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就业问题

2024-08-12

浅谈就业问题(8篇)

1.浅谈就业问题 篇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和谐社会最突出和敏感的问题是民生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中央一直以来关注的工作。在现实生活中,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为残疾,就业难引发平时生活的困难尤为突出,故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安置残疾人就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我区现

有常住人口64572人,外来人口10万多人,按国家抽样调查残疾人占常住人口6.36%计算,我区残疾人有4106人。其中:持证残疾人723人,有劳动能力或有简单劳动能力的持证残疾人540人,已就业的501人(包括部分非本区域内在我区安置的持证残疾人),已就业的占有劳动能力残疾人总数的92.7%,就业比例还是相当高的。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国务院第488号令,公布了《残疾人就业条例》,《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中从事全日制工作的残疾人职工,应当占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25%以上。并将于2007年5月1日施行。这是残疾人的一个喜讯,是保障残疾人切身利益得以实现的一个根本大法。再从2006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现状来看,情况就不容乐观。目前我区有企(商)业1616家,共有职工52748名,已安置残疾职工230名。其中:福利企业16家,安置残疾职工271名,安置率均在25%以上;区属外资企业140家,职工人数25704人,基本上没有安排残疾职工;即使是行政事业单位和比较好的、大一点的单位,聘用残疾人的比例也不一定“达标”,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忧虑的事情。所以我们说,安置残疾人就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残疾人只有就业,自食其力才有尊严;只有就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脱贫 人的尊严,首先要自食其力。残疾人的自尊当然也离不开这一点,如果一个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总是依靠政府和别人的施舍,哪还有什么尊严可言。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自己的收入,才有自己的立足点,才能得到起码的尊严。自己养活自己,出路就是就业。就业不等于打工,打工是就业的一种,个体经营、经商,开个小店,办个小厂或是还有几亩承包田地,搞些种养业,力所能及做事,能有收入供养自己,不能不算就业。从我区历年扶贫情况来看,要脱贫,只有就业。2006年仅对残疾人困难户家庭扶贫资金达45万元之多,主要用于支付合作医疗基金、结对、助学、大小病救助、危房改造、节日慰问和平时困难补助等,解决了残疾人困难户的一些实际问题,一度生活有所改善,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然,这一部分残疾人困难家庭大部分是没有劳动能力,也只能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建明社区有一位残疾人,原来没有工作,一直靠父母的退休金收入过日子,生活十分困难,社区居委会得知情况后,帮助找到工作,有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单位还给买了养老金,生活有了保障。严格执行残疾人就业条例,确保各项政策的落实 在现实生活中,目前好的单位,好的工作岗位的竞争是极其激烈而残酷的,一个大学生要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极不容易,一个正常的健全人要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已很难,残疾人由于自身缺陷的存在,和健全正常的人相比明显差了一大截。况且作为一种生存的保障和获取生存的手段,健全人至少比残疾人有利得多。所以,残疾人是绝对的弱势群体,要使这个弱势群体能“平等、参与、共享”,生活得到保障,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关爱和帮助。国家出台《残疾人就业条例》在就业上对残疾人扶持无疑是应该的。但要真正落实残疾人的就业,最现实或重要的一个条件,则是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国务院488号令的理解和执行。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能否就业,是衡量着人类社会的一种文明与道德的底线,也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为此,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要严格执行《残疾人就业条例》,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残疾人的生活才能最终得到保障。残疾人要有危机意识、自强、自立意识 残疾人就业,必须要有就业的条件。平心而论,没有一个单位想要一个一无所长又不会做事的人。作为一个残疾人,一定要有比健全人更多的危机意识,无论什么时候,是否获得就业,都必须让危机意识时刻挂在自己的心上。危机意味着动力与改进。一个等待就业机会的残疾人,从懂事、从残疾一开始就必须想到或者更应该利用等待的这段时间来充实自己,只有明白自己生存的处境,就要努力积极地学习,学会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取拥有一技之长,最终让这技能能够应用在相对合适的工作岗位上,成为自己的就业理由和生存手段及生命依托。在就业的同时,着意寻找各种机会成为一个有理想的残疾人,真正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现在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多多,有的残疾职工却错误地认为:我在你单位工作,国家已给予免税,不免税也可以抵扣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我的工资是国家发的,我可以少做事或者不做事,单位不能不给工资,好象没有了我(残疾人),你单位就难以维持,这样一来二往,把自己好端端的工作岗位搞丢了。多年的残联工作,了解到好多单位聘请了残疾人以后,慢慢发现,残疾人其实对工作是非常细致认真的,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极少离开自己的岗位,看得出他们是真得很珍惜这一份工作,这是残疾人的自知之明,也是残疾人自尊、自强和自立的表现。由于工作的来之不易,他们

