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共10篇)
1.对话式 篇一
“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
【摘要】本文通过探索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基本特征,提出“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
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重指导轻练笔,重形式轻内容,重课内轻课外结合,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缺乏兴趣和自信心,缺乏自主性,依赖性强,说假话、空话、套话,没有真情实感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些现象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有人曾这样概括:“说假话,虚张声势;说大话,不着边际;说空话,向壁虚造;说套话,人云亦云。”钱理群先生也在他的一篇文章里写道:“近来看学生的课堂和考试中的作文,又发现了另一类型的写作,我称之为伪作文:即假抒情、假天真,以致假叛逆
二、“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营造“对话”的氛围
学校作文教学要形成真正的“对话”,关键在于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而要营造这种氛围,教师就应该在学生生活中,真正成为学生的益友,与学生一起学习、游戏,一同活动、畅想,一同欢乐、悲伤,平等、和谐的对话“教育情境”,发生了师生问真正的精神层次上的相互交流的作用,在语言交流中,双方都交流了收集的信息,敞开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接纳对方,同时又把自己投向了对方,获得理解与沟通。
(二)架设“对话”的平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生平时基本上在“学校――家庭”这两点一线上运动,空同的狭小严重制约了他们的见闻。再加上有些教师、家长不善于引导孩子读书、积累,不少学生成了“井底之蛙”,常为没有米下锅而犯愁,习作常常是言之无物,胡编乱造。
我们组织的活动从时间指向上分三类:
1.“过去进行时”。即重在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体验那难忘的情感历程。如《――的回忆》,引导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像放电影一样回忆过去的岁月里所经历的快乐或悲伤的事情,或叙述自己站在领奖台上自豪的情景,或描绘自己因逞能而搞得狼狈不堪的样子,或讲述失去亲人那悲痛欲绝的场面......2、“现在进行时”。即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真切的活动过程,从而抓住时机,捕捉作文的素材。
3、“将来进行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勾画未来美好的生活图景。
三、“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活动先行
(二)充分对话
(三)自主命题
(四)自由倾吐
(五)评改赏析
四、“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我们应在“对话式”作文教学中大力改革,实现以下“五个转变”:
(一)变“先导后作”为“先作后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束缚”。
(二)变“详细指导”为“独立习作”
担心学生作文写不好作文是教师的普遍心理。因此,教师指导学生习作不仅指导学生写什么,怎样写,甚至连文章中间怎样写,文章的结尾怎样写也都加以指导,学生的习作完全被纳入了教师预设的轨道。学生还没写作文,便已经知道结果了,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大同小异。教师只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尽可能让学生独立习作,学生的习作的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创作才能也就能得到充分的施展。
(三)变“课内习作”为“课外结合”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习作课一般在课堂上进行。学生面对的是黑板墙壁,作文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为了完成习作任务,学生只好胡编乱造,写出来的文章有的让人啼笑皆非,有的空洞乏味。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当注重课内外结合。
总而言之,习作是学生自己应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习作的自主性和独立。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改,更新教育观念,才能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摆脱痼疾,焕发生机,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尽到责任。
2.对话式 篇二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问题,伪对话
《 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而有效的、不走过场的对话, 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种主动积极的学习形式、学习方法, 体现出学生的独立性和自立性。 而回头审视现在的课堂, 对话式教学的确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却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一是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的对话。 在当前的课改当中, 我们发现课堂中的师生关系非常尴尬。 很多课上我们会看到, 老师问一个问题, 如果学生的答案与老师的预想有距离, 我们就会听到那位老师说“: 你坐下再想一想。 ”也有的会说“: 有哪位同学还有不同答案的? ”我们知道,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老师必须要学会听, 这种听是倾听, 是用心地听。 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或许有些杂乱, 表达也不一定到位, 但他在努力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这时的老师就必须用极大的专注去体会学生思维的发展, 感受学生成长的轨迹, 这样才能发现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有着两种身份, 一是授业之师, 二是学生的心理沟通之师。 如果学生和老师之间有距离, 无法进行沟通, 课堂要想达到目标是有很大难度的。 但目前的课堂教学中, 很多教师只履行第一种身份, 只是忙于传授知识, 却忘记了与学生建立感情。 事实证明, 课堂中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 还需要心灵上的沟通, 需要情感的理解。“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必须时时刻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只有尊重了学生的需求, 尊重了学生的价值取向, 尊重了他们的课堂表现, 课堂才真正具有了生命的意义。
