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岗位责任制度(11篇)
1.办公室岗位责任制度 篇一
办公室工作责任制度
1.负责督促矿内各部门对上级行业主管部门要求落实的文件、通知、整改意见等和矿务会议决定及矿长决定的贯彻执行情况。
2.定期组织收集、分析、综合全矿生产、行政各方面的情况,主动做好典型经验的调查总结,及时向矿长汇报、请示工作,并定期向上级书面汇报。
3.根据矿长指示,负责组织矿长主持的工作会议,安排做好会务工作。
4.负责起草矿长授意的综合性工作计划、总结和工作报告,主动为矿长当好参谋。
5.负责组织制(修)订综合信息管理制度。
6.组织起草矿部文件(负责对各职能科室以矿部名义起草的文件的审核),做好全矿文件的编号、打印、发放,以及行政文件的立卷、归档、保管工作。
7.会同各部门负责人协调安排涉及多部门领导参加的各种会议。
8.组织做好来客接待。
9.指导做好来电事务处理和信息平台维护检修工作。
10.根据矿长方针目标要求,及时编制本室方针目标,并组织检查、落实。
11.负责完成矿长临时交办的各项任务。
12.及时向全矿各部门索取必要的资料和情况。
13.对矿部会议决定和矿长指示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14.督促各部门及时做好文件、资料的立卷、归档工作。
15.按矿长的指示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16.对各科室以矿部名义起草的文件有审核和校正权。
17.对要求多部门参加的会议进行综合平衡或合理安排。
18.根据矿长的指示,对办公用房进行分配和调整,对办公用品用具标准化配备使用情况汇总及时报后勤部补充配备发放。
准旗神山煤炭乌兰哈达煤矿2011年3月21号
2.办公室岗位责任制度 篇二
一、首问责任制的界定与高校实施
“首问责任制”是指一个相对独立的机关部门在规定的时间里, 服务受理第一人必须无条件地为服务对象提供令其满意的服务。高校首问责任制的实施, 要求每一位行政人员对师生及群众咨询或需要办理的事项, 能马上办理的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办结, 不能马上办理的, 也应耐心说明情况 (即办理事项应有的手续、所需文书材料等) , 并做好后续联系交接工作;还要求首问责任人对师生和群众提出的问题或要求, 无论是否是自己职责 (权) 范围内的事, 都要给师生及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二、首问责任制应用的研究进展
1. 政府机关中的首问责任制。
山东沂源县档案馆自1998年以来, 推行档案资料利用服务首问责任制, 这一举措开创了首问责任制在我国使用的先例, 同时对工作人员提出要求, 分别针对来馆内询问、来电以及对来信、来函反映的情况提出具体解决方案。河南新乡市郊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决定推行“首问责任制”, 该院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起来, 一切都要让人民满意。云南新平地税局、四川开江县、湖南株洲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也分别进行了首问责任制的实施。
2. 高校图书馆的首问责任制。
从文献资料查询, 首问责任制在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最为深入和详尽。本文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高校图书馆、首问责任制关键词的收索, 共收到文献18篇, 其中可用文献15篇, 剔除3篇非高校图书馆相关文献。表2-1显示高校图书馆运用首问责任制的基本情况及图书馆推行该制度必要性的统计。
(1) 首问责任制在高校图书馆推行有利于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高校图书馆中所有馆员都可能成为“首问人”, 读者提出的问题都要给予回答, 无论问题是否在其职责内都应该给予满意的答复。这就要求精通各自的分管工作外, 还要了解全馆每一个图书馆员岗位的工作内容, 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 更要注重培养信息素质、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成为全才型的高素质馆员, 促进馆员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 (2) 首问责任制有利于优化服务理念和提高服务质量。随着图书馆首问制的不断推行, 各服务窗口重视接待和解答读者的口头咨询, 从中能够了解读者对馆藏和文献信息检索利用的适用评价, 及时发现不足和缺失之处, 有针对性地解决供需矛盾。一方面, 使实物馆藏和虚拟馆藏及时得到补充和调整, 另一方面, 及时对网络信息和检索系统进行完善和更新。在首问制的压力下, 使馆员能够积极主动地为读者着想, 将无形的服务意识规范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3) 首问责任制的推行是图书馆发展的需要。“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要具体落实。网络环境下, 图书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图书馆要想拥有广泛的读者, 需要转变服务观念, 积极主动地为读者服务, 使图书馆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能保持稳步发展。将首问责任制运用到实践工作中, 能顺应时代的潮流, 全方位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 方便读者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三、首问责任制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 各单位对首问责任制的运行使用, 都有利于其发展的需要, 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但是, 随着首问责任制的推广和深入开展, 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认为首问责任制有其局限性。
1. 缺少监督机制。
有人提出“首问责任制”是一项亲民的举措, 可有效解决政府机关办事“踢皮球”的现象, 但谁来监督这一制度的执行是个棘手的问题。要做到职责权相一致, 就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 这样才能让制度持续、有效地发展。
2. 首问责任制不能统筹兼顾。
有人提出, 当来访者询问时, 首问责任人为机关门卫、新上岗人员或者内勤人员时, 由于他们对部门内部权责不熟悉, 因而无法将事落实到位。另有人提出, 对于一些工作性质独立、工作任务重的工作人员, 应该执行本职工作, 不应在接待或者询问时花过长时间和过多精力等。还有其他意见表示, 首问责任人为领导干部时, 让领导干部去实施操作这些具体流程, 是大材小用, 造成时间、人力的浪费。
四、高校办公室对领导运用首问责任制的必要性
我校针对办公室工作的特点, 将服务对象定位于学校领导, 执行服务对象针对校领导首问责任制, 进而更全面地服务于学校管理工作。
1. 学校办公室发展的需要。
首先, 在首问责任制的督促作用下, 高校办公室不能再以等靠领导指示处理问题开展工作, 而是要能够自主学习, 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学习型办公室是学校办公室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 在首问责任制的制约下, 加强了工作人员之间沟通协作、管理人员之间岗位职责相互渗透、理解, 使各部门工作有序化、集成化, 实现“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最后, 办公室里形成工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为学校办公室提供外部保障。
2. 工作人员综合能力提升的需要。
首问责任制的推行, 对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使其主动地自我加压、自觉地钻研业务, 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每一位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办公室以及学校的基本情况, 熟悉自身岗位的业务, 加强与同事间的沟通, 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 首问责任制的实行可以在办公室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3. 学校领导的需要。
学校办公室应为学校领导收集和提供各类信息、为领导决策服务, 更好地协助学校领导办事。首问责任制推行后, 行政人员没有相互推托的余地, 消除了各种的借口, 学校领导基本能直接获取需要的信息。即使不能立即执行的事务, 该工作人员也会及时向领导汇报, 大大缩短了时间, 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同时相应地减少同一事情需要多人汇报的繁琐情况, 多人参与同一事情汇报, 由于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不同, 造成对情况描述的不一致现象, 影响领导对事情的判断, 而造成处理时间的推延。因而首问责任制也是学校领导高效率地开展工作的需要。
本文对首问责任制在我国各单位、高校图书馆等运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为我校办公室推行首问责任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还基于校办公室的特殊性进行可行性分析, 并针对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 办学规模、办学层次提升, 对学校办公室的要求也相应增加, 工作难度也加大了。我办公室始终坚持在改革中求发展, 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梅贞.沂源县档案馆推行档案资料利用服务首问责任制[J].山东档案, 1999 (6) :22.
