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技巧基础知识(精选8篇)
1.新闻采访技巧基础知识 篇一
新闻采访技巧
■记者通联部主任 高级编辑 任君翔
第一 为什么要重视采访
● 新闻采访是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工作
无论是大题目的采访,还是小题目的采访,无论是复杂问题的采访,还是简单问题的采访,无论是为写消息所进行的采访,还是为写通讯等所进行的采访,都是在向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区别只在于调查研究用的时间有多有少,下的功夫有大有小。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区别。记者的采访,必须是从调查研究开始,又结束于调查研究,采访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
首先是调查,占有大量材料,其次是研究,认真消化材料。光调查不研究,材料像一堆乱麻,理不出个头绪来,认识只能停止在感性阶段;只有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做一番去粗取、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工作,认识才能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
新闻采访与其他部门调查的区别:
党政部门的调查,注重政策性的问题;
公安部门的调查,注意追踪,并多方取证,连一个细节、一点蛛丝马迹也不放过;
作家调查,注重随时随地观察周围的事物,而且观察细致入微。新闻采访要注意学习和借鉴这几种调查。● 采访决定写作
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作用,用一句话来表述,即:采访决定写作。
著名记者邵飘萍认为,报纸有三项业务:采访、编辑、经营,而以采访最为重要,因为构成一张报纸的最重要原料是新闻,而新闻之取得乃在采访。“每遇内政外交之大事,感觉最早,而采访必工”。轻视采访,把采访简单化,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常见的后果是只满足于搜集几个事例,没有来得及弄清事物的全部真相,就匆忙动笔;或者在写作时难产,搜肠刮肚,写作时间大大长于采访时间。
“七分采,三分写”。第二 采访前的准备 采访前的准备有几种:
●思想准备。不论突发事件还是正常新闻的采访,都能够很快投入采访,集中精力,进入角色。
●生活准备。出差所用的简便的生活用具。有许多媒体的记者,出差的行李就放在办公室,随时准备外出。
●知识准备。长期积累和采访前了解相结合,了解有关事件的背景材料和常识性材料,了解有关人物的相关情况。
●业务准备。采访提纲的拟定,报道计划的安排,采访对象的设计,采访器具的准备等都属于业务准备。
侧重讲一讲怎样进行知识准备和业务准备。例一:三坊七巷系列开篇对阮仪三采访的准备提纲
三坊七巷是我国现场的唯一的坊巷格局的明清古建筑群,270座古民居中有159处被列为保护建筑。在近现代史上从三坊七巷走出了100多位名人。2006年,我们策划了一组福州三坊七巷系列访问。三坊七巷的保护,始终绕不开一个人——阮仪三,上海同济大学教授,人称“世遗之父”、“都市文脉的守护者”,“历史文化名城卫士”,他是保护平遥、周庄、丽江的功臣,有过“刀下救平遥”“以死保周庄”的传奇故事。几年前,阮教授在央视“实话实说”栏目中,将三坊七巷作为自己的滑铁卢之役大白于天下时,他自己也不曾料到,这一席肺腑之言,成为保护三坊七巷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这样一个重量级人物的采访,没有事前的思考是绝对不可以的。在掌握大量三坊七巷的材料后,在记者赴沪采访前,我和记者一起,给阮仪三教授写了这样一封信,提出了几个问题。尊敬的阮仪三教授:
您好!
长期以来,您一直在关注福州三坊七巷的保护工作,为留住这一处代表着福州城市人文符号的“明清古建筑博物群”奔走疾呼。目前,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启动在即,恳请您在百忙之中拨冗接受我们的采访。采访时间一确定,我们将飞赴上海。我们的采访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您被称为“都市文脉的守护者”、“世遗之父”、“历史文化名城卫士”,曾经“刀下救平遥”、“以死保周庄”,并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您曾经说过,在保护三坊七巷一役中,你打了败仗。您为何对三坊七巷如此关注?那么,在新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出台后,您是不是可以对自己的胜负重新做个评价?您对这一规划是否满意?
2、三坊七巷现在是一片颓败,对三坊七巷的未来,您心中理想的风貌是怎样?可否做个描述?
3、三坊七巷的保护开发千头万绪,是否可以借鉴国内其它地方的经验?比如机关单位、原住户的安臵问题,有无成功的先例可循?
4、旅游开发带来的商业气息必然破坏其传统韵味,二者之间该如何协调?
5、有人认为,现代化建设与名城保护是冲突的?您怎么看待这一论调?
6、您认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难的根源何在?
例二:对经济学家魏杰采访的准备
前几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来福州为我省大中型企业主管讲授“当前企业发展和改革中的问题及经济政策”,能容下两百人的教室里座无虚席,许多人是站着听课。魏杰在当时刘伟、樊纲和钟荣朋被媒体称为“中国经济学四小龙”,又叫作“京城四少”。我在前往听讲座前,就有心打算写一个人物写真,因为根本不可能有充分的采访时间,只能我准备好问题,见机行事。采访前的一周时间里,我恶补有关魏杰的相关论著,啃下两三本,了解了些许他的经济学观点,才感觉心里有一了点点勇气,并且准备了几个问题,比如:在经济转型变革时间,你们这一辈经济学家的作用是什么?你对自己的学术成果怎么评价?后来,我对魏杰的采访果真是见缝插针进行的。
例三:樊云芳的两次采访——准备决定采访成败
光明日报记者樊云芳有一次贸然去采访一位生物学教授,这位教授兴致勃勃地谈起自己的著作,可是作者没有看过,教授谈到生物界的分歧和争论时,她一无所知,结果采访是无功而返。吸取这次教训,在以后的采访中她要求自己要能够与采访对象对话,共同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采访就不是单方面的“赠予”,而是一种意见的互动。有一次,歌舞团在采排“编钟乐舞”,樊云芳又去采访。由于她对编钟已经有过几次报道,就提了几个问题:第一,“编钟乐舞”中的古乐队全部是仿制曾侯乙墓中的出土乐器,仿制乐器是如何做到与原件形似声似?第二,这支古乐队在规模和表现力上有什么特点?第三,你们为“编钟乐舞”编排的音乐与舞蹈有什么历史依据?如何证明它再现了楚文化?几个问题,正是被采访者所思考和探索的,于是樊云芳被视为知音,不仅采访顺利进行,而且和采访对象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例四:对钱三强和费孝通的采访准备
采访名人,特别要注意事前的准备。我们常常在大型会议时接到采访名人的任务,而且通常采访时间非常短,只能够问几个问题。从电视上看,经常会看到记者拿着话筒,问:你参加本次会议,有什么感想?这是一个毫无个性的问题,也很容易让人为难。著名的科学家钱三强有一次在会议期间接受采访,记者就问的是这样的问题。他一听,苦笑说:我们两人今晚不用睡觉了,这样笼统的问题叫我从哪里谈起?记者不好意思,就请他谈科技方面的。钱三强说,科技方面的问题很多,究竟从哪一点谈起呢?记者只好说:你哪一点感受深就谈哪一点。钱三强决定谈自力更生发展科技这个问题。
费孝通是著名的社会学家,有一次接受采访时,记者一开始就问他:听说您在1957年的两篇文章对高校取消社会学课程有意见,您本人因此受到政治上的打击。从这一个问题切入,费孝通谈了两个小时。
例五:名记者华莱士的采访准备
迈克〃华莱士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的著名记者。大家可能对60分钟节目很陌生,但是如果说中央电视台的45分钟的“新闻调查”是完全模仿学习“60分钟”节目的,而且电视界的人士无一不敬仰“60分钟”,你们就可以想像这一节目的份量。华莱士说:要搞好一次采访,首先要做大量的研究,这是没有其他办法可以代替的。首先要阅读有关被采访者的材料,听一些录音或看一些录像,然后才有心思坐下来准备问题。他通常先写出100个问题,然后浓缩到50个,再浓缩到30个到40个扎扎实实的问题后才去采访。等到真刀真枪的采访开始时,可能只用上其中的十一二个。
