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文化故事(共10篇)
1.满族文化故事 篇一
相看 满族青年男女相爱后,婚前有一个“相看”的程序,即男方母亲到女方家观看姑娘的容貌,询问年龄,并考察姑娘家的有关情况等。如果各方面满意,男方母亲就送一份礼物给女方家,婚事就算确定了。结婚前几天,男方家要给女方家送彩礼(俗称过礼)。彩礼一般经较丰厚,有衣服,首饰,器皿和现金等。结婚前一天,新娘由陪娘陪伴,坐轿或坐车到男方家附近预先借好的住处下榻,俗称“打下墅”,第二天由男方在下榻处迎娶新娘。这种风俗源于历史上清朝军队多年征战,长年不归,满族姑娘赴军营完婚,需先在军营附近借房暂住,久而久之,便成一俗,现此俗已变,改为在女方家迎娶。 布置洞房 结婚这天,由父母子女俱全的长辈妇女布置洞房,铺好床后,在被子四周放置枣子、花生、桂圆、栗子,取其早生贵子之意,然后在被子中间放一如意或苹果。同时在洞房内奏乐,称为响房。喜轿要装抢得十分漂亮,并摆在院子里,叫做亮轿。 迎亲 婚礼这天,新郎由长辈陪同到女方家迎亲,在女方家向岳父岳母叩头后,即可迎娶新娘返家。一路唢呐高奏,鼓乐喧天,吹吹打打地一直把喜轿抬到洞房外。进洞房前,地下放一火盆,新娘的喜轿从火盆上经过,据称这是为了避邪。喜轿到了洞房门前,新郎手拿弓箭,向轿门连射三箭,俗称为箭射新娘,射完后新娘才能下轿,新娘下轿后,有人将一个红绸扎口,内装五谷杂粮的花瓶(俗称宝瓶)放在新娘手中。接着在门坎上放置马鞍,让新娘从上面跨过去。当新娘在床上坐稳后,新郎就可以揭去姑娘头上的盖布。这时候,新郎新娘按男左女右的位置并肩坐在新床上,举行坐帐仪式:由长辈妇女把新郎的右衣襟压在新娘的左衣襟上,然后新郎新娘喝交杯酒,吃半生不熟的面食,以含生子之意。 举行拜堂仪式 接着还要举行拜堂仪式:新郎新娘要拜天地、祖先、父母和长辈,夫妻要对拜。晚上也有闹房的习俗。婚礼期间,男女双方家里都要大宴宾客,接受亲朋好友和来宾的祝贺……
2.满族文化故事 篇二
关键词:满族,民俗文化,剪纸,服饰,舞蹈,婚俗
一、满族的起源
满族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原住民族。现存的文字记载与考古发现均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从那时期的“肃慎族”到两汉时期的“挹娄”, 又由北魏的“勿吉”到隋炀帝下令改为“靺鞨”, 辽灭渤海后又改其为“女真”。1635年农历10月13日, 清太宗皇太极发布谕旨, 正式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从此女真族改称“满洲族”简称“满族”。农历10月13日这一天也成为满族命名纪念日, 称为“颁金节”。
二、满族的剪纸艺术
剪纸是满族民俗文化中一个重要部分, 满族剪纸始于明代, 它充分体现了满族人民热情、积极的生活态度, 描绘了满族人民勤劳、质朴的生活状态。
由于对嬷嬷神的崇拜, 满族剪纸产生了《嬷嬷人儿》, 这种剪纸是满族剪纸的代表作;由于对动物神灵的崇拜, 《狗》《龟》《鹊》《鹿》《鹰》等剪纸十分多见, 常常作为吉祥物贴在墙上。长白山区至今尚有许多民间剪纸直接表现这种萨满祭祀的活动, 成为反映满族习俗、透视满族文化的珍品。满族喜欢贴窗花。用各种彩纸剪成各种鸟兽花卉, 古今人物, 贴在窗户上, 栩栩如生, 充满活力。还有另外一种剪纸艺术, 就是挂笺, 或称挂钱。过春节时, 家家户户用五色彩纸, 剪成长约40厘米, 宽约25厘米不等的纸块, 中间髅刻云纹字画, 如丰、寿、福字, 下端剪成犬牙穗头, 悬挂于门窗横额、室内大梁等处, 五彩缤纷, 喜气洋洋。
三、满族的服饰
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 为长期适应寒冷气候而选择了保暖性较好的袍装作为日常服饰。在明朝中期满族吸收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 改进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清朝建立后由于满族贵族统治者的强制性推广, 旗装在全国通行。
旗袍, 满语称“衣介”。古时泛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衣袍。清初衣袍式样有几大特点:无领、箭袖、左衽、四开衩、束腰。箭袖, 是窄袖口, 上加一块半圆形袖头, 形似马蹄, 又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日绾起, 出猎作战时则放下, 覆盖手背, 冬季可御寒。四开衩, 即袍下摆前后左右, 开衩至膝。左衽和束腰, 紧身保暖, 腰带一束, 行猪时, 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男子的长袍多是蓝、灰、青色, 女子的旗装多为白色。到民国时期又加入了现代西方时装成分, 形成了以西式审美观念的现代旗袍。
四、满族的传统节日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 只是更具有满族民俗特色, 叫法上有区别, 主要有颁金节、上元节、走百病、添仓节、二月二、虫王节、中元节、开山节、八节、满族。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正是这些极具有地域个性的节日, 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满族民俗文化, 让满族成为我国的一颗明珠。
五、满族的舞蹈
满族信奉萨满教, 在举行祭神、祭天、祭祖先等重大祭典时, 都以歌舞形式进行, 萨满是歌舞中的主角。在跳神过程中, 萨满腰系铃, 手执鼓, 着神衣神裙, 伴着神器声响翩翩起舞。祭祀歌曲有《清神调》《背灯调》《跳饽饽神调》等, 舞蹈有《腰铃舞》《铜镜舞》等。
宫廷歌舞是在节庆、出征、凯旋、庆典、筵宴等多项宫廷活动中出现。如郊庙朝会有中和韶乐、丹陛大乐, 宫中筵宴时有中和清乐, 丹陛清乐等。宫廷歌舞中的舞势歌辞中融入了满族传统歌舞, 与历代传统的乐章有不同之处。
满族民间歌舞中最有特色的是秧歌舞, 或称扭秧歌、闹秧歌。这是民间传统群众性歌舞, 逢年过节尤其正月十五元宵节最为热闹, 每逢此时, 各村屯都组织秧歌队到各边表演, 表演者往往有各种扮相, 或文人书生, 或老翁老妪, 交错歌舞, 有说有唱。
六、满族的婚俗
满族婚礼是满族民俗文化中最有意思的部分, 既带有本民族浓厚的特点, 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 一般地讲要经过以下程序。订婚: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或朋友, 相互了解, 有意做亲, 便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 男女都可以求婚。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认识, 托媒人为子女订婚, 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 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此外, 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放定:即递财礼。分放大定和放小定两种。放小定是未来的媳妇拜见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亲时, 得到财物。放大定叫做“过大礼”, 俗称“下大菜”, 就是选择吉日, 男方将聘礼送到女方家。结婚前一日, 送亲的要喝“迎风酒”。新娘则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 俗称“打下发”。次日清晨, 女方家用彩车送亲, 由其哥哥护送。彩车到新郎家时, 新娘要“过火辟邪”, 接着新郎新娘“拜北斗”“撇盏”, 洞房时要奏乐“响房”, 新娘“抱宝瓶”坐在床上由新郎“揭盖头”, 接下来便是夫妻喝交杯酒, 吃合喜面、长寿面或子孙饽饽等。
婚姻观念的转变和婚礼仪式的简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文化的变迁会将旧的、不适合新时代文化体系的部分淘汰掉, 换之以新的内容。只有体现时代的要求才能更好地继承延续一个民族的文化。
七、结语
3.满族文化点滴谈 篇三
一、满族的语言
