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征信业对大陆启示

2024-07-19

台湾征信业对大陆启示(4篇)

1.台湾征信业对大陆启示 篇一

对台湾开放大陆个人游的看法

2010年6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召开的第三届海峡论坛大会上发言时表示,愿与台湾旅游和相关各界携手共进,努力提升两岸旅游合作水平,实现两岸旅游业共同繁荣发展,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两岸民众福祉作出更大贡献。邵琪伟也宣布了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即将成行的利好消息。

陆客团体行自2008年7月18日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陆客团体行的不断发展,开放陆客自由行也受到两岸民众的关注和期待。

台湾开放大陆个人游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又一创举,这不仅意味着时隔60多年后,大陆普通民众第一次可以完全自由地“台湾走透透”,欣赏祖国宝岛的好山好水好风光,也象征着隔绝两岸民众交流的最后一道鸿沟被填平,两岸民众第一次有机会进行双向、直接、全面的沟通与了解,更体现着两岸互信已更上一层楼,展现了当代两岸中国人的政治智慧与包容自信的心态。

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下的发展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2009年,两岸关系全面改善。2010年,在胡锦涛总书记“六点意见”指导下,大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坚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基本精神,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基本思路,扎实推进两岸协商,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大力推动惠台政策,切实造福两岸同胞。一年来,两岸关系向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更稳步调迈进,呈现“两岸交流全面化、发展步调平稳化、两岸合作制度化、两岸互利协调化”等特征。

两岸社会交流加深,人员往来频繁

两岸关系的变化与发展,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两岸执政党出台了一系列方便交流交往的务实政策,极大地推进了两岸社会交流。ECFA签署和生效后,两岸经济交流制度化为两岸社会交流提供了强劲动力。大陆33个机场和台湾8个机场成为两岸直航点,直航航班增至每周370班,极大地方便了两岸民众往来。一年来,两岸社会与人员往来呈现“规模扩大、层级提高、领域增多、渠道拓展、快速平稳”等发展态势。

两岸民间交流与行业合作朝主体多元化、规模扩大化、领域拓宽化推进,频频创下新纪录。从主体看,两岸公权力部门、政党、县市长、民意代表、工农青妇等社会团体、经济文教等各行业群众组织,两岸基层同胞,纷纷加入两岸交流大潮。从规模看,第二届海峡论坛、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台北花博会,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大舞台。2010年第二届“海峡论坛”规模更大、议题更多元,海峡两岸62个机构共同主办,台湾25个县市、30个界别代表参加,与会台湾民众超过万人。从领域看,两岸治安单位共同打击犯罪,成果显著,仅破获电信、网络诈骗集团就有130多个、1700多人。两岸司法互助协议自2009年6月生效至2010年底,互助业务大幅增加。两岸海事部门进行了大规模的海上联合搜救演习。2010年4月,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研究员郭富雯随大陆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进行5个月的南极考察,首度实现两岸科考人员极地合作考察。从人员往来看,2010年两岸人员往来超过600万人次,大陆游客赴台取得重大进展,突破台“观光局”设定的每天3000人上限。台当局“行政院主计处”统计,2010年1月至11月,大陆游客赴台(含观光、业务及探亲)达150.9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大增71.5%,其中大陆观光客114.2万人次,是2009年的1.4倍,取代蝉联43年赴台旅游人次居第一的日本,成为台湾地区第一大客源地。台湾居民赴大陆旅游仍在增加,预计全年达450万人次。

陆客赴台个人游有利于两岸建互信

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多年间,海峡两岸曾处于军事对峙,两岸人员往来和联系全部中

断。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次发出两岸“三通”的倡议。1987年后,台湾当局改变“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政策,逐渐开放台胞、台商赴大陆探亲、经商,两岸人员开始有了一些接触。但从李登辉到陈水扁,在“台独”意识形态挂帅下,无视两岸共同利益和民众强烈愿望,罔顾台湾发展需要,使“三通”之路充满荆棘。但即便如此,两岸民航飞机在2005年成功对飞,人员往来数量与日俱增。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全面“三通”、多航点直航、陆客团体游、签署ECFA,还有台湾开放大陆个人游一系列新举措推动两岸交流实现跨越式发展,谱写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欢快乐章。回顾两岸人民跨越横亘于海峡之间一道道障碍的历程,我们不禁感慨,曾经看似无解的“咫尺天涯,重重阻隔”,还是无法割裂绵延千年的血脉联系和骨肉亲情,在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冲击下,终究会变成“天涯咫尺,处处通途”。陆客个人游以及2008年以来两岸交流的众多丰硕成果说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是两岸血脉亲情相联、同属一种文化、共有一个家园,关键在于建立互信。相信随着两岸人民逐渐加深互信和了解,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将更加深入人心。只要两岸人民能够推心置腹地真情互动,凭借中华民族的智慧,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也将搭上“自由行”快车。

二、六十载隔绝,天涯今朝成咫尺

大陆旅游界将继续顺应两岸民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在巩固和扩大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与台湾旅游及相关各界一道,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认真做好旅游安全和旅游市场秩序规范工作,促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持续、健康、安全、有序发展。“我们愿与台湾旅游和相关各界,携手共进,致力于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努力提升两岸旅游合作水平,实现两岸旅游业共同繁荣发展,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两岸民众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放眼跌宕起伏的两岸关系发展史,开放陆客自由行所包含的历史意涵、现实意义显得更加弥足珍贵。由于殖民统治、内战等原因,两岸人民长期无法自由往来,陆客自由行将完成两岸人民隔绝一个世纪后,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两岸人民终于有机会再次直接地、自由地“零距离”互动。古人云“见面三分情”,两岸分歧往往能在交往中化于无形。“自由行”让旅行者走得更自由、见得更多元、听得更真切,这种深度旅游必然促进深度交流,而这种深度交流才能让两岸民众真正感知对方、了解对方、信任对方,从而降低因不解、误解造成的对立与冲突,为增进两岸互信、促进两岸和平奠定坚实基础,这或许才是开放陆客来台自由行更为关键的意义。

当然,在两岸政治僵局尚未打破的情况下,两岸民间交流还存在诸多障碍,仍有极大的突破空间。万事起头难,“自由行”为深化和拓展两岸民间交流开创一个良好开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自由行”的实施与完善,两岸的民间关系会更紧密、民间合作会更广泛,两岸人民必将从过去的“背对背”转变为现在的“面对面”,从而实现海峡两岸永久和平与持续繁荣。让我们共同祝愿:在诠释和平发展的宏大命题中,“自由行”能够一路平顺、大有作为。实现两岸旅游业共同繁荣发展,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三、个人游的深远影响

