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教案

2024-07-08

《一粒种子》教案(共14篇)

1.《一粒种子》教案 篇一

一、复习,导入。

板题。听课文录音。提问: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

二、理清层次。

1、课文里有一个词,出现了多次,知道是哪个吗?板书:挺一挺

学习生字“挺”,注意读音,后鼻音。字形与“庭”比较。

2、从课文里找一找,有几次写到“挺一挺”,用“__”画下来。

3、我们按照4个“挺一挺”把课文分成4个部分,用双竖线标记。

三、分层学习。

1、第一层。

齐读。提问:种子是在什么情况下把身子“挺一挺”?板:暖和。

注意:“暖”字的右边不要写成“爱”字。为什么是“日字旁”?

为什么会觉得“暖和”?(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

2、第二层。

自读。第二次是在什么情况下把身子“挺一挺”?

板书:喝水

比较:“渴”与“喝”,你有什么办法区别它们?

种子喝了一口水,觉得很舒服。板“舒”字,怎么记?请你读这一段,读出“舒服”的感觉。

3、第三层。

分角色读种子和蚯蚓的对话。

蚯蚓要帮种子做什么?板书:松土

听了蚯蚓的话,种子很高兴,又把身子“挺一挺”(指板书)

4、第四层。

种子离外面的世界越来越近了,它听到了什么?

想象:春风、泉水、小鸟和小孩子分别在唱什么?

理解“热闹”,并造句。

指导读“啊,我要赶快出去!”

种子非常想快点钻出地面,我们一起为它加油吧!

贴图。

指导读“啊,好一个光明的世界!”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看图说话。除了图上说的,还可以想象别的春天的景物。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四、总结。

这篇课文写了一粒种子发芽的过程,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有充足的水分,泥土松软了,种子就会发芽。

2.《一粒种子》教案 篇二

后来, 她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 不幸的是, 又被老板轰了回来, 原因是她的手脚慢, 做的衣服质量不过关。母亲对女儿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的, 别人已经干了许多年了, 而你一直在念书, 怎么快得了?”

女儿先后当过纺织工, 干过市场管理员, 做过会计, 但无一例外, 都是半途而废。然而每次女儿沮丧回家时, 母亲总是安慰她, 从来没有抱怨。

三十岁时, 女儿到一所聋哑学校做了辅导员, 后来, 她开办了一家残障学校, 再后来, 她在许多城市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 成了一位拥有几千万资产的老板。有一天, 功成名就的女儿问母亲, 当年自己连连失败, 感到前途渺茫之时, 是什么原因让母亲对她有信心呢?母亲的回答朴素而简单, 她说, 一块地, 不适合种麦子, 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长不好的话, 可以种瓜果;瓜果也不济的话, 撒上一些荞麦种子一定能开花。因为一块地, 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 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一块地, 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多么朴素而纯真的哲理呀!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的信念, 让母亲对女儿充满着十足的信心, 哪怕女儿遇到了一次又一次挫折, 母亲也从未对女儿气馁过、抱怨过。

有人说, 教育是农业, 与种庄稼有着天然的相似, 这句话颇有道理。教育绝不像工厂的流水作业, 同一台机器, 同一款模具, 生产出大量同一化的产品, 因为,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他们的家庭条件不一样, 生活环境不一样, 成长氛围不一样, 个性特点不一样。所以, 用同一台教育机器、同一款教育模具对迥然各异的学生施以相同的影响显然是不科学的, 也注定是违背教育规律、适得其反的, 其结果固然可以造就一批合格的人才, 但是同时也注定会让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这同质化的教育活动中迷失原本的自我, 找不到真正的自己。

3.一粒种子改变中国 篇三

——网易网友xjliu04对《延安革命时期的交际舞》的评论

那个时代的“恋之风景”。

——网易网友zhomgju对《延安革命时期的交际舞》的评论

溥仪的一生很不幸,他就像是一本书的最后一页,最精彩的内容已经过去,而他只是结尾而已。这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结局。只是他很不幸,他无法也不能选择另外一个人生。

——网易陕西宝鸡对《战俘溥仪》的评论

胡适归根结底还是一介书生。

——新浪网友shuiliuhuakai对《胡适的三个愿望》的评论

先生高才,生不逢时。

——新浪网友怪客对《胡适的三个愿望》的评论

番薯救了无数中国人的性命,却也在塑造“老大帝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翻开历史,真不知今人该微笑还是叹息。

——广州读者世维对《天下番薯》的评论

又到一年记者节,谁还记得史量才?今世“史量才”何在?

——北京读者chris对《报人史量才》的评论

哈哈,原来跪求才是让人拒买洋货只买国货的有效途径。

——成都读者阿黎对“旧闻”之《跪求团哭劝摩登女》的评论

美国人把参加二战的那代人称为“最伟大的一代”。对于我们来说,茅先生那一代人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尊敬的。他们那一代的知识分子,受了那么多磨难,但始终没有放弃为社会贡献,在现在这个社会,这样的人更弥足珍贵。

4.《一粒种子》教案 篇四

2、积累11个词语和2句句子。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节。

4、知道种子通常在春天发芽长大。初步了解种子发芽需要的一定

温度、水分和空气。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10个。

2、积累11个词语和2句句子。

教学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节。

2、知道种子发芽的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磁带、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春天到了,万物都苏醒了,一粒睡在泥土里的种子也醒过来了,它在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生听课文录音,并回答。(课件出示全文)

我听到,一粒种子。

怎么样

3.学习生字:种

4.(板书)齐读课题:一粒种子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所有生字)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对照拼音多读几遍。