对工作已上升到一种真正尊重的态度,他们在用生命工作,当然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扬。支持残疾人事业是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所不能及的地方。我们搞残联工作的同志,是残疾人的娘家人,要为残疾人呐喊:残疾人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事业是全社会的事业,千万不要认为残疾人什么也干不了,一个单位,尤其是大单位,有着各种各类的岗位,多一点爱心和关怀,多一点实际的行动,多一点理解和支持,善待残疾人,全社会都要关注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尽量多安排残疾人就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2.浅谈就业问题 篇二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影响因素,对策建议

1 失地农民就业现状

对于农民来说, 失去了土地就相当于失业, 失业就没有收入, 生活也就失去了保障, 仅靠有限的土地征用补偿款无法长期生存, 因此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 不可否认有部分失地农民合理利用补偿款及通过再就业受益颇多, 但是大多数的失地农民就业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1 失地农民就业难, 失业率高

对丽水经济开发区某村250户完全失地并征迁的农户进行调查, 共528人, 其中劳动力有300人。就业的120人, 占劳动力的40%;待业或打临工的180人, 占劳动力的60%。学生、老人228人。可见目前失地农民的就业率低下, 只有不到一半的劳动力能得到充分就业。

1.2 就业质量不高, 结构性失业严重

就具体就业行业而言, 从事服务业的有80人, 占就业人数的67%。从事工业的有25人, 占21%, 从事运输业的有8人, 占7%, 从事其他行业的有7人, 占6%。;极少数的个别从事文员、教师等职业。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不高, 多为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

在市场经济作用下, 由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企业对劳动力的要求日趋严格。尽管劳动市场有职位空缺, 但失地农民因为没有所需的技能, 其所具备的能力与可供的职位空缺不相适应, 使得失地农民只能继续失业。

1.3 就业渠道单一

失地农民获得工作的渠道主要有亲友介绍、自己应聘、创业以及其他。其中, 亲友介绍56人, 占47%, 自己应聘的为15人, 占13%, 创业的50人, 占40%, 由此可见, 失地农民获得工作主要是靠亲友介绍或者自己应聘, 占60%多, 就业渠道比较单一。政府和中介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失地农民获得就业岗位信息比较困难。

2 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

失地农民就业难, 就业质量不高, 失业现象严重, 劳动技能普遍偏低, 结构性失业严重。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知识型人才紧缺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的矛盾, 失地农民不断提升的就业期望值与现实可提供的就业机会值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1 就业形势严峻, 市场就业竞争激烈

近年宏观经济不景气, 加之企业改革的深入, 许多企业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 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等就业群体庞大, 就业竞争激烈, 使得失地农民进城就业处于不利地位, 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即使找到工作, 大部分也只是些临时性、简单的、笨重的、稳定性低、收入少的工作。

2.2 失地农民自身文化水平偏低, 就业能力较弱

在当前的就业机制中, 劳动力要找到工作, 其决定因素是个体所具有的人力资本。从这点上来看, 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不足、知识水平总体偏低, 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根据调查, 在300个失地农民劳动力中,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63人, 所占比例为21%, 接受初中教育文化程度202人, 所占比例为67%, 高中 (中专) 及以上教育程度35人, 占12%, 由此可以看出, 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人数占绝大多数, 失地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另外部分失地农民对就业岗位、收入要求预期较高, 一般不愿意从事苦、脏、累的工种。落后的思想意识, 低水平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成为制约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的瓶颈。

2.3 现行制度存在缺陷

现在征地补偿往往采取一次性货币安置, 一次性货币安置方式是一种高效率的安置方式, 优点在于操作简便, 而且农民心里容易获得满足感, 对土地的赔偿额有较为直观的认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一次性货币付清就将失地农民永久的推向了劳动市场, 失地农民很难靠自己找到工作, 尤其是大龄失地农民的就业, 这给失地农民留下了失业的隐患。许多农民只注重眼前利益, 没有合理利用这部分资金, 坐吃山空、聚众赌博等现象严重, 用于投资从事个体经营和创业的极少。

3 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对策建议

3.1 政府部门应加强引导和教育, 强化农民就业观念

农民由于常年受农耕文化的影响, 思想观念都比较落后, 缺乏竞争意识和就业意识, 因此转变农民的观念, 强化就业宣传, 政府应该通过座谈会、电视、媒体等多种途径对失地农民进行就业知识理念的宣传。培养农民的竞争意识、法律意识和创业意识。只有思想观念转变后, 行动上才能迈开第一步。

3.2加强劳动技能培训, 提高失地农民素质

农民失去土地后, 就要从农业向其他行业流动。由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而农民的低文化、低技能会阻碍其就业上岗, 因此加强农民技能培训迫在眉睫, 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有专长、有技能的各类专门人才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重点工作。

对失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 要结合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等,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家政服务、厨师、缝纫等技能培训, 使他们学有所长, 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3.3建立就业信息平台, 扩展就业渠道

