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寓言齐己,寓言的意思,寓言赏析(精选12篇)
1.寓言,寓言齐己,寓言的意思,寓言赏析 篇一
一、寓言故事寓意现实化的教学策略
之所以称之为寓言故事,是因为其寓意。但是中国古代的很多寓言故事的寓意非常深刻,很难被幼儿理解,对幼儿不具有教育意义。因此挖掘寓言故事的教育价值,使其寓意现实化是寓言故事教学的重点。比如,《拔苗助长》原本的寓意是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然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中班幼儿来说却难以理解。因此我把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重点放在做事“不要着急”上,这对中班幼儿来说就相对简单多了。
二、寓言故事情节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有了现实化的寓意之后,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内化吸收是寓言故事的教育价值所在。比如,在寓言故事《拔苗助长》中,当幼儿了解了做事不能太着急后,我就将《拔苗助长》的故事情节进行情境迁移。在幼儿的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事情是因为着急了而做不好的。比如,穿裤子太着急了就容易把裤子前后穿反。又如,说话太着急了,说得太快了别人就听不懂。这些经常会发生在幼儿身上的着急事件会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中当幼儿着急的时候。教师不妨用“拔苗助长”暗示一下,幼儿往往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更好地发挥寓言故事的教育意义。
三、寓言故事语言原汁化的教学策略
寓言故事短小精悍的原因在于其语言的简单精炼,一件事情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是现代汉语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幼儿理解寓言故事的基础上,我们要尊重原创,让幼儿感受原汁原味的寓言故事的语言文化的优美,从而为后续自主阅读寓言故事奠定基础。比如,《掩耳盗铃》《郑人买履》等寓言故事用语对仗工整、平仄有韵。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解释这些字、词的具体含义使幼儿理解。但不要刻意修改寓言故事的名字和其中的内容。使幼儿失去接受古代优秀文化的机会。
四、寓言故事内容画面化的教学策略
寓言故事虽然精炼短小,但是画面感却往往非常丰富。很多寓言故事只要一说名字,一幅灵动的画面就会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比如寓言故事《画蛇添足》,一条有足的蛇就立刻会飞舞起来;又如寓言故事《买椟还珠》,一个精美的装着珍珠的盒子就会马上闪现在脑海里。因此。把寓言故事画面化是让幼儿理解寓言故事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当然。画面呈现的方式可以有所不同,可以用水墨画、蜡笔画以及其他画面呈现方式。画面的数量可以是单幅,也可以是多幅,以能够有效帮助幼儿理解寓言故事为宜。
2.寓言故事的成语意思 篇二
·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 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 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2.寓言故事成语有
3.成语寓言故事大全集
4.有成语的寓言故事大全
5.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
6.四个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7.出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8.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的成语
9.与寓言故事有关的成语
3.寓言故事的成语意思 篇三
·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 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 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2.寓言故事成语有
3.成语寓言故事大全集
4.有成语的寓言故事大全
5.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
6.四个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7.出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8.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的成语
9.与寓言故事有关的成语
4.耶稣的寓言 篇四
"Suppose one of you has a hundred sheep and loses one of them. Doesn't he leave the ninety-nine in the open country and go after the lost one until he finds it? And when he finds it, he joyfully puts it on his shoulders and goes home. Then he calls his friends and neighbors together and says, 'Rejoice2) with me; I have found my lost lamb.' He rejoices more of that lost sheep, than of the ninety-nine which are not lost."
