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反腐政策

2024-08-20

美国反腐政策(8篇)

1.美国反腐政策 篇一

针对中国反腐败现状与思考

摘要

安逸的时代带来了过度的奢侈,腐败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中从未断绝。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腐败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尽管国家对于腐败的打击力度随之加大,但是反腐之路仍充满了困难和挑战。如何提升治理能力,把反腐制度落到实处,让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大幅度改善、将腐败控制在人民群众可容忍的程度以内等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民群众又如何在反腐斗争中发挥最大的主体作用也备受关注。

关键词

腐败反腐制度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一、反腐背景分析

当前,中国反腐败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反腐意志坚决,力度空前,成效显著,但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从历史和发展的视角,以全球比较的视野冷静分析当前形势,能够进一步认清我国反腐败的成效、挑战和困难,会让我们更加理性和沉着地应对腐败。

1、腐败是一个世界难题

腐败伴随几千年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进程,尽管各国各地区都在探索和努力,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可以保证已根绝了腐败。腐败存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即便在国际机构和一些被公认为比较廉洁的国家,每年仍不断发生腐败丑闻,这些国家和国际机构的专家学者均承认查出的腐败仅是冰山一角,对腐败丝毫不敢掉以轻心、放松懈怠。

2、经济快速发展期往往是腐败易发多发期

腐败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从世界范围来看,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的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以及北欧国家等,都经历过腐败猖獗的时期,在最近几十年

这些国家才进入相对比较廉洁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之后,一些国家的腐败治理才见到明显成效。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也是如此。而中国用30多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的历程,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比较稳定、人民生活大幅改善的情况下,将腐败控制在人们可以容忍的程度是十分困难的。二、十八大以来反腐的特点与成就

1、中央领导集体身体力行,率先端正党风政风

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定调未来五年反腐,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必须全党动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重要论述。反腐“大合唱”整齐和谐、铿锵有力,党中央主动落实主体责任,传递的信号十分鲜明,让腐败分子胆战心惊。

2.打“老虎”“苍蝇”毫不手软

中央对腐败采取强高压态势,惩治腐败持续挥出重拳。十多个部级领导干部相继落马。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良好运行,网络举报量平均每天超过800件。伴随腐败发现机制不断健全,查办腐败的力量也不断增强。惩处腐败机制的重大改革有力保证打“老虎”“苍蝇”将是一场“持久战”,而不是“闪电战”。

3.纠正不正之风丝毫不松懈

总书记多次做出批示,坚决杜绝公款浪费。

4.以全面改革清除腐败土壤

滋生腐败的土壤太厚、太多,这是中国反腐面临的客观事实。政府行政审批等权力过多集中于少数领导干部手中,增加了监督的难度和腐败的风险。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改革进行了新的部署和安排,提出简政放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权力上做“减法”,大幅压缩腐败的空间;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关闭腐败的资金“阀门”。

5.关闭权力的“笼子”越织越密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弥补了很多漏洞,具体细化的政策规定不断出台,如各级党政机关5年内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等都将反腐工作推向了另一个新高度。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情况进行抽查核实,凡不如实填报或隐瞒不报的,一律不得提拔任用、不列入后备干部名单,加强有效监督,能够使腐败问题从源头上减少。

6.反腐机构履职能力大幅提升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带头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将反腐重点集中在纠正不正之风、查办腐败案件和有效预防腐败“三驾马车”上。

三、当前反腐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决定了当前腐败防控压力较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只能选择大力发展生产力,将经济建设作为很长一个时期的工作中心。中国经济正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人民的收入水平仍然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尚未达到较高水平,社会思想文化道德整体水平仍有待提升,反腐败仍然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发展建设的制约,短期内会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和矛盾。

1.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让腐败仍有机会

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适应。预防和惩治腐败虽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腐败防不胜防,反腐败难度极大,阻力甚多。有的地方和部门仍然保留有经营性企业和经济实体,向职能部门和机关输送资,金,政事不分、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造成的复杂利益链强化了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增加了反腐败的难度和阻力。

2.公职人员队伍管理相对过于宽松

相对于廉洁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公职人员管理制度宽松,公职人员自由活动的空间较多,受到的管束较少,因此一些违纪违法和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不断被网络和媒体曝光。一些领导干部台上讲一套、台下做一套等言行不一的行为,严重削弱党和政府公信力。私营领域的反腐败停留在较低水平,存在立案难、取证调查难、成本高的问题。最近几年,公民大量借助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揭发腐败现象,反映出信访举报、司法诉讼等正常管道不太通畅,正规渠道不能满足群众参与反腐败的强烈需求。

3.权力公开质量与社会公众期盼有较大距离

中国近几年权力透明公开推进力度很大,已经产生了积极的预防腐败效果。但公开的质量和程度还不够,一些地方、部门领导对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或因为利益考虑不愿公开。有的单位将财务等作为核心机密,严防外人知晓。很多国家和地区反腐败机构的透明度程度很高,主动向社会公开案件调查报告、单位财务等信息,以透明换取社会信任,自身率先实施关键领域公开来建立社会反腐败信心,提升反腐专门机构的公信力。相比较这些国家和地区公开透明的做法,中国的权力公开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4.公职人员激励和压力机制不足

要让公职人员持续不断为社会和国家奉献聪明才智,一方面需要激励,要提供合理的工资、福利、奖励等保障,激发工作的热情;另一方面还要施加压力,公职人员内部之间、公职人员与非公职人员之间要形成合理的竞争机制。

四、总结

我们要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指导制度制定,确保其有效性、科学性、准确性。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一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形式在发展,实践在深入,要仔细听取人民群众针对反腐倡廉的新意见、新要求、新期待,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二是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着眼于解决关键问题。使用优先的制度建设资源,直接关系到制度的有效性。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

出重点。

三是建立有可操作性的在制度,可执行度高。发挥领导干部的作用,坚决维护制度,严格执行制度。

四是要勤学善思,努力从以往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以更好的改正和发展。个人首先树立好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做到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变,吃苦耐劳,甘于奉献。

2.美国反腐政策 篇二

一、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财政政策变革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美国州或联邦政府对学区采用普通拨款和项目拨款方式, 目的在于改变教育资源分配办法, 其中, 普通拨款用来提高学区总体教育经费, 学区自由使用;项目拨款用来保证学区提供州或者联邦政府认为重要的教育服务。政策执行时, 不同学区根据自身情况, 可利用普通拨款的一部分增加教育支出, 剩余部分用来减税;也可利用政府拨款增加额的一半增加教育支出, 一半减税。[4]学区在具体使用增加的教育经费时, 行政管理费用的增长比率相当低;教育经费支出的60%或者更高用于改善教学状况, 例如雇佣更多教师、增加教学设施、减小班级规模等;财政负担重与教育支出较高学区相比财政负担轻与教育支出较低学区, 将更多教育经费用来减税。

根据地区富裕程度、学区规模、城市化水平, 以及地理位置, 本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得克萨斯州与肯塔基州的2个低富裕程度学区与2个高富裕程度学区和新泽西州的6个低富裕程度城市学区、2个中等富裕程度郊区学区、4个高富裕程度学区为样本, 探讨美国典型地区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采用的教育财政政策及其效果和特点等。肯塔基州、新泽西州、得克萨斯州分别在法院干预下制定了教育财政法。肯塔基州与新泽西州法院判决强调财政公平与充足, 聚焦于贫穷城市学区与富裕郊区学区之间的不平等现象, 要求州议会均衡两类学区的教育支出;得克萨斯州法院判决提倡充足的教育财政体制, 认为应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平教育机会”, 允许学区补充教育经费以尽可能地提高公平程度, 强调财富中立, 要求所有学区经过类似程度的税收努力达到实质平衡生均教育经费的目的。[5]