两岸关系发展的主体是两岸同胞。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需要两岸各界共同努力,当然也需要海外同胞们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两岸大交流会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地开展下去。在此过程中,不断扩大两岸民众的共同利益,不断增进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不断为两岸关系发展汇集民意,凝聚民心。两岸交流是我们有机会秉持相互尊重和理解的精神,虚心听取双方的意见,及时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协调,使两岸交流更贴近两岸同胞的需求,使两岸交流的成果更广泛地惠及基层民众。双方都也希望两岸同胞,实地了解台湾的发展进步,亲身感受台湾同胞对大陆民众的善意和友情。在大陆游客赴台个人游实施后,可望两岸双方社会不久就会形成一种“和为贵”的共同价值观,而对两边政治人物的思维带来正面的影响。现在两岸双方都还有一些“鹰派”政治人物,但将来如两岸民众相处融洽、密切投合,甚至进一步有了利害与共意识,则两边那些鹰派人物的“用武”空间自然会减缩,使两岸和平发展的趋势长久延续,并为双方带来最大的共同利益。这是大陆游客赴台个人游开放政策的最大效用。

2.台湾征信业对大陆启示 篇二

近年来, 欧美等国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使用课程地图, 大陆也有个别高校参照台湾高校的做法开始尝试课程地图的制作工作。但大陆可供参考的中文文献很少且很弱, 在CNKI能检索到的9篇文献中, 有7篇与台湾高校的课程地图有关。由于我国大陆地区与西方高等教育在体制、管理模式、文化传统, 以及课程和教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而港澳台地区与大陆是同根同源的炎黄子孙, 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 这些高校在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和方法的过程中, 也都结合实际进行了消化吸收。因此, 借鉴这些高校在课程地图开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不足, 在学习中创新, 是大陆高校课程地图发展的一条路径。

一、课程地图是什么

Curriculum在中文里可以理解为学校或专业的全部课程, 也可以指我们的课程体系 (具体课程英文一般用course表示) , 而Mapping既有名词“地图”、“绘图”和“映像”之意, 也有动词“绘制”地图之说。因此, “Curriculum Mapping”实际上是指包括课程体系或教学计划、甚至全校课程在内的课程地图。而且, 它不只是名词的“课程地图”, 也包含着“绘制课程地图”的过程。为了弄清课程地图究竟是什么, 需要从它的起源和发展说起。

1. 课程地图起源与发展。

课程地图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初等教育。当时为了应对教育质量下滑, 美国兴起了“标准化运动”。1983年, 美国国家卓越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报告《危机中的国家》建议, 应该加强核心课程的内容建设以及利用可以测量的标准来提高人们的期望[1]。此后, 学生学习成果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也有学者将outcome译为“结果”或“产出”等) 的概念和方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难以测量的培养目标, 其实质是将培养目标变成某种可以测量的“标准”。人们发现, 要确保真正提高学生成绩, 仅有标准是不够的, 还需要教师能够将这些标准转化为课堂实践, 这涉及教师应该教什么、如何教, 以及如何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等问题, 否则这些标准不会对学生学习产生太大影响。一项研究指出, 要实现基于标准的教学改革, 许多学校还缺乏对所需变化的理解和进行变革的能力。对于学校, 重要的是考虑设计的课程体系要与相关的标准一致;对于教师, 则要努力使教学和学业测评的内容与设计的课程体系相一致[1]。

可以想象, 要解决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学业测评与标准之间的一致性问题, 最简洁的办法, 就是检查这些标准是否在教师教学和对学生测评中得到了体现, 而这正是课程地图产生的基本思想。Timothy G Willett认为课程地图是由Hausman在1974年首先提出的[2]。但更多文献认为, 课程地图的概念和方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Fenwick English的工作, 它主要用来关注和记录教师们讲授了什么主题和时间安排 (授课顺序和时间等) , 最初的做法是由相关人员或第三方利用调查和访谈方式, 确定教师以什么样的主题或技能、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在哪个时间段进行教学。第三方人员将收集到的数据、分析的信息和调查的结果反馈给学校和教师, 要求他们对教学内容、顺序或时间安排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整或修改, 以促进传授的内容和对学生的评价能与教学计划的要求相一致[1]。

20世纪90年代, Heidi Hayes Jacobs将日历作为组织课程地图的一种手段, 要求教师将一年的课程按照月份或者分年级的“时间块”来描述实际所教的内容或“绘制”出自己的“地图”, 生成的文件是一个描述课堂学习的图表或一个包含内容、技能和对学生评估的“地图”。这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纵向 (从年级到年级) 和横向 (一个年级中所有课程) 实际讲授的课程体系, 以及对学生学业测评的视图[3]。

信息技术推动了电子课程地图的使用。教师可以通过检查电子地图生成的图表, 查找教学计划、讲授的课程内容之间是否存在缺口 (gaps) 和重叠 (overlap) 现象, 确定在什么地方添加或消除什么内容, 最终可以产生一个更加精简和综合的课程体系[4]。Jacobs认为, “……课程地图有望成为学校教与学的决策中心。它能将学校的一系列要求和积极行动汇集到一个可以通过互联网从任何地方都能访问的中央数据库……绘制地图变成了一个整合力量的过程, 在解决课程问题的同时, 也解决了教学计划的问题。”[3]

课程地图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增长, 许多大学建立了基于网络的课程地图。国际医学教育权威Ronald Harden教授将课程体系这个学界一直有争议的概念, 看成是教育策略、课程内容、学习成果、教育体验、评估、教育环境和学生个体学习风格、个人时间表和工作计划的复杂混合物。他认为课程地图的功能如同黏着剂, 能将所有组成课程体系的要素连接起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拼图, 而课程地图所要做的, 就是努力促进和保证学校与教师以系统的、有组织的方式按照那些已制定的标准进行教学[5]。Willett认为, 用信息技术的语言讲, 典型的课程地图就是一个关系数据库 (若干能与其他数据库连接的数据库) , 这些数据库存储着有关课程、人员和各种不同要素相互联系的信息[2]。

从以上讨论不难看出, 课程地图由早期利用第三方人员来记录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到教师用电子数据库以校历作为组织方式来与相应的标准进行比较;从用地图形式来表现课程体系的组成要素以及要素间的关系, 到将课程地图看成是关系数据库, 反映了课程地图的发展趋势。但无论如何, 其本质是为了保证制定的标准能在教学实践中落到实处, 只是随着应用的深入, 它在功能上更全面, 在范围上更广泛, 在形式上更直观, 在技术上更综合。

2. 课程地图形式与功能。

谈到地图, 容易让人想到日常生活中的地图。课程地图作为一种特殊地图, 是否具有类似日常地图的形式与功能呢?

