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内环境与稳态教案(共8篇)
1.高一生物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篇一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三、课时安排 2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老师提示。
〔生答师提示〕1.提示: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例如,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的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的活性最高,在血浆中的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时,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引起血浆中转氨酶活性升高。
2.提示:这说明(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
(2)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3.提示:(1)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这表明肾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
(2)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并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症等。(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问题〕以 “本节聚焦”的问题,再次提起学生的思考。〔板书〕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Homeostasis: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学生互动〕学生思考与讨论,师提示。
1.提示: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可以让同学先谈谈自己发高烧时的感受。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在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体内的各种反应出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常。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孕妇发热可能导致胎儿发育障碍,是一个重要的致畸因子。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相当数量的患儿由此造成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注意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2.提示:内环境渗透压会变小。当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严重时会出现疲倦、周身不适、表情淡漠、恶心、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3.提示: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社会联系〕生思考,师提示。
〔讲解〕夏天时,空调房间与室外的温差较大,如果经常进出空调房间,就会出现咳嗽、头痛、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如果在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呆的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关节酸痛或颈僵背硬、腰沉臀重、肢痛足麻、头晕脑胀等。如果呆得太久,由于空气不好,容易使人头晕目眩。这些症状就是空调综合征,俗称空调病。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风湿痛、黏膜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等等。据分析,空调对人的影响主要在于:空调风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加大,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汗,也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空调房间里,气流方向经常变换,气流速度增加,空气热量不断变动等因素干扰了人体的嗅觉,削弱了人体对空气中病菌、过敏原和异味的反应;房间内湿度太低,会对眼、鼻等处的黏膜产生不利作用,导致黏膜病;室内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干燥而又温度适宜,空气中有害细菌含量快速上升。
〔板书〕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实验并讨论〕生看或做实验,思考,师提示。1.生物材料加入HCl或NaOH后pH的变化更像缓冲液。
2.提示:缓冲液加入少量酸碱后,pH变化不明显。原因是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O4/Na2HPO4,其中NaH2PO4溶液呈酸性,当加入少量NaOH时,可以中和OH;Na2HPO4溶液呈碱性,当加入少量HCl时,可以中和H。水溶液则不同,因而加入酸碱后,pH变化明显。
3.提示: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H2PO4/Na2HPO4、H2CO3/NaHCO3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此外,机体还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来维持pH稳定。例如,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C02和水。血液中的C0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02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
-pH影响不大。当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以及机体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维持相对稳定。
【关于人体血液pH值缓冲作用原理】
人体血液不会因为进入少量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而使其pH值超出7.35~7.45之间,原因是血液中含有缓冲物质,如H2C0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在此结合有关生化知识对H2C03/NaHCO3在维持血液 pH值稳态中所起的作用加以说明。
它们的电离如下:H2C03一→H+ HC03(1)(双向,可逆);NaHC03一→Na+ HC03(2);由于(2)式完全电离,有大量的HC03存在,对(1)式电离产生同离子效应,使HC03和H结合成H2C03,也就是说(2)式的结果抑制了(1)式H2C03的电离,因此血液中存在大量的H2C03和HC03,而H浓度很小。
当血液中进入少量酸(例如乳酸、磷酸等)时,由于血液中存在大量HC03,能和进入的酸中的H结合成电离度很小的H2C03,使血液中氢离子浓度几乎没有升高,因此血液pH值并不明显降低。
当血液中进入少量碱时,此时血液中的H与进入碱中的OH结合成难电离的H20,当血液中的H稍有降低时,血液中存在的H2C03,就立即电离出H来补充血液中减少的H,使血液pH值并不明显升高。
正是因为H2C03和HC03 的大量存在才会使血液的pH值不会因为少量碱、酸的进入而造成明显升降。
拓展题
提示:当动物进食高浓度的糖溶液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浓度暂时升高。血糖浓度的升高会刺激机体加速分泌胰岛素,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调节下,血糖浓度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具体调节机制可参考第2章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内容。
二、知识迁移
(1)水是良好的溶剂,为各种生化反应提供溶液环境;水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水在体温调节方面有作用;水是某些生化反应的反应物;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等。
(2)说明健康的人体具有维持体内水平衡的能力。
