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一等奖教案

2024-07-06

登高一等奖教案(通用7篇)

1.登高一等奖教案 篇一

登高 杜甫

一、登高

登高为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风俗,古人在重阳节这一天有亲人团聚、登高饮酒的习俗。登高诗

一、登高望远,思乡怀亲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登高望远,伤时悲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三、登高望远,抒怀励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知人论世

二、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也称其为杜工部,有《杜工部集》。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杜甫亦被尊称为“诗圣”。

知人论世

他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游历过南起吴、越,北至齐、赵等地。35岁到长安求官,过了10年穷困落拓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八品小官。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杜甫曾陷贼中,后逃出投奔肃宗李亨,任左拾遗。49岁时,弃官携家入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由好友严武保荐任过一段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常被称为杜工部)。流落四川八年,57岁时出川,辗转流徙于湖北、湖南各地,58岁时在岳阳附近病死于一只小船上。

成都杜甫草堂里挂着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16个

字是对杜诗很好的概括。风格:沉郁顿挫

“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

“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

杜甫的生活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 《望岳》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丽人行》、《兵车行》、《出塞》、《赴奉先咏怀》(忧国忧民)(涉世未深)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 《月夜》、《春望》、《羌村三首》、“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知人论世 代表作品:

《春望》《望岳》《登高》《蜀相》 《登岳阳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名句回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三、写作背景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为了排遣抑郁,他抱病登台。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甚至称它是“旷代之作”。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播放朗读录音,四、朗读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齐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

(1)首联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颔联中的“落木萧萧”、“长江滚滚”,让作者联想到什么?(可联系诗人生平展开联想。)

风、天、猿、渚、沙、鸟 急

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这些景象给人什么感觉? 急风急天高猿啸哀

一个萧瑟的秋天,天空是那样辽远,远处的树林中传来一阵阵凄厉的猿声。渚清沙白鸟飞回

小洲边的水是那样的清冷,岸边的沙子是那样的惨白,鸟儿在狂风中挣扎着,盘旋着,发出阵阵哀鸣。首联中的“飞鸟”,应该是一只什么样的鸟? 鹰击长空 鸟鸣山更幽 活力和朝气 悠闲自在 孤独苦闷的飞鸟 联想渚清沙白鸟飞回

一个萧瑟的秋天,天空是那样辽远,远处的树林中传来一阵阵凄厉的猿声。

小洲边的水是那样的清冷,岸边的沙子是那样的惨白,鸟儿在狂风中挣扎着,盘旋着,发出阵阵哀鸣。

高远壮阔,苍凉萧瑟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了时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奠定了哀婉凄凉的基调。

对仗工整,句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的秋风中飞舞着。不尽长江滚滚来

奔流不息的长江波涛拍击着江岸滚滚向前颔联中的“落木萧萧”、“长江滚滚”,让作者想到什么?(可联系诗人生平展开联想。)

明确: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终年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他55岁,日薄西山,岁近迟暮。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空间在横向纵向不断扩大。江水不断流去,岁月也如水一样不断消逝,作者的生命如同落叶般接近尾声,然而此时国家还处于混乱之中,诗人空有忧国之心却无救国之力。这两句诗抒发了人生短暂,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五、齐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

(1)你认为颈联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2)宋代的罗大经指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试做具体分析。

(3)后两联主要抒发诗人的“悲秋”愁绪,那么诗人有哪些“悲”? 炼字答题步骤:(1)字的含义。

(若问到哪个字用得好,则需先答出是哪个字)(2)这个字写出了……。(还可考虑手法和诗句翻译)(3)表达了诗人……的感情。例:“常”(1)字的含义。

(若问到哪个字用得好,则需先答出是哪个字)“常”字用得好,“常”的意思是长久,长期。(2)这个字写出了……。

“常”字写出了诗人四处漂泊的时间之久。(3)表达了诗人……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独”

(1)“独”字用得好,“独”的意思是独自,一个人。(2)“独”字写出了诗人登台时无亲朋陪伴的孤独场景。(3)表达了诗人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常年到处漂泊,作客他乡,于秋天更添悲凉,晚年多灾多病,今天又独自登临高台。

