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建设规划方案

2024-07-07

仓库建设规划方案(精选10篇)

1.仓库建设规划方案 篇一

仓库整改方案

一、存在问题:

1、仓库容貌不是很整洁美观;

2、货物没有库位、标识;

3、各功能区域没有按要求堆放货物;

4、没有制度、指示牌等标识;

5、硬件设备不足。

二、整改目标:

1、仓库容貌整洁美观率大于90%;

2、货物必须按库位摆放并有标识卡;

3、必须按各功能区域堆放货物;

4、墙面必须贴上制度、指示牌等标识;

5、添加必要的硬件。

三、整改措施:

1、定期对库存进行整理,每天仓库人员在完成收发货工作后,利用工作空

闲时间及时对仓库的卫生和货物的堆放进行及时的整理,过道和消防通道严禁堆放货物,最终要达到托盘堆垛横平竖直、每个单品货物货卡品名数量责任人标识清晰明了、包装规范、货物无积灰、区域划分清楚,通过以上整理和控制达到仓库库容库貌的整洁美观。

2、使用预设库存库位标识、区域标识、货卡标识、实物品名标识,每次接

到收发货指令和单据时从账务系统中查找相对应的货物品名、库位和库存,再去库位上进行收发货的操作,可以改变找货难、找不到货的问题,也可以节省收发货的时间和准确度。

3、仓库区域分为:原料区、备货区、包材区、包材待卖区、工具区、待检

区、退货区、客户接待区、空调存货区、办公区,必须按其功能去堆放货物。

4、制作好制度、指示牌等标识,并按要求贴好。

5、添加一些必要的硬件,如沙发、茶几、电风扇、更换液晶显示器等等。

5、整改时间:

上述工作确定后预计完成时间为1个星期。

2.仓库建设规划方案 篇二

从数学的角度考虑, 数据已被抽象成数字和字符串, 因此不携带任何业务的含义。然而, 在业务领域, 在业务上下文中, 数据总是代表特定的含义。

举例来说, 98可能意味着98个顾客, 1998年, 98美元的价格, 98%的增长率, 或98倍的比例。因此, 为了汇集和分析你的数据, 我必须要了解:

(1) 数据的描述, 即需要分析的每个表和数据字段的业务含义;

(2) 数据字段之间的层次结构映射关系;

(3) 您的需求:你想从你的数据中得到什么以及你想如何做你的数据汇集和分析;

(4) 您的数据供应。

我越了解你的数据和你的需求, 我作出的分析就越有意义、越富有成果。一旦我对你的数据非常熟悉, 我的数据分析工作甚至会有创造性的突破。例如, 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和见解, 并创造性的建立你未曾想到过的测量度和维度。如果不够熟悉你的数据, 我是很难有创造性的思考和分析。因此, 熟悉数据是分析数据的关键。

2数据粒度

描述你的数据时, 遵循的最佳方法是数据字典。对于每个表, 您应该提供一个段落描述表中的每条记录代表什么。例如, 销售表中的记录可能代表一个销售事务与所有与销售事务相关联的属性如销售日期、销售价格、客户ID, …等等。然后, 您需要确定一个表中的列或列的组合, 作为表中每条数据记录的唯一标识。这就是所谓的唯一标识符 (Unique Identifier) 。这种独特的标识符将有助于确定表中数据的粒度 (Granularity) 。一般来说, 这样的一个列或列的组合代表了每个记录的特征列, 并形成所谓的表的“主键”。在某些情况下, 您可能已经有一个自增序列或数据库生成的唯一标识符列充当主键。这种类型的列, 在一般情况下, 没有任何业务含义, 因此无法确定数据的粒度。它们不应作为用来确定数据粒度的唯一标识符列。

数据的粒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它决定了数据的粗细程度。例如Amazon.com要统计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用户在2014年的总消费, 可以在用户层面去计算, 那就是每个用户的消费, 也可以按照用户所在的城市或国家去统计。在这里, 统计数据的粒度涉及到三个层面:国家、城市和用户。在城市层面的统计数据比国家层面的统计数据更细腻, 但比用户层面的统计数据要粗糙。

接下来, 您需要描述所有数据表中的每一个字段, 即字段所代表的业务含义。最后, 您需要描述任何已经存在的表和表之间以及字段和字段之间的关系:

(1) 一个表中的某个字段与另一个字段存在的关系,

(2) 一个表中的某个字段 (或一组字段) 与另一表中的某个字段 (或一组字段) 存在的关系,

(3) 以及每个存在的关系的类型。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还是多对多?

现在让我谈谈第三个方面, 也就是您的需求。如果您知道一些基本的OLAP概念–特别是维度和测量度的概念, 这将会有助于你更好的描述您的需求。什么是OLAP呢?OLAP是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的缩写, 翻译成中文, 应该叫多维在线分析处理, 或多维在线分析。这是相对于OLTP (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 而说的。OLTP关心的是细节上的处理, 而OLAP关心的是统计分析上的处理。如果拿数据粒度来说, 他们所关心的数据粒度是不一样的。相对OLTP来说, OLAP关心的是更粗粒度的结果。如果拿数学的集合论来说, OLTP关心的是集合的元素, 而OLAP关心的是集合。

让我使用沃尔玛的业务作为一个例子来解释维度和测量度。如果你问:“按照年份、商店所在城市和产品类别, 我们的总营收、利润和开支分别是多少?”, 那么你是在请求基于三个测量度和三个维度的分析。这三个测量度是:

·[总营收],

·[总利润],

·[总开支]。

而三个维度是:

·[商店]-商店所在城市是一个属性,

·[时间]-年份是一个属性,

·[产品]-产品类别是一个属性。

可以这样说, 测量度衡量的是“你想要什么”, 而维度就是“想从什么视角要”。你可以想象维度是一个实体或对象, 而维度的属性就是与这个实体相关的属性。例如, 员工可以是一个维度。它包含姓名、性别、居住城市、年龄、生日、雇佣日期、工资、文化程度、手机号码等属性。对应于维度的数据表并不是每个字段都适合做成一个维度的属性。例如员工的地址。因为我们很少会用员工的地址来统计与员工相关的测量度 (例如平均收入和平均年龄) 。

收集分析需求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从您和您的用户感兴趣的问题开始。把这些问题罗列出来。这些问题应该能够通过OLAP和数据挖掘的解决方案来得到解答。什么问题能够通过OLAP和数据挖掘的解决方案来得到解答呢?作为示范, 我在这里基于零售业务提供一些例子:

·按产品类别、年份和地区来划分, 我的总销售额是多少?

·我的销售趋势是怎样走向的-按国家、年份和季度来描述我的年增长率?

·我的客户群在扩大还是在缩小?

·我的客户群在地域或行业是如何分布的?

·购买某个产品的所有顾客有什么共同特征?

·我应该针对什么样的潜在目标客户群去打广告做市场营销?

