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白板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使用

2024-07-14

浅谈电子白板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使用(共9篇)

1.浅谈电子白板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使用 篇一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逐渐广泛地应用于现代教学当中,这就使教师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改善传统的手工业性质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告别粉笔、黑板,走向视听形声结合的现代化的高效率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这已经成为时代和社会的迫切要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间。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思想品德课 教学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日臻成熟的多媒体技术也以其拥有的强大表现力、交互性、较好的受控性和直观性伴随课程改革的脚步声,悄然走进了课堂。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巧妙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就会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注意力更为集中,使课堂熠熠生辉、异彩纷呈,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认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多媒体技术的优点

(一)、巧用多媒体实现情景再现,使知识目标的生成更加顺利 新教材的编写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比起以前更加愿意学习思想品德课了。但教材是无声的知识体系再加上一些抽象的理论,还是很难引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此外,由于受到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及实践经验缺乏的制约,教学中如果一味的靠老师讲解和学生单纯的分组讨论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多媒体可提供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再现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情景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将无声变为有声,变抽象为生动,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大大增强学生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调动各种感官来学习、感知,并大大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还能引导学生对知识目标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把握。如:五年级第三、四单元等,因与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又出现了大量晦涩难懂的理论,学生理解起来就有一定困难,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受阻。因此,巧妙的运用多媒体无疑为教师解决这一难点,提供了一种最有力的教学手段。其中在学习《我们的国粹》一框时,我先利用大屏幕给学生播放一段京剧,让学生具体感知京剧独特的魅力,然后再呈现一些脸谱图等资料,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视听,体会文本内容的真实性,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既让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国粹,又培养了热爱祖国情感,使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获。由此可见,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只要准确把握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切入点,创设与讲解内容相适应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景辅助教学,教学中知识目标的生成就会变得顺利

(二)、拓宽互动空间,培养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而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把大量鲜活的正在发生的现象呈现给学生,而多媒体教学则可利用互连网的优势解决这一问题。如: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入世、中国足球出线等重大新闻通过互连网及时传递给学生,通过网络及时把一些热点现实材料下载给学生或学生自己上网浏览,让学生分析、讨论,达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统一。既提高了思想品德课的时效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标下,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还要作简要评述,这样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尤其是一些多媒体展示的小栏目,如“畅所欲言”、“个案分析”、“生活场景”、“中国在线”、忆往昔“你争我辩”、“今日说法”、“热点评述”等便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采用“头脑风暴法”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对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动画及视频等进行适时处理,形成图、文、声三维一体直接播出,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和评价活动的机会,诱发学生思考问题,达到了启迪思维,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运用基础知识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拓宽师生互动空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激发 根据教学心理学研究成果: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或叫求知欲。我们知道,中学生都喜欢新颖的形式,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新鲜,从而产生兴趣。而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这种交互性可以让学生直接动手参与。正是由于这种交互性,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技术既能看见,又能听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讲强得多。而且它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受,能唤醒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可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多媒体技术可使学习内容具体化和形象化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比较抽象、深奥,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由于多媒体具有直观性,通过画面、声音、色彩的展示、传递信息。使学习内容由间接变直接,由抽象变具体,由枯燥变有趣,由深奥变浅显。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理解知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能深刻理解,灵活运用,记忆牢固。多媒体技术不仅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多重感官刺激的视听觉材料,而且为学生展现了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可以说,多媒体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信息传递方式。

(五)、多媒体技术大大增强了学习的时代信息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目标。由学习课本、解决课本这个“小社会”的问题,到认识社会、解决社会这个“大社会”的问题,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学要适度增加有利于教学的信息量,要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和新情境、新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可灵活及时地运用各种信息,具有传授知识新、快、全等特点,将这种特点融入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使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国内外形势、当前社会热点、时代聚焦点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信息量,反映时代脉搏,丰富教学内容。

(六)、可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可信度得以增强

长期以来,许多人包括我们的一部分学生总认为思想品德就是说教,因为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多为言传口授,学生缺乏真实的感受,可信度低。学生对思想品德的信息的组织与管理往往是“背”字当头,思维方式总是处在一个平面上。而引入多媒体技术教学以后,我们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纪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断与思想品德课有机结合起来,用事实说话,实现了超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可信度。例如,过去我们在讲授有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的教学过程中,尽管我们提供的许多材料和数字千真万确,论证也很有力,但学生总有三分怀疑。而我们通过多媒体技术,切入一些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各方面实际变化的图表数据、98抗洪抢险、反腐倡廉大动作等一系列人和事的视频材料后,学生的怀疑就大大减少了,政治课教学的可信度提高了。因此,只要我们平时

做有心人,关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今日说法》等重点栏目,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并加以处理,就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可信度得以增强。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必须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不能帮助学习,正如用汽车运食物不比马车运食物营养更为丰富。”所以多媒体手段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桥梁,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不能脱离课堂而存在,不能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多媒体手段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如何恰到好处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但如果思想品德教师忽视多媒体使用中的细节,很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的现象。这些细节包括:

(一)、多媒体设备在课前没有检测或试用,小故障没被发现或发现后没及时排除。

(二)、多媒体课件展示的时间不恰当,展示时间过早、过迟都不能收到相应的效果。

(三)、多媒体运用次数不恰当,单一影像多次重复刺激,形成了学生兴奋点的抑制。鉴于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还应遵循相应原则。如:

1、适度原则。

2、实效原则。

3、师生互动原则。

日新月异的多媒体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工作和娱乐的方式,也为我们的教学和学习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教学媒体毕竟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应用,必须为促进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服务,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不断完善思想品德课教学。