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迟暮也;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悲 1.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 2.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 3.战争带来的国难家仇 4.日见白发增而壮志未酬之虑 “悲”的根本原因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指时局艰难,“恨”是因为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忧愤。时世艰辛,自己一无所就,只落得满头白发,以致抱恨终生。在这样的境况中,企图借酒消愁,但穷困潦倒,加上疾病缠身,最近连酒也喝不成了。其悲痛之情,更加深了一层。诗人忧国伤时的悲情到了极致。

写景 首联仰望 云天秋风 俯视 江水渚洲 颔联无边落叶 不尽江水 气势开阔 抒情 颈联悲秋作客 多病登台 尾联苦恨霜鬓 新停酒杯

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 借景抒情主题归纳

诗人通过重九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江边苍凉壮阔的秋景,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壮志难酬之情。

六、艺术赏析

(1)格律精严。

此诗八句皆对。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颔联、颈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无边”“不尽”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2)语言精练。颈联十四字含八层意思。(3)借景抒情。沉郁顿挫

“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

这首诗不仅语言雄健有力,而且做到了前后相对,句中自对,更显得节奏铿锵。

2.《登高》杜甫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及写作背景。

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方法,体味作者情感。

通过诵读,感受诗人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境,感受诗人复杂情感。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法

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通过知识抢答环节,梳理有关诗人杜甫的文学常识。

(1)杜甫字(),号(),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

(2)杜甫被世人尊称为(),他流传下来的1400多首诗是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所以他的诗有()之称。

(3)请说出本册书以外的杜甫的两首诗的名称,并用4个字来概括杜甫诗歌的独特风格。(4)将以下出自杜甫的诗句补充完整

会当凌绝顶。出师未捷身先死。

,城春草木深。

(5)杜甫的古乐府诗“三吏”“三别”分别是什么?(6)解释一下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2、小结:我们学过杜甫的许多诗歌,对他的诗作诗风也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被称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世之作《登高》,进一步感受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深沉情感。

二、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诗人长期漂泊,备尝艰辛,晚年多病,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种种悲苦郁积心头,这年重阳节诗人独自登上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眺远,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

三、初读诗歌

1、检查预习,请生朗读,读准字音。

2、示范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3、学生齐读。教师发现诗歌朗读的问题并做朗读指导。

四、赏析诗歌

(一)把握意象,探究意境

1、提问:首联和颔联具体写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1)、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思考。

(2)、学生交流成果,请生展示,学生点评。(3)、明确:

①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急风、天高、哀猿、清渚、白沙、回鸟

急风——秋天的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吹在诗人心里,寒凉彻骨。

天高——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孤单。

哀猿——哀猿声声,使人感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清渚和白沙——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

飞鸟 —— 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这些独具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营造了一种高远广阔,萧瑟凄清的氛围,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那种孤寂悲凉的情感。

②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两种景物:落木、长江。

无边落木——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 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

不尽长江——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孔子在长江边上感慨道: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同时,人生的短暂而渺小和历史的悠远而不可逆转,也让诗人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诗人仰望着茫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这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感怆油然而生。

2、首这首诗联和颔联写景,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首联和颔联融为一体,诗人通过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和长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肃临天下的动人图景(秋风劲疾,天高气清,江边传来一声声哀惨的猿啼,四周州渚沙滩历历在目,一只孤寂的飞鸟在空中盘旋,无边无际的林木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营造了一种雄浑高远、苍凉悲壮的意境,抒发了诗人 孤寂悲凉、因韶华易逝而壮志难酬的感怆。

(二)由景入情,体会情感

1、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万里——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多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2、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苦恨”两词所蕴含的深意? 艰难:既指个人处境(孤苦无依、四处漂泊、年老多病)

又指国家命运 苦恨:

常年在外漂泊的羁旅之愁;

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

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

白发日渐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

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忧国伤时伟大情操的诗人形象。

五、诗歌小结

1、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看到了:

战乱频繁的的年代,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里,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孤零零地站在高山之巅,回望自己四处飘泊、穷困潦倒的一生。面对祖国山河,黎民苍生,老人百感交集,让我们再次带着感情诵读去感怀这位老人:齐读《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同学们,你们的诵读就是对这首诗最好的诠释。

2、学生自由朗读,当堂成诵。

六、拓展练习

1、提问:鉴赏《登高》这首诗,我们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 怎样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其他诗歌的赏析中?

