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理财心得体会(10篇)
1.依法理财心得体会 篇一
2011年XX县财政局
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总结
2011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财政职能职责,以“依法行政、理顺规范、依法理财、制度管理”为指导思想来开展财政法规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行政许可法》及各项法律法规,强化财政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保证了各项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正确贯彻实施。现将我局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落实行政执法、依法理财责任制。
加强组织领导是确保行政执法、依法理财责任制落到实处的保证。年初我局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制定了《XX县财政局行政执法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局各科室岗位的行政执法职责,经局党组统一审定后,由局各科室负责人对照工作目标和相关责任签定,纳入综合工作目标考核,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和程序。
为了使行政执法制度化、规范化,我局还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行政执法公开制度、行政执法工作规范、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行政执法廉政建设制度、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真正做到了机构健全,责任落实,工作有制度,有安排,行为有规范,保证了各项法律法规在我局有效的贯彻落实。
二、做好财政法制规划工作,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打好基础。
由我局法规科牵头,协调相关科室,认真总结,组织材料,顺利通过市局对我县财政“五五”普法工作的检查验收,同时完成我县财政“六五”普法启动工作,对“六五”普法工作规划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了财政法制工作的主要任务、工作方法、实施步骤、组织保障等具体内容,为提高我局广大财政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构建法制财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宣传法律法规,强化依法行政意识。
学习法律法规是提高全体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的有效措施。为了使全体财政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依法办事,规范行政权力,我局多次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以《宪法》、《预算法》、《会计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采购法》、《行政许可法》为重点的各项法律法规,同时组织大家积极参加法律、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知识答题活动。除集中学习外,还引导干部结合自身业务工作,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有关政策法规,不定期的对全局干部职工学习财政法规情况进行一次综合测评考试。
四、严格执行财政法律法规,加强监督,依法理财 在我局各科室的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认真执行财政法规制度,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公正履行职责,努力做到依法行政、执行公务、依法办事,不滥用权利,公正履行职责,文明服务,规范办事程序和行政行为,增强了财政工作的透明度,在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和确定各科(室)岗位目标责任时,重点强化了财政监管工作,强化了内部制约机制,明确了各科室的工作衔接职责,提高了财政管理水平。
1、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收支两条线”等管理规定,以抓财政收入为中心,加强税收征管,加大非税收入解缴力度,努力实现土地收益,积极争取上级财政部门的支持等各项强化措施。2、2011针对“依法理财”,重点开展了几项工作,一是清理灾后减免政策执行期限后,恢复征收的相关非税收入工作程序。二是清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2011年共清理规范纳入预算内管理的非税收入2100余万元。三是严格按照税收征收计划,大力挖掘税收潜力。
3、财政支出严格按照《预算法》、《会计法》、《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等财政法律法规,对各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严格审核,精打细算,从紧安排,大力调整支出结构,压
缩一般性支出,积极调度资金,确保包括灾后重建等各项重点建设支出的需要。
4、一是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强对XX资金的监督管理。三是继续加强治理“小金库”工作。四是继续贯彻执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项目管理工作。五是及时督促整改政府投资项目自查存在的相关问题。六是开展财政专项资金检查。七是加强XX县XX区建设资金监督检查。八是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九是督促并协助相关科室开展各项专项资金检查。
五、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工作举措
从具体工作上看、我局虽然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行政性文件的清理、管理、存档等程序上还不够完善。二是在部份行政执法的程序上还需要更加规范。三是对乡镇村级财务人员的政策、业务培训还需要加强。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计划在今后的工作,立足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强化管理手段,如一是制定相应地管理办法,层层分工,责任到人,定期不定期的抽查。二是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学习对执法程序、执法案卷、执法档案管理等方面做的较好的公检法单位进行学习取经,借鉴先进经验。三是加强财政干部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对乡镇村级财务人员的法律
知识、业务技能的培训。
XX县财政局法规科
二0一二年一月
2.依法理财心得体会 篇二
关键词:依法治国,依法理财,科学管理
依法治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理财进程, 既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 也是衡量财政管理效能的重要标准, 必须贯穿于财政工作始终, 财政部门从理财思想到预算执行全过程都要依照依法理财的要求, 加强科学管理, 努力为百姓增加福祉。
一、突出财政征管, 促进财政经济有新发展
突出征管要求加强收入分析预测, 依法实施过程控制和管理, 既应收尽收, 不搞涸泽而渔。尤其是当前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复杂、不确定性多、调控难度大、增收节支矛盾十分突出等诸多不利因素, 依法加强收入征管尤为重要。针对宏观形势和我国的实际, 要确保财政收入快速稳定增长, 必须实行收入目标管理, 做到应收尽收、均衡入库, 防止财政税收出现大幅下滑和波动, 特别要跟踪研究增值税转型试点、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耕地占用税税额调整等税收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积极争取税政调整对甘肃经济的正面影响, 切实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 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和收益管理, 在依法组织收入的前提下, 千方百计壮大财政实力, 努力实现财政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二、推进财政改革, 促进理财机制有新改进