实际上, 课程地图并没有特定的样式和标准。但从课程地图要表现的内容来看, 可以想到, 它至少应该有教学计划和具体课程两个不同层面。教学计划层面的地图主要反映课程体系要实现的学习成果, 以及为了实现这些成果而选择的课程, 这一层面的地图不仅要表现不同成果间的关系, 也要体现教学计划中不同课程间的关联, 更要反映学习成果与课程之间的培养关系。此外, 这一层面还可以包含课程管理、教师分工等相关信息。

具体课程的地图是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的目标和课程地图的设计要求绘制的。它所表现的是具体教与学的过程, 它应该准确反映每一门课程为了实现学习成果要求而安排的具体教学实践活动, 包括教学主题和内容、学习机会和场所、学习活动与体验、考试方式与方法, 以及可利用的相关学习资源等信息。这一层次地图的灵活性更高, 有些学者将其与概念图等方法结合起来, 使具体课程的地图更加丰富多彩[6], 这个层次地图的重点在于确保学习成果都能按照设计要求在相应层次上得到培养。

课程地图的主要功能可以体现在改善课程体系质量、促进教师团队合作、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以及促进学习资源有效整合等方面。例如, Hege等人通过课程地图发现, 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的职业医学和环境医学专业中各有8个目标条目未能体现在具体课程和教学中;部分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过多, 职业医学和环境医学中分别有31个和6个目标条目反复出现;职业医学和环境医学中分别有5个和2个学习目标在相关的考试中出现, 但却没有包含在任何讲授的课程中[7]。这些问题在我国高校中也普遍存在, 而课程地图是发现和消除这类问题、改善课程体系质量的有效工具。

一个好的课程地图可以作为师生、开发人员、管理者和社会公众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交流沟通的工具。例如, 它是学生的学习指南、学习工具和自我评估的手段;它使教师明确所授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要求根据学习成果来组织教学, 确保想要发生的事情确实能够发生;它是管理人员管理课程的有效工具, 能够帮助分析和判断应该增设哪些课程、停止哪些课程, 能为更大层面的课程整合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它应该能够满足评估机构人员对课程体系和教学的评估需要, 它通过展现课程体系的不同方面及其关系, 使整个课程体系和教与学的过程变得更加透明和易于理解[5]。

二、课程地图在台湾

台湾高校的课程地图主要是在教育主管部门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的[8,9]。

1. 台湾高校课程地图的推动力。

20世纪80年代末, 台湾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 如今大学毕业生已是供大于求, 许多大学面临着招生不足的窘境, 就业竞争的加剧导致了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学用不符、失业率相对攀高的现象。此外, 学生所学与业界期望不符的现象也是高校面临的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台湾“教育部”自2005年起开始施行“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 “教育部”顾问室2007-2010年推动的“以通识教育为核心之全校课程革新计划”的“全校课程地图”子计划, 提出了课程地图的概念与建设目标:“ (课程地图) 指学生大学四年之清晰修课学习路径。目的为协助学生选课前、后能够规划、组织、整合所修课程及学程。课程地图所涉之课程内容与目标应互有融贯炼结, 并具系统性与层次感, 而非仅单一课程综合。同时, 应开设具备完整性与系统性之课 (学) 程, 以作为全校课程地图之映照, 发挥全校课程地图指导课程开设之目标。”

在卓越计划推动下, 台湾各大学陆续开展了课程地图绘制工作, 将地图作为全校通识教育课程与各专业课程之间进行系统设计的工具, 同时也作为检验课程是否开设完整的工具。2009年起, 台湾教育部门在教学卓越计划评估项目中增加了课程地图的评估内容, 在该“年度奖励技专校院教学卓越计划”中增加了“建立完善之课程地图, 协助学生选课及学习规划”;在该“年度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考核指标中新增了“学校发展全校学生选课地图, 提供学习咨询协助学生进行职涯探索及生涯规划之作法”。这些评估指标, 加速了执行卓越计划大学的课程地图发展。

2011年, 台湾“教育部”顾问室持续推动深化课程地图工作, 推出的“教育部办理补助公民素养陶塑计划”第一项就是“全校课程地图之改善”, 该计划推动的前提是已初步建立课程地图的高校, 强调课程地图中必须融入伦理、民主、科学、美学与媒体五大素养。该计划对“全校性课程地图之改善”界定如下:由既有之课程地图延伸发展为各类知识与能力的关联地图, 使之不只是职业指引, 更必须是校内各单位的各类课程、学程及非制式课程与学习活动 (社团、演讲、生活学习等) 间的互相关联图。它应该标示不同知识间的互补性, 且能呈现培养各种公民素养的可能路径, 未来并有可能推展校际的连接。其目的为协助学生选课前、后能够规划、组织、整合所修之课程乃至于学程及活动, 不仅对课程内容与目标应互有融贯炼结, 且具系统性与层次感, 让学生明了课程目标可养成何种核心能力、达成何种生涯或职涯发展, 促进学习动机及效果。这个关联地图不仅能使学生在学期间有清晰的修课学习路径, 建立个人的知能, 也能显现学程、知识、公民素养及能力群组的关联性、传统学科领域的界限与新兴领域的关联。对于课程种类与数量较多之综合性大学, 本计划也鼓励利用信息科技, 开发适当之数据库与关联图产生软件。本项应与选课系统链接, 以便利学生使用。

由此可见台湾课程地图的发展过程:教育部门首先推出“以通识教育为核心进行全校课程革新计划”, 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课程零碎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之间没有连结等问题, 该计划主要由各高校通识教育单位来负责, 强调课程地图能达到整合课程的功能;其次, 在“教学卓越计划”中增加课程地图的评估指标, 目的在于推动各高校开设出具有整体性、连贯性的课程;最后, 教育部门推进了改革幅度与整合层面更大的“五大公民素养”融入课程地图工程。

2. 台湾高校课程地图主要特点。

正是因为政府的推动, 查看台湾高校课程地图网站容易发现, 许多大学的地图具有很多共性, 其形式往往是一张带有工具性目的的地图, 它预设了一个毕业生能够适应职场竞争环境的主体图像, 让学生依据某种特定路线行走, 以成为这种预设的、理想的主体。