[2]赵玉民, 琚宪芬.人民满意我心安——新乡市郊区人民检察院推行“首问责任制”纪事[J].人大建设, 2000, (8) :34-35.
[3]周剑峰.新平地税局从四方面完善首问责任制痕迹管理[J].云南地税, 2008, (5) :48.
[4]成微.“首问责任制”应该怎样负责[J].宁波经济 (财经视点) , 2004, (5) :13.
3.论高校办公室制度建设 篇三
【摘要】 在分析办公室制度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办公室正式制度的背后,潜藏着一种不以物质形式存在,对办公室又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非正式制度。二者都对办公室的工作效能和管理科学化水平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关键词】 高校办公室;制度建设;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
一、高校办公室制度建设现状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规范”。高校办公室制度建设作为高校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贯彻落实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方略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是高校办公室提高工作效能、实现管理科学化的基本保障。
高校办公室制度建设包括管理体制的设计和运行机制的选择。高校办公室管理体制的设计普遍参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并与总体的社会运行制度相一致,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稳固性和持续性,进行调整的只是内设机构的增减和组织结构的修正。高校办公室制度建设主要指的是高校办公室的运行机制建设。
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高校办公室在运行机制建设上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以其文字外化的形式和正式发布的途径为人们所熟知,并成为了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认真遵守和积极执行的管理规定,它们主要以高校办公室的主要职能和基本任务为参照,大致包括物品管理、出差管理、印信管理、会议管理、文书档案管理、调查研究、安全保卫、保密管理、车辆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近年来,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高校办公室又相继建立和完善了岗位责任制度、服务承诺制度、限时办结制度、首问责任制度、AB岗工作制度、否定报备制度等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的管理制度。
对高校办公室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建章立制,实行规范化管理是当前高校办公室制度建设的基本手段和普遍做法。这些制度从不同角度明确了高校办公室的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和工作流程,对于促进办公室工作人员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职责明确、提高效率,增强责任心、提高自觉性,保证工作质量、减少工作差错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就目前高校办公室的制度建设而言,普遍重视和主要着力的往往是以文字形式存在的正式制度。
现实经验不断告诉我们,虽然高校办公室的正式制度建设可能比较完善,不存在无章可循的局面,但是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有章不循或者执行不力的情况,这是高校办公室制度建设面临的另一种问题。如何使办公室人员在工作中尽量减少以上问题,使办公室的管理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这其中涉及的,便是办公室正式制度执行的外在环境,以及这一外在环境对作为制度执行者的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具体影响等问题。
二、易被忽视的非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主要是“内在的传统和历史沉淀”,指由伦理道德、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人们在长期交往中自发形成并被无意识接受的行为规范。高校作为一种主要从事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承的组织,其自身历史生成和现实延续的某些文化、传统和习惯的作用会比一般的社会组织更加强大。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作为传统和惯例存在的对学术权力的尊重,这种非正式制度已经内化为大学的精神气质之一,成为平衡大学行政权力、维护大学尊严的重要因素。高校办公室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可避免地需要更加注重非正式制度的建设。
作为与高校办公室正式制度相对应的一种制度形式,非正式制度具有表面潜隐、内在活跃,难以形成和不易变化,零碎而非系统等特点。它通过办公室及其工作人员长时期在管理模式、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工作方法、生活方式、风气习惯等方面累积而成的一些习以为常和不自觉的认识和行为之中得以体现。如计划管理、分类管理、方案管理等工作模式是高校办公室长期磨合和探索出来的对有关事务的行之有效的处理形式和方法,一般没有通过文字等形式进行正式规定和再次确认,就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在处理一些经常性工作或者很久没有出现的工作情况时,人们普遍喜欢沿用过去的做法,当这一做法被反复运用并一直延续时,便容易成为一种工作习惯或者传统,这也成为了办公室的一种非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是与办公室工作相伴而生的一种行为规范,一经产生便会反过来对办公室工作产生全面而持久的影响。它们往往以语言的、非语言的、象喻的、隐喻的等办公室工作人员耳濡目染的潜在形式,对他们产生一种经常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时刻处于一种强烈的氛围感染之中,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陶冶和感化。与正式制度相比,非正式制度在办公室中形成了一种隐性的气场,营造了一种彼此默契的氛围,成为办公室成员之间一种不成文的心理契约和心理暗示,并通过时间的累积不断得到强化。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非正式制度鲜活的现实和对于办公室工作人员持续的影响,使得非正式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比正式制度更具影响力,更加容易塑造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性格,影响他们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成为他们直观认识办公室、如何具体执行办公室正式制度的重要原因。
三、构建更趋完善、有效的办公室制度