深化各项财政改革, 建立科学顺畅的财政行政运行机制, 是实现依法理财的必要条件。首先, 要依法界定和规范财政职能。科学界定财政部门的职能和权限, 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并理顺其间的关系, 科学配置职责权限, 合理界定财政供给范围, 创新财政支出管理机制, 依法强化财政监督职能。其次, 要细化预算编制, 强化基础信息和项目数据库管理, 切实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度;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规范财政收入收缴程序和财政资金拨付程序, 逐步建立起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和国库动态监控体系, 保证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规范和高效;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认真贯彻实施采购法, 提高政府采购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最大限度地节约财政资金, 依法加强政府采购监管, 切实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第三, 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财政省直管县、乡财县管改革,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理顺各级政府财政分配关系, 调动生财、聚财、理财积极性,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加强法制建设, 促进立法质量有新提高
要彻底明确财政立法范围, 围绕建设公共财政的目标,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等立法权限规定, 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法规制度体系。积极配合立法机关将预算编制、收入征管、资金分配、预算追加、财政监督、绩效评价、过错责任追究以及财政审批等纳入立法范围, 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予以科学规范。要规范财政立法程序, 建立和完善财政法制工作制度, 凡草拟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 制发规范性文件, 都要经过法定程序讨论通过, 坚决杜绝违反程序随意制发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建立和完善财政法规规章修改、废止和清理制度, 对本地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定期清理, 及时进行修改或废止, 避免违反上位法、脱离实际以及相互冲突。
四、加大财政监督, 促进财经秩序有新完善
天下大事, 不难于立法, 而难于法之必行。因此必须强化财政监督, 维护依法理财的严肃性。首先, 要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 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和要求, 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质询;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 虚心听取和接受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议案、建议、提案。其次, 要强化监察、审计、财政等专门监督, 建立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与事后检查相结合, 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 使专门监督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第三, 要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按照建设“阳光财政”的要求, 不断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 增强政府理财工作的社会透明度, 健全受理申诉、控告、检举和办理制度, 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监督举报权, 形成对政府理财的社会监督氛围。第四, 要实施理财过错责任追究, 建立健全惩戒机制。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 建立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实现理财行为的权责统一。坚持有错必纠、处罚到位、惩教结合, 不断强化依法理财的责任意识。
五、强化法制教育, 促进理财能力有提高
国与法相依, 法于人相连。人是学法、守法、执法、用法的行为主体。因此, 要结合财政五五普法, 加大财政普法规划落实力度, 根据新时期特点, 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学习培训制度、学习考核制度、学习激励制度, 开展财政基本理论、加强财政政策、具体业务知识等培训, 优化财政干部职工的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依法理财意识, 切实提高其依法理财的能力。尤其要继续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 使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规范化、长效化。同时, 要采取多种形式, 继续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提高全社会法律知识普及程度, 努力形成全社会遵纪守法和学法用法能力, 在全社会营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环境, 保障财经活动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谢旭人.为国理财, 为民服务——新华社访财政部部长谢旭人 (2009年8月27日新华网) .
[2]戴柏华.坚持统筹兼顾, 不断提高财政综合工作水平 (财政部网站) .
3.依法理财要与“实”俱进 篇三
李岷:一次性收入肯定是一减一增,一减主要所得税提标,因为我们贵州的贫困人口数量多,所以提标肯定会意味着财政收入的减少。但另一方面,我又看到了一增,因为今年贵州省基础建设加大了力度,工业化发展进一步加快,那么营业税这块今年将有所增加。总的来看基本能够和去年持平,达到20%左右的增长。
《新理财》:民生工程无疑是今年“两全”的一大焦点,今年对于贵州省财政的民生支出来说是否存在压力?
李岷:今年对于贵州财政的民生支出部分来说,最大的两块压力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120块提高到了200块,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块提高到了25块。目前这一块的资金,我省还要再继续加大筹措力度。
《新理财》:今年贵州省的财政工作会在哪些具体的方向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李岷:政府采购这一块,我认为大有可为。首先,我一直强调政府采购要依法办事,但目前《预算法》和《政府采购法》都存在很多不完善的方面,有的互相之间是打架的,所以我建议,现在的依法理财,是要与“实”俱进,从实际情况出发,要有创新思维,相反,如果死板地根据目前的规定被动地完成任务,那是不行的。第二,我觉得加强财政支出管理,非常有必要,很多支出是可以通过政府采购与预算的配合来控制的,所以我上任以后,贵州财政厅多了好几个处,像预算编程处、预算绩效评价处、资产管理处,还有一个执法大队,这样的安排主要是出于考虑到把采购、预算、资产、经费联系到一起,统一管理。
《新理财》:针对这方面,您下一步主要将如何做?
李岷:下一步首先要简化政府采购的程序,不要给服务对象添麻烦;其次是要扩大政府采购的覆盖面,根据贵州的特点,把政府应该管的管起来,像三公消费、出国经费等等,而这些都可以通过政府采购,购买服务的形式来完成,比如会议费用集中核算,现在已经做了但结算没有做,下一步应该抓起来。又比如出国经费管理,如果能够通过采购、招标来完成,那么无论是出国行程的紧凑性和实用性,还是资金使用的效果,都能够更好的完成。现在有很多出国考察团行程10天,只学习1天,这些问题很普遍。如果能把政府购买服务这一块做细,那么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新理财》:刚才贵州代表团的小组讨论上,很多代表都发言,谈到了贵州省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大力度搞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同时又要力保民生,作为财政厅长,您认为这些工程的资金是否能有保障?