对失地农民分类登记, 建档立册。及时收集用工信息, 工资福利信息、地域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法律权益的维护、中介服务等信息, 做好与辖区内用工单位的协调, 提取用工单位的第一信息, 充分利用政务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向社会发布, 组织失地农民积极参加各类就业应聘, 为有计划地输出劳务人员奠定基础。

3.4采取多种方式, 拓宽就业门路

失地农民数量众多, 城市中原有的就业岗位吸收不了一下子增多的求职者, 就业岗位不足, 即使失地农民有心就业, 也只能望洋兴叹。为此, 要通过大力兴办乡镇企业、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充分利用征地单位的就业渠道等方式来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3.5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为失地农民解决后顾之忧

近年来, 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先后实行了新型农民合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险等, 但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的保障待遇。对于失地农民, 真正给予他们城市居民待遇, 在子女教育、住房、养老等方面, 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

3.6消除就业障碍, 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 失地农民在就业、教育等方面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因此消除就业障碍第一步就要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 纳入城镇社区管理和就业服务的范围, 让失地农民享受与城镇下岗工人一样的待遇和生活保障, 能够及时获得就业信息和职业培训的机会。同时要完善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 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让失地农民在自我维权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颜玉怀.当代中国农民利益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3.浅谈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高校大学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其就业过程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空间迅速的发展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件大事。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真的是由于高校的扩招造成现在的局面吗?我认为扩招不是就业困难的直接原因,应该从总体上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误区

(1)大学毕业就是精英。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几十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趋近大众化。但广大学生及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认为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就是“精英”,一定的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因此,毕业生及家长过分在意单位的规模性质、地理位置、起点待遇等。观念不能及时革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应届大学生从各方面来看创造的价值都是很有限的,因此更应该理性的给自己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

(2)高学历就有高就业能力。

这是目前社会的普遍误区。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学生和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误以为高学历就等于高的工作能力。事实上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这些显然是相当一部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毕业生所缺乏的。

二、用人单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费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科生做,本科生做的事要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三、大学生自身的不良就业心态。

现在毕业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心理问题:(1)盲目攀高心理,一些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是由于就业期望偏高、对已有工作机会不满。过分追求高薪金,追求城市工作,追求办公室或机关所谓的“体面”和“轻松”的工作,对于缺乏工作经验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不现实的;(2)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意识的依赖心理,有的学生缺乏自信和进取精神,不敢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不愿独立进行求职活动,而是希望同学、家长或朋友相联甚至由他们出面与单位洽谈,如此当然难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不少学生因此产生精神不振、沮丧、失望、脆弱等心理现象;(3)自卑导致的焦虑和失望心理,有些毕业生由于性格较内向,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名校的学生有优势,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稍有失败就会情绪一落千丈,对就业悲观失望。

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笔者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注重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注重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要求他们在课本知识上的加强,而是全面的综合能力。中国的教育历来重知识,轻技能;重书本,轻实践;重智商,轻情商,高校不能以培养“高分低能”的学生为目标,而忽略了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高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及时调整。在培养方式上为每个学生提供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职业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识别与自我选择。在教学管理上要充分体现灵活性,要实行真正的学分制,落实弹性学业制,加大选修课比例,允许跨学科、跨系选课;推行双学位、双专业及辅修制度;组织特长班或联合班,培养各类尖子生及复合型人才。在教学中要体现生动性,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励和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给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提供实施渠道,使毕业生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所长。

二、发展职业培训机构。

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在校期间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到工厂和企业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先从感性上认识社会,使所学的职业技能得到应用的机会。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在校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三、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针对目前大学生们普遍存在的不健康的就业心理问题适时的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对大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人格、职业能力倾向等进行心理分析,帮助他们正确判断自己的职业定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减少就业的盲目性。作为教师应尽量收集并向大学生公开每年不同专业毕业生流向、就业率、薪酬水平;近年前来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笔试和面试内容;全球性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各行业的现状、龙头企业的相关情况,以及需求等资料,以便大学生参考,更好地调整自己,争取找到合适的工作。

传统的就业指导是作为学生培养的一个环节,从属于教学活动,作为教学的最后环节。然而,在大力加强素质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气候下,就业指导完全可以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可以满足学生对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涉及到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高校、社会、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4.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己经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是社会、经济、历史等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文章从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业现状和对其的分析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了浅析,并对当代在校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较为切实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形势 现状 建议

一、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 2011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 2010 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1 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2011 年的毕业生人数 650 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袁贵仁强调,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各类院校都要合理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注重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大学生尽快就业,适应社会需要。

(1)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从新增就业来看,我国城镇近几年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400 万人以上,而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大约只有1200 万人左右,供大于求的缺口约在1200 万人左右,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08 年达559 万人,2009 年达610万人,2010 年达630 余万人,就业矛盾十分突出。“2011 年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主任司益磊,16 日在浙江宁波参加 “2010 秋季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 ” 活动启动仪式时说。650 万普通高校毕业生,解决他们的就业是个庞大的社会工程。

