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实施RFID技术实物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2024-06-26

公司实施RFID技术实物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共3篇)

1.公司实施RFID技术实物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篇一

国家电网公司“大营销”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在 充分总结试点工作成果,进一步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大 营销”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一、“大营销”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适应营销发展新形势,以客户和市场为中心,坚持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方向,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变革组织架构, 优化业务流程,利用 1~2年左右时间,建成 “客户导向型、业 务集约化、管理专业化、机构扁平化、管控实时化、服务协同 化”的“一型五化”大营销体系 ,建立 24小时面向客户的统一 供电服务平台,形成业务在线监控、服务实时响应的高效运作 机制,持续提升供电服务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和业务管控能力, 提高营销经营业绩和客户服务水平。

客户导向型:营销组织机构、业务流程按照细分客户群体 设计,差异化服务、市场拓展功能凸显,实现由“业务导向” 向“客户导向”转变。

业务集约化:同质性强、技术标准化程度高的业务分层向 上集约,实现业务跨区域整合、资源大范围优化配臵。

管理专业化:全网不同区域,城市、农村营销管理模式、标准制度、业务流程全面统一,实现作业规范、执行一致。

22123(4集中营销自动化系统建设及业务应用管理

省(直辖市级统一建设、推广营销自动化软件系统, 按照 标准化设计统一维护、升级业务应用软件,集中维护营销数据。3.推行“三运作”

(1推行“大中心”运作

在地市公司,全面整合现有的“三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电费管理中心、电能计量中心、城区供电分局营销业务;在县 公司,全面整合城区及农村供电所营销业务,成立“大中心” 集中运作。

(2推行城乡一体运作

将营销各专业管理要求、营销自动化系统全面延伸到直供、控股县公司,并逐步延伸到代管县公司,实行城乡营销工作同 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3推行内部协同运作

建立营销牵头,规划、建设、生产、调度分工协作, “一口 对外”的协同服务机制,统一组织实施客户业扩报装、故障抢 修、停电安排、电能质量改善等业务,并实行内部服务质量考 核评价。

(二变革组织架构 1.功能定位

按照上下协同、指挥通畅、运作高效的原则,确立公司总 部为管理决策主体,省、直辖市公司(地市公司为管理执行

25直辖市 , 营销自动化系统业务应用及稽查监控业务分析与挖掘 等集约化业务。地市公司层面, 负责城(郊区所有客户以及 所辖直供直管县公司 35千伏以上客户的营销业务。县(区公 司层面, 负责县域内 35千伏及以下客户的营销业务。

2.组织架构

依据分层功能定位, 建成公司总部“一部” ,省(直辖市 公司“一部二中心” ,地市公司“一部一中心”、县(区公司 “一中心” 的营销组织架构。

(1公司总部组织架构

设立营销部,并在中国电科院增设营销技术研究、能效测 评机构;在国网能源研究院增设营销发展研究机构。

1总部营销部:负责营销业务归口管理,营销工作关键指 标、核心业务、重要环节监控、分析和评价;负责中国电科院、国网能源研究院相关业务的统筹。具体业务划分如下: 综合业务:编制营销工作计划、投入项目计划,营销专业 培训、部门综合事务等。

市场业务:短期电力市场分析与预测、市场拓展与电力需 求侧管理示范项目推广、有序用电管理、节能服务体系建设与 能效管理、光纤到户和智能小区建设、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 接交易(以下简称“大用户直接交易”、企业自备电厂管理与 政策研究等。

营业业务:电费电价、业扩报装、用电检查管理、供用电合同、供电营业区管理、反窃电、营销同业对标,营销自动化 系统规划、建设和推广等。

计量业务:计量体系建设、计量标准管理、计量检定授权 申请、计量监督、电力行业实验室认证认可评审管理、计量装 臵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与管理等。

客户服务业务:供电服务品质管理、供电服务品牌建设、供电营业窗口规范化建设、95598客户服务、优质服务活动策划、高危及重要客户安全管理、重大活动电力保障等。

智能用电管理业务: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规划、技术研究、标准编制、建设与运营管理,客户侧分布式电源管 理、电动汽车及客户侧分布式电源等新能源项目推广等。2中国电科院:负责建立公司电能计量、电测计量、高压 计量最高标准,电能计量、电测计量、高压计量量值传递及计 量专业技术管理、技术监督和业务指导等;负责营销前沿技术、关键设备研究,营销自动化系统业务应用、稽查监控业务分析 挖掘及技术支持;负责能效管理相关业务开展及技术支持、节 能服务与能效管理技术标准规范研究、节能量测评服务等。3 国网能源研究院:负责营销战略、业务发展、市场拓展、优质服务策略以及营销政策、法规研究等。

(2省公司组织架构

设立营销部及省供电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1营销部:负责营销业务职能管理及组织实施;负责省供

28综合计划、投入项目计划编制,营销安全管理,人员培训, 营销综合分析,部门绩效考核及综合事务等职责,各省公司可 结合各自实际,分解到上述六大业务中。

2省供电服务中心:负责 95598电话及网络服务、营销自 动化系统业务应用及稽查监控业务分析与挖掘、有序用电相关 业务支撑、220千伏及以上业扩报装以及 110(66千伏供电方 案审查等省级集中业务执行。具体业务划分如下: 95598运营管理业务:95598电话及网络服务品质管理、人 员培训、知识库管理, 95598互动服务网站运营管理等。