参考文献:

1、《小学思想品德教师用书 》

2、《教学参考书》

3、《电化教育》

4、《课堂讲学研究》

作者单位:侯庙镇苗口小学 出生年月:学历: 职称: 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1985年10月 本科 小教一级 *** henanwangbeibei@163.com

2.浅谈电子白板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使用 篇二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方式

实践证明, 信息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 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从而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多媒体可以为教学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 可以利用它创造一个交互环境的微观世界, 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下面,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体会。

1 运 用信息技术的播放功能提 高观摩效果

用MP3、DVD、VCD点播系统取代录音机, 加快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特点的认识, 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 进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向学生传播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对新课程新教学方法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反复回访教学实况录像, 在自学的基础上, 教师给予讲评, 师生共同教学, 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落到实处, 同时还可以记录有保留价值的思想品德教学资料供以后教学参考、研究之用。材料分析题是每年中考 必考题, 是当前中考试题中普遍采用的、分值最大的、要求最高的体型。它一般是以重大时事政治、 社会热点和社会生活实际等背景材料为情境, 设置几个问题, 注重考查学生的观察力、分析理解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要解答好此类试题, 必须掌握好它的特点、类型及解题方法。为此我们专门制作了《材料分析题解法例谈》的光碟, 向学生播放, 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将光碟带回家观摩继续理解学习, 直至掌握为止。可以说不断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信息意识, 让信息意识内化为每个学生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为将来高一层次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多 媒体课件的广泛运用提高 了学习效果和效率

利用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等制作教学课件, 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将思想品德课的相关知识内容制成课件, 并附加必要的技术讲解与图文, 将其清晰、完整地展示出来, 学生学习起来容易多了。课件还可以把教学重点内容特别标示出, 以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课件既浓缩了教学内容, 又涵盖了更多的教学信息, 因此, 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如果条件已经成熟, 还可以建立思想品德网页,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与安排, 循序渐进地布置学生学习相关内容,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能力和需要随时点击该页查阅和学习。如此, 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缩短了教学时间, 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 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提高了学习效果和效率。

例如, 在执教九年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 需要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式, 分别选择不同角度的资料。有的选择长征精神; 有的选择女排精神;有的选择抗洪精神; 有的选择载人航天精神; 有的选择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精神……虽然角度不同, 思维空间也不一样, 但目标却是一致的———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 信 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要 适时、适度, 不能滥用

当然, 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 但它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 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可有的教师误认为它是一种“全能媒体”每节课必言多媒体, 特别是公开课或示范课, 好像不用多媒体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或者没有从多媒体的角度来看待多媒体, 整堂课不管是课题、例题, 还是课文中的字词句等, 一切由电脑来完成, 一堂课下来, 黑板上不留一点痕迹。电脑成了另一本供学生观看的“课 本”。或者为了赶时髦, 为运用而运用; 有时随意呈现, 喧宾夺主;有时教师变成了放映员和解说员, 学生成了知识的灌输对象;有时片面理解教学效率, 追求课堂容量, 偏离学生实际;有时屏幕全能化, 忽视了板书的作用, 众多因素造成了教学上的失误。因此对多媒体的使用还需要考虑在什么情况下使 用, 而不是滥用。

4 拓 宽多媒体在思想品德教学 中运用的途径

4.1 改善硬件环境

教育部门要不断地改善多媒体辅助思想品德教学的硬件环境, 加强、加快多媒体教室的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网络化教育体系, 努力增加资金投入力度以促进思想品德教学软件的开发。 计算机网络教学运用于教学, 从物尽其用的角度来看, 它可运用于网络, 它的彻底开发得益于技术的协作辅助, 技术走在前头, 教学运用才能得心应手、随心所欲。

4.2 合理利用 CAI 课件

CAI课件要以其独特的功能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发智力, 启迪思维, 培养能力。教师通过课件实现教会、教懂、教 活、教精, 让学生达到乐学、善学、活学的境界。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把图片、 音乐和影片放置在网页中锁定程序, 或在源代码中自行编写, 以达到把视听觉材料有机整合的目的。例如, 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时, 软件只能从知识的角度告诉学生中华文化总的特点是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但此课重在学生的互动活动, 这是课件所无法取代的。

总之, 信息技术极大地优化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资源,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结合教学实际巧妙运用, 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春艳, 郭连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 (14) .

[2]舒启亮.思想品德课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透析[J].科技资讯, 2006 (12) .

3.浅谈电子白板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使用 篇三

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法律、经济、文化、历史等学科都有涉及。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和意识的累积是成几何级数的速度在发展,老师和学生可以获得的知识和资料更加丰富。但是,人有所长必有所短,各种信息和资料所带给社会和每个人的影响是千变万化的,这其中既有积极因素又会有消极因素。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信息来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怎样才能使每个人所获取的知识引导人走向积极的一面,这是目前在思想品德课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这需要思想品德课教师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能力,同时,也要有能教给学生一种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整个基础教育是一种以思想品德教育为基础,文化知识教育为内容,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育。现在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有创新能力和高尚道德精神的人才,这使得思想品德课的地位更加突出和重要。面对信息万变的社会,各种思想意识混杂,其复杂性和变化性给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就迫使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模式正向现代以学生为主的“学”的模式转化。这对思想品德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对信息流的获取、分析、加工,使其既符合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又有利于培养形式的创新能力,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就必须加强师生之间信息交流、思想交流,而这一切都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实现突破,比如说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个别化学习或交互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新世纪里思想品德课的几个特点都牵涉到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时代如何提高学生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达到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目的——培养有高尚品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就使得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快思想品德课改革的力度和深度,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信息技术在给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带来富有特色的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网络世界,使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多姿多彩。

