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认知

2024-08-31

景观设计认知(精选8篇)

1.景观设计认知 篇一

幼儿认知发展教案设计

【成书背景】

海伊斯科普课程开发始于1962年。该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原先强调对儿童前学业技能的训练,转变为强调根据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水平去促进其发展。在此过程中,皮亚杰的理论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在第三个发展阶段,皮亚杰关于儿童是知识建构者的思想在课程中得到了体现,它强调教师应通过直接和表征的经验,以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方式帮助儿童增强认知能力。1971年,海伊斯科普课程推出了第一本介绍海伊斯科普的著作——《认知发展课程》,该书详细描述了课程的第二阶段研究成果。以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为基石,重点放在如何发展儿童的认知上,标志着海伊斯科普课程模式的初步形成。1979年,海伊斯科普推出第二本著作——玛丽·霍曼、伯纳德·班纳特和戴维·P·韦卡特合著的《活动中的幼儿》,该书从总体上描述了该课程第三阶段的研究成果,第一次把孩子的主动学习和强调知识建构作为课程的核心思想,课程不再只关注幼儿的认知,也重视幼儿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奠定了海伊斯科普课程模式的基本框架。这本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许多国家,1995年,周欣和郝和平将《活动中的幼儿》译成中文,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精要】

全书共十二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四章,分别阐明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学习环境布置、一日活动安排、教师集体以及教师共同制定计划。其中,第一章介绍了海伊斯科普课程的教室布置。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者们认为幼儿在一个具有丰富刺激但同时又是井然有序的环境中学习效果最佳。教室被分成若干个不同的活动区(娃娃家区、美工区、积木区、安静区、沙水区、木工区、音乐区、动植物区),每个区都有一套独特的、充足的材料和活动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能自主选择、独立自主地活动。

第二章介绍了海伊斯科普课程一日活动的安排。海伊斯科普课程一日活动的主要环节有:①计划时间,由幼儿与教师一起决定做些什么;②操作活动时间,它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核心,在这一时间中,幼儿进行他们计划的项目和活动,对材料进行探究,学习新的技能,尝试自己的想法以及组织知识经验。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指导和支持幼儿的活动;③整理和收拾时间,幼儿将操作活动时间用过的材料分类整理和放回原处;④回忆、吃点心和小组活动时间,幼儿与教师一起,回忆和表述他们在操作活动时间的活动,在小组活动时间里,幼儿则运用教师选择和提供的材料进行活动,活动中教师根据特定的关键经验观察和评价幼儿;⑤户外活动时间,幼儿和教师都参加体育活动;⑥集体活动时间,给儿童提供参与大组活动、交流和表达思想、尝试和模仿他人想法的机会,如唱歌、做律动、演奏乐器、讨论问题等。

第三章介绍了如何形成和完善一个教师集体;第四章介绍了教师如何根据关键经验、一日生活制度、幼儿个别的情况、季节主题和节日活动以及参观郊游和后续活动来组织计划会议,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第二部分(五至十二章)介绍了海伊斯科普课程总结出的幼儿认知发展应获得的49条关键经验及教师如何指导幼儿获得这些经验。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者们认为,主动学习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他们根据这一假设以及皮亚杰的关于前运算阶段儿童最重要的认知特征的论述,确定了49条关键经验,以此作为制定课程和进行评价的指标。关键经验不是创造一种围绕某些特定的概念来组织的零碎的学习和教学情境,而是利用学前期表现出来的重要智力、社会及动作技巧的活动与过程,如用各种感官主动去探索、与别人交流自己有意义的经验、玩角色游戏和装扮活动,这些关键经验用来帮助教师了解人类基本的智力过程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添加任何活动和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范围,这使得海伊斯科普的课程架构具有弹性。

根据性质不同,这些关键经验分为主动学习、语言运用、经验和表征(分类、排序和数概念)、逻辑推理、时间和空间等几个方面,这些经验是密切联系的,在任何实际的学习活动中综合为一体,最有效的学习活动应包含一个以上的关键经验,每一条关键经验都能通过适合儿童不同发展水平的多种活动反复出现,这些活动既可以由教师来组织,也可以是儿童自发的活动。第二部分分八章分类介绍了这些关键经验,并详细说明了幼儿在这几个方面的发展特点、学习方式,而且每条关键经验的获得都有“教师的作用”、“给教师的建议”部分,详细介绍了教师如何在幼儿园一日的各种活动中帮助幼儿逐步获得这些经验,以促成他们的良好发展。

【简要评价】

海伊斯科普课程是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吸取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建立起的一种颇具特色的幼儿认知发展课程,其主导思想就是让幼儿在主动的活动中学习并获得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在我国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就是在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影响下设立起来的。海伊斯科普课程对我国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区域活动的价值。在我国幼儿园,“教师讲,学生听”的集体教学活动仍占主要地位,区域活动被当成教学活动之外的自由游戏时间,成为教学活动的补充,存在“重上课、轻游戏、少活动”的现象。而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者提出,幼儿是通过自发学习来获得概念的`,主动学习是儿童发展的核心,根据兴趣自由选择、自主决定是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而活动区活动是让孩子自由选择的最好的教学组织形式,所以海伊斯科普课程把活动区活动作为课程的主要组织形式,这对我们今天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极具启发意义。

2.关于区域活动的指导。在我国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中存在两种极端,一是高控制,一是放任自流。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者认为,教师是儿童发展的支持者,其基本任务是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成人通过提供丰富材料和活动、帮助儿童制定并完成计划、提问和建议等方法来鼓励或促进儿童解决问题。该书详细介绍了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教师是如何帮助幼儿逐步获得关键经验的,并采用一些实际的案例加以说明,这对我们如何指导区域活动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3.关于区域活动的设置。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是附着在活动材料和环境中的。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师认为,幼儿在一个具有丰富刺激但同时又是井然有序的环境中学习最佳。该书详细地介绍了不同的活动区投放什么材料、什么设备,如何通过观察孩子对材料的使用情况来调整,这也是对我们具有借鉴意义的地方。

【名言选萃】

●幼儿自发产生的与环境的作用即是在学习,幼儿在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时,就会充分卷入到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希望幼儿能成为有智慧的问题解决者,最好的方法即是给他们大量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机会,让他们自己来理解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幼儿认识事物大多依赖于直接经验,通过摸、看、闻、尝、听、抓、举、扔、捏、切等来了解物体的各种特性,如果仅仅是看则可能造成片面的认识。

●不要替幼儿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有时在成人看来是很没有意思的事对幼儿却是重要的,不要总是考虑是不是做的对或快。

●对于儿童能通过尝试错误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成人不要替他们干。那些随时准备在儿童一有困难时就提供直接帮助的成人往往会剥夺儿童有价值的学习和建立自信心的机会。

●所有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都必须建立在物体操作的主动性经验的基础上,言语和非言语表征和“象征性”表征,皮亚杰的“标志”和“象征性”能进一步丰富这种主动性经验。

