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调研报告

2024-09-02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调研报告(精选9篇)

1.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调研报告 篇一

体育中心地区新生代农民工

精神文化生活调研报告

体育中心街约有总人口59000人,流动人口2260人,其中新生代农民工1500余人。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是指80后、90后农民工外出打工者,年龄基本上在18岁----25岁之间。

我街新生代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小区或商业广场的物业、大小餐饮业、和施工工地,基本上都是最基层工作者,如保安、服务员、建筑工人等;受教育程度初、高中者居多;月工资800元—1200元占大多数。由于工资较低,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多以看电视、到网吧上网等比较廉价的方式来满足需求。近几年,一些企业单位开始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员工开展贯穿企业文化的拓展训练、文艺活动等,以振奋员工精神,提升企业形象。

党和政府一直关心着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如我区共青团组织每年都要开展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免费发放电影票,组织农民工看最新的时尚影片;到影楼免费拍全家福照片,展现新时代农民工的形象;节日到来时的联欢、慰问等;尤其是去年开展的“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使农民工又多了一个提出诉求的平台。各种各样活动的开展丰富了他们 的生活,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党团的一份关怀和温暖。我街及各社区也是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力量,在节假日开展系列活动,组织新生代农民工与居民们一起联欢;送书送报送慰问品;法制、交通、禁毒宣传等。我街还与企业联合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技能比武、消防演练、节日文艺联欢、生日祝福等,既服务了企业又提高了员工的技能。

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各个方面不同部门都在不断进行着努力,但就目前而言还存在着问题。

1、在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密集的非公企业中,企业主还不能认识到企业文化、员工的精神生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2、相关部门提供的文化生活覆盖面小,只有具有一定便利条件的如较大型企业、小区物业中工作的员工才更多机会参加活动。

3、提供的服务门类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如:专业技能培训、专业法律帮助,心理情感咨询等还不能形成长效服务机制。

4、能够提供精神适用的公益性或低偿性文化生活的资源较少,活动场地、资金、人力、物力等还很匮乏。

几点建议:

1、对企业的精神文化生活给予适当的扶持,如提供专业培训老师、提供文化生活的活动策划等。

2、在街道社区设有固定地点、固定电话的活动场所,内设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多种服务门类,如不能做到全天开放,也应定时定点开放,使公益性精神文化生活的提供变成一种常态。

3、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街道社区很难掌握情况的现状,不妨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报备案制度,在办理暂住证的同时,到街道社区来备案。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共青团员可以携团员证到街团工委、社区团支部报到,以获得更多的同城待遇,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体育中心街团工委

2011-09-16

2.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调研报告 篇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顺应时代脉搏, 全会《决定》明确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 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效措施。应优化相关机制, 为之提供有效保障。”自此,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一独特的中国现象已成为中国劳动力转移的新模式, 或将是中国未来城镇化进程的“正能量”。因此, 通过对江苏省镇江市100名返乡创业青年展开问卷调查, 用小素材反应大背景, 为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一些参考, 为政府优化创业环境提供一些样本。

1 镇江市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及缘由

本次调查设计了详尽的《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状况问卷调查》, 采用结构式的问卷对基本概况、外出经历、返乡创业、发展规划及困境等进行了系统的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和集中填写的方法, 以期在调查的可行性与样本的代表性之间取得平衡, 从而对数据加以准确的把握。共发放问卷100份, 剔除未填答完整的、有逻辑不一致问题的问卷8份, 共计收回92份有效问卷, 有效回收率为92%。

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的农民工在受教育程度、维权意识、发展思路、婚恋交友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因此, 在发展方向上不是一味的选择外出而是转向“回家”。他们回到家乡利用所积累的资金、技术、经验、人脉等资源从事新型农业、创办企业等, 进行自主创业。调查显示, 66.5%的人对返乡创业现状表示认可并表示会坚持下去;17.4%的人考虑外出就业;16.1%的人呈观望态度。

问卷还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缘由做了一定的调查。由于城市生活带来的不安全感、长时间加班、工资低、对象难找等情况让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中感觉不到愉悦, 甚至有时会感到惶恐, 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劳动”现象确实无法避免。归纳起来返乡创业的原因主要有城市认同、待遇差异、自身发展、创业环境几种, 如图1所示。

1.1 城市认同的缺失

“新生代农民工无法明确定位自身身份, 其身份认同模糊化倾向十分突出。”“传统村落是一个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村落共同体, 是一个依靠伦理道德和差序格局维系的大家都知根知底的熟人社会。”与农村相比, 新生代农民工想获得城市身份认同, 融入城市生活, 但事实上, 他们对城市生活环境并不熟悉, 也没有稳固的人际关系网络。

1.2 工资待遇的差异

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渴望与城里工人拥有同等的工资待遇以及教育、医疗、保险等公共服务资源, 但是他们却面临着差异的工资待遇, 以及其他资源使用权力的限制和缺失, 导致心理失落情感。

1.3 自身发展的需求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不仅仅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这两种低层次的需要, 他们更有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城市生活使他们的这些高层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和实现, 缺乏安全感、归属感、缺乏尊重, 感情和精神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返乡创业可以满足他们的情感和需求, 更可以实现自我价值。

1.4 创业环境的机遇

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制度保障, 对其返乡创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镇江市出台了一些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 大力支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此外, 镇江的农村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 其他的综合配套设施也很完善, 为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环境保障。

2 镇江市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

由于物质生活和来自家庭的压力, 返乡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不得不转变思路, 寻求适合生存下去的发展空间。根据调查结果, 对镇江市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几种创业模式进行分析和归纳。这里, 创业模式是指“企业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一种经营模式”, 是对各种创业要素的有效搭配。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 (基地) ”的结合, 这是一种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 以公司为龙头, 以农户为基础的发展模式, 这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的稳步推进, 镇江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呈快速发展态势, 截止到2014年11月, 工商注册登记的达到3117家。调查对象中有约66%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合作社社员, 有27名青年领办合作社。实践证明, 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合作社建设, 是一项既能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又能带动农村发展的双赢选择。

“自到这里工作以来, 我跑遍了戴庄村15个生产队, 22个村民小组, 合作社的情况都在心里头了, 很想为老百姓做点事情。最让我觉得幸运的是在戴庄村遇到了我的恩师———全国十大三农人物赵亚夫, 在赵老的带领下, 针对每个不同的生产队的发展情况, 提出了不同解决方法。帮助合作社销售产品、联系客户、解决贷款等问题, 先后为3户农民争取项目扶持资金12万元。” (访谈对象:句容市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团支部书记姚伟超)

2.2 朋辈创业模式

这里的“朋辈创业”主要是指子承父业、家族连锁、朋友合伙等方式。主要特点表现为, 父母、亲戚、朋友本身就是农业经营大户。这些青年人外出“闯荡”的并不成功, 在父母、朋友的劝说下, 放弃了城市的工作转而回乡协助父母、朋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并逐步成长为经营管理的主导力量。例如句容市万山红遍的张弦、丹徒区上党镇坞庄茶叶的陈浩、润州区林隐茶博园的谢晋等, 就是在父母创业的基础上, 凭借自身的专业素质、独特视野和知识技能, 逐步成为企业发展的骨干和接续力量。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而且成功的几率要比其他创业模式大很多。

