外,语文教师还应该精读、细读新的、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凡是学生应当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酿造出“最甜的蜜”,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品尝。三,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
语文教师读书求“广”还不够,必须在“广”这个前提下还要求“专”。韩愈说过:“术业有专攻。”每个语文教师对文本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应该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特色,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构建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观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不断与时俱进,并有机地无形地渗透于自己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打井要打深水井。”教读外国文学,要指导学生精心品味,要学生组成外国文学兴趣小组,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学,使他们自主体味外国文学幽默而诙谐的语言特色;教读鲁迅等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语文教师要把他们的生平和作品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作全方位的立体的讲解,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研读鲁迅等人的作品;教读古典文学及古诗,语文教师要对所讲的古诗文倒背如流,《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出师表》等不朽的名著,教师如能有感情的面对全班学生背诵流畅,那对学生的感染力是亲切的、自然的,比从讲解词句开始授课要强百倍,此时中华古典文学的艺术瑰宝在学生们心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语文教师还要关心时事新闻,多读报刊以便及时把握时代的信息。这些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能给学生求知的心灵烙上深深的印记。
四:具有独特思考的精神。
书读得多了,语文教师自然也就“聪明”了,这里的“聪明”,就是说当教师知识层次深厚以后,可以多方位地换位思考,使自己的思考更具有多边性、科学性、前瞻性,看问题切中肯綮,入木三分,在授课时有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气势,对人类与自然、人类文化与科学规律有更深的洞悉,并把这种洞悉的方法与能力传授给学生。对教材中的词句、参考书上的观点,语文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不能迷信教材,不能迷信权威,要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多姿多彩的进行再创造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少一点“匠”气,多一点“灵”气,作到善于、灵活的换位、求异思维,一反以往的思维定势。
五、读写结合,做学生学习的楷模
从教师的基本功来说,语文教师会写、善写是份内的事,但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语文教师才华的外在体现,也是检验语文教师文化素养的标准。从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读写结合是提高课文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最有效的捷径,教师只有文必躬行,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自己教学的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从教学的目的来说,语文教师读写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的。叶声陶说:“惟有教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善读善写。”会读书善写作,是语文教师必备的、重要的、也是基本的素养。很难想象,一个自己不能写作的语文教师却能指导学生写作。某家报纸刊载了这样一则新闻:有个学生问他的老师:“你能为我们写篇作文吗?”这曾经引起了许多教师的震惊和深思。笔者认为,语文教师不仅能写出自己的专业论文,还要能写出各种文体的文章,凡是要求学生写的文体,教师必须能写。教师只有给学生做出写作的示范,才能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指导学生独辟溪径,更快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不仅如此,教师如果能写作,还会对学生起到迁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的文章如能发表,学生读了很受熏陶,这可促使他们萌发创作的欲望,初试自己的笔锋,如此几番努力,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而飞跃到一定的高度,他们的“作品”一旦发表,便可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及快感。而今后的写作能力就会螺旋式上升,使他们最终走向成功。
六、培养语文教师分健康积极的心态
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责任更大,时代赋予教师的要求标准更高了。因此教师要学会积极反思、反省,从而探索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语文教学的本质作本质的思考和探索,只有真正具备了反思的能力,对语文教学才不会随波逐流,跟上时代的步伐。
教师有了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在教学活动中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以健康的心态、端正的态度、十足的信心对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正确看待名利和挫折,才能遇到挫折不苦恼。反之,老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7.培养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篇七
一.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浓厚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活动的一种重要动力。兴趣可以培养, 阅读的成功可以强化阅读兴趣, 只有培养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兴趣可能转化为一种自觉意识, 一种主动倾向;而有了这种自觉和主动, 才可以变苦读为乐读。首先, 要求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喜爱的美文, 短诗, 成语故事等, 利用课前两分钟讲给大家, 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 调动他们的胃口, 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 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有了兴趣, 就有了动力, 阅读就会有所收获。
二.创设快乐的阅读氛围
