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父亲作文(精选14篇)
1.的父亲作文 篇一
感恩父亲的作文:父亲的肩膀
感恩父亲:父亲的肩膀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几乎成了父爱的代言,然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却是父亲的肩膀。
春节回家,发现父亲身体有些虚胖,因为长期睡眠不好,眼袋重了很多,脸上也爬上了一道道皱纹。他的双肩也不再那么结实,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泪光中,浮现出我中考后跟随父亲一起去教育局复查分数的一幕:复查分数的档案室虽然有工作人员在,但中午没有对外开放,只有一扇窗户开着。地势较低,够不到窗口。父亲蹲下身子,满面笑容地看着我说:没事!上来吧,爸扛着你!我怀着不安的心情颤颤巍巍地踩上父亲的肩头,父亲托举着我,仿佛托举着一个家族的希望。他把自己未能实现的读书梦想完全寄托在我身上然而,复查的分数没有错误,我终归还是落榜了。
曾经不止一次听姑姑们提起父亲的旧事。父亲是家里的长子,在那个连麦糊、薯渣都吃不饱的年月,父亲稚嫩的双肩很早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咀嚼了生活的艰辛。他跟随爷爷一起早出晚归,常常是鸡还没叫头遍,他们就开始起床做线面,然后用箩筐挑着挨村挨户叫卖,后来又四处奔走兜售麦芽糖、正方糕,似乎所有能赚钱的小买卖他都不想错过。
我读初中的时候,父亲承包了一片木麻黄。有段时间,父亲经常驻扎在树林里,用肩膀扛起那刚砍下的一根根粗大沉重的木麻黄,不知疲倦。尽管肩衬很厚,但是那些衣服的肩部还总是最先被磨破,父亲的肩膀也经常被粗粝的树皮磨得红肿,父亲却没有丝毫怨言。有时候他会在酸痛的肩膀上敷上风湿膏。仿佛他扛起的不是木头,而是命运,是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前些年,父亲还揽了一个小工程砌山坡。我不知道父亲与工友们是如何把一块块笨重的花岗岩在陡峭的山坡上堆砌起来。他们肩挑手扛,终日与铁钎、瓦刀、泥浆为伍,双手磨砺得异常粗糙。那个时候,父亲的身体有些虚弱,稍微一干体力活就会汗如雨下,更何况这烈日下的劳作。几个月荒郊野外的生活,白天头顶烈日,夜晚工棚里蚊子成群来袭父亲想,做这个工程虽然比较辛苦,可是家里欠下的那笔外债到时多少可以偿还一些了。然而,活干完了,验收完毕,包工头却卷钱跑路了。父亲和工友们辛辛苦苦赚的一万多元的工钱也拿不到了,这一万多元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我不知道父亲疲倦的双肩怎样扛起这段难挨的时光
父亲总是默默地用双肩承受着生活的重压,撑起一片爱的天空。正如歌里唱的那样: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的肩头,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这样温情的画面一定也是你所熟悉的!父亲的肩膀平平常常,却扛起了生活的重担!父亲的肩膀普普通通,却谱写了无声的父爱。
2.的父亲作文 篇二
父亲走了11年了。今年10月15日,是他老人家的百年诞辰。
作为他最小的儿子,站在他的墓前,对着他的雕像,我想说些什么呢?我能说些什么呢?他老人家走过的这百年,是中国扭转乾坤、翻覆天地的百年。这百年的中国历史太丰富了,他的人生历程也太丰富了,我看不尽,听不够,也享用不完。我只能在我的思念中寻找,寻找他老人家在我一生中留下最深烙印的东西。
少儿时,父亲就教育我们说:对人,要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他还不止一次写给孩子们:“雪中送炭惟吾愿。”“雪中送炭”的待人情怀不但贯穿了他自己的一生,也从小给我们子女树立了一生待人的准则。纵观父亲一生,在党内生活非正常期间,历经冤屈、坎坷、磨难,却从来无怨无悔、顾全大局,一生都在“雪中送炭”。该谦让的,他谦让了;该忍耐的,他忍耐了;该承担的,他承担了;该挺身而出时,他都挺身而出了。他由衷地说:“我这个人呀,一辈子没整过人。”人所共知,在党成长的漫长岁月中,无论是在“左”的或“右”的错误发生时,“没整过人”,就是在人一生最艰难的时刻帮了人。在那些蒙冤岁月里,父亲对污蔑不实的所谓“问题”,能揽过来的就坚决揽过来,宁可一个人承担责任,也绝不牵连他人。他说:“我身上的芝麻,放在别人身上就是西瓜;别人身上的西瓜,放在我身上就是芝麻。”许多人听了这话落泪。“没整过人”应该是他老人家一生中做过的最重要的“雪中送炭”的事情。
小学课本里有一篇《孔融让梨》的故事,一字一句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是父亲从小对我——他这个小儿子的特别家训。父亲不止一次拿着课本,给我念这一课,拉住我的手,给我讲这一课。谦让,是父亲教给我最重要的人生课程之一。在家,谦让父母,谦让兄弟姐妹;在外,谦让长辈,谦让同学同事;谦让荣誉、谦让利益、谦让值得谦让的一切。谦让,既意味着自己对个人荣誉、利益、所得的放弃,也意味着自我人格的升华。我感谢父亲,走入社会以后,我终于明白,父亲让我从小养就的谦让习惯,在面临复杂社会关系,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家庭与国家利益时,获益良多。不仅使复杂关系、棘手难题的处理容易获得公平、公正的结果,同时容易赢得群众的普遍认同和普遍尊重。
在我心目中,父亲是了不起的英雄。13岁上初中时,父亲就因参加进步活动,进了国民党陕西省监狱。1962年,他因小说《刘志丹》遭遇康生诬陷,蒙受不白之冤16年,其中“文革”冤狱7年半。“文革”期间,家人包括我们这些孩子无法探望他。当时,社会上传说很多:有说他提着花岗岩的脑袋去见马克思了;有说他一次批斗以后重病而死了;还有说他自杀了,或失踪了,众说纷纭,杳无音信。我们一家人心上阴云笼罩:父亲可能早已走了,早已不在人世了。