●成功的回忆活动的关键是成功的操作活动。只要幼儿参与了他们真正感兴趣和对他们具有挑战意味的活动,他们在回忆时间就会兴致勃勃地谈论他们所做的事。

●每一个幼儿都需要得到适合他或她的特定发展水平的支持:不要让儿童感觉他们手中正在干的事不够完美,或不正确。

2.景观设计认知 篇二

1.“认知地图”理论在高校景观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

高校校园这种中等尺度的环境规模, 使用者相对单纯——年龄、文化背景大致相同;使用规律相对简单——三点一线为主;使用者接触频繁, 易于直接感知和认知, 故而与直接感受到的环境认知的关系密切相关。因此, 研究“认知地图”理论在高校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对于高校校园景观的开发、规划、设计和改建都具有跟重要和更现实的意义。

2.“认知地图”理论

“认知地图”一词是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托尔曼创造的术语。他曾经以白鼠为时间对象, 研究他们在迷津中的寻址能力。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 产生于头脑中的, 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是一种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 既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 也包括方向、距离, 甚至时间关系的信息。美国城市规划教授林奇研究认为, 认知地图由路径、标志、节点、区域和边界五个基本元素组成。

3. 校园意象分析

校园意象的组成元素根据其重要性依次为:建筑、场所、道路和标志, 区域和边界则处于相对次要地位。这一点与林奇提出的城市意象五元素不同, 现分析讨论如下:

3.1 建筑

建筑元素相对出现率较高, 成为公共意象图中最主要的组成元素。在高校校园这种中等尺度的环境中, 建筑物最易为人记忆和再认, 是识别环境的重要参照。根据研究, 风格特点多样, 外形差别显著的建筑识别性较强。

3.2 道路

根据研究, 校园景观中道路主次关系明确, 清晰度高, 其识别特征就强。道路还有划分区域边界的功能, 在两条道路的交叉路口可以进行重点处理, 可以起到节点的作用。

3.3 场所

场所包括广场、大草坪、操场、电影院、小游园、山丘等露天场所。这些小尺度的区域边界清晰, 功能特征或环境特征明确, 对使用者具有独特吸引力, 故可意象性很高。而且视野开阔, 便于整体观察周围环境, 有利于观察者了解环境的有机联系并建立整体认知结构, 从这种意义来说, 这些场所有时又起到节点的作用。

3.4 标志

入口、主楼、雕像为一般校园的主要标志。校园也可以利用自然环境, 以其体量和高度对校园起到主控作用, 有利于形成环境的整体意象。若校园内缺乏标志性建筑及小品作为识别和引导手段, 会令步行者普遍感到“劳累”、“厌烦”、“好远”的感觉。

3.5 区域和边界

就校园总体环境而言, 校园边界清晰, 区域特征明显;在校园内部, 道路同时起到分隔区域的边界作用, 但总的来说, 区域在意象元素中居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4.“认知地图”应用概述

4.1 重点的范围

校园中总存在重点区域, 通常包括主楼、礼堂、图书馆、行政楼及其周围地段, 不仅建筑立面、空间、装修, 而且室外硬、软质景观也相对良好, 构成识别性极强的核心。现在的问题是:这些重点区域在校园中究竟应占多大范围, 才会给使用者留下印象;过大又会因视觉刺激过多, 过强而难辨主次, 也就无所谓重点——事实上, 也不可能把宿舍、浴室设计得与主楼同一水平。根据研究提出, 在总体印象良好的前提下, 意象范围的临界值为25%和14%~11%。需要说明, 由于学生所住宿舍位置、群体差异等误差因素的影响, 意象范围的临界值只能表示一个集合, 即一个大致的范围。

4.2 易识别的校园

识别环境是人的基本生物性需要之一。同时, 易于识别的环境还有利于形成地区感、控制感和认同感, 高校新生和来访者较多, 因而这一点格外重要。建议校园加强局部的同一性, 不同建筑群宜设有形象的、显而易见的识别标志 (如立面、色彩、小品等) ;也可根据人流的流线、流量拓宽道路, 重点美化, 突出主要干道;还可选择若干路口扩大成为节点 (小游园或小广场) , 并结合节点建造较高的标志性建筑。

4.3 斜向的捷径

事实上, 校园草地、场地、树林中都有不少斜穿步行轨迹, 这是为了缩短路程、节约时间而形成的功能性结果——“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在国外校园设计中常因势利导保留这类捷径, 甚至采用三角形划分正交街区, 以便尊重“抄近路”的行为习性。另一方面, 相互交叉的斜路有时也会破坏环境的整体性, 适当加以处理, 如抬高、下沉、遮掩、装饰、弯曲、可避免这类不利影响。

4.4 绿化和野趣

事实表明, 绿化有利于形成一个适于学习和研究的环境。而且当主要建筑群规模过小, 不足以形成重点时, 加强和扩大周围绿化可以充实意象核心。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曾提出, 在校园设计中, 首先应考虑概念中的学校, 老夫子在大树下与门徒相互讨论便是最早的学校。可见在古老的校园认知图式中, 绿化就已占有重要地位。

4.5 中心和象征

无论从环境认知还是从华夏文化角度来看, 环境都必须具有中心, 无中心的环境常令人抱憾。通过调查, 意象核心不一定就是校园的中心, 大多数的被试者认为活动多样、会议中、环境丰富、景观美丽、空间完整、历史悠久的景观易于深入人心, 留下记忆。

4.6 统一与变化

当代的环境美学研究表明:在认知结构上需要简单明了、条理清晰;而在知觉层次上则追求多样和刺激。这就是简单与复杂、统一变化的辨证关系。也许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前提下各向另一极倾斜——变化中求统一, 乱中求治;或者统一中求变化, 收中有放, 能使校园景观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5. 结语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 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 也是高校校园建设的重点内容。它不仅影响着大学的形象, 而且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师生。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有赖于高校景观的熏陶, 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声誉。因此, 在进行高校景观设计时, 运用环境心理学——“认知地图”相关理论, 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 使校园环境真正满足师生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徐磊青, 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3

[2]张善荣, 杨倬.高等学校建筑与文化——建筑与文化论集三[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

[3]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重新认知总图运输设计 篇三

关键词:总图运输 管网综合

中图分类号:TB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122-01

总图运输设计是针对基地内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依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划设计条件,妥善处理厂区与厂外的关系,合理布置建(构)筑物、堆场、运输及动力设施等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1]。总图运输设计在地面建设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 总图运输设计的定位

从设计专业看,建筑、结构、水电气犹如海、陆、空三军,而总图就是三军的统帅,是指挥他们打工程实际战略的将领。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要想很好地协调和调动三军,首先战略方向要对,其次战术布局要精,才能准确发挥各专业的能力,胜利结束战斗。从设计过程看,地勘钻孔是个点,道路设计是条带,建筑总平是个面,综合管线是个网,地形图是个瞬间静态的三维空间,而总图设计则是X Y Z T连续动态的四维空间。

2 总图运输设计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

2.1 总图运输专业的发展历程

总图运输专业的起步阶段(1952年-1998年)

总图运输专业的腾飞时期[2](1969年-1979年)

总图运输专业的黄金时期(1979年-1992年)

