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艺术——书籍封面的制作教案

2024-09-06

书籍装帧艺术——书籍封面的制作教案(精选8篇)

1.书籍装帧艺术——书籍封面的制作教案 篇一

《书籍的封面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暑假生活记录册》是七年级第二学期中设计、应用领域的一堂课,本课以介绍书籍装帧设计为主,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书籍装帧设计知识的学习和设计、制作活动放在重要位置,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都得到开发,以“暑假生活记录册”导入该课主题,使学生产生兴趣。但考虑到任教的是农村学生,所以我把教学重难点确定得低一些,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初步掌握书籍封面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习书籍的封面设计。

2、过程与方法:学习书籍封面设计的设计要素、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封面设计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对书籍封面设计的审美能力,形成耐心、细致、整洁和有计划的工作态度和习惯,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体验美。教学重难点:

1、重点:书籍封面设计的基本知识。

2、难点:书籍封面设计的方法。课前准备

(学生)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图书、铅笔、彩色笔(教师)多媒体课件、各类书籍、优秀封面设计作品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教师演示一本简易生活记录册的制作(把整开的纸对折,再对折,折成16开并切割装订成册)。学生思考:生活记录册与书籍有何区别?教师说明:生活记录册实质上就是书籍,引导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图书,并欣赏教师展示的不同设计风格的书籍,了解书籍的开本,引入课题“书籍的封面设计”。2.深入教学。

(1)展示书籍结构解析图,讲解书籍设计中的名称。

(2)课件展示优秀封面设计作品,学生欣赏并思考:封面设计包含哪些内容?(文字与图片)封面设计与书籍内容应是一种什么关系?(相呼应)教师总结。

(3)组织学生讨论: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根据内容需要,应采取何种色彩来表现?

(4)讲解构成封面设计的基本要素(书名、编著者名、出版社名),展示封面设计常见的四种结构,提问学生:哪种结构在视觉上更易于接受?

(5)教师讲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思考:根据内容应采取什么形式的封面结构?

3.布置作业。

给自己的生活记录册取一个书名并设计一个封面。

4.课堂延伸。

将设计好的书籍的封面进行课堂展示并做评价。

2.书籍装帧艺术——书籍封面的制作教案 篇二

一、儿童类书籍封面装帧设计色彩的特点

由于儿童类书籍封面设计内容广泛, 题材多样;无论运用抽象、夸张的绘画手法, 还是细致精美的装饰画, 其共同之处在于色彩的运用上大多以鲜艳夺目的色彩为主, 画面整体给人以活泼、跳跃、分外醒目之感。这是由孩子们的天性所决定, 也是儿童书籍封面设计与成人书籍封面设计的不同之处。这些充满形式美的画面, 不仅能使儿童爱不释手, 还能激励儿童保持学习的兴趣。从中可以得出, 儿童类书籍封面装帧设计色彩的特点具有以下几点:

1. 在色彩体系中, 巧妙利用轻重倒置的色彩感, 达到活泼跳跃的动态感。

以红、黄、蓝等明度均高的颜色为底色, 具有重感的色彩排列其中, 两者渐次混合刻意营造出可爱的卡通效果, 从而丰富了设计的手段与内涵, 给画面带来活泼跳跃的动感。

2. 巧妙利用三原色的对比色, 红绿、

蓝橙、黄紫对比搭配的方法, 选择多种颜色表现画面, 不要以生活中固定的颜色框架去局限思维。使整体画面色彩给人以更加丰富、鲜明、绚丽之感。

3. 以鲜艳的色彩吸引儿童。

由于儿童审美能力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所决定, 天真活泼的儿童喜欢鲜明的色彩。它会使儿童感觉积极兴奋, 感觉事物的美好;强而有力的色彩更加吸引儿童的阅读力和探知欲。儿童书籍封面装帧的色彩设计是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去感知周围世界, 提高他们对美的事物的欣赏, 这是培养儿童敏锐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儿童类书籍封面装帧设计中色彩的定位

对于作为设计儿童类书籍的设计师来说, 在设计中要明确色彩的定位。根据儿童审美的喜好, 我们可以得出儿童书籍封面装帧的色彩设计定位有以下几点:

