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心理名词解释

2024-07-07

公众心理名词解释(精选7篇)

1.公众心理名词解释 篇一

公众演讲如如何克服卑怯紧张心理

公众演讲如如何克服卑怯紧张心理

有很多人在公众演讲时总是有些卑怯紧张,本网网为你提供本文,希望你能克服这个难题!

一旦发生了卑怯现象怎么办?打退堂鼓草草收场,他人逊色的表示面前。难免尴尬,给以后说话也带来恶性循环。此时要增强说话的责任感,以力陈己见为职责,坚持下去决不退却,怯懦心理反会得到克服。人往往就是一口气,顶了下去,口舌也随之麻利起来,卑怯现象会自动克服。某一文学征文评比,一同学名落孙山,那些严肃的评委面前一种卑怯感主宰着他但他觉得自己应该力

陈己见,协助评委科学评判,起初语言嗦,一旦挺了下来,话也顺畅起来,自己的意思也准确地表现出来。

有些朋友发生卑怯心理,他人伶俐的口舌、独到见解、逼人的语势面前。或缄口沉默,或支吾其辞,一副笨嘴拙舌、口讷语迟的样子。作为谈话局面的一分子,出现此类窘境,不只有碍自身能力的发挥,也有利于各抒己见的良好气氛的形成。下面具体谈谈几种说话卑怯现象及克服方法:

一、说话卑怯现象三种

1.在他人独到见解面前的卑怯现象

感到都是真知灼见,对每一谈话者的发言。给人以启迪,甚至有振聋发聩之效。整个谈话局面此类发言屡见不鲜,置身其中,不觉心有所动:他人的水平

那么高,见解那么独到深刻、精辟,无法比及的要保持沉默,不要说出来闹了笑话,败了他人的胃口,淡了局面的品位。结果越想越别扭,错过了许多说话的机会,把自己弄成了多余的角色。其实谈话有若干人组成,每个人都会围绕话题认真思考,发表一孔之见。这是认识最深刻,最急于发表进去,感觉上最应与别人交流的东西,自有其精辟、深刻之处,这是正常不过的只要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并作积极思考,也会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发表进去也会对他人发生启迪作用。如果仰面看人,自惭形秽,小觑自己,怎能不出现卑怯现象呢?某校文学社经常组织文学沙龙活动,别看这些青年学生稚气未脱的样子,但谈起文学话题,个个高谈阔论,不乏精彩之论。某女生自入社以来很想与同学们交流,可每次活动她都在他人的高见面前丧失信心,有些意见到嘴边又犯起嘀咕,打了退堂鼓。其实这个女生在文学上还是有见解的创作上也有所收获。稍加分

析,就会发现她他人独到见解面前发生错觉,出现卑怯心理。如果她能意识到这些,同样会发表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

2.在他人说话优势面前的卑怯现象

其说话也各具特色,人千姿百态。方式、角度、特点都不尽相同,说话形式的差异表示为说话时的争奇斗艳,这就形成一个人的说话优势。比如有的口齿伶俐,有的严谨清晰,有的音色悦耳抑扬顿挫。他人这些优势面前,有人可能会想:能有这样的说话能力吗?如何比攀得上他呀?如果听听我发言,岂不大煞风景,让人难堪。还是不说为好,免得丢人现眼。其实这是心理上对他人说话优势放大所致,被对方镇住了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的说话劣势与对方优势进行参照。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坚持自我认真说话,同样会赢得别人的良好反应。有一个年轻人说话一板一眼,虽语速缓慢,却很清晰,富有节奏感,还是很能打动人的对此很欣赏。可他面前总是说话不多,那卑怯的样子让我大惑不解。后来我才知道,十分仰慕我说话的幽默俏皮、轻松灵巧,感到自己相形见绌。只看到他人说话的优势,却忽视了自己的优势,由此发生卑怯心理,实在大可不必。

3.在他人心理优势面前的卑怯现象

实际上与人的思维状况和心理面貌密切相关。而说话能力、思维状况是稳定因素,说话外表看是一种嘴皮子功夫。心理面貌则是变化因素。因此一个人的心理面貌经常是一个人说话水平发挥水平的决定因素。面对不同的说话对象和说话关系,说话心理常会出现微妙变化。地位、身份、关系是影响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比如一个领导,部属面前谈话就具有心理优势,说起话来,思

路大开,气畅语酣,妙语连珠,能充分发挥,通常能逾越平常水平。此时我会感佩不已,觉得对方说话水平就是高人一筹。自己未等开口,早已先泄了气,应有的水平也削了一半,只好怯怯懦懦洗耳恭听,勉强说几句也气弱语虚,缺少底气。

