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

2024-09-24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精选8篇)

1.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 篇一

关于加快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加快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加快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济宁市农业局李长江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安排,为掌握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对劳动力吸纳情况,找出转移中存在的制约因素,研究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措施,我们采取调查统计与典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就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的带动和影响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查的有关情况综

合如下:

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情况

调查情况表明,自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培育壮大畜禽、林果、瓜菜、优质专用粮棉油和农村劳务经济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全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在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效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深刻变化。据初步调查统计,到底,全市乡村总人口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355万人,其中,从业人员为343万人,常年性剩余劳动力资源约20万人,季节性临时剩余60万人。其中按从业结构分,从事第一产业的197万人,占从业人员的57%;从事二三产业的146万人,占43%。在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中,行政区域内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万人,行政区域外劳务输出万人,境外就业人员1926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近50亿

元。综合分析,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对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带动促进情况,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以种养业为主的现代集约型农业呈现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潜力巨大。以露地瓜菜、反季节精细瓜菜、苗木花卉、特色种植和规模养殖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把现代农业科技与传统精耕细作、精养细管相结合,呈现出对农村劳动力较强的吸纳潜力。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促进畜禽、林果、瓜菜和优质专用粮棉油等主导产业规模的迅速膨胀,把越来越多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吸纳到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上来。金乡50万亩大蒜,仅收获季节就吸收15万外来打工劳动力。二是农业产业经营已成为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经营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已成为许多地方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2200余家,其中农产品加工流

通企业810家,年销售收入280亿元,吸收本地和外地15万劳动力就业。像兖州绿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鸭饲养、苗鸭孵化、饲料供应、肉鸭宰杀、出口创汇为一体的大型肉鸭综合加工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现拥有固定资产亿元,年销售收入4亿多,该企业从基地养殖、生产经营管理到肉鸭加工、市场开拓、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吸收当地和外地不同层次技术、管理和普通工人共1900余人就业。菱花集团是一家拥有固定资产亿元、年销售收入12亿元、以玉米为主要加工原料的味精企业,仅在济宁本地就吸收3200名劳动力就业。三是农村二三产业和民营经济已成为消化吸收农村富裕劳动力的主体。近年来,农村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等农村二三产业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吸收和消化农村富裕劳动力重要载体。到底,仅全市万户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就吸收120多万劳动力就业。四是农业基础设施

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已成为农村富裕劳动力就地消化的新途径。近年来,农村道路、交通、农业设施建设以及以荒山、荒滩、荒水、陷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等各类农业综合性开发,也吸纳了一批富裕农村劳动力,并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内部消化吸收农村富裕劳动力的新途径。

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吸纳农村劳动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整分析,全市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在消化吸收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呈现出领域不断拓宽、容量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但就总体上看,通过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产业经营对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吸纳能力不够强,消化吸收的农村劳动力数量不够多、质量不够高,无论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还是与农民收入快速增加的要求都不相适应。其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劳

动力的思想观念落后。受传统陈旧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认为在农业内部从事种养业生产经营,是没有出息和没有本事的表现,主观上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低。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82%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8%。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学习、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特长的仅50%左右,有相当比例的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没有一定的技术特长。由于文化素质低下、专业技术水平差,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三是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目前就全市来讲,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农业结构调整的数量规模小,农业结构调整的质量档次低,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这些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对农村富裕劳动力的消化吸收。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小、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小、档次不高,农

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发育缓慢,造成农业产业化工水平提升不快,影响了农村富裕劳动力的消化吸收。五是农村二三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快。受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条件制约,我市农村二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与省内外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出较大差距,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不相适应。

三、深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措施

针对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内部转移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对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吸纳能力,扩大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对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吸纳的容量,通过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低水平的农业生产结构和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的全面改革创新,通过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方位开发等来挖掘农业农村内部的就业潜力。下步工作中应采取

以下对策措施:

一是以农业适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适应能力。以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创业培训等一系列提高农民素质培训为重点,切实搞好对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的科技、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特别是针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的需要,搞好订单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从业适应能力,为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二是以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为主线,深度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发展规模经济和现代集约型农业吸纳更多农村富裕劳动力。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农村五大主导产业,适应市场需求,借助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加快膨胀产业规模,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大力发展高市场占有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

值的产业和产品,通过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吸纳更多的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市场为导向,依据资源特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又为深化农业内部就业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要求农业生产应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调整过程中必然要求更多的劳力、资金、技术等资生产源要素的投入,因而会产生更多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根据加入wto后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据我市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特点加快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包括棉花、粮食、油料、畜产品、水产品以及水果、花卉等农畜产品生产业。加快农业生产从耕地密集型产品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产生更大的劳动力需求。

三是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吸纳更多农村富裕劳动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实行农产品产、供、销对接,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从而改变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渠道仅局限于农业生产部门的局面,形成农村劳动力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多部门就业的新局面。适应现代农业、市场农业发展的需要,采取力度更大、更直接的措施,特别是对市场前景好、规模大、带动辐射能力强的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在用地、用电、用水、税收、贷款、出口退税等方面,进行多方面扶持。通过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快速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吸纳更多的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

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民营经济,通过产业化和所有制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借鉴学习

经济发展地方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制定鼓励和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通过农村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优化调整,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消化吸纳更多的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

五是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通过培植农村经济新增长点吸纳更多农村富裕劳动力。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继续加大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良好机遇,通过争取上级政策支持、自身立项和制定更宽松的政策调动基层等多种途径,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吸纳更多的临时性、季节性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

2.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 篇二

1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境分析

1.1 严峻的国内外就业发展形势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深化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成为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世界经济的普遍低迷发展使得许多大型企业面对裁员选择,特别是那些大型的跨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中国同样如此,大量的农民工被解雇,就业岗位减少使得竞争愈发激烈,对于一无所有的农民工而言,自然成为世界经济衰退的牺牲品。

1.2 农村剩余劳动数量呈递增趋势

我国社会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而农村人口总量也呈现激增趋势,从而导致如今我国全国总人口突破了13亿大关,然而大部分人口却是在农村。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可知,“十二五”期间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4000万人,“十三五”期间高达3500万人,对于当前城市的发展而言,短时间内庞大的农村劳动力数量也是具有明显的压力的,且整体素养不高,在就业过程中同岗位需求不相符合,进而进一步增加了就业难度。

1.3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尖锐

由于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且大部分人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参加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因此其总体水平不符合就业需求,而作为新生代的农名工由于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因此其就业诉求就显得尤为突出,但是城市所能够提供的依旧是同农民群体内心需求相矛盾的岗位,这种双面矛盾也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一大因素。