良好的阅读氛围具有激励学习动机的功能。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 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 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 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 让他们充分彰显灵性, 展现个性。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 比单纯的说教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更利于培养学生自觉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 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发表独立见解, 鼓励标新立异。这样和谐的课堂气氛, 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协同合作、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注重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 强调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训练的同步进行。教师不仅要成为教材的使用者, 更要成为教材的开发者。教师不仅是学生阅读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 更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参与者和欣赏者。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一是明确目标, 落实任务, 规范要求, 定期检查, 要求学生每人备有阅读笔记本, 读书时要作好记录, 教师定时检查。二是注意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全员参与, 逐步提高, 对于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选择不同的侧重点, 分层施教。三是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结合口语训练, 强化学生思维训练, 教师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四是找准切入点, 进行有效答题, 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针对不同文体进行问题的解答。五是拓宽阅读渠道, 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诸如网络资料, 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生活中其他形式的文字资料, 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提倡个性化解读
历朝历代的名篇佳作, 都是作者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各自内心世界的表达, 或者感情流露, 所以这些著名篇章都打下了强烈的时代烙印, 反映了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真情实景。但是, 这些经历过时代变迁的名篇佳作, 在今天读来仍有很强的感染力, 而且往往能读出一些具有现代意义的新感觉、新感受。在语文教学中, 阅读教学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一般的理解和认识。教学过程中, 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 各抒己见, 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感想。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熟读精思的习惯。经典的文学作品, 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焕发出独具一格的魅力, 无不是作者深思熟虑后的结晶。鲁迅的文章睿智、深刻的底蕴, 绝不是某个老师教出来的, 而是得益于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层次的思索。在课堂上, 学生要学会跟随老师的讲解, 对重点语句及文章结构内容作点评, 把教师讲解中的关键言简意赅的记在相应的位置上, 可记难认字的音, 难解词的义, 关键句的作用, 还要做一些简单的评点, 这对培养自己良好的读书习惯、训练深刻的思维方法很有好处。
8.关注表达 提升语文素养 篇八
一、品悟标题立意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贴切、简单、醒目、新颖、含蓄,不仅能体现主题、标明题材或提示体裁等,也能激起读者的阅读期待。因此,在学文前或学文后,有必要引导学生在标题处回旋驻足、感悟领会。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我们的错误》这个课题看似平常,其实别具匠心。在揭题时,教师有意引导学生思考:课题为什么用“我们”,而不用“你们”?学生在揣摩中明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是大家都会犯的;体会到第一人称能给人一种亲切、委婉、平等的感觉,作者不像一位长者在说教,更像一个朋友在与大伙促膝长谈。明白作者的拟题用意后,笔者发现学生似乎对这篇课文更感兴趣了,在谈体会时,均能放下顾虑畅所欲言。这,该归功于领略作者拟题的别有一番用心吧。
二、领略详略处理
阅读文本,经常可以发现,作者为了让文本繁简有度、跌宕生姿,有时惜墨如金,一笔带过或写得极简;有时泼墨如水,尽力铺张或大力渲染。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其详略处理的意图,感受写作技巧。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献你一束花》这篇课文,用了比较浓厚的笔墨来描写女运动员在两年前及两年来凯旋时在机场上被大家欢迎的场景,对于这次败归仅用“她发现很少有人招呼她,摄影记者也好像有意避开她”寥寥几字来勾勒。课文的中心明明是写女运动员这次失败后归国沮丧时,机场服务员给她献花,让她寻回自信,作者为何详写往昔的成功?学生通过讨论不仅从内容里了解到凯旋时的掌声和鲜花带给她喜悦的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是失败的原因之一;还从写作方法上发现胜利时的场面描写得越热烈,就越能映衬失败时的冷清,更能衬托出女运动员内心的沮丧与茫然。高年段的语文教学,对于与文章主旨有密切关系的详略处理,教师就该如此紧揪不放,引导学生领略作者的安排意图,习得写作精髓。
三、观照谋篇布局
观照谋篇布局就是关注文章的整体脉络。不同文本的谋篇布局各有千秋,或构思新奇,或巧设悬念,或前呼后应,或总起总收,或夹叙夹议等。精巧的谋篇布局是言语形式的综合体现,阅读教学必须高度关注。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黑孩子罗伯特》一课,其谋篇布局别具一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从马丁·路德·金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开始,引出下文;②文中先用不少的笔墨来描写罗伯特的生活环境,再写挣钱、捐钱的过程;③文章三次提到玫瑰花,又特意以玫瑰花收尾。关注文章的表达方式是高年级的学习重点。教学可从大处着眼,引导学生细细揣摩三个问题:①马丁·路德·金的讲演要表达什么意思,对全文起到什么作用?②文章用了大量的笔墨写罗伯特的生活环境,这对故事发展起到什么作用?③文中分别在什么时候描写玫瑰花,对故事发展起到什么作用?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居高临下,习得谋篇布局之妙,适应高年级的学情及发展需要。
四、关注不同的文体
不同体裁的文章,其文本的语言、结构、表达手法等都独具特色,教学目标也应有所不同。教师在备课时应先对文体特征作出判断,定出教学重难点,才能找到文本的核心价值,提高阅读效率。