2.3 电商创业模式

电商创业模式是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 微博、微信、QQ、人人等即时通讯系统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返乡青年看准了网络发展商机, 在网络里寻求自己的销售天地和市场的一种创业模式。例如扬中市新坝镇双新村村主任助理段欢欢 (女) 参与筹划创立巨橡网络有限公司, 整合了扬中市400多家电力电气企业资源, 创办“第一电气网”。目前企业入网会员有6800多家, 网站产品供求信息115990条之多, 电气产品分类信息达31406个之多, 基本覆盖了电气行业的所有产品。该项目曾荣获江苏省农村青年创业大赛三等奖, 省委书记罗志军视察该项目时给予了高度肯定。

刚刚从江苏省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90后卞云峰在访谈中介绍说, “我大一就开始做生意了, 在学校做餐饮配送, 也就是校园物流———送外卖, 生意还真是不错。后来无意中读了《青年文摘》的一篇文章, 说的是订单农业的模式, 启发了我, 当天特别兴奋, 打开了我的互联网思维, 然后我就通过微信等开了满家乐生鲜超市。现在我女朋友也在我的启发下在微信上卖寿司, 在家一个月就能赚到6000多。“我是做眼镜的, 现在在家乡句容开了店,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感觉到光是实体卖眼镜已经不行了, 我想通过‘线上推广+线下体验’来拓宽销售渠道, 于是我在天猫上开了一家老花店旗舰店, 在网上开店得花心思, 要让自己的商品能够吸引顾客。” (访谈对象:句容风尚眼镜总经理葛亦文)

2.4 大学生村官创业模式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担任村官, 是中央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 事关我国农村的长远发展大局。它在构建我国城乡间人才的双向流动,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正在日益凸现 (夏朝丰) 。在调查对象中有45%以上是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创业模式就是指有知识、有理想, 善于把握市场的大学生村官利用更好的优惠政策和创业环境进行创业的创业模式, 因此很多大学生村官在当地发挥了致富带头作用, 为新农村建设贡献青年力量。例如:以加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村官+企业+工作室”的创业实践模式、以高效农业和养殖业为主的“村官+农户+基地+企业”的创业实践模式。

“看很多人都养鸡养鸭, 我就想养点不一样的, 在网上查了不少信息, 最后决定养孔雀, 目前我已经加入到一个孔雀联盟, 有时候一个大订单有人不够供货, 我们就可以通过联盟把自家的孔雀卖掉, 现在呈供不应求的趋势。我现在主要是做孔雀苗培植, 一个孔雀苗200块, 周边很多老百姓都从我这里拿苗, 然后我会对这些孔雀苗做一些跟踪培育。孔雀浑身是宝, 孵不出来的孔雀蛋也可以卖, 需求很大, 一个一般是50块;孔雀羽毛作为艺术品也有人收购。所以现在不少老百姓也开始跟着我养孔雀了。” (访谈对象:丹阳市大学生村官眭开虎)

2.5 自主创业模式

在100名调查对象中有约15%是大学毕业后、退伍后或是打工不顺利后毅然回到家乡自主创业的。他们有的家庭条件较差, 有的已经有家庭有小孩, 所以创业起步并不太顺利, 但是最后能坚持下来的都成了创业大潮里的成功案例。

刘锦是2009年大学毕业返乡创业的扬中青年。大学毕业后, 他没有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南京工作, 而是选择了回到家乡养殖泥鳅。“初出茅庐不怕虎, 我是学电子信息的, 当时真的不知道对于我来说养泥鳅困难这么大, 而且家里父母、妻子看我创业困难这么多, 也不是很支持, 只希望我大学毕业能找份好工作。但是我想坚持自己的判断, 不怕辛苦, 顶住资金、技术和家庭压力, 庆幸我没有放弃, 泥鳅养的还不错。后来, 村里的领导看我养泥鳅还可以, 就让我到村里工作, 负责泥鳅养殖基地, 扩大规模养殖, 缺少的资金由村里帮助解决。有发展还得要创新, 我转变思路, 成立阳景家庭渔场, 现在家庭渔场入住塘主22人, 开发鱼塘24个, 家庭渔场供不应求, 有的订单已经订到了5年以后。”

这样的例子在调查中还有很多, 对于选择自主创业的青年人来说具有很好的示范和鼓舞作用。辞去公职后潜心投入无花果种养殖的郭强, 利用自身所学研究开发无花果种养殖的专利技术和产品开发, 逐步成为全国无花果专业领域内知名度较高、江苏省规模最大的无花果产业开发合作社负责人;不做广告设计转而做草坪的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周云霞, 回到家乡句容后白镇种植草坪, 年收入500余万元, 带动当地百姓发家致富, 曾被中央电视台报道为“费尽心机的卖草姑娘”。

3 镇江市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遇到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通过调研, 有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在创业道路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发展空间, 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 访谈者都表示返乡创业还存在着诸多制约与困难。

3.1 自身专业素质不够

调查结果显示, 70%以上的被访对象表示创业过程中自己的专业知识比较匮乏, 比如种养殖的知识、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财务方面的知识等等, 从而难以进一步打开市场或做更多的发展。一是专业知识不足。被访者中, 所学专业为涉农或经济管理类较少, 大部分都是社会管理、教育、人文专业毕业, 所学专业知识与创业的关联度较低, 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支撑。例如养孔雀的小眭是学计算机专业的, 对于从事孔雀养殖起初也是摸爬滚打出来的。二是创业经验缺乏。由于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有许多从小就生活在城市, 基本属于“人地分离”, 与老一辈传统的农民工“离乡不离土”不一样, 很多人回到家乡从事农业生产, 基本属于白纸一张, 经验不足、知识不够。就拿大学生村官来说, 都是高校应届毕业生直接选派下来的, 从学校直接到农村, 工作经历比较单一, 工作经验比较缺乏, 创业经验更是不足。三是创业知识局限。虽有创业想法, 但是大部分青年对创业知识知之甚少, 对市场调查、成本核算、营销策略等一窍不通, 对创业过程中办理手续、程序流程等了解不够。例如郭强是访谈中专利技术最多的一位, 这与他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密不可分, 但在访谈中他也提到, “种无花果方面的知识别人怎么问我都能回答, 但是全国创业大赛上当老师问我金融知识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很欠缺。”

3.2 创业资金不足

在创业资金来源中, 创业者的个人积蓄所占的比例最高。从外部资金来源看, 家庭出资占了青年创业者资金来源的首要位置, 之后是政府、学校创业基金和政策性贷款 (例如陈径舟) 。由于个人积蓄、家庭状况、贷款等的差异促使上述几种创业模式的出现, 因此, 资金的匮乏成了阻碍创业发展的又一主要原因, 它可能出现在创业初期或者中期, 使得创业发展遇到瓶颈。

