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老年人的现状

2024-06-30

当今中国老年人的现状(共8篇)

1.当今中国老年人的现状 篇一

中国养老模式如何创新

摘要: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中国大陆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29亿,占总人口的10.5%。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老年社会。伴随社会老龄化而来的是日益突出的老年人问题。老年问题不仅仅是物质的,它还包括精神上的各种问题。但是在这些问题中,最基本也是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养老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存。在这里我想分析一下与养老有关的相关问题。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问题、养老问题、贫困问题、社会福利、家庭养老

一、我国的老人生存现状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底中国大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1.29亿,占总人口的10.5%。而根据联合国的标准60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

1占所在国家和地区人口的比重分别超过10%和7%即为老年型社会。这表明我国

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并且老年人的数目并不是保持不变,而是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经济发展无法跟上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事实,直接加剧了老年人的问题。以下是姜晶梅等人对老人生活质量调查的一组数据:

在生活能力的调查上,大多数老年人生活能够自理,城市为63.81%,农村为75.38%。但不应忽视的是,生活上完全需要帮助的老人也占有较大比例,城市18.57%,农村9.6%。

在老年医疗保障一项指标的调查中,享受公费或半公费医疗的比例城市为29.05%,农村为4.23%。

在这些日渐突出的问题中,最严重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因为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老人的生存问题。而我国老年人养老问题尤其严重。

在经济状况上,尚有一定比例的人群(城市10.48%,农村13.08%)经济上感到困难甚至是相当困难。

从以上的数字可以分析,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尚有不在少数的老人存在养老问题。

二、养老问题严峻的原因

在当今社会影响一个人生存的主要因素还是金钱问题。而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贫困问题更加严重,也更值得我们的关注。同时,由于子女对养老观念的改变使得老人在经济上对子女的依赖变得艰难。在老人的经济来源减少同时,福利1 以上数字及定义来至姚学丽、李明刚《中国城市贫困老年人问题》及联合国对老年型社会的定义

事业却还未成熟。这些都是影响老年人养老的因素。

传统的养老观念和养老方式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越来越被人们所淡化。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再把照顾父母当作自己的首要责任,甚至出现了拒绝抚养父母的人。中国传统敬老的美德被削弱了。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为子女搬出去过二人生活提供了条件。

另一方面教育的普及,使离开父母在外念书的人不断增加。只有父母组成的空巢家庭4与日俱增。同时,由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的压力,子女对父母的照顾越来越少,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老年人的生活得不到很好的照顾。

老年贫困

目前贫困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政府对其也是十分的重视。但是,作弱势群体的老年人的贫困问题却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2000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在20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一项关于“老年人口状况的一次性抽样调查”表明,有约106万老年人处于贫困状态,而实际情况远远超过这个数字。3这仅仅是城市贫困老年人的状况,农村老年人的贫困情况更为严重,在一项调查中,乡镇贫困老人中农村人口占了将近85%。

分析其原因经济制度改革在这里面起到了很大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所取代。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导致老年人就业困难。而因为这一代老人几乎没有人享受养老保险,所以只能靠离退休金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强烈,造成企业因经济危机拖欠退休金。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得不到保障。

制度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物价的增长,尤其是医疗、教育和住房。使得老人原本就困难的生活更加困难。

(三)社会福利制度不健全

随着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老人希望被社会福利机构收养。但是,我国的老人福利院却远远不能满足老人的需求。据调查,我国约有1000万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但我国的福利机构仅有不到4万家福利机构,只能收养83万多人。5在这些国家现有的福利机构中,老人的实际生活状况也是不容乐观。在我国有很多福利机构都同时面临着资金缺乏的困境。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福利还存着很多的问题。而这还仅仅是老

空巢家庭: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分离出去,独立门户,只剩年老一代单独生活的家庭。以上数字摘至姚学丽、李明刚的《中国城市贫困老年人问题》以上数据来自《老人照顾谁来解忧》一文

年人养老问题的一小部分。

老年人的医疗福利不健全也是我国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一。改革开放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医疗和药品的费用。导致有很多老年人都看不起病,有些小病也不去看。而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并没有出台政策来降低老人的医疗费用,以保证老人的健康。

除了以上的两项外,我国的老年人社会福利还存在其他一些缺陷。需要强调的是,老年人问题光靠家庭是很难很好的得到解决的,这个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要靠社会的力量。

三、养老问题带来的困境

(一)家庭困境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家庭的结构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以前的几代同堂的大家族式的家庭模式到今天的由一对夫妻和一个孩子组成的家庭。当子女成家的时候,他们的父母也已经退休。也就是说一对年轻的夫妇不仅要照顾自己的儿女,还有双方四位老人。并且,大多数老人也大多希望在家中养老,这种情况不仅是在中国在其他国家也是一样。这使得子女在工作的同时还要分心照顾老人,尤其是那些生病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

而老人消费的不断提升,更加重了年轻一代的生活压力。很多家庭的收入微薄,在经历了老年人的一场大病后,生活就变得拮据。在工作、经济和精神的三重压力下,家庭关系往往容易出现危机。一些家庭问题也常常是由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引起的。

(二)老年人自身的困境

安享晚年是每一个老人的愿望,但是当前 “养”与“医”的问题一直捆扰着老人,使得老人的生活没有基本保障。甚至有些老人的生活状况十分的恶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六、七十的老人以乞讨或捡废品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恶劣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健康,而“医”的问题又使的老年人不敢也不能去看病。最后直接的后果就是老年人的生命受到威胁。

社会困境

老年人的问题不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也不是家庭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同样它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1、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国老年人口快速增长,老年人的数量也将随之增

加。而医学的进步大大延长老人供养年限,使得用于老年人的各项支出增大,社会的负担日益加重。

而老年人贫困、养老问题给家庭带来的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这种影响是消极的。

2、对社会道德的影响

随着家庭规模小型化和传统家庭养老观念的淡化,敬老养老的优良道德风尚逐渐被人们所遗忘。老人由于其经济地位的下降,不再那么受人们尊敬。更严重的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从小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很难形成尊老敬老的品质。这些都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不良的影响。

3、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养老问题无法解决使得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低下,生活、生命质量水平不高。辛苦大半辈子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了贡献却未得到应有的回报的想法会使他们产生消极的心理。而这种心理很可能波及到中青年劳动者,从而影响他们对社会整体利益奉献的热情。

而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生活的困境也可能使老年人产生不满的情绪,进而形成一个群体。这种群体的存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我想是不言而喻的四、解决养老问题的对策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老人送到养老院,老人因为理解子女的难处也同意去养老院养老。但是以我国目前的福利状况,家庭养老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并且,家庭养老6更能体现对老人的关怀,比在养老院要好。根据调查有80%的老人最终还是希望在家中安度晚年。

但是,老人在家养老会加重家庭的负担,目前我国一般家庭要负担老人养老的费用可能还比较困难。必须在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所以我认为应该将家庭和社区的力量结合起来共同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首先第一步就是要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改变人们对养老问题的错误观点。让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从新被人们所重视。光宣传还不够,还要运用法律,严厉打击和惩罚那些不养老的人。以维护老人的利益。

第二步,在社区建立专门的机构,并对其成员行为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培训,建立起专业性强的服务队伍,及时为老人提供服务。这样,可以减轻年轻一代的负担,同时负担减轻了他们也就愿意让父母在家养老。6家庭养老:赡养老人的义务和责任主要来自于家庭中的子女、配偶或其他亲属。

