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运动基本知识

2024-08-22

定向运动基本知识(精选10篇)

1.定向运动基本知识 篇一

一、定向运动:就是利用一张详细精确的地图和一个指北针,按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的时间到达所有点标者为胜。参加定向运动必须有定向地图,在地图上标有定向运动路线,一条定向路线一般包括一个起点“用三角形表示”,一个终点“用双圆圈表示”和一系列的检查点“用单圆圈表示”。

二、定向运动的分类

(一)定向运动按运动工具的不同可分为两种:

1、徒步定向:如传统定向越野;接力定向;积分定向;夜间定向;五日定向;公园定向等

2、工具定向:如滑雪定向;山地车定向等

(二)定向运动按性别的不同可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

(三)定向运动按年龄的不同可分为少年组,青年组和老年组;

(四)定向运动按技术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初级组(体验组和家庭组),高级组和精英组;

(五)定向运动按参加人数的不同可分为个人单项,个人双项和集体项;

三、定向越野的特点

1、有一位定向运动世界冠军曾说: “定向比赛,就好比一个人同时在进行马拉松和国际象棋比赛.”说明定向越野的本质特点:是一项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运动,考验人们在不同环境压力下做作出对路线正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决策及应变能力。

2、年龄限制小,从3岁的小孩到90岁的老人都可以参加。

3、场地要求不高,趣味性强。定向运动通常在森林,郊外山地和公园及街区中进行。有时候校园或者校园的操场也可以满足简单的定向运动练习和小型的比赛。参与者在陌生的环境中找寻隐藏的目标点,类似于“寻宝游戏”,能激发参与运动的热情。

4、参与性强,定向运动是一项参与性及强的运动项目。也是世界上参赛人数最多的比赛,每年在瑞典举行的五日定向赛(O-RIGEN),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定向爱好者大约2万人左右相聚在该项赛事中。

四、定向运动的益处

.定向运动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能型体育项目,是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它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还能培养人独立思考,独立解决所遇到困难的能力及在体力和智力受到压力下做出迅速反应,果断决定的能力。.定向运动是一项学生体育项目。因为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定向运动是一项家庭体育项目。周末一家人回归自然,放松身心,自我娱乐,融洽关系,增加乐趣。

.定向运动是一项精英人才体育项目。因为它基于挑战,勇于尝试从未被尝试过的方案,并要求全身心的从双腿到大脑以最高时效达到世界顶极目标。.定向运动是一项自然环境体育项目。因为它教会你如何在大自然中行为把握自己,爱护自然,遵守郊野公园守则。.定向运动只需要一张定向地图和一个指北针。

.定向运动是一项探险寻宝体育项目,给你惊险刺激的人生经历。.定向运动是一项广交朋友的社交性体育项目。

五、定向运动物质条件:

(一)定向图:定向图更加准备详细,容易对照地图上的符号标记与实际地形中的实物。运动员根据一张标准的定向运动地图上所规定的线路,自己选择行进的路线。

(二)指北针:用于运动中辨别和保持方向,它是定向运动可借助的唯一合法器材。指北针的红色指针永远与地图上指明北方的方向标保持一致。

(三)检查点点标:是运动员辨别和正确通过点的标志,点标主体由三面成三角形排列的红、白两色旗组成,每个点标上有一个编号,供运动员辨别是否所要找的点标。

(四)点签器:点签器和点标旗放在一起配合,提供运动员到达各检查点位置的凭据,为了证实这一到访,运动员必须在到达每一个点标处使用打卡器打卡,且不同的打卡器打出不同的针孔,今天的电子打卡系列已被广泛使用,它不仅能证实是否按顺序正确到访,还能记录到访的时间。

(五)指卡:用于判定成绩,运动员到达终点后,将指卡交与裁判员,打印出自己的成绩,排出名次。

(六)号码布和服装:由组委会提供或者自备。比赛时要求运动员胸前、背后佩戴一块号码簿,服装可用专业定向运动服装或一般常用的运动服装。

六、定向运动识图基础:

定向运动竞赛地图一般由方向指示标识、比例尺、符号和颜色、图例注记和检查点符号说明表等要素组成。

(一)方向指示标识:阅读地图首先要辨别图上方向,定向地图是用磁北方向线和指向箭头指示地图方向;

(二)比例尺:地图上某线段长与相应的实地水平投影长度之比,叫比例尺,它确定了地图与实地地面缩小的倍数。

(三)图例注记和检查点符号说明表:国际定向联合会统一规定了定向地图上的符号和颜色,具体分为地貌符号、岩石与石块符号、水系与淤泥地符号、植被符号、比赛路段与技术符号和检查点说明表。

(四)等高线相关知识:是指地形高度的差距,它表示哪里有坑谷以及地形的陡缓。等高线显示地貌的特点:

1、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高度相等并且各自闭合;2在同一幅图上,等高线多山就高,等高线少山就低。等高线间隔大的坡度陡,间隔小的坡度大;3图上等高线的弯曲形状和相应实地地貌的形状相似。

(五)定向三部曲:1标定地图:为了使定向地图的方位与现地的方向一致;2确定站立点在地图上的位置;3利用地图行进。

2.定向运动基本知识 篇二

一、可以复制的模式

2002年两所学校开展定向运动, 参加首届广东省学生定向越野比赛并获得团体第六名。2004年参加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2005年起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 (以下简称“纪念中学”) 参加全国赛及国际赛取得多项冠军, 多人进入国家青年队, 教练王长在老师也成为国家队教练。2006年起定向越野运动已经慢慢渗入中山市中小学体育课堂。2007年9月, 中山首届校园百米定向比赛, 有七十多所中小学参加;2008年1月中山首届校园定向越野比赛, 有六十所学校参赛。星星之火, 终成燎原之势, 人才培养成“金字塔式”。

中山市开展定向越野运动探索出快速、高效的发展模式:看准时机—出拳有力—登上巅峰—辐射各区。

二、定向运动校园化意义

定向运动集健身、趣味、竞技于一体, 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它不仅能强健体魄, 有助于掌握地形学知识, 而且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独立解决所遇到的实际困难的能力。校园内的“定向越野”活动组织方法简便, 不仅对提高判定方向的能力及学习使用地图有好处, 还能够培养和锻炼人的顽强精神, 提高人的智力与体力水平, 娱乐性与实用性兼备;以集体比赛的形式进行, 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小组内身体素质较好同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地跑前跑后或给大家加油, 或者拉一把跑得较慢的同学, 他们的运动量相比较其他同学更大, 而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更是竭尽全力不掉队, 无形中也体现出了运动量的分层次教学。

三、定向运动校园化有效措施

(1) 领头羊:纪念中学参加全国及国际比赛,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 纪念中学每年自主招收定向运动员, 给初中和小学参加定向运动训练的学生提供了升学的保障, 促进初中、小学积极开展此项运动, 起到了领军及辐射作用。