3.3 创业资源较少

许多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创业的美好愿望, 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找准一个切实可行的创业项目较为困难。访谈中也有部分返乡青年表示目前正处于创业“纠结期”。一方面, 创业信息不灵。返乡后社会接触面较小, 信息来源渠道狭窄, 对外界创业信息、创业项目等“市场不灵”、了解不多。另一方面, 项目档次不高。从总体来看,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创办的项目多局限于一些种植、养殖类农业项目, 创业形式、项目内容、管理方式以及营销思路等都还没有完全突破传统, 造成有的创业项目科技含量不够高, 项目内容和功能相对比较单一。

3.4 创业环境不够优化

虽然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鼓励支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 同时也出台了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具体举措, 但从总体上来说, 返乡创业环境还不够优化。尤其表现在土地匮乏。由于农村土地承包到户, 闲置流转土地比较少, 加之土地资源较为分散, 随着通货膨胀加剧等因素的影响, 土地租赁价格大幅上升, 这样一来, 可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土地、场所等村级资源就比较缺乏。访谈中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 他从事南美对虾养殖3年时间, 效益不错, 但是由于土地问题, 原来租赁的土地被收回, 一时间无法找到能改造成大片水域的土地, 截止访谈结束时, 他的土地问题仍然没有协调成功。此外, 由于职能部门较多、程序较复杂等原因, 想要办妥创业的各项手续, 恐怕要花上创业者很多的经历和时间。

4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力的路径

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与困难的分析, 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来说新生代农民工有相对较高的学历和文化素质, 通过打工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管理经验, 但毕竟他们资质尚浅, 拥有的创业资源有限,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时容易错失好的创业机会, 在重大决策面前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等问题, 而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能力的提升对其创业活动的成功非常关键, 因此, 迫切需要发挥政府的帮扶作用, 探索培育和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力的路径。

4.1 制定和实施创业“薪火计划”,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创业专业素质

通过与这批青年创业群体面对面的访谈, 笔者了解到了共青团组织的做法, 希望能对社会各界提供一些借鉴。为充分发挥新型青年职业农民在推动“三农”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近年来, 镇江团市委在全市范围内针对农村创业青年实施“薪火计划”, 牢牢把握“逃离北上广”这一背景下大批青年回乡创业的契机, 通过创业扶持、典型选树、搭建组织等多重举措, 在助推农村青年返乡创业上取得显著成效。

4.2 开通创业贷款通道, 集聚创业资金

通过打造易卡通、京口农联等金融产品, 协调银行资源, 为创业青年提供低息贷款, 提供贷款融资服务;镇江团市委希翼通过以上举措, 打通与青年农民的“最后一公里”, 帮助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对一些低污染、高科技的项目给予一些资金补贴和开通贷款“绿色通道”。

4.3 创建创业帮办服务中心, 开拓创业资源

通过成立镇江市青年创业帮办服务中心, 委派789名帮办员, 协调多级资源, 为创业青年提供一对一、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服务和指导, 开展创业思想、致富带头和企业家精神的教育培养。整合各职能部门, 完善信息咨询与服务体系, 使其更加具备“生存技能”。

4.4 打造创业孵化基地, 优化创业环境

通过打造青年创业孵化基地, 为刚刚起步的创业青年提供创业场所和阵地。通过开办学校, 联合江苏省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建立“4+2”授课模式, 为创业青年授业解惑。引进农技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加强专业技能知识培训等, 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多角度灵活有效的创业培训机制, 优化创业环境。

总之,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 制定差异化的农民创业政策, 根据不同的创业模式来探索提升创业能力的方法, 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 进一步深入探索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理论和实证, 更好地促进农村城市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2]肖文, 石小路.当前经济形势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若干思考[J].农村经济, 2011 (2) .

[3]颜李晨曦、毓洁.陕西省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0) .

[4]黄兆信, 吴新慧, 钟卫东.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多个城市的实证调查[J].江西社会科学, 2012 (9) .

[5]柯健.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求实, 2009 (6) .

[6]夏朝丰.新农村建设中推动大学生村官成功创业的对策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 2010 (6) .

[7]张浩.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报告—基于江西省六组 (市) 的调查数据[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 2011.

[8]徐雯.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以湖南省为例[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12.

[9]魏冉.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3.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调研报告 篇三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合 融合现状 融合困难

2010年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网友“农家女儿”关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请问总理国家将出台哪些政策来应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的提问时作出如下回答:新生代农民工相比老一代农民工还有一些特殊困难,对新生代农民工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一大热点。社会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并应用于他对自杀现象的研究。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许多西方学者都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研究的基础。而综观国内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小组从山西大学这一小范围出发,从微观角度了解了新生代农民工最真实的生活情境和理想期望,以期为小店区的发展做一点儿贡献。

一、样本与资料

本次访谈的样本选取采用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确定样本框为山西大学范围内超市和餐厅所有符合新生代农民工衡量标准的打工者。然后,依据进城务工时间的长短进行分层:0-7年和7-15年,各选取5人进行访谈。之后随机采访所确定的访谈对象并开始访谈,时间不允许时与受访者另行约定。

二、资料分析与结果

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一)新生代农民工融合意愿强,融合程度高

受访者中有5人愿意继续留在城市务工或定居,4人还未打算,只有1人不愿留下。访谈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喜欢城市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也更趋城市化,城市融合的可能性很大。

(二)学历普遍较高,但技能储备不足

新生代农民工初中及以下低学历者为50%,较老一代农民工下降了15.52%;而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为50%,较老一代农民工上升了24.84%,教育结构得到改善。但他们普遍缺乏一技之长,没有核心竞争力,更没有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只能从事普通的服务行业。因此,学历相对提高却缺少技能储备,使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城市融合的基础。

(三)工作更换较频繁,从重待遇向重兴趣转变

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后较多考虑工作待遇,“先挣钱再图更好地发展”,职业选择逐渐从经济向兴趣及发展前景转移,这为他们融入城市提供了经济基础。一位超市售货员告诉我们:“我很喜欢省城的繁华和便捷的服务、设施,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打好立足城市的基础,实现自己的梦想,把父母也接到省城来过好日子。”

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没有务农的经历,家庭养老压力小,倾向于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凭兴趣选择工作。虽然学历水平较老一代农民工有很大提高,但技能储备不足,吃苦耐劳的精神有所下降,且又愿意到工作轻松、待遇较好的岗位,因此对工作满意度低,跳槽频率高。

(四)生活方式更城市化,消费方式也更前卫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能接受城市的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正如访谈中刘女士说的:“在城里工作,老板要求很严格,一点儿不到位就要重新做,刚开始很不习惯。过了一段时间,也就适应了。后来,甚至慢慢喜欢上了这样的工作和生活。”

他们的消费方式也更前卫,对高档、时尚商品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休闲消费显著增加。访谈中我们发现,近100%的新生代农民工都有手机,很多人有自己的电脑(10位受访者都有手机,其中4位有电脑)。