教育公平诉讼判决后, 各州的教育财政政策有较大改变。肯塔基州采用成本分担政策以及选择性保障税基取代根据班级单位建立的传统扁平财政拨款体制, 新泽西州采用基金政策替代以前的保障税基政策。得克萨斯州没有改变传统教育财政拨款的基本结构, 但提高资助水平, 要求学区努力保证教育经费, 并建立县教育区以提高地方财产税, 创设县水平的超额收益征税条款。3个州均提高对特殊需要学生项目的支持力度, 肯塔基州与得克萨斯州分别将学生残障、处境不利、英语水平有限等赋予不同权重, 纳入资金分配政策;肯塔基州附加独立分类拨款项目, 拓展处境不利孩子的学前教育、家庭资源与青少年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新泽西州保留独立的拨款项目, 增加特殊教育、处境不利、英语水平有限学生教育项目的资金。 (参见下表所示)

二、财政政策改革的着力点与政策成效

教育公平发展的财政政策变革之后, 美国教育财政政策既包括强制性政策也包括刺激性政策, 以维持或者提高地方财政支持力度。肯塔基州、新泽西州和得克萨斯州针对低富裕、低教育支出学区增加教育资助力度, 同时注意提高中等收入学区教育资助额度, 大部分学区没有随着州政府教育补助增多而降低税率或税收。新泽西州与得克萨斯州教育经费支出高地区得到的州教育补助较少, 其主要依靠提高地方税率以弥补经费缺口与适应成本变化。州政府教育经费的大幅度提高, 再加上地方教育经费的持续增多, 极大地提高了这3个州的教育经费规模。学区根据教育经费支出需求、政府规章制度、居民期望与特殊需要等因素, 将教育经费增加额用于教学、行政、交通、学校运营、维修、固定成本折旧、偿还贷款等。这3个州虽然具体情况不同, 但其财政政策改革着力点基本一致,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 加强州政府的统筹, 增加对学生的补助

这3个州改革前与改革后相比, 州教育财政补助额度大大增加, 新泽西州增幅为31%, 肯塔基州与得克萨斯州都为35%。新增经费主要针对贫穷学区, 例如, 肯塔基州最不富裕的1/5学区学生平均补助提高66%, 最富裕的1/5学区学生平均补助提高11%;新泽西州最不富裕的2个学区中的1/10学生每人平均补助分别提高46%和54%, 最富裕的2个学区中的1/10学生均降低了补助额, 降低幅度少于5%;得克萨斯州最不富裕的1/10学区学生平均补助增幅为48%。

肯塔基州、新泽西州、得克萨斯州新教育财政结构中, 州政府补助增加与地方税率提高使学区拥有更多教育资源, 3个州生均经费提高比率分别为16%、33%和24%。肯塔基州最不富裕学区的1/5生均经费平均增幅达33%, 新泽西州和得克萨斯州最不富裕学区的1/10和1/5生均经费平均增幅分别达36~40%和30~36%。教育经费的增加主要用于平衡富裕和贫穷学区经费支出的差异, 特殊需要学生集中的贫穷学区得到大部分经费补助, 富裕学区得到的教育经费补助较小, 肯塔基州富裕学区生均经费增幅为16%、新泽西州20%、而得克萨斯州小于5%。改革之前, 3个州大部分学区教育经费和地区富裕程度具有显著相关关系;改革之后, 高富裕学区教育经费仍然比较多, 但是其与贫穷学区差距已经大大缩小。相关研究表明, 美国为促进教育公平而改革财政政策的16个州, 州教育财政支出大幅增加, 贫穷学区获益更大。[6]

(二) 学区为主筹措教育经费, 强化学区责任

美国学区教育经费受到三个因素限制, 即联邦和州政府补助数额大小、地方税收政策、税收或者教育支出限额。州财政补助法律的规定, 超越基线水平支出教育经费的刺激, 以及人口、成本、教育计划的压力, 促使学区不断提高教育经费。肯塔基州、新泽西州、得克萨斯州的学区无一例外地提高地方税率, 作为对教育财政改革的呼应。3个州制定的教育基础拨款公式要求学区征收一定数量的教育税, 也即地方配套经费。政府根据地方财政税基或者地方收入水平, 规定具体的最低税率, 保证地方配套经费到位。

肯塔基州和得克萨斯州分别大幅度地提高地方配套经费, 肯塔基州几乎一半学区在改革前的税收低于地方配套经费, 需提高税率以达到政策要求;[7]得克萨斯州富裕学区增加税收, 以促进县教育区财政资源的均衡配置, 贫穷学区提高税率以利用州政府的补助;新泽西州质量教育法确立“公平分享”的原则及预算限额规定地方税收的具体减免数额, 保证贫穷城市学区增加教育投入, 4个高富裕学区提高2%至4%的税率以执行教育预算, 其中2个高富裕学区提高税率幅度达33%, 一个学区用来弥补州教育财政补助的不足以支持改进学校的战略计划, 另一个则仅仅为了保持原有教育经费支出水平。[8]肯塔基州、新泽西州、得克萨斯州的贫穷学区使用部分新增资金改善教育设施, 包括建设新校舍、修缮旧校舍等。

(三) 不断提高教师工资、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肯塔基州、新泽西州与得克萨斯州的学区均将部分新增资金用作提高教师工资, 例如, 肯塔基州的4个学区教师工资提高16%至43%不等;低富裕程度学区使用新增资金扩大教师编制、提供新服务 (如心理咨询等) 以及减少班级规模。新泽西州将新增教育经费更多地用作提高教师工资而不是雇佣新教师, 工资的增加比率则根据教育财政改革前的合同确定;其中6个低富裕程度学区将新增人事经费的68%用作提高教师工资;中等富裕程度学区由于经费增幅有限, 而将所有新增人事经费用作提高教师工资;贫穷学区将84%新增人事经费用作提高教师工资;高富裕程度学区则将90%以上的新增人事经费用作提高教师的工资。

肯塔基州、新泽西州、得克萨斯州所有的低富裕程度学区均提高了教师发展经费, 专业发展活动水平明显提高, 甚至有些学区建立了永久性的教师发展项目。教师发展计划和州与联邦教育改革的主旨一致, 即提高学生在州测试中的成绩。肯塔基州按照每生17美元的标准资助教职工发展;新泽西州增加资金, 利用合作学习等手段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 为中学毕业新的测试做准备, 低富裕程度学区雇佣了全职教师发展协调员, 以改进教师发展质量;得克萨斯州高富裕程度学区教师发展项目相当多, 低富裕程度学区积极拓展教师发展项目并关注现场管理、家长参与等。

(四) 持续改善教育技术、拓展教育补偿项目

肯塔基州、新泽西州、得克萨斯州的低富裕程度学区将额外资金用作改善教育物质设施条件, 尤其是教育技术, 以支持正常教学。教育技术是州教育财政改革中很多学区的优先发展领域, 学区购买更多辅助材料, 以支持融入新技术材料的阅读、数学与科学新教材改革。肯塔基州低富裕程度学区购买大量包含技术材料的教学实施, 以支持强调教学技术的改革, 同时增加晚班车以支持农村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将生均教学材料费用从15美元增至100美元, 以支持更多的教育技术投入与新校车购买等。得克萨斯州低富裕程度学区拿出100万美元为教学与管理而改造教育技术设施。新泽西州低富裕程度学区的教育技术物质条件也有适度提高。