1.信息技术提高了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社会化程度。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往往囿于课堂说教和校园文化的陶冶。网络的出现,消除了学校和社会的围墙,把偌大的世界变为极易“涉足”的地球村。学生可以在广阔的网络天地里漫游,充分领略种种思潮与信息。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这对我们拓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新思路,消除了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脱节的弊端。

2.信息技术可以使思想品德教育更具灵活性。“网络”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载体,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根据网络匿名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和讨论,把网络作为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学生与教师交流思想的一条重要渠道。通过对网上搜集信息、主题讨论、对话聊天等形式使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向深入、细致、高效的方向发展。

3.信息技术的大容量,可以丰富思想教育的素材。网络既是提供多媒体逼真的、典型的画面,使人们犹如身临其境,受到更多的感染和陶冶。网络技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将许多历史性的、抽象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把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与内容展现出来,使学生产生更为深刻的情绪体验。因此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性可以使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更大的作用和效果。

此外,我们还要确实采取措施,保证网络思想品德教育卓有成效。

1.完善规章,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我们应该适应新形势,大力推进学校网络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通过一批有特色的思想品德教育专门网站,使之成为利用网络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领头羊。

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注意搜集、分析网上信息。教师要发挥互联网的守门员功能,“堵”是不现实的,往往也是无效的。正确的方向是主动出击,积极引导。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者要积极上网,通过网络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并让学生在网上进行自由的讨论 和发言,对于有益的信息,要扩大影响,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特别要注意过滤不良信息,通过教育和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坚定他们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信念。

加强对局域网和校园网的管理。要加强对网上内容的审查,利用必要的网络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强对流入校园网信息的监控,规范网络运作和网上行为,尽可能消除网络消极内容产生的不良影响。建立网络监控员,以校园网各版块的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管理规范,保证校园网的健康发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网上环境”。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立网络道德规范。一方面,要采取监控措施,对非法网站进行打击;另一方面,把管理和教育结合起来,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和安全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感。

2.精心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网络的生命在于内容、在于特色,在于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而不能简单地将传播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移植到网上。

坚持网上有班、队组织的声音。我们可以开展基本的网络知识教育,确保思想品德教育网络工作有正确、坚定的技术导向。引导师生建立他们自己的网站,在网上拥有自己的空间,成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的大舞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传播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家优秀的文化成果,引导学生吸取大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优秀文化产品的营养,净化学生的心灵,振奋学生的精神,提高学生优秀民族文化的功底和文化口味,增加他们自身的抗干扰能力,进而努力地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使其不受各种外来腐朽文化的左右。

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要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如开设网上论坛,网上游戏竞赛,各种设计比赛,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等契机,在网上开展富有冲击力的思想教育活动。

3.建立一支精干的思想品德教育队伍。学校网络是融思想道德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学校管理人员不能是对网络一所无知的“网盲”,这也是对思想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老师不仅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关于把思想教育工作融进网络,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观念、内容、途径和方式等方面都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

4.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篇四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多媒体技术手段在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随之,它也如春风化雨般,悄悄地潜入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来,并越来越多地彰显出它的优越性来。它的进入,使本来乏味的思想品德课实现了视,听,思,辨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够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与思品课的整合,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

信息技术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上的运用,学生在不自觉中,在心情愉悦的环境下,使课本知识得到记忆巩固,同时又活跃了学生思维,这样就将过去那种把知识记忆留待课后的旧模式得到了根本性转变,从而把学生从背诵记忆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其他活动,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

二、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品德课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能力,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在教学课件中,那如诗如画的教学情景,能激起学生无限的思想情感,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在学习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运用祖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成就的课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生们更加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总之,信息技术教学能有效地让学生情感得到熏陶,意志品质得到锻炼,道德情操得到陶冶,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思想觉悟。

三、活现榜样形象,强化正面教育

正面教育是《课程标准》的原则。用榜样人物来正面教育学生,是坚持正面引导,以真情感染学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把高深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让学生在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范例中,理解某种道德规范,并以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在思想品德教材中容纳了许多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他们便是学习的榜样。可身处多元时代的学生们并不完全相信,他们总爱追着我问:老师,真有这个人吗?(是不是为了教育我们编出来的人物)他还活着吗?他长什么样?”可见,孩子们需要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榜样,而教材的介绍远达不到他们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则能直观展示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以达到教育要求。例如,我在教《直面挫折》一课时,发现大家对挫折及如何面对挫折这一材料并不很熟悉。我就号召同学们去收集资料,增加对材料的了解。自己则找到展现一些人物在挫折面前的事例的视频,让同学们观看。孩子们被一些人物所深深震撼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孩子们亲眼看到活生生的例子,他们信服了,也乐于向榜样学习。可见,现代信息技术活现了榜样形象,强化了正面教育的效能。