第三步,发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解决老人养老所需要的大笔资金。虽然,国家有责任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但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国家的身上也是不实际的。我国经济的发展造就了一批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企业,我们可以动员他们来为我国的老年人福利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大力发展经济。因为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核心问题还是金钱。只有实现强国富民,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为老年人养老提供经济支撑和保障,在解决这个问题是才能一帆风顺。

综上所述,老年人养老问题是我国必须解决也是马上就应当解决的问题。但是具体如何解决还应该经过仔细的考虑。这个解决办法应该是符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的,同时还应该是对老人最有利的。

“吾福泰”人提出“吾福养老”概念,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依。提出“吾福养老”十二字方针:

走走——亲近自然添活力;聚聚——增进友谊排寂寞;

聊聊——叙叙家常助记忆;学学——老有所学增情趣;

练练——恒定熟练聚神气;调调——营养搭配保健康。

参考文献:[1] 王建新.农村老年人贫困问题浅析.[J].中国老年协会06-08-29

[2] 肖尚华.多元化、社区养老的发展模式.[J].老年人

[3] 梁新颖.家庭养老社会花问题探路.[J].社会科学辑刊

[4] 杜翠欣.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5] 洪香绮.关于我国老年人最佳养老模式的探讨.[].厦门福利中心

[6] 江云.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现状.[J].中国医学文摘

[7] 王芝兰、海昌.我国养老问题亟待解决

2.当今中国老年人的现状 篇二

“影子银行”实质是通过表外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券商资产管理计划、基金专户等金融产品创造信用, 或者通过民间借贷等渠道实现传统银行渠道以外的信贷融资。通俗地说, 就是银行把不能达到放贷要求的“次级”贷款项目交给信托公司, 信托公司经过各种增信手段 ( 比如说股权质押, 政府担保一类的) 将该融资项目做成一个信托产品, 再交由银行向“储户”出售, 销售融得的资金其实就相当于本来银行的贷款。所得利息收入一部分分给信托公司, 一部分分给银行, 一部分给购买信托的“储户”。我国央行对此的定义是, “从事金融中介活动, 具有与传统银行类似的信用、期限或流动性转换功能, 但未受巴塞尔III或等同监管程度的实体或准实体”。当今中国的居民储蓄率超过50%, 部分企业也有大量闲置资金, 而由于中国尚未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 存款利率远低于同期限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对于持有大量闲置资金的老百姓和企业来说, 能够获得更加可观收益的资产增值方式不失为一种良策。由此可见, 融资方与投资方都有需求, 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及传统存款业务却无法满足如此规模的信贷需求和客户的理财需求, 从而便催生“影子银行”体系。

2“影子银行”在中国的现状分析

中国的“影子银行”, 主要以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和民间融资的形式存在, 而其中的小贷银行或高利贷及地下钱庄这些应该来说占比很小, 其有着类似银行的功能, 但又无法直接获得中央银行流动性和公共部门信用担保支持的金融中介。“影子银行”进行信用扩张活动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 ①银行表外融资来源; ②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 包括保险、基金及信托等机构的部分资金来源;③民间融资资金, 民间借贷, 包括地下钱庄或典当行或小额贷款公司的流入资金。自2008年以来,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迅速扩大, 规模相当巨大。据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估计, 截至2013年年底, 中国“影子银行”的信用规模为22.9万亿人民币, 相当于2012年中国银行业贷款总额的34%, 与2012年中国GDP的44% 相当。因此, “影子银行”已成为金融体制改革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中无法回避的一环, 其之所以在中国出现, 是因为背后有实体经济的真实需求。近年来, 直接融资比例上升、非银行金融机构快速发展、银行表外业务持续扩张都直接导致了“影子银行”规模的日渐庞大。

3 中国 “影子银行”的利弊分析及风险评估

结合当今国内经济形势, 对于“影子银行”的存在, 正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其利弊各有显现, 如何趋利避害才是应有之举。因此, 对我国“影子银行”的利弊分析及风险评估是关键所在。

3. 1“影子银行”对中国经济的作用

从客观上讲, “影子银行”这些年在中国的迅速发展, 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 1) 弥补传统渠道无法满足的融资功能。之所以会产生“影子银行”, 主要是源于经济对于资金具有强大的需求, 而传统的银行信贷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 市场便自行选择了其他的通道。同时, “影子银行”规模巨大, 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融资角色, 带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其资金流向有很大的比重流向了地方性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等, 积极推动了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解决了地方城镇化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 2) 为利率的市场化提供过渡空间。中国银行业的利率是央行确定的, 可以小范围内上下浮动而不能整体调整, 但是其不受央行规定的利率约束, 贷款利率比较自由。一般找其贷款的企业, 都是从正常银行体系贷不到款的企业, 风险略高导致利率也会略高, 由于有了“影子银行”, 中国出现了大量利率略高的贷款, 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 “影子银行”是过渡期的必然产物, 对其实施适当的引导和监控, 可以为利率市场化提供时间和空间。

( 3) 提高了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能力。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 可以在少占用资本的前提下实现放贷, 而且可以获得中间业务收入, 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是一种金融创新。在银行理财模式下商业银行也是承担风险的, 而不是将风险完全转嫁给投资者。另外, 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也会制定迎合银行理财客户需求的产品来扩大资产管理规模, 针对不同等级的客户设定不同风险的收益。

( 4) 由于“影子银行”受到的监管比传统银行宽松, 因此其能够承担比传统银行更高的风险, 更能发挥融资和风险分散功能, 可以对传统银行无法提供支持的以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提供足够的支持, 从而推动了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3. 2“影子银行”的风险

但与此同时, “影子银行”的风险不容小觑。目前中国企业的债务水平已处于高位, 进一步提升杠杆产生效益的空间有限, 实际回报率难以覆盖自身产品承诺的回报率。目前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 可能导致信贷过度膨胀。“影子银行”体系最大的风险就是因其活动常游离于监管者的视线之外, 在规范性、透明度、监管度上都远远低于正规银行, 其资金运用没有完整和严格的制度,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引入更多的风险, 在风险逐步累积后, 一旦爆发, 其破坏力远大于看得见的风险, 更有可能为了追逐更高的利润, 推动资金投向传统银行信贷不愿或不能涉足的高风险领域, 造成金融系统风险的累加, 埋下危机爆发的隐患。

( 2) 可能对货币政策形成干扰。由于“影子银行”放大了银行的信贷能力, 导致信用过度扩张, 而且无法对这部分信用扩张进行有效监管, 在长期内可能致使旨在控制银行信贷扩张的监管政策失效。“影子银行”体系的存在不会改变货币总供应量, 但是会创造更多信用, 扩大信贷投放量, 加快货币流通速度。从而对宏观调控产生干扰, 同时也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也会受到更多的不确定性影响。

( 3) “影子银行”的一大风险是没有清晰的产权。一旦出现问题, 承担责任的是个人、银行还是政府, 这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设计。传统银行内部管理体系完善, 风险审核严格, 外部受银监会的监管, 总体是安全的。反之, “影子银行”的操作可能使银行的实际信贷规模被隐匿或被转换为风险权重较低的资产, 进而导致实际风险规模的低估和资本充足率被高估。

