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

2024-06-28

茶树(共13篇)

1.茶树 篇一

相比其他菌类,茶树菇的柄质脆嫩,而且它还是茶树菇中最香的部分,所以茶树菇的柄可以入菜。如果是晒干的茶树菇泡水后的颜色比新鲜的要深好多,建议洗时换两次水就好了。

吃茶树菇的注意事项-如何挑选茶树菇

吃茶树菇的注意事项

用温水把茶树菇泡上10分钟。

这样泡一泡,主要是为了把伞茎里面的杂质去除的更干净。茶树菇泡够10分钟以后,就可以洗净改刀了。相比其他菌类,茶树菇的柄质脆嫩,而且它还是茶树菇中最香的部分,所以茶树菇的柄可以入菜。如果是晒干的茶树菇泡水后的颜色比新鲜的要深好多,建议洗时换两次水就好了,洗太多遍会影响它本身的美味。

过敏者不适宜吃茶树菇

茶树菇属于菌类,是动风食物,容易引起体质虚弱者过敏,所以有蘑菇过敏史的人群应特别注意忌食茶树菇。

食用茶树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煮熟,多翻炒一下。此外,茶树菇虽好,但不宜天天食用。

如何挑选茶树菇

看大小:

在挑选茶树菇的时候,要挑选茶树菇粗细、大小一致。假如茶树菇大小不统一,就意味着这些茶树菇不是一个生长期的,也就是说,这里面掺有陈年的茶树菇。

闻气味:

挑选的重点就是茶树菇是否清香。闻起来有霉味的茶树菇不建议购买。

看颜色:

粗大的,杆色比较淡,白的也不行,稍微有些些棕色比较好。

2.茶树 篇二

(六堡) 茶树属山茶科 (Theaceae) 茶属 (Camellia ) [1], 为多年生乔灌木植物 (一般情况下为灌木, 在热带地区也可长成乔木) [1], 树龄可达数百年至上千年。叶呈椭圆型, 边缘有锯齿, 叶间开五瓣白花, 果实扁圆, 呈三角形, 开裂后露出种子。原产我国西南地区, 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 (pH值4.5~6.5) ;喜雨水充足和具有散射光的环境;可忍耐-10 ℃的低温, 在10 ℃以上开始生长, 在15~25 ℃时适宜生长[1]。待移植的老茶树是梧州茶厂在20世纪50年代初从苍梧六堡镇所引进的 (六堡) 系列茶树幼苗经50多年生长而成, 不规则散植于梧州市河滨公园的南面 (茶厂西南面) 山坡的松杂混交疏林下, 主要作为该厂新工人对茶种识别以及制茶等现场培训使用。

1 自然概况

梧州市处于北回归线上, 日照充足, 气候温和, 年均温为21.2 ℃, 1月均温为11.7 ℃, 7月均温为29.2 ℃, 年降雨量为1500 mm, 年平均湿度约80%, 适宜茶树生长。该批茶树原植于松杂疏林下, 虽然种植时间经年, 由于缺乏常规管理, 基本上是任其自然生长, 状况一般。该地段土壤pH值5.5~6, 呈偏酸性;表层腐殖质含量适中, 20 cm土层下腐殖质含量少或无, 且土层较为板结。定植环境高层为鱼尾葵杂树疏林, 土层深厚, 腐殖质含量高。

2 移植材料

2.1 老龄茶树状况

该批茶树 (约500株) 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参差不齐, 高矮及大小径级相差悬殊, 且疏密不一, 密度大的在10 m2就有近百株 (包括茶果落地长出的幼茶) , 不少植株因靠得近而连根相生, 这部分植株多是径级小冠幅小, 株型瘦高。见表1。

2.2 客土

依照茶树喜欢酸性红壤土的生物学特性[2], 从10多km外的山坡, 按每穴不少于100 kg客土要求, 取来红壤心土 (pH值5~6) , 堆放于靠近种植的地点, 并用高锰酸钾兑水后泼洒消毒, 之后用薄膜覆盖备用。

2.3 移植时间

根据茶树生长特性, 为提高成活率, 移植时间定在2007年12月15~31日。

3 移植方法

3.1 挖定植坑

按事前设计的《梧州市茶厂后山茶树移植方案》进行施工。树坑的规格为:大树坑100 cm×100 cm×100 cm;中树坑80 cm×80 cm×80 cm;小树坑70 cm×70 cm×70 cm。挖好后回填1/3表土, 并将坑内外泥土泼洒1/3000高锰酸钾液待植。

3.2 挖树

移植前3天, 由于天气干旱, 为增加土地湿度而减少泥团松散及缓解树木缺水状态, 有利于提高移植成活率, 进行1次透水灌淋, 并对所有植株喷洒叶面肥、杀菌杀虫剂1次[3]。

修剪, 开始移植时, 根据茶树不同径级、树高、冠幅情况, 对树冠修剪, 一般都重剪, 剪至3~4级枝, 同时, 用白乳胶涂抹剪口, 减少伤口感染。具体情况见表2。

根据树体大小及株距宽窄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挖掘方法, 对地径较大株的茶树采取单株移植为主, 合理保持其泥团 (泥团直径为植株根径部周长的2倍) , 深度一般为30~60 cm;而对株距较窄或树体较小的植株, 根据实地生长情况, 则采取2~3株或多株为一蔸挖起来[3], 以利保护原状及提高成活率。对于在移植中散泥团的植株, 采用浆根 (黄泥浆拌生根粉和杀菌剂) 后马上种植。

3.3 种植

当天起挖的茶树当天种植完毕。对植株用杀菌剂及生根液喷洒或涂抹 (全株, 包括根部切口) , 以促生根。种植深度以泥面盖过泥团顶部3~5 cm为度。采取分层回泥种植, 并整出灯盏窝以利保水。种植后, 用保鲜膜进行全株包裹, 减少植株水分的散失。淋透1次定根水, 并追施1次生根液。

3.4 管护

种植后3周内, 以保湿为主。对根部进行灌施3次 (每周1次) 生根液和消毒剂。植株发芽后, 将包裹植株的保鲜膜除掉, 并薄施1次复合肥液, 在春、夏、秋季各追施1次。

4 移植后茶树的生长情况

4.1 萌芽情况

从2007年12月30日种植完毕, 到2008年2月25 日, 所移植茶树中的截枝树开始萌芽, 至2008年3月23日基本都抽出新芽。据3月11日观察, 截枝树新芽已长到1~3 cm;截干树3月23日开始萌芽, 至4月15日观察, 芽长0.2~0.5 cm。至2008年9月初, 全部新抽的第1次芽达到成熟 (每株平均长新枝16条, 平均枝长37 cm, 最长70 cm) , 重新形成树冠。在萌芽后, 经108~190天的生长, 长成新芽, 并达到成熟, 基本形成树冠。

4.2 萌芽与修剪母枝大小的关系

从移植结果看, 剪截幼枝萌芽时间明显比剪截大枝或截干的萌芽时间早, 但幼枝长出来的芽长成的枝比较弱;而大枝或截干树长出来的芽长成的枝比较粗壮, 利于形成树冠。见表3。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技术指导进行, 并按计划实施管理, 至2008年9月初观察, 所移植的 (六堡) 茶树的成活率为100%, 且生长良好, 个别植株还出现开花状况。

5 小结

(六堡) 茶是一种生长缓慢的树种, 只要掌握好移植时间、选择好与其相适应的地点, 并采用相应的移植技术, 其移植的成活率是高的。

重剪后, 无论枝径大小, 都能萌芽。小枝萌芽快, 但数量少, 枝条短;大枝或树干萌芽较慢, 但数量较多, 且枝粗壮, 利于尽快形成树冠。 (六堡) 茶树的树龄在50~60年间对移植的成活影响不大。

参考文献

[1]潘根生.茶叶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2]韦静峰.茶叶生产新技术[M].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 2006.