(2) 政策:中山市每年都举行中小学比赛, 为各校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中考“体育竞赛获得市前六名者, 中考体育免试满分”, 促进了定向运动在初中的开展。

(3) 师资:举办多期中小学体育教师定向运动学习班, 提高师资水平, 为学校普及定向运动提供了师资保证。

(4) 器材:简易的训练器材所需要的经费很容易解决, 两三千元可购置一套器材。

(5) 教师:仔细观察学校的地形, 并把它绘制成一张较为详细的校园平面图, 在图上设定点;模拟学生的速度完成全程, 做好预判工作;课堂的组织方式多样化。

(6) 安全:校园百米定向和校园定向训练对安全的要求不是很高, 但仍需要不断地灌输安全教育。

四、定向运动课堂教学示例

案例1:校园定向越野

教学目标:90%学习定向运动的野外使用地图知识, 使学生能够描述定向跑的基本方法及规则, 让学生知道耐久跑的不同形式;基本掌握定向运动技能;培养果断勇敢、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和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流程:分组 (学生为自己的队伍起队名、选队训、找队长) ;校园定向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准确地找到站立点和选准跑动路线, 培养学生图地对照和选择跑动路线的能力;动力圈——克服恐惧, 建立信任, 敢于将自己托付给队友, 体验合作快乐, 体现集体的力量。结束——意念放松想问题:我在活动中为团队做了什么?谈论体验与收获;教师为各小队打分, 总结本堂课情况。

案例2:百米定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体质, 发展学生的体能, 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新知识, 建立新概念;通过实地训练领略大自然美丽的风光, 并且锻炼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判断能力。

练习准备: (1) 准备好练习器材、定向地图; (2) 教师课前根据地图点标布点。

练习方法:安排出发顺序, 提出练习中应注意的问题。学生按顺序出发找点, 回终点后打印成线或记录成绩, 检查成绩的有效性, 学生总结和交流。

教学建议: (1) 由于本练习场地较大, 需教师提前布点; (2) 学生练习时间相对较长, 可考虑多人 (4~6人) 一组出发, 从而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3) 练习前对学生提出练习要求。

案例3:定向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积极思考, 努力练习, 自我评价, 共同探讨、提高;学会识图、用图, 掌握越野跑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发展心肺功能、速度和反应能力等素质;充分展现自我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步骤:开始——由“大渔网”游戏开始, 此游戏对学生的反应和速度要求较高, 可以使学生的各关节充分活动达到热身的目的, 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基本——教师设计好比赛路线, 绘制好地图。学生分组, 教师向学生介绍越野跑的基本技能, 让学生建立一个越野跑技能的完整概念。发给学生地图, 让学生按照地图上的地物标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 到达终点后由老师根据任务完成的情况宣布比赛结果, 进行评价及兑现奖励。结束——由于整堂课的运动量较大, 所以最后让学生在意念放松的同时听取老师对本堂课的总结。

五、结论

定向运动已经成为我国中学体育课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受到学生、老师的喜爱。但是开设时间短, 普及和推广力度小, 其中存在问题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组织不同规模的比赛, 加强校际的交流, 可以提高学生参加这项运动的积极性, 提高这项运动的水平。目前中山市组织的定向比赛还很少, 今后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才能促进这项运动的开展。

教育主管部门应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让体育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了解这项运动, 促进定向运动的开展和普及。

中小学校园开展定向运动目的首先是利用它的锻炼和教育价值, 丰富体育课程资源, 增强学生体质, 培养学生能力。但是, 正规的比赛所需的器材、场地需要很大的投入。因此, 各中小学在开展时要因地制宜,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量力而行。

定期举办定向运动培训班和学习班, 组织相关人员到定向运动开展较好的地区或国家进行学习和交流, 不断充实教师的教学, 吸取先进经验, 提高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简比学.中学体育教学开展定向运动的意义及制约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8 (6) .

3.定向运动基本知识 篇三

关键词:定向运动;制图;读图能力

中图分类号:G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76-01

一、前言

定向运动是一项参与者借助专门绘制的定向地图和指北针的帮助下,在尽短的时间内按顺序依次到访若干个标记在地图上检查点的体育运动。本文尝试从定向制图方面入手,分析定向制图与定向运动队员竞技水平提高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把定向制图的,国际制图规范的研究,定向路线的设计与选择,有针对性的植入到本文研究的任务中,试图在定向运动员身上找到能提高其识图能力的突破口,为今后的训练与比赛的成绩提高,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二、比较测试设计与实施

(一)比较对象。

山东体育学院定向2014级定向选修课学生和山东体育学院户外运动协会运动员共计20人作为研究对象。

(二)比较分组。

比较前将比较对象按顺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3人),并对分组后实验对象基本情况对接触定向运动训练的时间年限、1km平均跑速、5公里平均跑速、年参赛的次数进行统计。

在比较前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立定跳远、100米、后抛实心球、20m加速跑 、30s仰卧起坐等专项指标原始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这5项指标t值分别为0、0.3124、 0.45571、0.4126、0.4571,也就是说,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对象的的专项指标间不存在明显差距 。

对实验组运动员定向制图培训结束之后,分别给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员进行测试比较,使用华瑞健专业定向运动电子打卡器材,分别为两组运动员分发指卡计时,采取正规的定向赛事,进行检录出发,短距离测试每一分钟间隔出发一名运动员,中距离每两分钟间隔出发一名运动员。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组前后校园短距离识图差异性对比分析。

经过了六周的定向制图培训与练习,实验组10位运动员均已已经掌握了定向制图的能力,并能独立完成issom2007年规范的1:5000地图比例尺勘测绘制到成图的制作。对照组运动员按照常规的定向训练也结束了六周的训练课程。

单场测试结束分别选取两组运动员男子路线及女子路线第一名的成绩条进行比较分析。

1.实验组与对照组校园距离短点攻击能力差异性对比分析。

调查统计分析得出,在校园短距离短点的技术上,实验组运动员在到访短点所用时间均比对照组少,说明在短点的攻击能力上实验组运动员比对照组直线攻击技术要好,发起直接攻击精确果断,成绩也优于对照组。

2.实验组与对照组校园距离长点攻击能力差异性对比分析。

从以上两个表格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在校园短距离长点的技术上,实验组运动员在到访短点所用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长点的路线规划与执行是尤为的重要,在同等体能条件下,实验组长点的路线规划能力优于对照组,成绩也相对的突出。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定向制图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空间感知能力,通过对定向制图图例规范的熟悉,能让运动员在二维的定向地图中,提前模拟出实地的场景及相关信息。可以促进运动员地图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定向制图的学习,对图例信息的熟练,掌握地图要素,并能在比赛中迅速作出反应。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路线设计选择与执行能力,在复杂长点的路线中较精准的规划出一条省体能、省时间、发挥个人特长、最稳妥的路线是有极大帮助的。

(二)建议。

4.什么是定向运动 篇四

什么是定向运动

定向运动就是借助地形图和指北针,按规定的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并到达终点者为胜的一项体育运动.定向运动是一项健康的户外运动、是一项人与自然融合的运动、是一项挑战自我的运动.在运动中人们有回归自然,身心放松的良好感觉.定向运动通常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园里进行,也可在环境优美的校园里进行.