不用说准备30个到40个,我们准备3至4个问题行不行? 例七:对老典型的采访准备——广州日报记者梅志清采访张海迪前的思考
张海迪是上世纪80年代初自强不息的青年楷模,是全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大典型,是继雷锋后宣传攻势最大的一个典型。前5年,她到广州参加一项活动。广州日报记者梅志清接到采访任务后,先在网上搜索了大量张海迪的资料。她写了几个问题:远离宣传的日子过去20年了,现在的海迪是什么样的呢?她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记者想做一次触及心灵的访谈,列了四个方面的思考:反思——对过去铺天盖地的宣传,思考——对现在的创作状态,生命——面对死亡的态度,当然还有婚姻、家庭、爱情。另一方面,这种对灵魂的追问不能不触及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现实问题,如“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人生观的发问,对整个社会普遍浮躁心态的发问,这些问题由曾经影响了一代人的张海迪来回答,意义非凡。
第三 采访时的沟通与心理较量
采访心理决定采访时的沟通,沟通决定采访的成败。采访沟通是指记者在采访中与采访对象之间进行的交流,而这种交流使双方都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感应。这种沟通时的心理活动状态是双向的。
简单地说,采访中的心理研究主要有采访中的心理接近、记者的心理素质、记者的探索心理、求战心理、求实心理、超越心理等。这不单纯是心理学研究,而是从长期的新闻采访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采访心理活动规律。
例一:对福建炼化白总的采访——心理接近的一次运用 被采访者由于种种思想顾虑,不愿接受采访甚至回避,这时记者要善于分析具体情况,掌握对方的心理,巧妙运用访问的艺术,因势利导地进行思想工作,拨动对方的心弦,使双方感情相通,保证采访顺利进行。
2005年7月初,我接受了一项采访任务,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合资项目工程开工,要写一篇综合性通讯,反映30年来几代人的石化强省梦想正在成为实现。其中福炼刚刚退休的副总工白民义,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他是专门为了这个项目从大庆油田调到福建来的,参加了多场重要的谈判。但是白民义有顾虑,不愿意接受采访。在电话联系他时,我一边向他恳切地表示采访他的意图,一边揣摩他不愿接受采访的原因,听得出来,他是觉得自己已经退下来了,不便再说什么,也不便再表什么态了。听到这里,我在电话里说:“白总,你们都是50年代末上大学的,可以说,你是我们国家的第一代石化人,采访你,其实我们是想知道你们这一代石化人曾经怎么去为石化强国的梦想拼搏,想知道中国的石化产业是怎样崛起。对你们这一代人,我有一点了解,因为我父亲和你们是同辈人。”因为我的问题并不是让他直接谈炼化一体化项目,而是谈更大的话题,加上我把他视同父辈,他打消了顾虑,答应半个小时以后接受采访。
结果,我们的采访从上午9点钟开始,一直谈到中午12点多,还意犹未尽。他告诉我们关于谈判过程的许多细节,还用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炼化项目工程之庞大。对白总的采访,虽然最后我们只采用了300字左右,但是他对石化产业的介绍,实际上为我们后面采访的顺利进行做好了相关知识的准备。
例二:“杨扬的农民工生存调查”文中对政和县政协领导的采访——对抗心理的运用
上个月,我们用两个整版的篇幅推出一个人物报道——杨扬的农民工生存调查,反响很大。杨扬是政和一中的语文老师,是政和县政协委员,因为政和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她以一位基层政协委员的身份,自费赴上海、浙江和我省沿海,卧底打工调查政和农民工的生存境况,回来后形成了一份很有建设性的提案。我和采访记者联系,要求他们要采访到政和县政协的领导,后来,记者打电话回来,说政和县政协领导不合作。我教了他们一招,说:你们告诉对方,和他们联系采访的过程,就是对他们采访的开始,他们的任何态度,都是可以写进报道的,请他们考虑考虑。过一会儿,记者反馈回来,说:搞掂了,他们接受了采访。
对抗心理的运用经常在揭露性报道中使用。在这样的报道中,明显理亏的一方往往不接受采访。这种时候,就看谁的心理耐受力强,对于采访者来说,没有态度其实已经是一种表态。
例三:在“情绪扩散网”中寻求突破
有时候,对采访对象本人的采访因为对方的顾虑、配合等问题难以进行,就必须从外围采访。心理学认为,人由于对某人某事的认识和态度,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情绪会在一定范围内扩散开去。一个人情绪扩散的范围,就是这个人的“情绪扩散网”。
采访对象自己不开口或者自己不能开口的时候,采访就是在这个“网”中进行。
例四:樊云芳怎样让采访对象放松自己
有的被采访者由于心理压力,接受采访时很紧张,只是强调自己没有什么可说的。这时候,采访者在进行外围采访后,对被采访者要巧妙运用访问的艺术。这里还要提一提樊云芳。
樊云芳有一次采访一位护士时,护士紧张得不知所措。樊云芳只好收起了采访本,说:这样吧,我不采访了。我家里有一位病人,躺了两个月了,人说三分医治,七分护理,我向你请教一下怎样护理病人?这位护士大大松了口气,双方无拘无束地谈话。樊云芳慢慢把话题引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从你自己的体会中,怎样才能把病人护理好?当病人感到绝望时,护士应怎么办?你能举例说明吗?在护理工作中你得到什么样的乐趣?”等等。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有备而来的,围绕着采访的主题进行的。
所有的心理准备、心理活动,都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扣开对方的心灵大门。
第四 访问的技巧——该怎么提问
访问的艺术是指采访者对被采访者谈话访问的技巧。访谈的方法和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
回答式——对官员的访谈,每年两会期间的总理答中外记者提问,就是标准的回答式的访问。按录音整理成文即可。
闲聊式——看似无意,实则有心
还有诱发式、激发式、讨论式、介绍式、深入式、体验式、观察式 访问的艺术有几点要求: 一是用不同的方式同不同人对话 二是提问题要具体,不要太概括 三是提问题要简明,让对方明白怎样回答 四是记者要抓住线索把谈话引向深入 五是记者要对对方谈话有所反应 六是谈话中要讲礼节,要尊重对方 七是要谦虚,及时向对方请教,不可装懂 八是不问别人隐私 九是善于引导启发而不硬逼 十是要记录准确而详细
例一:抓住要害问题——对鲍国安的采访
鲍国安是一位著名的演员,扮演出林则徐、曹操。10年前,鲍国安〈鸦片战争〉剧组来福州时,我前往采访。回想起来,在采访中,我只是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在您之前,赵丹先生曾经在电影〈林则徐〉中扮演林则徐,人们对赵丹先生所扮演的林则徐记忆犹新,您接下这个角色时有没有思想顾虑?怎样评价你扮演的林则徐和赵丹先生扮演的林则徐?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鲍国安在创作林则徐时考虑最多的,也是我们的采访核心问题。因此,他谈了一个上午。回来后,我很快整理出来〈带着历史风尘而来——印国安谈扮演林则徐的创作体会〉这篇报道。
例二:一连串追问问细节——对郑忠华战友的采访(对蒋筑英早餐的采访)
采访中像采访鲍国安这样一个问题就解决的,实际上不多见,很多情况下,需要采访者不停地追问,一点一点地抠出来。
对郑忠华跪着抬伤员那次抢险经历的追问——山有多陡?徒手好不好攀上去?他的膝盖是不是流血了?是什么扎了进去?他用双膝跪爬了多长距离?上来以后他的身体有什么反应?站得稳吗?喝水了吗?等等
例三:不同对象的因人而问
著名的美国记者斯诺在采写《西行漫记》这本最早向西方世界介绍延安的书时,曾经问过毛泽东:你认为在什么条件下,中国人民才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的军队?你认为这样的战争要打多久?这样的问题,不是向一般人发问的,而是对掌握全局的领导发问的。而斯诺向群众提的问题就比较细小而具体,他向一个红小鬼发问:农民喜欢红军吗?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喜欢红军?