3.腊肉茶树菇 篇三

茶树菇是闻名世界的食用菌之一,又名茶薪菇、茶菇,该菇面薄柄长,柄脆清香,食味鲜美,作配料、主料均可,食后让人回味无穷。据《中国通志》记载:“茶菇味在柄,浓郁中得清气,尤胜香菇。所产不多,不堪装载。”自古以来,被称为“神菇”。

茶树菇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19.55%。所含蛋白质中有18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蛋氨酸,占2.49%,其次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齐全,并且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锌等矿物质。

中医认为,茶树菇性平、甘温、无毒,常用做利尿渗湿、健脾止泻之药,对清热、平肝、气喘有独特疗效。经常食用有益肠胃,可预防消化不良和儿童佝偻病,能提高正常糖代谢和机体免疫功能,治疗产妇乳汁减少、贫血等,是有特殊食疗价值的天然食品。

原料:

茶树菇 一把

腊肉 1块

青红椒 1根

大蒜 8瓣

辣酱 30克

干红辣椒 8个

蚝油 10毫升

盐 3克

糖 10克

做法:

1)茶树菇用温水泡发后,捞出洗净后切去根部,过滤泡发的水备用。

2)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大火加热至沸腾后,放入茶树菇焯烫1分钟后捞出切段。放入腊肉焯烫3分钟,至表面变色即可,捞出后切片。青红椒去蒂后洗净切成小块。大蒜去皮洗净后拍碎。

3)炒锅中倒入油,大火加热至六成热后,调成中小火,放入辣酱、干红辣椒将油炒成红色,再倒入大蒜和蚝油炒出香味,放入茶树菇翻炒2分钟,放入腊肉和过滤后的茶树菇水,没过食材表面,调入盐和糖加盖焖5分钟后,放入青红椒块,继续翻炒1分钟即可。

超级啰嗦

**可以用其他菌类替代茶树菇,香菇和牛肝菌都是不错的选择。

4.茶树种植技术 篇四

1、园地的选择和规划

园地宜选择在日照短,终年云雾较多,年平均气温18℃~23℃,年降雨1400mm~1800mm的平地、台地或坡度≤25°的山地。该区域土壤类型为红黄壤或赤红壤等,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1.5%,土壤pH值4.5~6.5。茶园要求生态环境良好,远离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符合GB 3095标准要求,土壤符合GB 15618标准二级要求,灌溉水符合GB 5084标准要求。

茶园道路设计根据地形及地貌实际情况,在茶园内外划留出一定操作道路,划留出主干道、支道、步道等。如茶园必须要与车路相接,对园地面积很小或坡度较大的可以统筹设计,不设留主干道或支道。正常主干道宽5~8m,能供两辆汽车来回行驶;支道3~5m,供园内小型机具行驶;步道1.5m左右,争取做到道道相通,便于管理。

茶园内宜适当种植遮阴树,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

对茶园面积较大,离水源又比较远的种茶区,在山顶、雨水流汇集处或茶园低洼处必须划留5m左右的地方,作为修建水池用地。可根据当地降雨情况,一般3.3hm左右建1个水池,有必要时可以建2个水池。

2、开垦园地

茶园与四周荒山陡坡、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平地及15°以内的缓坡地茶园,根据道路和水沟分段进行开垦,开垦应保持水平走向(等高线),开垦深度在50cm以上。开垦坡度在≥15°以上的坡地,要修筑等高梯地,梯面宽1.2m左右。

3、种植

根据建立优质、高产、高效茶园的需要,应选用品质优良、丰产性能好适应性强的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品系。(要求六堡镇内主要种植苍梧群体种)

选用生长期16个月~18个月,基部木质化,茎粗4mm以上,株高25cm~30cm的茶苗。种植前应开好种植沟,沟深和宽均50cm以上。种植前一个月左右,在施肥沟内施放基肥。基肥要做到早深好,以沤熟有机肥和磷肥料为主,按每采收100kg干茶计算,有机质肥施用量≥500kg施肥时间是在秋茶刚结束的月份前,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40cm。

种苗定植宜在初冬和早春之间,最好选择雨后种植。平地或缓坡种植,单行种植规格株距33cm,行距150cm,双行种植规格株距33cm,小行距33cm,大行距150cm,陡坡开梯种植,因地制宜确定梯面宽度,行间距。种植密度为每公顷45000~75000株(即3000~5000株/亩)。将茶苗放入种植穴后,覆土至根颈部,适当压实,淋足定根水。

4、栽后管理

在生产季节,春茶前要进行中耕(15cm以内),春茶及夏茶后进行浅锄(5~7cm),耕作常结合施肥进行。根据杂草发生情况,尤其8~9月期间,抢在秋季植被开花前进行1~2次浅锄,减少次年杂草发生。茶季结束后结合施基肥和埋草进行深耕。丛播茶园实行丛边浅,行间深原则,深度25~30cm。条栽茶园,每年1~2次深耕,深度控制在10~15cm。

氮、磷、钾被称为肥料三要素,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应根据茶树对肥料需要的`长期性、季节性和阶段性的特点,采取以有机肥(绿肥和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无机肥的施肥方法,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幼龄茶树要求磷、钾较多,氮、磷、钾比例应为1:1:1;试产茶园需氮量增大,氮、磷、钾比例应为1:1:1;成龄丰产茶园因大量采收茶叶,氮、钾消耗多,氮、磷、钾比例应调整为3:1:2。

基肥。根据土壤条件,基肥以农家肥等有机肥料为主,一般每亩施饼肥或商品有机肥200~400公斤或猪粪、鸡粪等经过处理的农家有机肥1500~2000公斤,配合过磷酸钙25公斤/亩,硫酸钾15~25公斤/亩,混合拌匀后在树冠垂直下方开深沟施下盖土。