(五)对城市发展很关心,但社会参与度有待提高

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关心城市发展,热心建言献策,认为“城市的发展也影响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但由于他们忙于工作赚钱,立足城市,社会活动的参与度和参与渠道都有待改善。访谈中有6人未参加过社区活动,9人未参加过选举。

(六)收入偏低,城市融合经济基础弱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重要障碍在于收入少、经济地位低,限制了其物质生活的改善。随着城镇CPI的持续走高,食品等生活必需品通胀严重,其收入水平根本无法满足生活需要,更没有时间和财力参与休闲、娱乐活动,失去了融入城市的精神纽带。

(七)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对社会保险政策认知水平低

访谈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低,“五险一金”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不足。受访者中办理养老保险的有3人,医疗保险2人,工伤保险2人,失业保5人,生育保险5人。

现行的社会保险政策碎片化严重,不同人群、不同地区有着不同费率的缴费标准。这种“多元格局”的社会保险体系在建立之初有利于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但统筹层次不高为新生代农民工横向及纵向流动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许多受访者表示:“太麻烦了,条条框框根本弄不清楚。”

三、访谈总结

这次访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小组只访了10位新农民工代表,但整个访谈实习的过程却让我们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有了十分深入的认识与体会。

每个城市都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背井离乡,懵懵懂懂地闯入城市的天空。他们做着劳累的工作,却拿着微薄的收入。他们栖居在城市一角,心中依然怀揣理想。他们就是新生代农民工。让我们祝福他们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2010年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状况调查及对策建议[R],2010.

[2]王春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如进程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人口研究,2010(3).

[3]汪德平,杨倩.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区参与与实现路径分析[J].学习月刊,2009(18).

[4]王佃利.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框架建构与调研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1(2).

[5]李璐伊.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条件和意愿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6]潘泽全.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共有的空间何以可能[J].中州学刊,2008(3).

4.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调研报告 篇四

为了切实了解青少年的普遍性利益诉求,深入剖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我区共青团的工作,团区委就我区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本次课题的调研范围涉及XX区11个乡、镇(街道)。调研方式主要采用问卷调研和走访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一是在公司企业发放问卷,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规模和行业性质,二是在农民工聚集区随即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6.67%。

一、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特征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来说,他们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社会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工作。新生代农民工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

(一)受教育程度较高,政治面貌以团员为主。

XX区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绝大部分都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文化和文盲比例低,受过小学教育的占4.65%,受过初中教育的占26.33%,受过高中(中专)教育的占45.61%,大专(本科)以上学历占23.41%。共青团员在所调查人员中占64.32%。

(二)法律意识加强,期待团组织的积极作用。

调研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开始增强,对劳动法、民法、刑法等法律法规开始了解,在遇到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新生代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的方式趋向理性化,75.46%的人会通过法律途径或有关组织解决问题。67.56%的新生代农民工比较了解团组织的基本职能,并认可团组织的积极作用。

(三)生活状况满意度高。

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工资收入范围较为集中,平均月收入达到1200-1600的占67.67%,1600-2400的占15.75%。由于本区多数农民工为附近地区农民,因此居住状况多为自家住房,23.74%居住在单位提供的宿舍,26.46%为与人合租房。78.64%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生活现状“很满意”或“基本满意”,其中“基本满意”约占62.48%,“很满意”约占16.16%。只有21.36%的人对目前现状“不满意”。

(四)文化生活种类较丰富。

XX区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以外的业余生活形式多样,“上网”占77.32%,“参加文娱活动”占54.67%,“看电影、电视”占47.35%,“读书看报”占45.73%,“逛街”占37.58%,“其他”占24.55%。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诉求

随着XX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调查表明,目前农民工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和建筑业两大领域。在这个经济社会转型阶段,新生代农民工经历的冲击使他们面临着生活和工作上的一系列问题。

(一)精神文化生活条件不成熟。

对于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来说,精神文化生活主要依靠单位组织和自娱自乐。调研中发现,很多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常生活中下班以后都是直接休息,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的限制致使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自行安排。而且受工资水平的限制,每个月用于精神文化的消费很少。单位方面,76.55%以上的单位没有文化设施,或者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大多数农民工也不能充分利用。

(二)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单一。

用人单位组织的文化活动次数较少,调查显示,68.65%的农民工选择“从未举办过文化活动”,24.46%的人选择“一年两到三次”,6.89%选择“经常举办,每年三次以上”。下班后的闲暇时间,多数人选择上网、读书看报、看电影电

视等。多数农民工认为自己的生活很单调、没有生气,他们希望单位能多组织一些文娱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内心对城市的认同感和渴望融入的心理,促使他们希望参与城市种种公共活动,体现自己的价值。

(三)缺乏身份认同感。

面对身份的转换和认同的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比第一代农民工遇到更大的困惑。由于长时间离开家乡,甚至有些“80后”本身就是跟着打工的父母在城市上学,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城市为坐标,对农村完全陌生。从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看,他们完全离开了农村,对农民身份的认同变得模糊甚至不认同。在城市的生活圈中,对比城市居民,新生代农民工觉得自己的精神生活依然很贫乏。他们的追求开始向精神层面拓展:由单纯谋生向追求归宿感延伸;由忍耐坚持向追求权益平等延伸;由承担家庭经济责任向实现自我价值延伸。

四、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议

新生代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建设,需要政府、共青团组织和用人单位共同协作。

(一)政府的制度保障

促使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必须从农民工的特殊性出发,在教育、就业培训、住房保障和劳动待遇等关键环节下功夫,完善制度、体系,提高效率和效力,采取针对性措施。

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办法都依赖于制度的完善和变革,只有完善了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才能让农民工享有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发挥共青团的职能

调查中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是共青团员,他们对共青团的信任感和认同感较强。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的心理年龄并不十分成熟,往往不清楚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城乡的巨大差距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团组织的四项基本职能对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无疑能起到积极作用。

首先,要在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建立团的组织,具备建团条件的做到全覆盖。调查中57.67%的用人单位尚未建立团组织,大部分都是非公企业。对于已建团组织的单位,加强对企业团组织的工作指导。

其次,组织开展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活动并定期举办,整合各类资源,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技术培训和指导。

再次,联合工会、妇联等专业组织机构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侵权事件,增加其团组织归属感。

(三)用人单位的积极组织

对于用人单位,我们有以下两点建议:

一是积极组织开展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文体活动,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做好制度上的保障,依法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并且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

5.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调研报告 篇五

共青团XX市委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登上了历史舞台,并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流。新生代农民工通常是指上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出生的登记为农村户籍而在城镇就业的人群。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向往融入城市。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现代人融入城市一般要经历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和文化融入三个阶段。从目前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主要侧重在经济和社会层面,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则相对关注较少。

因此,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不仅要关心他们的生存、工作等基本的权益问题,也要关心他们精神文化生活等更高层面的需求与权利。现以利川市非公企业为样本,对这一新群体的精神生活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

XX市共有青年人数为30余万人。此次调查以发放调查问卷为主,同时辅以“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座谈和个别访谈形式。样本采集对象为18至35周岁的务工青年,本次调查行业涉及小型工业、服务业等。本次调查实际发出问卷170份,回收158份,有效问卷为147份。

