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责任的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2024-06-23

基于社会责任的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策略(精选7篇)

1.基于社会责任的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篇一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文化系列报道之一

让车间“文化”起来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一加工车间企业文化巡礼

稿件来源:河北工人报

张家口市市长郑雪碧、中煤公司董事长吴耀文到一加工车间参观指导工作

一加工车间代表队参见公司红歌会演出

一加工车间的文体活动

“没有企业文化,就谈不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当代中国许多明星企业证明的经验。作为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重要精加工车间之一,承担公司产品刮板输送机中的减速机关键零、部件,各种齿轮、齿轮轴类的加工。如何打造一加工车间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点。经过多年努力,一加工车间创新的企业文化理念——“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支军队”成为张煤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从车间领导到普通职工,谈起文化建设,都有自己独到的见地。

满园春色关不住

最近几年煤炭市场持续旺盛,张煤机公司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时机。实践使张煤机人领悟到:没有优秀文化的企业不能自强于市场竞争之中,也就谈不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加工车间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提出了“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支军队”的“三个一”理念,把思想统一到“构建和谐一加工车间,促进车间发展”的认识上来。

要增强车间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就必须建设和培育富有时代精神和车间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按照“加强班组建设、提升职工素质、创建和谐团队、促进生产经营”的总体思路,一加工车间主任经过多次调研,率先提出了创建“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支军队”的理念,明确的定义就是“一个家庭——所有职工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相互沟通、理解、支持,团结一致,携手前进;一所学校——每一名职工都能把学习看作是终身的任务,在思想上要有大的进步,在技能上要有大的飞跃;一支军队——要把职工队伍培育成有着严明纪律和高效素质的顽强团队,敢打硬拼,特别能战斗。”

企业文化建设是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也是凝聚企业员工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而努力实践的过程。为了更广泛地发动广大员工,一加工车间首先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上墙,将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要求上墙。车间主任多次召开党团员、班组长、职工代表会议,讲解构建和谐一加工车间的意义,讲解建设“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支军队”的具体内容。他们还悬挂了一块牌匾、一条标语,使“为把一加工建成‘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支军队’而努力奋斗”的宣传口号深入人心。

如何将企业的文化理念传输给基层员工,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培育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觉信奉并实践企业文化理念。在一加工车间,人手一本《“三个一”活动手册》,其文化理念尽显其中且根植于每一位员工思想深处。在构建过程中,一加工车间坚持以企业文化统一员工的基本意识与行为准则,结合实际推出了《“三个一”活动手册》、《“三个一” 活动学习手册》、《一加工车间安全手册》、《一加工车间党员手册》、《一加工车间劳务派遣合同工活动成果》供大家学习,对创建“三个一”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像不息的浪潮,在新世纪的一加工车间涌动、涌动!

长风破浪正当时

走进一加工车间,清洁的环境、盛开的鲜花、干净通畅的过道、成行码放的工件,显现一种和谐奋进的气氛。创建“三个一”牌匾、创建“三个一”宣传口号、劳动竞赛宣传口号挂在墙上,“三个一”大型剪纸悬在中心,职工图书室、职工活动室建立起来。所有这些,都是围绕“三个一”活动而开展的,让职工逐步找到家庭、学校、军队的感觉,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和团队的凝聚力。

在“三个一”活动的各个节点上,一加工车间首先抓住班组长这个重要环节,力求把班组长培养成战斗员、指挥员。2009年以来,他们及时开展了以班组为单位的劳动竞赛,不仅完成了生产任务、保证了职工收入,而且调动了班组长的积极性,使班组长的思想和工作方法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一加工车间是公司生产的龙头单位,关系到全公司任务的完成。他们采取分段奖励办法,一线职工按班组实行承包工时分段奖励制,把每个人当月的任务量落实到位,互相帮助,互相制约。2010年最热的七月份,一加工车间工时任务达到了19万小时,超过历史记录。两年来,各个班组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技能学习、岗位练兵、安全整改,去社会福利院看望智障儿童,悼念了烈士,举行了宣誓活动,锻炼了班组长的组织能力,增强了班组职工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外化于行在工作上的表现就是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开拓创新,不断改善,提高创新力与竞争力。根据车间的实际情况,一加工车间转变观念,开展了岗位达标活动。一准:准时上班、准时上岗、准点开机;二齐:着装整齐、工具箱干净整齐;三无:无烟头、无生活垃圾、无杂物;四清:每两小时清理一下工作现场,每班清理四次;五洁:着装洁、语言洁、机床洁、加工件洁、环境洁。他们还重点开展了“大家动手,建家爱家,我为家里做点事”和解决生产技术关键问题活动。车间挂出了横幅,召开了动员会。钻床组职工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提出了“美饰环境,净化心灵,共建和谐一加工,提高技能,齐心万众,共铸精品铁龙”的口号,并且小组个人出资做横幅挂在了车间显要位置。据统计,这次活动共为小家做好事200多件。