肯塔基州、新泽西州、得克萨斯州所有的低富裕程度学区都使用额外资助, 拓展教育项目, 增加特殊教育项目;利用资助, 延长在学时间, 拓宽学校教育领域 (包括社会与健康服务) 等, 改善处境不利地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肯塔基州的贫穷学区为处境不利学生开设学前教育项目, 发起暑期学校项目或者一周两天的校外辅导项目, 以及提供学生要求的专项项目, 如拓展学校服务范围、开展学前教育、发展家庭与青年服务中心等。新泽西州贫穷学区增加选修课程, 建立新的特殊辅助项目, 为参与补偿性教育的学生提供更多挑战性项目, 修订课程以使其符合中学毕业会考的标准;而且贫穷学区积极拓展各种补偿性教育项目、课外活动、早期教育、健康与社会服务。得克萨斯州贫穷学区调整教育项目, 进行组织变革以提高教师发展的质量与数量, 利用新增教育经费支持补偿性教育项目、设立家长参与项目、开展教学监控项目等, 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更多补救机会。

三、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财政政策评析

(一) 制度合法性是财政政策变革的潜在影响因素

美国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财政政策呈现出两种相反的趋向, 一方面, 学区财政政策受到地方背景影响, 通过财政改革分配教育资源;另一方面, 新的教育资源分配与效果在各个学区间又惊人的一致。学区、州、联邦的政策背景影响与塑造着教育财政政策;同时, 其他州的教育政策, 尤其课程、评估与绩效政策;学区人口状况、地方政府结构, 以及学区教育项目水准也影响着学区增加或者减少相应方面的经费。虽然学区教育经费分配方向相对一致, 但其特殊经费资助政策主要受地方需求的影响。例如, 曾经经费紧张或者入学人口增长过快的学区, 把改善教育设施放在政策的优先地位;教育设施问题不严重的学区则把提高教育项目水平放在政策的优先地位。但是, 如果学区教育财政政策受制于地方背景, 那么不同学区教育财政政策又怎么会相当一致呢?实践中, 学区中显然存在着最大化分配与利用教育资源的最佳政策。受到政府大量资助的学区制定教育财政政策时往往参考教育经费支出水平高或者教育质量高学区的相关政策, 而且教育财政政策往往具有较大惯性, 其教育经费支出方向通常为降低班级规模、改善教育设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加教学设备与材料等。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 组织往往不考虑效率需求而采取特殊形式与结构保持其合法性, [9]无论制度对组织的效度大小, 都会成为组织合法性的潜在基础, 外在之人由此认为组织做着正确的事情。[10]政府采用特定形式, 发布命令, 制定强制性规定;参考同样领域成功的做法, 以及专业领域内的规范标准, 是制度合法性的主要来源。[11]教育财政改革中, 政府利用多种方法使有关促进公平的政策合法。州政府通过规定特定的教育项目与表明什么是合法教育财政政策的期望, 影响学区教育财政政策;学区通常参考教育财政政策良好与教育结果较好的其他学区政策;学区教育职工则受到全国相关专业运动的影响, 确立学区的专业实践标准, 由此层层影响学区的具体教育财政政策。

(二) 拨款预期和政策稳定性影响财政政策的变革

教育财政政策也受到领导者对未来财政拨款预期的影响。美国州政府的拨款行为超越学区的控制范围, 学区财政政策反映出其对拨款的依赖程度。如果学区认为州财政拨款不稳定并且不可预期, 则其有可能避免制定长期的教育财政规划或者设计长期的教育补助项目, 往往选择一次性的教育财政支出政策, 分配教育资源, 如更新设备或者设施等。肯塔基州、新泽西州、得克萨斯州教育财政政策出现重大变化时, 学区对新财政政策持怀疑观望态度, 所以尽量避免制定长期的教育经费支出计划。

社会的政治、经济与司法环境决定着教育财政改革的成败以及相应的教育公平状况, 教育财政改革极为复杂, 其益处较为模糊, 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 各州经济形势与财政预期决定着改革的时机、性质与程度。[12]新泽西州《质量教育法》颁布后, 州政府要求学区短时间内修改教育支出方案;质量教育法的主要条款刚刚实行两年, 行政行为受到法律干预, 随后的司法行动要求更大程度上改革财政政策, 有关教育支出政策随即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执行法院判决, 得克萨斯州教育经费拨款办法四年内变化三次, 为此贫穷学区利用80%的新增拨款改善教育设施与技术。[13]显然, 对州教育财政政策不稳定的预期, 限制了学区财政改革的主动性, 由此导致学区不能制定出最优化的教育财政政策。

(三) 促进教育的改革是财政政策变革的首要目的

新增教育经费总是伴随着教育改革愿景与计划, 为获得纳税人的支持以及平衡社会各部门对公用资源的竞争程度, 制定教育经费使用的战略计划必不可少。例如, 作为新泽西州教育财政改革的一部分, 外部评估小组考察每一个低收入学区, 由此制定教育优先发展计划;肯塔基州教育改革与财政改革相伴, 财政改革中包含大量有关学区教育改革的方向与内容的具体规定;得克萨斯州则使财政改革与州班级规模、评估与绩效的改革政策相一致。

尽管州政府采取行动帮助学区形成教育愿景, 但肯塔基州、新泽西州与得克萨斯州的财政改革与教育改革起初在州水平上仍然相对分离, 州教育标准与财政拨款基准没有直接关系, 即使同时进行教育改革与财政改革的肯塔基州也是如此, 不过肯塔基州专项资助则根据教育标准分配教育资源。随着改革的深入, 财政改革与教育改革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以使学区自主地制定适当的教育政策, 政策制定者往往利用前者激发后者。显然, 可以把财政改革战略与教育改革目标相关联, 其也正是教育专项拨款的理论基础。不过, 学区由于背景与条件不同, 要求制定多样化的地方教育财政政策, 以确保最有效率与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 高度具体化的州层面的教育财政政策影响地方使用经费的效果。灵活性的州教育财政政策, 能够保证学区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规定性的州教育财政政策使州具有较大控制权, 但可能缺乏地方合作以及考虑不到地方的具体需求, 从而使政策效果达不到改革预期目标。

总之, 决策者往往根据组织模型而不是理性的经济学模型制定财政政策, 部分原因在于经济学模型在教育中的局限性。如果决策者运用资源投入的边际生产性理论工具制定教育财政政策, 那么就有可能在保证教育投入最小的情况下, 教育产出最大化。但是, 教育既不存在产出最大化的目标, 也不存在可以替代的标准, 因此私立部门中产出最大化的理性假设不适用于初等和中等教育。[14]

参考文献

[1]薛二勇.论教育公平发展的财政政策创新——基于美国的政策分析[J].教育研究, 2011, (10) :95~100.

[2]Moynihan, D.P.Equalizing Education:In Whose Benefit?[J].The Public Interest, 1972 (29) :69~89.

[3]Sacks, D.It Will Murder the Middle Class[N].New York Times, July 11, 1990:A14.

[4]Tsang, M.C., and H.R.Levin.The Impact of Intergovernmental Grants on Education Spending[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3, 53 (3) :329~367.

[5][7]Adams, J.E., and W.E.White.The Equity Consequences of School Finance Reform in Kentucky[J].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997, 19 (2) :165~184, 165~184.

[6]Evans, W., S.Murray, and R.Schwab.Toward Increased Centralization in Public School Finance.In 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Relations[M].R.C.Fisher, ed.New York:Kluwer Academic, 1997:139~172.