95598客户服务业务:95598电话及网络服务需求受理、跟 踪、督办和回访等。

大客户服务业务:协助营销部开展 220千伏及以上业扩报 装供电方案审查、设计审查、竣工验收、供用电合同审核、送 电组织以及 110(66 千伏供电方案审查, 短期电力市场分析与 预测业务支撑,有序用电基础管理、方案编制及执行情况监控 等。

营销技术支持业务:协助营销部开展营销自动化系统业务 应用及稽查监控业务分析与挖掘等。

营销发展研究业务:营销政策、策略研究等。省计量中心:负责计量器具检定配送等省级集中业务执 行。具体业务划分如下: 运营管理业务:生产计划管理,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计量印证统一定制和管理,电能表、低压互感器和用电信息采 集设备的配送等。

技术管理业务:计量技术监督管理,质量体系管理,计量 装臵质量分析,贸易结算计量器具仲裁检定,计量新技术应用 和研究等。

标准量传业务:电能计量、电测计量、高压计量标准量值 传递等。

室内检定业务:电能表、低压互感器和用电信息采集设备 的检定检测、质量抽检等。

现场检验业务:重要关口电能计量装臵投运前管理及现场 检测、周期检定(轮换、故障分析与处理,地市、县公司电能 计量装臵监督抽检等。

(3直辖市公司组织架构

设立营销部及市供电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1营销部:负责营销业务职能管理及组织实施;负责市供 电服务中心、计量中心的业务管理,负责 35千伏及以上业扩报 装供电方案审批。具体业务划分与省公司营销部相同。

2市供电服务中心:负责 95598电话及网络服务、营销自 动化系统业务应用及稽查监控业务分析与挖掘、有序用电相关 业务支撑、电费账务处理、35千伏及以上业扩报装等市级集中 业务执行。具体业务划分如下: 95598客户服务业务:95598电话及网络服务需求受理、跟踪、督办和回访, 95598互动服务网站运营管理 , 95598电话及 网络服务品质管理、人员培训、知识库管理等。

电费管理业务:电费实收统一记账、对账,大用户直接交 易电费结算、跨供电单位电费清算、集团客户缴费以及各类缴 费渠道运行管理等。

市场及大客户服务业务:35千伏及以上客户业扩报装服务, 建立大客户能效服务网络,实施大客户关系管理,短期电力市 场分析与预测业务支撑,有序用电基础管理、方案编制及执行 情况监控,营销政策、策略研究等。

营销技术支持业务:协助营销部开展营销自动化系统业务 应用及稽查监控业务分析与挖掘等。市计量中心:负责计量器具检定配送等市级集中业务执 行。具体业务划分如下: 运营管理业务:生产计划管理,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 计量印证统一定制和管理,电能表、低压互感器和用电信息采 集设备的配送等。

技术管理业务:计量技术监督管理,质量体系管理,计量 装臵质量分析,贸易结算计量器具仲裁检定,计量新技术应用 和研究等。

标准量传业务:电能计量、电测计量、高压计量标准量值 传递等。室内检定业务:电能表、低压互感器和用电信息采集设备的检定检测、质量抽检等。

现场检验业务:重要关口及大客户电能计量装臵投运前管 理、装拆及现场检测、周期检定(轮换、故障分析与处理,区(县公司电能计量装臵监督抽检等。

(4省公司所属地市公司组织架构

设立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实际运营中,营销部与客户 服务中心合署。考虑 95598电话服务省级集中,在地市检修公 司应配套设立抢修类工单接受、派发、督办、反馈机构。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 负责直供区以及所辖县公司营销 职能管理,负责 35千伏供电方案审批,负责地市城(郊区客 户、所辖直供直管县公司 35千伏以上客户营销业务执行,负责 城郊农村供电所业务管理。对部分地市划县并区的区域,可设 臵客户服务分中心。具体业务划分如下:

综合管理业务:营销项目、营销分析与综合计划、安全与 培训、优质服务、营销稽查信息、营业业务、用电检查、电费 电价、电能计量、市场拓展及能效、智能用电、有序用电及自 备电厂、综合事务管理等。

稽查信息业务:城(郊区以及所辖县公司营销业务监控 和稽查,营销自动化系统业务应用,接受、派发、督办、反馈 95598下发的非抢修类工单等。

市场及大客户服务业务:城(郊 区供电营业区及自备电厂 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项目推广与市场开拓、市场调研分析、33(5直辖市公司所属区(县公司组织机构

设立客户服务中心。考虑其不承担县公司营销管理职能, 不设立营销部。考虑 95598电话服务省级集中,在区(县检 修工区应配套设立抢修类工单接受、派发、督办、反馈机构。客户服务中心 负责城(郊区客户营销业务执行(不含电 费账务处理、35千伏及以上业扩报装等市级集约业务 , 负责农 村供电所业务管理。具体业务划分如下: 综合管理业务:营销项目、营销分析与综合计划、安全与 培训、综合事务管理等。