2 导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

2.1 户籍及土地流转制度限制

由于我国地方存在着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将所有人划分为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两种,并且相对于城市户口而言,农村户口往往各方面权益处于明显的劣势,农村户口群体由于得不到法律保障从而在城市的就业与生活中步履维艰,很多城市用人单位也都标明有户籍限制,这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而言无疑是一大难题。此外,土地流转制度同样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保障直接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外出转移。

2.2 社会保障体制限制

基本的社会保障有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中享受最基本的社会权益,然而笔者发现,针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不健全,不仅类型少,而且内容不明确,必要的资金保障也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于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而言,进城务工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社会待遇,甚至会屡遭歧视与打击,必要的医疗、教育甚至失业、养老等问题都未能解决,保障体系形同虚设。

2.3 劳动力就业市场化水平低

笔者发现,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很不完善,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上也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甚至在中西部的偏远地区没有相应的劳动力市场,很多农村劳动力都是直接长途跋涉去东南沿海城市务工出卖劳动力。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没有一技之长,因此在就业分配的时候往往承担着城市脏乱差且待遇低的工种,这些都直接制约了部分劳动力的输出。

3 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良好就业的创新路径

3.1 打破制度禁锢,建立完善的城乡人资市场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乡经济均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但是城乡制度却往往成为制约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重要因素,打破制度禁锢特别是应当坚持人本主义理念,对于当前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顺利就业的土地流转制度予以革新,具体方法为:首先,那些进入城市务工的劳动力应当保留其原有土地,而不是取消享有土地的权利,或者可以通过自愿的原则,对于那些想保留农村土地的劳动力予以保留,不想保留农村土地的部分予以取消,并且所有人员均享有同等的土地转让、承包以及出租权利及义务;其次,针对于传统严苛的户籍制度应当予以放宽政策,当地政府部门应当施行人性化户籍管理体制,从而能够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农村群体及其子女提供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如受教育、住房以及保险等,以便于能够在城市安心工作与生活;最后,建立开放统一的农村劳动力市场体制也是十分必要的,以城乡相关政府部门为依托,构建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从而实现城乡劳动力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充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闲置的问题,为实现其顺利就业提供必要的信息与保障。

3.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劳动力转移

只有经济的不断发展才能够拉动地区的就业需求,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坚持秉承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推动实现产业的优化与升级,就全国范围而言,我国东南沿海以及省会城市发展迅速,而西北内陆以及偏远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依旧落后,城乡之间的差距尤为明显。因此,以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区域的经济发展成为当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关键,中西部地区要主动承接产业的梯度转移,重点发展县区经济与乡镇经济,拓宽招商引资的政策,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进驻,带来更多的劳动就业需求,特别是对于西北落后地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当前现实所需,实现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为当地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也要兼顾农村服务业以及加工产业等,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

3.3 全方位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养

由于广大农村地区对于教育工作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农村的整体受教育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并且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一技之长,仅仅是靠出卖自己有限的劳动体力。学历层次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明显较弱,且对于城市的各项规章规范并不了解,整体素养偏低,这些直接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难以寻得合适的岗位,针对于此,切实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养,培育其一技之长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依托当地政府服务部门能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的场地与平台,聘请专业技工来教授一定的技能,从而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就业。其中,职业技能培训是尤为必要的,一方面订单式的培训模式能够帮助学员快速就业,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养培训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整体素养提升,真正了解城市生活法则,才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实现就业的稳定发展。

3.4 进一步健全各项城乡就业规章体制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必将会诱发社会管理秩序问题,因此进一步健全各项城乡就业规章体制显得尤为重要。当地政府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制定相对全面的计划,对于城乡户口限制、社会保障以及住房、受教育等一系列同进城务工人员息息相关的切身权益一定要充分考虑在内,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的稳健就业与生活。同时,小城市的建设发展工作也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以及城镇化水平的重要路径,依靠大城市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包括产业结构以及管理体制方面都应予以借鉴,引导大企业健全农民工劳动保障体制包括工资制度以及社保制度等,从而使进城务工人员不仅能够享受劳动报酬,同时还能够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全面提升劳动者的生活品质与热情。

3.5 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保证就业品质

依照社会发展的专业化、信息化以及制度化的要求,强化政府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的水平与功能将有助于实现城乡劳动力的就业与发展。因此,公共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是势在必行的,一方面,城镇化的深化使得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短时间内涌入城市,他们在城市中工作与生活必要离不开就业公共服务部门的服务,其工作量必然剧增,由此构建精细化的社会公共服务就业团队与体系也是现实所需,同时对于公共服务部门的所有员工要定期进行培训,提高职业化服务技能与素养,为广大农民工提供最周到全面的服务。此外,由于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构建覆盖全国的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也将促进城乡劳动力的互动与发展,能够为乡村劳动力及时提供就业信息等,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高效就业创造条件。

3.6 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鼓励创业

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也带来一些不安全因素,多彩的城市生活也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想顺利实现进城务工,自然也离不开良好的就业环境。首先,就城乡创业政策扶持方面,应当将自主创业的农民工纳入到政策的覆盖范围之内,这样对于创业者而言将是必要的政策支持,从而为创业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农民工创业固然是好,但是很多农民工并不专业,且文化水平有限,因此在创业过程中必然需要专业化的指导与扶持,强化对于农民创业者的培训也是不可或缺的,引导创业者能够掌握必要的创业技能,认识到创业过程中潜在的机遇与风险,学会如何利用与规避,也可以为其提供创业指导、小额借贷、扶持跟踪等全方位一条龙服务,保证创业的成功;最后,资金的扶持是对于农民创业者关键的一环,大部分创业者都是被资金流所困扰,制约了创业的进程,加大对于农民创业者的资金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可采用创新的担保方式,使用农民自有的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或是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对象,从而降低融资成本,政府也要对于创业农民予以贷款补贴,保证资金流的畅通。

参考文献

[1]龚俊朋.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实现路径[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7).

[2]李慧迪.邢台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5(11).