通过强有力的创建活动,一加工车间良好的文化氛围正在形成,广大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一把手’积极倡导,广大员工踊跃参与”的良好格局。

千树万树梨花开

企业发展是职工发展的依托和基础,职工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有鉴于此,2010年一加工车间把“一所学校”作为工作重心,认真总结2009年班组职工培训的成果,在培训上立足于班组,立足于职工自我教育,立足于基础工作,立足于总结经验和指导工作。他们成立了“未来金牌小组”,着眼于车间职工提高技能,着眼于发现人才,着眼于在未来的技能大赛上夺取金牌。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和积极性的人本管理理论。一加工车间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干工作的方针,抓住“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这条主线,在劳务派遣合同工中成立了“青年先锋排”。2009年12月1日,一加工车间召开“青年先锋排”命名大会,宣布“青年先锋排”正式成立,这也标志着劳务派遣合同工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加工车间现有劳务派遣合同工53人,占职工比例的五分之一。他们认真研究对劳务派遣合同工的培养教育,建立有组织有纪律的劳务派遣合同工管理方式,给“青年先锋排”任命“排长”和“指导员”,下设五个班,设置了正副班长,进行组织管理。“青年先锋排”印制了“排旗”,建立了“排会”和“班会”制度,开展了劳动竞赛、12345现场管理达标活动,设立了“流动红旗”,对评出的先进班给予奖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先哲老子有句名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两年来,一加工车间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让企业文化建设真正成为了企业之魂、企业之根、企业之本。班子更具号召力,职工更加团结,班组更加和谐,队伍更加稳定。车间涌现出了立铣组河北省先进集体等一批先进典型,良好的团队精神已成为推动一加工车间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现在的一加工车间不仅现场清洁了,而且基本做到了来人参观和不来人参观一个样,班中饮酒等违纪现象也得到了杜绝,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010年公司给车间下达的责任书任务是218万小时,比去年增长了近15%。车间悬挂的标语:“让人心动起来,把劲鼓起来,完成三十六亿我们奋力前行”,充分表达了一加工车间完成任务的决心和信心。开展“三个一”创建活动使车间职工认识到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源泉,是提高职工活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以“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支军队”理念为内容的企业文化,已经渗透到一加工车间的每个班组、每个职工,正在张煤机公司开出一朵朵绚丽的花朵。

两年的风雨历程和丰硕成果充分证明:先进的企业文化是无价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她使企业去掉惰性,充满生机。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一加工车间将继续发扬“三个一”的企业文化,肩负重任,再展宏图。

海霞

■李惠峰

2.基于社会责任的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篇二

1 把握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新高潮、新趋势

兴起社会文化建设新高潮, 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推进企业科学发展的进程中, 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国有煤矿企业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一支主力队伍, 应该在文化建设上抓住这一契机,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 紧密结合企业实际, 积极做好企业文化建设, 在转型升级中的不断创新实践, 努力开创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企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既要有经济的硬实力, 也要有文化的软实力。当今国有煤矿企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态势日益明显, 文化生产力促进经济生产力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有煤矿企业先进文化在促进和谐企业中表现出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尤其明显。因而我们一方面要把握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趋势和自身特色, 积极更新文化发展理念, 不断推进企业文化机制创新和内容形式创新, 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企业和谐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另一方面要十分重视国有煤矿企业文化传播手段和运作模式的创新, 积极发挥传播媒体、文化团体、学术界、文化企业、民间组织的作用, 让创新企业文化与社会力量形成良好的机制, 提高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创造力和影响力。