稽查信息业务:城(郊区营销业务监控和稽查,营销自 动化系统业务应用,接受、派发、督办、反馈 95598下发的非 抢修类工单等。

市场及大客户服务业务:城(郊区供电营业区及自备电 厂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项目推广与市场开拓、市场调研 分析、有序用电方案编制与执行督查、能效管理、光纤到户与 智能小区建设运营管理;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客户侧分布式电源接入;城(郊区 10千伏客户业扩报装等。营业及电费业务:城区营业网点管理、业务受理、营业档 案管理;城区低压客户业扩报装;城区客户、城郊 10千伏及以 上客户的抄表收费、用电检查、反窃电、合同管理、高危及重 要客户安全用电服务、优质服务;城(郊区客户电费核算、发行,电价政策执行。

35营业业务:城区营业网点管理, 业务受理;接受并反馈 95598下发的非抢修类工单;辖区内 10~35千伏客户、城区低压客户 的业扩报装、合同管理等。

电费业务:辖区内电价政策执行, 10~35千伏客户、城区 低压客户抄表、收费等。

电能计量业务:辖区内 10~35千伏客户、城区低压客户、非统调电厂、内部考核电能计量装臵和用电信息采集设备的投运 前管理及装拆、周期轮换、故障处理、现场检验,故障、异常或 客户申诉计量器具的检测比对、技术分析, 二级表库管理, 通过 技术支持系统执行有序用电方案等。

用电检查及反窃电业务:辖区内 10~35千伏客户、城区低 压客户用电检查、反窃电等。

农村供电所业务 :辖区内业务受理, 低压客户业扩报装、用 电检查、反窃电、抄表收费、计量装拆、优质服务等。

(三优化业务流程

结合管理模式创新及组织架构变革,对业务省级集中、新 型业务发展、大客户差异服务、智能用电服务、用电信息采集 系统应用、城乡一体运作、协同服务机制建设等方面所涉及的 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重点优化了客户关注度高、与“三 集”及其他“四大”交互多的核心业务流程,其余业务流程另 行修订印发。

1.业扩报装方面合理优化 35千伏及以上业扩报装流程, 将各电压等级相关 环节的运作层级与其他“四大”全面对接,明确省、市、县各 相关部门业扩管理职能与职责界面,进一步健全业扩协同服务 机制;按照核心环节集约化、客户界面属地化的原则,明确业 扩流程各环节责任主体,实现业扩报装运作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的最优平衡。

2.故障抢修方面

结合 95598电话服务省级集中, 将客户故障报修由分区受理 改为全省统一受理, 建立健全故障抢修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闭 环工作机制;设立地市、县公司配电远程工作站, 进一步强化抢 修指挥、组织、协调;提高响应速度,消除分区服务差异。3.计量检定方面

将计量器具检定、资产管理由分区实施改为全省集中检定、统一配送,实行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提高检定效率和质 量,巩固计量检定授权成果。

4.电费抄核收方面

实行电费解款确认、到账确认分离,强化资金安全监控, 压缩在途时间。省公司直供直管县公司电费核算、发行、电费 账务处理等业务上收至地市公司;直辖市公司电费实收记账、对账工作由分散式改为市公司集中完成。

5.营销稽查监控方面

建设总部、省、地市三级营销稽查监控体系,依托营销信息化系统建立营销全业务、全过程实时在线监控,即时发现异 常、及时开展稽查、限时落实整改,营销工作质量持续改进的 闭环工作机制。

6.营销新型业务方面

明晰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节能服务体系、分布式电源接入、光纤到户与智能小区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 统建设及运维等新型业务的职责界面、工作流程。

2.110千伏业扩报装流程(省公司适用

414.35千伏及以上业扩报装流程(直辖市公司适用

436.电费抄核收流程(省公司

458.省市两级营销稽查监控流程

9.95598故障报修流程

471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及运维流程

13.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流程

49150代管县,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延至 2013 年完成。4.将控股县公司计量器具检定、配送业务集约至省计量中 心;代管县公司计量器具按照资产归属实施管理,具备条件的 也可集约至省计量中心。考虑个别省公司计量中心场地尚未落 实且计量配送半径较大,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延至 2013 年完成 省计量中心建设。- 152 -

2.公司实施RFID技术实物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篇二

调考题库

一、单选题(32道)

1、适应特高压大电网安全运行要求,“大检修”体系建设构建总部(C)的生产组织架构。A、“一部一公司一中心” B、“一部一公司两中心” C、“一部两公司两中心” D、“一部一公司”

2、国网运行分公司直接负责(C)千伏及以上特高压直流换流站运维。

A、±500 B、±660 C、±800 D、±1100

3、“大检修”体系建设在总部层面,国网运行分公司设立(B)的生产组织架构。A、“一部两中心” B、“三部三中心”

C、“两部两中心” D、“一部一公司”

4、“大检修”体系建设构建省公司层面(C)的生产组织架构。A、“一部两公司一中心” B、“一部一公司两中心” C、“一部一公司一中心” D、“一部一公司”

5、省公司生产组织架构中,检修公司实施(A)输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和检修专业化。A、500(330)千伏及以上 B、220(110)千伏及以上 C、220千伏及以下 D、110(66)千伏及以上