4.建设法治财政推进依法理财 篇四
推进依法理财,建设法治财政,既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实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公共财政体制,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我市历来十分重视财政法制工作,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工作中也存在很多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当前我市财政法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仍需提高。突出表现为“三不”,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很多地区财政法制工作得不到领导的重视,财政法制工作者对进一步深入开展财政法制工作有畏难情绪,工作只是停留在文字把关、条文修改等方面,造成了法制工作与财政管理工作难以融合,“两张皮”现象比较突出。二是组织机构不健全。目前全市只有喀喇沁旗等五个旗县区财政局单设了法制机构,其余七个旗县区未能成立专职机构,机构不够健全,人员严重不足,经费缺乏保障,工作开展困难重重。三是推动方法不得力。有些地方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对待财政法制工作“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有些地方虽然重视宣传教育,但是多停留在标语宣传及文件下发上,难以将法制工作主动贯穿财政工作全过程,缺少对-1-
工作的统筹安排,更缺少科学的推进措施。
(二)管理力度亟待加大。随着我市财政收支规模越来越大,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及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各项改革的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重分配,轻管理”的财政管理理念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虽然我们在逐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国库及国债管理制度,推进政府采购改革、税制改革,健全非税收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断加大财政管理创新力度,但是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水平仍旧不高,与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需要我们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和依法管理水平。
(三)监督机制尚不完善。加强财政监督是实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重要环节。但是,现阶段人们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决算等其他财政管理机制比较重视,常常忽视了监督机制的完善。长期以来,因为财政监督职责定位不科学、监督理念有偏差、监督手段落后、内外协调不完善所形成的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依法维护财经秩序的职能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具体的,财政监督中存在着工作“缺位”、管理“越位”和职责“错位”的现象。同时,监督执行力也不强,“事前监督插不上,事中监督跟不上,事后监督用不上(即使有问题,也已既成事实,监督于事无补,一般只有处罚了之)。”
二、进一步完善财政法治工作的建议
(一)把握重点,建立健全财政管理制度体系。一是结合现阶段我市“两依”工作实际,明确推进我市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按照法治化、制度化、程序化、精细化和信息公开的“四化一公开”的要求,努力构建财政收入、支出、监督、绩效管理“四位一体”的财政法治体系。二是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加强对我市经济社会和财政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调研,前瞻性的为财政法制工作开展夯实基础,建立经济形势发展与财政政策创新联动机制,及时调整出台地方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引领作用和资金投入的放大效应。三是根据财政部《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试行)》和自治区的相关规定,以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为推进依法理财的主要切入点,修改现有的财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和范围,完善立项起草、合法性审查、决定、公布、有效期和清理等配套制度,避免违反上位法、脱离实际、制度“打架”和抽象行政行为违法等情况发生。
(二)突破难点,强化财政法规制度的执行与监督。一是全面落实财政执法责任制,把财政行政执法与财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财政执法与财政管理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二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对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处罚工作的激励机制和权力保障制度,赋予财政行政执法必要的刚性手段和较为具体的执法依据,提高行政执法质量。三是在抓好财政收入管理和支出管理的同时,完善财政部门的监督机制,构建一种贯穿于财政管理过程始终,同时坚持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层级监督和同级监督,党的监督和其他监督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监督主体多元化格局。
(三)夯实支点,加大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一是长远规划,加强领导。研究制定财政“六五”普法规划,切实健全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其他领导配合抓,法制机构具体抓,相关机构归口抓,全市系统共同抓”的工作格局,从人员、经费、协调等各方面提供充分保障,确保实现和完成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二是抓好协调,形成合力。建立财政普法联席会议和议事协调制度,切实加强与成员机构的沟通协调,合力推动财政普法工作。选择普法工作先进和落后的地方作为“两头”,努力提高财政普法的整体质量和效果,推动全市财政普法工作均衡开展,形成全面开花的财政普法工作格局。三是丰富手段,创新载体。依托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利用好互联网、政府门户网、财政内部信息网、组织部门干部学习网等媒体,广泛宣传财政法律法规和财政工作,加强财政干部法制教育培训,不断扩展普法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打造亮点,提高依法理财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一是
5.依法理财心得体会 篇五
珙财办„2008‟7号
珙县财政局
关于2008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的实施意见
本局各股室、直属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四川省财政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川财财发[2006]11号)全面推进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建设法治财政的要求。我局根据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珙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200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珙府办函[2008]3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财政工作实际,经研究特制定2008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的实施意见如下:
一、统一思想、强化对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依法理财是依照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管理国家财政,实现财政管理的法