( 4) “影子银行”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通过银行理财, 理财资金会投入一些长期融资项目, 而理财产品大多是短期的, 因此就出现了资产错配, 即银行通过将资金池若干短期产品组合运作来满足长期资产的资金需求。

4 正确评价 “影子银行”以及应对策略

“影子银行”资金规模近几年在中国迅速增长,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弥补了传统渠道无法满足的融资功能, 为老百姓和企业提供了闲置资金的理财渠道, 增长了传统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能力, 也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过渡空间。但对其潜在的金融风险和可能影响的宏观调控效果不容忽视, 同时还应注意大量发行的资产错配型理财产品导致的流动性危机。

对此利弊共存的局面应该有何种对策应对是关键。首先需要信息披露, 受到监管机构的监督, 并且提供必要信息, 因为这样才有竞争力。另外, 从法律上厘清“影子银行”相关方目前产权不清的问题, 裁定风险由谁承担。从实质上看, “影子银行”是严重货币紧缩情况下的金融扭曲, 这种扭曲导致了太多的金融乱象和风险, 要治理这样的扭曲还必须从调整货币政策开始, 否则监管只治标而不治本。与此同时, “影子银行”是在我国金融市场欠发达状态下出现的一种过渡形态, 其发展产生也是利率市场化的一种创新, 所以不应一味打压而应进行规范, 一是统一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 二是加快其资产证券化。

任何新生事物,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所产生的新经济模式产品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存在即合理, 虽然合理未必正确, 当今“影子银行”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针对银行业的监管过于严格, 银行业应该有其利益最大化的原始冲动。一方面是使得银行内的资金不断外流, 成就了“影子银行”资金规模的快速扩张, 其系统风险也因此备受市场关注; 另一方面则是在货币供应不足的融资难时, 其对于部分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融资需求的缓解,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传统金融行业的不足,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助力。因此, 对于“影子银行”既不可彻底打压, 也不可放任自流, 只有因势利导, 完善货币政策, 加强监管, 才能促使“影子银行”良性发展, 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庆文.影子银行发展看中国金融改革问题[J].中国市场, 2014 (3) .

3.当今中国老年人的现状 篇三

关键词:老年人口;不能自理;长期护理;性别年龄结构;城乡结构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4-0077-08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4009

自理能力是决定长期护理需求的关键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将长期护理(Longterm Care,长期照顾)定义为由非正规照顾者(家庭、朋友或邻居)和专业人员(卫生和社会服务)开展的活动系统,以确保缺乏完全自我照料能力的人能根据个人的优先选择得到较高的生活质量,并享有最大可能的獨立、自主、参与、个人满足及人格尊严[1]。自理能力不足是长期护理需求产生的根本原因,一般自理状况越差,长期护理需求就越旺盛。正是基于这一点,日本、韩国等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国家,都是以自理能力来确定长期护理服务的给付与否及给付水平。

由于疾病、伤残和功能衰退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口是自理能力不足的主要人群。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突破2亿,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比例接近3%。不仅如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老年人口数量和高龄人口比例继续增加,不能自理老年人口还将持续增长,并将导致养老护理需求快速增长。

对可能产生长期护理需求的老年人口数量进行预测,把握其发展大势是分析老年护理需求增长变化的关键,也是制定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必不可少的基础。我国近年来关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的文献逐渐增多,但大多数文献侧重于介绍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或是进行不同国家之间的比较研究,再或者是探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只有很少的研究关注了我国长期护理需求的变化趋势。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魏华林、何玉东预测了2050年以前长期护理人员、费用等需求[2],宋占军、朱铭来预测了2050年以前长期护理需求者数量、长期护理费用等[3],但两项研究在基础数据使用上均未充分利用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结果,如在人口变动趋势上,前者以2009年1‰人口抽样数据为基础,后者以联合国2010年人口预测数据为基础;在老年人口中不能自理比例上,前者采用的是“长期护理发生率国际经验数据”,但并未说明具体的数据来源和数据值,后者则采用的是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追踪调查数据的相关结果,同时两项研究都没有考虑城镇化对长期护理需求城乡分布的影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我国最新的一次人口普查结果,尽管关于老年人口自理状况数据来自于长表,但是无论从调查的样本量和方法设计,还是组织实施方面来看,其数据的可信度均应高于一般的抽样调查结果。因此,本文将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先对我国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未来不能自理老年人口数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 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现状分析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查了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自理能力状况,揭示了我国老年长期护理需求的基本情况。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身体健康状况是指被登记人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对过去一个月能否保证正常生活做出的自我判断,属于健康自评。其调查有四个选项:①健康。指过去一个月健康状况良好,完全可以保证日常的生活。②基本健康。指过去一个月健康状况一般,可以保证日常的生活。③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指过去一个月健康状况不是太好,但可以基本保证正常的生活。④生活不能自理。指过去一个月健康状况较差,不能照顾自己日常的生活起居,如吃饭、穿衣、自行走动等。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老年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约为295%,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的比例约为139%,其他为健康或基本健康,以此结合普查时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可以推算出2010年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约为5234万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长期护理的对象主要是不具备完全自我照料能力的人群,因此,可以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看作是存在长期护理需求的潜在人群。下面从年龄性别状况、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等几个方面分析我国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基本状况。

1.年龄性别状况

分析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年龄性别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老年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者主要集中在72-86岁之间。从年龄分布看,72-86岁年龄段不能自理人口占全部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5744%,该年龄段各性别各年龄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占全部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比例均在1%以上,女性74-86岁年龄段占全部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比例甚至均超过了2%。不能自理老年人口集中在中间年龄段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在这一年龄段老年人口还保持着较大的基数,另一方面这一年龄段老年人口不能自理的比例较低龄阶段有较大的升高,两方面的因素互相交织,造成这一阶段不能自理老年人口规模较大。

二是从性别分布上看,不能自理老年人口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在全部不能自理老年人口中,女性占比高达5836%,男性占比约为4164%。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的情况不仅在总体上存在,而且在60岁及以上各年龄均是如此,各年龄不能自理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均低于100,且表现出随年龄增加,性别比不断下降的趋势。在60-68岁年龄段,性别比在95-100之间,到76岁时开始下降至80以下,到87岁时低于50,到95岁时约为30左右,到100岁及以上年龄组则仅为22,男女比例接近1∶5。

nlc202309051255

借鉴人口年龄性别金字塔的思路,可以画出中国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性别年龄金字塔(见图1)。可以看出,金字塔近似不对称的宝瓶型,整体上表现出“上尖中凸下收缩”

看图时可忽略95岁及以上组(即最高年龄组),因为该年龄组包含多个年龄,破坏了塔尖向上的连续性,如果将最高年龄组设定为100岁及以上,可以看出明显的塔尖。本图之所以将最高组设定为95岁及以上组,是为了和图2在年龄组划分上保持一致。而图2之所以将最高组设定为95岁及以上组是因为95岁以上各年龄个案数较少,稳定性较差,合并为一个年龄组计算出的不能自理比例相对稳定。的特点,以72-86岁区间塔身为最宽,瓶身左侧略窄、右侧略宽。从72岁年龄组开始,塔身明显向右凸起,表明以上年龄组的女性不能自理人数急剧增加,占全部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比例明显高于同年龄组的男性。