2.分小组学习。(学学生字,读读课文)

3.全班交流。

(1)指名领读生字。(师提醒:挺、蚓、咱、钻)

(2)出示练习:

划去不合适的音节。

种子(zhǒngzhng)种数(zhngzhǒng)

暖和(héhuo)和气(héhuo)

钻出来(zuānzhuān)咱们(zázán)

(3)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己认真读课文,完成小练习。

练习:

春天到了,阳光照着大地,种子觉得,身子挺一挺;

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在、、的招呼下,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终于见到了一个的世界。

2.先小组交流,随后全班交流。

3.齐读课文。

4.指导朗读。

5.教师引背,学生齐背。

6.指名背诵最后两节。

四、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

游戏:比比谁的眼力好。

把两个字合成一个字。

禾}白}

()()

口}水}

走}虫}

()()

干}丘}

2.读词语。

练习:把合适的词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1)挺(2)蜓

蜻()低低地飞着,眼看就要下雨了。

种子把身体一(),眼前一亮,啊,好个光明的世界!

(3)渴(4)喝

一只乌鸦口()了,到处找水()。

种子有点(),()了一口水,觉得很舒服。

(5)泥(6)呢

种子睡在()土里,觉得很暖和。

春风招呼大家到外边去()!

3.读句子。

五、拓展训练:

种子钻出地面后,看到了。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六、师小结。

七、学艾青的诗《绿》(略)

教后反思:

5.《一粒种子》 之二 篇五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10个生字,知道“挺一挺、舒服、钻出来、热闹”等词的意思。

2、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感受生长的快乐。

3、懂得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获得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的知识。

4、能用“热闹、一边……一边……”各写一个句子。

教学重点:学会课文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和经过。

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课题提问

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种子是怎样长大可的?……)

二、听配乐朗读课文

1、你都听明白了什么?交流

2、自由读课文,看还能读明白什么?

3、交流

4、填空:课后习题6

三、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

1、把自己最喜欢的、读得最好的读给大家听。

2、读生字词。

3、完成《课堂作业》2

四、巩固练习

1、记一记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2、写一写生字。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词

2、按课文填空(课后6)

二、研读课文

1、你能从这段话中读出种子发芽需要那些条件吗?

板书:暖和的天气

喝水

松土(空气)

2、你乐意当一回种子吗?为什么?好好读读课文感受一下吧!

3、如果你真是种子,你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阳光?泉水?还是空气?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分读,说明原因。

4、交流:第一部分抓住“醒、挺”

第二部分抓住“种子喝的水是从哪儿来的”

第三部分是重点

(1)在学生交流后,请同学分别划出蚯蚓和种子的话。

(2)男女生分读,比一比,哪边同学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3)重点理解种子奇怪的语气,“招呼”的意思。

三、小结课文

1、到这里为止,种子已经挺了三次了。我们用朗读来表现他三次挺的动作好吗?

2、老师读,学生表演

3、女生读,男生表演

4、男生读,女生表演

四、巩固练习

1、齐读1――7段

2、完成课堂作业3

五、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词

2、读课文1――7段

二、学习课文8、9段

1、当种子挺了三次之后,他听见了什么?

2、出示句子: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3、你能想像一下,他们都会怎么唱呢?

4、比较句子:春风在吹,泉水在流,小鸟在叫,小朋友在唱歌。

5、练习朗读

6、如果你是那在地底下呆了很久的.种子,当听到外面的歌声会想些什么?(理解“热闹”,你还知道哪儿很热闹?)

7、指导朗读种子说的话

8、种子终于又挺了挺身子,他终于看到了一个光明的世界,你能给“光明”换一种说法吗?帮他描述一下他眼中“光明的世界”。

9、齐读8、9段

三、.总结课文

1、你喜欢这篇课文吗?为什么?

(把种子当作人来写,知道了种子钻出地面的条件……)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整地读一遍课文。

四、巩固练习

1、听写词语

2、完成课堂作业

五、课外阅读

1、《选学读本》《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蚯蚓》

2、《新教材》《笋芽儿》

6.一粒种子 篇六

这里高大的、细长的芦苇虽然为我挡住了风雨,但也为我遮住了万物生存不可少的资源――阳光,我天天生活在阴冷潮湿的芦苇下,于是就有了享受阳光与甘霖的理想。

我下定决心,用尽我所有的力气使劲往上爬,因为有了理想,有了决心,有了勇气,所以无论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我都不会因此而害怕,我的目标是长的比芦苇高,长得比芦苇壮,也不知过了多少天,物转星移,海枯石烂,我终于生根发芽了。

骄傲的芦苇却把我的努力不当一回事,不仅靠的更紧,连一点阳光的斑点也不留给我,还说:“哼,就凭你也配享受阳光?你还是放弃你那该死的的理想,好好生活在我的脚下吧!哈哈……”我很礼貌的说:“哥哥姐姐们,享受阳光是每个生命特有的权利,,我有权享有阳光,你们不能剥夺我的权利!”芦苇听了,非常恼火,吼道:“那就比比谁长得高吧!”于是,芦苇们也开始疯狂生长,这使我实现理想的难度也就大了一些。

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开始疯狂地吸取养分,每天按时睡觉,不轻易发火……长时间的努力使我长成小树,已和芦苇差不多高了。加油!再使把劲!我再一次努力生长。终于!我长得比芦苇高,比芦苇壮了!骄傲的芦苇也惭愧地低下了头!