2 对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认真总结和梳理

由于国有煤矿企业文化的特点是开放多样, 讲究多元一体、和而不同, 有必要对其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认真梳理和总结。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在对外传播宣传上, 国有煤矿企业文化诸如标化矿井、企业重大事件、重大成就以及荣誉等等的宣传在展示企业社会形象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远远不够, 我们需要的是在更高的价值层面提出自己的东西, 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思想。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最具价值的核心部分, 也是企业战略和道德归宿。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体现社会责任, 就能让别人刮目相看, 甚至肃然起敬。因而在国有煤矿企业文化走向社会之前, 要对什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有准确的认知和判断。要树立这样的社会责任, 国有煤矿企业就要建立起自身文化建设的自信心, 这种自信心要建立在真正的民族文化精华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础之上, 只有这样, 国有煤矿企业文化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更具有凝聚力, 才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3 切实增强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在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平台, 也是展示企业文化形象的重要渠道。主流媒体的可信度、权威性对社会影响力的形成和传播发挥着关键主导作用。只有不断增强企业文化在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才能不断扩大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在社会各界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企业文化要扩大影响力, 就要坚持唱响主旋律, 打好主动仗。一是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对受众社会群体和主流媒体功能准确定位, 适应新闻传播规律和社会舆论格局的新变化, 针对不同层次受众群体的信息要求、期望要求, 把握主流媒体某个阶段报道的时机、节奏、力度, 力争取得最佳传播效果。二是要善于挖掘企业文化宣传主题的新闻性, 丰富企业文化宣传报道内容的全面性, 抓住对社会具有强烈吸引力的重大事件、重大成就等进行宣传报道, 切实提高超前谋划和组织水平, 抢先推进, 先声夺人, 使企业文化声音不断占据主流媒体舆论制高点。三是要善于借力主流媒体资源, 特别是要重视企业专题研究文章在主流媒体上的报道, 因为这类报道具有信息量大、说服力强, 对上层人物和社会各界影响深的优点, 也是提高企业文化影响力、美誉度必不可少的手段。

4 创新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宣传的方式和方法

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 对内要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以及行动和行为规范等, 牢固树立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宣传却要考虑方式方法, 更要善于发挥新兴媒体优势和作用。传统的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宣传, 主要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来达到宣传的效果并产生影响力。然而当前我们已经进入网络化、数字化时代,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 带来了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飞跃, 深刻影响着社会舆论和各阶层。因而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宣传的方式和方法, 应与时俱进, 适应新形势、新变化, 充分借助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 发挥它们所具有的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以及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大的优势, 为企业所用, 尽早制定和启动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 做大做强企业自身网络平台, 实现企业文化阵地宣传、自身网络展示平台与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对接互动, 使企业文化宣传嫁接“动态”的多媒体资源, 形成强大合力, 进而使企业文化宣传的方式方法更加新颖独特, 传播覆盖面、受众面更加深入广泛。

5 紧密结合国有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国有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是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国有煤矿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安全生产为目标, 所形成的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于我国煤矿面临的重大灾害事故相当严峻, 同时造成的损失又是极其惨重。因此, 面对这一无法回避的事实, 提升国有煤矿企业文化社会影响力就绝不能忽略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也就是说, 先进安全文化理念的形成, 更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 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因此, 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社会影响力的提升一定要紧密结合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6 借助专家学者提升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品位

在对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创新方面, 可以借助专家学者做这方面的工作。比如这几年迅速崛起的排名中国500强企业第36位的神华集团、第68位的河南煤业集团、121位的兖矿集团和243位的陕西煤业集团等, 这些企业就是善于借力文化名人的文化创意, 通过企业文化创新提升了企业文化品位和品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专家学者尤其是对企业文化创新颇有研究的人, 其作品以其超前的思想、敏锐的洞察、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 能体现出不一般的文化品位。让专家学者来做这种工作, 比起企业自身有时更能见到成效。不管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 思想家还是艺术家, 真正能影响大众的还是精英的观点。如果绕开精英, 我们拿出的企业文化大多都是大众化的甚至是快餐型的, 光有“量”却不能在“质”上竞争。所以说如果我们精心选择那些既对国有煤矿企业成长、企业文化发展熟悉了解, 又对企业文化创新如何把握时代脉搏熟知并深入研究社会受众心态与期望的专家学者, 提升国有煤矿企业已有的文化品质、品位, 塑造企业内外形象, 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基于社会责任的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篇三