(一)调查结果与现状

1、精神文化生活内容贫乏、方式单调。

调查显示,在问卷所提供的业余生活的十多种选项中,排在前六位的分别是:看电影或电视、听音乐、睡觉、逛街、手机上网、去网吧上网。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觉得自己的生活比较单调,有时候不上班也不知道去做什么。现代生活对他们的影响较大,新生代农民工业的业余生活已经带上了一些城市色彩,生活较之前增添了许多新的元素,比如上网、听音乐、旅游等。但是就整体而言,新生代农民工业余生活相对单调。

2、对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充满渴望

调查显示,84%的人明确表示愿意参加单位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作为新生代的农民工,他们的文化水平、理想信念等较之第一代农民工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充满了渴望。他们希望单位能够适度为他们提供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同时希望能够在节假日得到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他们更希望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能够得到相关的指导。

3、主观感受普遍认为对现状不满意。

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自己的生活状况“不满意”或“一般”,其中%的人对自己的生活状况“很不满意”,%的觉得“不太满意”,而只有4%的人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比较满意”。

“在城里生活,最困扰您的问题是什么?”在给出的十几个选项中排在前六位的是:没有朋友无人交流、工作不稳定、缺少文化生活、总感觉被人看不起、远离家人感到孤独、住房困难。

(二)原因分析

1、经济收入低,文化消费能力不强。

新生代农民工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与他们的职业、收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平常最主要的活动是看电视、上网以及看报刊、杂志。虽然城市中的文化设施和休闲场所已经比较丰富,但由于业余时间和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而无法享用。

2、新生代农民工身心健康存在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太多生活在这种生存环境差、生活不稳定的农民工家庭中,总觉得低人一等,产生了极度的自卑感,这种自卑心理反过来又使他们更加的孤立。新生代农民工跟随父母由农村进入城市,生活学习中由于受到各种歧视和不公正待遇,他们主观感觉到社会的不公平,感觉到自己被歧视,这些很容易在心灵里埋下社会不公平的阴影。

3、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重视不够。

近年来,对于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子女上学等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足够重视,但对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却还缺少足够的关注。政府、各群众性社会团体、非政府民间组织、企业雇主以及各种社会主流媒体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与精神生活问题的关注都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

二、对策与建议

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指数”,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根本所在。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政府应发挥领导作用

在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有针对性的增加一些投入,以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加强对他们的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在农民工相对集聚的工业园区,建设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活动中心,低成本或者免费对他们开放。同时加强城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等群众性文化事业的建设,切实改进服务形式,让城市文化设施进一步向他们开放。此外,还可以发挥各社会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各类评选活动,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取得社会认可的精神需求。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都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贯穿与日常工作之中,安排好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常工作与精神文化生活,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组织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通过多种载体来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业余学习和娱乐活动,解决其文化匮乏问题。一定意义上讲,发展企业文化,进而改善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是对企业人力资本的一种投资,人性化的管理和关爱将促使员工与企业建立深厚感情,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新生代农民工应加强自身修养

新生代农民工较之第一代农民工,他们追求城市生活,融入现代城市的愿望比较强烈。其本身要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勤于学习,积极参与政府及企业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技能,提升自身素质。逐步改变自己原来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做到遵纪守法,主动适应城市文明,进一步促进自身融入城市文化。

(四)突出共青团的青年工作优势

6.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总结 篇六

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

学号:##########

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

调查情况介绍

农民工,是指身为中国大陆特有的农业户口身份的工人,指从农村进入城市,依靠替雇主工作为谋生手段,但不具备非农业户口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中国大陆在户籍管理制度下特有的社会现象。

农民工,这一个广大的群体基本上没有工会组织,几乎没有任何权益保障,更不能享受城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福利。他们也是城市的被雇佣者中劳动条件最差,工作环境最苦,平均收入最低的社会群体,同时也是产业工人中人数最多的群体。

农民工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第一,二代。他们一般来自于偏远的山区,家乡交通闭塞,信息获取量少,而且家庭生活负担沉重。文化程度低,多在发达地区的大城市从事一些脏累险的工作。生活条件差,加班超时现象严重,处于社会下层,游离于城乡之间,健康和养老问题突出。

调查目标: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城市建设越来越繁华,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仍然处于“边缘”状态,他们干的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我借着课余的空闲时间对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在城市中为何生存如此困难。

调查总结:

目前,已有大量农民工城市,他们干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最脏、最重、最险的活,他们为社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权益在很多地方任然让人堪忧,他们的生活现状牵动大多数人的心。现在将此次实践活动调查的结果报道如下:

宾馆的服务员,小区的保洁员、建筑工地的工人,理发师……这些在千千万万城市居民生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来自外地,干着绝大多数城市人不愿干的活。据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外来人口都是从事建筑、美发、保洁、收旧等行业,其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达60%,未婚青年占了65%,60%的人每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到达城市打工的80%的民工中,只有不到30%的人是通过职介所介绍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过亲朋好友来到xx打工的。

他们在城市中是怎样生活的呢?

农民工的自身权益

外来务工青年的精神生活跟同龄的城市青年相比有较大差距,他们缺乏务工青年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阵地。据我们了解到的务工青年一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其余的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他们一般不关心时事新闻。虽然很多人都想去看些文学、技能介绍等方面的书,但苦于没钱或没时间,只得去买些地摊上的书,或者干脆趁休息时间跑到书店看免费的书。他们工作之

余的主要娱乐方式仅为看电视,睡觉等,几乎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然而农民工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和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农民工的文化权益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政府应该积极营造一个适合农民工消费的文化娱乐环境。

农民工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进城农民工平均工作6.1天,平均每天工作9小时,47%的每周工作7天。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挣更多钱主动拖长工作时间。

一批专家提出,要解决农民工屡遭侵权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他们建议:①加快劳动保障立法步伐。由于《劳动法》的规定比较宏观,对涉及保护职工收入所得、社会保障、人身保护方面的规定不够具体和完善,缺乏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这给劳动执行部门的执法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压力,使《劳动法》的很多规定难以落到实处。②建立欠薪保障制度,推行企业拖欠工资情况申报制度。这项制度对于保障职工的合法工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有很重要的作用。③充分发挥各项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各项工会在组织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要进一步加对修改后的《劳动法》的宣传贯彻力度,充分发挥各线工会作用。

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全国农民工的报酬总体上大有改善,但是少数企业任然存在克扣或拖欠报酬的现象,近四成农民工未和企业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或协议,有一半农民工拿不到加班补贴,但是由于农民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他们根本不关心这个问题,在他们看来只要有工作可做有钱可拿,对于他们来说签不签合同已经无关紧要了。

部分人认为:要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善其生存环境,最根本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乡户籍限制,让农民工与城市人享受一样的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待遇。此外,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多提供及时准确的务工信息,多提供务工岗位,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盲目性,使其外出更容易找到活干,并开办一些技能培训班,让农民工接受正规专业的培训,拓宽就业门路。这样才能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的居住问题

