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与政策民生建设与广东实践论文

2024-06-22

时事与政策民生建设与广东实践论文(共6篇)

1.时事与政策民生建设与广东实践论文 篇一

我对“亲、诚、惠、容”外交理念的理解

2013年10月24日,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必须坚持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亲、诚、惠、容的理念。亲、诚、惠、容四字理念一经提出,就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周边外交的标志性方针政策,在国内外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反响。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高度重视周边外交,始终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推进周边睦邻友好,同周边国家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经济合作日益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密切。亲、诚、惠、容四字箴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新发展提出的重要理念,既是新中国60年睦邻友好政策的总结,也闪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光芒。一“亲”。中华民族是重感情的民族,我们同周边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通、人文相亲,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友好情谊千百年来连绵不绝。我们讲“亲”,就是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二“诚”。中华民族是讲诚信的民族,国之交如同人之交,要将心比心,以诚相待。俗话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我们讲“诚”,就是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就是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关系,继续用自己的真诚付出,赢得周边国家的尊重、信任和支持。三“惠”。中华民族是尚道义的民族,讲情重义、先义后利,是中国人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我们讲“惠”,就是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我国发展更好地惠及周边,同时也使我国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

四“容”。中华民族是有胸怀的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历来主张和而不同、兼容并蓄。我们讲“容”,就是要倡导包容的思想,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要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回应周边国家期待,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亲、诚、惠、容”外交理念是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升华发展,是指导新时代正确处理周边外交关系的方针。共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使中国与周边国家连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亲、诚、惠、容”理念,既要中国身体力行,也需要周边国家的团结合作,也应当成为地区国家遵循和秉持的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

2.时事与政策民生建设与广东实践论文 篇二

1 网管支撑系统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009年广东移动新增的网管系统需求数约为600多条, 2010年新增的网管系统需求数约为1400多条, 2011年新增的网管系统需求数约为1800多条。网管支撑业务需求逐年递增, 业务需求接口人众多, 网管系统建设压力非常大, 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

对于网管支撑系统建设, 移动集团公司主管部门要求提升需求质量、控制需求变更、实现需求共享, 确保需求的规范性、严谨性、可监管性, 移动广东省公司主管领导期望系统架构边界清晰、需求管控透明化、完善网管后评估。用户期望需求管理透明、需求进度公开, 需求信息共享、参与过程管控。

针对集团公司主管部门和省公司主管领导的上述要求, 广东移动网管支撑系统管理部门没有专门的IT支撑系统对项目建设从源头上进行需求梳理、分析、管控, 只能采用原有的人工管理模式。网管业务需求提出人无法实时了解网管支撑系统的建设过程和合作厂家开发过程, 只能不定期进行线下咨询, 提出的需求是否得到落实, 缺乏有效的管控和保障手段。由于存在需求不透明, 部分需求无人管理, 需求方与开发方基本上是通过邮件和电话进行沟通管理, 时间较长而且效率较低。导致最终开发实施效果不尽如意, 功能模块开发不断返工、影响应用系统功能模块正常上线时间。另一方面重复需求增多、业务需求是否合理、需求能否落地无法有效管控, 最终导致网管系统建设成本加大。

网管支持系统投资、预算类项目每年投入大, 相同合作厂家会同时实施多个项目, 每个项目的进度不一, 厂家成员工作并行复用。每个项目投入的人力资源很难准确估算、管理, 人员流动大, 工作职责模糊, 影响项目的前期建设和交维等。厂家服务响应时间和质量存在较大波动, 不能维持高效的运作。

每个项目的移动公司接口人和合作厂商接口人多, 交流方式多用于电话、邮件、qq群、会议。沟通不公开透明, 容易出现沟通障碍, 沟通成本太大。导致项目资源没法高效投入到生产环节中。