二、说话卑怯现象的克服

1.从生理的角度进行心理调节

生理的调节也会对心理发生影响。当说话发生怯懦现象时往往不由自主,生理与心理是互动互制的心理的变化会引起生理的相应变化;同理。难以控制,通过生理上一些调节措施,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比如通过深呼吸、搓手、舒展四肢、走动、洗涮等方式,都可以使卑怯紧张的心理消除、缓解。有个青年在公众场所说话出现卑怯心理时,采用漱口、扭拧皮肤等独特方式缓解和转移

自己的卑怯情绪,效果也很显著。一次面对几位专家,开口发言时口舌哆嗦,喝了几口水,狠扭了自己几下,顿时卑怯心理没了踪影。

2.以心理暗示进行心理放松

必需让心理感受重新归位。要达到这一要求,心理的毛病用心理的方法去矫治最直接最有效。心理卑怯现象是心理夸张性感受所致。需要采用心理暗示的方式,对对方做客观、正确的认识,对自己做准确、公正的评估,这样就能保持清醒,树立信心。如当他人说话显示出我所无法达到优势时,可做这样的暗示:这是优势所在同样也有优势,一样是比不上的一个女孩对一个善搭腔会交友的青年羡慕不已,但她暗示自己:会分析善演说,比得上我吗?结果在这个青年面前不再有卑怯心理,守住了方寸。

提高自信心3.加强对对方的认识。>

从本质上说是对对方评估过高引发的过高地评价了对方,说话的卑怯现象。失望地评价了双方的关系,从而看轻了自己,发生距离意识和崇拜意念,此时既卑且怯,也就自然而然了要加强对对方的认识,切勿对对方过高认定,更不要神化,要还其本来面目,把他看作一个平常人。(演讲稿

12全文查看

2.公众心理名词解释 篇二

2.谣言传播:加剧公众心扩散到全美国。调查显示, 已有94%的消费者知道泰诺中毒事件, 可见谣言的影响力之大。2003年年初, 广东关于板蓝根能治非典型性肺炎的谣言满天飞。同仁堂生产的板蓝根, 原本只是几块钱一盒, 在广州一段时期内价格被炒到了100元左右。尽管专家证明板蓝根与非典型性肺炎并不对症, 但是人们获知真相的渠道和速度远远低于谣言传播的速度。

减少谣言扩散的重要方法之一是, 及时向公众提供他们所关心的问题的相关信息, 并通过扩大信息量的方法来防止歧义产生, 以消除人们对政府提供真实信息的疑虑, 因此在谣言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 应确保政府信息畅通无阻, 并尽可能让外界了解政府关切公众的态度, 尽快拿出事实给谣言传播者以迎头痛击。

3.稳定公众心理:政府的责任

在当今这个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因素的世界, 突发性灾难事件可能随时发生, 政府应在民族文化中注入一定的危机感, 使公众对突发性灾难事件有合理的心理准备。这种心理准备可通过系统化的培训、研讨会和突发事件处理演习等逐步培养。突发事件的突然性、严重性和不可预料性很容易引起民众的心理恐慌和手足无措, 为此在平时加强对民众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 增强他们防范突发事件的意识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不仅要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 而且对一般的民众也要灌输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 还要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员进行强制性的、系统的培训, 以提高他们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一般来说, 国外对民众进行的突发事件教育包括在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和学校的突发事件教育等, 许多国家对本国民众的突发事件教育都是“从小孩抓起”。在日本, 6年小学教育就有近40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涉及突发事件, 我国台湾省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的对突发事件的教育近30个课时, 而且这项教育一直延续到大学阶段。

突发性灾难不但考验政府, 也考验整个社会和每个公民。在政府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之后, 必须有全民的配合行动, 才能形成真正有效的社会应急机制, 使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4.心理救助:突发性灾难事件处理中的新焦点

灾后心理危机不但危害程度大, 而且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可以这样讲, 每一个见证到灾难的人都会受到影响, 其中以灾难幸存者及其亲友、搜救者、照顾者和目击者等直接面对和接近灾难的人受影响最大。那些间接触及灾难的民众虽然与灾难没有直接联系, 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都是受害者, 因为灾难这种剧烈的刺激对人的心理冲击不仅表现为急性的心理反应, 还可能造成长期的心理影响和深层的信念波动。在美国“9·11”事件中, 纽约市消防局100多人因精神紧张而请假, 许多人靠服用安眠药和镇静剂维持。一位消防员说, 即使在同孩子玩耍时, 脑海里也会浮现出他在“9·11”事件现场搜捡遇难人员残肢的场面。可见灾后的心理救助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

面对影响如此深重的灾后心理危机, 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任其发展。除了一部分人能有效地将精神创伤在意识中进行整合、认知和组织, 得以恢复到正常心态之外, 大部分受难者是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这种危机的。因此, 对灾后心理危机进行主动积极地救助, 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人顺利度过精神危机是非常必要的。

