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县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24-08-21

子洲县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共12篇)

1.子洲县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篇一

一、我区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一季度规模企业生产情况。XX年,**区规模企业计划完成工业总产值45.38亿元,比XX年增长22%;计划完成规模企业增加值13.2亿元,比XX年增长20%。全区规模企业1至3月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53亿元,同比增长30.26%,一季度完成全年任务的23.2%;预计完成增加值3亿元, 同比增长20.6%。2、1-2月规模企业效益情况。元至2月,全区规模企业完成销售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31.32%;实现利税总额2264万元,同比增长13.41%;完成利润总额1391万元,同比增长20.46%;亏损企业亏损总额361万元,同比下降0.19%。

3、骨干企业运行情况。我区十家产值过亿元的骨干企业的产值约占全区规模企业总产值的46%。根据一季度运行情况,这十家骨干企业预计完成产值亿3.7亿元,增幅为26.3%。十家骨干企业中,除通威饲料一季度产值(预计)同比下滑20.16%外,其余企业一季度产值(预计)增幅均达到或超过22%,双胞胎饲料增幅预计超过350%,劲力建材增幅预计超过100%。

二、我区一季度工业经济工作的主要措施

为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区实体经济的影响,今年一季度,我区围绕保增长、调结构,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真金白银扶企业,携手同心保增长。区政府出台了XX年一号文件,对企业的发展给予实质性的帮扶,金额达一千万元。在不久前的全区三级干部会上,从支持企业信贷、贴息、技改、品牌建设、节能减排、技术培训、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对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给予倾力扶持,政府已兑现首批扶持资金346万元。

2、全面落实任务,落实责任。召开全区工业经济会和安全生产会议,迅速传达省市工业经济工作会精神,及时分解XX年工业经济目标任务,做到层层落实,目标清楚,责任明确,提出了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强化服务企业,强化市场开拓的具体要求。

3、进一步加强银企对接。在去年成功同市商行合作的基础上,召开银企对接会,加强了与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信用联社及担保机构的合作;深化“1+1+1,赢动力”合作项目,与市商行签了XX合作协议,从扩大贷款总规模、延长贷款期限、扩大支持范围、增加单笔贷款额度、简化审批手续等方面入手,加大了合作力度,目前实质性的运作已经开始。

4、加强了对成长性工程的工作力度。对成长性企业的扶持下任务到乡镇,完成任务给予乡镇政府和企业奖励。目前,各乡镇上报成长性企业报表工作顺利,今年我区的规模企业数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再上台阶。

5、深入调研,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春节后,我区通过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走访企业、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经济发展环境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企业对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区政府通过归类汇总,共收集52家企业发展中面临五个方面68个困难和问题。区委区政府将所有的困难和问题进行逐条分解,以区政府文件下发,落实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并要求限期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主要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提升我区工业经济总量和质量。

一、继续扶持实体经济。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和部门帮扶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支持和服务骨干企业。在区政府已经兑现奖励的情况下,将继续落实区政府的一号文件,帮助企业增强信心,渡过难关,确保全区工业经济的平稳增长。在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的基础上,实现二季度硬过半、下半年再增速,确保实现“工业三年两倍半”的目标。

二、继续加快园区建设,着力构建产业集群。以园区

及现有的优势企业为基础,以产业集群工程为抓手,引导上下游关联企业扎堆聚集,实现配套链接,促进产业发展。争取尽早将岑河针纺织集群列入湖北省产业集群范畴。

三、推进自主创新,培育精品名牌。支持企业强化管

理和品牌建设,积极开发在同行业中具有领先优势的主导产品。鼓励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

四、进一步突出产业招商,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学习借鉴湖南产业招商经验,组建针纺织、家具、食品三个工作专班,重点围绕三个产业招大引优。加强62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确保今年年底前建成投产项目40个以上。

五、突破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4月份,将完成区域内从事生产性服务企业资源调查,发挥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服务的作用。

六、从经济运行的监测上,将改过去的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为月分析会,及时监测运行态势,及时解决出现问题,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七、积极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特别是针对企业资金短缺、招收技术工和熟练操作工困难、远郊企业职工上下班交通不便、土地办证难等问题,及时加强协调,及时解决企业难题。

2.子洲县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篇二

工业商贸和信息业运行基本情况

(一) 工业经济总体平稳较快增长, 但增速有所减缓

一季度, 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620.62亿元, 同比增长14%, 增速比1-2月减缓1.2个百分点。单3月份完成增加值1755.98亿元, 同比增长14.3%。 (见图一)

区域工业经济协调发展。一季度, 东翼、山区工业增速分别为20.3%和20.9%, 高于全省平均6.3和6.9个百分点, 珠三角和西翼工业增速低于全省平均增速, 分别为13.8%、12.2%。其中, 揭阳市增速为32.6%, 汕尾、阳江、清远、云浮、肇庆、潮州、东莞增速均超过20%。

小型民营工业经济增长较快。一季度, 小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99.27亿元, 同比增长17.7%, 增速比大型企业 (11.5%) 、中型企业 (13.6%) 分别高出6.2和4.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02.54亿元, 同比增长19.9%, 增速比国有控股企业 (9.5%)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2.2%) 分别高10.4和7.7个百分点。

支柱产业保持平稳增长。一季度, 九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248.68亿元, 占全省比重为70.31%, 同比增长13.2%, 比全省平均增速低0.8个百分点。其中, 电子信息业同比增长14.1%, 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业同比增长15.7%, 纺织服装业同比增长15.9%, 建筑材料业同比增长15.2%, 森工造纸业同比增长14.3%, 医药制造业增速最高, 同比增长16%。

工业品出口增长态势较好。在全球经济恢复向好的拉动下, 工业出口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 一季度实现工业出口交货值6029.47亿元, 同比增长21.4%, 增速比1-2月加快2.6个百分点。其中, 珠三角增速较快, 同比增长21.5%, 增速超过全省平均增速0.1个百分点。

工业内销延续高速增长态势。据测算, 一季度全省实现工业内销13489.41亿元, 同比增长25.8%, 增速比1-2月提高0.6个百分点, 比工业出口增速高4.4个百分点, 工业内销仍是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内销占全部工业品销售比重69.1%, 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二) 煤电油运需求旺盛

电力需求稳步攀升。一季度, 全省全社会用电量887.15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14%。其中工业用电量604.02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4%, 轻、重工业用电分别同比增长2.89%和12.5%。全省发购电量914.0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7.21%, 其中全省发电量750.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89%, 外购电量163.9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0.12%。

煤炭调运量平稳增长。一季度, 全省共调运煤炭3481万吨, 同比增长6.2%, 其中电煤2283万吨, 同比增长11.5%。截至4月13日, 全社会煤炭库存约950万吨 (全省煤炭合理库存为850万吨) , 较去年年底下降70万吨。其中34家主力燃煤电厂库存500万吨 (按照目前耗煤28万吨/天计算, 可用18天) , 广州港煤炭库存207万吨。

成品油供应保持充裕。一季度, 全省成品油销量663.42万吨, 同比增长15.58%, 其中汽油263.43万吨, 同比增长9.13%, 柴油399.99万吨, 同比增长20.26%。今年以来, 广东成品油库存一直稳定保持在约100万吨的较高水平, 春节后至今, 库存量保持在110万吨以上。