追肥。茶树在生长周期中,新梢萌发次数多,需肥量较大,除一年一次的基肥外,还需要多次追肥,才能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主要施速效性的氮肥,追肥施肥时期,结合茶树春、夏、秋三季茶芽萌发的生育规律进行,在鲜叶开采前15~30天开沟施入,沟深10~15cm,密植茶园可采用撒施。春茶追肥亩用量为全年的40%,幼龄茶园每亩施5~10公斤复合肥。成龄茶园尿素亩用量为15~20公斤,追肥化学氮肥年最高总用量不超过60公斤。

移栽后,应根据天气及时浇水,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杂草、修剪枝叶和作物秸秆等覆盖材料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伏旱到来时,有条件的地区要进行灌溉防止干旱缺水。

为保证茶树的正常生长、稳产高产,对茶园要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有条件的,可适当推广喷灌、滴灌。对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茶园基地,可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在茶园内建造蓄水沟或池,安装低压管道灌溉系统时,将灌溉用水通过低压管道灌溉系统直接滴灌到茶树根部附近土壤中,既节水又省工高效。在这个系统中增加化肥设施,进行滴灌施肥,实行水肥一体化。

茶园杂草不仅与茶树争夺养分、干旱时抢夺水分,还助长病虫害的滋生,对茶树的生长影响很大。六堡茶茶园的杂草主要有马唐、雀稗、狗尾草、芒、一年蓬、酢浆草、鼠曲草、通泉草、海金沙等。可以用土壤翻耕、行间铺草或者间作绿肥来进行茶园除草。除草剂的施用应交替或搭配使用,减少杂草耐药性,提高除草效果。喷酒除草剂时,应避免大风和阴雨天气,药液不能触到茶蓬,以免引起药害。

★ 小白菜的种植技术

★ 万寿菊高效种植技术有哪些

★ 优质高产红小豆高产种植技术

★ 石榴的种植技术有哪些

★ 杂交水稻机插秧种植技术探讨

★ 试述国槐的反季节种植技术

★ 夏腊梅的种植技术是怎样的

★ 大棚黄瓜种植技术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 种植农业怎么赚钱

5.茶树的种植方法 篇五

(一)品种选择:选用高产抗病、适制性好、制优率高的茶树优良品种,集中连片30~50亩以上茶园早中晚熟品种应各占1/3为宜,为确保移栽成活率,茶苗出圃后,茶苗根系应沾黄泥浆。

(二)茶苗规格:无茶根结线虫、茶根蚧、茶饼病、根癌病等危险性病虫。基本标准:苗高达20cm以上,茎粗1.8mm以上,茎杆变硬,三分之二以上红棕色。一年生苗最低标准:苗高12cm以上。着叶数4片以上。

(三)起苗出圃:起苗前,先灌水浸透苗床。多带土,匆伤根系,苗木太高可适当定剪,并挑除异种杂株、病虫株。

(四)种植时期:一般以幼苗休萌期为宜。春栽以立春至惊蛰为好,秋栽以寒露、霜降前后的小阳春气候为好。尽可能选择阴天或雨后进行种植,以利成活。

(五)种植规格(方式):主要有两种。①单行双株:一个种植行(畦)种一行,株(丛)距25-30cm,每丛植2株,两株之间留间隙3-5cm,以免日后两株主干相贴影响生长。②双行单株:一个种植行(畦)种植两行,小行距20-30cm,两行植株位置要错开种植(三角形种植),同行株距25-30cm,每亩用苗量2500-3000株。③计划密植,种植畦宽1.3-1.5m,沟宽0.3m。每畦植四行,株行距25-30cm,丛植一株,亩植4000-5000株。

6.茶树的栽培管理 篇六

【雨量】:雨量平均,且年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不足和过多都有影响。

【阳光】: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

【温度】:一是气温,二是地温,气温日平均需10度;最低不能低于-10度。年平均温度在摄氏十八度~二十五度。

7.千年古茶树组培技术研究 篇七

关键词:古茶树,组织培养,培养条件

贵州普定县化处镇是朵贝贡茶的故乡。生长在张家村贡茶山上一株古茶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经专家考证, 认为是目前全国小叶茶树品种中最古老、最大、保护得最好的古茶树, 堪称“贡茶之祖”, 为贵州第一古茶树。该树占地逾50 m2, 为灌木型野生茶树, 树根粗壮、枝繁叶茂、树干遒劲, 叶片厚实, 咀嚼涩中带甘、满口生津, 历经千年风霜却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天然资源,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1,2], 对古茶树进行了快速繁殖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材料为采取古茶树上芽比较饱满的枝条。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外植体, 剪成2~3 cm长的茎段, 用洗衣粉水清洗后, 再用75%酒精外处理30 s, 经0.1%升汞液浸泡5 min, 无菌水冲洗5次以上, 备用。

1.2 试验方法

1.2.1 诱导培养。

以MS为基本培养基, 加入琼脂0.7%, 蔗糖30 g/L, p H值5.8, 附加4个浓度水平的6-BA和相同浓度的NAA、IBA形成8个组合, 每种组合接入20个外植体培养[3,4,5]。

1.2.2继代培养。

在增殖培养基上附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形成9种激素浓度组合, 将诱导出的芽接种其上培养, 55 d计算增殖倍数[6,7,8]。

1.2.3 生根培养。

以1/2 MS为培养基, 琼脂0.7%, 蔗糖20 g/L, p H值5.8, 附加IBA、NAA和IAA形成9种激素浓度组合, 接入小苗, 30 d观察小苗生长情况, 60 d后统计结果[9,10]。

2 结果与分析

2.1 诱导培养

观察发现, 培养15 d芽萌动, 30 d芽体膨大, 45 d出现不定芽, 55 d芽长至2~3 cm长。芽诱导培养基以MS+6-BA1.5 mg/L+IBA 0.1 mg/L为宜 (表1) 。

2.2 继代培养

试验结果表明, 培养35 d可分化出不定芽丛3~5个, 55 d芽丛长到3 cm长时, 可将其继续进行继代培养。继代培养以MS+6-BA 1.5 mg/L+IBA 0.2 mg/L为宜, 增殖达4.5倍 (表2) 。

2.3 生根培养

试验结果表明, 培养60 d即可长出3~5条乳白色的根。且生根培养基以1/2 MS+IBA 0.3 mg/L最好 (表3) 。

3 结论与讨论

千年古茶树为珍稀古树, 本研究以其腋芽进行诱导培养, 筛选出适宜芽诱导、芽增殖和生根培养基, 生根率达到90%, 繁殖倍数达4~5倍。目前, 古茶树组培技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但其生长缓慢, 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参考文献

[1]熊丽, 吴丽芳.观赏花卉的组织培养与大规模生产[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2]周健, 成浩, 王丽鸳.茶树组培快繁技术的优化研究[J].茶叶科学, 2005 (3) :18-22.

[3]孙仲序, 刘静, 王玉军, 等, 山东茶树良种组织培养及繁殖能力的研究[J].茶叶科学, 2000, 20 (2) :129-132.

[4]曹丹, 金孝芳.茶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 (29) :10086-10087.