1. (书籍类型设计定位) 根绝儿童书籍类型的不同进行色彩定位。

2. (主导色定位) 以少为主 (一至四种色为宜) , 若使用两种以上的色彩, 可按色彩的明度进行划分。

3. (辅助色定位) 不宜太多, 也不宜太少 (以四至八种色为最佳) 。

4. (循环比较, 同气相求) 将主导色加上辅助色的各种组合方案与主要色彩搭配。

首先, 儿童书籍封面的色彩设计, 要针对儿童单纯、活泼、可爱的特点, 色调往往处理成高调, 减弱各种对比的力度, 强调柔和之感, 儿童的喜好成为设计的关键。研究认为, 多色彩、高亮度对儿童的视觉吸引力最大。因此, 在设计中, 大胆使用红、橙、黄、蓝、绿等强烈色彩, 会受到很好的效果。儿童对色彩的感受力很强, 据研究, 他们对颜色的喜爱程度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白、黑、紫。

除了以上几种在儿童类书籍封面设计中常用的色彩外, 还有几种色在儿童书籍封面中常用的色彩, 白色给人以纯真、洁白一尘不染之感, 多用于书籍的背景。黑色可于任何颜色搭配, 给人以安全、深沉之感。灰色比红色、橙色等视觉冲击力较强的色彩, 则显得较为低调, 它传达了一种中庸的氛围。有彩色与无彩色的组合, 集两种色系之精华于一体。在设计中, 通过面积大小不同的比较, 给人以多方面的视觉享受。无彩色的利用, 缓解了有彩色系的视觉冲击, 使两者更加协调, 使画面显得柔和精美, 给人以无限丰富的想象。相同的封面版式配以不同的色彩, 通过不同明度、纯度的表现, 以及不同的图案形象, 使书籍在保持其丛书系列感的同时, 又不失其活泼、丰富之感, 整体效果极佳。

其次, 应该考虑到封面整体的色彩的和谐。有人说“色彩是另一种使设计师能在一幅作品中创造对比效果的相当复杂的工具。”但是, 一些极其亮丽的对比色不容易协调, 要在这些对比强烈的颜色之间介入中间色调和, 使画面统一。

再次, 我们知道, 书籍封面设计根本法则是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为内容服务, 要表现书籍的主题和创意, 充分展示色彩魅力, 不能依靠设计者凭空想象。儿童书籍封面装帧的色彩设计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去感知周围世界, 提高他们对美的事物的欣赏, 培养他们敏锐的审美能力。

最后, 设计者应该能够通过儿童书籍装帧封面的色彩设计在购买者与书籍之间构建信息传达的视觉桥梁。书籍的封面是装帧设计师所精心营造的一方圆地, 小小书本自成一体, 封面及插图中人物的形象、版式材料色彩定位等的处理, 都能烘托出这本书特有的文化意境。优秀的设计师善于塑造整体气氛, 让儿童仅凭外观形态就沉浸其中, 去体验、想象书籍的内容。色彩设计所蕴涵的情感正是装帧艺术不可或缺的灵魂。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 莫先乎于情。”我们重视色彩装帧, 是因为它能利用具体的形式来表达难以具体化的感情。儿童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机器, 他们不仅懂得选择美的形象, 也能体会到真挚的情感。一个优秀的儿童书籍装帧设计师能将书籍作者的感情与自己的情感完美地结合起来, 融入设计中, 并以儿童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只有童心依旧、情感细腻的设计者才能设计出受儿童欢迎与喜爱的书籍封面。

摘要:作为儿童类书籍装帧重要组成部分的封面, 在现今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俨然已成为了吸引儿童眼球的一种方式, 随着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 对于封面设计的要求不是停留在堆砌文字和图形、按部就班地传达信息之层面, 更需要结合书籍的丰富内涵传达意境和视觉艺术美感, 形式上做到主次分明、层次清晰、简而不空。其中色彩的处理正是直接影响儿童类书籍封面设计的重要一关。

关键词:儿童类书籍,封面设计,装帧设计,色彩表现

参考文献

[1]孔起英.论儿童的审美情感.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6) .

