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如何做好行政审批工作的认识

2024-07-24

关于对如何做好行政审批工作的认识(共8篇)

1.关于对如何做好行政审批工作的认识 篇一

2021年关于如何做好乡镇基层政法工作的认识与思考范文

目前我县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处于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打硬仗的时期,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在更加开放的政法工作新常态下,我作为一名乡镇基层政法委员,结合自身基层政法工作经验,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乡镇基层政法工作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一、基层政法工作的实际作用

政法工作是我国惩治犯罪,保护群众,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手段,做好乡镇基层政法工作对提升群众法律意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有着重要意义。

(一)有效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乡镇作为接触人员群众的第一线,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政法工作干部的首要工作任务,近年来通过开展一系列“严打”活动,特别是在“扫黑除恶”活动中,我镇将活动开展同村“两委”换届工作相结合,积极针对重点人员和重点区域开展信息摸排,接受群众举报,及时有效的解决了一系列矛盾纠纷问题,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实现了换届纠纷越级上访为“0”的目标。

(二)有效提升基层群众法律意识。乡镇政法干部作为基层维护稳定的“主力军”、联系群众的“主心骨”,肩负着法律宣传,提升群众法律意识的责任,近年来我镇政法干部通过与镇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加强沟通合作,积极在镇域范围内采取悬挂横幅、粉刷标语、组织讲座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的普法宣传活动,引导群众学法、懂法、用法,提升了群众法律意识。

(三)有效调节群众纠纷。基层纠纷调节工作,是我国政法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我镇采取将信访调节、司法调节和治安调节有效衔接的方式,在定期开展民间纠纷和不安定因素排除工作的同时,积极制定应急措施,规范调节程序,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确保把矛盾纠纷消灭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有效提升镇村基层干部力量。基层综治干部网络化建设作为乡镇政法的基层基础性工作,是我国群防群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解决基层政法力量不足的一项重要措施,我镇在镇、村两级层层建立了综治组织,在辖区25个村成立了治保会、调委会和护村巡逻队伍,明确了责任人员和信息员,构建了完善的政法综治网络体系,通过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除在推进政法工作方面,同事也在信访、暑期坑塘维护、秸秆禁烧、生活垃圾清理等工作上均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夯实了基础,维护了稳定。

二、如何当好一名乡镇政法委员

乡镇基层群众性强、责任性高,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线阵地,乡镇政法工作的开展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我认为要当好一名乡镇基层政法委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坚决拥护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乡镇党委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基层政法工作必须坚持的重大的政治原则,也是基层政法委委员必须要担负起的首要责任。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素养、最重要的政治纪律。作为一名政法委员要以身作则、带领镇村两级政法队伍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时刻与党的重大决策部署保持一致,确保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二是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政法工作始终。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基层政法委委员抓政法工作的重要职责。基层政法委员承担着推动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就是要求基层政法委员听党指挥,把党的重大的决策部署落实到政法各项工作中去,维护好社会稳定。

(二)坚持问题导向。农村基层社会要素结构复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群众需求的不断提升,农村土地矛盾、务工纠纷等问题频发,作为一名政法委员切实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透彻理解问题和矛盾产生的根源,有利于将问题和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一是要有把握全局的能力。基层政法委员务必要将战略思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把握政法工作的全局性。政法工作是维护社会安宁、祥和,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的外部保障,因此,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立场、坚持公平、公正执法,能够站在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把握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对乡镇基层政法委员的一项基本要求。二是要有看清矛盾根源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前提就是要认清问题根源,乡镇基层矛盾纠纷纷乱复杂,屡清主次矛盾,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紧紧抓住矛盾双方的利益冲突主要火力点,为尽快解决矛盾纠纷提高理论保障。

(三)坚持公平正义。基层政法委员作为人民矛盾的调节员,时刻站在基层矛盾纠纷的调节一线,这就要求我们除了要具备较强的本领和过硬的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更要时刻树立镇党委和政法工作的威信,维护好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一是要有道德修养。“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我们一方面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为人正直、处事公道,对人民群众要诚恳、态度谦逊,调节矛盾纠纷要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另一方面要诚实守信,说到的事情必须做到,承诺的事情绝不食言,要心胸宽广,能够时刻站在维护全局稳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要清正自律当表率。做好新时期的基层政法委员,一方面要自觉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准则》和《条例》,经常解剖自己、反省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另一方面要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维护好和管理好镇村政法管理体系,加强同镇派出所、司法所和法庭的沟通和配合,为党和国家、人民的事业发展营造安宁、祥和的社会环境。

三、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矛盾纠纷类型趋于多元化。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化和基础建设不断扩大,特别是今年耕地确权、农村房屋确权等工作的不断推进,土地纠纷、房屋纠纷、农村经济买卖和劳资纠纷日益突出,房屋征用和违建住宅的拆迁产生的矛盾摩擦不断增多。

(二)群体性矛盾纠纷不断凸显。基层群众的宗族观念和宗派思想依然存在,农村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和弱势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集体冲突隐患依然存在。随着微信等通信软件的不断普及,方便了原电影放映员、畜牧员、涉军等群体之间的沟通联系,一旦发生利益冲突或政策变化,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这类矛盾涉及人数多,矛盾纠纷复杂,稳控和调处难度大。

(三)非正常上访成为维稳重点。由于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遇到问题害怕“打官司”,一旦自身利益受损就有了“有事上政府闹一闹”的想法,无论有理没理,都把“上访”当做“低成本”解决问题的途径,造成了非正常上访现象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一些闹访现象,一方面给维稳工作造成了难题,另一方也造成了信访资源的大量浪费。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基层政法工作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趋势,更好的服务于基层社会和群众,下一步我计划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乡镇基层政法工作要坚持在党委的领导下进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央特别是习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政法知识和政法管理能力,通过自身学习进一步强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高扬法治旗帜,打造“阳光政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积极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和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当好排头兵。

(二)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以目前镇村政法网络管理体系为基础,进一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建立健全针对村班子成员的政法知识教育培训机制,引导村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政策落实、服务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基础政法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三)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一是在做到定期排查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从排查、走访、调处、化解等各个阶段都要做到准备充分、详细规范,形成一套能够迅速平息事态,稳定局势,维护稳定的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健全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经常性矛盾纠纷调查机制,重点围绕基层存在的重点、热点、焦点问题,深入乡村一线开展走访排查活动,确保信息掌握及时,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2.关于对如何做好行政审批工作的认识 篇二

一、提高认识, 进一步增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使命感

近几年来, 随着全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 湖南省行政事业资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资产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 为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和促进各项公共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 对于完善我省公共财政体制, 更好地发挥财政支出效益, 加速经济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是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必然要求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政府主要负责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近年来, 财政部门积极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等各项财政管理改革, 从财政资金的管理层面实现了公共财政改革的重大突破。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作为预算管理的延伸, 在体制机制和管理手段上还缺乏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客观上要求拓展政府理财领域, 将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纳入公共财政管理的重点。只有通过将行政事业资产的运行结果体现在部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之中, 才能充分发挥其在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方面的物质保障作用, 实现公共财政的目标要求, 切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2.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是提高财政配置资源效率的重要举措