最后, 网管支撑系统建设缺乏统一的项目管理规范和模式, 项目管理不完善, 大部分项目移动的负责人没受过项目管理专业知识体系培训。

因此广东移动由于缺乏专业的项目管理支撑系统, 网管支撑系统建设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和短板, 对公司内部需求管控能力较弱, 项目管理过程存在盲区、IT资源规划不完善;对合作厂商的管理不完善, 没形成一个统一完善的管理规范标准体系。以上问题或短板导致网管应用功能模块开发上线周期过长等问题, 无法速高效满足通信网络生产运营和管理的支撑需求

2 网管支撑项目管理问题提升分析

针对网管支撑系统项目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广东移动决定引入业内成熟的PMBOK项目管理理论体系, 指导和规范项目建设的每个阶段活动。通过结合广东移动的项目管理实践经验并借鉴PMBOK项目管理知识流程体系, 制定网管应用需求管理办法, 梳理项目管理的流程建设和支撑需求, 建设统一的项目管理平台来支持网管支撑系统日常项目管理工作。

PMBOK把项目管理过程分为9大项目管理知识领域, 5个项目管理过程组、42个项目管理过程, 见下表:

经过对照PMBOK知识体系, 及对广东移动网管支撑项目管理实践经验与现状分析, 广东移动确定网管支撑项目管理平台的业务功能侧重甲方需求和项目建设部门的项目管理流程和支撑方面, 重点建设需求管控、信息发布管理、版本发布管理、厂商考核管理、周报管理团队成员管理、年度项目需求管理、文档管理后评估管理、里程碑管理等应用功能模块。

通过将网管系统项目建设过程的每个阶段纳入系统管理, 实现项目管理信息透明化、资源共享和质量控制。项目管理过程线下的工作, 在系统上实现, 统一入口管理, 串联每个过程形成闭环的过程进行管理。

3 网管支撑项目管理系统的建设实践

广东移动网管支撑项目管理平台以需求管控流程建设为切入点, 逐步按照标准PMBOK项目管理体系, 完成其他各模块的建设, 形成较为完善的项目管理IT支撑系统。通过系统提供的标准化的管理手段, 为各网管支撑系统提供统一的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控制手段, 解决了当前网管应用项目管理所缺乏的规范性、系统性和透明性问题。

3.1 规范需求管控

广东移动通过建设需求管控模块, 实现网管应用需求无丢失, 可追溯。使需求评审规范化、流程化, 实现在关键环节设置管控点, 对新需求进行过滤汇总。实现可以梳理需求的合理性、规范性、可行性, 提高需求质量。实现全程跟踪需求实施进展, 管控力度增强, 功能质量提升, 使需求充分共享。

a.实现闭环的需求管控流程

实现以系统集成管理的形式, 通过对需求提出, 需求业务评审, 需求IT评审, 需求开发管控, 与需求后评估几个方面的管理形成需求管控闭环流程。

b.实现需求管理多维透明视图

实现一个多视角需求管理功能, 通过多个角度对需求的所有细节项了如指掌, 多个视角包括如下:

c.实现需求统计分析

衔接多视角、多维度的需求管理透明度, 实现以下不同维度的统计分析功能, 如下表:

d.实现需求后评估

需求后评估是指需求和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关联分析需求管控平台以功能点的形式形成了需求后评估算模块。如实现的需求是否影响到了系统的使用, 真正优化了系统;哪些模块使用量大, 更值得投入开发资源优化;系统应用好的原因是什么, 真正做到后续优化升级。

3.2 规范厂商管理

广东移动对项目厂商管理体系进行了完善, 主要通过资源管理, 整合管理, 考核管理3个方面, 建设了周报管理、厂商考核管理、团队成员管理等模块, 实现项目资源人员投入情况管理, 阶段性产出效果统计分析, 项目考核评分管理, 周报月报管理, 会议过程管理等措施, 规范以下管理内容。