四、信息技术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信息技术课件最大优点就是能化抽象为形象具体,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将抽象理论化为具体的事实,将老师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原理、观点条理化、形象化,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如在学习正确认识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课件,画面一: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一群人在开荒,随着拓荒者越聚越多,草原面积越来越小,一阵狂风刮来,顿时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大风过后,只留下一片沙丘,人们被沙丘埋住,只有头露在外面。画面二引用了山东电视台曾播过的一则公益广告,森林被滥伐后,小鸟只好将窝筑在电线杆上。画面三:人的住房周围烟囱林立,臭水横流,人在家中无法出门,不敢开窗,只留下阵阵唉叹声。这一组动态画面,使学生真正意识到环境污染与我们很近,环保问题与我们息息相关。同时引导学生献计献策,为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提出整改措施和合理化建议,培养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紧跟时代,情景交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思想品德学科本身内容新,时代性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局限于教材,那么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多媒体的运用,弥补了传统教学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如教学七年级《认识我们的学校》一课时,老师将近若干年来学校的各种活动图片、视频、以及历年来的优秀学生、教师、及反映学校变化的照片制作成微电影形式放映,使学生耳目一新,充分调动起了他们了解自己的母校的兴趣,及时地将学校的美好形象根植于新生的思想之中,培养了他们热爱这一集体的美好情感。再如在讲九年级《思想品德》“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时,我从电视、电影和录象中剪辑了“三峡截流”、“98抗洪抢险”、“祖国卫士王伟”的画面,再附上声情并茂的讲解,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我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我们手中逐步实现,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是人们社会责任感最集中、最重要的体现

六、扩充知识要素,拓宽学生视野

思想品德课中有很多的事例,在传统教学中都要靠教师口头叙述,或者运用录象和幻灯来叙述。口述虽清楚、生动,但耗费时间较多。录象和幻灯只能对部分事例有用,而且选用事例时,只能选用其中的某些片段,同时,录象不具备剪辑功能,操作不方便;幻灯只能播放一些静止的,不带声音的文字或图片,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多媒体力劳动课件既可储存和播放文字、图片、声音、影片等信息。还具备动画和自动播放的功能。如在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时,从电影、电视、录象中,剪下有关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生物物种加剧灭绝等音像片断,把它们连在一起播放,所需时间不到传统时间的二分之一,使学生在同样的45分钟内,能形象生动、轻松愉快地接受更多的知识。

七、加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学时间和教学效率是两个相关的问题,教师要在一定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要在一定的时间里学习,理解,内化更多的知识是很困难的,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节省课堂时间,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其强大的图文处理功能,要使花很多时间才能写出来的文字,图片等在一眨眼的时间就会展现出来,而且还能将相关内容分层显示,再加之动画点缀,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分层掌握、系统接收。

八、调动多种感官,激发学生主体学习作用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即光听讲没有实感。由于学生处世甚浅,其思想品德的可塑性、模仿性较强,所以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把无声的文字情境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情境,化虚为实,为学生学习提供极好的机会。

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种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知识,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强得多,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满堂灌”的状况,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探究造成挫折的因素时,选择录像《印尼的海啸》、图片岳飞和《满江红》、舞蹈《千手观音》片段,这3个实例分别暗示造成挫折的3种主要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通过多媒体播放,学生如身临其境,多种感官并用,在生动的欣赏中学习、思考。学生在此时借助计算机可以自己探究问题,其主体地位体现得更加充分。

九、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人文科学,其特点是逻辑性和理论性强、内容抽象,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讲解枯涩,学生理解吃力,效果差,学生不感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它的声、形、色来创建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再加上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精心设计、创设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意境,引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心理和迫切求知的动机。据调查,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注意率高达95.7%,而传统教学,学生注意率仅为35.6%。例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中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学中,我利用计算机剪辑了三峡工程、神州六号及青藏铁路等的有关片段,引起学生的共鸣。又利用CAI课件扫描了教材中第37页的插图,播放《走进新时代》歌曲,用时不到5分钟,深化了这节课的主题,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兴趣,收到了良好效果。

十、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下主动进行学习。在教学中,应积极地把图片、音乐、动画结合起来,让学生能有学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这一内容时,教师播放了野生动物在野外自由自在生活的画面,唤醒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当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后,播放动物给大自然带来的无限生机和增添的无限乐趣的影像,以及动物给人类带来的益处的片段,使学生从心里认同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从而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引导建立于人类的朋友的感情。如在学习《哲学生活》一课矛盾对立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的哲学原理时,首先,我给学生引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幅漫画:一个人在一只卧着的母鸡旁睡觉,母鸡身上写有失败二字,画面上的人面带微笑,他正在做着美梦—这只母鸡下了很多蛋,鸡蛋上都写有成功二字。然后,提出问题:我们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幅画能说明这一道理吗?学生就你争我辩地讨论起来。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重要原因是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奋努力,从而取得成功。像图片这样坐等失败向成功转化的行为是可笑的、还是有害的。这样不仅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激发,这功劳,仅仅缘于直观形象的一幅画电脑动画。

还有,在学习正确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几组画面,第一组画面:随着悠扬的钟声和婴儿的啼哭声,宣告我国13亿人口的到来,大街上人头攒动,以地球为背景的图片上到处都是拥挤攒动的人头。第二组画面运用中国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国土面积和人口的对比,并在边上配有一段文字说明:中国人口是其他三国人口总数的三倍,而土地仅是其他三国土地之和的四分之一。第三组画面运用了一组国民生产总值及主要产品总量与人均产值在世界上所占名次对比表,说明我国许多产品总量在世界上居前几位,而人均占有量却在后几位;第四组画面运用了中国人口分布图,配以生动的解说,很容易使同学们得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的特点。在其它几组画面中,用图画和图表的形式说明人口与生态、能源、人口素质、环境的关系,在一个个画面的推进中配以适当音乐和解说,这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我国人口形势、特点、和人口问题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人口忧患意识,懂得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原因。