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性文本占绝大多数。它们或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或有一波三折的情节,或有生动鲜活的形象,或有丰富多彩的内涵等。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了解事情发展的顺序。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灯光》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性文本,课文采用倒叙的手法,从现在的幸福生活下笔,引出对战争时期的回忆。教学这篇课文,就得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故事的梗概,厘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感受倒叙的作用;也得引导学生抓住让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抓住细节描写仔细推敲品味,感受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还得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现形式,如以“灯光”为题,又以“灯光”开头和结尾的好处,感受谋篇布局之妙。
说明性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是比较常见、实用的文体。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作者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等,让学生获得一把打开说明文阅读的金钥匙。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绿色千岛湖》是一篇写景的说明性文体,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千岛湖有何特点,文本应用哪些说明方法进行介绍;感受严谨的写作特色;体会举实例的好处;等等。
而对于写景文,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怎样把景色写出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揣摩作者的观摩顺序;教诗歌,要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情感,注意诗歌中的韵律。
德国文学大师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语文课程姓“语”,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阅读教学,在指导学生体会文本思想情感的同时,也初步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水涨船高。
9.提升语文素养 篇九
在教学中,笔者却发现一个不良的现象,许多学生要么自认为“沉默是金”,要么说话时意思表达得残缺模糊,语脉割裂,词不达意等,造成课堂上呈现出一片“肃穆”的情形。为此,笔者曾做过调查,影响学生说话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1、自信心不足,畏惧心理严重,又顾及面子,担心说不好,被别人笑话。课堂配合少,常表现为或若有所思,或环顾左右,或不知所措。
2、不良风气影响,担心别人说自己“出风头”,“沉默是金”成了学生的“免试牌”。
3、生活习惯和学习环境影响,平时很少用普通话交流,或交流无目的、较随便。
4、对口语表达的作用认识不足。普遍的学生认为:对于老师所提的问题,只要“我心中有数”即行,交不交流又何妨?何况升学考试又不是口试!
面对此种情况,笔者深感忧虑。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其人际交往能力,更能逐步健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修养,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水平。因此,培养中学生说话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不可忽视的任务,也是每位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应如何培养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教学实践的一些感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以做抛砖引玉之效。
一、情境演练法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能依据不同对象与场合进行文明得体地交流;能就适当的问题作有准备的主题演讲;能做简洁、连贯的即席演讲、讨论问题、发表见解,那么在训练中,教师必须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演练中学习活的语言。
把学生分成三五人一组,每人分别在纸片上写明“身份”、“对象”、“内容”三则,折叠后分类放在一起,然后用抽签的方式按纸片上规定的要求进行情境再现。如“班干部”“同学们”“就职演说”,抽到该题的学生就要扮演班干部的角色进行演说……如此一来,不仅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集体主义观念。
又如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为“我的观点是……”,要求学生就日常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发表见解,并能说得有理有据,仅靠老师讲解有关发表见解的要点,学生只会得到一些空洞的知识,还会感到索然无味。教师则可以“答记者问”的形式为突破口,设置语言情境:让学生扮演记者,对学校校长、教师、班干部或同学进行采访,让学生体会记者是如何“有目的”提问,被采访者又是如何有“针对性”的回答。在这一“问”一“答”的情境演练中,让学生学习活的语言,提高能力。
二、读写促进法
叶圣陶先生说:“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诵读吟咏是训练语感的基础。”加强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中国古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诵读法”,今天看来还要继承和发扬。语文中有许多文章都非常适合朗读,如朱自清的《春》、鲁彦的《听潮》、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光未然的《黄河颂》,以及古代诗词、现代诗歌作品等。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应把朗读训练视为一种有意识的说话训练,其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习惯和能力,加强学生对文意的理解,重要的是通过朗读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和语言材料,以提高其表情达意的能力。朗读训练的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样,诸如:范读、领读、齐读、轮读、分读、选读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朗读,力求学生人人动口,在进行朗读指导时,教师要从发音、语速、停顿、语调等方面有重点地给予指导,提高其朗读能力,为说打好基础。
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还须有丰富的语言素材。学生胸中无“物”,自然口中无“言”。要想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就必须进行语言素材的积累。语言素材的积累方式是多样的:
第一, 多读。读些脍炙人口的好作品及诗词,并达到熟读成诵的境界。
第二, 做摘抄。摘抄优美的好词、妙句、佳段落,丰富语言素材。
第三, 写读书笔记。对文章的篇、章结构、特别是语言作分析,养成语言品析习惯。
第四, 勤练笔。写日记、周记、观察笔记、想象文等。
对规定必须写的作文,教师要认真讲评,重点批改,也可指导学生互评互改,然后在班上讨论交流,这样既强化了口头表达,又提高了写作水平。以写促说,齐头并进。