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这是政府理财行为的自我革命,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依法理财有利于促进财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规范理财行为,确保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群众对政府财权的监督,促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全心全意履行为民理财的宗旨,克服官僚主义,杜绝腐败现象,切实做到执政为民; 推进依法理财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实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为民理财依法行政”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创新法制宣传工作形式,提高法制宣传工作成效,积极为财政改革发展稳定服务,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不断推进我局“三个文明”建设。推进依法理财,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忠实履行宪法和《预算法》等法律赋予的职责,以建设法治财政为核心,以深化财政改革为动力,推进财政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创新,努力实现靠人理财向靠机制理财的转变。具体应遵循如下五个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二是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把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四是把推进依法理财与深
化财政改革、转变财政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开拓创新和循序渐进相统一,既要体现改革创新精神,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分类推进;五是把坚持依法理财与提高财政工作效率统一起来,做到既严格依法办事,又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财政工作效率。
三、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工作重点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依法理财的能力。
要按照建设法治财政的要求,切实加强对财政财务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其依法理财的能力。要认真组织财政干部职工学习法律和财政法规制度,要重点学习《宪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财政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与自身工作实际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进一步健全学法培训、考试等制度,确保财政干部职工学法不得少于40学时,不断提高依法理财意识。
(二)规范理财行为和程序,建立健全约束机制。要按照效率与约束兼顾的原则,规范理财程序,健全理财行为约束机制,提高理财工作透明度,建设“阳光财政”。一是健全财政决策机制,杜绝随意决策、越权决策行为;二是健全预算编制管理制度,实现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规范运行;三是健全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实现财政资金缴拨规范、高效,切实增强预算刚性约束;四是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五是
建立财政决算规程,确保财政决算依法、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六是落实财政执法责任制,提高财政干部职工依法理财的自觉性。
(三)推进财政改革,建立健全依法理财运行机制。当前应突出抓好如下四个方面的改革:一是规范财政部门的职能和权限,逐步解决财政“越位”和“缺位”问题;二是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逐步理顺县乡政府间财政分配体制;三是全面推进以部门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和非税收入银行代收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财政制度改革,实现财政管理制度创新;四是加强内部管理,整合人力资源,构建“金财”网络平台,提高工作效率。
(四)自觉接受各方面对财政工作的监督,切实加强财政内部监督管理
一是自觉接受县人大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配合监察、审计等部门对财政实施的专门监督,依法向县人大报送预算编制、执行以及决算的相关资料,认真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和要求,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质询。自觉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和接受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议案、建议、提案。二是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增强财政工作的社会透明度,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三是完善财政内部监督制度和机制。根据依法理财的要求,健全完善执法工程程序、细化每个执法岗位的工作规程,保证执法机制高效运行。
(五)完善措施,切实加强对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的领导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依法理财工作顺利开展。依法理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贯穿在整个财政工作的始终。为确保依法理财工作顺利开展,县财政局成立依法理财领导小组,形成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机制。二是落实执法责任制,严格考核管理。定期组织以执法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各种考核,对工作中的执法过错行为,坚持避短不护短、防错不掩错,追究有关人员过错责任,以增强执法责任感。
二00八年三月二十六日
抄送:县府办、县法制办
6.依法理财心得体会 篇六
——闵集中学2011财务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2011我校认真贯彻执行中心学校关于财务管理的各种制度和规定,以工作目标为中心,深化财务改革,扎实工作,求真务实,依法理财,严格执行上级各项收费政策,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努力拓宽渠道,挖掘潜力,增收增效,厉行节约,千方百计增加学校收入,改善办学条件。2010年-2011年在中心学校正确领导下,我校财务人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依托有限资源,消除安全隐患,绿化校园,添置教学设备设施,服务好师生,优化办学环境,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为学校和谐发展、向上发展、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现将学校财务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如下汇报:
一、健全财务机构设置,加强财务制度建设
1、领导高度重视,财务机构设置齐全。学校财务工作由汪校长负总责,亲自抓,由分管后勤财务的副校长王昭禄具体抓。按中心学校要求,设置了财务办公室,配备了兼职主管会计和出纳会计,办公设备齐全,配置有办公电脑,保险柜,会计专用档案柜,且安全防护措施好。
2、加强制度建设,保证管理有章可循。学校领导一是要求财务人员定期学习有关会计的法律法规,做到有学习计划、有学习内容、有学习记载。二是健全符合学校校情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细则,并张贴上墙和存档。让财务人员做到按规办事,有章可循。
二、财务会计核算规范,主管会计监督得力
1、根据中心学校安排,结合我校实际,精心编制好学校的预算,全面真实及时提供财务会计信息,为学校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2、依法依规设置会计科目,正确核算并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应用。
3、学校小额开支实行审批制度。500元以内由校长审批,500元以上由中心学校校长审批。大额开支实行政府采购,年初做好政府采购预算,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审批、询价、确认、购买、入账。大额维修和项目工程在30万以上的要经过正规的招投标程序进行。
4、购物取得的原始凭证都是财政和税务部门认可的、正规有效的专用税务票证。取得的原始票证都注明购货日期、单位、货物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和金额,且大小写金额一致,同时都加盖了售货单位或个人印章。
5、所有取得的原始凭证都有经手人、主管校长签字和校长签字同意报销,并都注明了用途、去向。
6、会计账簿,财务报表制作规范、整洁、装订完整,定期存入学校档案。
7、学校食堂实行独立核算,学校专人负责管理,设立记账员,入库员、仓库保管员、事务长建立了出入库台帐,收支台帐,严格采购出库制度,严格开支。每月由教代会和工会清财小组对食堂账目进行全面清理,并在例会上向全体老师公布。
8、主管会计对学校的每笔经济业务开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监督,严格按有关制度执行。坚持财务的收支两条线,严格实物资产的入库手续,从源头上做好学校的财务监督工作。监督学校按期上交职工医疗保险,监督学校一切合法收入进入学校专户,以及开支严格实行校长一支笔审批制度。
三、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健全民主监督机制。
学校财务支出,均经校务会研究决定,每笔经费支出,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是集体讨论决定,如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经费开支总是先集体预算,而后严格按预算执行。特别是采购商品,都实行集体采购,都有三人以上一同前往采购,并货比三家,集体拍板,采购的东西做到货真价实,并将采购价格向老师们通报,避免了暗箱操作现象,节约了开支。