[5]周波, 陈美楠, 刘腾飞.激素在茶树组织培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福建茶叶, 2014, 36 (6) :14-15.

[6]吴婉婉, 孙威江.茶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3, 9 (2) :133-139.

[7]杨盛美, 唐一春, 汪云刚, 等.茶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4) :25-29.

[8]江昌俊.茶树组织与器官培养研究进展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7, 34 (3) :348-354.

[9]杨国伟, 兰蓉, 王晓杰, 等.茶树愈伤组织诱导和组织培养[J].江苏农业科学, 2006 (4) :122-124.

8.茶树种植影响因素 篇八

关键词 茶树种植;影响因素;气象条件;土壤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06-016-02

茶树,山茶科山茶属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是我国一种普遍培育的经济作物。其花、根可入药,果籽可榨油,而其春季发出的嫩芽就是受到我国人民广泛喜爱的茶叶。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中国茶的采收面积达到94.3万hm2,年产量到达8.6万t,均名列世界第一。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生物碱、氨基酸、维生素、芳香物质和糖类,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然而茶树是一种对生长环境较为敏感的作物,茶叶的产量质量与气候环境息息相关。我国有4个一级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各个茶区种植条件迥异,土壤情况各不相同,制约因素复杂。因此,研究掌握茶树生长与气候环境条件的关系,有助于认清茶树在复杂环境下的生长规律,对于合理选择优良品种,针对性的制定栽培技术,促进茶叶的高产优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气象条件对茶树种植的影响

茶树种植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气候、环境温度、光照条件以及湿度,可以看出,气象条件是制约茶树种植最重要的一环。

1.1 温度对茶树种植的影响

茶树原产地为我国西南亚热带森林中,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决定茶树一年生育期长短的关键因素是温度。一般来说,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0℃以上的时候,茶树开始萌芽,枝桠开始逐渐伸展;当温度达到15~20 ℃时,为最适合的生长温度,茶树生长旺盛;当温度高于20 ℃时,虽然生长较快,但是茶芽叶逐渐粗老,影响茶叶品质;若温度持续升高,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大于35 ℃,茶树不但会逐渐停止生长发育,其枝叶也会受到灼伤。因此,20 ℃是茶树的最适生长温度。

然而,温度过低同样会影响茶树的生长。吴叶青[1]等人通过对江西省德兴市茶叶种植的分析,发现在德兴市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0~5.6 ℃,极端最低气温-8.8~-15.0 ℃),其海拔800m以上的茶园茶树普遍受到了冻害。相较高温而言,茶树对冬季的低温冻害更为敏感。通过研究,发现茶树最低耐受气温为-12~-13 ℃。当春季气温低于0 ℃会导致春茶受冻;秋季气温低于13℃会使得茶树停止生长。

1.2 光照对茶树种植的影响

阳光是光合作用的能源来源,也是形成叶绿素的必须条件,光照和茶树的光合作用有直接的关系,直接影响茶树的发育。茶树植株中的90%~95%的物质都是通过光合作用从太阳辐射中获取生长所需的能量。茶树自幼苗出土生成叶绿素后就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供茶树生长需要。

对于衡量光照影响而言,光照强度、光照质量、光照时间是非常重要的3个因素。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是常用的评价茶树光照强度的指标。当低于光补偿点时,茶树的消耗大于积累,只有在光饱和点附近的光照强度下,茶树才能更好积累营养物质。实验证明,茶树的光补偿点约为400勒克斯左右,光饱和点约为3万~4万勒克斯[2]。

但是光照强度并不是越强越好。茶叶气孔的开张度和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和光照强度成正比。当光照强度超过光饱和点一定限度后,气孔张开,茶树丧失水分,直接影响茶叶品质。另外,过度的光强还会灼伤茶嫩叶。因此,保持适合光强是非常重要的。茶树在适当较弱的光线下,嫩叶中可以大量的合成叶绿素,叶绿素可以选择性吸收日光中的蓝紫光和紫外线[3]。茶树是一种对紫外线较为敏感,有特殊嗜好的作物,紫外线可以促进茶树的正常生长。因而,高山多云雾冷凉的山区种植有利于茶树的生长,正所谓“高山产好茶”,是有科学道理的。

总之,茶树具有耐荫习性,忌强光直射,日照百分率宜小于40%,每天的光照时间以2h为宜[4]。漫射光多的环境有利于其生长。在一定的荫蔽条件下生长的茶叶,营养物质含量分布均匀,嫩性好,茶多酚含量减少,氨基酸含量增加。

因此,适宜的光照条件可以提高茶叶产量和茶叶质量。

1.3 水分对茶叶的影响

种植茶树必须有足够的水资源,水是茶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摘采茶叶时,掐去旧芽,新稍萌发,这种生长需要连续的补充水分,否则茶叶的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会变得干、涩。

茶树分为生长季节和休眠时期。在生长季节,茶树耗水较多,1个茶园的日蒸发量约为5 mm,最多可达到10 mm。根据实验得出,在整个生长季节,茶园的总蒸发量可达到900 mm[3]。据文献报道,生产1 kg鲜茶叶需要用水1000~1270 kg。因此,从茶树的整个生产过程来看,整个地区的年降雨量最好达到1500 mm,生长季节的降雨量达1000 mm,月平均降雨量在100 mm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才能满足茶树的生长需要。蔡添星[5]等人通过研究福建省武平县的茶叶种植,发现其丰富的水资源是促成其茶叶种植蓬勃发展的重要条件。

2 土壤因素对茶树种植的影响

茶树是一种喜酸性土壤的植物,较低的pH有利于茶树的生长。所以一般认为pH在4.5~6.5的土壤较有利于对茶树的生长,其中4.5~5.5为最适pH值。由于其喜酸性的需求,钙质会和酸性土壤结合造成板结,因此钙质对茶树是有害的,土壤中活性钙超过2%会严重影响茶树的生长。

在土质的选择上,在《茶经》中记载“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从现代观点来看,一般是指有效土层厚超过1 m,表面土层20~30 cm的砂质壤土,不含石灰石,有机质含量1%~2%以上,通气透水也能储水的土壤。这种土壤有利于茶树的种植。

3 结语

综上所述,茶树是一种性喜温暖湿润,喜荫不喜阳的植物。因此,为了更好的培育茶树和获得优质茶叶,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一是防止夏季的高温阳光猛烈天气,及时补充水分;二是合理布置茶树生长密度,提高阳光利用率,造成漫散射光;三是重视茶树防病防虫害工作;最后是要适时采茶,方能保证茶叶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吴叶青.德兴市茶叶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及高产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3(1):11.

[2] 王利溥.光照强度对茶叶生产的影响[J].云南热作科技,1995(3):4-18.

[3] 张锦镔.乐清市茶叶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5):19.

[4] 王利溥.光照时间对茶叶生产的影响[J].云南热作科技,1995(7):18.

[5] 蔡添星.福建省武平县茶叶种植气象条件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2(9):11.

