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

2024-07-23

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共9篇)

1.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 篇一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运动者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有针对性地选择体育锻炼,是有效纠正个人心理缺陷、培养健全人格的心理训练方法,

1、缺陷类型:胆怯

此类人天性胆小,学习起来怕承担失败的风险,动辄害羞脸红,性格腼腆。

运动处方:建议参加游泳、溜冰、拳击、滑雪、单双杠、跳马、平衡木等运动项目。

理由:这些活动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跌痛等种种心理畏惧,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方能越过障碍。经过一段时期的锻炼,相信你的勇气会逐渐增加。

2、缺陷类型:紧张

此类人一遇重要场合或考试就惊慌失措,严重时大脑一片空白,从而导致正常水平无法发挥。

运动处方:这些人要克服性格缺陷,应多参加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特别是足球、篮球、排球等比赛活动。

理由:赛场上风云变幻,紧张而激烈,只有拥有沉着冷静的心态,才能从容应对。若能时常经受这种激烈对抗的考验,人在遇事时就不至于过分紧张,学习就会更加从容。

3、缺陷类型:孤僻

这种人天生不大合群,不善于与人交往,容易被社会孤立起来,一不小心就使学习和生活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运动处方:建议少从事单人的运动项目,多选择足球、篮球、排球或是接力跑、拔河等团队性体育项目。

理由:坚持参加这些集体项目的锻炼,能增强自身活力和与人合作精神,使运动者更加热爱集体,逐步适应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从而逐渐改变孤僻性格。

4、缺陷类型:犹疑

犹疑者不论大事小情都时常犹豫不决,办事缺乏果断,瞻前顾后,结果往往会错失良机,甚至做出错误抉择。

运动处方:建议选择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跳高、摩托、跳远、击剑、跨栏、角力等项目。

理由:以上项目要求运动者头脑冷静、思维敏捷、判断准确、当机立断,任何多疑、犹豫、动摇都可能导致失败,因而久练能帮助人培养果决的性格品质。

5、缺陷类型:急躁

此类人缺乏耐性、急于求成,往往因一时冲动犯下错误。

运动处方:要克服急躁情绪,可选择下象棋、打太极拳、慢跑、长距离散步、游泳及骑自行车、射击等运动项目。

理由:上述运动强度不高,强调持久性和耐力,坚持从事这样的活动,能帮助人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从而达到稳定情绪、克服焦躁的目的。

2.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 篇二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他们做出成绩、实现价值的基本保障,他们强大而健康的心理素质需要精心细致的栽培,也是当今大学教学和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可是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从2009年《中国青年报》一则报道看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课题组的多年调查分析,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令人担忧,似乎与物质文明成反比,与社会道德滑坡成正比。笔者认为,必须引入强大的道德载体与喜闻乐见的方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潜移默化的引导、纠正与疏导其心理问题,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在五花八门的教育方式中,武术在大学中业已得到了普遍的开展,被认为具备对于培育提升心灵和精神境界有巨大的影响的心理教育价值功能,而大学武术到底是如何积极的作用于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正是本文论述武术教育价值的视角。

二、心理健康与人格健全

宽泛的说,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与自我认同的心理状态。通俗的说就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相互促进与协调的平衡关系,是个人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与他人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也是个人适应社会的完整协调的心理机制。

人格,通俗的讲,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这四者是人格健全者的必备要件。人格是需求、喜好、动机、追求、信仰、观念、能力、气质等多种成分的集合体。健康、健全的人格以追求真理、创新、尊重事实、个性鲜明而和谐、胸襟广阔、落落大方、坚韧不拔等优秀的意志品质为代表,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自尊、自爱与自信,对于价值观、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个人进步中起着基石的作用。

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论述

经历了初中、高中的填鸭式和圈养式的教育模式,初到大学的青年们,时间、精力及自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在社会经历与心理调适方面存在明显的脱节。尤其是网络化、物流话、科技化为大学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化”,使大学生们(17到25岁)的思想处于一种“激荡”的状态,再加上社会快速的变化、竞争的激烈化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与物质化,所以主观认知的不足、片面性和模糊性极易导致带来心理健康问题和极端人格的形成。

不安定、简单幼稚的心态,不稳定不健全的社会发展,社会中千奇百怪的诱惑和积极活跃的好奇心等都是造成其人格不健全,心理出现偏差的诱因。如下各种诱因均有可能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且极易出现情绪混乱(如如厌学、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自杀倾向等),降低其社会适应与认同能力,增大患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如独生子女过大的精神压力,父母的争吵、诉诸武力、冷战与离婚,家庭条件优越性的攀比,感情的挫折与失落,人际关系的僵化与恶化,自我贬低与价值认识的偏颇,现实与理想的距离等等。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养成最重要的是后天因素的作用,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后天生存环境中,必然带来不一样的人格特质。因此,后天栽培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四、大学武术的教育功能及其影响