一是课程地图作为一个选课系统, 给出了修课的要求与顺序。例如, 毕业前要完成哪些必修和选修课程, 哪些课程必须先修、哪些可以后修, 这实际上反映了课程之间的某种逻辑关系;这种情况的另一种形式是基于就业的学习路径, 这种路径大多以线性结构形式呈现:学生按照某些指定的路线一步步行走, 最后就能达到某个职业类别的终点;或者反过来, 以某个想要从事的职业为起点, 可以倒推找出必须行走的路线。这当中存在着预设的假定, 如此行走的路线通常是固定的, 沿着A路线就能到达B终点。以中学师资培养为例, 要想当中学教师, 就必须修习教育基础课程、教育方法学课程、教材教法、教学实习课程, 以及若干选修课, 修完这些课程后, 再到中学实习半年, 并通过教师资格鉴定考试, 才能取得中学教师资格。

二是将“核心能力”纳入课程地图。许多高校都有强调各种能力培养的“能力地图”, 重在强调要获得的能力以及培养这些能力的课程, 其中不乏各种“证照地图”, 这是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参加相应社会考试获得的与某项职业或能力相关的证书 (就像大陆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一样) 。这类地图实际上是成果导向的, 引导学生了解修完哪些课程后可以获得什么能力, 以及具备这些能力后可以从事何种职业。

3. 台湾学者对课程地图的反思。

随着台湾课程地图的发展, 许多学者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倾向, 在理论层面上进行了反思。

一是课程地图不应该仅仅是工具理性的。有学者根据当前课程地图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线性结构现象, 反思了“什么是课程地图?”, 认为如果不清楚这个基本问题, 就很难制作出令人满意的课程地图。这会让人认为, 课程地图就是课程结构图或者职业路径图, 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拿到学位并找到好工作。这样的大学教育就成了就业前的预备教育, 是为学生进入职场做准备的教育, 一方面借助课程让学生习得将来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 另一方面让雇主可以找到符合职场需要的员工。这种功利倾向多少偏离了课程地图的本质。

二是课程地图绘制过程需要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台湾高校课程地图是由行政部门推动, 而主要由学生使用。在行政推动和学生使用之间, 必须由教师来填充课程数据并根据自己的教学进行编排和充实。然而, 一些大学在推动过程中似乎没有足够重视教师的观点。课程地图究竟需要提供哪些功能, 哪些目标应该优先绘制等, 这些并没有经过系统研究, 没有体现教师对课程地图应该怎样建设等核心问题的讨论与分析。换句话说, 地图绘制期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与对话机制。

课程地图开发的主体是教师, 若教师不能积极投身到地图的绘制过程中, 即使学校构建了再好的地图系统, 但没有教师给出完整的课程内容, 课程地图的成效也是有限的。

例如, 弘光科技大学在台湾高校课程地图制作和使用方面表现优秀, 经过3年多建设后的一项实证研究发现, 课程地图虽然得到了大多数教师认可, 但对于一些功能, 如在“学生可以在线预约老师的Office hour”、“能够反映修习该课程的学生意见”等方面, 教师仍有疑虑, 觉得需要的程度并不高。研究发现通识教育的教师对课程地图的期望相当高, 但实践中的落差却较大。不过, 课程地图在整合全校课程、并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方面, 高达90%的学生对地图所提供的信息是满意的。

从台湾高校课程地图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 行政部门的政策和资源配置作用, 推动了高校课程地图的迅速发展, 而反映出的不足则是各大学课程地图建设中工具主义的功利化倾向和趋同化的现象, 没有真正体现各个学校的自身特色。从形式上来看, 它也只反映了课程地图的一部分功能, 并没有完全体现课程地图的本质, 即为了保证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和对学生评价过程的一致性。即使如此, 台湾高校的许多研究表明, 课程地图对于提升大学教育的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对大陆高校课程地图发展的启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提升, 课程地图的发展机遇已经来临。以工程教育为例, 2013年6月, 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 这意味着我国工程教育得到了国际同行认可。而该协议成员国大多采用基于学习成果 (工程教育界多译为“学习产出”) 的认证标准, 它是将学生表现作为教学成果的评量依据, 注重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 强调学生经过培养后具备了怎样的综合能力。作为预备会员, 我国要在签约机构指导下, 逐步完善认证程序和标准, 使经过认证的毕业生能达到国际从事职业工程师的学术要求和基本质量标准, 同时每6年还要接受一次国际同行的实地审查、监督, 这就需要我国工程教育要按照该协议的要求, 积极开展基于学习成果的教育和认证[10]。有台湾学者总结得好:“没有核心能力的课程地图是虚的, 没有课程地图的核心能力是空的。”这里的核心能力就是学习成果。可见, 为了保证学习成果的标准能落到培养实处, 除需要相应的改革外, 还应重视发挥课程地图在促进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教学及学业评价之间一致性的作用。

当前, 国内已有个别高校正在开展基于成果的教育改革尝试, 也有个别高校正在开展课程地图的绘制工作, 为了使课程地图能够快速健康发展, 借鉴台湾高校课程地图的发展经验和不足, 笔者认为, 我国大陆地区应该重视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重视基于学习成果的教育改革。课程地图的本质是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因此, 如何建立可以测量和可以评价的培养目标就成了课程地图开发的关键。应当承认, 培养目标的制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还存在许多问题[11], 而改革的出路在于建立像学习成果这样可测量和可评价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 国家留学基金委2013年为参与《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 (ISEC项目) 高校的教师举办了包括学习成果在内的培训, 笔者与一些参训教师交流发现, 很多教师感触和收获很大, 影响了他们的教学实践, 可见, 只要措施方法得当, 用学习成果取代传统目标就大有希望。

二是鼓励研究基础上的探索。课程地图没有明确定义, 加之其跨学科特点, 如果再缺乏深入全面的研究和了解, 往往容易给人造成“盲人摸象”的感觉, 例如当前一些人受台湾地图的表面影响就认为它只是某种逻辑关系图。而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实践, 可以减少实践中的弯路, 研究工作也可以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实践的创新。

课程地图的开发和实施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它需要长期努力和不断改进, 这一点在开发初期就要做好充分准备。笔者在与参加过课程地图制作的台湾教师接触时, 听到最多的体验是“不停的开会和讨论”。但正如国外高校实践所证明的, 开发和维护课程地图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极为有益。没有这些就难以为学生提供真正优质的课程体系[5]。需要强调的是, 由于每所高校的基础不同、资源不同, 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完全相同, 地图的开发应该与高校教与学的实际运作情况相结合, 体现自身办学特色, 使地图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目的和功能。

三是充分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台湾课程地图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结合大陆实际, 笔者认为, 行政推动应该建立在试点和激励基础上, 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 避免课程地图的建设与学校实际不符, 避免地图开发成为应付和获取资源的手段。可以想象, 理想与现实脱节的地图将会变成徒具形式而没有实际功能的系统, 而一个不好的课程地图不仅仅是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它对于课程改进不会带来根本帮助, 也难以体现学校特色, 更难以真正发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