由于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的住房问题已经越来越严峻。他们有的只能住在简陋的宿舍里,有的甚至在市里没地方住,跑到郊区租房子住,所以上下班只能往返在城郊之间。近年来由于城区拓展、改造,市区一般楼房的租金逐年升高,再加上其他水、电、暖气费用,成本就更是升高了,所以大多农民工都住在城乡结合处,有的几家或全家住在20—30㎡的房间里,生活空间狭小,环境极差,交通不便,安全没有保障。

政府应该就进城的农民工的人数合理安排他们的居住问题。让他们拥有一个舒适的环境为城市建设贡献做出他们的一份力量。

农民工的收入

据调查显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他们的收入一般不高,他们付出了劳动力却得不到等价的收入,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尽管国家对农民减少了各项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大多农民依旧选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依然十分辛苦。究其原因有:①自身素质和能力使其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制造业,居民服务业,建筑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农民工

受技术限制,工资水平偏低。②社会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农民工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阻碍个工资水平的提高。

所以为了解决现状,政府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合理的调整农民工的收入问题。农民工给社会带来的巨大考验

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给城市交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带来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冲击。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固然是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农民工,让其懂法,从而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加强自身权益的特别是人身方面的保护。由于农民大多数来源于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或边远地区,他们不懂国家现行交通法规,更没有遵守法律的意识。所以我们有义务帮助他们。

农民工进入城市是不可逆转的洪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只能采取措施对他们近一步培训,规范,建设更利于他们生存的环境,使其尽快在城市里落脚,让他们与城市居民和谐共处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财富,才能更好地描绘未来城市的蓝图。

要关注一件事,你必须亲身实践去接近它,不要自己的想法去认知,这一次在接近,了解农民工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许多,也对“三农”中的农民工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认清了作为中学生的职责,让我们共同投放目光。给弱势群体以人文的关怀,共同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反思这一现实,社会各界应该用一颗感激的心来对待农民工,亲近他们,了解他们,为他们做点事。在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应该让他们“病有所医,老有所终”,让他们也能够享受一片平等的发展空间。让我们整个社会用实际行动来关怀他们,共同构建美好和谐的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

7.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篇七

叶勇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10物51班 10225009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快,农民工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进入城市,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2010年中共中央第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为深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工作状况、生活状况以及利益诉求,更好地发挥工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

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主要是从年龄上进行划分,是指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生的80后、90后户籍在农村但到城市务工的人员,其中既包括从小在农村长大进城务工的青年劳动力,亦包含随打工父母在城市中长大的青年劳动人口。经过调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来源广泛,平均年龄23.7岁,百分之七十为未婚,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受教育程度较高。

新生代农民工中,男性占46.8%,女性占53.2%。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在男女比例上,新生代与老一代不同,老一代农民工中男性员工占62.1%,女性员工占37.9%,男性比例明显较高。在深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7.6岁,新生代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3.7岁,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有680人,占21.7%,年龄在20至25岁的有1452人,占46.2%,年龄在25岁至30岁的有1004人,占32% 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未婚人员较多,占71.5%;已婚占27.8%。新生代农民工来源广泛,涉及全国27个省市。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老一代,他们大部分接受过9年义务教育,受过高中教育的要多于受过初中教育的,小学文化和文盲比例低,受过初中教育的占33.7%,受过高中教育(中专/中技)占44.9%,在老一代中,受过初中教育的有40.4%,其次是受过高中教育的有38.2%,小学文化程度、文盲的比例要多于新生代农民工。

(二)劳动合同签订率高,合同期限短期化,从事制造业、服务业的多,从事建筑业的少,多在民营企业工作,工作岗位偏低、就业稳定性差,职业安全健康存在隐患。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该法实施后,书面签订合同情况有了较大改善,在新生代农民工中,签订劳动合同的为78.8%。在签订的合同类型上,大部分为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占93.2%,其中短期合同居多,中长期合同较少。劳动合同期限在两年以下的有54.9%,劳动合同期限为3年的有42.7%,劳动合同期限在3年以上的有2.4%,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5.5%。已经签订劳动合同的,合同持有率较高,达到85.1%。

(三)新生代农民工仍然属于吃苦耐劳型,收入和消费均低于老一代农民工,一半以上有储蓄习惯,具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

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普遍存在着加班现象,除了有10.8%劳动者不用加班外,有89.2%人需要加班。每周加班时间在9个小时以下的占33.2%,加班9至12个小时的占16%,加班12个小时至18个小时的占17.3%,加班18个小时至24个小时的,占15.8%,加班超过24个小时的,占6.9%。加班已经成为了新生代工作中的常态,有56%的人加班时间超过法定时间。尽管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高,但收入不如老一代,老一代月平均收入有2072元,收入高于1800元以上的有58.3%。新生代月平均收入有1838.6元,收入高于1800元的有36.7%。

(四)将近一半居住在集体宿舍,社会交往乡缘业缘化,网络成为业余生活的主要部分,恋爱观念传统,恋爱方式更加自由。

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可以为农民工提供免费住房的,有54.8%,新生代农民工中,有46.8%的人居住在公司集体宿舍,每间宿舍平均入住6.4人,人均住房面积为3.7平方米。还有的公司提供住房,但要交纳一定的房租和水电费用,收取费用平均值为80.2元。新生代农民工业余生活主要有上网、看电视录像、逛街、与朋友聊天等,与老一代相比,他们在上网、培训学习、逛街的比例高于老一代,看电视录像的比例低于老一代。新生代业余生活上网的有57.1%,上网比例比老一代高出22个百分点。说明网络已成为新生代信息来源的主要工具,有的新生代表示:“离不开网络,是因为要依赖它传达的信息”,网络也使他们从

农村闲暇生活方式中脱离出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最新的信息和价值观,他们的思想观念、人生价值更多地受到网络影响。打工目的是经济型和发展型兼有,更注重未来发展,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渴求多方面的培训。

在打工原因的调查上,两代农民工有很大的不同。老一代农民工打工目的第一是提高收入,第二是出来闯一番事业,打工仍属经济型。新生代农民工打工目的第一是出来闯一番事业,第二是提高收入,打工目的已经不仅仅是满足提高收入,更重要的是为了自己事业的发展,是抱着干事业、开阔眼界的理想进入城市的,他们不仅要解决生存问题,更重要的是追求城市的现代化生活方式,打工目的是兼有经济型和发展型。

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经济社会转型阶段,在转型过程中,原有的社会结构体制被打破,新的社会结构体系尚未建立,在这个转型阶段会有种种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新生代农民工身处转型期,经历着乡土特质和城市特质的不断冲击,他们比任何一个阶层都更为强烈地感受到社会急剧变化的不适应和原有制度结构上的不适应,使他们在生存上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工资待遇低,面临着生存困境

(二)制度性歧视,形成发展困境

(三)身份认同危机,未来无方向感

(四)劳资关系失衡,没有话语权

解决新生代问题的政策建议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构成农民工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正在向产业工人阶级转变,政府应通过产业制度、福利制度、就业保障制度的安排,甚至可以通过直接治理手段,切实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一)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改变生存困境