[8][13]Picus, L.O.The Local Impact of School Finance Reform in Four Texas School Districts[J].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994, 16 (4) :391~404, 391~404.

[9]Roman, B.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The Case of Public School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2 (27) :259~279.

[10]Meyer, J.W., and B.Rowan.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s as Myth and Ceremony[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7 (83) :340~363.

[11]DiM aggio, P.J., and W.W.Powell.Introduction, i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M].W.W.Powell and P.J.DiM aggio, eds.Chicago, 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1:1~40.

[12]薛二勇.教育公平发展中财政政策的博弈——美国教育财政改革的政策过程研究[J].教育研究, 2012, (12) :120~127.

3.美国警方如何反腐 篇三

警察权在任何国家都有特殊性,警察腐败问题也是当今世界的通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各国都在摸索。美国警方的内部监督不乏可鉴之处,我们以美国第三大警察局——洛杉矶警局为例,一探美国如何预防与监督警察职务犯罪。

重视职业化教育

美国为了预防警察腐败、暴力执法、滥用职权,很注重对警察的廉政职业化教育。在强调警察执法时要尊重市民权利、保证程序合法的基础上,更强调职业道德对警察的约束。据洛杉矶警局介绍,警察执法所要求的70%体现在法律、法院判决和内部规范中,30%是通过培训固定的。洛杉矶警局有警察近万人,另有文职人员约8000人、类似治安志愿者的辅警830人和“少年警察”420人,可谓专群结合、力量强大。

统一的执法要求形成统一的训练模式,新警招录和培训严格按照执法规范的要求进行。而且必须按照要求训练,否则无法通过考核,更不能上岗执勤。和美国其他地区的警察一样,洛杉矶警局警员培训的重點之一是,对1930年至1990年制定的三个指导警察执法行为文件的学习。包括1957年制定的《执法道德规范》,其内容具体、明确,在美国实施了30多年。1986年美国又制定了《执法人员职业道德规范》。1990年在前两份文件的基础上修订了《警察行为规范》,新增了许多内容。这三份文件形成美国警察的执法准则,约束了警察的权力,提高警察执法的规范化与专业化。另外,警员职务晋升一律参加专门考试,这保证了警察特别是警官的较高素质。

提高腐败犯罪成本

现在,美国警察违纪违法主要表现为不当用枪、过度暴力、取笑辱骂等粗暴执法行为,以及接受小额馈赠、特殊打折、免费咖啡等轻微受贿行为。据统计,在因涉嫌犯罪被起诉的警察中,警官只占1%。洛杉矶警局每年花费26亿美元。新警年薪5万美元,资深警员可达10万美元,福利优厚,加班费高达平均工资一倍半,还有包括配偶、子女在内的医疗保险,收入明显高于其他政府人员。而警察一旦被开除,所有待遇丧失殆尽,再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这些都为预防警察违纪违法奠定了基础。

成立内部监督机构

美国警察机关,特别是大城市警察机关,已经在内部成立专门机构来查证和监督警察的执法不当行为。洛杉矶警局就有三个处负责警察内部监督:一是内部事务调查处,负责调查违反警察局内部规定且不构成犯罪的警察违纪案件;二是内部犯罪调查处,负责调查警察涉嫌犯罪案件;三是风险管理处,负责对警察被投诉及查处情况的收集、分析、研判,并据此改进相关制度规范。这三处机构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针对警察腐败、违法乱纪、暴力执法、滥用职权等不当行为进行调查与监督。三个处均直接向局长负责。其运行机制和特点是:

办案宽严相济。既坚持有案必查,又灵活处理。案件查清后,对违纪的给予从警告到降职降级、停薪直至解雇开除的处分,对涉嫌犯罪的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对前者,综合考虑涉案人员的一贯表现、实际能力和发展潜力,能不停薪尽量不停薪,能不解雇尽量不解雇,问题不严重的则以教育为主,甚至以教代罚。其次既保证调查权威,又维护涉案人员合法权益。内部事务处进行违纪调查时,涉案人员必须配合、交代,否则即予解雇;内部犯罪调查处进行刑事调查时,涉案人员则可依法行使“沉默权”,即使此前在违纪调查中交代了也不能作为犯罪证据直接使用,必须另行取证。要坚持诚信至上。在美国,说谎是不能原谅的错误,普通公民如此,公职人员尤其严重。洛杉矶警局在实施内部调查时,无论被调查对象,还是举报人、证人,都必须以书面方式作诚实宣誓,对捏造事实、撒谎欺骗、诬告陷害的,都要追究责任。

调查突出重点。调查案件主要以工作期间职务行为为主,其中又以枪支使用为重点。由于枪案多发,美国警察有很大的枪支使用权,同时又严格防止滥用枪支。在洛杉矶县警察局,警察工作时间必须随身佩戴枪支,遇到法定情形即可开枪;但只要一开枪,内部事务调查处就快速反应,派出2-6人出现场,第一时间调查,第一时间公布真相,在及时按规定处理的同时,引导舆论,防止炒作。媒体也第一时间拍摄报道,媒体的直升机每天在上空巡视拍摄,有时出现场比警方还快。

风险管理科学。风险管理处建有专门计算机信息系统,收集案件投诉处理和警员执法执勤情况,及时发现执法风险,定期分析研判,采取相应措施。对投诉较多、问题频发又不够处分的警员,确定专人进行重点培训辅导,帮助提高改进,直至问题纠正,必要时离岗、停薪培训。另外,对暴露出来的制度问题,提出改进、完善措施,加强规范,堵塞漏洞,使警务越来越科学。

监督力量强大。三个处共有近80人之多,配备标准也较高,他们每年调查60-70起内部犯罪案件,查实率达85%,6年来只有1起未能成功起诉。同时,内部的监察机构还会配合社会力量协助调查,提升监督力度。美国非常重视社会舆论的影响力量,注重公众及媒体对警察执法的监督作用,善于利用媒体来揭露警察的腐败和其他不当行为。另外,民众因警察的腐败或不正当行为而不信任警察,于是产生了独立于美国警察机关之外的政府、民间冤情调查员、法庭、民众监督组织等控制警察的力量。由于这些力量独立于警察机关之外,从而能更容易赢得民众的信任与合作,也确保了警察对公众负责。

美国警察反腐的启示

从洛杉矶警局对警察职务犯罪的预防措施可以看出,美国运用多种手段对警察队伍进行有效控制与监督。首先,通过立法及严格的规章制度限制警察的权力,使警察的执法行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同时,提高警察的违法犯罪成本,从而使警察执法更加规范。另外,加强警察机关内外监督的合作力度,注重对警察的选拔与教育,把好警察“入口”关。联系美方的做法,再结合我国关于预防监督警察职务犯罪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启示。

查处应大案小案结合。制止犯罪不在于法律是否严厉,而在于发现处罚的概率高低;廉政建设应着眼“抓得到”而不是“罚得重”。为此,在严肃查处大案案件的同时,应以职务行为为主,加强小案查处工作,实行有案必查、灵活处理。此外,利用灵活的监督调查手段能及时发现并遏制一些小型案件的发生,做到以小防大。例如洛杉矶警局内部事务科的警员,可以化装成毒贩或一对发生家庭纠纷的夫妻,对前来接警的警察进行金钱诱惑或故意谩骂。由此内部事务科的警员便可知哪些警察是腐败分子或具有暴力倾向。采用这种监督方式有效地防止和震慑了警察的违法违纪行为,将腐败犯罪等扼杀于摇篮之中,确保了警察部门对警察的行为负责,值得我国警察机关在预防警察职务犯罪的方法上进行参考。

nlc202309022147

风险管理和监督信息化应统筹整合。美国警方开展风险管理的做法,与我们开展的廉政风险排查防范和执法监督信息化建设类同。建议在全国公安机关整合推行相关信息系统,做到信息互联、资源共享,以压缩和规范公安民警自由裁量权、预防和减少执法风险为重点,统筹开展信息化监督和廉政风险管理,推动完善执法制度、标准体系,促进执法规范化。