[2]布雷顿.儿童美术心理与教育.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3]张群胆.平面设计色彩配色应用.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

3.民国书籍的封面设计艺术初探 篇三

[关键词]民国书籍;封面设计;艺术手法

[作者单位] 李笑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南方建筑》编辑部。

词典中对“封面”一词的解释是:(1)线装书指书皮里面印着书名和刻书者名称等的一页;(2)新式装订的书刊指最外面的一层,用厚纸、布、皮等做成;(3)特指新式装订的书刊印着书刊名称的第一面,也叫封一[1]。封面是书籍形式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同的书籍形态有不同的封面形式。

我国在20世纪初,书籍形态从传统装帧设计走向现代书籍装帧设计阶段,书刊整体设计的意识明显得到加强。尤其是封面设计,起到吸引读者阅读和购买的作用。闻一多先生在书籍装帧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他曾为徐志摩、梁实秋等人的书籍设计过封面,也充分认识并肯定了封面设计对书籍装帧的重要性。他于1920年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的《出版物底封面》一文,总结了出版物封面设计的价值有两方面: “(甲)主体的:1.美的封面可以引起买书者的注意;2.美的封面可以使存书者因爱惜封面而加倍保存书本;3.美的封面可以使读者心怡气平,容易消化吸收本书的内容。(乙)客体的:1.美的封面可以辅助教育;2.美的封面可以传播美术。”[2]由此可知,民国时期书籍的封面设计日益被重视,以下从四个方面探析民国时期书籍的封面设计艺术特点。

一、封面图像多样化

民国成立至五四运动以前,彩色印刷封面最多的是畅销的普及读物,以“新鸳鸯蝴蝶派”和“星期六派”的通俗杂志为主,代表杂志有《小说月报》《礼拜六》《小说丛刊》等。这些通俗类杂志的封面图片多用美丽的摩登女郎,既有绘画图片,也有摄影图片,主要是消遣类、趣味性的风格(图1)。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科学和民主成为社会提倡的主流,尤其是新文化思想非常活跃。这个时期的书籍封面更趋向多元化:既有绘画作品,也有版画、摄影、抽象的图案等。当时许多文学家、美术家和出版家都很重视书籍的封面设计艺术,许多知名文化人士甚至直接参与书籍的封面设计,使当时的书籍封面设计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在中国近代书籍装帧设计史上,陶元庆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大胆采用新颖的图案装饰作为新文艺书籍的封面设计。最具代表性的装帧封面,是他为许钦文的小说集《故乡》设计的“大红袍”,此画为他有感于舞台艺术形象而作,整幅画面色彩纯美、构图奇巧、深刻生动,用于书籍封面令人过目不忘[3].。陶元庆的另一幅封面画代表作《彷徨》(鲁迅著,短篇小说集)也非常有艺术性,画面以橙红色为底色,配以黑色的装饰人物和黑色的太阳,人物的线条抽象奇特,上下两段横线则限定了画面压抑的空间,而人物的动作似坐非坐、似行非行,整幅画面被紧张的情绪包围,将“彷徨”表现得恰到好处。《彷徨》和《故乡》两书的封面均被后来的书籍设计界当作早期平装书封面的经典之作(图2)。

陶元庆在创作鲁迅的另一部作品《坟》的封面时,画面使用灰绿色调,冷感凄凉,把棺与坟相排列构图,准确传达出鲁迅作品的寓意(图2)。

二、 积极吸收西方美术的风格

民国时期,西风东渐,西方各种艺术流派的风格、形式对当时中国的新生代艺术家影响颇大。以国际化现代大城市——上海为例,由于其得西方风气之先,当时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文化生活中,都有一种国际化风格。加之上海当时集中了全国几大出版公司,出版文化可以说是全国的风向标,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现代出版设计事业。

鲁迅平装书籍封面有很大部分来自国外的木刻版画或黑白装饰。如鲁迅为自己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设计的封面,在灰绿的底色衬托下,深蓝色的书名上是一幅外国版画,增加了书本的异域色彩(图3)。

钱君匋先生作为我国设计界公认的代表人物,是一位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艺术家,曾为茅盾的《蚀》、巴金的《家》《春》,以及《小说月报》《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妇女杂志》等刊物设计封面。在30年代,他曾经积极吸收西方美术的风格,用立体主义手法画成《夜曲》的封面,用未来派手法画成《济南惨案》的封面。

三、对中国传统图案文化的运用

在民国书籍的封面设计中,对中国传统的图案文化运用广泛,传统的图案具有典雅古朴的民族特色。特别是汉代画像砖上的图案因其优美流畅的线条而深受喜爱,当时被较多地转化到书籍的封面设计上。在这方面,鲁迅的书籍封面是很好的示范例子。