(三) 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扎实推进

工业企业盈利能力逐步提升。今年以来, 在企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人工成本持续上升导致企业综合成本上升的背景下, 广东工业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仍然实现稳步增强, 1-2月销售利润率达到4.83%, 比去年同期提高0.34个百分点。重点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如惠州一家电企业坚持自主创新, 垂直整合液晶产业链, 一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 超过2.1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2倍;又如深圳两家通讯龙头企业通过加强产业结构调整, 1-2月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5.8%和13.2%, 而利润则分别大幅增长2.7倍和24.5%。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现。近年来随着广东实施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成效已逐步显现。一是打造一批品牌产品。如国内空调市场六大品牌产品中, 就有美的、格力、志高、海信科龙、格兰仕等五个品牌属于我省产品, 约占品牌总数83%。又如调味品市场, 海天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调味品生产和营销企业。二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引入自动生产线。如格兰仕等家电生产企业引入自动喷漆、包装生产线, 取代人工作业, 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当前我省以高端电子信息、LED、新能源为主的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一季度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352.1亿只, 同比增长56.2%;光电子器件制造113.6亿只 (片) , 同比增长47.4%, 其中LED生产54.48亿只, 同比增长66.8%;液晶显示屏生产27.43亿片, 同比增长70.3%;风电发电量4.11亿千瓦小时, 同比增长63.4%。

节能减排朝良好态势发展。全省节能预警调控解除以后, 高耗能行业能耗水平并未出现大幅反弹现象。1-2月, 全省万吨以上重点耗能企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5.25%, 六大高耗能行业企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4.87%, 主要能耗指标走势较好, 预计一季度全省单位GDP能耗将继续保持下降趋势。

“双转移”开局形势良好。截至2011年2月, 全省35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内入园项目数 (含意向) 2604个, 投资额6060.58亿元, 其中已签订正式投资协议项目2217个, 协议投资额5026亿元;在建及建成项目1786个, 投资额约2873.9亿元, 其中建成项目1243个, 投资额约1373.6亿元。1-2月份园区实现产值409.13亿元, 税收24.08亿元。

(四) 社会消费零售额增速放缓, 警惕出现“滞胀”苗头

一季度, 广东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2.1亿元, 同比累计增长15.4%, 较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 3月当月增长14.0%, 比2月下降2.7个百分点, 同比和环比增速均都呈现下降趋势。 (见图二)

目前, 在CPI高企的情况下, 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反而出现下滑, 说明社会消费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 显现滞胀的苗头。

(五) 信息服务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1-2月全省软件业累计完成业务收入416.7亿元, 同比增长18.8%, 各项业务收入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全省软件产业利润总额90.3亿元, 同比增长4.3%;税金总额54.2亿元, 同比增长10.9%。软件业务出口平稳增长, 实现出口收入20.9亿美元, 同比增长12.4%。1-2月完成电信主营业务收入218.2亿元, 同比增长5.7%, 其中信息网络服务收入201.1亿元, 同比增长13.6%。

下一步经济运行需要关注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 日本地震对广东经济产生的影响

当前, 日本地震导致的核危机等级已升至最高7级, 需要密切持续关注事态发展。短期来看, 受从日本进口核心零部件受限制约, 此次地震对广东工业经济尤其是汽车、电子信息、光电等行业负面影响较大, 但同时, 广东部分竞争力较强、具有替代能力的家电等传统行业也遇到扩大市场份额、占领高端市场的难得机遇, 震后日企海外转移意愿提升可能给广东产业优化升级带来了机遇。

(二) 电力供应日趋紧张形势

一季度全省电力供应形势紧张。今年以来, 经济平稳增长拉动我省用电需求稳步攀升, 受燃料价格高企, 供电能力不足影响, 电力供应形势紧张。一季度全省统调最大负荷5828.2万千瓦, 同比增长7.97%;全省最大错峰负荷为217万千瓦。预计广东供电形势十分严峻, 最大电力缺口约400万千瓦, 若迎峰度夏前深宝双回线不能投运, 供电缺口将扩大至650万千瓦。

(三) 企业运营成本持续上升

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 如铜、铝、锌、稀土、棉花、白糖等价格与去年最低位相比涨幅少则超过30%、多则达1-2倍, 推动广东电子设备、家电、纺织、食品企业成本大幅上涨。据全省1000家直通车服务重点企业调查显示, 一季度原材料购进成本增长的企业占82%, 其中购进成本增幅10%以上的占比超过三成。人工成本继续上涨。今年广东最低工资标准平均上升18.6%, 企业反映实际增幅更是高达20%-25%, 预计年内人工仍会上调, 对部分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加工型企业影响最大。

下一阶段经济运行预测

3.子洲县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篇三

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南、四川、陕西等8个省市负责工业经济运行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各地代表重点围绕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下一步稳增长拟采取的对策措施等进行了交流,并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毛伟明充分肯定了各地在促进工业平稳运行方面取得的成绩,指出虽然当前工业增速整体放缓,但仍处于平稳可控区间,且呈现出企业开工复工正常、就业形势良好、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等亮点。

毛伟明强调,在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挑战日益增多的新常态下,工业主管部门既要保持战略定力,也要超前谋划,将困难和对策考虑得充分一些,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高度重视正确研判当前运行态势。二是客观分析增速放缓原因。三是研究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四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4.楚州区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篇四

楚州区经济贸易委员会

(2009年3月31日)

一、主要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1.产销效较快增长。1-3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完成现价产值29亿元、工业增加值7.2亿元、销售收入28.5亿元、利税1.9亿元、利润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3%、34.4%、34.5%、39.7%和40.4%,均高于市下达的增长目标,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

2.工业项目投入较快增长。1-3月份,全区累计完成工业项目投入19.8亿元,同比增长30%,占市下达确保目标60亿元的33%。

3.工业用电量继续回升。1-3月份,全区工业用电1041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4%,增幅较1-2月份提高6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工业用电352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5.6%,较2月份回升11个百分点。

二、重点企业运行情况

一季度,10户市重点企业总体运行良好。预计完成产值5.03亿元、销售5.49亿元、利税0.58亿元、利润0.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15.2%、46.7%和67.2%;实现开票销售4.1亿元,同比增长5.2%;入库国税1515万元,同比增长18%。其中:建华管桩、共创人造草坪、安佑饲料3户企业增势强劲,累计分别实现开票销售4931万元、3734万元、3398万元,同比分 1

别增长1166.5%、57%和47.4%;井神盐业、康乃馨织造2户企业稳中有升,累计分别实现开票销售13186万元和423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6%和0.7%;惠德隆科技、淮棉公司、飞翔纸业、飞洋钛白粉、大山面粉5户企业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59%、43.6%、27.2%、26.9%和5.1%。

三、主要行业运行情况

5.子洲县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篇五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我县工业经济争比进位跃进的一年,也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建设的关键之年,全县上下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为契机,突出抓项目、扩投入、兴产业、调结构、促发展,推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年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危机并存”的总判断,确定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提出了“有扶有控”的总导向。从中可以看出,今年的宏观形势总体偏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较大压力。虽然外部环境比较严峻,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比较多,但是在全县上下的积极努力下,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增速平稳、结构趋优、效益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