(2)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和城市两个“市场”的非对称性

与一般发展中国家不同,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并非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因素,而是明显受到体制和人为因素制约,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条件下,由于农业人口向非农领域转移的速度缓慢,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十分繁重。我国尚有1 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逐步向非农领域转移,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要求,“十一五”期间计划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500万人,每年需要转移就业900 万人。

(3)劳动力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

从总量看目前仍存在劳动力供给过剩状况,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劳动力供给不足现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一部分在职劳动力由于技能或经验知识即人才资本存量不能适应新的产业及其带来的新就业岗位,造成结构性失业,成为新的失业群体;同时由于人力资本质量水平低下,造成就业风险率增大,工作稳定性减弱。

(4)劳动力市场失灵

由于劳动力市场并不健全,形成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劳动力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地理障碍的特点。一方面,增加了就业者职业搜寻成本;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未充分发育的前提下,劳动力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优化配置劳动力的职能,造成劳动力市场“失灵”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分析

1.“ 蚁族 ” 生活在劳碌奔波中寻求改变

“ 蚁族 ”,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称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 “ 蚁族 ”,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 10 万 “ 蚁族 ”。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 “ 蚁族 ”,在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

2.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笔者认为“就业难,难就业”的原因主要来自大学生自身、用人单位和社会三方面:

(1)自身原因

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一是选地域。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大都市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这导致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少人问津,而都市的大学生求职者则人满为患。二是挑单位。大学毕业生都希望选择一个地域条件好、待遇优厚、社会地位高的职业。三是重薪酬。高薪水、高福利等盲目求富观念在大学生中流行,带来了就业难。

毕业生综合素质缺憾:一是学业不精。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只是混,没有静下心来学习。二是社交能力欠缺。说话办事的能力、沟通合作的能力、交际公关的能力欠缺。三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有的学生很不重视社会实践,甚至连学校要求的暑期社会实践都不能认真完成,更谈不上学到具体的实践。

(2)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选择大学毕业生,最主要是看重学生如何“调整就业心态”,而“提高职业素质”、“提高技能”反倒其次;而大学生甚至学校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并不重要。用人单位认为“德才兼备”是用人的恒久标准,单位对毕业生“品德”的重视程度远远比毕业自身的重视程度要高得多。

(3)社会原因

出口减速: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造成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衰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的出口。有研究证明,在中国经济外向度较高的情况下,中国外贸出口每波动1 个百分点,将影响中国18万~20万人的就业。受负面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纺织服装、制鞋、玩具、摩托车、家具、照明器具、自行车等出口依存度较大的行业,而这些行业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从紧的货币政策:从2008 年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企业资金的获取难度加大,投资受到约束。全国工商联最新的调查显示,2008 年一季度全国税收增长33.8%,而私营企业税收增长33%,低于全国整体0.8 个百分点。这是自2000 年以来私营企业税收增幅第一次低于全国水平。作为吸纳就业的主体,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就业产生冲击。

三、作为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和应对当前就业形势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

第二,要有良好身体和道德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

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宜勇.2007: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傅东“关注民生,促进就业”专题[A].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及促进就业的政策[G].北京:中国财政杂志社,2008

5.浅谈现代女性就业歧视问题 篇五

摘要:调查显示,目前,各级各类教育中的性别结构趋于平衡,在校女大学生和女研究生的比例已分别达到51.4%和49%,女大学生、研究生和男生一样受到良好教育,同样希望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女大学生常常难以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在目前的各类招聘中,直接而明确的拒接女生的用人单位仍然存在,间接拒绝的更多。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同样也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女性发展的谬论与歧视。

关键词:性别歧视现存现象原因分析应对措施正文:

目前,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最普遍,女性在就业中存在各种不平等现象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了,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就业中的各种不公平待遇愈演愈烈,社会上关于这类话题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归其实质是主要是对性别的歧视。女性就业歧视实际就是指用人单位采取各种或明或暗的歧视手段,使女性在就业中丧失与男性平等的择业机会及待遇。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基于性别原因,或拒绝接受女性,或提高女性的录用标准,或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工或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不重视妇女的升迁机会,或使女性与男性相比同工不能同酬。

前不久,据中国妇女报报道,一公司女员工在怀孕期间被终止劳动合同,不愿离职的她愤然申请劳动仲裁。最终,通过诉讼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日前,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一审审核该起劳动争议案,判决某科技公司给付女员工一定赔偿,包括经济赔偿金,半个月产假工资,试用期工资差额,双倍工资共计17340元。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的,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工资。某科技公司在知道其怀孕的情况下通知不续签合同,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理应支付其经济赔偿。

日前,在各大卫视热播剧“咱们结婚吧”,女主人公杨桃因年龄问题,公司考虑其以后的生活婚姻问题,不给予以续签合同,给予辞职,她之后的一系列面试碰壁现象,让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男女不平等的就业机会及性别上的歧视。同