6、对承担(B)座及以上直流换流站运检任务的省公司,可在省检修公司增设直流运检管理部门,负责直流输变电设备运检管理工作。A、1 B、2 C、3 D、4

7、“大检修”体系建设整合地(市)公司变电设备技改大修和高压试验业务及相应的专业人员成立(B)。A、输电运检工区 B、检修试验工区 C、配电运检工区 D、变电运维工区

8、“大检修”体系建设构建地(市)公司层面(D)的生产组织架构。A、“一部两公司一中心” B、“一部一公司两中心” C、“一部一公司一中心” D、“一部一公司”

9、组建地(市)检修公司,实施(C)电网设备检修专业化和运维一体化。

A、500(330)千伏及以下 B、220(110)千伏及以上 C、220千伏及以下 D、110(66)千伏及以下

10、B级检修基地原则上每省设立(A)个。A、1 B、2 C、3 D、4

11、按生产业务流程及专业化要求,重组省公司生产技术部,成立运维检修部(简称运检部),直接负责省内(D)输变电设备等生产性实物资产管理。A、35千伏及以上 B、110千伏及以上 C、220千伏及以上 D、500千伏及以上

12、“大检修”体系建设在县公司层面,要构建(D)的生产组织架构。A、“一部两公司一中心”; B、“一部一公司两中心” C、“一部一公司一中心”; D、“一部一工区”

13、有条件的省公司以及直辖市公司可按照更加集约、专业、高效的要求,将(B)电网设备运检业务进一步向上集约,由省(市)检修公司直接负责。A、110千伏 B、220千伏 C、330千伏 D、500千伏

14、为提高500(33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设备的运检效率,必要时可分区设立检修分部。原则上东部地区车程在2小时以内、中西部地区车程在3小时以内的可考虑设一个分部,总数不超过(D)个。A、2 B、3 C、4 D、5

15、在公司经营区域内合理设置A级检修基地,为一定区域内的省(市)公司提供(B)变压器、断路器、GIS等设备的工厂化检修和主要备品备件集中储备等服务。A、35千伏及以上 B、110(66)千伏及以上 C、220千伏及以上 D、500(330)千伏及以上

16、利用各省公司专业检修资源、集体企业以及公司内外部设备制造、检修等资源,建设B级检修基地,为全省提供(B)隔离开关、35千伏及以下变压器的工厂化检修和主要备品备件集中储备等服务。A、35千伏及以上 B、110(66)千伏及以上 C、220千伏及以上 D、500(330)千伏及以上

17、为提高输变电设备运检效率,可将500(33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输电线路的综合检修、事故抢修、杆塔迁改、导地线更换、集中调爬等工作委托(A)承担。A、省送变电公司 B、地(市)公司 C、国网建设检修公司 D、相关制造企业

18、省检修公司内设变电检修中心,其主要职责之一是负责(D)设备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等定期校验工作。A、35千伏及以上 B、110(66)千伏及以上 C、220千伏及以上 D、500(330)千伏及以上

19、变电站变压器、断路器、GIS等主设备A、B类检修、技术改造和应急抢修工作可委托(B)承担。A、省送变电公司 B、国网建设检修公司及相关制造企业 C、地(市)公司 D、电科院

20、将原各城区供电分公司配电业务及相应的人员整合成立配电运检工区,实施城(郊)区(B)配网运维、检修、技术改造和应急抢修一体化管理。A、6千伏及以下 B、10千伏及以下 C、20千伏及以下 D、35千伏及以下

21、陕西公司是国网公司“三集五大”的(B)单位。A、试点单位; B、第一批实施单位; C、第二批实施单位;D、第三批实施单位

22、设备状态评价中心的状态信息管理室,主要负责状态监测主站系统的运维、(C)以及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用化评估。A、技术监督; B、设备状态评价; C、设备状态信息管理; D、设备专业技术分析

23、为强化电缆专业化运检,在城市电网电缆规模较大,即:(A)或电缆化率在40%以上的可增设电缆运检中心,负责各电压等级电力电缆的运检工作。

A、电缆长度500km以上; B、电缆长度400km以上; C、电缆长度300km以上; D、电缆长度200km以上;

24、国网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的思路是构建集约化、标准化、(D)体系。

A、集中化;B、扁平化;C、有序化; D、专业化

25、“大检修”体系建设需要全面梳理、修订各类生产管理标准、工作标准、(D)和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和业务有序开展。A、工作界面;B、工器具使用;C、工程预算;D、业务流程

26、地市检修公司,实施220千伏及以下电网设备的(A)、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

A、检修专业化; B、设备状态评价; C、带电作业; D、技术监督

27、在省电科院内部成立设备状态评价中心,下列哪各不属于其专业室。(B)

A、技术监督室; B、带电检测室; C、状态信息管理室; D、状态评价技术室;E、状态检测技术室

28、加强省电科院设备状态检测评价力量,成立设备状态评价中心,为设备状态管理和(B)提供技术支撑。A、生产绩效评价; B、全过程技术监督;C、设备状态评价; D、设备带电检测

29、在生产技术部基础上成立运维检修部(简称运检部),强化电网实物资产管理、设备状态检修、(D)职责。A、生产绩效评价; B、技术监督;C、设备状态评价; D、带电作业管理