随着公共财政建设步伐的加快, 国家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和保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行政事业资产规模也将快速增长。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配置科学、使用充分、处置规范、监督公正和管理高效的管理体制, 可以有效避免国家财政资金的浪费与国有资产流失, 降低政府运行成本,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节约社会资源, 加快推进节约型政府和节约型社会建设。

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作为政府理财的重要内容, 是政府实现收入再分配的重要途径, 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健全的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的收入分配秩序, 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前提和保证。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 有利于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津贴补贴,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有利于科学合理配置资产, 解决单位“苦乐不均”问题, 有利于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充分认识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扎实推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 是全省各级财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把握工作重点, 明确工作责任, 坚持科学理财、民主理财,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不断强化行政事业资产管理, 为推进我省财政体制改革和财政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创新机制, 深化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 按照财政部的部署和要求, 今后一段时期我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为:努力创新两个机制, 强化两项职能, 建立三大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湖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暂行办法》, 不断推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迈向新台阶。

1. 开拓进取, 创新两个机制

创新以财政为主导的宏观监管机制。要着眼于行政事业资产大循环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的监督和规范, 在制度、程序、方法等方面形成完整的体系。充分体现财政主导的监管特征, 突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绩效管理相结合;充分体现宏观监督的特征, 融集中统一管理、分类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实物管理、价值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多种管理方式为一体, 强化资产管理中的监督与服务, 使行政事业资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以实质的体现。充分体现财政对行政事业资产综合管理的职能, 在管理定位上, 侧重制度、政策、标准、操作程序的制定和监督。注重宏观监管与微观管理的结合, 加强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 制定出台具体可行、可操作性强的专项业务制度、政策, 促进单位资产管理逐步由粗放走向精细。

创新资产管理与预算、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要树立资产、预算、财务三位一体的理念, 处理好存量资产与增量预算之间的关系, 实现以存量制约增量, 以增量激活存量, 推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合理性。严格遵循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配置资产必须依据存量实行严格的增量预算管理, 逐步完善资产配置标准, 建立资产配置预算, 真正使资产配置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的资产配置审核程序, 杜绝超编制、超标准配置现象, 实现资产公平合理配置;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资产处置收入和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 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 并纳入预算管理。

2. 深化管理, 强化两项职能

强化资产管理的监督职能。各级财政部门应按照管理权限的规定,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同时, 还应拓宽领域, 联合工商、税务、国土、建设、房管、编办等部门, 形成财政部门与多部门协作的联动监管机制。针对以往监督中存在的偏于单向性、缺乏制衡、约束力不强等问题, 着重强化对行政事业资产监管部门的内外监督, 通过内部监督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职能部门的自律, 通过外部监督加强对财政部门及相关部门的约束, 防止滥用职权。要加强行政事业资产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把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作为财政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逐步推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公示制度、信息公开制度。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行政事业资产的监管水平, 努力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监管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

强化资产管理在政策、信息、技术服务方面的职能。行政事业单位数量多、资产占有量大、管理工作复杂, 要求资产管理部门应积极主动地做好相关的政策与信息服务。要加快资产管理配套政策的制定, 全力打造行政事业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 在加强资产实时监控的同时, 为部门预算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资产信息, 方便单位的资产统计、报送及管理。要在网上进行资产信息发布, 服务社会和公众, 共享资产信息资源。

3. 完善机制, 逐步建立健全三大体系

建立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财政部第35号、第36号令和《湖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暂行办法》的颁布, 为促进我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我们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按照产权清晰、配置科学、使用充分、处置规范、监督公正的要求, 修改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和办法, 细化管理环节, 用健全的法规制度和科学的管理体系来保障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建立规范的操作标准体系。要针对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 设定规范的操作标准体系。在资产配置环节, 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购置预算制度。制定与部门 (单位) 承担职责相匹配的行政事业资产配置标准及相应的标准费用定额、财政预算定额, 逐步编制资产预算, 提高资产预算分配的公平性和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在资产使用环节, 制定资产调剂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 着力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促进行政事业资产的优化组合, 实现资源共享, 促进资源节约。在资产处置环节, 明确处置权限和程序, 实行决策、管理、处置、监督相分离, 严格遵循进场交易、公开竞价原则, 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建立新型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管理机制的创新与技术的创新密不可分。信息化是现代资产管理的技术支撑, 是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精细化的必由之路, 也是实现行政事业资产宏观管理和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因此, 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 以统一便捷、多功能、低成本为目标, 动态式和网络化相结合的资产管理动态信息系统, 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从“入口”到“出口”的动态管理, 为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三、求真务实, 确保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当前,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面临着好的发展形势和机遇, 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一些部门和单位对资产管理认识不高, 基础工作薄弱, 管理没有到位, 致使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甚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为此, 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职责,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1. 要转变思想观念

做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 必须突破就资产论资产的思维束缚, 要紧紧围绕服务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大局来思考、筹划和定位资产管理。谢旭人部长曾明确指出:“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预算管理的延伸;财政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必须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因此, 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树立新理念, 拓宽新思维。一是树立公共资产管理理念, 把行政事业资产纳入公共财政、公共理财领域进行谋划和运作;二是引入“成本费用”观念, 促使财政分配充分体现科学、公平、节约、效益的原则;三是树立资源整合和共享共用的理念, 按照最有效、最高效的原则整合行政事业存量资产;四是增强工作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意识,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创造性地开展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

2. 要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组织领导。要把科学发展观融入到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总体布局和工作规划中, 精心组织部署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要按照《湖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暂行办法》的精神, 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 全面推进资产管理各项改革。要把加强组织领导和搞好自身建设结合起来, 既要高度重视, 认真研究, 指导基层完成好资产管理各项任务, 又要加大自身工作力度, 把资产管理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切实抓紧抓好。

3. 要形成监管合力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 只有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协调一致, 才能管好用好国有资产, 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实现保值增值。各级财政部门要主动与资产使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沟通联系,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采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管理方式, 把管理责任延伸到国有资产分布的各个领域, 分解细化和落实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同时, 要注重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衔接, 防止出现管理上的漏洞和真空, 真正做到责任落实到位, 管理严格有序。

4. 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3.关于对如何做好行政审批工作的认识 篇三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效率;措施

0、引言

企业行政管理是指依靠企业行政组织、按照行政渠道管理企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案。所谓企业行政组织,是指企业的行政组织机构。行政渠道则主要指企业行政组织机构内上下级的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如公司总裁、部门经理、项目负责人等的等级系列关系。行政管理的手段通常包括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奖惩条件等。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及市场的客观要求。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分工日趋专业化,这就要求一个生产流程中各个环节最大可能协调一致。因此要有效的组织企业生产经营,就必须有一定强制力的权威与服从机制——即行政管理,否则,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目标就可能因缺乏组织性而不能实现。企业内以经理或厂长为首的行政管理系统运用行政手段,把企业各环节各部门联合成一个健康有序的有机体,并通过各种行政管理手段有效的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保证企业生存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