对于高校办公室来说,制度建设并非只是正式制度的建设,还包括非正式制度的建设。高校办公室应在坚持合法性、科学性、全局性、系统性等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一并予以重视,通过对两种制度形式仔细梳理,全局规划,精心培育,积极创新,实现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以制度建设推动管理创新,提高工作效能和管理科学化水平。构建更趋完善、有效的办公室制度,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解决好制度建设与人本管理的问题。制度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制度建设促进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包括了解工作人员的内在需求,主动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激发工作人员的高层次需求,努力使每个工作人员达到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等内容。就是要通过制度建设营造民主、自由、平等的工作氛围,不断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办公室工作人员对办公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参与的各项工作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解决好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的问题。应将制度建设纳入更为宽广和深厚的办公室文化建设之中进行思考,使办公室制度建设融入办公室文化建设,成为办公室文化建设包含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种文化形态中的一种,并从其他两种办公室文化形态中获得支持和配合。高校办公室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积极发挥文化对人的塑造功能,营造优秀的办公室文化,对外树立创新、高效、和谐的办公室形象,对内创造一种分工明确、团结协作、集思广益、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
(3)解决好制度建设与制度执行的问题。制度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制度能够得到切实执行,取得实效。正式制度制定以后,高校办公室除了应该让办公室工作人员熟悉制度、掌握制度规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以外,还应该从非正式制度、办公室文化等方面入手,以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工作人员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等手段,使制度逐渐内化为办公室及其工作人员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真正解决办公室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照章办事,稳步运行等问题,实现办公室制度化建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松玉.制度权威研究——制度规范与社会秩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办公室岗位责任制及工作制度 篇四
(三)负责机要、档案、信访和来访接待工作。
(四)负责局领导交办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工作。
(五)负责协调、安排全局各类会议和有关会议的组织工作。
(六)参与协调、组织分局领导参加的有关活动。
二、办公室各类人员工作职责
(一)文
秘人员职责
1、承办以分局、分局办公室名义上报、下发的公文。
2、负责分局总结、工作要点、综合性经验材料等重要文件的起草。
3、按照分局领导指示,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分局重要工作的落实情况。
4、负责分局各类信息的搜集、综合、传送上报和对下考核。
5、负责落实调研课题,撰写调研报告,组织分局学术理论研究活动。
6、负责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和新闻报道稿件的撰写、审核、报送。协调组织税收宣传活动,承办上级交办的涉税杂志征订工作。
7、负责分局领导交办有关工作的督促检查、组织协调和情况反馈。
8、承担分局《月工作要点》和《周会议安排》的收集、综合拟制。
9、负责记载分局《大事记》。
10、负责局长办公会、分局局务会的会议记录、会务工作和会议纪要的起草。安排、协调以分局名义召开的各类会议。
11、参与协调分局领导参加的各种公务活动。
12、负责分局各类电、函的处理。
13、负责分局日常值班和来访接待工作。
(二)机要人员职责
1、负责全局各类文件收发、传阅、借阅工作。
2、负责分局印鉴、介绍信的保管和使用。
3、负责全局重大事件的记录、整理、保存。
(三)档案人员职责
1、负责本机关应归档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等文书立卷工作和案卷的接收与移交;
2、保管本机关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汇编档案资料,编制检索,提供档案利用;
3、整理室藏档案,科学分类排列,系统编目编号,使之达到规范标准,并做好档案的鉴定、统计工作;
4、搞好库房管理,落实“八防”措施,保护档案安全并定期核对清点档案,保持账物相符;
5、对所属机构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进行监督和指导;
6、办理领导交办的其它有关档案业务工作。
(四)打字员职责
1、负责分局、分局办公室文件的打印或复印。
2、负责对微机、打印机、油印机进行和复印进行定期保养,负责文件头、文件纸及打印零配件保管工作。
3、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办公室工作制度
一、档案管理制度
(一)档案归档制度
归档范围:本机关在各项工作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公文、电报、簿册、图表、录音、录像、相片等,凡是反映本机关工作活动具有查找利用价值的,均属归档范围。
归档时间:文书档案第二年上半年完成,会计档案隔年一季度完成,科技、声像档案在工作项目,活动之后随时归档。
归档要求:
1、一个机关在其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为一全宗。
2、分类一般采取——问题分类。
3、案卷的排列、以全宗为单位,按不同门类、载体和不同保管期限分别排列,排列方法统一,前后保持一致,不可任意改动。
4、根据不同门类和保管期限,按照案卷排列的顺序编制卷号,在一个全宗内,案卷目录号不得重复。在一册案卷目录内不得出现重复案卷号。
5、案卷质量应符合《武汉市机关档案室业务建设暂行规定》的要求,案卷格式和各种装具符合国家和市档案局标准,卷内文字严禁使用铅笔、元珠笔。
(二)档案保管制度
1、本机关形成的各处门类和载体的档案,由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做到专室、专柜、专(兼)职人员负责保管;
2、档案室有防资措施,防风窗帘,防火器材,档案柜内放有防虫、防腐药品,以使档案得到安全保护;
3、根据气候条件,适时开窗通风或密闭门窗防潮,以保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
4、档案室内严禁吸烟、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及招鼠之物,保持室内清洁;
5、平时出入库存的档案,应及时清点登记,并定期检查室藏档案、经常检查电灯、电器线路有无破损,下班前注意关灯、锁门、关门窗。
6、档案人员变动工作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严格核实交接的档案。
(三)档案保密制度
1、经常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档案保密教育,明确保密范围,严守保密纪律,执行《保密手册》;
2、非因工作不得随意谈论档案内容,不得在和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属于国家机密和档案资料;
3、不得擅自提供、翻印、复制、抄录、携带、销毁属于国家机密的档案资料,并严禁将档案携带、传递、寄至境外;
4、凡属保密档案,不得利用公开的报刊、书籍、展览、广播、录像进行宣传;
5、严格控制机密档案查阅范围,并按照保密规定,对归档后多余的文件材料及时销毁;
6、定期检查档案保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不隐瞒、失泄密事故;
7、加强库房管理,非本室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四)档案利用制度
1、档案室保存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均属利用范围,主要为领导决策和机关各项工作服务;
2、本机关工作人员查阅档案,均限于
本人工作范围所形成的档案材料,查阅超出本人工作范围的须经有关负责人同意;
3、查阅保密档案范围,需经主管领导批准;
4、外单位查阅档案时,必须持介绍信,经同意按介绍信内容查阅;