满语在语言学上属于阿尔泰语系。而今,由于我们当地满汉杂居,年岁大的满族人又所剩无几,所以绝大部分满族人用汉语交流。我的妈妈不识字,只会说些简单的满族话,比如说“仓房”,满语是“哈什”;“棉鞋”,满语是“乌拉”;“吃饭”,满语是“夫大州我”;“狗”,满语是“迷石”等等。现在,由于没有了语言环境,妈妈就连这样简单的满语也不说了,而是用汉语来与我们交流。目前,在我们当地能写出满族文字的人也几乎不存在了,满族的语言文字濒临灭绝的危境。
二、满族的服饰
满族人的服饰主要是一种带大襟的长袍。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社会组织制度----八旗制,因而满族人都是旗人,所以满族人所穿的带大襟的袍子又叫旗袍。那时候,男的女的都穿旗袍,只是女式旗袍比男式旗袍在领口上、衣襟上、衣裙上以及端缘部分加饰一些花边,显得更漂亮一些。现在在我们当地,男的已经不穿旗袍了,而女的不管是不是满族人,只要觉得自己穿旗袍合体漂亮,就会做一件穿上。尤其是逢喜庆的日子或者是外出办事的时候,旗袍便是首选的衣服了。虽说女式旗袍已延续至今,但是样式和做工与标准的满族旗袍相比却要简单得多。男式旗袍而今已演变成马甲,人们喜欢把马甲穿在小褂的外面,一方面用于前胸后背的保暖,一方面用以衬托自己的高雅。
三、满族的民居
七十年代时,我们这里的住房大都体现了满族住房的特点。满族的传统住房大门都朝南开,居室一般分为三间,即西间、中间、东间。西间的屋称为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在西上屋搭设有三面炕,即所谓的“圈炕”,分别朝向南、西、北三面。住在炕上的人也有说法:小辈份的人住在南炕上;西炕一般不住人,还忌讳小辈的人和妇女坐,只有亲戚朋友来了才住在西炕上;辈份大的人住在北炕上。而且炕与炕之间都有一个横杆,叫“满杆”。横杆上挂有一块颜色比较深的布,用来遮挡睡在各炕上的人,叫“满布”。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都有一影壁,是供神用的,叫“索伦杆”。在我家里,如果有人站在妈妈身边很碍事,妈妈就会说:“离我远点,别影壁似的。”我想这话就是从“索伦杆”那里得来的。
四、满族的风俗
满族人有一个不吃狗肉的风俗习惯。我的妈妈这么多年来就从来没吃过狗肉。而今,当地年岁小的满族人已经不讲究这些了,汉族人家杀狗,他们也跟着吃起狗肉来。满族人死后出殡是要从房屋的窗户抬出去的,这一点我就亲眼目睹过。我的舅舅去世时就是从窗户抬出去的。即便是在冬天,窗户都已糊好,也要把故去的人从窗户抬出去,而且最好是西窗。在饮食上,当地人至今延续满族的一些传统风味美食,比如酸菜炖猪肉粉条、火锅、白肉血肠等。白肉血肠这一道菜在杀年猪的时候是最常吃的菜,不管是满族还是汉族,餐桌上都常见这一佳肴。现在,满族人许多节日的过法都与汉族人一样,比如春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等。只不过在这些节日里掺杂了一些满族的节日习俗。记得我小时候,每年的除夕夜妈妈都要包素馅的饺子,以示一年的“肃静”,而且在饺子里还包几个“硬币”,在接财神的时候就煮饺子吃,谁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就表示这一年会顺顺利利,有钱花。
在我们当地的居民中满族人占绝大多数。生活在小乌斯力村、卡伦山村、五道沟村的满族人至今还保留着本民族的一些文化风习,他们也影响着身边的汉族人。满汉杂居,促进了相互融合。
4.满族传统图形文化特征 篇四
第一文库网号是人们表达各种观念、宗教信仰以及思想情感的重要形式。这些图形符号在人们长期的生存和生活实践中已经成为俗成的符号标志,满族图形以其独特的视觉形式传承于今,仍在发挥着它的作用。
[关键词] 满族图形 图腾崇拜 满族文化
满族文化在民间艺术上依然有着封闭、凝重、古朴、粗旷、豪放的特点,这是与满族早期的游牧生活有关。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些原初图形已形成为一种恒定的视觉符号,形成了带有地域特点的、特征鲜明的、有着暗示作用的图形艺术符号。要探寻满族的艺术渊源,必须了解他们的传统文化风貌,并通过对其民间传统图形的研究了解满族人在民族艺术上的`审美追求。
一、满族人对图腾符号的崇拜
满族文化所代表的图腾崇拜,可从“女神崇拜”、“鹰崇拜”以及祭祀符号标志等现象中加以阐释。
1.崇拜“神”的符号
5.满族文化故事 篇五
(试行)
一、总 则
1.1 为适应乡镇综合文化站(以下简称文化站)免费开放的需要,促进我县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发挥文化教育人民、引导社会、促进发展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82号),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文财务发〔2011〕5号),文化部《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文化部令第48号),省文化厅《河北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暂行办法》()、《河北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等级评定标准》(),制定《青龙满族自治县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青龙满族自治县所有乡镇综合文化站(含街道文化站)。
二、服务设施与环境
2.1 文化站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其站舍要用于公益性文化服务,不得以拍卖、租赁等任何形式改变其场地和设施用途,向群众免费开放面积占站舍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80%。
2.2 文化站内的多功能厅、图书报刊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教室、计算机与网络教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应免费开放。
2.3 文化站应有规范和醒目的站名牌,门厅内有设施分布图。开放时间、免费项目、使用方法、便民措施等各类服务信息应当在站内醒目位置公告,文字和标识须符合规范。
2.4 文化站图书室藏书不少于3000册,图书采选注重贴近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报纸杂志不少于10种;适当采购电子文献。
2.5 文化站应当具备灯光、音响、服装、乐器、数字服务等设备,总值10万元以上,并且逐年添置更新必要的设备。
三、开放时间和服务内容
3.1 文化站除农忙时节外应当每天开放,每年开放时间不少于300天,每周开放时间累计不少于45小时,节假日期间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应正常开放。3.2 文化站应免费向群众提供各类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主的展览、讲座,各类群众文体活动,广播电影播放,群众读书读报,数字文化信息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和青少年校外文体活动等服务项目。
3.3 文化站每年组织综合性文化活动不少于4次,举办单项性文化活动(含展览、比赛、笔会、采风、研讨等)不少于8次,举办科普、法制、农技、文化生活、卫生健康等讲座、培训不少于12次,编办文化宣传橱窗不少于12期,站办文体团队不少于2支,组织广场文化活动、面向特殊群体开展的活动各不少于2次。做好活动文字、图片、声像记录。
3.4 文化站应组织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年服务人次不少于3000人次。
3.5 文化站应积极组织指导、辅导所辖村文化活动室开展文化活动,每年文化下村活动不少于6次。
四、服务管理与监督
4.1 文化站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消防设施完好,消防通道畅通,标识明显;各类设备要定期检修,保证运行安全。同时,举办各项活动要有应急预案和措施,确保安全有序。4.2 文化站应加强规范管理,建立财产登记保管制度、设施维护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等。