因此, 在靠行政手段推进课程地图开发的过程中, 应该建立起对地图本身的质量评估制度。对课程地图开发的目的、功能和实际作用进行评价, 以促进课程地图健康发展。

四是处理好行政推动与教师参与间的关系。课程地图开发应该是一个从上到下发动, 由下至上操作的过程。地图的开发只有领导重视是远远不够的, 更要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与广大教师深入对话、广纳教师意见。台湾学者研究表明, 课程地图所提供的功能和内容一定要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和支持, 否则设计的一些功能就难以实现。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课程地图往往会被教师认为是一种威胁到自主教学权的东西。一些教师因为地图的复杂性、依赖于技术, 而感觉受到了威胁。为什么要使用地图, 地图的价值, 以及谁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这些问题都必须让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明白。另一方面, 国外实践表明, 高校中那些面临职称晋升压力的教师参与此类改革的积极性往往不高, 为此, 在地图开发试点阶段, 应注意吸纳那些积极性高的教师参加, 并在教师晋升职称过程中给予一定的评价。

五是充分促进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课程地图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 高校应整合学校现有教学与行政管理系统, 努力将课程地图建成学校的学生学习中心、教学辅导和师生交流中心、课程建设与课程管理中心、校内外学习资源的汇聚和配置中心, 充分发挥课程地图汇集学校数据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将人工智能等技术引入课程地图, 将其逐步建成学校教与学管理的决策中心。

六是将课程地图建成学校的评估工具。不难想象, 主管部门或第三方评估机构、甚至高校自身评估专家可以通过地图网站, 以网评方式了解专业的目标与学习成果是否与学校实际相符, 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是否满足学习成果要求, 学业测评手段和方法、甚至试卷是否与学习成果相关联, 课程安排与实验之间是否合理, 以及在需要评估的细节和重点标准上的情况如何等。评估专家甚至可以在线评估具体课程教学, 查询课程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等相关信息, 评估对象“现场”回答专家提问。这样, 课程地图就成为了学校教与学, 以及教学评估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成为了学校与社会交流的平台。

摘要:课程地图产生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和要求。台湾地区高校的课程地图主要是由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推动的, 因此, 许多大学的课程地图带有很多的共性, 其表现形式往往给人以某种带有工具色彩的课程“路径”图或者课程逻辑关系图, 而这只是课程地图功能的一部分。通过对台湾高校课程地图发展的过程讨论, 以及对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 可以为大陆高校即将到来的课程地图开发及健康发展提供相关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课程地图,地图形式与功能,台湾高校

参考文献

[1]The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Overview of Curriculum Mapping[EB/OL].http://faculty.njcu.edu/mmaye/EDLDPLAN/cm_overview.pdf.

[2]Timothy G Willett, 梅人朗.加拿大和英国医学院校的课程地图[J].复旦教育论坛, 2010 (03) .

[3]Curriculum Mapping 101[EB/OL].http://www.curriculummapping101.com/curriculum-mapping-general.

[4]Uchiyama K P, Radin J L.Curriculum mapping in higher education:A vehicle for collaboration[J].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 2009, 33 (04) .

[5]Harden R M.AMEE Guide No.21:Curriculum mapping:a tool for transparent and authentic teaching and learning[J].Medical Teacher, 2001, 23 (02) .

[6]Noble C, O’Brien M, Coombes I, et al.Concept mapping to evaluate an undergraduate pharmacy curriculum[J]. 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2011, 75 (03) .

[7]Hege I, Nowak D, Kolb S, et al.Developing and analysing a curriculum map in Occupational-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J].BMC medical education, 2010, 10 (01) .

[8]周金城, 林合懋.科技大学教师评估课程地图需求与实际推动比较之研究:以国内一所课程地图绩优学校为例[J].弘光學報, 2012 (总第68期) .

[9]王嘉陵.台湾高等教育课程地图绘制之反思[J].教育研究与发展, 2011 (06) .

[10]方峥.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国际化之路——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之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 (06) .

3.台湾征信业对大陆启示 篇三

【关键词】专业    建设     启示

笔者去年有幸去台湾大仁科技大学进行学习交流,重点对该校行销与流通管理系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校外实习进行了访谈,他们的很多做法值得大陆高等院校借鉴思考。

1.大仁科技大学及行销与流通管理系概况

该校创办于1966年3月,位于台南屏东县,前身为大仁药学专科学校,仅设五专制的药学科,后陆续增设食品、环工卫生、工业安全等其他学科。2005年8月1日改名为大仁科技大学,为四年制本科院校。目前设有药学暨健康学院、智慧生活暨管理学院、休闲暨餐旅学院、人文暨社会学院四学院五研究所十八系科组。

大仁行销与流通管理系隶属于智慧生活暨管理学院,由行销模组(类似于大陆的营销策划专业)和流通模组(类似于大陆的物流专业)组成,行销与流通管理系的建设与发展主要依托台湾服务产业。其中,流通服务业是台湾基础性关键主力服务业之一,产值大,吸纳就业人数也多。批发零售业、运输仓储业均列为台湾服务业的主体。因此,台湾经济发展急需创新型的、具有国际视野的行销企划与流通营运的管理专业人才。

行销与流通管理系基于配合台湾经济发展、结合地区产业发展,以及配合本校及学院整体发展目标,制定本系的愿景与目标。愿景:建构创新行销与流通管理人才培育之场所;目标:培养具健全人格的行销企划与流通营运专业管理人才。

细化的教育目标:

(1)培养所需的行销企划与流通营运专业管理人才,具备行销企划与流通营运实用专业知识与技能、服务、管理与研究能力;

(2)培育学生具有在相关专业领域继续进修、研究发展与终身学习的能力;

(3)培育学生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语文基础、解决问题能力、职业道德、恢宏世界观兼具人文与专业素养的现代化人才。