鲁迅从小热爱美术,后来他在从事文学工作的同时,花了很多时间收集和研究汉石画像,尤其喜欢木刻版画。例如他的《心的探索》一书的封面,以六朝人墓门上的画像构成图案,形象生动的杂耍人正在表演:群鬼飞舞、奇趣横生、神秘悠远的风格跃然纸上(图4)。

又如鲁迅译的《桃色的云》一书封面,他参考汉代石刻图案,素雅的底色上的石刻图案显得独特古朴,令人赏心悦目(图4)。

四、封面汉字的处理艺术

书名是封面最重要文字,其字体设计是整个封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有着几千年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封面设计中将西方现代风格的图案与中国传统汉字有机融合,在民国是很好的设计思想。在将汉字设计应用于封面画的实践方面,闻一多先生持这样的观点:封面的文字要清楚、合乎艺术的“法义”,提倡使用“美术的书法”,反对名人题字和直接使用铅字。”他的这个观点即使在现在看来都是非常实用而有意义的。钱君匋也持类似的观点,认为书名要与画面协调,不应简单生硬地配以书法家或名人所写的字[4]。

nlc202309041157

对汉字进行现代字体设计,并将其应用于封面设计的实践创作,民国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有鲁迅和钱君匋。鲁迅在自己设计的书籍封面上,凭着自身在字体和构图方面的深厚修养,在字体设计方面做出大胆尝试,其设计的北京大学标志至今仍在使用。他为自己的书籍《呐喊》做的封面字体设计也是经典之 作。在封面上,鲁迅只用了“呐喊”二字,没有其他图案,两个 “口”的汉字有传统隶书的风格,方正严肃,在红色衬底上的黑色字体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鲁迅的其他书籍封面也常常用字体设计来完成,并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力,如《萌芽月刊》《奔流》《而已集》《木刻纪程》等书籍。鲁迅的封面字体设计中既有传统线装书的气息,又有现代新书的多样化,透着中国式的雅致与质朴(图5)。

另一代表人物——钱君匋的封面字体设计则另具特色。他常用西方现代主义风格来设计封面汉字。如1930年出版的《艺术论》《音乐初步》《自杀日记》等书籍,封面的字体设计采用变形的美术字,有构成主义的风格。但有着深厚书法功底的钱先生的设计风格并不止于此,他也尝试把传统俊秀的宋体字转变成有现代雕塑感的标题字。如1937年创刊的《文丛》杂志,其封面的刊名字体就是钱先生的设计,当时深受读者的喜爱(图6)。

民国期间的上海时代图书公司设计的《万象》画报,其刊名字体“万象”二字既有中国民间艺术特色,又极具现代感,既稳重又新颖,搭配具有版画效果的图案,整个封面设计令人过目不忘(图7)。其设计者为张光宇先生,后来他还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刊《装饰》杂志设计刊名字体“装饰”,两者有着相同的风格,至今仍有广泛的影响。

民国时期的书籍封面设计,虽然年代跨度不长,但上承中国传统书籍的设计特质,吸收西方生产技术和艺术手法,是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发端时期,此阶段中国书籍设计由传统走向现代,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对其进行探讨研究,有利于了解认识中国早期现代书籍设计的复杂特质、转型历程和历史价值。

[1]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M].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2]赵健. 范式革命[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3]唐弢.谈封面画[A]. 孙艳,董翠萍.书衣翩翩[C].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5.

[4]钱君匋.装饰琐谈[A]. 钱君匋.书衣集[C]. 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4.

4.装帧艺术是书籍的美学灵魂 篇四

书籍装帧设计者要具备广泛的修养。没有博大精深的文化素养,既不能解决突如其来的设计中的矛盾,也不可能创造出有水平的设计来。设计的根本是构思,而构思缺少文化素养是不行的。

没有文化修养,就没有创作设计。即使去进行设计工作,往往也是没有深度,构思不巧或者格调不高的。技术训练和艺术修养的区别,将会在这个时候反映出来。

一位芬兰的书籍艺术家曾说装帧设计是有纪律的狂想。又有纪律,又有狂想,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热衷狂想而否定纪律的画家,难以介入装帧;强调纪律而忽视狂想,装帧设计又成为桎梏,难出真正的装帧艺术。

“借题发挥”一词便于解释书籍艺术的特征,它既要借题,又要发挥。

鲁迅先生的设计常用中国的石刻;马蒂斯的设计常用线描和剪纸;陶元庆的设计常用装饰变形的人物;陈之佛的设计常用图案;而司徒乔的设计,则常用速写。说明他们不排斥各方面的知识,兼收并蓄后才能独出心裁。