学校财务工作,长期接受群众监督,学校收支账目每月都由教代会清财小组审查,将审查结果向教代会报告,学校设有财务公开栏,定期公布财务收支情况。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很多职工代表反映:“现在学校财务工作透明度提高了,我们放心。”因为建立和完善了财务公开制度,健全了民主监督机制,杜绝违规操作现象,进一步提高了透明度,从而使有限的经费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和效益,有力的保障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得到了上级领导好评和群众的赞誉。
四、学校投入和负债情况
为了彻底消除危房,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学校近几年投入如下:
l、投资17万元,新建学生厕所。
2、投资5万元,改建教师办公楼。
3、投资10万元更换学生宿舍门窗,安装防护网。
4、投资3万元处理饭堂,实验楼楼顶漏水。
5、投资3万元拆建危墙。
6、投资8万元填土学生运动场地。
7、投资80万元新建综合楼。
8、投资32万元硬化主操场。
9、投资8万元新建排水系统。
10、投资18万元硬化学校主道路。
11、投资3万元绿化校园。
12、投资3万元安装自来水。
13、投资3万元添置体育场地及器材。
14、投资2万元改造教学楼楼梯。
15、投资30万元规范实验室建设。
以上投资合计贰佰多万元,加上“普九”未还债务80余万元,除去国拨经费和项目款,学校目前总负债近70万元。
五、今后财务工作设想
学校后勤工作尽管在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报告、内外联系等许多方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足之处也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不少。
1、我们设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强学校财务计划执行情况的控制、分析,努力加强学习财务会计核算等工作,将学校的财务工作进一步做实。
2、继续从源头上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为学校决策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3、坚持财务厉行节约的制度,按“以收定支,先收后支,收支略有盈余”的原则控制,使用好有限资金,保证学校的每一分资金都发挥最大的财务效益。
加强财务人员既当家又理财的财务意识,大力抓好勤工俭学,合理增加学校收入,进一步改善师生生活和办学条件,推动学校财务工作再上新台阶,更加有力地保障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7.依法治校心得体会 篇七
---听《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有感
昨天,我们全校教师坐在一起,聆听了徐士权教授主讲的《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会上徐教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剖析了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以十八大报告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改进工作方法和思路,切实将十八大精神与学校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发展教育事业,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更上新的台阶。
徐教授讲解如何使“依法治校”得到落实呢?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关键就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当中,落实到依法治校的每个层面当中,落实到我们每个人所从事的岗位工作当中。
第一,要明确“依法治校”对于学校而言的内涵
首先,对于学校来说,什么是“法“?我理解,“法”应该包含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学校章程、规章制度等很多方面,这就要求在学校管理当中要体现国家权力、社会权力与个人权利的平衡与制约。学校应制定属于自己就是学校的“根本大法”。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在内心反省自己的行为和习惯是不是符合学校的“根本大法”?是不是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其次,我所讲的“治”,不是“制度”的“制”,而是“治理”的“治”,就是要强调依法治理的过程,也就是要通过对权力的规范和权利的保障,实现学校各种利益主体的权力平衡。最后,我们说,依法治校的对象应该是“校”,在学校内部,我们治理的核心就是要处理好学校教育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配合、互动乃至平衡与冲突。概括起来,我们落实依法治校,“法”就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的章程制度,包括像教务处、政教处等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度,都应该是我们要遵守的“法”。“治”就是要通过依法治理,实现学校各种利益主体之间权力的平衡。依法治校就是要把这些法、这种治理方式,具体落实到处理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衡和冲突的过程当中。
第二,关于“依法治校”的落实与实施
徐教授告诉我们要全面推进落实“依法治校”,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集中精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要以学校章程为根基,形成系统全面的制度体系。章程制定的好不好,能不能按照章程办事,则是我们依法治校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是要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治理结构。我们完善学校的民主决策机制,就包括要进一步健全校务会等重要决策性会议的议事决策程序,在重大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扬民主。比如,现在,我们召开校务会,要求每次至少各邀请一位一线教师代表和民主党派人士代表列席会议,如果会上有与学生相关的议题,还要邀请学生代表参加,确保学校重要决策过程的民主性。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决策公开和决策执行效果评估制度,形成决策、执行与监督权相互制衡,保证学校管理与决策的规范、廉洁和高效。此外,我们还要及时跟踪决策的推进落实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广泛了解广大教职工对相关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监督决策执行的效果。这些都是我们充分发扬民主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学校治理结构的重要方面。
三是要健全校内民主监督机制。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议事协商,完善基层民主制度,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会等组织,进一步加大师生有序参与校院两级公共事务和民主管理监督的力度,保障师生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所以,建立完善师生员工参与校院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应该是我们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重要工作。
四是要转变管理观念,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作为教职工,我们首先都应该是文化人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素质、修养,大家的一言一行在社会上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与其他的社会群体相比,我们就更应该成为遵纪守法的表率、成为具有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的模范,为全社会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校,首先要提高广大干部和教职工依法管理、遵纪守法的能力,自觉用法律方式来解决问题,依法维护教学活动的正常秩序。同时,各部门要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把法治理念、法治方式作为管理人员治理能力考核的重要方面,把依法治校的成绩作为教师内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8.依法治校心得体会 篇八
通过参加此次教育部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法制教育专题培训学习,我个人受益匪浅,尤其是关于学校法制建设与依法办学的新理论、新观念,更是对本人和所在学校今后的工作思路有了深刻而长远的启发。
教育是一个强国之根本,而教育又是通过学校来传承和催化的。所以,一所好的学校对于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要办好一座学校,管理是关键。“法治”是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和当务之急。