做好灾后人们的心理救助, 需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加强灾难心理卫生研究工作。这是进行灾后心理救助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灾后人们的心理救助是一项复杂的、操作性很强的工作, 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才能顺利进行。在实际研究工作中, 由于灾难造成的某些人的心理危机波及范围广, 因此研究对象不能只限于灾难的幸存者, 还应包括灾难的救助者、照顾者、目击者、受灾者的家属和亲友等其他灾难见证人。同时, 由于灾难心理危机持续的时间长, 所以还应进行连续性的跟踪调查, 以掌握受害者的整个心理变化历程。

第二, 建立健全灾后精神卫生救援制度, 通过立法途径将心理救助纳入政府救灾计划。据了解, 除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为数不多的国家还未在精神卫生方面立法外,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通过法律的形式来确保灾后人们的精神卫生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虽然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起就在当时新疆克拉玛依火灾后进行了灾后心理救助工作, 并对后来的张北大地震、1998年特大水灾等都进行了灾后心理救助, 但这些工作都很零碎, 是被动进行的, 未包括在政府救灾工作方案之内, 而且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 在现阶段尽快出台我国的灾难心理救助议案已刻不容缓。从长远发展来看, 只有最终将灾难心理卫生救助工作列入政府灾难救助计划之中, 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

3.互联网公众心理与传播 篇三

美国著名广告人罗宾斯基说过:“我坚信一流的感情才能组成一流的广告。所以,我们每次都刻意在广告作品中注入强烈的感情,让消费者看后忘不了,丢不开。”网络传播以话题为核心,虽然在传播技术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一流的情感造就一流的传播这一本质并没有改变,没有心理的洞察就没有情感的共鸣,没有情感的共鸣就不会形成热议的话题。传统广告的心理洞察强调针对特定消费群体,互联网传播则是要引发尽可能多的网民参与到话题中来,这种心理洞察相对更宏观,是对具有普遍性的互联网公众心理的精准把握。让我们通过对近几年热门网络话题的解读,梳理一下互联网时代新的公众心理类型。

自由平等精神

互联网天生的自由和民主的基因,给了大众更多了解和传播自由平等思想、表达自由平等意愿的机会,年轻人群所追求的个性的张扬、自我的解放、社会的平等在网络上得到了最充分的释放。虽然自由平等精神更多地体现在网民对于社会和政治话题的参与,但商业文化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对其影响最大的一点是草根的崛起,草根是互联网话语权的主导者,体现了草根大众对话语权、自由平等的追求,这种追求不是口号式的,而是带有对高富帅的戏谑和对自我的自嘲。“得草根者得天下”,如果不能和草根融为一体,伪装“高大上”,那就只有被唾弃的份儿。

“凡客体”的成功,就是典型迎合草根文化的结果,韩寒曾自称是“来自上海郊区的屌丝”,凡客让他从“80后”偶像回归到草根的本色:“爱网络、爱自由……爱大排档……也爱29元的T—shirt,我不是什么旗手,不是谁的代言……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这样自由平等的诉求,马上赢得了广大草根的心,形成大规模的“凡客体”再创作,平时高高在上的大腕们被草根用凡客的方式进行重新解读,“凡客体”彻底火了。2013年汽车品牌别克昂科拉通过一个个草根“80后”生动地表达了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亦触动了“80后”的心弦,引发热议。

励志精神

和追求自由平等精神一样,励志精神也属于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但相比于前者的外露,励志精神更多的没于水面之下,可以说草根(或者说屌丝)是挂在嘴上的,励志成为高富帅是藏在心底的,虽然平时大家嘴上说得不多,但励志歌曲、电影、选秀节目以及网络大V励志名言的流行暴露了这种心理倾向,“梦想”是励志精神的宣言,“屌丝的逆袭”则是互联网话语对这种精神的最好阐释。由于时代本身的局限性,特别是“80后”,正受到生活上和事业上的双重压力。对于励志精神,如果传播者够深刻挖掘,通过“药引”引出埋藏在目标人群内心的渴望,则必然能引发一场轰轰烈烈的话题。

2013年年初聚美优品“陈欧体”充分地道出了“80后”渴望冲破出身阶层、旧规则、旧观念的束缚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80后”陈欧直白、赤裸地挑战旧势力的宣言,精准地命中了“80后”那颗充满斗志而又备受压制的内心,“陈欧体”话题彻底火了!无独有偶,2013年年末,励志风暴再度来袭,这一回强势来袭的也是位“80后”——年过80岁的褚时健,他所代表的,蕴含在一个小小褚橙上面“跌到低谷的强大反弹力”,深深打动了企业界名流和进取路上受过挫折的“80后”们,大家争相传颂,经过互联网自媒体平台的推波助澜,最终演变成线上线下的一场全民励志秀和送礼潮,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就只送褚橙。