利用中华武术强大的营养内涵与教育功能,促使正处于个性形成与成熟的重要阶段的大学生们良性认知的强化与不良认知的矫正,实现对大学生们的思想、认识及价值的引导将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与现实价值。

内外兼修:武术的修炼,内在提高精、气、神,外在提高动作的规范性,这种有效的训练,正好符合塑造健康人格的标准和手段。如坐如钟,坐姿要像松树一样挺拔傲健;行如风,走路要干净利落、不扭扭捏捏;重如铁,做事认真、投入、稳重、雷厉风行、不拖泥带水;轻如叶,凡事轻柔、高低有度。长时间的练习必然能改变学生的扣胸、驼背、耸肩、突臀等不美观的动作、目光呆滞、眼斜脖子歪等毛病。日常良好行为的提高,必然会促进内在心理健康的改善。另外,习武者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才能“苦尽甘来”,必然培养顽强的意志力是一种最好的磨练;习练时讲究意念集中,身体充分协调,促使心、神、意、形四者兼备而统一,对情绪易波动、躁动者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控制、修身养性的锻炼;习武过程中注重的是顺乎自然,天人相通,更高层次上促使学生了解与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相通,这正是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的三个层面,也是解决该类的问题的思路与方向。

厚德载物:武术文化中所蕴含的礼义仁智信和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忠于国家、自强不息、见义勇为精神和气节,即是武术的大德。借助传统武术提升个人信心、民族自豪感、爱国心与民族凝集力,并将“仁”为教育中心、“礼”为精神支柱、道德完善为中介,最后形成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利用武术强大的道德内核与精神品质、意志,通过教育与修炼来达到自我情感与情绪的控制、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是培养心理健康的最好方式。

切磋之道:是否适应社会,也是一个人身心健全的明显特质。为了在社会中更稳定、安全与踏实的生存,人必须实施心理上、生理上和行为上的种种适应性的调解,具备相应的执行能力,从而避免与社会格格不入。首先要学会与人交往与沟通,“以武会友”即为不善言谈、与人交往的人提供了一种渠道与沟通交流的平台;其次,习武者与切磋的双方,要学会从对方及失败中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完善自己;最后,明白人与人、社会及自然运行的竞争、平衡与相互促进之道。个体在不断的学习、合作与竞争中,自我调整以不断适应社会化的过程。

五、总结

3.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 篇三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319-01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成长;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导致错误的思想和行为,给自己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从小学开始,学校设置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加强心理品质训练;增强调控自我能力,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一名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首先得是一位出色的教师。只有密切接触和深入了解学生,才有可能当好心理辅导员。心理健康老师不但要有愉快的心情、高尚的意志品质、聪明的头脑和敏捷的行为反应、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还得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爱心:热爱学生,喜欢学生;

热情:以真挚的情感温暖、感染学生;

耐心:能心平气和的倾听,学会对狂躁者说悄悄话;

宽容:理解和接纳各种心理状态和行为;

乐观:对人生和人性持积极态度,相信一切会变好;

幽默:能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一面,化解紧张和尴尬;

负责:有责任感,尊重和保护学生利益(包括个人隐私);

敏锐:认知敏感性强,要及时捕捉、分析、处理。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主要有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其中以后天的影响较大。

家庭因素方面,育儿方式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较大。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合理。过高的期望会让孩子时常感到压抑;而过低的期望,则让孩子不自信、无动力。父母关系也会影响到孩子,父母经常吵架,孩子就会自卑、胆怯、无安全感、甚至有暴力倾向;家庭和睦,父母有爱心,尊老爱幼,孩子也会效仿。所以,父母的示范作用是家庭教育的关键。

学校教育因素。沉重的学习负担也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健康发展,孩子们被动的接受课业安排,缺少发自内心去探索发现的氛围,导致学生缺少了童年的乐趣。

个体心理因素因人而异。虽说生理遗传和亲源关系无法改变,但师源性和学源性却受国家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学态度和教学过程等影响较大。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针对以上心理发展的不利因素教育者应主动迎接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面向所有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关注个别学生加强心理咨询;重视严重异常学生加强心理治疗。教育途径主要采取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讲座、建立心理咨询室等。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积极互动,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上,应突出“动”字,即活动性和互动性,杜绝单纯的说理教育。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正确认知自己的年龄特征及心理活动规律,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与自我保护的技巧。

1、游戏 用活动的形式去感觉、感知、感悟。如撕纸游戏,在条件不充足的情况下,每人撕出形态各异的纸张,说明要正确表达和倾听。在传话游戏中,使学生明白谣言会引起人的愤怒、仇恨、有时甚至会杀人。在打工父母的情景剧表演中,让留守儿童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爱。每一阶段可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游戏和活动来辅导教育孩子。