XX中学一直以来倡导依法治校而且被评为“依法治校示范校”。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全面深入的学习,这是依法治校的基础,要积极维护师生的合法利益,维护学校的稳定和师生的安全,建立“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工作思想,始终把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依法育人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列入学校的工作日程,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之中,定期研究,总体部署,努力做到抓实抓严抓好。另一方面,为激励教职工有普法学习的积极性,要求工会每学期组织写心得体会,开展依法治校先进评选活动,并组织教职工参加普法知识竞赛,从而增强教职工的法制观念,为全力推行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及时做好家校工作,对于家长、学生来信访问接待建立备忘制度。每个行政办公室都公开办公电话,明确负责领导对学生家长的来访、投诉都认真做好记录,严格按程序办理,限期调查,及时作出相应处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代,推动了依法治校的工作,为了切实增强教育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福利待遇以及涉及教职工权益的其他事项,要及时向教职工公布。对于一些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制定具体的校务公开实施,在干部推荐、职称评定、教职工评优树模等重点工作中,做到了“四公开”:指标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有利的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推动依法治校的深入开展。
学校紧紧依靠着教职工办学,要把法律知识做为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把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和落实教育法律做为校长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及时发现和纠正学校的违规行为,特别是侵犯学生合法利益的违法行为,积极配合有关部
法治教育中,怎样让中学生亲身体会到他们的权利是怎样得到保障,以及他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当遵守怎样的规则,承担怎样的责任,让学生亲身体会法治的力量,这应该是最好的法治教育。
学校开设法治教育课,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接受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相关法律知识。教师要将课堂扩展,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法,宣传法。实际上,每节课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把法律渗透到每个普通的课堂中。
组织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从而提高师生的法制意识,然师生懂法、爱法、守法、护法,会拿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学校每年都可组织师生观看“预防青少年犯罪”“交通安全案例”等,让学生从真实的案例中受到启迪,吸取教训,珍爱生命。开展“我自护,我安全”法制安全宣传活动,开展一分钟演讲自己守法活动等,以此进行的教育既能教育学生,又能充分展示学生的智慧,一举两得。让法律与常规纪律相结合,提高了法制教育的实效。
9.依法从严治军心得体会 篇九
严格行政管理对部队建设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新时期里如何严格行政管理是每个带兵人所必须面对的一个共同的课题。广大官兵在部队的具体实践中已对“严是爱,松是害”形成了共识。要想提高连队建设的整体水平和广大官兵的全面素质,增强部队正规化建设,必须落实江泽民五句话的总要求,依据《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依法严格行政管理。严格行政管理关键还是要突出个“严”字。现在我就如何依法严格行政管理谈一谈的自己几点看法:
一、严要有据
严格行政管理不能盲目的“严”,必须要严之有理严之有据,缺少法规这个严格行政管理,就会变成空抓空喊,就会成为一纸空文,缺乏应有的生命力,不但对部队建设起不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反而阻碍了部队正规建设,影响了部队的正常生活。
具体来说“严要有据”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条令条例,在部队管理中以条令条例为抓部队管部队的依据,杜绝贯彻落实条令条例的随意性,不搞迁就照顾。应该说每个单位都有老干部老病号,总希望自己能跳出条令条例这个圈子,比如早出操、晚点名等一日生活制度能不参加就不参加,这势必同落实条令
条例的全员性和严肃性发生冲突。所以必须经常进行条令条例教育和训练,强化官兵履行职责的意识,保持日常工作的正规有序。
“严要有据”还要从自身严起。抓行政管理的干部自己要积极做好表率,这样腰杆才会硬,才能增强落实条令条例的权威性。在一些零散人员和个别人的管理上要敢于较真,对发生问题的人员要依照条令条例加大查处力度,防止管理松懈、作风松散、纪律松弛的现象,不搞下不为例,调动官兵的服从条令条例的自觉性。
二、严要有常
严格行政管理是一件苦事也是一件累事,但它的的确确渗透到了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当前有些单位在抓严格管理存在时紧时松的问题,上面抓的紧时就抓一抓,上面不强调时就松一松,部队管理时紧时松,从严治军在一些单位大打折扣。
大家都知道,在外场机务中队,内务卫生的标准和保持一直是一个大难题,不能不抓,但又往往因为飞行等特殊情况而抓了又丢,为此今年中队支委的共同研究决定采用每周一查,每月一总结,张榜公布,挂流动红旗的方法,这个活动一展开,就有官兵开始吹冷风,说在机务中队搞这样的事不塓一时心血
来潮,坚持不了多久的,针对这种流言和观望,中队抽调干部,战士成立了内务检查监督小组,克服了不少困难,连续坚持开展了三个月以后,官兵们认识到了支委这个活动的强大决心,流言不攻自破了,官兵们在中队的坚持,官兵们的日常比较的气氛中渐渐提高了内务的标准,也保持的很好,使这个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使中队的内务建设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严要有常”就是要落实“两个经常性工作”中的经常性管理和经常性教育。“严”格为管理部队贵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严格部队管理的大敌。经常性管理要从点滴入手,重在持久养成。经常性管理要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加强教育,培养军官和班长、骨干的管理能力,注重经常性的预测分析、经常性的检查,增强官兵自我管理能力和慎独能力。针对发生问题的苗头和倾向,加强经常性的教育。
三、严要有爱
年青战士年龄大都在20岁左右,文化层次不高,心理不成熟,自理、自立、自控能力比较差,有的还是单亲家庭,而且大多是独生子,当兵前都是家里宠着护着,没有集体生活的经历,面对部队的严格管理,有些人心里很苦闷、彷徨,不知道如何去适应,产生恋家情绪,并经常借着过生日的机会几个人
聚在一起喝酒,这样既破费,又经常发生违纪的问题,严重的无法适应部队生活,易和战友发生矛盾冲突,有的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导致精神分裂症。
针对这种现象,经支委讨论决定,中队开展了一个生日宴的活动,就是借每个月第三周周五的加餐的机会,把当月过生日的同志集合在一个大桌子上,中队食堂为他们炒几个小菜,加个餐,这样既体现了中队对他们的关心,也使大家在集体的关心与参与中渐渐体会到集体活动的融洽与浓浓的爱意,增强了官兵的团结,也为中队行政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部队是个大家庭,“严要有爱”就是要让官兵脱离小家庭的温暖来体会部队大家庭的温暖。爱兵要特别注意尊重官兵的人格和尊严,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和生活的疾苦,还要“一碗水端平”防止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作为一名管理干部首先必须作为官兵兄长,让官兵在严中体会兄长爱,使其真正明白严的内涵是对个人成长进步的关爱,才不至于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当官兵在个人成长、家庭困难、个人婚恋问题遇到困难时,一定要以过来人的姿态主动的靠上去,积极引导教育,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相结合。教育官兵互爱互敬,遇事互礼互让,在大事上讲原则,小事上讲风格,真正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
严。
四、严要有情
当前有人错误的认为严格管理就是要简单粗暴让官兵惟命是从,布臵工作也是简单的发号施令,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日久天长势必拉开官兵之间的距离,领导干部和官兵之间没有起码的战友情,就更谈不上连队干部与战士们之间的“五同”了,更不要讲“四个知道一个跟上”。
10.依法治国心得体会 篇十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