检查点的位置是预先绘在地图上的,当运动员到达检查点时可发现检查点标志,它是一面30cm×30cm的棱形,对角分为白色和橙红色,检查点编号印在上方白色的位置,参加者在标志上做记号,证明他曾到达该处.但检查点之间的路线却没有限制,通常两点之间的路线会有两个以上的选择.

5.定向运动的起源 篇五

定向运动的起源:定向运动起源于北欧地区,最在1886年,“定向” 或“方位”一词就已经出现在瑞典的军营中,意思是在地图和指北针的帮助下穿越 “未知地带”。1895年第一场赛事在瑞典和挪威联合王国军营里举行。定向运动由军营走向社会始于20世纪初,瑞典的一位叫吉兰特的童子军领袖开始尝试把定向越野改造成一种大众化的运动形式,他于1918年组织了一次名为寻宝游戏的活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定向运动的历史:1961年国际定向联合会(IOF)成立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International Orienteering Federation。1966年举行第一届世界锦标赛。1978年,定向运动被接纳为奥林匹克体育项目。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上,定向运动成为比赛项目。定向运动在中国:定向运动在中国的传播始于香港,1979年成立“香港野外定向会”。198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在广州举行了一场“定向越野实验比赛”。1991年,我国成立“中国定向运动委员会”。1994年,我国举行首届全国定向锦标赛。1995年更名为“中国定向运动协会(OAC)”。定向的种类:定向运动有许多形式,按照运动模式,国际定联将定向运动划分为:徒步定向或定向越野。滑雪定向。山地自行车定向。残疾人定向。定向越野或徒步定向:被定义为一项参与者借助地图和指北针,以徒步越野的形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到达若干个被同时标记在地图上和地面上的检查点的运动。你需要:一张地图。一个指北针。点标旗。针式/电子打卡计时系统。定向运动的精髓:必须识图,明辨方向。在点与点之间做出最聪明选择。必须独立寻找所有点标。必须按正确顺序打卡。以最快速度。定向运动的要求:体能。快速。独立性。快速决择。团队精神。定向运动的特点:。体力与智慧并重的运动。参与性强,不受年龄、职业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对场地要求不高,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真正意义上绿色环保的运动项目。重大国际赛事:瑞典五日赛(O-Ringen)。芬兰24小时白昼接力赛(Jukola)。瑞典十公里夜。定向接力(Tio-Mila)。苏格兰六日赛。瑞士六日赛。世界青年锦标赛(WJOC)。世界定向锦标赛(WOC)。世界大师定向锦标赛(WMOC)。世界公园定向精英锦标赛联赛(PWT)定向地图上的颜色:蓝色象征任何有水的地方。黄色代表开阔地:田野、牧场或空旷区。黑色代表任何人造物体;小路、小径、输电线;岩石、悬崖峭壁和大石头表示容易通过的森林区。绿色代表浓密,不易通过的森林,绿色越深,越难通过。棕色表示等高线和主干道及坚硬的路面。黄绿色是私宅区域,禁入。如民宅、私家花园或草坪。红/紫红色指南北线,上北的粗线及路线。地图上的等高线:等高线是用来表示地貌的特点。等高距是指相邻两个水平截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越近,表示该区域坡度陡。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越远,表示该区域坡度缓。绘制山峰时:等高线越多,山越高;等高线越密集,地形越陡;等高线稀疏,山坡较为平缓。

雷击: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的物体顶尖,所以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击。在雷电大作时,在户外应遵守以下规则:预知打雷和雷击,跑向低地,跑离高树或密叶树林,远离铁塔,去除身上的金属物,不要聚集在一起。遇蛇:治疗原则:被毒蛇咬伤后,被咬伤者应保持安定,避免惊慌奔走,以免加速蛇毒的吸收和扩散。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迅速使用抗蛇毒血清等有效药物中和体内蛇毒,防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在可能的情况下,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促使身体的康复。处理方法:判断:是否是毒蛇咬伤,使伤者安静,不要剧烈运动。结扎:伤口靠近心脏端结扎,冲洗伤口,排除毒液,药物,紧急送医院,或向地方紧急救援处求救。预防措施:多蛇地区,手里最好拿登山手杖类东西,边走边打草惊蛇,如与蛇遭遇,保持静止冷静,因为蛇对活动的物体容易发出攻击还击方法,用树枝击打蛇的要害,一般称之为七寸,最好用“Y”形树枝击打或控制住蛇头。遇到蟒蛇最好不要触及,一般蟒蛇不主动攻击人类。遇到猛兽:遇到野兽不要紧张慌乱,如果野兽离你很远,可以迅速离开危险地带。如果被野兽发现并被追赶,应借助沟坎、高地等掩体或障碍物,挡住他们的追击。晚上在野外宿营遇到野兽时,可以在四周点上火堆,吓跑野兽。野外活动或到有野兽出没处旅游时,应带好,防身用品,如刀棍、手电等。晕厥:晕厥俗称昏倒,是由一时脑血流量不足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晕厥发生时,应立即将患者体位平卧,头部放低,如果症状持久者可按压人中穴或送至医院。急性扭伤:急性扭伤多位踝关节扭伤,损伤后立即冷敷,并抬高患肢,防止肿胀。四十八小时后再进行热敷或进行理疗。中暑症状: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症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治疗与预防方法:立即移至阴凉处,并给予物理降温,重症者迅速降温,头部戴冰帽、颈两侧、腋下腹股沟大动脉附近放冰袋。喝些淡的凉的水,少量多次用酒精檫,或者大面积的冷敷,重症者马上送医院。溺水:清理呼吸道:将溺水者救出水后,应立即除去口鼻淤泥、杂草等,然后将溺水者腹部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下垂,然后用手平压背部,使气管内及口咽的积水倒出。人工呼吸: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必须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迷途迷向:没有地图或指北针时,可观察周围环境,寻找房屋、电线、炊烟等。没有这些特征时,可考虑往回走,返回较为熟悉的大路,再重新确定去向。迷失方向时,可以利用手表判断方向,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点方向所成角的角平分线方向就是正南正北方向。在北半球,角平分线指向正南,南半球则相反。

6.定向运动作文 篇六

我和金嘉成等人一组。老师说:“三角形等于点标、等于禁区、两个圆圈等于终点、一个圆圈等于起点。”听完老师的介绍我们便出发了。我们首先找到第一个在校内的点标------70,然后,在圣沃特找到了二号点标,接着又找到了三号点标。