[关键词] 不安全行为不安全心理安全文化建设

一、引言

事故致因理论认为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人往往是事故的肇事者,在事故致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的失误占有很大比重。即使是来自物的方面的原因,在物的不安全状态之后也往往隐藏着人类行为的失误。同时,据相关事故案例统计,事故的发生80%以上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因此,理论和现实共同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导因素。

人是有思维的劳动者,其行为取决于人的心理。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背后,起支配作用的大多是一些不安全的心理因素。因此,提前了解煤矿工作人员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心理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设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心理进行预防和矫正,克服作业中由于心理因素而产生的对煤矿生产安全的影响,从而消除事故隐患,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

二、导致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

根据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导致煤矿企业工作人员不安全行为的不安全心理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八个方面:

1.侥幸心理

明知那样做会有危险,但又认为不一定碰巧会出事,或者以往曾经做过而并没有出事,企图侥幸成功的心理状态。产生侥幸心理的主要原因是错误的经验主义和“小概率事件”的误导。在一些从未发生或多年未发生事故的生产部位和环节上,较容易出现以所谓“老经验”为定式的操作行为,人的危险恐惧心理减弱,从而强化不良心理,形成错误积累,进一步放松警惕,发展为胆子更大、频率更高的违章,最终酿成大事故。

2.逆反心理

某些特定情况下,个别人在好胜心、好奇心、求知欲、偏见或对抗情绪等心理状态下,产生与常态心理相反的对抗心理状态。在实践中,有些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以责代教、以罚代管,导致矿工工作热情不高、反感、不服气,也是逆反心理的致因。

3.麻痹心理

安全警觉性差,自以为绝对太平,满不在乎,麻痹大意的心理状态。人们之所以不自觉地表现出麻痹心理:一是由于从事某项重复性的工作,习以为常,而临危不视;二是在从事一项工作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丧失戒心;三是注意力不集中,未能及时发现反常现象,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就束手无策;四是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得过且过。

4.逞能心理

自以为能干,自我表现,敢于违章,视冒险作业为英勇行为的心理状态。其表现特征为:一是好胜心理,喜欢到处逞英雄;二是爱与人打赌,不计后果;三是曾有违章行为而未酿成事故的经历;四是为争取时间和抢工,对安全生产的要求置之度外,只顾眼前得失,不顾客观效果,固执蛮干,不听劝阻。

5.从众心理

自身行为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从而无法用自己的理性和识别能力做出判斷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就是俗称的“随大流”。由于从众,一些不安全的思想行为和动作很容易泛滥成灾,从而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

6.省能心理

人们在做任何事情时,总希望以较少的能量消耗获得最大的效果,这是人类在长期生活中养成的一种心理习惯。省能心理主要表现为嫌麻烦、怕费劲、图方便或者得过且过的惰性心理。由于省能心理作祟,操作者可能忽略了必要的操作步骤或不使用必要的安全装置从而引起事故。

7.厌倦心理

长时间从事单调、重复性工作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煤矿井下作业是一种高强度的重复性劳动,长时间地从事单调、重复性的工作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厌倦心理;身心经常处在超负荷的状态,容易导致警惕性降低,从而引发事故。

8.违心心理

明知领导人的某项指令不正确、不规范,但不敢抵制,而是屈从于领导的权威,违心地去做自己不愿意做或者不应该这样做的事情的一种心理状态。

三、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指在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个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包括安全思想和意识、行为规范、安全作风、安全工作态度、安全管理机制等。主要由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三个安全文化层次构成。

基于不安全心理的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在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使每个职工的一切行为自然地规范在统一的安全价值取向和安全行为准则之中。

1.形成“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氛围

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实“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调动煤矿各级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做到一切服从于安全,一切服务于安全。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合理使用和考核人,组织职工参加各种安全管理活动,鼓励职工提出安全合理化建议,满足职工的各种安全需要。

2.决策层安全文化建设

决策层作为煤矿的最上层,首先,不断地从文化的“物态、制度、精神”三个方面提升安全管理理念;其次,制定安全目标。安全目标主要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应该是比较容易实现的、阶段性的目标,能够有效得提高矿工的成就感、克服厌倦心理。同时,结合近期目标建立有实现难度的远期目标,提高工人的积极性,从而使工人对安全目标的再实现增加动力;最后,严格落实矿、长安全责任制。