2、开辟心理释放通道 如悄悄话信箱、心理热线电话、心理咨询室、情绪发泄室、办校园心理刊物、心理板报专栏、开通校园网等。鼓励学生寻找正确途径解决自己的心理疑惑。

3、开展心理健康训练活动 如“心理检测”“心理游戏”“心理剧”。还可以组建心理成长小组,如留守儿童小组、单亲家庭小组、学习互帮小组、自控能力训练小组等,让学生找到倾诉的对象和氛围。

4、人际关系教育 人际交往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在教学《友谊地久天长》时,我设计了“优点轰炸”的情节:选出一名调皮的学生站在中央,其他人围成一圈,逐一真诚的与中间同学对视,并诚挚的说出他的优点。结果,这位同学被感动的热泪滚滚,自己还有那么多优点,他恭恭敬敬的向大家敬礼。从此,调皮的他成了严以律己、热心助人的好学生。在《感恩父母》教育时,我让孩子们带来一张妈妈十年前的照片,观察妈妈有什么变化、回忆你生病时父母是怎么做的、摸摸自己的手,回想父母的手,说说有什么不同,想想今晚回家,对爸妈说什么,体会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学会感恩。在《师生关系的发展》教学中,我为每一名同学写了热情洋溢的书信,表达对他们的肯定、关爱和鼓励,结果,我收获了一堆真诚、善良和友谊。

4.《地藏经》与人格健全 篇四

《地藏经》提出了指导我们生活的具体修法,佛法绝不是空洞虚无的玄学。是指导众生怎样做人处事,如何待人接物,指引我们走一条修福修慧、自利利他、幸福圆满的人生道路。

读《地藏经》时,应该要读出一种欢喜。地藏菩萨说,要是有人在三宝门中,种下一毛一尘的善根,地藏菩萨都会来救你。你看,欢喜不?应该欢喜。学佛人应该内心常生欢喜心。

真的学佛人,对人生,对生命,是充满着热情,以及感动。而不是死气沉沉的。以前有个修道人,在山上闭关,那有个老婆子就供养他。三个月后,老婆子就派她年轻漂亮的女儿去,然后跟她说,你去抱一抱那个修道人,看他怎么回话。她女儿就去了,修道人说“三冬无暖气,枯木倚寒林。”那个老婆子一听,就说,供养了尽然是个俗汉,把他茅棚给烧了。就是说修道人他没有开悟,是个俗人。不值得供养。

唐朝时,在历史记载,许多老婆子,很厉害,都是开悟的人。那这个修行人要怎么答才正确。他讲,自己已经心如死灰,对外在一切没有感觉。那老婆子觉得他境界错了,修行人怎么能如死灰呢。那要是太执着,还起男女之情,那也一样错了,这样子还是俗汉,俗情未了。这里面就需要功夫了。

修道人不能太枯燥,有的人一修,就很枯燥,觉得生活没有味道,班也不上,活也不干,到处跑道场,这里念念佛,那里闭闭关,都在消磨自己福报。那太热情了,只会去追求五欲六尘,那也是不对,就会越跑越远,也是不对的。所以修行,不好修。

真的修行人,要对生活充满着感情。有的人不修而已,一修就搞得自己鸡飞狗跳。心也无法安定。那有两种可能,一种急着成就,心太高了,想成佛作祖。第二个,人格是不够健全的。人格不健全的人,要修行,就容易着魔。

有的人通过参禅,或者通过持咒,或者通过念佛,想要得到殊胜的境界。如果人格很健全,那没问题。如果人格有缺欠,其中有个表现,就是特别排斥。

真的修道,不能特别排斥,越看不惯某些东西,你就越痛苦。修行不是逃避,不是躲避,也不是你去排斥某些东西。这样子修行,你一定会走弯路。有的人很排斥感情,说亲人都是冤亲债主,排斥钱,说钱是毒蛇。排斥社会,感觉太丑陋。总是,凡是有排斥,都不是修行人正确的心态。

要修行前,我们先把人格给健全起来,生命是可以赞美的,可以讴歌的,不是死气沉沉的。人生是美好的,人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是佛,社会是积极向上的,恶人都他的优点。先要有这个思想,这样子我们的人格才能健全。

凡夫总是喜欢追求美好,善的,而排斥丑陋的,可耻的。那佛刚好相反,佛说,对于善的众生,我起慈爱心,对于恶的众生,我能起悲悯心。所以佛没有排斥的对象,佛的人格是健全的.。

但要达到人格健全,是何等不容易。这就需要《地藏经》了。要学习地藏的精神,地藏菩萨也有看到众生的恶,但他能专门从恶中,找到他的善根,一毛一尘的善根。地藏菩萨说,我都会去救你。所以地藏菩萨内心,他救人,但他是法喜充满的。这才是菩萨的精神。