3.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 篇三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

一、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发展影响的研究

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目前的很多研究都把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与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很多研究者更倾向于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所出现的问题与现象,而不是专注于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的影响与结果。

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都普遍坚持农村劳动力转移会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劳动力的转移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因素。宋智(2011)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从传统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既是解决“三农”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吕文静(2015)认为农民工进城就业数量逐步增多,他们对于融入城市的愿望强烈,是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也是统筹城乡、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很多研究者认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非但不会对城市的发展造成影响,而会为城市的工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从而,由于城市劳动力的增多,工业得到发展,城市的经济也会增长。

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发展影响的研究大都关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但也有少部分学者注意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李实(1997)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率、转换农业结构、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然而,在众多的讨论与研究中,有很多研究者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会对城市与农村发展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存在许多消极因素。比如,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会增加城市劳动力的失业率,与城市劳动力争抢就业的机会。同时也会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破坏城市的治安增加犯罪等问题。吴仁明(2002)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村耕地面积下降,影响农民耕地的积极性。而且随着社会的变迁,新生代农民工已取代第一代农民工。这也意味着农村在逐渐丧失青壮劳动力,不利城乡发展。

二、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性因素研究

(一)劳动力自身因素的影响

有很多学者认为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融入城市生活不是很容易。同时,劳动力文化程度低也导致他们的转移领域窄,就业空间小,只能在城市从事脏、苦、累等较为低级的劳动,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

宋智(2011)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现代化生产的技术,思想观念仍然比较保守、落后,难于接受新的经济形势,对市场先机、经济意识比较薄弱。王宁(2010)认为由于城乡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失衡和人力资本投资政策的城镇倾斜,长期以来形成了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在文化教育、技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然而也有研究者并不同意劳动力的自身文化程度是制约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重要因素。赵耀辉(1997)认为正规教育对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很小,但对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有显著的影响。

(二)政策因素的影响

在所有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因素中,政策因素的影响占很大比重,尤其是户籍制度的制约。大量研究表明,隐藏于农村户口和非农户口外衣之下的二元结构致使城市劳动力市场处于分割状态,这也加剧了农民工的社会和经济隔离。因为户籍性质的不同,同样在城市中工作,他们的机会、地位、权利已被划分开来。李培林(2003)的研究表明了制度因素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大的影响,对户籍制度等的改进,将促使农民工顺畅地进城务工。游德升(2015)认为城市中的政府人员常常把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的户籍人员捆绑在一起,只提供给具有本地户籍的居民者享用,所以农民工无法真正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主人很大因素是因为户籍制度的限制。并且在教育制度方面,城镇教育资源有的与户籍制度是紧密相关的,有一些教育机构是不接收非本地户口的孩子,如若接收农民工子女,所缴纳的费用会比城市户口所交的费用高出很多。客观上将绝大多数农民工子女拒之门外。

(三)其他因素影响

除了上述概括的几项主要影响因素外,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社会的排斥,加大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难度。张红宇(2010)课题中提出,农民工进入城镇后在很多方面会与城市原住居民产生竞争关系,城镇既得利益集团可能通过各种形式施加压力,反对给予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民工很容易被边缘化。吕文静(2014)认为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就业困难,由于人为设置城乡分割障碍,城市政府对来自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采取控制措施;公平正义、城乡一体的劳动合同制度覆盖有限,对农民工保护有限。

三、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就国外而言,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并不多,国外对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相对于国内还是比较早的。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了第一个人口流动理论——“二元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城市工业部门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路径,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结构理论”阐述了一个事实,即在发展中国家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存在着生产收入、生产率的差异。同时也证明了在二元经济结构下,由于城乡收入的差距,农村劳动力会选择离开乡村选择城市中的非农业的部门,提出了通过发展城市工业来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路径。费景汉在刘易斯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与工业两个部门应同时发展的思想,并形成了“拉尼斯—费景汉”劳动力转移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式考虑了农业生产率的增长,但是依然认为工业部门不存在失业,只要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高于农业部门,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还是会源源不断像城市转移。

四、小结

综上所述,关于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研究,很多学者的调查与研究成果还是比较突出的。国外学者的研究内容与成果,对研究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但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忽略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其他条件与存在的外在影响因素,所以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并没有起到现实的指导意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综述相关研究的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学者们在研究中会考虑到中国的社会发展的背景,从不同视角对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多数研究者还是比较倾向于经济学视角与人口学视角,而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并不是很丰富。很多学者较为关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城乡劳动资源分割及城市排斥农村劳动力致使劳动力难以市民化的现象,同时也很重视如何打破户籍制度、保障制度等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性因素的研究。这些研究丰富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认知,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也为我国制定相关政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在以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对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研究中,多数都是针对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制约等问题展开的研究。然而,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劳动力所享受的医疗、福利、所享有的社会权利是否也达到“一體化”的问题却很少被关注。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而劳动力市场资源分割,二元经济结构都逐渐被打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外衣”实现“一体化”了,而劳动力转移的“身体”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是目前相关研究领域比较薄弱的地方,也是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关注的方面。(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通讯作者:崔永军

参考文献:

[1] 张红宇.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抉择和政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1,6:4-14.

[2] 解丽娟.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分析与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2010(8):21-22.

[3] 宋智.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22-12423.

[4] 吕文静.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与政策保障[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1:018.

[5] 游德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5(14).

4.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 篇四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沈志兰

一、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意义

随着上海经济重心的东移和“浦东金三角”发展战略的构建,地处发展极的南汇正进入 跨越式发展阶段。“两港”建设,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国际医药园区等国家级、市级重大 项目的启动,及南汇区新一轮城镇规划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南汇区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45%,而南汇区到2010年的城市化水平预见 将达59%,2020年达75%,其中,海港新城将达90%。南汇目前城市化率仅为28%,与上述 目标存在巨大落差。正在建设的海港新城现有1.1万人,预见2010年将达15万人;惠南新城 现有人口13万,预见2010年将达30万;正待启动的临港工业区,按有关资料预测也将达40万 人口。然而,与此同时南汇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急剧攀升的问题日趋突出。我们认为,促 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较为现实可行的重要途径。首先,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提高南汇区城市化水平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其次,大量的农村 剩余劳动力还将融入南汇区开发建设大军,为南汇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再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确保社会稳定。为 此,我们就这—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南汇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特点

统计数据显示,至2001年末,南汇区农村人口为574273人,农村劳动力资源为398420人,使用劳动力为366056人,可见其中32364人为显性剩余劳动力。若按2001年南汇区粮食和 经济作物亩均纯收入486元测算,要达到人均2240元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则南汇区40540 0亩耕地仅能承载88130个劳力,那么在农村劳动力总量中的166749个务农劳力中,隐性剩余 劳动力78619人,达48%。如此推算,至2001年末,南汇区共有农村剩余劳动力110983人。

在这些剩余劳动力中,有8.16万人有非农就业意向。通过调查,这一群体中,36岁以 上者占52%,26~35岁者占38.5%,16~25岁者占16.5%;大专以上者占4%,高中者占10.5%,初中及以下者占85.5%;具有中级技能者占1.96%,初级技能者占25.86%,传统工(农村五匠)者占33.21%,无技能者占38.9%。

由此可见,在有非农就业意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存在着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技 能缺乏这一共性,其余3万多剩余劳动力中,这一情况就更为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 上阻碍南汇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小城镇建设缓慢,传统二元化户籍制度的束缚

小城镇建设是上海郊区农村城市化的最便捷、最有效的首选途径。南汇区小城镇建设的 外部环境和发展形势总体较好,但全区目前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要求相比,显得过于缓慢。全区城镇体系的新城、中心镇、一般集镇的规划还处在修编阶段,有些小城镇在功能布局、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影响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特别是未能达到对农村剩余 劳动力的转移的预期效应。