三、技能应用(1)否。
(2)血液中的糖分既可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物质,也可来源于其他物质在体内的转化。
四、思维拓展
提示: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主要由氧源(气瓶)和供气调压组件、水升华器和水冷却循环装置、空气净化组件、通风组件、通信设备、应急供氧分系统、控制组件和电源、报警分系统、遥测分系统等组成。它能够为航天员提供呼吸用氧,并控制服装内的压力和温度,清除航天服内C02、臭味、湿气和微量污染等。这套生命保障系统与压力服(给宇
-+
+
+
+
-+
--+
-+
+
-+
-航员提供正常大气压)一起,在人体周围创造适宜人生存和工作的微型气候环境,有利于宇航员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2.高一生物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篇二
1.“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知识结构
稳态的概念最初来自生理学。生理学把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叫做稳态。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是代谢过程使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是通过调节使平衡恢复。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受到破坏而又同时得到恢复的过程中得以维持和进行。
稳态调节的概念来自个体水平的生理学。例如,哺乳动物体内的温度、渗透压、p H,以及各种电解质和营养物的浓度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这是在其自身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下,随时进行反馈调节而实现的。生态系统虽然没有与此类似的调节机制,但也具有一定的抵御环境压力、保持平衡状态的能力。
2.“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构建方法
2.1 系统整合法:探寻生物现象的整体性。
《标准》在“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前言中指出:“本模块选取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稳态的知识、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运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这就明确提出了“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现代生物学为了揭示生命运动的奥秘,还必须从生命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从它们和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来了解整体,这就需要进行系统分析。例如,植树造林是中央的号召,但西北一些地区年降水量很小,蒸发量很大,其地下水主要靠地表下的渗透作用(如融化的雪水)。在这些地区植树,地下水会因树木的蒸腾作用而过量散失,导致水位下降甚至枯竭。于是近年来中央指示这样的地区要多种草。然而,在我国的中、东部地区却出现了砍树种草的热潮。殊不知在高温多雨地区,树的生态效益要远远超过草。结果,一些城市又不得不规定绿化至少要有多少比例的乔木和灌木。导致这些失误的原因就在于缺乏系统分析的思想。
教学中运用系统的概念和系统分析的思想,一方面对生命系统的要素、结构、边界、环境、性能等系统的基本特征作分析,另一方面对系统的状态及其调控作分析。以生态系统为例,其要素指组成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结构包括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边界指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是模糊集合,其边界是一个模糊概念,根据研究的需要划定。至于系统的状态,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系统,系统的稳态就是生态平衡状态。每个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对稳定。
2.2 模型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生物思维。
《标准》依据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将模型和模型方法列入了课程目标。所谓“模型”,是指模拟原型(所要研究的系统的结构形态或运动形态)的形式。它不再包括原型的全部特征,但能描述原型的本质特征。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模型一般可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两大类,通常说的模型即指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可以模拟客观事物的某些功能和性质。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经常使用的物质模型有实物模型(如生物体结构的模式标本)、模拟模型(如细胞结构模型、各种组织器官的立体结构模型)等。
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模型方法被广泛运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功就是一个范例。在生物科学学习中,模型提供观念和印象。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经验既包括概念系统,又包括表象。前者包含概念、原理、规律、理论,后者包含观念和印象。当代不少学者都主张把表象看作一种符号要素,与语言等其他符号要素一样具有抽象、概括、组合和再组合的功能,因而能构成思维的操作。所以模型提供的观念和印象,不仅是学生进一步获取系统知识的条件,而且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生物严谨理念。
数学方法指运用数学语言表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测的方法。目前,数学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医生做大手术之前都先进行数学模拟以预知各种方案可能出现的后果,再依据个人的经验来选择手术方案。数学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
《标准》对数学方法的使用主要体现在:(1)对生命现象的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进行描述、分析和计算。(2)统计方法的运用。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的方法。统计规律性在生物界广泛存在,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随机过程的规律性,即大量随机事件所组成的系统的规律性,如遗传性状传递过程中的规律。这类问题可用描述统计方法解决;另一类是某些生命系统行为的规律性,这类问题可用选取统计方法解决。(3)用数学模型来表现生物学现象、特征和状况。生物数学模型有两类:一类为确定性模型,它用数学方法描述和研究必然性现象,例如,某生物个体的生长曲线、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数量变化曲线等;另一类为随机模型,它用概率论和统计方法描述和研究随机现象。
3.“稳态与环境”模块构建的注意点
3.1 注意彼此内容的相连性。教学中应以整体的思维把握教学内容,做到互通有无。
3.2 注意构建的层次性。该模块构建尽管是建立在整体模式基础之上,但还应分清主次。
3.3 注意构建内容的拓展延伸性。该模块的内容是限定的,但构建的模式可灵活多样。
总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出发,探寻彼此间的规律,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构建模式,定能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生物素养。
摘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的“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知识结构体系是由系统生物学的思想构建而成。该体系以“系统”为核心概念,以“稳态”、“环境”和“调节”三个科学通用概念把生物个体和系统水平的要素、行为、稳定和发展等问题统一起来,以系统分析、模型和数学方法等作为主要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探讨内容的构建,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3.内环境稳态高中生物知识点 篇三