因此,对领导发问,问题可以宏观一些,对群众发问,问题一定要具体。
例四:水均益采访加利中的提问
央视记者水均益1996年冬天访问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事先他来到北京街头采访了一些群众,听听他们想问加利什么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融合到自己要提的问题中,果然使采访别开生面。水均益对加利说:有个小女孩请我问您“联合国有多大?您的官有多大?”一个问题,使现场气氛活跃起来,加利用儿童式的语言回答:联合国就像一个大家庭,一共有185个成员,我是一个大管家,每天早晨起来开门,打扫卫生。
例五:一次笼统提问与具体提问的对比
一家电视台举办青少年演讲邀请赛后反响强烈,一位年轻的记者前往电视台采访编导,记者问:你编导的青少年邀请赛播出后反响强烈,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这样笼统的提问不如换成几个具体的问题:演讲邀请赛播出后有多少观众发来短信、信件或者邮件?来信互动的都是什么样的人?年纪最大的多大?最小的几岁?他们在信里怎么说?这样的节目以后还办不办?
例六:聊天采访邓小平植树
有一年植树节,邓小平同志到十三陵植树,一位记者上前采访:邓老,我是某某报记者,请您谈谈今天植树的感想。小平同志回答说:我今天是来植树的,没有什么话好讲。新华社记者李尚志知道小平同志平时讲话不多,如果单刀直入地正面提出问题,自然会一无所获。李尚志拿起一把铁锹,帮小平同志培起土来,一边培土一边聊天。他说:小平同志,您有多长时间没到十三陵来了?小平说:20多年了,那还是1958年修水库时来的呢。小平非常自然地说着,那时,这里没有这么多树,现在大不同了。李尚志接着说:一个地方没有树木,就显得荒凉,不好看。小平说:是啊。栽树意义可大了,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大好事。这件事不能放松,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件大事,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
新华社记者用聊天的方式采访到了这条独家的新闻。
第五 体验式采访
为什么很多人写博客看博客。博客其实写的是自己的体验感受,很有感染力。
体验也是记者采访的方法与技巧之一。它是由记者直接参与新闻事件或作为当事人,通过亲身领会、体察、感受而写作出新闻的一种好方法。
体验式新闻这种报道形式不是新生事物,而是早就有之。体验式新闻的名篇《我是怎样死里逃生的?》(作者:丘吉尔)——“我躲在一切车厢里,周围全是沙袋。
我身边携带的饮水不多了。
我藏在那里,气也不敢出,生怕被发现。
„„
天将破晓时,我从车上跳了下来。这一天,我藏在一人小树林里。同我做伴的是一只对我很感兴趣的老鹰。
„„
然而,到第六天,我在米德尔堡附近爬上了一列火车,从那里,有直达迪拉果阿的火车。”
这则报道发表在1899年12月30日的英国的《晨邮报》,作者是该报记者温斯顿·丘吉尔(二战时的英国首相)。当时在南非,新殖民者英国正在同老殖民者荷裔布尔人开展殖民地之战,年仅25岁的丘吉尔以《晨邮报》特派记者和英国皇家轻骑兵中尉的双重身份来到南非,参加并报道布尔战争。10月14日,他在外出侦察时受伤被俘。后来,丘吉尔乘哨兵不备,越墙逃走,几经艰难险阻,靠着五块巧克力度过了五天,终于逃出虎口,重获自由。他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这则报道,使自己成了闻名全国的大英雄,也促使英国政府派兵增援,赢得了布尔战争。《我是怎样死里逃生的?》被认为是现代新闻史上首开体验式报道先河之作。丘吉尔既是战争的记录者,又是战争的参加者,他所写的,正是他所亲身经历的。
这种方法不仅能采写出真实、生动、形象的新闻报道,更能把对事件的感受做细腻的描述,使新闻更具有吸引力。
体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亲身体验参加事件的全过程 二是亲身体验参加事件的一部分 三是记者作为目击者参与事件 四是记者作为当事人参与事件
体验的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能为体验而体验,有些事件出于法律、道德等原因,不能作为当事人参与。(有媒体为了炒作,把茶水当作尿液送检,有的冒充病号装病,这实际?)二是体验过程中不应只顺应事件的发生、发展而失去记者的独立思考与选择。
做好体验式报道,有几点规律性要求:
第一要选好体验点。要考虑报道的需要,要与记者平时的分工采访行业结合起来,要考虑有利于记者锻炼。体验有三不去:一是高精尖技术的部门不宜去,去了插不上手,碍手碍脚;二是保密部门不要去,个中道理不言自明;三是犯罪禁区不去,犯罪是不能体验的。
第二要甘当小学生,老老实实向采访对象学习生产技术,学他们的好思想好风格。
第三不要为了体验而体验,要把体验和采访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体验中采访,在采访中进一步体验。如果发现新的重要线索和新的问题,还可以拓宽采访面,不满足于写一篇体验式报道就算完成任务。
第四体验时间的长短要视需要而定。
第五体验式报道要有体验的特点,以区别于一般报道。这类报道,记者的参与意识较浓,笔尖要带感情,写出自己的感受。而这正是记者打动读者的关键所在。形式不拘一格,通讯、日记、札记等体裁,均可用,贵在创新。不要忘记带照相机。由于体验式采访的特点,体验式新闻可以选择以下题材:
一国计民生,国计落脚于民生,最值关注的是身边的芸芸众生,他们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二大主题与小角度相结合的原则,从身边的问题切入,以小见大,才具有亲和力;三是热点与冷点的结合,政府的难点、百姓的疑点、社会的热点。比如,现在亲历打工、亲历找工。
第六 视觉采访——对现场人与事的观察
现场观察是记者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的直接采访。
现场采访分为两种:
一是记者同事件发生、发展同步式的采访或报道;
二是记者在事件发生后到现场去作追踪式的采访。
现场采访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是可采访到真实的场面、精彩的语言或音响、画面;
二是可采访到有特点的、有动感的稍纵即逝的珍贵镜头;
三是可以防止道听途说造成的新闻失实;
四是记者能感受现场气氛,以便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现场采访是获得第一手材料的主要途径,是记者采访的主要方式。
例一:龙王台风中的虚假新闻——决堤与漫堤之区别
例二:细节捕捉来自观察——鲁迅灵柩迁葬仪式中的一段 请看这一段细节:一阵风来,把覆盖在灵柩上的民族魂大旗卷起一角,许广平取下戴在胸前的一朵米色水钻扣花,把旗子牢牢扣住。当灵柩带着这朵扣花徐徐落入墓穴的时候,许广平的泪珠滚出了眼眶。这几个细节看似不起眼,却反映了事件本质,把许广平对鲁迅的深厚感情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浮想联翩。
例三:眼睛是可以写作的——金凤采写《大陈在控诉》
对于一些天灾人祸的现场,用白描的方式写出来,往往能够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著名记者金凤曾经写过一篇通讯《大陈在控诉》。那时1955年,我军即将解放大陈岛的时候,美军出动军舰帮助国民党劫持了1万多名大陈岛居民到台湾。这是有名的“大陈惨案”。被劫后的大陈岛,居民的衣柜被打开,一些破旧的衣服撒满一地,田里的锄头沾满泥土,孩子咬了一口的米团还穿在筷子上,一只山羊被绳子拴在树上,这是岛上唯一的生物。一两万人生活的大陈岛,生活好象是突然凝止了。