总图运输专业的衰落时期(1992年-1998年)

2.2 总图运输专业的现实状况

新总图运输(1998年至今)分成两路:一路为城市交通总图运输;一路为民用建筑的场地设计。而建筑、规划、景观环艺及给排水专业的无序竞争和民用建筑市场经济的残酷性导致新总图人很难有更高更好的发展前景。

学院也将总图师资分为两路,一路仍留在建筑学院教建筑学的场地设计课程(场地设计、景观园林植物设计、地理地形气象学等),另一路归并到土木工程学院改为总图规划及总图交通工程专业。

3 总图运输设计的认知

3.1 总图运输设计的相关知识

3.1.1 总图运输的设计条件

(1)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气象)、工程地质、水文与水文地质等[3]

(2)建设条件:建设的现状条件、工程准备条件、基础设施条件

(3)公共限制条件:a.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定;b.规划意见(条件);c.有关部门的要求;d.其他限制条件

3.1.2 地形图的识读

应了解图廓处的标记,测图时间、单位、比例尺、平面坐标系统、竖向高程、基本等高距、图名、图号及与相邻图幅的拼接关系,地形图的方向,识读地形图上的地物分布,识读地形图上的地貌与植被分布。

3.2 总图运输设计的图纸成果

3.2.1 可研方案

包括总平面布置图;竖向布置图;综合管线布置图;道路交通流线及节点图;山地排洪排水分析图;绿化景观节点图;各区土石方平衡调配图(估算)。

3.2.2 初设

包括总平面布置图;建、构筑物、铁路、道路竖向布置图;综合管线布置图(各管线系统布置图由各管线专业分别出图);场地分期分区土石方平衡调配图(粗算)。工程经济综合指标表(除建筑工程外还含场地工程,如:道路、管线、高挡土墙、边坡、排洪沟、场地内土石方工程量、建构筑物的基槽余土的估算量等)。

3.2.3 施工图

包括场地粗平土图、建、构筑物、铁路及道路定位图、场地排水图(也叫场地精平土图)、综合管线图。

3.3 总图运输设计主要图纸的用途

3.3.1 总平面图

(a)当地各主管部门重点审查的主要图纸(城市规划条件的落实、和城市道路及现状的关系等,规划、土地、交通、消防、人防、园林、文物、教育、环保、卫生、房产、市政、水利等)(b)平面控制其它专业和专业内的工作,是其他工作的基础,其它工作和平面有关系时,必须在总平面图上反映。(如建筑物出入口的确定,地下车库的范围、地勘布点等)

3.3.2 竖向布置图

(a)表达基地与现状地形、城市、相邻基地、基地内各要素之间的竖向关系。(b)作为道路设计、管线设计、场地汇水排水、台阶挡土墙设计、土方量计算的依据之一。(c)作为总图设计的重要要部分,确定站场的标高则是其中重要环节,合理的站场标高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能节省工程投资[4]。

3.3.3 管线综合图

(a)施工范围内地上地下管线及障碍物的详细分布,促使施工井然有序,对已建管线、光缆及相关建构物起到保护作用。

(b)协调各专业管线的走向和交叉问题,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不重复性。

(c)处理和已建站场之间水、电、仪表、通信、工艺等管线的衔接。

4 总图运输设计缺失的危害性

1)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2)工程建设中的诸多问题

5 审视和传承总图运输设计的重要性

1)总图运输设计的不可替代性[6]

2)总图运输设计的创造性

3)总图运输设计的发展方向

6 结语

总图运输设计行业面临困难,需要不断地完善,在传统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吸收系统论、物流学、城市规划、设施规划等相关理论内容,形成较为先进的总图学科体系。国内石油石化等行业的总图运输技术年会已经形成制度,并有一定的影响,但它仅仅存在于同行业内,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若能依靠高校及总图技术力量较强的设计单位,积极吸收现有民间网站的力量,在做好交流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向有关方面呼吁,将总图专业人员的执业资格纳入我国的注册工程师制度总休框架内。

参考文献

[1] 董光喜.试论石油天然气站场总图设计的矛盾特征[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4(2):32-33.

[2] 肖丹琳.总图运输设计讲座汇报材料.成都: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人才培训中心,2011.

[3] 周生旺.山区油气站场总图设计浅析[M].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1(2):53~54.

[4] 余翔.川渝输气站场总图设计常见问题及改进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1,4(2):42-43.

[5] 張炯,余翔,田静.工程缺陷在总图设计中的分析和预防[J].天然气与石油,2008,1(4):57-60.

4.景观设计认知 篇四

时间:1班:2013.9.15;2班:2013.9.22,地点:机械设计实验室。

一、实验目的1.初步了解《机械设计》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应用及实际失效形式;

2.了解各种标准件的结构形式及相关的国家标准;

3.了解各种传动及相关零部件的特点及应用;

4.增强对各种零部件的结构及机器的感性认识。

二、实验设备

机械设计陈列柜,共10柜。

三、实验内容

具体列写出10个陈列柜的内容。

例如:第7柜 轴及轴系零部件

轴是组成机器的主要零件之一。一切作回转运动的传动零件(如齿轮、蜗轮等),都必须安装在轴上才能进行运动及动力的传递。轴的主要功用是支承回转零件及传递运动和动力。按承受载荷的不同,可分为转轴、心轴和传动轴三类;按轴线形状不同,可分为曲轴和直轴两大类,直轴又可分为光轴和阶梯轴。光轴形状简单,加工容易,应力集中源少,但轴上的零件不易装配及定位;阶梯轴正好与光轴相反。所以光轴主要用于心轴和传动轴,阶梯轴则常用于转轴;此外,还有一种钢丝软轴(挠性轴),它可以把回转运动灵活地传到不开敞的空间位置。

轴看似简单,但轴的知识,内容都比较丰富,完全掌握是很不容易。只有通过理论学习及实践知识的积累(多看、多观察)逐步掌握。

陈列了多种轴系结构组成实物(剖开),并配有相关的结构特点说明。

四、实验步骤

1.按照机械设计陈列柜所展示的零部件顺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进行参观认知,听取讲解员的简要讲解;

5.认知心理学的APP设计研究论文 篇五

【摘要】一款APP设计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用户的交互体验和其使用反馈。基于认知心理学,采用该学科研究中的自我报告方法对用户使用目的、体验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选用的样本进行改进并进行改进版原型测试,以达到删减多余功能、优化信息架构、改善用户使用体验的目的。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交互设计;移动端APP