一季度全县6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09%;工业总产值55.6亿元,同比增长40.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2亿元,同比增长38.2%。实现利税总额4.3亿元,同比增长170.2%;其中税金总额1.88亿元,同比增长83.2%。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延续了去年以来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开门红”。根据目前工业经济三大指标的完成进度情况,上半年工业经济仍将呈稳定增长态势,全年增速可能比去年有所放缓,但比预计的要好,不会出现大的回落,总体上可实现平稳增长。预计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实现总产值11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可实现120亿元,利税总额8亿元。以下是当前工业经济运行的一些特点:

1、工业增速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全县一季度当月实现工业总产值20.7亿元,同比增长47.1%;当月实现工业增加值4.6亿元,同比增长22.19%。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5.6元,同比增长43.7%;完成工业增加值12.7亿元,同比增长14.09%,与全市平均水平持平,总量居全市第一位,增速居全市第十一位。今年全年工业经济运行,主要围绕着“稳中求进”的基调进行,我县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积极因素,如新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开工、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增长稳定等,即便工业增速适度减缓,但是仍将整体运行在一个平稳较快的轨道区间。

2、冶金新材料产业快速增长聚集效应凸显。

一季度数据显示,多数产业均能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速。有色冶金新材料产依然保持传统优势产业的地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9亿元,同比增长42.5%,高出全县增速2个百分点。其中钨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30.2%;稀土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47.4%。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稀土分离企业在国家配额未下达

处于停产的状况下,通过销售以往库存存量,保持了该产业的增长趋势,其中红金稀土更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950.8万元,接下来稀土企业随着出口配额和指令性生产计划的下达,将逐步恢复生产,稀土分离企业会呈现厚积薄发的态势。钨、稀土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激发了该产业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聚集效应日益凸显,产业链不断延伸。如稀土废料综合利用规上企业已达9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亿元,以生产提炼稀土金属为原料的氟化稀土企业中环新材料应势而起;依托稀土、钨、铝为主的工业重点项目不断涌现,如泰隆钨钼、友力磁材、玱桦铝业等企业的开工建设。

3、重点产品价格比较稳定部分稳中有降。

今年以来,铜、钨、稀土、水泥等我县主要工业产品价格总体比较稳定,部分产品价格稳中有降。其中,钨、稀土主要产品价格受市场和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截止3月底,铜价在6万元/吨左右,比去年年底上涨7%;钨和稀土价格延续去年年底来的高价态势有所下降,目前钨方面钨精矿12.7万元/吨,钨铁19万/吨,比去年年底都有所下降;稀土方面稀土原矿30-32万元/吨,氧化钇17万元/吨左右,氧化镝360万元/吨左右,氧化铽490万元/吨左右,氧化镨钕36万元/吨左右,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各产品价格都有所下降,幅度达4到5成;水泥维持在350元/吨左右,与去年年底基本持平;其他工业主要产品价格相对比较稳定。

4、龙头骨干“强支撑”新增规上作用显著。

龙头骨干企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对全县工业经济贡献巨大,形成强大支撑作用。截止到一季度,世瑞新材料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达48.3%;谱赛科生物技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达34%。其他各龙头骨干企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其中腾远钴业、金鹰稀土、华瀚有色、步莱铽稀土、诚正稀土、方泰锡业、菊隆高科、鑫业工艺、谷翼崎服饰、施耐德电器、精达模具等11家企业增速成倍增长。年初全县新增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户,分别是华瀚有色、诚正稀土、方泰锡业、菊隆高科、谷翼崎服饰、赣宏建材、精达模具。新增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5,同比增长5.5倍。占全县总量的4.6%。此次新增的7户规上企业极大的形成了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对全县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显著的作用,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

5、技改得力宏观政策给力促使部分企业效益显著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一季度,我县利润亏损企业达8户,亏损户数比去年减少了5户,亏损总额达1610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026万元,亏损的企业户数和企业利润总额都有较明显的下降。近期处在投产和技改调整的谱赛科、菊隆高科、赣宏建材、精达模具等企业,逐步完成技改恢复生产,企业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其中谱赛科生物一季度实现利润

34.9万元,扭亏为盈。华能瑞金电厂受国家宏观政策、电价上涨的影响,一季度仅亏损了87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的5274万元减少了4000多万。

6、企业用电增长、资金紧张、用工情况

用电方面,我县工业企业用电量较之以往几年增速不断加快,但未出现用电紧张和缺电的现象。工业企业用电量达1665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4.7%。资金方面,受银行银根紧缩、准备金率提高等外部资金条件的影响,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日益严重,已严重困扰企业做强做大。表现最突出的是中小型企业、新投产企业和筹备上市企业,如赣州铝业20万吨铝板带材项目、世瑞集团上市及其他新投产的项目。用工方面,目前,除新海洋精密组件有限公司由于沿海产能转移存在部分的用工缺口,绝大部分企业用工情况较稳定。随着县内企业和新项目的发展和建设,急需一大批具有高学历、高技能的技术性人才和具有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

二、工业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产业结构不够优产品层次不够高。如矿产业所占比列太大,其它重点培育产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矿产品加工只是初级加工,其它产业也是简单的来料加工,无品牌、科技含量不高。矿产品加工企业受市场工业产品价格影响强烈,特别表现在稀土和钨价格方面。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工业经济指标存在“不受控”的隐患。

2、资源依赖度过高,原料供应紧张。我县是钨与稀土省级产业基地,但不是资源大县。目前我县的工业发展呈现出过度依赖资源的隐忧。部分稀土分离企业受国家战略控制的影响已长期处于半停产“吃不饱”的状态,原料供应相对紧张。其中,红金稀土、新盛稀土、鑫隆康稀土从去年8月就开始停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钨加工企业80%以上原材料都必须外购,外省各地对钨等资源都实行了地方保护性政策,极大增加了企业的原料采购成本。

3、资金短缺招工难,经济发展受限制。因资金短缺,有些企业产品市需求旺盛,效益可观,但由于受资金束缚,一些企业生产达不到满负荷;一些好的项目如赣州铝业20万吨高精度铝板带材等项目建设也因资金受到一定的制约没能如期建设。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招工难,企业扩容一直难于进行,如新海洋现在仍然存在3000-5000的员工缺口。

4、企业一套表改革过程存在风险。当前我县企业一套表改革进展的比较顺利,但是随着改革的进行,也将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改革的过程会受到一些阻扰和困恼,也一定程度上存在风险。要求我们需要更高的警惕性和预见性,将风险及时处理、规避。