时,我国《劳动法》第l3条有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如果用人单位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因性别原因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使妇女在求职、收入、人力资本投资、晋升、解雇及惩戒等方面发生事实的不公平、不公正对待就构成性别歧视,严重时可能会负有一定的法律责任。

在我国现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录用前的性别偏见

现在很多企事业单位直接表明不招女性,在未进入劳动力市场时歧视就已产生。例如,2013年,在山东职业学院的招聘会上,只有甘肃某铁路部招个别女生,其他单位就以明文规定只招收男生。不管招聘单位考虑到女生就业后立即面临结婚、生育等问题,延误最佳工作时间,还是其他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构成了性别歧视。

虽然有些企业采取了不同的标准招聘女性,但是要求“形象好,气质佳”,有甚者竟要求求职者签订“禁孕条款”。形象气质要求可能是满足企业的某些需要,有些企业要求如口齿整齐等一些问题就有点故意刁难的意味。但“禁孕条款”却严重破坏了社会和谐,没有兼顾社会道义和社会责任,无论企业是想追求利润最大化下的举措,可其严重违反了社会道义。

2、工作过程中的不公平对待

工作过程中的不公平对待是最普遍的。一般女性想要获得更高的待遇和职位,就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在一些事业单位,女性多活跃于中下层,在这个区间他们空间很大,升职加薪机会很多,然而,女性在高层发展空间却很小,即使她们的业绩远高于一些男性,公司在考虑人事任选是总不经意的考虑过多因素,一致往往胜出的是男性。

我国女性就业之所以存在歧视,原因有:

女性自身的生理状况以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妇女承担着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社会责任,在其就业生涯中,存在着一个就业生涯低谷期(主要指生育期、哺乳期和经期),在工资率和男性相同的情况下,实际相当于提高了雇佣成本,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就会比较雇佣男性和女性的成本和收益,倾向于选择

雇用男性劳动力。

市场经济迫使企业在雇佣时会考虑女性本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生育和抚养孩子过程中所消耗的精力和时间,在这段时间,女性在工作和家庭中的精力配比决定了在工作中的劳动生产率,所以大部分企业不愿花费更多的成本来雇佣女性。另一方面,女性产假期间公司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而这段时间女性是不能够给公司提供任何贡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企业不愿花较大成本来雇佣一个不能够及时为公司创造利益的女性劳动力。

面对我国女性就业歧视问题,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根据我国现状,这种歧视主要来源于雇主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与女性在社会中所受关爱太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享有雇佣自主权,追求利益最大化毋庸置疑,生育无疑会加剧企业的雇佣成本。所以政府应采取措施分摊一部分生育成本,也可以通过减少税负来刺激企业聘用女性人才,消除她们在就业中的歧视问题。故《社会保险法》,应该将生育社会保障纳入基本社会保险范围,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分担生育费用,减少企事业单位的雇佣成本,也可给予平等雇佣的单位一定的优惠政策,赋予他们一定得政府采购优先权,从根本上缓解女性就业压力。

针对女性就业歧视问题,政府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总量,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女性获得更多就业途径。其次,政府应该制定一定的法律法规来完善保障女性平等就业,减少那些原则性弱,口号性强,条文多,可操作性与针对性差的法律条文。将劳动法关于女性平等就业的规定予以明细化、具体化。在《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扩大法规的适用范围,将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内容纳入用人单位合同,也可将男女同一年龄退休,减少雇用单位在雇佣时过多的考虑性别年龄因素以及减少他们过多的出于成本的考虑,从而增加女性公平就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我国以后将面临的“未富先老”,劳动力短缺,独生子女养老等问题,但此项政策对于生育自由的女性来说,若不消除就业歧视问题,想真正实施还存在一定难度,故消除就业歧视是关键。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因素,近年来,女大学生受歧

视、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和谐因素,它关系到社会公平、公正,是社会一系列问题实施的关键,它的影响也是一系列的,故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关键。所以,需要来自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法律、舆论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关心和努力,使男女平等就业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佟吉清2014.1.23

中国妇女报.权益观察.吴云.张涛2014.1.22

《劳动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李景森、贾俊玲2003

女性就业与发展困境的原因探析.人口学刊.李军峰.2002

6.浅谈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六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说公办高校每年百万计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已经造成了就业供需失衡的话,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供求矛盾就更为突出。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今的一个社会问题。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许多大学生存在着各种糊涂认识是一个主要原因。因此,面临就业的大学生要克服思想障碍,注意走出如下思想误区。

一是认为到农村就业没有奔头,只局限在大中城市求职。与大中城市相比,农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文化氛围淡薄,生活质量不高,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大学生在建设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自己的知识、技术派上了用场,并且在各自岗位上干出了成绩,受到群众的尊重、社会的肯定,就会感到在农村工作有意义、有奔头。