2.行销与流通管理系课程规划与设置

(1)制定学生核心能力指标。行销与流通管理系以系教育目标为基础,根据本系毕业生可从事的工作岗位分析需要具备的一般能力与专业能力,然后制定出行销与流通管理系学生的核心能力,在于健康管理、环境保育、顾客服务、资讯应用、商业沟通、创新思考、国际理解、团队合作、管理专业、行销企划、流通营运11个方面,并对每一个核心能力明确了能力指标。健康管理在于能熟悉健康产品的行销与流通管理;环境保育在于能了解绿色行销与物流的观念、做法;顾客服务在于能了解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具备顾客关系管理能力;资讯应用能具备电子商务、线路营销及应用资讯系统达成企业营运创新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具备应用资讯系统收集企业及消费者资料及统计分析的能力;商业沟通能熟悉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观念与方法,具备应用新方法、科技以协助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能力;创新思考能透过专题,以创新方法协助企业解决业务问题,具备应用新科技以创新商业模式的能力;国际理解能具备国际企业的管理能力,具备从事国际商业的能力;团队合作能透过分组与团队合作完成专业工作,能透过团队合作完成實习课程;管理专业能具备企业组织运作管理能力;行销企划能了解消费者行为,并据以制定行销策略与区隔市场的能力,具备国际市场与特定产业行销知识与能力;流通营运能具备流通产业的分析、零售、连锁经营知识与能力,具备物流、运输、仓储、供应链管理知识与能力。

(2)编制出系专业课程与学生核心能力指标对应的关联表。这个关联表表明学生系部所开设的每门课程与上面所介绍的11个核心能力,19个能力指标中哪些指标是相关的,与哪些指标是高度相关的,并予以不同符号标注。一方面可以检验课程的开设是否合理,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给学生作为选课的重要参考。

行销与流通管理系两个模组的课程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融合在一起的,只是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侧重而已。整个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通识必修课程、院系专业必修课程、行销模组课程、流通模组课程、共同选修课程。行销模组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可以选修流通模组的课程,流通模组的学生也可以选修行销模组的课程。

(3)课程体系要通过企业、政府、其他学校三方评鉴。大仁行销与流通管理系课程规划与设置,除培养学生具有现代行销与流通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外,并兼顾产业需求,适应经济大环境的变迁、产业的多元化、多变性及经营管理的能力,课程的开设能满足学生多元选择的需求。整个课程体系要通过由企业、政府、其他学校共同参与的认证。大仁行销与流通管理系课程体系涉及行销专业、物流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课程,课程间做到了很好的融合。

3.学生校外实习

大仁行销与流通管理系学生实行弹性式的校外实习。在校的前三年可以利用任一学年的暑假或寒假进行校外实习,要求必须完成2次实习,每次实习时间至少要达到120小时。在大三下学期、大四上学期学生进行全职实习,但不是强制性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加全职实习,也可以留在学校上课。对学生实习的考核,企业考核占60%,学校考核占40%,企业考核从出勤状况、仪容礼节、业务知识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品质、主动性责任感、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团队精神、实习贡献10个方面进行评价。从大仁反馈的情况来看,企业还是比较负责任的,对每位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考评。

4.大仁科技大学专业建设带给大陆高等院校的几点启示

(1)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应有明确的愿景和目标,应紧紧围绕地方和区域经济特色,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培养的人才应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适应产业的多元化和多变性,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更高技能的要求。

(2)工商管理类、经管类或者商贸类各专业应模糊专业边界,做好专业间的融通和大专业群建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技能的多样化,使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和多面手,拓展学生就业选择面,提高应对各种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变迁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3)真正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认真做好课程的规划和设置,加强课程建设和能力培养的关联度,提高学生选课的自主性。

(4)在完成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学生毕业须修满学分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课堂时间,增加学生实习、实践锻炼时间,增强学生实习安排的弹性。

【参考文献】

[1]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官网,http://www.tajen.edu.tw.

4.台湾征信业对大陆启示 篇四

一、台湾青春电影的缺乏认同与归属的昨天

台湾电影在九十年代政治“解严”之后一直处于迷失与寻找的状态,电影中人物都是处于无助和彷徨的状态。这也源于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日本侵台期间,台湾同胞一直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观众在看九十年代的台湾电影会出现语言的错位,同一部电影中会出现多种语言,国语,日语,英语,地方方言,多样的语言在这个岛屿上汇集,而电影正是台湾当地民众真实生活写照的缩影。同样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原本处于迷茫期的台湾电影更加如履薄冰。台湾地区这一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台湾电影在原有的传统模式的运行中,远有好莱坞电影的大量涌入,近有香港和大陆电影的引进,使得新世纪之初的台湾电影几乎没有在本土的立足之地。

而对于作为台湾电影最为核心的观众,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视野也为之打开,观众已经无法仅仅满足于单一的写实电影。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涌入,观众的观影习惯和期待也随之变化,无法在是生硬的场景和故事来填充的。而台湾电影原本在这一时期对电影艺术的追求而忽视商业性与娱乐性也是此时电影低迷的原因。

台湾电影自新浪潮运动后,受巴赞电影理论的影响,长镜头、固定拍摄成为了台湾电影的一个基本的镜头语言,导演们对电影艺术上的追求可谓到达一定高度。继侯孝贤导演的《恋恋风尘》和杨德昌导演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艺术电影的创作深深影响着之后的台湾导演,也使得台湾青春电影曾在九十年代出现了尴尬的局面。之后在蔡明亮导演的 “水”中三部曲中展现的是几对青年人迷惘的青春故事,电影采用了生硬写实的影像风格,晦涩的剧情让观众难以认同和喜爱,电影中更是将水的艺术象征性发挥到了极致。电影《爱情万岁》中象征情欲的浴缸里的水,《河流》中流淌着死亡意味的脏水,《青少年哪吒》里压抑与反抗包裹着房屋的雨水, 然而导演这类电影手法的应用并没有吸引观众。这一时期台湾电影导演们过分追逐电影艺术上的创作而忽视了电影的娱乐性和商业性,使得此时台湾电影作品在国际上获奖很多,但国内票房则惨淡至极,没有哪位导演希望自己拍摄的作品无人问津。然而电影一直以来就是艺术和商业性的融合,所以电影人不能只抓住一边而完全忽视电影的商业性。 电影能够长期的发展下去需要的观众的支持和导演的创新, 因而重拾台湾电影的商业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寻找到青春电影艺术和商业上的一个平衡点是当时电影人所首先考虑的。在此之后受到日韩电影的影响,台湾青春电影无论是剧情还是影像风格中都脱颖而出且数量可观。在青春电影中台湾不在是阴冷潮湿,暗色调的城市,而变成的清新润泽,充满浪漫和奇迹的地方。