六面体的书不是作为雕塑去欣赏,而是在不断的展示中。这恰如中国庭园建筑中所说的,“层层进深,互相因借,分隔中有连贯、有贯通,障抑中有窥透”。黑与白中间有连续性,虚与实中间有连续性,有与无中也有连续性。

有人以为版面设计没有形象,不是美术。如果说它不是美术的话,那么它就是一种艺术。正文编排就是要把那些版面的造型要素,加以有机的组合。编排是平面设计的重要课题。它利用黑白对比、后退与前进、缩小与膨胀等视觉现象,由设计者担任总导演,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运用一切手段去完成一本书整体的艺术设计。

插图的外文是Illustration,语源为“照亮使其看得见”的意思。也就是说将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东西,照上光线,使其视觉化的意思。

每一局部都有画或装饰,严格地说,不等于有了设计,更不能说是有了总体设计。这是因为它没有统一的美学构思去统率、去总揽前后,自始至终;去运筹帷幄,分层布势,因而它只有外貌却没有灵魂。有一位演员说过:“我们是演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装帧艺术家就是要在作家的土地上建造自己的艺术殿堂。

我们在搜集素材时,看起来是笨拙的,而我们在设计使用时却是巧妙的。比如用到设计中的一件小道具,有时候就能说明一整本书的故事中心,或揭示一件事物的本质。

电子计算机参与设计,本来是一件好事。它能促进设计技术的现代化,是设计者的好帮手;它也能提供设计方案的最佳选择,缩短出版周期。但有些出版单位和设计者,反客为主地把书籍装帧设计的主动权完全让给了电脑,忘记了设计者的创意才是艺术创作的最为关键的因素。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书籍装帧艺术的设计水平,而且还会降低书籍装帧艺术的学术水平,削弱书籍装帧工作者对书籍装帧艺术本身的把握。一旦如此,必然使作品产生华而不实、俗而不雅的后果。

5.励志书籍:办事的艺术全集 篇五

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

放长线方能钓大鱼

巧用手段创造办事条件

变相要挟也是一种办事策略

激起别人的同情心

多在“奇”字上下工夫

思想多开窍,创意随后来

用心去接纳改变

创新会让不可能变为可能

创意是成功之苗

打破常规才能赢得先机

人生时时都有创新的机遇

反过来想想

掌握信息就是掌握财富

第二章 厚黑有术,办事有度

缠着对方不放也是本事

挺直腰杆去做事

克服阻碍成功的心理障碍

胆识也是一种办事的能力

跌倒了马上爬起来

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耐心才能办成事

面对冷遇不灰心

放下自己的架子

办事需懂得忍让

你也可以不按规则出牌

不要忽视绕道而行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第三章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时机等不来,就创造吧

生存与梦想孰轻孰重

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

聚焦眼前

每个年龄都是最好的

选择喜欢的

选择自己的生活

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不妨给心灵来个大扫除

大弃大得,小弃小得

给生活状态来个“清理门户”

尝试离开熟悉的生活圈子

翅膀挂满金子的小鸟飞不起来

放弃是一种睿智的选择

找准自己的定位

定位决定一生的高度

不同的理想成就不同的人生

让目标引导人生

选择伟大的事业才能成为伟大的人

选择是把握人生命运最伟大的力量

6.书籍装帧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书籍装帧艺术的概念,认识书籍装帧的 基本内容与要素;

2、掌握书籍装帧的设计原理、设计过程以及设计方法;

3、通过掌握书籍装帧艺术,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课 型】 设计.应用 【课 时】 1课时

【教学重点】 书籍装帧的基本要素的运用以及设计尝试 【教学难点】 对书籍装帧的创新性设计与制作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观察法、比较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 PPT、、卡纸、剪刀、固体胶、马克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同学们平时喜不喜欢去图书馆看书? 学生;喜欢

老师:那我们来做个实验,老师找了些书籍封面,(PPT展示六张漂亮个性的封面)我们不看文字只看封面,我们来投票看大家喜欢那本的人最多,喜欢第一张封面的同学请举手,喜欢第二张封面的同学请举手,喜欢第三张封面的同学请举手,喜欢第四张封面的同学请举手,喜欢第五张封面的同学请举手喜欢第六张封面的同学请举手