5、查阅档案时,严禁涂改、勾划、抽页、折毁、剪裁、增删档案,对摘抄的档案不得私人保管或转借传阅,更不能翻印公布、倒卖;
6、查阅档案必须履行登记,注销和检查手续,当面点清,如发现差错,及时追究责任,并采取补救措施。
二、办公室会务制度
1、为保证办公室工作高效协调、顺畅运作,建立办公会制度;
2、办公会由主任或委托副主任主持召开。
3、会议一般每周一下午召开,有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
4、参加会议人员为办公室全体人员,必要时通知有关人员参加。
5、办公会主要内容为汇报讲评上周工作,布置下周及近期主要工作,商议、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6、秘书室承办会议的会务组织工作。
三、打印室管理制度
1、文秘人员负责打印室的管理工作。
2、文秘人员对送交的文件、材料应逐一登记、校核,并签字后送打印室打印。
3、电脑等打印设备要经常维护。打印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并向办公室领导汇报。
4、严格打印或复印程序和手续。打印文件必须有领导签字、有文号、有校对人签名。不得私自接受打印件或复印。手续不完备的应拒绝打印。
5、保证打印或复印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坚持谁起草谁校对,两校一复核制度。急件随到随打,平件一般不超过三天。一般差错率控制在千之分二以内,杜绝原则性差错。
6、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禁止无关人员翻阅打印资料和出入打印室,不在室内待客闲谈。
5.办公室岗位责任制度 篇五
办公室主要职责和任务 办公室是公司的综合业务职能部门,围绕公司中心工作参与政务,管好事务,搞好服务,确保公司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其主要职责和任务:
1、办公室是公司办公、财务、后勤、人事工资管理的归口部门,在经理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在经理的授意下起草公司规划、总结、规章制度和各部门工作职责。
3、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财政、财经法规,做好相关财务工作。
4、负责公司印章、介绍信的使用保管。
5、负责公司的文秘工作,做好公司及外来文件的收发管理,资料的收发、登记、复印、打字工作以及计算机等办公设备的管理工作。
6、负责收集、整理公司各类行政公文的立卷、归档及各项目部技术资料的保管、借阅工作。
7、负责国内外工程建设监理有关规范和信息动态的收集,并提供给有关部门参考。
8、负责公司合同及有关文件的文秘工作和归档管理工作。
9、审核各部门考勤、复核工资、加班费的计算。
10、做好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劳保用品、小型工具的采购计划与实施,以及员工后勤福利的安排与服务,做好来宾接待工作。
11、负责经办人事调配、员工考核、人员培训的实施工作。
12、负责公司日常车辆的调度、维修管理。
13、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公司治保、卫生等工作。
14、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公室各类人员工作职责
办事员A岗位责任制
1、负责招投标事宜;
2、协助经理抓好市场开发及合同管理;
3、负责职工培训,落实培训计划及抓好相关考试培训的组织工作;
4、做好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劳保用品、小型工具的采购;
5.、负责来人接待;
6、负责办公环境及卫生管理;
7、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事员B岗位责任制
1、负责相关工程办证事宜;
2、负责公司各项费用等经济往来的审核报销工作,加强经济核算,节约成本开支;
3、负责公司各种证件的管理和公司印章的管理;
4、负责监理资料的归集及管理工作;
5、负责来人接待;
6、负责办公环境及卫生管理;
6.综合办公室主任岗位责任 篇六
一、在总经理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全面抓好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总经理的指示与办公会议决议,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当好领导参谋。
二、负责做好公司综合性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协助总经理、副经理解决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负责做好公司机关的行政事务、劳动纪律、劳保福利、车辆管理、办公用品的购置与保管工作。
四、负责做好公司的文件收发登记、呈阅、转办、归档、保管工作。
五、草拟公司的各种计划、安排、总结、报告、合同等文稿,做好各类会议的组织与记录工作。
六、负责管理好机关值班,环境卫生,冬季取暖与职工防暑降温等职工福利性服务工作。
七、负责货场与办公场所的水、电线路与电话通讯线路,办公经营设施的管理工作,按时收取水电费。
八、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督促、检查、管理制度的落实。
九、负责管理好综合服务楼与货主服务性工作。
十、积极协助经理协调好各方关系,排除营运中出现的各种干扰。
十一、抓好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政治、法律、法规与业务学习,组织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7.办公室岗位责任制度 篇七
一、安全文化建设在党群工作中的效能分析
1. 保障企业员工安全
安全文化建设是在企业中为员工创建一个安全的工作氛围, 对党群工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企业工作中的安全性大于一切, 这也是企业“以人为本”的体现, 员工的利益和安全能影响到其企业的发展也能让党群工作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党群工作是对企业人员的管理工作, 也是保证企业员工利益的工作, 而安全文化建设是调节企业内部关系, 保证员工的安全, 对于不安全因素加以消除, 所以说安全文化建设让党群工作在管理员工的同时也保障企业员工的安全, 并不单一的完成对企业员工利益方面的关心, 同时对其安全加以关注, 让企业的员工在企业中有党群办公室的帮助之下获取合法利益, 保证自身安全。
2. 充实党群工作内容
党群工作主要是从党的角度出发, 对群众的思想加以研究, 并且结合员工的实际工作状态和需求, 协调整个企业的发展, 党群工作可以说是在一个企业中对员工的基本保证工作, 也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员工给予一定的激励手段。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企业文化组成上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 也在党群工作中增加了安全文化建设的考察手段, 让安全企业文化能更好的和党群工作相结合, 也能对企业的实际工作起到成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与党群工作的结合对党群工作的内容起到了充实的作用, 更好的丰富了党群工作的内涵。
二、特色文化建设在党群工作中的效能分析
1. 树立企业形象
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就要有不一样的内涵, 才能独立并独特的存在, 而企业形象既是企业给市场的表现, 也是给员工的表现, 特色文化建设是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特色文化建设在党群工作中的应用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然后通过软管理的作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让员工将热情转化成为工作过程中的动力, 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含义所在。
2. 形成企业优势
企业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企业的精髓所在, 主要原因还是企业文化对企业健康文发展和核心凝聚力的促进作用, 一个企业只有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核心竞争力, 让企业的影响力不只是在企业的规模、组成和利益上, 而是在企业的文化表现。党群办公室岗位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完成党的规定和企业制度的功能, 而企业特色文化建设在党群工作中能展现出自身的魅力, 让企业的特色文化建设更加稳定, 形成企业优势。