明确: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入手,由景入情,分析这些意象,进而探究诗歌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鉴赏步骤:找准意象及特点——运用想象展示画面——感受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情感——组织语言。

通过„„意象,描绘了„„画面,营造了„„氛围,表达了„„情感。

2、迁移训练

运用本堂课学习的诗歌鉴赏方法,课内完成练习。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江汉》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试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与《登高》诗中传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诗人通过“片云”、“孤月”意象,描绘了高远天空中一片浮云形单影只,漆黑暗夜中一轮孤月高挂的画面,营造了以一种凄清悲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长期飘零在外而孤独落寞、知音难觅的情感。

诗人通过“落日”、“秋风”意象,描绘了一幅秋风落日图,营造了一种雄壮开阔的意境,体现了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精神。

七、布置作业

1、默写全诗,完成同步导练的习题。

3.《登高》公开课教案 篇三

福建南安国光中学

戴月云

2016-3-30

一、教学目标(多媒体)

1、通过诵读,学会鉴赏作品,进而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理解杜甫诗的沉郁顿挫风格

2、通过解读意象,把握本诗的意境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通过所学的知识、所查的资料,谈谈“心目中的杜甫”(学生畅所欲言)关键词:忧国忧民

沉郁顿挫

胸怀抱负

安史之乱

孤独飘零

体弱多病等 • 补充: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 顿挫:艺术形式。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二)通过诵读,品味本诗的韵律美,并整体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

1、学生个别朗读,教师点评

2、听朗诵带

3、教师讲解本诗的节奏以及韵律(多媒体)

节拍要清晰,体现诗的韵律。语气要缓慢,沉重,读出“悲”的基调。首联

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

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颈联

基调沉重,宜缓慢。尾联

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

4、全班齐读

(三)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多媒体)

1、安史之乱已结束几年,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

2、作者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

(四)品味诗歌(多媒体)

1、“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2、“艰难苦困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苦恨——诗中反映的虽是诗人万里作客、衰年多病的个人遭遇,但读者却可从中窥见战乱时代广大人民的苦难。借酒浇愁/因病戒酒,悲情更难以排遣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写登高所见所闻 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风急——凄寒

天高——辽远 / 内心很孤单渺小

猿啸哀——叫声凄哀,闻者欲哭,悲情顿生 鸟飞回——暮年漂泊的悲苦境况的真实写照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木——由树及人。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已到生命的晚秋,有生命短暂之感。

长江——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无边、不尽——透出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仰望/俯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

(五)比较鉴赏

1、《秋兴八首•其一》与《登高》的意境特点(雄浑壮阔、萧瑟凄凉)

2、《望岳》与《登高》的思想情感(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思想异同)

4.杜甫 登高 教案 篇四

[语文常识] 四言律诗 四联八句皆对仗

[背景] 诗人54岁羁旅夔洲时所写。诗人长期漂泊,备尝艰辛,加上晚年多病,潦倒穷苦于秋日登高之际,触景生情,不觉悲从中来,于是写了本诗。

[分析] 风急始触觉天高继视觉猿啸听觉哀感觉

--秋高气爽,秋风阵阵,伴随着凄厉的猿啸,真个使人悲秋之情油然而生。---山上。接着是山下,山下是:

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清沙白,鸟儿盘旋飞翔,--山下江中 接着,诗人又放眼望去,但见:

无边落木夔洲多山,山高林密,所以落木无边萧萧秋风强劲,可闻“萧萧”之声下

不尽三峡水急,江水长流,所以“不尽”长江滚滚来波涛汹涌,江流湍急,可见“滚滚”之状。

[思考题] 一 前四句是写景,但着眼点不同,“风急”二句,相对来说是从微观的角度,运用工笔细描的手法,来表现三峡的具体景物。这些景物,既具有三峡的地域特征,又有深秋的季节特点:深秋天高,峡谷风大,洲渚清寒,沙石露白,猿猱哀鸣,飞鸟低翔,无不形象鲜明,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无边”二句,相对来说是从宏观的角度,用写意渲染的手法,来表现秋季的整体景观。夔洲多山,山高林密,秋风阵阵,落木萧萧,波涛汹涌 江水长流,“萧萧”“滚滚”“无边”“不尽”,竭尽绘声绘色之能事。