首先我们要接受法界的一切,然后去赞叹他。你看大地,不排斥任何东西,乃至人的尸体,粪便,垃圾,他通通不排斥。这就是地藏的精神。人不能想着,一切都是美好的,干净的。你想要最干净,那就是沙漠,没有粪便,没有污水,但沙漠确实寸草不生的。大地不排斥万物,所以大地能成长万物。

佛教能发展,就因为有地藏的承载万物的精神。尤其是丛林,丛林寺院,修行高的人也有,没有修行混饭吃的也有。那为什么寺院都能包容。这就是地藏菩萨讲的,众生有善根,他不舍弃众生,哪怕他犯错了,只要懂得忏悔,寺院都会留他。你说祖师不懂得对错吗?不是的,他懂得,但他懂得更高层次的,那就是超越对错的东西。那就是佛的善根。真的祖师,会懂得保护每个人的善根。

对立观念的人,善恶观念,对错观念,美丑观念,太强的人,可以做护法神,但无法成佛,成就佛的大方广的境界。

拓展阅读:《地藏经》的主要内容

1、先简单介绍一下《地藏菩萨本愿经》经题的大概意思。

“地藏”这两个字:

1)地,就是大地。大地能够生长一切,能够运载万物;

2)藏,就是宝藏。也含有储藏的意思,大地能够储藏一切宝藏。

佛法是心地法门,心如大地。

心地是一切智慧福德的宝藏,智慧福德都从这里生长。

正如慧能大师开悟时说的一句话:“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智慧福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都是原来有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都由心生,都是自性的显现,这就是佛法的精髓。

佛陀证悟了真理,他毫不保留的教化我们,希望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让我们都能够悟入佛的知见,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教导我们开发自己心地的宝藏,才能脱离尘世的苦恼、得大自在。如来不开示,迷惑颠倒的我们是永远都不会知道的。

正如经典上说的,“譬如暗室宝,无灯不可见”。

5.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 篇五

一、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1.初步形成思考加怀疑的个性,力图用新观念去化解旧思想带给他们的冲击。由于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教育观念方面则有着强烈的矛盾冲突,其双方分别为现代教育思潮与传统的教育观念。而大学生正处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阶段,新观念与旧思想矛盾冲突必然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就使得大学生们需要重新对其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定位。大学生在学习和对外界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借助其丰富的书本和课堂知识,逐步建立自身的价值标准,并以据此对外界事物予以评定和判断,从而处理与其相联系的各种关系。

2.普遍比较以自我为中心。被喻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自尊、自立和自强的精神,而提供给其相对较宽松和舒适的校园环境也使其束缚大大减少,这就使得一旦出现问题,要依靠其自身的标准去判断和完成,这也培养了大学生的相对独立意识。因此,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方面,特别是在处理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都会形成其独有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正是这些独有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成为了大学生处理各种矛盾的最重要的依据,强化了其作为社会个体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的独立性。

3.过于张扬的个性和强烈的表现欲。当代年轻人由于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普遍比较自我,再加上大学这个激情活跃而又开放澎湃的环境,更易助长大学生们张扬的个性。大学是个精彩的舞台,它时刻充满诱惑,只等大学生们随意挥洒,这也催使着强烈表演欲望的形成,这种欲望也影响着每一个人。现代社会中物欲横流,让大学生们越来越深切体会到自我推销的重要性,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展示其才华的`机会,以期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社会中脱颖而出,突出其个性,实现自我的人身价值。

二、大学体育教育在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中的特殊作用

1.体育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一个健全的人格往往需要具备一个基础和前提,那就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现代大学生们其心理压力不仅来自学业方面,更重要的是来自越来越残酷的就业现状,让其不堪重负。而正是这些巨大的心理压力让许多大学生思前虑后,反而无法将本身所具备的能力水平充分发挥,这会影响大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从而阻碍其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体育教育则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好办法,能在消除紧张情绪、缓解心理压力等方面发挥较大的积极作用。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往往都是在宿舍-教学楼-图书馆三点一线中完成,单一的生活状态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压抑了学生的性情,也加重了大学生们的心理负担。若能在体育教育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大学生们能摆脱教室里紧张压抑的气氛,用轻松灵活的体育活动来取代压抑繁重的课堂学习,以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来改善大学生们的心理感受。

2.体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一项核心内容,就是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现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率更高,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大学生们往往比较自我,个性比较强。一些在校学习成绩优秀、业务水平较高的大学毕业生往往由于个性较强,不愿意与他人合作,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制约了个人的发展。因此如何使大学生从学校起就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已成为很多学校急于探讨的问题,而体育教育在这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运动项目中的大部分均为团队项目,为了赢得比赛,学生们必须结合成一个个小集体,并且齐心协力,并肩作战,这自然而然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最终演变成为一种团队精神。另外,从各项比赛中提升的还有个体之间协调合作的能力,在体育比赛中,各成员之间必须有良好的沟通,这样才能把握比赛节奏,争取最后的胜利,因此体育比赛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高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交流能力,这也是在以后社会环境中相当关键的一项能力。