强化监督力量应内外结合。建议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切实加强公安纪检监督组织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专门机关及群众监督,重视舆论监督。通过新闻媒介揭示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不良问题,从而对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进行惩戒与制约。我国媒介舆论体系与国外相比发展相对较晚,传媒舆论监督与受众的期望值还有不小的距离,媒介舆论与警察机构内部监察部门各自为战,缺少沟通协调、互通信息的工作机制,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整体的综合效能。但是随着我国媒体舆论监督体系的逐渐完善,各种网络媒体的兴起,舆论监察的作用与影响也越来越大。2013年8月19日,新华网报道的一起河南民警酒后摔婴事件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仅时隔一天,河南公安机关就通过媒体向公众进行了完整的情况通报并结束了调查取证,肇事民警也被羁押。从此事件不难看出,以适当方式引入社会监督力量,切实加强外部监督,做到内外结合、有机联动可以发挥更大的监督效果。

源头防治应人财物结合。美国警方在警力配备、人事制度和经费待遇方面的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但应立足国情,量力而行。建议完善公安干部人事制度,严把队伍入关、推行文职人员制度、改革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及制度,根据实际需要分类编制和配置人力资源。做到既保证重点需要,又符合岗位特点,节约财政资源。并在坚持从严治警的同时,加大从优待警的力度。在医疗、休假、伤亡补助、子女教育、住房等多方面提供适当优待。在改善经费保障的同时,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和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加警力配备,推进专群结合制度化,实现资源配置优化。

美国警察机关多管齐下,对警察职务犯罪的监察与预防建立起了一套较完整的体系,但是美国警察的职务犯罪大案仍然不时发生。《洛杉矶时报》2002年援引洛杉矶警局的一份内部调查报告报道,洛杉矶警局前任副局长莫里斯·摩尔在过去七年里,一直帮助一个以他的儿子为首的贩毒黑帮洗钱。报告指责这是洛杉矶市“最严重的腐败行为之一”。 1992年,四名洛杉矶警局的白人警察殘暴殴打黑人司机罗德尼·金事件,引发了一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城市骚乱。虽然中美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有着很大不同,但两国警务工作在预防犯罪、维护治安等方面的职能和目标基本一致。警察机关在健全完善监察体系的同时,仍应提高警惕,把握好警察职务犯罪的可知性、规律性与可控性。我国警察机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应当在充分发挥我国司法制度优越性的同时,以宽广的视野和战略的眼光,吸收借鉴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方式,不断革新现代警务机制,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

4.《形势与政策》论反腐倡廉 篇四

论反腐倡廉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腐败问题是伴随着国家政权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历史现象。所谓腐败,就是在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或统治集团中,有一部分人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为个人牟取私利而不惜损害全社会的利益,直至危及整个国家政权的生存。因此,能否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在政权机构内部蔓延,能否在政权运作中形成一套科学、严密、规范的防腐反腐机制,就成为衡量一个阶级、一个政党是否具有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如今,腐败现象在我国越来越严重,近日,重庆市高官文强被判处了死刑,国美电器老板黄光裕被判入狱,在看到这些消息后我对此进行深思,为何我国的腐败现象如此严重,这些现象,与党的执政能力有何相关?

毫无疑问,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反腐倡廉应是其执政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那么,反复倡廉是什么呢?反腐倡廉亦称“惩腐倡廉”。即反对腐败,倡导廉政,是廉政建设的基本内容,思想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防止权钱交易,提倡廉洁自律,建立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要廉政就必须反腐,而反腐才能廉政,古今中西概莫能外。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反腐倡廉”,尤其在经济体制转换的改革开放的时期,更是把“反腐倡廉”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行动纲领。

如果执政的共产党人听任腐败现象蔓延,就会在执政党和国家机关内部逐渐形成一个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特殊既得利益集团。这种特殊的既得的利益集团一旦形成,什么共产党的宗旨、社会主义的原则通通都会成为他们维护和扩大其私利的“桎梏”,只要他们不肯放弃自己的私利,最终结果只能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来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政权的性质。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古往今来,莫不是如此。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体现的是刚烈之气。于谦是仰慕古代正气凛然的仁人志士。国难当头,于谦没有临难退缩、明哲保身,他的所作所为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只要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铁骨铮铮、忠心赤胆的于谦尽管以悲剧告终,但于谦“甘洒热血写春秋”的爱国爱民情怀,却给后世树立了一个楷模和丰碑,给我们铸造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之魂。相反,一个国家如果腐败无能,那将是灭国之灾。我国宋代司马迁写过“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丧身,败家。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英国阿克顿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众所周知,南宋时贪脏受贿、卖官鬻爵的贾似道,明朝时阿谀奉承、卑鄙虚伪的严嵩,清代巧取豪夺聚敛巨财的和珅,这些贪官已经在历史上留下了臭名昭著的一笔,而这些朝代,也因为不治之风,而衰落。

“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周总理说道。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在国务院的会上,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正因为周总理的洁身自好,才能够带领人民一起建设我们的大好河山。由上可见,反腐倡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同样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早在十月革命前夕,他就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强调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巴黎公社关于“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

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原则。在苏维埃政权初建时期,他还尝试执行过巴黎公社关于“从公社委员起,自上而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的原则。他还把“贪污受贿”列为共产党员面前的三大敌人之一,他说:“只要有贪污受贿这种现象,只要有贪污受贿的可能,就谈不上政治。在这种情况下甚至连搞政治的门径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搞政治,因为一切措施都会落空,不会产生任何结果。在容许贪污受贿和此风盛行的条件下,实施法律只会产生更坏的结果。在这种条件下不能搞任何政治,这里没有搞政治的基本条件。”显而易见,列宁在这里所说的“政治”和“搞政治”,指的是共产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指的是社会主义政权机关的正常运作,指的是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

毛泽东也把防止和反对腐败的问题同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联系在一起。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就告诫全党:“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护优良作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还不到五年,他就领导全党开展了著名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并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概和胆略,毅然决定枪决已堕落为贪污分子的原我党高级干部刘青山、张子善二人,向全党、全国人民显示了已经掌握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人反腐倡廉、永不变质的坚强决心。毛泽东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把能否防止腐败作为我党能否保持政权的重要因素加以强调,也曾发动过多次其初衷在于防止党员干部变质的政治运动。我们看到,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着不少腐败行为。腐败是非常可怕的,它侵蚀一个人的灵魂,文强作为一个掌握着大权的高官,却包庇下属,成为黑势力的保护伞,导致整个重庆市民不聊生,罪恶滋生。黄光裕作为一个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商人,却操纵股市,非法交易,这种种的一切都对我们这个社会产生了极其坏的影响,那么,怎样反腐倡廉?胡锦涛强调,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抓紧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于个人而言,反腐倡廉要求我们做到廉洁修身。社会是由一个个的个人组成的,从个人的层面来讲,修身对防止腐败现象有重要作用。之所以有腐败行为,是因为有腐败心理和思想。心正则行为正,而修身就是帮助人们具备高尚的道德品性。芬兰多年被评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每年全国法院受理的行贿案件加起来也不足10起,而且几乎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案。1992年间,芬兰只有25起贿赂罪芬兰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同当地人民严以自律、奉公守法有密切关系。他们把贪污受贿视为卑鄙的盗窃行为,对不劳而获的行为,公民的自律是防止腐败最有效的手段。一般来说,官员手中握有较大权力,更容易出现腐败行为。因此,官员更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官员能做到廉政清明,上行下效,对社会风气好转将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反腐倡廉与党的执政能力密切相关,但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也应该从现在开始,廉洁修身,反腐倡廉。