直到1972年,我们一家人利用春节千辛万苦聚首北京,打听到罗瑞卿伯伯的孩子们通过给周总理写信的方式与罗伯伯重逢相见,全家人才重又燃起希望,一起商量说:我们也给周总理写信。给总理的信发出时间不长,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来人了,其中两位还是父亲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时候的老人。来人传达总理的批示说:你们的父亲还健在,不久会安排与家人见面。我们既兴奋又激动,相约见到父亲时,谁都不许哭,不让父亲担心。
1962年,父亲蒙冤时,我才6岁,离开父亲时,我才9岁。在我心里,父亲早已是一个遥远的、可思而不可见的梦。梦里的父亲一头乌发、身材伟岸,既威严又慈祥,可当他一旦走近,我扑过去要抱住他时,他却消失了。7年后,得知他还在人世,我悲喜交集,见父亲的前夜,竟一夜无眠,浮想联翩:父亲的形象一次又一次被我重新描摹,父亲见我的第一句话一次又一次被我反复猜测……
见到父亲时,我震撼了。父亲与我幼小心灵中的父亲形象已截然不同:一头乌发已然不见,瘦了,苍老了,两鬓斑白。他凝视着我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可谁都没想到,父亲与全家人相互打量着,见到我时,他问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是近平还是远平?”听到他这样问我,大家都哭了,父亲的泪水也夺眶而出。他一面擦着眼泪一面说:“我高兴!这是我高兴的眼泪!”唐朝诗人贺知章有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7年生离,我识父而父不识我,真是彻底颠覆了诗人的语境。一家人最大的欣慰是父亲依然健在。与父亲团聚,长相厮守,是此刻全家人唯一的期盼。一家人感到最振奋的是:虽然岁月无情,但父亲依然是一派壮心不已的气概,我们放心了。
只是,我们心里都有一个疑团:这么多年,没人探望,没人说话,远离亲人,与世隔绝,“他是怎么熬过来的?”后来,听他慢慢谈起往事,我们才知道,对父亲那些沉重岁月的表述,用“熬过来”这个说法是个天大的谬误。
身在冤狱,父亲对人民、对党的信念没有过丝毫动摇,他一直准备着为亲爱的人民、敬爱的党继续工作。他说,马克思的晚年,不是背诵拉丁文的诗歌,来保持敏锐的思想和记忆吗?没人说话,我就对自己说话!他开始背诵《矛盾论》、背诵《实践论》、背诵“老三篇”,不但磨砺思想,也磨砺语言。慢慢地背诵如流,昼夜不舍,晨昏无辍,本应度日如年的日子,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悄悄流走了。
为了保持一个好身体,父亲坚持了长年锻炼,把枯燥的身体锻炼做成了一天最愉快的事情:每天,他先是做一日两次的斗室转圈,先迈步正着转圈,从1数到10000,然后退步倒着转圈,从10000倒数到1;接着,他用肩膀撞墙,用后背撞墙,用拳、用掌击打全身;最后,仰面躺在床上,做仰卧起坐。仰面躺着,是当时监管方要求的睡觉姿势。监管方固执地认为,侧身睡不易观察到自杀行为,坚持要求被监管人仰面睡。为了这个“奇葩”规定,父亲仰睡了多年,上千个日夜,这需要多大的意志力啊!我想,父亲的身体锻炼中奇特地增加了“仰卧起坐”的情节,肯定是为了对这个“奇葩”规定“以毒攻毒”。
还是为了有可以持续作战的身体,父亲对自己多年抽烟的习惯也实行了“严格管制”。他原来每天要抽两包烟,逐步减少到每天只抽一支烟。早饭后,点燃烟,只抽上一口就掐灭;吃完午饭,点燃再抽,这次,抽到一支烟的一半,又掐灭,放在一边;晚饭结束,才是他真正享受抽烟愉悦的时间:这次点燃烟后,可以抽完余下的半支烟,直抽到手指掐捏不住烟卷的时候。
沉冤得雪的父亲回到战友们身边时,大家都十分吃惊。小平和叶帅当时就愣住了,叶帅说:仲勋同志,你16年备受磨难,身体竟然还这么好?!毫无疑问,父亲在逆境中长年砥砺的敏捷思维和健康体魄,对他后来主政广东,大胆施行改革开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石。
及至年齿渐长,阅世日深,我对父亲蒙冤人生中锲而不舍的身心砥砺有了更深的理解。16年蒙冤,父亲为什么能够天天如一地无畏面对,是因为在他心里,人民至上,党至上,为党和人民而战斗、奋斗,是他心里的无上快乐。“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这16个字是他晚年对自己一生的总结。顺境如此,逆境亦如此。在这样无私的精神世界里,个人荣辱得失毫无位置。无私方能无畏,父亲蒙冤生涯中的无畏,正是源自他的无私。
父亲一生,参与完成了党的两大历史使命:一个,是与刘志丹、谢子长一起,创建了众所周知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而另一个,则是在邓小平、叶剑英的亲自支持、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创建了广东经济特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后来成为中央红军的落脚点和红军抗日的出发地;而经济特区的创建“杀出一条血路”,对此后中国的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起到了“先行一步”的引领作用。参与完成这两大历史使命,父亲都是“受命于危难之时”,没有无私无畏的政治胸襟,这两大使命的完成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广东经济特区的建立,我亲历其时其事,有一点集体记忆中的个人补充。改革开放至今35年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老经济特区日新月异,带动浦东、前海、横琴、南沙、上海自贸区等一批新的经济特区成批崛起。父亲要是还在,看到他在中央支持下亲身参与决策、参与实施的特区建设事业发展得这么快,他该多么欣慰啊!不止一个人问过我,你父亲甫一复出,临危受命,主政广东,《光明日报》第一天发表解放思想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广东媒体第二天就全文转载,并在全省开展“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不久,又代表省委向中央提出放权,要广东的改革开放先行一步;他的政治灵感是从哪里来的?我总是从不犹疑地回答说:“无私无畏!”