二是出现以少数学生为中心, 多数学生当听众的对话。对话式教学, 不是简单的对答式教学, 很多老师只学到了表面, 却没能抓住它的实质。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堂观, 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既是知识的自主构建的过程, 也是师生对话、交流、合作的过程。 这就要求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 使教学不再是满堂灌。 大部分老师都认识到了这点, 但在实际做法上却有了偏差。 有的教师师在课堂上实行放任式, 导致很多学生的自主学习只是停留在一个很浅显的层面上, 或是只读了几遍课文, 没能深入进课文里进行理解并提出问题来, 而老师为了完成课改标准, 完成课程进度, 常常也只是提问几个固定的学生, 甚至只是几个优秀生。 久而久之, 班上两级分化现象产生, 并越来越严重。 不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变得越来越懒于思考, 甚至对语文彻底失去兴趣。 这种对话式教学, 导致的结果是一部分学生得到了课改的益处, 另一部分学生却在自主学习的口号中被甩得越来越远。
三是没有中心、没有主题的对话。 在教学中常常会听到老师这样提问题“: 读了这一节, 你知道了什么”? 当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后, 很多教师只是对学生的发言复述一遍, 却不作任何评价, 有的也只是简单地表达“ 好、不错”一两个没有实质意义的字, 没从实质上评价学生的表述。 真正的对话式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共同参与。 这种对话与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 互相依存的, 是主体与文体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者缺一不可。 如在《 捞铁牛》 这一课的教学中, 我利用一句话“ 人们议论纷纷”, 让学生想象会有些什么人在议论, 他们又会议论些什么, 接着组织学生来表演, 将每种不同身份的人说出的不同的话通过表演进行理解, 把课堂这个舞台交给学生, 为创设一个最佳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 、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 学生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学得轻松自如。 这样, 通过开展活动构建交流平台, 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四是忽视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的过程。 但不少教师忽视了学生与文本对话这一重要的环节, 所以,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潜能, 精心设计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努力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语文听说能力。 这个过程, 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 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 因此, 读是贯穿整个对话式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 和时间赛跑》 一课时, 我就发挥了“ 读”在学生理解课文和升华情感中的作用。我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然后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接着默读课文想想不懂的词句及不明白的地方;再抓住重点段落精读, 围绕思考问题研读重点段;最后回顾全文, 并指导学生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 当然对一些重点语句或重点段落更要多读, 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有的段落则要求熟读直至背诵。 这么一来, 学生对于“ 时间宝贵”理解至深, 并深有体会。“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 好书不厌百回读”, 学生只有完成了与文本之间的共鸣, 产生了强烈的表述欲望, 才能在课堂对话中, 将这种独特感受与体验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让对话教学彰显个性, 精彩纷呈, 让师生在这种交流与碰撞中净化心灵, 升华情感、完善自我, 达到对话教学的最高境界。
3.对话式阅读教学勘误 篇三
王荣生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指出“对话”理论中其实包含着两层意义:“一,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它混合了‘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两个命题。”然而,审视“对话”理念在新课程改革实践应用中的某些现象,发现很多语文教学工作者把“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两个命题混为一谈了。而且只重形式不重实质,把“对话”仅仅理解成是用语言进行交流,从而使阅读教学只是流于形式上的革新,即从教师的“独白”,走向以学生自由大讨论为主的所谓的“对话式”课堂教学。这显然是错误的。所以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建构有效的“对话式阅读教学”之前,首先应该考察“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这两个命题的真正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促使它们在“对话式阅读教学”这个新概念中融为一体。
一
西方文论中所提到的“阅读对话”的含义是指读者与文本、作者、世界所构成的四维互动的精神交往活动,其间读者以情感体验性投入的方式与文本及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审美享受。西方对阅读本质的考察经历了以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为代表的“本质说”,这种观点认为阅读的目的是理解,理解的本质是还原,即通过文本的语言形式探寻作者的本来意义;以及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创造说”,他们认为阅读意义不在于还原,而在于创造,即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文章的意义;伽达默尔还指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而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此外,以胡塞尔、姚斯为代表的现象学和接受美学也认为阅读本质上是一种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主体间性的对话活动。伊瑟尔也认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且有空白和未定性,是个“召唤结构”,召唤着读者去创造性地填空和补白。另一方面,读者在阅读之前所具有的由阅读经验、受教育程度、文化修养、生活经历、艺术趣味等形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即“期待视野”会影响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文本的意义就是在文本自身的召唤结构和读者的期待视野的融合中形成的。综上所述,阅读的本质应该是一种以理解和创造为旨归的对话活动,而且这种理解和创造是没有止境的,在不同的历史环境和语言环境下会产生不同意义的对话活动。