第一,我们要时刻告诫自己:懂礼仪,懂道理。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做人要懂得礼仪,要懂得自爱。古人有云:人之贪,性也。人贪婪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因而如果我们没有克制自己的贪念,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的要求,那么我们就会滋生腐败的因子,玷污我们的人格,模糊了我们前进的视线。

第二,我们要时刻保持廉洁自律的行为规范。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重,自律,自醒,排除非分之想,我们要摒弃个人主义人生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权力意志论的人生价值观;我们要不断提高道德自律意识,增强防腐拒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为马上步入社会,投身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浪潮中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5.形式与政策论文《反腐倡廉》 篇五

课题名称:

姓名学号:学院班级:自评等级:联系电话:

反腐倡廉,人人有责

优 √

合格

反腐倡廉,人人有责

记得在第二次的形势与政策课上,老师讲的是有关反腐倡廉的专题。课上,老师慷慨激昂的列举了许多中国当代社会自前至后的贪污腐败的例子,看完之后着实让我震惊,心中不由感慨万千,身为一名高校大学生,我时时刻刻的在思索着:怎样才能让这些腐败分子落网,怎样才能有效防止腐败的发生。记得有句古语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此刻我想说的是:反腐倡廉,人人有责。首先,对于贪污腐败现象,我们必须承认这些确实存在,还比较严重,这是事实。

那么为何会有这么多贪污腐败现象呢?总的来说,我认为主要有2方面的因素。一是政府方面政策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体制还存在很多问题,使得很多官员失去监督,而权利一旦失去监督就必然走向腐败。但党中央一直在努力完善我国的体制,而且,如果想仅凭政府的力量来根治贪污腐败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因此根治贪污腐败归根结底还得靠广大的老百姓。

这也就是第二方面,老百姓的问题了。为什么说贪污腐败老百姓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呢?试想一下,如果你知道某个官员有贪污受贿情节或作风不正,你会去揭发举报吗?我想多半不会。为什么呢?这可能也算是中华民族的劣根性的来源了。不去举报的原因有二:

1、举报他我会承担被报复的风险;

2、举报他我不会得到短期、直接好处。于是乎你不去揭发我不去举报,这也难怪贪官污吏会这么多了。试想一下,如果发现一个贪官,人人都去举报,试问谁还敢贪污腐败?的确,举报贪官污吏可能会遭到报复,甚至流血牺牲,但是60年前无数革命先烈能够为了我们今日幸福的生活而义无反顾地流血牺牲,我们为何就不能为了祖国的廉洁而流血牺牲?当然,政府在这方面也有很大责任,因为政府没有给老百姓提供一个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的平台去揭发举报贪污腐败现象。毕竟谁都想过个安稳的日子,而且中华民族素来有逆来顺受的习惯。

既然政府也有责任,于是乎很多人又把矛头指像了政府,认为是我党的执政不力所致。但是,我国建国才60年,脱离封建社会也刚60年而已。贪污腐败都是封建社会的残余,加上中华民族的民族特点,换了哪个政党都不能在这60年间消除贪污腐败。我党在这点做的已经很不错了,目前虽然没有一个方便快捷且安全有效的举报平台,但如果你决心举报下去或捅到中央去,党中央也不可能不给你一个合理的答复。而且随着我国体制的完善,贪污腐败现象必然会越来越少。此外,中央的政策必须要有人民的支持才能够贯彻实施。就算是中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又安全有效的举报平台,如果没有人去举报又有什么用?

因此,当你抱怨我国有多么贪污腐败的时候,先扪心自问一下:

1、你是否会去走后门?不要说什么走后门不是贪污腐败什么的。贪污腐败就是从走后门开始的。

2、你是否敢去揭发贪官污吏?不要说什么流血牺牲,既然革命先烈能够为祖国流血牺牲,你为何不能?既然你不能为祖国,那你又凭什么要求祖国为你?

中华民族也是具有伟大凝聚力的,希望有朝一日不怕流血牺牲的中国人民能够团结起来反贪污反腐败。

所以,我们应该提倡的是,反腐倡廉,人人有责。

我深刻感受到了在当今社会进行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对自身的思想作风,廉洁自律,遵章守纪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所举的图片里子上,我看到有些国家党员干部在个人欲望的驱使下逐步淡漠了法制观念,在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面前丧失原则,置党多年的培养教育于不顾,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于我们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原则和宗旨的事情,最终身败名裂,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通过观看这些腐败分子的典型事例,我觉得我们当代大学生要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通过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和观看反腐倡廉的图片,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而且使自身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无利不往来,少数党员干部放任自流,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流失,同时也带坏了一批干部,从而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在整个学习过程和观看过程中,我们做到了认认真真的学,扎扎实实的学,并深刻体会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使自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以后的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中切实找到切入点,并做到学以致用,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起到带头和带动作用。同时,我决定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筑牢反腐防线,吸取他人的教训,防患于未然,坚持防微杜渐,时刻为自己敲醒警钟,要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然而真正品尝了其中的滋味,那后悔可就晚亦。所以,强化自律意识,构筑廉洁从政的警世防线,是对每个人的考验。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少数腐败分子有机可乘,这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注目的一个焦点。在与时俱进的今天,我们学校相应采取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通过讲座、报纸、专题教育、宣传栏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警示教育,使我们的廉洁自律意识明显提高,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也日益增强,教育效果稳中有升。作为学生的我也更深切体会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要性。我认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谦虚朴实、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表率。在生活中,我的人生格言是: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快快乐乐生活。强化反腐倡廉意识是我作为一名共和国青年的责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我要找准自己的人生航标,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6.形势与政策论文反腐倡廉2 篇六

[摘要]反腐倡廉,即反对腐败,倡导廉政。要廉政就必须反腐,而反腐才能廉政。要借鉴古今反腐倡廉的经验,坚持不懈才能创造一个清正廉明、法制健全、高度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社会。

[关键词]反腐倡廉;道德教育;健全法制;民主;文明

一、当代社会腐败滋生的原因

(一)社会历史的变革

改革开放使我国改变了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国门打开,过去封闭条件下的理性观念也随之瓦解,西方的拜金主义,金钱至上大举登陆。东西方物质生活的强烈反差,从根本上动摇了一些官员的精神意志,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俘虏。

(二)制度约束力下降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言:“法制不健全,制度上有漏洞,坏人就会趁机横行,好人也无法做好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处在探索之中,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律制度只能一步一步地完善。制度的缺陷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腐败分子在制度的空档中频繁作案,危及社会。

(三)人性的因素

人性中既有仁爱、慈善的一面,也有贪婪、邪恶的一面。人的自私在适当的环境中很容易显露出来,其结果必然导致因为个人利益而危及他人和社会利益。正是这种人性的贪婪邪恶,造就了当代社会一大批腐败分子,并制造了一个又一个骇人听闻的腐败事件。如杭州原副市长许迈永贪腐案, 广州市花都区原区委书记潘潇受贿案等。①

二、反腐倡廉的必要性

(一)反腐倡廉方能兴党

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唯有坚定不移地反腐倡廉,才能更好地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二)反腐倡廉方能国泰 ① 佚名.辉煌90年,中共反腐“成绩单”世人瞩目.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原创.2011年09月20日