5、重大项目进度缓慢难点节点问题多。一是项目投资大,企业融资难。如赣州铝业20万高精度铝板带材项目、菊隆高科年产1800吨甜菊糖甙及深加工项目,由于建设涉及资金

大,目前存在较大的融资需求;二是前期手续复杂收费偏高。企业办理各项手续流程复杂,部分收费偏高。如有企业反映:工业建筑产权验收的费用、办理环保验收等行政许可的规费偏高;生产设备涉及的压力容器、计量仪器设备等检定、校准收费偏高三是征地拆迁难度大。如友力磁材1000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项目,由于原土地限制开发被要求搬迁,现供地地点征地拆迁难度大等原因,一直无法施工。诸如种种因素导致我县目前30个新型工业化重点项目总体进度较慢,极大的影响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三、应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我县目前经济运行和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着力解决工业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围绕“四化”建设工作的重点,把强化投资、提振产业、扩大消费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下一步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高度关注,认真研究宏观形势变化的影响。温总理说,“今年可能是最困难的一年,但也可能是最有希望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要高度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分析研究。要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及时掌握主要产品生产、市场需求、价格变化情况,提高经济运行分析质量。要把握市场运行的变化趋势,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和存在的具体问题,把握运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对全局性问题、重大问题的专题研究,并及时提出措施建议。

2、靠前行动,努力做好“一套表”试运行工作。“一套表”制度已经开始试运行,要密切关注“一套表”制度的实施情况,各级经信部门要主动作为,靠前行动,积极组织乡镇等有关部门指导企业填报数据,及时反馈“一套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积极配合统计部门,确保工业统计工作的平稳过渡,努力挖掘我市经济发展中的闪光点,科学有效地反映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统计部门要及时对“一套表”报送情况进行督查,开展好统计相关培训工作。

3、加强调度,着力破解项目推进节点难点问题。一是破解项目建设难题。要经常性排查和解决一批重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目前影响30个重点项目推进的征地拆迁安置难的问题,责任单位要经常性召开专题现场办公会予以督促解决。二是破解资金难题。财政部门要加强重点工程项目资金的调度,牵头责任单位要树立市场化运作理念,把可以市场化运作的项目推向市场进行开发建设。园区和主管工业相关单位要做好企业融资信贷工作,建立良好的融资平台。三是破解用地难题。相关部门要加大土地报批力度,利用相关政策向上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尽快完成涉工项目的征地拆迁。

4、深化改革,加强工业企业帮扶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改,积极促进政企协作。一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大对我县优强企业的扶持,提高有色金属资源配额分量。另一方面,我县需加快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新建的一些项目,要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环保型生产设备及新技术,以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回收的能力。

6.子洲县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篇六

我处工业经济牢固优先发展、率先发展的观念,着力培育机电制造、食品加工、精细化工、轻工纺织四大产业支柱,今年以来,我处工业经济运行趋于稳定,企业生产逐渐好转,企业效益有所提升,实现了经济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1、工业生产逐步增长。今年1-3月份,全处80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实现了按时开工、正常生产,1-3月份预计完成总产值26亿元。四大支柱产业都实现了稳步增长,其中机电制造业回升势头明显。

2、工业招商初见成效。今年1-3月份,我处工业招商工作进展顺利,成绩显著。在谈项目8个,签约项目12个,在建(扩建)项目6个。其中投资1200万美元的皮革项目已开始进入破土动工阶段。

7.子洲县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篇七

1. 工业生产在调整中继续保持增长。

一季度,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1.1%, 高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从走势看, 工业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今年一季度的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3个百分点。

2.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一季度, 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9.6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8.6%,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 高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9.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1.8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5.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50.93亿元, 增长21.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76.83亿元, 增长35.4%。

3. 消费市场销售平稳活跃。

一季度,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7.1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5.5%,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 高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其中, 城镇为2041.7亿元, 增长15.7%;乡村为195.4亿元, 增长14.0%。

4. 外贸进出口大幅度增长, 引进外资势头良好。

一季度, 全省进出口总额262.05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0.5%。其中, 出口总额139.33亿美元, 增长18.6%;进口总额122.72亿美元, 增长22.7%。一季度, 全省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5.5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9.4%。

5. 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总水平涨幅回落。

一季度,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5%, 涨幅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分城乡看, 城市上涨3.7%, 农村上涨2.7%。

6.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8.一季度我国商务运行情况 篇八

一季度国内消费市场增长基本平稳,价格保持稳定,实现良好平稳开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3月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081亿元,同比增长12%,比上年同期放缓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消费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信息网络消费增长迅速。限额以上企业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1.7%;限额以上企业通讯器材销售增长14.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6个百分点,商务部监测的重点零售企业中,通讯器材销售加快,增速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3G手机销量增长27%。

二是餐饮消费有所回升。一季度,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8%,比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大众化转型加快,收入增长由负转正,增长1%,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3月当月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增长4.2%,比1-2月加快4.7个百分点。

三是汽车、文化娱乐消费增加。据国家统计局统计,限额以上企业汽车销售同比增长12.3%,比上年同期加快5.9个百分点。有关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67.9亿元,同比增长29.3%。

四是居住类保值类商品销售增速放缓。受住宅销售放缓、上年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居住类保值类消费回落。限额以上单位中,家电、家具销售分别放缓7.5和8.2个百分点,金银珠宝增长4.7%,大幅下滑13个百分点。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家电、金银珠宝销售同比分别增长3.4%和7.6%,比上年同期分别放缓9.3和7个百分点。

五是大中型流通企业销售缓中趋稳。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5.7%,比上年同期放缓2.3个百分点,3月份出现回升趋势,同比增长6.6%,比1—2月加快1.2个百分点。

六是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3%,比上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据商务部监测,3月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1.3%。分品种看,3月当月猪肉和豆油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3.9%和5.1%;价格同比上涨较多的是蔬菜、牛奶、牛肉、羊肉,分别上涨14.5%、9.8%、7.7%和8%。

二、对外贸易额同比微降

据海关统计,2014年一季度,全国进出口5.9万亿元,同比(下同)下降3.7%。其中,出口3万亿元,下降6.1%;进口2.9万亿元,下降1.2%;顺差1028亿元,收窄60.9%。

按美元计,一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9658.8亿美元,下降1%。其中,出口4913.1亿美元,下降3.4%;进口4745.7亿美元,增长1.6%;贸易顺差167.4亿美元,下降59.7%。第一季度外贸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对欧盟、美国、日本、东盟贸易保持增势。一季度,在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中,我与欧盟、美国、日本、东盟双边贸易分别增长6.3%、0.9%、2.6%和2%;同期,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下降33.3%。

二是东部地区进出口下降,中西部地区出口活跃。一季度,东部地区11省市进出口总值50495亿元人民币,下降6.3%,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85.6%,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3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进出口总值分别增长0.6%和30.8%,占比分别为6.6%和7.8%。同期,以美元计,共有天津(10%)、内蒙古(10.6%)、江西(17.7%)、山东(10.8%)、湖北(11.1%)、广西(28.3%)、海南(12.3%)、四川(14.7%)、重庆(87.5%)、云南(30.4%)、陕西(92.4%)、甘肃(36.4%)、青海(26.4%)宁夏(104.5%)等14个省份进出口总值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从出口方面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云南、江西和广西等省份的出口增速保持较高水平,分别为14.8%、61.4%、37.6%、13.8%和35.9%。

三是一般贸易比重增加,加工贸易比重减少。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3.26万亿元人民币,增长6.4%,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5.2%,较上年同期增加5.3个百分点。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87万亿元人民币,下降8%,所占比重为31.6%,较上年同期减少1.5个百分点。