2、血浆pH稳态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碳酸;人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这些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液的pH发生变化。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原理:当酸性物质进入血液时,H++HCO3- ==== H2CO3
H2CO3 ==== H2O+CO2 ↑(从肺部排出)
例如: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H2CO3。
当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 OH-+H2CO3 ==== HCO3-+H2O
例如:当Na2CO3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H2CO3发生作用,生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
3、体温恒定
人和高等动物具有一定的体温,且相对恒定是进行新陈代谢(生化反应)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人体产热是能量代谢的结果,安静时人体产热主要来自内脏(肝脏、肾等),运动时主要来自骨骼肌,可比安静时高出10余倍。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常打“寒战”,产热量明显增加。人体的散热主要通过皮肤。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人体散热主要通过汗液蒸发这一条途径。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因为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能够维持动态平衡,主要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4、水平衡、盐平衡、血糖平衡、体温平衡
5、反馈调节:正反馈和负反馈
反馈是一个过程的结果返回影响过程的现象。
正反馈:正反馈是结果对过程产生促进作用,即反应的产物反过来促进反应的进行。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类似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浓度也升高的关系。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 生命活动中常见的正反馈有: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等。
4.高一生物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篇四
一内环境与稳态
金沙二中高三备课组叶子
教师寄语: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内环境的概念及组成,明确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图解表示;
2、举例说出内环境的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学习重点:内环境的概念及组成。学习难点:内环境的概念 教学时数:1课时 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点1:内环境 预习与探究:
1、体液可以分为和
2、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和
3、阅读P6图1-1后总结出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的关系:
4、体内细胞只有通过,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5、是否所有细胞所处的内环境都是由以上三种成分构成?请举例说明。
知识点2:稳态的概念 预习与探究:
1、2、探究活动:人体是怎样使内环境的Ph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3、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在和的调节下,通过各个、知识点3:稳态的生理意义 预习与探究:
1、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细胞降低时,成年人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达标: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 3.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液体是()A.血液B.血清C.淋巴D.原尿 4.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
A.淋巴液B.组织液C.血浆D.唾液 5.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B.血浆.消化道 C.消化道.组织液.淋巴D.淋巴.组织液 6.下列何种情况与发生组织水肿无关()
A.毛细淋巴管堵塞B.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 C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增多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7.对人体内环境中pH及调节途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血液的pH通常维持在7~7.45之间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C.血液中Na2CO3过多,就与H2C03结合成NaHCO3
D.血液中C02过多时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将CO2排出 8.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内的消化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 9.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02、血红蛋白、H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0
2++2-C.纤维蛋白原、Ca、载体D.Na、HPO4、葡萄糖、氨基酸
10.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A.血液B.体液C.组织液D.细胞内液 1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12.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3.与维持内环境稳定无关的生理活动是()A.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 B.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
C.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复正常
D.炎热的夏天,人体内产生的热引起发汗而使体温不至于上升
作业布置:教材P7复习题
5.环境与稳态高考生物知识点 篇五
1.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3.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5.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7.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主要是由Na+内流形成的。
8.神经冲动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的,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与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
9.兴奋在突触中传递的信号转换方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0.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
11.血糖的来源有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的转化,去路有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12.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主要有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