传统的农业、非农业二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在就学、参军、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对两 种不同身份的公民作了硬性区分。农民只能通过升学、征地等很少的通道才能转为城镇户口,大量农民无法改变身份,离开土地。资料显示:自1993年至2002年12月31日止,全区共计 办理征地农业户口“农转非”40407人,占2002年未农业人口的7%。同期,非农人口占全区 人口的28%。不少已经转向非农产业的农民仍与土地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民既不把非 农产业作为自己的长久生存保障,脆弱的农业也不可能确保农民的收入来源。

(二)非农产业吸劳能力相对下降

1、二、三产业欠发达,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产业支撑。现阶段全区二、三产业欠发达,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比较缓慢。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远远小于劳动力供应量,特别是—些 招商企业在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方面没有达到预期效应,出现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1991年,南汇区非农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251867人,占劳动力总量的73%。2001年,非农产业吸纳 农村劳动力199307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4%,下降了19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调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近年来,南汇区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进行 了优化调整,固定资产技术装备不断提高,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逐渐减少。

3、企业纷纷转制,本地劳动用工持续下降。南汇区企业转制已基本完成,在工业企业 中,股份合作、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多种投资主体的企业达664户,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 的55%。这些企业十分注意比较用工成本,在压缩用工总量的同时,更多地招录价廉外来劳 动力,以此增强对外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三)农业自身容纳能力不断削弱

1、农民赖以栖身的土地资源日益减少。据统计,近年来,全区每年减少2万亩耕地。目 前,南汇区人均耕地不足0.6亩,大批农民失去了土地。随着两港建设高峰的到来,越来越 多的土地将被用于非农建设,土地资源日益减少,有限的土地积累了过剩的劳动力。据统计,目前,全区人均耕地小于0.2亩的64个生产组中,农业人口16888人,实际可耕地面积仅 为1930亩。如三墩上塘二组,12.6亩耕地上承载着365人的农业人口。如按税费改革耕地亩 均收入为693元标准测算,12.6亩耕地的总收入为8731.8元,人均23.93元,大大低于农 村生活基本保障线,这些过剩的劳动力为了生计,急需转移。

2、产业弱势明显,效率不高,结构不尽合理。从1991年~2001年10年间,全区农业总 产值从85421万元(90年不变价,下同)增加到196149万元,增幅129%,而同期工业总产值从 529107万元增加到3387141万元,增幅540%,与工业相比,农业发展速度缓慢,其原因主要 是:一方面,农业自身效率不高,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生产力水平低下。据区农委资料,南汇区粮食作物的亩均纯收入为150元,经济作物为亩均650元,大量的农业设施、化肥投 入并未得到满意的收成,种植业边际效益逐步递减。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低 下,延伸产业吸纳能力有限。历史上有名的彭镇小绍兴三黄鸡,近年来也曾先后涌现大团桃 子、三墩甜瓜、新场矮脚青菜等,但这些生产方式从严格意义上说还是农民自发的小打小闹,其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亟待提高。据有关资料反映,发达国家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 产值比例为2∶1∶7,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加工约占总量的80%。而我们的农业产前即农药 和种子占农业产值的60%左右,而这部分利益绝大部分流向农业以外的产业。据统计,到目 前为止,全区为农业提供产前、产后服务的新经济组织80家,农业“龙头企业”总量少、规 模小、效益有限,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数量少、门类不齐,全区区级仅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4户,占比5.8%,且总体经济效益不佳。

(四)尚未形成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机制

1.政府管理机制尚未理顺。镇级机构改革后,成立镇劳动与社会保障中心,农村劳动力 的就业服务已纳入其职能范围,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管理、服务相对欠缺。

2.政府责任体系尚未建立。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指标尚未纳入镇级政府的考核 体系。这就带来了工作重心一定的偏差。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更多考虑的是招资项目金额的 大小,较少考虑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至于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就业援助等工作,在议事日 程上几乎排不上号。

3.农村劳动力市场尚未建立、健全。南汇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尚处于自发性和偶然性阶 段。全区没有面向农村劳动力的统一管理的市场体系;社区性劳动服务中心尚未向农村劳动 力开放;社会性劳务中介公司数量有限,大多处于小打小闹阶段。

四、加快城市化步伐,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南汇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令人担忧,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 民市民化的关键,是社会稳定、政局稳定的基础。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 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现阶段农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领导,把这一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当作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抓住南汇区两港建设和城市化发展 的机遇,加快解决速度。

(二)强化政府职能,建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

1、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南汇区城镇化进程,本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发展。利用小城镇的 区位优势,促进农村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 转移。

根据南府办(2002)116号文件精神,加速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民子女“农转非 ”工作,逐步改革现行的农业、非农业二元化户口管理模式,缩小城乡差别,让农民充分享 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从制度上开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通道。

2、政府推动,政策扶持。首先,要打破城乡二元用工体制。凡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享 受的优惠政策同样适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纳入全区就业和城市化整 体规划。其次,按照《上海市农村非农就业工作实施意见》和南汇区委、区政府《关于促进 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宣传、贯彻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优惠政策,优先实现每户家 庭夫妻双方有—人就业的目标。

3、转变职能,建立责任体系。要把促进农民就业的指标列入镇党政班子的目标考核体 系,且考分权要有一定比例。要确立以区劳动部门为主,其他部门配合的责任体系,形成社 会各方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各镇要加快劳动和社会保障中心的建没,作为镇级 政府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职能部门,成为区、镇两级就业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善服务功能,将促进农民就业、服务农民就业作为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责。

(三)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

发展是硬道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是发展地区经济,利用经济增量吸纳劳动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要从以下两点着手: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就业空间。要抓住南汇区大开发、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充 分发挥“两港”建设和临港综合开发区等重大项目落户的幅射效应,加大招商力度,引进一 批起点高、能级大、产业链长的重量级项目。同时做好错位发展文章,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的同时,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发展各种所有制、多元投 资主体的中小企业,做好小企业大就业文章。加大对实体性企业的招商力度,在经济增长的 同时,为农民就业提供新的空间。

2、加快城市化建设,发展第三产业。与一产、二产相比,第三产业容纳劳动能力较强,在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上,第三产业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要利用两港开发 和城市化建设的机遇,培育与港口建设相适应的物流、信息、商贸、旅游等服务产业,挖掘 与社区服务相配套的保洁、保绿、垃圾清运等非正规就业岗位,拓展吸纳农村劳动力的空间。

(四)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加强培训,提升劳动力就业素质

完善政府就业服务网络,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形成政府促进、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镇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中心要与区级就业服务机构实行信息联网、资源共享,共同成为农村劳 动力的主导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种形式的劳务中介公司,培育城乡统一、有序、开放 的劳动力市场。