四号点标找起来十分困难在竹林中。我们小组在竹林和农田旁徘徊,真是沮丧!这时,一位骑摩托车的大伯告诉我们点标的位置,我们受不了诱惑,便朝大伯指的方向走去,结果我们被那大伯耍了。我说:“唉!早知道就按段老师说的,坚持自己的。”这时,组员们个个愁眉苦脸的走到了禁区。冯恩辰说:“我们去农田里找找吧!”我们个个积极响应冲入农田,可还是一无所获。这时,我们遇见了叶存组,合作找四号点标。这时,不知谁说:“嘿!大家看,点标在这儿呢!”我们抬头一看,哟,是54,我们找到了,我们终于找到了第四号点标。

接着,我们飞奔到挖番薯的地方找到了88号。有的在屋沿上,有的在树上,还有的在电线杆上。我们写完后,飞奔回去,个个气喘吁吁。

7.高校定向运动课程优化的思考 篇七

1定向运动

1 . 1定向运动的概念

所谓的定向运动指的是将自身的智能与体能有效结合在一起进行户外运动,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以识图、越野等不同类型的训练作为户外运动的主要手段,然后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如校园、森林、山地等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指定地点的一项运动。它分为徒步定向以及工具定向两种运动类型。

定向运动是一项健康的体育运动项目,该种项目不仅能够增强人的体质,强身健体,还能够锻炼人的思维,培养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在突发情况下做出判断的能力。

1 . 2定向运动的起源和发展状况

最初定向运动是在瑞典和挪威军人中以体育竞赛的形式进行的,这项运动主要是以地图为基础的,并且在20世纪刚开始的阶段,定向运动在挪威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没有得到广泛的流行,但与此同时,该项运动在瑞典越来越盛行,并且成为人们进行活动的主要方式。接着定向运动继续发展,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发传播,由于该项运动对于人群没有限制,所以发展很快。在我国,香港是最早引入定向运动的,而且相对于其他发展国家而言,我国在定向运动方面的开展和传播速度较慢。直到2004年,我国学者开始对定向运动有所研究。

如果以素质教育的背景来论定向运动,该项活动在学校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在实现体育目标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在外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创新性以及在野外生存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些方方面面的优势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以及体质状况的提高。当然,定向运动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学生方面,它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使定向运动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2制约高校定向运动发展的因素

2 . 1定向运动课程的课时太少

由前面介绍定向运动的大致情况,可知该项运动和其它普通的体育项目不同,它不仅是一项学生所需的体育项目,更是一项能够提高学生智力的项目。因此,教师在定向运动的教授过程中,不仅需要向学生教授一些体能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向学生普及地理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定向运动,并且能够完成任务。这些内容较为繁复,并且有着较多的要求和细节问题,只是较少的几个课时不能够合理安排这些内容,也不能够使学生完全掌握和理解这些内容,最终导致教学质量较低,定向运动在高校中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2 . 2定向运动的教材不规范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定向运动内容的讲解时,大多依靠的是网上下载的内容,基本不适用学校订购的教材。并且,各个高校对定向运动的教材不同,导致教师的教学内容也会有所不同。而且,教材的不规范会使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内容过于书面化、比较死板,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对定向运动教学的开展产生影响。

2 . 3定向运动的考核方式落后

定向运动和其它类型的体育项目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在对其进行考核时也会有所不同。对于传统的体育项目是以成绩作为考核的主要方式,这也是我国衡量学生学习状态的一种传统方式,但是定向运动的发展以及定向运动的不同,并没有改变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依旧注重的是学生的成绩,这种结果就直接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方向产生了误导。考核方式的落后不利于定向运动优势的发挥。

2 . 4高校对定向运动的重视程度不够

其实,无论是体育项目的发展还是教学体制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引起高校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得到广泛传播和普及。定向运动也不例外,它的发展和领导对它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但是由于定向运动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在高校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就会使得学校尽量缩短定向运动课程的时间,将课时留给学校认为重要的课程等,高校对定向运行的重视程度不够会对定向运动的发展和普及产生极大的影响。

3高校对定向运动课程优化的措施

3 . 1增加定向运动的教学课时

无论是什么课程,只有保证充足的课时,才能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受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因此,只有适当的增加定向运动教学的课时,才能提高定向运动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才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对该项课程的掌握程度合理的制定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这样才会做到详略得当,才能使学生合理掌握定向运动的相关知识。定向运动课时的增加,可以使教师将定向运动的有关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化、细致化,能够为定向运动野外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教学课时的增加,可以使学生在进行野外学习时,能够更多的对其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不会因为教学课时的不足,对这种野外学习草草结束。

由此可见,定向运动教学课时的增加,一方面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对定向运动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技能,能够提高学生对自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身体素质。

3 . 2规范定向运动的教材

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之所以使用教材就是为了使学生学习过程中做到有据可依,有参照的内容。如果教材不规范或者教师总是以在网上下载的资料进行授课,那么最终会使教学产生误差,降低教学质量。所以高校之间应该统一协调管理,制定统一的定向运动教材,这样既能符合教师的教学计划,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能够全面理解有关定向运动的内容。规范教材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利于定向运动的普及和开展。

3 . 3优化定向运动的考核方式

对于定向运动的考核方式不能总是沿用传统的方式,这样不利于定向运动的展开。在定向运动中,应该将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道德等方面作为考核的标准,而不是一味的将成绩放在首要位置;注重学生在定向运动中的合作能力以及道德方面的体现,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定向运动所具有的教育意义,才能体现出其价值。只有不断优化考核方式,才能使教师和学生意识到定向运动的方向,才能不断推动定向运动在高校中的发展。

总之,逐步实现定向运动的这些改革措施最重要也是最首要的目标就是要加大高校对定向运动的重视程度,这样才有利于定向运动课程优化的实现。

4结语

随着我国各方面的发展,定向运动也开始普及,尤其是在各个高校中,并且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定向运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条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新以及在野外生存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面对定向运动所具有的这些种种优势,应该逐步优化高校中的课程,加快定向运动的发展,加快我国社会进步的步伐。

摘要:近些年,随着体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定向运动开始得到普遍传播,并且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定向运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定向运动有助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本文简单介绍了定向运动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状况,随后分析了定向运动在高校中停滞不前的原因,最后具体阐述了定向运动课程优化的措施。

8.定向运动教学改革研究 篇八

关健词:学校 定向运动 跨项目 联合 教学改革

一.学校开展定向运动的制约因素

1.场地资源的制约。定向运动通常设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园里进行。它的最大魅力在于野外生存和不熟系地形。很多学校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由于野外和公园开展存在安全与实践难题,所以绝大部分学校选择在校园内部进行,体现不了野外生存的刺激性,一般都是在熟知的场地反复进行定向跑步,学生没有新鲜感,学生往往在实践1-2次后就失去了兴趣。这是定向运动在学校开展遇到的最大问题。

2.学生体质差异增加了定向运动课程的难度。定向运动是以中长跑为依托的项目,要求学生有很好的耐力作基础。现在学校体育课程基本都是网上选课,同学来自各个院系,有男有女,身体素质差别很大,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有差别化的安排教学内容。