9.茶树菇工厂化生产试验 篇九

杏鲍菇废料栽培茶树菇试验

试验用料;

原料:杏鲍菇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晒干备用),棉籽壳、麦麸、玉米粉、石灰、碳酸钙

母种:18*1801支

配方:

1、杏鲍菇废料20%、棉籽壳63%,玉米粉2% 麦麸13%1%石灰 1%碳酸钙

2、杏鲍菇废料40、棉籽壳43%,玉米粉2% 麦麸13%1%石灰 1%碳酸钙

3、杏鲍菇废料60%、棉籽壳23%,玉米粉2% 麦麸13%1%石灰 1%碳酸钙

对照:棉籽壳83%,玉米粉2% 麦麸13%1%石灰 1%碳酸钙

试验数量:60袋规格17*36高度15CM

试验时间:

菌种:母种扩繁(12天-15天)

原种:12*24制 种,时长30-35天

菌包:接种-长满30-35天

10.中华神菇——茶树菇 篇十

中医认为,茶树菇性味甘、温,入脾、胃经,有健脾止泻、防癌抗癌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减退,纳食不香,肢软乏力,脾虚泄泻等。茶树菇的蛋白质内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蛋氨酸,占2.49%,其次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人体不能自行合成或转化,而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8种必需氨基酸,在茶树菇里全都有,而且含量高。茶树菇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由于其鲜味物质谷氨酸(在体内可合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的含量较多,因而还具有鲜美的风味。加之茶树菇还含有一系列的挥发性碳化合物,香味独具一格。据《中国食用菌百科大全》记载:“此菌药用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其他食用菌,对胃虚、尿频、气喘、小儿低热和癌症患者食疗功效明显。”现介绍几则茶树菇食疗方,供选用。

茶树菇汤鲜茶树菇150克,猪瘦肉100克,调味品适量。将茶树菇洗净,撕碎。猪瘦肉洗净,切细,勾芡。锅中加清汤适量煮沸,下猪瘦肉煮开,调味,下茶树菇,文火炖熟后服食,每日1剂。可健脾益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减退、纳食不香、肢软乏力等。

茶树菇煨鸡仔鸡1只,鲜茶树菇、调味品各适量。仔鸡去毛杂,洗净;将茶树菇洗净,纳入鸡腹中,加入调味品,文火炖熟后服食,或将茶树菇放人鸡汤中炖服,每周2剂。可温中健脾,益气养血,补肾益精,适用于虚劳消瘦、中虚食少、泄泻、下痢、水肿、带下、产后乳少、病后虚弱等。

茶树菇煨鸭青鸭1只,鲜茶树菇、调味品各适量。青鸭去毛杂,洗净;将茶树菇洗净,纳入鸭腹中,加入调味品,文火炖熟后服食,或将茶树菇放入鸭汤中炖服,每周2剂。可滋阴养胃,利水消肿,适用于骨蒸劳热、咳嗽、咯血、遗精、盗汗、水肿等。

茶树菇炒肉茶树菇、猪瘦肉、调味品各适量。将猪瘦肉洗净切丝,茶树菇洗净,撕块,如常法炒熟后服食,每日1剂。可滋阴润燥,健脾益气,适用于热病伤津、消渴赢瘦、燥咳、便秘等。

11.茶树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篇十一

1 茶树抗寒性育种研究

茶树的抗寒性是在茶树长期适应低温胁迫的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一种形态和生理特征,常绿阔叶树种在抗寒机理上与草本植物和落叶木本植物有所不同 : 与草本植物相比,其冷驯化能力大得多,冷驯化机制更为复杂;与落叶木本植物相比,尽管具有季节性生长调节的特性,但其越冬叶却没有落叶木本植物叶那种遇冷引发的衰老、脱落过程,也不存在类似芽的内生性休眠过渡。

研究还发现许多酶,如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酯酶同工酶(EST)等与抗寒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抗寒性强的品种CAT、POD和SOD的活性均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并且POD、SOD和EST的同工酶带数较多,比抗寒性弱的品种具有数量优势,这几个酶的同工酶带数可作为茶树抗寒性强弱的指标[5]。茶树抗寒性的遗传特性,鸟屋尾忠之[6]认为茶树具有较高的遗传力,他发现茶树杂交后代的耐寒力平均值与亲本耐寒力平均值相关系数达0.973,并且发现叶片抗寒性受多基因控制,而茎杆抗寒性是受少数基因控制。罗军武等[7]以正常栽培条件下‘槠叶齐’、‘高桥早’、‘凤凰水仙’、‘乐昌白毛茶’‘海南大叶种’和‘云南大叶种’6个品种成龄茶树的成熟春叶为材料,研究了茶树抗寒性与保护酶类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丙二醛的含量在品种间未表现出与抗寒性强弱有规律性的联系,认为丙二醛含量不能作为茶树品种抗寒性强弱的鉴定指标。杨华等[8]采用生物膜学说为依据的电导法,经过不同低温胁迫处理对川茶群体种、平阳特早、乌牛早、云南大叶种等4个茶树品种的新梢(一芽三叶)和成熟叶片组织进行了抗寒性测定。并结合Logistic方程分别计算了各茶树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列出了供试品种抗寒性的相对强弱顺序为:平阳特早 > 乌牛早 > 川茶群体种 > 云南大叶种。杨亚军等[9]研究了冷驯化和ABA对茶树抗寒力及其体内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冷驯化或者ABA处理,茶树经历了驯化再到脱驯化的过程,相应地茶树的抗寒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驯化前的几乎为零逐渐增大,而随着脱驯化的进行又迅速恢复到驯化前的水平。低温驯化的临界温度为7℃左右,脱驯化的临界温度为9℃左右。杨广容等[10]研究表明:抗寒性不同的茶树品种秋冬季光合、呼吸强弱及变化趋势明显不同。茶树的抗寒性不仅与温度密切相关,而且与低温持续时间及来临时的天气状况密切相关。茶树寒害首先发生在叶片上,因品种不同,寒害发生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茶树冬季的光合作用受低温限制。张楠等[11]以黄山种茶苗为试材,研究了喷施外源脱落酸 (ABA) 和水杨酸 (SA)对越冬期茶树叶片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李叶云等[12]研究低温胁迫对茶树叶片中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叶绿素含量(以叶绿素含量指数表征)及其荧光参数Fv/ F值的影响,探讨茶树对低温胁迫的特点,为茶树的引种及抗寒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庞磊等[13]研究发现,利用叶绿素荧光法在植物抗逆性鉴定过程中比电导法方便快捷,干扰因素少,可作为鉴定茶树品种抗寒性的一种新方法。黄海涛等[14]分别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叶片解剖结构和电导法对24个茶树品种和优质资源的抗寒性进行了鉴定,发现‘浙农113’、‘中茶102’、‘翠峰’等茶树品种均表现为较强抗寒性,属于抗寒茶树品种。