迷途羔羊
“假设你们中的某个人有一百只羊,丢了一只。难道你不会把九十九只羊留在荒野而去寻找迷失的那一只,直到找到为止吗?找到后,便高兴地把它扛回家。然后召集朋友和邻居,对他们说:‘和我一起高兴吧,我找回了迷失的羔羊!‘ 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还要欢喜呢。”
读“经”心得:《圣经》故事《新约》中还有“失钱”和“浪子回头”的寓言,实际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即“浪子回头金不换,迷途知返亦豪情”。
Ten Talents3)
"Again, Heaven will be like a man going on a journey, who called his servants and entrusted4) his property5) to them. To one he gave five talents of money, to another two talents, and to another one talent, 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y. Then he went on his journey. The man who had received the five talents went at once and put his money to work and gained five more. So also, the one with the two talents gained two more. But the man who had received the one talent went off, dug a hole in the ground and hid his master's money.
"When they returned with the ten, four, one talents respectively6), to the first servant, the master said, 'Well done, good and faithful servant! You have been faithful with a few things; I will put you in charge of many things. Come and share your master's happiness!'
"To the second he said the same thing, but to the third he said: 'You wicked7), lazy servant! You should have put my money on deposit8) with the bankers, so that when I returned I would have received it back with interest9).' So the master took the talent from him and gave it to the one who had the ten talents. For everyone who has will be given more and he will have abundance10)."
典故习语1
The Lost Lamb 迷途的羔羊,(喻)迷途知返的人,对事物一无所知的人;泛指所有人,因为在基督教文化中,人人都是罪人。
e.g. He was like a lost lamb when he started. I taught him everything.
例句:刚开始的时候他像一只迷途羔羊一样,是我教会了他一切。
典故习语2
Talents/Minas 塔兰特,古义是金子或银子的重量单位,后来为货币,再后来才演变成我们熟悉的意思,即“上天赐予的能力,天分”。
e.g. There are two kinds of talents, man-made talent and God-given talent. With man-made talent you have to work very hard. With God-given talent, you just touch it up once in a while. — Pearl Bailey
例句:世上有两种天分,后天的天分和先天的天分。你要靠后天的天分努力工作,而先天的天分,你只能偶尔用一下。
——珀尔·贝利(美国歌手及艺人)
典故习语3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之
这是我们常引用的训诫,多数人认为出自《圣经》,实际并非如此。它是出自人们对《圣经》的阐释。
十个塔兰特
“同样的,上天就像一个即将踏上旅途的人,他把仆人叫来并把财产委托给他们。他给了一个人五个塔兰特的钱币,另一个人两个塔兰特,第三个人一个塔兰特,每个人的份额都根据他们各自的能力进行分发;然后继续他的旅程。得了五个塔兰特的人立刻把钱拿去投资,又挣了五个塔兰特;同样,得了两个塔兰特的人也挣了两个;而得了一个塔兰特的人却在地上挖了个洞,把主人给他的钱藏了起来。
“当他们分别带着十个、四个、一个塔兰特回来的时候,主人对第一个仆人说:‘干得不错,忠诚的好仆人!由于你对这些事表现出的忠诚,我要让你负责更多的事。来,和你的主人一起分享快乐吧!’
“对第二个仆人,他说了同样的话;但对第三个,他却说:‘你这个懒惰的恶仆!如果你把我给你的钱存到借贷人那儿,至少还能给我带回些利息。’然后主人把那个塔兰特拿走,并把它给了已经拥有十个塔兰特的人。因为已经拥有的人将会被给与更多,也就拥有更多。”
5.寓言成语故事及意思 篇五
有个南郭先生,整日游手好闲,没有什么本事。他本来对吹竽没什么研究,却也想加入齐宣王所组织的乐队。齐宣王不搞调查研究,没发现他的底细,就让他在吹竽乐队里当了一名乐师。
南郭先生在每次吹奏之时,就在大乐队里拿着竽摇头晃脑地装样子,好像很会吹竽。他就这样一天天地混日子,居然得到了很高的待遇。
齐宣王死后,其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这位齐湣王也很喜欢欣赏吹竽,但是他和父亲不同,不喜欢听人们一齐吹,而喜欢让乐师一个一个地单独给他吹奏。
南郭先生见再也混不下去了,怕轮到自己吹奏时露馅儿,招来杀身之祸,只得溜之大吉。
6.伊索寓言500字读后感赏析 篇六
农夫,多么心地善良的人,看到蛇冻僵了,就想用自己的温度温暖它。农夫,农夫,多么可怜的人,明明好心救蛇,它却恩将仇报!妈妈告诉我:“蛇是冷血动物,是不知道感恩的。可我们是人,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要学会感恩,学会为他人着想。别人对你有恩,对你好,你要学会回报他们。别人对你好,可是你自己却不懂得感恩,这是违背人最基本的道德。”是呀,老师教导我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那么,对帮助过我们的人,就更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农夫与蛇》让我明白,人与人之间要多一些真诚和信任,对于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我们应该加倍地回报;而对于那些不知悔改的坏人,我们不要有太多的同情心,不然最后反而是害了自己。我们不仅要懂知恩图报,还要有一双学会分辨是非的眼睛!