3.开设时间较长学生兴趣逐渐减小。定向运动分为徒步定向和工具定向。在学校开展的定由运动大部分还是以徒步为主,这种以越野跑为主要特征的项目,加入了识图、定向和野外生存技能等元素。但中长跑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跑几次是没问题的,学生在前几周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熟悉,技能的重复,中长跑的索然无味就暴露出来了,一个学期的后半段学生表现的相当慵懒。

4.课堂监控缺失与安全隐忧让教学管理者望而却步。定向运动课程的特点是,学生在做了充分的准备活动、掌握了一定的地图知识和技巧后,拿着地图在偌大的空间进行寻找目标,在这期间,教师与学生是无法进行互动的,教师不能掌握学生的动态信息,学生也无法得到教师的指导,有的学生干脆找个地方躲起来,要么找人代找,要么不找,教师无法对整个课堂进行监控。学生较大的自由活动同样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将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所以很多学校的教学管理者宁肯不开定向课,也不愿意出现安全问题。

二.定向运动跨项目教学改革的优势

1.增加定向运动的趣味性。定向运动的单独上课,学生在后半学期容易产生消极。可以考虑与田径的中长跑、速度轮滑、拓展训练以及一些球类课程结合,可以增加定向运动的趣味性,反过来说也可以增加其他项目的趣味性,相得益彰,实现项目共赢。

2.解决学生身体素质与技术差异化问题。比如定向运动与轮滑项目结合,不但可以解决定向运动中中长跑乏味的问题,也能有效解决定向运动中学生的体质差异与轮滑项目上学生的技术差异问题,身体素质和轮滑技术好的同学,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先回来,利用等其他同学的实践安排一下难度较高的花样轮滑内容。

3.有效进行课堂监控确保学生安全。定向运动的课堂监控和安全隐患一直是个大问题,由于只有一个教师在上课,教师一般要在原地指挥,等待学生回来交图,学生领图出发后没有了很好的监督,增加了上课的不安全因素,如果多项目教师共同上课的话,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分区监控,学生的一举一动尽在掌控之中,这样教学管理者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三.联合教学课程设计方案

定向运动与多项目联合开展的教学改革在国内学校有实践的先例,并且反响良好,至于说与一个项目联合好,还是多个项目互相联合好,没有定论,需要从实践中加以验证,下面从部分国内开展定向运动的学校的实践例子加以详述,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定向运动与轮滑项目联合。河南理工大学公共体育在2006年下半年,将轮滑项目与定向运动进行了联合教学,开设了校本课程---定向轮滑课。并进行了3个学期的教学改革试验,取得了不错的改革成效。教学内容是以熟练的利用轮滑技能,在地形较平坦的校园环境中,利用定向地图进行练习,使学生学会利用指北针定向、辩向;分析地图、距离估算;选择路线。

2.定向运动与拓展训练联合。河南工商学院在2012年公共体育课程开设定向运动,与2013年与拓展训练相结合,在定向运动中加入了拓展训练的元素,使得定向运动更加刺激,吸引了大批学生选修定向运动课程。教学内容是拓展运动的理论知识与环境定向、情景定向、夜间定向、自行车定向等

3.定向运动与田径跑类教学联合。商丘师范学院是开展定向运动比较早的院校之一,2008年商丘师范体育部尝试将田径课中的跑类项目与定向运动结合,很好的解决了田径跑类项目训练枯燥无味的实践难题。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是以田径跑类的理论知识与百米定向、接力定向、越野定向等。

定向运动在学校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阻碍,出现了一定的萎缩,这是因为定向运动在学校开展受到了诸如场地、安全、学生体质差别等因素的影响。定向运动在学校与其他项目进行联合教学的改革既可以改善定向运动的困境,也能很好的促进其他项目的发展,为学校体育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9.定向运动耐力教学反思 篇九

陈永钦

2010年4月20日

定向运动作为一项集体能和智能于一体的时尚体育运动,在国际上被称为“智者”的运动。快速识读地图、明辨方向、对各检查点之间的路线做出最佳选择,以最快的速度按顺序到达所有点标是定向运动的精髓所在。参加定向运动不仅能提高人的判定方向及使用地图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和锻炼人的勇敢顽强精神,提高人的智力与体力水平,因此日益受到我国教育部门的重视,并且很快在各地大中学校中开展起来。

本节课我就尝试利用定向运动让学生慢慢感受到定向运动的乐趣的同时锻炼耐力跑能力,也摆脱了以前枯燥练习耐力跑的方法,通过这节“定向运动”课的大胆尝试,使我深深的体验到定向运动教学的可操作性,更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驾驭课堂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10.定向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篇十

呼唤有智慧的教育,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已经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如何从根本上革除我国传统教育中重知识传授、轻智慧养成的弊端,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彰显学生的个性,使拥有不同天资和强项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特质的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领域中备受瞩目的核心。世界教育领域 20 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就开始关注以校为本的教育改革。源于对50和60年代课程发展趋势的反思,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校本课程”,经历了多次曲折发展之后,至 20 世纪 90 年代,这一改革又重新受到广泛的重视,并形成声势浩大的“校本运动”,相应的理论研究与实际探索持续不断。校本课程理论的问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和一个教育改革的新视角。

“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术语是近年来我国课程研究学者从西方教育文献中引进的新名词,其英文表述是“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或“Site-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其缩写为“SBCD”。由于对“SBCD”的翻译不尽相同,又有“学校本位的课程发展”、“校本课程研制”、“校本课程编制”等不同译法,因“校本课程开发”比较通俗易懂,顾此文采用这一译法。