二是认为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难以实现自身价值,只局限在经济发达地区求职。经济发达地区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都普遍优于欠发达地区,对人才的流向有着强劲的吸引力。经过多年的吸纳,发达地区的人才已经相对饱和,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比,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是,由于产业的分布不同,区域的特点不同,仍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大学生到欠发达地区就业,并不是没有用武之地,难以实现自身价值,而是既可以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当地优势产业、特色经济的发展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又可以在艰苦的环境中受到更大的磨练。

三是认为到冷门行业就业脸上无光,只局限在热门行业求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热门行业不一定长期热门,冷门行业也不一定长期冷门;今天的热门行业明天可能会变成冷门行业,今天的冷门行业明天也可能会变成热门行业。行业是社会的分工,不管是热门行业还是冷门行业,都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组成部分,不存在着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一行,那怕是在冷门行业工作,也能够有所作为。

四是认为到专业不对口岗位工作难以发挥优势,只局限在专业对口岗位求职。经过几年大学的寒窗苦读,大学生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如果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对其自身发展无疑是有利的。但是应该看到,大学生不单有专业技术的优势,还有年纪轻、肯学习、观念新、综合素质较高等优势。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他们在专业不完全对口甚至不对口的岗位工作,经过刻苦学习和努力,同样能够成为内行里手,同样能够做出优异成绩。在专业不对口的岗位就业并不可怕,关键是自己如何去面对、去打拼。

五是认为到内资企业就业得不到更大的锻炼,只局限在外资企业求职。外资企业普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等都比较先进。但是,外资企业目前在我国企业中还是占少数,需要大学生是有限的,多数大学生还是要在内资企业谋求职位。近几年来,在知识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影响下,我国内资企业的管理方式有了很大转变,产品的科技含量也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内资企业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品牌。大学生在内资企业工作,也会能够得到锻炼,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够干出一番事业来。

六是认为到小企业就业埋没人才,只局限在大企业求职。一般来说,大企业聚集了多方面的人才,科技力量相对雄厚,科研环境相对优越。但是,在人才济济的大企业工作,刚毕业的大学生未必就能够很快安排在关键岗位或搞关键技

术。在小企业工作固然有着不利的因素和条件,但由于小企业普遍缺乏人才,急需人才,大学生上岗后,往往就要独当一面,甚至要起挑大樑作用。小企业通过给任务,给压力,大学生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不但不会被埋没,反而会得到充分的运用和提升。

七是认为到技术性较低的岗位工作是大材小用,只局限在技术性较高的岗位求职。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多为基础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普遍比较缺乏。目前,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基本上都要在笔试的基础上,进行以实际工作能力为主要内容的面试。如果不切合自己实际地选择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往往难过考试关。相反,如果摒除大材小用思想,把择业标准降低一点,把选择面扩大一点,竞争就业的成功率就会大得多。

7.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篇七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是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改革开放以来,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 就业压力很大。而农村劳动力数量继续增长,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增加。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人均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 农业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更加显著。同时, 在农村劳动力当中, 还不同程度存在着隐性失业问题。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难题。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现状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非常严重, 农村劳动力就业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更加影响着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据农业部测算, 在我国3.2亿农业劳动力中, 种植业实际需要1.5亿劳动力, 加上2000万专门从事林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 农业实际需要劳动力约1.7亿, 其余约1.5亿为富余劳动力。农村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农业收入的影响, 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向农业与农村以外转移。从实际情况看,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面临着诸多考验, 主要表现在:新增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 待转移劳动力数量众多;入世对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格局造成冲击;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而且呈现下降的趋势;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制度性限制和歧视性政策仍未得到根本消除, 农民工合法权益屡受侵害。

二、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不足的有效途径

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不足的有效途径和基本政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制定长期稳定的农村人口政策, 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大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 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其中包括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繁荣小城镇经济;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增强转移劳动力的市场竞争能力;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 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

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不仅对经济持续增长作用明显, 而且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重要途径, 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在带动农业发展的同时, 又能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从而促进城镇化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得到解决, 将有利于推动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推动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增长和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从而使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特别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 减少了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这不仅加快了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 也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 使农村经济结构得以优化;增强了农村综合实力,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从而有效地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