·……等等。

你可以列一长串的这类问题。这些问题的汇总可以帮助您勾勒出您的分析需求全貌。另一种方法是,

如果你对测量度和维度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您可以根据你的业务列出一些测量度和维度。

再用沃尔玛的业务为例, 我在这里列出一部分的测量度和维度 (及其属性) :

测量度:

·营业额

·利润

·开支

·工资

·租金

·营业税

·每个店的平均利润

·平均工资

·员工数量

·客户数量

·产品销售数量

维度及它们的属性:

商店

·名称

·所在位置

·所在城市

·省份

·开办日期

·店铺面积

产品

·名称

·单价

·重量

·尺寸

·产品类别

日期/时间

·年份

·季度

·月

·周

·日期

员工

·员工名字

·上司名字

·雇佣日期

·年薪

·部门

·所在商店

·文化程度

·性别

OLAP中另一个重要概念, 叫做关键性能指标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 简称为KPI。KPI是一个精确定义的可调整的可测量的一串指标。它们通常代表一个公司或一块业务的市场状态、地位和趋势、以及相对既定目标的业绩和表现。公司设定它的目标后, 可以用KPI来衡量对这些目标的进展。

一般来说, 每个KPI有它的目标值和实际值。目标值代表了衡量一个部门或一块业务成功的一个量化目标。不同的企业可以有很大的差异, 因为他们的目的往往是不同的。例如, 一家公司可能关心跟销售、净利润、负债率相关的KPI, 而一所学校关心的是毕业率、就业率等KPI。确定一个组织是否运营健康, 我们把实际值与目标值进行对比。KPI对一个组织的目标提供一个量化的清晰的衡量标准, 从大量数据中提炼出一个单值, 可以使高管经理和老板随时随地的掌握并监管业务的行情和进展。另外, 一系列的KPI可以做成一个记分卡 (scorecard) 。其中每个KPI代表某块业务状况的一个方面。

3结束语

3.仓库建设规划方案 篇三

关键词:无线射频识别;仓库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91.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5-0000-02

1引言

作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纽带,仓库管理在整个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仓库管理依靠手工操作来记录和追踪进出的货物,这种模式不可避免的存在物品跟踪困难、人力成本高、资金和货物周转效率较低等诸多困难,必然导致管理费用的提高。近年来,在该领域出现了一种快速、实时、准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新一代自动识别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将RFID技术与传统供应链管理行业相结合,实现基于RFID的仓库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更加有效的仓库管理,提高货物的跟踪与信息共享的效率,

2射频识别(RFID)的工作原理

射频识别技术采用半导体芯片存储数据,通过射频信号实现存储芯片与阅读器之间非接触数据交互,具有物体识别速度快、多目标识别和非接触识别等特点。RFID利用读取器(reader)读取贴附于物体上的标签(tag)上编码,每一个标签上的编码都是唯一的,因此可以有效辨识环境中的对象。

RFID技术是通过射频信号来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目标信息数据的,其识别、读取工作是在无人值守和干预进行的。RFID的工作于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具体过程为:将Reader发射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TAG,以驱动TAG 电路并将内部的ID识别码送出。此时Reader依序接收此ID解码,然后对数据处理还原,在通过嵌入式系统识别解读此ID码,送至伺服端应用程序资料库系统做资料处理,通过软件PHP显示此信息。

3RFID系统的结构

一般情况下RFID系統是由三个部分组成:RFID标签、RFID阅读器、系统应用软件。使用时只需将标签安置在货物的表面,通过RFID阅读器在相隔一定距离上自动读取物品信息,读取货物上标签中的有关物品数据信息,将所读取数据提交给RFID应用软件系统,RFID软件系统则根据信息规则识别货物,同时进行加工处理。

通常,一个完整的RFID应用系统应该具有三个层次的体系:(1)数据采集层,此层的程序库能够有效支持符合ISO、EPC等标准的阅读器和标签;(2)事件处理层,此层可以根据标签的ID的相关范围来选择标签,对粘贴有标签的物品的进出事件做出判断和响应;(3)RFID中间层,此层是处理被传送于硬件层所读取的原始数据,在RFID中间层的设备和数据管理层,具有识别重复读了多次的RFID标签过滤机制的功能。

4RFID仓库管理系统总目标与任务要求

RFID仓库管理系统开发的目标是:分析RFID应用于仓库管理的进货、出货、盘点及商品流向追踪作业上可能遇到的问题,引入RFID技术以取代传统条形码于商品管理作业流程,设计并实现基于RFID技术的仓库管理应用系统,解决仓库物品的自动编号采集、位置安排、盘点库存、以及物品分检等业务处理。

针对仓库管理智能管理,需要设计与实现一种基于RFID的仓库管理系统,以解决仓库物品的自动编号采集、位置安排、盘点库存、以及物品分检等业务处理。在仓库管理应用平台系统中,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能够解决仓库物品的自动编号采集、位置安排、盘点库存、以及物品分检等业务处理,以及货物的先进先出,以托盘为单位的可视化电子货位管理和叉车电子货位导航等需求。

这就要求RFID仓库管理应用系统能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收集基本数据,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处理的流程,为后面的具体设计打下基础。具体的,在功能上在RFID仓库管理应用系统中,用户所能完成的业务功能包括:

(1)监测和控制读卡器,实现RFID读写器数据自动采集,可靠的阅读/写入。

(2)通过网络把读卡器读取的数据传输到合适的位置(计算机或者路由器)。

(3)提供手持式终端访问接口,接受并且转发应用的中断指令;

(4)管理员能够处理标签型和读卡器型事件;通过系统网络进行通知;

(5)系统可以提供异常告警。

仓库管理信息系统总的要求如下:

(1)用户管理。对有权使用该系统的用户的基本情况数据进行更新、查询等作,实现用户管理功能。用户分级管理,分别具有不同的权限;具有分组管理用户的功能。可以针对用户分配软件模块使用权限。

(2)物料管理。对仓库里所有物料的种类(包括名称、厂家等信息)进行更新、删除和查询等操作,实现物料管理功能。物料可以动态添加种类,支持批次管理,支持多计量单位变换。

(3)仓库管理。对仓库里物料货物实现收料、入库、移库、出库和盘点管理,要求能导出每种功能模块的单据,方便用户进行物料管理,并能提供收料、入库、移库、出库和盘点的明细,方便用户查询。

(4)库存分析。对物料库存情况和存留时间长短分析,为业务人员制定采购计划提供依据,提供其他分析报表,提高仓库管理水平。

5RFID仓库管理系统架构的实现

RFID是为整个RFID的层次结构提供服务的,其提供了一系列的相互关联的操作。此类操作的分布从例如连接读写器、控制读写器的读写操作以及收集RFID数据功能等RFID的底层操作,一直到例如为应用程序提供RFID的应用集成接口来满足RFID的需求RFID的顶层等操作实现的。

在RFID仓库管理系统的电子标签中,有两个主要的模块组成:(1)RFID功能模块;(2)基本系统模块。

RFID的功能模块主要担负起集成RFID读写器和完成所有的RFID数据集合的处理过程。基本系统模块包含对移动RFID本地的服务组件管理功能和持久化数据管理功能。

此外,本系统还有三个独立于功能模块模块:(1)硬件控制模块。(2)网络通信控制模块;(3)业务整合模块;

硬件控制模块是用来控制其他一些辅助RFID应用硬件的模块;网络通信模块主要实现与远程主机通信和消息控制的模块;而业务整合模块的作用在于远程服务器端完成移动RFID与上层业务数据上的整合。服务框架主要可分为三部分结构:服务接口部分、服务实现部分、服务。

6结语

针对仓库管理的智能化应用需求,设计与实现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仓库管理系统。该系统解决了仓库物品的自动编号采集、位置安排、盘点库存、以及物品分检等业务处理,大大提高了仓库的管理效率,可以为制造业企业和物流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立强.基于RFID的智能货架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1.