资源管理:管理厂家对项目的资源投入情況、阶段性产岀效率统计分析。

整合管理:整合现有模块数据, 串连固化流程, 为厂家考核管理提供基础支撑数据。

考核管理:厂家考评审会议过程管理、交维后的考核管理、各个项目的考核评分表定制。

3.3 规范版本发布管理

广东移动对项目版本发布管理流程进行了梳理和完善, 通过建设版本发布管理等模块, 实现对应用系统完成开发后部署上线发布的流程管理, 确保开发商按照规范提交版本信息、测试报告、测试用例、发布更新内容、受影响模块列表等信息, 规范上线发布和交维过程。

4 结论和展望

广东移动网管支撑项目管理平台需求管控厂商、厂商管理、版本发布管理等模块的开发建设完成部署上线后, 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手段, 为各网管支撑应用系统开发建设管理工作提供统一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控制手段, 解决了网管支撑项目管理原来所缺乏的规范性、系统性和透明性问题, 大大提高了项目开发建设工作效率, 节省了相关的投资建设管理成本, 为广东移动网络集中化运维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根据广东移动未来的工作需要, 后续还将计划建设年度项目需求管理、项目管理后评估管理、里程碑管理等模块。

参考文献

3.时事与政策民生建设与广东实践论文 篇三

关键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346-01

一、形势与政策课的设置背景及特点

形势与政策课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一定阶段的国内外形势教育与党和国家政策教育的实用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国家各部门经过长期的总结,结合时代发展特点,最终决定在高校开展形势与政策课。

1、理论联系实践

形势与政策教育不同于其他知识性学科,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以事说理。在讲授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着重解决的是政治立场问题、观点问题、方法问题。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才能理解政策的本质、制定政策的依据和原则,也才能正确看待事物发展的形势与影响。

2、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

意识形态教育就是强调对当前形势与政策进行政治分析、 阶级分析,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确立科学的政治信念,主要表现为政治教育和政策教育。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确立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政治方向。

3、个案教育和系统教育并重

形势与政策课的显著特色就是时效性和针对性。时效性意味着对当前的形势与政策能够及时回应,针对性主要表现为针对广大学生关注的热点、思想上的难点和形势与政策发展中的重点问题。这就要求形势与政策课必须具有动态性、及时性,对于形势与政策发展中的每一个新事件、大事件都要及时作出解答。采取个案教学,就能满足时效性和针对性的需要。同时形势与政策教育也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它不仅要求了解这些突发事件和热点、难点问题,也要求掌握科学的形势与政策观,学会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分析和判断形势与政策的能力。

二、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

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探索,形势与政策课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料建设、拓展教育渠道、教学方法改革与完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该课程建设的现状与高等教育中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不到位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有些高校对这门课程重视不够,工作落实不到位。有个别领导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挤占了专业教学的时间,从而要求压缩包括形势与政策课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课时,甚至提出节约教学成本,扩大课堂教学规模,违背教学规律。

2、师资队伍不够强,课程管理不规范

目前高校从事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专职教师数量较少,兼职教师较多,这种缺少专职教师的状况既不利于骨干队伍的培养,也影响到整个队伍水平的提升,也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而且某些高校课程的设置及管理也存在不够严格和不规范的地方,归口管理部门不明确,投入不够多,保护性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部分教师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三、形势与政策课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

1、明确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目标

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对于形势与政策的学习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形势与政策要有系统的了解,从认识现象到认清本质,从而形成社会主义的形势观与政策观,成长为“四有”新人。

2、合理组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教育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以个案教育进行的,但也要摆脱东一鎯头西一镐的做法,注重系统性。在叙事的时候也要说。

3、完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

形势与政策课要取得实效,离不开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完善与提高。

4、优化师资队伍和课程管理

第一要健全和完善师资队伍,组成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学班子,建立教研室和有关教学、科研和管理制度。第二要纳入教学管理体系,克服临时性,形成稳定地教学模式。统一下达教学任务,编写教学大纲;在教学中要定期进行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实现过程监督和评估反馈;在教学结束后实行教考分离,建立成绩和学分评定标准。第三是教育者要主动提高自身素质,这是增强教育工作实效的重要一环。