这四句写景,时而写山,时而写水、时而微观,时而宏观,时而工笔,时而写意,这样多层次多角度的交织组合,构成了一幅富有立体感的图景,有力的渲染了登高的环境气氛,烘托了诗人的特定的心绪,奠定了全诗“悲秋”的基调。万里离家万里悲秋遇秋而悲常长期漂泊作客独在异乡为异客

--叹息自己长期漂泊的困顿遭遇。

百年一般指有限的人生,这里指暮年多病独独自一人,孤苦伶仃登台登高望乡

--感慨自己垂暮多病的孤独处景,抒发悲苦的情怀。

这两句诗的容量极大,起码包含了这么几层意思:一,羁旅之思“万里”“常作客” 二,怀乡之情,正是由于倦于漂泊而动了乡关之思,才会有登高之举。三,垂暮之叹,诗人想到“百年”易逝,人生苦短,自己就像秋风中枝头的黄叶一样,更是悲从中来。四,衰病之哀,衰病的身体,还禁得起多少生活的折磨?抱病独登台,其落寞可想而知。

接着,诗人的情感和这首诗的主题,有羁旅之思进一步上升到忧国忧的爱国之情。

艰难苦恨包含着对这动荡不安的局势和国家命运,人民苦难的深沉忧虑,家愁国难,使得繁霜鬓两鬓霜丝繁生。,本想借酒浇愁,却因潦倒身体多病,衰弱不堪,更兼忧思难解,所以新停浊酒杯 [思考题] 一 前四句是写景,但着眼的角度不同:

“风急”二句,相对来说是从微观的角度,运用工笔细描的手法,来表现三峡的具体景物。这些景物,既具有三峡的地域特征,又有深秋的季节特点:深秋天高,峡谷风大,洲渚清寒,沙石露白,猿猱哀鸣,飞鸟低翔,无不形象鲜明,使人有身临其景之感。

“无边”二句,相对来说是从宏观的角度,用写意渲染的手法,来表现秋季的整体景观。夔洲多山,山高林密,秋风阵阵,落木萧萧,波涛汹涌,江水长流,“萧萧”“滚滚”“无边”“不尽”,竭尽绘声绘色之能事。

这四句写景,时而写山,时而写水,时而微观,时而宏观,时而工笔,时而写意,这样多层次多角度的交织组合,构成了一幅富有立体感的图景,有力的渲染了登高的环境气氛,烘托了诗人的特定心绪。奠定了全诗“悲秋”的基调。

万里离家万里悲秋遇秋而悲常期漂泊作客在异乡为异客---叹息自己长期漂泊的困顿遭遇,百年一般指有限的生命,这里特指暮年。多病独独自一人,孤苦伶仃登台登高望乡。感慨自己垂暮多病的孤独处境抒发悲苦的情怀

这两句诗的容量极大,起码包含了这么几层意思:一,羁旅之思“万里”“常作客” 二,怀乡之情,正是由于倦于漂泊而动了乡关之情,才会又登高之举。三,垂暮之叹。诗人想到“百年”易逝,人生苦短,自己就像秋风中枝头的黄叶一样,更是悲从中来。四,衰病之哀,衰病的身体,还禁得起多少生活的折磨?抱病独登台,其落寞可想而知。

接着,诗人的情感和这首诗的主题,由羁旅之思进一步上升为由国有民的爱国之情。

5.《登高》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过程与方法 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 教材分析

《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唐诗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最后一首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登高》是一首达到了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一首七言律诗。他把自己的感情集中在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辛酸。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语言,感知意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诗的了解还比较肤浅,往往只满足于背诵、记忆,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教法设计

这课的教学,就教而言,主要采取如下方法:

⒈吟诵法。根据诗诗歌讲究韵律节奏,通过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

⒉讲析法和点拨法。具体到诗歌《登高》的鉴赏中,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有限,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我做的课件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就很必要了。⒊讨论法。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针对文本这个平台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们心灵的琴弦响起来。”语文课应成为他们发表个人见解的舞台。只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参与讨论,平等对话,才有助于培养和激发阅读的兴趣和灵感,才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学法指导