三是老年人口中不能自理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提高(见图2)。无论是男性老年人口还是女性老年人口,都呈现出随年龄增长不能自理比例逐渐提高的趋势,特别是在80-90岁之间是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提高最快的时期。在80岁以后,女性不能自理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到95岁以上各年龄,女性不能自理比例达到了30%左右。正是由于女性高龄人口較多,以及高龄阶段女性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较男性更高,导致女性老年人口不能自理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普查数据显示,女性老年人口中不能自理的比例约为335%,高于男性老年人口约084个百分点。

2.城乡差异

城乡差异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也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典型特征,同样也是中国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分布的典型特征。

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城乡差异主要表现在,乡村老年人口明显比城镇老年人口自理状况更差。普查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为245%,而乡村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则高达332%。其中,男性不能自理比例的城乡差异略小,乡村较城镇高约055个百分点;女性不能自理比例的城乡差异更大,乡村较城镇高117个百分点。观察不同年龄的情况,城镇各年龄组不能自理的比例均低于农村相应年龄组的比例,男性和女性老年人口均是如此:在60-69岁组,农村不能自理比例较城镇高约042个百分点,其中男性高约029个百分点,女性高约055个百分点;在70-79岁组,农村较城镇高约107个百分点,其中男性高约088个百分点,女性高约131个百分点;在80-89岁组,农村较城镇高199个百分点,其中男性高约158个百分点,女性高约219个百分点;在90岁及以上组,农村较城镇高281个百分点,其中男性高193个百分点,女性高约302个

即便是以单岁组来分析,同样可以发现,城镇男性和女性各年龄的不能自理比例均低于农村相应年龄的不能自理比例。城乡男性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从60岁时相差014个百分点逐渐增加至90岁时相差31个百分点,此后有所下降;城乡女性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相差从60岁的031个百分点逐渐上升,至93岁达到了38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农村老年人口自理状况比城镇老年人口自理状况更差并不是某一个或几个年龄段的现象,而是贯穿于整个老年阶段,是发生在男性和女性老年人口各年龄段的普遍现象。

3.地区差异

地区差异大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之一,也是不同地区之间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情况的特征之一。

从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来看,西部是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最高的区域,大多数省份的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处于不高不低的情况,大多数省份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在全国平均水平左右;东部地区则两级分化比较明显,既有部分省份不能自理比例处于全国前列的省份(如北京、上海),也有不能自理比例处于全国最低水平的省份(如广东、福建)。从六个大区的情况来看,华北、西北和西南是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较高的地区。

从各省份具体的情况看,老年人口中不能自理比例最高的是西藏,达到了545%,最低的是广东,约为180%,前者是后者的3倍。除西藏外,其他比例较高的地区还有北京(443%)、云南(390%)、上海(371%)和山西(371%)。男性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仍然以西藏为最高,达到了454%,北京次之,为394%,其他各地区除天津达到了333%外,均低于32%,最低的广东不足15%。西藏女性老年人口不能自理的比例高达619%,北京、山西、上海、安徽、云南、甘肃、青海等地区也均超过了4%。

二、 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变化趋势分析

不能自理老年人口数量与老年人口总量及其不能自理比例有关。而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一方面受各年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的比例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各年龄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的影响。前者是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后者则可称为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的年龄分布模式。也就是说,不能自理老年人口数量与老年人口规模、结构及不能自理的年龄分布模式有关。这样,不能自理老年人口未来的总量变化取决于几个效应:一是规模效应,即由于老年人口规模扩大而引起的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增加;二是结构效应,即由于老年人口结构变化而引起的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增加;三是分布效应,即由于各年龄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变化而引起的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增加。

老年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可以通过人口预测得到,这里采用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的中方案人口预测结果。在没有大的社会经济变革、医疗技术革命等条件下,各年龄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应该比较稳定,这里假定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的年龄分布维持目前的模式不变。在此基础上,可对未来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本文的具体做法是:将老年人口分为城镇男性、城镇女性、农村男性、农村女性四个基本群体,每个群体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可计算出相应各年龄不能自理比例,以此与通过人口预测得到的各群体2011-2050年的分年龄老年人口分别相乘,可得到每年各群体分年龄不能自理人口数,以此为基础,可计算总量、结构、速度等不同指标,主要结果介绍如下。

nlc202309051255

1.总量及占比变化趋势

中国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在2011-2050年期间将保持单调增长态势,前期增长速度较快,后期增长速度将放缓。根据预测,由于老龄化和高龄化的影响,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将在2014年突破600万人,2029年左右突破1000万人,2041年突破1500万人,2050年达到1876万人左右。在2037年以前,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增速大多保持在3%以上,2029-2030年左右甚至将可能达到或超过4%,从2038年开始,速度下降至3%以下,此后增速将逐步放缓,到2049年左右下降至2%以下(见表2)。

中国不能自理老年人口比例在2032年以前基本会在目前的水平以下小幅波动,但此后很快会超过3%且一路攀升。尽管假定各年龄不能自理比例不变,但是由于老年人口内部结构的变化,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占全部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简称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占比)将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总体上,2025年之前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占比会经历一次“降—升—降”的波动,2025年之后将呈单调上扬之势。由于前期大量低龄老年人口进入,在2017年以前,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占比将持续小幅下降,2017年到达281%的阶段性低点。此后,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占比将逐渐上升,到2021年将回升至294%,约相当于2010年的水平。然后再次下降,2025年回落至287%,但从此以后将一直保持升势,到2034年超过3%,2042年超过35%,2050年达到了388%(见表2)。

2.年龄性别结构变化趋势

与不能自理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的趋势相一致,不能自理男性和女性老年人口在预测期内也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不能自理男性老年人口将从2011年的221万人左右,到2020年超300万人,2034年超

过500万人,2050年达到720万人左右;不能自理女性老年人口则将从2011年的320万人左右,到2024年超过500万人,2033年超过700万人,2044年超过1000万人,2050年达到1156万人左右。由于2025年以后女性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男性,因此不能自理老年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分为两个阶段:2025年以前基本保持稳定在69-70之间(以女性为100);2025年以后性别比则会持续下降,到2050年将下降至62左右。

随着高龄化的发展,高龄人口比重逐渐增加,高龄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占比也逐渐上升。从不能自理老年人口金字塔上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字塔身的重心逐渐上移。与2010年不能自理老年人口金字塔(见图1)相比,2030年不能自理老年人口金字塔底部明显更窄,而顶部则更宽(见图3),2050年不能自理老年人口金字塔底部进一步收窄,中上部则进一步放宽(见图4),特别是在80-87岁左右年龄段塔身拓宽程度十分明显,在女性一侧,这一年龄段各年龄占全部不能自理老人的比例都超过了3%。

3.城乡结构的变化趋势

城镇和农村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在预测期内基本上都保持上升趋势,但城镇不能自理老年人口上升速度快于农村。据预测,城镇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在2013年左右将超过200万,2020年超过300万,2030年超过500万,2040年超过800万,2046年超过1000万,2050年达到1158万人左右。农村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在2016年将超过400万,2026年超过500万,2043年超过700万,到2050年约为718万(见图5)。城镇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在整个预测期内,城镇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增速基本在3%-5%之间,最高接近6%,而农村的增速则均在3%以下,到期末甚至有可能出现下降。这是由于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镇老年人口规模也持续上升,而农村人口总量和老年人口均会在期内由增转降,城乡老年人口规模将出现巨大的变化,从而由于规模效应的影响导致城镇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增速快于农村。