3.管理层安全文化建设

建立直接与心理安全挂钩的安全约束体系,主要包括安全基本制度、安全专项制度和安全考核制度三个方面。安全基本制度,包括有关法律、法规、上级安全文件、安全规程和作业流程等,必须无条件地贯穿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安全专项制度,根据有关基本制度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不能一味地照搬照套。从日常反“三违”做起,一要营造严反“三违”的局面,只要发现,依律严办;二是增强反“三违”职能部门的威严,要把反“三违”的权力充分下放到相关职能部门,打造“ 公平”体系;建立和完善安全考核制度,制约侥幸心理、麻痹心理和省能心理等。

利用多种渠道、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安全生产,井上、井下形成人人思想稳定,人人思想安全的良好风气。

心理安全管理制度应从基本的劳动组合、职能培训、行为规范入手,各项规范和准则均应起到安全向导的作用。

加大安全投入,优化工作环境条件,对矿井隐患实行分级管理。区队每周、矿每旬都要现场监督检查,进行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发现的隐患要分类定级,制定措施,落实责任人、整改时间。进一步完善“一通三防”、放炮和防治水管理措施。在煤尘管理上,抓好薄煤层注水,落实薄煤层防尘措施。

4.操作层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操作层的安全心理素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石,决定着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终效果。通过对每个矿工安全心理的测试,判定其心理素质的基本状况,使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做好事故易发人的工作,为制定安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要根据人的生物规律现象,合理安排每个人的作业时间,对精力下降期的人员安排休班,真正体现人性化的管理。

提高操作层的心理素质,主要通过安全教育来实现,包括安全心理培训、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思想教育等内容。安全心理培训,能使工人建立起安全心理模型,提高安全心理容量,使工人能做出客观的判断和反应。但心理培训应做到有步骤、有阶段、有计划的进行。安全法规教育带有强制性的规定,必须教育广大矿工自觉遵守。安全知识教育使矿工通过解决应知问题,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安全技能教育使职工学到相关的技能,提高作业纠错能力、辨别危险的能力、排除事故的能力、事故应急和处置操作的能力。安全思想教育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真正把“安全第一”的方针变成自己的第一需要,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三、结束语

人的不安全心理是不安全行为的内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氛围中,通过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三个层次的安全文化建设,克服不安全心理,杜绝不安全行为,从而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宝智:安全原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2]姚庆国:煤炭安全生产与事故经济分析[D].上海:同济大学,2005

[3]倪文耀:构建以本质安全为主体的煤矿安全文化体系探讨[J].煤炭学报,2003年第9期

[4]张万奎:从三个层次建设煤炭企业安全文化[J].煤炭企业管理,2005年第2期

[5]黎志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第6期

4.基于社会责任的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篇四

【摘要】员工满意度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完善企业的管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以企业的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指出影响企业员工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员工的工作回报、工作背景以及管理方式等,同时也指出了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员工满意度存在的问题,如员工职业规缺乏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不完善、岗位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包括加强对于员工的职业规划、合理设置岗位、合理制定薪酬制度等,以期能够提升员工满意度。

5.基于社会责任的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篇五

一、构建矿区安全文化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人的正确思想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培育而获得的,齐抓共建矿区全新文化的浓厚氛围。

2、与时俱进的原则。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中形成并完善的。煤矿企业文化建设要随着矿区形成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提炼特色工作和经验,创新工作方法,实现共性和个性、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

二、培育和建设独具煤矿企业特色的优秀安全文化

1、围绕集团公司的本质特征,培育个性化企业理念,是矿区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指导员工为实现共同愿望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

2、通过不同的形式,广泛宣传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引导每个员工掌握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形成共识。

3、通过宣传、表彰在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模范集体,引导员工明确努力的方向,告知员工企业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进而实现员工对企业理念从认识到认同;工作态度从只限于完成都尽力去爱岗敬业,思想上从一般信任到完全信赖,依靠企业的发展提高自身形象和生活质量。同时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学习,使整合后的文化成果印入人脑,深入人心;人人都能理解和掌握新的企业文化理念的内容和内涵,自觉接受企业全新文化的熏陶,规范自身行为、上标准岗、干标注活、做文明人。