“对话式阅读教学”应该以读者(师生)的“阅读对话”为基础。阅读是纯个人的行为,老师或学生作为普通的读者,都可以通过自身的感受和想象形成“第二文本”,阅读的过程是无人可以替代的,读者在特定的阅读经验和期待视野的基础上,在特定接受动机的支配下,在特定接受心境的影响下展开阅读。自主阅读是“对话式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教学对话”是交流和提升的过程,从其组织形式来看,确实更注重“言说”,是指基于“对话”哲学理论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师生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文本阅读的“对话”与教学的“对话”是不同的范畴,它们在同一哲学理论的观照下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对话式教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形式,目前比较认同的一种观点是: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文本和学生秉承着“主——客——主”的关系模式,教师和学生围绕着文本,以平等主体的身份互相交流、互相对话、互相理解,教师在交往中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态度和世界观,并予以帮助;学生在与教师的对话中,学会理解世界、理解生活和理解生命。 理想的“对话式阅读教学”应该是基于“阅读对话”的“教学对话”,不能忽视对“对话”内容及实质的考察。
二
然而,“对话式阅读教学”是一种群体行动,要求教师和学生(特别是学生)把自己对文本产生的理解和感受毫无保留地阐述出来,且不论是否能在课堂环境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就算是真能各抒己见了,那么对这些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即“第二文本”又该如何处置和评价呢?阅读课是否等同于单纯的群体阅读活动?课堂教学应该起到什么作用?教师又该扮演何种角色?这些才是问题的关键。目前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教师“独白式”的课堂教学一夜之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全由学生唱主角的课堂,纯粹以学生的讨论、发言为内容,教师几乎不参与也不作直接评价,最多说些鼓励性的话,似乎教师对学生“言说”的任何置疑和批评,都被看作是对学生话语权的褫夺,任何讲解都是“话语霸权”。这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可以说是对“阅读对话”的“教学对话”理论的误读。
这里应该指出,西方文学理论中“读者”的概念,并非指每一个个体阅读者,而是被理想化了的读者,首先他们具有强烈的接受动机,即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鉴赏动机等,又有相当的阅读经验和期待视野,即源于自身世界观、人生观、文学素养和特定生理机制的先在欲求、先在经验,逐渐形成了读者阅读活动中的某种心理图式。而不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学生,显然都不是西方文学理论中预设的“理想的读者”、“有能力的读者”、“解释者”。既然如此,他们在课堂中对文本所提出的“个性化”的解读也不能一味地被肯定或赞美(尽管在某种程度应该被保护和尊重)。因为阅历浅,对人生的体验不够深刻,及某些方面的知识的缺陷等原因所导致的理解的偏误正是教学中应该及时补救的。当然,对这些偏误应该进行分析,如果是一种创造性的正误,“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这种见仁见智的阅读理解正体现了经典文学作品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也正体现了优秀文学作品之于人类社会前进的历史意义,是应该被提倡的。如果是反误,即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穿凿附会的认知和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等,则是应该被修正的。例如,在流行“无厘头”戏说的今天,学生已经很难对“崇高”、“悲壮”有深度体验了;在物欲横流利益至上的今天,学生也很难对“朴素美”产生共鸣。由此带来的对相关的文本意义的反误是不可避免的。这里教师就应该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教师作为阅读活动的读者和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主体地位都应该被重视。
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比学生具有更深广的知识背景、更丰富的阅读经验以及相对优秀的审美素养和相对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等,即教师是比学生更为成熟的“理想读者”。因此无论在阅读中的“对话”还是在教学中的“对话”过程中,教师应该比学生更具有“言说”的资本和能力,教师对文本的解说更应该具有权威性,只要这种“权威”不演化为“话语霸权”,不是作为唯一的标准直截了当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强制认同就是了。“对话”是一种理念和精神,至于课堂上的形式,哪怕是教师滔滔不绝的大段独白,只要他对提升学生的审美品质、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促发学生的接受动机有作用,或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碰撞,使之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领悟,这样的“独白”有何不可?正如一位研究者所言:“ 如果把人的资质分为人格和学识的话,那么师生之间的人格是平等的,教师的知识水平、人生阅历决定了学识上的不平等,教师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当然教师只是引导者,不能在阅读活动中取代学生的“感受性阅读”活动。教师要做的是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阅读热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心境,对学生的阅读理解作开放、宽容的评价,并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让学生的思维往纵深处拓展。
三
总之,“对话式阅读教学”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是一种以“对话”为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它融合了“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这两个命题。在“对话式阅读教学”中,师生首先以平等交往的精神理念为指导,以与文本、作者、世界平等对话的阅读方式,通过个性化的再创造不断书写“第二文本”,构建文本的意义。继而,它又通过平等的课堂组织形式,以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为基础,通过师生心灵的不断碰撞,相互激发,自主发现,使学生在原有阅读所得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提升自己的理解,并对文本作更深层次的探索和阐释,得到更丰富的审美体验,激发思维力和创造力。这才是“对话式阅读教学”的真谛。
4.校园对话式广播稿 篇四
c:是呀!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又开始投入到多彩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着上一学期的那种学习斗志。好好学习,为自己争光,为学校争光,为父母争光,为老师争光!