4.3 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要遵循公益性原则,免费对群众开放,不得承包经营。开放时间应与文化站开放时间一致。开放时,要关注读者上网情况,严禁提供大型游戏娱乐及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网站的浏览服务。未成年人上网须征得监护人同意。
4.4 文化站工作人员须着装整齐,挂牌上岗,热心服务。
4.5 文化站工作人员要维持好公共活动场所秩序。4.6 文化站要在醒目位置设立意见箱,公开监督电话,每年定期开展群众满意率测评活动。对群众的意见或投诉要认真研究、及时回复,不断改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五、附 则
5.1 本标准可作为制定文化站绩效考评标准的依据。5.2 本标准由青龙满族自治县文广新局负责解释。
6.关于满族萨满教的文化思考 篇六
一、满族的萨满教文化发展历程
随着多种政治因素以及外来文化的传播影响, 满族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不断的变化, 使得萨满教文化渐渐衰落了下去。萨满教文化的盛衰变化和历史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
(一) 满族形成时期的萨满教文化
努尔哈赤奠定了清王朝的崛起基础后, 满族逐步扩展并南下, 统治形式逐渐向封建政权过渡。皇太极时期的满族已经是一个多种民族成分混合而成的民族。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让清朝统治者越来越重视萨满教改革。明朝时期女真人定居在建州、海西、东海一带。后来建州女真南迁, 和蒙、汉等族融合而居, 受到朝鲜人、汉族人、蒙古人的文化熏陶, 并承袭了女真人的习俗, 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例如祭祀牲口以猪为主, 像蒙古游牧民族医药用牛马, 这是对萨满文化内容的丰富。明末女真各部之间战乱不断, 建州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 建立后金政权。此时的满族信奉生病不用医药而使用巫觋祷祝, 祭祀神祗会杀猪裂纸, 这种流行的习俗就是女真人信奉萨满教的有力证据。由于女真族信奉萨满教, 因此后金统治者在南征北战中也利用萨满教来获得女真各部的支持, 并且通过美化、崇拜祖先, 供奉于寝宫里来表示对萨满教的信奉。最初女真各部的萨满教都是独立的, 有自己的体系, 努尔哈赤在军事征讨过程中, 并对萨满教的信奉进行了规范和利用, 使萨满教成为了满族的统治工具。
(二) 清朝入关后的萨满教文化
满族入关建立清朝后, 开始将萨满教的宗教文化进行制度化规定。由于满族成为了最高统治阶层, 封建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萨满教不断变化。皇太极规范了萨满教的祭堂子、祭神等萨满教文化, 过去的野神祭拜被有条理化的家神祭拜所替代。乾隆以《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来对萨满教进行总结和规范, 使得满族形成了一个全民族性的新萨满教, 并明确规定了祭典的内容, 包括了神祗、祭祀、神器、礼仪、祝辞等等。清王朝这种规范民族宗教的行为, 强化了统治, 改变了满族的萨满文化面貌。
(三) 萨满教文化的分化
满族的统一让萨满教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清军入关以后建立了封建政权, 萨满教也开始发生变化。清朝萨满教分为宫廷的和民间的两种。宫廷萨满教的主要内容就是堂子祭天。顺治元年, 清皇室在北京长安门外御河修建了祭祀场所。繁复的礼仪, 等级分化越来越明显, 等级差别观念也在萨满祭祀中得以巩固, 入堂子祭祀者的人也不断减少了。康熙更是规定满族之外的异姓官民不能设立堂子祭祀, 堂子祭祀成为了满族皇室的御用祭祀之地。清朝的宫廷祭祀多是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 比如外藩属臣随皇室拜堂子, 表示对清朝政权的遵从和拥护。在战争中, 也会进行拜堂子仪式, 以祈祷凯旋而归。爱新觉罗氏祭堂子所拜的神灵是氏族神灵, 在战争中是国家的保护神。所以, 宫廷祭祀即是爱新觉罗的家族祭祀, 也是国家大典的重要内容。满族民间萨满教在皇太极时期开始就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满族人的聚居区相对比较封闭, 在这个小社会里满族人的优越感来自于固有的民族艺术, 这让萨满教成为了一种代代相传的古老风俗。满族中不同的姓氏有不同的祖先神。各地区的不同姓氏的祭祀细节有差异, 基本内容和礼仪差别却并不大。神灵的象征相对简化。随着时间的推移, 满族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 不少神灵的内涵渐渐变得模糊, 过去象征神灵的神偶也由一些画像、香碟所代替, 祭天也不再于庭院外设置神竿, 多是在屋内设神桌, 放上香碟。这样一来, 萨满教的多神崇拜越来越少了。尽管萨满教在变化, 可是在满族人的信仰中不会消失, 也不会因为统治者的强制改变而萎靡不振。
二、满族萨满教文化的保护思考
萨满文化是世界文化现象的一方面, 也是我国民族文化财富中的宝贵部分, 其文化价值十分丰厚。保护好满族萨满教文化, 有助于促进萨满文化的世界性交流, 是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当前, 我国应该把萨满教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 并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用专项资金来推进萨满教文化保护。招揽满族萨满教文化研究人才, 通过调查、收集、整理、保存的方式来发掘萨满文化, 用影视、文字、文物等形式来展现萨满文化。萨满文化的核心是以满文化为体、汉文化为辅, 在搜集萨满文化资料时, 应该注意保存好原生态的满族萨满文化, 并扩充汉文化以及其他文化内容的萨满文化整体, 保存好文献资料。另外, 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对满族存有的萨满文化信仰遗址的保护, 建立文化保护区, 通过加大投资来修缮萨满文化遗址。设立萨满文化博物馆, 鼓励成立相关的文化团体, 定期向人们演示原生态的萨满习俗。发展满族民俗旅游业, 通过维护满族萨满信仰习俗来保护萨满文化, 发展文化旅游。
参考文献
7.浅析文化资本视角下的满族音乐 篇七
关键词:文化资本;发展视角;满族音乐
文化发展是历史进步的体现。在多元化经济发展潮流下,文化资本应运而生,基于文化资本视角分析各种民族文化以及民族音乐的形成以及成果,能够更好地做到保持客观态度、进行冷静分析。文化资本角度下的满族音乐是历史发展的结晶,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对音乐进行传承与教育,能够更好地实现文化的发展与延续。满族音乐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其自身具有独特的特点;同时,满族音乐对我国音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满族音乐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熟练地掌握其文化内涵。
1 满族音乐概述
1.1 满族音乐简介