四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低于外贸出口总额,部分传统优势竞争产品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71万亿元人民币,下降8.8%,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6.9%。同期,出口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5931.8亿元人民币,下降2.7%。彩色电视机(29.4%)、电动机及发电机(10.8%)、灯具(25.5%)、钢材(17.7%)、玩具(11.1%)、陶瓷产品(10%)以及化肥(102.2%)等多种大宗出口商品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五是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进口均价普遍下跌。一季度未锻轧铜、大豆、铜矿砂、铁矿砂、原油和煤进口量分别增长37.8%、33.5%、23.5%、19.4%、8.3%和5.1%,进口均价分别下跌11.2%、10.1%、8.9%、8.0%、4.8%和14.2%。此外,机电产品进口11490.3亿元,下降8.2%。 (2014-04-17 10:29:05)

三、吸收外资情况稳定

2014年第一季度,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4787家,同比下降0.7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15.49亿美元(折合194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下同)。3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2.39亿美元(折合752.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7%。第一季度吸收外资有以下特点:

(一)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农、林、牧、渔业增速较高endprint

2014年第一季度,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73.92亿美元,同比增长20.55%,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55.13%;其中综合技术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较大,分别上涨41.02%和40.48%。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32亿美元,同比增长32.19%,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1.37%。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6.35亿美元,同比下降11.69%,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6.88%;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较大,分别上涨16.55%和0.4%。

(二)亚洲主要国家/地区对华投资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2014年第一季度,东盟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9.66亿美元,同比增长7.84%。香港对内地投资216.05亿美元,同比增长11.29%。韩国对华投资16.25亿美元,同比增长162.13%。日本对华投资12.09亿美元,同比下降47.18%。美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0.39亿美元,同比下降1.91%。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5.50亿美元,同比下降24.52%。

(三)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较快,占全国比重提高

2014年第一季度,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50.7亿美元,同比增长0.11%;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36.1亿美元,同比增长44.51%;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8.7亿美元,增长21.42%。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比重合计20.5%。

四、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有升有降

对外直接投资。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7个国家和地区的187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下同)199亿美元(折合12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5%。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456亿美元(折合33380亿元人民币)。

一季度,我国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日本等七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达126.3亿美元,占我国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3.5%。其中对中国香港、东盟和欧盟的投资分别下降46.9%、8.1%和7%;对美国投资10.7亿美元,增长105.2%,比重增加了3.2个百分点;对澳大利亚投资9.8亿美元,保持了24.7%的较快增长;由于上年同期基数较小,对俄罗斯和日本的投资出现了268.8%和204%的高增长。

2014年第一季度, 地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97.8亿美元,同比增长73.5%,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49.2%,较上年比重增加25.5个百分点。北京、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位居地方对外投资的前列。

对外承包工程。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270.1亿美元(折合16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新签合同额351.5亿美元(折合215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4%。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42个(上年同期171个,同比减少29个),合计276.2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78.6%。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77个,同比减少20个。

截至3月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1.2万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198亿美元。

对外劳务合作。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1.3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8万人,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5.2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6.1万人。3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89.2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6.9万人。截至3月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累计派出各类人员703万人。

境外经贸合作区。今年1季度,16家境外经贸合作区企业新增投资2.1亿美元,创造产值11.3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5812万美元。

五、服务外包实现较快增长

据商务部服务贸易司统计,2014年一季度我国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36421份,合同金额245.7亿美元,同比增长55.9%;执行金额164.7亿美元,同比增长40.6%。其中,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61.4亿美元,同比增长43.1%;执行金额112.1亿美元,同比增长37.7%。

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和日本是购买国际服务的主要发包市场。2014年一季度我国承接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和日本的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分别为27.9亿美元、16.2亿美元、15.1亿美元和11.5亿美元,占执行总额的24.9%、14.4%、13.4%和10.3%。

示范城市产业集聚作用突出。2014年一季度,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签订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49亿美元,同比增长45.3%;执行金额102.4亿美元,同比增长39.8%。离岸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占全国的92.3%和91.4%,示范城市产业集聚和引导作用突出。

9.子洲县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篇九

一、主要特点

(一)中石油广西石化分公司上年3月停产是全市工业实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按中石油广西石化分公司的生产要求,每生产三年就会大修一次,上年3月,企业开始了自2010年投产以来的首次停产检修,而本年生产正常。为此,该企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月单月及一季度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113.83%和55.13%,分别拉动增长53.99和13.92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4.34%,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43.58%,拉动增长7.31个百分点。

(二)造纸行业大幅增长成为全市工业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去年4月开始试机生产机制纸,今年开始正常运行,一季度,该公司纸浆产量比上年略增、但机制纸产量净增超过15万吨,致使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机制纸产量达到19.46万吨,同比增长7.94倍,造纸行业实现产值8.02亿元,同比增长6.84倍,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4.37倍,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11.86%和16%。

(三)县域工业保持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市县域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比1-2月累计明显下降,但仍保持较快增长,成为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撑。一季度,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18.57,同比增长20.74%,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7.81%,分别拉动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增加值增长8.71和4.32个百分点。

(四)工业增长速度在全区排位靠前

一季度,全区多个市的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速与上年相比均明显回落,在全区各市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超过20%的仅有北海市和我市,而增加值增速超过15%的仅有北海市、防城港市和我市,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的增速分别居全区的第2位和第3位。

二、存在问题

(一)个别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出现下降

一季度,受市场因素、价格因素影响,我市的石油加工企业广西东油沥青有限公司、铁合金生产企业、植物油加工企业都不同程度出现减产、停产,如一季度广西东油沥青有限公司加工燃料油取代加工原油,且总加工量同比减少,导致企业产值同比下降近4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铁合金产量18.43万吨,同比下降9.92%、食用植物油产量9.84万吨,同比下降1.61%。

(二)企业生产销售不畅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1.91%,同比下降4.89个百分点,比1-2月累计产品销售率下降0.83个百分点。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8.91%,增速比工业产值增速低6.34个百分点,反映了企业销售不畅,库存压力加大的不良态势。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产成品金额达到50.31亿元,同比增长了17.88%

(三)符合入库条件的新建投产规模工业企业依然很少

按自治区统计局办公室2月下发的关于新建投产企业入库的要求通知,今年2月份开始,新建投产企业可以在每月的5日前完成月度入库申报。但从2月、3月入库申报情况看,各县区均无企业进行入库申报。

(四)中石油广西石化分公司代加工的原油增加

受国内销售配额减少的影响,为了减少亏损,企业增加了原油代加工量。一季度,中石油广西石化分公司代加工原油超过30万吨,同比增长2.6倍,影响了企业的产值的增加。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企业的生产监测

相关部门要加强调研,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运营情况,协调解决企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促使企业经营正常运行, 防止出现生产下滑现象。

(二)扎实做好规模工业企业的培育工作

相关部门要协调和督促在建项目的业主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促使项目尽早投产见效,实现工业新项目建设和投产的连续性。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新投产运营的工业企业进行排查,鼓励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进行入库申报,确保符合入库条件的企业都能及时纳入统计。