一、企业进行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高企业效益

企业通过有效的行政法规和指导,能充分有效的利用企业自身的资源,然后通过管理人员配置,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此外,通过对企业行政管理,而且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增强规范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机构主要是管理决策层和执行层组成。管理决策层一般由组织内部的决策性人物,如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组成。它负责确定组织的目标、纲领和实施方案,进行宏观控制。而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位于企业的管理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在行使职责的过程中,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传达决策层的指令到执行部门,同时对执行部门的工作状况进行监督,然后把实际情况汇总后反馈给决策层。执行层在决策层的领导 和管理层的协调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把组织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

(三)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上述内容已经提到,企业行政管理机构在管理决策层和执行层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管理层就可以根据行政管理机构反馈回来的相关数据,适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营销战略。因此,必须保证企业上下级信息通畅,避免反馈不全不畅,进而全力保障企业运行的时效性。

二、企业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岗位职责,日常办公事务管理包括日常事务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信息沟通、协调控制、检查总结和奖励惩罚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办公物品管理包括办公物品的发放、使用、保管、采购以及相应制度的制定;文书资料管理包括印信管理、公文管理、档案管理、书刊管理;会议管理包括会前准备、会中服务、会后工作;其他事务视具体情况而定。作为行政部门就要按岗位职责明确分工,保证每项工作有人抓。

(二)加强沟通,沟通包括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纵向沟通分为与上级沟通和与下级部门沟通。与上级沟通主要是充分领悟上级领导的意图,把握住方向,同时将自己和下级部门的观点很好的传达给上级,这需要行政人员有观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与下级沟通主要是执行上级的决定以及收集整理下级部门各项信息,这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横向沟通包括公司内部相关部门和外界媒体政府机关等等。在传达精神及布置工作任务及协调各部门工作时,务必真诚、谦虚。与外界沟通需要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三)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及时提供给管理者。信息包括企业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外部信息具体包括: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社会习惯、风俗、时尚变化;市场需求、消费结构、消费层次的变化;竞争企业信息;科学技术发展信息;突发事件等。内部信息具体包括财务状况;生产状况;产销状况;采购、库存信息;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人才资源等。作为一名行政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是要及时了解企业内部情况发展变化和国家政府机关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的变化。

三、如何有效发的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

(一)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模式

企业良好运行的关键是保持行政管理工作的合理性。所以,选择和设计符合企业内外特点的组织机构是保证行政命令贯彻的重要前提。因此,合理选择与设计行政组织机构与行政管理科学化密不可分,实施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必须坚持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合理建构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职能,将行政与管理合理有效的进行结合, 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模式。

(二)坚持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方法

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绩效评估、目标管理和成本核算等制度。同时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标准,形成公平、竞争的平台。这个平台上充满竞争、激励、开放、交流的特征,管理者不完全控制员工做事情的方式,而去衡量做事情的结果。对于企业项目建设,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和监督。高度重视成本预算,合理进行预测。科学地对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衡量,充分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三)建立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助于企业实现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顺利进行,是加强企业管理,推动企业顺利发展的可靠保证。企业的规章制度对于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树立企业的形象,实现企业的正常运营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四)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

企业高效率和高水平的管理离不开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员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要有与时代相适应的一般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例如良好的个性和心理特征、优秀的政治素质、 强烈的创新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等。还应具备信息处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择优决断能力、用人知人善任、协调统筹全局、 应变临阵不乱为内容的决策制定能力。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四、结语

企业行政管理是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把学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同时發扬务实求实,注重实效的作风。努力健全企业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进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4.如何做好行政工作 篇四

我想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延伸一下新的主管应该做些什么,以供你参考。当然这也是建立我失败的基础之上的总结!

1.天时,企业中老板就是天。所谓天时就是你一定要了解老板的想法。他让你去是想让你帮助他解决什么问题,一定要明白!或者,自以为的做法,有很多是无用功!

2.地利,在企业中,企业组织形态和运作方式就是所谓的地利。当然你已经清楚,在此也就不多说了。唯一的建议就是了解一下什么是群众意见最大的,前任没有办好的。做好它,你的人气自然而然就会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5.关于做好政协信息工作的几点认识 篇五

(2012年3月28日)

各位委员、下午好:

信息工作是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协履行职能最具特色的工作之一。根据主席会议安排,就如何做好政协信息工作,在这里结合实际,从政协信息的特点、重要性、以及如何采写等几个方面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期望能让委员们对政协信息工作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1、政协信息。

“信息”一词辞海解释为通风报信及音信和消息。信息就是情报,有军事情报、商业情报等等。信息分为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两大类,政协信息主要是社会信息,有建议型信息、监督型信息、反馈型信息、补缺型信息和经验型信息五种类型。政协信息的核心内容是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

2、社情民意。

社情民意即:社会的基本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社情包含民意,民意是最重要的社情。人民政协的性质要求重视民情、反映民意、广集民智。人民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社情民意是协商讨论的客观依据,是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是参政议政的基本素材。反映社情 民意,是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畅通社会主义民主渠道的重要举措。

3、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

人民政协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是指由政协的信息工作部门和专门办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通过政协委员,通过政协的各个界别把当前社会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突出性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收集上来,进行整理,以政协信息等形式如实地向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反映的全过程。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是人民政协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基础,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是党和国家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4、政协信息工作的起源。

政协信息工作始于1993年第八届全国政协,是李瑞环主席首创的,李瑞环主席说,政协说官亦、说民亦民、亦官亦民、非官非民,政协工作的使命很大程度上是“为民说话、替民请愿、帮民解难”,只要抓住了一个“民”字,政协信息工作就有了魂,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泉水。政协信息工作时至今日已有20个年头了,经过不断地拓展形式,丰富内容,逐渐发展成为体现各级政协履行职能最具特色的工作之一,成为政协组织的一项日常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政协系统唯一一项量化考核的工作,省政协领导明确指出,讲人民政 协事业,不可能不讲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信息工作,放弃这项工作是失职的表现,忽视这项工作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省政协每年都要进行评先和通报,也是经常培训的一项工作,省政协在2009年5月和2011年8月分别举办了两次培训班。全国政协办公厅三个信息局平均每天收到各级政协报送的信息1000多篇,大量政协信息成为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决策的重要参考。

5、我区政协信息工作的基本情况。

对信息宣传工作,多届区政协一直以来是十分重视的,要求做到及时、准确、经常、有效。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先后制定修改了四次《宣传信息工作奖励考核办法》,以往的做法是把它确定为“一把手”工程,组成工作专班,主席负责,一名副主席分管,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具体抓,选聘特邀信息员,定期研究部署工作,多次召开宣传信息工作座谈会,主席会议经常听取情况汇报,配备硬件设备,制定奖励标准,年初分配任务,年中通报进度,年底全会表彰,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稿件和信息材料被上级采用。2007年我区政协被评为“全省政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从以往的情况看,信息工作包括宣传工作也还存在机关热、但委员不热;数量有、但精品不多;宣传有、但信息不够;任务有、但落实不够等问题,缺乏调动委员和机关干部热心参与信息工作的有效手段和长效机制。