满族音乐是我国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形式之一,源于东北地区,是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一种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根据满族音乐相关的历史记载,我国满族音乐是在皇太极建立满洲期间形成的,该音乐形式广为流传,成为专业音乐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文艺发展途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北地区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音乐与东北满族音乐进行了融合,这对我国满族音乐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当然,由于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的进步,民族文化之间发展与交流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满族音乐在形式以及发展途径上产生了很多变化。当下发展的满族音乐,主要发展形式包含民歌、萨满音乐等,这些都是满族音乐至今为止保存得最好、最具代表的形式。文章基于文化资本发展视角来看待满族音乐文化;利用客观、全面的发展眼光来全面认识满族音乐;同时,结合历史记录资料全面分析、探索满族音乐文化。在分析满族音乐发展期间时,笔者发现,其中非常具有代表形式的民歌包含《青春歌》《空齐曲》《豆叶黄》等。对于满族传统音乐来讲,其主要分为两种形式:莽式与萨满式。在过去的宫廷表演期间,这两种形式最受欢迎,同时也是经常表演的方式。满族音乐虽然表演形式主要以音乐为主,但是其中也涉及很多经济与生产结构。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变化,满族音乐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文化多元化发展形式促进了满族音乐与其他民族音乐之间更多的沟通与交流,它们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当然在特殊的发展背景下,满族音乐存在特殊的发展属性,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具有特殊的发展性质与经历。
1.2 满族音乐文化背景
在对满族音乐发展的研究中,首先,需要了解满族音乐发展的文化背景。满族音乐的形成发展主要是基于政治变化与经济发展。在中国封建统治期间,人们非常崇拜音乐表述形式,特别是汉代,非常重视礼乐仁义。于是,在随后朝代变更中,重视礼乐仁义这方面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其表现形式在不断完善与进步。在这样的发展背景的推动下,满族音乐不仅表现形式得到了优化,其各种音乐属性更是得到了升级,形成了一种非常完善的音乐表现形式。其次,在文化改善和发展期间,由于汉代文化的发展形式多样并且知识内容丰富,后期形成的女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与影响,这段时期的女真文化内容被进行了改善,如常见的汉字取缔;时代不断变迁、发展之后,这方面的文化逐渐被人遗忘。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当下很多年轻人基本不了解满族音乐,其对于这方面的文化掌握更是少之又少。
满族音乐是一种非常显著的民族文化,其不仅是民族发展的重要产物,更是时代进步的必然成果。[1]民族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不仅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还具有极高的继承价值。满族音乐涉及多种生活习俗,与人们的基本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将朝代变换以及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等全面地展现出来,是我国民族文化乃至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族音乐的教育与传承,对于满族音乐本身来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文化价值对于传统文化研究来讲,更是锦上添花。
2 文化资本简述
文化资本的表现形式在现在民族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资本是资本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文化资本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文化发展产生着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在满族音乐方面更是效果显著。不管是在怎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针对社会环境基础上产生了显著影响的文化,对其在时代发展变迁过程进行研究,能够很好地增加文化价值,形成一种文化资本。这种文化资本无实体概念,但其不仅能够表现出文化自身的发展途径,还能够很好地推动社会发展变化。满族音乐是文化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文化资本形式,这种文化资本形式存在很高的文化价值,并通过具体的文化发展形态展开文化传递。
3 文化资本视角下的满族音乐
满族音乐是一种专业形式的文化资本,其包含巨大的文化价值,是文化资本中具有再生产资本使用价值的展现。满族音乐在文化资本视角下怎样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的升值与创新,最明显的文化价值传承途径在于教育;利用教育的手段将文化知识蕴含的巨大价值进行传播。[2]教师作为传播的主体,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識对学生言传身教,传授其满族音乐中巨大的音乐价值,让其能够在平时的学习中感受到文化的存在,并利用这些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涵养。通过这种知识的传播,不断促使满族音乐进行创新与完善。基于文化的资本视角可知,满族音乐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文化资产,而这些文化资产属于文化资本。利用文化资本的角度进行满族音乐的教育与学习,能够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发展的中心与主题,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资产的价值与意义。知识的传播在于无限循环,利用这种无限循环的形式将其中产生的文化资本进行充实与完善,而完善的过程主要包含对满族音乐本身表现形式的优化以及对其价值的传承。文化资本传承是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能够很好地保证文化发展的价值,这就需要我们注意文化自身价值的传承、创新以及发展,并选择适当的发展与传播时机进行恰当的传承。
与其他音乐相比较来讲,满族音乐不仅是一种非常显著的文化资本,同时这种文化资本在发展期间更是经历了时代的发展与历史的变迁。满族音乐从社会层面、经济发展层面以及语言、习俗等方面,对音乐文化都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影响。这种文化影响不仅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音乐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还存在很多共性,是一种非常具有文化价值的音乐形式。[3]当然,在满族音乐产生与成熟的发展期间,其经历了文化的改革与时代的变迁;因此,满族音乐自身存在一种特殊性。虽然满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但是在时代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需要更好地创新与完善满族音乐,促使其与各种文化进行接触,形成自身的很多独特属性。虽然其在与大汉文化进行接触期间形成了多种表现形式,但是其内部也出现了很多不完善、不平衡的问题。在与汉文化接触期间,满族音乐出现多种表现形式。由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包含很多民族文化,满族音乐与其他民族音乐相比存在很多不同,在表现形式以及自身价值上存在很多差异。正因为这些差别的存在,导致满族音乐在发展基础上出现多次停滞,很多价值被埋没,不能与其他民族音乐一样,在文化长河中完美呈现。民族音乐在种类上非常丰富,特别是蒙族音乐、藏族音乐以及朝鲜族音乐等在文化发展长河中的表现形式多样,其文化价值更是显著。在这样竞争激烈的发展基础上,满族音乐面临多方位的挑战,特别是中国动荡时期出现多种文化交融现象,在这样多种文化共存的环境下,满族音乐需要以自身中心主题为根本寻求发展。