因为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下,政治禁区比比皆是,冲破禁区的政治勇气首先来自无私无畏的政治胸襟。要像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实实在在“杀出一条血路来”,没有无视安危、不怕犯错、责无旁贷、义无反顾的无私无畏精神,就不敢大胆颠覆禁锢思想的政治教条,也无法提出任何新观念、新政策、新办法,去面对和解决实践提出的新问题。如我父亲者,当时有一大批老同志,由于无私无畏,变得有识有谋,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复出履新后的历史贡献。
1978年,我已考入洛阳外国语学院。因为是部队院校,管理甚严,暑假只有7天假期,我匆匆去广东探望父亲。没想到一见面,父亲就给我出了题目,要我陪妈妈到深圳去,一路多看看,了解第一手资料,要大胆谈看法——一个年轻大学生的看法。沿途,我看到地里干活儿的几乎都是妇女,当家男人多数跑了,逃港了。我看到被抓的浑身湿漉漉的偷渡者,被铐着,武警牵狗押送着,因为当时偷渡是“敌我矛盾”。我看到深港两地的白昼:深圳这边,沉寂渔村,香港那边,繁华闹市;而两边的夜景,深圳这边,渔火昏暗,香港那边,灯光辉煌。强烈的反差,让我有了强烈的诉说冲动,父亲鼓励年轻大学生说看法,我是“匹夫有责”。
我回到父亲身边时,带去了所见所闻。我说,明摆着,这边贫穷,那边富裕,谁不向往美好生活呢?这边姓“社”,那边姓“资”,老一辈革命一生,要的就是这样的社会主义吗?还不如500多万人的香港呢!这类议论,也是当时社会上的私下话题。父亲听着,记着,沉思着。
后来我慢慢知道,父亲为了了解第一手资料,不仅跑遍了广东的23个市、县,还与秘书经常悄悄上街买菜,碰见谁,不管认识与否,就家长里短地与人聊天,多方面了解了广东当时的穷困:5500万人,1000万人吃不饱,“鱼米之乡”的老百姓几乎既没鱼吃也没米吃;粤北的主食是红薯,而吃的主菜是空心菜。这可不是今天我们吃的又细又嫩的空心菜,那时的空心菜,又粗又长,产量很高,却难以下咽,号称“无缝钢管”。同时,他也了解了“逃港潮”的一时泛滥,不只是沿海人觉悟出了问题,更是我们的经济出了问题。父亲希望从不同方面得到最真实情况的印证,以形成自己的政治思考、政治决策。我探望父亲的假期之行,恰好被他抓了一个“飞差”。
今天,特区已经发展变化得认不出来原来的模样了。谁能想到,今天深圳第一家上市酒店深圳新都大酒店,当年只是贵州生猪出口基地;而处于更中心位置的深圳五星级阳光大酒店,当年则是湖南生猪出口基地。今天,“那边”,香港人络绎不绝迁居深圳,在深圳安家落户;而“这边”,美丽富足的深圳令民众乐居,“逃港潮”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当时,许多优秀企业家参与了改革,一批国有企业、股份企业、民营企业,现在都已成为享誉世界的企业航母。父亲的百年诞辰,他们纷纷表达哀思之情,共同的心声是:广东的先行改革开放,使他们和他们领导的企业提前享受了改革开放的红利;而改革开放的红利也给南粤大地带来巨变,无数年轻人享受了伴随巨变而至的稳定工作和舒适生活。我相信,父亲的在天之灵一定会面含微笑,注视着这一切。父亲当年实施广东先行开放的壮举,遭受过多少无形的政治压力,经历了怎样艰难的政治选择,父亲没有说过,我们亦无从猜测。但有一条是肯定的:父亲内心的使命感来自人民,人民的追求就是对父亲的命令,父亲只是又一次听从了人民的召唤而已。
父亲是农民的儿子,人民是父亲的根。50周年国庆大典,父亲在天安门上观看焰火,焰火十分壮观。当璀璨的光彩一次次照亮父亲面庞时,陪同的领导同志说:“江山是你们老一辈革命家打下来的!”父亲感慨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啊!”父亲一生,始终对得起毛主席给他的评价: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父亲对人民的那个亲,人民对父亲的那个好,我有特别的记忆一
1975年,父亲虽然“解放”了,但还没有结论,在洛阳耐火材料厂“休息”。组织上安排了一套三室的房子给我家,在工人宿舍区。当时,家里热闹,不断人,“谈笑有乡邻,往来皆百姓”。工人们常来串门,谁家来客,我家里准多一份好吃的;我家里有了伙食改善,也短不了端给左邻右舍。至于厂里热气腾腾的大澡堂子,工人们喧哗嬉闹的声浪,更是我一生最难忘的场景。当时,父亲有了一个泡澡的“癖好”:每天早晨9点,大澡堂子刚换上新水,他就下水泡着;只要我在他身边,就招呼我一起泡。一块儿泡着的,还有下夜班的几十个工人。我至今记得,父亲那时是最快活的:额上挂满汗珠和水雾,身子泡得红红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心底的笑,大声与工友们说着工厂的事、家庭的事,还有国家的事。现在,改属中钢集团的洛阳耐火材料厂旧址还在,印象中,大澡堂子还热气腾腾地开着呢!回想起来,父亲的泡澡“癖好”其实是与人民“泡”在一起的“癖好”,是与人民坦诚相见、交流无碍的“癖好”。
我能感觉到:父亲鼓励、敦促乃至命令他的孩子们走近人民、与人民不离不弃、与人民同甘共苦,似乎是他内心本能的呼唤。无论什么时候,孩子们只要与最底层人民贴近了,他就特别高兴。记得父亲在洛阳耐火材料厂时,我19岁,在北京服务机械厂当工人,先当翻砂工,后来改变工种当车工。当车工时,起先干16车床,后来“进步”了,干18车床、20车床,直至干30车床。30车床加工大部件,走刀时间稍长,走刀间隙,师徒俩够时间互相点颗烟。记得我节假日回到洛阳看父亲,很得意于自己的“进步”,告诉父亲说,终于干上30车床啦,我可以不那么累啦!父亲沉默半晌,语重心长地说:我看你去干翻砂工更好,在最脏最累的岗位上,才能与工人的心贴得更紧,知道幸福来之不易!