本课,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⒈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诗歌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而美国著名学者皮尔斯曾经说过后现代时代最缺乏的是注意力,体会和领悟诗歌的音乐美。针对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可进行默读,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⒉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五柳先生传》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其实就是采取粗读的方法,整体感知。但《登高》意蕴极深,还应通过仔细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读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跳出文本。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学生诵读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导入语:人们往往喜欢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去野外踏春,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就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同样是登高,“诗圣”杜甫又是怎样的处境与心情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深处。下面,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

(二)品读诗歌,初步了解 1.教师范读,学生默读。

学生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节拍、韵脚,体味本诗音韵低沉,回环的原因。

3.学生自由朗读。

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

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极。

繁:形容词作动词,增多。

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 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杜甫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一首名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思考问题:可否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明确:悲凉。

(三)精读诗歌,赏析内容

1.先看诗的头两句,也就是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主要是写景。景物有: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个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这些景物给我们的感觉是显得十分悲凉、凄清。

“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自然之悲象,人生之艰难。也是全诗的诗眼。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描绘哀景的词,既是自然环境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心情的折射与投影。正像清代诗人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请大家注意。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提问: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 落叶飘零,韶光易逝

• 离愁万里,归期无期 “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秋意涌入心头。

•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3.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

“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4.尾联: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提问: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国难,连年的战乱。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四)拓展延伸

朗诵比赛,分小组诵读这首诗,看哪一组读得更有感情。(五)布置作业

6.《登高》教案2012 篇六

杜甫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对其诗歌的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想】

高考古典诗歌的鉴赏要求: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而杜甫的这首《登高》通过动人图景的勾勒,融入作者人生、国事的深沉感慨。不论在艺术特色上,还是在思想内容上,都有鲜明的特征。

因此,本堂课的教学,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着重抓住诗中的关键字词,品味语言,把握形象,理解诗歌;并能从这首诗的赏析中,总结一点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是中国诗歌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给我们呈现的是深秋一位沦落天涯的游子在萧瑟凄凉的黄昏孤独的身影;而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同样是在深秋,呈现的却是一幅绚烂多彩,生气盎然的湘江秋景图,可见,不同的诗人面对同样的秋天却有不同的情感体验,那么伟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深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仰慕的心情一起去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深处。下面,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

二、朗读训练

1、首先,请同学们听一遍配乐朗读《登高》。教师指点诗文重读及停顿情况。

2、学生跟着配乐朗诵一遍诗歌。

3、学生自由朗读1~2遍,注意感情要充沛真挚。

4、请学生单独朗读。3~4名同学。

三、知人论世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2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四、文本细读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⑴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明确: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⑵ 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明确: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探导:

① 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明确:(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② 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和杜甫笔下的鸟有什么不同吗?

明确: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那时毛泽东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由此看来每一位诗人笔下的鸟都是他们的化身。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写了几种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落木萧萧――①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

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3)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明确:“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2)什么叫登台呢?联系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

明确: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

(3)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明确: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

尾联——“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明确: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2)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明确: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3)“苦恨”和“新停”应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国难当头,杜甫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他的心情一定是极度痛恨自己年老多霜鬓”“新停浊酒杯”分别是“非常痛恨两鬓染霜”“刚刚放下浊酒杯”之意。

(4)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

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因此,我们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5)有诗评者把此诗概括为“三秋图,杜甫心”。“三秋图”寄意遥深,“秋”字含义丰富,请分析一下“三秋”有那些内涵?

——秋,不仅指季节,也是心境,不仅是自身遭遇,也是国家前途。

季节之秋:秋风正劲,长天高远,猿猴哀鸣,飞鸟盘旋,天地间辽阔苍茫、凄凉冷清的景象,传达出秋季的悲凉。生命之秋:落叶是衰老的象征,“萧萧下”隐含了诗人心情的低落,他感叹自己的生命也到了晚秋。国运之秋:战乱虽已平定,但盛唐景象不再、国事颓败,触动了诗人忧时伤世之感。

此时明写季节之秋,其中也渗透着生命之秋和国运之秋,三者交汇浑融,诗意也由此博大深沉。忧思沉郁“杜甫心”。

全诗的情感基调可以用诗中的哪个字概括? ——悲(万里悲秋长作客)

此诗虽是一首悲歌,但它给予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凉和消沉,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开阔的感觉。我们更能体味杜甫深沉博大的忧国伤时之心。