[2]张洋洋,陈进.基于RFID的离散制造车间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

[3]居静浩.分布式RFID设施管理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作者简介:任艳婓(1968—),女,河南省濮阳市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系副教授,软件工程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等。

4.仓库改善方案初稿 篇四

1、未完全按流程收发物资。收,原辅料方面经过之间进行接收,物资方面只能确定数量,无法确定物资质量,发,比如审核人人员不在,一般都为分厂领用人签字,时候再补相关手续;

2、很多物料账、卡、物数量不相符合。关键是物资与发票未同时入库,如果暂估的话,价格不统一,造成红冲等重复工作;

3、物料分类堆放,没有做到有序管理,虽然分类分区堆放,但是缺少标识说明(如入库时间、物资编码、数量等)

4、物料没有《物料管制卡》进行标识。

5、数据不准确,不能及时更新做账,不能为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撑。

6、工作方式不是十分合理,保管员需要全面了解仓库各类物资的存放和名称、编号。

一、建议整理方案:

第一步:重新规范物资管理流程,按照更合理的工作方式进行物料的收发,明确职责、合理分工、降低仓管员的劳动强度、改变管理职能。

第二步:分类、盘存、挂物料标识、流通卡,以盘存的数据为准,做好各类报表。

第三步:做好仓库物料的在库管理,做到每种物料有物资流通卡,每个货架有该货架的物料详单。电脑有货架布局及物料位置,随时可查询物料位置(实际操作缺乏难度)。

第四步:巩固成效。

二、人员分工配备及分工

仓管员的职能转变到专门对物料的收发与在库管理上,减少搬运的工作量,将现在的随意无序领料转 变到物料配送管理的方式上来,仓库将物料配发好以后,车间一次性领出,大件产品可以分批量领出。实施目的:

1、减少仓库物料的发放批次,降低仓管员工作量,可以腾出时间从事手工账目的填写和在库物料的管理。

2、可控制物料的无序、无计划领用导致的损耗。

3、减少车间班组长对物料的领用次数,节省时间从事其他的生产管理工作。

4、库房的管理工作从目前的开放式转变为封闭式管理,车间员工不能随意进出仓库。

建议在目前改善需要大量工作强度的前提下,保留现有的三名仓管员,并增加装卸辅助人员进行协助,待管理完善,规范达到一个阶段的目标后再视工作量进行人员调整。

仓库管理人员主要工作内容:

1、负责建立仓库内所有物资的台帐。

2、按照管理要求摆放整齐、做好标识,做到帐、卡、物一致。

3、做好仓库库存控制工作,按照风险库存标准,及时提醒主管领导物料库存数量状态。

4、负责做好仓库内物资保管及防护工作,按规定手续做好物料出入库的收发工作。

5、月底盘点库存,做好月报表,做好仓库现场管理工作。

6、每月及时编制好盘点库存、实际收发明细报表工作。

仓库装卸辅助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

1、小批量的物料装、卸工作。

2、仓库配料工作的搬运及辅助工作,物料配送的准备。

3、协助仓管员将入库物资进行分类摆放上架。

4、协助仓管员进行每月的仓库盘存工作的搬运。

5、其他的一些辅助性工作。

三、出入库管理流程

1、入库管理流程

1)外购物资送到工厂后,凭质量部门检验和试验记录确认合格的产品办理入库手续,非生产性物资的入库凭借采购申请单和送货单填写入库单。

2)仓库保管员应及时登记材料物资的卡片和同时登记材料物资台账。对于物料混装分辩不清、标识不清,仓库不予以办理入库手续。

3)如属于产品外观、尺寸等有可能不影响材料使用性能的,由采购人员会同生产、技术、质量负责人 进行评审,评审合格让步接收,评审不合格,则办理退货手续。

4)未经检验的物资,仓库有权拒绝入库和要求退货。

7)及时按照入库单内容汇总至手工帐本、电脑台帐,要求数据必须准确。

2、出库管理流程

1)生产物资的出库。仓库按照领料单数量提前备料,每日集中发放,不允许超领和无计划领用。

2)仓管人员对出库物资应实行先进先出的原则。

3)仓管员核实出库单的物料名称、型号规格、领用数量、生产批次号后进行发放,并及时登记好物料登记卡。

4)仓库管理人员及时按照出库单内容及时登记至手工帐本、电脑台帐,要求数据必须准确。

四、仓库管理规定

为了更好地发挥仓管员对材料的调配、管理功能规范物料区的材料管理程序,促进本公司仓库管理各项工作科学、安全、高效、有序、合理地运作,确保公司资产不流失和各生产项目所需材料的质量、数量、型号、规格符合要求,根据 ISO 质量管理体系的流程要求,拟制定本管理制度。

1、仓管员要严格遵守本条例以及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2、仓管员要积极配合各生产部门的生产活动,做好物料发放工作。

3、要合理利用物料放置空间,规划好物料放置位置,严禁乱堆乱放,通道内严禁堆放物料,要保证通道的绝对通畅。

4、要保证物管区域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货物出库后的垃圾。下班后一定要关闭电源,关好门窗。

5、仓管员要认真履行公司赋予的管理权利和职责,不可擅离职守。

6、要做好仓库的出库和入库记录,并且及时入帐,不可拖拖拉拉。

8、要及时做好月底各项统计报表,同时做好仓库物料动态分析和滞料统计表。

9、要及时组织对滞料的处理,并提出合理的处置方案。

10、要绝对遵守公司的保密制度,不可泄露账务机密和客户资料,否则要受到严重处罚。

11、帐目要坚持“准确、务实,有可依据、有账可查、帐帐相符、帐物相符”的原则。

15、仓库要对所有工具、零配件等进行登记造表,建立借用领用要登记的管理办法。

16、领料人员领好料、清点好数量后马上要离开仓库,不可在仓库逗留、闲聊说笑。

18、严禁非仓管人员未得到允许私自进入仓库并进行取料工作,一经发现,视同盗窃处理。

5.仓库管理方案 篇五

仓储管理工作中,除了管理团队的指挥和员工的配合外,制定计划是第一步。有了完善的仓库管理规划,后面的工作才能有序进行。

一.仓库管理规划 1.1具体方案:

1.1.1对仓库区域进行划分(存储区、待检区、备料区、报废区、办公区).根据5S要求对各区域进行画线标识。

1.1.2对仓库物料进行物料编号(根据物料的用途、性质等对物料进行4级分类:库别、大类、小类、具体物料(物料编号方式结合本公司情况选用数字法、字母法、混合法、暗示法等方式进行编号。如采用数字法,五金库库别为1,大类为2,小类为15,具体物料为156,此物料编号为:10215156。)