3.体育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大学生健全的人格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正确的审美观,体育运动本身的特质决定了其具有一种释放青春的活力,大学生们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必然会被这种奔放的活力所感染,从而激起他们对这种活力的热爱与向往,进而培养他们追寻美的意识。其次,体育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们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在目前体育竞技环境日益成熟的情形下,各类体育赛事已走入人民群众的娱乐生活,通过观赏各类赛事可令人体会美的感受,如果由于体育知识的缺乏而影响了人们观赏比赛,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因此体育教育的存在可以填补人们观念中对体育知识的空白。通过对运动历史、运动规则等多方面的了解,不仅可以拓广大学生的知识面,更使得他们能看懂比赛、爱看比赛,并能从欣赏运动之美的角度去获得更多美的体验,进而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三、大学体育教育在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中应注重的方面

1.大学体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集体主义荣誉感。体育运动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其作用不仅仅在于增强自身的体质,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积极乐观的健康生活态度及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既常用又独特的社会交往活动,是整体社会在赛场上的缩影,发展体育运动,不仅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而且是为了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我们要让大学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去认识体育的本质,从而达到认识人生、认识社会的目的。在体育活动中让大学生学会竞争,增强拼搏进取的意识,在体育相互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6.健全的人格 篇六

中学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黄金期,对其一生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在新课改形势下,落实新课标过程中,中学教育中学业和优秀人格的培养孰轻孰重,孰为教育之本的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如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已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教材中优秀文章为例,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格。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进取心、独立性、坚韧性、责任心、求异性等创新品格。一句话,即培养学生日后成为创造型人才所必备的博大的人文精神。中学语文课本中能培养学生上述品格的篇目很多,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渗透这些品格的教育,如《石钟山记》中苏东坡黑夜驾舟寻访石钟山,大胆否定前人假说,探访自己认为的石钟山命名原因,得出自己的结论,其实质就是科学的探究精神;《装在套子里的人》文章所反映出的守旧必死,创新求活的观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各种高尚人格力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他们日后实现人生价值备下深厚的人格底蕴。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是以语文为载体的学生的高尚人格导师。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等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主张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任何正常的学生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讲求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讽刺挖苦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要给每一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与教材与教师与权威的不同见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但有时也难免有疏漏甚至是错误的地方,小到字词的形、音、义,大到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的创新教育,并不是要求教师和学生每天都有独到的所想所做,而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强化阅读教学,完善学生健康人格

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过程的实施到目标的实现,都有丰富的情感因素渗透其间。将学生引入独特的语文境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现代的语文教学已经以其独特的情感特色,向我们的教学主体发出了情感智慧的呼唤。《背影》等反映的是父子之情;《我的老师》、《藤野先生》等则反映了师生之情。艺术就是情感,可以说语文教材中的作品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情感素材,为语文情感教育提供了优化的时空。

四、增强教师人格魅力,感召学生健康人格。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教师本身具备健全的人格非常关键。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得率先垂范,让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体现人格的感染力量。很难想象一个行为邋遢、心理狭隘、自私的教师能教育出健康人格的学生。在学生眼里,一个具有诚实可信,言行一致,处事公正理智,爱学生,作风严谨,心胸开阔,人际关系和谐,人生观和是非观等等优良品格的语文教师,必定是一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他在课堂上的表述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榜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7.克服心理障碍 塑造健全人格 篇七

一、发扬闪光点———克服自卑心理

有的学生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往往会消极地对待学习, 形成自卑的心理状态, 自己甘愿落后。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是教师要善于发扬其亮点, 不要过多地批评和指责学生, 要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鼓励学生树立现实目标, 使学生领略到成功的喜悦。例如, 我班王帅同学, 自律守纪差, 学习成绩差, 经常受到冷遇, 因此产生了自卑的心理。一次在写生课上, 我发现他描绘的景物有声有色, 而且所讲的内容也很丰富、实用。于是我鼓励他积极发言, 结果他的精彩发言赢得了全班的掌声。