三、精神文化建设在党群工作中的效能分析
1. 积累发展经验
企业需要随着外部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进步,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而发展的过程中, 企业精神文化是能为企业进行一个合理的定位, 也能让员工更好的了解企业, 在企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有自己的经验积累和文化沉淀, 这些经验是对之前工作的总结, 也是之后工作的参考。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为企业之后的发展积累丰富的经验, 并且将这些经验用到党群工作中去, 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2. 激发员工的潜能
党群工作从性质上来说是企业中的政治工作, 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主要是从党的教育实行政治教育, 并且对群众的合法权益加以保障, 调和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文化属于企业的软管理措施, 是一种文化建设, 更是一种对员工的约束。这两者在性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 可以从深层次上来说, 无论是党群工作还是企业文化建设都是在党的领导之下, 朝着企业的发展目标努力, 并且恪守企业制定的一些方针战略, 在这个过程中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极为重要。不过, 两者尽管性质不一致, 可是最终的作用目标都是人, 无论是管理还是关心, 都是对企业员工权益的保护, 精神文化建设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状态, 与党群工作相结合, 让员工在企业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利益体现, 给员工更多的信心, 激发员工的潜能, 让员工能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将自己的能量充分发挥在企业中, 促进党群工作效能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发展的终极奥义, 也丰富了党群工作的内涵, 为原本的党群工作带来了新的内容, 也保证了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可以说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主要有安全文化、特色文化和精神文化, 这些方面丰富了企业的文化建设的内涵, 也为党群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为党群办公室岗位工作的效能提高带来了新的可能。
摘要: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也是企业核心凝聚力的体现, 因此将文化建设融入党群办公室岗位工作中十分必要, 本文从安全文化建设、特色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对其在党群办公室岗位工作中的效能进行分析,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 让文化建设更好的融入到党群工作中去, 也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文化建设,党群工作,效能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春苗.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集三矿.浅谈企业党群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N].安徽经济报, 2010-02-02 (004) .
8.责任财产查明制度研究 篇八
关键词:民事执行程序;执行难;责任财产;查明
“执行难”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题,也是执行法院或执行机构(以下统称为执行法院)最为头疼的问题,长期困扰着法院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万事开头难,债务人或被执行人责任财产查明难作为执行程序的第一个步骤,则是难上加难,影响着整个民事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这个问题,我国在立法上不断进行相关完善,理论和实务界中的学者和法官们也不断进行探索,希望找到一种有效查明被执行人责任财产的方式,促使法院的执行工作顺利进行。
一、责任财产查明概述
1.责任财产概念
由于在行为给付义务的执行并无财产的要求,而在特定物给付义务的执行中特定物不存在范围界定的问题,因此责任财产范围的界定主要是在最为常见的金钱债权中,这也是狭义范围的责任财产。狭义的责任财产仅指金钱债权之强制执行程序中,执行法院得采取执行措施以满足金钱债权的债务人所有的财产。[1]其范围则是除了法律明文规定禁止执行的财产和依财产性质得以豁免执行的财产外,债务人所有的债权、物权、股权、基金份额等具有金钱价值的财产性权益。
2.查明方式
(1)申请执行人查明型。指的是申请执行人负责查明被执行人的责任财产,执行法院一般不承担查明责任,而是根据申请执行人提供的信息以及相关要求采取执行措施。由于关系着自身的切身利益,申请执行人对责任财产的查明最积极也最有动力,是执行法院发现责任财产的一种重要方式。一般而言,申请执行人查明型的立法选择理念在于民事强制执行是对私权的实现的一种方法,为了体现市场经济观念,提高市场主体交易风险意识,因此要求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2]采用此立法模式的国家,通常其社会信用体系较为完善,申请执行人查找被执行人责任财产的渠道较多,多存在于英美法系国家。
(2)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型。指的是立法上规定被执行人对自己责任财产具有申报的义务,否则会承担法律上的不利后果。民事执行程序正是因为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而引起的,同时被执行人对自身财产状况是最为了解的,为了快速查明其责任财产,责令其申报财产无疑是符合法律的初衷。采用这种立法模式的国家以德国为典型代表,德国所实行的“代宣誓”制度更为多国当作典范并借鉴。
(3)执行法院查明型。指的是在责任财产的查明过程中,执行法院主导整个过程的进行,而且不能以申请执行人未提供信息和被执行人未申报财产为由拒绝调查。采用这种立法模式的国家将被执行人责任财产的查明更看作是执行法院的一种职责、责任而不仅仅是权力。我国目前属于这种模式,虽然执行规定第28条和民诉法第241条规定了申请执行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供财产信息和被执行人财产申报,但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仍是以执行法院主导查明责任财产,执行法院从另外两种方式获得的财产信息所占比例较小。
二、执行难的原因
在执行程序中,各执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我国执行难的根本原因。有学者指出,民事执行法律关系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纵横交错、颇为复杂,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层次:一是执行机构所维系的国家执行权的权威性、执行行为的可信赖性、公信力与其他利益主体的私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二是各执行关涉主体之间的私人利益关系。[3]然而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还存在另一层利益关系,即执行法院与协助执行人之间所代表的公共利益的冲突。
1.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