z: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学们,为了实现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梦想,我们要做到:
c:首先,要有进步的信心和决心。如果你上学期在各个方面表现得都不错,请你千万不要骄傲,在新学期再接再厉,发扬上学期的优点,争取在这学期有更大的进步。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不足的话,也不要灰心丧气,应该振奋精神,学习别人的优点,迎头赶上。
z:其次,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有了进步的信心和决心就有了前进的动力,但这还不够,每位同学还应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分析自己、认识自己,在生活上、学习上明确一个经过自己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目标,再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以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学有方向,学有目标。
c:另外,还要特别注意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许多同学尽管学习成绩很好,但在生活方面做得却不尽人意。这样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这样的学生最终是没有竞争力的。因此希望同学们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样你会终生受益。
z:说得好!我觉得在课外要多阅读一些优秀的书籍,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眼界,汲取书中的营养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增添光彩。
c:以上几点,相信大家一定会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好好地加倍学习,努力完善自我,做一个讲文明、守纪律、爱学习、乐奉献的好学生。
5.浅谈英语对话式课文的教学 篇五
对话式课文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练习会话,培养听话和说话的能力。一般应采取下面的方式:
1、多听。教师使用图片或投影用英语介绍对话的内容。学生借助图片或投影所提供的情景,努力听懂绝大部分内容。然后教师示范对话或播放对话录音。示范对话或播放录音要注意声形相伴,使学生能借助教师的表情动作或录音中不同人物的声音和语气,更好地理解对话的内容。
2、多说。在学生听懂对话内容后,可以要求一两名学生复述对话内容。学生打开课本集体朗读,然后分组按角色朗读。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不看书进行对话,要努力记忆对话内容。这样练习数分钟后,教师挑选几组,上台表演对话。在巩固练习中,要求学生自编对话,上讲台表演。
3、重点讲解。在对话课文的教学中,必须重点讲解口语中的惯用语及其用法,这些口语惯用语在对话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对话流畅活泼。教学时要讲清它们的含义和使用场合,教会学生在自编对话时恰当的使用。教师还必须归纳讲解在一定的交际场合下常用的句型,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在自编对话时进行活用。
对话式课文一般可以按以下步骤:
1、介绍对话内容。如果有图片,可将其贴或挂在黑板上,也可使用投影机。教师借助画面介绍对话内容,边介绍,边将对话中的新词语板书在黑板上,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要求学生边看画面,边仔细听并领会意思。教师介绍一两遍后,让学生听对话录音或听教师的示范对话。教师可以邀请班上一位反应敏捷的学生帮助示范对话,也可以教师一人用不同的声音、语气或使用面具、人物图像来表演不同的角色。
2、检查理解程度。可以采用问答、选择和判断正误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所听对话的理解程度,并练习听说。
3、重点讲解对话中的典型句型和惯用语的用法,并进行操练。
4、朗读和背诵对话。教师领读或放录音,学生跟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两人一组小声练习对话,并努力记住,然后选几组学生上台表演对话。表演时教师提供道具或用学生自己的道具,使对话表演生动逼真。
5、练习自编对话。教师提供情景提示和可供选折替换的词语,要求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新句型和习惯用语,仿照课文编出对话并进行练习。最后选出几组学生上台表演。
6.XX元旦晚会串词对话式 篇六
XX年元旦马上到来,元旦晚会也在筹备中,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XX元旦晚会串词对话式,希望能够帮到您!
XX元旦晚会串词对话式一
男:一年的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光的车轮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伴随着冬日里温暖的阳光,XX年元旦如约而至;
女:在这一刻,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春的气息,这是我们的春天,这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春天,这更是我们每个人的春天;
男:今天,我们相约在这里,享受缘分带给我们的欢乐,享受这段美好时光;
女: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一起用心来感受真情,用爱来融化冰雪;
男: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敞开你的心扉,释放你的激情;
女: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这里将成为欢乐的海洋,让快乐响彻云霄!