2008年,一部电影的问世让台湾青春电影重新焕发青春,国境之南的《海角七号》以4.6亿新台币的票房让我们看到台湾青春电影的未来潜力。

二、台湾青春电影转型多样化的今天

台湾电影在经历过低迷大背景下开始逐步寻找属于本土电影的转型之路。电影商业性的重塑是电影人们首先所要考虑的,这时期电影人开始关注观众期待看到什么类型的电影,随之对电影的表达方式进行改变。同时在台湾当局的大力支持下台湾电影有着充足的资金支持,电影人则更开放思路,赋予电影新的生命和想像。而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恐怖电影,纪录片发展现状都有所突破。而台湾青春电影则是该时期数量最多,最受观众喜爱的一个类型。原本台湾青春电影中的灰色在新时期转型之后则变成彩色。越来越多的青春电影会搬上荧幕,不仅受到台湾本土居民的喜爱,也影响着许多周边地区。说起近些年来的台湾青春电影,观众可以叫的上名字有很多,继《海角七号》之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观众记住了九把刀和沈佳宜,台湾青春电影的前景是乐观,丰富和多彩的。

(一)题材的单向性转为多样化

青春电影主要围绕着青少年青春、迷惘、彷徨时期的成长历程,自然而然爱情在懵懂的青春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校园里男生女生之间的羞涩感情在台湾电影中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尽管电影中故事是娓娓道来缺少轰轰烈烈但却让观众为之心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使观众陷入深深的回忆,黑板上的排列组合依旧舍不得解开。再如电影《天台爱情》、《近在咫尺的爱恋》、《一页台北》讲述得都是纯纯的青春爱恋。这类电影之所以让观众印象深刻是因为在那里,爱情总是那么美好,就如观众所期待和憧憬的,自然而然的发生,没有任何的杂质,回归最初才是爱开始的地方。当观众还在为少男少女的故事所触动之间,伴随着青涩的同性之爱闪亮登场。台湾相对于大陆地区对同性恋的宽容度和认可度要高出很多,台湾同性之爱的电影早在蔡明亮的《爱情万岁》、 《青少年哪吒》都有或多或少描写同性之爱的片段和主线。近些年《蓝色大门》、《盛夏光年》、《花吃了那女孩》、《刺青》、《女朋友,男朋友》等越来越多的同性题材出现在大荧幕上,这类电影通过平稳的叙事,展现潮湿的街景,描写止步的爱情,观众或多或少的了解目观这个群体之间的爱恨纠葛,电影让观众用平常的心态来认可和感受同性之爱。同样青春时期,有爱情也有为之热血的梦想,对于梦想的坚持和向往在新时期的电影里迸发而生。电影《海角七号》和《逆光飞翔》都是关于寻梦,无论现实是多么的无可奈何,只要有信念,坚定自己的梦想就会有奇迹的发生,生命只有一次,梦想不会只有一次, 这是作为观众的我们从电影中所领悟的有关梦想的力量。与之相凑巧的是《海角七号》和《逆光飞翔》都是将音乐元素融为电影的主题。台湾青春电影在这些年突出的体裁则是音乐电影的出现,这类电影的主人公或是音乐学院的学生如《不能说的秘密》、《逆光飞翔》,又或是音乐表演者如《海角七号》 和《听见下雨的声音》。无论是海边的沙滩音乐会还是室内的钢琴合奏,音乐在电影中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可以跨越国界, 可以实现自我,可以穿越时空,美丽的音符宛如绵绵的细雨浸入电影中。

(二)人物角色设置的多样转换

题材的丰富性来自于故事角色的多样性,台湾青春电影尽管同样描写校园生活的男生女生,但人物角色的设置相比之前的电影中边缘化的人群,新时期电影在关注边缘人群的同时,将描写对象进行横切面的扩展,观众在这类作品中看到了形形色色的新人物。《逆光飞翔》中的阿翔看不见花花绿绿的世界,但他在音乐的世界中自由翱翔。《听说》中,尽管男女主人公都不是聋哑人,但是由于开头的误会彼此认为对方听不见,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没有声音但真挚的爱情故事。而电影《不能说的秘密》观众在电影中更是看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所不存在的人物,然而整部影片导演所有用画面呈现出来了的也看似合情合理。之后有《艋舺》描写一群暴力少年用义气和兄弟情谊谱写青春。多样的人物设置使得电影总能出现创新力,每看一部电影,就如同一次新的人生体验,和剧中的主人公一起体会不一样的人生百味。多样的青春絮语和成长历练被观众认识和领悟,因为如此,更多的人物形象有待导演们的不断发掘,似一汪富有创新力的泉水不断注入电影中。

(三)影像风格的转化和标识

台湾,那里总是很潮湿,那里充满绿与蓝,电影中给我们所呈现的台湾总是那么美与怀旧。尽管早期电影中画面风格也是平稳流畅,却总是被压抑在社会大背景的环境下。近些年的台湾青春电影也有一个雅致的别名———“小清新”电影, 借以清新的影像风格与细腻抒情的叙事让台湾青春电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影像标识。电影《爱》中是由四个平行故事所组合而成,影片开头导演用一个将近10分钟的长镜头把四个的故事的主人公串联在一起,舒缓流畅的镜头让观众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职业和身份,还有他们彼此多样的爱情。每个故事都是一个单独的叙事,导演用极其娴熟的视听语言将每个故事都诠释的十分贴切,虽然四个故事相互独立但又相互交织。无论你是否到过台湾也可辨别说,看台湾青春电影, 与镜头向北向南,一起欣赏台湾独有的风景和影像。

台湾青春电影在经过摸索和创新后,无论是主题,类型或是影像风格都带有自己独有标识,深受观众的青睐。而相比于同时期的大陆青春电影,数量上与日俱增,然而在票房和口碑上不能得而兼之。

三、大陆青春电影的快餐与重建

大陆青春电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一度迸发激情。九十年代的青春摇滚,披散头发,拿着吉他,大声吼叫的青春记忆在《头发乱了》、《长大成人》和《北京杂种》都有体现。同时期也有《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样的青春成长故事,之后几年,大陆青春电影如白纸夹在大陆电影史中。在2008年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在大陆市场引发热潮之后,大陆青春电影则一夜间突如其来。越来越多的青春电影被搬上大荧幕,而且在获得充分的商业效益后,口碑和票房并不是得而兼之的。