但是,文化环境对文化自身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特殊发展期间,满族音乐形成了不同的发展形式;各种发展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轨道,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发展途径。在这样的发展基础上,满族音乐虽然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手段与方向,但就其自身的特殊性来讲,并没有出现任何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满族音乐自身文化价值没有受到影响,其自身更是在原有文化价值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与优化;同时在文化资本影响下,满族音乐不仅形成了一定的探索价值,其对于音乐的发展来讲,也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推动力,为音乐发展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其祭祀形式更是成为经典,为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宝贵机会。
4 文化资本视角下满族音乐的发展
4.1 提高文化影响力
满族音乐具有丰富的文化探索价值,其音乐发展与变换形式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音乐形式。相关人员可根据满族音乐自身特殊性进行发展与完善,更好地提升其在文化发展中的影响力;结合满族音乐的发展方向与音乐内容,选取特殊、优秀的音乐形式进行音乐宣传与表演,利用现在多媒体发展手段进行演出,提高满族音乐自身辨认度。[4]在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多种产业发展中经常会涉及民族文化宣传,如当下的旅游产业、包装产业等非常重视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相关人员可以利用这些有利途径进行优化与创新,更好地将满族音乐融入其中,形成一种满族音乐与文化资本相连接方式,充分体现出满族音乐特点;在这些经济手段下,也可以将满族音乐融入教育,利用书本知识形式来进行深化,从而逐渐实现满族音乐的创新与升华。
4.2 提升传承价值
经济化发展形式下,所有文化资产与经济都需要紧密挂钩,利用资本转换形式将满族音乐文化形式进行转换,提升满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价值;建立坚实的文化发展基础,加大对满族音乐的投资与改善;提升满族音乐教育课程安排,更好地投入专业师资力量,加强文化传播力度,提升满族音乐自身文化的传承价值,从而实现满族音乐的传播与学习;坚持做到满族音乐与其他民族音乐之间的文化交流,并结合自身发展形式从其他民族音乐中吸取优秀的发展途径,以更好地做到文化资本结合,实现民族音乐之间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5 结语
文化形成包含多种形式,满族音乐具有非常丰厚的文化价值,在这样的发展基础上,怎样更好地实现满族音乐的发展成为问题。基于文化资本视角,满族音乐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提升自身传承价值以及在文化中的影响力,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J].全国新书目,2014(12):73-200.
[2]《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年总目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2):155-165.
[3]《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1-6期目录索引[J].贵州民族研究,2015(01):235-240.
8.满族文化故事 篇八
关键词:鹿文化 起源 生活 价值
一.伊通鹿文化的起源及发展
我国身处在亚洲的东部,从自然带到寒温带,有很多复杂的自然环境,正因为这样所以中国有很多的鹿类资源,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与人类文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有很多的鹿种,包括麝、獐、梅花鹿、糜鹿、水鹿、马鹿、白唇鹿等,在伊通最多的就是梅花鹿。伊通地理资源得天独厚,环境气候,山水草木都非常适合梅花鹿休养生息,这里是梅花鹿的故乡,并且多为双阳型梅花鹿,这种鹿种是世界上首例鹿科动物定型品种。
最早在中国就开始养鹿了,可以说中国是鼻祖,在世界上来说是历史最悠久的。我国养鹿从商周时期就开始了,当时商纣王建立了“大三里、高三尺”的鹿台,用来饲养梅花鹿,而鹿台养的这些鹿都用来给贵族们观赏、食用、狩猎、祭祀等。春秋战国时期,发展成了较大的鹿苑,养鹿初具规模。伊通养殖梅花鹿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大清年间曾被封为皇家围场。1987年伊通满族自治县伊丹镇建立了安源鹿场,养了几千只梅花鹿。到现在伊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梅花鹿养殖基地,被誉为中国梅花鹿之乡。
二.鹿文化对伊通人们的影响
伊通作为梅花鹿之乡,对于当地的服饰也有一定的影响。他们所戴的帽子都有双鹿角的造型,衣服以鹿皮和犴皮来制作的。远古人与鹿是形影不离的伙伴,在伊通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再鹿的身影。用鹿皮来制作冬季长袍、套靴、帽子、手套、袜子等等。神帽是服饰这种最重要的一部分,人们认为神灵是住在高处的,树冠或者山顶上,而在人们看来鹿的角很像树杈,所以认为鹿角是神所居住的地方,帽子一共分为两部分内衬帽和外套帽,前额地方有装饰物,有的是用鹿皮拧成的辫绳,有的是珠子串成的。人们穿的衣服也是有三部分组成的,袍、坎肩、裙,在衣服的关键部位都有铜镜,成为护身之物,鹿皮是刀剑插不进射不透的质地,可以保护人的身体。
在饮食文化中,从有文字记载以来,许多典籍中都记载了关于鹿的名菜佳肴,到近现代鹿食品更是有了很大的发展,不断推出新的菜式,并且成为各种不同规格的筵席宴会特色菜,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成为了中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伊通的鹿最为著名,所以鹿肉是人们餐桌宴会上的主要食品。伊通养鹿业不断的发展,鹿的数量也不断增多,所以在吃法上也做出了新的花样,以鹿肉为食材的菜肴不下百十种,成为我国食文化中光辉一页。
汉代有鹿身百宝之说,说明了梅花鹿全身都是宝,在古代为皇帝贵族提供长寿的补品。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鹿茸、鹿鞭、鹿胎等都可以成为药材,用来预防疾病,并且有养生保健之功效,成为治病的良方,被称为“中国钻石”。而伊通的梅花鹿更被誉为“珍稀梅花鹿”。它的“珍”是由于梅花鹿的鹿茸在药材中被称为“黄茸”是鹿茸里边价格最贵的;说其“稀”是因为鹿的种类在中国有近20个种,目前人工驯养鹿500多万头,与世界人口比较起来这种鹿的数量少的可怜,所以鹿产品被定为为少数人服用的极品、皇家贵族的象征、稀有药材的代表。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对于鹿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其药用价值的影响更是不断地在扩大。
伊通满足自治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哈达岭西麓、大黑山南麓。这里环境幽静,到处长满了茂密的树林、翠绿的青草、美味的野果,这里还有山泉溪水,非常甘甜,山间也长满了芍药和红百合。再加上吉鹿堂,鹿文化博物馆以及鹿的传说的点缀,这里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近年来随着梅花鹿的影响越来越大,大量的国内外专家、游客以及鹿产品的消费者纷纷慕名而来,给伊通创造了可观的旅游价值。并且得到了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伊通梅花鹿之乡一定会越建越好,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