我国目前经济社会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过渡期,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体制,旧体制的调整、改革、更替、完善必然是一场重大的社会革命,反腐倡廉建设在其中承载着不可替代的服务保障作用。

(三)反腐倡廉方能民安

反腐倡廉能够切实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拥有平等发展机会,获得与付出相一致的利益,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真正获得幸福。

三、反腐的方法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加强教育,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的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要把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他们遵纪守法,不为个人利益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不以私利而危及全局。这种思想教育工作在廉政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二)健全法制

权力容易滋生腐败,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滋生更大的腐败。治理腐败,必须构筑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来规范权力的运作,使掌握权的不能贪,这是反腐倡廉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严格执法加大打击腐败斗争现象的力度

有法可依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必须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决不能让腐败分子漏网。否则,法律制度将成为一纸空文,法律条文再多,对于惩治腐败只能纸上谈兵,无所作为。

(四)在用人制度上进行改革

可以通过公开招聘公职人员,制定严格考试制度,加强考核和审查,加强社会透明度,规范公职人员的日常行为,使反腐倡廉在源头上得以制约并贯穿于始终。参考文献:

[1] 佚名.辉煌90年,中共反腐“成绩单”世人瞩目.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原创.2011年09月20日

[2] 佚名.杭州原副市长许迈永贪腐1.98亿被判死刑.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原创.2011年09月20日

7.美国量化宽松刺激政策危害研究 篇七

但政府干预成本巨大, 且也可能失灵, 这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共识。所以, 当经济止跌企稳时, 经济刺激计划要适时、有序、渐进退出, 否则会带来财政赤字增加、潜在通胀压力加大、助长道德风险和逆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负外部效应。

一、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经济刺激计划主要内容

(一) 主要内容

自2010年4月份美国的经济数据开始令人失望, 进入步履蹒跚的复苏以来, 美联储一直受压于需要推出另一次的量化宽松:第二次量化宽松 (QE2) 。

伯南克在2010年八月份在杰克逊霍尔的联储官员聚会中为第二次量化宽松打开了大门。但他同时谨慎地指出, 量化宽松不是一个成熟的补救办法。

而且, 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量化宽松政策。费城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查尔斯普洛瑟以及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托马斯洪尼格今年就一直与伯南克存在异议, 他们表现出了对量化宽松的强烈质疑。

不过伯南克一直在试图获得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的支持。上次闭门会议结束后发表的声明又将第二次量化宽松的大门打开了一点, 声明指出美联储认为通货膨胀率低于目标水平, 与美联储保持高就业率的的任务不一致。

随着疲弱的经济数据继续被公布出来, 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在世界普遍反对声中推出。

(二) 特点

量化宽松政策, 其实就是通过印钞票来增加流动性, 希冀由此达到刺激就业、加快复苏步伐的目的。美联储在第一轮量化宽松 (Q E1) 中, 将其资产负债表由8800亿美元扩大至2.3万亿美元。此举稳定住了金融市场, 拯救了银行业, 但是对就业、消费的帮助却不大。

2010年11月3日, 新的一轮量化宽松政策 (Q E2) 登场。如果说Q E1面对的是金融业随时可能崩溃的急症的话, Q E2面对的是居高不下的失业沉疴。政策所针对的目标不同, 便决定了联储施药的手法不同, Q E2注定是小剂量、常服药, 因循症状随时调整施药力度。Q E1是电击疗法, Q E2是插在病人身上的输液管, 医生每天作出增减调整, 甚至改变处方。Q E1的关键词是“急”, Q E2的关键词是“长”。

Q E2的一个特点是与就业情况挂钩。伯南克认为失业率回落到5.5%才算经济恢复正常, 而目前美国的失业率高达9.6%。以美国的结构性失业状况看, 美国至少需要三年时间, 才能将就业市场拉回到5.5%的失业率, 而且这个过程可能远远超过三年。这意味着Q E2可能不设时间限制, 需要多久便做多久, 避免自缚手脚。

Q E2的另一个特点是以管理通货膨胀及通胀预期为政策目标之一。央行以稳定物价为第一要务, 通常出招抑制通货膨胀。然而目前美国核心通胀几乎为零, 并有通缩压力。联储鼓励通胀, 一则减轻债务负担, 二则逼迫消费。伯南克本人并不赞成设立明确的通胀目标, 但是美联储鼓励通胀意味着美国货币当局并不介意弱化美元以及由此导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

虽然同是通过债券购买来注入流动性, Q E2并非Q E1的翻版, 它们的政策目的不同, 政策手段也不同。即将推出的联储政策, 应该被称为Q E2的前奏, 伯南克志在铺设政策的基础设施, 为今后几年的货币政策打通渠道, 而非一次性地空投下所有钞票。

Q E2有下述特点, (1) 渐进式, 小量稳步推进, 根据最新数据适当调整数量; (2) 不预设数量上限及时间限制,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哪怕需要Q E3、Q E4也在所不辞; (3) 全球互动。如此规模、如此霸道的Q E, 势必将欧日英拖下水, 为了在汇率上自保, 发达国家或明或暗地重回量化宽松, 新兴国家通过行政、税收手段限制热钱。

二、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评价

美联储推出“数量宽松II”之后, 遭到世界各国的强烈批评。各界观察家大多认为, 该政策并不能通过制造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预期来刺激美国经济增长, 因而效果可以不明显。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通过资本外流这一渠道, 导致美元的贬值以及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在新兴经济体的肆虐。

如果美联储按计划完成“定量宽松II”, 它的资产负债表上的美国国债资产额将至少达到1.8万亿美元 (新的6000亿定量宽松II, 加上今年8月份美联储公布的MBS本金再投资项目计划收购的近4000亿美国国债) 。已知美国按计划将在2011年增发约1万亿美元国债, 再假设外国投资者增持美国国债的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5%左右 (过去两年为13%) , 则要想保持国债的供求平衡, 美国国内投资者———包括私人投资者, 共同基金以及美国各州的养老金———就必须相应减持近6000亿美元国债。根据美国法律, 这些投资者中的相当大部分, 只能投资于低风险的美国国债。如果像国债这样的证券已经被各国央行买走, 美国政府必须相应增发国债。否则美国国债市场会出现流动性危机, 从而严重影响全球资本市场的正常运作。更具体地说, 定量宽松II完成之后, 如果美联储以及国际投资者持有比例想保持在正常水平———60%, 为满足美国国内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正常需求, 美国政府在2011年就必须增发近2.64万亿美元, 而不是所宣布的9760亿美元。如果真实如此, 美国国债对GDP的比例就立即被推到110%以上。

美国国债的急剧增长、美国国债余额对GDP比的大幅度上升, 意味着美国国债风险上升。其结果必将是美国国债价格下跌, 并进而促使投资者将资金从美国转移到其他国家, 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美元成为套利、套汇货币又必将导致美元贬值。这样, 中国现有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就会遭受双重冲击:美国国债价格下降和美元贬值的冲击。也许美国政府和美联储早就把美元贬值内定为新的货币政策目标了。一旦市场发现, 美国政府在2011年要发行比市场预计多得多的国债, 下一个话题就将是“美元危机”。

美联储退出数量宽松不仅有助于美国国债市场的正常运作、保持美元稳定, 更重要的是将能重新树立美国决策机构的信誉。相信其它各国的货币机构会更愿意与美国合作, 共同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等问题。它们还可能会继续适度购买美国国债以防止本国货币过快升值, 并以此支持美国消费者以及企业, 使他们能够享有较低的信贷价格, 从而从根本上刺激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三、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经济刺激计划负作用分析