记得,前几年,莆田一家工厂的三层楼房突然之间倒塌,几十位年轻女工从此消失了。福建电视台做了追踪报道,其中有一串镜头我记忆非常深刻:镜头在废墟上慢慢地摇着,一会儿定格在一帧照片上,照片上是一位年轻的姑娘,笑得很灿烂;一会儿镜头定格在一个发夹上,发夹很漂亮;一会儿镜头又定格在一个绒布玩具上,那其实是一份未泯的童心。这些镜头带给我们的是美好的事物,镜头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们,它们年轻而热爱生活的主人再也不能享受美好了。这样的镜头留给人们太多的思考与想象了。
观察什么?主要观察访问对象和访问对象置身的环境。● 观察访问对象,包括访问对象的年龄、相貌、身材、穿着打扮、表情、举止、心态等。观察人物时还要注意观察人物的无声语言。无声语言即人体语言,包括手势、表情、姿势等。
有的人物通讯,只写了人物的经历、事迹、思想,但没有勾勒人物的形象,这样的通讯,不能让人物形象活起来。● 观察访问对象置身的环境
环境,包括工作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或者说是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观察环境也要抓特点,写环境要服从主题需要,不能游离于主题之外。
据说,人接收外部信息,87%靠视觉获得。
第七 采访时要掌握的三个原则
●平等原则——谦恭不流于谄媚,庄严不流于傲慢,不管你面对什么地位的人,都要做到不卑不亢。
● 因人而异——采访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不但是因人而异,还要因时、因地、因事而异,切忌用一个模式去套。所以,我们要研究正常的采访对象,更要研究非正常的采访对象。
● 掌握主动权——这视采访准备情况而定。采访者和被采访者是一对矛盾,访问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访问时要有很强的主动意识,自始自终掌握采访的主动权。
主动权,是指把握采访意图,主动提问,因势利导,步步深入;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能沉着冷静应对;能够恰当地掌握时间。对采访对象的研究不是单向的,不只是记者在研究采访对象,采访对象也在观察记者。采访对象的态度、表情、答话等,都是对记者发出信息的一种反馈。
在主动权问题上,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记者不等对方谈完,就急不可耐地打断对方的谈话,转换话题,这既打断了对方的思路,又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二是对方侃侃而谈,如天马行空,又不着边际,采访者却不加以引导,以至浪费了大量时间,收效甚微。主动权转移,访问容易陷入被动。
2.新闻采访技巧基础知识 篇二
1 新闻采访现状
1.1 无法充分掌握提问重点
提问是新闻采访的重要环节。采访有多种提问方式,需要新闻记者选取适当的提问方式来采访提问。而在实际采访中,很多记者因为采访经验较少、自身素养不足等,无法充分掌握提问的重点,导致所提问题缺乏深度且针对性较差,相对盲目,也导致采访对象所回答的内容也缺乏准确性,新闻整体质量较低。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提问时要能够准确掌握采访重点,采用适合的采访方式,更好地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使采访对象感到舒适,回答的内容更加准确,有效提升采访效果。
1.2 缺乏充足的准备工作
充足的准备工作是记者采访前的必要环节。准备工作的不充足,会使采访任务和事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因此,新闻记者在采访前首先要通过翻阅资料等方式对采访内容进行适当了解,减少对被采访者的陌生感,并通过分析选择合适的采访方式,以保证采访顺利。例如,在进行法律方面的采访时,若是记者未能对事件进行详细了解,也未能认真分析相关法律条款,在采访中便极易受到主观情绪的影响,导致新闻真实度降低,甚至造成事件双方的不满,引起严重后果。
2 采访技巧的运用
2.1 做足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新闻记者需要在采访前,对所要采访的人和事进行适当的了解,以便在采访过程中,能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更深入地对采访对象的资料进行挖掘,使其有话可谈、有问能答。新闻记者首先需要通过网上查询、图书翻阅等方式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找到有价值的资料,并拟定采访提纲,同时结合采访任务设计问题,以保证采访过程顺利,避免出现尴尬的气氛和提问无价值的情况。
2.2 合理使用提问技巧
提问是新闻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十分重要的沟通方式,一定的提问技巧是保证采访对象回答内容价值性和对话延续性的关键。提问技巧运用不当,不仅会使采访内容缺乏价值,甚至会引起采访对象的反感,而合理运用提问技巧,则能够为采访双方建立情感沟通的桥梁,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提高采访效率。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例如,面对性格直爽、较为健谈的采访对象时,记者只需准备好相应的问题请对方回答;而面对性格内敛、不善言谈的采访对象时,记者则需要事先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为其营造轻松愉悦的交谈氛围,使其能够身心愉悦、放松,积极回应记者的提问。
2.3 灵活应对敏感问题
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往往会遇到较多的敏感问题,面对这类问题,很多记者都会产生紧张的心理,被采访者也会处于戒备心极强的状态。因此,记者要提升自身心理素质,灵活应对敏感问题。例如,记者在进行敏感问题采访时,可以先转移采访对象的注意力,从其他方向入手,逐渐引导其向敏感问题靠近,最终实现采访目的。
2.4 善于观察采访现场
新闻的主要来源是人们的生活,记者应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善于观察采访现场,找出更具价值的新闻内容。现阶段很多刚入门的新闻记者由于经验缺乏,不注重对采访现场的观察,导致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被遗漏,降低了新闻质量。因此,记者要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采访过程中,通过对事件本质的思考,在采访现场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最具价值的信息,从最好的角度进行新闻报道,实现采访效率的提高。
3 结语
新闻采访本身具备一定的技巧性,需要新闻记者在采访时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合理使用提问技巧,灵活应对敏感问题,善于观察采访现场。通过采访技巧的合理运用,从多个方面实现新闻价值的提升,并有效提高新闻采访效率和新闻整体质量,以促进我国新闻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华伟.关于采访技巧的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8).