6、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重要意义。

做好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党和政府只有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体察群众的情绪,了解群众的需求,才能制定出真正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方针政策。人民政协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政协委员代表着各自所联系的各界别群众的利益,各界委员及时地把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通过政协信息渠道反映给党政决策部门,是执政党不断提高执行能力的需要,是党密切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需要。

加强和深化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是政协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基础性工作。人民政协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必须了解实际,了解各界群众的真实愿望和要求。要使政治协商更加切实,民主监督更加有效,参政议政更加富有成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了解社情民意的深度和广度。政协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都含有反映社情民意的意义。把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作为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认真开展起来,有利于更好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7、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总体要求。

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 时俱进,遵照政协章程和政协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要求,体察群众的情绪,及时准确地向党政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决策,为政协委员履行职能服务;为党政机关科学决策服务;为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建议服务。

8、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内容。

(1)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党和国家及地方大政方针制订与实施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对重大决策、部署出台前后的反应;

(2)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和谐荆州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特别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的看法、意见和建议;

(4)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勤政廉政情况的反应;

(5)对重大突发事件、严重灾害的实情分析、防治对策,特别是消除隐患、维护稳定的意见和建议;

(6)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中的重要情况,特别是保障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意见和建议等。

9、人民政协在反映社情民意方面的优势。

政协的组织结构、委员来源、界别特点决定了政协是社情民意信息的“富矿”和“宝山”。做好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可以起到起到其他方面难以起到的作用,能够体现一级政协工作的成效和水平,能够直接进入到党政决策系统,能够产生直接推动工作的效果,能够发挥政协其他经常性工作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人民政协具有组织上的最广泛的代表性和政治上的最大限度的包容性,在反映社情民意方面具有诸多优势。

联系广泛,代表性强。人民政协由界别组成,政协委员代表各界别群众的利益,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与本界别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有利条件使广大委员能够把所联系的各界别群众的意见、愿望和要求收集起来,通过政协信息渠道反映给党政决策部门。

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政协委员来自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是各族各界卓有影响的代表人士,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和政治素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有着较高的参政议政能力,能够提出有价值、有深度、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

位臵超脱,善于建言。政协委员来自参加政协的各个界别,所以各界委员较少受到地区和部门利益的局限。可以超越地区和部门利益的束缚,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情况和问 题,提出具有宏观性、倾向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

下通各界,上达中央。各级政协委员可以利用政协信息渠道向各级政协及时反映社情民意,通过政协组织与各级决策部门充分进行沟通,保证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反映意见的民主渠道的畅通。政协信息与提案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的都是转送党政部门办理的意见和建议,不同的是提案只限于同级办理,一篇好的重要信息可以直达中央。比如98抗洪后,公安县政协报送了一篇《荆江分洪区安全区不安全问题突出》的信息,由市政协送达省政协再送达全国政协,最后送达国务院,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签批,温总理在荆抗洪印象深刻,就是这篇信息,公安县荆江分洪区得到了中央1.85亿元建设资金。

10、政协委员是反映社情民意的主体。

政协委员是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的主体,是政协信息的宝库和源泉。离开政协委员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广大委员应当自觉地把政治荣誉与政治责任统一起来,密切联系群众,特别是本界别的群众,经常地、主动地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使自己成为本界别群众名副其实的代表。政协组织也应该主动为政协委员熟悉政策、把握全局创造条件,使他们敢于反映、乐于反映、善于反映社情民意。政协组织保护政协委员依照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反映社情民意的民主权利。

11、收集和报送信息是专门委员会和政协联络处的重要职责。

专门委员会和政协联络处是组织委员进行经常性活动的工作机构,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收集和报送信息,是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和政协联络处的重要职责和重要的工作内容。各专委会和联络处在组织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应当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信息的收集与报送工作同其他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通报情况、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切实保障政协委员的知情权,为他们反映社情民意创造条件。注意在日常开展的视察、调研、座谈、情况通报、走访、简报等项工作中挖掘和提炼信息,更好地发挥政协专委会和联络处在履行职能中的基础作用。

12、政协信息工作的原则。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

(1)力求真实。不当二传手,不道听涂说,不弄虚作假,坚持实事求是,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原汁原味”地反映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2)注重质量。着眼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决策,站在决策者的高度,充分反映需要党政决策部门了解的或其需要了解的有分量、有价值的信息。撰稿两件事,即:毛病和方子,标题+导语+问题+建议,俗话说,题好文一半,题目选好了,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字数不超过1500字。如 2006年报送的《掐断瘟疫总源头,造福万千老百姓》的信息,就是着眼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反映沮漳河的血吸虫钉螺通过万城闸源源不断的流向四湖地区,成为两湖血吸虫的源头,这一信息得到省领导的重视和签批,责成水水利厅和血防办来我区就此专题调研,为今后血防水利工程的争取奠定了基础。

(3)突出特色。发挥政协优势,突出界别特色,避免一般化。要重视反映其他渠道不易掌握、不易反映、难以得到的社会情况和群众意见;重视反映统一战线内部中、高层人士的看法,包括少数人的不同意见;重视反映各个界别和特殊群体的要求,包括那些人数不是很多,但需要合理兼顾的意见。

(4)争取快速。收集和报送信息要反应灵敏,减少环节,快捷高效。重要信息要一事一报,急事急报,必要时跟踪连续报。比如,2000年,我们报送了一篇《确保荆江大堤安全必须彻底封堵压把井》信息,信息中反映压把井是荆江大堤巨大的安全隐患,得到了人民政协报,全国政协和省政协采用,后来又跟踪报送了《为了命堤安全,生命不再安全》、《淹没区域可能被洪水淹没,生命安全不能被政策淹没》的信息,反映沿江农民吃水难的问题,得到了时任副省长刘友凡的签批,

13、政协信息的特点。界别性。人民政协由界别组成。政协的每一个界别,都联系着一部分群众。政协信息主要是反映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本界别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界别性是政协信息区别于其他信息的一个重要特点。

真实性。真实性要求如实提供情况,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准确地、“原汁原味”地反映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警示性。政协信息要求敢于反映政协委员的真知灼见,敢于反映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意见、建议。包括较为尖锐的批评和前瞻性的警示。

建设性。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与党和政府所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即便是警示性、批评性的意见和建议,也是立足于出主意、献良策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具有积极的建设性。

内部性。政协信息反映的是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各界人士提出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不宜公开的意见和建议,以内部刊物形式报送有关领导同志,供决策参考。