随着数字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出行生活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移动端电子产品如手机、个人电脑等得到广泛的运用,与此同时依附于移动端的APP作为数字化时代的产物之一也进行着不断的更新迭代,这一现象带动了交互设计成为了设计学的新热点方向,在“用户为中心”理念的引导下,用户心理研究成为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其主要研究领域是以人为中心的包括知觉、记忆、语言、思考等方面。根据唐纳德布罗德本特(DonaldE.Broadbent)的相关理论著作,他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和心智的接收信息处理模式。该过程在人脑中的演算可以类比计算机软件的运作,在提及认知心理学概念时我们常常会提及“输入-处理-输出”等概念,下图呈现了调研对象在接受调研时的复杂信息处理过程。表一.调研对象在接受调研时的复杂信息处理过程[1]由此可见,在进行APP交互设计的交互对象研究时,设计者所需要关注的不仅仅在于调查问题与调查结果的直观联系,其关键点即在于受调查者是否以与调查者(往往也是设计者)相同或相近的思维方式来理解调研问题和内容,从而调整研究方法和形式,基于以上考虑才能获得与受访者真实感受最为接近的调查结果。(一)认知心理学与自我报告自我报告(Self-report)属于认知心理学中的变量概念之一,是基于被测者的体验对自身情绪进行反馈的一种方法。早期的自我报告一般是由被测者直接对其情绪进行汇报,近来的研究虽然保留了这一方法,但目前主要是通过情绪量表或者问卷形式呈现。情绪量表的形式主要分为三种:(1)直接提问,如“你是否感到高兴?”;(2)以一系列的形容词对自身的情绪状态进行描述,例如形容词核对表(AdjectiveCheckingList)就被广泛用作心境测量的工具;(3)运用现存的等级评定量表(RatingScale)进行分析。该方法的一般形式是列出若干种基本情绪,由被试者按其感受体验的程度在量表上进行等级评定。尽管自我报告的形式在其测试精确度等方面存在一定欠缺,但由于它仍然是目前在情绪测试研究中最为广泛采用的方法,同时也是最具心理学研究特色的方法之一。(二)自我报告的非实验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中的认知反思。问卷调查中的认知反思,又称认知组建测评,即调查者对一个现存的问卷进行测评,在其中寻找符合目的的,可以向受访者提出潜在问题的提问形式或者术语。认知测评可以选择采用或不采用正规的编码系统。认知任务分析。认知任务分析阶段,专家对问卷进行研究从而决定受访者需要执行怎样的认知任务,这项研究法方法参考了人因工程方法。基于现存认知心理学的文献,通过该阶段实验,调研者可以确定受访者在回答问卷中的能力范围和局限性;进一步而言,通过有目的的设计问卷调研者可以假设并测试受访者的能力范围和局限性。目标群体。目标群体即一个与研究有关的小范围人群。在问卷设计阶段,目标群体的概念至关重要:它可以用于测试主要与认知相关的话题(如怎样的线索适用于促进受访者进行回忆),也可以用于兼具认知性和社会动机的话题(如受访者是否愿意回答有关隐私的问题)。认知访问。认知访问的进行并不必须依赖于目标群体的框定。这类认知访问多以受访者一边接受访问一边即时应答的形式呈现。自言自语式(Think-aloud)的访问形式帮助调查者理解受访者对于问题的认知过程处理。

二、美食类移动端APP设计

移动端APP设计的兴起是基于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在技术和经济不断进步中,人们的生活出行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如何扩充基础用户群体并保持用户的活跃性,即提升产品的用户粘性,是APP开发者和设计团队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在种类新颖、内容丰富的移动端APP市场,如果没有足够的`设计针对性和准确的人群定位分析,那么一款移动端APP便缺乏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会使用手机APP搜索菜谱。同时,他们也将APP作为交流工具,比如分享烹饪心得,展示成果,甚至用于社交。此类APP拥有诸多优点,如:资源丰富,更易获取,便于操作,便捷的社交系统等等。然而,它们的缺点是什么呢?用户在使用APP时的体验如何?由于其中涉及社交与动机的相关因素,认知心理学可以用于产品的改进。本文以针对城市上班族和学生用户群的美食烹饪类APP为例,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对其使用某款APP的体验进行问卷调研,并通过结果分析找出该款APP目前存在的设计缺陷及潜在设计点,对其进行改良。(一)自我报告与目标群体调研由于本文选取非正式编码的方法,通过对类似调研问卷的问题收集,对问题进行整理分类,梳理出具有针对性的问卷调研问题。目标用户涵盖从在校大学生、毕业生到上班族的人群,年龄大约在20-25岁。目标用户被分为三个等级:高级使用者、一般使用者和初级使用者。其中高级使用者多数对烹饪极为感兴趣(个人爱好);一般使用者和初级使用者仅仅是不时地有在家做饭的需求,同时他们当中部分人也会对美食咨询有兴趣(需求和兴趣)。我们进行了一份简单的问卷调查,其中包含了一些关于对于用户的需求提问以及用户对于现有功能的评价,例如:你使用该APP的动机是什么;描述使用过程;你更偏爱何种信息展示形式等十个问题。从此问卷中我们可以提取到的用户需求:出于兴趣爱好—家庭烹饪;寻求食物信息参考;为了特定偏好的食材或烹饪方法;搜寻有趣的美食信息。(二)基于自我报告结果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概念生成基于自我报告的调研结果和使用者描述使用过程和感受分析,调研/设计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使用者的潜在需求(功能或情感)以提出改进方案。通过对于调研结果的分析,发现实验样本APP存在以下问题:1.信息系统过于繁琐且功能过剩;2.信息及功能安排无序;3.部分功能针对性或目的性不强;4.特色功能不突出无法与同类产品区分。样本APP的部分功能涉及认知心理学相关概念,基于用户的使用动机(需求),如出于兴趣目的,信息获取需求,自我表达需求,购买相关商品或服务时的信息参考需求、社交需求等,对其需求所指向的对应功能进行分类:食谱参照/美食信息获取//社交/购物。依照分类筛选现存功能、内容,针对其特征、信息架构、呈现方式(视觉效果)进行设计框架的重新组建,根据该框架扩展功能并制作交互原型.

三、使用场景和设计反馈

用户使用行为是基于先前的相关经验,而用户期待则是基于该类经验智商产生。一些交互设计师将其称为用户的“心理模型(MentalModels)”,并且通过该模型建立情境从而预测用户在场景中与产品产生的交互行为。选取代表上文中所述的三类使用人群高级使用者、一般使用者和初级使用者进行原型测试,并对反馈意见进行收集,以测试改进措施的有效性。阶段一着重测试功能性,即通过其自述反馈检测改动阶段是否对产品功能性造成影响;阶段二着重测试信息架构的合理性,分析信息和功能的重组是否带给用户更加愉悦流畅的使用体验,反馈意见将验证以上优化设计是否可行且有效。

四、结语

设计学作为新型交叉型学科,其辅助学科知识的选取至关重要。对于以数字化界面为交互媒介的移动端APP,其信息的呈现与用户体验反馈的收集尤为关键。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相关研究方法在设计前后对用户的反馈进行收集,是提高设计有效性的可靠手段。除上述自我报告等方法外,基于情境的设计对于明晰设计目的,将使用流程可视化等设计阶段都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WillisGB,RoystonP,BerciniD.Theuseofverbalreportmethodsinthedevelopmentandthetestingofsurveyquestionnaires.ApplCognitPsychol,1991.

[2]JaredB.Jobe.Cognitivepsychologyandself-reports:Modelsandmethods.QualityofLifeResearch12:219-227,.