要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多形式的培训体系。通过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技能、文 化教育培训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和整体素质。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推广订单式培训。

5.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 篇五

荣成市市农业局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农村人口52(39.4)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0.7万个。现有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家庭经营的15.2万个,其中,第一产业1.06万个,占现有劳动力总数的5.1%。外出务工劳动力5.4万个,其中常年外出务工1.8万个,占现有劳动力总数的8.6%。按行业分,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10.5万人,其中,种植业8.63万人,牧业0.32万人,渔业及水产加工业1.55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7.5万人,其中工业5.04万人,建筑业2.46万人。按从业时间分,常年从事第一产业的14.72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5.2万人,季节性外出务工人员2.38万人。按年龄分,35岁以下的7.89万人,36—50岁的10.46万人,51—59岁的3.95万人。全市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8.9万人,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37万人,占剩余劳动力的26.6%。镇办企业223个,村办企业519个,其中,镇办企业劳动力3.6万个,联办渔业公司劳动力1.7万个;劳动力*个。(2003.3.28)三年来,全市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8000多人,截止2003年底,全市通过二、三产业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已达11.8万人,占从业人数的44%。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通过外派劳务输出加快劳动力转移情况

近年来,我市累计对外输出劳务人数在5000人以上,年期末在外人数为1000人左右,其中外商独资企业每年以技术培训的形式派出人员约200人。主要做法:一是主动出击。市领导在对外交往中,通过各 1

种渠道,利用平行和交叉的关系主动与外方用工企业客商和组合(中小企业联合会协会)取得联系,加强沟通,促进外派劳务输出。二是突出服务。一方面抓好对在荣投资外商的服务。通过优化环境资源配置,加大外商投资荣成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抓好劳务输出服务。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部门,在日韩等主要外派劳务输出国设立专门办事机构,扩大业务往来。此外,为提高本地外派人员素质,提高研修生整体知名度,在外派人员出境前,由指定劳务输出公司对其外派出国人员集中进行3个月的语言强化培训,以高素质、高质量的劳务输出队伍满足外方劳务市场需要。近年来,我市外派劳务输出领域已涵盖到水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加工、电子、建筑等行业,输出国家和地区已扩展到新加坡、中东、欧洲、北美及太平洋岛国,遍布五大洲。外派研修生平均在外工作时间为1年半,年纯收入在1万美元以上,仅劳务输出一项年可为我市增加外汇收入1500万美元。

(二)通过外商投资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情况

近年来我市每年审批外商投资企业120多家,每年实际开工企业60余家,按每个开工企业吸收劳动力200人计算,全市每年可新增就业岗位1万余个。主要做法:一是加快骨干企业培植。通过重点培植一批外商投资骨干龙头企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为产业工人,拓宽农村现有富余人员就业渠道。如位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双太电子、裕罗电器、飞尔可等外商企业,每个企业平均用工人数在200人左右,这样一来不但有效缓解了我市农业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压力,而且还吸引了大批河南、山西和我省西部地区的外来民工就业。二是加快现有企业转型。随着近海捕捞资源的日益衰竭,加快渔业企业转型转轨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大势所趋。市里明确提出了

“大、名、深”海洋渔业战略,力促渔业经济由传统捕捞型向近海养殖加工型转轨。并抓住我市石材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发展石材加工业,目前我市以水产品加工业、石材加工和韩资电子产业为主导的三大产业投资比重为4:2:4,并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三是提速行政效能。市里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国家上级政策允许范围内制订和出台鼓励招商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为外商提供优质高效的行政服务。如在外商投资开发区实行“三通一平”及时配齐配套硬件设施,设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推行一个窗口办理、一站式服务,为外商投资打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在劳动力转移方面港西镇做的较为成功。该镇现有外商投资企业34家,其中韩商独资企业32家,投资领域以电子和食品加工为主,是远近闻名的外商独资镇。在吸引外商投资工作中,该镇委、镇政府充当主角多方联络亲情招商,以商招商,政府各部门树立超前服务意识,为外商投资置业配齐水、电等基础设施,为企业产品出口提供一切便利。该镇外资企业80%以上为以电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吸收从业人员6000多人,其中本地劳动力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一。

(三)通过落实政策加快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情况

一是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劳动力转移。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通过严格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政策,取消农村外出务工就业户口限制,及时为农民工办理招工就业手续及相关就业保险,加大就业岗前培训力度,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每年通过劳动就业部门办理就业手续等正常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为2000多人,占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的26.2%。二是土地流转带动劳动力转移。近年来,以社会各界和工商资本为主体参与农村土地流转

投资开发农业,已成为加快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推动力量。农户自发流转是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其中以土地租赁方式流转呈上升势头,农户通过有组织地成方成片地租赁承包地,从事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截止2003年底,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为1.8万亩,占农户承包耕地面积的3.1%。其中,农户自发流转土地面积11485亩,占流转总面积的64%;村集体组织流转土地面积6342亩,占流转总面积的36%。在投资主体方面,国内工商企业租赁土地4809亩,城镇居民租赁土地4789亩,外商租赁农村土地从事种养经营530亩,其余为农户间分散流转。全市因出让土地经营权转而外出务工或者变为产业工人的农户近1.1万人。

例如:夏庄镇江林庄村31户农民于2000年春将58亩承包地出租,承租人与农户签订了20年的租赁合同,每亩租金400元。租地者建了21个蔬菜大棚,吸纳该村常年劳动力20多个,并季节性地使用该村闲散劳动力。据调查,仅此一项该村的男女劳力每年可获得8—10万元劳务收入,人均增收4000多元;并由此带动本村5户农民新建6个大棚,从事蔬菜和蘑菇种养。大棚蔬菜每年亩收入4000—5000元,养蘑菇每年亩收入8000—10000元。

泰祥食品有限公司在崖头镇宁家村为中心的3个村,一期工程租赁土地500亩,由市农业局协助进行土地规划,实行标准化种植,并由此带动周边农户3000多人成为产业工人,年可增加农户收入500元。