二、弥合融洽点———克服戒备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 那就是个人的自尊心。”美术班的学生大都文化课基础差, 家长、老师对他们责难多、表扬少, 长此以往就使学生形成了戒备的心理。学生对周围的人总抱着不信任和猜疑的态度, 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戒备心理。克服戒备心理的前提是师生相互尊重, 平等相待。班主任要时常改善自己的形象, 乐于与学生交朋友, 理解学生, 尊重学生, 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 避免造成人为的心理压抑。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只有感觉到轻松、自在, 才有可能愿意把自己的内心向老师敞开。教师要做到三多, 即多尊重,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激励,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多期待, 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三个不批评:无意识的犯错不批评, 给学生自省机会;早上犯错不批评, 给学生一天的好心情;家长面前不批评, 给学生留足面子。因为鼓励与欣赏的功效总是大于批评, 所以有诗人说“批评家多么可怜, 赞赏家多么可爱”。对学生哪怕是一点点成绩教师也要加以肯定, 及时提出表扬, 而不应当有了问题就批评、讽刺, 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因此, 我们教师要用我们的爱心去化解学生心中的障碍, 让他们与老师在情感上融洽, 转换学生的学习态度。

三、建立相容点———克服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常受畏惧、敌对情绪的支配, 尤其是对家长、老师的灌输式说教抱敌对情绪———经常给教师挑“刺”, 给学校挑“毛病”, 甚至于发展到故意捣乱, 以冲撞老师为荣。他们把老师、学校对学生的每一个要求都说成没有必要, 我行我素。为此, 教师一定要在班级树立各类先进典型, 善于运用身边活生生的先进事例说明道理, 使他们感受到尽管社会上良莠并存, 但社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是好的, 应教育他们不要把社会看得一团糟, 真善美是人类的最终追求。同时要在班级创设良好的氛围, 以形成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有意识地多和他们接触和谈心, 特别注意发现这类学生的闪光点, 并给予及时、公正的鼓励和表扬, 逐步消除对教师的误会和隔膜, 不断地增进师生间的了解和情谊。例如, 我班李玉文同学的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 从小跟奶奶住在一块。因为对孩子有愧疚感, 父母从小就对他百依百顺, 在家里, 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他就使性子来对抗父母, 使父母实在无计可施。每当老师批评他时, 他眼睛总是直瞪着老师, 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甚至还和老师顶嘴。当我知道这一情况后, 立刻将其找来谈心, 手把手教他绘画, 用我的真心来“感化”他。不久, 他便开始向我吐露真实思想。我也因此更加地关心他, 多次把他的画作为示范, 让他帮助指导其他同学。对于他反反复复出现的不足和缺点, 我也总是认真仔细地指导他, 甚至加以策略性的“包庇”。在这个过程中, 他最终体会到了我的良苦用心, 在期末考试中他的成绩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学习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四、激活乐学点———克服厌学心理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主要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厌学情绪往往是由于作业的繁重, 家长、老师对他们认识不足、要求过高。他们努力了, 但是没有达到自己、教师、家长的目标, 得不到心理的满足, 从而感产生厌恶之情, 表现为“对上学毫无兴趣, 提起学习就头疼, 厌恶逃避学习”。要改善这种心理障碍, 教师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学生自行学习的本来需要, 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驱力, 是学生热爱学习、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 因此教师应多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成功的机会。

一个有健全、健康、完善心理的人, 是社会所欣然接纳的。如果我们班主任都能有效地、适时地对学生实施心理辅导, 我们的学生就能在各方面得到真正意义的提高, 素质教育就有了坚强的后盾。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 即将信息技术手段恰当地融合到学科课程中的教学过程中。它以实现课程目标为根本出发点, 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 突出了学习的主体性, 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它是促进师生互动的有利保证, 使得学科教学手段更加生动、有趣。可是在当前课程整合应用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两者的有效整合呢?

一、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优势

8.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 篇八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原因;观念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3-0201-03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与西方市场经济百年发展、完善的过程相比,我国的社会转型是以历史浓缩的形式进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学校不是世外桃源,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必然折射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使我国基础教育面临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学生的素质主要包括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相对而言,传统教育对前三种素质比较重视,对心理素质的培养则未纳入学校教育的目标,长期被忽视。而相关的调查资料表明,当前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已处于一个相对的高位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中小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异常表现,人格缺陷约占30%。心理问题集中表现为:孤独、敌对人际交往、自我否定等心理障碍。作为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其他素质(如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人格,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矛盾,我们只有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才有可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

家庭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屈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校教育不当。由于种种原因,使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心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社会影响。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甚大,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难免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流入,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刺激,青少年由于缺少辩别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学生的非正常心理。

此外,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打破了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可惜对于这种悄悄来到的变化,青少年自身没有思想准备,我们的一些家长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准备,没有主动及时地采取相应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渡过“过渡时期”、“危险年龄”。有的专家通过个案分析指出,2/3的成年人心理疾病产生于中小学时期,小学生心理疾病多与家长有关,中学生心理疾病的根源多在于教师,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对中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培养,主要要进行正确的人生观的教育。我们的价值观教育是需要反思的。例如,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给孩子灌输“只要努力就能够成功”、“我们应当得到每个人的喜欢”、“好人就是一切都好”等等绝对单一的价值观念。但是,现实不是这样。结果,孩子在现实中遇到相反的事情时,就难以适应。因此,提高广义的心理承受力,我们应该从孩子的理性观念教育入手。