“校本课程”这个名词起自外国,在国外有很多学者对之进行了论述。而我国也有许多学者在各种著作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总结下总共有13中对“校本课程”的不同定义。由此可见,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众说纷纭,分歧很大。有的定义强调开发的过程,有的则重视课程开发的结果,有的把校本课程开发视为一种的新的课程开发模式或策略,有的把校本课程开发视为课程管理体制的一种变革。我国还有一些学者则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建设特色学校的一部分。另外,有的强调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重视学生的需求,有的强调校本课程开发不能忽视社会需要,有的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学校教育人员为限,有的主张结合学校内外部人士的参与,有的认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权利结构的重新分配,有的则重视整体学校情境的变革等。应该说,这些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方面,人们从不同方面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不同的解读,这些解读丰富了人们对校本课程的理解。然而基本概念的界定是要清晰而明确的,因为概念往往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的先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也是一样,对它作一个清晰的概念界定有利于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有一个明确的知道思想。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或“Site-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从字面意思上看,“School”有学校、教育的意思,“Site”有地方、位置的意思,综合下来就是“校本”(学校本位)的概念。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跟国家课程相对应。其中“校本”一词有很多中表达方式,但根据已有的研究,至少从一下5个方面来理解:(1)以学校为基地。课程开发的全部活动要素,从计划的制定、内容的十二级到相应评价体系的建立,都是在实际的教育现场—学校中发生并展开的。即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内部进行。(2)以学校为基础。学校是否开发校本课程?在多大幅度和范围没开发校本课程?采取什么样的开发方式和策略?对诸如此类问题的回答必须以学校自身的性质、条件和特点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为依据。(3)以学校为主体。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是对外部指令的服从和执行,它是学校主动的开发行为;其次,校本课程开发不是对中央(国家)课程的无条件实施,它允许并鼓励学校在领会国家课程的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改编或整合,是一种校本化的课程实施;最后,在校本课程决策共同体中,虽然需要校外的专家、学者和相关教育行政人员的知道和帮助,但参与决策的主体成员任然是学校内部的成员。(4)以学校为整体。首先,校本课程开发不论所涉及的范围是全部课程还是部分课程或单项课程,不论所采取的方式是选择、引入还是改编、重组或新编,都应该考虑到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和学生的整体学习需求。其次,所有类型的课程开发活动都应该以学校内的相关人员或者由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校外人士等组成的学校共同体的集体审议和决策为基础,它绝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或思想上的偏执。最后,学校本位课程开发不能混同于教师本位课程开发。(5)以满足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宗旨。不论是国家统一的核心课程,还是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其根本宗旨应该是一致的,即旨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国家统一的核心课程是以学生的一般学习需求为基础的,难以估计每个学校、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发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采取相应的课程对策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从中外学者对“课程”的9种定义来看,主要分为(1)课程即学问和学科。(2)课程即书面的教学(活动)计划。(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4)课程即学习经验。(5)课程即文化再生产。人们对这5种定义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引用勒玉乐老师《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一书中对课程的看法:课程最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内涵应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有关“开发”一词,《牛津英语词典》中定义为:“一项计划、方案的具体细节的确定或小说情节的完全展开”。前人在通过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中,认为这一过程可分为课程方案的制定、实施及评价的过程。这种课程开发必须是属于课程范畴的学校实践活动,不包括学校在不触及课程内容的前提下所进行的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等等。所以,课程开发活动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课程开发的幅度或范围,包括整个学校课程结构的调整,个别课程的开发,潜在课程的开发等。(2)课程的开发方式:课程引入;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创新。(3)课程开发所涉及的因素。(4)课程开发的条件。(5)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包括背景因素、专业因素、配套因素等。(6)课程开发持续的时间。

综上所述,我认为校本课程可以定义如下:在国家或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的前提下,通过学校成员如校长、教师、学生、及校外相关人士组成的集合体的共同合作下,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或解决学校现有的教育问题而根据学校自身特点、性质、条件,对现有资源的重新分配构建充分合理的利用,在学校内部进行的课程发展的过程与结果。校本课程的特点与意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是主动而有计划的变革策略

制度化教育产生以来,学校和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整体积极主动的从事课程开发,二者联合一致,使课程开发成为一种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有计划的变革策略,这是在历史上不曾出现过的,而这一点恰恰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特征。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在学校系统中引入机构化的变革,但是它真正要实现的是通过这种计划的变革保持学校与其周围结构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教育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保持长久的活力。校本课程开发如果仅仅只是一种各个学校孤立的课程革新,而不能有效的激起普遍的结构性变革行动,那么它的意义将会大打折扣。

(二)校本课程开发是体现学校教育哲学思想的民主开发的课程决策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自主进行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它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式民主的决策过程,是对于各种教育经验的筛选与确定都是通过横向的交流渠道来完成的,因而它除了教师、专家参与课程开发外,也鼓励家长和社区人士参与学校课程建设,表达他们的教育观点和要求,且非常注意也比较容易融进社会生活的实际变化和最新出现的相关课题,使学校课程具有更强的主动变革的机制和能力。

(三)课程开发旨在尊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

跟国家课程开发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的特点相比较,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广大师生以及学校教育环境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学校形成支持和激励性的氛围,形成渠道通畅的校内外交流,从而成为对教师具有吸引力的工作场所。反过来,校本课程开发并不只是对教师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尊重,它还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有助于教师专业地位和专业自主意识的提高,是现有课程材料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这些会使得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以改善,而学生将会感到学习更加贴近他们的需要,因为学生本身的意见同样也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到了学校的课程计划。

(四)校本课程开发是教育制度内权利与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跟国家课程开发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也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是教育制度内权利与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权利的过度集中造成教育资源的惊人浪费和教育效益的下降,尤其是教育变革能力的严重萎缩。校本课程开发的出现正是对国家课程开发所遇到的挑战作出实用主义的反应,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制度内权利与资源的重新调整和优化配置来提高教育的效益及教育适应变革的能力。

(五)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相对于广大的教育人口和地区差异而言,国家课程开发主体的代表性是非常狭窄的,或者说,它只能忽略差异性而寻求共同性与统一性。因为课程开发中的矛盾运动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所以在社会发展比较平稳和缓慢的时候以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适宜的,但在社会生活日趋多元化和变化发展的日益迅速的当今时代,课程开发中的矛盾加剧,甚至常常出现尖锐的对立局面,这时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就越来越明显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的课程理论与课程开发实践应运而生。校本课程开发就是课程理论与课程开发实践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六)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机制的重要补充

国家课程开发尽管存在不少局限,但它在涉及统一的国家基础和共同的国民价值等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基础行的问题上却是至关重要的。国家课程开发在解决课程的基础性与统一性方面具有优势,这是校本课程开发所难以企及的,而校本课程开发则是为尊重具体学校环境和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而存在的,这一点恰恰是国家课程开发所不容易兼顾的,它们是各有优势和相互补充的两种课程开发模式,其中任何一方都很难完全取代另一方。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在试图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所以,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是国家课程开发的必要补充,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补充。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

1.让所有的学校都“动起来” 2.让所有的教师都“站起来”

3.让教师、学生、家长、校长、校外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以及社区成员等各方面的人员彼此“沟通起来” 意义:

1.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

从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看,校本课程正是针对了教育的核心—课程而采取的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行动策略。所以,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更好的实现教育的目标。同时,由于它尊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融入了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因而有助于学校办学传统和特色的创建与发展。2.有助于学校课程的实施与改进

由于校本课程开发不仅针对国家与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适应性改造,而且也自主进行一定范围的特色课程开发,是一种有计划的主动变革策略,因而它不仅有助于增强广大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调动他们实施国家课程的积极性,而且在校本开发过程中能发现和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同时也使学校课程资源得到更充分合理的配置。提高教育成效,使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更加丰富和完善。3.有助于教育决策的民主化

校本课程开发涉及教育经验的各个方面,是基层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的过程,反映了他们的需求和智慧,因而有助于教育决策特别是课程决策的民主化进程。