由于城镇增速较快,因此,预测期内会发生城镇不能自理老年人口赶上并超过农村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城乡不能自理老年人口之比(以农村为100)在整个预测期内将快速上升,从2011年的52左右开始,到2034年超过100,即此时城镇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将超过农村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然后继续上升,到2050年达到161左右。

从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看,在整个预测期内,农村将始终高于城镇,且二者相差的幅度有呈扩大之势。与不分城乡时类似,分城乡的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在2025年以后持续升高,城镇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将在2041年突破3%,到2050年达到338%;农村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则将在2038年突破4%,2050年达到512%(见图6)。农村高于城镇的幅度在2023年以前基本维持在08-1个百分点之间,此后逐渐走高,到2050年二者相差約175个百分点。

三、 结论与讨论

不能自理老年人口是长期护理需求的潜在人群,也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本文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国家人口战略研究课题组的人口预测结果分析了我国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研究发现,我国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多集中在72-86岁年龄段,不能自理女性老年人口明显多于男性,且不能自理比例表现出随年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大是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显著特征:农村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明显高于城镇,这一现象发生在男女老年阶段的各个年龄;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老年人口不能自理比例明显较高,西藏、北京等是不能自理比例较高的地区。

从发展趋势看,中国未来不能自理老年人口规模将快速增长,到2050年将超过1800万人,不能自理老年人口比例在2032年以前将稳定在目前的水平以下,但此后将一路上扬;不能自理老年人口性别比将在2025年以后持续下降,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年龄性别金字塔将随时间逐渐重心上移;城镇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增速快于农村,并将在2034年赶上并超过农村不能自理老年人口规模。

nlc202309051255

中国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深刻地揭示了我国未来长期护理需求的格局。总体上,中高年龄段、女性、西部、农村等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在全部不能自理老年人口中占比较大,但是这部分人群恰恰是老年人口中经济支付能力较弱的人群,如何满足他们的长期护理甚至是养老服务需求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传统的依靠家庭提供护理服务的方式,在当前家庭规模小型化、人口流动加剧的情况下,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寻找社会化的制度安排。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为一种为不能自理者提供社会保险的机制应该纳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整体框架,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改善人民福祉的重要政策措施。

从时间上看,今后约20年时间是中国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占全部老年人口的比例较低的时期,也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最后的机遇期。这一时期,尽管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增长较快,但在老年人口中的占比都在3%以下,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期,利用总体护理负担较为稳定的情况,积极发展各项老龄事业。特别是要不断深化改革,理顺养老服务投融资体制和各项管理和监管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社会、个人等各方作用,尽快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合理的养老服务格局和繁荣的养老服务市场,为随后即将到来的护理负担快速加重时期奠定重要基础。

此外,城镇化将对中国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城乡分布产生重要影响,总体上不能自理老年人口也表现出不断城镇化的过程,城镇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占比将越来越高,并在20年后超过农村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占比。中国未来养老服务资源的布局必须考虑到这一重大转变发生、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具体来说,对农村养老护理资源的布局必须与城镇化规划相结合,护理资源不宜过于深入农村,而是应该布局在一些重要的城乡连接节点上,如在一些中心镇、连接县城与乡镇的主要公路沿线、县城近郊等区域,确保未来城乡皆可及,避免出现由于城乡人口结构变化而形成资源浪费和需要大量重新配置的情况。

总之,中国未来护理需求增长是一个长期趋势,在进行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的过程中,都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趋势,早作准备。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建立老年人长期照顾政策的国际共识[EB/OL]. [2014-12-10]. http://www.who.int/publications/list/WHO_HSC_AHE_00_1/zh/.

[2] 魏華林,何玉东. 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市场潜力研究[J]. 保险研究, 2012(7): 7-15.

[3] 宋占军,朱铭来.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需求测算与发展战略[C]. 2012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urance and Risk Management, July 18-21, 2012, Qingdao, China,2012:597-608.

[责任编辑方志]

4.当今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篇四

摘要:我国现在的英语教育基本上是只注重考试,又尤其是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英语教育。学生学什么是看老师教什么,老师怎么教是看要考什么。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甚至于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根本就听不懂,说不出来甚至于不敢说。无论我们怎么改变教学方法,学生学了英语仍然听不懂、说不出更别说翻译和交际了。其根本就是我们的英语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如果不走出误区,我们的英语教育永远都会处于低效的局势。

关键词:误区

现状

忽略

效果

对于一个从事中小学英语教育不足五年的老师来说,谈不上有什么教学经验,也没有资格去评判我们的前辈的教学方法有何缺点。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当今教育的现状,尤其是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误区,希望引起大家的共鸣,以便共同探讨如何改进。

一、教学过度语法化

参加工作到现在,我从事了三年的中学英语教学和一年多的小学英语教学。几乎从小学到初中所有的英语课程我都直接参与了教学。从教材和考试内容来说,所涉及的语法知识比起我们当时学的多而且复杂的多。我们要高中才学到的语法现在的初中教材有很多都会涉及到,而且考的机率很大,虽说英语语法就像造房子的间架一样重要,但学起来相当难学。比如:初中英语语法中的过去完成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吧。过去完成时是以过去的时间为基点,与现在无关而现在完成时是以现在的时间为基点。一般表示过去某时发生的动作或单纯叙述过去的事情,强调动作;现在完成时为过去发生的,强调过去的事情对现在的影响,强调的是影响。语法考试向来都很难,学生做题要分析老半天还是容易出错,难道说话也要把语法弄明白了再说。明明三两个词就能表达清楚,依照语法不是要检查主谓宾、定状补是不是都齐了再说。这样一来他们就根本不敢说话了。小学英语虽然简单但涉及的语法也不简单,老师讲课根本不敢讲语法,但又要学生明白是很麻烦的一件事。例如,I like reading books.Do you often read books now ? 当这两个句子同时出现时学生很容易读错“reading” 和“read”。学生会很纳闷同样都是读书,为什么读法和写法却不一样了。当他们想要用英语说读书的时候就不知道该用哪个了。我想他们无论用哪个,即使错了我都不想去纠正,因为语法对他们来说实在不知道所谓何物。

二、只注重于读、背而不注重于听、说

中小学学生学英语都免不了读课文、背课文,背单词,虽说单词和句子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要学好英语,所掌握的词汇量也比较关键,但记住单词对中小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尽管我们用了很多方法,某些学生还是惧于背单词。老师们为了让学生记住所学的单词和句子,于是乎会每天听写单词、背课文。这种英语教学方式只注重背诵在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中的作用,认为学生会写单词,把课文或语法规则背出来就等于掌握了语法知识。因此,学生在这种教学指导下,只会死记硬背,而不会去思考为什么或知识之间的联系,结果浪费了时间,却看不到成效。虽然单词和句子都会背,组合起来他们就听不懂、不会说更不明白它们是什么意思。