2 茶树抗旱性育种研究

选育具有较强抗旱性的茶树品种是提高茶树抗旱能力的根本途径。S.Nagarajah等研究表明,茶树扎根深度影响无性系的抗旱性,根浅的对干旱敏感,根深的则较耐旱。另据报道,耐旱品种叶片上表皮蜡质含量高于易旱品种,在蜡质的化学性质研究中,发现了咖啡碱这一成分以耐旱品种含量为高,所以茶树叶片表面蜡质及咖啡碱含量与抗旱性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据研究,茶树叶片的解剖结构,如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栅栏组织厚度与叶片总厚度的比值、栅栏组织的厚度、上表皮的厚度等均同茶树的抗旱性呈一定的相关性。根据茶园地形,茶园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茶树品种,增强茶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潘根生等[15]还发现,茶树的抗旱能力与其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及比例有关:在水分胁迫下,生长素含量不断增加,脱落酸含量也持续上升,但耐旱型品种叶片的脱落酸累积速率低于干旱敏感型品种;而玉米素的含量则下降,耐旱性强的品种下降幅度相对较小;脱落酸 / 玉米素的比值(分子比)不断上升,其顺序与品种耐旱性的强弱一致。抗旱性强的品种在非胁迫环境下体内有较高的CAT活性,在胁迫条件下SOD、CAT活性提高到较高水平,以抵抗自由基对叶细胞的伤害,而MDA产生相对缓慢,叶片膜系统受损伤较轻,抗旱性弱的则相反;在强度干旱的胁迫下,耐旱性强的品种能维持相对较高的叶片含水量及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并具有相对较高的水分利用率,在灌水处理时耐旱型品种也较敏感型品种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率[9,18]。抗旱性强的品种在非胁迫环境下体内有较高的CAT活性,在胁迫条件下SOD活性、CAT活性提高到较高水平以抵抗自由基对叶细胞的伤害[16]。Rajan等[17]从同工酶和基因组分析入手,发展与抗旱性有关的分子标记,同工酶研究结果显示SOD和POD的活性在抗旱性品种中活跃且同工酶谱带较多,根据基因组和同工酶数据的相关分析发现了一段1400 bp的DNA片段与SOD和POD同工酶的活性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并认为可以将这段DNA作为进行抗旱性鉴定的分子标记。采用光学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10种茶树叶片的内部结构和外部扫描特征,探讨其与抗寒性、抗旱性和抗病虫害的关系[19]。通过观测发现,引进品种相对抗性较强,全光照下叶片抗旱性结构特征明显加强。王小萍等[20]对干旱胁迫下5个茶树品种的部分抗旱相关的生理性状与其抗旱指数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 结果发现茶树D-1抗旱性最强。

3 茶树抗病虫性育种研究

茶树抗虫性是茶树在长期适应虫害胁迫过程中,通过自然和人工选择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形态的和生理生化的特性。茶树抗病性是其与病原物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下长期斗争所形成的抵抗病原物侵染或限制病原物侵染危害的遗传特性。抗病力强的品种与其内部的生化成分也密切相关。茶树抗病性的生化基础包括2个方面:先天性的生化防御和病原物诱导的代谢防御[21]。当病原物侵入体内后,茶树可以被诱导产生代谢性的防御机制:产生生化抑制物质,如植保素、多酚类物质的合成积累速度加快;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导致细胞的死亡与崩解,病原物被隔离而死亡;加速了多酚类物质的合成。茶树的抗病虫育种在茶叶生产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曾莉等[22]对云南30份茶树种质资源品种进行了假眼茶小绿叶蝉抗性鉴定,并对筛选出的8份抗感材料进行了叶片解剖结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茶树资源品种的抗性与叶片叶肉厚度、上表皮细胞数、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均呈负相关。黄亚辉等[23]研究也发现,假眼小绿叶蝉的虫口密度与茶树叶片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主脉下方表皮厚度和主脉下方厚角组织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咖啡碱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被害指数与芽叶茸毛数呈极显著正相关。高旭晖[24]在皖南丘陵茶区曾对迎霜等7个品种于自然状态下对芽枯病的抗性定性、定量的调查分析,并将它们划分为高抗、中抗和感病三类品种。洪北边等[25]通过室内离体插枝和苗圃接种的方法对30个品种进行了抗云纹叶枯病的抗性试验,鉴定结果为高抗种1份,抗病品种12份,中抗品种6份,感病品种和高感品种各2份。彭萍等[26]就不同茶树品种对茶云纹叶枯病的抗性进行了研究,对26份材料采用了室内、室外人工接种诱发和自然感病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抗病、感病品种各50%,抗病的均属中抗水平,不同材料抗病性差异显著。翌年又对茶轮斑病的抗性进行了鉴定,在供试的16份材料中属高抗的4个,占总数的25%;属中抗的6个,占总数的37.5%;介于抗感之间的5个,占31.5%;感病的1个,占6.25%。

4 今后研究重点

茶树的抗性育种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茶树育种所需年限和难度都高于一年生作物,而且有关抗性机制和抗性遗传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尚有许多难点,需要遗传学、育种学、生理学、植物保护学、分子生物学、统计学、细胞学、分析化学等多学科共同努力与协作。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经济作物,茶树的抗逆性是由一系列相关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生理指标,形成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其中涉及诸多物质及其生理生化变化,仅对单一的抗性指标进行评价很难反映其抗性强弱。因此运用各种新技术和检测手段,开展茶树的抗性生理指标与评价的综合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本文主要从茶树抗寒性育种、抗旱性育种、抗病虫性育种等3个方面对茶树抗性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茶树抗性育种研究进行展望。

12.茶树菇汤怎么做的 篇十二

原料:

排骨、茶树菇、无核红枣10几颗。

做法一:

1、茶树菇买回来用温水泡30分钟这样(超市买回来茶树菇干,它们的味道很重,所以煮汤前一定要多洗几次,适当的泡去一些味道),然后洗净去掉根切小段。排骨焯一下水,撇出浮沫。

2、然后放入茶树菇和姜片,中火15分钟转小火加入无核红枣再煮40分钟,期间打开盖子来搅拌几次,让排骨更受火候入味均匀,最后放盐调味即可。

3、茶树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无药害,集营养、保健、理疗于一身的纯天然食用菌。尤其是在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菌类的营养价值,各种菌类逐渐走上餐桌,茶树菇更是其中的宠儿。这道茶树菇排骨汤健康营养美味,你不妨试着做一下。

做法二:

1.将茶树菇以清水洗净,再用冷水浸泡20分钟泡软后切成段、连同浸泡的汤汁备用;乌骨鸡剁成块状放入滚水中汆烫后洗净备用。 2.取一个耐热锅,放入乌骨鸡块、蒜头粒、当归、红枣、茶树菇及浸泡的茶树菇水、米洒和可淹过食材的水,再加入盐调味。 3.将耐热锅封上保鲜膜或盖上盖子,放入炒菜锅里己烧开水的蒸架上,以隔水炖煮的方式,炖90分钟即可。