30、根据业务需要,设备状态评价中心设置状态检测、状态信息管理、状态评价、技术监督等业务室。电网设备(C)不属于状态检测的任务。

A、性能抽检; B、交接试验;C、状态评价; D、诊断性试验

31、根据业务需要,设备状态评价中心设置状态检测、状态信息管理、状态评价、技术监督等业务室。(E)不属于状态评价的任务。A、设备状态评估; B、故障诊断; C、专业技术分析; D、退役设备技术鉴定; E、带电检测设备

32、(C)不属于省检修公司安全监察部的职责。A、现场作业安全管理 B、电力设施保护 C、应急抢修 D、劳动保护

二、多选题(20道)

1、“大检修”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统筹公司人力、技术、装备资源,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实施检修专业化和运维一体化,全面深化状态检修,建立按电压等级由各级检修公司(工区)承担电网设备运维检修任务的生产体系,实现(ABCD)。A、资源集约化 B、组织扁平化 C、业务专业化 D、管理精细化

2、国网建设检修公司按所辖输变电设备分布和合理半径,在(ABD)等地设置检修基地,具体负责所辖范围内输变电设备检修以及受委托输电线路的运检工作。A、北京 B、天津 C、南宁 D、冀北

3、“大检修”体系建设总部层面按业务流程优化调整生产部生产技术管理职能。根据业务流程和专业管理需要,设置(ABCDE)等职能处室。A、技术管理 B、设备管理 C、运行管理 D、直流管理

E、配电管理和综合管理

4、根据业务需要在省检修公司内设置安全监察、运维检修等职能部门(行政部门按精简高效原则合理设置),下设(AB)检修中心,承担输变电设备专业化检修任务。A、输电 B、变电 C、供电 D、配电

5、地(市)检修公司下设(ABCD)工区。A、输电运检 B、变电运维 C、配电运检 D、检修试验工区

6、B级检修基地是以各省公司为主,可与集体企业、中电装备公司或社会检修制造资源合作建设,为全省提供110(66)千伏及以上隔离开关、35千伏及以下变压器的(A、D)等服务。A、工厂化检修; B、设备轮换 ;

C、故障抢修支援; D、主要备品备件集中储备

7、“大检修”体系建设国网运行分公司的生产组织架构,内设(ABC)等业务管理部门。A、生产技术 B、技术支持 C、技术培训 D、技术监督

8、按照“大检修”业务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架构,重组和优化生产业务流程,主要业务流程如下(ABCDE)。A、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流程 B、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流程 C、技术监督管理流程 D、工程验收转资管理流程 E、设备退役处置管理流程

9、“大检修”体系建设的配套措施有(ABCD)。

A、完善体制机制,确保安全稳定 B、加强培训考核,加快人才培养 C、强化过程管控,落实保障措施 D、完善配套措施,协调有序推进

10、省检修公司内设部室有(ABCD)。A、安全监察部 B、运维检修部 C、输电检修中心 D、变电检修中心 E、检修分部

11、国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示范单位是(B、D)。A、北京;B、江苏;C、山东;D、重庆

12、“大检修”体系建设总体思路中,要适应公司和电网发展要求,按照公司“五大”体系建设总体方案,要以强化(A、B)为主线。A、生产环节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B、提高供电可靠性; C、标准化建设; D、优化调整业务流程

13、省检修公司分部分区域承担33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设备运维业务及(C、D)类检修业务。

A、A类检修业务;B、B类检修业务 C、C类检修业务;D、D类检修业务

14、省公司“大检修”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的构建,主要涵盖以下层面(A、B、C)

A、省公司层面; B、地市公司层面; C、县公司层面; D、班组建设层面

15、省检修公司本部生产业务部室有(A、E)A、安全监察部; B、基建部 ; C、输电检修中心; D、变电检修中心;E、运维检修部

16、工程验收转资管理流程中,重点对基建、技改等资本性投资项目的(A、D)主要工作进行规范,涵盖验收项目、验收标准、验收完成以及结算转资各阶段。

A、交接验收; B、设备消缺; C、设备达标投产; D、结算转资

17、在内外部运检资源利用中,除变电站及重要联络线运维、状态检测评价(A、C)电缆运维等生产核心业务外,其他运维检修业务原则上可委托系统内外满足资质要求的专业化运维检修队伍实施。A、继电保护校验; B、综合检修; C、输配电带电作业; D、辅助设施改造

18、省公司生产范畴涉及(A、B)类检修基地工作。A、B级检修基地;B、A级检修基地;C、D级检修基地;D、C级检修基地

19、国网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计划中,对中、西部(A、B、D)的省公司,利用2-3年时间完成“大检修”体系建设任务,确保“十二五”全面实现“大检修”体系建设目标。A、电网相对薄弱; B、变电站无人值班偏低; C、设备配置较低; D、运检技术力量不足

20、地市检修公司配电运检工区应集约(B、C、D)等资源,设置配网带电作业中心,集中开展配网带电作业。A、仪器;B、人员;C、装备;D、工器具

三、判断题(30道)

1、按照“做实省公司”要求,强化电网实物资产管理和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职能,在生产技术部基础上成立运维检修部(简称运检部),按业务需要和业务流程优化内部处室职能设置。(√)