6.景观设计认知 篇六

认知负荷(Cognitive Load, CL)指认知主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所需心理资源的总量,该概念最初由澳大利亚教育心理学家John Sweller[1]于1988年首次提出。研究发现认知任务所引发的认知负荷量主要取决于该认知任务的组织、呈现方式,内在本质特性以及认知者的专长水平这三个因素,缘此也就产生外在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以及相关认知负荷这三种类型的认知负荷[2]。其中外在认知负荷主要是由认知任务设计与呈现得不科学所引起的,这些与实质性认知加工过程无关的活动会额外引发工作记忆的认知操作,从而挤占一定的认知资源,因此外在认知负荷也常常被称为无效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是工作记忆在加工处理认知任务本身所蕴含的信息内容及其交互性时所产生的负荷。内在认知负荷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认知任务本身及认知者固有的相关知识经验背景。一般来说,内在认知负荷在一定程度上标示着认知任务的复杂性或难易度,因为认知任务越复杂、难度越高,工作记忆所需承受的负荷就越大。然而如若学习者具有与认知任务相关联的图式,那么在加工处理相同的认知任务时,即使认知任务包含大量元素且元素间交互性强,但它们在工作记忆中也只是一个组块,从而会比其他认知者产生更少的内在认识负荷。相关认知负荷通常是由认知加工过程中用于建构图式或图式自动化的操作活动所引发的,它可以促使认知主体把剩余的认知资源投入到实质性认知加工活动中去。与外在认知负荷阻碍认知加工明显不同的是,相关认知负荷非但不会阻滞认知加工,反而能促进有效的认知加工,因此相关认知负荷也常常被称为有效认知负荷。二 认知负荷理论的理论基础及其对有效教学设计的启示 1 认知负荷理论的理论基础

认知负荷理论主要基于人类认知结构(由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组成)理论之上,而工作记忆、长时记忆义与图式(根据信息功能及其用途范畴化的信息单元)关涉甚密。为此,要清晰而全面地介绍认知负荷理论的理论基础,有必要从工作记忆、长时记忆以及图式理论三个方面切入。

首先,工作记忆系统的容量是有限的。决定人类学习心理机制的认知结构是由工作记忆系统与长时记忆系统所组成。其中工作记忆系统是对认知任务予以加工处理的心理结构[3],其突出特点是同时加工新信息的容量是极其有限的。倘若同时进行若干种认知加工活动,则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资源分配的问题,并且在资源分配时严格遵守总量不变,此多彼少的分配原则。因此如若个体在加工处理某认知任务时所需认知资源的总量超过了其本身所固有的认知资源总量,就会导致认知负荷超载,继而影响到认知活动的效率与质量。其次,长时记忆系统的贮存容量是无限的。长时记忆系统是对经过工作记忆系统加工处理后的信息赋予意义并将其长久贮存起来的心理结构。相比工作记忆系统容量的有限性,长时记忆系统的贮存容量却是无限的,储存有大量的缄默知识,这些缄默知识对于人类的认知活动意义重大,因为在加工处理外界新信息时,外界新信息必须先与这些缄默知识中的相似块进行耦合、接通和活化,继而才能被接受、编码和存储[4]。第三,图式可以整合信息及其产生式规则,成为贮存空间小且无需控制性过程的自动化加工单元。根据图式理论,长时记忆中的知识是以图式的形式贮存的,图式的构建可以有效减轻工作记忆的负荷[5]。此外,工作记忆系统处理图式的能力是很强的。工作记忆系统在加工处理新信息时需要用到储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缄默知识,而这些关联缄默知识如果是以图式的方式编码存在的话,那就可以有效减轻工作记忆在加工处理过程中所需承受的负荷,从而优化其工作。2 有效教学设计应科学管理三种认知负荷

认知过程是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与外在信息结构两者交互作用的过程。前面已经提到,人类的认知结构是由容量有限的工作记忆系统与贮存容量无限的长时记忆系统所组成。一方面,对于某一具体的认知任务来说,认知主体容量有限的工作记忆系统是固化的、不可扩充的,可谓认知活动的瓶颈,因此这就客观要求在教学设计时,必须想办法确保个体加工处理认知任务所需认知资源的总量不超过工作记忆系统所能承载的总量。尽管内在认知负荷是学习任务本身固有,是不可改变的,但在教学设计时可通过降低学习任务本身元素的数量及其交互性来降低内在认知负荷;而外在认知负荷是无效的,在教学设计时要通过相关针对性策略来控制它。总之,要使容量有限的工作记忆系统能够、并且有效加工处理学习任务,有效地教学设计必须优化学习任务的信息结构,降低外在认知负荷与内在认知负荷。另一方面,长时记忆系统中存有大量的缄默知识,而这些缄默知识如果是以图式编码存在的话,将非常有助于工作记忆系统加工处理外界信息,同时也可以直接驱动行为。由此,为了增强教学设计的实效性,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调动与利用认知主体长时记忆系统中的图式。图式的形成与发展又需历经图式建构与图式自动化,而相关认知负荷有助于促进图式建构与自动化。因此,有效的教学设计必定要设法增加相关认知负荷。总之,教学设计与认知负荷密切相关。认知负荷过低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过高又会阻碍认知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且外在、内在与相

关认知负荷三者又具有可加性。因此,有效教学设计必须降低外在认知负荷与内在认知负荷,同时增加相关认知负荷,使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所承受的三种认知负荷之和不超过但趋近其工作记忆的总负荷。

三 认知负荷理论视阈下的有效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1 降低外在认知负荷的有效教学设计策略

外在认知负荷主要源于认知任务设计与呈现的不科学,因此要降低外在认知负荷,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设法改善与优化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呈现方式。笔者根据自由目标效应、分散注意效应、冗余效应以及通道效应这四个外在认知负荷效应,提出相应的四种有效降低外在认知负荷的教学设计策略,具体如下:(1)自由目标策略。由自由目标效应可知,当学习者面对单个明确的任务目标时,他们会诉诸手段目的分析范式予以解决。为此首先需要分析问题原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继而寻求潜在的解题方案并评价其绩效,这一复杂的解题程序会耗费大量的认知资源,继而形成较大的外在认知负荷,削减了学习者用于建构和获得图式的认知资源投入;而当面对一个自由目标任务时,他们的注意力将从目标导向的搜索方法转向关注任务状态及可用的方法上来,相视而言,其解题程序就能简化很多,这样产生的认知负荷就很小[6]。因此,根据自由目标效应,在教学设计时,宜采用自由目标策略。即在任务呈现时,彰显学习目标的二重性,让其在预设与生成的张力下进行或者为学习者设计多个学习目标。(2)关联信息捆绑策略。由分散注意效应可知,如果认知任务包含两种或多种分散的信息源时,认知主体在加工处理时必须将注意力分散至搜索并整合各种信息源的关联信息上,从而产生较大的外在认知负荷[7]。因此,鉴于分散注意效应,在教学设计时,宜将各种关联信息捆绑在一起,使其在空间上邻近分布,时间上同步呈现。如在进行既含文本解释,又有图表的样例教学设计时,宜将文本解释整合到相应的图表中去,捆绑起来一并呈现。(3)一步到位策略。根据冗余效应,如果单一的信息呈现即可完整而明确地传达清楚信息意义,最好独立呈现,否则认知主体在面对多元表征的信息来源时,需要耗费一定的认知资源来分析各个多元表征的信息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从而产生较高的外在认知负荷,降低了学习效果[8]。因此,根据冗余效应,在教学设计时宜采取一步到位策略。即在呈现信息时,如果单一的信息呈现即可完整而明确地表征信息意义,那么就不要采用内容重复的多元信息表征,独立呈现即可。(4)多通道策略。根据通道效应可知,同时以不同的感官通道(主要是视觉和听觉)呈现信息,由于工作记忆中听觉加工和视觉加工是相对独立的,从而可以有效减少视觉或听觉单一通道加工信息的认知负荷[9]。因此,为了减少外在认知负荷,根据通道效应,在教学设计宜采用多通道教学设计策略,即同时利用视觉和听觉呈现信息的不同部分。2 降低内在认知负荷的有效教学设计策略