1.1.3对仓库物料实行库位管理,做到定品、定位、定量。(对仓库存储区进行A、B、C……分区;对货架进行3位数编号;对货架库位进行1位数编号.如A区第八个货架第二排的物料库位为:A0082)1.2预期达到效果:做到物料归区明确、一物一位、取用时间为零、做账不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等效果。1.3预期完成时间:1.5个月。二.仓库账目、单据的管理 2.1具体方案

2.1.1仓库各类单据的设计:结合公司实际工作流程对公司各业务类型(采购、销售、委外、受托)单据进行设计(如:《物料入库单》、《销售送货单》、《委外加工送货单》、《受托加工送货单》、《委外返回入库单》、《受托加工入库单》、《采购申请书》、《委外加工申请书》等各类单据的联次、格式的设计)。保证仓库数据传递便捷、数据录入方便、优化流程、服务各数据需求部门。

2.1.2仓库物料实行物料编号管理:为防止各单据在人工填写时不规范、错填、漏填导致账目的错误。仓库账目一律实行物料编号管理,根据第1.1.2条,对物料入库、领料等各业务均以物料编号为物料识别唯一参数管理。

2.1.3仓库各业务类型单据的归档:每天对各业务类型的单进行分类、归档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监督。防止单据的遗失,导致无法追溯查找或单据账务漏处理等。2.1.4结合公司的现有资源如果有ERP,对仓库实行ERP管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自动生成各类报表(每日收料日报表、每日物料发放日报表、盘点报表等)。如未实行ERP管理,通过对EXCEL的格式设计、函数处理仓库账目确保各类报表准确及时报送各部门。

2.1.5做好仓管员交接班管理工作:每个物料进行责任规划,每天经手人与物料责任人进行物料收、发、存的查存卡、领料单据的交接工作。仓库主管对交接班记录进行检查和批语。提高单据的完整性、查存卡登记的准确性和及时库存掌控情况。2.2预期达到效果:仓库账、卡、物一致率达到96%以上;仓库单据完整率达到99%以上。2.3预期完成时间:1个月 三.完善仓库组织架构

3.1根据组织结构设计的精简、统一、自主、高效的原则。对组织结构进行构建。

3.2仓库设:主管(1人)、副主管(1人)、材料核算员(1人)、仓管员(结合仓库实际工作量确定人数)、装卸人员(结合实际考虑是否设立)3.3预期达到的效果:仓库部门服务水品高、精简人员达到平均个人管理成本在各部门最低、仓库人员业务技能高。四.仓库相关制度的建设

4.1《仓库管理制度》的建设。对《仓库管理制度》的起草、牵头讨论修订、行政发文、制度实施监督、考核等。达到制度得到长效管理的目的。(样稿制度见附件)

4.2《物资入库料控制程序》、《仓库物料发放控制程序》、《仓库特殊物资管理规定》、《仓管员岗位职责》、《仓管员工作目标及考核标准》等文件的起草、修订、发文、实施等 4.3预期达到效果:每个制度,在1个月内对推出的制度进行实施循环检查、对违规现象进行监督、考核;3个月内达到制度能自动约束、长效管理的目的。五.仓库管理团队建设 5.1具体方案:

5.1.1每月组织部门人员对仓库管理、5S管理、物流、公司制度、会议精神、ERP管理、仓库账务处理、安全等相关主题进行2次培训。

5.1.2每天召开部门早会,强调当天工作注意事项、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安全操作。5.1.3每周与1-2个部门人员进行工作、生活上的沟通,及时了解员工心态、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使员工有归属感、自发工作的动力。

5.1.4每天定时检查部门人员工作情况,并做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让部门人员养成当日事,当日毕的好习惯。

5.2预期达到的目标:仓库人员服务意识和责任心得到提高,做到接受其他部门询问时能主动、耐心帮助和回答;仓库人员稳定性得到提高,部门人员一年内流失人数不超过2人;能为公司提拔出有能力、实干、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六.部门工作目标 6.1具体方案:

6.1.1每月以:成本、服务两块为仓库工作目标进行分解每月部门工作目标(月度部门工作目标样表见附件),并在月初组织召开部门工作目标会议。

6.1.2针对部门月计划,每周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落实月计划。

6.1.3针对月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持续改善问题点。6.2预期达到的效果:仓库部门每个月工作绩效(账卡物的准确率、安全库存的合理管理、物料持续供应生产,不产生停工待料的现象、成品出运的准确与及时性等)有一个提升,有持续改进的面貌。

七.仓库部门关键绩效指标KPI管理 7.1具体方案:

7.1.1对仓库几个重点KPI进行管理:账卡物的一致率、库存周转率、盘点报表的准确率、仓管员收发货工作量等

7.1.2账卡物的一致率:每周进行循环盘点抽查,用准确数量/检查数量*100% 计算账卡物的一致率;

7.1.3库存周转率:调取一个月内某一个物料的使用数量/((该物料月初库存数+月底库存数)/2)*100% 计算出该物料的周转次数。

7.1.4每月底对盘点进行账实核对,通过实盘数与账的核对、比较、分析。

7.1.5仓管员收发货工作量:通过调用每月各仓管员的收料单据和发料单据数量,了解其收发货情况,工作负荷量。7.2预期达到的效果: 7.2.1通过各绩效指标的管理,达到仓管员工作责任心、工作积极性、让仓管员知道有付出,领导一定能看得见且今后能得到重用。

7.2.2通过账卡物一致率、盘点报表的准确率的统计,作为4.2条《仓管员工作目标及考核标准》的依据。同时作为优秀员工的奖励依据。

7.2.3通过库存周转率的计算,可以发现物料周转的速度,对安全库存数量提出参考意见。降低库存,尽可能将周转率保持在15次以上。

6.电商独立仓库方案 篇六

今年来到这新的公司,公司刚刚起步,我接手前仓库管理方面有点乱。对于一个电子商务公司来说,仓库部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仓库拥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对公司的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作为公司的一份子,配合公司的发展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现在我对仓库管理做出如下规划。

一、货品摆放

1、货物的摆放位置要井然有条,位置清醒,让配货员配货时感觉很有次序,一切都一目了然。

2、货品摆放尽可能节约货架的空间。

3、货物的每一款每一个颜色在货架上都要贴上牌标,每一个纵列或行列都挂上指引板(上面标明该纵列或行列都有那几款货物)。让配货员能更快更准确的找到想要货物,尽最大可能去节约时间。

二、配发货

1、把每天发出去的货和退换回来的货及时登记进表格。做到每天进出货的明细清晰不乱,每个月底把表格上交。

2、合理安排打单和配发货时间。

3、配发货时要求配货员初审和复审,做到一单都不发错。(人员不够,找公司要)

4、如果配货时出现缺货情况,及时通知客服,让其与买家联系,或者自己亲自与买家电话联系。

5、仓库建立一个奖罚制度,月配发货错误率在一个范围内给予奖励,超出了这个范围扣除工资

三、库存管理

库存方面,争取做到每个月盘点一次,每时每刻都掌控着最准确的库存信息。及时更改商城后台库存,减少因为库存不准给工作带来的麻烦。

最后积极配合公司其他工作人员工作,跟他们紧密配合。给公司发展带来有效的利益。

由于我的工作经验有限,暂时只能做出如此规划。我还需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总结经验。为将来更好完善管理规划。