7.《一粒种子》教案 篇七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习惯、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 感恩在早期教育里有很特别的价值。我们必须根据幼儿年龄特点, 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的指导, 让他们从小养成感恩意识。

一、感恩教育的途径

(一) 理解“感恩”

首先要给幼儿灌输“感恩”的意义, 让他们对感恩有着深刻的理解。我希望各个年龄段的幼儿都能够发散出爱的信号, 也希望幼儿能接收到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琐碎的感恩。

听故事、讲故事是幼儿平时最喜欢的活动, 我们要用简洁而不简单的感恩小故事, 让幼儿明白感恩的道理。我们可以利用中午睡前故事的时间, 用声情并茂的语言, 为他们讲述感恩小故事, 让他们在有趣精彩的故事中, 唤醒心灵深处的善念。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里, 也时常有感恩的诗歌。“下雨了, 别让小松鼠淋着, 松鼠妈妈用她的大尾巴, 给小松鼠撑着伞。老鹰来了, 别让小鸡给老鹰抓走, 母妈妈用她的翅膀, 把小鸡紧紧地护住。天黑了, 别让宝宝害怕, 妈妈用她好听的声音, 给宝宝哼着摇篮曲。”我们用这些短小精悍的儿童诗歌, 让幼儿朗诵时, 感受来自母亲的爱。

(二) 体验“感恩”

“感恩”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自然产生的, 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只要我们给他们爱, 幼儿会自发地产生对我们爱, 这就是感恩。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学。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所以, 我们培养幼儿感恩, 就应该从身边的点滴开始。

1. 主题活动。

我们可以将“感恩教育”的内容能反映在教学活动中, 并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的特点, 渗透相关的主题活动, 让幼儿去体验, 感受感恩。小班幼儿年龄小, 感恩应从身边出发。如主题“亲亲热热一家人”, 特别强调对家庭的情感, 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父母与幼儿之间的亲密感情, 而且从家庭出发, 贴近生活经验, 可使幼儿爱自己的家人。具体的教学活动“妈妈”, 幼儿从动物的身上感受母爱, 再延伸到生活中我们对妈妈的情感。感恩还可以是对整个自然界的, 大班幼儿的“环保小卫士”活动, 让幼儿了解我们生存的物质环境, 人类依赖自然给我们的恩惠, 我们也要保护自然环境, 这就是对大自然的恩惠。

2. 节日体验。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三八妇女节”“父亲节”“母亲节”等等都是感恩教育的开展不容错过的机会。把教育融入到这些众所周知的节日里, 在一个大的气氛中体验感恩。例如, 今年的“三八妇女节”, 幼儿园开展了“妈妈我爱你, 五个一活动”。我们用简单的“五个一”:给妈妈一个甜甜的吻、对妈妈说一句甜甜的话、送妈妈一幅作品、为妈妈做一件事、为妈妈唱一首歌, 让幼儿更了解母亲, 让幼儿知道他的母亲成长的爱和辛劳付出的过程;让幼儿体验到深深的爱, 用简单的行动表达自己的感谢与感恩。在一次一次这样的节日活动中, 幼儿的内心也充满感恩。

3. 日常“感恩”。

(1) 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感恩。《纲要》的生活教育目标中指出:在体现正面教育思想的同时, 也要渗透生活教育的理念, 即社会性的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 借助于日常生活, 并且为了日常生活而进行的。

在晨谈时, 展开“帮助”话题, 幼儿都乐意分享他们帮助别人的小故事, 使得幼儿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会感恩同伴。在午餐或点心后, 组织幼儿谈论食物的来源, 让他们知道农民伯伯的辛苦, 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不浪费食物。

(2) 在游戏中渗透感恩。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 幼儿的日常生活是与游戏分不开的。我们利用游戏的特性, 引导幼儿愉快地尝试“感恩”的行为。如区域游戏生活区里“喂娃娃”游戏要求幼儿给小动物喂食, 体验保育阿姨给他们喂饭的感觉。在角色游戏“娃娃家”里面, 模仿成人的行为, 体验成人对他们的照顾, 从而学会关心身边的人, 尊重别人的劳动, 善待生命。在游戏中体验, 是幼儿潜移默化尝试感恩的好方法。

(三) 落实“感恩”

感恩教育, 特别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我们积极引导和教育年幼的幼儿, 让他们将意识转化为行动, 从小事做起, 从一点一滴去回报。如开展社区活动“爷爷、奶奶、小宝贝”, 让幼儿给爷爷, 奶奶多一些关爱, 有的帮奶奶扫地, 给爷爷捶捶背。尽管稚嫩的小手还不是很灵活, 但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能让幼儿能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二、实施效果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感恩教育也不是一两次活动就足够的。在多方面的努力下, 我们的大部分幼儿从刚入园到现在, 学会了许多, 如从早晨给植物浇浇水, 到关爱同伴, 到能为父母教师做力所能及的事。这表明, 我们对幼儿实施的感恩教育是行之有效的。然而, 在实施的过程中, 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问题之一就是家长的配合度还不够, 没有转变教育观念, 没有改变教育手段。问题之二是我对个别化教育上还做得不够到位, 尤其是缺少家园沟通。因此, 在感恩教育的路上, 要尝试的还有很多, 要做的也有很多。

三、讨论与思考

培养幼儿学会感恩, 首先要营造一个温馨和关爱的教育环境, 让幼儿感受到什么是“爱”, 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爱包围着。除了集体活动, 还应该着眼于创造关怀的环境, 利用节日气氛的优势, 加强关怀情感的技能活动。在家庭中也应该提供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 让环境“说话”。