(一)团市委 滕慧阳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 月20 日至23 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并将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选择。从开国大典前夕的《共同纲领》播下法治的“种子”,到民主法制在经历曲折后的艰辛探索;从1997 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法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组数据引人注目:截至2014 年3 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42 部。68 部法律的制定或修改列入了本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规划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法引领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国家治理新常态。
2014 年5 月20 日,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挂牌成立,1 枚公章取代了过去109 枚公章的权限。“昨天上午交的材料,今天就全部拿齐了,真是太快了!”在滨海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里,来办件的张璐告诉记者。国务院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达600 多项。“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政府理念深入人心。
多轮司法体制改革,使“努力让人民群众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成为司法机关孜孜以求的庄严目标。2014 年8 月22 日,福建小伙儿念斌在被羁押多年、4 次被判死刑后,终于被宣告无罪释放。此刻,迎接他的不仅有自由的空气,还有法治国家对人权的保障、对公正的呵护。
不久前,宁夏中卫的农民王金富决定结束长达3 年的上访奔波,改为向法院提起申诉。“现在走到哪里,都说要走法律程序,找领导也没用了。”朴实的王金富说。随着《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的出台,诉讼与信访彻底分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成为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要求。
依法反腐、制度反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审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历程,反腐以治标开始,在过程中逐步制度化,通过一系列规范性的做法,最终达到治本的效果。不难看出,法治化无疑是反腐倡廉最鲜明突出的特点,其本身就是依规治党、依法治国的重大实践。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首先回答,当前我们在法治国家建设中仍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从人民网每年全国两会前夕进行的“两会调查”中可以看到,从2002 年到2014 年的13 年间,“反腐倡廉”12 次名列网民关注的“两会热点”前三名。而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司法公正、食品安全等网民关注度较高的话题无不与法治密切相关。
腐败之风令公众对公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的信任大为消减;执法不严让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有害食品事件频频上演;有法不依令“看得见的手”进退两难,“看不见的手”难以施展。过去的经验和现实的要求都表明:治理当今中国的问题,健全法制、厉行法治,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无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按下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快进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改革新的启程,是中国法治建设新的启程,是社会和谐发展新的启程,定会奏响依法治国的“最强音”,为党和国家未来的新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石。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
(二)安平县司法局局长 张毅月23 日下午,我局按照县委政法委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全局干警集中学习了省委党校社科部王卿教授的辅导讲课,通过学习,对依法治国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依法治国理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其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树立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观念。法律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任何社会都必须树立有效的权威,没有权威就没有秩序。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形态,决定了一个社会中不同的权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是由法律的本质属性决定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法律的目的和宗旨要通过执法司法来实现,法律的权威也要通过执法者的权威来体现。因为在社会上一般人心目中,执法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律的化身,代表着法律权威与尊严。如果执法机关威信扫地,司法没有权威,就难以有效树立起法律的权威。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努力。一方面,要有效克服我国社会公众中普遍存在的“法不责众”、“只要有理怎么闹都行”等不讲法制的传统观念,从严执法,对一切违法行为、包括有些自认为“有理”的违法行为严肃处理,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树立执法者的权威。另一方面,执法者要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让执法司法行为令人信服,用公正赢得权威。没有执法部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再好的法律,也难以彰显其权威性,难以起到规范人们行为,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证明,凡能做到执法如山,法制的权威与尊严就能得到较好的维护,就能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就能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法律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意志的体现,严格执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体到执行某一部法律,检验我们执法行为合法、正当与否的一项重要标准,就是执法的结果是否符合这部法律的立法宗旨。强调执法结果符合立法目的,就要强调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尤其要克服当前执法环节中存在的部门保护、地方保护、只重视单位利益和个人主义的倾向。
模范遵守法律,是政法干警的应尽责任。政法干警模范守法对于培养整个社会依法办事的观念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在普通社会公众眼里,执法者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法律的地位、权威和形象,执法者就是法律的化身。如果执法者能够自觉尊重法律,模范遵守法律,时时处处注意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就为全社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从而给社会和广大公民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带来积极影响。反之,如果执法者不尊重、不遵守法律,甚至执法犯法,带头破坏和践踏法律,那么,也同样为全社会树立了一个恶劣的典型,普通群众也会不尊重、不遵守法律,并进而产生对法律尊严的轻视和对法律权威的怀疑。因为我们是执法者,法律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如果我们自己不带头遵守法律,不去维护法律的权威,导致整个社会轻视法律,到最后,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职业也就不会被社会所尊重,也就丧失了价值和尊严。因此,每个政法干警都应当保持清醒的角色意识,始终牢记自己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克服特权思想,从我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时时自觉遵守法律,努力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
(三)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确认和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一方面,包括公民民-主权利在内的各种权利都由宪法和其他基本法律所确认和保护;另一方面,公民民-主权利也必须通过法律规定的程序规范而有序地行使,才能真正得到实现。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样一种人们向往的社会里,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保障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谐发展。