5.浅谈电子白板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使用 篇五

贵州盘县火铺中学

曹 雄

邮编553539 电话***

内容摘要:近几年来,政治学科成为非中考科目后有些人戏称政治学科被打入冷宫。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初中思想品德当成“副科”,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不少人都有类似的看法:“政治?副科、开卷考、轻松、人人都会教”。其实这些人忽略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其结果是:“试考不好,学生变坏了,试考好了,学生也可能变坏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现在青少年的性格特点,德育工作近在咫尺,如果人的素质没有提高,党的教育方针就没有得到真正贯彻。

关键词:素质教育

思想品德

副科

德育工作

近在咫尺 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使政治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这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条重要举措。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前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初中政治课随时代发展、随社会进步,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近几年来,许多学校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尝试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还有前改后返的体会,但总的来说进度不快,目前最严重的是: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结果是,试考不好,学生变好了,试考好了,学生也可能变坏了。究其原因我认为:

1、没有一个政府部门制定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对教学管理的评价模式,这一点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大障碍。

2、近几年来,政治学科成为非考试科目后,有些人戏称政治学科被打入冷宫。同时,政治教师的地位一落千丈,很多学校把政治当成“副科”,把一节政治课只算0.9节课,上其他“主科”12节课就满课时,而上16节政治课却不满课时,这样一来,不但课时量加重,还要承担其他副科,大大加重了政治教师的负担。政治教师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副科教师”,也正因为教副科,所以考核成绩低,不仅影响自己晋级、评优,还影响自己在学校教师中的威信。因为要达到学校规定的课时量,政治教师除了上政治外,还不得不兼任历史等副科,所以有些教师在办公室里戏政治教师被“政史”了。

3、学生对政治课极不重视,我走访了很多乡镇中学,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尤其是政治,受开卷考试这个表面现象所迷惑,在平时教学中,学生总以为学不学没多大关系,到考试时带着课本进考场就可以把试考好。前几天我外出遇到一个我曾经教过的学生,当时他是这样根我打招呼的:“你是我的老师,只不过是教我们的副科”。

其实,不少人都有类似的看法:“政治?副科、开卷考、轻松、人人都会教”,然而这些人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那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首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对社会政治常识的学习,去明确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认识和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去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正确分析和对待社会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其次,思想政治素质是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重视和却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职业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 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关系到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远大计划。

其三,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与其他课程相比较,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在于它是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基础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在社会生产领域中的初步运用。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目标和宗旨是从世界观和高度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中学思想品德课的独特作用就在于它给青少年既提供对树立革命理想的理论依据,又提供指导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南。它让青少年逐步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规范。在这两个方面,思想品德课必须并且能够发挥最重要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的这种作用是任何别的课程都不可替代的。

其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我们在新课程中,观念必须先行,而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即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趣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现在的初

一、初二年级教材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初一年级的教材注重培养健康的人格,正确对待遇到的各种挫折,排除各种情绪困扰,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甚至对将来走向社会都能起到作用,如人际交往、自信、培养良好的性格等,所以会受益终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学科的作用是极大的,是提高素质教育不容忽视的学科。

其五,《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指出: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 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课程标准》还指出: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国家民族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进行思想方法、心理品质、法律意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了解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树立崇高理想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责任感。

以上种种充分说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现在青少年的性格特点,德育工作近在咫尺。如果人的素质没有提高,党的教育方针也就没有得到真正贯彻。那么怎样才能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呢?浅谈点滴体会。

一、教育部门必须制定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对教学管理的评价模式。因为很多学校受“应试”(中考600分以上和上重点高中分数线的指标)追求高分和升学率的影响,一、二年级受教师考核的影响,其考试成绩作为检验教师教学成绩的条件之一,导致了偏向主科,忽略副科的结果,尤其是造成思想品德的活动实践课得不到真正落实。

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现在从学校、教师、学生到家长,都把眼睛盯在中考科目上,对政治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严重影响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正常教学,例如,在教学初一思想品德“身边的诱惑”这一课时,应带学生去戒毒所或看守所参观,而且条件也能达到。但单靠政治教师个人是做不到的,必须得学校、班主任及其有关单位的配合。如果学校、班主任及其有关单位对政治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就随便找个借口给拒绝了,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题,让学生从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在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中,使学生理解体会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根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作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拨,在思想品德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到得升华,从而激发学生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

四、多方协作、共同努力创造条件

6.浅谈电子白板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使用 篇六

《思想品德》是为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该课程的学习理念是回归生活,倡导自主积极实践;课程内容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教学过程提倡教师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鼓励教师结合实际,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学会运用多元、开放的评价方式。这些体现了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三维目标更细致地要求到各个不同智能的内容。

多元智能教学理论倡导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合更多的智能活动,发挥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全方位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可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过程,注重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是两者相融的契合点。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把多元智能理论引入思想品德课教学,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在多元智能活动中自然而然提高学生学科能力。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科学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呢?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尝试。

1.耐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学习习惯。

向来政治课在大家心目中地位不高,属于“鸡肋”式弃之可惜的那一种,少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大唱独角戏。新编《思想品德》是一套非常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材,理论知识较少,探究活动较多,如果缺乏学生的配合参与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避免课堂教学陷入无互动的僵局,较好激发学生的智能活动状态,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养成借助导学提纲课前预习,完成自我思考,带问题、带材料、带感想入课堂的课前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养成课前学习习惯教师至少要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指导学生取长补短,七八个人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课前学习,学会进行责任分工。其次,设计导学提纲,每个单元的教学都事先给出提纲,包括单元学习目标,每课知识提纲,每课时可能涉及的活动设计、应掌握的知识和要准备的相关资料,方便学生自学。第三,设计学习记录登记表,指导学生组织学习并做好学习记录,每个小组一张由学习组长完成填写。