8.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篇八

中国种业发展中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用种大国,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说“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绝不是夸张。一进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与中国种子协会共同带来的中国种业的整体介绍与展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特别是近年实现粮食生产“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良种繁育和推广贡献巨大,种业功不可没。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种子工作方针和政策。

自“九五”以来,国家启动种子工程建设。2000年,第九届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全面推动依法治种进程;2006年,国办印发《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推进政企脱钩;2011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推进现代种业建设;2011年5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各项工作。农业部作为主管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度重视推进现代种业发展,部领导多次深入基层开展种业调研,着力推动种业配套政策措施出台和落实,强化工作机制创新,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其中,专门成立农业部种子管理局;修订完善《种子法》配套规章并印发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召开国务院8号文件发布一周年座谈会;着力搭建种业科技企业合作平台等措施效果不错。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现代种业发展,中国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坚持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实现了从种子到种业的历史性跨越。

经过多年探索发展,我国种业科技创新加快,建立了一批又一批的科研育种机构,创造了一项又一项重大育种成果,诞生了一位又一位杰出育种专家。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院士、谢华安院士,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刘秉华研究员,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研究员、堵纯信研究员,油菜育种专家傅廷栋院士以及蔬菜育种专家方智远院士,他们都为我国的种业科技创新贡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智慧。在种质资源保护方面,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由2座种质资源长期库、10座中期库和43个种质资源圃构成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现已长期保存220多种农作物种质资源41万份,保存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农作物科研育种提供了丰富遗传资源。

基地建设逐步优化

近年来,种子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先后在制种优势区和粮食主产区建设良种繁育基地700多个,全国商品种子生产能力达到80亿公斤以上,西北、西南、海南等地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规模和特色的优势制种基地,一些骨干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加大基地建设投资,加快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集约化制种基地。如甘肃拥有目前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玉米制种年产量达5.8亿公斤,占全国玉米用种量的50%以上。湖南有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江苏有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山东寿光蔬菜智能育苗基地等。

市场管理初步健全

农业部自2010年起连续三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全面清理不合格企业、退出不适宜品种、强化质量监督抽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始终保持市场监管高压态势,取得显著成效,种子市场秩序明显转好。

技术支撑得到强化

植物新品种测试体系建立。2000年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及14个测试分中心挂牌成立初步建立了农业植物新品种测试体系。截至2011年底,农业部受理来自国内30多个省(区、市)及14个国家的品种权申请9016件、授权3713件。目前,我国年度申请量位居UPOV(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的缩写)成员国第二位。

国际交流日趋频繁

近年来,我国种业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合作日益密切,在种质资源交换、育种科研合作、新品种保护、种子检测技术等方面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种子进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发展,满足了农业生产的品种需求,提升了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提到中国种业,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不可略过。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种业的领军企业,业务涵盖水稻、玉米、小麦、向日葵、蔬菜等五个领域,其中大部分是旱区农作物。此次展会,中国种子集团的展台布置也极具特色,由于是中国种业领军企业,要传达的信息量极大,从育种研发、生产加工、产品营销、农技服务、战略合作、科学管理、机构情况,每一个部分都有重要内容。中国种子集团积极发挥国家级种业公司在良种选育和推广方面的作用,注重选育高产、优质、耐旱作物品种,致力于为旱区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山东省的冠丰种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种业科技研发与应用,在本届展会上它向大家展示了冠丰种业的发展成果。冠丰种业拥有全国唯一一家以企业为依托的“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冠丰重点实验室正在研发“多空智能不育”技术,该技术是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将有望创造第三次绿色革命,有望在中国首次获得突破;冠丰种业2011年建成了民族种业第一个智能化、规模化的种子加工厂;冠丰种业积极响应“走出去”战略,在巴西购买了5万公顷土地,建设油棕种植及加工一体化项目,目前棕榈树长势良好,打下了丰产的基础。

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他们的近10种玉米良种,据他们此次参展的负责人介绍,这次他们带来的“吉单”系列玉米优良品种,具有棒大、粒深、高产、活秆、不秃尖、抗病、耐密、早熟等不同特点。公司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中国种业骨干企业50强,生产的“吉农高新”牌玉米种子系类被国家质量监督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农业部批准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公司已拥有23家子公司,遍布全省不同农业生态区,经营品种超过120个。拥有科研试验用地2000亩和三亚商业化育种基地280亩,建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现代种子生产加工中心2处,稳定的种子繁育基地12.5万亩。为保持公司科研创新优势,公司成立创新中心,设有玉米、大豆、水稻、马铃薯、小麦5个创新分中心,下辖18个专业研究所,已审定农作物新品种26个,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8件,组配出苗头组合120个。

展区里还有很多的参展企业,展示各式各样的种子展品,如河南的秋乐种业带来的实体棉株和种子;荃银高科展示的迷你南瓜等各种瓜菜种子;海南神农大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棉花、水稻种子;丰乐种业倡导的“把丰收的快乐带给农民”的经营理念感动了很多参观者;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展示的特菜种子吸引了很多国外采购商洽谈并最终签订合同;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展示的毛籽、籽棉、光籽、棉絮及成品等。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每一个品种都有自己的特点。

9.一粒种子作文 篇九

大马路上人来人往,都赶着去上班。忽然,一个年轻人把李奶奶撞倒了。那位年轻人似乎十分着急,也没有理会被撞倒在地上的李奶奶,一个人走了。这个时候,他来了。他扶起了倒在地上李奶奶,并且把她要卖的菜全都从地上拾了起来,放回到她的篮子中去。一把一把的,都排放整齐了,然后送李奶奶去了菜场,离开的时候,李奶奶特地谢谢他,他微微一笑,说了声:“不用谢!”便离开了。