三.伊通鹿文化的艺术表现
在伊通有一个关于梅花鹿的传说,有两只小鹿迷路了遇到个雪花仙子,便追了上去,要跟仙子一起走。仙子答应了小鹿很开心。雪花仙子感觉疲惫进入梦乡了,小鹿怕她冷就生了火,结果仙子从梦中惊醒之后化作空气。仙子消失之后两只小鹿身上便出现了千朵雪花。之后小鹿发现了牧鹿人回到了鹿群,听到唱山歌:是谁给鹿娃绣满了一身花朵?一朵朵白梅就像着了魔。啊,梅花鹿,美丽的梅花鹿,这名字真是妙不可说。冬去春来梅花鹿生生不息,伊通成为了梅花鹿的家园,梅花鹿的全身都是宝,为什么的健康提供了珍贵的药材。伊通的梅花鹿闻名遐迩,人们问它们来自哪里,它们呼唤着哈达岭伊通河。梅花鹿是伊通满族文化的吉祥物,是人类健康的使者。
有了文字以后,鹿常常出现在绘画雕刻、诗词歌赋中。岩画是最早的绘画,早年间,发现刻画在伊通岩石上的图形艺术,记录了伊通人们的狩猎放牧等生活。在《山海经》中也有对鹿的描述,有关鹿的诗歌出现在《诗经》中。例如《诗经·小雅·鹿鸣》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还有贾世涛为伊通梅花鹿写了梅花鹿之歌,鹿文化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
9.浅析满族文化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篇九
(一) 民族文化
《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对“民族文化”条目的解释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苑利博士认为, 民族文化分为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有形文化又可分为小型可移动文化和大型不可移动文化两大类。有形文化小到泥塑、雕刻、剪纸诸多民间工艺品, 大到民居、寺庙、村落、古镇甚至历史文化名城。无形文化的具体内容包括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传统节日与仪式活动、生产生活经验五大类。
(二) 民族文化资源
资源是经济学的术语, 意为“资财之源”, 是创造人类社会财富的源泉。到目前为止, 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概念认定尚不完善。笔者认为, 所谓民族文化资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作为资产产生经济价值, 各民族人民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其主要表现为有形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无形的民族文化资源。有形的包括建筑文化资源、饮食文化资源、服饰文化资源、民间工艺品等;无形的包括婚俗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游艺文化资源、舞蹈文化资源、民间文学资源、音乐文化资源。
二、辽宁省有形的满族文化资源
所谓“有形民族文化资源”是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具体形态的民族文化资源。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一) 建筑文化资源
满族建筑就一个建筑群而言, 其空间组织的要义, 正是在与通过恰当的建筑布局, 已求得天地和合于阴阳的协调, 而要达到这一点, 就要使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能够表征社会尊卑关系的等级顺序。满族的建筑受其原始宗教的影响, 再加之其他宗教的渗透, 特别是在征战和联络蒙古族的过程中, 吸收了藏传佛教———喇嘛教的诸多影响, 并融合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特色, 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建筑特点。
满族建筑文化种类和形式异彩纷呈。按照建筑使用者的不同, 可将满族建筑资源划分为民间建筑和宫廷贵族建筑;按照建筑用途不同, 可将满族建筑资源划分为古城池、城防建筑、宫寝、民居、祭祀庙宇、园林、陵寝等建筑种类。
(二) 饮食文化资源
满族的饮食习俗是随着满族历史年代、社会生产、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形成和发展的。满族先民们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除了“多畜猪, 食其肉”外, 捕鱼、狩猎、采集是他们主要的生产方式, 鱼类、兽肉及野生植物、菌类则是他们的食物来源。猪肉在满族的食物构成中, 是和鱼、鹿肉等不相上下的肉食。
从饮食的具体内容角度将满族饮食划分为主食、副食和饮品。从饮食礼仪角度将满族饮食划分为祭祀饮食和嫁娶饮食。从饮食者的角度将满族饮食文化划分为民间饮食、贵族饮食及宫廷饮食。
(三) 服饰文化资源
满族服饰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点和民族性格的神韵, 这是满族在其民族形成过程中一种长期生活积淀的结果。首先, 它有着鲜明的历史特点, 即历史给它留下的深深痕迹。满族承袭女真族的旧俗, 其中也包括发式、服饰。其次, 满族服饰的地方性特点也十分突出。由于地处寒冷, 满族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有戴帽子的习惯, 这同汉族男子的“二十始冠”及束发绾髻、扎系布帻有着天壤之别。此外, 反映在服饰上的特点也比比皆是。对于一个骑射民族来说, 一切装束都要可体利落, 以利于马上奔驰。
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内容对满族服饰文化进行分类, 可以产生如下的种类与形式。满族衣服, 如旗袍、马褂、坎肩和套裤等;满族冠帽, 如礼帽、四喜帽、瓜皮帽、团秋帽等;满族鞋靴, 如男女式旗鞋;满族发式, 如旗头、一块瓦、前刘海、两把头等;满族首饰, 如扁方、簪子、头花、钗、流苏、勒子、珥、荷包、手串等。
(四) 民间工艺品
满族的民间工艺品主要包括民间剪纸、刺绣、皮影等种类。民间剪纸以医巫闾山剪纸较为有名。满族的萨满文化, 是医巫闾山文化的根基, 也是满族民间剪纸产生的基础。满族人的迁入带来了最本源的满族山林萨满文化, 融合了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和农业社会习俗, 为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岫岩皮影与普通皮影的区别在于它是对满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更准确地说是满汉文化的融合。岫岩皮影的音乐、唱腔特别丰富, 大致有三赶七、硬唱、七言句子、五字锦、十字锦、答拉嘴等唱词类别;有大慢板、慢板、流水、快流水、快板五个板式。每种类别与板式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不仅影味浓纯, 而且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岫岩皮影演唱中旦角、青衣保留了男演员演唱的风格, 是岫岩皮影的主要特征。
满族刺绣主要包括锦州满族刺绣和岫岩满族刺绣。满族刺绣俗称“针绣”、“扎花”、“绣花”, 最初主要流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 通常以家织布为底衬, 以红、黄、蓝、白为主调的各种彩色丝线, 用一根细小的钢针参照图案上下穿刺, 织绣出各种纹样。绣品包括服饰、日用品、喜庆节令等, 其题材广泛, 风格多样, 情趣盎然, 寓意深刻, 充分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其厚重文化的内涵。
三、辽宁省无形的满族文化资源
“无形民族文化资源”是指那些被各民族群众或某些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生产活动经验、各种手工艺技能及其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及相关场所。