这一环节的学习设计不管完成的效果如何,也不管与后来的课堂教学有没有出入,都可以撬开学生的葫芦嘴打破课堂上无话可说的僵局。并且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为了解决一些预留性的问题,学生必然要经历动手查阅、收集资料、探究分析、发表意见、讨论交流等活动,在过程中获得了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智能进行学习的机会。当然合作学习小组建立后,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明白责任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建立积极的相关依赖关系。

2.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求同存异。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都具备所有的.各种智能,但是并非所有的智能都能并且得到均衡的发展。事实上,人的一种或两种智能通常比其他智能要高,开发的也比较充分。这意味着人的智能表现有多种形式,即接受知识的方式因人而异,而不是唯一的。教师在进行多元智能教学设计时应当依据学生智能结构的不同特点而展开,既使其优势智能得以充分发展,又带动其弱势智能的发展。

元智能理论被誉为“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它的妙处就在于运用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我们在一节课中可以同时融入八种智能策略进行教学,也可以选择一种智能为主展开教学,还可以自由组合你认为需要的智能综合教学,而不会束手束脚。它的灵活性还表现在可以从教学内容上体现智能,也可以从教学手段和资源应用方面去考虑。以八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第二框题“战胜挫折就要培养坚强的意志”的教学活动设计为例,我们来分析一下多元智能理论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现实化。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查阅小说“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结合课题思考钢铁指代什么?从怎样炼成到这样炼成这个过程你有什么体会?这个活动设计锻炼了学生言语/语言智能中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自学中理解课题含义,较好唤醒学生智能思维。 课堂导入:动一动,赛一赛。让学生自愿上台进行体前屈比赛,以动作规范坚持时间最长者为胜。活动设计运用了身体/运动智能中用身体动作表达概念的意义以及对概念的理解,以亲身体验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体会什么是钢铁意志,并在对比中反思自己的意志品质,自然过渡到新课教学活动:我的意志存折。

新课活动一:查一查我的意志存折。让学生对照意志银行的条款,结合上节课内容评价自己的意志现状和影响。这当中用到了自我认识智能,督促学生自我反思,教师再利用数轴总结了意志品质与个人成败的关系,水到渠成引出下一问题如何完善个人意志品质。

新课活动二:情境教学。围绕初中生明明锻炼坚强意志一波三折,巧设情境问题激发学生智能活动,掌握锻炼坚强意志品质四个基本方法。如高飞在订下目标后所做的事(自己起床、叠被、洗衣等)因太微小繁琐而放弃行动时,问“假如你是高飞的好朋友,你该如何劝说他呢?”劝人是一门艺术,看出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智能。又如高飞在得知夏令营军训又苦又累准备再次放弃时,问“高飞去好还是不去好?要是你,你会去吗?”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体验艰苦。此间一些情境问题由学习小组课前合作学习完成,各项智能在课堂中集中为语言智能。

结束活动:自我反省(音乐背景真心英雄)。在活动中学生结合本课学习反省自己最大的弱点、表现和影响,针对弱点找到解决方案,音乐歌词十分切题引人入境。

课后智能延伸: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建立目标———目标具体化———调整和实现目标的步骤,制定一个目标明确的意志锻炼计划。这一任务的目的是训练并发展学生的言语/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和自知智能。

这一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知识目标———锻炼坚强意志,每一个活动都努力实现相应的智能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同智能优势的学生各能找到自己理解掌握知识的方式,较好体现了多元智能理论为多元智能而教,用多元智能来教,围绕多元智能来教的理念。同时由于前两方面准备工作的铺垫,课堂互动自然而不流于形式。

3.运用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我智能的培养。

传统的教育学习评价多局限于纸笔测试评价方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一部分学生的自我认识,打击了学生的信心,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要求能转变学生评价机制,进行多元评价,使学生各种智能都得以开发。以此结合《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评价应坚持三个原则:

(1)多元化原则。除了考试成绩之外,还可以采用谈话评价、问卷评价、作品评价、成长档案袋评价和活动表现性评价等,以使评价趋于科学化。通常笔者更爱使用描述性评语,即在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行为等写成评语。这种评价方式既拉近师生距离,又直接激励学生不断自省。

(2)真实性原则。《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真实、公正、可信,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多元智能理论主张采取情景化的学生评价方式,通过创设丰富真实的类似生活的情景考查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个人认为真实性评价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他人同学评价、集体评价来获得,特别是同学评价很有分量,教师永远不要把评价当成自己的专利权威。

(3)发展性原则。学生的智能状态会随着他们对多元智能和如何在日常学习生活运用多元智能的深入了解而发生变化。对学生的观察应该是持续进行的,评价也应是动态的,只有适合学生特定发展阶段的评价才能使其获益。

二、结束语

7.浅谈电子白板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使用 篇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学生喜欢思想品德课, 首先, 作为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喜欢自己, 因为“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