商场里人山人海,使若大的商场显得十分挤。这里是十分容易走失的,所以,每个人都把他们自己的孩子看得紧紧地。一位青年妇女正在挑衣服,她挑得正开心,却不知自己的孩子早已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离开了父母的那个孩子不知道该去哪儿,迷失了方向,这时候,他出现了。他走上前,亲切地问那孩子怎么了,当得知那孩子找不到妈妈时,他拉着孩子,去找他妈妈去了。当找到孩子的时候,他却只是笑一笑,让那位母亲别再把孩子弄丢了,立转身,消失在了人海之中。

10.一粒种子作文 篇十

在一个美丽的深秋,一粒种子从树上落了下来。这时一只脚将它踩进了土里。这粒种子进入深黑的泥土后,看见了一粒和自己一样大的种子。于是它对那里的种子友好地说:“朋友,让我们一起冲破泥土,然后生根发芽,并且沐浴温暖的阳光吧!”那粒种子听了后,说:“兄弟,我们最好不要这样做,如果我们这样做的话,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我们的茎在生长的时候会碰到坚硬的石头,会很痛很痛。我们的头要冲破厚厚的泥土,会很难受很难受!”它刚说完,那个才进泥土的种子就开始生长了。

过了一段时间,那粒一心要长大的种子长了一大截。于是它高兴地说:“加油!我快要冲破泥土了!”没过多久,它的茎就碰到了一块大石头,它顿时感到像有一把剑刺到了它身上。可是它一点也不在乎,继续向上爬。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它终于在春天冲破泥土且开了花。而那粒不想发芽的种子却渐渐地腐烂了。

11.“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 篇十一

中西小麦专家结缘2001

民以食为天。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百姓食用最多的农作物之一。

河南是小麦的主产区,从事小麦研究成为一些科研人员终身的追求。河南省超高产小麦育种首席专家沈天民研究员就是其中一位。

从小生长在极端贫穷县兰考的沈天民,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袁隆平“超级水稻”成功后,沈天民提出了研究超级小麦的设想。“优质、多抗、超高产小麦育种”是国家“九五”麦类细胞工程技术育种重大攻关课题,国家科技部批准河南天民种业公司为“河南省超级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合作研究试验站”,国家外专局把该项目列入重点引进国外智力项目,连续多年予以重点支持。

为了加快小麦研究的发展,天民公司十分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邀请了30多个国家的几十位著名小麦专家前来公司进行技术指导、开展合作研究。在同国外专家合作的过程中,他们了解到,阿罗斯博士是世界著名的作物生理育种专家,目前就职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植物生物部,任首常科学家。阿罗斯博士在提高小麦产量潜力研究方面出版了大量专著和论文,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具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经沈天民的不懈努力,45岁的阿罗斯博士终于答应来华,于2001年应邀到天民种业公司进行学术交流,并对公司亩产吨粮的超级小麦育种目标、育种途径有了初步了解。在这次交流中,沈天民在国内率先提出的通过充分发挥小麦植株非叶生器官光合作用的方式,选育超级小麦新品种研究方向,与阿罗斯博士不谋而合。这次访问,促成了他与天民种业公司正式签订了合作研究协议,任河南省超级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合作研究试验站生理育种室主任。从此,中西两位小麦专家,开始了长达7年的精诚合作。

真诚援助不求回报

双方合作以来,阿罗斯博士不论工作多忙,都坚持在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来公司工作一个月以上,从未间断。每次来到开封,他都不辞辛苦、争分夺秒,工作在田间地头,老百姓风趣地说,“试验田简直成了洋专家的家”。

5月下旬的中原大地,上午11点多钟的温度已经足够让人汗流浃背。在天民种业公司"的试验田里,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位个子不高、工装打扮的外国人,他就是阿罗斯博士。他躬身在田间,精心对小麦叶片光合作用进行测量,一边测量一边让助手记录,衬衣常常被汗水浸湿,牢牢地贴在背上,头发黏在额头上,乍看起来有些狼狈。就是这位国际知名学者,朴实的形象令人感动,当地老百姓都十分喜欢他,亲切地称他是“开封人民的好朋友”。

阿罗斯博士全身心投入到小麦育种科研开发中,如痴如醉。他结合公司承担的“十五”国家“863”计划“优质、多抗、超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课题,提出了组建生理育种实验室的方案。为了加快研究步伐,他还主动联系,将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雷诺兹博士、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约翰·福克斯博士、阿根廷大学的斯拉夫博士、意大利图西亚大学的罗伯图博士、智利南方大学的丹尼尔教授等一批国际上不同小麦生态区的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请到公司一起工作,解决重大疑难问题18项。

见到阿罗斯博士的人,常常会好奇地问:“你为什么到河南工作?”博士不厌其烦地说“我曾经对许多人说过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虽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因素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例如战争和自然环境的恶化,但是我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我愿意用我的知识,尽我所能去消除饥饿,减少贫困,而这也正是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宗旨: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消除饥饿和贫困!”