怀旧心理

如果说自由平等精神和励志精神属于时代精神中“向前看”的部分,那么怀旧心理则属于“向后看”的部分。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网络移民“70后”、“80后”已经开始集体“老去”了,当他们停下来回头看时,这个社会已经和自己以前所熟悉的完全不一样了,成家立业尚需努力,童年、青春时期的美好东西却已难觅踪影,留恋、伤感以及温馨的记忆掺杂在一起,弥漫心头。这种情况下,怀旧自然成为网络的重要话题,“70后”、“80后”通过集体怀旧的方式,追忆自己逝去的青春。

近几年,追忆青春的文艺作品红极一时:从网络微电影《11度青春之老男孩》、网络歌曲《李磊和韩梅梅》到影院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引发了一波接一波的怀旧风潮,类似“我们当年追的女生”、 “只有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等系列怀旧话题参与者甚众,众多商家也顺势跟进,抓住与青春相关的话题进行营销,其中青春版小米手机“我们的150克青春”最受关注,小米创始人一起模仿《那些年》的微电影,不仅自己卖了一回萌,也实现了青春版小米手机的上市热卖。

爱国主义思想

互联网一贯都是人们宣泄爱国热情的核心阵地,平时这种情绪一般集中在军事论坛之类的平台上,其他平台上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主流的网民也不是太关注,但当有相关的突发事件触发的时候,这种情绪就会变得相当强烈,瞬间会引爆全网。虽然爱国主义思想是种很强烈的情绪类型,但因为异常敏感,企业操作这方面的话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火烧身,需要非常谨慎地对待。

针对爱国主义思想营销的案例不多,但汶川地震期间的“捐款一个亿,封杀王老吉”绝对称得上是个经典,虽然仍有人指责王老吉是在利用人们的爱国心理,但一个亿的真金白银的付出,打打擦边球也无可厚非。2012年,钓鱼岛事件发生之后,公众的爱国情绪高涨,荣威W5上市,又很好地操作了一把“爱国营销”——“英雄从不退让,无论是81年前还是今天”,“960万平方公里,没有一寸是多余的”,广告文案内容直指钓鱼岛事件,赢得了众多民众的喝彩。

情感主题

爱情、亲情、友情同属于爱的正能量,是人类永恒的情感主题,传统广告就很注重打这“三情”牌。出于对美好情感的呵护,公众对利用这些情感来做营销抱着天生的抗拒感,因此需抱定一颗敬畏之心,诚心对待。爱情的情感强度最高,但最为私密,可做而不可说。相比较而言,亲情的共鸣度更高,因为当代中国,数量庞大的中国年轻人离开家乡到别处谋生,无法和父母团圆,每逢佳节倍思亲,传统节日里,平时淹埋于内心的亲情就会弥漫心头,春节期间的亲情话题自然备受大家关注,曾有网友在春节前夕发帖“计算一辈子能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引得大量的网友跟帖,引无数他乡儿女泪满襟。

一汽奔腾“让爱回家”是利用亲情心理的典型案例,2011年第一次活动就取得了超过千万人参与的好效果,随后连续坚持了四年,这说明亲情话题永远不过时。2013年下半年,《爸爸去哪儿》成为另一个亲情所带来的超级话题,这次话题的源点来源于传统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明星+童趣+亲情,深深打动了广大网民,加上节目推广方在网络上进行适时引导,网络话题不断添油加醋,电视收视率超过《中国好声音》创下了真人秀节目的新纪录。

娱乐精神

随着全民娱乐风潮涌动,娱乐已经成为互联网最为广泛的应用,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视频都是为了满足公众的娱乐精神而存在的,为什么把娱乐精神排在最后呢?因为严格地说,娱乐精神其实很难归为一类心理,是很多心理的集合,出发点不一样,但目的比较一致,那就是满足娱乐心理,可以说,娱乐是互联网的基础性心理。娱乐的手段千差万别,相比其他心理类型,娱乐精神几乎是放之全网而皆准的,一句话来说,如果你找不到更好的心理契合点,那就来点娱乐吧。

然而,娱乐精神虽然是万金油,网络娱乐话题虽然多得难以胜数,但是搜寻了互联网传播案例之后,却发现走纯娱乐路线而形成热议话题的传播案例并不多。很多娱乐话题的出现都是随机的,莫名其妙地就火了,比如百度魔兽吧出现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甄嬛体”等,都是网民无意识狂欢的结果。既然是无意识,自然也就很难去事前进行把握,只能出现之后再进行引导。因此,利用娱乐精神传播的最好方式是,不要在一开始就想着做出一个轰动的话题来,关键是要让自己时刻带着娱乐精神去和网民进行互动。