14、政协信息的主要来源。

(1)政协委员在政协全体委员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主席会议上提出的重要意见和建议;如2009年2月,区政协四届四次会议议政会上,民进荆州区总支委员会作了《荆州区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的大会发言,指出幼儿园教育中存在部分接送学生车辆、校园消防、食品 卫生、传染病防治、校院房屋等安全隐患。随后,我们在此议政发言材料的基础上,调研整理后,上报了《幼儿教育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信息材料,提出了合理调整布局、规范办园行为、加大安全监管、统一收费标准、培训幼师队伍的几点建议,此信息材料被省政协《社情民意》采用,呈送省领导,同时也被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采用。(2)根据政协常务委员会、主席会议、专门委员会提出的相关建议案、建议等转化的信息;

(3)政协委员在视察、考察、座谈、专题调研、学习活动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4)政协委员通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热线电话”、电子信箱、传真、信函等方式反映的意见和建议;

(5)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和有关部门在组织委员视察、考察、座谈、调研等活动中了解到的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如《让饮食文化助推荆州旅游经济发展》、《农民失地问题亟待解决》、《离任村干部待遇问题亟待解决》、《乡镇劳动保障服务能力建设亟待加强》、《珍贵历史文化遗址楚纪南故城城垣遭破坏现象应得到有效制止》等多篇信息被采用的信息,都是在政协各类活动中得到线索后,挖掘和采写上报的;

(6)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市州县(区)政协报送的信息和反映的重要情况;(7)政协信息工作部门通过召开各类座谈会、专访、约稿等形式收集的信息等。

15、政协信息的基本要素。

政协信息有六个基本要素,即:时间、空间、主体、事件、结果、建议。时间是指要准确地反映信息主题发生的具体时间,它体现出信息的时效性;空间是指反映信息主题发生的地点和范围,某种程度上它决定着信息的代表性和普遍性;主体是指要准确交代信息涉及的对象(人或群体);事件是指信息中所反映问题,包括信息主体与事件的关系、事件的背景、事件的发展过程等;结果是指导信息对所反映的事件要有性质的基本判断和初步的定量分析;建议是指根据上述五个要素,信息提供者向决策部门提出的具有独到见地的意见和建议,建议应当是政协信息中最有决策参考价值的主体部分。

16、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即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这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政协信息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当前的政协信息工作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在信息的收集、选题、提炼、编辑和报送等方面,根据区委在各个时期的工作部署,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决策。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这样才不会满纸洋洋洒洒,细究空洞无 物。牢牢把握“三个更紧”,即与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结合得更紧,与荆州区的率先跨越发展的实践贴得更紧,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联系得更紧,使政协信息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进展。

17、收集和报送信息的“三个侧重”。

在收集和报送政协信息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智力密集、位臵超脱、较少受部门利益和地区利益局限的优势,侧重反映其他渠道不易掌握、不易反映、难以得到的社会情况和群众意见;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下通各界,上达中央,渠道畅通的优势,侧重反映统一战线内部中、高层人士的看法,包括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将这些意见及时反映给高层决策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联系面广的优势,侧重反映各个界别和特殊群体的特殊要求,包括那些人数不是很多,但需要合理兼顾的意见。

18、正确处理报喜与报忧的关系。

信息工作者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做到有喜报喜,有忧报忧。既要收集反映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赞扬肯定的意见,也要收集反映群众的批评建议。报喜和报忧都是为了促进党和政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推动和改进工作。特别是报忧不是以冷眼旁观的态度只提出问题,而是在报送问题的同时,注重实事求是地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即以积极的态度报忧,而不是以消极的态度报忧;以主人翁 的态度报忧,而不是以旁观者的态度报忧;以一分为二的态度报忧,而不是以片面的、绝对化的态度报忧。全面、准确、实事求是地反映社情民意,既不能只报喜不报忧,也不能只报忧不报喜。

19、收集和编报信息需要注意把握的“十个字”。

要使信息工作向深、重、新拓展,就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十个字”:

一是政策性信息要“准”。政策性信息是指政策性比较强、涉及面比较广的信息。这类信息,要求信息的提供者、编辑者、报送者都必须确保信息及所提建议、意见的准确性。如果报送的信息失真失度,不准确,就有可能对决策者起到误导作用,一旦形成决策,就会影响大局。所以,政策性信息必须问题抓得准,建议提得准,政策把握得准。

二是突发性信息要“快”。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工作者应尽快作出反应。如果决策者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到发生的真实情况,就不可能作出决策和部署,更谈不上从容应对突发事件。因此,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快速、灵敏地捕捉和报送信息。

三是苗头性信息要“早”。要善于尽早从苗头中发现问题,尤其注意发现带有典型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和预防措施,防微杜渐。

四是倾向性信息要“锐”。对于一些倾向性很强的问题,反映要敏锐、尖锐,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要害。

五是普遍性信息要“精”。对于带有普遍性而各方面反映又比较多的问题,要去粗取精,深入提炼,精编精选,避免一般化。

六是焦点性信息要“全”。焦点性信息是指反映社会上为众多人所关注的事情的信息。对这类信息报送要力求真实、准确、全面,既要反映多数人的普遍愿望,又要反映少数人的合理诉求;既要反映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又要反映老百姓的呼声;既要反映这部分委员的意见,又要反映那部分委员的主张。注意综合归纳各方面的意见,力求全面地反映情况和意见。

七是建议性信息要“独”。通过政协信息渠道提出的建议要有独到见解,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界别优势和专业知识水平高的优势,提出有新意、有见地、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众所周知的泛泛而谈。

八是经验性信息要“鲜”。经验性信息不能总是老生常谈,而应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不断总结出新鲜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九是观点性信息要“灼”。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智力密集、代表性强的优势,把他们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和看法鲜明、透彻地表达出来,把他们的真知灼见充分地反映出来,使这类信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深刻性,集中体现民智。

十是表态性信息要“少”。必要的表态是要有的,对重大问题的表态也是十分必要的。但不必对大大小小任何事情都要表态。缺乏实质内容的表态性信息过多、过滥,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表态的价值,也失去了政协信息的特色。

上述“十个字”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而不是相互分割、相互排斥的。

20、调研与提案成果的信息转化。

专题调研是政协履行职能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具有委员参与面广、调查系统全面等特点,经过深入调研,提交的调研报告和形成的政协建议案中提出的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由于专题调研的周期比较长,调研报告篇幅比较长,政协委员和信息工作者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政协信息“短、平、快”的优势,及时地将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的社情民意和一些时效性较强的意见建议通过政协信息渠道反映给党政部门决策;另一方面应在调研报告形成后,及时地将调研成果,即调研报告中创见性的思路和可操作性对策建议提炼成信息,反映给党政决策部门。这样,既反映社情民意,又促进参政议政成果的转化。

提案工作是政协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一项规范性、经常性的工作。每年一次政协全体会议上及全体会 议闭会期间,各界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都要提出大量提案。这些提案是宝贵的信息资源,可以从中提取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报送,为党政机关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注重提案转化为信息的报送工作,既突出政协信息的界别特色,又促使一些群众关心的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21、信息的报送。