父亲的话,对我影响至深:当工人4年,一天没敢懈怠。师傅见我干活踏实,可每天只吃一盒白饭、一勺猪油、一撮盐加白菜,就常常把卷着大葱猪头肉的烙饼塞在我饭盒里。那4年,我几乎每年都评上先进生产者、师徒模范,至今,妈妈还珍藏着已发黄的当年的奖状。
为了让我这个小儿子离人民近些、再近些,父亲还对我提出很严苛的要求:1975年秋天,我和哥哥都回到洛阳看望父亲,待了没几天,父亲就撵我,说:“远平啊,让你哥带着,去他插队的梁家河看看吧。你当了工人,工资虽然低,比起你哥呆的地方,可幸福多了,陕北农村才是最苦的!顺路,去你大姑那儿看看,别忘了大姑一天一碗羊奶的情意!”大姑是父亲的亲妹。1968年,哥哥15岁,因父亲问题的牵连,被有关部门多次关押审查,出来时,身体非常虚弱,全身都是虱子。哥哥到关中富平老家大姑家里休息很长时间,大姑一天一碗鲜羊奶喂着,他才慢慢调养好。
我和哥哥先到了富平县城关镇大姑家,我至今不能忘记,见到父亲的亲妹妹大姑时心里的震撼:大姑一辈子在老家当农民,虽然才50多岁,但头发已经灰白,苍老得让人心酸。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富平地处八百里秦川,曾是汉高祖的粮仓,是陕西的富庶平安之地,当时也处于困厄之中。我们当时过得苦,可老家的农民更苦。这时,我也才理解了为什么父亲临行前,亲自张罗那么沉的礼物带给老家,好几瓶河南当时的名酒,都是父亲一点一点攒下的:鹿邑大曲啦,宝丰大曲啦,张弓大曲啦,林河大曲啦。他在对大姑表达救回哥哥生命的感激。同时,也是在尽自己当时能尽的最大努力,力图犒劳一下在我们一家艰难时伸出援手的老家乡亲们。父亲的礼物分给大姑和乡亲们的时候,真的激起了一片欢腾。可吃饭时,酒可不是一人一杯那么奢侈,而是倒在一个小盅里,一人一小口,转着圈喝。
接下来的行程让我体会了父亲催我陕西之行的深意:他老人家是要让他未到过黄土地的小儿子,认识陕北农民,认识陕北农民的生活。那时,从富平到铜川,坐两小时火车;从铜川到延安,坐一天长途汽车;从延安到延川,坐大半天汽车;从延安到文安驿公社再到梁家河大队,几十公里,徒步。这样的行程让我累得精疲力竭,早早睡下了。可一样行程的哥哥,到达梁家河的当晚,就召开大队党支部会议,直到深夜。陕北农时晚,7月麦收,正是农忙,也正是陕北农村支部书记们最忙的季节。
第二天,哥哥投入紧张的农活,我也上了“火线”。陕北土地贫瘠,广种薄收,村里最远的地远在10里路外。这时,我才发觉,与陕北农民相比、与哥哥相比,我差得太远啦!他们力气可真大啊,近百斤重的一捆麦子上了肩膀,10里山路要一气儿走下来,中途不能落地休息,一落地,麦子就散了。就这样,在黄土高原的山路上来来回回,扛着一捆捆麦子,像是小跑,一扛就是一天,直到天黑,衣服被汗湿得能拧出水来。
晚上,哥哥特意把窑洞里他的铺让给我睡,因为他的炕席下面撒了六六粉,可以防虱子、跳蚤、臭虫。可是第二天,我还是被咬了一身水泡,痒得没处抓挠。我问哥哥怎么样,因为他睡的炕席下面没撒六六粉。哥哥笑了,说:“我的皮肉已经被咬结实了,现在,任什么东西再咬,也咬不动啦!”
在梁家河乡亲们眼里,我是远道来的稀客,又是陕北“老革命”的亲子、本大队支部书记的亲弟,由此,我获得了最高礼遇:一家一家派着吃饭。乡亲们用白面馍款待我,而这是他们成年累月也吃不上一次的东西。我清楚地记得,即便是全村孩子最多、最穷的那一家,也用酱油膏煮了汤,下了十几个荷包蛋,做了白面饸饹来管我的饭。只有一件事,家家都是共同的:不上桌的老人妇女后生,吃的全是黑黑的糠馍。我心里流着泪,享受着陕北农民的崇高礼节和深厚情义。
父亲吩咐我的这次陕西之行,既让我终身难忘,也让我终身受益。此后,我不止一次回到陕西农村。我慢慢认识了陕西农民和他们的生活,再没有什么苦和难,能在我的眼里称得上是苦和难;也再没有任何障碍,能分离我与陕西老家乡亲们的血肉之情。父亲的葬礼上,我记得一个让我永难忘怀的特别画面:他静卧在鲜花丛中,遗体正前方安放着陕甘的小米、家乡的黄土,送他最后一程。
父亲晚年,守望深圳,守望广东,守望这块他付出心血汗水的南粤大地,默默注视、关心着它的变化。他不说什么,也不做什么,只是每年国庆、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在《深圳特区报》上发表一篇“祝辞”,表达他对这块热土的期待和对这里人民的挚爱。新世纪的2001年国庆,父亲对深圳市的“祝辞”这样写道——
“今年以来,深圳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广东省委的重要工作部署,把握大局,大胆开拓,科学决策,调整产业结构,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为新的起点,在把深圳建成高科技城市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在2005年深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力争在2010年左右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方面开了好头。我在深圳近十年,对广东,尤其是深圳有很深的感情。对深圳前进的每一步、取得的每一个成绩,我打心眼里感到十分欣喜。”这是他老人家对南粤人民最后的祝福。234天之后,2002年5月24日,父亲安然离去。
2000年时,父亲在深圳兰园种了一棵榕树。如今,父亲走了,榕树还在,它在兰园长大了,根深叶茂,它在父亲的第二故乡,吮吸着故乡人民给予的雨露甘霖,郁郁葱葱地生长着。我一见到这棵榕树,就想起了父亲,在我心目中,这已成为他老人家扎根在南粤大地人民中的一个象征,他没有离开广东,没有离开深圳,他还和南粤大地这片热土上的人民在一起。
父亲离开工作岗位以后,诸多方面不止一次请求他写回忆录。父亲说:“我的一生,是为党为人民工作的一生,个人是渺小的,个人没什么东西要写的,由历史、由后人去评说吧,我什么也不写!”当然,他确实不必写什么,他服务于党和人民事业的赤诚,几乎是“存乎于心,发乎于情”的一种天然,不必刻意记载。他不希望被人记住。
父亲百年诞辰,家里陆续收到一些各方面送来的纪念文稿,情浓意挚。文章叙说父亲一生中参与完成党建立陕甘边根据地和建立广东经济特区两大历史使命的光荣,寄托着对百年父亲的哀思,也告慰父亲:人民想着您呢,您在人民中是受到尊敬的。我想,父亲如果天堂有知,党和人民继续着改革开放的事业,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他老人家一定会含笑欣慰的。
3.父亲,永远的父亲 篇三
生活像一个戴着面纱的人,如果你有一双善于捕捉的眼睛,你会发现微笑背后不一定是友好,冷醋背后不一定是漠不关心。
——题记
老爸,您真好
曾几何时,我依偎在您的怀里甜甜的叫您一声"爸爸",然后边撒娇边要您给我讲故事;曾几何时,我要您背着我再背上我的书包带我去上学;曾几何时,我要您做我和木马,让我在您的背上尽情的玩耍。对于这些,您的回复便是一个憨厚的微笑和"百依百顺"。
想起儿时快乐的生活,我真想说:老爸,您真好。
老爸,您变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您渐渐老去,岁月的犁在您的脸上划下了一道道沟壑,岁月的染发剂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渐渐地、渐渐地,您变得沉默寡言,但永不变更的是您忙里忙外的操持这个家。当我满怀喜悦地拨通您的电话,您总是硬邦邦的说一句:好好学习。当我告诉您我好想您时,你却恶狠狠的说:想什么想,这么大的孩子了成天想家,成何体统。然后便挂上了电话,老爸,您知道吗?在电话的这头一个很无助的小女孩抱着电话,早已哭得天昏地暗。您怎么不理解我对家的牵挂?