内在认知负荷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认知任务本身及认知者固有的相关知识经验背景,但对具体的认知主体来说,内在认知负荷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认知任务本身,即元素数量及各元素间的交互性。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降低内在认知负荷,必须设法降低认知任务本身的元素数量及各元素间的交互性。鉴于此,我们可以采用任务先分后整逐步呈现策略与任务先简后繁二次呈现策略来降低内在认知负荷,具体如下:(1)任务先分后整逐步呈现策略。所谓的任务先分后整逐步呈现策略是指先呈现部分认知任务,然后依次逐步呈现其余的认知任务,最后呈现完整的认知任务,这里的分与整指认知任务的部分与整体。任务先分后整逐步呈现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内在认知负荷,其科学依据是先呈现部分认知任务,可以从总体上降低认知任务的内在认知负荷,有利于部分图式的建构。操作性强且实效性高的任务先分后整逐步呈现策略有Mayer等[10]提出的分割技术和Catrambone[11]提出的子目标方法。其中,分割技术是指事先将学习任务分割为一系列学习片段,再依次呈现;而子目标方法是指从总学习任务中提炼出一系列相互独立的子目标。(2)任务先简后繁二次呈现策略。鉴于任务先分后整逐步呈现策略可能会影响到认知主体对认知任务的完整理解,进而制约完整图式的构建。因此,为了更有效地降低内在认知负荷,宜采用任务先简后繁二次呈现策略来有效降低内在认知负荷。所谓任务先简后繁二次呈现策略是指先抽取认知任务所包含的主要元素并将其压缩成组块或信息单元予以呈现,然后呈现完整的认知任务。可见任务先简后繁二次呈现策略即分两次呈现任务,只是第一次呈现的是任务的简洁版本,而第二次呈现的是任务的完整版本。任务先简后繁二次呈现策略可以更有效地降低内在认知负荷,其科学依据在于在认知之初,压缩或简化认知任务所包含的元素,降低内在认知负荷,继而有利于建构不失整体的部分图式;而在后续的认知活动中,尽管所需加工处理的认知元素增多了,但工作记忆系统因有了先前建构的部分图式为基础,从而有利于加工处理完整的认知任务,建构较为完整的图式,在此过程中先前建构的部分图式的不完整性也得以弥补。现实中Pollock等[12]提出的独立元素法就是切实有效的任务先简后繁二次呈现策略。所谓Pollock等独立元素法是指在呈现学习任务时要分两次予以呈现,其中第一次通过压缩或简化的办法呈现该学习任务的简洁版本,在第一次简洁版本的基础上,第二次呈现学习任务的完整版本。3 增加相关认知负荷的有效教学设计策略

相关认知负荷可以促使认知主体把剩余的认知资源投入到实质性认知加工活动中去。研究发现:对于耗时较长的学习任务,尤其是那些时间跨度比较大的长期学习任务来说,即使将外在认知负荷与内在认知负荷都尽可能降至最低了,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并没有因此

7.景观设计认知 篇七

关键词:认知行为,城市旅游,信息服务设计

0 引言

2008年IBM在中国提出“智慧地球赢在中国”, 并发布了《智慧的城市在中国》报告, 认为建立智慧的城市将是城市信息化的终极目标和战略方向。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确定为“智慧旅游年”。智慧旅游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 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城市公共信息系统是一个多维立体的系统, 是由相互作用和依赖的信息结合承德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设计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旅游发展不仅依赖于物质性资源还得益于信息与知识资源所产生的智慧效应。如何体现“智慧”二字, 需要从旅行者的角度入手, 根据旅行者的需求、习惯、行为等提供旅游服务。城市旅游信息设计的目的可体现在两个方面, 为旅行者提供深度详细的信息并带来优质的旅游体验, 整合城市文化资源, 完成信息转化并传播城市品牌与形象。

1 游客行为认知分析

随着休闲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行的方式和内容在不断的被创新。旅行目的的变化导致信息技术更加快速深入的渗透到大众出游活动中。杭州、上海、厦门等地都是城市出游的热门目的地。与其他旅行不同, 城市旅行更是对信息要求迫切。旅行者从计划出行的那刻起就与信息发生关系, 根据旅行者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出行地点和出行方式。旅行行为根据时间可以划分为出游前、出游中和出游后。出游前根据旅行者的需求和愿景需要选择目的地, 规划形成。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休闲生活的提高对深度游的需求增强, 以往跟团游由旅行团负责所有的形成安排的情况在慢慢改变, 人们更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出游, 尤其是城市旅游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休闲娱乐。因此很多人会在出行前自行在网上预定酒店、机票以及一些旅行产品。对信息的需求就会较之以往增加, 并且信息的精准度、深入程度也会增加。出游中涉及到的行为主要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景区观光、购物、休闲服务等。这些行为会根据旅行者旅游深度的不同划分多种类型。以交通为例, 除了城市的公共交通以外还要针对自驾、租车、拼车等行为安排对应的信息服务, 多数选择在出行前就需要进行预定或规划, 这其中需要的信息量很大, 像很多城市的租车服务或公共交通服务在旅行结束后还需要办理相关手续退订, 信息服务的周全到位能够保证各种出行方式顺利进行。目前游客接受相关信息的渠道主要来源于旅游网站发布的相关城市攻略或提供特定服务的厂商进行的广告宣传。这些信息传播的渠道相对单一, 不能够让游客有效及时的获取相关信息, 只有关注某些服务或者旅游网站才能够接收到相关信息。出游后涉及的游客行为包括对旅游的整体评价以及分享。近年来针对旅游后的评价行为兴起“攻略”“游记”等关键词成为旅行者出游前重要的搜索信息。因此出游后的评价与分享行为是信息组成与完善的重要环节。在以往的城市旅游服务中信息服务相对比较粗放, 接收信息的形式单一, 人们的游览路线以及享受的服务较为简单。但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以及休闲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行成为一种深层次的休闲体验, 很多的新产品与服务随着人们的需求应运而生。