7.瓜们的寓言 篇七
丝瓜说完转向南瓜,说:“那么你呢?”
“我并没有丝瓜你那样可以俯视大地的‘高度’,所以,我今生永远无法看见你所描述的朝阳初生,日薄西山,繁星点点,更无法看见人们灵魂的干枯。因为我的藤蔓很短,果实很重,所以脆弱的茎无法支撑这果实,我无法攀爬上高高的架子。但是我贴着土。我喜欢这样的感觉,踏实。我从未觉得泥土是污秽的东西,因为大地是滋润我们的初源。没有泥土,我也就不会降生,更不会知道还有日光这样温暖得如同春风一样的东西。所以我也不愿意往上爬,我不想离开大地。”
说到这里,南瓜低下了头。
一阵大风刮来,丝瓜的藤蔓被吹落在地。当丝瓜正想以惯常的姿态俯视地瞥一眼南瓜的时候,却猛然愣住了。他已无法再俯视南瓜了,因为他和南瓜一样高了,甚至说,比南瓜还要矮一些。
——他没有了那个架子,又怎能再俯视大地呢?
没了架子,我们都一样。
(摘自《人民日报》2009年2月28日)
阅读感悟
“没了架子,我们都一样。”生活中那些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人,正是因为有了“架子”才自己看高自己。本文正是借丝瓜与南瓜的对话,告诉那些自高自傲的人,不要总是感觉自己高高在上,要放低姿态,谦逊待人。
阅读训练
1.文章写“丝瓜俯视着南瓜”,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说到这里,南瓜低下了头。”南瓜为什么会低下头呢?请结合语境说说你的理解。
3.文章结尾一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8.世界四大寓言之莱辛寓言 篇八
蓦地,在一棵菩提树宽阔的树荫下,出现了一个幽灵,惊得老人一下子愣住啦!
“我是所罗门,”幽灵语气亲切他说。“你在这儿干什么,老人家?”