一般来说, 上课有激情, 知识面广, 责任心强, 善于欣赏学生优点, 且对学生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的教师都比较讨学生喜欢。 作为中学教师, 我们要和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 感情上的交流, 要让他们觉得教师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样的严厉, 让学生觉得教师也可以像家人一样亲近。课堂外让教师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朋友, 让他们觉得教师也会考虑他们的感受, 并不是一味地批评他们。这样, 他们就会爱屋及乌地喜欢上自己任教的学科, 既能够保证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又能和学生结下深厚的友谊, 留下美好的回忆。在教学中, 要做到先易后难, 善于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第一时间抓住他们的眼球, 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而导入得好与否, 将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质量。所以一开始就要利用当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设计出一 个新颖有趣的开头, 激发学生对于接下来的内容的欲望, 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 增强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激活思维, 争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活用多媒 体辅助教学手段提高 教学效果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 因其一直都是同一模式早已昨日黄花, 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当前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 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 充分抓住学生的兴趣, 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直观的表现形式, 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信息容量, 将教材中教师口头无法表达清楚的观点和知识用另外一种形式进行讲解, 比如动画或是情景再现等等, 使枯燥抽象的思想品德课生动起来, 在课堂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 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提高他们的兴趣, 从而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对课堂内容的积极思考, 增强教学效果, 另外还能创设生动活泼、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使思想品德课堂谱写出更加绚丽的乐章, 铺就孩子们更加精彩的人生。

在学习时, 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事件, 此时学生的眼球会被生动的画面所吸引, 注意力也会不由自主地集中到多媒体教学上。在视频完结后教师再将视频内容与课本内容相结 合, 提出相关问题, 并让学生展开讨论, 以网络上著名的“郭美美事件”为例, 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搜寻相关内容, 然后通过讨论得出网络道德方面的知识, 以此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力。

3 利用信息 技术将理论和生活实 际中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真谛, 受到教育。“读万卷书 , 行万里路”是很多人的追求。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 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听高人语;听高人语不如个人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应积极创设与学习内容相融合的真实学习情境, 就是所谓的情景再现, 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自己去感受, 在体验中认识、了解生活, 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而这种真实的学习情境需要借助当前的网络和多媒体来完成。如在讲述《保 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一课时, 可以先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有关“环境污染和保护”内容的影像资料, 并让学生制作出PPT幻灯片, 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这既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提 高了, 又让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得到明显提升, 使他们积极反馈教学信息, 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这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 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

在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规律, 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和情感体验, 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所接纳。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 色彩, 它能够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和视觉的刺激, 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同样, 《诚信做人到永远》这一课的教学, 可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赵本山的著名小品《卖拐》。 这样有兴趣的视频自然会激发学生们的“快乐”神经, 抓住眼球, 吸引注意力, 然后教师就可以围绕小品所表现出的道理结合到课本中话题———诚信。但刺激之后一定要展开讨论, 进一步了解诚信的好处, 养成人人诚信的品格。

总之, 网络环境可以使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 内, 实现了大容量、多信息、 多趣味 , 更好地优化了课堂结构和教学过程, 解决了传统教学不能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提高了课堂效率。思想品德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我们每位思想品德教师坚持不懈, 勇于创新。需要我们每位思想品德教师抓住时机, 培养出会做人、会行事, 德才兼备的人。

摘要: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思想品德课除了一味地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当今对思想品德课进行全方位的革新, 将这门学科完全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点滴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必须为学生们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快乐”教学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界正在深入探讨的热门课题, 现在我就自己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教学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做下总结。

8.浅谈电子白板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使用 篇八

1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思想品德课的课堂上,恰当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多媒体教学媒体,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课堂实效。比如在教授“同学·朋友”这一章节时,笔者先播放了歌曲《朋友》的Flash,刚开始的时候教室里非常安静,陆续有学生开始小声地跟着吟唱,跟着是全班学生一起合唱。欣赏完Flash之后,笔者随即提问:“你想知道你的朋友吗?你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吗?”这种视听结合的方法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本课程的学习中。

2 運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地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主导—主体”的地位。学生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使二者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其中学生对知识的有意义建构、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动有趣的画面,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激活学生思维,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并就问题开展讨论,最后得出结果。如讲“生命之源”这一部分时,围绕教学目的,创设情境,把画面放大,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在共同互动、共同分析中,让学生探究矛盾,寻觅新的解决途径,进而形成一个对知识吸收的过程,一个充满理性思维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高级学习过程。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水在工农业、渔业、医疗、科技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将节约水和浪费水的画面进行对比,使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水的作用。除了书本上有的节约用水的方法外,学生还提出许多好的建议,因为是亲身经历,所以学生感触很深,思维相当活跃,让学生开放思维空间,增强了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3 多媒体教学要有的放矢

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目前有些课堂上出现了多媒体从头放到尾,教学内容不管适不适合,全部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学生只是眼睛盯在屏幕看,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并没有参与到教学中,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给学生的自由、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够,并没有将多媒体授课与学生的互动讨论有机地结合。显然,课件的演示过程不能取代学生思维发展过程,应当看到,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有些时候,使用多媒体技术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效率降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教学信息量大,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交流互动、不断循环、不断调控的过程。然而,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像是在做讲座或者学术报告,教师只管低头盯着电脑屏幕“念”,或者操控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且课件里引用了大量信息,学生根本不能及时阅读和消化,远远超过一般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出现“信息飞逝”的现象。这样用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既违背了教学规律,也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3.2 课件应用应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

随着多媒体教学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将上课的过程演变为播放课件的过程的情况。画面精美生动,学生应接不暇,但学生自主思维几近于停滞,这种做法不利于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各种教学媒体,不要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要本着有利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理念,走出多媒体技术使用误区,这样才能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9.浅谈电子白板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使用 篇九

红旗镇中学 韩桂莲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赋予教学活动的要求,它能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实现有效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探究和运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这里所提出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它能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实现有效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探究和运用。