三、注重成绩、考法而不注重学法

考试时一种测试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一种手法。但很多家长和老师甚至于学校都非常注重学生考试成绩。所以,每一次测试后,碰到学生他们都会问“老师,我考了多少分?”每当试卷发下去的一霎那,教室里会非常喧闹,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关心自己或者别人的分数。很少会有人关心自己在哪方面不足。然而,对待考试很多老师有一整套的方法,他们会教学生如何应对考试,但往往却忽略了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交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知识是会遗忘的,如果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那么他将会拥有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就像故事里讲到的那样,作为老师你是直接给学生食物还是教他种植的方法。粮食是会吃完的,但懂得种植的话是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不仅仅是解答学生的疑惑,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要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并促使他们学会总结、运用并且创造新的方法来获取知识。

四、注重整体不注重个体差异

中小学差不多都是超级大班,人数太多语文数学老师都根本顾不过来,还不用说英语老师了。稍微走神,老师说什么,讲到哪儿都完全不知道,上课也只能是听天书了。人数少一点的班,上课时学生和老师交流的机会相对要多一点,学生上课的纪律甚至是效果都会好很多,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人办补习班的原因了吧。

此外,每当课余,老师们会谈论到某个班的学生上课怎么样,这个班学生成绩如何。每次考试结束后,学校会对本次成绩进行考评。首先,看看每个班的排名,自然要算算每个班学生的平均分,优生率、各个分数段学生的人数。老师在教学的时候经常会叫学生齐读、一齐回答问题、一齐讨论,单独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很少,尤其是英语课,很多学生没有自信不敢起来说话,每次都是那几个学的好的学生起来说,好像表演一样,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效果。事实上,只有你起来说了,别人听了,才知道你发音是否标准,是否学会了、听懂了,这样才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五、不注重于实际运用

5.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典型特征 篇五

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典型特征,是我国正面临着“全球背景下的转型”。这一特征,使得我国在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现状上,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趋势,也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的背景。”这一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价值重建和文化转型,导致了我国在经济、思想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开放多元格局,“多元价值选择已成为当代中国价值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和延续的,每一个时期都会产生新的文化特质,特别是在现代文化传播中,封闭的,单一的文化类型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密集的文化群落,每一个民族不可避免地都面临着多元文化的格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各民族的根本文化精神和历史个性依然在群体的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等深层结构中保留下来,形成文化认同并影响着文化发展的未来可能性。多元文化观念的树立,昭示着文化将走向和谐。

当今世界,全球化空前地拉近了各个国家,各民族之间的距离,以国家为单位的政治经济方面的互动引发了不同文化体系间的近距离接触,每一个民族在发展自身文化的同时,都在有意无意地进行着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人们对本己文化和异己文化的异同之处不断加深着理解和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彼此间一方面在寻找共同话语,放弃和改变一些观念和行为方式以达到求同存异;一方面又在加固这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求民族文化有存在的根基。

文化的区域间融合,有利于地区文化阵容的强强联合。上海世博会所反映的区域文化,从一定层面上说,是具有这种有利趋势的。寻根溯源,区域文化机制

可以反映其经济现状和社会现状。上海世博会融合的多元文化,要能够充分反映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从多角度探寻经济发展的副动力。经济发展的现实存在推动着这一主观因素的发展,同时文化的不断渗透融合又能够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趋势。文化渗透经济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说电视文化就跟经济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用来工作之余娱乐的快餐文化便是文化经济运作的突出体现。

文化需要人作为载体而薪火相传,而文化得以进行传承的工具则当首推教育。教育在整个文化背景下不断的改革深化,并形成了具有独自释义与内涵的教育文化。教育文化是文化定义下的一个外延,它在教与学过程中凭借经验总结而形成新的知识亮点,从而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教育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又是通过文学、艺术、自然学科的自我实践而实现的。传授者和受传者在传达知识信息的同时,也传达了一定容量的带有个人思想认识的信息。本源信息和个人信息,传达着信息和受传者信息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差异,它们彼此之间通过一定的批判辩证最终而逐渐融合,这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定义。教育文化凭借其雄厚的软实力在经济、政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然,值得提醒的一点事,中国当今的教育制度还不是很理想,教育制度的弊端在教育文化的圈环下留下了阴影,也因此给通过教育获取人才的社会留下了阴影。教育形成的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文化它需要通过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间接反映出来。

娱乐文化所主宰的广大青年人群,由于特殊的社会背景和人文背景,性格尤为脆弱,并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在复杂的时代环境下,各种信息错综交织,青年面临的文化取向日渐困难。如何从像是电影的低俗文化中脱身,寻求净化品性的优秀文化,而不趋向于流俗、在共性中丧失个性,是一个教育机构以及社会机 2

制所应共同关注的问题。社会启蒙与家庭启蒙具有相等的作用,社会的多元因素可以在青年人群大脑思维之中创造一个磁场,文化的引力大小决定了其行为趋向。在这一过程中,多元文化的主旋律主宰了青年人群的日常生活,可以视作一个时代的流行元素。但这种流行该怎么引导,并能够在浩繁盛大的社会舞台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是在文化机构和政府部门的行动上,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行政命令对文化市场进行彻底的清理整顿,文化机构以及文化团体也应该实行内部思想行为上的杜绝,不能利用媒体的自由性任意发放有损城市形象的信息。

6.什么才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危机? 篇六

——答英国《华闻周刊》

1、“中国梦”提出已经多年,如果您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梦,它是什么?你心目中理想的中国梦是什么样子?

王冲:我心中的“中国梦”应该是人民的梦。具体来说就是人民能幸福地生活,居者有其屋,生病可以享受免费医疗,孩子上学能有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能尊重孩子的成长。

2、你觉得中国政府如今提出和倡导的中国梦是什么梦?它可以实现吗?需要多久才能实现?

王冲:政府提出的“中国梦”主要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但不同的机构、不同背景的人有不同解读。我在美国做过一个关于“中国梦”的报告,中国梦有两种,一个是“国家的梦”(China Dream),一个是“人民的梦”(Chinese Dream)。但是当“国家的梦”和“人民的梦”有矛盾的时候,会以哪个为主?按照现在官方的宣传,更多注重“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这个层面。习主席说的:“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反而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要达到“国富民强”这个目标需要多久这不好说,因为从“国富”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了,中国已经有了足够的钱了。但是现在“国富”和“民穷”之间的距离也算是很大了,特别是社会不公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政府反腐也从这方面来考虑。但是没有一个机制的变革,给人民更多对财产的保护和更多的权利,其实很难达到这个目标。

3、辛亥以来,中国人有过很多个梦,历史告诉我们很多梦是难以实现的,你觉得这些曾经抱以巨大希望的梦之破灭原因是什么?

王冲:主要是人为的原因,人的素质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1898年的“戊戌变法”就是官方发动的,而且不同政治派别有不同诉求,即使到了1910年的辛亥革命,也是一个以上层知识分子、精英群体发动的政变或是革命,和底层人民没有太大关系。之后在国共斗争期间,共产党所做的就是把底层人民调动起来了,在解放后又开始了底层斗上层人的斗争。直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后,才真正开始底层人民和上层人民的融合,这种融合发展到现在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到现在,教育和信仰的缺失使得人们一切向钱看,走向了一种“邪路”。

4、您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十年怎么看?它会保持高速的发展吗?

王冲:我觉得今后10年不会像之前这几十年这样,7%-8%地高速增长,甚至到10%-11%这样地增长,这是不正常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这几十年的发展,经济已经体量很大了,在这么大的体量的基础上,增长率有所放缓,这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在放缓的过程中改变经济模式,从粗放型发展改为注意提高质的发展,从高耗能的发展到更节能的发展,从依靠劳动力优势改为依靠科技创新,增加GDP的含金量。中国政府高层现在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我觉得中国经济发展只要保持在5%以上就已经很好了。

5、你认为本届中国领导核心会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吗?你期望是什么样的体制改革?哪一种改革既能够保证国家生活的平稳、也能够实现效率的提高?