4.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利,因而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充分和更主动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以人为本,特别需要凸显人的创造行和个性化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也是和这一新的时代潮流相吻合的。5.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校本课程开发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确立了教师的专业自主地位,赋予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责任,因而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以上对校本课程概念、目的和意思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我们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必然少不了以上这些理论基础,不管开发什么内容,什么科目的校本的课程都要以以上理论作为依托。这也是论文《定向运动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一文的理论基石,通过对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深入研究,对本论文有着决定性的帮助,使得对此论文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也为实验的制定和实施理清了思路。

扬州大学图书馆以1979-2009为区间检索共有2573条相关校本课程的论文,优秀硕士研究生论文301条。通过对论文的研究和对《校本课程论》、勒玉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的研读,对前人所做的分析有了一定的认识,从2000年开始有关校本课程的研究占到了2555篇,这一阶段可以看做是我国对校本课程研究的高峰期,归结下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源流、概念、意义、性质等的讨论。2.对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介绍。3.对校本课程开发内部要素的探讨,如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评价的合理开展等。4.对校本课程开发如何实施及所需条件和支持系统的研究,如解决课程资源缺少的策略、提升教师素养的策略等。5.对我国实施校本课程的反思。以2000-2009为区间共检索到体育校本课程相关文献116篇,优秀硕士研究生论文14篇,多是关于校本课程在地方开发现状的调查和个案研究。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普通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富学生体育知识、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己引起了越来越多体育工作者的关注。然而就我国目前而言,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还是一个对陌生的领域,以定向运动为内容的课程改革更是凤毛麟角。

校本课程是国家宏观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课程的必要且重要补充。我国幅员辽阔,南北东西地理及气候差异显著,如果按照国家统一的课程,那势必不能满足不同省市学生的需求,因此,开发校本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校本课程是校本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主要是由身体练习的活动,有它自身的规律及特殊性,加上它对场地器材及天气气候等环境的依赖等,因此各个学校依据自身情况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就显得更为迫切的需要。

体育校本课程作为校本课程的一个分支,其开发有着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现在各级学校生源的不断增加,学校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如体育场地不足,体育器材不够,体育教师紧缺等现象,这些方面在高校中体现的尤其明显。另外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与设置与现代学生的需求与兴趣产生了很大的冲突。现代学生个性十足,追求新奇与冒险,传统的体育课程内容激发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成不变的课程安排与内容重复使得学生和老师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提不上去。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面对如此多的问题,随着人们对校本课程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学校想通过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来解决以上问题,这是课程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

通过对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的了解在此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定义为:在国家或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为达成学校体育目的或解决学校体育问题,根据学校体育资源情况、学生体育需求与兴趣,以及教师专业能力,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成员如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与社区人士主导所进行的一个持续和动态的体育课程开发过程与结果。

选择定向运动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前人对定向运动也作出了很多的研究,从概念、组织形式、训练方法、开展现状等方面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本文的另一理论基石就是校园定向运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扬州大学图书馆中以1979-2009为区间检索共有415篇关于定向运动的论文,其中不乏以高校为基础开发定向运动的研究,多包括了开发的意义、可行性、必要性,但以定向运动作为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还没有涉及,总体来讲,本论文《定向运动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体现了以下3点创新之处:1.把定向运动作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结合素质教育的特点,转变培养目标。根据学校场地器材短缺的现实情况和开展定向运动良好条件的情况,把定向运动作为校本课程来进行实验研究和开发,从而达到解决场地器材短缺的困难,充分利用学校潜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2.定向运动作为新兴项目,在江苏省所有体育教育专业中,有部分高校仍没有开展。高校利用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有利的校园定向运动条件,把定向运动作为校本课程建设,可以解决学校场地短缺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和能力。3.把定向运动首次作为校本课程实验研究,为其他学科的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对校本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将定向运动作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并不是心血来潮,这顺应了国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鼓励以及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潮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国健身计划纲要的全面实施,人们对体育课程有了新的认识和发现。以希望引入新的“元素”来扩大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作为一项新的体育运动项目,定向运动受到了我国高校的重视并且关于定向运动课程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定向运动作为近年发展比较快影响较大的新兴体育项目在1983年引入我国,内地沿海地区和北京、上海、湖南等重点高校开展的比较好。1996年6月国家教委作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针后,定向运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身心发展的特殊作用被得到重视并把其纳入体育课程结构体系。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在全国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中开发自然环境资源、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育与训练。2003年下半年又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方案中定向运动被列为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主干课程”,并于2004年开始实施。

随着人们对定向运动研究的深入,对其功能、实施的可行性与价值性,对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提高适应能力,作为高校课程的可行性研究上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后,定向运动作为新兴的体育项目,作为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和形式改革,教育思想和理念上创新的动力,定向运动作为校本课程的研究方面将成为热点,把定向运动引入校本课程,将激发广大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弥补体育场地的不足,让学生回归自然,使课程形式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体现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意义:

定向运动作为一种体育项目在学校中开展,主要在于它是一项集健身、趣味、竞技于一体的新型体育活动,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它不仅能强键体魄,使学生掌握地形学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以及当机立断做出决定的反应能力。在定向运动中,学生能自由地发挥自身的运动能力,能够按照自身的需要调节负荷与强度。同时,学生们也不会因为枯操乏味、单纯的技术教学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符合“健康第一 的教育理念

在定向运动活动的过程当中,参与者不仅要 “穿山越岭”,“跋山涉水”,需要一定的体力和毅力,同时还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有的是可以预料和容易解决的,但有些是意想不到的。这就要求参与者具有一定心理适应和环境适应能力去面对并解决突发事件,从而锻炼了学生的体力和毅力,培养了学生水不放弃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符合“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2.定向运动课程的开设符合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大学体育强调以终生体育为目的,要求有一定运动强度和较大的运动量,学生有较高的兴趣并能长期坚持,最好在毕业后还能长期保持,一直以来各个学校都在寻找这样的运动项目。定向运动就是属于这样的运动项目,它能让学生在练习中不知不觉就达到相应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练习中没时间去想可怕的距离。此外,学生对田径项目的热情不高,更多的学生喜欢各种球类项目,每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都有长跑,学生听到长跑头就“ 大” 的现象很普遍,通过教师自己设计路线,让学生高高兴兴的跑完预定的距离,同样可以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要求。3.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进行全面的发展

学生在参加定向运动的时候,要进行长距离的奔跑,还要跳跃沟坎,爬山越岭。参加定向运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弹跳力、平衡水平,最终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在心理素质方面,由于比赛要求学生自己独立的找到各个点标,往往在找不到点标的时候,容易产生焦虑、怀疑等不良的心理反映,如果经常的参与这项运动,可以使学生形成沉着冷静、果断勇敢的心理素质,对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可行的、有益的。