社会稳定、秩序井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没有稳定和秩序,人们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和睦共处。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其中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调整解决。在众多的社会调整措施中,法律调整最为重要。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硬性”的社会功能和规范功能。要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依靠法治作保障。
依法治国理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依法治国的含义做了界定:“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其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树立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观念。
法律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任何社会都必须树立有效的权威,没有权威就没有秩序。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形态,决定了一个社会中不同的权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是由法律的本质属性决定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法律具有规范相和确定性,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或者废止。这种法律所独有的确定性,使人们根据法律的规定可以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法律具有普遍性。它在其有效时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律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任何个人或者组织违反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特征,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崇高的权威性。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
(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与法制建设目标。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五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标志着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理论日益走向成熟,社会主义依法治国实践迈入更高阶段。
依法治国,作为一种先进的治国方略与法律文化,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国家,是以市场经济的相当发展为经济基础、以民主政治的相当完善为政治基础、以发达的权利义务观为核心的精神文明为思想文化基础的。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在资本主义社会才开始实行,但是,正如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一样,资本主义也不可能有彻底的法治。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应当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而且也应当成为真正实行依法治国的法治国家。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必然是而且应当是人类历史上全新的、最高历史类型的依法治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逐步发展与成熟,以科学的权力义务观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逐步发展,全面确立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方针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继承邓小平同志的民主法治思想,总结 古今中外治国的成功经验,反映全国人民的意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并从宪法的高度确立了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理念,这标志着党和国家治国方略的根本性转变。
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一)有法可依,这是依法治国的法律前提,也是依法治国的首要环节。有法可依不仅要求立各种各样的法,更重要的是要求所立的法是良好的法,即符合人民的利益、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精神的法。如果所立的法非常糟糕或者漏洞很多,不仅会给坏人提供为非作歹的机会,还会使好人无从依法行事。
(二)有法必依,有法必依是指一切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民都必须依法办事。这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要求:(1)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执政党作为国家的领导核心,能否做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能否依法决策和依法办事,是依法治国能否实现的关键。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行并坚持依法治国,要求执政党不去随意干预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更不能代替国家政权包办一切,而是要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严肃认真的监督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严格执法守法,保证其充分、正确、合理地行使职权。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务必加强对法律和法学知识的学习,努力增强法治意识,掌握和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本领,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用法的良好风气,为坚持依法治国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2)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是代表国家制定、执行和实施法律的专门机关和人员。它们严格依法办事,是实行并坚持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都要严格依法办事,这样才能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又为人民群众树立守法的榜样。(3)广大社会成员要依法办事。广大社会成员不但要自觉以法律为行动指南,还要善于运用法律来争取和捍卫自己的权力和自由,勇于同一切破坏法律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法律的威严。这是依法治国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是依法治国真正实现的重要标志。
(三)执法必严,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执法,难点和重点也在执法。执法必严一是讲执法要严肃,即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要本着对人民负责、忠实于法律的精神严肃认真地、一丝不苟地执行法律。二是讲执法要严格,即正确、合法、合理、公正、及时。
(四)违法必究,就是要严格追究违法犯罪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这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是法律威严的重要体现。违法不究,不但会使受到侵犯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保护和救济,使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得不到恢复,而且还会损害法律的威严,使法律失。
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依法理财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依法理财依法行政07-20
依法合规心得07-28
依法治国心得总结11-01
依法治国_心得体会07-10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个人心得感悟09-06
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依法治国心得体会07-22
理财小知识:个人投资理财入门与技巧07-04
P2P理财与传统理财有何区别?09-29
理财规划问答07-06
理财顾问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