对于这些,我真想说:老爸,您变了。
老爸,对不起
对于您的严厉,我开始憎恶,于是我便找了一条"捷径":尽量不和您说话。当我回到家,您用严厉的声音问我的学习状况时,我总是冷漠地回答一句不知道。您问我的其他问题,我只有一个回答:I don't know。这样,我们便开始打冷战,饭桌上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电视机前没有了往日的"高谈阔论",有的只是冷战时的硝烟气息。
那天晚上月色很柔,爸爸又出去了,我和妈妈在家,饭桌上,妈妈告诉我那次在电话里的话是爸爸故意设计的,是为了锻炼我的自立能力,妈妈还告诉我爸爸经常打电话给我们老师问我的情况……听着听着,我对爸爸的一切怨恨都消失了,有的只是懊悔,眼泪顺着脸颊滴落下来。
我在心里默念着:父亲,永远的父亲。
4.的父亲作文 篇四
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也许在现在我们对农民下一个定义是困难的,因为我们无法对这个中国最大的群体作一个简单的概括。自古以来,农民就和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农民,就有剪不断的土地情结。我说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父亲一生没有离开自己的土地,虽然他也曾经试图在土地之外的世界作一些努力,但均以失败而告终。只有土地,让他的一生有了些许亮丽的色彩。
父亲是随共和国成立而出生的那一代人,这一代人目睹和经历了新中国几乎所有的政治事件和经济灾难,五十年代的大跃进运动,六十年代的自然灾害,和随后的文化大革命,当然他们也体验了改革开放的甘甜与辛酸。他们这一个群体是见证中国建立和发展历程的一代人,这一代人为新中国作出了种种努力和探索,包括默默生存默默经营土地的农民。
作为农民的父亲,童年和青年时期可以说是充满坎坷和不幸的。抛却农民本身的贫穷和艰难不谈,就是一个接一个的自然的和人为的灾难,对于他来讲,已经是太多太沉重了。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不止一次地谈起过他的童年的艰辛与困苦。他说这种艰辛与困苦直接造成了他企图通过读书来摆脱土地的失败——父亲只断断续续读了三年的小学课本。
父亲年轻的时候做过好多好多事。父亲说爷爷本来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他写的一手好字,作过公社会计,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党员。大跃进那几年为了自己几个孩子避免饿死的厄运而犯了错误,被撤消了职务和党员的资格。从此后,爷爷带着父亲他们就做起了“生意”。所谓“生意”就是推着独轮车从微山湖贩鱼到枣庄。爷爷和父亲用独轮车推动着全家人的艰辛岁月。后来,爷爷年纪大了,推不动独轮车了,父亲一个人去了钻井队,在那里打磨着自己的青春。
父亲并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他喜欢到处走走转转但我的出生改变了他的这种生活态度和方式。我是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出生的,那一年父亲离开了钻井队,回到了我和母亲的身边,安分守己地和土地打起了交道。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着家乡的边陲小镇,父亲不安分的心又动了。他和本家的一个兄弟联手贷款买了一辆机动三轮车,作起了粮食生意。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在或近或远的村镇里穿梭,收购各种粮食谷物,然后再到或近或远的地方卖掉。开始的时候,生意蛮好。父亲那时虽然很辛苦,内心里却是非常高兴,善于谋划的他这时又产生了许多新的想法。他说等将来有了钱自己要搞养殖,养鱼或养兔子都行。可是事情并没有如他所想象的那样顺利。和父亲在一起做生意的本家兄弟在一次车祸中烫伤了腿,三轮车也受了损伤,生意只得停了下来。那时,贷款的期限临近,无奈之际,父亲只得卖了车子,偿还了债务:父亲的梦想破灭了。
但父亲没有灰心。这之后不久,他承包了村里的一块凹地,他说要把凹地改造成一片鱼塘。于是那个寒冷的冬天因为父亲的又一个梦想变得格外温暖起来。我至今还能清晰地记起每天的清晨,父亲光着膀子在凹地里挥舞着铁锹和洋镐的情景。父亲高高扬起的洋镐和他那流着汗水的肩膀在冬日的阳光下散发着希望的光泽。父亲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汗水挖出了一个大大的鱼塘。第一年养鱼,父亲不知道到哪里去买鱼苗,费了不少周折才打听到卖鱼苗的地方。鱼苗买来了,往鱼塘里放水时才发现鱼塘渗水太厉害。这是父亲没有想到的。父亲做事就是这样,从来没有仔细论证的习惯。这让他吃了不少亏。但鱼总算养起来了。父亲每天都会在那里呆上半天,出神地看着在水里游来游去的鱼,盼望着收获的日子。父亲那时的心里一定充满了渴望,他总是面带微笑地默默给鱼儿喂料和换水,从来不敢有丝毫懈怠,但没有料到的事发生了,这年夏天下了三天三夜大暴雨,山上发了洪水。父亲眼睁睁看着满塘即将收获的鱼儿随着洪水游走了,父亲落泪了。他后悔自己没有早一点准备鱼网和鱼栏,痛苦地在家里躺了好几天。我们全家的心情让这个夏天的雨水打湿了。
但这并没有打击掉父亲的信心。第二年春天,他照例放了鱼苗,又满怀希望地一次次给鱼苗换水喂料,等待着这一次能够有好收成。可老天不遂人愿。这一年夏天特别地热,鱼苗莫名其妙地开始成片成片的死亡。心急如焚的父亲四处求医,但终究没能挽救一池鱼儿的命运。父亲的希望又一次落空了。第三年,不甘心的父亲又做了最后一次努力,又重复了和前两年一样的命运,又一次失败了。
有些心灰意冷的父亲只好重新将鱼塘改造成凹地,栽上了白杨,那里从此多了一片绿荫。
之后村里进行改选,有人推荐父亲做村长。他犹豫了半天,没有答应。后来他却做了比村长还小的“官”,当起了第四生产队队长。应该说父亲是很尽职尽责的,队里的大事小事,他都尽力去做。可这并没有改变乡亲们对村干部的恶劣印象,尽管父亲企图让自己和其他村干部区别开来,但误会还是产生了。加上这一年父亲因为村里的事情得罪了本家的一个亲戚,更加心灰意懒了。在母亲的坚持下,父亲最终还是辞掉了这个得罪人的职务。