13.油茶树种植可行性报告 篇十三

可 行 性 报 告

2017年1月9日

一、油茶简介

油茶,(拉丁文名 Camellia oleifera Abel.)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 ;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

油茶形态

灌木或中乔木;嫩枝有粗毛。叶革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先端尖而有钝头,有时渐尖或钝,基部楔形,长5-7厘米,宽2-4厘米,有时较长,上面深绿色,发亮,中脉有粗毛或柔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中脉有长毛,侧脉在上面能见,在下面不很明显,边缘有细锯齿,有时具钝齿,叶柄长4-8毫米,有粗毛。

花顶生,近于无柄,苞片与萼片约10片,由外向内逐渐增大,阔卵形,长3-12毫米,背面有贴紧柔毛或绢毛,花后脱落,花瓣白色,5-7片,倒卵形,长2.5-3厘米,宽1-2厘米,有时较短或更长,先端凹入或2裂,基部狭窄,近于离生,背面有丝毛,至少在最外侧的有丝毛;雄蕊长1-1.5厘米,外侧雄蕊仅基部略连生,偶有花丝管长达7毫米的,无毛,花药黄色,背部着生;子房有黄长毛,3-5室,花柱长约1厘米,无毛,先端不同程度3裂。

蒴果球形或卵圆形,直径2-4厘米,3室或1室,3爿或2爿裂开,每室有种子1粒或2粒,果爿厚3-5毫米,木质,中轴粗厚;苞片及萼片脱落后留下的果柄长3-5毫米,粗大,有环状短节。花期冬春间。

油茶生产习性及种植地理分布

油茶喜温暖,怕寒冷,要求年平均气温16~18℃,花期平均气温为12~13℃。突然的低温或晚霜会造成落花、落果。要求有较充足的阳光,否则只长枝叶,结果少,含油率低。要求水分充足,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但花期连续降雨,影响授粉。要求在坡度和缓、侵蚀作用弱的地方栽植,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一般适宜土层深厚的酸性土,而不适于石块多和土质坚硬的地方。

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它生长在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广西五省全国年产量仅为20万吨左右。

二、油茶自身价值优势

经济价值

种子含油30%以上,供食用及润发、调药,可制蜡烛和肥皂,也可作机油的代用品。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油茶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茶籽粕中含有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蛋白等,它们都是化工、轻工、食品、饲料工业产品等的原料,茶籽壳还可制成糠醛、活性炭等,茶树的灰洗头可杀死虱子包括虫卵。茶子树木质细、密、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硬,是做陀螺,弹弓的最好材料,并且由于其有茶树天然的纹理,也是制作高档木纽扣的高级材料。

食用价值

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与橄榄油比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并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茶壳还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菌培养基。研究表明,油茶皂素还有抑菌和抗氧化作用。

环境价值

此外,油茶还是优良的冬季蜜粉源植物,花期正值少花季节,10月上旬至12月,蜜粉极其丰富。在生物质能源中油茶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同时,油茶又是一个抗污染能力极强的树种,对二氧化硫抗性强,抗氟和吸氯能力也很强。因此科学经营油茶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效益。

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止痛。根:用于急性咽喉炎,胃痛,扭挫伤。

茶子饼:外用治皮肤搔痒,浸出液灭钉螺、杀蝇蛆。《药典》。

【瑶药】渣旦:根用于牙痛,腰痛;叶治皮肤溃烂瘙痒经久不愈;种子油治酒渣鼻《桂药编》。

【毛难药】美油茶:功用同瑶族《桂药编》。

【土家药】油茶籽(you cha zi):种子治便秘,气滞,癣,癞《土家药》。

药理作用

种子中所含油茶粗皂甙0.025mg/kg肌内注射或0.5mg/kg灌胃,能使豚鼠血清胆固醇显着降低,而对血细胞无明显影响。但lmg/kg肌注或4mg/kg灌胃均可使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表明有溶血作用。由种子中提取的油茶籽粗皂甙,在体外20s抑制大鼠和人精子活动的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0.0313mg/ml和0.0675mg/ml,而阴道用杀精子药烷苯醇醚分别为0.25mg/ml和0.5mg/ml。此外本品有效浓度对动物阴道无刺激性,对乳酸杆菌也无抑制作用。抗真菌作用参见茶油粑条。

三、油茶深加工及综合利用

1、茶油

(1)茶油的价值 茶籽油属不干性油,色清味香,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相似,油酸和亚油酸总量高达90%以上,而维生素E的含量又高于橄榄油。茶油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茶油除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工业上还可制取油酸及其酯类,可通过氢化制取硬化油生产肥皂和凡士林等,也可经极度氢化后水解制硬脂酸和甘油等工业原材料。茶油本身也是医药上的原料,用于制作注射用的针剂和调制各种药膏、药丸等。民间用茶油治疗烫伤和烧伤以及体癣、慢性湿疹等皮肤病。茶油还能润泽肌肤,用来擦头发,可使头发乌黑柔软。日本大岛春株式会社利用茶油能滋养皮肤,吸收对人体最有害的290-32Onto短波紫外线(UvB)的功能,通过精练制作天然高级美容护肤系列化妆品。(2)茶油的制备及精炼茶油的制备分带壳加工和不带壳加工,两者各有利弊。目前,我国油茶籽制油分为一次压榨法和预榨浸出法两种,另外也有专门收购压榨饼进行浸出的。油茶籽压榨的设备主要有90型、95型压榨机、200型及202型等动力螺旋榨油机。油茶籽饼的浸出,与一般油料的浸出过程基本相同。油茶籽制油过程中,茶皂素主要存留在饼粕中,但也有少量皂素进入毛油,使其口感苦涩、辛辣,对人体略有毒性。因此,在茶籽油精炼时首先必须保证能去除茶皂素。茶皂素呈弱酸性,可溶于水,通过碱炼和水洗即可去除。碱炼还可脱除油中胶杂。生产低档茶籽油时,一般只做到碱炼。而生产高档茶籽油时,还需进行脱色、脱脂、脱酸、脱臭。茶籽油中色素具有较大的热不稳定性,遇热退色,所以茶籽油的脱色可用无土脱色法。但目前生产上一般还是采用吸附法脱色。为了不破坏茶籽油的高档品质,脱脂过程宜采用冷冻法。冷冻法脱脂要求冷冻结晶温度控制在2℃左右,养晶72小时以上,再回温至6℃左右过滤。茶籽油属于比较典型的低胶杂、低碘值油品,特别适合物理脱酸,并在脱酸的同时完成脱臭过程。脱酸、脱臭过程要求高温高真空,操作时以不超过lOO Pa为宜,操作温度应控制在240~260℃。

2、虾蟹保护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虾、蟹、鳗、甲鱼等为代表的名优水产品的养殖迅猛发展,但作为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基础之一的饲料加工业和水产药物,整体水平还比较低。虾蟹幼体聚缩虫病治疗必需的制霉菌素价格昂贵,每公斤达2 000元,成本很高,难以满足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以提油后的茶粕为原料制备虾蟹保护剂,不仅节约用药成本,而且还可以作为虾蟹的饲料源。