在我们做仓库和物流的规划的时候,要注意三点:第一,流程;第二,细节;第三,成本;第四,风险。

1)电脑屏幕显示的字体要够大,这样方便操作人员辩认;

2)扫描枪最好用架子支起来,可以解放操作人员的一只手,以提高生产效率;

7.后方仓库建设研究 篇七

关键词:后方仓库,仓储,物流,建设

后方仓库通常是为总部或军区储存战略周转物资器材的重要基地, 担负着全军通用和专用物资器材的战略储备、周转、保管、保养和发运等任务,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仓储设施、保障手段、物流模式及人才队伍素质直接影响着装备保障的效能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质量, 开展后方仓库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对加强后方仓库建设和提高核心保障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1 后方仓库现状

后方仓库建设经历了初始建设、规模化建设、正规化建设和以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的全面建设四个重要发展阶段, 形成了体系健全、法规制度完善、资源配套合理, 具有特色的后方仓库体系与模式。特别是近10 年来, 我军加大了后方仓库建设的投入力度, 后方仓库保障体系建设、业务正规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 保障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但是, 随着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后方仓库的仓储能力、信息化建设水平、人才队伍素质、物流技术与打赢现代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物资器材快速保障能力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1) 后方仓库仓储条件还不能满足物资器材储存需要

一是仓储设施设备老化。部分后方仓库是20 世纪70~80 年代建设的, 库房低、使用面积小, 设施设备老化, 屋顶渗漏现象时有发生, 直接影响了物资器材的储存质量。近10 年来, 我军投入了大量经费, 新建了库房, 但部分后方仓库库容仍然满足不了物资器材储存的需要;二是储存容量不足。部分后方仓库仍然储存着老旧物资、装备器材, 这些物资器材长期积压, 不能妥善处理, 占用了有限的库存, 不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而且还不利于新型装备物资器材的储存;三是储存模式单一。目前全军后方仓库大都是洞库、半地下库和平面库, 这些库房物资器材储存方式都是以堆码的形式进行存放, 空间利用率低, 如果采用自动化立体库的储存方式, 不仅可以增加库容, 还可以提高收发作业效率。

(2) 后方仓库信息化建设不能满足现代仓储的需要

目前全军后方仓库信息化建设正处在发展阶段, 设备多为电子产品, 更新换代快, 技术设备相对落后, 技术人才缺乏, 导致系统利用率低。一是信息化水平低。在仓储物资的出入库及日常管理中依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清点、计账作业方式, 物资的收、发、管、供主要依靠人工和部分机械化设备来实现, 效率低、易出错, 制约了物资的出入库速度, 影响了后方仓库的保障效能。目前后方仓库的业务信息系统主要用于日常办公和视频监控。仓储管理的新技术, 如温湿度监控、射频技术、条码技术还没有普及。二是信息化标准不统一。后方仓库信息化建设大都是各自为政, 缺少统一的规划, 所用的设备型号不统一, 导致后方仓库信息化建设不成体系, 系统之间兼容性差, 使用的软件大多是大众化的操作系统, 难以达到安全、保密的要求, 各系统间难以进行综合集成。三是信息化人才缺乏。后方仓库大多编制少, 业务任务重, 人才保留难,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知识储备的高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 制约了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系统的使用仅限于简单的日常办公、信息检索等初级操作, 无法应付较为复杂的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维护。

(3) 后方仓库物流模式还不能满足快速保障的需要

一是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低。后方仓库物资器材装卸设备主要依靠桁车和叉车进行, 有些后方仓库受库房条件限制, 设备无法进行作业, 还依靠人担肩扛来完成, 处于半机械化状态, 严重影响物资器材的收发作业速度。二是运输保障能力弱。后方仓库物资收发主要依靠公路和铁路运输, 部分后方仓库没有铁路专用线, 驻地远离交通主干线和火车专用站台, 进出道路条件相对较差, 给物资器材运输保障工作带来不便。三是军地协同机制不畅。由于多数后方仓库驻地偏远, 与地方物流部门沟通合作不多, 军民融合的保障模式还不成熟, 军地联合保障训练更少, 未能充分利用好民用资源, 制约了后续支援保障能力的提高。

2 后方仓库建设思路

后方仓库建设的核心工作是保障能力建设, 必须紧紧围绕军事斗争准备, 完善、优化保障手段, 不断总结、梳理、深化和推广改革成果, 构建“效能型”保障新模式, 全面提高后方仓库综合保障能力。

(1) 后方仓库建设必须走信息化的道路

后方仓库保障能力建设, 应以信息化建设为主导, 在保障理论、管理机制、储备结构、技术手段、保障方法等方面综合创新, 逐步实现物资器材全维可视、全程可控, 不断提升保障能力, 满足“精确高效”保障要求。

1坚持统筹规划和搞好顶层设计。后方仓库信息系统建设不能搞单打一, 必须从系统工程的理念出发, 搞好顶层设计, 按照“立足现有、适度超前、系统规划、整体融合”的原则, 以物资器材收发管理为中心, 以安全监控管理为重点, 以人员、装备管理为牵引, 统筹规划, 全面考虑, 突出重点, 兼顾一般, 加大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力度, 逐步建成涵盖各个领域、要素齐全、功能完备、安全保密, 能够实施网上指挥、实时监控和辅助决策的管理系统, 实施对仓库的全过程全要素动态掌控、精确指导。

2充分利用局域网整合网络资源。后方仓库应依托全军综合信息网, 加强信息基础和网络环境建设, 综合开发利用和优化整合信息资源, 建立数据资源动态管理机制, 逐步实现信息资源多共享、数据传输多渠道、信息显示多方式、决策形成多智能, 为战时指挥、综合保障及平时战备值班、教育训练、部队管理、日常办公提供信息支撑。

3推广应用器材信息保障可视化管理系统。逐步推广应用物资器材保障可视化管理系统, 综合运用信息采集、识别、传输等各项信息技术, 逐步实现“在储”器材数据的静态可视;运用导航定位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 对各类仓库运输装备、物资、器材进行信息化嵌入, 实现“在运”器材信息的动态可视。

(2) 后方仓库建设必须走自动化的道路

1提高存储能力和作业条件。后方仓库自动收发能力是后方仓库遂行应急保障任务、全面提高后方仓库保障能力的重要环节和基本要求。一是提高储供能力。对原有库房可实行立体化、自动化改造, 发挥库房的最高利用率和作业效率, 提高器材储存能力和收发自动化水平。二是改善物资器材仓储条件。后方仓库应根据装备发展和技术特点, 新增恒温恒湿库和精密仪器库房建设, 加大专用物资器材 (电器、电子、光学等精密仪器) 设施的投入力度。按照器材管理规定, 制定专用器材管理制度, 逐步形成专用器材储供能力。三是系统改造作业条件。通过引入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 加大自动搬运、装卸机械设备研制, 对仓储机械设备进行信息化改造, 提高物资器材搬运设备的自动化水平。