6.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 篇六

一、社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农民工就业技能竞争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国务院一份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在9000多万跨地区进城务工的农民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没有稳定的职业和居所。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从我乡的实际看。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在不断拓展农民致富渠道的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卓有成效地培育了劳务输出这一产业,到目前为止,我乡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达到1.5万人以上,占全乡劳动力的43%,其中有组织、成建制输出的务工人员达11000人,万余名劳务大军跳出贫困偏远封闭的山乡,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受了锻炼。为我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十年来,汇入我乡的劳务资金已达7亿多元,成为我乡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劳务输出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格局,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务经济。今年以来,我乡劳务输出模式受到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劳动·就业》、《金土地》、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和《南方周末》、《山东内参》等分别作了采访报道,外来参观者络绎不绝。这是对全县劳务输出工作的充分肯定,也给鹤山乡以极大地鼓舞与鞭策。《南方周末》将我乡劳务输出的做法称为“鹤山模式”。在劳务输出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未经过培训、无技术的岗位明显比有技术的岗位工资低,且工种多为劳动强度大,环境差的行业,到工厂后再实行培训的人员,上班第一年有的不能实行同工同酬,有的因技术问题而被迫中止合同,造成失业返乡。农民工技术技能差、整体素质低成为我乡劳务输出快速发展的障碍。因就业技能差的原因,我乡输出人员的就业能力和发展空间都受到影响,对我乡劳务产业产生较大冲击。从我乡劳务输出的实际看,技术含量低的就业岗位城市需求量逐年减少,而农村低素质劳动力当前状况下供给充分,城乡就业岗位的稀缺和就业技能贫乏的现实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因此,强化农民工的技术技能培训是增强输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只有全面推进农民技术技能培训,才能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强化技术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能力我们国家正积极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旨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阳光工程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受训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为目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职业技能示范性培训项目。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组织实施。目标任务是:2004-2005年,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培训工作机制,为大规模开展培训奠定基础。2006-2010年,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2010年以后,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使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上与我国现代化发展水平相适应。从国家实施阳光工程来看,为加强农民的技术技能培训已列入各级重要日程,成为当前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针对岗前培训这一环节较弱的实际,自2002年以来,我们鹤山乡逐步加强了对输出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强化农技校这个主阵地作用,采取了“先培训,后上岗,带着技术进工厂”的办法,增强了劳务输出人员的竞争力。进一步发展推进了劳务输出产业。可以说,加强技能培训是形成我乡劳务输出金字招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乡运作情况和外地一些先进经验,推动劳动力技术培训促进转移应着力强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乡首先成立领导小组,具体抓好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各村也都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好本村劳动力参加各类培训。形成了以用工单位需求为导向,以劳务输出企业为纽带,以农技校为主阵地,政府统筹,整体联动的技术技能培训格局。二是明确技术技能培训的原则和目标。原则即:以富民强乡为目标,按照“以实用技术促农业结构调整,以岗前培训促劳动力转移”的原则,以农技校为主线,涉农部门共同参与,加强对农民的劳动技术技能培训,转变农民的生产和创业观念,促进劳动力从事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行业,推进有条件的劳动力转移,努力提高转移的质量和水平。围绕上述原则,我们提出的规划目标为:以50岁以下初、高中毕业生及其它青壮年农民为主要培训对象,分层次、分类别,分期分批逐年培训,用3至5年的时间,力争经培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总数的70%以上,每人至少掌握2至3门农村实用技术,最

终达到全员培训,经培训外出劳动力占外出总劳动力的比重达到80%以上,每人至少能熟练掌握1至2门务工技术,逐步达到“先培训、后上岗,带着技术进工厂”的目标。三是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广播、宣传栏、散发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宣传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发动,鼓励广大农民通过技能培训,身怀一技之长闯天下。全体党员都要充分认识到搞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全社会营造出了一个 “ 依靠技术闯天下 ” 的浓厚舆论氛围。积极宣传报道农民工培训的方针、政策、渠道、信息和各地开展农民工转移培训的经验及做法,宣传先进典型。各培训机构也要认识到,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是抓住机遇、提升形象、促进自身发展壮大的重大举措,充分利用农民群众易于接受的各种方式调动、吸引和激发农村劳动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的积极性。四是强化培训。乡农民技术技能培训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劳务输出网络优势,根据主要输出的企业及有关工种,制订针对性强的外出务工培训方案,实行定向、定单技能培训。乡农技校要充分发挥技能培训主阵地作用,自己可以开展的培训自行组织开展,有些技能培训能力达不到的,与县职介中心或企业联合办学。自2003年开始,我乡举办服装中专班,聘请了胜芳服装企业技术人员教授专业知识。首批学员已被集体送入江苏吴江胜华制衣有限公司工作。他们在实习期间每人每天收入高的达到30元以上。农技校依据市场要求,采用长班、短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长班学制2年,短班学制3至6个月,培训学员全部由学校推荐安置,并负责学员的长期管理,走出了一条培训输出一体化的路子,2年来共培训人员1800人,全部得到安置。五是多元化办校推进岗前培训。在实施输出农民工岗前培训的过程中,要积极实行校企联合的办法,走“订单”培训的路子,确保农民工培训后的就业安置。如胜芳服装有限公司是我乡的一家合资企业,与乡农技校合作后,所培养的学员不仅为胜芳服装所用,很多学员也输送到了南方企业。有的学员不等培训结束,工厂就急着要人,农技校成了企业的“香饽饽”。我们在办好乡农技校的同时,放开了办学市场,鼓励企业来我乡举办岗前培训班。先后成立了胜芳服装技校、汶河服装技校、申洲服装技校三家技能培训学校,长期从事纺织和服装加工人员的培训,年培训技术工人达上千人。技能培训造就了大批“蓝领”工人,也受到了用工企业的好评。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使他们适应岗位快,业务能力强,整体素质高,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力市场对各种技术工种的要求。过去,我们输出的工人进厂后,前3个月为学习阶段,只发生活费,领不到工资,而现在输出的工人,持职业技术资格证书进厂后,就能享受到与技术工人同样的待遇。同时,各种速成技能培训班的成立,大大提高了外出务工者的竞争力。持证人员在选择企业时,月工资低于800元的均不予考虑。在行业分布上,前些年全乡农民工一半以上从事建筑业,而现在已有70%以上进入纺织、服装、电子、机械制造等10余个对技能要求相对较高的行业。

三、构建全员培训强大声势,加快农村劳动力在乡内实现转型在面向劳务输出需要开展培训的同时,要注重加强面向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开展培训,并把农业技术的培训、推广、服务融为一体,努力提高技术技能培训的实效,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实现农民由粗放型种养向技术型发展成功转型。一是以农技校为主阵地,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对象是农民,他们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既要组织农民参加学习,又要顾及他们自家的生产,学习时间和精力都有较大的限制,不可能安下心来长时间做板凳学习。农技校在发挥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主阵地作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农民培训的特点,在教学流程上,实行目标、培训、实践、考核四个程序,按照农民特点短平快进行培训。在专业设置上,要以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为中心,以广大农民需求为重点,按照实用高效的原则,积极实施针对性强的培训。在教学形式上,要力求务实多样。一是长短班结合,农闲时办长班,农忙时结合生产技术环节办短班。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讲课与观看相结合。四是讲解与专业户介绍相结合。五是学习与生产相结合。如与农民生产密切相关的畜牧养殖、种植业等农业技术,要长时间、滚动式办班,组织农民轮流学习技术。对于涉及范围小,针对性强的技术,则以短班的形式组织学习,专人讲解,并上门做技术指导。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营造科技推广强大氛围。农口部门负责实施一项主导产业,推广一项主导实用技术,培植一个科技示范点的三个一工程,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实施区域化布局,对于各项产业的发展,成立专门的工作组,以业务相关联的部门为基础,抽调精干力量共同组成,抓好项目的运作实施,特别是技术的推广应用,保持每个项目旺盛的生命力。要加强与科技部门合作,聘请专家、教授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聘请技术员住在乡村现场指导,解除农民因技术因素不敢调整的后顾之忧。广大农村党员要自觉学习农业种养技术,不断提高奔康致富的本领,为农业技术技能推广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总之,加大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一项促进农民增收,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切实落实“三上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任重而道远。广大党员要大力探索拓宽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新路,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全面、更深入、更有效,把鹤山乡的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工作推向新的更高的水平。