网络是个具有高度包容性的世界,除了以上的心理类型之外,还存在着很多其他的心理类型,如环保精神、文艺精神、公益精神等,虽然还不具有普遍性,却有可能在某些群体或者某个时刻成为主流意识。我们身处这样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除了深刻理解时代和国家、社会的大势之外,还要时刻关注特定的事件和时间,因为借势,并非借的是“事”本身,而是“事”引发的心理之“势”,只有抓住心理之“势”,才能打造热点传播话题,实现成功的网络话题传播。

4.心理学名词解释 篇四

4.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5.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6.群体心理——是指在群体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它是该群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7.意识——能为个体所清晰察觉的心理活动。8.无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察觉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9.行为——有机体的反映系统。

10.需要——个体在生理、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人人有生理需要,还有社会,物质,精神需要。

11.兴趣——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

12.世界观——是信念体系,决定人对客观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度。兴趣和世界观,它们之间的关系,总体称为心理动力。需要是动机的基础,兴趣是需要的体现。

13.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现实性。

第二章 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14.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5.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6.观察法——是自然观察法,指在自然的生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言语行为和表情)从而对其心理活动研究的方法。观察法优点: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表现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缺点:观察资料的质量易受影响,且数量较少,难做概括化结论。

17.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作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它变量的影响。

18.自变量——有研究者操纵变化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19.因变量——由自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特别需注意问题是:“必须妥善处理实验条件。”实验法的核心是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应遵守两项基本原则:(1)随机化原则。(2)局部控制的原则。(保持实验条件同质一致)

20.调查法——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包括口头调查(谈话)和书面调查(问卷法)两种形式。调查法实施程序(1)确定调查方案。(2)调查准备。(3)收集分析结果。

21.个案法——是对单个被试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主义心理现象的原因的研究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加深对特定个体的了解。有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缺点:收集的资料可能真实性不强,以而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第三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

22.教师——古代人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现代认为“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授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23.教育机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一种特殊智力空间的能力,指教师对教学中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做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如,上单杠教学时,学生从杠上掉下摔伤。

24.角色——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社会身份和地位,社会职责和行为。

25.角色认识——角色扮演着对某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

26.角色认同——教师角色通过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

27.角色信念——指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形成特有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28.教学风格——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经常采用的方式方法的特点。

29.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效应)——以教师为主学生因态度产生的相互交流以及反馈所引起的效应。30.结果预期——指个体在特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31.效能预期——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就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

32.教学反思——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33.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第四章 学习心理概述

34.学习(广义)——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人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次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35.有意义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来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36.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

37.接受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38.短时记忆——指信息从接受到无感觉记,到短暂的记忆储存,形成短时记忆,时间短,容量有限。

39.长时记忆——从短时记忆中把信息用各种方式组织起来,并用信息方式组织起来,并用信息编码形式长期储存称长时记忆。

40.刺激泛化律——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41.刺激分化律——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

42.强化——是一种操作,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刺激后能使反应发生多,高概率的纠正强化。如:某学生的动作,得到教师好评,学生多做并越做越好。

43.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43.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内的知识结构。44.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45.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46.学习需要——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47.学习驱力——从需要的作用上来看,学习需要可称为学习驱力。

48.认知的内驱力——学习驱力之一。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49.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学习驱力之二。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50.附属的内驱力——努力学习,获得学业成就,主要是为了实现家长的期待,并得到家长的赞许。

51.诱因——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空想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52.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它是构成学习动机结构的另一个基本要素。

53.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54.结果期待——指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和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

55.效能期待——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判断与推测。56.问题情境——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57.耶克斯—多德森法则——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

举例解释这一定律,如打篮球比赛,对方较弱,教练应激发队员思想状态别大意。如对方一般,让大家平稳心态,稳定发挥取胜。如势均力敌的冠亚军决赛,激发队员动机水平要低让大家放松,别压力太大。58.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59.正迁移(积极迁移)——是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60.负迁移(消极迁移)——是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于干扰或阻碍作用。

61.纵向迁移(垂直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62.横向迁移(水平迁移)——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的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63.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64.逆向迁移——指后继的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的影响。

65.特殊迁移——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缘由经验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主义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学习之中。

66.普通迁移(非特殊成份的迁移)——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去。

67.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与特征。

68.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它是人脑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69.感知——感觉与知觉的总称,是人类知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认知形式。70.观察——受思维影响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过程。

71.思维——是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72.分析——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属性或各种特征。73.综合——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特征或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形成一个整体。

74.分析与综合——是同一思维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75.比较——把各种对象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他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联系。

76.抽象——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各种对象和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77.概括——在抽象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所共有的一班的与本质的要素,结合成为概念,法则与思想。

78.教材直观——指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信息(直观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79.教材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知的认知活动。

80.感想概括——即直接概括,是在直接概括,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81.理解概括——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高级概括形式)

82.正例(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

83.反例(否定例证)——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

84.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变突出本质特征,就是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