2、技术监督管理流程明确了设备全寿命周期内全过程的技术监督管理工作职责,涵盖了技术监督计划制定、技术监督及技术研究三个环节。(×)

3、国网运行分公司其目前管辖的交流特高压变电站和±660千伏及以下直流换流站移交省公司属地化管理。(√)

4、按生产业务流程及专业化要求,重组省公司生产技术部,成立运维检修部。(√)

5、B级检修基地原则上每省最多设立2个。(×)

6、承担2座换流站运检任务的省检修公司,在运检部增设直流运检管理专责岗位。(×)

7、把变电站维护性检修业务和运行业务及相应的专业人员合并,成立变电运维工区,实施地(市)范围内35~110千伏变电站和城(郊)区35千伏变电站的运维一体化。(×)

8、整合省公司内相关资源,组建省检修公司,承担直流输电线路、±660千伏及以下直流换流站,以及500(330)千伏及以上交流输变电设备运维、检修和技术改造等工作,实施设备检修专业化和运维一体化。(√)

9、县域内110(66)~220千伏输变电设备由地(市)检修公司负责运检。(√)

10、将原各城区供电分公司配电业务及相应的人员整合成立配电运检工区,实施城(郊)区10千伏及以下配网运维、检修、技术改造和应急抢修一体化管理。(√)

11、在部分A级检修基地建立直流设备应急抢修服务机构,配置直流设备抢修技术服务人员,储备必需的备品备件,开展设备检修、应急抢修等技术服务。(√)

12、县公司管辖范围内农村配电网10千伏配电变压器低压桩头及以上,由县检修(建设)工区负责建设改造、运检管理工作,农村配电网0.4千伏建设改造和运检工作由农村供电所负责。(√)

13、县公司安全运检部与县检修(建设)工区合署办公,检修(建设)工区可设置生产、建设技术管理岗位。(×)

14、国网运行分公司依托向上、锦苏特高压直流工程和现有的天津和上海两个管理处,建立两个技术服务中心,为公司系统提供直流运维管理和技术支持服务,同时为将来特高压直流运维储备人才。(×)

15、杆塔防腐、绝缘子防污喷涂等专项检修可委托具有资质的电力工程队伍实施。(√)

16、输电检修中心负责组织实施跨区直流输电线路、500(330)千伏及以上交流输电线路A、B、E类专业化检修。(√)

17、北京、天津公司和冀北地区22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设备运维业务由相关省(市)检修公司负责,A、B、E类检修、技术改造和应急抢修等工作委托国网建设检修公司实施。(×)

18、设备管理负责直流换流站专业技术管理、技术监督、技术培训,制定直流设备技术标准和反事故措施。(×)

19、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流程对设备状态监/检测、信息收集、状态评价、检修策略选择和实施后再评价等环节进行规范。(√)20、在实施变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和集中监控暨调控一体化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行运维一体化。(√)

21、变压器、GIS、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设备的C、D类检修可委托工厂化检修基地承担。(×)

22、按照服务范围和检修能力,检修基地分为A级、B级、C级和D级。(×)

23、设备退役处置管理流程对设备退役、报废、处置及再利用工作过程中的主体业务流程,涵盖设备退役及处置方式申请、报废处置及设备再利用管理各阶段。(√)

24、地(市)检修公司与运检部不可合署办公,地市检修公司层面不再设置生产技术管理岗位。(×)

25、状态信息管理负责状态监测主站系统的运维、设备状态信息管理,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用化评估。(√)

26、国网建设检修公司承担北京、天津、冀北地区220千伏及以上电网输变电设备C、D类检修、技术改造和应急抢修工作。(×)

27、检修分部主要职责是负责辖区内500(33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和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巡视操作、专业巡检、电气试验、维护性检修、综合分析评价、缺陷处理和应急处置。(√)

28、国网建设检修公司内设涵盖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工程建设、专业化检修等职能的业务部室。(√)

29、对线路运维力量薄弱的省公司可整线(整段)委托省送变电公司开展500(330)千伏及以上线路的运检工作。(√)

30、为提高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设备的运检效率,必要时可分区设立检修分部。(×)

四、简答题(11道)

1、简述国网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总体思路?

答:适应公司和电网发展要求,按照公司“五大”体系建设总体方案,以强化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为主线,以生产精益化为重点,以技术管理创新为支撑,精简规范组织架构,创新生产管理方式,优化调整业务流程,统筹配置生产资源,做强做精核心运检业务,积极拓展外包检修业务,构建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的“大检修”体系。

2、简述国网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主要目标?

答:统筹公司人力、技术、装备资源,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实施检修专业化和运维一体化,全面深化状态检修,建立按电压等级由各级检修公司(工区)承担电网设备运维检修任务的生产体系,实现资源集约化、组织扁平化、业务专业化、管理精益化。利用2-3年时间,全面完成“大检修”体系建设任务,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效益,显著提高供电可靠性。

3、简述设备状态评价中心主要职责?

答:负责特高压交流、跨区直流及关键设备信息收集、状态评价和故障诊断分析,指导省(市)公司设备状态评价中心工作。开展设备专业管理、技术监督、状态检(监)测及装置入网检测评估、新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状态信息管理以及人员培训等工作。

4、简述省公司层面“一部一公司一中心”生产组织架构?