男:XX年庆元旦文艺晚会现在开始!首先,由xxx致XX新年祝词!......感谢xxx的祝福!让我们用掌声把祝福也送给他和他的家人,祝他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同时,也把祝福送给在座的每一位,祝大家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女:灯光和花火一起闪亮,也亮不过我的梦想,给我梦想我勇敢向前闯,现在的我想唱就唱我最闪亮。
首先请xxx给我们带来的大合唱《我最闪亮》。
男:校园的生活是充满青春活力的,那朗朗的读书声,课间的喧闹声,操场上奔跑的脚步声,谱成了美妙动听的校园进行曲。
女:同学们用他们蓬蓬勃勃的青春活力,在校园中发现着美,创造着美,诠释着他们对艺术的理解,表达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男:请欣赏由xxx为我们带来的现代舞《哒哒哒》
……
……
男: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经历挫折,经历失败,但是,只要我们不断努力,终会有成功的一天,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
下面请欣赏大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
结束语
XX元旦晚会串词对话式二
合: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合:大家新年好
男:新的钟声
女:新的一年
男:新的祝福
女:新的期待
男:XX年在成功和收获的喜悦中渐渐远去了
女:XX年的钟声即将敲响
男:回首往事,我们满怀豪情
女:展望未来,我们重任在肩
男:送你一千个祝福,祝福里有我的万语千言
女:送你一万个祈祷,祈祷里是我晶莹的杯盏
男:让欢笑伴着你,欢笑的名字叫灿烂
女:让温馨伴着你,温馨的名字叫永远
男:我的祝福飘在长风里,如歌如梦
女:我的祈祷飘在雪花中,如诗入画
男:没有松风的秋,雁去长空;
女:没有飞雪的冬,乍暖还寒。
男:一夜高风凋碧树,凋不了青春不灭的火焰;
女:满地余寒露凝香,凝不住你绝美的年华。
男:在这笑声与歌声汇成的海洋,女:在这永恒与温馨筑就的圣地,合:我们欢聚在一起。
男:光阴似箭,我们即将迎来新的一年。
女:今天大家在这里欢聚一堂,迎接元旦的曙光。
男:这一刻是美好的,女:这一刻是温馨的,合:这一刻是充满激情的。
男:让我们手牵手
女:让我们肩并肩
男:让我们跳起来
女:让我们唱起来
男:歌唱春天
女:歌唱未来
合:歌唱辉煌的*年*班
(结尾词)
合: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
女: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男:让我编织你们,用燃烧的信念
女:编成绚丽的岁月
男:编成遐思的年华
合:所有的日子都去吧,生活中我快乐地向前
女:让我说一声新年好,看雪花飘舞,花儿如潮
男:让过去的日子如水流,让将来的日子如拂晓
女:愿雨里有你的收获,男:愿风中传你的捷报
女:阳光中我为你祝福,男:月光下我为你祈祷
合:岁岁年年,年年岁岁
合: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7.“对话式”英语课堂教学探索 篇七
一、“对话式”教学的意义分析
1.“对话式”教学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背景下更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授受式”教学, “对话式”教学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 并通过优化他们的学习环境, 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此来实现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 “对话式”教学更能适应教学的新要求, 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很好的落实。
2.“对话式”教学关注的是学生整体发展
相对于“差异化”教学来说, “对话式”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 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共性需求, 因此在教学中是不分先后的。尽管他们学到的知识有所不同, 但这种学习方法和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不会因此而有所改变的。所以“对话式”教学相对于其他教学方式来说, 能够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大力推广, 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3.“对话式”教学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在人本理念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人们在交往中的相互地位, 他们对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要求越来越高, 这种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也不例外。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注重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他们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 也不喜欢老师的命令、督促。“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是平等的对话主体, 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这对于鼓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开展“对话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1. 激发兴趣,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人类的行为除了受自身思想意识的制约外, 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强烈影响。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人生比较重要的发展阶段, 其心理和生理上还不够成熟, 在这个阶段外部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解读文本内容, 结合学情分析, 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创设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 积极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例如,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9B (Unit 2) Robots中的“Welcome to the unit”要求教师讲授“What can a robot do?”的对话课时, 在导入部分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一段关于“Robot”的视频, 通过这个视频来营造一个活跃的气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问学生:“Do you like the robot in the video?”这个时候学生肯定会非常激动地回答“Yes”;接着再在小组中展开自由讨论:“What can a robot do?”这样的教学就会很轻松, 学生在这个轻松的环境中的学习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引领学生走进教材, 把比较抽象、遥不可及的事物具体、形象化, 引导学生融入教材, 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强烈的探究欲望。
2. 精致活动, 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
“对话式”教学的根本就是在对话互动的过程中, 更好地实现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 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高。因此, 我们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通过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 如:师生、生生直接对话;先师生对话, 再让学生模仿展开生生互动;团体互动;分组互动;小组接力竞争;根据情境分饰角色;进行游戏、猜谜、讲小故事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交流中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同时在互动过程中, 实现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 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深刻理解。