2提高物资器材自动收发能力。一是按照保障任务要求加大自动化立体库房建设, 要加强论证并搞好总体设计。系统作业能力要满足日常最大作业量的需要, 并有一定的扩展空间;既要考虑实际作业流程, 又要根据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业特点进行优化设计, 充分发挥各种设施、设备的最大效能, 实现全系统最优。二是要搞好配套辅助系统建设。如温湿度控制、视频监控、消防监控、出入库设备等要配套。三是要综合使用信息化手段。射频标签、条形码技术、无线数据传输等技术要尽可能地应用于自动化库房的物资器材管理过程中, 设计好相关的数据接口, 做到和仓库物资器材业务管理系统无缝连接, 实现仓库物资器材管理一体化。

3推行物资器材集装化储供模式。要改进物资储备结构, 提高科技含量, 按照不同系列、不同功能进行科学分类、配套储备。积极采用托盘式、集装箱化、组合化储备的方法, 按照单元化 (师、团基数) 进行配套储备, 利用规范化集装箱进行集中储备, 实现储备物资尤其是应急储备物资的整装整卸, 实现物资储、运、装、卸快速一体化的精确保障。

(3) 后方仓库建设必须走军民融合的道路

为更好地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新的历史使命, 迫切需要建立军民一体、平战结合、灵活高效的军地物流保障体系。

1军地物流资源整合。在平常情况下, 坚持宜军则军、宜民则民。后方仓库可以利用地方物流资源, 降低保障成本。地方物流企业可以服务部队, 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如果能够将仓储资源共享, 就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构建容量更大、范围更广的仓储网络体系;在物流设施设备方面, 后方仓库可以运用第三方物流方式实现军用物资保障, 快速开设应急物资配送中心, 提高应急物资收发能力, 有利于快速保障。在战争情况下, 以后方仓库物流资源运用为主, 地方物流企业支援军队, 保障战争胜利。

2军地物流技术开发合作。在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 后方仓库应加强与地方物流企业合作, 地方物流企业应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 为军事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服务, 探索基于物理隔离的军、地网络环境下的军地物流信息化平台, 使网络信息资源能分能合, 实现安全可靠、运用便捷的目标。

3军地应急物流保障预案。地方物流企业应加强与军方合作, 共同拟制预案, 共同进行协同演练, 以提高国家应对各种安全威胁的能力。在应急物资储备方面, 加强军地合作, 根据应急事件规模, 按照就近就便、由低到高的先后次序动用储备物资, 必要时可同时动用各级各类储备物资。在应急物资调运方面, 加强军地合作, 根据应急事件规模和性质, 合理运用各种运输力量, 军民携手, 共同完成应急物资投送任务。在应急物流中心开设方面, 加强军地合作, 应急物流中心需要在短时间内筹集大量的装卸搬运装备、物资分拣设备等, 军地双方需要联合行动、科学规划, 实现应急物资快速收发目的。

(4) 后方仓库人才队伍建设必须走复合型的道路

后方仓库应建立人才信息库, 定期对业务干部轮训, 通过送学、分配、在岗培养、交流等多种方式, 培养与仓库业务岗位需求相适应的人员。

1合理设置训练内容。后方仓库人员训练内容设置应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政治素质、军事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科目, 都应在训练内容中占相应的比例, 改变以往偏重专业科目的倾向。不同类型的仓库人员, 在专业训练内容的设置上应强调针对性。

2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现代科学技术, 为军事训练包括器材保障训练方法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计算机、多媒体、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激光、传感、仿真、网络等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 使军事训练方法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我军后方仓库人员素质训练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机遇, 以训练方法的科学性, 促进和带动装备物流科技练兵整体水平的提高。

3完善培训考核机制。培训大纲、培训内容、考核内容应适当调整, 与后方仓库现有和将有保障手段相一致。后方仓库业务培训应聘请军队或地方院校的相关专家及高科技人才, 把条码技术、射频技术、PDA技术应用, 机械化、自动化设备的使用等高端技术纳入到培训内容, 完善培训考核机制, 提高各类人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毛亮, 王见厚, 龚正兴.基于功能型物流的军事物流集成化建设研究[J].中国储运, 2011 (11) :123-125.

[2]李淑芝, 李树学.物流中的新设施-自动化立体仓库[J].大豆通报, 2008 (1) :38-39.

8.仓库整改方案 篇八

应总公司和地方相关机构以及客户的要求,经公司开会决定,本着负责、协作、学习、创新的精神,以最短时间、最佳成本、最好服务、最优质量的服务承诺,对仓库进行整改。

2、目的

仓储在企业的整个供应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保证正确的进货和库存控制及发货,将会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仓库管理的效率,对仓库进行规范管理,达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为公司各个部门的运行提供保障。

3、存在问题

1)仓库物料堆放杂乱无序,存在散箱或裸装产品,不利于产品的收发。

2)仓库通道占用,存在安全隐患。

3)仓库物料混合堆放,易造成损耗和资源的浪费,仓库使用面积利用率不高。

4)货物没有库位、标识,造成找货难。

5)仓库没有收发货以及盘点流程,造成库存数据不准确。

6)库容库貌不整洁美观。

7)收货时未经卫检科同意,且提供检疫证明原件和库存数据不够及时、准确。

4、整改目标

1)完成总公司要求分公司清理库存的任务。

2)严格做到产品进销存管理,做到账物一致。

3)库容库貌整洁美观。

4)达到食品安全法对仓储的管理要求,积极配合检疫部门的工作。

5、整改措施

1)所有产品不能直接接触地面,产品摞放底部必须有衬垫物。

2)所有散箱、破箱、裸装产品需重新整理装箱,达到存储以及发货的标准。

3)产品按照日期批次、品项进行分类,便于查找收发货物,严格做到先进先出原则。

4)每垛产品都应挂相应的产品标签,使人一目了然。标签内容应包括产品的种类、名称、批次等。

5)库存处理

a、正常商品:现正处产品销售旺季,各渠道业务经理扩大业务量,缩短产品存货周期,对于临期产品要加强安全意识,通过感观、颜色、气味等进行辨认,必要时需送达兄弟单位或外检部门进行化验;若正常商品销售有压力公司可采用降低价格或者运回总公司或调往其他分公司处理。

b、超期产品及角料:与客户联系(仅限做宠物食品类客户),以低价售卖,售卖时需与客户签订诚信书,保证产品不在其他渠道使用。c、完全报废产品:若产品产生霉变、腐烂等现象,需倒入指定垃圾箱内,作报废处理。

6)鲜品库每周盘点一次,冻品库每季度盘点一次,努力做到账物一致。

7)每次总公司货到后由仓库管理员第一时间通知卫检科检查到货产品,并及时提供原检疫证明,且每周二或周三提供我公司产品库存情况。

8)定期对库房进行整理,每天仓库管理员在完成收发货工作后,利用工作空闲时间及时对仓库的卫生和货物的堆放进行及时的整理,过道严禁堆放货物。

9)仓库清洁要求

a、每天一小扫,具体包括:地面无明显包装废弃物、无积水、无灰尘等

b、每周一大扫,具体包括:库房内外无蜘蛛网、无杂物以及对库房内称量工具和操作台的清洁。

6、整改时间

9.仓库员工绩效考核方案 篇九

员工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为员工写考核评语也是一种方法;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仓库员工绩效考核方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作为晋级、解雇和调整岗位依据,着重在能力、能力发挥和工作表现