“你要是所罗门,还问什么?”老人反问。“在我年轻的时候,是你自己叫我去蚂蚁那儿,看它们忙忙碌碌干活儿,学习它们勤奋和积赞东西的本领。那时怎么学的,我现在还怎么干。”
9.有趣的寓言 篇九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叶公好龙》这些寓言故事你一定不陌生吧。寓言是什么?它短小精悍,微言大义。寓言是什么?是孩子和大人都喜欢的故事……
铁皮船
拉封丹是17世纪法国知名的寓言作家。他的寓言创作的资源,有许多来自他童年时代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和观察。他人生的前三十年,几乎都是在家乡的森林水泽间度过的。从他的作品里,我们不断地看到和听到:芦苇在轻舞飞扬,橡树在轧轧作响,老鹰在空中飞旋,细腰蜂在嗡嗡歌唱……还有月光下的枞树林,映着倒影的沼泽和池塘,狐狸和田鼠出没的小路,豹子散步的山冈……还有动物们走过后留下的脚印,栗子成熟后散发的芬芳,秋日的小乡村干草的气息,猎人路过时踩动落叶的声响……
难怪大作家巴尔扎克称拉封丹为“大自然的诗人”。
神秘岛
《伊索寓言》
读了这本书,我的心里总是想着这本书里的故事,里面的人物。——黄浩钦
《中国寓言》
我读了许多遍也读不够,并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些寓言故事看着很可笑,但能告诉我们一些很深刻的道理。 ——北医附小四(4)班 刘宇昂
《克雷洛夫寓言》
克雷洛夫写的寓言诗歌倍儿优美,想象力倍儿丰富,哲理性倍儿高,我倍儿佩服他。
——济南市天桥区新苑小学 尧尧鱼
智慧树
阅读寓言首先要把握寓言中的“故事”。寓言大多分为故事和寓意两部分。首先要细读故事,弄清寓言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其次是领会寓言的寓意。阅读寓言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故事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寓言的寓意。
10.中国寓言和伊索寓言 篇十
中国古老社会历史悠久,封建社会长久,人们的想象力不够丰富,但是长于思考,通常的寓言故事都是从真实事件逐渐演化而来,是思考总结后的结果,而伊索寓言甚至所有的外国童话更偏于想象
《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大部分是拟人化的动物寓言,少部分以普通人或神为主人公。通过生动的小故事,或揭示早期人类生活状态,或隐喻抽象的道理,或暗示人类的种种秉性和品行,多维的凸显了古希腊民族本真的性格。
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对懦弱、懒惰的讽刺;对勇敢斗争的赞美。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好人,怎样辨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生活和斗争的概况、提炼和总结,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遗产。
中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又可以概括成三类。
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智慧。我国自先秦开始,就出现许多哲理性很强的寓言,形成中国古代寓言的一大特色,其中有许多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或辩证法的思想光辉。如《杞人忧天》说明天不过是积聚起来的气体,没有什么地方没有气体;地不过是土块积成的,土块塞满了四方,没有什么地方没有土地。因此,凭空怀疑天地将要崩坠的想法是毫无根据的。
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其中也有许多给人以积极的启示。《啮镞法》说明心术不正;为一己私利不惜伤害恩人是很卑鄙的。这一类故事当中也有一些消极因素,如宣扬安分守己、因果报应的陈腐观点,对于这些我们应该善于鉴别,给予必要分析和批判。 第三类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具有讽刺性意义的。
其中有些是针对时政,痛斥恶俗陋习的,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强取人衣》揭示出世上恶人的巧取豪夺和极端残忍;《猫祝鼠寿》嘲讽了伪善者的虚情假意;《争雁》斥责了那种崇尚空谈,进行毫无意义的`争辩的风气;《迂儒救火》表现出拘守封建礼教的迂腐可笑。
中国寓言
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我不信这一套。”
10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桓公不信这话。扁鹊走了以后,他对“病情正在加重”的说法深感不快。
又过了10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恶化。”桓公仍不相信。他对“病情变坏”的说法更加反感。
照旧又隔了10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鹊问原因。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至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遭来祸害。”
5天过后,桓公浑身疼痛难忍。他看到情况不妙,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派去找扁鹊的人回来后说:“扁鹊已逃往秦国去了。”桓公这时后悔莫及。他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坏事,都不能讳疾忌医,而应防微杜渐,正视问题,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决。否则,等到病入膏肓,酿成大祸之后,将会无药可救。
伊索寓言
《狐狸和樵夫》
11.有意思的寓言故事 篇十一
冬天来临,几天找不到食物,两只狐狸都饿坏了。那天终于抓到一只小山羊,于是一起高兴地吃了起来。
吃着吃着,大狐狸突然想到:“一只小山羊平时两人正够饱。这次饿了几天,小狐狸年幼照顾它理所应当,我就少吃些先让它吃饱。”于是,大狐狸把大块羊肉推给小狐狸,自己拣吃小块的。
小狐狸忙把大块羊肉推给大狐狸,说:“这么多天没吃了,你个子大食量也大,更应该要多吃些。”
“我还不太饿,你年纪小今天一定要多吃。”大狐狸忙又将大块羊肉推给小狐狸。
如此推让多次,小狐狸的多疑症又犯了:“大狐狸怎么了,几天没进食我都受不了,它哪能不饿呢?”