5、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

形势政策教育是一个开放的教学活动,它的研究对象是当前国际和国内的形势与政策,不可避免要面对社会这个大环境,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和思潮都会进入学生的头脑和课堂,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会受到学校育人环境的渗透影响。领导的重视程度,宣传部门的相关宣传,教师自身的看法态度都会影响到这门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灿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4.时事与政策民生建设与广东实践论文 篇四

班级:09国贸3 班

学号:24

姓名:林旭锐

我国政府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的化的趋势,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劳动力数量大,造成我国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每年以近百万的速度增加,而社会上新增的工作岗位,又不足以吸纳全部学生就业那么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呢?

关键词:促进就业 大学生 政府职能

一、深化教育体制及其他相关体制的改革完善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与我国的教育体制有关,同时与我国的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等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就业问题还与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密切相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而是与需要社会问题融合在一起的,因此在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应该将其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运用综合手段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㈠、对高校体制的变革

在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上,学校承担着重要的任务,现行的教育体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严重,政府应大力深化改革教育体制,使在我国高等教育下的毕业生,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在校教育不仅仅要重视理论的研究,更要重视实践的学习,在不断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能力,从而更好的迎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同时,政府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引导观念,摒弃过去那种计划式招生分配制度,要适当的放权给高校,依据社会的需要进行专业设计和招生计划,政府予以政策性的引导,在国家法规、政策允许的条件下,自主的决定如何培养人才、培养怎么样的人才。㈡、协调社会各体制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系

1、人事制度。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制度的改革,切实扩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选择那些真正可以在工作上做出成绩的员工,而不仅仅是片面的高学历。对于一些专业技能突出的学生应该得到重用而不是因为一张文凭就将人才拒之门外。

2、社会保障制度。现在需要大学生热衷于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单位的工作比较稳定,养老、医疗、失业保险齐全,不轻易失业,而一切私企、个体的员工则面临着经济环境的限制,一旦经济不景气,他们将面临裁员、失业的问题。而使大学生有这样的顾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没有经济基础,而政府又没有一个健全的保障制度,一旦失业则面临着生存危机,因而使很多大学生宁可拿着社会中下层的薪水,也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流失,部分行业就业竞争激烈。因此,政府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给广大学生一个安全有力的保障,使之在就业的道路上没有后顾之忧,达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救济”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促进人才的合理流通。

3、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已成为制约大学生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中国公民,在自己的国家土地上却享有着有区别对待,很难获得一个平等的就业机会。政府作为一个服务的机构,应该为广大毕业生建立一个合理的户籍制度,让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而不会因为一张户口而被拒之门外。

二、规范、优化大学生就业市场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积极引导用人单位和高校,建立了人才市场以及高校招聘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信息和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以保证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同时,通过用人单位和高校的合作,使双方信息得以交换,使高校了解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结合实际,培养什么样的人才。㈠、政府要建立完备就业市场体制

1、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市场的优势,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不断挖掘就业市场的潜力、创新服务方式、增加就业信息发布、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为用人单位和学生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双方各取所需。

2、政府要开拓多种就业交流渠道,不仅仅要建立完善人才市场,还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传媒方式,联合创造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市场环境,使广大学生多途径的获得就业信息。

㈡、政府要促进就业市场的规范化

1、综合采用法律、经济手段规范就业市场。在就业市场上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的行为,个别用人单位利用学生迫切找工作的意愿以及对合同等的不了解,进行误导、欺诈;也有些学生在没有深思熟虑后,轻率的签订用人合同,在看到更好的工作条件时,又企图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带来极大的困扰,耽误其招揽人才。因此,政府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大力规范就业市场,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合理规范就业市场,对于存在违法、违规的用人单位和学生给予一定法律或经济制裁,使就业市场得以健康发展。