五、诗歌结构

《登高》被后人成为“古今律诗之冠”,它的写景抒情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1、首联写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十四字写六景,描画眼前具体之景,形、神、色、态,一一表现。

2、颔联写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大笔写意,勾画出一副极其开阔深远的画面,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落叶飘零,诗人感叹韶光易逝,壮志难酬。

3、颈联抒情——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从空间,时间,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罗大经曾经评价这两句诗蕴涵了八重悲。“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 4

4、尾联抒情——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白发日多的根源是时世艰难。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诗人自身漂泊在外,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

结构首联写景颔联颈联抒情尾联仰观俯察仰观俯察悲秋作客多病登台苦恨霜鬓新停酒杯 风天猿啸江渚回鸟无边落木不尽长江

六、诗歌小结

全诗通过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描绘了一副有声有色有形有态的秋江图,营造了一种雄浑壮阔、沉郁悲壮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孤独悲凉之情和感叹时世艰难、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感。

七、艺术特色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胡应麟曾说这首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自然、工整,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神清目爽的对称美,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诗中所用词语,声调和谐,韵律流畅,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如三四两句。

二是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作品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

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

二、四两句相承接,都写江景。而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洲诸)。

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

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却一气呵成,形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附:板书设计

风 天 猿 渚 沙 鸟 ——孤独哀伤

写景

无边落木 不尽长江 ——人生短暂

风急天高三秋景

忧国忧民一人心

悲秋作客 多病登台 ——漂泊孤苦

抒情

苦恨霜鬓 新停酒杯 ——忧国忧民 {{

7.杜甫《登高》教案 篇七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教学目标】

1、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了解杜甫生平和写作背景。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解读诗歌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历代诗词中有不少关乎重阳佳作,包括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等等。其中就有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诗——杜甫的《登高》。

二、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三、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唐代文学的转折点。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反映了这场残酷的战争给唐代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杜甫就是其中之一,这首诗是他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当时国家内忧外患,诗人壮志难酬、家道中落,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使他变得忧愁苦闷。为了排遣心中郁结,诗人抱病登高,看着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写下了这首诗。

四、诗歌诵读

1.听老师示读,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及停顿。

2.大家自由朗读,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翻译不懂的字句。

五、品读诗歌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问题:首联利用工笔细描的手法共写了几种意象?这些意象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

有六种:

①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②高天,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③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④飞鸟,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⑤清渚和白沙。这两个都是冷色调的。

这些地方都说明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是悲凉和凄清的。“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自然之悲象,人生之艰难。也是全诗的诗眼。作者巧妙的运用了一系列描绘哀景的词,既是自然环境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心情的折射与投影。正像清代诗人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请大家注意。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问题: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什么?

两种景物:落木、长江。

杜甫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意,传达出年华易逝的感慨。

“不尽长江”传递的信息是时间的无穷,给人一种历史长河永不停息的感觉。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但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短暂的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从表达技巧角度,此联运用对比衬托,以长江的永不停息衬托生命的短暂。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江山万古长青。此联的“无边”和“不尽”两个修饰词与下联的“万里”、“百年”呼应。借此表现出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排遣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诗的境界更加雄浑壮阔,更能表达出深沉复杂的思绪。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问题1 诗中“做客”是什么意思?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问题2什么叫登台呢?

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大家看,虽然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这就难怪此诗千百年来为世人年称道。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叠加在一起的。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位年过半百而又疾病缠身老人,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在一个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独自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茫茫苍穹,禁不住慨然长叹。这是一幅多么悲凉的景象啊!这其中任意一种意思就足以让人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题1诗中的“苦恨”,是什么意思?

在国势艰难的时候,诗人极度痛恨,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

问题2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环境 说说尾联中艰难二字的含义。

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首先国家内忧外患,所以“艰难”。但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五、结束语(6分钟):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穿越,和大诗人杜甫一起完成了一次重阳登高,我们的灵魂仿佛再一次受到洗礼。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这就是那个一生坎坷,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的杜甫,那个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的杜甫,那个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还挂念祖国兴衰的杜甫。同学们请记住这位伟大的老人。下面让我们一起饱含感情的朗诵一下《登高》。

上一篇:高二成功来自于勤奋议论文作文下一篇:楼宇自动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