那以后,父亲还试着养过兔子,还是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这时候,父亲已经近知天命之年了。
我没有料到父亲在遭受过一系列打击以后还会承包那么多土地。也许在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和土地的不解之缘。他说也许自己这辈子只有和土地打交道的命。父亲在说这些话时充满了无奈。我清楚他心里的苦楚,却没有说过什么安慰他的话。在我看来,即便是种地,父亲也并没有获得他所期待的那种成功。春去秋来,父亲在自己的土地上年年播种着,收获着,辛劳的成果是一袋袋会说话的粮食。父亲说他种的粮食会说话,我知道那是只有热爱土地的人才能听懂的语言。可父亲年纪毕竟大了,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对父亲说过别再包地的话,你种一年的粮食不如我一个月的工资来得实在。可他不听。说的多了,他总是说我不懂,他说我不懂庄稼人的心思,不懂农民的难处。“你以为有钱就能买到一切?假如再遇到六十年代的大灾难,你到哪里去买粮食?”父亲说。我的确没有真正弄懂父亲常说的“缸里有粮,心里不慌”的道理。但我知道,中国的农民是最苦的。
5.父亲节作文:父亲的形象 篇五
父亲的节俭在我们家里可是有目共睹的,一件衣服能穿好多年,就是哪点儿烂了能再补补也不舍得再买新的,照父亲的话说:你妈是裁缝高手,她补的衣服就是哪点烂了也能缝补的丝毫看不出来,这一点儿倒是真的.父亲的节俭我从一件事上就能很好的证明这一点儿,一次父亲去他工作的单位领退休金,来回有90多里地吧!父亲早上就吃两个荷包蛋和一个馒头走了,直到过了中午两点儿多,父亲才一脸疲惫地回到家,一到家就对母亲说:“给我剩有饭吧!快给我热热!”母亲知道父亲的脾气,在路上就是再渴也难得买一瓶水喝,再饿也要挨到家吃饭,不舍得在外花一分钱!母亲埋怨父亲说:“看你大早上都出门了,跑那么远挺累人的,都一大晌了也不舍得买点儿吃的,还是去领工资的,身上有钱咋就不能买一碗饭吃,难道钱不是让花的吗?你咋就那么撅呢!”父亲笑哈哈地说:“咋啦?街上的饭就那么好吃,我就不爱在街上吃,还不卫生!也不是都不卫生,好饭店有的是,不过那不是咱这样的家庭去的地方,能回来家吃饭我感到更香,”
6.我的父亲-父亲的作文500字 篇六
父亲的爱是无声的,是博大的。很多时候,他没有语言,没有行为,只有弥漫在空气中的那些足以使你落泪的气息。
父亲说的话字字句句都能深深印入我的心灵,如烙印般深刻。父亲,永远是横在我心头的一根大梁。很多时候,父亲要比我想象中的要脆弱,让我总得很小心,害怕触伤父亲。
父亲的笑,是那种悠深回肠的。听他笑,很多时候,其实是一种享受,因为他的笑是那样纯净,挣脱世俗烦挠的清透,凉至心底。
父亲的话语,总是让我受益终生。
有人说,父亲的美,只有经历了社会洗礼、风雪沧桑,才能体会到他的伟岸;所有的父亲,总是在经意不经意间被人忽略。可我的父亲,他却让我现在就知道他存在的重要性。我的父亲,是我的航标、我的路灯、我的Map,为我指引远去的方向。
母亲较父亲而言,能够有特权——落泪。但母亲的泪,永远都是落在我的伤口上,落在我的摔痛处。她的一生,交给了她爱的丈夫和孩子。我想,这样,她就已经满足了吧!
母亲的爱是伟大的又是细致的,它悄悄地“随风潜入夜”,便能“润物细无声”。
7.父亲的脚步 篇七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骑车, 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 没有一丝安慰, 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 双腿早已红肿。终于, 孩子坐在地上, 哭了。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 眼中满是不屑。孩子多么渴望父亲的鼓励, 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父亲的拥抱, 还是没有。只有那双淡定的眼睛, 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
终于, 孩子不哭了, 倔强地站起来, 跨上车, 开始又一次尝试。父亲转过身, 迈着大步走了。随着一阵皮鞋与地面的摩擦声, 父亲不经意地回了下头, 手却在颤抖。孩子爬起来, 看着父亲, 两行热泪莫名其妙地滑过他的脸颊。
一步, 两步, 三步……父亲的脚步很坚定。
十二岁。
当年的小男孩拿着考了第一名的期末考试试卷回家, 一进门就向妈妈报喜。孩子一个劲儿地欢呼, 庆贺自己的胜利。房里的电视一天没关, 母亲问他为什么不做作业, 孩子说, 他考了第一名, 该是放松自己的时候了。父亲站起来, 走到他房间, 一把抓起试卷, 揉成一团, 丢在地上。然后冷冷地看了他一眼, 默默走出了房间, “砰!”的一声关上门。
一步, 两步, 三步……父亲的脚步依旧坚定。
昨天。
校门口, 男孩与他的父亲告别。没有寒暄, 没有宽慰, 没有拥抱, 有的只是彼此的沉默。男孩直视着父亲, 才发现父亲的皱纹又深了, 黑发中添了些许灰白。眼睛里噙着泪水, 压抑着。父亲颤抖着把手伸向自己的儿子, 却在半空中停住了, 慢慢地缩了回来。
向门指了指, 父亲转过身走了, 到了拐角, 停住, 回过头, 瞥了一眼儿子。男孩也注视他的父亲, 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泛滥下来。沉默中, 心中是那么温暖。
8.给父亲的父亲节 篇八
中国父系氏族社会延续几千年,父亲在一个家庭中的顶梁柱作用不可或缺。在崇尚孝道的中国,父亲从来就是一个高大威严的形象。
在血脉相连的传承中,父亲的精神对子女的成长有着莫大的影响。一个个父亲形象支撑整个社会的阳刚之气。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成功的子承父业的模范,商界的李嘉诚和李泽楷、王健林和王思聪,演艺界的成龙和房祖名、谢贤和谢霆锋……武汉话剧界子承父业的周锦堂和周际父子。也有致力于为儿子打造成长空间的父亲,如武汉的80后创业家王一和同为企业家、并支持他创业的父亲;三川印务的李泽川和他引以为傲的儿子“高尔夫少年”三川静泽……