(三)协调中石油广西石化分公司减少原油代加工量

10.子洲县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篇十

一、全市规模工业运行特点

一季度,全市55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7761万元,同比增长14.8%。其中,轻工业实现产值75804万元,同比增长10.1%;重工业实现产值21857万元,同比增长34.5%;实现销售产值97103万元,同比增14.9%;实现可比价工业增加值28000万元,同比增长11.9%,增速全州第三。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1000万元,同比增长7.5%;重工业实现增加值7000万元,同比增加27%;一季度,实现工业增值税3724万元,同比增长44.4%;实现工业用电量3464万度,同比增长4.2%;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16万元,同比增长48.3%。

(一)总量持续放大,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个数达55家,新增规模企业12家,净增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97761万元,同比增长14.8%。非公制经济实现工业产值93581万元,同比增长15.6%,非公有制经济产值占比规模工业总产值96%。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三大经济类型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产值94867万元,增长15.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产值674万元,降低7.6%;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725万元,降低1.3%。

(二)工业生产产销两旺。一季度,我市规模工业生产继续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尤其是3月份,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局面,工业销售产值实现97103万元,产品销售率达99.3%,同比提高了0.1个百分点。

(三)支柱产业稳步发展。从利川五大支柱产业看,谷物磨制、医药制造、精制茶加工、畜牧产业、清洁能源实现规模工业产值69121万元,同比增长

17.2%,占规模工业总产值71%。其中谷物磨制实现产值28134万元,同比增长9.7%、医药制造实现产值9309万元,同比增长13.6%、精制茶加工实现产值3699万元,同比增加203%、畜牧产业实现产值15564万元,同比增长1.3%、清洁能源实现产值12416万元,同比增长44.9%。

(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进一步壮大。清洁能源是具有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的战略性绿色产业。一季度,全市清洁能源实现产值12416万元,同比增长44.9%。实现增加值5043万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18%,同比增长38.3%。其中,湖北能源集团齐岳山风电有限公司和利川市民生天然气有限公司分别实现增加值1257万元和2072万元,成为了利川市清洁能源产业链的重要支撑。

(五)出口交货值快速增长。一季度,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1468万元,同比增长136.3%。当月实现出口交货值702万元,与上年同月相比增幅达320%。

(六)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多降少。全市重点统计的主要工业产品中,20种产品中有15种产品同比增长。详细情况见下表。

(七)企业经济效益逐渐向好。1-2月,全市55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522万元,同比增长24.8%;实现营业利润1222万元,同比增长12.3%;实现利税总额2482万元,同比增长75.9%;亏损企业9家,同比减少18%;从业人员4708人,同比增长5.6%。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产业结构不平衡,小型企业较多,无大型龙头企业。全市55家规模工业中,三家中型企业,其他全属于小型企业,无一家属大型企业。这些小型工业企业规模小、效益低,资金短缺,无法形成有力的市场竞争优势,其经济增长幅度对全市经济的发展拉动作用小。55家规模工业企业中,农副产品加工型企业有33家,实现累计产值72366万元,占总产值74%,但农产品附加值低,缺少深度开发,产品竞争力小,财政的贡献率小。

(二)停产半停产企业较多。通过走访发现,水泥行业因水泥熟料进购困难处于停产状态;部分农产品企业因受季节性影响处于半停产状态。如佳兴茶

叶、飞强茶叶、中兴茶叶、硒源茶叶由于受1-2月气候影响,春茶还未萌发,不存在采摘生产,再加上春节假期在2月份,大部分企业都处于停产放假状态,影响全市工业发展速度。

(三)产值增速持续回落。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增速14.8%,比1-2月回落1.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4.5个百分点。虽然去年新增的12家规模企业,净增8家,但本月产值增速比同月只增长6.4%。

(四)转型升级压力大。一季度以来,原材料价格、企业职工工资继续上升,推动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挤压企业利润空间,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更为紧迫。如中药材入库价格每公斤比去年上涨10%左右,由于资金紧张、征地拆迁难度加大等因素影响,企业转型升级压力大。

三、建议

(一)优化服务工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市统计局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的工业企业“月走访”活动,加强对企业的走访指导活动,进一步完善企业统计基础工作。建议相关部门抓好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扶持成长型企业;抓好小微企业财税金融优惠政策落实,制定出台符合我市实际的配套产业发展政策,积极打造产业链,变块状经济为链状经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工业企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的建设进程。目前,我市规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工业企业仅有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不仅能够为我市提供新的经济增量,而且可以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提升工业经济效益和质量。

(二)突出建设园区产业平台。围绕利川市五大产业链建设,加快打造“一区多园”,争取吸引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优势企业入园。努力提高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园区功能。

(三)切实做好各项具体工作。一是开展好企业“月走访”活动,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努力寻找解决办法。做好对企业基础工作的指

11.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篇十一

一、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今年,在中央政策的引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恢复到15.2亿亩左右,比上年增长2%左右,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的趋势;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稻谷种植面积所占比重分别达到46%和50%以上。在夏粮增产4.8%的基础上,早稻产量达到321亿公斤,增长8.8%;秋粮生产也将获得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将比上年明显增加,超过9100亿斤的预期目标。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保持平稳增长势头,畜牧水产业继续稳定发展。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8775亿元,同比增长17%,三个季度分别增长17.7%、17.6%和15.8%,增幅平稳回落。主要特点:一是重工业增长速度逐步回落。前三季度,重工业增长18.5%,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1.6和1.2个百分点。汽车、水泥、氧化铝生产速度明显放慢。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等继续快速增长。二是能源生产保持较快增长,迎峰度夏任务顺利完成。前三季度能源生产总量增长13.5%,增幅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继续提高。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32266亿元,同比增长32.8%,实现利润8088亿元,增长39.8%,增幅均比前8个月提高。石油开采、化工、钢铁、通讯电子和石油加工五大行业新增利润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50.3%,其中石油开采利润增幅继续上升,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利润增幅有所回落。

二、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

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102亿元,同比增长27.7%,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回落15.3和0.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9%,回落17.9和1.1个百分点。主要特点:一是部分过热行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淘汰了一批高耗能、高耗水、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取消了一批技术含量低、明显超出市场需求和不符合结构调整要求的项目。前三季度钢铁、水泥投资分别比一季度回落65.5和43.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回落12.8个百分点,铝业投资由一季度的增长39.3%转为下降6.5%。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资力度加大。前三季度,教育和卫生投资分别增长24.8%和27.4%;电力和煤炭投资分别增长50.5%和63.7%,增幅同比提高22.9和10个百分点。三是商品房开、竣工面积增速放缓。前三季度,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12.2%,增幅比上半年回落3个百分点;竣工面积增长9.5%,回落6.1个百分点。商品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新开工项目增加仍然较多,投资需求再次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

三、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消费市场稳中趋活

今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加较多。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72元,实际增长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0元,实际增长11.4%,增幅同比提高7.6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同期增长最快的。农民人均税费负担22.5元,同比下降33%。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加强。前三季度,新增城镇就业人数774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2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85万人。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同比增长20%,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国内消费市场稳步扩大。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增幅同比加快0.6个百分点。主要特点:一是非典期间基数较低的影响明显减弱。三季度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4%,增幅比二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销售增长14.4%,回落2.8个百分点。二是农村销售增长加快,城乡销售差距缩小。前三季度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1248元,同比增长11.9%。三季度城乡销售增幅相差2.9个百分点,差距比一季度和二季度缩小1.8和3.8个百分点。三是餐饮消费快速增长。前三季度餐饮销售同比增长22.8%,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9个百分点。