答:强化电网实物资产管理和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职能,在生产技术部基础上成立运维检修部,整合省公司内相关资源,组建省检修公司,实施设备检修专业化和运维一体化。加强省电科院设备状态检测评价力量,成立设备状态评价中心,为设备状态管理和全过程技术监督提供技术支撑。

5、简述省检修公司运维检修部主要职责?

答:负责输变电工程交接验收管理及生产准备,负责交直流输变电一、二次设备运维、状态检(监)测、状态评价、故障分析和技术监督计划实施;负责生产计划执行、检修技改项目实施以及可靠性统计、生产信息化等生产综合业务管理工作。

6、简述什么是A级检修基地?

答: A级检修基地:由省公司与国网建设检修公司、中电装备公司合作建设,或由国网建设检修公司、中电装备公司独立建设,为周边省份提供110(66)千伏及以上变压器、断路器、GIS设备工厂化检修和主要备品备件集中储备等服务。

7、简述地(市)检修公司主要职责?

答:负责地(市)范围内110-220千伏变电站、输电线路、城(郊)区35千伏及以下电网设备运行状态巡检、运行操作、维护检修、分析评价、技术改造等工作。

8、“大检修”体系建设方案中对生产核心业务是如何界定的,核心业务能否外包?

答:变电站及重要联络线运维、状态检(监)测评价、继电保护校验、输配电带电作业、电缆运维等。核心业务不得外包。

9、如何重组县公司层面生产组织架构?

答:整合直供直管县公司相关资源,成立安全运检部,组建县检修(建设)工区,构建县公司“一部一工区”的生产组织架构。

10、简述输电运检工区职责?

答:负责地(市)范围内110-220千伏和城(郊)区35千伏输电线路的运检工作,承担省检修公司委托的输电线路通道处理、线路巡视等工作。

11、什么是设备退役处置管理流程?

答:本流程规范了设备退役、报废、处置及再利用工作过程中的主体业务流程,涵盖设备退役及处置方式申请、报废处置及设备再利用管理各阶段。

五、论述题(4道)

1、论述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主要任务?

答:(1)在省公司层面,组建省检修公司,实施输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和检修专业化。按生产业务流程重组生产技术部,成立运维检修部,强化电网实物资产管理和生产环节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职能。在省电科院内设立设备状态评价中心,强化电科院的设备状态评价技术支撑职能。

(2)在地市公司层面,在生产技术部基础上成立运维检修部,强化电网实物资产管理、设备状态检修、带电作业管理职责,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科技、生产信息化、通信管理职能。重组地市公司生产组织体系,成立地市检修公司,实施110千伏及以下电网设备检修专业化和运维一体化管理。

(3)在县公司层面,整合县公司原有生技科、配电运检班组等相关资源,成立安全运检部,组建县检修(建设)工区,与安全运检部合署办公,主要负责县域内10千伏及县城区0.4千伏配电网设备专业化检修、运维一体化和电网工程建设任务。

2、“大检修”体系建设方案对生产业务外包是如何规定的? 答:除变电站及重要联络线运维、状态检(监)测评价、继电保护校验、输配电带电作业、电缆运维等生产核心业务外,其他运维检修业务原则上可委托系统内外满足资质要求的专业化运维检修队伍实施。

(1)输电运检:500(33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综合检修、事故抢修等工作可委托省送变电公司承担; 220千伏以及下输电线路综合检修、事故抢修等工作可委托具有资质的内部集体企业或社会检修施工队伍承担。

(2)变电运检:变压器、GIS、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设备的A、B类检修可委托工厂化检修基地承担;变电站构架防腐、防污喷涂、安保消防等工作,可委托具有资质的内部集体企业或社会检修施工队伍承担。

(3)配电运检:配变、柱上开关等配电设备轮换检修可委托工厂化检修基地承担;配电线路综合检修、线路切改、导线更换、低压故障抢修等工作可委托具有资质的内部集体企业或社会检修施工队伍承担。

3、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如何投身到“大检修”体系建设中。

4、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如何在“大检修”体系建设中做好准备。

3.公司实施RFID技术实物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篇三

沪农委[2010]115号

关于印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上海)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增强本市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高效生态农业,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地方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农科教发

[2008]5号)要求,结合本市农业生产实际,市农委、市财政局研究制定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上海)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上海市财政局

2010年6月7日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上海)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作用,推进本市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制定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农科教发〔2007〕12号)和《关于地方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农科教发〔2008〕5号)的总体要求,制订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上海)建设实施方案。

一、目标和原则

根据本市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和区域特色农产品布局,依托本市科研、技术推广、教育等资源,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或优势的相关产业技术体系,开展相关研究、试验示范、培训与推广、收集和提供产业相关信息等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技术与人才支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坚持以下原则:

(一)服务产业需求。按照产业发展的需要,合理配置遗传育种、栽培与养殖、病虫草害防治、土壤肥料与饲料营养、产后处理与加工、设施设备和产业经济等各个环节的各类科技资源,加强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教育、企业等研发力量的整合,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强化制度管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要从各个产业发展的整体性出发,在内容设计、任务分解、协作方式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做好系统化、制度化设计;通过基地、人才和任务相结合,建立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三)稳定资金投入。按照产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建立相对稳定的资金支持渠道,稳定资金投入。