内培外训提高人才素质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怎样提高科技人员的研究水平,将公司育种研究室建设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实验室,阿罗斯博士殚精竭虑,千方百计加大人才培训的力度。

一方面,阿罗斯博士每年来公司工作期间,精心安排项目,制订培训计划和实验方案,开展讲座,采用田间和室内相结合的方式培训高级科技人员。在他的人格魅力感召下,公司多年来聘请的小麦育种领域专家分工协作、团结一致,刻苦攻关,逐步形成了一个以阿罗斯博士为核心的外籍专家智囊团。

智囊团也将人才培训放在重要位置,不仅培养天民公司的科研人员,还将培训扩展到国内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专家们应邀到上海市农科院、陕西省咸阳市农科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省农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河南省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科研单位,举办了多场次专场学术报告会,受到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好评。

另一方面,阿罗斯博士十分重视科研人员的出国培训。在海外甚至公休期间,他依旧关注并广泛联系国际上著名小麦生理育种实验室,帮助公司培训技术人员。通过阿罗斯博士的联系推荐,公司已有2名科技人员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2008年又有3名科技人员分别去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英国诺丁汉大学和西班牙巴塞罗纳大学进行培训。阿罗斯博士还帮助建立了国际著名小麦专家库,为公司技术人员同专家们进行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些人员都已成为公司创新研究的骨干人才,为小麦研究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与支撑。

除此之外,阿罗斯博士还积极帮助推荐公司生理育种室的科技人员参与欧洲重大项目的投标,2006年公司同英国洛桑所、西班牙巴塞罗纳大学、意大利图西亚大学、叙利亚国家科学院等共同承担了欧盟第六框架计划“提高地中海地区硬粒小麦稳产性研究”项目,获得8.5万欧元资助,大大提高了公司知名度和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

“超级小麦”名声远扬

为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加快对超级小麦研究,在省外国专家局的支持下,2002年天民种业公司承办了第一届超级小麦遗传育种国际研讨会。会议筹备期间,阿罗斯博士帮助公司积极聘请国际超级小麦育种知名专家,认真校对外文材料。在会议上,他提出了超级小麦的概念、育种理论、育种途径、育种方法和技术路线,为我国超级小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他在会议上提出的“超级小麦可持续发展育种理论”,已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生理育种研究》杂志及西班牙、美国、英国等六个国家生理杂志上发表。在2004年第二届超级小麦育种会议上,阿罗斯博士帮助公司制订了到2020年实现亩产小麦吨粮育种目标的具体方案,并提出了如何创造特殊种质,如何充分利用光能使公司的超级小麦育种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思路。

在实际工作中,阿罗斯博士建立了一套超级小麦“美学”生理育种理论,提出超级小麦品种要“株型长相美”、“籽粒外观美”、“内在品质美”,充分发挥小麦品种非叶生器官的光合作用,培育节能、降耗、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超级小麦品种。

根据这种理论育成了“国审豫麦66”、“国审兰考矮早八”,“兰考15”、“兰考18”等20多个兰考系列超级小麦新品种。其中“兰考矮早八”连续6年经国家科技部在同一地块组织实打验收,平均亩产达到700公斤,创我国黄淮麦区单产最高纪录。研制的亩产700公斤窄行密植配套栽培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兰考系列超级小麦品种从2004年~2007年在黄淮麦区累计推广4370万亩,亩增产小麦75公斤,增产小麦近31亿公斤,新增社会效益46亿元。

在阿罗斯博士的倡导与具体指导下,天民种业公司还率先在全国建立了超级小麦协会,并开通了超级小麦育种网站,被命名为“国家超级小麦育种示范推广基地”,国家“十一五”河南省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首席专家单位,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小麦夏玉米亩产吨半粮重大攻关”课题承担单位。

200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专程赴豫视察了天民种业公司的研究成果,盛赞:超级小麦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12.《一粒种子》教案 篇十二

2012年九月, 一群活泼可爱、天真淳朴的孩子开启了我步入南高后的第三届班主任之旅, 几多期待, 几多欣喜, 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团队——零零后, 他们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喜呢?带着憧憬, 我和孩子们迎来了入学教育第一课——军训。

一个穿着漂亮红裙子个头偏小的小女孩蹦进了我的眼帘, 不是因为她动作标准, 而是她“踏步走”的时候, 上半身严重后倾, 几乎要向后倒过去, 我很是为她捏一把汗。休息时, 我走到她面前, 细声询问了她的名字, 并叮嘱她说:“孩子, 踏步走的时候, 上半身要直, 或者稍微前倾, 避免摔倒。”她没说什么, 只是点点头, 我注视着她, 希望她说话, 但我看到的是直直的目光, 躲避的表情, 凭直觉这孩子有故事。

我查阅女孩儿相关资料后更加疑惑了, 按道理她面对老师不应该是这样的表情和反应。再休息时我继续和她攀谈, 发现她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便是简单重复我所说的话。我更疑惑了, 但毕竟不是专业人员, 不敢妄下结论, 决定继续观察。

晚自习时, 我组织孩子们自我介绍, 大家都争先恐后, 最后只有她没自我介绍, 全班同学鼓励的掌声响过一遍又一遍, 她坐着, 目视前方, 面无表情。我适时结束了这一活动, 心中平添了几分惆怅。

军训顺利结束, 开始上课了。小女孩儿各科作业都不能按时上交, 尤其英语课上的口语训练一轮到她那里就卡壳, 孩子们虽小, 但时间一久, 各种猜疑和传言出来了。

我硬着头皮约请了家长, 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因为除非家长愿意主动说明情况。如我所料, 气质型美女家长到来后几乎不跟我对视, 听我说完, 只轻声说孩子几岁时因为吃糖噎到过, 并不痛不痒地表态加紧孩子的管理。

第一次与家长碰面就这么无果而终, 但我内心明白该怎么要求小女孩儿了。为了防止其他同学歧视她, 孤立她, 我除了让班干部多与她交流外, 还召开了“我们永远是朋友”的主题班会, 让孩子们明白我们是一家人, 没有谁高谁低之分。但尽管如此, 女孩儿家长来接她时还是连招呼都不和我打。