2、建立健全与就业相关的法律体系。结合《劳动法》或教育部相关规定,制定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在就业过程中不合理行为,如:霸王条款、性别歧视、非法中介等等。加强毕业生就业协议的规范和就业过程的规范,以确保就业协议的合理性、规范性、严密性,从而创造一个优良的就业环境。

三、拓宽就业渠道

随着改革开发的进一步发展,三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在公有制经济意外,非公制经济也迅猛发展,成为国家经济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门,现阶段我国除了国有企业外,还存在许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等,政府要引导学生将就业眼光放宽,不要仅仅停留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也不要仅仅关注沿海大中城市,要使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的就业观。就业,不是比谁能获得的货币量更多,而是要考虑,在这个岗位上能付出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要考虑的是生活的质量,而不是人民币的数量,要考虑在同样的岗位上,在哪里更能体现人生价值、人生理想。

㈠、引导毕业生向非公有制企业流动 非公有制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就业市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鼓励这些企业去接纳吸收大学毕业生,同时也要引导大学毕业生到这些企业去工作,使他们达到双向互动,从而解决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合理放宽就业条件,只要是有用人单位接收的学生,政府应当给予支持鼓励。㈡、引导毕业生向国家扶持地区、企业以及基层单位流动 相对于经济发达的直辖市、沿海等地区,我国还有很多西北、东北、西南等内陆和边疆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建设同样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知识文化的大学毕业生。政府要积极推出各项政策、活动,引导大学毕业生到更需要他们的地方去进行经济建设、科学研究以及教育工作,如:支援边疆、“三支一扶”、“村村大学生”等活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除了积极促进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外,还可以采取一些相对迂回的政策手段,延缓就业的矛盾。

5.时事与政策民生建设与广东实践论文 篇五

关键词:人的发展理论,民生发展,政策选择

1民生发展是实现人的发展的现实途径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人, 是从人的现实状况与现实活动出发。当代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加快发展, 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 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变革, 也随之出现了许多不利于人的生存发展的问题, 住房、医疗、教育"三座大山", 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社保缺位给人的生存发展带来诸多压力, 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转向即民生发展。民生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民生问题就是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民生的改善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和衡量尺度。马克思关注人的解放, 把实现人类解放置于现实基础之上, 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就是人的现实生存过程的变化与发展。因此, 在当代中国, 民生发展是实现人的发展的现实途径, 通过改善民生, 使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推动和实践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2实现民生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政策选择

(一)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人的发展是关键。经济发展是人的发展与解决民生问题的最基本条件。在马克思看来,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的发展能力和程度在不断提高。但, 也不难看出, 长期"唯GDP"的发展模式, 忽视了经济增长中的诸多深层问题, 不利于人的发展。表现在一是收入差距过大, 基尼系数上升到大约0.45,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收入不平等加剧, 过去30多年经济增长和改革成果没有为大多数人分享;二是发展机会不平等, 由于法律和制度不健全, 出现各种不公正和不平等, 导致教育、就业等一系列机会不平等和权力不平等;三是人的幸福感下降, 中国人的幸福感并未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而呈现线性增长, 对于购买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养老, 甚至饮食安全、环境污染等民生问题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 是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是我们国家在从中低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发展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人的转变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 经济发展只具有工具性意义, 满足人的需要才是最终的发展目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把人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 重视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 更加注重人的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 包括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公平和合理化, 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均等, 文化产品的提供, 也包括收入差距的缩小和城乡居民福利水平的提升。