又一想,疑心更重了:“饿久了贸然进食太多会撑破肚皮,这常识人人皆知。大狐狸今天不敢多吃却非要让我吃一定别有用心,它肯定想撑死我好用我的肉过冬,真是包藏祸心!跟它在一起太可怕了,我得趁早离开。”
第二天一早,趁大狐狸还未醒来小狐狸不辞而别,它把家搬到遥远的地方居住,从此不再和大狐狸见面。
而大狐狸至今还弄不明白,自己如此诚心对待小狐狸,而为什么小狐狸无缘无故的就突然离开自己了呢。
12.清除幻觉的寓言 篇十二
此观者说得对,也说得不对。按照现实生活经验,的确麻雀应该全被吓跑,黄引难道会在这种常识上犯错误?这让我想起宋徽宗曾指出孔雀上土堆,往往是先举左脚,而画师都画成了先抬右脚。当然,我们可以说,无论是黄引所画的麻雀还是宋徽宗所指出的孔雀,按照寻常事物在现实中,的确有客观标准可循,但是艺术除了再现现实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存在理由?
艺术创作之谓创作,乃是一种现实的替代物,它从现实中来,却不等同于现实,它具有“他性”。艺术的创造力来自于人与对象物之间缝隙的填充和再开挖,所以它具有生命力。在此过程之中,艺术改变我们和对象世界的对等关系。即便是在最具象的绘画中,一只麻雀也不等同于现实中的麻雀,我们看到的画面只是借助于恰当地描绘麻雀本身,达到一种存在的“他性”,麻雀的存在不是借助于现实的时空存在,而是自我成像。它出现在这里也许是构图的需要,也许是氛围的营造,甚至可能是故意造成现实的荒诞性,使观者重新对画面呈现之物作新的思考。当然,我在这里重要的不是讨论黄引作品里的麻雀用得恰当与否,而是借麻雀引起我要谈到的绘画表达的“他性”。
黄引描绘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现实场景,我们之所以能准确地反映出她描绘的历史时间,是因为她画面中出现的几个特定的形象符号—“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等红色的横幅、红旗、红领巾等等,前面提到的观众,正是凭借这些显著的符号,一下指出那是他当时经历的年代。但如果只是机械照相式的重复历史图像,黄引作品的当代性并不能被呈现出来。我们可以发现历史场景中的人物在她画面中被一群一模一样的小孩取代,表情非常愉悦,就像去参加春游活动一样,有时他们也变成童话里说谎后被惩罚长出长鼻子的皮诺曹,但和童话里被吓坏的皮诺曹不一样,他们依然愉快、行事自若,仿佛撒谎被惩罚对他们来说早已是司空见惯之事,不需要慌张,也不需要承担责任,因为大家都一样, 标准答案就被置入。当人人都一样的时候,只要存在一个不一样的人,那个不一样的人的遭遇有两种:要么被同化,要么被干掉,或许还有第三种可能—抗争到底。黄引的画面并没有提示那个不存在的人,但当我们看到一模一样的人狂热地参与集体活动,遍布四周,你会渐渐产生一种莫名的焦虑感,仿佛你的个人世界被一种同一性的东西所侵占,画面的红旗就像蝗虫袭击庄稼一样,插遍人迹所至的每个空间,自在、自然、异质的空间全没有了,只有一个空荡荡的唯一的壳,而作为观者的你就变成了那个异质的不存在的人。黄引巧妙地唤起了观者的参与意识,并对麻木的现实生活以及既定历史陈规产生疑问。
我刚进大学的时候,黄引就从川美毕业了。黄引那时的画青春梦幻,用表现性的笔触来描绘诗意世界。岛子2000年到川美担任史论系的系主任,他不仅推动了川美史论系的学术之风,也把女权主义带进了学校。女性艺术家们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性别身份,开始用作品来表明对性别身份的态度,史论系的女同学也开始撰写女性艺术的文章。这段期间,黄引也尝试着做了一些有关性别话题的作品。她的观念摄影《性·别》,拍摄男女厕所空间里的涂鸦,用一种社会调查的方式,呈现性别带来的话语差异。从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对普遍性和差异性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她参加了“长征—在泸沽湖与朱迪·芝加哥对话”艺术展,结束后,黄引将朱迪·芝加哥描述为女性中的再权力者,她那硕大的野心表现在干脆修了一个房子一样的装置,将所有中国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囊括在内,称之为自己的作品。