三、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意义

我国近13亿人口, 其中有近8亿人口生活在农村, 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农民问题一直是关系我国长治久安、发展腾飞的大问题。没有农民的安定团结, 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安定团结;没有农业的和谐发展, 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经济的和谐发展。因此, 只有农村劳动力得到充分就业, 农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农村人口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农村的生活得到长治久安, 才有可能保证我国整个社会得到长治久安。而且,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也有利于缩短城乡差距, 实现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 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 且不利于消除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给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带来负面影响, 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要求;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不利于扩大内需, 繁荣市场, 实现经济良性循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消费不足。刺激8亿农民的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 可以说既是关系农民增加收入的“民生”, 又是关系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国计”。当今的中国, 虽然已经总体进入小康, 但是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 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上。因此,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对稳定大局、拉动内需、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等各项工作都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农民生活明显改善, 农村贫困人口迅速减少。但是与全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相比, 农村的发展依然落后。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 合理调整人口结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从长期发展看, 一个国家能否持续稳定发展, 国力强弱与否, 关键将取决于国民素质。有关材料表明:只要人口增加1%, 经济发展速度会被抵消1%, 而物质生活资料要增加4%, 才能维持原有人口的生活水平不至下降。如果在城乡隔离的条件下, 将难以有效地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一旦经济增长进入低速期, 就有可能导致国民经济的低水平均衡, 人均收入增长缓慢, 国民经济的增长也因此受到限制。农村人口进城后, 其后代会接受城市良好的教育。因此,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对于抑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走农业规模经营的道路, 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前提就是减少农业人口, 也就是将大量剩余农村人口合理转移出去。随着农业人口不断减少, 土地经营规模将不断扩大。只有当农业经营单位达到一定单体规模时, 才能发挥农业机械和现代化种植方式的作用, 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增加农民收入。注重城镇化发展方向, 这也是直接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所谓城镇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过程, 基本指标是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长期以来,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而严重滞后。我国实施城镇化战略的过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 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是农村经济、政治和文化向城镇转变的过程。如果我国城镇化长期游离于工业化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以外, 那么农民增收难问题将永远无法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总之,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实现了农业结构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同时, 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还很大, 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仍是中国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作者单位:法库县就业服务局)

责任编辑:张永辉

摘要: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和前景是相当严峻的。据统计, 目前在我国近8亿农村人口中, 剩余劳动力就达1.5亿人左右, 此外, 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还在600万人以上。必须认清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 从中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8.浅谈就业问题 篇八

关键词:高校 酒店管理 学生就业

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酒店行业输送专业人才,在目前酒店行业人才需求激增的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可谓良好。但现实的情况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酒店就业率较低,即使有些学生毕业时选择了酒店业,不久也会流失出去。酒店管理人才的供需双方未能如人们想象中那样顺利衔接,以致出现酒店急需专业人才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不能或不愿到酒店工作的尴尬局面。因此,对于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的高职院校来说,一方面要了解酒店人才需求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使学生能胜任酒店服务和管理工作,获得酒店方的青睐;另一方面,应充分了解学生的酒店就业意愿,分析学生选择酒店就业的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意识教育,最终提高学生的酒店就业率。

一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1、职业道德。目前大多数酒店经理们承认职业道德不是通过学校就能完全培养的,但如果学生具备较高的情商,以理性的态度看待问题,对学生职业道德的锤炼有很大帮助。这里的职业道德既包括了通行的道德情操水准、纪律观念等,也包括学生在就业单位的持续工作时间和持续工作态度,相对较长的工作时间(半年以上)和一贯良好的工作态度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前提。

2、丰富的专业知识。酒店行业涉及的知识深度相对较浅,但非常广博,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上至国家政策、行业情况,下至地方民俗、各地特色,需要学生在学校里就完成自己的知识储备。笔者认为要做好酒店的工作,关键是要成为一个“杂家”。

3一定的实践技能。实践技能对于酒店基层员工来说极为重要,但酒店管理者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技能要求并不高,认为技能可以通过实际工作迅速得到锻炼。当然,如果学生进入企业时在技能上能有突出的表现,将会更快地得到管理者的关注。

二当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学生职业定位不准、跳槽频繁。

笔者曾对长沙市区酒店的调查。发现许多酒店高层管理人员都提到了毕业生的职业工作态度问题。主要体现是学生的自我定位较高,对基层工作缺乏正确认识,甚至存在一定的偏见。毕业生在从事基层工作时,在短期内尚能适应,时间稍长(超过六个月)如果得不到晋升就会出现大面积的跳槽现象。

2学生在工作岗位上适应性差。

学生从小学开始便接受应试性教育,习惯接受知识,不善于学习能力,在酒店工作每天面对大量不同类型的客人,需要从业者能够自己动脑筋去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很多学生不会处理待客关系,只知道一味埋怨顾客刁蛮、多变,不懂得待客服务中的艺术性, 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态,影响了酒店的形象。为了建立自己企业文化,提高待客服务的质量,每个酒店都制定了自己的规章制度,需要每个员工自觉遵守,而过惯了高校生活的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相对自由,习惯无拘无束,走到岗位上受不了约束,不能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工作,结果处处碰壁

3. 教材应用中教师的主导性不够

目前在高职教育体系中还是非常缺双师型教师,所以当师生在酒店实训中进行的时候,教师除了将酒店成文和高职高专教材结合而成的教案作为参考进行宣读,几乎对学生进行的实操没有更多的主导和帮助,只能根据酒店的专业人士针对具体的岗位进行实操和练习,因此教材的教学是被动的,片段的。