第八章:记忆发展与知识的巩固 85.记忆——通过识记、把持、再现(在认或回忆)等方式,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86.知识的识记——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知识的过程,是对信息进行编存的过程。

87.知识的保存——是识记经验在人们头脑中的巩固过程,也就是信息的存储过程。

88.知识的遗忘——记忆的知识内容不能在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

89.前摄抑制——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90.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91.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第九章 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的形成 92.知识——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93.陈述性知识(描述性知识)——个体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94.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95.智慧技能(程序性知识的一个亚类)——为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96.认知策略(程序性知识的一个亚类)——为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调控自己的加工活动。97.心智技能——以程序性知识为基础,经过学习和训练能达到高度自动化的,用来解决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的认知活动。

98.元认知——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

99.元认知策略——是个体调节和控制认知行为的方法与规则它是个体在学习中随经验的增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100.学习策略——指在学习过程中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第十章 问题解决和创造性的培养 101.问题——是疑难或称难题,是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现代心理学认为,问题是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种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问题的三个基本成份:①给定(问题的起始状态)②目标(答案)③障碍

102.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运用一系列的任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103.问题空间——是人对问题的内部表征,包含三种状态,即初使状态,中间状态和目标状态。104.算子——是问题解决者把一种问题状态转变为另一种问题状态的认知活动。

105.算法策略——(是问题解决策略中的一类)指解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106.启发式策略——(是问题解决策略中的另一类)指凭借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采取较小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107.手段——目标分析策略,是一种有明确方向,通过设置子目标来逐步缩小起始状态递归。(属逆向工作法,从总目标到子目标。

108.定势——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109.功能固着——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它功能。)110.酝酿效应——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它暂不思考这问题而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后,他可能会突然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111.启发——指从其它事物上发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112.创造性——指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能力或特征。113.发散性思维——指能从多种设想出发,不按常规地寻求变异,使信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辐射,以多方面寻求答案,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这种思维有三种基本特征,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

第十一章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 114.自我意识——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 115.现实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的我的看法,即对实在我的认识。116.投射自我——是个体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117.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即对想象中的我的认识。118.自我教育——是主体自我按照社会要求对客观自我自觉实施的教育。119.悦纳自己——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抢认可,肯定的态度。

120.自我意识的结构——:①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②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③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第十二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 121.态度——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12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122.强化理论——强化是联结理论的核心概念,人和动物都能自动地做出许多行为,凡是受到强化的行为,以后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增强,凡是没有受到强化的行为,以后出现的可能就会下降,以致消退。

123.群体——称团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124.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125.社会懒化——指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下降。126.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地位的现象。127.冒险转移——是群体极化在决策方面的特殊表现,人们倾向于在群体共同决策时比个人决策4表现出更大的冒险性。128.从众——指人们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即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129.模仿——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影响,而引起一种与他人的行为类似的行为。130.感染——是一种情绪的传递过程,它通过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131.集体舆论——是集体成员对某一事件公开表达一致的意见和看法。统一的标准,使集体成员的认识趋同,最终将认识模式化,固定化的结果。

——指集体对成员的一种吸引力,也就是集体成员愿意留在集体中的倾向。第十四章 心理健康教育

133.健康——指人的身体,心理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指不仅是负于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善状态。

134.心理健康——无心理疾病,能消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存放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135.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以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为目的一是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二是促进和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136.心理健康教育——将人体心理健康的知识技能,原则措施,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传授指导,培养的一切活动。第十五章 教学设计

137.教学设计——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怎么教(教学组织,模式选择,煤体选用等进行的设计)

138.教学目标——指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或者说是预期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

139.教学模式——反映特定教学理论的,为保持教学的相对稳定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结构。

140.教学媒体——指教学过程中用以运载信息,传递经验的物质手段和工具。第十六章 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 141.信度——测验的可靠性,指测量的一致性程度。

142.信度()——用同一被试样本所得的两组资料的相关系数作为测量一致性的指标称为

143.效度——测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即它能特测出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的程度。

144.难度——指测验题目的难易程度,通常一答对或通过该项目的人数占应试人数的百分比来表示。

5.心理学名词解释 篇五

0、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刚、教材和课程。

3、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4、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在教育心理学看来,教学环境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5、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疏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6、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7、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的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

8、心理发展: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9、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增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10、关键期:这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1、守恒:是指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12、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13、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4、自我认识: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15、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系指个体在对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它是一个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受到偏爱的和习惯化了的态度和风格。

16、学习: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7、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18、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19、桑代克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他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而形成的,即通过试误形成的。尝试—错误说提出了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三条学习规律。20、完形—顿悟说: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等人提出的学习理论,他们认为学习不是盲目尝试,而是对情境的一种突然领悟和理解,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的过程。

21、认知—结构说;这是美国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常理理论,他认为学习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22、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3、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 1