三、塑造良好的矿区形象、全方位优化矿区环境、突出矿区特色、丰富安全文化

1、矿区的形象是内强职工素质、外拓煤矿知名度的重要内容,是矿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首先大力塑造视觉形象,按照煤矿企业的性质和发展需要,对工队的管理,排土场绿化、、办公区的美化、各种标识、宣传系统规范。

2、矿如家,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为总则,积极培育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造就一支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开展各类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大力表彰先进,队取得突出成绩的各类人才给予肯定。

6.基于社会责任的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篇六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煤矿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总经理(矿长)具体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对以下事故隐患承担责任:

(一)安全生产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二)特工种人员不全。

(三)吨煤不低于10元安全资金未提取或未投入安全设施中。

(四)违反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命令,强行组织生产。

(五)因故停电、停风,不撤离井下人员。

(六)超层越界开采或多井口出煤。

(七)不审核瓦斯报表或瓦斯超限时强行组织生产。

第三条生产副经理(矿长)对以下行为承担责任:

(一)不按审批的采掘计划作业,计划外组织生产。

(二)施工或作业无质量标准或不进行质量考核。

(三)不经常研究和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

(四)当安全和生产发生矛盾时,没有生产服从安全。

第四条安全副经理(副矿长)对下列行为承担责任:

(一)工人未进行培训上岗作业;特工种无证上岗作业。

(二)对安全措施、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和实施监督检查不力。

(三)组织现场安全检查不到位,监督事故隐患排查没落实,对不具备

安全生产条件的作业场所没有提出整改或停产整顿命令。

(四)对事故隐患的责任者不能提出处理意见。

第五条机电副经理(副矿长)对下列行为承担责任:

(一)没有组织编制技术操作,安全用电等制度。

(二)设备选型、产品质量不符合安全规程规定。

(三)井下管线混乱、电气设备失爆严重。

(四)监控系统运行不正常。

第六条矿总工程师(技术矿长)对下列行为承担责任:

(一)采掘工程图失真,采掘不规范,作业规程雷同。

(二)矿井风量不足,通风设施不全,通风系统不合理,配风不合理,防尘、防火措施不到位。

(三)“一通三防”的重大问题不向矿长报告处理。

(四)不审核瓦斯报表,瓦斯超限不下命令停产处理。

第七条生产技术科长对下列行为承担责任:

(一)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编制不切合实际。

(二)不能及时填绘采掘工程平面图。

(三)对作业或施工质量考核检查不严。

第八条通风科长(队长)对下列行为承担责任:

(一)通风设施质量差、跑漏风严重。

(二)局扇时开时停,局部通风管理差。

(三)不能掌握井下各区域风量、瓦斯量情况。

(四)“一通三防”措施得不到落实。

第九条机电队长对下列行为承担责任:

(一)不了解井下各种机电设备运转情况。

(二)不能及时组织处理井下防爆设备的失爆情况。

(三)掘进工作面两个闭锁失去作用。

(四)井下供电线路有“鸡爪子”“羊尾巴”等情况。

第十条采掘队长对下列行为承担责任:

(一)不召开班前会就下井作业。

(二)不深入采掘面掌握安全动态。

(三)不落实作业规程、操作规程,超能力多头组织生产。

(四)发现异常,不能撤离人员,擅自组织生产。

第十一条瓦斯员对下列行为负责:

(一)不有按照瓦斯检查循环图表检查各地点的瓦斯,并填写图表和牌板。

(二)瓦斯检查仪失真。

(三)有害气体超限时,不能下令撤退工人,向领导汇报。

第十二条放炮员对下列行为负责:

(一)不能执行“一炮三检”制度。

(二)不认真执行作业规程中有关放炮的要求。

(三)不认真执行火工品的领退制度。

第十三条检身员对下列行为负责:

(一)井下有人员没戴安全帽、没携带矿灯、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喝酒后下井。

第十四条事故隐患排查制度

(一)各煤矿企业都要制定事故排查制度,各法人代表、总经理(矿长)对事故隐患排查全面负责。

(二)由于技术管理、装备设施可能导致的事故隐患,较易解决的由科室和队组解决;有一定难度由矿解决;难度较大的由矿报县局组织解决。难度大的组织专家解决。解决不了的,关闭矿井。