(一) 婚俗文化资源
满族婚嫁礼俗比较固定的形态是在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初年。一方面, 各满族阶层虽不同程度的汉化, 但八旗制度仍对满族人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 这一时期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满族在风俗方面差异不大, 在婚嫁礼仪处于承前启后的阶段, 并直接影响至现代。
满族有着丰富的婚俗文化资源, 并且这些婚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为婚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发展空间。采用适时适当的开发思路与方式, 可以使这种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并在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 宗教文化资源
满族信仰的宗教有萨满教、佛教、喇嘛教。其中萨满教最具代表性。萨满教是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满族崇拜的神灵很多, 大致可分为自然神祗, 动植物神祗, 英雄祖先神祗。清入主中原后, 比较正规和流行的祭祀仪式, 最主要的是祭祖祭神、立竿祭天、换锁祈福等几类, 其中又可以分为宫廷和民间两个体系。
在当代, 以萨满教为代表的满族宗教, 连同许多旧时代传统意识和生活方式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 萨满教与满族文化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诸如满族传统的住宅、饮食、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婚丧礼仪等, 无不留下萨满信仰的印记。
(三) 游艺文化资源
满族传统游艺文化是满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满族文化生态的文化范式之一。同时, 作为现代游艺文化的重要资源, 以其特有的民族性、传统性、体育性等特点, 在丰富民众生活、增强人民体质等方面有特殊的功能。除满族少数游艺活动项目得到推广并成为国家级、省级或地方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 绝大多数满族游艺活动仍只限于满族聚居的地方, 尤其是院历城市的乡村地区满族民众自娱自乐和作为孩童游戏的项目。
满族游艺的种类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满族民间讲述与演唱;满族民间音乐舞蹈表演, 如秧歌、满族萨满祭祀歌舞、清宫廷舞蹈庆隆舞、满族莽式舞等;满族的民间曲艺与戏曲表演;满族民间竞技;满族民间游戏等。
(四) 民间文学资源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满族民间文学已不仅仅是一宗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更突显为一种具有民族性与区域性特征的文化资源。从广义上看, 满族民间文学囊括满族民众创造和传承的所有的口头文学样式, 诸如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俗语、说唱等。在满族民间, 最为流行并有着广泛影响的民间文学形式是讲话类的“情节叙事”, 所以本文所指民间文学资源即为这种形式, 具体包括满族神话、满族民间传说和满族民间故事。
(五) 音乐文化资源
满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对中原音乐文化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文化内涵丰富, 是为今天进行两个文明建设的人文资源, 满族音乐历史文化渊源和遗存构筑了开发的雄厚基础。满族音乐资源十分丰富, 虽然经过20世纪80年代“音乐集成”和正在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整理, 但是不要说满族民歌没有全部搜集上来, 至今在满族聚居的新宾、凤城仍有萨满祭祀活动, 尚无音乐工作者采录。
对满族音乐的研究, 最令人信服而没有争议的, 是用满语演唱的萨满神歌。虽然歌词发音多不准确, 但唱词的音阶划分却十分清楚。此外, 用满语演唱的萨满神歌有一个乐句反复吟唱、多为三与四声音阶、音域狭窄和曲调平稳等特点。
参考文献
[1]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
[2]欧军, 苑利.文化遗产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3]于富业.辽宁省满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渤海大学学报, 2012, (3) .
10.满族文化故事 篇十
一、满族文学艺术的发展
满文就是在满族崛起的过程中创立出来的, 随着满族的“从龙入关”, 满文也从辽沈地区进入中原, 成为主流文化之一, 随之出现了大量汉译满文的著作:《刑部会典》、《三略》、《万宝全书》、《资治通鉴》、《六韬》、《大乘经》等。满汉文化的结合既丰富了满族人民的精神生活, 也促进了满族文学的发展。由于近代的岫岩山高沟深, 很少有其他文化活动, 所以讲故事就成为岫岩满族人民重要的精神生活, 这就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民间故事, 这些民间故事到20世纪80年代通过岫岩文化馆搜集整理出版了《长白仙女》、《岫岩三老人故事集》、《岫岩满族故事集》、《岫岩满族故事续集》等故事集。
二、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清朝统治者在入主中原后, 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翻译了大量汉籍, 创办了学校, 还接受和利用了程朱理学, 岫岩满族在儒家学说的教诲下也制定了各种规矩、规则、家训等。满族最重视祭祖, 族祭是每一个家族的大事, 历来都由最有权威的族长主持, 族长由选举产生, 掌管族中祭祀、本族坟山祭田的使用、钱财账目的使用、排解族内外纠纷、教化族中子弟、编辑修篡谱书等事宜, 因而族长是家族的代表。现在由于核心家庭的建立, 满族族长制已经消亡了。在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影响下, 岫岩满族还制定了严格的族规和家规来约束族人和家人。满族繁多的家规教化了人民, 可是其中也存在着大量的糟粕, 影响了社会发展。
三、重视人才培养
1631年皇太极下令诸贝勒大臣子弟8岁以上、15岁以下, 俱就学读书, “所以使之习于学问, 讲明义理, 忠君亲上”[1]。从此满族重视教育的风气逐渐形成, 岫岩境内也出现了私塾, 到清末全县共有私塾馆近百所, 大量私塾的出现为岫岩县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 从1807—1907年, 岫岩县共考取进士2名, 举人16名、贡生46名。清末废除科举, 岫岩县又创办了新学和新式学堂, 到1911年全县共有新式学堂54所, 学生近2 000名。而且岫岩县还根据本县情况兴办了一所满文学校, 叫“岫岩八旗高初两等小学堂”, 专收岫岩的八旗子弟入学就读, 虽然兴办时间较短, 但培养出的学生却是“该校各生汉文极佳”[2]。
岫岩满族在医药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清末岫岩出现了多名富有盛誉的满族名医, 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曹怀庆, 他不仅治病救人, 还创办了“岫岩医学会” (岫岩医学研究会) , 为岫岩县培养出一大批医药人才。
四、满族姓氏和语言的演变