4.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团队配合能力以及野外生存能力

定向运动路线,每一次都有完全不同的选择。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参加者都有自己的运动路线和前进方向,所以参加定向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在参加定向运动中,学生在郊外找到一个一个点标、超越一个一个对手时,那种带着刺激性和成就感的喜悦之情只有参加者才能体会到,所以参加定向越野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定向运动从起点到终点都必须独立完成,遇到任何困难,没有人能帮助,只有依靠自己、相信自己,所以参加该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判断问题的能力。而在团队赛过程中,各小组人员各司其职,分析讨论路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团队交流的同时不仅增加了交际能力,无形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决策能力。定向运动通常在野外进行,不管在平时训练还是在比赛时,学生都会在无形中学到许多野外生存知识和方法,例如掌握必需的野外生存与生活能力以及处理各种常见险情,从而提高自己的野外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5.拓展高校体育的内容和空间

我国当前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各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学校体育设施一时还赶不上发展的需要。而定向运动不用太多投资,只用绘制定向地图和很少的器材就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公园、郊外田野、森林、山地、草原等现有地形条件,迅速扩大学生体育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定向运动融人学校体育,改变了我国几十年来体育课内容大多数是传统的竞技性运动项目,如田径、体操、球类项目等。作为学校体育课的拓展,把原有学校的体育内容扩展到大自然。它不仅可以使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学习这一课程内容,克服学校场地缺乏的老问题,还可以满足学生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追求。因此,它不但符合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也丰富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必要性:

现代高校体育课程对定向运动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季克异同志在全国骨干体育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1985-2005年五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力量素质是连续10年下降,而耐力素质是连续20年下降。究其原因,一是教育思想和观念上的问题,把过分强调照顾学生兴趣与突出学生 “主体地位” 混为一谈,把体育课堂教学变成了“放羊式” 或“自由式” 教学,甚至打着教学改革的旗号,使之有了合法的地位;二是我们的传统体育课程设置有问题球类课程几乎是一统天下 ,盲目地以“枯燥乏味、不安全、学生不喜欢”等为由对体育教学大纲中田径体操类主干课程的课时大加压缩,而在传统模式的田径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田径课程的性质,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枯燥,学习兴趣和激情不高,教学质量和学校效果也没有明显程度的提高。

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可行性

定向运动传入我国内地后,最初只是在部分军队院校中开展,后来在普通高校中的一些军训试点院校和部分中学也逐步展开。1999年6月在国家做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以后,定向运动开始在全国各地加速发展起来,如: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的教育部门已经决定把定向运动作为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之一全面推广。定向运动在我国学校体育中开展虽不均衡,但是发展广泛而且迅猛。南部和东南部发展较快、较好。2003年 12 月在杭州举行的全国学校定向运动教练员培训班,有来自 19 个省市、110 名学校定向爱好者参加了这次培训,此次培训参加人员之多、覆盖省市最广,出乎组织者的预料,可见定向运动在学校体育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学生的呼唤

定向运动是一项集健身、趣味、竞技于一体的新型体育项目,具有挑战性、冒险性、知识性和竞争性,符合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知识方面完全具备这些条件,当代大学生他们的思想活跃、寻求刺激、敢于冒险,只要给以适当引导,他们就能很快接受并喜欢这项体力、智慧并重的运动,且在运动中得到乐趣。这是一个张扬学生个性的时代,传统田径课程项目尤其是跑类项目已经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但由于教学情景的不同,定向运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在保证学生达到锻炼效果的同时,又能将其自主性和创造性最大程度的发挥。场地的变更,路线的选取,每次不同的选择都可以给学生的参与感受不同程度的冲击。而定向运动路线长度的选择能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宜的运动量和强度,从而达到健身科学化,个人化,解决了高校学生中体质差距大,单项运动只能满足部分群体需要的状况。参与者与自然、社会融为一体,使得参与者得以释放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压力,愉悦身心。参与过程中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探索未知的领域,回归自然、放松身心、全面增进人的身心健康。比赛要求学生独立寻找点标,在找不到目标点时,容易产生焦虑、怀疑等不良心理,经常参加定向越野训练和比赛可以使学生形成沉着冷静、果断勇敢的心理素质。2.优越的环境条件

随着高校扩招和运动场地场馆的公共化,使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空间更小,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体育俱乐部当中来满足自己的运动需求,却忽略了高校校园资源这一重要因素。

开展定向运动有一定的自然环境要求。目前,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扩大,校园面积也在不断扩展,而田园式的校园一直是现代高校的建校理念。一些高校校园明显是依山畔水,有山、有水、有树林,而且地物明显,这为定向运动开展提供了较理想的场所。因此,各高校只要根据自己校园的地形地貌绘制标准的定向地图就可以开展定向运动。特别是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大学城、高教园区,许多大学聚集在一起,更有利于开展定向运动。高校间既可以开展相互交流,又可交换练习场地,提高定向运动练习的难度,提高学习效果。

高校校园一般比较大,是学生熟悉的场所,且包括的地域有一定的限制(围墙),在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定向运动,相对来讲增加了安全系数。校园内建筑排列有序,学生对地形熟悉,并且校园内一般都有校园布局图,所以在开展定向运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熟悉的地物把握方向,从而省去了地图和指北针的负担。大学校园内植被覆盖面积广,环境优美,运动过程中学生可充分融入大自然既增强了环保意识又迎合了阳光体育的需求。另外,在校园中进行定向运动,便于人员的集中和组织,有利于宣传,扩大定向运动的影响。3.师资力量雄厚

定向运动的普及、推广、提高与发展需要一大批搞素质的人才,而高校具有这样的人才优势。高校具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和物质基础,高校教师学历高,硕士博士多,职称结构高,教授副教授多,他们的知识面广,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新知识快,只要给予一定的培训就很快掌握定向运动的知识、胜任训练、裁判工作,对发展校园定向运动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现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在高校学校体育中选择何种内容融入到体育校本课程中去,也将成为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因素。定向运动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作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虽然现在缺乏课程开展的理论指导,但随着人们对校本课程和定向运动研究的愈发深刻,越来越多的高校将会将目光聚焦在定向运动上。理论的完善给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了学习与实践定向运动的机会。

4.丰富了校园文化,学生乐在其中,培养了终身体育意识

良好的体育传统与风气,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定向运动不仅使得参与者获得健康的情绪,体验激发人们的进取心、自信心和自尊心,而且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充满朝气的校园风气,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色彩,美的意境。在达到大学体育目标要求的学生要掌握和学会运用体育知识进行科学锻炼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使学生喜爱并乐于从事这项运动。定向运动一般都在野外进行,野外地形多变化。在定向运动过程中,既有中长距离跑的耐力,也要有短距离跑的速度,而且还要跳跃沟坎,翻越山岭以及穿越森林。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不断的交替进行,使人体各器官,特别是心肺功能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全身得到了锻炼,参加定向运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耐力、速度,而且可以发展他们的灵敏性、弹跳力、平衡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定向运动是一项男女老少皆宜的群众性体育运动项目,可以根据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目标,简单易学,其规则简单易懂,便于参与和观看。参与者不论年龄大小,水平高低都能进行比赛。培养学生参与该项活动的兴趣,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促进作用。

上一篇:统计学论文下一篇:幼儿园社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