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24、动机: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5、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志的学习活动,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6、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它包括学习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27、学习期待和学习目标: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学习期待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但两者不能等同。学习目标是个体通过学习活动想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而在个体完成学习活动之前,这个预想结果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中的。因此,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目标的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28、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29、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

30、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3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序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也叫倒U曲线。

32、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33、水平迁移:又称横向迁移,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34、垂直迁移:指牌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35、一般迁移: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别一种学习中去。

36、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37、同化性迁移: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38、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39、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在重组过程中,基本经验成分不变,但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发生了变化,即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合。40、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41、下位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42、相关类属学习:当新学习的知识从属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观念,但并非完全包含于原有观念之中,并且也不能完全由原有观念所代表,二者仅是一种相互关联的从属关系时,便产生相关类属学习。

43、上位学习: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结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

44、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45、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46、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

47、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重学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型)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48、实物直观:是以实际的事物本身作为直观对象而进行的直观活动。

49、模象直观:是以事物的模拟性形象作为对象的直观活动。50、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性称为功能固着。

51、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

52、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执行顺序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53、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54、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55、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56、操作整合:操作技能形成的一个阶段,在该阶段把模仿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57、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过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58、物质化过程:创拟确立模型的过程是把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外化”为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心理模型”的过程。

59、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60、高原期现象:这是指在结构比较复杂的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61、练习:是指以掌握一定的技能为目标而进行反复操作的过程,或是刺激与反应的重复操作。62、练习曲线:是描述动作技能随练习时间或次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图形。

63、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64、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65、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66、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67、元认知计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做其有效性。68、程序化训练模式: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如解题技能、2

阅读技能、记忆技能等,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

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过程。

69、完形训练模式: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学习策略的某一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

70、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71、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技术和方法能使信息较为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

72、组织策略:实质也是一种编码过程,只不过它比编码更深更复杂,层次更高,是对信息进行更深度的加工。73、问题:定义为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74、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75、理解问题: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76、问题空间: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77、功能因素:当一个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的功能。

78、创造性;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没有社会价值的产品能力或特性。

79、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法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80、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81、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82、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83、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84、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85、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86、服从: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87、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88、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了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89、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的学习。90、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91、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92、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93、心理评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秘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94、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心理测验是一种特殊的测量,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测验通过测量人的行为,去推测受测者个体的智力、人格、态度等方面的特征与水平。

6.自考“心理治疗”名词解释汇总 篇六

心理治疗:是在治疗者与来访者建立的良好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是激发和调动来访者改善其动机和潜能,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与障碍,促进其人格的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心理咨询:是采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帮助来访者减轻或消除其烦恼、改善其生活状态、解决其遇到的危机、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进行决策的能力的专业领域。

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原理进行工作的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其成员的研究主要针对人类的行为,其工作涉及对个体的心理测量,产为人们提供各种形式的心理学的帮助。

治疗关系:是治疗者与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人际关系,来访者通过这种关系中的支持性因素而发生改变,其实质是一种工作联盟,这种联盟的建立是帮助来访者以更适宜的方式思考和行事的基础。

尊重是一种“非占有式”的关怀,来访者被视为有价值的人,因而受到尊重;而治疗者的态度是非批判性的,是对来访者没有保留的关怀,而不是嘲笑、贬低来访者。尊重的前提是接纳。

温暖是治疗者对来访者的主观态度的体现,它不是能以语言来表达的,不是一种技能,而是存在于治疗者的内心之中,有待于治疗者自己去开发,它为来访者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内心成长的治疗气氛。

积极关注是一种共情的态度,是指治疗者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注意强调他们的长处,即选择地突出来访者的言语和行为中积极的方面,帮助来访者认

识和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康梅尔认为承诺、理解和非批判的态度构成了无条件积极关注。

真诚可信:就是要求治疗者坦率地与来访者交谈,直截了当地表达你的想法不掩饰和伪装自己。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

对峙:对峙其实就是要指出来访者存在于各种态度、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对峙是向来访者直接指出其存在的混乱不清、自相矛盾、实质各异的观点、态度或者言行。

即时化:即时化是指治疗者帮助来访者注意此时此地的情况,即从现在双方的情感、感觉、认知出发,有效地帮助来访者暴露内心,澄清问题。

投射:把自己难以接受的冲动或情感归于他人。例如,抑郁人眼中身边的人都是痛苦的。

投射认同:是指个体会把自我中的某些方面分离出来投射到他人,尤其是对亲近的人身上的幻想。

否认:拒绝接受现实,仿佛令人痛苦的事件、想法或情感并不存在一样。

置换:把一种情境下的情绪,转移到另一种情境中来表现。最经常被置换的情绪是愤怒或敌意。

隔离:把言语认知和有关的情感割裂开来,使人去除难以忍受的冲突情感。在强迫症中常见。理智化是隔离的一种。

合理化:为自己不恰当的行为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它与日常生活中的找借口有些相似,但使用者常常不能意识到自己是在自欺欺人。