例如, 在《牛津初中英语》教材7A (Unit1) Reading第一课时的教学中, 我设计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两个环节。导入部分先给出自己过去和现在的两张图片, 然后由此进行自我介绍的教学。让学生在描述老师外貌和爱好的同时, 教授新单词和句型。学生学完Reading后, 在同学之间进行猜谜游戏。先不说出该同学的名字, 只是通过年龄、外貌、特长等方面的特征来进行描述, 让其他同学猜出是谁。同学们积极动脑, 踊跃发言, 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展开师生间的直面沟通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群体互动,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 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醒, 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维火花, 有效提升对所学知识的全面和深入理解。
3. 关注差异, 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开展“对话式”教学, 我们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收获和提高。因此,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 应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 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 让全班学生都有对话的需要和参与对话的可能。
如:教学过程中可设置一些较为简单的对话, 引导基础知识差的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过程中来, 并及时鼓励表扬, 不断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从而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这对于提高这些学生的英语学习的自信心非常重要。
此外, 英语课堂上还要设计一些要求相对高的小组合作活动, 让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挖掘自己最大的潜能, 在体现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同时, 也通过他们的相互对话, 启发和引领其他学生英语的学习, 提高对话能力。
“对话式”教学是以人为目的的教学, 它强调要“充满把学生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的情怀”“要把学生培植成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心理的现代人”, 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课改要求。英语课堂开展有效的“对话式”教学, 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能够释放自己情感、展现自己个性的平台, 让全体学生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这不仅会使学生在学习情感上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而且会使他们理解更多的为什么。学生作为课堂主体, 在提升了学习的能力和水平的同时, 也促进了自我的自主和自由发展。
8.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构建 篇八
一、 对话式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存在问题。我们通过对36节阅读常态课的调查,从“对话对象、对话形式、对话目标”三个视角进行观察分析,发现课堂中出现下列问题:
①对话过程中,教师关注结果的多,关注过程的少;关注少数学生(尤其是优生)多,关注全体学生的少。
② 师生问答式对话有些是低效对话,这种对话缺乏思维的交锋、思想的碰撞,更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自我反思和相互唤醒。
③ 对话偏离了目标,教学内容变成了盲目对话。
2. 原因分析。上述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对对话理论的内涵认识不清,对“教学对话”的理解不当;另一方面是教师们在教学中忽视了“阅读对话”中出现的问题,用师生交流、问答等形式代替学生对课文的反复阅读,不自觉地用“师生对话”替代了“与文本对话”。基于以上现状分析,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对话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和纠偏,构建积极有效的阅读对话教学框架。
二、 具体实施“阅读对话”的策略
1. 师本对话的改进策略
(1) 实现从“替”到“参”的主体转换。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在解读文本,与文本对话时往往依赖教参,全盘接纳教参上的“教学要求”“教材说明”“教学建议”。实际上,我们要把教参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来看待,拿到一篇教材,教师首先要带着自身的素养、学识、情感、背景进入文本、理解文本、个性化地解读文本,这样才能实现教师与文本主动深入地对话。我们提倡教师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实现这一对话主体的转换。
(2) 实现读者、教者、儿童的身份转换。教师在与文本对话时,应该有三种身份:一是以普通读者的身份阅读,保留自己最初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二是教育者的身份,从教学的角度发现和挖掘文本的价值,确定教学目标,需要思考这篇课文在哪些方面构成了独特的语文教学资源,能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载体;三是以儿童的视角来阅读,制定每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学情分析。也就是说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思考学生与文本对话时会遇到什么问题,会怎么想?他们与文本对话的障碍点、提升点又是什么?从而让儿童立场具体化。
2.生本对话的改进策略
(1) 自主预习,初会文本。预习是课前学生独立与文本进行的初次对话,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预习要求进行自己阅读的过程。这种自练,从近期目的看,是为课堂上师生、生生对话作铺垫;从长远目的看,它是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撷取知识的能力。我校处于乡镇地区,学生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很多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所以我们按低、中、高年级制定了学生预习的一般要求,让教师根据各班的情况作灵活的调整。
如低年级要求学生喜欢阅读,主动识字,勤查字典,读课文能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疑难处,画出好词好句;中年级要求学生能独立识字,查词典,理解词义,读好课文,能通过默读自主质疑,尝试概括段意,尝试在关键词句旁写感受;高年级要求学生略读,浏览,扩大知识面,要了解事件梗概,抓住要点,理清文脉,领悟表达方法,并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2) 享受静场,揣摩文本。很多教师课堂上留给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间不够,研究中我们发现“静场”的缺席,导致了阅读教学质量走低。所以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每节课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在宁静之中“心”临其境地与文本对话,或默读,或静思、或批注、此时的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身在、心在、神在,表面虽风平浪静,内心却机锋万变,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3) 情境激趣,乐读文本。情境创设得体,可以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可以让学生“视通万里”“思接千载”,语文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对话的情境,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可以创设课文意境,利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或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让学生读书后能自主解决;可以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学生的说、演、做等实践活动深入理解文本。