黄引到北京后,作品发生了一些变化。她又重新回到架上,之前直接呈现那种似水流年、如梦如幻的东西在她画面中隐藏了,对历史的反思和隐喻出现在她的图像之中,但对同一性话语的质疑还是贯穿了她的创作。2009 到2010年间,黄引先后在比利时和上海做了《童话王国》、《私历史》的个展,这也是这次《作为崇高客体的信仰者》展览的来源。这一系列作品的画面收拾得非常洁净,就像儿童屋一样,用纯度较高的颜色来制造童话王国的喜悦感。正如前面所说,在这个纯净的空间里,却始终暗含着莫名的忧虑。当一模一样的小人不断在你视网膜中跳动,他们带给你的并不是小孩子的纯净世界,表情永远那么恬不知耻,恰如“泡在酒精里的陈尸”,阻止当下的、鲜活的生命个体存在。所以,小人、童话世界、历史场景并非真实的对象,这些形象和场景不是作为肉眼观察到的物质而被看穿,而是它们作为物质对象的“他在性”,使我们借助于符号媒介去主动推开了一扇门,门背后感受到的是与其乐融融的画面场景所不同的东西—对普遍性标准的怀疑,对历史的追问—由此,它对图像所呈现的同一性事物具有否定性的力量。
历史一旦发生,就永远不是个人的,历史永远不是私人的,它发生后,就会有不同的话语阐释。知识型构、成长环境、意识形态都决定了阐释的角度。对历史的阐释是以当下的价值判断为参照,历史是在当下的情境中被再现出来,客观都是相对的。艺术图像最难隐藏谎言,所谓图像不仅是视觉,而是一种观念,我们看待历史的眼光往往建立在他人的基础之上,有可能我们自己都不曾觉察。当代艺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参与了当下的文化实践。叙事仍然是艺术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叙事的方式有所调整,从脸谱化叙事向个人化叙事转换,宏大叙事向微观叙事调整。但我们很快发现,在九十年代后出现了一种机械性的对应,将个人化叙事与微观叙事等同起来。越是个人的,就越是自我的,越是私密的,就越表现了对自我话语权力的把握。事实上真是如此吗?个人的自由度这里应该被打问号。我们生活在一个看似言论自由的时代,微信每分每秒都在更新,个人的感受每分每秒也都在上面呈现。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是“到此一游式”的网络浏览,宁可看电视剧的《水浒传》也不愿意翻开文学原著来读,尤其是图像的传播,眼球的按摩术越来越深入人心,看图像关心的是图像背后的结果,成像的方式却被忽略掉。如果只注意结果,就会只关心到其内容,这也是网络图像传播的一个导向。我们每天在读图,通过图像来生成对周遭世界的看法,但是如何生成图像的方法却被忽略掉了。
如何生成图像的方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会将创作局限在符号组合之后的结果之中。比如我们在看黄引的作品,可能看到的是集体话语时期的历史,还看到了撒谎的皮诺曹,这种政治反讽的手法是典型的政治波普手法,无论怎么改换形式内容,说它是童话王国也好,说它是私历史也好,结果并没有改变。作品表现了什么,或者表达了什么,是当代艺术创作或者批评的一个常见的现象。无历史、无政治、无性别、无个人、无私密、无反讽、无本土、无国际就不是当代,当代艺术像是一个公式,只要套用上了一些当下热门的话题,就变成了当代艺术。