此类冲突主要体现在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之间。首先,申请执行人往往希望穷尽一切方式查清被执行人责任财产的信息,以确保其债权的实现。其次,被执行人则希望尽可能限制责任财产的调查方式以达到其财产信息保密甚至逃避债务的目的。
2.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
一方面,被执行人与执行法院之间的利益冲突体现在被执行人财产信息的信息保密与执行法院查明财产信息上,这种冲突在执行法院主导的信息查明制度下显得尤为突出。另一方面,申请执行人与协助执行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体现在申请执行人享有的被执行人财产信息知情权与协助执行人所负有的被执行人财产信息不被任意公开义务之间的冲突。由于申请执行在知道协助执行人掌握被执行人财产信息时,肯定会要求对其信息进行查阅、复制甚至公开,然而协助执行人负有保护其掌握的公民信息不被任意公开的义务,于是两者利益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3.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
在法理上,同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执行法院与协助执行人之间并无利益冲突,并且协助执行人还应该协助、配合执行法院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然而,执行法院所维护的是债权人合理债权以及诉权实现的公共利益,而协助执行人所秉持的是保证公民隐私权的公共利益,二者本质上仍然有所区别。
三、我国现状
1.立法现状
最高院在1998年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为执行规定)中的第28条最早规定了三种查明方式。但是《执行规定》仅为概括性地规定,并无具体操作等规定,而且法律逻辑上尚不完整,引起了学界与司法实务界的争论。随后,民事诉讼法修改后首次规定了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对被执行人财产申报的义务、申报范围以及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同时最高院发布的《执行解释》、《执行规避意见》以及《执行联动意见》中对被执行人申报责任财产和协助执行人的职责也进一步作了规定。
2.司法现状
虽然我国在立法上已经对被执行人责任财产查明的方式不断进行完善,但司法实践中执行法院查明责任财产并没有取得想象中的效果。申请执行人缺乏有效查明被执行人责任财产的方式和渠道,而向掌握责任财产新的协助执行人申请查阅时往往被以信息保密等理由拒绝。此外,执行法院过于苛责《执行规定》28条中有关申请执行人的规定,以至于申请执行人未能提供财产信息时,执行法院甚至都不启动执行程序。对于被执行人而言,虽然法律规定的财产申报制看似完善,但对不报告对虚假报告的法律后果不够严厉,仅仅是罚款、拘留等代价较小的法律制裁,即使刑法中有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法院也很少适用。同时实践中还存在其他技术操作上等问题导致难查明被执行人的责任财产。
四、制度的完善
1.明晰各主体的角色定位
(1)执行法院主导责任财产的查明。民事强制执行是以国家公权力强制实现债权的一种形式,作为该公权力的拥有者与行使着执行法院在执行程序中理应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在执行程序中不存在双方当事人的对抗与争辩,其非讼性决定执行法院应主导执行工作的开展。司法实务界中,有执行法院以《执行规定》28条第2款的规定为由将查明的责任推给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笔者认为这并非设权条款而是注意条款。事实上,责任财产查明是一个很繁琐并且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多个主题。强制执行涉及财产的查明、控制、变现、转移以及行为履行、人身自由的限制等一系列问题,非执行法院自身力所能及,必须依靠有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协作,合力完成。[4]因此,在查明的过程中,是以执行法院为主线主导责任财产的查明,同时还需要被执行人申报、申请执行人提供与协助执行人配合共同完成。
(2)合理规制申请人查明的渠道。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对《执行规定》28条第1款中规定的“应当”的解读存在争议。实务界偏向将其理解为申请执行人的一种义务,以减轻执行法院的工作压力。笔者认为,这是我国立法上的缺陷以及对法理学上“法律权利”这一概念的误解。所谓法律权利,是指由国家通过法律加以许可的自由意志支配的行为范围。[5]完整的法律权利是由自由权、请求权和诉权三要素的统一,其中自由权是权利人能够自主决定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而不受他人干预的权利,是法律权利中最主要的要素。申请执行人提供财产信息的权利是他本身所享有为了促进执行法院执行工作的一种自由权。由于隐私权的存在,加之缺乏财产调查的渠道,申请执行人完全查明被执行人责任财产的情况本就不属于常态,若法律以及执行法院过于苛责申请执行人“应当”提供被执行人财产信息这一“义务”,则会造成申请执行人在执行程序中极为低下的地位,不利于其债权的实现。
(3)强化被执行人的法律责任。在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对自身财产状况十分清楚,因此被执行人财产申报无疑是执行法院掌握其财产信息最为方便、快捷的方式,这也是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设立的初衷。由于被执行人自身与其财产是息息相关,财产一旦被发现就意味需要履行相应的债务,他们自然是极不情愿向法院申报财产的,即使不得不去申报,也会尽量地瞒报。[6]因此,若不对被执行人拒绝申报或虚假申报财产加以法律制裁,要求其提供自身财产信息无疑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但是我国法律对被执行人不如实责任财产申报规定的法律后果太轻,被执行人违反财产申报制代价太小,法律威慑力极低,而且司法实践中大多只是对被执行人进行训诫、罚款,拘留和刑事制裁极少运用。所以,若要想将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发挥预期的效果,应加强立法与司法上对违反该制度的被执行人的制裁,加大司法威慑力,促使被执行人主动申报责任财产,同时借鉴德国的“代宣誓”制度,节约相关司法资源。
2.完善执行联动机制
执行联动机制最早是由中央政法委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通知》于2005年提出的。随后的,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印发了有关执行联动机制的文件,在《执行联动意见》中对协助执行人配合执行法院查明被执行人责任财产做了相关规定。执行联动机制主要是明确协助执行人的义务和责任,从单一主体查明转向多元主体相互配合、司法与行政、社会其他力量结合共同查明,形成多部门之间的良好的信息共享、协作和配合的关系,这也是该制度设计的初衷。
3.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
首先,采用申请执行人调查型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相对较好,较完整,申请执行人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调查;其次,即使申请执行人未获得权限调查,执行法院同样能够运用国家公权力通过该体系进行查明;最后,被执行人的信用记录在该体系中能够很好地体现,作为协助执行法院的金融机构或行政机构在与被执行人进行日常、商业往来时能够依据此作为评判标准进而影响其正常往来,这宛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被执行人的头顶,督促其申报责任财产,履行义务。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运用审计方法以及群众举报机制,对被执行人的责任财产进行查明,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总之,要查明被执行人责任财产,不能仅仅依靠一方力量,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同时应建立以执行法院查明为主线,被执行人申报和请执行人提供信息为两翼,协助执行人予以辅助的查明制度,同时借助审计、群众举报等方式综合查明被执行人责任财产。
参考文献:
[1]肖建国主编.民事执行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98.