父亲对于子女的成长无疑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力。
每对父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相处方式。我们发现母亲与子女之间保持着无缝的亲密关系,而父亲与儿子甚至连合影都很少,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亲密的尴尬。
上阵父子兵,是最好的一种状态。但更多的时候,横亘在父子之间的是一场无声的战争,立场在不断变换中,有时是战友,有时是敌人。
我们希望父亲像超人那样无所不能,希望父亲像多拉A梦一样想要什么就能掏出什么,更有人希望自己的爸爸是“李刚”,父亲被神化的同时也在被诋毁,在从盛而衰、生生不息的交替过程中,我们发现父亲并不是无所不能,呼风唤雨,有着人的所有劣根性,所以我们诸多抱怨。
有调查显示,如果可以选择,你更愿意自己的父亲有钱但没时间陪你,还是没有钱,但是有时间陪你?大多数人选择了后者。社会性赋予男性对外部世界的征战,因而,陪伴儿子成长的父亲显得尤为伟大。
而我们不得不理性的对待父亲这一既陌生又熟悉的亲人。也许只能等到自己也为人父之后,才能体会做父亲的艰难。
谢霆锋在摘得金像奖影帝之后,对父亲说的一段话,无不昭示着这个曾经叛逆的小男孩在成为两个男孩的父亲,理解了父亲谢贤在教育他的过程中的不易。
没有人可以依靠的时候,父亲是我们的山。父亲能为子女撑起一片天空,为了子女能牺牲自己的所有。
9.我的父亲-父亲的作文500字 篇九
父亲是一座山,给我厚重和依靠。
小时候,我总觉得父亲好高,好有力,骑在他肩上,让我觉得好稳当,好骄傲;总觉得父亲的手好宽大,好温暖,总喜欢让父亲牵着自己走。父亲是我的依靠。
长大了,父亲不再那么高了,他的手也并不是印象中的那么宽大了。然而父亲还是让我感到踏实。一见到他仿佛什么都能放得下,什么都能解决,父亲还是我的依靠。
父亲是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湾,累了可以靠一靠,烦了想着就放心。
小时候,困了,总喜欢躺在父亲宽大的怀里睡觉,安全。长大了,父亲的怀容不下我了,我也不爱这样撒娇的睡觉了,但生活中遇到困难,学习中遇到麻烦,总爱向父亲倾诉。虽然父亲不能给我太大的帮助,虽然大多数时候他总是默默的听着,总是憨厚的笑笑,然而我还是愿意向父亲倾诉,就像船儿航行累了,要到港湾靠一靠,虽然港湾不能消除船儿旅途中的风风雨雨。
父亲是一颗树,给我遮风避雨,撑起一片蓝天。
小时候,我体弱多病,常被人欺负,但当我被欺负时,我总威胁别人说:“赶欺负我,我告诉我爸爸去,让我爸爸来帮我。”仿佛躲在父亲的宽大的枝叶撑起的蓝天下,就永远不会被欺负,受委屈。长大了,身体健了,能自己保护自己了。也没有人欺负我了,也不这样威胁人家了。然而父亲还是让我感到温暖,觉得有父亲,就有了保护。风风雨雨都有父亲在顶着,我只管在父亲撑起的伞下,朝着自己的方向,自己的目标冲刺。
10.我的父亲_父亲节作文 篇十
老爸的工作很忙,因为他是一位公司的经理。但是老爸总给我许多欢乐:他会在晚上给我带回礼物,他会陪我下棋打羽毛球,他会在百忙中开车带我跟妈妈,爷爷奶奶去__大草原骑马,带我们去__看春天。老爸总是笑眯眯的说,没有什么能代替亲情,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
可是,我却看到过老爸非常伤心的流过眼泪。老师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就是男孩子不能轻易就哭,可是,那次,老爸哭的很伤心。
那天,我去__花园学朗文英语,学习结束了,我就到学校门口等老爸老妈来接我。可是,天都快黑了,他们还没有来。同学们都陆续被家长接走了,刚开始,我还想借别人的电话给老爸打个电话,可是,我又怕遇到坏人。我想,反正回家的路我也大约知道,不如自己快往家走,老爸说凡事都有第一次,这样,以后我就不用老爸老妈操心了。
谁知道,这次我闯了大祸。老爸因为公司有点急事,在我走了后,赶到学校门口,找不到我了,给老妈打电话,给__老师打电话,给我的同学家长打电话,给奶奶打电话,全没找到我。他和老妈、叔叔阿姨开车四处找我,后来还给110报了警······
当老爸在回家的一个拐弯处,从车窗里看到我的时候,他竟逆行从人行横道将车开了过来。他一把拉开了车门,紧紧的抱住了我。他一直重复着一句话:都怪我,都怪我······我感觉自己的脖子凉凉的,用手一摸,才发现老爸哭了。
11.父亲是座山,儿是父亲的天 篇十一
可生活中的父亲却又是那般的慈爱。经常给我买小人书看,还给我买了象棋,军旗和扑克来玩,给我招来了很多小伙伴。他还经常给我们讲故事,甚至还陪我们一起玩。给我带来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母亲去吃香的,喝辣的,穿花的去了。丢下了父亲和三岁的我,每当去生产队的田地里劳动时,父亲总是背着我,把我放在地头。每当我一哭出声时,父亲便放下手中的一切活计,疯了一般的跑向我,很怕我出一点事儿。因为我就是父亲的天。
我五岁的时候父亲就带我上山了。我走不动了,父亲就把我放在肩上扛着。父亲站在山头,我就顶到了天。如果说父亲是座山,那我就是父亲的天。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我的父亲对我应算是格外的呵护有加。记得有一回,一个大小伙子欺负我,给了我两个耳光。我哭着跑回家告诉了爸爸。父亲愣是掰伤了那个大小伙子的手指。上小学的时候,我当了班长。因为维护班级利益的事,被不讲理的高年级的大学生打了。我不想告诉父亲,怕他去找人家。可父亲还是知道了这件事。父亲问清了那个男孩回家的路线,中午放学的时候,父亲潜伏在玉米地里。截住了那个男孩,又是一顿痛打……父亲为了呵护我,简直是什么都不怕,也什么都干得出来。因为我是父亲的天。
父亲每天晚上总是在油灯下伴我苦读,其实他大字不识一筐,却总对我的作业津津有味,可他的确又看不懂。就这样,在父亲陪读的激励下,我终于考出了山村。父亲也骄傲的在乡亲们面前昂起了头。父亲是因我引以为自豪。以为我还骑在他的肩上呢!因为我是他的天。
我因要到外地去上学而离开了父亲。留给父亲的却是孤独的守候和无奈的期盼。从此,你会看到一位白发老头站在家门口,却一直向着村口瞭望——锅里的肉馏了又馏,树上的果子也烂在了枝头……