反向形成:把感到有危险的愿望或冲动转化成相反的表现。

退行:在面对不能接受的冲动时退回心理发展的较早阶段。

压抑:把不能接受的冲动阻挡在意识之外。个体把令人痛苦的事情置之脑后,把它忘记。

抵消:试图用相反的行为挽回不能接受的行为或想法。

解释:又译诠释、解译,是指在心理分析的过程中对来访者的体验与这些体验的起源的理解和解析,以及依据心理分析不同阶段的目标对这些理解和解析作出言语的表达。

阻抗:是指来访者在意识中或无意识中用来干扰或阻碍治疗进程的各种行为。

移情是指来访者把对童年或过去的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和反映模式转移到治疗者身上的过程。后来也泛指来访者对治疗者的各种情感态度。移情可以分为对治疗者的积极情和消极情感。

反移情与移情类似,只是它在治疗者身上,而不是在来访者身上发生。广义的来说,反移情是指,来访者在治疗者身上引起的所有情感反应;最狭义的来说,反移情是指,治疗者对来访者的移情的无意识反应。反移情通常来自治疗者的无意识中的冲突、态度和动机。

“核心”是指:这一焦点问题在来访者的重要而重复出现的人际关系困难中居于中心地位,它代表了来访者症状和人际困难的核心。

“冲突关系”一词强调了来访者在一种关系中的愿望与实际体验的冲突。核心

冲突关系主题主要包括三个成分:愿望(W)、他人的反应(RO)、自我的反应(RS)。

“主题”:强调了这些核心冲突关系问题,在过去和当前的各种关系中会重复呈现。

7.公众心理名词解释 篇七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 心理词汇 聚合关系

【科研项目】此项目编号为B50YC150005P4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青年教师培养科研项目。

【中图分类号】H31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14-01

关于英汉心理词汇词汇的性质近来也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力图通过实验,了解英语和汉语使用者心理词汇的差异。

一、实验的目的,对象,方法步骤

参加本研究的受试有两组,共有60个人。各组的男女比例为1:1。问卷总共发送60份,收回59份。本研究使用心理词汇的传统方法——词汇联想测试。

二、实验的统计标准

(1)统计方法:本文中对数据进行量化的标准是通过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法。

(2)计算公式: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是把总变异的离均差平方和及自由度分别分解为组间和组内两部分。

(3)统计软件:本文用于统计数据的软件是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

三、英语和汉语的心理词汇的比较分析

通过实验发现汉语组的心理词汇性质和英语的心理词汇存在显著性差异。组合反应在汉语和英语组中都是反应比例最多的,分别为0.540,0.648,即二者都以组合反应为主,二者在组合关系中并无显著性差异,只是英语组比汉语组平均值略高,证明词汇组合联想比汉语产出高。而在聚合反应中二者却存在了极其显著的差异,汉语者心理词汇平均值为0.446,而英语者心理词汇平均值为0.287。聚合反应二语组都不充分,组合反应英语组反应过度。

四、文化原因

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以上的心理词汇特点的背后都有着各种因素,其中既有语言因素同时也有非语言因素,本文试图在下面进行解释。

第一,关于在几大反应中没有语音反应的问题。因为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前者是表意文字,后者是表音文字,那么英语组不可能像英语初学者那样产出的是语音反应;同时对于汉语来说,汉语组和英语组的心理词汇都是聚合和组合关系为主,也体现了汉语的表意作用。

第二,关于英语组词汇联想特点的问题。英语组的词汇辐射能力很远的原因取决于本国的文化思维或者教育方法。众所周知,亚洲人一直受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性格上比较温和、含蓄,反映在思维上就是比较的保守、慎重、不太开放、循规蹈矩。而欧美人由于受西方个人主义的极度宣扬,性格上较为自我,奔放,反映在思维上就是比较开放、灵活、勇于创新,富于探索精神。此外由于亚洲和欧美所采用的教育方式的不同,也造成了亚洲人比较重视基础教育,欧美人比较重视创新教育。以上这些思维及教育特点都融入了他们的心理词汇网络中,从而使得他们的心理词汇网络呈现不同的特点。当输入一个词需要反映其他的词时,欧美学生的心理词汇网络往往能进行大范围的搜索,激活周边所有的词语节点。

总之,英语组和汉语语组的心理词汇是不一样的,心理词汇性质也有所不同。要想使二语习得者的心理词汇最终成为母语者那样,我们必须进行二语词汇的重组。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李荣宝,彭聃龄.双语者的语义表征[J].现代外语,1999(3).

[3]张淑静.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汇[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

作者簡介:

上一篇:人事类简历写作下一篇:国庆节营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