3.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 篇三
记者采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这一环节很重要。要做好新闻报道,可以说七分采访,三分写作。采访前,需要了解整个事件和人物的有关材料,了解事件的背景,初步掌握一些人物从事职业的常识,为采访做好准备。要想取胜,必须知己知彼。
新闻作品要想生动还应注意细节,做到机智应变。现在的电视新闻采访主要分报道式、谈话式两种,其中谈话式的采访对记者的要求更高一些。记者在采访时必须善于挖掘出那些细微的闪光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才能写出好的新闻。因此,采访时,记者的提问要具体,要根据采访的进展和当时的实际情况随时变换提问方式,要通过访问、观察等方法,找到被采访对象感兴趣的话题并作为切入点,然后再逐步引导,进一步了解自己想得到的采访内容。当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后,经过筛选、分析、判断、提炼,思路才会逐渐清晰,主题才会明确,采写的作品才能内容充实、主题突出、详实而又具体、丰腴而又生动。
新闻采访要有针对性。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问题,要深入到采访对象所在的环境中去,和采访对象心心相映、打成一片。比如采访一位农民,记者千万别不要把他叫到乡镇办公室,而是要到他的家里或田间地头,和他唠唠家常,谈一些农民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消除与采访对象之间的隔阂,才能采到你所需要的东西。还有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同一类的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
电视采访以人的活动为主体,记者必须善于做被采访对象的心理疏导工作,告诉他接受电视采访的一些常识,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情绪。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记者的言谈举止、对采访对象的态度,都会影响采访的效果,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看法。记者在采访中,一定要注意礼貌,尊重对方;需要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倾心相谈。这就要求记者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能够消除陌生,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达到一种和谐的采访气氛。
有一次,在县“人代”会之前要采访一位人大代表、环卫工人,他叫周甫魁。小周是个转业军人,不善言谈。于是,我们决定到他清运垃圾的地点对他进行采访,顺便拍摄一些现场的进行时画面。清运垃圾又脏又臭,可周甫魁一点都不怕脏累,和他聊天,他只是报以一笑。情急之下,记者随手拿起一位清洁工人的铁锹帮他往车上装垃圾。这时,他赶紧跑过来笑着说:这可不是你干的活。我也一笑:那你就陪我聊会儿天,帮我完成采访任务。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我顺势就和他聊起了清运垃圾的事情……谈到工作,他的话匣子打开了……我也圆满完成了采访任务。新闻播出后,反响很好,我也深深地感觉到,即兴采访的语言技巧和气氛场合的把握对于一名电视记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营造和谐的气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一个被采访对象感兴趣的话题。有一年春播现场会,按照先前制定的采访计划,要采访一位农村干部,于是就把目标锁定在召开现场会的村支书王三红身上。可是会后,这位村支书就是不接受采访,因为他对于今年的种植结构调整不理解,而且这个人性格僵直,对所观种植模式颇有微词。无奈中,我只好定定神,然后撇开采访一事,和他聊起去年的收成,又以晚辈的姿态,向他咨询怎样安排种植才能让农民感兴趣。这样一来,他的抵触情绪消除了,很自信地给我讲起了今年的种植计划和安排,我顺势发挥记者循循善诱的特常,示意摄像开机,很圆满地得到了我想要的采访内容。由此可见,找到一种“媒介”或对方的兴趣点,以此拉近双方的距离,往往可以让隔阂化解,让采访在融洽的氛围中得以顺利进行。
总之,记者在采访中要能与采访对象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创造良好的采访提问气氛,才能使采访获得成功,为下一步的新闻写作收集到丰富的素材,从而圆满完成报道任务。
4.新闻采访技巧基础知识 篇四
我们知道,公益性的新闻报道承担着传播公益的社会责任,这方面的报道内容更需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今天,就和大家交流一点慈善公益类新闻报道一点体会。
现在,公益传播作为一个热点,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我们媒体人也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公益传播方面具有导向作用。现在,很多电视台和新媒体平台都纷纷推出了不同形式的公益类新闻行动,而且所报道的角度从过去的旁观者变成了现在的新闻主导者,并且以此延伸创设了大量的公益性节目。不少媒体开始正视自己的公众形象,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媒体精神,让媒体树立该有的媒体责任意识。做新闻的都知道,新闻类节目想要长远发展,就需要具体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就应该是公益性节目,节目的终极目标应该转变方向,改为公益性上的追求,而不应该只是临时博取观众的关注。这样的节目才能够更加充实,并具有独特的意义,才能够长远发展。相对于其他报道来说,公益性报道总是能引起广大人民的关注与支持。例如,今年6月份,我们在节目中报道了绥化市应急救援队为老人免费发放身份黄手环,避免老人外出找不到家的情况,象这样敬老爱老的问题总能引起给人们的关注,后来救援队的队员也和节目组反馈,有人看到新闻后和他们联系,也想爱心捐赠一些这样的黄手环,说起这手环还不是太昂贵,就是一个塑料橡胶的表带上面有一个密封防水的空间,里面可以放一个写着家庭住址的字条,虽然简单但真的可以帮到 一些老人。象这样的公益活动的报道,只要真实,一定能引起社会的反响,同时也能使广大未能参与此次活动的人们也开始关注相应的社会问题。
那在设置、制作公益性新闻节目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是应该注意处理好节目中的知识性问题:在常规观念中,节目主要目的是以新闻知识为看点,可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让观众感到好奇的话题和让观众从中得到启发这两层含义是不同的。新闻节目的设计应该以观众的好奇心以及自身的情感同感,让人们能够在观看新闻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这就是常说的节目的知识性,所以,在进行节目设置时,应该注意有机地将知识性与节目的新闻点结合起来。就是常说的采取合理的方法,正确地处理知识性与新闻点之间的关系。
在节目的安排上,电视传媒的引导功能要和观众的接受目的要保持一致,所以,不可能是单纯的新闻报道节目,需要结合励志的功能。例如:通过公益性报道使人更加积极、主动、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从而能够自主地缓解不良情绪。通常情况下,励志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确定一个积极的目标来展开,通过比较,突出节目中的励志精神。不光是专题类的公益节目,现在就是很多娱乐节目都会安排公益性活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激发人们的公益意识,提高人们的积极性。
对于公益性节目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以公益性为目的,通过策划真人真事来让人们感同身受,从而对观众成正确的引导。通常情况下,在节目策划中会采用“小题大做”的方式把平时不起眼的看点放大成大事来做,以制造观众与节目的情感共鸣效果。有时节目中为了 制造看点,常常使用指东打西的方式,从而当人们反应过来时,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有可能是惊喜,也有可能是惊讶,从而让观众从节目中感受到公益精神。当然在进行公益性节目制作时,更应该注意观众的情感走向,要注意适度,不然有可能将公益性导向弄反,从而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可以容忍节目犯一些低级错误,但是,绝对不会允许节目的虚伪与不友好的情况发生,所以,节目在进行公益性设置时,要注重处理好真诚和开玩笑的分寸。
公益性报道大多都以讲述的方法为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去掉“形式化”,多点“故事化”,那如何让采访对象信任你,将自己的故事倾盘而出,这就需要采访动记者要注意转变自己角色。
咱们平时去采访的时候拿着镜头对着别人的时候一个感觉,反过来镜头对着自己的时候,那就另一个感受了,可以说咱们记者在采访现场的时候多少都会自带点气场,但是在进行公益性采访时,要尽力把姿态放低,以平等的身份去尊重当事人,多以一个“志愿者”或者听众的角度去开导当事人,在开导与安慰中让对方对你产生信赖。尤其是若当事人是女性和乡村孩子,这一点就尤为重要。在这点上,我们平时看电视里,很多著名的主持人都给我们做了一个好的榜样,可以回忆一下,象撒贝宁、汪涵都在一些节目的现场采访中用半跪的方式去采访当事人的孩子或是坐在椅子上的老人或是轮椅上的残疾人,这不是做秀,就是一种尊重。
那在采访的话题,我们也应该多从细节入手