(4) 比照参读,感悟文本。参读就是将内容或形式有一定联系的语言文字集中起来,借助求同、求异思维引导学生比照阅读,发现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形成强烈的感染力,启发思维,加深感悟,开阔视野,提高阅读能力。根据不同的文本和不同的学习资源,铺垫性、互文性、整合性、探究性、拓展性参读都是有效的生本对话方式,是文本关键语句与语文资源之间的相互敞开,相互补充,相互交融的过程,形成对话与交流的张力,进而建立一种超文本的对话,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更具生命活力。
三、 明晰“阅读教学对话”的主要方式
1. 教师与学生个体对话。这里的教师与学生个体对话,并不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个体点对点的平面交流,而是指教师对学生个体的有效课堂评价或启发式追问的提升,也指教师在全班巡视时对学生因材施教的个别指导。
2. 教师与学生群体对话。这是课堂上最常用的也是较难操作的对话方式,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必须通过雪球效应,把一个人的亮点变为全体学生的亮点,把优质的个体生成转化为全体生成。
3. 学生个体之间对话。包括两种:一种是指同桌之间的交流,一般需要讨论但不是太难的话题会采取这种对话方式,因为同桌之间交流合作相对来说比较方便,容易操作;另一种是指后面发言的学生与前面发言的学生进行有效地呼应,可以是补充完善他人的发言、可以是赞美肯定他人的发言,也可以是反驳批判他人的发言。
4. 学生群体之间对话。这是课堂中最难操作的一种对话方式,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互动,即组际间的交流。
课堂上这四种对话往往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为了实现这四种课堂阅读教学对话,我们集中力量,研究了阅读教学对话基本要求和具体操作方式。
四、 明确“阅读教学对话”基本要求
1.营造民主的氛围。平等、自由、真诚、宽容、参与性的氛围是实施对话教学的前提。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观点,让学生有开启的思维和发表见解的自由度,尤其是当师生间意见相悖时,要科学地利用“无错原则”来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在学生见解过于偏激或近于荒谬时,教师提出善意的批评或纠正,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消除师生间的情感疏离,这样,学生对话的热情才会更加高涨。
2.设计开放的话题。话题是展开对话的依据和中介,好的话题往往决定着对话的广度和深度。有价值的话题一定是开放的、动态的、不确定的,蕴含着多重分析视野,多样的解决途径和异彩纷呈的答案。这样话题的设计应当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课堂支撑力。足以深入展开,形成稳定的教学板块。二是思维激发力。以情趣或者挑战性撞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三是文本穿透力。与文本的内涵紧连相关,具有吸引学生探究文本主旨的方向性。
3. 丰富课堂对话的形式。① 在品读交流中对话,促进多元感悟。这就需要师生在课堂上以品读为本,悟语言、悟情感,悟写法,让学生通过在品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形”,读出语言文字的“味”。而建立在品读基础上的课堂对话,更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促进学生的多元感悟。② 在质疑探究中对话,启发学生思维。课堂中教师不仅要会提问,更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质疑,充分交流探究,教师以随机点拨作解读文本的“助推器”,不但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③ 在争鸣辩论中对话,珍视独特感受。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要让学生在争鸣辩论中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鼓励学生多方位去探究,追求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要让学生珍视自己对教材、对问题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9.对话式 篇九
对话式教学有何优势:第一,对话式教学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重要的部分,学生只有对英语产生兴趣,情绪才会振奋,感情才会投入。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经常变换教学形式,采用丰富真实的教学材料,营造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提供学生展示语言能力,表现自己的舞台,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内部动机和学习兴趣。笔者认为:这一点是对话式教学能提高课堂效率不竭的动力。第二,对话式教学使学生有安全感,使其敢说,有更多机会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民主气氛中学生能有一种安全感,不再害怕受到批评,不再害怕因出错而受到同学的嘲笑,敢于用所学语言知识,在创设的语境中积极参与,自由交流。每名学生都能有机会,有时间进行交流,进行英语实践,通过对话操练、质疑发问、角色表演、信息交流、讨论竞赛、讲述故事、探讨课文、抒发己见等互动活动,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英语知识与技能会不断提高,并为实现真正的英语交际打下基础。第三,改变课堂教学节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我国目前大部分教师都面临着一个事实:班级大,人数多。大班集体授课大都以教师为控制中心,以全班为单位进行活动,课堂教学效率太低,教学节奏单一,时间长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严重削弱,对话式教学充分放手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使课堂教学节奏松驰有度,快慢有变,动静交替,活动多样,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创设出有益于学生学习的氛围。第四,对话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合作学习,培养情感态度。对话式教学主要形式是pairwork,groupwork,discussion等,这些形式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它将传统的教学改造为平等、民主的教学;沟通、合作的教学;互动、创新的教学,在这种形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相互了解,敞开心扉,互吐心声,交流见解,碰撞思维,共享知识,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在合作中,学生能逐渐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在亲密的人际交往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诚实守信,团队精神和共事能力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提升。当学生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学到的东西会更多,并有机会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才能。
二、如何组织对话式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造氛围,激发学生对话热情。