(三)矿上事故隐患排查情况每月向县局汇报一次。

第十五条各县(区、市)局要对事故隐患排查制度监督检查。第十六条对第二条至第十三条人为的事故隐患给予严肃处理。

(一)法人代表总经理(矿长):对企业罚款 20万元,取消企业矿长资格证。

(二)副矿长:勒令企业撤销副矿长职务,罚款1-2万元,不得任用。

(三)科、队长:勒令企业免去职务,罚款0.5-1万元,不得任用。

7.基于社会责任的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篇七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规章制度秩序和法律规范秩序建设还相当不完善, 同时为了追求利润“自然”的一部分, 民营企业对社会的道德风险是保险投资在寻求更高的回报, 甚至践踏国家法律。这就要求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措施, 大力规范企业行为, 并惩罚他们, 为其不道德和非法的行为, 以保护公众的利益。

(一) 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为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 但也有严格的执法, 监管和法律约束的企业社会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因此, 当地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配套法规和行政监督的法规, 引导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 确保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二) 强化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监督的机制

有关行政部门联合起来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重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以及工商、财税等经济部门的监督作用, 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 并定期沟通。对于拒绝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应予以严厉查处, 并在各监督部门、行业内和媒体通报、备案, 作为重点对象整改;对于充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可以相应给予优惠政策和资金奖励, 或者授予显示其特征的荣誉称号。这样, 在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的共同作用下, 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会逐渐成为企业内部性行为的理性选择。

(三) 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教育

企业不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甚至侵犯社会权益以牟取私利的导因, 关键在于企业缺乏社会责任的意识。所以, 为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政府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教育。只有加强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教育, 提高他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 企业才有可能积极与政府和社会互动, 主动响应政府和社会的要求和期望来承担社会责任。

(四) 建立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当前缺乏完善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就缺乏切实实施社会责任的动力, 企业对其社会责任表现就漠不关心, 而将中心放在谋求利润最大化上面。我国应建立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机制, 提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非公有制企业强化自律, 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主体是企业。因此, 企业应该正确认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把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具体措施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一) 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

企业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 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首先要依靠企业自身的自觉性。最重要的就是转变认识树立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提高企业社会责任能力。

(二) 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 引导行动为导向的。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优秀的企业价值观的内容包括体贴消费者, 为社会作出贡献, 并促进社会的进步和责任感。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不可避免地内在要求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培育企业文化的时代特征, 是通过促进非公有制企业, 培育公司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支柱, 使之成为自觉的行为准则和行动的指南。

(三) 将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相结合

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企业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对企业的经营方向、组织结构、用工制度和利润分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同时又是企业的产品战略、市场战略、技术战略等事关企业全局发展的一项重要职能战略。因此, 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必须纳入到企业的战略规划中, 并将其制度化。总体来看, 企业经营理念中必须加入承担多元社会责任的内容;同时, 在企业运作的某一特定时期, 企业还要制定具体的社会责任目标。

(四) 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家素质, 实施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行为

非公有制企业的企业家的责任意识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经济增长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 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家的责任。管理企业和积累财富是企业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 如果企业家拥有财富和资本是不道德的, 它是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 也不会赢得人们的尊重。

三、社会层面的非公有制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措施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 包括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非政府组织的促进作用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和宣传作用。政府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引导和规范以及企业层面的自觉自律都要通过社会层面来协调和沟通。

(一) 提高消费者监督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

消费者与企业是生活消费关系的两大主体, 消费者是关系企业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因此, 提高消费者主动监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情况的意识, 可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消费者应增强有关社会责任的理论知识, 认识到企业对消费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范围和不承担情况的经济和社会后果。其次, 增强消费者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监督企业行为的意识。

(二) 通过非政府组织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提供便利

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作用。政府的执法力度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情况都需要得到监督, 但目前, 我国公民普遍缺乏监督的意识。因此, 需要构建一个由有责任心、有正义感又有一定法律常识的人组成的民间机构, 作为第三方监督企业实施社会责任, 并监督政府的执法行为。这将有助于企业更加主动、自觉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也有助于工人申诉。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便利。实践证明, 企业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会是双赢的结果。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 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是一种合作博弈。它强调的是效率、公平和公正, 其结果是获得双赢。

(三) 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和宣传作用

上一篇:医保门诊大病制度为参保患者解困下一篇:万科财务报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