各专门委员会和政协联络处,全体区政协委员可通过荆州区政协电子信箱(jzqzx@126.com)或传真(0716—4300690)向区政协报送信息,也可提供信息线索跟区政协办公室共同调研采写信息,区政协调研信息科将对信息进行登记、筛选、提炼、编辑和整理,根据需要,按程序分别报送市政协、省政协、乃至全国政协。区政协办公室将每年通报一次信息采用情况,采用的信息将及时反馈给报送人。

22、加强政协信息工作队伍建设。

在这里建议每个专门委员会和政协联络处,至少确定一名兼职信息员。这名信息员要打好思想基础、文字基础,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无私奉献、加强沟通,积极掌握信息采写要点,多扑捉、采写、报送信息。

23、几点感受。

从2000年接触和从事信息宣传工作以来,我的感受是做好政协信息工作重点是抓认识、抓网络、抓搞源、抓质量、抓反馈、抓考核,提高认识是前提,领导重视是关键,主观 努力是基础,建立机制是保障。政协信息是写给各级领导看的,好的信息可以逐级上报,直达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为决策者提供直接参考,因此要真、要快、要准、要精。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很辛苦,既要看准课题勤动眼,又要调查研究勤动脚,还要苦思冥想勤动脑,更要选好角度火候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激情缺失是做不好信息工作的,激情来源于认识、信念和境界,要用对待情人那样的激情来对待政协信息工作,激情的程度跟信息工作的成果是成正比的。要时时刻刻有扑捉信息的意识,站在领导需要了解,需要领导掌握的高度,用心、用情、用力去扑捉信息,要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

各位委员,事有千件,贵在实干,最后我相信,我们荆州区政协一贯重视信息宣传工作的传统不会丢,政协党组只会越来越重视这项工作;我也相信我们政协机关信息工作的专班人员,各镇、街道办事处、管理区政协联络处、各专门委员会都会圆满超额完成区政协下达的信息工作任务,积极争先创优,多拿奖金,形成机关热、委员也热的两头热局面;我还相信全体委员对信息宣传工作都是有激情的,最起码是有感情的;我更相信我区的信息宣传工作一定会后浪推前浪、一浪胜一浪。

6.关于对如何做好行政审批工作的认识 篇六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茅振宇 时间:2012-06-20

【字号:大 中 小】

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报道工作历来为企业高度重视。对企业而言,宣传报道是企业对外展示的“第一”窗口,是塑造企业优势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更是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显在体现。如何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并在既有基础上,不断加强、改进和创新宣传报道工作,使之更好的发挥功能,为企业对外拓展和持续、稳健、和谐发展服务,是企业宣传工作人员亟待思考和总结的课题。本文将从笔者多年来从事宣传工作的经历重点谈几点认识:

一、宣传报道工作要注重细化重点

对于笔者所在的施工企业来说,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必须明确好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明确宣传报道载体。主要有三类载体:第一类载体是中央、省部级及企业下属单位驻地外部媒介;第二类载体是上级单位刊物、网站、杂志;第三类载体是企业本级内部平台。对于这三类载体,在宣传的时候一定要有所侧重,原则上综合性大稿、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动、中央和省部级领导视察的新闻、符合时代主旋律且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消息、人物通讯等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到第一、第二两类载体。而一般企业的日常性工作消息、常态性的新闻活动则重点在第三类载体报送,在某种情况下,视新闻反映内容的价值也可在第二类载体报送。第二个方面是明确宣传报道的对象。即明确政府、业主及业界这三个宣传重点对象,这是企业开展宣传报道工作的关键。

二、宣传报道工作要注重知识普及

宣传报道不仅要依靠宣传报道骨干,更要依靠全体员工,大家都要积极行动起来才能真正做好企业宣传工作。在工作开展中,可以重点以宣传报道骨干传达和介绍、资料传阅等多种形式将宣传知识和技巧灌输好,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切实带动和培养一批宣传报道积极分子,从而构建起一支具有团队战斗力的宣传报道工作团队,并进而形成“人人都是宣传员,个个都是见证者”的生动局面。

三、宣传报道工作要注重骨干能力培养。

宣传报道骨干是宣传报道工作的核心,抓好宣传报道骨干能力的培养对于提升宣传水平无疑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如何加强和提升宣传报道骨干人员的实力,可以从三个层面着力:一是参加各种形式的能力培训。如积极派员参加上级或者外部单位组织的宣传报道或者新闻写作培训班、选派好苗子进入新闻单位进行一定时期的驻勤等。二是进行持续的跟踪帮助。通过企业宣传权威或者分管领导的指导和督促来持续帮助报道骨干做好对宣传报道基础知识的学习、消化和应用。特别中要重点狠抓对外对上话语的输出,督促宣传骨干广收集、勤动笔、多反馈、强宣传。三是创造条件。企业内部一定要积极营造鼓励宣传报道的环境氛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定目标、定责任,给待遇、给奖励、多加压,多指导,为宣传骨干创造更加理想的工作环境,做好变压力为动力,从“要我报道”转变为“我要报道”,从“枯燥乏味”到“见证发展”的转变。