四、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利用外资继续增加

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8286亿美元,同比增长36.7%。其中出口4162亿美元,增长33.1%;进口4123亿美元,增长38.2%;贸易顺差39.3亿美元。主要特点:一是贸易差额由“逆”转“顺”。二是宏观调控成效明显,钢材、氧化铝等热点产品进口下降。1—9月我国进口钢材2393万吨,同比下降15.2%,增幅已连续4个月下降;其中9月份进口178万吨,为2003年以来月度最低进口量。氧化铝进口增势也明显放缓。三是原油进口数量继续增加,价格大幅上涨;棉花进口量和价格均大幅度回落。

外商投资的主要特点:一是合同利用外资增幅回落,实际利用外资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074亿美元,同比增长35.6%,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13.6和7.1个百分点;实际使用金额487亿美元,增长21%,增幅加快11.5和9个百分点。其中7、8、9月分别增长45.9%、55.3%和44%。二是制造业仍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交通运输设备、电子器件、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利用外资规模和增速高于其他行业。三是外商投资向环渤海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内蒙、湖北、云南和宁夏等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也比较快。

五、居民消費价格涨势趋稳,生产资料价格涨幅依然较高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平均上涨4.1%,涨幅同比扩大3.4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上涨5.3%,增幅比一、二季度扩大2.5和0.9个百分点。主要特点:一是食品价格大幅上升是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1—9月食品价格平均上涨10.9%,涨幅同比扩大8.7个百分点,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约3.5个百分点。二是去年涨价翘尾影响逐季加大。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中去年“翘尾”因素影响2.7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1.4个百分点。三是日用工业品价格明显下降,减轻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压力。四是房屋销售价格高位上涨。三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市场供需两旺,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5%,涨幅比二季度扩大1.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上涨8.6%,扩大1.8个百分点。

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进一步推动了重要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主要表现:一是工业品价格持续较大幅度上涨。前三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平均上涨5.5%,主要是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9%,影响约6.6个百分点。二是能源和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上涨,钢材价格涨势趋缓。三季度,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7.8%,成品油中的汽、煤、柴油分别上涨14.2%、26.5%和21.6%,受其影响,聚苯乙烯、顺丁橡胶和涤纶长丝等化工产品价格也大幅上涨。三季度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6.8%,涨幅比上半年回落4.7个百分点。钢材价格二季度后从高位回落,8月份曾一度反弹,9月份涨势趋缓。

六、财政收支状况良好,货币信贷增长从高位明显放缓

今年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增长26.2%。近两个月受出口退税增加影响,财政收入增幅回落较多,三季度财政收入增长16.9%,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3.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出口退税完成1580亿元,同比多退229亿元,各主要税种增幅均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前三季度财政支出增长12.3%。各项支出增速平稳,重点支出得到保障。财政收支相抵,收入大于支出3215亿元,同比增加2348亿元。

12.子洲县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篇十二

一、工业经济运行总体特点

1、生产规模稳步扩大。

一季度,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253亿元, 同比净增514.3亿元, 规模接近2006年全年, 完成全年计划目标进度的22%以上。月均增加值751亿元, 比2011年月均值高出171.4亿元, 其中3月当月完成增加值852.2亿元, 仅次于2011年12月。实现工业产值6970亿元, 增长28.3%, 规模居全国第十位, 位次同比前进一位。

2、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

一季度, 轻工业完成增加值758.8亿元, 增长22.8%, 快于重工业增速8个百分点。食品、纺织、医药产业保持25%左右快速增长, 带动消费品工业增长24.1%;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494.3亿元, 增长14.8%, 增速同比放缓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原材料工业增速分别放缓至10.6%、20.6%。

3、企业效益状况好于全国。

一季度, 实现营业收入6567亿元, 增长21.6%, 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62.4亿元, 下降0.9%, 降幅低于全国0.4个百分点;税金351.5亿元, 增长15.8%, 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

4、工业投资增长提速。

一季度, 全省完成工业投资1133.3亿元, 增长62.5%, 高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2.3个百分点, 所占比重提高到47.1%。其中, 技改投资340.5亿元, 增长35.6%;制造业投资989.8亿元, 增长66.1%;汽车、石油加工、食品制造、医药、金属制品等行业成倍增长。2012年50个新增产值过10亿元增长点, 总体进展良好, 前期投产和扩规项目达到37个, 13个正在建设中。

5、煤电要素保障有力。

一季度, 全省累计发电446.3亿千瓦时, 增长4.9%, 其中火电249.2亿千瓦时, 增长8.3%;全社会累计用电365.6亿千瓦时, 增长7.4%, 其中三产和居民用电分别增长17.8%、23.5%, 工业用电增长1.79%。轻重工业用电分别增长8.8%、0.7%, 其中钢铁行业用电下降22.6%, 影响全省工业用电增幅4.3个百分点。全省调运电煤960万吨, 其中“海进江”电煤232万吨, 超过2011年全年调运量的60%。全省电煤库存保持在较高水平, 可供应正常耗量20天以上。

二、重点行业运行情况

1、原材料工业。

石化行业平稳增长。受益春耕备肥和国家淡季储备, 农化工企业开工率较高, 带动行业生产平稳增长。全省化肥、烧碱产量增长33.3%、7%, 原油加工量增长11.3%, 全行业完成增加值234.1亿元, 增长17.3%, 其中化工行业增长22.3%。实现营业收入781.9亿元, 增长13.1%;因炼油企业亏损加剧, 行业利润下降41.7%。

钢铁行业经营困难。受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影响, 下游产业需求不足, 加之铁矿石维持高位、废钢等原料成本上涨, 主要钢企产能发挥不足, 中小钢厂基本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行业完成增加值179.5亿元, 增长14.8%;营业收入仅增长5.3%, 利润、税金分别下降63.1%、39.5%。

建材行业较快增长。3月底鄂东水泥 (强度等级32.5) 价格280元/吨, 较年初下滑40元/吨, 省内水泥企业开始限产保价, 行业增速有所放缓, 但在玻璃、陶瓷等子行业带动下仍保持高速增长, 平板玻璃、瓷砖产量均增长40%以上。全行业完成增加值119.9亿元, 增长27%;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3.5%、43.7%。

2、消费品工业。

食品行业高位运行。多数产品和重点企业产销两旺, 植物油、精制茶、水产品等产量成倍增长, 饲料、速冻米面食品、罐头、软饮料等产量增幅超过40%。行业完成增加值283.6亿元, 增长28%;实现营业收入889.3亿元, 增长44.8%;利润、税金分别增长42.5%、34.6%。

纺织行业增势强劲。棉花价格走势趋稳, 2012年稳定在2万元/吨左右, 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发展加快。行业完成增加值138亿元, 增长26.9%, 同比加快11.6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增长36.3%, 利润、税金分别增长31.2%、42.7%。