绘画敌不过装置、敌不过行为、敌不过炫高科技的影像,当阿瑟丹托宣布绘画已经终结,艺术就开始向文化学转向,但也导致了画面本身纯粹性的丧失。过去我们画画,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兴致所至便妙手天成。但是当代艺术一旦作为一种当下的文化实践,艺术总容易被草率地认为是作品做了什么,作品的中心倾向马上被抖露出来。这是一种庸俗的社会学反映,无论是批评话语还是艺术家在创作之前都在拼命地寻找社会内容,而对艺术本身是如何通到最后的结果,其思维的流动性和差异性被遮蔽了。
黄引作品所呈现的历史观固然重要,而她怎么表达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一个一流的艺术家可以把一件老生常谈的事情变得具有个人的性情。黄引作品中的社会内容是我们早已经司空见惯,而且在艺术图像中被反复使用的资源,比如大炼钢铁、开会讲话、红领巾、红旗等等。把黄引放到中国当代绘画的上下文关系中去,我们可以发现她跟政治波普有关。如果我们反复地去谈她对历史的文化想象,对政治的反讽,作品本身被抽离,反倒成为一种对主流艺术共同体的预设。旧历史主义宏大叙事的表述就是把集体主义或者国家意识形态的预设作为叙事思路,不承认这种认识的有限性,当个人性被掩盖的同时,历史真实也被掩盖。新历史主义不是用一种对立的方式推翻旧历史主义的所有话语,而是承认认识的局限性,反映在艺术图像中,就是不再用一种符号对象、一种成像公式、一种思路或者一种角度去描述历史。黄引的这批作品之所以在运用经典符号资源和公式还能引起我们的关注,重要的是她对挣脱这种既定图像资源所作出的努力。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判断一件作品的好坏,民间话语是问“画得像不像?”正如前面提到的观者,他看到的是画与现实对应的这一方面,这种思维模式其实一直对中国的欣赏模式仍然有效。而今天变成了“像不像当代艺术?”如果只是像,那么就不是真实。通常的手法就“换一种方式”,比如写实里加点猛料:色情的、暴力的、调侃的加入进来,最后结果还是一种不加反思的滥用的结果。黄引的作品不同之处就在于她不是靠历史资源吸引我们关注,而是回到个人生存的历史和现实的语境中,她独到的舞台感,像是一帧帧的戏剧剧照,以自己的视角直击主题,给观者不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戏谑感,而是撕开温情脉脉的面纱后看到的真相所带来的心灵震颤。本雅明说:“寓言的沉思必须清除对客观世界的最后幻觉,完全用自己的手法,不是在世俗物质世界上嬉戏地而是在天堂的注视之下严肃地重新发现自身。”
在新作《崇高客体》和《夜》这两组作品里,她将之前作品里较为完整的线性叙事空间解散、打碎,场景、人物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图像可以随意组合,视觉上的不确定性使我们不再仅仅关注画面的象征内容。面对一组没有统一视觉中心、没有完整叙事的绘画,对特定历史事件的阐释便具有了流动性、多义性,从而暧昧复杂起来。从‘85新潮美术运动到90年代上半期的艺术创作,往往都遵循一种线性思维的反映论模式,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我们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当代社会问题的反应,越来越呈现一种网状的、非线性的、反秩序的、流动的特点。黄引的这两组作品开始跳离风格样式具体的能指所指的对应关系,试图从政治意识形态简单的线性对应走向一种碎片式的、断裂的,也更为复杂的当下文化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