[2]常廷彬.论被执行财产的查明制度[J].法学杂志,2009(03):83.
[3]肖建国.民事执行中的利益衡量与价值取向[N].人民法院报,2007.11.08(005版):1.
[4]江必新.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修改应关注的十大问题[J].人民司法,2011(17):4.
[5]舒国滢主编.法理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9.
[6]李浩.论民事执行中债务人财产的发现[J].法学,2007(12):58.
作者简介:
9.办公室岗位职责及岗位分工 篇九
综合办公室是协助公司领导处理日常工作,并负责劳动人事、绩效考核、综合协调、文秘、档案和行政事务的综合管理职能机构。主要职责是:
1、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负责制定综合办公室职责范围内的制度,完善有关规定,建立工作流程。
2、负责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的管理。
3、负责公司员工社会保险的管理。
4、负责公司劳动人事、绩效考核、员工培训等人力资源的管理。
5、负责公司人才需求计划的拟定、员工招聘、员工录用、退(辞)职等工作。
6、负责文印、印信、收发及保密工作,负责公司文档、科档、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
7、按照公文管理的规范程序,认真审核拟发单位的各项公文文稿,做好往来行文的呈批、注办、催办工作。
8、负责公文的拟稿和起草各类综合性文字材料。
9、负责公司会务管理。
10、负责公司日常接待工作。
11、负责公司信息化建设。
12、负责机关办公设备的管理、验收和交接。
13、负责各基层单位综合管理月度考核工作。
14、负责公司仓库的管理。
15、负责公司车辆的管理。
16、负责办公室标准化建设。
17、按时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遵纪守法,遵守国家的规章制度,服从领导,保守公司秘密。
2、协助和监督公司各种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修订及执行,逐步实现公司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3、负责起草公司有关劳动人事、绩效考核方面的管理制度以及机构人员调整计划,并组织实施。
4、负责公文的批转、传递、保密工作,落实领导批示,并及时反馈落实情况。
5、负责办公室对内、对外发函、申请、通知等文件的起草,审核各种公文,把好文字关和政策关。
6、负责对外沟通、联系、汇报、约请等,安排或代表领导参加公务接待和公务活动。
7、负责安排公司日常后勤工作,包括车辆、环境卫生、会务、接待、办公用品等,为各部门做好服务工作。
8、作好领导的参谋,及时为公司领导提供信息和建设性意见;
9、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完成公司各项工作,并将监督情况及时反馈给领导。
10、负责审核各单位上报的基础资料(考勤考核表、工作任务单、加班工资申请表等)。
11、负责本部门员工的评估与考核
12、负责公司法律事务工作。
13、负责公司机关车辆和司机管理工作。
14、负责办公室标准化建设,完成办公楼区域卫生保洁工作。
15、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公室行政岗位职责
1、遵纪守法,遵守国家的规章制度,服从领导,保守公司秘密。
2、负责上级机关和有关单位来文的接收登记、传递、催办和管理,公文处理做到及时、准确、安全、保密、归档。
3、做好印信、文印、复印管理工作。
4、负责公司会议的通知,筹备、布置签到工作和会议室管理。
5、做好公司印刷品、办公设备耗材和本部门办公用品的管理。
6、负责公司会议室及办公室、闲置房钥匙的管理工作。
7、负责公司的库房管理。
8、负责公司日常后勤工作,包括车辆、环境卫生、会务、接待、办公用品等,为各部门做好服务工作。
9、负责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的管理。
10、负责制作公司员工月考核汇总表。
11、负责公司大事记的编写。
12、负责本部门每月项目付款申请表的上报审批。
13、负责本部门员工的考勤。
14、负责办公室标准化建设,完成办公楼区域卫生保洁工作。
15、按时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公室人事管理岗位职责
1、遵纪守法,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服从领导,保守公司秘密。
2、负责员工招聘录用、竞聘上岗工作和员工管理(包括正式员工和返、外聘人员)。
3、根据人员的编制和岗位任职标准,及时调配人员。
4、根据公司需要,向总经理提出人员任免、聘用、提拔、调动等建议。
3、负责公司员工各种休假的审批、报批和办理相关手续。
4、负责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的审核、签订和管理。
5、负责公司员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登记办理。
6、负责员工花名册的建立和变更,做好人事月报及年报报表工作。
7、负责员工换休、请销假的管理。
8、负责办理内部人事分配和调动手续。
9、配合行政做好人事档案(不包括高层领导)的建立和完善,公司档案的管理工作。
10、负责公司电话管理,公示各部门每月电话费用情况。
11、负责办公设备的管理,验收和交接,并建立办公设备报表。
12、负责办公室和库房标准化建设,完成办公楼区域卫生保洁工作。
10.办公室岗位责任制度 篇十
一、协助局(台)领导管理机关工作,搞好上传下达,协调各科、中心、部、室及局属单位的工作关系.二、负责文秘、信息、档案、统计和文件、工作计划、报告、总结的起草等工作。
三、负责局机关行政事务管理和机关效能建设督查工作。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配合人事科检查执行情况。
四、组织承办局各类会议,负责会议的服务、接待和会议记录。
五、负责局(台)机关精神文明创建。搞好局办公大楼及职工宿舍区的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工作。对局(台)卫生检查评比每月不少于两次。承担文明公民学校的日常教学和管理任务。
六、负责局(台)办公用具的购置、发放、使用和管理,按季结算局发射塔宿舍区员工的个人水电费及太阳城购物中心的水电费用,提供准确数据给财务科代收代扣。承办工程基建、国有资产管理等后勤工作。
七、加强门卫值班管理,认真做好防火、防盗等工作,预防和及时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八、负责局(台)工间操的督检工作。加强车辆管理,确保行车安全。