四、宣传报道工作要注重“四个原则”。

企业宣传报道工作与新闻媒体的报道是由本质区别的,具体体现在角度和视野的不同,新闻媒体的角度往往是大众角度,满足受众需要,但是企业宣传报道则不同,企业宣传是一种带有很强功利性和目的性的工作,企业宣传报道在本质上是“利我”,其目的和最终的成效都要具体反馈到有利于企业形象的外延、品牌的树立、市场拓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上来。因此,企业宣传报道,特别是在第一类载体上是不能随机、随意的加以报道,而是精挑细选,优选能出能很好反映企业形象和发展状态的新闻来。在上述语境下,笔者认为重点是要把握好四个原则:一是契合度原则。宣传报道要紧密结合企业的当前实际,反映企业的生产生活现状。在这点上,企业的宣传报道骨干一定要深入挖掘“新闻点”和相关背景素材,树立“新闻点就在身边”的思想,总结提炼施工生产、人物典型、身边小事、生活情感等多方面内容,只有这样报送出来的新闻稿才能言之有物,不空洞,能体现出企业的风貌风采。二是有效性原则。现在有些企业对宣传很排斥,特别是对外宣传,认为宣传就是花钱。还有些单位对宣传工作往往是被动接受,把其作为任务来抓,完成任务了事。这些现象充分表明了我们对于宣传工作的误读很深。误读根源在于宣传工作需要花钱、没有回报、没有短期效益,有时候还惹麻烦。的确,有这些误读是正常的,这也从反面推动了宣传工作要朝着“有效性、有利性”转变,减少无谓的宣传,减少无效的宣传。如何做到这一点,笔者的经验是企业宣传报道一定要高度重视文稿质量,不能为了宣传而宣传,报道不求多,而求精。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广告宣传的案例,如曾经名噪一时的“孔府家酒”、“小霸王VCD”等,这些广告在当时铺天盖地的大搞宣传,虽然一时间声名远扬,但是从长远来看,造成企业的开支加剧。宣传成本和企业的经营成本比例严重不平衡,企业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因此,开支宣传报道一定要充分考虑宣传成本,量力而行,在宣传之前必须对宣传报道产生的影响和反馈进行必要的预判,并布置针对性的相关举措。只有这样,企业的宣传报道才能收放自如,才能真正实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三是时效性原则。宣传报道是一项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如果宣传报道的稿件报送的不及时,那么很有可能就被埋汰掉。宣传报道也就无从开展。即使后续有类似报道,其相关效应也会因时效性的降低而大打折扣。因此,在宣传报道过程中,务求迅速、高效、质量高。笔者的经验就是要切实依照企业规程,在报道审核程序完备的基础上,做好宣传内容12小时或者6小时内的报道。如何实现这一点,除了新闻素材本身具有的新闻价值、宣传人员良好的文字功底外,还必须有流畅快捷的报送渠道。在这点上,就需要企业与媒体间建立常态性的工作联系机制,不能有“临时抱佛脚”,有需要的时候才报道的思想。宣传报道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能图一时之快,而要树立“风物放眼宜长远”的思想,从平常抓起,建立具有战略性目标的常态化宣传报道工作机制。四是深度性原则。除了简讯、消息之类的常规性报道外,企业要重点强化报道的深度,特别是能反映企业全局性工作和发展,这就要求宣传报道骨干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总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管理特色、技术创新、攻坚克难以及社会效应等方面好的经验和案例,并联系当前形势,站在更高的层面去审视、提炼和总结出企业的综合性新闻来。这样这样,才能强有力的树立起企业的品牌形象。有这样一句话可以总结概括加强深度性宣传的重要性,即“既要有豆腐块,也要有葱大饼;既有高峰,也有高原”。

五、宣传报道工作要注重企业商业机密的保密 宣传是一把双刃剑,宣传好了,企业获利;宣传不好,企业有难。因此,在企业对外宣传过程中,要切实按照宣传报道的有关要求,严格履行重大宣传报道领导审核工作程序。报道内容务求做到三个避免:一是避免出现敏感性的经济数据。特别是利润等与企业经济息息相关的数据。对于这一点,现在的很多企业都不太重视,其后果就是直接导致企业的经济情况被竞争对手或者别有用心的加以利用,到头来损己利人,造成被动局面。二是避免泄露企业的内部机密。特别是重大技术创新机密。确有需要的,要对有关的技术、工法和具体操作用通俗化的语言进行必要的模糊。当前,不仅是笔者所在的企业,在很多企业也都存在这种现象,如技术创新上,在宣传报道的时候,某些对细节描述的特别详细,其后果就是被竞争对手掌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受到消弱,差异化竞争无从谈起。更为严重的是某些填补国内或行业空白的创新被他人申请专利或者被国外对手利用,企业蒙受巨大损失。因此,做好保密工作是宣传工作取得成效的首要前提。三是避免过度夸张性宣传。宣传力度要本着“适度、适宜、合情、合理”的原则,避免出现过度夸张和不实报道的出现。现在很多的单位在宣传上往往有“好大喜功”的浮夸现象,无论是在相关数据上,还是反馈意义上都极力拔高,甚至无限拔高,其结果就是被人一眼看穿,宣传不成反被视为“忽悠”。因此,宣传要以事实为基础,加以一定的修饰,不能做过度、过分,让别人一眼就看出问题的报道来。

7.如何做好办公室行政事务工作 篇七

一、办公室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在个人方面: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适应工作的文化知识;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讲团结, 顾大局, 不挑拨同志关系, 不乱讲别人坏话, 办事光明正大, 不搞阴谋诡计;有艰苦奋斗精神, 不怕苦, 不怕累, 能克服各种困难;有坚强的意志, 能经得起批评和挫折的考验;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穿戴合适, 衣着整洁;仪表端庄, 体态大方。

在公务方面: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迅速、准确、细致、严密的工作作风;能同领导和同志建立良好的关系;有严格的保密意识, 能遵守保密纪律, 传阅文件不随便扩大范围, 对职责以外的问题不随便答复, 对领导批复的保密内容和没有公开的谈话, 不随便向外泄露;出外联系工作, 不能认为是领导派的钦差大臣, 任意代表领导讲话, 态度傲慢, 盛气凌人;接待外来办事的人员, 不论是上边的、下边的、认识的、不认识的, 都能一视同仁, 热情相待。

二、办公室人员的工作职责

办公室人员的工作职责, 总的说有两大项:一是办事, 二是办文。这也是办事员应具备的两种能力。

“办事”的内容包括:领导批件的承办、催办;根据领导意见, 编排领导的活动日程, 并做好活动日志;按照领导的授权, 做好协调工作;做好会议的安排和服务工作;做好来信处理和来访接待工作;做好值班工作, 并记好电话记录;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档案管理、保密管理和安全管理等。

“办文”的内容包括:文件制作, 包括撰稿、打印、校对、装订、用印、登记;文件收发, 包括收文、发文、登记;文件传递, 包括传阅、递阅;向领导提供信息, 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印发;记录、整理、印发领导的讲话等。

三、办好领导交办的事

1. 接受工作任务的“三要素”:

一是办什么事;二是什么时间完成;三是注意工作质量等。办事人员在接受领导交办任务时, 一定要把这“三要素”搞清楚, 为办好事情创造前提条件。

2. 优化办事成果的“三比较”。

办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好的结果, 排除或缩小坏的结果, 因而办事的全过程也是兴利抑弊的过程。事物有其两面性, 比较地说, 一是利, 一是弊。优化办事成果, 要进行三个方面的比较, 这就是“利利相交取于大, 利弊相交取于利, 弊弊相交取于小”。

3. 把握好办事的“三形式”。

办事可能出现三种形式:一是单一办事, 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一项工作任务;二是交叉办事, 同时受领两项工作任务或者两位领导分别赋予不同任务, 需要在同一时间或交叉时间内完成;三是穿插办事, 三项以上工作任务穿插在同一时间流程中进行。

4. 检验办事效率的“三标准”。

办事人员完成领导交办工作之后, 要进行工作效率自我检验:一是工作质量是不是达到了领导要求的条件, 有没有潜在的问题和漏洞;二是工作速度有没有超过工作时限, 有没有浪费拖延时间的情形;三是对社会和群众的影响, 办事全过程对社会、群众有没有不良影响。

5. 向领导交差的“三注意”。

工作任务全部结束, 或告一段落, 应向赋予任务的领导交差, 汇报完成任务的效果、时间, 讲明存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及对后续工作的看法等。交差时要注意三点:一是不失真;二是不吹嘘;三是不邀利。