3、茶皂素

提油后的茶粕中含有12%~15%的茶皂素,茶皂素有溶血作用,所以饼粕不能直接作饲料,目前多是作为燃料或肥料使用,仅有少部分被用来提取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种天然绿色、绿色、可降解的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农药、洗涤剂领域。茶皂素杀虫剂药效持续时间超过其它植物型杀虫剂和化学农药,具有高效性,与其它农药复配,还可节约原药的50%~70%。茶皂素与其它化学农药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高级动物口服无毒性,克服了化学农药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大力推广茶皂素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不仅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利于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茶皂素应用于洗涤剂领域则可以减少其他合成表面活性剂的二次污染。同时,茶皂素还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起泡剂、矿物浮选剂等。

茶皂素的提取一般采用水剂法和甲醇溶剂法。二者的生产工艺各有优缺点。目前茶皂素产品一般是粗品,存在活性不强(作虾蟹蜕皮剂),产品纯度低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

4、饲料

提取油和茶皂素后的粕可以作饲料源,与其他原料复配使用。也可以利用生物工程,发酵制备高蛋白饲料粕。

油茶综合利用的副产品茶皂素也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在建材、日用化工、医药、农药!有很重要的作用。从90年代初以来,国内从事植物提取的生产、科研机构共发展到了300多家,的茶皂素提取厂家、研究机构有20多家,形成了约5万吨/年的制备提取能力。市场消费一半在 国家,国内消费量基本平衡。湖南绿海油脂集团开发的茶皂素产品纯度90%以上,基本达到了的要求,广州多维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进正在投资1700多万元,扩建加工茶饼(籽)250吨/曰3000吨高纯度茶皂素、年产40000吨菌体蛋白饲料的生产能力的生产车间。茶壳和茶籽壳生产食活性碳则是具有较好市场潜力的新产品。

四、油茶市场分析

国内市场分析

(1)我国油料生产分析我国地域广大,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适合多种油料作物生长,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可料作物范围越来越大,因而国内食用油产品极为丰富,划本作物如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葵花籽油、棉籽油,还有新开发出来的米糠油和玉米胚油等,等:木本植物有油棕、桃油等。

(2)我国国内油料年生产量约4000~5000万吨,主要以油菜籽与大豆为主,两者约占80%,但大豆绝大多数是作为粮食,用于榨取食用油的不足一半,所以表中数据大豆榨油约150万吨左右。从表中也可以看出生产的木本油料以油茶为主,但所占的比重还很低(见表1)。

表1:国内主要油料生产结构

油品播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折油(万吨)占当年比例(%)菜籽油10715 1053 402 40.6 大豆油 13183 1615 382 38.6 花生油 7517 149570.3 7.1 棉籽油 6276 337 43.8 4.4 芝麻油 1198 90 36.0 3.6 茶油 5500 90 18.0 1.8(3)我国油料消费分析

我国年人均食用植物油“八五”期间的约4.9公斤(未包括进口数量)提高到了目前的lO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公斤,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30公斤。国内食用油年消耗量为1400万吨,量从1995-2001六年共17490万吨,年平均折合油600万吨。消费缺口从“八五”的28%到如今的 油料生产主要是油菜籽和花生,2001年油菜籽和花生的产量分别是1132和1447万吨。大豆油在 年代起逐步成为新的食用油品种,1998年产量150多万吨。棉籽油在“八五”期间曾占16.5%,大幅度减少。国内植物油部消费量每年都大幅度增加,从1998年的1097万吨到2003年的1436万吨。

所以,我国食用植物油供应严重不足,每年都需进口大量的植物油和油料。据海关统计,共进口食用油1400多万吨。仅2003年实际进口775万吨,其中棕榈油332.5万吨,豆油188万吨,15.16万吨,油菜籽16.67万吨(折油5.8万吨),大豆2074万吨(折油234万吨),豆粕1788万吨一方面,国内油料播种面积增长变缓并呈萎缩的趋势,将会加大中国对世界食用植物油市场的依赖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的从单纯的考虑数量提高到在增加食用植物油数量的同时,也对食用油提出了保健作用的要求。(4)国内油茶产品市场特点

我国油茶栽培面积5500万亩,年产茶油18~20万吨,相当于我国食用油消费总量的l~1.8 小油料种类,从总产量来而言,根本无法与大豆、花生、油菜籽、棉籽、葵花籽、芝麻等8种主接竞争,所以,油茶产品市场的发展重点瞄准食用油的高端市场,针对大中城市的高消费人群 等特殊保健需要的人群。在市场打造过程中逐步树立油茶产品知名品牌。茶油作为优质食用油,一直以来就得到产区群众的认可,就是初榨原油的市场价格也是菜 3倍,2004年很多地方都在每公斤20~26元以上。通过精炼成高级食用油后,价格还可大幅度提升,去年广交会上,最高价格提到每公斤15美元。面体现了市场的认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进展,对优质保健食用油的需 渐扩大,茶油在食用油高端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相应增加。茶油市场的发展还是以茶油为大宗,提高精炼工艺生产高级保健食用油,扩大贸易,增加出口。茶油深加工开发高级化妆品市场,油酸含量是所有食用油中最高的,容易被皮 肤吸收,能滋养皮肤,不存在各种合成化妆品所有的将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国外市场分析

世界植物油料消费主要是以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花生油等为主体。一般大宗油料生产国,肯定又是该油料的主要消费国。其中印尼和马来西来等国则是以棕榈油等热带油脂为主,几乎占95%以上;美国、巴西等以大豆为主,占70%以上;俄罗斯和阿根庭以 为主体,约占50%以上;中国、德国和加拿大等以菜籽油为主,约占40%左右,意大利和西班牙沿岸国家则是以橄榄油为主,占35%左右。

油茶主产我国南方,日本、越南、泰国等有少量栽培,美国东南部正在进行少量引种。国家面积很少,而且仍以生态效益为主,整体产量很低,如日本年产茶油仅50吨,不可能单独形成商品,所使用的茶油原材料还是来自于主产区中国。20世纪初期,日本和韩国等从中国进口茶油主要制成高级护肤化妆品;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则进口大量的茶籽和茶枯来进行加工、提取 生物农药和机床的抛光粉等。但作为高级化妆品开发的企业在日本,日本大岛椿株式会社以茶油作为高级天然护肤产品已有了100多年历史,目前增加了防晒、洗发等系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对茶油的优质特性认识更上了一个层次,不但国外进口中国原料制作茶油产品,国内很多企业 出来的茶油产品推介到海外销售。中国加入世贸以后,更有利于茶油产品的出口,有眼光的油茶在逐步开拓占领国际市场。

五、结论

上一篇:单位资金申请报告下一篇:中心小学春季安全工作总结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