二00四年八月

7.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 篇七

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加大的趋势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劳动力转移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产生着重要影响。它是实现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移的关键, 通常被看作是实现我国工业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也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国的特殊国情下, 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下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有必要进行实证研究。

1 选择的指标解释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特别是以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为主的非农产业的迅猛崛起,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拓宽了道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 我国就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鉴于此, 在数据的选取上主要采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数据。城乡收入差距指标的选择, 采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绝对差额数X1来表示。考虑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统计数据的实际意义以及可得性, 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用农村就业人数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之差X2来表示。农村就业人数是指户籍在农村的就业人员数量, 包含从事非农业的人员;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指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就业人员。二者之差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到非农业的基本状况。

农民纯收入X3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费用后的收入总和。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X4指家庭成员得到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其他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 即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为剔除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也以各自的价格指数做以调整。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7。

2 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分析

2.1 单位根检验

为了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先对有关的几个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 结果如图1所示。

图1中:X1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绝对收入差距 (元) ;X2为农村流动人口数;X3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元) 。从图1可以直观地看出, 几个变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不平稳, 但是模型是有截距项的。

如果序列随时间变化有上升或下降趋势, 则应选择包含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的检验方程。采用eviews进行检验, 以上对原时间序列和一阶差分检验, 滞后一项检验结果显示X1, X2, X3三变量原变量以及一阶差分后均不平稳。由此可知, 3个变量都是非平稳序列。为此, 做二阶差分后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 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

表中数据由eviews结果整理得来。

由表1可以看出, 经过二阶差分处理后, 变量X1, X2, X3在检验中的PP Test Statistic值都小于显著性1%的临界值。拒绝原假设,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 二阶差分后的变量X1, X2, X3都不存在单位根, 是平稳的。

2.2 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因果关系检验

由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无限分布滞后模型可能不适应。首先, 确定分布滞后模型的滞后阶数。滞后阶数的确定是依据试验, 以确信因果关系检验中的随机误差不存在序列相关来选取。本文选择的滞后阶数分别为1, 2, 3 , 如表2所示。

→符号表示箭头前的变量不是箭头后的变量的格兰杰原因。

城乡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格兰杰原因, 这点符合托达罗的绝对收入差距假说。托达罗的绝对收入差距假说认为:劳动力的迁移是对城乡之间存在的预期收入差距做出的反应, 即城乡绝对收入差距越大, 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动机越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二者存在着单项因果关系。随着劳动力的流动, 农民收入会增加, 作为城乡收入差距的减项, 会对收入差距起到一个减缓的作用。

2.3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纯收入

改革开放后, 我国农村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具体分析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农民纯收入之间的关系, 数据如表3所示。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网站中2007年度资料, 其中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是经整理得来的。

全国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 随着劳动力外出打工, 农民工资性收入也将增加。1990年, 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约有20.22%来自工资性收入;到1995年、2000年和2006年, 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全年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2.42%, 31.17%和38.33%。农村居民工资性报酬收入正成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 农民外出务工使农民找到了有效的脱贫致富道路, 对改善农民生活、活跃农村经济、缓解农村矛盾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工资性收入与农民纯收入的关系还可以从农民纯收入与工资性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方面来进行论证。图2显示了工资性收入、劳动力转移人数与农民纯收入3个时间序列具有线性的关系, 可以用相关系数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程度。运用Eviews.3可以得到工资性收入与劳动力转移人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82 847 549 687。这说明, 现阶段如果要想使农民收入继续大幅度增加, 就必须要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领域中转移出来, 而农民纯收入、工资性收入相关系数为 0.999 999 999 66, 近乎完全相关。也就是说, 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比重上升幅度越大, 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越快。中国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出现刘易斯和托达罗模型中解释的结果, 完全消除城乡收入差距, 而是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不但没有逐渐缩小, 反而却在逐年扩大。

2.4 结论

2.4.1 城乡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 但转移后农民的纯收入总量增加不显著

城乡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 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向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流入的数量将更多。劳动力流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多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 增加了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 随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成为非农业劳动力, 农村的土地也出现了相对剩余。多年来, 农村的土地一直保持分散经营, 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而且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目前仍然只有45%左右。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已高达60%~80%。这些都限制了农业收入的增长对农民收入的增幅作用。按照经济学的解释, 消费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较少的农民收入增幅致使广大农村市场消费乏力, 造成国内市场总需求不足。长远来看, 必将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解决。

2.4.2 农民工增加的工资性收入不足以抵消城乡收入差距

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的农民工月工资性收入为88.26元, 城乡人均月收入差距为209.8元;到了2006年, 农民的工资性月收入为591.96元, 城乡人均月收入差距增加到1 407.23元[1]。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城市实际户籍限制的存在, 使进城的农村劳动力得不到与城市劳动力同等的待遇。他们在收入、就业部门、福利保障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受到各种各样的歧视。如果再考虑到城镇居民生活中许多难以统计的工资外收入 (如利息收入、投资收入、第一职业收入等) , 城乡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会更大。另外, 较低的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制约了工资性收入的提高。2006年, 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 181万人。外出从业劳动力中, 文盲占1.2%, 小学文化程度占18.7%, 初中文化程度占70.1%, 高中文化程度占8.7%,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2]。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与城里高新技术产业的要求不适应, 导致了较少的工作选择机会。农村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 致使农民工在城市部门的待遇非常低。随着城乡人力资本差距的扩大, 收入差距扩大也将成为必然。

3 对策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是在全体人民收入总体水平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应该说, 保持适度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必要的, 它利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但是收入差距过大又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需采取一定措施。

3.1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加强土地流转, 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为劳动力进一步向城市部门转移奠定基础。依靠科教兴农, 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重视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 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增加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 切实解决好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总额增收的关系问题。

3.2 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体制

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体制,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在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 关键要消除户口背后的利益分配功能, 为劳动力自由流动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清除一系列阻碍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和法律法规, 取消专门针对农民的收费项目,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让农村劳动力参与城镇就业岗位的公平竞争;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保证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 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3.3 提高外出农民工的技术水平

经费投入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 要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 确保教育经费逐年稳步增长, 完善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广泛吸收社会资金, 采取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 加强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为农民从事多种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提供条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而劳动力转移尤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 主要从实证方面论述了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民纯收入间的关系, 得出了转移后的农民工纯收入总量没有显著增加、增加的收入不足以抵消城乡收入差距的结论, 并进行了原因分析。由此提出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体制和提高农民工技术水平的对策, 以期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城乡收入,农村劳动力流动,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杨宜勇.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攻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117-123.