九、负责阅览室、文印室的日常管理。
十、办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和人大、政协有关议案提案的答复处理工作。
十一、负责市局(台)《广播电视》简报的组、编稿工作。在省局《安徽广播影视信息》用稿6篇以上。
11.浅析缔约过失责任制度 篇十一
[关键词] 诚实守信;信赖利益;缔约过失请求权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25-1
一、缔约过失责任理论的创立
缔约过失责任理论是由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于1861年提出来的,所谓的缔约过失责任,简言之,就是法律所保护的,不仅是要包括双方当事人已经缔约的合同关系,也应当包括在缔约过程中产生的合同关系。如果法律不能保护在缔约过程中的契约关系,缔约一方当事人就会因为另一方的疏忽或者不注意而遭受损失,当发生了因缔结一方当事人的过错,而使契约不能成立时,对其信赖契约有效的另一方当事人,就应该有权利获得基于此信赖利益而获得一种赔偿请求权。耶林对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的研究,不得不说是法学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具有重大的创造意义和现实意义,不论是对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缔约过失责任请求权基础
缔约过失责任的产生要以损害事实的发生为成立要件,一般认为其责任的发生主要是信赖利益的损失,信赖利益是指缔结合同的当事人基于诚实信用为使合同有效,因而信赖对方而支出的合理费用。信赖利益不同于履行利益,主要表现在信赖利益的赔偿结果是使合同恢复到未成立的状态,它是一种既存的利益状态,是对信赖允诺的当事人在允诺之前就已经拥有的利益。而履行利益的赔偿结果则使双方当事人因合同有效所确立权利义务达到完满实现的状态。信赖利益也不同于期待利益,期待利益是指在期望合同能够完全履行的情况下,所投入的花费以及能够获得的利润。从这个层面个上讲,信赖利益是流动在期待利益之中的,且目的直指期待利益。因此,信赖利益损害的赔偿是否受到以期待利益的限制,在不同的情况下,数额的限定程度是不同的:首先,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应该是可以预见到的,这种预见到损失所受到的限制就是不应当超过致使合同不能成立、无效、被撤销状态下的因对方人过错所造成的损失。再次,在合同得到全面履行时所能预算的最大期待利益应当是有上限的,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就不应超过这个上限。所以,信赖利益即包括在信赖允诺当事人已经拥有的既存利益也包括在合同缔约过程中(不论合同是否成立或有效)所支出的费用或代价及其利息的一种损失状态下的利益。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产生是基于一种信赖利益的损失,对信赖利益进行合理性判断与缔约过失责任能否作为一种独立的请求权有很大的关系。学界的通说是诚实信用说,即当事人为缔约而接触磋商之时,便产生基于诚信而产生一种彼此间的信赖关系,如果当事人违反了注意义务,如附随义务,保密义务等,造成相对人损害的,应付赔偿责任。缔约过失责任赔偿责任请求权只能是基于某种债权而为之,基于物权,身份权为请求权的,皆是基于这些权利效力本身而生的救济权。所以,如果想论证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作为一种独立的债权请求权,以诚实守信原则作为其基础原则无疑是可行的。
三、缔约过失责任的地位——与有关责任的比较
我国《合同法》第42、43条的条文规定,表明了缔约过失赔偿责任的请求权只能以缔约过失赔偿之债为基础,而这一赔偿责任基于诚实信用理论基础的。无论是在撤销当事人之间不真实的意思还是涉及到被追认的无权代理行为等缔约过失责任的场合,都存在善意相对人一方利益保护的问题,利益需要横平,否则将有失公平,而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或者说根本机制就在于利益的平衡,实现双方当事人和社会的三方利益平衡。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主要是否以合同的存在为前提,且基于合同产生的赔偿责任也不同,与侵权责任的不同之处在于责任构成要件不同。缔约过失责任损害的是地缔约人的契约利益,侵权责任侵犯的是人固有的權益。这表明出缔约过失责任是以另一种独立的责任形态而存在的。在前文所述当中,缔约过失责任损害的是缔约当事人的信赖利益,“信赖利益损害的赔偿责任的理论基础,往往就是基于诚信原则与利益衡平的基本民法观念。”在我国《合同法》第42条第三款规定的其他缔约过失责任类型,就明确指出了第42条第一款中提到的恶意磋商的缔约过失责任类型以及第二款中规定故意隐瞒重要事实的缔约过失责任类型,也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突出的缔约过失责任。故笔者认同诚实信用说,应当由诚实守信作为缔约当事人其请求权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培韧.缔约过失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2]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一卷(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李旭东,段小兵.合同法专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2.
[4]魏振瀛.民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91.
[5]林城二.民法理论与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259—260.
[6]李哲.关于完善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若干设想[D].延边:延边大学硕士论文,2006.
【办公室岗位责任制度】推荐阅读:
监理单位办公室岗位责任制及工作制度07-21
办公室主任岗位09-01
办公室主任岗位要求10-10
办公室岗位实习总结11-08
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工作制度08-31
图书馆办公室岗位职责岗位10-18
办公室各个岗位职责08-11
驾校办公室岗位职责09-10
办公室主任岗位工作标准10-14
企业办公室岗位设置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