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教师展示在学生面前应是健全的人格。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足以影响学生的情绪。心理健康的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接触,把自己的健康心理反射在学生身上,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室内学习风气的形成,主要的基于教师在教室内人格的表现诸如仪态大方、精神饱满、健康愉快、乐观进取、敏捷活泼等。良好的教学,产生良好的学习,同样也增进了师生双方的心理健康。

素质教育强调促进人的发展及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充满爱心,悦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教师应一视同仁,尽量做到不偏不倚。人都渴望自己为别人所承认、所信任。“一个人往往会由于别人对自己的重视而感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由别人的评价能使自己确认自己所拥有的价值”,对于每个能考上三中的高一学生来说,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未来寄予很大希望,在我主持的第一次班会课学生的自我介绍中,绝大多数学生表示最大的愿望是三年后能考上大学。因此教师应避免单一以学习成绩来评价每个学生,并且提供各种机会使学生能尽其所能,发展所长。

中学生的情绪和感情不够稳定,处于过渡时期。一些学生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有时为一点小事而伤心或大发脾气,有时为某次考试不理想而沮丧。有的学生时常被悲观、忧郁、孤独、紧张等不良情绪所困扰,导致学习没兴趣,精力不集中,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甚至有的学生因考试不理想或学习上的压力,居然从高高的楼顶上跳下来。由此可见自身情绪控制尤其重要,实践也证明,一个人的情商的高低,很大程度体现在自身情绪控制的成败上。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控制情绪呢?

控制情绪,并不是简单的抑制,而是重在自我教育、自我疏导、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北京大学心理系孟邵兰教授在人类情绪中指出:“情绪情感是认识自我的镜子。”她还强调“人对自己要有自我的认识,特别是要认识自己的精神状态,它包括智慧能力和情感动机、个性习惯等”。每当学生产生不良情绪时,应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认识水平。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除了常规教育外,还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发展。这主要有赖于学生所处班级心理环境的状况。研究表明,班主任是营造班级心理环境的关键人物。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首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的心境,养成开朗健康的性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其次要以爱心治班,班主任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真诚地与他们交往,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战胜困难,解决问题。同时还要以民主治班,组织他们参加班级管理,创造宽松的氛围。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学生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得人际关系,我们教师和班主任就要引导学生一种良好得 集体气氛,形成团结、有爱、互助、互敬的气氛。使学生在集体中能感受到温暖,安全。利用班会教育学生之间要团结有爱,学会接受别人,尊重别人,要有一颗平常心,凡事不要过分斤斤计较。

改革现行教育考试制度的同时,应改变学校的评价标准,完善评价体系,把成功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其中,把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纳入评价指标。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是关键。为此,应当建立完善的教师选拔机制,选择那些教师动机强烈、有教师潜质的人来当教师,并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进行成功心理素质课程的有效培训。师范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人格的完善,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在师范教育中,应增设一些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课程,如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等。

长期以来,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心理素质教育的问题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许多地方和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水平和标准参差不齐,因此,应当切实加以规范,加大力度普及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规范成功心理素质教育的体系、目标、手段等,并根据城乡、地域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些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长,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留意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班主任工作复杂而又琐碎,班主任应及时了解学生自身需求,因人施教,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密切班主任与每一位学生的感情,达到心理相融,防止与学生的心理冲突。

班主任要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有丰富个性的主体,要善于洞察学生个性特征,善于把握学生表面行为与内心活动的区别与联系,谨慎辨别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特有的可贵之处,学生心理突变的出现不一定说明学生有过错,更不一定产生不良后果,关键在于恰当的引导。班主任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学生真诚、耐心,多做思想上、心理上的交流,疏导、防止、缓解心理冲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之心理健康。

9.培养良好习惯健全学生人格1 篇九

——培养认真负责的习惯以增强小学生责任心 的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

青州市实验小学 2007年4月

作者:刘

一、提出问题

帮助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为祖国未来公民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就是学校对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要求的具体落实。

当今我国的青少年,他们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来自家人、社会等各方面的关爱。由于有相当部分家长爱子不当,事事包办代替,使孩子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长期被剥夺,使得青少年事事处于被动地位。严重的“关爱过渡”,使他们对别人给予他们的关爱习以为常,不甚珍惜;对除自己以外的人和事,漠不关心。久而久之,相当部分的青少年责任心极度缺乏。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帮助青少年培养认真负责的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责任心,是关乎到我国未来公民素质高下的重大课题