医药行业增长加快。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处方类用药、生物医药、中成药市场需求稳中有升, 化学药品、中成药产量分别增长72.4%、29.1%。行业完成增加值45.3亿元, 增长24.9%, 同比加快14.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增长36.5%、16.4%。

3、装备制造业。

整体发展势头明显趋缓, 汽车、船舶等周期性行业景气度下降, 电子制造业等外向型行业出口艰难, 电气机械等行业增长乏力, 装备制造业在连续五年高速增长后, 进入平稳增长时期。

汽车行业环比回升。全省汽车产量40.5万辆, 同比下降8%, 其中3月当月产量17.01万辆, 环比增长38.7%。分车型看, 轿车产量增长5.7%;客车、载货车产量下降3.8%、15%。行业完成增加值294.3亿元, 增长6.3%, 增幅环比回升3.5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833.8亿元, 增长0.1%;利润79.1亿元, 下降22.5%;税金44亿元, 增长1.5%。

机械行业增势趋缓。由于市场需求减弱、家电企业减产, 行业由前几年持续高位增长转向平稳增长。完成增加值214.7亿元, 增长11.3%, 同比回落17.8个百分点。其中, 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1.3%、18.1%;电气机械制造业增速由同期的27.5%回落至5.6%, 冰箱产量下降30.6%, 洗衣机、空调产量仅增长2.3%、5.5%。全行业实现收入490.8亿元, 增长19.1%;利润22.6亿元, 增长15.2%;税金12.6亿元, 增长17.3%。

电子设备制造业减速。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加快, 出口市场下滑, 加之原材料、用工、汇率等成本上升, 电子制造环节利润微薄, 行业增速放缓。计算机整机、显示器产量下降20%以上。行业完成增加值70.4亿元, 增长13.7%, 同比回落7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增长9.8%, 利润下降76.3%, 税金增长28.2%。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2012年一季度, 湖北省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主要表现为:工业增速高位回调。一季度进一步回落至17.3%, 其中3月当月增长16.9%, 创2009年6月以来最低。工业用电持续下行。工业用电自2011年7月以来增速连续8个月增长放缓, 一季度仅增长1.79%。主要行业分化明显。汽车产业低速增长, 钢铁行业增速同比下滑8.3个百分点, 电气机械、电子设备行业仅增长5.6%、13.7%, 食品、建材等行业增速有所放缓。

2、市场需求动力不足。

投资、消费、出口对工业增长拉动力减弱, 市场需求不足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重要矛盾:周期性产业需求乏力。全省交通运输业投资下降14.5%, 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8%, 与房地产、基础设施关联度较高的钢铁、水泥行业产品库存均上升20%以上。出口市场疲软。全省进出口总额大幅放缓, 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21.2%, 同比回落13.3个百分点。前期消费热点降温。随着刺激政策退出和消费需求提前释放, 汽车、家电产销均出现多年来少有的下降局面。一季度, 全省工业产值、销售产值同比分别回落8.8、10.9个百分点, 工业品产销率同比下滑0.6个百分点。

3、企业效益快速下滑。

随着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 企业原材料、用工、融资等成本持续上涨, 生产成本进入上升通道。一季度, 全省工业品购进价上涨2.7%, 高于出厂价涨幅0.8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分别增长42.3%、27.8%;工业用电成本增加12亿元。主营业务成本增长21.8%,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增长25%、21.8%。工业利润自2009年10月以来首次下降, 企业亏损面达14.4%, 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95.1%。工业营业利润率下滑至3.99%, 同比下降近1个百分点。

4、生产要素依然偏紧。

货币调控政策仍然偏紧, 融资难正在由小微企业向大中型企业蔓延, 特别是由于企业效益下滑, 银行惜贷情绪弥漫, 成为影响部分重点企业和在建项目产能发挥的突出制约因素。产品库存和应收账款增加较快, 回款难度加大且承兑汇票积压, 加剧了企业资金紧张;煤电供应趋紧, 受陇海线、西康线维修的影响, 电煤调运仍处在紧平衡状态;用工结构性短缺矛盾突出, 纺织服装、电子、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水平与沿海急剧缩小, 但用工缺口仍然较大。

四、工业经济走势评析

一季度, 湖北工业经济总体稳健、稳中趋缓, 如何看待近期出现的回调和发展趋向, 需要从工业发展的周期、阶段、质量、活力等层面, 以更宽视角和更高层次探寻经济运行内在规律, 把握经济运行走势。

1、经济波动的周期性。

经济波动和周期性调整是市场经济的一种自然状态, 有利于消化经济中的深层次矛盾, 经济在经历快速发展阶段后, 通常会进入一个调整期。当前, 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 国内经济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 金融危机刺激政策延长了我国经济增长周期, 也使经济结构调整更为迫切。然而, 在宏观经济调整减速的大环境下, 湖北省难以“独善其身”, 增速回调是正常的经济现象, 是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所致。二季度这种调整的态势有可能延续强化, 需要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 加强监测预警, 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变化, 敏锐把握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 做好应对各种风险的预案, 努力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2、区域发展的阶段性。

近年来,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已由“东高西低”向“西高东低”转变, 中西部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尤其是“中部板块”发展势头强劲, 跃居全国四大板块第二。从湖北省二产大于一产、三产, 工业占比在40%以上等系列指标来看, 湖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 既具有中期加速和高加工度化等典型特征, 又具有结构纠偏补课的特点。轻工业比重上升, 重工业比重下降, 轻重均衡化发展不是中期的特点, 重化比重上升才是中期的典型特征;还有新型化、信息化复合的特性, 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智能化发展, 三力共同作用, 赋予了其新的内涵。随着宏观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和经济动力机制转换, 以及“中三角”城市群建设加快推进, 我国经济格局由东向西梯度转移进程加快, 东部减速转型、中西部加速追赶的趋势还将延续, “中部板块”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这为湖北省工业持续较快增长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良好机遇。

3、面临任务的双重性。

“十一五”以来湖北工业发展明显提速, 呈现出“两高” (高于全国、高于中部) 的态势, 结构调整和质量效益也取得成效, 但保持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任务不仅艰巨、繁重, 而且具有双重性:既面临传统产业体系不健全, 又面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任务;既面临传统产业充分发展、转型升级的任务, 又面临培育新兴产业、打造后发优势的任务;既面临做大总量的任务, 又面临做强实力的任务。专家研究指出, 我国2020年初步 (局部性) 建成工业强国, 2040年建成全面工业强国。按此进程来看, 我省还处在建设工业大省阶段, 又不能放慢建设工业强省步伐, 只有几步并作一步走才能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地发展, 才是湖北省工业现阶段发展的正确路径。今年一季度效益出现快速下滑, 亏损企业亏损额和亏损面大幅上升, 这是粗放增长的显性反映。迫切需要把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统一起来, “双重任务”统筹兼顾, 使增长速度与规模总量建立在高水平、高效益上, 更加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加快消费类产业“补课”, 促进重化产业改造升级, 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促进传统产业高新化、高端化, 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 提高产业精深加工度和产品附加值, 构建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阶段的现代产业体系。

4、增长动力的内生性。

【子洲县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推荐阅读:

上一篇:股权转让外商独资下一篇:松树的作文400字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