王冲:首先要承认改良和改革比革命要好,从辛亥革命以来,一直有一种“枪杆子出政权”的思维,其实给我们民族带来了一种灾难。但是光靠经济改革是不行的,还要有配套的政治改革。如果说因为国情不同,我们不能照搬美国、日本、韩国的发展模式,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学台湾?台湾地区在上世纪50年代进行了土改,这让地方有一定程度的自治,并保留了儒家传统,再加上引进西方的文明和日本的管理模式,从而推动了台湾经济的腾飞。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至上而下发动了政治改革。我想中国的政治改革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由上层启动的、民间配合的一种变革。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启动了乡村的改革,包括乡村的选举。这些年大家不满意的是,以乡村选举为代表的这种改革基本上还是没有往纵深发展,这是在往后退而不是在向前走。我们一直以国情和经济基础薄弱为借口把这种改革往后拖延。

阻碍政治体制改革最主要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党内保守派为了党的领导,不愿意让民众参与政治,其实越早推动变革恰恰越有利于推动中共统治,中共应该有自信让一些民众参与进来提高执政能力;另一方面,一些既得利益集团害怕失去现有的利益,从而阻碍变革。

6、深圳模式曾经引领中国发展,直到今天仍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你认为中国经济再度“质变式前进”的“动力基地”在哪里,是深圳还是上海?

王冲:上海和深圳不一样,深圳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需求,当时的情况是只要不管它,它就能茁壮成长。而现在的上海并不是释放活力,是自上而下的“特权”,让它发展。我觉得中国的经济单靠特区模式或者靠政府扶持,已经不会有好的效果。过去五年、十年,中央一直在扶持环保企业,但是现在很多环保企业发展得并不好,甚至濒临破产,反而是国家没管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为国家带来很多的就业。这是因为国家对产业的调研一直是落后于生产的,与其依靠国家投巨资和人力去扶持一个产业,不如让其“野蛮生产”。

7、作为一个“公知”,你如何确定自己在实现中国梦中的社会角色位置?

王冲:如果你爱一个人,当他衣着不整的时候,你会提醒他。一个人和一个国家的关系也是一样,因为你爱这个国家,所以这个国家出现什么问题,你才会提出建议。作为一个“公知”,当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时,我们愿意指出来,这是我们的责任。对一个国家提出批评,是我们实现“中国梦”最好的方式。

8、现在的中国有着复杂的问题,在依然蓬勃的经济活力之下,也有着随处可见的危机,你认为最严重的危机是什么?它能否被“安全”地解决?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克服这些危机的解药吗?

王冲:我觉得环境问题、恐怖主义这些都是可预见的问题,但是现在中国社会最大的危机是信仰危机。人一旦没有了信仰,没有了恐惧,没有了敬畏,就导致所有的制度和规则都会打折,发生变异。再好的制度政策都要由人来执行,其实在西方的法律并不是完全没有漏洞,但是人有底线。中国最大的危机还是没有底线,除了钱别的什么都不管,这是很可怕的。

9、你觉得目前发展企业的最大障碍是什么?企业的远期目标是什么?

7.当今应试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反思 篇七

现在很多的学生为了考入大学,把学艺术作为他们进入大学校门的一块敲门砖,而学美术尤为热门。为什么考生(或家长)会选择走美术这条道路呢?笔者想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不可否认,确实有一部分的学生是热爱艺术的,真正想把美术作为他们追求的对象并将美术作为他们终生学习的一个目标,他们很多人都是从小就有这方面的爱好和兴趣,并以美术为特长,梦想着走进艺术的最高殿堂。

2.还有一部分学生则是着眼于大学毕业后所面临的就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美术品消费市场的日趋膨胀,社会需求必将为美术工作者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广泛的就业空间。

3.更多的考生由于自己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日常考试中成绩不理想,单凭文化课成绩很难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因此,无论他们喜欢与否,先考上大学才是当前最重要的,所以,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艺术类,而其中美术类又尤其受到青睐,这是因为学习美术他们以为比较轻松容易,高考时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低,对他们日后考入大学较有把握。

二、“艺考热”引发的问题

多年来,大家都在传说一个秘诀:“高考走艺术,大学定能入”。美术高考是一条通向大学的捷径,确实可以让很多的学生能够以较低的要求进入大学继续学习。但这一现象是个不正常的现象,这些考生们仅仅凭借着短短几个月时间的强化培训,就能对美术技能的运用和知识理解透彻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通过这样的一个高考美术培训班,所学并非是系统教育,所以,当学生们通过高考走进高校来进行学习,实际艺术往往很薄,对于学生自己今后的发展十分不利。

三、“艺考热”影响下的高中美术教学现状

九江市第六中学和九江市第七中学,都是艺术特色中学。这两所中学最初很早就开办了美术特色班,并越办越成功。因此很多想学艺术类的学生会选择这两所中学,因为学校里面就有专门的培训班,并且把这种培训被当作正规开设的课程来上。而本该有紧张气氛的教室却显得异常冷清,因为大家会选择去画室,把大多数时间拿来进行专业上的补习,教室则成了学生们完成学生角色的场所。

现在许多学校为了迎合学生或家长的需求开设美术特色班,社会上各种私人画室也是遍地开花。通过调查,在江西九江这样一个地级市里,光有名字的私人画室就有40余家。这其中有退休教师、在职专业美术教师、在校大学生及研究生办的,但不管是谁办的,目的很明确,都是针对高考。笔者当年进行高考美术培训的画室的是一所当地规模比较正规和庞大的名为‘狂人画室’。应届和复读生一起,在笔者这一届是75人,平时是每个周末画,快临近专业考试时每天晚上和周末全天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是高考老三门:素描,速写,色彩。素描主要是人物头像的写生和默写,速写一般是人物动态的学生和场景速写,色彩笔者们只要培训的是色彩静物的强化,老师会介绍国内各个艺术类院校的特点,历届高校的试题,南北方或者具体某个学院的画风,就按照这个画风一直临摹,直到临摹像这个学院的画风。

四、对应试美术教育的反思

首先学生应该对美术本身有着浓厚的兴趣爱好,并且注重绘画基本功的锻炼,认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熟悉中外美术史的变化,关注当代美术发展状况,具有使命感,思维活跃,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及多方面发展的。同时,还要加强巩固文化知识及其他方面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其次,高考考试的内容可以适当变换。在高校出题目时,要考虑到不仅仅是考察学生绘画的技能,还应该考察学生创造性和艺术修养的表现。考试应尽量减少单一的默写及可预测的题目,应更多的顾及到学生艺术灵性和创造才华的展示。还可以考虑增加面试,侧重艺术理论及艺术发展方面的问题。当然,这些可以在全国高考后来进行,这样既不耽误学生对文化课的复习,也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有时间来准备面试。艺术理论的知识可以考一些中小学美术课本上的一些美术知识。这样在美术教育方面就没有脱节,就不会出现中学美术课可有可无的现状。

最后,高校应合理招生。教育部门和高校应制定合理的招生计划,适当的控制招生人数,从严把关,给“艺考热”降温。

综上所述,无论用怎样的心情去看待应试美术教育中所面临的诸多现状,务实求真,稳步推进,才是未来我国美术人才层出不穷、后浪推前浪的最好保证。当然,美术高考热的现象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改变,这种热态是不会一下子冷却的,毕竟学生是通过这条捷径进入了大学,有许多人通过大学几年刻苦学习,最终获得成功。高考美术培训班也不能一概否认,客观上他也起到了引领及启蒙作用,甚至是一个圆梦的摇篮。美术教育,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贾敬银.从“艺考热”看发展错位的美术教育[J].2007,(38).