老师:为什么这样子,喜欢第N张封面的同学这么多,那同学们可不可以说下理由么? 学生:

老师: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书籍装帧艺术

板书(书籍装帧艺术)

二、书籍装帧的基本概念与内容(5分钟)

老师:首先我们来看一小段书籍历史的视频

(PPT展示)

书籍装帧是一项整体的视觉传达过程,是指运用装饰、色彩、图像、字体等元素来展示书的一般内容,体现书的基本精神和作者的思想。我们呢现在不可能制作一本书,所以我们今天来学一下封面的制作

老师:首先老师先问一个问题:封面设计主要有什么部分组成? 学生:封面、书脊、封底、勒口

老师:自己观察一下封面设计中都包含哪些内容呢?

学生:文字和图形

三、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元素(10分钟)

老师:那我们先认识一本书封面设计的基本元素···

老师:(PPT展示各种小清新、动漫、卡通、酷酷的文字封面)

师生互动总结出文字的特点

(同学回答老师板书)老师:那我们选什么类型的图片?

(PPT展示各种小清新、动漫、卡通、酷酷的图案封面)

师生互动总结出图形的特点

(同学回答老师板书)

老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文字和图形的特点,我们就可以总结出了封面设计的基本元素

(PPT展示)

四、老师示范制作过程,讲解设计原理与方法(5分钟)

老师:我给大家示范一下封面是怎么制作的····

五、欣赏学生的书籍装帧作品(2分钟)

老师:看了老师做的,我们再看看其他同学的优秀封面设计。(PPT展示)老师:老师:看了老师做的,我们再看看其他同学的优秀封面设计。

(PPT展示)

老师:老师讲了这么多,同学们敢于挑战才是最棒的,我们比赛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好又快,请看今天的课后作业要求:

(PPT展示)

六、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15分钟)

七、作品展示与点评

各小组之间互相点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析,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 促进学生判断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

八、课外拓展与作业布置(3分钟)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封面设计基础知识,掌握了封面设计的基本方同学们下去后认真把草图再画一下,下节课交上来,老师期待你们的个性设计。希望若干年后可以看到你们的书····

【板书设计】

书籍装帧艺术

7.书籍装帧艺术——书籍封面的制作教案 篇七

关键词:封面设计,微课,图像,书籍装帧设计

在当今市场中书籍种类繁多,消费者对书籍的了解也是对书籍封面一面之缘开始。起了无声的推销员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借助微课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在微课中对书籍封面设计知识点进行了提炼、讲解,通过微课学生在课余时间不仅能在网络上获得新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

一、书籍装帧封面设计微课与其他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有不同的特点

微课书籍装帧封面设计,属于实践类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灵活安排学习者对微课的学习方式。给学习者提供自主远程学习空间,对市场中琳琅满目的书籍进行整合,循序渐进地引入知识点的展开。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变迁,赋予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新的生命和活力。书籍装帧封面设计与装饰、动画等形式融入课堂会开拓学生的思路和眼界。同时,也有别于广告其他类专业课程内容,以启发性和创造性思维来引导学习者对书籍装帧认知的建构,学习者对书籍装帧封面设计中的文字、图形和颜色相互联系起来。在浅意识中对书籍装帧形成一个综合认知,意识到有什么样的书就有什么样的装帧与它相适应,封面设计在书的整个装帧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封面是书籍内容思想的外在形象,封面设计通常被当做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外在表现。书籍封面设计的首要任务是以有效方式表达书籍的内容主旨和保护书籍,它是通过元素与元素之间的构成设计和版面设计的相互融合形成的视觉效应来反映书籍的内容。

陶元庆先生作为我国公认的现代装帧艺术先驱之一,鲁迅先生《彷徨》的封面就是由他设计,在这部封面作品中设计者采用抽象图形日落与概况式的人物剪影造型,简洁有力又相互呼应;色彩运用方面设计者采取黑色和桔红色交替使用的方式,将那个时代人们对光明和真理的追求,对苦闷、彷徨的心情表现的入木三分;运用的直线木刻手法完美的表达出了鲁迅先生在《彷徨》中所宣泄的思想情感,并且与鲁迅先生的鲜明的斗争个性相得益彰。陶元庆先生成功的将书籍内容通过封面设计完美的表现出来,利用封面设计中的造型语言将封面和书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杉浦康平:“一本书不是停滞在某一凝固时间静止的生命,而应该是构造和指引周围环境有生气的元素”。封面内容的设计首先应当做到“繁而不乱”,就是要有主有次,层次分明;其次要“简而不空”,意味着简单的图形中要有内容,增加一些细节来丰富它。从而,增强课程的整体性和书籍装帧封面设计信息容量的穿透性,结合视频的动态形式特点,利用微课短而精的精髓,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则是课程设计的重中之重。