满族的姓氏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 1644年大部分满族入关, 受汉语汉文的影响, 满族的姓氏也逐渐汉化。满族原有的多音节姓氏逐渐被冠以汉字姓氏, 如原姓赫舍里氏改姓赫、何, “爱新”则以金为姓;在语言方面, 清初满族进入岫岩时坚持“国语骑射”, 到乾隆时期, 基本上通用汉语汉文, 到了清末能够说满语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现在岫岩县保留下来的都是夹杂着大量满语词汇的“满式汉语”。如讷讷 (或讷) 就是指母亲, 阿玛 (或玛) 就是指父亲, 妈猴子就是指妖怪, 格色就是指不合群, 牙碜就是指吃的食物中有沙土等等。
五、满族民间艺术的发展
岫岩满族民间艺术主要有满族剪纸、满族枕头顶、满族高跷、满族太平鼓等, 这些民间艺术在改革开放后, 由于城市化的推进, 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 使民间艺术诞生的“生活场”[3]在不断的消失。另外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 岫岩满族民间艺术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
1. 满族剪纸。
岫岩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出现前, 满族妇女就会用各种颜色的布剪成各样花鸟和吉祥物, 做补绣, 这是剪纸艺术的前身。剪纸艺术的典型作品是“挂笺” (挂钱) , 最早挂笺是祭祀场所的装饰品, 一般挂单数, 现在每逢春节, 岫岩满族依然会在自家的玻璃上贴剪纸。
2. 满族枕头顶。
满族民间枕头顶与满族枕头紧密相关, 据传说, 满族先民们最早使用的枕头是用圆木制作的, 全家人睡在一根圆木上, 后来为了方便, 就把长圆木按人头锯成短骨碌, 各枕各的, 有些心灵手巧的人, 就将木枕头两端用刀刻、火烙成各式图形。自从有了布枕头, 满族姑娘就绣起了枕头顶, 枕头顶多用红、蓝、黄、白满族八旗的颜色为基调, 构图典雅, 目前流传下来的满族枕头顶, 大多数都是出自百八十年前满族妇女之手, 有的长达三四百年。
3. 满族高跷。
高跷是满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 岫岩很早就有高跷活动, 据《渤海国记》记载:“官民岁时聚会作乐, 先命善歌舞者, 数辈前行, 士女相随, 更相唱和, 回旋婉转, 号曰‘踏锤’”[2]。“踏锤”就是踩高跷。解放前踩高跷是一些人的谋生手段, 现在它已经成为岫岩人民的重要娱乐方式。
4. 太平鼓。
太平鼓也称“单鼓”、“跳神”或“烧太平香”、“烧齐香”等。太平鼓起源于满族萨满“跳神”之舞, 萨满神舞在艺术上是一种集说唱、鼓乐和舞蹈三者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原始民间艺术表演形式, 因而具有浓郁的早期满族民间歌舞特色。随着清朝的建立, 萨满跳神之舞也演变为“跳单鼓”或“烧香”的祭祀形式, 近代的单鼓烧香之舞具有娱神和娱人的双重功能, 因而最终转化为民俗时尚。改革开放后, 岫岩满族对单鼓艺术进行了加工改造, 使其成为现代太平鼓舞蹈, 目前岫岩满族用太平鼓舞蹈创作的《满乡乐》剧目在国内进行表演, 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并屡获奖项。
六、满族的宗教信仰
在宗教信仰上, 岫岩早期的满族及其先人一直信奉自己的传统宗教萨满教, 萨满教是最古老的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 具有一定的祭祀仪式。满族的萨满分为两种:一种是氏族萨满 (家萨满) , 它是由各宗姓族内德高望重的人选出一名主持全氏族的各种祭祀活动, 即家祭;另一种萨满为野萨满 (大神”) , 大神以歌舞形式为信仰者医病除灾、预测凶吉。满族萨满平时与族内普通人一样, 但是由于他们被认为具有沟通天界、人间、地狱三界的能力, 所以很受人们尊敬, 他们去世后往往会举行全族公葬[4]。萨满活动中的神歌、跳神等动作对满族的说唱、歌舞具有影响, 形成独特的萨满文化。
七、满族龙虎年修谱书的传统
满族在八旗制度建立后, 逐渐形成了修宗谱和家谱的习惯。现存的《满文老档》和《满洲实录》就是爱新觉罗家族最早的谱书, 它是满族早期社会历史的原始记录。岫岩也有修谱的习惯。满族修家谱是按着姓氏, 一代一代写下来, “谱序”中明确宣告修谱书的宗旨:“宗谱之立, 所以明世系、别支派、定尊卑、正人伦之大经也。”[2]由于满族支派繁衍及居住变迁, 每隔一定年限就会由族长负责立谱及修谱。族谱主要有两种:谱书、谱单。谱单一般是贫者或弱小家族使用, 用一张高丽纸或者一块白布依次论辈填写祖先的名字。谱书一般是富有的人家或名门望族采取的形式, 谱书成册印制以便保存, 内有谱图表、谱序、族源、谱系、祭祀 (礼仪) 、家训 (婚丧嫁娶之规矩) 、典型 (先烈、官宦传记) 、坟茔、恩赐 (诰命、敕书) 、命名定式 (范辈字号) 等。满族人修谱书是极其隆重的, 一般选择龙虎年修谱书, 目前满族人还有修谱书的习惯。20世纪80年代岫岩县收集到二十几份族谱, 其中有一小部分是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 其余全部是用汉文书写的, 这为后人研究满族无疑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民间史料, 但是目前中国对满族家谱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却很少, 从中挖掘出的资源就更加有限。
岫岩满族文化是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 它是满族先民在生活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可是随着城市化加快, 满族相对封闭的居住格局被打破, 满族许多日常的、带有地域性或民族性的文化遗存在不知不觉中大量遗失, 满族文化传承人日益减少, 因此国务院批准把满族语言、满族说唱艺术等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中央的这一举措对于保护濒危的、具有历史价值的满族文化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满族文化在发展中还必须“坚持把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放在重要的位置, 在保护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寻保护”[4], 只有这样岫岩满族文化才能在国家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内在经济价值, 实现对辽宁省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而使民族文化得到持之有效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满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作用不容忽视。以岫岩满族自治县为例, 描述满族文字的创立、文学艺术的发展、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人才的培养、语言的演变、民间艺术的发展、宗教信仰的变迁以及修订谱书的传统, 把岫岩满族文化的发展状况展示出来。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扶持下岫岩满族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满族文化,发展,岫岩
参考文献
[1]清太宗实录 (卷一零) [Z].
[2]邓延发.岫岩满族 (修订本) [M].岫岩:岫岩满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 2003:32-91.
[3]丁永祥.生态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关键[J].新华文摘, 2012, (16) :25.
【满族文化故事】推荐阅读:
广州市满族小学09-09
浅析满族的丧葬风俗09-24
满族服饰教学设计11-08
企业文化经典故事06-26
企业文化故事 范文08-16
中外文化差异小故事09-29
我的班级文化建设故事06-21
有趣的历史文化故事400字06-24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民间故事11-01
七夕节传统文化及故事传说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