让采访对象“无话不谈”首先要引起对方的共鸣,话题的引入可 以从身边的具体事物和细节入手。一封信一张照片都可以成为引发当事人情感涌动的开关。采访氛围营造适宜,采访者与采访对象达到情感共鸣,这个时候的采访出来的效果是最好的。例如,采访抗战老兵,一枚勋章就可以引起一个话题;再如,采访一个孤儿,他最喜欢的歌可能就是采访的切入口。
在我们的新闻中,一些和情感、内心思想有关联的报道内容,多少都会有点煽情的成份,煽好了催人泪下,煽不好,就会恶心做作,公益类报道的目的是引发观众的共鸣,伸出援助之手,来帮人解决难题,适当的眼泪是情感波动的催化剂。但让当事人落泪不能一味简单粗暴,用“撒盐”的方式来刺激伤口,达到流泪目的,而应层层递进,让采访对象的情绪慢慢回到难过的瞬间。煽情也要有尺度,如果采访对象从头哭到尾则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外溢,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带来负面效果。
那在公益事件、公益活动类报道采访中我们也要注重“生动性” 公益事件、公益活动,尤其是公益活动采访应多为“动态式”,应避免采访时一动不动。公益事件、公益活动随着事件进展、活动进展,采访的场景应是多变的,那么采访也可以采用移动式采访,可以“边走边聊”,通过由动到静的采访过渡,来带动整个采访的节奏。17年春季我们采访过一些绿色出行,千人键步走的活动,就是用的这种行进式的采访,那么在采访中适当加入“动态采访”,陪着采访对象走一段路,一路走一路采访,将增加稿件的可视性,突出稿件的主题特点。将观众带入活动氛围。在公益性采访中我们也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就是采访对象的隐私性。
公益性报道的采访对象多为“未成年人”“残疾人”“敏感人士”,如自闭症儿童、身患重病、怪病的未成年人等。在进行这类采访的时候,要注意为采访对象保密信息,如画面打马赛克、名字用化名等。不然极容易在社会上发酵,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就是辨别公益采访的“陷阱”
在我们的生活中,以“公益”来谋名谋利的个人和事件也不少。虽然我们的公益性采访都是带着善意进行的,但是防备的心也应保留,如目前很多公益组织层出不穷,有些公益组织没有经过民政注册,没有主管单位,而是打着道德牌设骗局,诱骗观众的爱心和金钱。我们最常看到的就是那种骗捐行为,说谁谁得啥病了,再整几张在病床上的照片或是录个视频再加上个假病历,再编造点故事细节,这都是常见的公益采访陷阱,因此采访前要注意核实采访对象信息,这是采访前应做的基本功课。采访中对于前后逻辑、故事细节的反复确定也是辨别信息真假的方法之一。另外,采访中要多询问,除了采访对象外,也要多对周围的人物进行侧面采访,一来可以丰富人物形象,二来可以侧面核实采访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想让新闻类公益性节目与观众之间的密切联系,就必须得让节目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就要从节目的公益性出发。这也是公益性节目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节目栏目作为公益的载体,从实际出发,从表达公众利益出发,以谋求社会利益为出发点,更好地推动和鼓励人们参与 到公益行动中,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在慈善公益活动当中的新闻报道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在实际的慈善公益活动报道当中,由于大部分的新闻媒体选用的报道形式较为单一,而且不能够从本质上对慈善公益活动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所以、不能够很好地传达慈善公益活动的意义,进而使得民众对于慈善公益活动无动于衷,很多媒体往往都是对富人或者名人的行为进行跟踪报道。而对于普通民众的慈善公益活动并不重视。有时也没有对慈善公益活动进行公开、对于募捐资金的走向也没有进行详细的报道,从而使得人们对于慈善公益活动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使得大部分的民众不愿意支持慈善公益活动,甚至民众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媒体在对个人或行企业的慈善行为进行报道时,往往都是对慈善行为作出质疑,大多数报道以批评为主,某些报道还带有恶意攻击的意味以及小市民的狭隘心态。这样的报道将会引来社会舆论,从而使得民众对慈善公益活动产生错误的认识。另外、过度注重娱乐化和形式化的新闻媒体报道丧失了慈善活动报道的深度。甚至会给人作秀的嫌疑,从而使得部分民众对慈善公益活动产生抵触情绪。这样的新闻媒体报道。就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慈善公益活动宜传报道的目的。
新闻媒体应根据社会各界不同人士的需求来展开慈善公益活动的报道,从而有效地增加慈善公益活动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新闻媒体在进行慈善活动的宣传时,也需要加强慈善文化的直传,要不断地 以文化内涵感染众人,从而有效地传播慈善文化,促进慈善公益活动更好地开展,通过加强慈善公益活动的传播。能够很好地在社会当中直传慈善文化。同时还能全面地培养公民的慧善意识和慈善精神,进而构建较为良好的慈件公益活动环境。同时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慈善意识,在慈善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部分的民众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只有有钱人才能参加慈善公益活动,普通的民众参不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并没有任何影响,这种观念不仅会影响慈善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会对公民人格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新闻媒体必须从公民的情感方面入手进行宣传,在充分了解慈善活动的意义和内涵之后,对一些小型的慈善公益活动进行宣传。这种公民力所能及的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公民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不断壮大慈善公益活动的队伍。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地了解慈善活动的真谛。从而全力支持慈善公益活动。
5.新闻采访技巧基础知识 篇五
一、明确报道思想
1、新闻机构在一定时期或者阶段内组织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通常是新闻报道的目的以及实现这个目的的内容、方法等。
2、某个时期内的指导思想;对于某个重大新闻事件的指导思想
3、怎样遵循思想?
一学二摸三务实
不能被定义成“框框”坚持正确的引导艺术
二、获取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是可能成为新闻的某种事实传播的信息,是已经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发出的信号。
1、特点:
完整性差;稳定性低;可信度小;变动性大
2、怎样获取新闻线索?
记者要获取线索,就要到实际中寻找新闻的“源头”,这是根本途径。
领导机关的决策活动; 各种会议简报;各种传播媒介;日常生活;群众来信;信息联络员
三、作好采访准备
(一)平时的战略性准备
政策的准备;
理论的准备; 新闻素材的准备; 知识的准备; 各种表达方式和技巧
(二)临时的战术性准备
1、明确采访目的
学习有关的政策精神,进一步明确思想;
了解社会,注意与采访选题有关的实际状况;
了解有关的宣传态势
2、熟悉研究采访对象
消息来源:
报道对象“像一个没有见面的老朋友一样”
少数民族
外国地区
3、学习充实相关知识
4、设计提问提纲
——大体的活动方式,确定要访问的部门人员以及先后顺序,作品体裁、采写周期、调查纲目。
设计问题时应把握的原则:
(1)根据报道思想和实际情况,确定采访的中心话题和提问重点。(2)重要问题的提出要围绕中心问题的同时兼顾全面(3)各个问题的表达要简明,让采访对象一听就懂
(三)采访心理上的准备
(四)采访事务方面的准备
四、采集加工材料
新闻材料:构成新闻事实的各种情况、表现、反映和记载的总称。
采集新闻材料的基本方式是访问和观察。
(一)采集什么材料
1、了解全面情况,得到概括材料
2、抓住主要事实,得到骨干材料
3、深挖细节材料
4、采集背景材料
(二)充分占有材料
(三)及时加工材料
1、辨别材料的真伪——(事实、来源、时间、原因与条件)
2、按照写作要求,把材料分类。
3、在加工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价值和意义。
五、提炼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必须——
1、政治上重要:具有方向性和一定的思想影响
2、为受众所注意:回答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
3、涉及最迫切的问题,有较强的时间性和指导性。
二、用事实说话有哪几种方法?
1、选择典型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的第一种方法:学会用典型事实说话。什么是典型事实?
一、它必须是鲜活的读者所未知的事实;
二、它必须具有重要性而且是具体的事实;
三、接近性可以强化典型事实;
四、有的放矢也是选择典型事实的一个标准。
2、通过再现场景说话
用事实说话的第二种方法:学会再现场景说话。所谓“再现场景”,就是把新闻事实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地描述出来。
3、运用背景材料说话
用事实说话的第三种方法:学会用背景材料说话。怎样用背景材料说话:
一、善于联想;
二、善于对比;
三、不同的背景材料表现不同的观点;
四、综合立体地使用背景材料加大说话的深度和力度。
4、借助“直接引语”说话
用事实说话的第四种方法:借助直接引语说话。
三、倒金字塔结构的优点有哪些?