1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4.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特点。
15.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6.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反应速度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较长等特点。
17.体温的恒定取决于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氧化放能,热量散失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散热等。
18.由下丘脑合成、垂体细胞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19.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组成。
20.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的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的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21.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6.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反思 篇六
本节课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非常接近生活实际。这是我备课时想的最多的问题,如何设置问题?如何选择教学材料?主要考虑接近学生的生活,尽量是学生熟悉的,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的欲望。我认为,知识点再完备,如果学生对这些不感兴趣的话,学习效果也不可能很好。特点二,本节课收集材料很丰富。如血液检验化验单、PH值测定后的数据及图片、温度调查数据表、航天服、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等。特点三,突出重点——内环境稳态概念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先体验很多感性材料,最后归纳总结出概念,水到渠成。
不足之处我认为教学设计还可以更加新颖更加创新点,如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处理,或者利用实验进行探究等。
7.高一生物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篇七
复习重点
1、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肾的结构和特点
3、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除途径
4、人体内废物排除体外的方式和意义
5、人体排除废物的处理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总结、练习
教学仪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重点知识归纳
1、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和排出尿液。
肾(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2、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膀胱是贮存尿液的器官,尿道是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的通道。
3、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4、肾的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的其它分子都能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肾小囊内液即原尿。
5、肾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所含的对人体有用的物质被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的过程。
6、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肾、肺和皮肤。
7、尿液形成的过程:
(1)肾的滤过作用:(注意)大分子蛋白质和血
细胞不能滤过出来(病变则出现血尿或蛋白尿),
形成肾小囊内液,即原尿。
(2)肾的重吸收: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
部葡萄糖被吸收回到血液(因此尿液中不含有葡
萄糖,原尿有150L,尿液只有1.5L),形成尿液。
血浆原尿尿液
蛋白质有无无
葡萄糖有有无
尿素有有较多
8、尿量多少取决于人体每天摄入的水量和由其他途径排出的水量。肾能自动调节尿液的成分。每天应该喝足量的水(1500mL)。
9、人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有两种:排遗和排泄。
排泄方式:皮肤(汗液)、肺(二氧化碳)、肾(尿液)
排遗方式:大肠和肛门,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以粪便形式排出。
10、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腐熟,沼气发酵(产生沼气、沼液和沼渣)。
二、重点习题讲解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的排泄废物的是
A、尿液B、粪便C、汗液D、呼出的二氧化碳
分析: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包括排泄和排遗。排泄方式:皮肤(汗液)、肺(二氧化碳)、肾(尿液);排遗方式:大肠和肛门,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以粪便形式排出。选项B正确。
2、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肾单位B.肾小囊C.肾小球D.肾小管
分析: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而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因此选项A正确。
3、人体排尿的功能,叙述准确的是()
A.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
B.排除废物,调节体内无机盐平衡,维持细胞正常功能
C.排除尿素
D.排除多于的无机盐
分析:尿液形成的过程:包括肾的滤过作用和肾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的其它分子都能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肾小囊内液即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所含的对人体有用的物质被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B正确。
4、判断:排泄和排遗是人体排除废物的两种方式,它们之间并没有根本的区别。
分析:错误。排泄的废物是人体代谢的终产物,排遗的废物主要是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5、判断:尿液的形成过程就是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
分析:错误。尿液形成的过程:包括肾的滤过作用和肾的重吸收作用。
三、练习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代谢产物的是()
A.尿素B.粪便C.二氧化碳D.水分
(2)下列担负着人体排泄废物功能的是()
A.呼吸系统B.泌尿系统C.循环系统D.神经系统
(3)血浆成分和原尿成分相比是血浆中有()
A.大分子的蛋白质B.水C.无机盐D.葡萄糖
(4)由输尿管输出的尿液是()
A.和原尿相比,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B.和原尿相比不含蛋白质
C.和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D.和原尿相比不含尿素
(5)在泌尿系统的器官中,形成尿的场所是()
A.肾脏B.输尿管C.膀胱D.尿道答案
8.高一生物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篇八
华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 杨媚
㈠前期预备阶段:磨刀不误砍柴功,I am ready!