(一) 财政形势严峻, 通货膨胀隐患浮现

美国财政部2009年7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在截至9月30日的2008—2009财政年度的前9个月, 美国联邦财政赤字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 达到1.42万亿美元。财政赤字迅速增加的最主要两个原因在于:首先, 美国政府推出大规模的刺激经济计划, 以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其次, 经济基本面的恶化, 使美国的财政收入显着下降。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和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等一系列庞大的开支计划导致2009财年美国政府开支达到3.52万亿美元, 比上一财年激增18.2%。对于早已入不敷出的美国政府, 巨大支出的来源将是继续发行国债。国家负债与财政赤字大幅增加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美元。自危机发生以来, 一方面, 美联储向市场投放了大量的货币, 美国政府通过巨额财政赤字收购金融市场的问题资产, 财政赤字是附带利息的基础货币发行, 导致通货膨胀前景恶化;另一方面, 财政赤字巨额财政赤字会推高利率, 提高美国的借贷成本, 进一步增加财政压力, 提高通胀预期。一旦通胀恶化, 将对脆弱的经济复苏造成更严重的打击。

从长远来看, 高赤字、高通胀预期不利于美国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日益失衡的财政问题已引起美国国内和国际上的广泛担忧。美国政府为救市和刺激经济而发行的债券, 在日后需要支付巨额的本息。如果待经济恢复后, 危机时期所购资产不能抵补国债本息, 则纳税人将面临较大损失。高财政赤字问题在美国国内已经对美国政府产生不利的“政治影响”。奥巴马政府目前全力推动的医改方案, 就是因为可能导致赤字规模大幅增加, 因此陷入“拉锯战”。美国债务状况恶化, 市场上大量流动性的注入, 将迫使美元贬值, 影响中国和其他持有大量美国金融资产国家的投资信心, 甚至弱化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二) 暗藏道德风险

美国政府联合美联储救市过程中的弊端之一, 就是给予被救助机构制造新的道德风险的机会。以股权注资方式救援, 行为是暂时的, 却会留下长远副影响。因为其中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 即存在问题机构的股东向政府转嫁风险的可能。美国此次危机的发生, 正是源于一些金融机构为追求超额利润, 不顾风险, 不断加大对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投资, 最终导致巨额亏损。为稳定金融秩序, 缓和经济危机, 美国政府收购、接管、注资、担保等措施频频出台。美国一系列救援和刺激方案的出台犹如强心针, 有利于短期内市场秩序与信心的恢复。但从长远角度看, 这种行为使处于危机中的金融机构从别无选择的政府救市行动中捕捉到一丝“太大而不能倒”的奥秘。金融机构的利益和社会与政府的息息相关的, 在危机扩大化之时, 金融机构可以“绑架”政府, 迫使其采取救市措施, 承担金融机构高风险投资造成的损失。美国的救市和援助行为可能使大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加有恃无恐, 放大投资者的赌博意识。道德风险的更加猖獗会为下一次的过度投机和资产泡沫埋下伏笔。

(三) 挤出效应威胁经济可持续发展

美国制定了大规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尤其是2009年的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65%将用于增加政府投资, 未来会挤出私人投资, 损害经济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二战后, 货币主义学派的“挤出效应假设”广泛传播, 并得到了美国民众一定程度的认可。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实证指出, 80年代初的联邦巨额财政赤字推动了真实利率的上升和美元的贬值, 结果造成美国可贸易货物和劳务的国际竞争力的下降。而上世纪八十年代, 美国的私人投资也表现出长期落后于世界水平的特点:按劳动力人均计算的工厂和设备投资, 美国只为德国的1/2, 日本的1/3。民用研究与开发费用则不到德国、日本的45%。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 扩张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美国政府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积极财政政策仍然会继续释放挤出效应, 如果不进行适当预防和规避, 将会成为美国经济复苏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四、对中国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的反思

鉴于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 我国于2008年年11月份, 启动了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 并已经开始分阶段实施。计划一出, 立即引来国内外关注的目光, 世界各国和国内各方也对财政刺激计划寄予厚望。随后一年, 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的积极作用已逐步显现, 在全球经济中一枝独秀的中国GDP增长速度即是最好的诠释。但是, 经济刺激计划的负面效应具有普遍性, 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同美国的经济救援和刺激计划一样, 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也面临着政府财政负担加大, 潜在通货膨胀压力, 对私人部门的挤出效应, 助长道德风险和逆市场化改革等负效应。在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过程中, 由于政府主导经济体制能力的加强, 政府管制导致政府支出和国企投资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民间投资萎缩、民企活力丧失, 居民消费下降、国内需求下滑, 经济增长压力减少、经济转型难度增大, 使得内地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在危机应对之下得以固化, 结构失衡也得以长期化, 应引起足够重视。

全球经济已有回暖迹象, 我国经济也已开始好转, 为使经济刺激计划负效应最小化, 我们应当吸取和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 适时地制定可行的退出方案, 以避免因经济刺激计划干预过度而带来后遗症, 阻碍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

摘要:在经济萧条时, 财政刺激计划对于避免震荡、稳定市场、恢复信心、促进增长有重要作用。但当经济止跌企稳时, 经济刺激计划要适时退出, 否则会带来政府财政负担加大, 赤字增加, 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助长道德风险和逆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负外部效应。本文以美国为例, 分析了美国经济救援和经济刺激计划的负外部效应。最后, 提出了对中国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实施的反思与启示。

关键词:经济刺激计划,危害,美国样本,启示,量化宽松

参考文献

[1]陶冬.关于美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的猜想[N].经济参考报, 2010, 11, 2.

[2]余修远.量化宽松II的新视角[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 11, 16.

[3] (美) 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 (第五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美国反腐政策 篇八

2012年末,中央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包括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

2.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各政府部门厉行节约,杜绝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杜绝“中国式剩宴”绝非小事,它是实干兴邦的具体步骤,更是共圆“中国梦”的信念之基。

3. “清卡令”

5月27日,王岐山出席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指出“会员卡”折射的是作风问题,反映的是享乐奢靡之风,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职工“正人必先正己”,自觉抵制诱惑,按时清退,做到“零持有”、“零报告”。

4. 反“四风”

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

5. 中央巡视组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已经启动两轮中央巡视组巡视工作。一批手握重权、身居要津的官员落马,显示了中央高层惩贪反腐、澄清吏治的决心,而不少高官频频落马与中央巡视组巡视反腐有着直接关联,巡视制度在惩贪反腐上的确功不可没,真正做到了既打“老虎”又打“苍蝇”。

6. 清理楼堂馆所

7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要求5年内,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严禁以危房改造等名义改扩建楼堂馆所,严禁以建技术业务用房名义搭车新建楼堂馆所……

7. 反浪费条例

新闻回放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并同意印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纪违规违法现象。

8.“禁卡令”

10月31日,中纪委发出《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严禁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11月21日,中纪委又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严禁用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烟酒、花卉、食品等年货节礼。

9.“公务接待条”

1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禁止在接待费中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差旅、会议、培训等费用,禁止以举办会议、培训为名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禁止向下级单位及其他单位、企业、个人转嫁接待费用,禁止在非税收入中坐支接待费用;禁止借公务接待名义列支其他支出。

10. 整治会所歪风

2013年末,中央纪委、中央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出《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的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监督执纪,盯住党员领导干部,严肃查处出入私人会所吃喝玩乐等违规违纪行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作出承诺:不出入私人会所。

上一篇:论大学生谈恋爱下一篇:三闸中心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