倒金字塔结构之所以被新闻界广泛采用,是因为它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主要有:
(一)便于阅读
布赖恩·布鲁克斯认为:读者可能在任何时候放下报纸,因此有必要把重要材料首先让读者 读到。一个只读了一段的人可以知道该消息中的精华部分。他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新闻 的作者和编者不能总是指望读者把全篇文章读完。事实上,我们在阅读新闻的时候常常半途 而废。倒金字塔结构可以让读者在任何地方停止阅读都能获得对新闻事实的较完整认识,只 不过读完了知道的较详细,没读完知道得较粗略罢了。
(二)便于编辑
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形态的消息,编辑删节起来十分容易——他只需要从后面开始删起就是了,不管删到哪里,余下的都还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这样,删改时就不必对文章大动刀斧,打乱重写。
(三)便于写稿
倒金字塔结构也给作者写稿带来了方便。作者在采访时,对材料都已有了较充分的认识,在 写作时只需按重要程度将材料组织在一起,一篇新闻的结构就安排妥当了,无需创造性的构 思,使稿子出手更为快捷。因为具有以上优点,倒金字塔结构在消息写作中一直占居主导地位。虽然近来有人提出,这 种结构形态构造单一,模式化,不够灵活,写出来的文章不够生动等等,但这并没有从根本 上动摇倒金字塔结构的地位。消息的文体特性决定了这种结构形态永远不会过时。
四、同题消息和通讯的比较:
项 目
消 息
通 讯 从内容上看
简略单纯
详细丰富 从形式上看
程式性强
创造性强 从写作技巧上看
手法简单
手法多样 从风格上看
朴实无华
富有文采 从时效上看
迅速及时
6.杨澜的采访技巧 篇六
一:不打无准备之仗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杨澜对于她所要采访的人物是有比较多的了解的,她采访萨马兰奇的时候,之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比如她知道NBC和ABC同时竞争奥林匹克的独播权,也知道获胜了的ABC的代表在获胜之后不开心“甚至不想和您一起吃饭”,等等都说明在采访前杨澜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这些对于访谈至关重要。
二:良好的开场。开场最重要的是迅速拉近与访谈者的距离,赢得信任,让对方打开话匣子。在杨澜的采访开头,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能提起访谈者的兴趣,使对方在轻松愉快中开始交谈。如果对访谈者不了解,难以找到更恰当的话题,可以选择从访谈者的工作经历、工作范围谈起,这样至少不至于上来就冷场。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拉近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这一点很重要。
三:明确访谈目的、设计相关内容
采访前就设想一个主题,然后所有的提问,观察都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采访中所取得的各种情节、故事、引语、证明材料都是为了支持这个主题。
四引导和控制:挖掘最有价值的消息
在杨澜的采访中,把一些平淡无奇的部分都省略到了,设置的问题一般都与萨马兰奇职业生涯的“拐点”有密切关系,比如刚当政的恶劣情况、比如丑闻事件、比如退职等等,都是比较有价值的消息。因为采访时间短暂,要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采访到最有意义的内容。
五:分寸感的把握
我发现在杨澜在采访萨马兰奇的时候,有一些问题设置的非常好,略有些犀利却又不会让采访者感觉到很失礼,很生气。比如她问萨马兰奇在丑闻事件过后一次性开除了很多位奥林匹克代表的时候,问题就设置的恰到好处。
六:围绕主题提问,层层剖析,步步深入。而且从很多提问环节可以看出,杨澜抓住了很多细节,这些都可以被她用来提问,使采访更深入。而且提出的问题都很具体细致,不是泛泛而谈。泛泛的提问只能得到泛泛的回答。所以,杨澜的提问都很细致。七:善于运用层层追问的办法来挖掘故事的细节、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的时候采访中,常常会遇到一种情况:被采访对象往往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的好多细节不以为然,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杨澜就总是以敏锐的眼光迅速捕捉住、追问下去。这次不以采访萨马兰奇的来举例,以杨澜采访周星驰来举例,周星驰说:“笔者最初一开始做演员的时候,在电视台,有一篇很小的专栏评论笔者,其实当时没有人留意笔者,有人批评已经蛮好了,但是有人批评……”杨澜立刻追问:“批评你什么?”再例如:杨澜:“所以笔者觉得他留意你已经是一种鼓励。”周星驰:“就是一种鼓励。”杨澜又追问道:“因为在以前没有人留意你,是不是?”周星驰:“对,就是这个意思。”
思考:杨澜的采访技巧,有很多在新媒体情况下同样适用。比如采访前的准备,只有准备充分了才可以提出恰如其分的问题,才能让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有一种交流的感觉,如果不提前准备,提错了问题,无疑会被被采访者轻视或者闹出不愉快的情绪,而这些,都不利于采访的进行。在新媒体情况下,这一步更加容易进行,各新闻媒体、网络渠道(比如微博微信贴吧)等都可以为你更加了解这个人做准备。
杨澜的话题设计上一般以“焦点性话题”为主,其中也包括很多思想性话题。杨澜的采访节奏感强,提问具有跳跃性,问题与时代联系紧密,因为杨澜的知名,她采访到的人也都具有较强的商业、政治的专业背景。这时候,杨澜也可以做到都听懂,并不会因为不是同一专业就很茫然。同时,杨澜也善于调节现场气氛,所以人情味的话题与故事性话题也能占到一部分,比如杨澜一般会以一些抒情与感性的话语作为采访的结语。我认为看杨澜的采访,就是看她的现场把握、思想活跃、充分准备、气氛调节、追问精神、缜密思维等等。这些都是在新媒体时代下也不会过时的东西。
7.新闻采访技巧探析 篇七
一、要做充分准备
我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 对于新闻采访来说同样如此。如果在没有准备充分的前提下, 我们就贸然采访, 那么就可能出现采访时, 记者提出的问题缺乏重点, 乃至含糊不清、空泛笼统, 难以使被采访对象明确回答情况。此外, 由于采访准备得不充分, 也很可能难以对采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预先设计好应对方式, 从而导致难以有效掌控场面, 甚至使采访被迫中断。所以, 要想使采访顺利进行, 一定要提前多做准备, 不仅要提前准备采访的问题, 而且还要对采访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做好充分的应对, 甚至还要对被采访对象的性格、脾气、爱好、习惯等有深入的了解, 才能使得记者在最终的采访中游刃有余。例如,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作家奥丽亚娜·法拉奇在对邓小平做采访前, 看了好几公斤的材料;水均益每次做高端采访前, 一般要提前两周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问题的设计、对方可能的回答和现场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及应对策略等都要在采访前认真准备。正是有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才使得他们在采访中游刃有余。
二、问题要明确
采访时所提的问题一定要明确, 因为只有明确的问题才能让采访对象及电视观众有准确的感知, 才能让采访对象说出新闻记者所感兴趣的答案。但在实际采访中, 经常发现有些新闻记者所提的问题, 含义比较模糊或者外延过大, 使人根本不知道问题的指向是什么。因此, 导致被采访对象难以明确回答。此外, 还要注意被采访对象的身份、职位等信息, 如果提出的问题明显超出对方的认知范围, 也常常导致被采访对象对提到的问题难以回答。例如, 一个记者打算就某个乡镇发展特色农业写一篇新闻报道, 在采访当地乡长的时候, 问对方:“咱们乡可不可以发展养殖业?全乡外来人口有多少?服务业发展现状如何?”可以说, 这些问题与该次报道的内容关联不大, 大而笼统, 缺乏明确的指向性, 因而属于不必要的问题。如果整个报道都是这类没有明确指向的问题, 无疑这次新闻采访就是不成功的。
三、采访时, 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在采访过程中, 新闻记者为了深入挖掘一些内幕性信息, 常常会对被采访对象的回答持怀疑态度, 于是下意识地进行一些连续的质疑性的追问, 从而让被采访对象感觉到压抑、不自在, 进而产生抵制采访的情绪。其次, 有的新闻记者在采访的时候, 往往持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 对被采访对象不尊重, 也会导致对方产生抵触心理, 从而影响采访的质量。还有的记者缺乏新闻职业者所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 在报道一些灾难性事件的时候, 态度、语气中没有表现出对受灾地区群众的同情、关心, 而是麻木不仁, 完全是为了采编新闻而采访, 因而容易招致被采访对象的反感, 甚至直接导致采访的“流产”。例如, 日本大地震的时候, 全世界的媒体记者都赶到了灾区进行采访, 大多数记者到达灾区后首先都是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和慰问, 但也有极个别的外国媒体, 不是首先表达对受访对象的深深同情, 而是直接提一些令对方不快的问题。例如, “您在这次地震中, 失去了几位亲人?”“您受的伤比较严重, 如果随后要截肢的话, 您将怎样生活?”诸如此类的问题, 无疑是进一步往幸存者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 立刻使采访的气氛变得非常紧张, 被采访对象甚至拒绝回答该记者的任何问题, 而该记者也因为言辞不当, 受到了国际记者协会的处罚。