(二)充分发挥工会作用,改变劳资关系失衡局面

(三)消除制度性障碍,给予农民工平等的公民权

8.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调研报告 篇八

新华网

与传统的农民工相比,他们更注重自我,更注重权益保护,更注重发展前途„„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既和过去的农民工一样面临共同的问题,同时具有自身的新特征和新诉求。

中华全国总工会20日发布的一份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面临的困难以及助其发展的对策,希望唤起全社会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新生代农民工的五个特点

新生代农民工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目前全国约1亿人。报告显示他们有五个特点:

——受教育时间较长,专业技能较欠缺。新生代农民工中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比例为67.2%,比传统农民工高18.2个百分点。拥有中专(中技、职高)、大专(或高职)、大学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经历的比重分别是过去农民工的1.6倍、2倍与2.3倍。尽管受教育年限普遍更长,但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

——过半未婚,生活经历简单。处于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59.9%尚未结婚,而传统农民工中已婚比例为93%;务工前他们的生活经历更简单,74.1%外出务工前“在学校读书”。

——多在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外出谋求发展动机强烈。七成新

生代农民工外出前往东部就业,高于农民工整体水平。42.3%的外出务工动机是为了“寻找发展机会”,出来见世面的比重为6%;而传统农民工中55.1%的人是为了“赚钱养家”。

——多聚集在第二、第三产业就业。调查显示,81.7%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于第二产业,近两成在第三产业就业。从行业分布来看,73.9%的新生代农民工集聚在制造业。

——绝大多数从业于外商投资企业,在国企就业比重近期有所攀升。新生代农民工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聚集度最高,为58.2%。从发展趋势来看,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吸纳能力较2009年有所增强,分别上升了17.9和3.4个百分点。

六大问题亟待破解

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面临着劳动权益保障等一些共同的问题,但其面临的问题又有特殊性。

——整体收入偏低。据调查,他们平均月收入为1747.87元,仅为城镇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3046.61元)的57.4%;同时也比传统农民工低167.27元。

——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84.5%,低于城镇职工4.1百分点。合同签订质量较差,执行情况差。68.2%的合同对于月工资数额没有具体约定。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合同后,16.8%未持有正式的合同文本,这为他们与用人单位一旦发生争议时认定劳动关系、维护合法权益埋下隐患。

——工作稳定性差。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后更换工

作的平均次数为1.44次。且每年变换工作0.26次,是传统农民工的2.9倍。

他们更倾向于采取主动与用人单位结束合同的行为。换工作中,88.2%主动提出结束合同。37.6%的主动辞职是因为工作“没什么发展前途”。同时,他们更换工作的意愿更强烈,19.2%的人表示近期有换工作的打算。职业发展空间小,无法满足实现自我发展的愿望,导致他们工作满意度较低。

——社会保障水平偏低。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率为67.7%、77.4%、55.9%、70.3%和30.7%,分别比城镇职工低23.

7、14.

6、29.

1、9.1和30.8个百分点。总体看,他们的社会保险接续情况较差,对于所在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知情程度不高。

——职业安全隐患较多。调查显示,36.5%的新生代农民工面临高温、低温作业问题,41.3%的人工作环境中存在噪音污染,36%的人工作环境存在容易伤及肢体的机械故障隐患,存在粉尘污染问题的为34.7%,但是用人单位为其采取防护措施的比重低于传统农民工。其保护条件堪忧,职业病检查、安全培训落实较差。

——企业人文关怀不到位。新生代农民工更渴望和企业能够紧紧相融。96.1%的人表示他们关心企业发展,但认为企业“不怎么关心”或“完全不关心”他们的达16.9%。认为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之间关系不融洽的最主要原因是“管理者不关心职工疾苦”,而传统农民工认为是“收入及福利待遇差距过大”。他们更渴望得到来自企业

管理者的关怀和关注。

此外,职业培训不理想、加入工会比例较低等因素,也成为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不利因素。

四项措施助其发展

春晚舞台上,一首来自农民工的《春天里》引发社会热议。专家认为,要学会倾听且真正弄懂农民工的呼声,解决问题才会有的放矢。

薪酬问题是农民工关注的主要问题。中国工运研究所所长吕国泉表示,首先要建立健全工资支付、增长、共决机制,加强对其工资的劳动监察力度。建立和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预防和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吕国泉建议,要以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集中的非公企业和中小企业为重点,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区域谈底线、行业谈标准、企业谈增长”的薪酬工作格局。在行业集中度较高、小企业密集的地区,积极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努力提高协商覆盖范围,使之成为企业工资决定的主要形式。

其次,推动社会保险政策法规的落实,扩大农民工参保面。重点加强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农民工的参保工作,提高社保统筹层次,实现社保关系顺利转移和接续。多渠道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保障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后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住房权益。

第三,可鼓励各地探索户籍制度改革,结合“十二五”规划,力争全国每年至少解决400万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问题。

第四,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和

9.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调研报告 篇九

按照团市委《关于开展2012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为贯彻落实团省委、团市委相关要求。永清团县委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活动主题内容,切实做好“面对面”活动的基础工作,开展好以“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为主题的调研活动,现将我委开展的有关活动汇报如下:

一、永清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

为做好调研活动,共青团永清县委专门编制了《永清县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80份,并以此深入了解了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为 “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农民工主要以青年劳动力为主。我们将进城从事非农产业的80后、90后青年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并称之为“新生代农民工”。为了进一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现状,研究丰富其精神文件生活的有效措施,共青团永清县委近日组织开展了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活动。通过调研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相比具有如下特点: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多为18到35周岁,呈现“三高一低”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因此,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等基本的权益问 题,更要关心他们精神文化生活等更高层面的需求与权利。共青团永清县委以永清县区内小型工业、服务业18-35周岁外来青年为样本对象,对这一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一)永清进城务工青年基本状况 1.永清进城务工青年构成

第一、性别和年龄构成:以35周岁以下的青年为主。进城务工青年整体年龄偏低,绝大部分进城务工青年是适龄青年,属于团组织管理、教育和服务对象。

第二、文化和收入构成: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层次和工资收入普遍偏低。但是据了解,他们在永清打工所获得的这份收入比家乡的月平均收润水平要高出许多。

第三、打工动机和人员流动:以利益驱动为主,人员流动性很大。以多赚一点钱为明确动机,同时还伴有从众心理和无意识行为。从人员流动情况看,大多数人来永清时间比较短。

2.生活状况:

随遇而安,生活状况比较平稳。新生代农民工能较好的适应来永清后的生活,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没有反映出太大的问题。

3.心理健康状况:

在调查中发现,进城务工青年乐于与他人交流,碰到问题不会过多压抑自己,会主动寻找对象倾诉,并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整体心理、心态比较健康。

4.对团组织的认知状况: 绝大部分进城务工青年对团组织的认识模糊,当然也有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对团组织的概念比较清楚,并且积极参与团组织活动。

(二)永清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特点

1.关注永清并希望成为真正的永清人,在永清落户。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对永清的发展十分关注,希望在永清工作和生活,许多进城务工青年子女在永清读书,广大进城务工青年热爱永清并希望成为永清人。