想想我的今天,每一步都是父亲给的,每一步都留有父亲的身影。是父亲托起了我,父亲想把我举得很高很高…一
在我的心目中,父亲就是一座高高的山,高不可攀。而我,却是父亲的天,不用去攀登。在父亲的心目中,儿总是最高的,比他自己还金贵。
12.写给天堂的父亲 篇十二
今天我又去看您了:看您亲手种下的树;看您开的荒地;看您留下的房屋;看您留在老屋墙上的笔墨;看您长眠的地方。我知道我根本看不到您的身影。但是我想念您, 我想您出现在我的梦里……
乡村山坡上的松树枝儿微微颤抖的风, 夹杂着知名的或者不知名的青草和花儿的香气, 吹拂着我的脸, 我闭上眼睛一次又一次地感受着, 感悟着, 犹如父亲您劳作归来时带给我的温馨的气息。乡间的小路上, 载我的摩托车不停地颠簸, 也许对别人来说, 那是一种折磨。但是父亲!您知道我想起了什么吗?我好像又一次感觉您用您有力的大手把我抛向空中, 让我在空中晕晃, 然后又稳稳的落在您的怀里。可是现在您在哪里?真的在天堂吗?我跪在您的墓前想对您说说我的烦恼。父亲!我已经好久没有在您的怀里毫无顾忌地放声大哭了。我太想在您的怀里哭一次, 哪怕是一次啊!您感觉到了吗?让我的脸紧贴着您的墓碑吧!我想感知您的大手, 帮我擦擦我的泪水。让我在您墓前的草地上躺躺吧!这里是您给您的女儿最后的温暖的怀抱了!真希望还有您唤着我的乳名回到有您的日子……
父亲, 您知道吗?好多时候, 我笑着望着您的现在健在的姊妹们, 听她们说着她们的或者你们的故事, 她们一定以为我听得入神呢!其实我根本不知道她们在说什么, 我只是在她们的脸上、身上寻找着您的影子。
父亲, 我同时也告诉您我的喜悦, 您的外孙女已经上重点大学了, 七月的时候, 在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我叫她到您墓地告诉您的。您收到她给你的信息了吗?读书是您的梦想, 我的脑海里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一个十几岁的柔弱少年没有吃早饭, 不敢回家吃中午饭, 偷着跑到学校直接就读三年级, 然后又跳级读五年级上学的情景。即使这样您也仍然只是读了两年的书。两年里还有好多时候, 您被拦在了家里做农活没有去读成呢!父亲您真行, 这样的情况下, 那两年里您还是班上成绩最好的。父亲!我知道我是您的宝贝, 您的梦希望在我这里延伸, 所以在我还只有四、五岁的时候, 您教我认字, 给我讲故事, 您是我最早的启蒙老师!因为您的教诲, 我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当时的“铁饭碗”———卫生学校的护理专业!谢谢您父亲!
我没有忘记您的教诲, 一直把您的信念传达给我的宝贝———我的女儿———您的外孙女。您的外孙女模样很可爱, 但是脑袋笨笨的, 因为有了您传承给的勤奋爱读书的基因, 所以考上了重点大学不错的专业!您高兴吗?父亲!
13.的父亲作文 篇十三
“该死!”好不容易把花收拾好,雨就下起来了,看到屋里的伞,才发现父亲没带伞,我拿起伞向外跑去。秋天的雨很凉爽,没有夏雨的燥热,也没有冬雨的寒冷刺骨。这雨连成的丝,如一条条被风吹起的线,无规则的飘洒着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屋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又如湖面荡起的层层连漪,一遍又一遍的循环……也许是街上人少的缘故,雨声和踩水声听得特别清晰,像一首旋律…来到工地,这里空荡荡的,广阔的空间隐的听见“吨当”的声音,我慢慢向前走去。走到一个转角处,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诺大的工地上,父亲的身影显得事么弱,以前一直觉得他很高大,无人能比,此刻才感觉这个身影太小太小了小的很不起眼。曾以为他是世上最坚强的人,却忽视了他也曾流过泪:曾以为他能为我们一家撑起一片天,却忘记了他也是一个在再平凡不过的人。
他也有喜怒衰乐,也有追求,也有梦想,也有爱好,也有…可他为了我们一家,把这些都放下,渐渐地它们消失了,连父亲也不曾记得了。他每天起早贪黑,为了家不辞辛苦,一味的付出却不求回报,就连我唯一能回报的一学习,也不是他理想的样子。这瞬间,我突然想起这世间最公平也是最无情的东西,光阴,我有些许懂张,害怕他会老去;害怕他头发上的银丝越来越密:害怕他光滑的手边的租糙…眼眶红了。父亲抬起头,有些吃惊的看着我,看到我手中的伞,又问“送伞?”我点了点头,他好像在一根细板上钉着什么东西,“这是什么?”“部件滚到那板上了,我得把它勾过来。”父亲继续弄着。我朝那看去,一块悬在半空的木板上着个什么东西,这可是五楼,去勾那个?这又是下雨天的,万一不小心怎么办?“那么远,不就是个小东西吗,掉了就掉了呗,都下雨了,你别做这边走怪危险的,起来回去吃午饭吧。”“那怎么行,就那么一个小东西成要几十块呢,而且要是没有它,今天早上做的管子就全都白做了。”
“可是你看那多危险,你做的这个能勾到吗?”准能!你看着哈!“说完伸长了手小心地把那个勾了过来小心小心!好了,诺我扶父亲站起来,走到工地外面,雨似乎没有要停的意思。”走吧,爸。“”等等,早上老李(父亲的同事)打电话叫我帮他家修一下水管,你先回去吃我弄完就回去哈。"话音未落,拿着伞就走了父亲的身影在雨中消失,我准备亲自下厨,做他最爱吃的鸡蛋面。
14.感恩父亲节作文:我的父亲 篇十四
他一副厚厚的眼镜架在看起来很严肃的脸上,但对我而言,老爸的性格跟他的面容恰恰相反。
我喜欢运动,经常绕着茶几和沙发跑来跑去。有一次,爸爸见了,就像老学究一样,装模作样地摸着下巴,点了点头,也跟着我跑了起来。我休息,他也休息;我加速,他也加速。后来,我被老爸的这种行为搞得有点无聊了,就对他说:“爸爸,能不能别老是学我呀!很烦耶!”爸爸笑着回答:“你不总说我太胖了,要减肥吗?瞧你那么苗条,我猜肯定是因为你天天锻炼的原因,我照葫芦画瓢嘛!”“我只是开个玩笑罢了,有那么当真吗!”“女儿说的话,我当然当真喽!何况我这几天照镜子一看,还真有点儿胖了。”爸爸的这番话,搞得我哭笑不得。
爸爸还很关注微信中的朋友圈,也喜欢跟别人分享有趣的新闻,看到对我学习或者生活有用的内容,也常常给我阅读。我喜爱也崇拜我老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