一个月后召开第一次家长会, 她爸爸来参加的, 一看就是事业还算成功者。但他在和我交流时唐突地问出一句:“老师, 你说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听后茫然, 是真不知道还是不愿承认?但只短暂的一瞬思考, 我还是委婉告诉他, 带孩子去医院找专业人员检查一下吧。我知道这样说很残酷, 但总比一直不面对强吧。

时间推移, 孩子的功课糟糕, 作业不能完成, 考试成绩目不忍视, 在班上几乎不发一言……面对此, 我来无暇焦虑, 首先减轻她的作业量, 降低学习方面的要求, 鼓励其他同学主动和她交往, 让她尽快融入班集体, 安排班干部主动和她交流, 让她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班团课前, 先告诉她相关流程, 邀请她参加某个环节, 让她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因为我此时最担心的不是她的学习成绩, 而是她的心理健康和人身安全。我竭尽全力想要保护她的自尊, 不让她受伤害, 但我毕竟不是特教人员, 所以常常力不从心, 科任老师们也尽了全力, 但情况照旧。我又查阅有关资料, 尽量多了解一些专业知识, 并把有效信息告知家长。

就这样, 小女孩的变化无增无减, 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南高文艺盛宴“迎新晚会”。因为是孩子们步入初中后的第一个大型活动, 我不想让任何一个孩子落下, 包括小女孩儿。在紧锣密鼓的排练中, 女孩儿的眼睛里经常闪烁欣喜的光芒, 但她最喜欢做的不是参加排练, 而是在一旁笑着鼓掌。节目排练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根据表演需要, 每个孩子都要准备一件白衬衣, 黑裤子, 我怕女孩儿回去说不清楚, 就打电话告诉女孩儿妈妈。谁知妈妈接到电话后的第一句话是:“她也要参加吗?”我非常诧异, 回问:“为什么不呢?每次排练她都参加了的, 我也从没说过不要她参加呀。”电话那边顿了一下:“上小学时都这样, 我都习惯了……”我听出她声音有些哽咽, 短暂沉默后:“太感谢宋老师了!我真没想到她还有登台表演的机会!表演节目应该要化妆的, 我有几位朋友是专业化妆师, 什么时候表演, 你告诉我一声, 我好带她们过来。”沟通那么多次, 这是她第一次主动说这么多话, 主动关心我们班的事。我满怀感激, 欣慰几十条短信没有白发, 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 至少女孩儿妈妈的心扉已被开启。

这之后, 我和孩子妈妈成了QQ好友, 在天桥遇到会寒暄, 妈妈会主动告诉我孩子一直在学钢琴, 请了家教给孩子补习英语等等。我虽明白这些做法对孩子意义不大, 只是爸爸妈妈暂求心灵安慰而已。但我没说破, 毕竟冰皮乍破, 真正的改变还需时日。

QQ成了我们交流的宝地, 我选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委婉告诉女孩儿妈妈, 目前的这种教学模式并不适合孩子, 如果爱她就给她适合的, 这才是理智之举。暑假快结束时, 女孩妈妈告诉我说女孩儿要转学去外地一所可能更适合她的学校。说实话, 我的心情很复杂, 但主要还是庆幸通过努力, 家长终于能直面孩子的情况并有行动了。因为初一的孩子单纯可爱, 初二的孩子逐渐叛逆, 我又怎能保证所有孩子都能听进我的提醒, 都去呵护她呢?

去年寒假, 碰见女孩和她妈妈, 我上前拥抱了女孩儿和妈妈, 像老朋友那样。只听女孩儿喃喃:“宋老师, 我好久没见到你了!”我震惊, 以前她可几乎不主动表达呀。看来妈妈和老师播下的温暖种子正在唤醒她沉睡的心灵!

俗话说“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我以为, 树也好, 人也罢, 均离不开肥沃的土壤和精心的灌溉。女孩儿在我班的这一年, 虽然不一定学到了多少文化知识, 但至少我和科任老师还有孩子们都尽力呵护了她。 我只想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和家长:在内心常存一份理解和真诚, 善待他人的优点和不足, 会让自己收获快乐!

13.一粒种子作文 篇十三

有一天我醒来,发现自己粘在了一只小花猫的身上,小花猫如风般穿梭于南京的大街小巷,我的旅行也就此开始。

我跟随小花猫先来到了“金陵十八景”之一的燕子矶,它位于南京郊外的直渎山上,燕子矶因石峰突兀江上,三面临空,远望若燕子展翅欲飞而得名。小花猫爬上了燕子矶的最高处,我看见了,滚滚长江,浩浩荡荡,一泻千里,蔚为壮观。这里绝对是观赏江景的最佳去处,可是这里并不适合我安家,只好放弃了。

忽然,我被耳边“呼呼”的风声给惊醒,原来是小花猫又开始游历了,我又跟随它的脚步来到了牛首山。牛首山天工造化,自然景色极佳。阳春三月,茂林修竹,桃花正艳,黄昏之分,暮色苍茫,云蒸霞蔚,牛首烟岗,令人沉醉。俗话说:“春牛首,秋栖霞”,牛首山可谓是春游的最好去处。小花猫有些累了,清洁了一下自己的毛发,我也随即被抖落到地面上。