(二) 推进民生建设制度创新

民生的改善, 不仅取决于高度发展的生产力, 也取决于合理的生产关系及社会关系。马克思说"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 民生问题的解决不仅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与生产关系和完善的社会关系密切相关。制度是保障民生的前提和基础, 制度问题不解决, 其他的问题是难以解决的。政府掌握最大资源, 政府拥有最有效的调节手段,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公正分配, 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这是我国政府的最高政治目标和政治责任。温家宝总理说过:如果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 那么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因此, 政府对改善民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加快推进制度创新, 通过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制度的改革创新, 合理解决人口流动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及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突出的民生问题和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三) 推动政府社会管理创新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需要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重大突破, 也需要社会管理的重大创新。和谐社会视域下实现民生诉求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利益协调问题。因此, 破解民生难题应以协调重大利益关系为重点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基础。一要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包括利益协调、社保、政府行政管理、弱势群体保护、流动人口管理、基层群众自治、社会服务和社会应急管理等各项体制改革, 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和社会管理能力。二要将社区打造成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重要平台。进一步加大对社区的资源投入力度, 推进城乡社区自治能力建设, 提高社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建立便捷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 扩大社区决策的民主参与程度。三要建立户籍、居住证和居民身份证管理相互衔接的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体制;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 提高全民的应急意识和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四要建立完善的诉求表达机制。建立健全以利益协调为核心的社会协商对话机制, 通过民生服务热线、信访、开启网络问政方式、公开听证、心理咨询等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改革体制内的利益表达渠道和表达方式, 发挥人大、政协与群众定期沟通联系的制度, 集中化解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 推进民生诉求的社会管理创新, 形成有效的社会管理体系。

(四) 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

保障民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政府在民生建设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但是, 政府并不是保障民生的唯一力量。随着我国各项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化, 非政府组织已经成长为一支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在民生建设中, 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 能够促进政府主导作用和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实现。非政府组织根植于公众, 是承接政府职能, 增强社会自治的重要载体, 是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组织平台。但, 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 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如, 法规制度建设落后, 社会组织发展落后, 组织发展缺乏专门人才, 服务能力不足, 等等。因此, 必须进一步从各个方面健全和完善我国的非政府组织,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对民生建设的推动作用。应研究制定公民结社和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法, 为非政府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提供基本的法律框架, 明确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市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改革非政府组织内部运行机制, 强化非政府组织的民间性, 提高人、才、物等资源的配置效率;还要对非政府组织进行适当、有效的外部监管, 强化非政府组织的公益性。同时, 非政府组织也要加强自身的建设。积极鼓励非政府组织致力于服务民生的行为,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对从事服务民生的非政府组织的资助和奖励机制, 加大社会公众和企业对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力度, 使非政府组织在服务民生、提供公益性服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57.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94.

[3]梅爽.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6.时事政治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六

关键词 时事政治 经常化 有效性 教学

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及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思想政治高考考纲规定的必考内容。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时事政治教学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加强时事政治教学,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发和实施了许多有效方式,取得了积极效果。其中,“时政课前五分钟”活动就是被广泛采用的方式之一。所谓“时政课前五分钟”,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就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政治事件,简明扼要地向全班同学作一介绍,并根据所学知识作适当评述的活动。实施中的具体形式主要有时事播报、时政演讲、时事评论、时政综述等。

“时政课前五分钟”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学生关心时事政治、主动参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思想政治课贴近了时代,贴近了生活,贴近了学生实际;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同学们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随着教学条件的改进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时政课前五分钟”这些传统形式的不足与缺陷不断暴露出来,严重影响了其积极作用的发挥,甚至危及到了它的存在和发展。

一、传统教学形式的不足与缺陷

传统“时政课前五分钟”活动的不足与缺陷集中表现在重形式、重过程,轻内容、轻效果,因一时一事而开展活动,效果尚可,但作为一项经常性活动,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1.主体积极性难以持续

每次活动刚刚开展时,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同学们的好奇心强、兴致高,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劲头,积极性高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呈递减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如果由教师按学号或座次发放时政专题,不同学生的知识储备、爱好特长不同,学生领到的专题往往不是其感兴趣或擅长的,如男生一般对国家大政方针、国际问题、军事问题、体育科技等方面的问题感兴趣;而女生则对网络热点、文化问题、民生问题等感兴趣,一旦领到的专题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如果由学生自由选择时政专题,选题往往又过于偏向自己的爱好,研究分析时又常常顺着自己的爱好跑偏,容易导致课堂展示时说者兴致颇高,听者索然无味,由于得不到欣赏和认可,最终积极性全无。另一方面,在学习比较紧张的时候,有些学生怕耽误时间,影响学习,往往不做精心准备,应付了事。