4学校对学生实习过程管理松散, 缺乏有效管理

笔者在多家酒店了解实习生实习过程当中, 不乏听到有实习生这样抱怨: “学院安排我们实习就是把我们送到酒店当廉价劳动力, 工作中有什么问题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确实, 很多高职院校安排学生到酒店实习后, 很多管理工作就由酒店负责, 实习指导老师只是定期巡视一下, 对学生在实习期间遇到的问题、难题以及思想上的困惑很难在第一时间给予帮助。 而酒店方的管理只是对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加以管理,涉及不到更深层次的教育, 并且由于管理人员素质问题, 管理方法常常是简单粗暴式, 这反而会引起学生更大的逆反心理和对抗心理。

5协调监督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对相应接收单位、学校和学生的相应权利义务没有明确的说明与规定,对接收实习生的酒店来说也缺乏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因此,常常出现合作协议缺乏规范文件以及履行协议缺乏监督协调、合作成效缺乏评估、评估结果也缺乏改进措施等现象,这使得实习生权益与实习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四.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对策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合格的学生送入社会,用人市场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未来个人发展的竞争能力便是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所以高职教育应从学生在就业市场的挑战中寻找专业发展的方向。就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发展方向:

1加强专业意识教育,塑造酒店就业观

目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淡化专业对口就业是促进学生就业的有效手段。但酒店管理专业有其特殊性,专业意识的模糊并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因此,作为学校来说,应加强学生专业意识教育,让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目标和就业去向有充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酒店就业热情。专业教师除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还必须了解行业发展特点与需求以及当代大学生性格心理特点,以教书育人、培养合格人才为己任,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就业观、人生观,从而学有所用,让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才干和人生价值在酒店经营管理的工作中充分发挥

2.培养良好的职业工作态度

职业工作态度的培养,必须从学生一进校就开始,贯穿整个在校教学过程。从专业介绍开始,通过日常教学中的讲述建立基本的理念,再通过顶岗实习加以强化。我们不但要向学生描述美好的职业前景,还要强调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尽量向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酒店业是一个需要不断面对各种变数的行业,学生在工作后可能会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在人才培养中尤其要注意提高学生对逆境中的工作态度的认识,学生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需要。

3.加强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就业技能

酒店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强的专业,实训教学对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到酒店工作充满信心,这值得肯定。但是,信心必须建立在技能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盲目乐观。如果学生操作技能不过关,在酒店实习中将会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进而影响学生实习和未来就业的信心,最终影响酒店就业意愿。因此,学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训教学,努力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显著提升,以适应酒店的用人要求。同时加强各种辅助性环节,完善和补充教学内容,培养专业素质和意识,比如在课余时间采用建立学生专家小组进行辅导、组织班级以及专业各类技能比赛、进行技能展示汇报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各类实践训练。

4加速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最重要的资源,由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实际操作性强,经验重要,而且近年来酒店管理方式变化快,更需要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吸收新的管理经验。在酒店业务中从业经验非常重要,由于受过去从事学科的影响,教师课堂教学仍然以讲授为主,理论占比例过大,教学方式死板,缺乏针对性,而且长期呆在校园里受传统教育思维模式的影响,视野狭窄,信息闭塞,不能将先进的、鲜活的行业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素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质量。很多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后需要再培训,来完成对理论的理解向实际操作转化的过程。不少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又发现专业管理经营理论的缺乏限制了自己的发展。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学生,必须先提高专业教师对行业发展的把握、对现代教学方式的适应。这一方面要求教师通过参加学术会议、进修学习、大量阅读资料获得新知识,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参加酒店实际工作来获得丰富的专业经验。这样教师才有可能给予学生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和实用性技能。

5.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以教师传授为主, 理论讲授过多,实践训练不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因此,必须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围绕酒店管理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从行业和企业对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出发,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适应行业和企业需求的能力培养模块体系,凸显“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特色,组建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团队。 建设团队的成员由行业专家、高职教育专家、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 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将在建设团队提供的行业需求指导和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教学过程方案设计”的思路,根据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模块,以岗位技能及标准、行业规范及标准的训练为主要内容,校企合作开发、设计和整合课程,建成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 建设 4 门融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鉴定和企业顶岗实习工作为一体的适合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按工作过程进行设计改革。

6.加强学生实习过程管理

学生在酒店实习的管理权不应该完全由酒店掌控, 学校的指导老师应该肩负起更多的指导责任。 酒店实习对学生来说是一次考验, 不仅是对学生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的考验, 而且也是对学生的心理、 体力方面的考验。 由于实习过程中要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 学生会产生很多心理方面的问题。 实习指导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 更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工作当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实习指导老师的责任重大, 学校在指导教师的人选以及工作量核定上应该予以重视。

7.加强与企业的联合。

教育要同企业结合,使学校培养目标达到与用人市场的最有效组合。选择合作的酒店,可以通过成立包括饭店管理者的专家委员会,定期研究专业建设问题;聘请各层次的酒店管理专家担任专业课程;对学生就业、发展作出指导。另一方面,学校要参与对酒店人员的培训,帮助酒店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为酒店发展提供信息。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一课三段X环节下一篇:感恩励志征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