别了小花猫“导游”,我又开始跟着风婆婆寻找家园。风婆婆把我带到了南京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中山陵。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中国近代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陵区面积八万余平方米,真是太大了,不知是我这个小种子的几亿倍呢!就在跟风婆婆一起在天上飞的时候,我看到了依山势而建的中山陵,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所有建筑物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俯视的中山陵,宛如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煞是美丽。我决定不再旅行,在中山陵安家。

14.一粒种子引发的较量 篇十四

目前我国种业市场规模为80亿美元,未来10年还将翻番,将给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竞争:卖种子还是提供解决方案

当下有一场发生在本土品种和洋品种玉米之间的较量,引起业内高度关注。截至目前,美国杜邦先锋公司的玉米品种“先玉335”在我国的推广面积已经超过3000万亩,虽然尚未超过占比最高的国产品种“郑单958”,但从趋势上看,“先玉335”的优势十分明显。

根据规定,外资企业在中国经营种子业务必须成立合资公司,如果经营大田作物,外资不得控股,不过这并没有完全挡住外资进军中国种业市场的步伐。10多年间,已有70多家持有有效证照的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种业市场,世界前20强都在其中。

其实这样的遭遇战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除大宗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育种外,目前我国有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以及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跨国公司的研发和营销已涉足我国很多品种,如油菜、甜菜、向日葵等。但是涉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的玉米时,意义却非同一般。在此前与洋品种的对决中,我们曾在大豆上留下了永远的痛,玉米将是怎样的故事?

“我们的品种也不是完美的,但农民真的能从中受益。”杜邦先锋中国区战略与业务拓展高级总监沈碧君说。事实确实如此,尽管“先玉335”耐密性及抗倒性差,但其丰产性和脱水性好,米质也不错。而最让农民乐于接受的是单粒播种,杜邦先锋的品种由于出芽率高,每穴只需播一粒种,既省了种子,又省去了疏苗环节,节约了劳动成本。他们还专门针对中国的种植条件开发了单粒播种机,农民购买他们的种子会得到相应的补贴。

从源头到田头,全产业链的布局是现代种业的实现形式。沈碧君告诉笔者:“我们不只卖种子,而且提供解决方案。”

产业:低水平出不了“龙头”

“虽然现在玉米最大的品种还是‘郑单958’,但我们必须承认,国外品种的品质确实不错。我们和跨国公司的差距主要还不在前端的育种科研上,而在于我们没有一个工程化的体系,缺乏完整的产业链。”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表示。而这也恰恰是我国种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与跨国公司的步步为营、整体推进相比,我国种业却不得不面对小、散、弱的现实。产业初级阶段的特征十分明显,产业和研发集中度太低,低水平重复严重,缺少龙头企业,全国8700多家种子公司中真正具有研发能力的只有10家左右,规模前10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不到20%。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介绍说,全国现有从事育种研究的各级科研院所和大学1000多家,虽然我国每年审定的品种有1000多个,但其中突破性成果却少之又少。结果就是研发主体多,品种多而不强,推广也无法集中。

如果说横向看是分散的、分割的,那么纵向看则是断裂的。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与知识产权处处长寇建平说:与跨国公司相比,我们的品种推广和科技服务简单而落后。我们的模式基本上是科研单位或高校形成了新品种后,就转让给种子公司向市场推广;因为种子公司并不参与研发,对品种没有足够的了解,所以在向农民推广服务的时候很多信息已经减损,种植的效果也打了折扣;接着,由于我们的种植结构分散,致使品种间很容易因串粉而退化减产,科研单位就继续申请项目培育新品种。

事实上种子换代并非越快越好,美国的小麦品种表现很稳定,20多年来也只推广了几个品种,原因是种子企业每年都会对品种做提纯复壮类的工作,即对品种进行修复,恢复其原种的性状,而我们的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都没有人做这样的工作。

瓶颈:小舢板连不成航母

在第二届中国(博鳌)农业科技创新论坛上,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院士针对种业的现状提出:“粮食安全靠种业,种业发展靠科技,科技支撑靠创新,创新产业靠体制。”体制创新已经成为改变种业现状的关键,现有的科研体制成为种业做不大的重要原因。

种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是包含“育—繁—推—服”一体化的产业链。仅仅培育出好的品种远远不够,推广和服务至关重要,种子对市场的适应能力是靠农民的种植和产量检验的。

“强大的育种产业必须是从上游到下游的创新链条,各环节协同分工,目标一致。”戴景瑞说,“我们往往是各自为战,没有很大的团队,这样是搞不出好的品种来的。即使搞出来,也往往是这儿蹦出一个,那儿蹦出一个,没有形成连续不断的生产线式的育种体系”。

其实我国在育种方面的科研实力并不弱,即使是孟山都、杜邦先锋等种业巨头也承认这一点。我国有一批高水平的育种人才,且不说袁隆平、李振声、戴景瑞等国际知名的育种专家,年轻一代中也不乏翘楚。但是资源和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科研单位,种子企业无法提供相对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缺乏优秀人才和科技资源支撑,自然也强不起来,只能卖种子。

如何建立商业化种业发展体制机制,让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协作,组成利益共同体,逐步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进而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是当务之急。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各地正在积极探索和尝试。

“小舢板连不成航空母舰。”曾在孟山都、杜邦先锋、隆平高科均担任高管的种业职业经理人刘石认为,“中国的种业必须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下,按照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规律重新改造”。

“基于我国种业科研和产业发展现实,新型种业体系建设应依据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环节,制定不同的工作重点。”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领导小组秘书长闫傲霜建议,“目前,应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优势,稳定支持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同时积极提升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逐步将企业培育成创新主体”。

上一篇:党建工作责任书下一篇:护理火灾应急预案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