2.有强烈的创业欲望和危机意识。他们几乎都希望通过打工成为老板或专业人才,并希望自己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与此同时,他们有着强烈的危机感,认为生活中最为苦恼的事情是“没有一技之长”或“一事无成”。

3.外出打工的主要目的是赚钱和学习技术。许多人将赚钱养家作为外出打工的首要目的。他们在工作中,也深深感受到社会对人才的渴求,也充分意识到必须有一技之长,才能拥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大部分进城务工青年意识到必须学习实用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增强他们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三)永清新生代农民工青年的需求 1.脱贫致富需求

新生代农民工,最主要的动机是谋求生存、摆脱贫困。农村青年向城市的流动,最主要的目的是生存、发展。进入城市,成为边缘群体,其困难和艰辛非常人所能设想。但正是谋生脱贫 需求支配下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行动,闯出一条新的出路,为未来的发展成才奠定了基础。第一批新生代农民工的成功,使山区农民发现务工收入和务农收入的极大差异,随着近年来永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永清打工月收入可达1000——3000元,从而将务工作为劳动致积累资金的一个途径。

2.见识体验需求

如果说第一代新生代农民工较集中追求经济目标,那么第二代农民工的追求逐渐丰富多样。调查发现,一些家庭条件并不差的农村青年出来打工,不在乎赚多少钱,而是希望增加体丰富人生。

3.技能训练需求

从调查结果看,新生代农工工不仅希望掌握工业生产的技技能,而且希望掌握商业经营的技术技能,掌握农业种养的技术技能。许多青年认为寻找工作难、经济收入少的关键原因是缺乏现代技术技能;因此,他们希望掌握计算机操作技会计运算技能、生产技术技能等,使自己在城市中具有竞争实力。

4.成才创业需求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需求变化最突出的体现是越来越倾向于成长与创业。一方面,中国改革开展的推进,为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成功提供众多的机会。尤其在发达地区,青年只要敢闯敢试,在各行各业都可能成功。甚至一些出来从事保洁工作、保姆工作的青年,联合创办家政公司,取得成功。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逐渐增长见识,培养现代观念和意识,发现成才创业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奋斗争取来的结果。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增强,使新生代农民工敢于尝试接受各个领域的挑战、追求人生的成功。

(四)永清新生代农民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由于他们的文化素质低,绝大部分从事苦、脏、累、险的普通工。而且他们的文化素质低,势必将影响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进程。

2.进城务工青年求职困难、收入偏低

大多数人的收入仅“可以维持个人生活,但剩余不多”。据调查,很多进城务工青年都表示,由于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对于他们来说只要适合他们的工作,他们都会去干,毕竟他们来永清打工,也是希望自己能够有份较好的收入,自己照顾自己,同时也为家人分担一些生活重担。

3.心理压力巨大而文化生活条件较差

进城务工青年远离家乡和亲人,上班工作繁重,生活圈子极窄,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普遍存在“苦闷”和“无聊”的感觉。

4.拖欠工资、超时工作,权益保障亟待加强

由于进城务工青年法律意识淡薄,很少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调查中发现进城务工青年工作时间偏长,同时,进城务工青年劳动保护条件、工作环境差。

5.工作生活环境差

部分进城务工青年的生产生活条件较艰苦。建筑工人在高空作业,夏天烈日烤,冬天寒风吹;清洁工人吃在马路边,住在工棚里。这种生产生活状况,对进城务工青年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他们的这种状况需要大力改善。

6.进城务工青年子女教育存在问题

因为家庭收入低而交不起借读学费,进城务工青年子女在城市就学困难;许多公立学校的容量有限,不能满足大量进城务工青年子女就学的需要;为控制外来人口对经济、社会、治安的影响人为设臵的阻碍性政策,影响了进城务工青年子女就学。

7.精神文化生活单一枯燥。

调查显示,在所提供的10多种业余生活的选项中,排在前六位的分别是:看电视、睡觉、看书看报、逛街购物、听音乐、上网。从调查中发现:现代生活对他们影响较大,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已经带上了一些城市色彩,生活较之以前增添了许多新的元素,例如,上网、听音乐、旅游等。但就整体而言,新生代农民工业余生活相对单一,虽然城市中文化设施和休闲场所比较丰富,但由于业余时间和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而使他们无法享用。

二、丰富永清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永清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管理和服务滞后

一是宏观管理滞后,对新生代农民工管理、沟通、服务、教育等社会配套机制不完善,宏观上没有形成总体的制度和机制,是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处于半盲目无序状态;二是微观管理不到位,管理方法、措施滞后,新生代农民工管理工作没有完全纳入基层政权组织中来,措施不力、治理力量微弱,用工、租房等关键环节没有获得有效的治理和控制。管理中忽视珍爱、服务,使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少数基层干部接待新生代农民工或执法办案中对新生代农民工“冷、硬、横、推”,激化矛盾的想象,形成了不稳定因素。

(二)多头管理

丰富永清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工作各自为阵、没有合力,永清目前对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工作没有独立的机构来管理,劳动部门管一点、公安部门管一点、共青团管一点、社区管一点、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合力。管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协调和沟通,各类资料信息、人员力量不能共享。

(三)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工作滞后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工作滞后,培训内容和需求不匹配,提高农村和外来劳动力素质已成为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重点工作,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劳动职业技能 培训,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需要创新和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模式。

(四)经费严重不足

由于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工作任务多、责任重,需要的经费较多,办公经费不足,缺少基本的硬件设施,开展宣传和检查工作较难,做好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工作难度较大。

(五)经济生活低,文化消费能力不强

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与他们的职业、收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职业、收入稳定的群体,在时间和金钱方面有着更多的支配权。他们的业余生活相对丰富,可以从事看电影、K歌、旅游、健身等消费性的娱乐项目。在经济收入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除去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费用,他们每月可用于文化娱乐消费的费用几乎所剩无几,对于城市里大多百元以上的娱乐消费场所,他们一般都会敬而远之。虽然调查显示,农民工在文化娱乐方面支出较少,但这并不表示他们不需要精神文化生活,相反,他们对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充满了渴望。

三、丰富永清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措施的建议 如何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不仅是农民工自己的问题,更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不仅需要农民工自身的积极进取精神,而且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需要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共青团组织也应发挥自身优势,努力需求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措施。

随着永清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永清进城务工青年还将不断增加,探索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措施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措施,带领广大进城务工青年在永清提质提速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让共青团陪伴他们成长,努力让新生代农民工在永清感受到家的温暖,真正融入永清人民的生活中。

我们还将继续积极参与关爱新生代农民工行动,不断创新形式,扩大“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的影响,努力使“面对面”活动成为共青团服务党政大局和维护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的有效载体。并通过这一载体更加准确的把握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普遍利益诉求,努力为全社会关注关爱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做出积极的贡献,让他们感受到现代文明的精彩,在城市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共青团永清县委

上一篇:建筑工程实训指导书下一篇:九年级春季班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