上进行考核,公司员工绩效考核方案。

2、作为确定绩效工资的依据。

3、作为潜能开发和教育培训依据。

4、作为调整人事政策、激励措施的依据,促进上下级的沟通。

1、公司正式聘用员工均应进行考核,不同级别员工考核要求和重点不同。

2、考核的依据是公司的各项制度,员工的岗位描述及工作目标,同时考核必须公开、透明、人人平等、一视同仁。

3、制定的考核方案要有可操作性,是客观的、可靠的和公平的,不能掺入考评人个人好恶。

4、提倡考核结果用不同方式与被评者见面,使之诚心接受,并允许其申诉或解释。

1、工作任务考核。

2、综合能力考核。

3、考勤及奖惩情况。

1、成立公司考评小组,对员工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价,规划方案《公司员工绩效考核方案》。

2、自我鉴定,员工对自己进行评价并写出个人小结。

3、考核指标,员工当月工作计划、任务,考勤及《内部管理条例》中的奖惩办法。

考绩应与本人见面,将考核结果的优缺点告诉被评人,鼓励其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再创佳绩。

1、每月2日前,员工编写当月工作计划,经部门直接上级审核后报行政部;

2、工作绩效考核表每月28日由行政部发放到部门,由本人填写经部门直接上级审核后于次月2日前交至行政部;

3、工作计划编写分日常工作类5项、阶段工作类5项及其它类等,其它类属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任务;

4、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分完成、进行中、未进行三档,月末由本人根据实际选项打分,并在个人评价栏内给自己评分;

5、工作计划未进行、进行中项请在计划完成情况栏内文字

说明原因。

1、工作绩效考核表总分90分,日常工作类5项每项8分占40分,阶段工作类5项每项10分占50分,其它类每项附加分8分,意见与建议如被公司采纳,附加分10分;其中个人评分、职能部门评分、直接上级评分所占工作绩效考核得分比例分别是30%、30%、40%。

2、综合绩效考核由考评小组季度进行一次,员工每季度填写一份《员工考核表》和一份《员工互评表》,具体时间由行政部另行通知;《员工考核表》由被考核员工和考评小组填写,《员工互评表》由员工以无记名方式填写后投入公司投票箱;其中自我考评、员工互评、考评小组考评所占综合绩效考核得分比例分别是30%、30%、40%。

3、工作绩效考核季度得分为3个月的平均分,占季度绩效考核得分的60%;综合绩效考核得分占季度绩效考核得分的40%,季度最终绩效考核得分即为两者之和。

10.仓库建设规划方案 篇十

信息作为现代企业的资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众多企业立足于多年积累的数据和自身核心业务,大量的日常业务数据需要管理。为此,文章主要论述了企业建立数据仓库的必要性,并从需求分析、数据路线、技术路线、应用路线等方面介绍了企业数据仓库的建设,为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1 企业建立数据仓库的必要性

1.1 企业应用数据仓库的目标

企业应用数据仓库的目标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将数据仓库作为企业的核心业务进行发展。出于这种目标的企业有两类:数据仓库工具厂商和服务性的信息咨询机构;2)利用数据仓库来优化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控制;3)利用数据仓库为企业开拓新的商业机会,主要包括帮助市场、销售部门对客户情况和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帮助企业决策制定者提供辅助决策信息。具体来说,包括信息服务的智能化、知识化、个性化和敏捷化。

1.2 企业建立数据仓库的必要性

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否有必要建立数据仓库以及建立哪种数据仓库应该基于企业内部结构的复杂度和企业产品的市场规模以及客户规模来进行综合判断。一般来说,市场规模与客户规模大、内部结构复杂度高的企业有必要建立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以及为企业增加商业机会的数据仓库;市场规模与客户规模小、内部结构复杂度高的企业有必要建立有户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数据仓库;市场规模与客户规模大、内部结构复杂度低的企业有必要建立为企业增加商业机会的数据仓库。市场规模与客户规模小、内部结构复杂度低的企业就没有必要建立数据仓库。

2 企业数据仓库的建立

数据仓库系统的建立是一个由数据驱动、以技术支撑并满足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完善的开发过程。数据仓库包括数据、技术、应用三方面的要求,只有把良好的数据模型、合理的技术和准确的应用设计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有效的方法,才能建立一个成功的数据仓库系统。因此,数据仓库系统的建立应从数据、技术、应用三方面展开,然后进行数据仓库的部署,最后将数据仓库投入运行。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2.1 数据进入数据仓库的过程与建立数据仓库的步骤

2.1.1 数据进入数据仓库的基本过程

操作数据向数据仓库的移动包括:抽象、转换、清洗、加载和集成。抽象是指从操作型数据库中选择并提取所需要的字段;转换是指为来自数据源的所有数据指定常用的格式和名称;清洗是指尽量更正错误的数据;加载是指把净化过的数据载入数据仓库中;集成是指预运算任何期待的数据仓库数据的汇总以供日后使用。

2.1.2 建立数据仓库的步骤

收集并分析业务需求;建立数据模型和数据仓库的物理设计;定义数据源;选择数据仓库技术和平台;从操作型数据库中提、转换和净化数据并将其加载至数据仓库;选择访问和报表工具;选择数据库连接软件;选择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示软件;更新数据仓库。

2.2 需求分析

2.2.1 设计需求分析

由于数据仓库的需求非常模糊,因此,数据仓库的设计将需求分析过程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之中。数据仓库开发过程中每一阶段的每一项任务都是由需求决定的。在设计阶段所作的每一个决策不管是数据设计、体系结构设计、基本结构配置,或者是信息传递方法的安排,都受到需求的影响。因此,需求分析将决定开发过程的每一个阶段。

2.2.2 用户需求分析

1)企业的管理者希望能对该公司的销售部和运作部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让管理者知道在一段时间内所有客户的销售情况,分析出销售量最大的前几位客户,这些客户的销售旺季与销售淡季的差额是多少,能使企业针对不同需求量提早做好该方面的准备,从而达到工作效率最高、客户满意度最好的目的;2)企业管理者希望对每个客户的销售数量、成本、利润进行分析,确定哪些是贡献量较大的客户,以便对这些客户提供适当的优惠;3)企业管理者希望对每笔运作费用进行分析,建立销售数量、成本、利润之间的数学模型,为管理者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提供数学依据。

2.3 数据路线

数据路线涉及模型设计和数据装载接口设计,用以满足对数据的有效组织和管理。模型设计包括:1)概念模型的设计,概念模型的设计主要是对原有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集成和重组而形成数据集合。首先需要了解企业需要什么类型的数据,已经具备那些数据,然后在考虑应当如何建立数据仓库系统的概念模型。通过概念模型设计,可以确定主要的主题并划分各个主题的边界。概念模型的设计是在较高的抽象层次上的设计,因此建立概念模型时无需考虑具体技术的限制;2)逻辑模型的设计,通过逻辑模型的设计,可以对当前要装载的主题的逻辑实现进行定义,并将相关的内容记录在数据仓库的元数据中;3)物理模型的设计,通过物理模型设计,可以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存放位置、索引策略及存储分配。