在传统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老是以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为由,在课堂上教师表演“独角戏”,进行满堂灌,纯粹是为了考试而教学,违背了课标里提出的“本课程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的要求,也与课标里提出的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四个特征不相符。实践证明:教师单独的行为或者学生单独的参与不利于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交流,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应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笔者认为,思想品德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本学期我校积极推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我也在我所教的八年三班全力推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八年三班的同学们在课堂中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自主学习,都能大胆的展示自己,课堂热烈而有序,这样的小组合作课堂,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学习成绩也进步较快,在本学期的月考测试中,我所任教的班级均分排在全校各个班中的第一位。下面谈谈我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做法:

一、小组的组建

1、小组的组建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所谓的“组内异质”,是指组内的成员要搭配好,运用“异质”法,分出水平混合组,即根据学生的性别比例、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思维状况、心理素质、交往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将学习成绩、思维能力、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掺合在一起,组成小组,力求做到学生的成绩好差、能力强弱要搭配;性格外向与内向要搭配;男女生要搭配,并在男生的活泼与女生稳重间找到一个最合理的支点。这样的组合可以促进同伴的相互指导、优势互补。成绩好的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向其他同学讲解学习内容,增强自身的认识、推理水平和责任感;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帮助,并通过观摩同学的学习过程来获益,小组的同学希望他成功,使其尝试成功的动机更强烈。“组间同质”的意思就是每个小组之间的综合能力要相对均衡,否则就会出现整体素质高的小组合作讨论热烈,而整体素质低的小组连讨论都开展不起来的情况,这样为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

2、确定组员位置。根据班级人数分好小组,八年三班有30人,我就分成五个小组,平均每组6个人。每个小组的位置是根据组员特点来确定,并按A1、B1、C1、D1、E1的顺序编号,ABCD相向而坐,其中BC为小组干部,一方面可以把AD分开,保证纪律,另一方面也便于BC布置工作,开展合作过程,同时两两相对的两个人能力上要体现优势互补的原则,简单讲就是强弱组合,这有利于小组之前的互相与合作,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当然小组成员的位置不一定是固定的,要看各组员的表现再进行微调。

3、确定小组制度

确定好小组制度是保证课堂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主要分为几个方面:首先由各小组自行讨论决定本小组的名称,并选出本组的组长、副组长、记录员、司时员、声控员,并确定本组的口号;其次是由本组成员自己提出自己本小组的奋斗目标、制定本小组成员必须要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并要求本组成员共同遵守,相互监督。此环节中有个非常关键的地方就是组长必须是很得力的,否则小组讨论组织不起来,组内的纪律等各项事务也没办法开展。

二、小组合作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需要具备的要素

1、通过导学案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合作学习。

“问题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所谓“问题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 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首先提前一到两天把导学案发到各小组手中,让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学案里要求自学完成的部分内容,在上课时先由各小组交叉检查各小组预习的情况,然后由各小组自由派小组成员按指定的任务来展示本小组预习的结果,并由另外小组的成员来点评加分。这个环节一般为五到七分钟。此环节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保证团队里每个成员都要自觉去预习。在授新课的过程中,都是要围绕着导学案提出的合作探究题进行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展示---异组交叉点评的步骤进行,整个课堂基本都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获得知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到的是引导、点拨、解疑的作用。通过学案导学,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要选好小组合作讨论的内容

讨论的内容非常重要,有一些内容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学就可以掌握的,如果再拿出来讨论就没有意义了,也浪费时间。教师必须为合作学习选准、选精学习内容,以确保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究竟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合作学习?

(1)、学生“需要”交流的问题。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初中思想品德课非常适宜开展合作学习,因为其中学生“需要”交流的问题很多。如:“你有过挫折的经历吗?”、“作弊一次无关紧要吗?”、“你觉得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和“你怎样看待中学生上网?”等问题。显然,这些问题是极具交流价值的,合作学习的效 果远好于让学生单独回答

(2)、值得争辩、探讨、质疑的问题。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关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既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既敢于坚持真理,也勇于修正错误;在完成任务中,敢于创新。”尤其是在教学中出现易产生认知冲突的内容、学生意见不统一或有创新意见时实施合作学习,更能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深层、全面的理解和感悟,表现出对合作学习的成功把握。

(3)、涉及评判的内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很多涉及到较多价值判断和选择、有多种决策途径可供选择或权衡利弊得失的内容,这些内容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如“判断一种行为是属于真善美,还是假恶丑”、“哪些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悦纳自己就是自欺欺人吗?”等问题。

(4)、个人无法完成的复杂问题。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增加了许多探究与实践内容,并要求学生在调查实践的基础上撰写小论文,而且考试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具灵活和开放性。受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限制,单个的学生个体是无法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这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3、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有效控制

(1)、发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监控。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要担负起更大的管理责任。自主不等于自流。在教学中,每次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要深入到每个学习小组,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对活动开展顺利的小组,及时予以表扬;对角色分工不清,讨论混乱无序的小组,帮助学生 明确角色,使他们尽快进入有效的讨论;对讨论偏离主题的小组,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将他们引回到学习任务中来;对讨论时出现本节课要求深入理解的问题,拿出来供全班同学思考、讨论,引导各小组关注该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到规律,解决问题。

(2)、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安排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把合作落到实处。①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②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③在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思路得到开阔,训练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

(3)、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合作学习的终极目的不是简单地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学生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民主平等意识、交往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更多的小组及其成员展示其成果,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及时地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他们的发言,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在每次的检测中,都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以激励各小组的团队合作意识。

上一篇:学术道德与知识产权--心得体会下一篇:小学生绿水青山节能增效三分钟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