电影“重复化”。在《那些年》之后,大陆青春电影都是充满回忆性质的叙述,感慨那段遗憾的匆匆岁月。在此之后《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包括今年的青春喜剧《夏洛特烦恼》,剧情模式大致是一样的模式,都是成长为成年人主人公对现实生活充满了不满和愤懑,通过对青春的回忆来感概青春的短暂和无知。电影中的青春仿佛都有作为群体中的男生或者女神出现,而主人公总是充当的追逐的角色,而剧中人物总是出于利益的驱使选择了分开的结局。也正如《夏洛特烦恼》中在平淡的生活中的不如意开始回忆过去的青葱岁月。而主题单一,题材重复的青春电影越来越多,千篇一律的故事情节让大陆电影观众对青春题材的电影从开始的热衷到现在已经缺乏好感。电影“快餐化”。由于大陆电影市场发展的越来越好,很多导演看到来拍摄青春电影的商机,简单创作一个故事,找一些炙手可热的明星的,几乎很快的时间内可完成一部电影的摄制。同时电影的宣传营销策略的加强,使得青春电影的票房水涨船高,但是观众对这一时间青春电影的评价却和票房的增长不能正比。电影变得像快餐一样,制作得快,观众消化得也快。看过电影的观众对自己看过的电影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相比与台湾青春电影在很多年的今天,观众依然会想起那些年的女孩和故事。电影“曲解化”一些青春更是为了吸引观众满足,更是剧情低俗,或是不切实际错误的引导青少年而近些年尽管以“青春”命名的电影的出现很多,类似于《青春期》《青春如诗》《正青春》,这类电影层出不穷。然而故事只是简单的拼贴,内容上更显空白,一味的追求市场和迎合大众猎艳的态度,全然歪曲青春成长的意义。观众对于记忆中的青春是迷惘、反叛和任性,并不是近几年的电影所讲述和描写的青春是多么现实、如何上位和尔虞我诈。青春作为最值得回忆的阶段,它应该是值得回味,有所触动。相比于台湾青春电影的蓬勃朝气,大陆青春电影应从台湾电影中找到值得借鉴的地方。

台湾和大陆有着相同的历史文化底蕴,台湾青春电影在经过摸索和实践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大陆青春电影应该不只看到电影的强大的市场驱动力而忽视电影的艺术性,应该在台湾电影的多样转型中找到自己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并加以创新。

(一)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并重

和台湾青春电影过去刚好形成鲜明对比的大陆电影,大陆电影在近些年由于在商业上的过分追求而忽视了电影的艺术性。电影《小时代》更是通过四部电影的形式来吸引观众赢得高额的票房。然而在观众看完整部电影之后根本无法懂得导演想要传递给观众的主题。只是让观众记住了电影里绚丽的场景和华服。如果长时期这样的局面持续的话,观众会对大陆电影逐渐失去信心,最后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反而不利于大陆电影的长期发展。电影作为第七门艺术,其也是融合了其他多种艺术形式,作为电影制作者应该要更好的将自己的所学所用通过电影来表现出来,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市场上的盈利。大陆青春电影可以借鉴台湾青春电影的多样题材和人物刻画的多样性。青春电影不是只有爱情,如台湾青春电影可以有梦想、有坚持、有执着、充满阳光积极向上。正如台湾电影所传达的青春,梦想,近些年内地描写青春成长的电影往往远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深深的影响着观众的判断和审美。电影制作人应为电影接受的主体寻回正确的价值导向,不是像电影里看到的有钱人才会有青春,长得漂亮的人才会有青春。青春电影应该贴近青少年的生活环境,让观众看到熟悉的场景和似曾相识的故事,再次看到电影会有所触动和怀念。电影尽管作为大众消费品,也应讲述大众自己的故事,应该创作观众自己喜欢的电影:同乐、同哭、同青春。相比台湾电影中的青春梦想,平凡的小镇居民可以办一场精彩的演唱会,看不见的阿翔可以在舞台上绽放自己的光彩,青春是属于每个人的,你我的青春会散发属于各自的光彩。

(二)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在台湾电影中,尽管只是隔海相望,观众却能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了解台湾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还有台湾当地人的在地精神。电影中会出现带有本土特色的夜市、语言、音乐、民俗等等元素,看完整部电影观众仿佛和剧中一样从台南到台北领略着属于台湾的本土文化。在90年代的大陆青春电影中,导演也展现了属于那个时代特有的摇滚标识和地域特点。《长大成人》、《头发乱了》中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和北京话都与人物故事的发展紧密融合。与之相比现在的青春电影放在任何城市或者校园都可以拍出一样的电影。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地域特色,很多民族化的东西完全可以呈现在观众面前。大陆电影缺乏一个本土化的认证,将本地区本民族的地方结合起来,创作和描写地区所特有的电影,焕发出新的青春火花。台湾电影从过去到现在正经历着最好的时段,丰富的创新和想象力正如一股隽永的血液倾入电影中,《星空》中小美的想象,《不能说的秘密》中导演的想象,《宝米恰恰》中少女的想象,《等一个人的咖啡》中爱情的想象。大陆青春电影应该增加题材的多样性和本土化的想象,加之正确的价值观才会焕发青春的光彩。

(三)全球化与个性的彰显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电影也相互融合,想要赢得全世界的青睐。而中国电影要想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应该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电影的模式,而是在融合了自身元素后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而作为这些年异军突起的大陆青春电影更是应该发挥属于自己的特有标识。这些年台湾青春电影在转型期的成功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和日本韩国的青春电影比较,台湾青春电影也以青春怀念和阳光街道让观众每次观看都可以陷入其中感觉温暖。在电影中,观众会看到了台湾美丽的街景、田园、大海他们总是润物细无声般润泽在电影中,如同真正的青春场景和故事发生在生活周围。 而相比于大陆青春电影,却只是一味的模仿,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标识。正如大陆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青春故事,可以发掘的青春电影有很多,电影人应在顺应全球化发展的同时,找出属于中华民族独有的影像特征。就如同台湾电影中的夜市或者是在地文化的坚持俨然成为台湾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与元素。相比与大陆青春电影近些年一直在向外走,总是想要展现外国一些美丽的场景,仿佛只有电影中出现了国外才是一部高大上的电影。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 大陆青春电影完全可以发挥本民族的特长和特色,观众想看到的青春是发生在自己身边周围真实的青春,有些或许快乐或者悲伤但依然内心暖暖的青春电影。

一位导演曾经说过:“当你站在山脚看风景,身边树木的种类是繁多的,当你到达半山腰时,所看到的植物会少了一些,当你达到山顶,所看到的植物都是一样的。”正如拍电影, 你站在山脚下,身边的素材是丰富多彩的,当你爬到半山腰, 电影的确会凸显出主题,主题则显得相对较少,而当你到达山顶,完美的掌握的题材和主题,电影就如一个共通的语言, 所有人都会爱看。电影永远倾向于艺术的创新力和情感共鸣性的统一。大陆青春电影可以不仅仅局限于爱情,也可以追梦,寻找理想,青春不是金钱堆砌的青春也不是尔虞我诈,青春是怀念、是记忆、是无与伦比。

上一篇:图书馆占座提示语下一篇:晚自习情况调查问卷