2 信息服务设计的构建

2.1 信息服务过程

服务设计必须考虑服务系统, 服务过程, 服务接触点及商业模式。信息服务主要针对游客在旅行中各个环节的行为与需求出发, 找到符合并满足旅行者的相关信息, 并以不同的形式服务于消费者。保障城市旅游中信息服务的顺畅除了要从游客行为需求出发外还应该了解信息的各种属性和传播机制, 完成信息收集、处理、发送和反馈的过程旅游需求的层次不同, 涉及的信息也不同。将信息进行收集和划分发现旅游过程中涉及到的信息大致分为:基础信息、服务信息、景区信息、文化信息、反馈信息等。还有线上信息与线下信息, 比如通过手机、互联网等形式收集到的信息和在景区或城市中看到的信息, 它们的方式和效果是不同的, 带给旅行者的感受也不相同。除此之外将旅行中的各个任务涉及到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它们在旅行的整体信息中显然级别要高于其他的信息, 例如与住宿相关的信息, 是旅行中的必须信息, 直接关系到整个的居住问题。

简单的信息传达只能确保游客完成旅行规划, 如何能够让游客在城市旅游的过程中达到更好的体验并且对城市产生深刻完整的了解?首先对旅行需求进行分层次 (浅度游玩和深度游玩) 哪些是完成旅行必须的任务, 需要何种信息, 划分信息的收集和优先级。其次信息转换, 旅游中我们能够收集到的旅游信息多以文字的形式出现, 而信息的转换是将信息变化成便于游客理解和喜欢的方式, 更生动形象的展现在游客面前。

2.2 通过技术与创新搭建信息平台

智慧旅游城市融合了信息化、城镇化、现代化等内容。围绕“2014中国智慧旅游年”主题, 我国将加快推动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智慧旅游服务。运用市场化机制, 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和景区门票预订系统。对于城市旅游来说政府、企业、景区、个人都是传播过程中的环节。以往的旅游信息发布主要通过政府官方渠道进行, 商家或企业多进行旅游商品服务信息的传播, 而景区的信息相对孤立和单一。游客只能随着旅行地点转换来接收信息, 效率较低接收信息相对滞后。如果能够将分类的信息进行平台分配, 根据旅行者的出游行为提前发布相关信息, 就可以使游客在出游过程中提前享受到相关信息, 提高出行效率, 提升出游体验。在旅行过程中找准信息对接的点。比如旅游网站、游客中心、服务终端、官方微信微博等。当游客到达酒店计划第二天的行程时, 固定的游客中心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 而旅游网站或者手机终端服务平台会是更好的选择。IBM公司认为智慧城市核心是以一种更为智慧的方法, 通过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社区或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 以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注。IBM的“智慧的城市”目标是“灵活、便捷、安全、更有吸引力、广泛参与合作、生活质量更高”。信息的多平台合作可以使更多的游客快速得到有用的资讯, 提高旅行效率, 获得更好的体验。

2.3 通过设计完善信息传播与到达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 信息的传播形式也在变化。最初的旅行仅限于生活的周围地区, 如果想要远足对目的地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别人的口中。抽象的语言是最初信息的存在形式。同时会从报纸杂志上看到关于某地的风景图片, 但这些信息体验都不够真实。信息设计更关注受众的体验和即时感受, 与受众共同完成信息传递的全过程。随着城市形象塑造的热潮兴起, 很多城市开始利用电视媒体播放形象宣传片, 旅游目的地也出版手册、明信片或者旅游套票等宣传品, 现在互联网和手机的兴起使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信息转变的形式是显而易见的, 从抽象到具象转变, 侧重点也开始转向情感、认知、体验的深度。如何使信息更好的完成情感化的表达并传递给旅行者, 激发旅行欲望?通过设计可以完成信息形式的感性表达和主旨传达。通过对信息分析加工将视觉、听觉等其他感受纳入, 让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更具象生动, 提高认知的效率。例如, 南京市推出的“南京赏花地图”, 根据月份和花期信息将赏花时间、赏花地点以及花卉种类通过地图的形式体现出来, 放置在旅游景区或酒店, 让游客能够到达城市后在信息点获取相关资讯, 通过地图查阅到当时可以观赏的花卉种类和地点, 安排自己的出行。在设计中建立了良好的人、产品 (服务) 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3 城市形象与信息服务的互利

城市形象与标志性的旅游对于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关注度, 根据城市资源去定位自身信息属性, 形成信息特色。例如厦门作为“东方夏威夷”, 是休闲自助游的热点城市。在宣传信息中传达“悠游”的概念, 像“张三疯奶茶”、“赵小姐的店”等岛上的店铺都与创意休闲相关, 使游客能够感受到休闲气息。通过信息传播让旅行者获得不同的体验, 如补偿体验 (关系、环境) 、遁世体验、认知体验并将抽象的形象转化为具象的形象。信息的再设计, 能够改变营销模式, 加强旅游的深度体验。比如公共交通、住宿、购物等一体化信息处理与设计, 增强游客理解。城市旅游在以后的休闲旅游中应该是一种常态, 而信息服务深化旅游促进城市形象传播带动旅行者深度挖掘城市的各种价值。一个曾经去过杭州的人可能不会选择再去, 但是对于城市的资源的挖掘是不会穷尽的, 苏轼曾以“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句描写西湖, 在城市形象传播中“晴湖不如雨湖, 雨湖不如月湖, 月湖不如雪湖”的描述更加通俗易懂且吸引游客。你看过四时不同景致的西湖么?信息服务设计的深化在于将城市资源与游客需求纳入其中, 加强对旅游的理解, 使旅行和休闲生活更加透彻。

4 结语

在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 每座城市都在为自己的发展寻找出路, 智慧城市旅游开发是发展的新方向, 如何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独树一帜, 获得游客的青睐?优良有效的信息服务是途径之一。以游客认知行为为基础梳理的信息服务系统应该能够整合城市文化与旅游服务资源, 根据各个城市的不同特点带给游客不同的深度体验, 从而使游客对城市文化与形象有深入的了解, 达到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弘.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构建路径和模式——基于智慧城市视角[J].区域经济, 2014.

[2]黄思思.国内智慧旅游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

[3]欧阳丽莎.信息时代的信息设计[M].武汉:武汉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4]殷科.基于用户的服务设计创新及其实现[J].包装工程, 2015.