二、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应用到书籍装帧封面设计课程中

微课种类很多,技术也在与时俱进,并不是所有的课型或课程中的每个知识点都需要微课。对于理论性知识难点和重点教师利用微课,让学习者进行课前自主学习或课后复习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教师把控微课在课程中的哪个环节出现,否则会形成重复讲授,干扰正常课堂秩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先自学,后巩固。随之,才能把课堂变成师生之间互动的场所,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

操作技能方面的教学可以运用微课教学方式。因为信息技术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实际的能操作,而教师一般都是广播式教学而不是一对一授课,学生在学习操作技能时经常会犯一些细节性错误,日积月累这些错误就会成为学习的障碍。如果把这些操作制作成微课,辅助一些必要的文字说明进行强调,学生就可以课后时间自主练习、完善。考虑到学习者个体的差异,在课堂中知识点只是对学习者的讲解和传授,教师节选难点知识点进行微课制作,学习者在课下,利用碎片化时间借助互联网平台对微课点击观看,学习者的自主性意识帮助教师查漏补缺,对于难点知识点在有限时间进行反复思考和掌握。

在教育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高度应用、普及,学生可以在网络上面接触到大量优质教育资源,而不是单纯依赖老师授课,所以教师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引导学生去更好地运用知识,横向思维地链接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交叉学科的思考及运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更新快,知识碎片化,对学习也要求碎片化,微课的教学特点正好是碎片式的、快节奏的。微课视频格式支持网络播放(如mp4,rm,wmv,flv等),“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资源容量较小。微课的优势决定了微课需要配套的相关预习、复习、巩固的教学、学习材料,其教材必须具有明确的资源性、针对性、开放性、评价性,确保重点、难点知识点的独立性同时,教师需配合相关教材向学习者进行课程整体性的传达。

三、书籍装帧设计封面设计微课的在整个课程中的作用

微课,是艺术设计教学新形式。微课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和作业布置的一段微缩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结合微课形式主导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和沟通,感受图形、色彩、文字的魅力。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应用于实践中制作出书籍封面,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呈现给读者。

微课便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传播,方便了教师之间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微课便于教师进行知识管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日]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2]邓中和.书籍装帧创意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8.书籍装帧艺术——书籍封面的制作教案 篇八

关键词:美术书籍;封面;设计思路

当前,美术书籍封面的设计手法更趋灵活,功能要求日益多元。封面设计是美术书籍装帧设计中的重要内容,设计者在有限的版面空间范围内,将容具具体意象的色彩、文字、图画和图形等元素依据认知及审美规律和封面功能进行有序搭配,理性传达信息,并带来艺术美感。对于美术书籍而言,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既需要扎实而有趣味的书籍内容,又需要高质量的书籍装帧设计。这要求美术书籍的封面设计者要善于把握当前封面设计的理念趋向,发现其中的不足,进而拿出应对之策。

一、美术书籍封面设计思路中存在的问题

封面作为联结书籍内容和读者的桥梁,发挥着吸引读者注意力和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我国传统美术书籍的封面设计因过分强调政治教化作用而相对忽视对读者特有的认知心理、色彩感知特点及具象思维属性等规律的贯彻,导致其难以适应现代美术书籍市场追求审美化、娱乐化和个性化的新趋向。传统美术书籍封面设计理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封面设计理念保守,审美艺术原则弱化

美术书籍的功能在于通过图形图像、美术理论及实践等促进读者审美感知发展,提高其艺术修养及美术技能,在赋予读者体会美的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认知进步及人格发展。传统美术书籍封面设计受国内美术教育理论及意识形态环境影响,对美学功能重视不足,尤其是对美学修养存在认识误区,将审美视为一种资产阶级享乐行为。比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美术界对裸体模特存在认识误区,在美术理论和素材内容上相对狭隘、保守,导致美术书籍的封面设计者在设计实践中难以贯彻艺术至上的基本原则。审美艺术原则的缺失是我国传统美术书籍封面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对美术规律应用不足,难以激发阅读兴趣