在得知自己被推荐去广州执信中学实习开始,我便早早进入了实习的准备阶段,执信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的教学实习工作总结。确定所教授年级及教材后,我便到购书中心买齐了教材、教材辅导书、生物高考题等,做好实习的充分准备,也拿来了读高中的弟弟的生物书,看看他的笔记,参考其他老师是怎么处理教材中的一些问题等;坚持每天花2-3个小时认真翻阅教材,结合教材辅导书,先自己将书中的知识点弄熟弄透;
由于实习学校是执信中学,学生的基础较好,理解能力强,水平较高,我还结合教材辅导书中的补充知识和大学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作为拓展补充内容,适当引导学生增加知识面,开拓思维;在认真翻阅课本的基础上,尝试独立初步设计教学过程,构思课堂教学结构;上网收集查找必修3各章节的教案、ppT、练习、动画、视频、图片等资源,参考优秀教师的讲课经验,结合自身教学特色及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及课件制作。
在实习前,我已熟练地掌握了必修三的教材中的知识点,熟悉每节课的课后练习,初步设计教学方案,做好了教育实习的前期准备工作。
㈡听课阶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的生物教学指导老师是特级教师刘立翔老师,刚去到学校的第二天,刘老师便根据我们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为我安排好课程:在生物班上必修3第四章整章内容(包括两次课堂实验和一次课外探究实验)、在非生物班上的第三章第1节的内容,一次生物奥赛的辅导课、一次专题讲解,算起来有7次新课。我很庆幸,指导老师能在刚实习的第二天,就为我安排了这么多节的新课内容,我想我已开始成功地迈出第一步了。
前两周我都是在听课中度过,老师讲的这几节课,正是我在假期的重点备课内容,所以我听得很认真,不仅听如何讲解知识点,更注重听老师的教学思路、方法设计。我讲课注重新课标理念在教学中的实践,但总感觉空有形式,不能把知识点和这些教学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几节课下来,刘老师的精彩讲解让我找到了两者的平衡点,在充分呈现知识重难点的基础上,发挥新课标的优势。此外,刘老师对于课程内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精湛的讲解及引导技能、非凡的课堂驾驭能力深深地震撼了我,这就是名师风范!
在整个实习期间,我共听了42节课,科目涉及生物、语文、通用技术、地理、化学、物理、数学、英语等科目,虽然不同科目,但总能让我领略到执信中学名师们优秀的教学技能,让我看到了执信学生的课堂特点,让我看到了自己不曾注意到的细节之处,听课阶段的宝贵经验让我受益匪浅,有了这些宝贵的“它山之石”,再结合自己在大学所学的教育知识,我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试讲,“我要攻玉”!
㈢二次备课、试讲阶段:在改进中,更上一层楼
实习第二周,便是国庆长假,假期都在家中备课,压力还是蛮大的。这七天要备好第4章的四节课和第3章内容的两节课,还要准备一个课堂探究活动、一堂实验课及两个课外探究实验。由于生物班上课的选修教室没有多媒体,这就对我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引导能力及课堂整体控制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本可以申请在有多媒体设备的生化楼上课,但我想借这个机会好好锻炼自己,便准备不用多媒体辅助讲课。于是,便开始了艰难的二次备课。在国庆期间,我基本备好了课,还自己试讲了前两次课的内容,做好了给指导老师试讲的准备。
第一次试讲,却不顺利,指导老师虽然要求很严格,但还是让我回去再好好备课,并提出了建议:第一次上讲台很重要,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入很重要,可以再生动些;可让学生结合种群概念判断实例,建议讲解完所有的特征后,再讲解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然后抽出15min将学生带出教室去,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等,实习总结《执信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的教学实习工作总结》。老师几句话,就帮我把讲课思路理清了。为了第一次讲课能够生动、吸引学生,我舍弃了原来准备不用多媒体讲课的想法,回去按老师建议的思路,熬夜赶了一份课件,为增加趣味性,我在课件上增加了有趣的拓展知识、图片等。
第二次试讲时,感觉还是不够理想:举的例子不够典型,添加了较多的拓展知识,内容太多,不能完成课堂任务;生动有余,但重难点不够突出等。针对指导老师第二次提出的意见,我再次进行改进,查找资料,选用典型例子,适当删减拓展知识,注重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同时安排适当的课堂活动:判断年龄组成的类型时,安排了思考与讨论的活动;讲解调查种群密度方法时,安排课堂探究实验,进行实地操作实践……设计好后,我联系了实验员,安排好课堂探究所需的实验器具,还自己到校园中进行实地调查,确保课堂探究能顺利进行。在上新课前,我的思路和教案修改了很多次,我还进行了几次的试讲,几经波折终于准备好上课了。
㈣上课阶段:初上讲台,体验成功的感觉
第三周的周四下午,我正式走上讲台,上了我生命中第一节课。课前,学生给予我热烈的掌声以示鼓励,课堂上,学生们认真回答问题,配合教师的引导,积极参加讨论及实践活动,我原本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下来,发挥得更好了,一堂课下来,自我感觉非常不错!指导老师也给了我很高的评价:“你这节课上得很不错!重难点抓得很准、处理得很好,课堂上设计的两个讨论引导得很不错,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你开了个好头,接下来你肯定会更顺利的,要有信心!”有了指导老师的评价和鼓励,我对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更有信心了,也更有干劲了!