2.对客体研究缺乏深度

“时政课前五分钟”活动最初是在学生校园生活封闭、信息闭塞的情况下,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家事、国事、天下事设计的。因此,活动设计的初衷就停留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时事、提高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层面上,并没有要求学生对时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所以当时主要采取了时事播报、时政演讲等形式。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校园学习条件的不断改进,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畅通了,了解时事已不存在障碍,许多老师就对原有形式进行了改进,采用时事评论、时政综述等形式开展活动,即在时事播报的基础上加以简要评述。但由于缺乏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操作规范,学生的评论随意性极强,评论常常游离主题,偏离正确的方向,缺乏系统性、理论性,使很多评论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另外,对于许多复杂、长效热点问题跟踪不紧,收集信息不全,对整个事件缺乏整体规划,对事件的宣讲和评述支离破碎,使人难以全面、深刻、系统地理解和把握整个事件。

3.研究成果难以再利用

“时政课前五分钟”活动原有形式最大的设计缺陷,就表现在没有充分考虑研究成果的后续利用上。学生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收集、整理信息,并做一定的分析、评述,整个活动止于五分钟的课堂宣讲,甚至没有留下必要的备查资料,这种戛然而止的活动对于大部分听者而言,时间短、理解浅,难以留下深刻印象,更谈不上深刻的领悟和价值观的内化,导致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不仅如此,时事政治教学,本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题中应有之义,由于活动止于课前五分钟,不能进一步向课堂教学延伸,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极易造成时事政治是外加于思想政治课、可有可无的心理暗示,严重影响了时事政治教学的效果。

二、对传统教学形式的改进与完善

针对“时政课前五分钟”活动不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对原有形式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和改进,有成功,也有失败。总结一路走来的成功与失败,我们认为以下几点改进与完善值得推荐。

1.以认领的方式发放时政专题

时政热点专题不再由学生自由选择,也不再由教师随意分发,而是由教师筛选一定时期内的热点问题,并对这些热点问题做初步整理,根据学生实际提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并结合热点问题本身的特点和要达成的研究目标,分以下三种情况以招标的方式由学生自愿认领,并保证完成任务。

(1)一人一题,集中攻坚

对于一些孤立、简单和偶发事件,如“天津滨海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习近平同马英九历史性会面”、“屠呦呦获诺贝尔科学奖”等,事件本身清楚明了,学生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收集、整理资料信息,对时政资料的分析和加工也不复杂困难。这类问题,可优选一名学生认领、研究即可。

(2)二人一题,合作共研

有些时政问题,事件本身比较复杂,它涉及面广、牵扯问题多,需要广泛搜集资料,认真筛选信息,多角度、多侧面、调度多学科知识加以分析和认识,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定方略绘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这类问题,如果由一位同学认领,压力较大,任务完成质量也难以保证,可选两位同学共同认领。两位同学共研一题,一方面通过分工可以减轻工作量,另一方面遇事有商量,通过思想的碰撞,更会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有利于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3)多人一题,跟踪围点

对于一些长效时政热点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会有不同的代表性事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出现新的典型事件。如“雾霾治理”这一时政热点,在当今中国,它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气候问题,也已不是一个纯粹的环保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类热点事件会不断出现,研究分析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单凭一两个人进行跟踪和研究是很困难的。为此,可以以班级学习小组或学习兴趣小组为单位认领的方式,依靠集体的力量,长时间跟踪,及时抓住其中的价值点,做出有价值的分析。