三、引导归纳法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最终目的达到“自读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说话,不待老师教”。口语表达使用的范围很宽泛,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表达方式都不同。平时教学中的口语训练涉及的交际范围很狭窄,仅仅是茫茫交际圈中的“一点皮毛”而已,而学生在生活中及其以后的人生中会遇到不同的情境,那么就需要老师的“导”。在口语训练中教师要把握“火候”,要因其势,导其行,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方法。由口语表达训练中归纳出方法,再把方法灵活运用到生活情境中,这样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实现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理念。学生在教师的“引而不发”的步步诱导下,尝到成功的甜头,更愿主动去探究并学以致用。
四、实践强化法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说话能力的提高务必强化实践,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正确的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1、加强课前说话训练
教师可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参与说话训练。这种说话训练教师可采用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教学规律,不可急于求成。使学生由自定演讲到规定演讲,再由命题到即兴演讲,由带稿到脱稿,循序渐近。说话训练的内容广泛,形式可灵活多样,具体操作方式有:
①、讲故事、笑话、见闻。
②、推荐精典诗文词曲、文学著作、好的文章与精彩片断,并作简短评析。
③、介绍学习方法,介绍小制作、小发明,介绍图画、图表。
④、说报。把报纸上的重要新闻、通迅,用自己的口头语言生动有趣地讲出来。
⑤、谈论时事,发表见解。
这些活动得用每一节语文课课前五分钟,按学生座位(或其它)顺序,依次进行,务必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予,并分年级分学期拟定训练要求与内容,务必使“课前五分钟说话”成为常规,做到持之有恒。
2、抓住课堂教学训练
教师可抓住课堂教学来提高说话能力。根据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文章,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结合问答、讨论、口头作文等形式穿插进行,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其说的欲望,提高其说的能力。如笔者中教读“诗词诵读”时,常采用“读诗词看图想象法。”要求学生结合诗句和图画,并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口头作文训练。此举效果颇佳,不仅能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还能加强学生对诗词主旨的理解。
3、利用课余开展活动
教师还应利用课余时间、课外活动来指导学生训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朗诵比赛、辩论会、演讲比赛、答记者问、演课本剧等,从而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由“要我说”步入“我要说”的阶段;由“我学说”到“我会说”的境界。
在经济迅速发展、时代对人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切切实实地加强中学生的口语训练。只有这样,口语训练才能在教学中占一席之地,学生的表达能力才能得到长足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①《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月版。
②《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10.提升语文素养 篇十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被送进了学校,学习拼音,学习汉字来增加自己的文化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语文的学习越来越轻视,也就出现了偏科现象,每次语文成绩变成了自己每次前进的绊脚石,为了有效地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我们要抓好课堂四十五分钟。
虽说课堂仅仅有四十五分钟,课堂上只学书本上的东西,课堂上没有大量的阅读,但是,只要能够有效地利用好这四十五分钟,便会有丰硕的果实等着我们去收获。这对我们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同学课堂上不注意听讲,课后发现自己当天的的东西没有消化,晚上开夜车,导致第二天在课堂上走神,长此以往,既学不到知识,又损坏了身体。因此,要劳逸结合,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外阅读与社会生活实践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它们可以拓宽人们的视野,遨游知识的海洋,也可以增强自身的素养。但是这一切都是对有主动性学习的学生来说的`。对于没有主动性学习的学生来说,若给他们提供很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阅读和实践,他们因为懒得筛选,结果会导致走入歧途,既没有获得社会所需之人应具备的知识,又没能获得一些没有用甚至是反动的东西,久而久之就养成坏习惯。因此,为了让我们每个人永远都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青春永驻,能成为下一代当之无愧的接班人,我们要抓好课堂四十五分钟。
在课堂上我们也能获得除课本以外的知识,老师凭借着教学经验传授给我知识,又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有用之人。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当我们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在课堂上很方便地向老师请教。若只是自己大量的阅读,参加社会实践,遇到问题时,无老师请教,其为惑矣,将终不解。在课堂上有积极讨论的环节,同学之间可以各抒己见,每个人也可以取长补短。除此以外,课堂上老师频繁的提问,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积极思考,发表见解。课堂上的知识是丰富多彩的,老师的指点,同学的帮助,更有助于我们的语文素养的提升。
大量的阅读与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也是我们学习中必备的途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强实践能力,学习各种文化。所以也要注重自己的全面发展,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阅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提升语文素养】推荐阅读:
大学语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意义论文07-02
提升职业素养10-29
语文教师个人业务提升计划08-06
职业素养方面提升09-10
提升教师素养培训方案08-25
中学教师素养提升总结09-01
一线员工素养如何提升09-11
职业素养提升规划书11-03
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06-17
提升自身素养计划书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