[2]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3]赵海东.农业补贴方式的创新与“三农”问题的破解[J].江海学刊, 2006 (2) :91-97.

8.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 篇八

一、加强组织领导

武宣县党委、政府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一项中心工作进行部署,明确各部门和各乡镇“一把手”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把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各乡镇人民政府每年均与县人民政府签订责任状,把就业再就业工作列入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同时,经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将自治区下达就业专项资金的5%作为该统筹城乡就业

打造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县就业工作经费,争取了工作主动性,确保了工作正常开展。

二、建立就业再就业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部门协作,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形成关心、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局面。该县定期组织召开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及时通报工作情况,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工作思路,有效调动部门的工作积级性。二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在现有的劳动保障平台基础上,经村委、社区推荐、个人自荐,由乡镇党委政府审核把关,每村聘请了两名劳动保障协管员,并将其纳入劳动保障部门管理,同时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人员管理体系,形成衔接密切、工作高效的县乡村三级就业工作体系。

三、认真落实就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就业,实现稳定就业

武宣县立足于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采取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就业扶持、创业扶持等不同方式对城乡富余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等群体实施就业创业援助。

(一)整合培训资金和培训师资,建立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基地。自2007年以来,武宣县全面实施“能力促进就业计划”,整合全县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县委党校、乡镇党校、县职校和县就业训练中心、企业等培训基地,根据农村劳动力特点和市场需求,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同时将培训基地开设到村屯,并根据情况灵活利用白天和晚上的时间进行培训,增强了培训效果。截至2010年底,全县共建立技能培训学校7所,创建培训基地17个、实习基地5个,近3年来共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300多期,培训人数2万多人,提高了该县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加了他们的就业机会。

(二)培育“武宣电子设备装接工”、“武宣缝纫工”两大劳务品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自2008年以来,武宣县将培训劳务品牌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断完善县乡村屯四级培训基地,向区内外用人单位输送了大批的优秀技术人才,“武宣电子设备装接工”和“武宣缝纫工”逐渐走俏市场。该县将培训劳务品牌作为打造武宣人才品牌的重要手段,以“武宣缝纫工”、“武宣电子设备装接工”为龙头的“技岗对接”的订单式培训输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以来,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03人,转移就业17173人,许多员工成为东莞冠元灯饰制品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深圳富士康等知名企业的技术骨干,带动了该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截至2010年底,该县外出务工人员近10万人,劳务经济收入6亿多元。2010年10月,武宣县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

(三)实施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实施就业扶持、实施创业扶持和开展就业创业跟踪服务。1、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提供就业政策咨询服务。利用每年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人数多的时机开展就业援助“春风行动”、举办企业用工招聘会,为广大农村劳动力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援助服务。2007年以来,该县共举办各种企业用工现场招聘会23场,其中大型现场招聘会3场,共计进场求职40000多人,提供就业政策咨询30000多人,达成意向12000多人,当场签订用工协议8600多人。2、提供就业扶持。一是为返乡农民工、计生户特别是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安排公益性岗位,全方位多角度促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就业,2010年为返乡农民工、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安排公益性岗位136个。二是建立就业基地,扶持用工企业,稳定企业用工,解决企业项目运作中的困难,促进项目提供就业岗位,鼓励用工企业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如日新百货、华奇国际大酒店优先安排返乡农民工、农村计划生育户就业;武宣县锦兴制衣厂、敏诚矿业有限公司为返乡农民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提供培训和就业岗位,成为该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三是输送外出就业。该县与广东省高要市、鹤山市建立了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签订劳务协议,把培训与就业有机结合,采取“培训—输出—成才—致富”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模式,先后推出计算机操作、服装缝纫、家用电器产品维修、摩修、电子装本、电工、中式烹调、餐饮服务等实用技能培训,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仅2010年通过订单培训向区内外输出农村劳动力3253人。3、实施创业扶持。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农民工、计划生育家庭创业。根据他们的需求开展创业培训,建立特色产业培训基地。该县注重整合社会资源,依托本地调整特色产业结构,建立食用菌、甘蔗、茶叶、哈蜜瓜、规模养殖等特色产业培训基地,带动周边广大农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有技术,走科技致富路;同时抓好创业基地示范建设,通过创业带动就业。4、实施就业创业跟踪服务。通过村级农民工工会组织,制作了返乡农民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连心卡”,对一些特困户,县、乡镇挂点领导和计生、劳动保障部门干部职工实施结对子帮扶,建立了返乡农民工、计划生育家庭就业创业跟踪服务卡,结对子人员对帮扶对象定期回访、交流,及时收集信息,提供跟踪服务。

该县就业再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单一,整体素质较低,且期望值过高,就业、择业观念不符合当代社会的要求等问题。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求职难”并存,结构性矛盾突出,仍是影响该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定就业局势的一道难题。

四、下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政府引导,创新工作方法,真正实现劳务工作由“输出型”向“开发型”转变。紧紧抓住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积极争取和筹措培训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培训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二)组织开展企业用工培训需求调查工作。根据该县招商引资发展的需要,对该县现有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新引进企业用工需求及培训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要摸清底数,了解和掌握动态,并进行短期或中长期预测,为制订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和组织开展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开展定单培训或创业培训。要将职业技能培训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衔接,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企业需求制订全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指导意见,指导各培训机构制订具体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各培训机构应根据市场需要组织开展企业定单委托培训;要根据企业需要确定培训专业和人数,为企业输送符合需要的具有一技之长的合格员工,为该县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服务。要引导企业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鼓励有条件的重点企业创办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四)要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投入。要重视和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并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要将培训工作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逐年增加资金数额,科学设置培训专业,加快建立专业理论水平高、专业技术过硬、专业种类多的师资队伍。

(五)要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为该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和企业发展提供合格的技术工人。要了解和掌握该县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并通过开展宣传工作和及时通过乡镇和外出务工人员所在家庭向他们提供企业招工信息,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同时,还应拓宽工作思路,加强与县外培训机构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和提高培训质量,为该县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服务。

(六)统筹兼顾当地企业发展和农民工权益维护。不断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加大企业发展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开发就业岗位,同时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施工员合同下一篇:作文: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