2.以试题的形式呈现研究成果

以什么形式呈现研究成果,是“时政课前五分钟”活动的中心环节。因为它影响着选题方向、研究角度,决定着用什么样的知识、什么样的方法研究问题,也最终决定着研究成果能否得到后续利用。为克服原有形式肤浅、浮躁的弊端,在几次尝试后,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认可度最高的是命制试题的形式。因为它是学生最熟悉的一种形式,也是伴随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一种形式,更是学生最关心的高考的基本形式。同时,要想命制出一道高质量的试题,必须在熟知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时事政治资料,透过纷杂的现象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并以此为切口,巧妙地设计出能够唤醒所学知识、评价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这无疑需要深度的研究和思考。因为既有学生所熟悉和喜欢的外在形式,又有深刻的内容和一定的思维含量,所以,以试题作为研究成果是恰当的。具体操作中,先由研究者根据所认领的时政专题,结合所学知识命制试题,在课堂上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全班同学介绍时政背景、命题意图、解题思路和答题要点,课下用一到两天的时间征求同学们的意见,修改完善题目,交给老师审定。学生命制的试题,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要认真审核,及时修订,形成定稿。

3.建立题库以落实成果的后续利用

为了有效地利用研究成果,我们设立了班级公共电子邮箱,在教室建立了档案盒,将老师最终审定的试题以电子稿的形式存入电子邮箱,以纸质打印稿的形式存放于档案盒,学生可根据需要随时下载查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所整理的时政背景资料,设置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探究、生成新知识;作为具体案例,印证所学道理;以学生命制的试题作为典型例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其中的试题,培养解题能力,巩固和理解所学知识。在平时的检测和阶段性考试中,教师可选择其中的优秀题目作为考试题,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检测和评估。

三、改进与完善的突出优点

经过我们的改进与完善,“时政课前五分钟”活动适应了新形势,进一步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在新的起点上,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1.实现了时事政治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时政课前五分钟”活动的原有形式,虽然将时政内容放到了课堂中进行,但它与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两张皮,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通过我们对“时政课前五分钟”活动原有形式的改进,以命制试题为抓手,通过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使时事政治学习从课前的收集整理信息、研究获得成果,到课堂中的发布研究成果、充当教学资料,再到成为课下复习资料和学习评价试题,就将时事政治内容融入到了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

2.探索了一条务实有效的研究性学习的路子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距今十多年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来,研究性学习步履艰难,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与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指导教师把研究性学习理解得过于“高大上”而对开展活动具有畏难情绪;学校在参加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中对学生安全有所顾忌;家长、学生怕参加活动挤压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而积极性不高等。在这种形势下,探索一条务实有效的研究性学习路子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通过改进和完善,使“时政课前五分钟”活动成为一款简约型、实用型的研究性学习版本,它有效地克服、回避了上述不利因素,既没有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又紧紧围绕教师和学生的主要任务,使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情境中锻炼了收集处理信息、发现提出问题、分析探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有效地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活动。也正因为如此,它得到了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和支持。

3.激活了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内在动力

高中学段的学生,思维特点上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他们不愿轻易接受现成的结论,不轻信他人的说教,喜欢思考、怀疑和评论;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通过我们对“时政课前五分钟”活动原有形式的改进,让学生自主搜集整理信息,独立得出结论,极大地增强了结论的可信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再用这些事实分析和论证问题,会令学生倍感亲切、可信。同时,如果某位同学命制的试题让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引用,会被视为对自己的认可;如果试题被选为考试题,更会被视为一种荣耀,这些都调动了学生参与时事政治和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4.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品质和能力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人们推动事物发展的逻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创新和发展的关键。从古至今,人们无数次地看到苹果落地,无数次地被苹果砸到了头上,但都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只有牛顿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并最终解决了问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造福人类。我们的教育,从来不缺乏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甚至有的畸型发展到把学生培养成为了“解题机器”,但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品质的培育却十分匮乏,这与我们所处的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极不相符。通过我们的改进和完善,“时政课前五分钟”活动为学生搭建起了一个平台,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在开放的环境下,学会通过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据此提出问题、命制试题,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和看待当今社会现象。这一活动的经常化开展,无疑会帮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品质,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创建卫生县城整治方案下一篇:“安全生产基础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