(四)服务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延伸和补充。要积极配合、认真落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在本市的相关任务。

(五)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先选择部分农产品作为试点,探索经验,再根据试点情况,逐步扩大,分批建设。

二、任务、结构和职责

基本任务是:围绕本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集聚科技资源进行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注重技术的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直接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收集、分析农产品的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和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由创新团队、综合试验站和技术示范点三个层级构成。

针对每一个农产品,设置一个首席专家负责的创新团队。创新团队内根据农产品产业链设置若干个专业组。每个专业组设一个组长岗位。其主要职能是:开展产业技术发展中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集成,解决产业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展产业技术人员培训;收集、监测和分析产业发展动态与信息等;指导综合试验站和技术示范点的运作。

结合每一个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在主产区设立若干个综合试验站,每个综合试验站设一个试验站站长岗位。综合试验站主要依托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其主要职责是:开展产业综合集成技术的试验、示范;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服务;调查、收集生产实际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提供应急技术服务。

在本主产区内设立若干个技术示范点,示范应用综合试验站的应用成果,主要起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管理体制

市农委会同市财政局成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协调指导委员会),由产业主管部门、产业界、科技教育界代表及有关专家组成,市农委有关领导任委员会主任。

协调指导委员会主要职责是:负责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发展规划制定和计划的制定;对各创新团队、综合试验站业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估,对体系中有关人员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评估;综合评估各产业技术体系发展状况及其贡献。

协调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管理办公室,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协助负责日常工作,建立管理平台,动态监管各体系运行和管理情况。

四、运行机制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每五年为一个实施周期,实行“开放、流动、协作、竞争”的运行机制。

(一)任务确定

每五年周期开始的前一年,围绕本产业发展的五年目标,需解决的重点技术问题,由首席专家牵头组织本团队内的人员提出本产业技术体系未来五年研究和试验示范任务规划与分计划(标书),报协调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经审议后,由市农委审批下达。

(二)组织实施

创新团队根据审批下达的五年研究和试验示范任务规划与分计划(标书),制定本体系五年研究和试验示范任务分解方案(计划任务书),在考虑产品特色、区域优势与代表性、试验示范工作需要和工作基础等情况,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提出综合试验站和技术示范点的建议名单,经协调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评议通过后,首席专家、各专业组、综合试验站和技术示范点分别根据相应职责签订任务委托协议。

实施过程中,创新团队针对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立项建议,促使相关基础研究成果与体系内的研究相互衔接。综合试验站收集、分析和整理的本区域生产实际问题、技术需求信息和疫情、灾情等动态信息,必须及时反馈到创新团队,创新团队应当予以解决。

(三)考核评估

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目标考评制度。每,由首席专家根据委托协议内容指标,组织对专业组及组长、综合试验站和站长以及技术示范点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协调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协调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合同书内容指标,对创新团队和首席专家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协调指导委员会审核。根据考核结果,对未完成任务指标的,提出整改要求或进行人员调整。

每五年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考核结果分合格与不合格两种。综合考核不合格的,根据不同情况,全面或局部调整首席专家、专业组和组长、综合试验站和站长、技术示范点。

五、遴选方式

(一)创新团队

创新团队依托现有本市研究、技术推广和教育机构择优产生,不作为法人单位。依托单位必须具备较好的研发基础条件、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

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采取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经协调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产业相关主管部门、有关专家进行评选,提出候选名单,经协调指导委员会审批后确定。

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根据本产业的技术需求、各研究领域优势特点等情况,确定创新团队中各专业组、组长的候选名单报协调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由协调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评议后,报协调指导委员会审批确定。首席专家必须兼任其中一个专业组组长岗位。

专业组中岗位设置及人员聘用,由首席专家和专业组组长提名,经征求待聘人员所在单位意见后,提出名单报协调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同一专业组可由不同单位的人员组成。

(二)综合试验站和技术示范点

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和各专业组组长根据本产业农产品区域布局,考虑产品特色、区域优势与代表性和工作基础等情况,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提出综合试验站和技术示范点的建议名单,报协调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备案。

六、保障措施

(一)资金来源

对列入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计划的项目,其基本研发费和示范推广费由市财政给予补助。基本建设支出、大型仪器设备添置等由依托单位按现有渠道解决。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本市实施的内容,本市按照有关规定,在资金上给予配套支持。市科技兴农项目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倾斜。

(二)人员保障

体系中聘用人员的党政关系、人事管理、工资福利等均按原有关系不变。体系内全部岗位和人员实行五年聘任制,在被聘期间,仍可承担所在单位的岗位和职责,以及相关工作任务。依托单位要保证聘用人员的科研及试验示范时间,提供必要的研究辅助人员,为聘用人员开展业务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所有聘任人员应自觉接受体系内相关制度的管理,享受体系内相关政策,保证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生的技术成果优先交给体系及相关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部门使用。

(三)生产、科研、示范设施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应依托现有农业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设备等条件建设。

上一篇:市政-关于城市市政建设工程造价的目标控制管理下一篇:简述信号自功率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