[2]邵仲武.基础美术教育师资需求新变化与高师美术专业招生改革[J].中国美术教育,2006,(05).

[3]李倍雷.对应试美术教育的批评[J].中国教育学刊,2005,(09).

8.浅议当今社会的会计伦理现状 篇八

关键词:会计学;伦理;诚信

一、会计与伦理学联系的理论依据

会计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既有管理学的理念也有经济学的思想,不但包括数学知识的技术应用,也包括道德理念的规范制约。

会计伦理主要是指会计人员以合法的手段从事会计管理时,所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其实质是借助会计职业特有的道德传统和习惯,社会舆论和会计人员的职业良心对会计行为进行约束,其核心是职业良心,其任务是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人与国家、社会、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其价值目标是纠正丑恶引导向上。

在会计学术理论研究中,伦理法作为一个学术流派,在会计理论形成和会计技术建构过程中尚占有一席之位。伦理法或称道德法,它要求按照一定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标准,以此作为会计理论建构和会计技术立法的基础和依据。会计技术伦理的基本核心是由诸如公允、公正、真实或如实反映之类的概念所组成的。早期著名会计学家斯科特(D.R.Scott,1941)把这些概念视之为会计理论建构的主要方法论标准①。美国会计史学家亨德里克森也将道德标准概括为“公允、真实、正当和无偏见”。公允概念意味着财务报表没有屈从于不适当的影响或者偏见,它还意味着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是忠诚的,没有违背商业惯例,有着良好的职业判断力。公允作为一个价值命题也许无法进行实证,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归属于伦理心理学的范畴,用于增加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任,而且其在现实中的内涵也可能是千姿百态的,但他的确树立了会计技术规范的一种理想信念,并成为会计孜孜以求的目标。

会计不单单是一门技术性的学科,也是一门社会性的学科。在技术得到极大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伦理道德对它的约束,如果一门社会中的学科失去了道德的监督,那它的意义又将何在呢?

二、会计与伦理学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不断地发展创新,会计也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得到不断发展。而在却忽略伦理道德的约束,出现了在21世纪之初,安然、世通、施乐等公司财务舞弊事件就像流行病毒及其诸多变种,会计的伦理道德已淡然无存,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公信度也已所剩无几了。

最近几年,中外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导致了会计职业道德缺失成为了众矢之的,人们对会计伦理的迫切需要已然成为了大众的心声。在中国,2016年的金亚科技自查报告披露的2014年度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非流动资产、未分配利润、净利润等9大财务指标合计调整金额接近12亿元,如此巨大会计舞弊,作为审计主体的立信会计事务所实在是难辞其咎;2012年10月,万福生科上半年报中虚增营业收入1.88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46亿元、虚增利润4023.16万元,未披露公司上半年停产事项。而更让市场震撼的,无疑是与万福生科同属于湖南地区的上市公司紫光古汉。公司披露其财务造假等多项违法事实及证监会的处罚决定——2005年至2008年间,紫光古汉连续四年累计虚增利润5163.83万元,占其对外披露利润累计额达87.04%。国内财务舞弊案列层出不穷,如新大地、阳煤化工、天能科技、海联讯等等,已经是我国证券市场变得乌烟瘴气。在美国,安然事件的会计造假行为给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狠狠地一巴掌。作为国际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龙头老大,美国接连出现的会计舞弊案,如法尔莫公司利用存货舞弊手段进行违法操作、南方保健虚构收入的财务舞弊行为、泰科公司用并购机会操纵“准备”科目财务舞弊行为等等,让这位老大哥脸面扫地。不难看出,在这样的一个国际环境下,会计伦理已然被人们所遗忘。正如潘序伦所言“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如果会计没有真实性作为基本保证,那么会计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还会危害大众的利益。

会计诚信是会计对社会、中小投资者、股东的基本承诺,是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供使用者作出合理的决策。如今,会计信息的披露已然偏离了,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实证性研究,必然会导致会计的灭亡。而且再进行实证性研究时,采取的数据也将会有很大问题,导致错误的结论。结合现在的现实情况,提倡会计伦理道德是必不可少,也是势在必行的。

三、会计伦理的完善之法

为什么这样的现象愈演愈烈呢?从根本上来讲,利益的诱惑战胜道德。当利益和道德发生冲突时,经济利益道德带来的效用水平高过了道德的效用,选择了利益。而且全球一体化的推进,西方思想经济利益至上的理念的冲击,人们更多地关注了“利”,而忽略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且,经济制度的不完善,监管不严,没取到制约、监督的作用。因此,在加强会计伦理方面,本文提出几点想法。

(一)“理性经济人”向“现实的人”转化。在许多事项,倘若去掉“理性经济人”假设,换入“现实的人”,一旦不在规范化的场合(如企业),由于人的非理性因素导致对会计计量方法的偶然性选择,会计结论也将面临巨大的危机。因此,在进行会计教育时,不但要加强“理性经济人”的教育,更要加强“现实人”的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并作出理性的专业判断。

(二)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对待坚持职业道德准则的会计人员,要给予适当奖励;而对于违反道德准则的会计人员,给予惩罚,不仅仅是道德的处罚,还要在法律上,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给予应有的处罚。这样必须加强法律的监督,制定完备的法条,严格地规范会计人员会计行为。并且,经常地评价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操守,就如现在国际上经常使用评价方法——“360度评估”,就是通过以上级、下级、同事和客户了解他的情况,更加全面评价他的会计职业道德。

当前,会计学术研究领域更多地崇尚实证研究,而少了些会计伦理的研究。当然,本文并不批判实证研究,只是认为如果一味地进行实证研究,不进行伦理会计的研究,那么会计终将变成只懂得如何做賬的技术机器,没有思想、灵魂,给社会带来给多将是无穷的灾难。诚然,会计伦理是一种社会意识长期作用的结果,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过程。不但要让会计深入会计人员心中,更要深入到每一个社会成员中。(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注解:

① 在斯科特看来,会计提供信息时应当能够公平地对待所有利益集团,即为“公正”(justice),财务报表应当保证真实、精确而没有错报,即为“真实”(truth),而公正、没有偏见和不偏不倚的表述即为“公允”(fairness)。转引自艾哈迈德·里亚希—贝克奥伊著,钱逢胜等译,会计理论(第四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参考文献:

[1]胡永平,蒲思竹.“两论”合一的会计本质——基于会计职能视角[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6).

[2]许家林,杨海燕.伦理学对会计学科发展的影响研究[J].会计师,2011,(2).

[3]史圣冕.我国现代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社会责任比较研究[J].经济视角(中旬),2011,(12).

上一篇:2015六年级下学期美术教案下一篇:员工年假请假条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