四、办事要强化五种意识

1.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对自身和所处环境关系的认识和感受, 它是办事人员现代意识的内容之一。虽然工作具有很强的服从性、服务性特点, 但办事人员又都是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维能力的个体,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一方面受开放环境的影响, 应该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 这些办事人员多半受过较高层次的教育, 他们更应有思考的独立性。如果没有自我意识, 何言“参与政务”?又何言“管理事务”?因此, 作为一个办事人员, 应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当一面的能力, 以便在领导决策前为之提供有效的依据, 在领导决策后正确领会并执行其意图。

2. 信息意识。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 增强信息意识是办事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办事人员每天接触的各种公文、请示、报告等材料中含有大量信息, 办事人员应在对这些材料的收集、归类、处理过程中将各种信息进行严格的取舍, 把最有用的信息提供给领导。这就要求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而敏锐洞察力的形成又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办事人员丰富的知识不仅指书本上所学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而且包括对单位现状和前景的深研, 对基层工作和民意的了解, 这些都有助于办事人员对信息的发掘和掌握。

3. 超前意识。

超前意识是办事人员在领导决策之前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感受, 它受自身素质、思维方式和对情况、资料的熟悉、占有、掌握程度及信息敏感度等因素的影响。办事人员科学、准确的超前意识, 可以对领导决策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 则有可能影响领导决策的正确性。而参与意识和效率观念则是办事人员树立超前意识的前提。一是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积极主动地参与领导的工作, 不仅仅满足于为领导服务、对领导负责, 而且要时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全局性活动的一部分, 从而克服“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的消极观念。二是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和效率观念, 事事走在领导前面, 成为领导的马前卒, 这样才能掌握最新信息, 并据此对事物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推理和科学的预测、合理的评估, 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正确的超前意识一旦为领导者所接受并转化为领导意识, 将在领导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4. 创新意识。

过去对办事人员的创新意识明显重视不够, 只承担大量的收文、发文任务, 对报告、请示不提处理的初步意见, 一方面, 办事人员无形中变成了领导的通讯员、传真机和翻译员, 自然起不到“参与政务”作用, 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领导者事必躬亲, 陷入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 影响了对全局工作的准确把握。在新形势下, 要发挥办事人员的创造性, 就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大胆地让他们出点子、想办法, 分担领导的一些具体工作, 做领导名副其实的参谋和助手;领导同志也应该给办事人员以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不要仅在收发文本或文字材料上提要求, 而应给他们在其他方面提供锻炼和创新的机会。

5. 责任意识。

办事人员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的好坏, 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一个单位的作风建设。只有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 办事人员才能随时随地注意维护单位的形象和声誉, 才能做到工作认真、态度端正、处事果断, 在任何人面前、在处理任何事上, 都表现出良好的思想文化和职业道德素养, 才能真正提高办事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8.关于对如何做好行政审批工作的认识 篇八

一、办公室管理中的人事方法

通常,确定要做的工作以及如何做,是管理工作中最简单的任务,而最重要的则是管理的主观或人事。由于办公室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是有着职责的人在负责,行政管理中的共性问题,首要就是职责人的问题。因此,信任、公正、耐心和常识是对解决人事问题的基本要求。成功的办公室管理者要博得下属的尊敬,确保部门的最高工作效率,必须要有一定的个人魅力。管理者对人不能过于亲近,过于亲近往往导致过于宽厚,而过于宽厚又会导致失去尊重和信任,当然冷淡和过分严格同样也是不成功的。能使管理员成为一个领导人而不是一个工头的态度应是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这种态度才能赢得最大的合作。

二、对办公室工作进行有效计划

办公管理不当、没有计划的人经常被日常的文书工作搞得晕头转向。如果想努力使办公室有一个良好的秩序,就要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并坚持下去。办公室工作中的通病就是事必躬亲,适当的委派,把某项任务连同完成任务的权力交给别人,让别人和你一起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共同努力,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使下属得到充分锻炼。作为管理人员,一定要让别人来分担你的工作。想成为一个有效的时间管理者,就一定精通委派的艺术。

三、改善办公室时间,运筹方法

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办尽可能多的事,具体方法是对遇到的事情提出三个问题:一是能不能取消它?首先找出有哪些事根本不必做,如果有些事不做,也不会有任何影响,那么,这件事便该立刻停止。二是能不能与别的事合并?把能够合并起来的事尽量合并起来办。三是能不能代替它?用费时少的办法代替费时多的办法而同样能达到目的,自然是最佳方案了。

四、办公室工作量化管理

办公室工作的量化管理需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理和方法。衡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劳动两者的比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可以避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浪费时间的现象。定性,就是对人与事的特性进行鉴别和确定,定性分析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定量是通过一种数字符号显示人的功能特性或人的效率特性。办公室工作量化管理需进行测量与评定工作效率,对于办公室工作时间及业绩和贡献的都需要全面确定行为价值。再其次,就是掌握好动静结合的原则,具体可通过制定工作标准、制订工作定额的要求、办公室工作分类等。

五、权责相称,适当授权

授权就是把工作委托给胜任工作职责的那些人。必须授予足够的权力才能保证工作的完成,工作要出成果就必须互相了解。从上到下,权责关系必须清楚,这样才能贯彻全部职能有效进行管理,尽可能减少任务的重复和交错。办公室要想管理好,必须有适当的授权,至少给予足够的权力,使工作完成,让骨干工作人员发挥主动性,保证工作正常进行。当然,这得看被授权力和职责的人必须愿意承担义务,必须胜任所负责的工作。但不幸的是,许多管理者不会授权,因为他们不能充分理解自己的作用,或者说他们不相信下属的工作才能,以为工作非他们自己是不能做好的。管理员也有由于心理上的动机而不肯授权于人的,他们怕竟争,怕失去信誉和赏识,怕自己的短处会暴露出来。这种惧怕心理往往会导致工作不好、生产率低下,并使部门中工作人员的士气低落。

六、有效的办公室人际沟通

沟通是一种高度个人的、感情的过程。单位的办公室,如同在其中工作的个人一样,都有自己的个性。在改进沟通上,行之有效的办法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沟通者不但应关心选择合适的沟通手段,而且,要关心接受信息者的情感反应、态度和感觉。但是,除非发出信息者得到某种确认信息已被收到和内容已被准确理解,否则就不能肯定沟通已经完成。人际沟通有助于激励工作人员以尽可能有效的方式完成工作,建立办公室管理者与下属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单位面临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沟通不是一种由管理者到下属到管理者的单向通道。沟通要能有效,必须是双向的——上下于管理者与下属之间,而且在管理者和下属之间还有“便道”。在有效的双向沟通中起助手作用的是办公室管理者,他起着“连接拴”的作用,是上下沟通的主要渠道。管理者作为“连接拴”,在他的下属面前是上级,而在另一个群体,管理员要对其中层管理者负责,他是下属。作为一个“夹在中间”的人,办公室管理者必须小心地选择用于双向沟通的合适媒介,这种媒介能清楚地向接收者传输信息,而后者通过反馈,表明他们对信息内容有明确的理解并将采取预定的行动。

上一篇:猎头和候选人沟通内容下一篇:非生产物资采购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