二、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人的责任心是由对责任的认识、对责任的体验、责任的行为构成的,他是主体意识的表现,主体意识越强,责任心也随之越强。在培养学生责任心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学生才会在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中提高认识,把这项活动变成自身的需要,积极承担任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整体性原则 :习惯总是以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但一个人的行为总是会受到他对行为的认识和情感所支配。我们平时讲的品德,是指一定的社会的道德准则转化成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品德的基本结构为“知、情、意、行”,包含有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因此,我们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既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也要重视对其行为习惯的认知和情感的培养,在知、情、意、行整体和谐的统一中求得行为习惯训练的有效性。

3、一致性原则 :行为习惯培养中的一致性原则,一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的一致性;二是指在三种教育情境中人们之间对学生要求上的一致性,如爸爸与妈妈之间、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之间对孩子行为习惯要求上要一致;三是各年级阶段要注意承上启下、互相衔接,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4、实践性原则 :任何行为习惯总要在实践行为中得以训练和体现。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与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都不是一天两天短时期内能完成的,而且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反复,所以在行为习惯训练中,教育者要重视对中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重视意志力的磨练,要重视激励性的评价,要重视及时强化,要重视学生自身的体验及对行为习惯认识的内化。

5、层次性原则 :人们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一般要经过被动、主动到自动三个阶段。一旦达到自动,即形成了习惯。对发展、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某些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可以从强制性要求开始,在行为训练的实践中从被动逐步转化为主动,从主动转化为自动。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行为习惯的要求上也应体现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6、可持续性原则 :今天对中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我们应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为原则,也就是说,要从有利于终身发展的理念出发,促使我们的中小学生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7、榜样性原则: 人们的学习一般总是以模仿学习开始。因此,教育者要以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影响学生。教师应把言传身教和教书育人结合起来又有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传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学的道德准则可信,从而激励他们的积极行动。因此,应该特别强调教师、家长与孩子一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习惯培养的途径

充分发挥我校努力构建的“群。环。场”育人体系,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机地渗透于学校、班级、少先队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及专门的行为训练活动之中,并充分发挥互联网、校园网、家长学校、《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的作用,努力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高度协同。

四、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1、培养小学生责任心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1)自我责任心:自主、认真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珍爱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2)他人责任心:心中有他人,对他人负责。(3)社会责任心:承担家庭责任,对家庭负责。

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集体负责。

讲公德、守规则,对社会负责。(4)自然责任心: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对自然负责。

2、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角质的方法与途径。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将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行为研究法主要

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采用的方法。学校总课题组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实际,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将培养学生责任心及其行为习惯的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主要通过以下行动达到教育目的:(1)情境体验

学校根据每学期教育实际,设计若干系列活动,配合思品课,班对会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2)行为训练

根据低、中、高年段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按课题课题研究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的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3)榜样激励

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了解、学习英雄模范、成功人士、优秀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的高度责任感,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分析他们成功原因,找出他们的良好习惯,明确学习的目标,从而确定努力的方向。教师、家长也要时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2、案研究法

3、卷调查法

4、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的总体实施步骤 本课体初步定为三年规划课题。第一阶段

充分准备奠定基础初步启动阶段。

1、对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深入、系统的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

(1)为全体家长订《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作为我校家长学校指定教材。

(2)特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研究员来校给全体师生及家长作题为《成功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的报告。

(3)组织部分课题组成员赴北京参加总课题组举办的培训。

(4)向全体教师传达《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开题大会的有关精神,宣讲课题实施手册中的相关内容。

(5)充分利用我校电视台,对学生进行动员。

(6)在家长学校授课中,将“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等理念灌输给家长,并要求家长与学校紧密配合。

2、成立育才二小课题组,拟订课题实施方案,向总课题组申报子课题。

3、邀请有关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

4、查阅文献资料,研究有关理论,广泛搜集信息。

第二阶段 全面实施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教师会同家长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调查,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1、各年级、各班级、全体教职工根据各自特点确定切入点很小的极有针对性的子课题,并拟订实施方案,交校课题组。

2、校各子课题组按各自实施方案全面深入研究、通过反复调查、访谈,设计出极有针对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的强化训练方案,并协同其他科任教师和家长,帮助生主动参与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3、积累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

4、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参加相应层次的培训。

5、分别组织教师、家长和学生开展培养好习惯经验交流。

6、在教师、家长和学生中开展培养好性格征文活动,将佳作向《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推荐。

第三阶段

深入研究,特色创新阶段。

1、在上一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学校、年级、班级教师自己的特色,形成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习惯培养方案。

2、通过对大量观察、记录的整理和研究,将习惯养成方案具体化为一组日常行为规范。

3、继续举行经验交流会。

4、举行学校“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讨会。

5、向总课题组汇报具有我校特色的好习惯养成经验。

第四阶段

完善成果,总结提高阶段。

1、学校各子课题组及各位教师汇总各子课题研究成果,校课题组总结,向总课题组提供书面报告和相关资料。

2、学校编出成果专集。

上一篇:做人流的最佳时间下一篇: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