8.景观设计认知 篇八

表1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1~2题。(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

表1

国家甲乙丙丁

城市化水平(%)90836632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答案】C

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答案】D

二、试题中的“认知冲突”设计简析

1在知识环节制造认知冲突

本题组所涉及的知识有:不同国家城市化水平的差异、人口出生率和人口的分布,其“认知冲突”表现如表2。

表2

知识点知识要求(参考《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湘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Ⅱ、选修Ⅳ)本题组体现的知识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多在75%以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比较低,2000年仅达39.9%。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于75%的有日本等国家

“虚假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的代表地区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的状况最为突出;“滞后城市化”国家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除“虚假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外,发展中国家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西亚石油国的高水平城市化。

2在观念环节制造认知冲突

新课程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本题组比较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还承载了能力的提升和观念的形成,其在观念上制造的“认知冲突”如表3。

表3

观念达成(参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本题组体现的观念学生的观念误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一般高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不一定高于发展中国家

人均GDP高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一般高于低的国家人均GDP高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不一定高于低的国家

工业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一般高于工业不发达国家工业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不一定高于工业不发达国家

往往把上述观念中的“一般”理解为“必然”

3在“衔接”环节制造认知冲突

本组试题具有前后承接的关系,做题时真正产生认知冲突的环节就在于两道题目的前后承接关系上,在做第1题时很容易产生认知误区而选择D,在此基础上第2题既可选A也可选B,由此而产生认知冲突。在做第2题时产生的上述情形,可视为是命题者有意给考生设置的一种“警示”。高考试题通常在材料(文字、图表或情境)和选项中设置“警示”信息,以引起考生的认知冲突,从而调整思路,打破定势,再次分析重新得出结论。

应该说,从命题视角和认知冲突的设计来看,本组题目都有一定的新颖性和时代性,体现了当前高考“源于教材,却不拘泥于教材”的思路,跳出了死记硬背的窠臼。在2011年浙江省文综高考试卷中,该题组被置于试卷的第1、2题,说明命题者主观上认为这是一组难度适中的题目。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此组题目却成为浙江省2011年文综高考地理部分失分率最高的题目之一。

图1 人教版大纲教材(上)和人教版课标教材(下)中日本的城市人口比重数据

三、试题失分率高的原因分析

1“认知冲突源”处理不当导致认知误差

题组中采用的四个国家,其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数据是产生认知冲突的主要来源,命题者本意是要让考生产生表2、表3中的认知冲突,进而通过分析反思解决问题。而本题组在组织这些材料时,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考生在判断中产生较大的认知误差。

(1)“城市化水平”数据脱离教材

本组试题所采撷的数据涉及到“西亚石油生产国的城市化水平”问题,从浙江省所采用的湘教版教材来看,对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差异,主要阐述了“虚假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问题(西亚石油生产国均不属于此列)。在没有任何提示的基础上,要确认“沙特阿拉伯和其他三国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对于学生而言是不切实际的。

(2)不同领域提供的“城市化水平”统计数据不一致

关于各国的城市化水平,由于统计部门和统计口径的差异,所得出的数据可谓千差万别。在本组试题中,以日本的城市化水平为例,无论是教材提供的数据还是相关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均存在较大差异。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大纲教材中日本的城市人口比重约为80%(1998年),而其后出版的课标教材中其比重却只有70%左右(2000年,见图1)。一些学术研究采用的日本城市化水平数据,也存在着重大差异(图2)。

日本城市化水平的变化(1945- 2005)单位:人;%

总人口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

194571,998,10420,022,333278

……………………

196094,301,62359,677,885633

……………………

2000126,925,84399,865,289787

2005127,768,000110,264,00086.3

资源来源: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统计调查部国势统计课“国势调查报告”

(摘录自:《战后日本城市化过程与主要特征》,《世界地理研究》2008年第二期,作者:郑宇)

(摘录自:《走出高城市化的误区——日本地区城市化发展过程的启示》,《城市规划》2004年第十一期,作者:王德、彭雪辉)

图2 不同学术论文中采用的日本城市化水平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命题者忽视了浙江省普通高中在2009年以前一直使用的是人教版大纲教材,图1中“一些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数据在大多数高三教师脑海中形成了较深印象,在复习中也必然会影响考生的认知(这也是本题组中帮助考生判断英国城市化水平的一个重要知识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造成认知误差也就在所难免了。

 双音联 上联:朝云朝朝朝朝朝朝朝退。下联:长水长长长长长长长流。

此联为四川朝云庙联。上联读为:朝云潮,朝朝潮,朝潮朝退。下联读为:长水涨,长长涨,长涨长流。

 上联:使君为天下英雄,正统攸归,王气钟楼桑车盖。下联:巴蜀系汉朝终始,遗民犹在,霸图余古柏祠堂。

2“警示”信息不能引起深层次反思

(1)“警示”信息过于弱化

如前所述,本题组在第1题中仅仅凭借四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数据,根本就不可能产生认知冲突。只有在考生对第1题判断错误的情况下,而且是必须在选D的情况下(如果第1题选择A或B,则第2题只能选择A),才有可能在第2题中做出A或B的判断,进而造成认知冲突。如果能适当强化“警示”信息,如在四国城市化水平基础上再增加四国2005年的人口数据(四个国家中,只有日本人口超过1亿,考生对此有认知基础),则可以有效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2)“警示”信息表述不够完善

题组中第2题A和B选项的阐述,均符合日本的状况,但B选项 “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的阐述存在歧义。对于日本人口、工业和城市的阐述,一般均表述为“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而濑户内海沿岸位于日本领土主体的南部,在第1题形成的强势认知误区基础上,B选项的表述就失去了“警示”作用,考生往往会以“最优原则”来确认选择没有任何歧义的A选项。如果在B选项中表述为“人口集中在东南部和南部沿海城市”,会减小歧义,从而强化其“警示”作用,制造较强的认知冲突。

3“认知冲突源”与“警示”信息衔接度较低,导致理解偏差

如果在“认知冲突源”导致认知误差的基础上,设置足够的“警示”信息,也可以使考生调整思路,进一步分析来找出合理答案。而且,这也能够很好体现新课程所强调的“过程与方法”的理念。该题组由于信息材料的组织和表述等不足,使得“认知冲突源”与“警示”信息衔接度较低,反而导致有较高认知基础的同学做出了错误判断,而没有认知基础的同学却能够“猜”对,这样就使新课程的理念没有得到有效贯彻。

责任编辑 桑实

五禽戏益寿壮骨

华佗有“外科鼻祖”之称。据《三国志》载,他通晓养生之术,年过百岁而貌有壮容,擅长导引之法,首创五禽戏。五禽戏是体育疗法,强身健体,流传至今。

广陵人吴普是华佗得意弟子之一。初从华佗习医,华佗传授他“五禽戏”时曾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能过度疲劳。运动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犹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吾以为可用古人导引之术,模仿动物形态,如熊之攀枝自悬,若鸱之身不动而双目回顾。‘五禽戏’,分虎、鹿、熊、猿、鸟,依次习演,近可治病健身,远可延年益寿。假若体中不快,练习五禽戏,沾濡汗出,全身通泰,身轻体便,腹中欲食。”吴普依言练习,寒暑不避,年逾古稀尚耳聪目明、齿牙完好。

据说,华佗在家乡谯地,时常倡导养生之法、导引之术,“五禽戏”妇孺皆知。他的邻里有个孩子叫珍儿,出生后就体弱多病,华佗让他练习“五禽戏”。练虎形,上肢攫扑;练鹿形,伸转头颈;练熊形,卧地伏倒;练猿形,踮脚纵跳;再练鸟形,展翅飞翔。三个月之后,珍儿体质增强,身体逐渐健壮起来。

上一篇:年度上学期工作总结下一篇:关于心情好听的成功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