数据封装接口设计,编制数据装载程序,此程序包括数据装载功能和数据综合功能。数据装载功能负责数据的抽取、转换、清洗、集成,数据综合功能负责将集成的细节数据转化为不同综合层次的数据。

2.4 技术路线

数据仓库系统是由完成不同功能的各种不同的部件组成的,各自提供相应的服务。在数据仓库基础构造的支持下,完成所有的功能和服务。数据仓库的基础构造包括所有使体系结构得以实施的基本元素,如服务器硬件、早做系统、网络软件、数据库软件、局域网和广域网、供应商所提供的工具、人员、工作步骤和培训等。技术路线将确定数据仓库的基础构造,这种基础构造包括两类:操作型基础构造和物理基础构造。

2.4.1 操作型基础构造

操作型基础构造包括人员、流程、培训和管理软件。这些人员和流程不是开发数据仓库所需要的,而是这些数据仓库运行所需要的,他们支持数据仓库的管理并保持其工作效率。

2.4.2 物理基础构造

从系统构成的硬件的角度考虑,物理基础构造主要包括计算机平台和一系列工具。计算机平台是数据仓库所必需的,平台的组成部分包括基本的硬件和操作系统、网络及其软件等。各种工具完成各部分的不同功能和服务的体系结构。而数据仓库系统必须在计算机平台环境中运行。

2.5 应用路线

数据仓库的应用设计主要包括OLAP模型设计、数据挖掘模型设计和信息传递设计等。建立数据仓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行分析决策,是为了应用服务的。用户可以使用数据仓库进行联机分析处理,快速、灵活地进行大量的复杂查询处理,并从多个角度直观地观察查询结果,从而准确掌握企业的运营状况,了解市场需求,制定正确方案,增加收益;用户还可以使用数据仓库进行数据挖掘,从数据中发现隐含的有用的信息或知识。为了使数据仓库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需要设计合理的OLAP模型和数据挖掘模型。

2.5.1 OLAP模型设计

通常我们需要对阶段任务中涉及的维度进行总体分析,然后针对每一个需求确定OLAP展现主题的维度和度量事实,最终为每个主题建立一个OLAP模型。在OLAP模型维度中包括主题维度和非主体维度。主题维度需要通过数据挖掘才能获得结果的维度。不需要进行数据挖掘就能获得结果的维度称为非主题维度。其设计过程如图2所示。

总体维度分析涉及所有维度的总体分析,通常需要完成:1)总体维度的设计,需要确立与任务相关的所有维;定义维度的层次及名称;确定层次信息的位置和目标维;2)主题维度设计,对于每一个需要进行OLAP展现的主题,从总体中选择需要的维度;3)确定事实表度量变量和数据粒度,例如,选择变量Product N来度量产品数量,选择变量time来度量产品生产日程。数据粒度将会影响事实表的大小。4)定义OLAP模型,如果采用MOLAP(多维联机分析处理),OLAP模型可以使用标准星型结构,然后连接维度和事实表以生成一个多维数据表,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维数据库。如果采用ROLAP(关系联机分析处理),可以使用雪花结构,然后根据用户经常使用的查询和观察角度进行预连接并保留其所产生的中间表。

2.5.2 数据挖掘模型设计

建立数据挖掘的核心是拥有一个良好的数据挖掘模型。根据应用范围、用户最终目标和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合适的模型,并将其参数校正到最优值。对同一个数据挖掘问题通常有多种可用的技术。可以利用不同的算法和方法建立多个模型,然后在这些模型中选择最符合实际需求的模型,最后利用此模型进行数据挖掘。不同的模型对数据的要求不一样,因此在数据挖掘前需要根据不同的算法要求转换数据的格式;同时为了简化模型结构,需要进行变量选择,去除同目标变量强相关的变量和毫无关系的变量。为了优化模型参数和验证模型,需要将数据划分成训练集、验证集,使用训练集优化模型中的参数,并使用验证集对模型进行评价,数据挖掘模型设计如图3所示。

2.5.3 信息传递

建立数据仓库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战略性的决策信息。只有将这些信息很好地传递给用户,才能极大地发挥数据仓库的作用。数据仓库的成功实施取决于信息传递工具的优劣。信息传递工具应当是简单易用的,这样用户才会更加积极地使用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与用户的信息传递方式是交互式的,用户从数据仓库获取数据并将其转换成有用信息,以实现这些数据的全部价值。一般情况下,用户和数据仓库之间有六个阶段的交互过程:依据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来定义需求;从数据仓库中选择合适的数据子集;用计算机来操作丰富的子集;将行业含义和所选择的数据结合起来;将结果构建成适合用户的格式;用各种方式来表示结构化结果。用户信息接口如图4所示。

2.6 数据仓库的部署

完成上述各项工作之后,进入数据仓库的部署阶段,主要包括用户认可、初始装载、桌面准备和初始培训等内容。

1)用户认可,主要工作是测试所有用户的界面和系统的性能。只有当系统的性能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时,应开始初始装载。

2)初始装载,运行数据接口的驱动程序,将数据载入数据仓库。数据仓库管理员需要对数据的质量、可靠性、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必要时,应该进行数据质量评估、加密数据和建立索引等处理。

3)桌面准备,桌面准备的主要工作是安装好所需要的所有桌面用户工具,测试每位客户的计算机。为用户准备好计算机使用平台才能够让数据仓库真正发挥作用。

4)初始培训,初始培训的目的是让用户了解如何使用数据仓库。培训工作包括学习数据仓库的相关概念、内容和数据访问工具,建立对初始用户的基本支持,让用户意识到数据仓库真正为他们服务。

2.7 运行维护

数据仓库建好后就要投入使用、并且要进行维护。任何信息工程项目的实施几乎都离不开运行维护,即使在数据仓库还没有完成投入运行之前,同样需要经历运行维护工作。第一,用户使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决策,即在数据仓库中建立DSS应用,与此同时开发人员也积极收集用户反馈的意见。第二,开发人员根据用户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系统,配合系统的正常运行。这些日常活动通常涉及过时的数据转换成历史数据,清除不再使用的数据,并调整粒度级别以改进系统。

3 结束语

采用数据仓库的数据模型设计,可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共享度和集成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更快的响应市场需求,做出迅速、准确的决策,提高竞争能力。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快速、最少的投入赢得市场机遇,开发用户乐于接受的新产品,并以最快的方式销售产品,是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文章主要论述了企业建立数据仓库的必要性和企业数据仓库的建设过程。

关键词:企业,数据仓库,建设

参考文献

[1]Sperley.企业数据仓库规划建立与实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2]叶嘉.企业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和建设[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21(4):306-308.

[3]蓝箭,金红梅.基于OLAP的企业数据仓库分析模型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仪表,2006,27(5):8-12.

[4]马秋菊,孙庆群.基于企业模型和数据仓库技术的机械制造业信息集成方法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0,32(7):17-18,28.

[5]李志军,马刚.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原理及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人生一课下一篇:重庆医科大学文明上网宣传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