在美术书籍封面设计中充分尊重读者的色彩感知特点,既能在感官上给读者带来舒心愉悦的审美观感,又能激发其观阅兴趣。美术书籍读者一般具有独特的色彩感知偏好。研究表明,读者一般倾向于明快鲜艳、饱和度高的红、绿、蓝等颜色。红色视觉刺激最强、最显生气,橙色能让读者感到愉悦、温馨,黄色轻盈明快而具有温暖、提神的效果,绿色则令人平静、放松。例如我国传统的少儿美术书籍,其封面设计多用漫画风格,印刷装帧质量不高,色彩单调暗淡,且图像、图形模糊,在色彩运用、色调搭配等美术科学规律的应用上存在明显不足,导致美术书籍封面对读者阅读兴趣的激发作用不强。

二、美术书籍封面设计思路更新的对策

在美术书籍市场日益健全的今天,美术书籍封面设计理念在读者认知发展规律的理性回归中开始重视对读者审美特点的发掘与利用,追求审美化、娱乐化和个性化的趋向日益明显。美术书籍封面设计的基本理念开始摆脱一元化的政治教化方式,向最大限度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和有助其认知发展、人格培育及智力开发的趋向更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需要日益强烈,美术修养已成为很多人追求艺术素养提升的重要领域,而美术书籍在美术教育和美术修养培育中又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美术书籍的封面设计者应适应封面设计理念更新的最新趋向,争取出品更多能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有助提升其美术素养的优质封面。

1.灵活运用色彩与插画,提升封面艺术性

美术书籍读者相比于一般书籍读者而言更加感性,色彩鲜明的图形、图像更容易引起其阅读兴趣。封面设计者应在封面设计中认真体会不同年龄阶段读者的审美情趣,尽量以色彩鲜艳的画面去凸显主题,在色彩运用上尽可能使用红、黄、蓝、绿、紫等区分度高、光鲜艳丽、激发性强的颜色。如《迪士尼儿童百科全书》封面大胆运用大红、明黄及蓝绿等比较欢快的颜色,直接刺激读者观感,让其看到封面后自然产生愉悦感。美术书籍的封面设计者还要懂得如何巧妙利用轻重倒置的色彩感去实现画面色彩的跳跃,充分利用读者喜欢观赏插画的心理,创作新颖奇特、极富想象和幽默诙谐的插画,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封面氛围中获得对抽象事物的具象感知。

2.把握受众审美心理,提高封面文字观赏性

美术书籍读者拥有特殊的审美心理,对艺术美感的追求更加深邃而独到。书籍封面既然属于书籍就难以避免使用文字,而文字的位置、大小、形状、排列及色彩设计可以体现书籍的内容和性质。对美术书籍读者而言,汉字可算作一种具象图形。对美术书籍封面文字进行恰当处理,可以极大拓展封面图像的艺术展现空间。新颖多变的文字不仅能激发读者的别样情趣,还能赋予书籍特殊的情感魅力。封面设计者在文字处理中要懂得充分利用专业化的现代技术工具,以活泼可爱的字体样式将抽象的文字以充满艺术美感的图像呈献给读者,尽量拉近读者与书籍内容的距离。封面设计不宜使用过多字体,可通过调整字体明暗、大小、颜色及位置等增强读者的视觉观感。

3.精心设置封面布局,凸显书籍主题

主题是所有书籍的灵魂,封面主题凸显不明会造成封面与内容的脱节。美术书籍的读者对艺术美的追求有着特殊体晤,这就要求封面设计者在版面布局中贯彻图文并茂的基本原则,在抽象事物的具象化过程中注意凸显书籍主题。设计者要善于在版面布局中把握主题,充分利用丰富的色彩、变换多姿的图形图像及文字彰显艺术性,激发读者的想象乃至幻想,在美术教育价值基础上拓展书籍的审美价值。设计者要认识到读者对书籍主题的把握方式不同于一般书籍读者。设计者在版面布局中要具有强烈的主题意识,将能够展现主题的视觉元素置于封面最为显眼的位置上,形成主题指向明确的排版格局。设计者还要力求版面视觉元素的和谐,注意封面版式的秩序性、主次性及虚实搭配,在主题凸显过程中营造更为丰富的视觉效果,在有限的封面空间中拓展视觉符号的艺术张力。

上一篇:中专学生优秀的自我介绍作文下一篇:刘集中心小学内涵发展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