四、采访时, 要做好记录
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采访的目的在于最终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而采访的过程就是发掘素材, 直接掌握更多感性材料的过程, 只有在这一过程中新闻记者掌握的感性材料越多, 在随后的写作中才能多做锤炼, 去芜取精。因此, 在采访的过程中, 及时将采访对象的一言一行, 甚至在采访过程中自己脑海中突然的灵光一闪记录下来, 无疑有助于最后新闻稿的完成。不过由于采访的时候, 双方往往通过言语交流, 很难有时间将当时的情况用笔记录, 所以, 也可以在事后第一时间及时将采访素材进行收集整理。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 录音笔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采访活动中, 因而为采访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总之,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所应必备的一项基本素养, 除了上述谈到的一些基本技巧之外, 还有许多其他技巧, 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新闻记者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新闻采访知识, 并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新闻采访工作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持续不断的积累总结, 不断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 最大限度地保证新闻采访的成功率, 力争使自己撰写的每篇新闻稿都成为新闻中的精品。
摘要:新闻采访已经成为当前获取新闻素材的一项基本途径, 因而受到了广大新闻记者的重视。文章阐述了新闻采访中所运用到的一些基本技巧, 并对技巧的养成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新闻采访,技巧,提问
参考文献
[1]刘海贵.论新时期我国新闻采访学研究的四大特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9 (06) .
[2]张君浩.大众媒介的消极文化倾向与媒介管理[J].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02) .
[3]戴丽岩.如何避免新闻采访中的矛盾冲突[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12) .
8.浅谈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 篇八
首先,采访要讲程序,尽量预约,尊重采访对象的时间和工作安排。
随着社会发展,公民自我意识的极大提升,现代社会公民特别是政府官员和学术界、企业界有身份的精英阶层,他们都非常重视私人空间和生活质量,不愿意被人随便打断干扰。明白这些道理之后,身为记者,你在做时间不是很紧的采访时,就要尽量提前预约,以备受访者有安排,这是一个成熟记者必须养成的好习惯,也是对受访者的尊重。
预约的一般方法是电话联系,约定具体采访时间。这是最常见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往往收效甚微。现在最常见的方法是,与对方公司和专职负责宣传口的人员取得联系后,充分尊重他,并按照他的要求,把你写好的大致采访提纲,发传真或电子邮件过去,然后他再上报后回复你确定采访时间。
第二,记者初见采访对象在仪表上要非常注意。
记者一般在外表穿着上,给人的感觉是比较休闲,但即便是休闲,还是要有一种经过修饰了的随便。也就是说,你要表现自己的文化气质和品位,毕竟,记者是文化人,大家对你自然有个外表形象的期待。
我认为,如果是遇到重要和正式场合的采访,你更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不要求你衣冠楚楚,但一定要整洁、大方、得体。
以下三点要格外注意:
1.不要在穿戴上太个性化。
因为,无论政府官员这些有身份的采访对象,还是普通百姓,可能更希望他所接触的记者——至少外表看起来显得沉稳、不张扬、值得信任。
2.女记者在见采访对象之前,可以化妆。
在见有身份的采访对象特别是商界人士时,还是要化点淡妆,这是一种“修养”的体现,表达了你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3.要学会与被采访者正确地握手。
发自内心的有力的握手,会让初次见面的受访者,感觉到你的诚意,在一瞬间缩短彼此的距离。在握手中,最忌讳冷冰冰的握手,就是说,你伸出去的手是柔软无力的,就向一条死鱼那样毫无生气。正确的表达你热情和感召力的握手方法是,主动伸出你的手,坚定、果断、有力地和对方相握,不要马上松开,让对方能感到你的诚恳和热情。
第三,新闻报道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
1.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2.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
3.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第四,要掌握正确的采访技巧。
1.平等的视角——记者不能有“见官矮三分”之感,也不可以“无冕之王”自居。不论是对高层领导政要,还是对普通人都应摆在相同的位置上来看待,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平视”。 特别是在采访高层领导人时不要奉承,更不要以部下的卑微仰视提问。因为以记者身份出现的采访者是大众的代表。
2.仔细的观察——观察就是“用眼睛采访”,就是“察言观色”。被访者的举止言谈、性格神情、嬉笑怒骂、兴趣爱好都是我们访谈时需要观察的。有人说,记者的全部生涯就是一个提问者、聆听者和记录者。实际上,一个称职的记者还是“眼观六路”的观察家。他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捕捉容易被常人忽视的细节。观察中特别不要忽略能反映本质的细节,细节描写能增强现场感。把采访现场和生活中捕捉到的人物的动作、声音、笑貌等细节加以再现,会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强人物的真实性。
3.巧妙的提问——由于采访对象不同,提问方式也因人而异、因人而问。在采访中记者常用的有启发式诱导法、含蓄点拨法、间接探问法等。有人把采访比喻为“提问的艺术”。有好的提问,才会有好的回答;问得巧妙,答得精彩,才有可能写出高水平的人物专访。
4.认真的倾听——记者要始终认真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认真倾听是获取更多信息的一种方式;是识别和证实间接材料的一种手段;是访问者的一种虚怀若谷之情;是对被访者的一种尊重。由于你的认真倾听,被访人自然乐于同你对话,乐于回答你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从对方的回答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刨根问底,以免错失良机。
倾听时,千万不能左顾右盼,要把目光注视到对方的面部,千万不可流露出对被访者的谈话不感兴趣的神情。当非常健谈的被访者把话题扯远,谈话“跑题”时,千万不要急于打断被访者的话,要见机行事,巧妙地把话题再拉回来。
当被访者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叙述不清时,千万不要显现焦躁的神色。要善于引导被访者疏理思路,抓住要点提问,使谈话言之有物。
还有当被访者谈的时间过长,谈的内容重复,你已经不感兴趣时,千万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话,免使对方的思绪“短路”。当发现被访者身体欠佳,精力不旺,只给记者较短的采访时间时,千万不可强求延长专访时间。
作者简介:
施德光(1965.3-):男,黑龙江省宝清县人,现任黑龙江省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副主任,主任编辑
(作者单位: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
【新闻采访技巧基础知识】推荐阅读:
新闻采访写作基础教案08-19
新闻采访基础理论10-17
新闻采访写作采访提纲09-06
新闻采访论文06-21
新闻采访内容10-07
新闻采访方式的变化08-07
新闻采访提纲及范例09-03
校园采访新闻稿范文07-25
新闻采访与写作—在线作业_A(100分)08-04
网络新闻标题的技巧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