为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我还设计了两节课没有多媒体辅助的课堂教学。讲解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时,我充分利用课本的图片,让学生分析问题探讨,组织学生分析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的区别,根据材料设计1~2次课堂讨论,让学生讨论种间关系实例,并适当补充种间关系数量图进行讲解。通过问题逐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堂互动性强、效果不错。原来不用多媒体辅助,也能够把知识点讲透、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次的成功,进一步加强了我的信心。
第一次在非生物班上课,是在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班级,为了让学生对我有更好的印象,我精心准备了第三章第一节《生长素的发现》的内容,这节内容不只要让学生知道生长素的发现历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历程和科学设计的原则。针对这个理念,我对达尔文及温特的实验进行了探究活动设计:达尔文胚芽鞘向光性观察实验,引出科学设计的一般步骤,提出设计原则;感光部位实验,则让学生合作,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探究实验;温特的实验则注重引导学生注意对照实验的设计。但在我开始上课时,由于电脑出了问题,多媒体课件不能投影出来,我只能临时改用板书教学。所幸我精心设计了该节课,并试讲了几次,讲课思路已经烂熟于心了,结合课本图片,我依然顺利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内容。可见,板书教学也要重视,要做好两手准备!
经过前面几节较成功的教学案例后,指导老师从开始的不放心、不太放手到放心把工作都交给我,局面开始扭转。指导老师出差去西藏的一个星期中,他很放心地把他一周13节的课都交给我上,让我自主安排设计课堂活动。指导老师从西藏回来后的公开课,我们一起讨论如何设计教学活动,我成了刘老师的得力助手,帮刘老师收集的课件素材、安排学生进行课前探究实验活动并辅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汇报,公开课上得很成功。
实习总结大会那天,刘老师给了我很高的评价:“杨老师具有非常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很高的课件制作水平,能够主动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如果杨老师能够坚定当老师的信念,并为之努力,相信她一定会取得很高的成就!”能得到特级指导老师的赞扬与肯定,我是幸福的,成功的感觉真的很棒!
㈤教学工作的心得体会:
实习的第三周和第四周,是我最辛苦也是收获最大的两周,期间我初次体会到老师的伟大和辛苦。上一节课,要经过“备课(写教案、做课件)——试讲——上课——接受学生反馈的信息——评讲”这样一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其中每个环节又有很多小细节,要做好每一步是不容易的。而广州执信中学学生的整体水平较高,单纯课本知识的讲授,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对教学内容有较好的处理,教学设计上能够层层引导,吸引学生进行主动思考。
在教学设计方面,首先我注重根据学生思维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讲解思路:在讲解课程的时候,教材编排的顺序只是呈现知识的一个参考程序,有时并不能够让学生顺利地理解接受新知识。在面对实际情况时,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重新调整组织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我在讲解第一节《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两节内容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了知识点的呈现顺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接受。
其次,注重知识点的补充、归纳和迁移,做到基于教材,却高于教材。第三节《群落的结构》中,我适当地补充了种间关系的数量坐标图,以坐标图直观地展示数量变化的关系;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课中,我适当补充了有关“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浓度”原因的探究例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是由于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长素浓度和向光性生长的关系。
再次,注重知识点间的过渡处理。处理好知识间的过渡问题,能让学生更好更顺利地跟着教师的思路理解知识,也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联系网,对学生系统地学习知识具有重要意义。许多新老师容易忽略知识点间的联系,忽视知识点间的过渡处理。生长素发现历程中,我注意从一个实验的结果出发,提出新疑问,引导学生思考下一个实验如何操作,层层引进,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科学探究实验的进程,取得良好的效果。
最后,注重对教学媒体的设计。在教学媒体上,我注重加入学生感兴趣的生物图片,特别在讲解生长素发现的各实验时,播放Flash动画,将课本上静态的实验用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很好的辅助了课堂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也发挥了我的优点,如课堂设计合理、表达清楚、思路清晰以及板书工整等,起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自己还存在不少缺陷,如:
⑴个人在组织课堂活动或提问时,有时候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导致课堂活动完成得不够理想或得出结论时显得过于急促。
【高一生物内环境与稳态教案】推荐阅读:
高一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07-30
高一生物观察方法07-28
高一生物期末教学总结06-19
高一生物工作计划09-0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2.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教案11-04
人教版生物高一月考07-03
高一下生物教学总结07-19
高一生物基础知识总结09-06
高一生物期末考试总结反思09-24
2015高一生物寒假作业答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