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吃透教材,设计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事,如:新闻采访、填图填表、小制作等,还选用大量真实的来自生活的材料,如:标识、地图、广告、照片等,用投影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设情景,开展对话教学。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我经常把对话课堂设在英语活动室内,甚至在学校花园里,教室里的桌椅位置也经常变换,排成圆形、扇形等,力求改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高高在上、难以接近的感觉,有时我们还请外教来到课堂内与学生交流、对话,互赠礼品,表达友谊,这一切都很好地营造了气氛,大大激发了学生说英语的热情。抓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准备。教师要结合学生所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捕捉话题,如:我教动词现在分词构成时,让学生选出五个自己喜欢的动词,然后和同桌交换,每个人用这些动词现在分词编写一段对话或小故事,然后互相读讲,这样使枯燥变为有趣,通过自主选择,使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了动词,既培养了能力,又丰富了想象。变形式,启发学生大胆对话。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话题,选定一种较适合的组织形式,常用的对话形式有pair-work,group-work,discussion,rowwork等,这些活动各有所长,我尝试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换角色,跟踪学生对话过程。教师在对话教学全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阶段不断变换角色:一是对话教学的组织者,负责组织和调动整个教学过程;二是对话活动的帮助者,使对话得以顺利进行;三是对话活动的监控者,听几组学生对话,并记录出现的典型错误,教师一般不应打断学生的交流,对学生严重的语言错误应另安排时间处理;四是对话教学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的评论,会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即他们与老师是平等的,可以随时得到老师的帮助。快反馈,展示学生对话结果。最后请几组同学展示活动成果,提供反馈信息,常常能使课堂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展示结束后,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归纳,表扬好的学生和小组,指出活动的不足,纠正典型错误,此时教师最好不要点某学生的名,以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三、几点强调
民主平等、相互信任是真正对话的前提。教师要从观念上改变以往“高高在上,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真正还学生以主动,把对话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从内心深处真正和学生进行对话,通过沟通、合作、交互、融洽,真正达到共存共生,共同激发的理想。
对话式教学方式可和其它教学方式同时运用。对话式教学并不代表要包办所有课型,包办每一节新授课,在不同课型的课堂中可灵活穿插其它教学方法,或者说把它穿插在其它教学方法中,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江苏地区普遍使用的牛津版教材以“功能——结构——主题——任务”为主干,不仅语言地道,真实,贴近生活,而且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活动形式能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它是开展“对话式教学”比较理想的教材。
10.对话式 篇十
近年来,我国教育已经不断得到改革,一些传统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满足我国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在幼儿教育过程当中,教学效果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创新幼儿教学模式,使幼儿教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关注幼儿的成长十分必要。问题对话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将这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幼儿教学当中,不但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还能通过问题对话教学模式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索精神,这对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对这一教学模式如何在幼儿教学中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应用对话教学模式时,往往会盲目进行教学,导致幼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因此,老师在进行对话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明确自身教学的目标,然后才能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去设置相关的问题,老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进行对话,使其在对话的过程当中学到相关的知识内容,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接受知识。例如:老师在开展问题对话教学之前,可以先制定一个课题教学的计划,并且将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大概整理一个框架结构出来,简单来说就是教学的提纲,然后按照教学计划来合理地设置问题,展开教学。如老师要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那么可以结合相关的教学器具进行对话教学,老师可以选择一些颜色艳丽、图案丰富多彩的图片,让幼儿之间两两搭配进行拼图,老师可以进行试探性的提问:“应该如何才能又快又准的拼完图片呢?”然后学生通过回答老师的问题,在相互对话的过程中使学生得到启发,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1]。
二、创建问题情境,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老师在应用问题对话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务必对创建问题情境给予重视,创建的问题也要符合幼儿发展特点,还应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相互联系。老师在应用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坚持以幼儿为教学中心,对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给予充分的尊重,不断探索适应幼儿的心理,然后以此为依据创建一些富有新意的问题,全面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例如:幼儿的好奇心很强,对任何新奇的事物都充满了很强的兴趣,老师在进行对话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这一特点进行问题情景创建,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对话教学有效地展开。在幼儿教学期间,幼儿的思维、感官自我意识与认知等方面都正处在飞速发展的时期,老师通过新奇的问题情境创设,可以促进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大胆地表达自身见解,再加上对话教学,促进幼儿之间在学习环境和活动互动过程中相互了解。
三、借助对话教学,促进幼儿之间交流与合作
老师利用问题对话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最重要的一个教学重点就是培养幼儿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学习的习惯,幼儿通过相互协作,增加交流对话,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老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小组,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当中,幼儿之间在相互讨论的过程当中,慢慢学会主动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使幼儿在主动思考以及相互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此外,幼儿在相互学习、沟通、讨论的过程中还能实现知识的互补,取长补短,完善幼儿知识结构。通过分组讨论学习的.过程,能够使幼儿的语言表达、沟通交流、逻辑思维以及认知能力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老师也可以选择一些对话内容较多的游戏,让幼儿参与到游戏当中,通过在游戏中相互对话与合作,也能达到相互沟通交流的效果,而且幼儿对游戏总是充满了很高的积极性,相对于分组讨论来说,借助游戏进行讨论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2]。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